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的饵料配方。

大多数钓友们都遇到过鱼不吃饵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应该先分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判断是钓具的问题还是鱼饵的问题,一般鱼不吃饵的原因有很多,天气、钓具以及鱼自身的原因等都会影响鱼的吃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鱼吸不进饵料的原因。

1、饵料雾化过好,鱼诱太多点太大太乱,水里的能见度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有时钓饵过大过硬过重,鱼儿都难以吸进饵料。

2、鱼饵的味道太重,不合口。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感觉窝中鱼很多,很杂,但是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

3、鱼饵是否对路,在有特殊饮食习惯池塘中。最好用常喂的饵作为钓饵,注意不要把饵料做的太硬或者太松。太硬,适口性差,信号微弱,提竿时,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

4、窝料是否合适。窝料打少了,鱼不不容易聚窝,窝料打多了,容易留在水底,尤其是天气闷热的时候,窝料发酵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就不爱进窝,在窝外游动寻找氧气,也就不咬钩。

5、水底淤泥。水底淤泥过多也是影响鱼儿进食的重要因素,如果是水底的淤泥过厚,则应用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的饵料。

6、子线和钩子是否合适,钩条的粗细,钩子的重量,子线的粗细,软硬,任何一样不合适都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狡猾的鱼,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

7、浮标的牵引力是否适合,如果浮标的向上牵引力太大会造成钓饵晃动,鱼咬不住钩。

8、鱼在半路截饵,到底后又不吃。这时必须改为拉饵,因为拉饵的饵重只有撮饵的一半但体积没有变化,使饵的下降速度变慢,鱼的截口信号就有明显的钝口,这时将标调高,用钓翻身的方法就更好了。

9、鱼层变化。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鱼层一变,你的作钓方法技巧也要随着一起变,如果鱼层较乱,可以尝试打穿程。尽量使钓棚和鱼层一致。

10、鱼儿自身原因。有时鱼的自身原因也会影响食饵,比如鱼儿受惊,或者自身食欲不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都会让鱼收到惊吓,有时提竿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的次数过多受伤等等。

11、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等大自然环境的影响。质的问题导致鱼儿不爱进食,天气闷热,大气压低,水里的氧气含量少,鱼儿在水里缺氧。季节原因比如秋季鱼儿为了过冬比较活跃觅食多,但是春夏就相对较少,有环境污染鱼儿存活都成问题更别说吃食了。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窝中有鱼但不吃饵的三种原因分析


夏季到了,美妹们又开始秀身材了,望着满大街的美妹,我只能鼓着两个大眼睛,默默的流着口水儿,看得到泡不着的滋味真难过啊,下辈子再也不要做男人,痛苦啊。做为一个酷爱钓鱼的男淫,做为一个看到美女不敢搭讪,看到水中有鱼星却钓不上来的苦逼男淫,我依然痴心不改,爱美女爱钓鱼,我是二狗 ,我来了,你在哪里。

在我们长年的钓鱼过程中,不论是休闲野钓,还是竞技比赛,可能都不止一次的遇到过有鱼星却钓不上鱼的情况。窝做得好好的,也能看到钓点里泛起的鱼星鱼泡,可是就是不见咬钩,不见浮漂下沉;或者能感觉到鱼儿在撞线,浮漂也在轻轻的左右摆动,就是不见那真实的一口。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急燥的休闲钓友要么弃窝而去,另寻别的钓点,更有甚者气急败坏,拿起石头砸向窝点;有些竞技钓友遇到这样的情况,急不可耐,却又无计可施,坐等比赛时间结束。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我们钓鱼之所以有好的成绩和钓获,都是在无数的空军总结获取经验后,慢慢成为休闲竞技高手的。遇到问题,我们只要多向有经验的老钓手请教,多看多学多问多练,就会有进步。切忌心态浮燥又不向他人请教,这样就算你钓十年八年,也不会是一个真正的高手。针对有鱼星无鱼口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以下这些情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轻松应对了。

第一原因

外在不可抗拒的天气原因。气压的高低,温度的骤然变化对钓鱼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气压高时,我们垂钓的水域里含氧量充足,鱼儿也会感觉到非常的舒适,吃食也会更凶猛;反之如果气压过低,天气过到闷热,鱼儿食欲大减,或浮在中上水层或者在水底不啃就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必沮丧,在等待气压好转的同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小药,比如夏天使用用的果酸、鱼开胃等类的小药,来改善鱼儿的感知和食欲,让它们有吃食的欲望。虽然可能效果不是太明显,但是能钓上几条来,不论是竞技还是野钓,也是一种不错的收获了。

第二原因

饵料味型状态不对,适口性不强,鱼儿不喜欢吃。饵料味型不对,本来是喜欢腥味的塘子你用的却是香味的饵料;本来是因为经常投入颗粒饲料的塘子,更多喜欢原塘粉,却使用了大腥大香浓烈味型的饵料;本为是冬季喜欢腥味荤饵,我们却使用了清淡香味的素饵料。这样胡乱配饵,想要鱼来适应我们,怎么会有好收获呢。

