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气温。

尽人皆知,气温水温影响着鱼类的活动。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气温水温的变化趋势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对鱼获多少至关重要。气温水温的变化,体现在月、日平均气温差及水温差,昼夜气温差,夜间气温差,水层温差,气温水温温差,等等。

为了观察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探索温差对钓鱼活动的影响,笔者一次又一次地去一家药店买了好几支温度计。营业员可能都有点诧异了。在水边测水温,有时忘了收拣,有时失手落水,有时一脚踩断,上了点年纪,糊涂啊。很想通过测量各种温度寻找些客观规律出来,但至今还没有重大发现。不过,通过零星的积累,也注意到一些不太成熟的小规律,公之于众,供钓友参考。

一、夜间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把黄昏以后,晚上7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早晨5时可能更准确,但需一早起床,观测不便)。室内温差值较小,我用的是阳台窗外的温差值。

我注意到,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摄氏度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当空军)。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彻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彻。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子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摄氏度,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2005年2月20日,晚上室外4度,21日晨室外3度,夜间温差值1度。何钓友在一小塘钓获6斤。2月24日晨2度,头天晚上7度,夜间温差值5度,我和另一位钓友去该塘,效果极差,两人共获半斤。2004年3目26日,阴雨,降温天气,夜间温差值为4度(1614),去东兴一塘垂钓,蒋钓友获4尾鲫鱼(半斤),我和另一位获4尾,2尾。第二天,夜间温差值为1度,(1312),蒋又去该塘,据说获5斤。

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多次验证,该温差值大于5度时不宜出钓,出钓不是打白板也是难钓几条。而夜间温差值小于2度时,倒不一定定获丰收,因为影响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钓,收获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钓鱼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垂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夏钓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二、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全天24小时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在拂晓前56时。24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阳。红日高照,使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层水底层温差拉大,影响鱼的觅食活动。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多。

2005年3月10日的钓况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头晚天气预报:晴转多云,720摄氏度(高低相差13度)。测得夜间温差值为2度(1311)。从夜间温差值看,似乎3月10日很好钓鱼,但去董家河垂钓,感觉上午还可以,中午以后极难钓,几乎不上鱼了。8时测气温为9度。由于太阳大,下午3时测气温为25度,升高达17度之多。上午太阳刚升起,对温差影响小,较好钓鱼,而下午温差增大很多,很难钓了。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脱衣服,昼夜温差大,鱼很难咬钩。

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2004年12月31日,前日夜间温差值为5度,当天又出大太阳。闫钓友等4人去东田坝一无所获。廖钓友等6人在汤家沟二道堰,竟无一人浮子动一下。

三、水层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水体各层次的温度不相同,而且随着季节、天气(阴晴风雨等)而发生变化。这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前述的昼夜温差直接影响着水层温差的变化,特别是光照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测定的一些数据中,笔者注意到水层温差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⑴一般情况下,水表层温度高于水底层温度。水表层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较容易升高温度。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底层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两年中,我只遇到过两次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一次是2005年2月19日,下雪天,在东田坝,10时左右,气温0.5度,水表4度,水底6度。因为气温急速下降,水的比热大,水温还来不及降得很低,水底层降温更是缓慢,造成水温高于气温,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这样的特例。

寒潮刚来临时,可能也是类似情况。另一次是3月13日10时,在黄家坝,气温7度,水表层9度,水底层11度。当天的前两日降雨降温。这两次,都明显地感觉到鱼获比平常多。还有一种情形,水底层温度比水表层要高,那就是水面结了冰。水表面结冰的温度在零度,而水底未结冰,当然温度高于零度了。破冰钓鱼效果甚好,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层温度较高。(最新资料:今年元月7日,钓不起鱼兄在江苏南通实测气温-5摄氏度,水表层0度,水下1.8米处6度)。

⑵水层温差与季节天气有关。在四川北部地区,一年中水表层最高温度达34度,最低7度;水底层最低温度6度,最高29度。水表层水底层温度差值最大为9度,最小为0(特殊情况下如下雪、结冰等有逆差)。大约在112月水表层水底层温差较小,甚至可以趋于一致。大约在310月温差值较大。

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通常低于水表层温度。随着太阳升起,阳光照射之下,气温比水温升高快,水表层比水底层升温快。中午以后,通常气温高于水温,水层温差增大。水层温差变化主要决定于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大晴天,大太阳,水层温差变化大。这可以解释冬季大晴天难钓鱼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难钓。

说夏钓早是很有道理的,但夏钓晚就值得具体分析了。2004年8月17日,晴,在沙溪一塘几乎钓不上鱼。9.30时,气温27度,水表30度,水底(2米深)27度。下午6时,气温32度,水表34度,水底29度。期望太阳西坠时有点收获,但傍晚时候根本钓不上鱼。原因是傍晚时,仅管气温略有下降,但水表温度仍居高不下(由于水散热慢),水层温差又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鱼不开口。可见,在多数情况下,夏天只适宜钓早,不适宜钓晚。在阴或多云天气,或许亦可钓晚。当然,晚上9点以后的夜钓,又当别论了。

⑶水层温差变化呈梯形变化。离表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大;离底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记片断为例,进行分析。2004年4目4日,晴,室温21度,相对湿度75%,昨晚室外21度,今晨14度,夜间温差值7度,说明夜晚寒冷。今日晴,水层温差大。下午4时,气温27度,水表24度,水下30厘米处21度,水底2米处17度,水表水底差7度。鱼浮水面,难钓。又测堰口4米水深处,温度与2米深处基本相同。

