自然水域垂钓怎样搭配饵料。

到了夏末秋初,白天的温度没有一丝下滑趋势,天气还是十分闷热,根本没有秋天将要到来的凉爽。在野外垂钓铒料也是上鱼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夏末初秋这种变季阶段到底应该怎样使用铒料呢?下面我就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夏末初秋的铒料有四点共性:广泛性、鲜活性、针对性以及五彩性。

一、铒料的广泛性

初秋时节在野外作钓时,尽可能各种类型的铒料都准备一点,然后垂钓者可根据当地的水情自行合理搭配。尤其是在陌生的地方垂钓,混合之后的铒料占有很大的优势。初秋时节在天然黑坑、湖泊等地方作钓时,由于这里的鱼类多且杂,所以一定要讲究铒料的搭配使用,要荤素均有。这样才能吸引各种鱼类前来觅食。垂钓者在打窝时要选择窝中窝,因为这样可以使水下的作钓范围扩宽许多。小编在这里建议钓友们窝料要选用兽饲料与农作物(小麦、碎玉米等)搭配使用。也可以在添加一些香精和发酵的粉饼。这样的铒料不仅雾化效果好,而且还可以引诱各个水层的鱼类。

二、铒料的鲜活性

夏末秋初时,天气变化无常,时不时的雨天使得空气中的水分骤然增多,天气变得闷热潮湿,铒料的保鲜可是一个大问题。而且雨水的积聚导致湖面的升高,这时水质变得较差,水体混浊且杂物较多,在垂钓时用鲜活的虫类作铒料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证铒料的新鲜度又因虫类的蠕动,在混浊的水中也可以较好的诱鱼。一般来说在夏季垂钓时,大家都习惯使用蚯蚓,蚯蚓属于荤饵,要想保证其鲜活,可将蚯蚓放入湿土中,在放入冰箱中保存。但是湿度要把握好,太湿,蚯蚓会逃走,太干,蚯蚓便会死亡。当然,除了蚯蚓也可以选用红虫、肉蛆等无脊椎虫类。

三、鱼饵的针对性

鱼饵说到底就是给鱼吃的,所以一定要找准鱼类的口味。在自然水域中,不同的鱼类口味是很不相同的。垂钓者要根据自己的目的鱼,来有针对性地选择铒料。

由于夏季气温的升高,许多鱼类喜欢吃素食,比如青鱼、鲂鱼等。在钓这种鱼时可选用青草、玉米、麦麸等混合制成的素铒料。

但有些鱼就喜欢重口味,比如鲤鱼、鲫鱼。喜欢吃带有腥味的铒料,像蚯蚓、动物肝脏等。还有一少部分鱼类喜食肉类。鲌鱼就喜食活鱼、小虾等水生生物。因此,垂钓者要因鱼制饵,灵活多变。

四、铒料的五彩性

我们都知道鱼类的视觉感观不是太灵敏,但是跟人类相比,人类就要逊色许多。因此,我们在水质较好的水域垂钓时,可以借用铒料的颜色来刺激鱼类的视觉感官,从而达到较好的诱鱼效果。

【白色】

面粉、淀粉及粉末状白薯等等这些都是白色的铒料。白色对鲫鱼、白条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是由于在清水中白色较其他颜色来说更清新干净。因此鱼类对白色有强烈的好感。