面对饵料不对路的问题,我们就要从季节上首先判断出大体的饵料搭配方向,冬天喜腥,夏天喜香,再然对不同的鱼情水情搭配加入一些味型添加剂以增加味型的浓烈程度,总之要饵料去适应鱼儿,不要让鱼儿在短时间来适应我们的饵料。

鱼饵味型是否过大过浓,也会造成有鱼星无鱼口。有些钓友听说某些小药添加剂就效果,就不分用量的大剂量的添加,结果造成小药的味道掩盖了饵料本身的味道。人闻着都感觉到很刺激了,鱼儿就更受不了,就算能吸引鱼儿入窝,它们也只是在窝外徘徊,警惕性相当高,就会出来有鱼星却不见吃食的情况了。

有时就算我们的饵料味型搭配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我们开制的饵料状态不好,过硬过实过大,让鱼儿不能很好的就食吞饵,也就会造成有鱼星无鱼口,有口无鱼的情况发生。

第三原因

水底做怪,淤泥过多,虚地。有些老塘因为长年的没有清理水底,经过水泡和饵料饵料的投放,在水底已形成了厚厚的一些淤泥浆底,虚而不实。如果我们的饵料做得过实,有可能入水陷入浆层中,鱼儿却吃不上,在水底拱泥,引起气泡上浮好似鱼星。

有鱼而不就饵的的原因有时是单一存在,有时是多种原因混合,我们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不抛弃不放弃,分析出原因,调整好心态,就能比别人取得更好的成绩。

浮漂的吃铅量简单分析


老钓手都知道.取用调目.钓目时都有一个应对变化时的最佳起点.在选用浮漂时是否也如此呢?

依俺个人经验,对于鲫鱼口.选用多在1克至2克左右最为多见。野域垂钓鲫鱼条件和环境都较为复杂..浮漂的吃铅量可偏大.竞池及条件较好的水域.浮漂的吃铅量应尽量偏小。

如果在1克至2克之间将其分为10等份.也按0.618黄金比例去分割.一份为0.4克.另一份则为0.6克。也就是说理论上取用1.4克.应该是选用浮漂吃铅量的最佳起点。

野域垂钓鲫鱼选购浮漂吃铅量可在1.4克至2.6克左右.可在不大于3克为限.去选购.选用为宜。

竞池及条件较好的水域.除浮漂的吃铅量可在1.4克以内尽量偏小以外.影响钓组整体质量的浮漂自重为另一选购的标准时.应该也是愈小愈好。

而野域实钓鲫鱼.依情况.选用浮漂吃铅量1.6至1.8.及1.8至2.4克.作为应对变化时的最佳起点.也多为常见和理想。浮漂吃铅量的选购范围和选用起点也可以是很简单的。

一支吃铅量1.6克左右的浮漂.从漂尾根至尾尖可吃铅约为0.1克左右.而一支吃铅量2克左右的浮漂.从漂尾根至尾尖可吃铅约为0.15克左右.相差仅为0.05克左右.分至每一目相差应在0.005克左右。由此可见.小漂灵大漂钝的差别之一.不同的吃铅总量及范围.主要还是表现在钓组整体质量在应对鱼口时的影响上.确实也是需要去关注的......

窝点有鱼不吃饵的九个原因


钓友们在日常钓鱼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感觉打的窝里明明有鱼,但就是不好上鱼,为此也是十分的头疼,但是钓友们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遇到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点:对于饵料的选择是否正确

基本上经常钓鱼的钓友们都知道,因为季节的原因、鱼类的不同,钓友们所使用的的饵料也必须随之相应的变化,比如冬天天气寒冷,水温较低,水里鱼的活动与嗅觉会变得相对迟缓,觅食量也会相对减少,所以此时钓友们就需要配制一些腥味较大的饵料以此来引起鱼的注意,

春天的话多是以腥味重的饵料与甜味重的饵料混合使用,这时的天气已经开始暖和,水中的温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鱼的嗅觉也开始恢复,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开始明显增加;但是在夏天的话,钓友们就要多使用一些清淡的饵料进行打窝或者钓鱼,因为在这个季节鱼的嗅觉相对灵敏,不需要腥味过重的饵料,以免适得其反,秋天的话与春天同理,在初秋的时候以清淡与有甜味的饵料为主,深秋的时候,随着温度的下降就要选择腥味较重的饵料。但是切勿默守陈规,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第二点:要注意饵料的雾化效果