上例不仅说明了夜间温差值、昼夜温差值和水层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而且也说明各水层温度呈梯形变化。阳光照射下,水表面升温快,而光线穿透力不强,水导热本领小,所以下层温度变化小,这就导致表层水温较高而且变化较大,底层水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小。

在上例中,离水表层30厘米处下降温度3度,从30厘米处到1.5米处(深度差1.2米)下降温度只有4度,从1.5米到4米深处(深度差2.5米)温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总之,水层温差变化不是平均变化的,而是从上到下呈几何级数衰减的,在深水处温度变化甚微,甚至难以测定有什么变化。

笔者以前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水底冬暖夏凉,冬天鱼儿游向深水处是因为那里更暖和。通过水层温差的测定,不得不否定在不结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观点。

冬天鱼儿为什么要潜入深水处呢?可以这样解释:深水处温差变化极小甚至没有什么变化,最适宜鱼儿的生存和生活。

今年夏季,我和阆中市老年钓协几个朋友常在白鹤水库钓鲢。感觉立秋(8月7日)前后特别好钓。平常,一天能钓3、5尾3斤左右的白鲢。8月10日,王大禄钓友钓了20尾,创造了本地的最高纪录。8月6日,二流水平的我,也钓了11尾,创下了自已的最高纪录。其他钓友均获丰收。

究其原因,是秋凉降温,水表层温度降得较多,水表层水底层温差变小(约为4度),导致鲢鱼十分活跃。而立秋前,例如7月23日,水表水底温差高达7度,我钓了5尾。立秋以后,气温水温逐渐下降,即使水层温差变小,也渐渐难钓了。

四、当日平均温度与10日平均温度的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当日平均温度等于或略高于10日平均温度则比较好钓鱼,反之,低于10日平均温度则难钓。说得通俗点,就是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气温稳定,鱼儿已经适应,则宜出钓,反之,正在降温过程之中,鱼儿还不适应气温水温的变化,则不宜出钓。例如,寒潮来了以后,短时间不宜出钓,必须经过较长时间,温度比较平稳以后,方可出钓。不怕冷,只怕不稳。

五、几种温差对钓鱼有影响的理论依据

鱼是变温动物。鱼类的侧线能测知水温很微小变化(比人体敏感得多)。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儿要调节自身体温去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想来也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这个生理调节过程时间越长,越艰难痛苦。在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中,鱼儿有气无力,不吃不动,就象垂危病人,对山珍海味也不感兴趣了。

另外一个原因,水层温差对溶氧量影响很大。水里的氧气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空气与水表面接触,只有一点点氧气溶解于水。水表层溶解的氧气,主要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而转移到水底。水的上下对流的条件是上层水温低(密度大)下层水温高(密度小)。

前述下雪天仅管温度很低也好钓鱼,正是因为水底温度较高,容易对流,导致水底层含氧特别丰富。但是,一般情况下,表层水温高于底层,不利于水的上下对流,而这种水层温差越大,越不利于水的对流,换句话说,水层温差越大,水底层缺氧越严重。严重缺氧,鱼儿奄奄一息,还有什么食欲。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夜间晚差大、昼夜温差大、水层温差大、时段温差大,以及气温水温温差大,不宜出钓。反之,温差小,鱼儿已经调节好了体温,精神来了,食欲来了,出钓必有收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注意从温度的变化趋势中捕捉出钓的最佳时机。在实际垂钓活动中,我们也可以不去测定各种温差,凭着对温度变化的感觉,对气象变化的观察,作出恰当的分析和判断。

温差对钓鱼确实有重大影响,值得研究和重视。但是,钓鱼与很多因素有关,温差趋势的影响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想鱼获丰厚,还必须重视其他天气因素及水情、鱼情、地情及钓具、钓法等等。

在下虽然测定了一些温度变化,但是,断断续续,既不全面系统,又不精确,摸索的点滴规律未必正确。在下对温差与钓鱼关系的探索,才仅仅开始,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精选阅读

气温与水温对鱼的一些影响


我们知道,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水温对鱼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和觅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热的夏季,水温30摄氏度以上,除少数喜热性鱼类(例如草鱼、鲢鱼等)外绝大多数鱼类都藏在深水层或荫凉处避暑无心觅食。严寒的冬季。水表温度很低,而水底温度相对较高,故鱼儿都进入深潭或泥层洞穴之中,处于冬眠状态,不思进食。

同时,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种类的鱼,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层。 如鯽鱼的适温层为15~25摄氏度;鲤鱼和鲶鱼为20~25摄氏度; 草鱼为25~30摄氏度;鳊鱼为15~30摄氏度;鲢鱼为22~32摄氏度;

罗非鱼为20~35摄氏度;甲鱼为17~32摄氏度,在这个适宜的水温范围 内,鱼的活动机能最强,食欲旺盛,摄食量大,当水温超过或低于这个适温层时,鱼的活动机能减弱,摄食量相应下降。一般说来淡水鱼适宜的水温在15~25摄 氏度者为多数,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鱼儿大多数喜欢在浅水或中深水层活动。当水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多数鱼类游动缓慢,食量很小或停止摄食。如若水温再降 低,鱼儿便潜入深水底层,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月亮生物钟对夜钓的一些影响详解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物种都有各自时间基因的表达节律,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有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有和潮汐相适应的月亮生物钟,有和月运周期相 适应的月钟,还有和地球公转、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年钟。正是这些生物钟,使野生动物们能在大自然中正常地生活、觅食和活动。下面就月亮生物钟(简称月亮时 钟)对渔猎游戏的影响分述如下。