【绿色】

因为草鱼、鳊鱼等喜食青草的原因,食草性鱼类对绿色较为敏感。如果垂钓者准备的诱饵为绿色时,一定程度上咬钩的就是食草性鱼类。

【淡黄色】

淡黄色的铒料一般都是由玉米、小米加工而来。这种铒料在肥水中效果比较好,视力较好的鱼类百米之外就能看到黄色的铒料。尤其是长有这种黄色谷物的水域诱鱼效果会更明显。

【红色】

红色预示着鲜血且红色对各种鱼类的刺激都较大。所以不论是食腐鱼类,还是杂食性鱼类,只要遇到红色饵料都会吞食。其中具有一定攻击性的鱼类,对红色更加敏感

[暗红色】暗红色的饵料在浓郁一些就会成为黑紫色。像蚯蚓粉、红虫粉本身颜色就非常鲜艳,搭配在一起,颜色就更加浓郁,在使用过程中对幼小的鱼类有很好的诱食效果。

相关知识

野钓各种鱼类用饵的四大要点


一、分别鱼种备饵型

据水产学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内陆仅淡水鱼种的鲤科类就多达400多种,其中鲤、草(青)、鲫、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很广,相当普遍。鲶鱼、黑鱼和甲鱼,仅次于后。这几种鱼,其嗅觉和味觉器官的敏度,大大超过了人类的500多倍,所以它们在游弋觅食时,自然会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酸、甜、腥、香型的食料作佳肴美餐,各自的偏爱一般为:

鲤鱼喜欢微甜型;草(青)鱼喜欢清香型;鲢(鳙)喜欢馊酸型;鲫鱼喜欢浓香型;甲鱼、鲶鱼、黑鱼喜欢腥膻型。在掌握了它们的贪馋这些不同味型的食料之后,钓者出钓前,只需有针对性地选购,尤其在粉质类传统的钓饵和备用上,首先应按自己的意欲想钓的鱼种,坚持做到鱼与饵、饵与味的两个二合一,使用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掌握味觉,投其所好

鲤鱼:食素饵,少吃荤饵。素饵以七分熟的红茹颗、马铃薯、嫩玉米粒、刚干浆的小麦粒、酒泡胀小麦、嫩玉米粑或干玉米粉加少许面粉蒸成的粑粑切成小颗等这些自身就带微甜味的传统饵为主。荤饵:涨洪水时的浑浊水域,用大红蚯蚓有时也能钓获鲤鱼。

草(青)鱼:属草食和杂食性鱼类,荤、素皆食。其可食的种类与鲤鱼基本相同,只是还喜欢嫩草、瓜藤、竹叶。

鲢(鳙)鱼:只食浮萍之类无根茎的藻食或浮游植物和人工自制发酵的馊酸粉饵。不吃荤饵。

甲鱼、鲶鱼和黑鱼:只食蚯蚓、小青蛙、小活鱼、小河虾、泥鳅、蜂蛹和猪,羊、狗肝及其他动物内脏等荤饵。不吃素饵。

鲫鱼:也属杂食性鱼类,荤素皆食。荤饵:常以蚯蚓为主,也吃红虫、肉蛆等。素饵:米饭(粒),胡豆粉、面粉,玉米等粮食类制成的饵料。

三、根据节气调饵质

野塘垂钓,对钓饵荤、素的调换;虫类饵装钩的整穿或采取半挂;面食饵调制的软硬及颗粒大小,都应权衡利弊,科学合理地适应调整,调整的时段和方法,可按以下节气来考虑确定:

1、春季的惊蛰,春分前和冬季的立冬,小雪后,因鱼儿少吃、少动,难得轻易开口,摄食特别温柔。尤其是鲫鱼,平时,本来就很斯文,这时,就更加显得小心翼翼。所以,用荤饵中的蚯蚓垂钓时,一定要坚持细小,以火柴棍大最佳,能穿得上钩即可。要是面食性素饵,粘性要强,但宜软莫硬,且上钩捏得颗粒状要小,有绿豆般在就行。

2、幕春的春分,谷雨后和晚秋的寒露,霜前,这期间,各种淡水鱼都异常活跃,四处游弋觅食(除了盛夏中午时分),摄食耿直抢口,嘴馋容易咬钩。但在钓饵的选择使用上,仍需注重以下三点:

A、是对荤素皆食的杂食性鱼类,要掌握它温偏荤,热偏素的生活习惯。

B、是任何时候,钓任何鱼种,对如天蚕这类无脊椎软体虫饵整体活用时,其穿钩方法,不能让整个躯体,堵塞钩门而影响钩尖穿鱼嘴;艰素饵的调制和分捏上钩,也不能因饵质硬和颗粒太大造成同样的堵钩障碍。

C、是在夏季的三伏炎热天,除应注意虫类饵的保活,以免影响咬钩效果,更要防止面食性素饵因太阳暴晒和地温增高后稀释变质。

四、适应现场定饵种

无论在任何水域垂钓,都应做到以下两点:

1、有迁有变,面对从未去过的新点水域,不管意欲想钓什么鱼种,首先要通过其他钓友了解或自己探试掌握该钓场有某种鱼,偏爱某种饵,以便在用饵上,该依旧就依旧,需要变则必须变,才能有较好的收获。

2、水边随俗,在同一水域要是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用荤或素中的某同一钓饵,你就应跟人随俗,改专一化为大众化。

秋季钓鱼怎样搭配鱼饵


一场秋雨一场寒!近几天的一场秋雨,开始让人感觉到了秋意。在这秋意渐浓的日子里,人们都讲究进补(立秋那天有贴秋膘的传统)。因为炎炎苦夏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胃口大开,自然会食欲旺盛。鱼类也是一样,度过了酷夏,迎来了清爽宜人的秋天,胃口变得好了起来,而且出于生理本能,鱼类为了度过严冬,会大量觅食,以积累大量脂肪。所以,秋季的鱼儿最为肥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三年调漂,十年开饵,说明饵料的调配是垂钓中最难以掌握的。

许多钓友对于如何调制饵料感觉毫无头绪。但我们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再根据实地的水情、鱼情、天气稍加变化,及时调整,就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根据秋季的实际情况,小编就如何开饵谈几点看法,供钓友们在秋钓中一试。

一、饵料的味型

在夏季天热水温高的时候,我们的饵料配方一般是以较清淡的香甜味为主的。在我们常用的饵料中,为了尽快诱鱼,可添加蜂蜜、白糖、草莓香精或商品饵,来应和鱼类在天热水温高的情况下的觅食习惯。
进入秋季,尤其是仲秋开始,天气逐渐凉爽宜人,这个时候鱼的胃口是非常好的,切因为急于进补,鱼儿更喜食有腥味的饵料。为了尽快诱鱼进窝,我们就必须在窝、饵料中添加适量的腥味。具体说来,就是在我们平常选用的窝饵料中添加些虾粉、蚕蛹粉和浓腥味的商品饵以提高腥味来达到迅速诱鱼的目的。

秋季在饵料中加腥味是必须的,如遇到小杂鱼闹漂,请不要急于改变饵料的味型。小杂鱼闹漂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这说明我们今天开的饵料基本适合这里的鱼情。经过它们一闹,加速了饵料的雾化速度。人们常说,小鱼闹,大鱼到。在我们钓鱼的过程中,如果小鱼闹了一会儿不闹了,那就说明大鱼已经到来了,等于是给我们提了个醒,这会儿一定要精力集中,眼不离漂,手不离竿,因为随时都可能会有大鱼咬钩。

至于在饵料中添加多少腥味的商品饵合适,这要以我们所钓的天气和鱼情来决定,天热水温高少加些,天冷水凉可以多加些,夜钓一般小杂鱼不闹,也可以适当多加些。当天的鱼口好少加些,鱼口不好多加些。

二、饵料的状态

秋饵要讲究腥、散、软、轻,实际上这还是一个饵料的状态问题。由于秋季阴雨连绵,洪水进入水库或池塘后,沉淀的泥沙就会在水底形成一层很厚的酱层,如果我们饵料的比重太大,入水后就会直接沉入酱层,虽看见窝里有鱼星,却不见鱼开口,就是这个原因所造成的。
在台钓刚刚流行开来时,有钓鱼大师就曾说过,饵料的柔软程度要像我们的耳垂一样最为合适。钓钩太大,线组太粗,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个线组的灵敏性。饵料的状态不好,一是不便于鱼觅食,二是没有雾化效果会影响诱鱼。

三、饵料的雾化效果

秋季开饵一定要讲究比重和雾化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我们的饵料中适当添加少许雪花粉、烤麸之类的商品饵。这样不但减轻了饵料的比重,也会使饵料入水后能尽快雾化。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把我们开好的饵料先搓一团放在水盆中,观察其雾化时间。还要强调的一点是,为避免饵料入水后沉入酱层,特别是下饵(使用双钩时),我们搓的饵团就要稍微小一点,如果饵团搓得太大,一是很容易沉入酱层,二是会影响我们之前调好浮漂的灵敏度。