在配制饵料的时候,钓友们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粘度,因为饵料的粘度决定了饵料的雾化效果,而饵料的雾化效果又会直接影响到诱鱼、聚鱼的效果,如果饵料粘性弱的话,雾化速度就会非常的快,鱼在闻到气味,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就已经雾化结束了,因此很难实现聚鱼的效果,而饵料粘性过高的话,雾化速度就会降低,因此在起到聚鱼效果的时候,鱼就会只吃打窝的饵料而不去咬鱼钩了。

第三点:了解不同鱼类的饵料喜好

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与偏好,只有对自己所在水域的鱼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才能根于自己所要钓的鱼配置饵料,才能在钓鱼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随心所欲。但是钓友们要注意的是饵料的软硬程度,因为鱼饵过软的话,就会还未到水底就已经雾化完,而太硬的话,则会不利于鱼的吞食。

第四点:适当调整浮漂上的吃铅的重量

如果是感觉窝里有鱼但是很难钓上来的话,就要仔细的考虑一下水底是否存在阻碍鱼钩下沉的因素,如果水底有障碍物的话,钓友们就要调整自己浮漂的上铅的比重,同时还要调整鱼钩上饵料的重量,这样的话就能试着将鱼饵落到水底的杂物上,以便于鱼能够咬饵上钩。

第五点:了解鱼的吃口再来调漂

了解鱼的吃口非常重要,因为钓友们可以根据鱼吃口状态的不同,来调整相应的浮漂调钩,比如对于重口与生口的鱼钓要调的钝一些,而对于轻口、滑口与涮口的鱼则要调的灵一些。当然世事无绝对,钓友们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六点:鱼层上出现了问题

随着饵料的雾化程度,也会影响到鱼层的变化,所以有些时候钓友们钓底时很难钓上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多加一些尝试,找对鱼层,这样就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渔获。

第七点:对于浮漂上传来的鱼讯判断错误

所以钓友们在钓鱼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学习,了解不同咬钩的鱼在浮漂上的显示,除此之外,钓友们还要了解,不同的浮漂材质所展现出来的动作也会略有不同。与此同时钓组的配制以及饵料的具体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浮漂的动作所以在这一点上,钓友们一定要注意。

第八点:子线和鱼钩是否选择得当

一般情况下,子线的线径要比主线的线径小一号,同时也要注意子线线径的大小与软硬程度,因为这些情况也会影响到渔获。再就是鱼钩,要根据所钓鱼的大小来选择,鱼钩过大的话,不利于鱼呑钩,太小的话对于大鱼来说,又比较容易脱钩。

第九点:查看自己钓鱼的动作是否不规范

钓友们钓鱼的动作如果不规范的话,也会影响到钓鱼的效果,以及进食,所以这一点钓友们在后期的钓鱼中一定要注意。

但是,世事无绝对,钓友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钓鱼,才能有一个丰富的渔获。

鱼窝里很多鱼只冒泡不吃饵,怎么会钓不到鱼?


一、鱼饵是否适合当时鱼情水清

如果在卫喂食喜欢口偏的地方垂钓。最好的饵就是喂鱼的饵料,或者用其作为基础饵来配自己的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太硬或太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吃饵的信号,你一提竿,直接把整个饵从鱼嘴里拽出来了。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二、窝料是否打得过重

打窝也是与讲究的,打少了鱼很难聚集过来,打多了都留在水底了尤其是在夏天温度高窝料很容易发酵,占用水中的氧气,导致窝里含氧量低,鱼也就不耐在窝里找吃的了,就算偶尔进窝里了不一定就吃你的饵,这种情况尤其在打比赛的时候最容易出现

三、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情况,鱼层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只要懂就行,不同水层都试试,他变了你也变,和你要掉的鱼同一水层就好了

四、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的。鱼受惊很多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水底的淤泥太厚了,一定要注意让饵能落在淤泥上,应改用能撑得住饵的漂,要是陷入淤泥里自然也不会有鱼咬到饵,就算窝里有再多的鱼也没用

六、钓组搭配是否不合适

检查线组搭配,不要太粗太硬太短,还有鱼钩是不是太大或太粗,过粗过短会加大鱼的警惕性,尤其是滑鱼,钩太大鱼也吃不进去,太粗的吸不动,铅坠过重陷入泥里了。或者太顿,这就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和对象鱼来选择线组搭配

七、饵是不是雾化太厉害了

如果饵料雾化太快,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也会变差,鱼只能闻到味道却找不到饵。这时候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速度,让鱼来了后能找到饵吃到饵

八、鱼饵是否香太腥或太香

如果饵料的味道太腥香,你就会明显感觉到鱼太乱,只在窝旁边游,不进窝里吃饵。这时候应该重新调整饵料。尤其是喜欢用麝香、阿魏这些小药的钓友,一定要注意小药的使用量

鱼吃饵时吃口的轻重与浮漂漂相分析


鱼在不同条件下吸食钩饵的方式是不同的,对各种鱼的吃食动作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漂,也便于钓者准确地把握扬竿的时机。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对象是淡水鱼类。