一、月亮对海洋潮汐的影响。

潮汐是在月球、太阳对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亮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地球表面各地离月 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离心力变大了,海水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向背对月亮那面跑,于是也会出现长潮。

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潮汐是非常守时的,它几乎和时钟一样 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50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50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向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落(半日 潮)。

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 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 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但也不能忽视月亮每月绕地球公转的月运周期中各有一次远地点和近地点(二点距离地球相差 50000公里)对地球引潮力的影响。

二、潮汐对海钓的影响

掌握潮汐规律是海钓人的必修课,海钓者应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对垂钓海域每天何时涨潮、落潮、何时满潮、枯潮都应做到到心中有数。如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地球、月亮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相叠加,引潮力较大,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也最低,形成大潮。

而每月的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时,月亮和太阳的引力正好相反,引潮力减小,使海水的涨落都不大,出现小潮。但由于海水流动时受各种阻力的影响, 大小潮的出现要滞后两天左右。即每月的初二、初三,十七、十八出现大潮;而初九、初十,二十四,二十五出现小潮。鱼谚云:钓鱼不懂潮,等于瞎胡闹。(潮动 把鱼钓,潮平睡大觉。涨潮退潮间,钓鱼好时间。涨潮钓潮头,退潮钓潮尾。潮高钓近,潮低钓远。涨潮鱼,退潮蟹。各位海钓爱好者只有把握潮汐,才能驾御海 钓。

三、内陆潮汐现象

月亮引潮力可引起陆潮,陆潮可以诱发地震和火山喷发,也可以引起内陆湖泊水位的涨落现象(有经验的钓手在垂钓中会发现钓一段时间,钓目会上升和下降)。经美国海军天文台卫星定位观测显示,内陆湖泊平均涨落在25厘米,每天随着月亮的升降自然涨落二次。

 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证明江河湖海中的鱼类生活觅食习性和繁殖功能,直接受到月亮时钟的支配。比如,海洋中的鱼儿觅食遵循着潮起潮落,江河湖泊的 鱼儿觅食遵循着月升、月降。在海边,雀鲷鹭每天飞向海边总是比前一天推迟约五十分钟;牡蛎总是在涨潮时张开贝壳捕捉食物;招潮蟹总是在潮退时才从沙里爬出 来觅食;鱼儿则常常在满月前后完成产卵繁衍后代。

四、月运周期的月相

垂钓爱好者不仅要掌握每天的月升、月降和潮汐涨落(鱼儿开饭的时间),还需掌握月运周期的月相,因为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影响渔猎游戏的效果。我国农历 历法是以朔望月周期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朔所在日为初一,是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望所在日为十五,就是满月的时刻。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这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算加以确定。

朔望月是指月朔到月朔,或月望到月望,或新月到新月之间周期的长度,即月运周期为29.5天。

朔月:农历初一(日出月出,日没月没), X% N ]5 Y1 N \

新月:农历初二、初三(傍晚见于西方)% w! i* O. }$ E0 F

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中午月出,子夜月没)

望月:农历十五、十六(日没月出,日出月没)

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子夜月出,中午月没)

残月:农历二十六、二十七(清晨见于东方)

月相谚语: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五、月亮时钟的运用

经验表明:随着月运周期月相形状和亮度的变化,对渔猎游戏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垂钓爱好者应较好的掌握才能在今后的渔猎游戏中取得好成绩,只有懂得天文的钓手才算的上是渔猎高手。

1、新月前后太阳、月亮、地球三点一线,(月亮和太阳同升、同落)引潮力较大,鱼儿外出觅食积极;

2、上弦月至满月(月亮当空在前半夜),月光亮度逐渐增强,鱼类活动频繁,摄食活跃,但多集中在前半夜;后半夜因月光黯淡,鱼类活动减少,清晨再次活跃。

3、满月至下弦月(月亮当空在子夜和后半夜),月光亮度逐渐减弱,鱼类活动仍较活跃,但多集中在后半夜,清晨则活动减少,进行间歇性休息。

4、每天的月中天时间段的前后鱼儿摄食活跃(月亮在天顶、或脚下的时间)。

5、月亮近地点的前后一、二天垂钓效果较好(注)。

6、初一、十五钓中午(月亮引潮力最大,又称子午潮)。

渔以技得,道以文载。渔猎游戏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渔猎成绩的好坏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在于倡导一个以渔为娱的游戏心态,在于追求一个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尚境界。

分析影响鲶鱼觅食的一些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鲶鱼觅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中溶氧量,二是水体温度。

一、水中溶氧量

鲶鱼不耐低氧,一旦水体 溶氧量低于正常值的一半,鲶鱼就会浮头甚至死亡。由于辽河水流速快,水量大,因此只要不是人为因素,辽河一般不会缺氧;但存在个别企业受利于驱使,不时向 河中偷排污水,致使水体含氧量降低,影响鲶鱼觅食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每年夏秋季节的强降水过后,此时,钓者不宜马上出钓,最好等上一周再出钓。

二、水体温度

鲶鱼觅食最活跃的水温是22℃-28℃(怀头鲶鱼18℃-26℃),水温降低,鲶鱼的食欲就会减退,当水温低于12℃(怀头鲶鱼则为8℃)时,鲶鱼基本不再进食。

每年3月下旬,辽河下游地带气候转暖,水温开始缓慢升高;4月中下旬水温基本能达到10℃以上,饥肠辘辘的鲶鱼开始觅食。因此,笔者每年钓鲶鱼的最早时间是4月20日(谷雨节气)前后。