秋季钓鱼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我们养成逗鱼的习惯,就是每隔几分钟,前后左右摆动一下竿稍,使饵料在水下稍微移动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是可以引起鱼的注意,二是能把饵料从酱层中提出,使其慢慢地停留在酱层之上便于鱼类觅食。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鱼情水情,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升钓技水平。

初秋钓鱼应当如何搭配饵料


虽然现在位于初秋时节,但是在白天气温依旧炎热,一点也没有感受秋季所带来的凉爽与惬意。因此这时垂钓仍旧需遵循夏季垂钓的技巧。但是钓饵我们又该如何在这季节交替的时段使用呢?接下来请看以下分析:

这个时间段所用饵料大约有这4大共性,分别是:广泛性、鲜活性、针对性、五彩性。那么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这4点共同性吧:

1、广泛性

在初秋进行野钓时,尽量多准备些不用类型的钓饵。在到达垂钓水域后可根据实际水情进行调配钓饵。特别是在陌生水域中垂钓时,混合饵料具有较强的优势。

2、鲜活性

初秋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时而多雨、时而闷热潮湿。在这种情况下钓饵的保鲜就十分重要了。因此这时建议大家使用蚯蚓进行垂钓。既具有鲜活性又有较高的诱鱼性。使蚯蚓保险的方法也很简单,将蚯蚓放到湿润的泥土中然后放进冰箱即可。

3、针对性

饵料就是鱼类食物,因此一定要符合鱼儿的胃口。因此在垂钓时一定要先决定好目标鱼,然后根据目标鱼选择饵料。例如:夏季钓青、鲂等鱼类时,可采用青草、玉米、麦麸等混合调制出素饵;钓鲫、鲤等鱼类时,可采用蚯蚓、红虫等荤饵,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目标鱼来选择钓饵。要学会变通。

4、五彩性

鱼类的视觉感观不够灵敏,但要比我们人类强很多。所以在水质好的水域中,可以利用钓饵的颜色对鱼产生刺激,以此达到吸引鱼儿的效果。

(1)白色

白色钓饵有面粉、淀粉、粉末状的白薯等。而且白色钓饵对鲫鱼、白条而言,有着较强的诱惑力。

(2)绿色

由于草、鳊等鱼类以青草为食物,所以这些鱼类对绿色更敏感一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绿色诱饵来垂钓这些鱼类。

(3)淡黄色 淡黄色的钓饵通常是使用玉米、小米等加工制作得来,这种钓饵在水质较肥的水域中具有不错的效果。而且一些视力不错的鱼类大约在100m以外就能发现钓饵,特别是当水域附近生长的黄色农作物时,诱鱼的能力会大大的提高。

(4)红色

红色的钓饵对各种各样的鱼类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因为红色代表着鲜血。因此,食腐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只要发现红色钓饵就会吞食。尤其是具有攻击性的鱼儿,对红色会更敏感。

(5)暗红色

暗红色钓饵颜色再深一些,就会变成黑紫色。例如:蚯蚓粉、红虫粉的颜色就已经非常醒目,如果混合到一起使用,颜色只会更加醒目。对一些幼小的鱼儿有着不错的诱惑力。

撒饵打窝的四大要素


说起撒饵,很多钓友都不以为然,但在垂钓过程中它却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就算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其效果,要知道钓什么鱼,该撒多少饵,这都是需要分析的,那究竟撒饵有什么技巧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撒饵的那些门道吧。

1、水浅少撒

浅水鱼游动速度快,垂钓水域附近只要有鱼活动,用较少的诱饵也能快速的诱鱼入窝,上鱼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撒饵100克~200克就差不多了。

2、水深多撒

深水区钓的是定居性鱼(水深在三四米以上)。一般情况下,这种水域内诱鱼的时间要长些,多撒饵能从某种程度上增强诱饵的散发力,使诱饵发挥其作用。

投诱饵入水下落的过程中,粗细不一的饵团会呈现扩散状,饵料快速下落在水底的铺展面积较大,减弱了集中诱鱼的效果,所以加大投饵量可较好弥补这一不足。当天垂钓做窝,可将窝饵投放量把握在200~500克,续窝量把握在100克~200克为宜。