一、几种淡水鱼的吸食特点

首先来看底层鱼,拿鲫鱼来说,它们在吃食时喜欢头朝下尾朝上,吸食到钩饵之后就会上浮,表现在浮漂上则为轻轻抖动后上送,钓者可在见到浮漂上浮时提竿。

鲤鱼最喜欢在泥中拱食,吃食时比较小心,首先需要试探一番,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或者对其口味,才将饵料吸入嘴中,吸食入嘴后就会走开。钓者看到浮漂先是微微晃动,然后就开始下沉直至黑漂,当看到浮漂没入水中即可提竿。

再来看看水体中下层的鱼儿,比如草鱼,它们吃食的特点是先慢后快,起先是试探性地尝味,觉得合适就会一口吸入,拉着钩饵游走。钓者看到浮漂下沉的机会多于上浮的机会,当漂下沉时,须等到漂的整体浸入水中后才可提竿。

青鱼吃食则比较狠与猛,只要它们发现有食物,就会一口吸走,钓者看到浮漂是上下抖动的幅度很大,继而很快地斜着下沉,此时需要赶紧扬竿。

罗非鱼比较贪吃,只要吃到了饵料是不会松开嘴巴的,钓者看到浮漂很快地颤动,然而又突然停止或者突然斜着上浮,这时就要赶快扬竿。

鲢鳙在水温较为合适的时候吃食比较温柔,喜欢将饵料含在口中,所以浮漂只是很轻地晃动,如果不及时扬竿就会错过机会。到了炎夏鲢鳙吃食的特点是咬着钓饵转身就走,浮漂一般是黑漂或者是拉倒海竿而钓者就要立即扬竿。便于吃食比较像鲫鱼的动作,浮漂先是上下颤动不已,接着立即上浮,最后漂子斜向水面,此时最好及时扬竿。

二、吃口轻重须看季节

冬末初春鱼口较小,因为水温低使它们活动显得比较迟缓与呆板,吃食时动作就十分轻微,浮漂反应的就很不明显,有时浮漂只是轻微地抖动就有鱼中钩了。

夏季与秋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水中鱼儿最为活跃,动作比较迅猛,漂相呈现为动作幅度很大,不管是上浮还是下沉,或者斜向运动,都是很明显的动作,看到这样的漂相要当机立断地提竿获鱼。到了冬季水温低,鱼口轻则浮漂有轻微动作即可扬竿。

三、根据水深看吃钩动作

如果钓场的水较浅,在一米以下,此时的水线是很短的,鱼儿只要咬钩,浮漂立马就会有反应,上送与下顿的讯号出现时,可延迟几秒提竿。

如果钓场的水深超过了两米,此时的水线是较长的,鱼儿只要咬钩,浮漂反应时间稍慢,看到有上浮与下顿就要及时扬竿获鱼。

四、钓饵不同,漂相有区别

一般情况下素饵较小,鱼儿进食比较容易,浮漂只是轻轻抖动,钓者可及早提竿;荤饵送至鱼儿嘴边,鱼儿有时有试探性的动作,或者咬到钩饵的边缘,提竿应稍微迟一点,看到浮漂上浮与下顿明显才可提竿。

五、根据子线的长度来判断

比较长的子线,鱼儿就饵之后的动作反应到浮漂上来,时间稍长,钓者不可急于提竿。比较短的子线,鱼儿就饵之后的动作反应到浮漂上来,时间稍短,钓者应及时提竿。

六、根据铅坠来判断

重坠适用于卧钩、流水与浅水,轻坠适用于立钩、静水。适用重坠时浮漂上送的速度较慢,需要早一点提竿;适用轻坠时浮漂上送较快较高,需要迟一点提竿。还有,高坠提竿应早一点,低坠提竿要迟一点。

七、根据水质判断

水质较肥,鱼儿吃食动作慢,浮漂上送与下顿迟缓;水质较瘦,鱼儿吃食动作较急,浮漂动作快而明显;水体不流动的情况下,鲫鱼一般是送漂,水体有流动一般是黑漂现象。滑鱼要么是点漂,要么是缓缓地送漂与平移浮漂。而在少有人钓的水域送漂一般都很明显。

八、看鱼情读漂

小鱼中钩后浮漂是上下不停地颤动,这是小鱼在争抢饵料时出现的难以入口的表现,也有可能使浮漂有较大的被拉走的动作,这是小鱼吃到了钩饵就游走的表现。

鱼群密度很稀时,它们会不慌不忙地试探钩饵,犹豫之后才吞吃钩饵;而鱼群的密度较大,就会发生争抢,鱼儿凭本能快速地进食,所以浮漂动作反应快而大。

浮漂信号与鱼吃饵动作分析


浮漂的信号和鱼的吃饵姿势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同的鱼,以不同的姿势吃饵,浮漂所表现出来的信号是大不相同的。底钓时,由于饵触底,鱼吃饵时姿势大体相同,都是头朝下身体下倾约45度。体型肥胖,腹部有弧线的大鱼,吃底饵,身体下倾的幅度会更大。