就本地而言,4月20日谷雨前后至11月8日立冬前后均为钓鲶鱼的有效时间。但由于每年的气候不同,水温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具体时间会有一些变化。

1.四月20日谷雨-五月20日小满,钓者要选择水温相对较高的白天垂钓。这些要选择水温相对较高的白天垂钓。这期间白天水温要高于夜间,特别是正午以后的水温明显高于夜间。鲶鱼为了繁殖后代,顾不得白天的强光照射,纷纷踊跃觅食,垂钓效果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冷空气时常光顾,夜晚水温较低,甚至低于鲶鱼觅食的下限,因此不宜夜钓。钓者在出钓之前一定要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若最低气温在12℃以下,就没必要夜晚下竿。

2.五月20日小满10月8日寒露,这期间夜间水温已经完全满足鲶鱼觅食的要求,钓者最好选择夜间垂钓,特别是6月至9月初这个三个月,最适合夜钓,尤其是晚10点之前,是鲶鱼的觅食高峰,钓效最好;如果钓者非要在白天钓,应选择阴有小雨的天气出钓。

3.十月8日寒露-11月8日立冬前后,这期间夜间水温逐渐降低,鲶鱼夜间活动逐渐减少,白天温度相对高一些,但笔者的垂钓经验表明,白天垂钓河夜钓差别并不大。故此,白天垂钓时首选。立冬后,辽河水温已降至鲶鱼觅食的下限,钓鲶鱼活动基本结束。

钓鲶鱼要早到钓场,特别是夜钓,钓者应在天黑之前1-2小时到达钓场;若是不熟悉的钓场则更要早一点到达。

需 注意的是,辽河下游地带一年当中气温超过30℃的天数不多,而连续高温的夜晚正式鲶鱼觅食最疯狂的时段,因此不要错过。此外,夏季辽河涨水期间,鲶鱼觅食 活跃,钓者在钓鱼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以免落水。寒潮来临前一天一级寒潮当晚是鲶鱼觅食的活跃时段,钓者也不要错过;寒潮过境后,最好等2-3天后再出钓。

阴 历初一、十五大潮当晚也是垂钓鲶鱼的好时候。就一夜而言,鲶鱼觅食的最高峰是天黑两小时之内和天亮前后一小时,在此时段,钓者一定要看住自己的竿子。西 外,7月之前鲶鱼产卵会消耗大量体能,体型较瘦,真正肥硕期是立秋以后,故想钓肥硕鲶鱼的钓友应选择立秋后出钓。

冬季钓鲫鱼的一些误区解析


冬季钓鱼对于我们广大的钓鱼朋友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据了解我们大多数钓友在冬季都是钓鲫鱼的。那么钓鲫鱼的时候我们钓友也会需要一些小技巧,不然当我们钓鲫鱼时进入到了误区我们都不知道,下面我就给各位简述一下冬季钓鲫鱼的一些小误区!

1、 天气的选择

冬季垂钓,大多以为要选择风河日丽的晴天为好。其实不然,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当天气晴好,气温跟随太阳的高度升高时,也会带动水体上层的温度升高;当 大风,雨雪等天气,气温降底时,也会使水体上层的温度随之下降,而水体的下层温度(又特别是1.5米以下)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天气的冷暖会使水体上层 的温度发生变化,水体上层温度的高低变化才是决定鱼儿上浮或下沉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水库,湖泊还是河流,水体底层的温度相对上层来说十分稳定,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天然恒温层。在秋风瑟瑟,令人感到几分寒意的秋末冬初,刚从水中钓 起来的鱼,拿在手中是热乎乎的,而盛夏几十厘米深的浅水区的水温已是热烫得高于人体温度时,潜入2米以下深水游泳,水体的温度却是冰凉甚至冰冷刺骨。所以 冬季鱼儿越冬避寒要进入深水层,而夏季为躲避盛夏酷暑也要进入到 深水层。

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当气温随日照慢慢升高时,温暖的阳光使水体上层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时,温暖的阳光使水体上层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当水体上层的温度高于底层的温度时,鱼儿便会避寒趋暖,从底 层游向中上层沫浴阳光(这里仅指鲫鱼),这时再好的钓饵也很难有鱼咬钩。

在阴天,刮风,雨雪等寒冷天气,气温很底,水体上层的温度也很低,而水体底层的温度受天气的影响很小,相对稳定。所以水体底层的温度就会高于上层的温度,鱼儿便会在具有一定深度的底层躲避寒冷。

综上所述,一般的阴天,甚至刮风,雨雪等寒冷天气都是秋末,冬季和春季垂钓鲫鱼的好天气,而冬季的晴天出钓则应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才会有鱼咬钩。所以冬钓鲫鱼选择天气的要决应是:钓阴不钓 晴,钓晴两头行。

2、钓位的选择

冬钓鲫鱼选择钓位时,常会遇到两个或几个因素同时并存,如冬钓向阳背北风,冬钓深,钓陡坎与水下沟壑等。这三个因素如果能在同一钓位重合,那当然再好不过,但当这些因素相悖时,又该谁主谁次呢?