3、灵活撒饵

水库钓最基本投饵方法是围着漂子投饵。针对冬季鱼的活跃性弱这一特点,撒饵时可考虑用从中心往四周辐射的方法诱鱼。就是将鱼饵投到窝点后,再向窝点以远和横向区域分别撒少量诱饵,要注意的是饵料要撒成散状,也可以直接用颗粒饵撒。

从手竿定位性强的特点考虑,撒饵时也可采用投近钓远的方法,使人、窝、鱼相对控制在手竿可钓范围内,增大鱼儿咬钩的机率。

4、以鱼定量定形

判定垂钓水域中的鱼儿种类后,根据鱼种调节撒窝量。如果鲫鱼多,撒饵量则要偏少,饵料需细散,常用酒糟拌大米揉细成团投下,几分钟内散化即可;如果是钓鲤、草等大型鱼,饵料要比前者用量多,饵粒粗,大把投下即可。

因此,当我们掌握了钓鱼撒窝的技巧,要知道钓什么鱼,用什么饵,饵料要撒多少,这样有目标的去钓鱼,一定会有很好的渔获。

秋季钓鱼用红虫搭配商品饵的方法(下)


经过几场秋季雨的洗礼,北方的天气现在越来越冷了。现在出门钓鱼,钓饵成了钓友们头痛的一件大事。一般来说,气温低的时候,钓友可以使用蚯蚓饵或红虫饵作钓,上篇文章《秋季钓鱼使用红虫和蚯蚓饵的方法(上)》中,笔者为大家介绍了相关内容,今天,我们接着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广大钓友。在冬季跟春季钓鱼,气温跟水温都普遍偏低,不少钓点中还存在大量冰块。遇到这样的钓点,钓友可以使用红虫拉饵。钓友在钓点附近搭好台钓设备,选用抗低温的商品饵料,加入适量拉丝粉,然后将公红虫按照5~7条数量捆成一捆,母红虫一天可以选用100克,弄好后,钓友就可以直接挂饵了。

钓友如果要使用上面的方法作钓,首先需要准备好台钓装备。然后在拉饵盘平铺一层红虫,然后使用饵料团在盘子上压几下,等拉饵底部沾满红虫后,钓友就可以装钩了。绑上鱼钩后,钓友需要将拉饵压住子线,然后向侧面一拉,这样一弄,拉饵盘上的红虫饵跟拉饵底部的红虫会被鱼钩钩出。钓友在具体作钓途中,需要根据鱼饵的减小及时补充红虫饵跟钓饵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红虫饵的鲜活。钓友还可以直接使用红虫。准备好母红虫,然后将其切碎,将碎的红虫饵跟商品饵料混合,加入适量水做成拉饵。这样做,钓饵的味道大,脱钩的碎红虫饵还能在水中刺激鱼类的嗅觉。加上,红虫碎很小,鱼群不容易吃饱,它们会去钓饵上寻找食物。

秋季钓鱼时,钓友可以先将红虫饵挂上鱼钩,然后将其在拉饵中拉一下,这种方法适合于台钓鲫鱼。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好,钓友可以更换商品饵料。将这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要好于第二种方法。秋季钓鱼,当红虫拉饵进水后,饵料会在水中散化,红虫则会慢慢地脱落到水底蠕动,它们吸引水中鱼群的注意力,拉饵的香味诱鱼咬食,有拉饵的红虫捆更受鱼群欢迎。

为增加渔获,钓友在钓鱼前可以在钓点打窝。准备乒乓球大小的饵团,将其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加水搅拌,然后加入泡开的颗粒商品饵料或者红虫饵,如果钓友没有颗粒商品饵料,可以加坑边附近的土壤代替,使用这样的诱饵窝料更吸引鱼群的注意。在钓组方面,钓友的双钩间距要控制在30毫米左右,这样可避免鱼饵缠绕,钓友也可以在一个鱼钩上放拉饵,一个鱼钩上放红虫饵,这样能缩短鱼群的吃食时间。好了,红虫饵的具体使用技巧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钓友要记得在实践中使用,说不定又多了一项钓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