当一条个头小、吃饵动作轻,身体下倾幅度大的鱼来吃上钩时,它轻轻吸动饵的初始阶段,是把饵吸离地面,此时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会出现向上的小幅度的上送语言。浮漂小幅度上送之后,在鱼嘴里的料饵会再一次牵制住八字环,当鱼进一步把饵下咽或含着饵抬转身、后撤时,浮漂这才被真正地拉动,出现下语言。

如果鱼含着饵抬起身体,浮漂会在小幅度上送之后再一次上送,上送的同时浮漂会向底钩方向横移,这次上送的幅度取决于底钩子线的弯曲度和鱼调整身体平衡的幅度。因为浮漂上送到一定的程度,底钩或在鱼嘴里的上钩,会再一次牵制住八字环,终止浮漂的上送。所以采用悬坠底钓方法时,不需要等浮漂送得很高就可以提竿。

有的鱼把饵吸入嘴里之后,不马上做出以上反应,而是先轻轻的品尝一番,然后再做出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浮漂会在小幅度半目到一目之间上送之后,出现十几秒的停顿,此时不要贸然提竿。

体型大、吸饵力度大的鱼,即使吃底饵时身体下倾幅度很大,只要是吸轻触底的上饵,会出现上送的趋势,当饵被吸进鱼嘴较深的部位时,由于鱼嘴上唇的阻挡作用,起到向下拉动浮漂的作用。遇到这种鱼吃饵,浮漂会出现刚有上送趋势,马上又转为有力向下。浮漂下沉的力度,取决于鱼吸饵的力量;下沉的幅度,取决鱼鱼嘴的口腔深度。

钓浮时,特别是钓半水浮,由于饵悬在水中,鱼既可以头朝下吸饵,也可以水平状态吸饵,甚至会头朝上吸饵。而鱼在饵的侧下方,头朝上吸饵,浮漂下沉幅度最大,饵被拉动一目左右,灵敏度高的浮漂会下沉一目以上。

鱼如果以水平姿势横向吸离底饵,无论是吸上钩还是下钩,只要饵瞬间被横向翻动的距离在一目左右,灵敏度高的浮漂此时能感觉到一个轻微的短距离的拉力,它会表现出一种与下沉语言有所不同的语言轻轻向下一滑,也就在两三毫米,此时提竿可能中鱼,也可能空竿,为要看饵被鱼吸进嘴时的深度。浮漂在这之后再出现上送,为有效鱼信号语言;出现下沉,有可能是有效鱼信号语言,也可能是鱼快速吐饵造成的(钩饵被快速吐出时,由于它的较大幅度快速摆动,会拉动浮漂,出现一下漂亮的下沉语言)。

当体型瘦的鱼,以较小的下倾幅度吸动轻触底的上饵或下饵,并瞬间把饵移动在一目左右时,浮漂同样会表现为有上送趋势之后接着出现轻微的下沉语言。

鱼如果是吸下钩卧底的饵,浮漂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上送或是下沉,甚至直接拉黑漂,应该立即提竿。

钓鱼等好长时间无鱼吃饵的原因


好不容易才打好了窝,下钩施钓却无鱼问津。一种情况是一直守候,半天无鱼;一种情况是刚开始有鱼,钓获几条后就中止了;还有一种情况是窝点有鱼,浮漂有动作,但提竿却为空钩。

针对这几种现象,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判断一下原因。

一、打窝后下钩施钓,久候无鱼

我们常常碰到在打窝后下钩,却久等无鱼的现象,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一是钓位根本没有选好,窝点没有诱来鱼儿,水下既然无鱼,就要更换窝点。

二是我们打窝在草区边缘,虽然草区边缘的水面看起来没有水草,但水底可能有暗草生长,打窝料全部掉落在暗草丛中,没有起到诱鱼的作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钓者在施钓前空钩试探,确保底下无暗草才可打窝,若水底有暗草生长,也需要更换窝点。

三是饵料不符合对象鱼的味口,发生这种情况的条件是,窝点必须有鱼星冒出,窝点有鱼而不咬钩,此时就要考虑钓饵的味型,应及时更换合适的钓饵。

二、上鱼正欢,却突然中止,不见鱼口

我们也还经常碰到这类情况,上鱼很正常,钓得正欢,却突然中止上鱼,不再见浮漂有动静。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

1、鱼群到处游荡,进窝没有准确的时间。尤其是鲫鱼喜欢结群活动,个体较小的鲫鱼成群地到处游荡觅食,说不定其中一群进了窝点,已被钓者钓光,下一群还没有发现窝点,根本没有进窝。此时需要续好窝,持续诱鱼,等待下一拨鲫鱼的光顾。