大多数人选择的钓点虽然向阳,水深也适当,但水下地势平坦,不适宜鱼儿藏身和躲避风浪,所以无鱼可钓;再则,由于阳光照耀,水体上层的温度会高于底层,即使有鱼,鱼儿也会趋暖上浮 而不会在底层觅食。

而在山阴下垂钓的,虽然近一半宽的河面全天都不能晒到太阳,但却能背风(山谷中的风是隋山脉走向变化的,背风不一定向阳,向阳不一定背风)河岸是陡 坎,背后是高山,很适合鱼儿藏身和躲避风浪。在则,鱼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在窿冬季节,活动范围很小。更不会游到对岸去沐浴阳光。因此, 在阴岸垂钓的几乎全天都在上鱼,收获颇丰。

由此可见,冬钓鲫鱼选择钓位的关键,不在是否向阳,而在于是否能够让鱼儿躲风避浪。所以河湾,陡坎,沟壑,水下障碍物等避风处,才是冬钓鲫鱼的首选条件。总之一句话:向阳非重点,背风最关键。

3、水位的深浅

人们常说要冬钓深,但对钓鲫鱼来说,那可不一定,得因地而异。

在水库钓鲫鱼,因水库常年都能保持数十米的深度,鱼类也自然能够适应较大深度的水下压力去避寒趋暖或避暑寻凉而潜入到很深的底层。6米左右的深度是水库冬钓鲫鱼的适合深度;如果要钓鲤鱼,那就得钓10米左右的深水了。

在江河钓鲫鱼,因中小河流大多都有堤坝,石堰拦截,冬季是枯水期,蓄水时不流,发电或满溢才流,且流速缓慢。近岸的水体相对于河流中部的水体来说是相 对静止的,近乎死水,缓缓流动的中部水体的溶氧量当然就比近岸高得多,并且水流中会带来鱼儿需要的食物,因此鱼儿便和会靠近和河 流中部栖息。

所以冬天在江河钓鲫鱼本来不能钓近,要用长杆远钓,水深以2到3米为宜,不要超过4米。钓深了不但鱼希少,而且个头反而比浅水的小,这种选择水深和水位(河流的部位)的方法。所以,在河流中冬钓鲫鱼应是:钓远不钓近,钓浅不钓深。

夏季炎热气候对钓鱼渔获的影响解析


炎炎夏日,白天气温逐渐深温,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非常旺盛。但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因此夏天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多少钓鱼人歇竿,而是钓性不减,逆流勇上,坚持出征,挥竿垂纶,钓技颇丰,渔获盈篓,是何原因呢。笔者根据多年垂钓的实践和探索,夏钓之所以能够钓到好鱼,其关键是要讲究天气、钓位以及饵料科学调配。

观天睹物择天气

进入盛夏,天气炎热,水温升高,雷雨和大风 频繁,经常出现连绵雨天,或连续阴天,或天气闷热,此时的鱼已经不像春秋季那样好钓,许多鱼蛰伏在深水中避暑或绿荫处乘凉。在如此变化无常的季节气 候,选择什么样的气候出征,至关重要。否则,既受酷热的煎熬或雷雨的袭击,又要被剃光头,当空军司令。钓谚云观天看物识风云,气候不闷方出征。钓 点是否有鱼索饵咬钩,天气是否作怪?出门的头一天,钓友都要仔细观察天空云彩的变化,目睹动物如鸟儿、蚯蚓等生活动态,晚上收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 阴、晴、风、雨的情况。从而,准确预测钓情,作出是否出征或提前返家的决定。

睹物思钓。观察地面物体的异常变化,思考钓获鱼情。一看天上飞 的。信鸽报气象,渔获装满筐。钓谚云:鸽击长空,鱼儿欢腾。笔者喂了信鸽,其摄食多少,归巢早晚,飞翔高低,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渔获量的多少。连续 多日骄阳高照的天气,信鸽进巢较早,摄食也少,如第二天去钓鱼,获鱼量就少。如信鸽在天快黑时还迟迟不肯进巢,且摄食量大增,虽然当晚天气末有什么变化, 如果外出垂钓,获鱼量也会大增。信鸽异常变化的时间和获鱼量多少的时间成正比,如鸽子连续三天采食量增加,回巢晚,就出现三天获鱼量多现象。若遇到连续的 梅雨天气,早晨只要听到信鸽响亮动听的鸣叫声。则预告天气很快晴朗。在当夜和第二天就是最佳的出钓时间,钓获量相当可观。夏季,天气闷热,空气潮湿,鸽子 奇痒难忍或飞到屋顶晒翅,或飞到浴池洗澡散热,这预报近一两天内下雨。

二看地上爬虫。如蚯蚓出土。蚂蚁和蚯蚓是动物气象员,预报天气的技能 颇高超。笔者平时自养蚯蚓,早上起来,看到蚯蚓无缘无故地向外爬,这一天就最好别出门了。因为,蚯蚓生活在土里,誉称土专家。当大气将发生骚动时,由 于气压和温度等变化,于是得知,过不多久,风雨就要来临了。民谚蚯蚓路上爬,风雨乱如麻,蚯蚓滚沙,大雨哗哗,春末夏初,相当灵验。根据动物的反 常行为,提供的天气情况,选择出钓时间,准确的掌握鱼类索饵的规律,减少了出钓的盲目性,提高了钓获量。

天气稳定方出征。笔者身居西南,梅 黄六月、七月,阴雨缠绵。一旦下雨,少则两天,多则三、五天。钓谚云梅雨钓鱼,越钓越喜。这要看是在梅雨季节的哪一天出征。如果是出大太阳后的第二天 开始下连绵细雨,第二天不能出门钓鱼,而应在第三天才能出征支边。因为,气候尚未稳定,鱼从高温天气骤然变为低温天气,很不适应,一般都浮游水面或中上 层,没有沉底,故鱼不容易上钩。

五谷兼配商品饵

夏钓以植物或谷物类饵料为主,适当配搭商 品饵,如钓鱼王库战巨物、麦香大鲫饵等。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实践发现,鱼类对饵料有认熟不认生的习惯。水库、河流中的青、草、鲤鳊等鱼类偏爱吃素 食,喜欢吃水域附近所产的谷物或是鱼类较为熟悉的饵料。因为这些饵料都是水库、溪河中鱼过去曾使用过的。而仲夏时节的鱼吃硬度较强的饵料,因为这种才从禾 稻上或江河、湖岸果树上结出的果实饵料产生一种清香,能激发鲤鱼、草鱼等个体较大的鱼类的食欲,使其索饵活跃。

夏钓笔者配制饵料分三个时 段:即初夏、仲夏、盛夏。初夏饵料以粉末状为主:新油菜籽饼(油枯饼)100克,碾碎后用文火炒熟、炒香,再用蒸笼蒸熏;玉米150克,煮熟开花,新鲜土 豆或红薯(红苕)1000克,蒸熟。将马铃薯(土豆)或红薯洗干净,在高压锅内置蒸折,放于蒸架上,扣锅盖,待汽嘴冒泡后,把火拧小,再蒸12分钟冷却 后,盛入器皿晾干水气,第二天使用。此法蒸熟的薯制品绵、香、甜。将粑土豆或红苕切成小拇指粗的颗粒穿钩垂钓;打窝的诱饵配料基本与钓饵一致,即将新油菜 饼粉,熟玉米与新鲜马铃薯(熟的)混合,搓成小鸡蛋团状打窝。

仲夏饵料以小颗粒为主。配方①:新鲜小麦(即当年产小麦)1千克,新油菜饼 0.15千克,新鲜粑土豆1千克,新鲜小麦面粉适量。在一只暖水瓶内盛烧沸的开水,将小麦装入暖水瓶内泡8-10小时(第二天垂钓,可在头天晚上浸泡)后 倒出待用。这样泡制的小麦刚开口,去一粒或二粒穿钩垂钓。亦可将把土豆切成为颗粒为钓饵,或者在小麦灌浆后成熟前摘,去掉表皮,直接挂钩,也是钓鲤、草鱼 的佳饵。将新鲜粑小麦、粑土豆、新油菜饼、小麦面粉,取钓位水域的水拌和成团状打窝。配方饵料②:新鲜玉米(苞谷)二至三个,煮熟,新鲜油菜饼粉末 0.15千克,粑土豆1千克,小麦面粉适量。将熟玉米粒、油菜饼、粑土豆、面粉混合,去钓鱼水位的水拌和,揉成鸡蛋大小的团状,作为诱饵打窝。取煮熟的嫩 玉米去表皮(也可不去皮),将鱼钩从玉米粒心穿入,挂钩作为钓饵,大鲫鱼、鲤鱼、草鱼都喜欢吞食。

盛夏时节,鱼类欢吃硬度较强的饵料。取干 玉米粒250克-500克,灌浆的稻谷100克,新出土的小红薯(蒸熟)1千克,小麦面粉适量。新胡豆(蚕豆)适量,磨成粉末。将干玉米粒用温水浸泡一夜 后,入锅内用微火煮熟,倒入盆内晾凉。到钓场后,将玉米粒、新稻谷、粑红薯,生蚕豆粉,面粉混合,取钓场的水拌和成团状作诱饵打窝,以新鲜粑红薯为钓饵, 因为稻谷香、新红薯能散发出特别的清香味,加之大鱼吃稻谷需要时间,故容易将鲤鱼、草鱼诱集在窝子里,留的住鱼。

夏钓绿荫觅深潭

钓谚云:夏钓绿荫觅深潭,鱼跃人欢钓早晚。这是根据夏天的气候特点而言的。因此,夏日垂钓的钓位应选择人与鱼能纳凉、躲荫,鱼可藏身的地方。如深水区 域,成片的水草区,水面附近有树木、建筑物等遮阳处,大桥下和长期停泊船只的码头及木排下。因为树荫,竹荫覆盖的水域,一是树叶、竹叶的昆虫比较多,昆 虫。虫卵、虫粪,从竹叶、树叶上掉入水中,丰富了鱼的食饵。二是这段水域的水温比较凉爽,故宜在此地此时垂钓。

初夏、盛夏烈日高照,在骄阳下垂钓,人都会汗流浃背,鱼儿当然也会躲到树荫、竹荫、水草下去嬉戏游玩,故夏钓绿荫觅深潭是提高钓获量的最佳选择。

垂纶活水逐风浪

钓谚云:钓活不钓静,活流动的水域也。夏钓,忌死忌静。因为,在盛夏闷热的天气较之其他季节多,天气比较湿闷,气压较低,水中的含氧量较低,鱼儿感 到窒息,呼吸困难,要么在水里一动不动要么就浮在水面呼吸新鲜空气。有鱼缺氧它们没有一点食欲,所以也就很少咬钩。因此,盛夏垂钓,忌钓静水、死水而应钓 走水、活水。这样的水域,氧气充足,鱼儿活跃,摄食积极。盛夏钓走水、垂纶活水才会有较好的收获。