2、窝点的鱼群受到了惊吓。窝点中的鱼在正常觅食时,有可能窝点附近有食性凶猛的大鱼到来,个体较小的鱼避之而不及,纷纷作鸟兽散,垂钓被迫停止。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观察窝点附近的水面而发现,有时小鱼一哄而散,就是大鱼驾到的信号,很容易就能从水面看出来。钓者此时可换窝施钓,若是体型大的草鱼或者鲤鱼驾到,我们不妨临时改钓草鱼或鲤鱼,抓紧时间快速换用钓大鱼的钓具。

3、钓饵沾上了让鱼觉得危险的气味。上了鱼,钓者取钩上饵时,或许会使钓饵沾上了鱼的液体,抛钩入水后,窝点的其它鱼嗅到了这种味道,就会觉得此处有危险,纷纷逃离窝点,或者只在窝点游荡而不吃钓饵。所以钓者最好在上鱼、取鱼后将手洗一洗,再将钓饵挂钩,以免钓饵沾上气味。

三、浮漂有讯号,但提竿却为空钩

如果窝点很少有小杂鱼闹钩,明明浮漂有讯号,但就是提竿不中鱼,这也有诸多原因可以排查。

有时是提竿过于急切,太早了,钩饵还没有被鱼吸入嘴中,我们可以看到浮漂有动作后,等待数秒再提竿。也有可能是调钓过于灵敏,此时不妨将浮漂上移一点。

有时是钓钩使用时间较长,钩尖已然变得不太锋利,钓者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就更换新的钓钩。再就是钩子的号数太小或者钩门实在窄小,可根据对象鱼的大小使用稍大的钓钩。

有时是饵料的穿钩方式不正确,比如穿上钩子之后,钓饵挤压蜷缩成一堆,不利于鱼嘴的吸入。也有可能是钓饵做得过硬,或者钓饵体积过大,鱼儿吸入嘴中时,钓饵阻止钩尖,使钩尖不能顺利刺中鱼嘴,就只能见浮漂有动作,而不能上鱼了。所以,一定要注意钓饵的形状与大小,挂钩的原则是,保证鱼儿能顺利地吸入,而且钩尖能不受阻碍地刺穿鱼嘴。

四、其它常见原因

野外施钓久候无鱼,还有很多其它常见的原因。

比如气压低,天气闷热,能见到鱼儿浮头,但很难钓到;窝点有黑鱼吓跑了我们垂钓的对象鱼;水底的淤泥层太厚,小鱼多使水底浑浊不堪,鱼儿不能发现钓饵,自然不能将其吸入嘴中;鱼被钓滑,滑鱼有了历险的经验,不会轻易吃钓饵,我们可以更换细小的线组,用最接近自然状态的饵料施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垂钓的水层不对,比如有时底层无鱼,鱼儿集中在中上层水体,此时可以钓半水试一试效果。

子线打结的几个原因,简单分析下原因及对策


钓鱼人都明白,子线才是台钓中最为关键的东西,可如果使用不恰当,不注意一些细节,再好再贵的子线也只是浪费。比如有时子线缠绕难解,只是因为钓友一直忽视了以下这5个小细节。这5个小细节只是几点基本项,还有造成子线打结的原因还有很多,以后慢慢解释。

一、选择优质子线

正因为子线在台钓中很重要,所以在挑选鱼线时,一定要用优质子线。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尽管市面上有许多便宜的子线,可有些鱼线稍微用点力就会有弯曲的现象,而这种弯曲正是造成子线缠绕的原因之一。

二、注意绑钩方法

另外子线缠绕还有可能跟绑钩有关系,比如在绑钩的时候,不管是线头还是线尾都要从内侧通过,这样不仅不会造成断线跑鱼的尴尬,也避免了子线弯曲缠绕的可能。

三、子线加分钩器

另外要想减少子线缠绕的可能,也可直接在子线上加一个分钩器,只不过这种做法也会有一定影响,因为这些塑料分线器在入水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浮力,会降低整个钓组的灵敏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适,也可用太空豆来代替。

四、正确抛竿扬竿

在户外垂钓时,经常看到一些新手,在抛竿的过程中,喜欢把竿尖拉弯再抛竿,其实这种做法就是增加了子线缠绕的可能,通常情况下,正确抛竿就是要借助竿子的调性,一手持饵,一手窝竿,从而把整个线组抛出去。

五、控制子线长度

最后要想避免子线缠绕的尴尬,也需要控制子线的长短,尽管长子线有很强的诱鱼效果以及隐蔽性,可子线越长就越容易打结,所以要想提高上鱼率和避免子线缠绕,最好还是控制一下子线的长度。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避免子线缠绕打结的5个小妙招,如果钓友您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还请多多指教与补充。