另外,在流水中垂钓,选择在大水面与沟、 汊衔接部,急流与缓流的交界处,回水湾等水域下钩、钓绩颇佳。因为有波浪的时候,漂、饵随波浪上下起伏,钓饵目标显著,增大鱼类吃饵的频率。所以,在活水 区域施钓,常常比在静水区即不活动的条件反射,招引鲤鱼按时到窝子觅食,诱鱼聚窝。第4天开始垂钓,去时不要在撒诱饵。待收竿时,在打窝重窝。从此,天天 到这个塘口垂钓,天天饲喂,选准钓场、钓位后,不要轻易变更塘口,而是长期坚守,打阵地战,固定饲喂一个窝子。

综上所述,夏钓气候与钓获量多寡关系十分密切。欲提高钓获量,必然观天气、识风云、择绿荫、钓活水,科学配饵。钓者根据夏季气候变化,采取不同的垂钓技法,方能获取丰硕的钓绩。

使用海竿抛竿钓鱼的一些优点解析


一、钓大鱼,收获多

用海竿钓,一人至少要用3把竿,多则一人可用10-20把,竿多,钓中鱼的机会自然多。而用手竿钓只能一人一竿一钩或两钩,收获自然比不上海竿。海竿还可以使用串钩钓法,一条线上有5-8只鱼钩,若用4把竿,就是20-30只鱼钩在钓鱼,是手竿钓钩数的几十倍。在野外天然水域垂钓,手竿钓一天有时只钓一二千克鱼,最多也只有10多千克;而海竿钓若钓上一条大鱼就可能有10多千克,一人一天钓10-20千克鱼是常有的事。

海竿可以钓大鱼,达到几十千克的鱼都能钓上来。笔者曾一次使用4把海竿钓了40千克鱼。若用手竿,一天钓这么多是很少有的。

二、有多种钓法

由于鱼的生理特征的差异,不同的鱼生活的方式也不一样,如鲫鱼、青鱼多生活在水的底层;草鱼生活在水的各个层面;鲢鱼、鳙鱼多生活在水的上层。钓不同种类的鱼,需用不同的钓法。海竿既可以钓底层鱼,也可以用浮钓法钓上层鱼。

出外垂钓会遇到地理环境不同的各种水域,如有的水较浅,只有远投才能将钓饵投到深水区。若在水库钓,水深大多在10米左右,由于海竿的线长,即使是30米,50米的水深,钓饵照样可以沉底,而用手竿是不可能放钓到这么深的。所以说,海竿钓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水域都可以施钓,既可以钓远钓深,也可以钓近钓浅。

三、钓鱼人心情舒畅

到远离城市的山野里钓鱼,人的心情会格外好。在那里,钓鱼人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天空是格外的辽阔,山林间鸟儿啁啾,虫儿低吟,岸边垂柳依依,野花丛丛,水中波光粼粼,远帆片片,水鸟时而略过水面。呼吸着含有阵阵花香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当钓鱼人钓者大鱼时更是兴奋不已,鱼在水中时隐时现,人在岸边奔走收线,钓友们围过来拿着抄网等着抄鱼,当大鱼猛地朝水的深处窜游时,水中会跃出鱼的尾鳍,激起一片水花,其景其情令人久久难忘,心中的惬意难以表达,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到的。

天气温度和气压变化对鱼情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对鱼情有很大影响,在温度或者气压出现变化的时候都会对鱼儿的活动造成影响,鱼口时好时坏,垂钓收获也是很不稳定,如何选择好的垂钓环境而避开鱼口不好的环境垂钓,是钓者最为关心的事,这里就说下水温和气压变化对鱼情的影响。

第一、水温的影响

1、春季和秋季是一年之中的垂钓黄金期,主要原因就是气候适宜,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生物才能更好的生长,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体溶氧量充足,鱼儿才会更活跃,吃口更好,因为水中的鱼儿都有其适宜生存的水温。

2、不管是耐热性能超强的罗非或者草鱼,在温度高达近40度的环境中也是处于奄奄一息无力游动的状态,所以水温对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鱼儿适宜的水温是在15-25度之间,而夏季温度往往会超过25度达到30-40度,冬季的温度则经常低于零度,这种极端天气对鱼情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这两个季节垂钓就相对困难很多。

3、而春秋季节的仲春和仲秋时节,鱼情是达到最好的状态,此时基本上都是可以全天垂钓的,并且鱼口也是很积极,水温变化幅度是非常小的,很稳定,但是在夏冬季节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垂钓。

4、现在已经进入夏季,天气变热之后垂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两头,水温凉爽的时候鱼儿吃口会比较好,但是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水温被晒的非常高,鱼儿就会躲避到深水处乘凉,鱼口很不好,这也就是神仙难钓午时鱼的由来。

5、而到了冬季之后,和夏季的垂钓时间刚好相反,早晚间水体温度是非常低的,鱼儿基本在深水处潜伏一动不动,只有到了上午10点过后,阳光强烈水面温度上升时,鱼儿感觉到水面温度适宜,才会到阳光明媚温度适宜的浅水区活动寻找食物,此时垂钓效果最好。

6、但是水温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这些,还要考虑到温度变化程度对鱼儿的影响,在相同水域如果前后两天的温差相对稳定,鱼情才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温差比较大出现骤然变温的天气,对外界气温变化非常敏感的鱼儿就会停食到深水处潜藏,所以垂钓前一定要掌握好天气状况。