窝中有鱼,但不吃饵的四大原因及对策


很多钓鱼人在外出垂钓时都会有出现的困扰,明明可以看到窝中有很多鱼,但是鱼就是不吃饵。鱼不吃饵是受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饵料、鱼钩、钓线、气候等等。下面小编就来跟钓友们分享一下窝中有鱼但不吃饵的四大原因及对策。

1.饵料是否雾化过度

若果饵料雾化的太好,就会引诱来很多鱼,随而来的就是窝会很大、窝内也会很乱,从而导致水比较浑浊,鱼类只能味道很难咬到饵。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换饵料,控制好雾化的度,使引来的鱼可以吃到饵。

2.饵料味道是否过腥、过香

如果饵料的味道过重的话,引诱到窝中的鱼很比较杂,也比较乱。鱼类可能只是在窝边来回游动,而不入窝吃饵。所以需要调整饵料的配制,在调制过程中喜欢加一些羊油、麝香等小药时要注意它的量。

3.鱼是否被钓猾或已偏食

由于每天来钓鱼的人不胜其数,有一些鱼已经产生免疫,它们不会轻易去咬钩,被我们称作滑头鱼。在种水域如果再用普通的钓饵和钓法是很难再中鱼的。所以我们要用不常用的钩饵和钓法,对于鱼获才可能会有所帮助。钓这种鱼的时候,可以采用调调钝钓钝、浮标为调2目钓3目的状态。

4.钓饵是否对路

如果遇到用平时可以中鱼的钩饵再钓鱼的时候发现鱼却不上钩这种情况,不用觉得奇怪,由于天气、水情和季节性等的变化,应该是鱼的口味发生了也发生了变化。如果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可以根据这些变化来找不中鱼的原因;如果在自己不熟悉的区域,但可以确定有鱼的情况下,首选可以对鱼钩的饵料做一下调换。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找问题的出现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相信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愿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可不用再为其烦恼了,知道其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浅谈鱼咬钩吃饵挡口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很多钓友在垂钓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挡口现象,使得鱼在就饵的时候,不能轻松吞吐钩饵。对钓鱼人而言,鱼儿是否能吞钩和吞钩的速度影响着钓鱼人时候能够上大鱼,钓多鱼。因此了解挡口的原因并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钓鱼人必须要做到的。下面笔者来为你说一说鱼咬钩吃饵挡口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希望钓友们能够解决挡口现象,多多钓鱼。

一、钩型、饵团要合适

最常见有关挡口的问题,主要是拉饵的拉丝残留、搓饵的大小和硬度问题,但行成挡口的最深层原因,是与钩的大小及钩型的选择关系更大。

钓大鱼一般用大钩,钓小鱼只能用小钩,原因很简单,鱼嘴张到最大的程度都无法将钩子吞进去,钩饵自然就会被挡在口外。所以,钓多大的鱼就选用多大的钩,这是基本常识。当然,有时候钓友用小钩也能钓上大鱼,但是钩子用小了容易造成脱钩,同样是得不偿失的。

然而,有时候钩子选对了,但搓饵开得太硬、太大,导致雾化不好,还有拉饵饵团太大、拉丝太多都会出现挡口。

所以,在有动作但起不了鱼的时候,将搓饵搓小点软点,将拉饵拉小点,上鱼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了。

二、拉丝残留需注意

不少钓友都曾遇过,拉饵时的拉丝残留造成的挡口问题。对此,钓友们便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钩子用得不大,拉出来的饵团也不大,鲫鱼吸进去完全没有问题,应该不存在挡口的问题。

但事实上,正因为调钓的关系,有时候鲫鱼在吸饵的时候,浮漂是没有动作的,反而是在鱼将钩饵吐出的时候浮漂才会有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钩上的拉丝残留少,在鲫鱼吐饵的这一瞬间,钩尖也有可能自行刺入鱼嘴;相反,如果钩子上,特别是钩尖上的拉丝残留过多,这样鱼在将钩饵吐出的时候,钩尖因为有残留的关系就无法刺入鱼嘴,便造成挡口。

所以拉饵钓鲫鱼,拉丝的比例、开饵的状态控制很重要!在操作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每次换饵的时候要尽量将钩子上的拉丝残留去除,这样才可以保证一个锋利无阻挡的钩子。

三、挑逗次数不宜多

很多休闲钓友拉饵钓白鲫时,都喜欢提漂的挑逗动作,一般钓友挑逗三几下,如没动作就起竿换饵,但有不少钓友却习惯在挑逗了十几次以后还在继续挑,其实挑得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因为拉饵是由肉和骨组成,肉是饵料,骨是拉丝。无论钓友们开的饵料状态多好,在经过3~5次的挑逗以后,钩子上的肉基本上都散落了,剩下的都是骨,鱼吃的是肉,肉都掉光了,骨头并不见得好啃!

至于何时该挑,多长时间挑一次的问题,一是和自己的节奏有关,二是看窝里鱼的开口情况如何。鱼不开口,有的时候要挑,目的是将鱼挑凶,挑活跃,为鱼就食的位置和角度提供便利;有时候鱼不开口要等,这时就不能挑。不管什么原因一味的挑逗,结果有可能是挑得手累都没鱼。

以上是以白鲫的吸口方式展开的讨论,至于草鱼的吞口、蓝刀的啄吞、鲮鱼的刮口,可在此基础上灵活变化体会。

钓青鱼常见的2种情况:不吃饵和切线如何解决?


青鱼因为体型比较大,遛鱼的时候会非常过瘾,很多钓鱼人都准备把青鱼作为对象鱼,想要在博大鱼的时候一展身手,然而却总是天不遂人愿,明明已经从鱼饵、窝料上面花费了很多心思了,却总是效果不怎么好,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其实我们在钓青鱼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青鱼不吃饵和在中鱼之后遛鱼时断线的情况,下面我们就针对这2个问题来详细讲解一下。

一、青鱼不吃饵该怎么办?

导致青鱼不吃饵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最常见的是这几个:

1、钓点

青鱼更喜欢待在水底安静处,因此,应将钓点选在水域中环境清幽且有深度的区域。若是水下有乱石堆积并且还有密集的螺蛳、河蚌及砚子,那么这是垂钓青鱼不错的钓位。另外,水库、湖泊的堤坝处及深水湾处,也是不错的钓位之选,建议将水深控制在3-8m之间。

​2、打窝

青鱼体型很大,而且行动缓慢,因此一定要打重窝。但须注意:由于野生水域小鱼数量很多并且行动快速,在打窝后会快速进入窝点抢食。所以建议大家将颗粒大的饵料混合到窝料中,如:土豆、红薯块等,这样就会令小鱼无法抢食,只能干瞪眼了。

钓青鱼时,除非鱼口很好,不然是无法出现1窝3条及以上的青鱼,因此当钓获1-2条青鱼后,及时进行补窝,然后换窝进行垂钓。

3、用饵

大部分钓友习惯使用螺蛳垂钓,可以获得不错的钓效。所以接下来分享个螺蛳挂钩的技巧:先用尖嘴钳将螺蛳盖外表所露出的壳取出,然后沿着螺蛳盖,用斜口钳剪去约2mm的壳,露出盖后的螺蛳肉,然后用钓钩将其钩住,此时螺蛳由于受伤在进入水中后,体液会扩散至很远,对青鱼有很高的诱惑力。

二、钓青鱼总被切线,该如何应对?

1、线组搭配不合适

应采用硬调性长竿搭配粗线大号的钓组搭配;一般情况下,钓竿长度不得低于6.3m,钓线应采用线径0.55mm或者4号,且拉力在7kg以上的钓线。钓钩虽对型号没有要求,然后钩条一定要粗壮,钩门一定要宽,这点很关键。

2、投竿过满

大部分钓友在垂钓时习惯抛满竿,但是在钓大鱼时投满竿易发生切线现象,这时由于在投满竿以后,风线和钓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那么在大鱼咬钩后,是无法将钓竿提起的,因为也就无法利用钓竿的腰里进行遛鱼以及保护钓线,所以易发生断线现象。

深秋时期,遇到鱼不吃饵时的一些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尽管这个话题,以前也有跟钓友们分享,可最近还是有人在问,钓点内有鱼星却不吃饵是怎么回事?其实老钓手都明白,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因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绝不是饵料或者钓法不对路那么简单,所以下面就跟钓友一一来分析与解决吧!

1、饵料味型过淡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与气温下作钓,所使用的饵料味型与状态都不一样,虽然在仲秋和初秋,要选择清香或本味的饵料,可到了深秋,气温下降的时候,如果继续使用这类味型的饵料,鱼口将会越来越少,因为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降低,饵料味型也要随之而增大。

2、钓饵雾化过大

一款好的饵料不仅味型要对路,同时还需要结合鱼情来灵活调整饵料状态以及雾化,虽然雾化大能诱来更多的鱼,可过度雾化,不是招来杂鱼就是乱鱼窝,因为饵料的雾化大,再加上大量的鱼儿在水中摇摆不定,此时就会使水更加浑浊,鱼儿虽然能够闻到饵料气味,但却很难咬到饵。所以物极必反,要想有好渔获,最好还是根据鱼水情来控制钓饵雾化。

3、水底不干净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水体温度将会越来越低,而这时要想有好渔获,最好还是选择在池塘,或小河边作钓。但在这样的水域作钓,很有可能会遇到水底有酱层,暗草,因为如果遇到这些情况,饵料很有可能会被这些脏东西所掩盖,从而导致鱼只能闻到饵的气味,而不能吃到实实在在的饵料。其实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要么剪铅调高目,要么就选择一支浮力较大的浮漂。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不吃饵的原因很多 简单分析吃不进饵料的情况》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的饵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