第二、气压对鱼情的影响

1、气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比于温度来说是更加神秘莫测,在气压出现变化的时候我们很难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只有在气压突然变低天气非常闷热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气压骤变带来的不适,平常很难感觉到,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而鱼儿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2、在气压降低天气闷热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不适,鱼儿会更加难受,所以这个时候是不是和垂钓的,家里最好备一个测量气压的仪器,每次出钓之前习惯性的看看气压状况,再看看近期的气压变化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气压在1000百帕左右是最为适合垂钓的。

3、而气压变化是跟大气有关的,钓场环境并不会对气压产生影响,所以说如果气压范围不适合垂钓的话,我们是不能做出任何措施来弥补的,这和溶氧量不同,若是钓场溶氧量不足,池塘老板会开启增氧机提供氧份,而气压低的话就无可奈何了。

4、只能根据气压的变化被动的选择钓法,比如说气压在1000百帕的好天气适合钓底,而低于990百帕的话,水体氧份缺乏,钓底基本上是没什么鱼口的,需要钓浮或者半水尝试一下,若是气压超过1005百帕的话,鱼儿会处于少食少动的状态,鱼口也是不好的,根据气压选择钓法的时候别忘记选择合适长短的钓竿。

5、出钓的气压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并不是990百帕的气压根本不适合钓鱼,若是发现气压稳定上升的话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比如说前天是970百帕,昨天是980百帕,而今天是990百帕,这种气压递增天气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带好合适型号的钓组装备,一样会有不错的收获。

6、如果在外界没有明确的测气压仪器的话,可以通过天气状况来判断气压,比如说看到蜻蜓在低空飞行的话,说明气压比较低鱼儿比较难钓,但是如果微风习习,万里无云的话,或者是天气阴凉不闷的天气,则气压正常适合垂钓,另外提醒钓友在好天气垂钓时要选好合适型号的浮漂哦。

气温对鱼的觅食情况有没有影响呢


正值秋季有很多喜欢钓鱼的人并没有被渐渐降温的天气影响,而河里的鱼群有没有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这时候的鱼群在河底已经感觉到水温渐渐降低,鱼儿们必须为将要来到的冬季做准备,活动时间渐渐缩短为了储存体力,积累脂肪。

对于钓友来说,这个时候正是秋钓的最好时机,一年中只有春季前后和秋季前后是最好的钓鱼时节,春季饿了一个冬天的鱼群需要出来觅食,而秋季则要为过冬做准备,这两个时节是上鱼的高峰期。

秋天忽冷忽热的天气对水库中的鱼群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进入秋季气温开始有所转凉,中午的气温都会有所回升,而早晚都比较凉,有时候还会有冷空气侵袭,在南方秋天是很短暂的,鱼群也会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抓紧过冬准备。

鱼群在天气渐渐变凉以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但是因为知道即将迎来冷空气,鱼群都会赶紧备货。有经验的垂钓者们会对水库中鱼情仔细观察,不像新手早早收杆,只有经营丰富的人才知道这个季节是鱼群出来觅食的主要时节,鱼群并不会因为天冷了就全部躲起来了。

相反在一些小水库反而有很多鱼群出来活动,因为小水库的水温变化比较快,一会凉了到了中午又水温回升了,因为水库比较小方便观察鱼,走在岸边就能看到鱼群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巡游。

我身边的钓友都喜欢去小水库钓鱼,因为小水库能够很快了解鱼情,小水库钓到的概率大,水面面积小,一杆下去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不像大水库因为面积大,鱼群跑到中间,我们就看不见了,不容易钓到。到了深秋,鱼群活动都会聚集在一起,集体出行,所以我们常常在小水库水面看到一群鱼出行的壮景。

不管是温度高还是低,鱼群总是要出来觅食的,因为它们要生存,活下去,所以不要担心秋季钓不到鱼。在气温高的状态下,鱼的新陈代谢比较快,虽然秋季的气温渐渐降低,但是鱼只要出来就会消耗体力,就急需补充食物。在气温变化快的秋季,小水库的鱼群新陈代谢比较快,大水库的则慢,所以在小水库钓鱼收获比较大。

如何选择适合垂钓的水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适合秋季垂钓的水库是面积不大的小水库。因为小水库面积比较小,一般不会在秋季再放鱼进去,而且小水库只要稍微打一点窝就可以了就能钓到鱼。要想顺利钓到鱼,对水库的选择很重要,还有就是自己的垂钓技术也是决定你是否能够钓到鱼的关键。

有的野生鱼塘里面鱼很容易钓,只要花几块钱买个鱼饵就可以钓半天,而且收获不少。选择合适的鱼塘后还要根据天气来进行垂钓如果气温比较闷热也有可能有雨,这时候鱼群可能会露出水面呼吸,水里气压比较低,这个时机也是钓鱼的好机会。有的人喜欢野钓,尤其在秋季夜钓,早晚气温比较低水温也不算太冷,常见的鱼类都会出来活动比如鲤鱼、草鱼、鲫鱼等。

秋季是钓鱼的好时节,也是鱼儿准备过冬的最后准备阶段,这时候的鱼儿警惕性比较低,因为早晚温度有了变化,鱼群活动的时间也好把握,有的难钓的鱼就会在夜间出来觅食,所以在秋季选择夜钓也是不错的选择。

气温不高的仲秋时期,需要掌握的一些钓法技巧


从钓鱼到目前为止,数数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尽管本人算不上是野钓高手,但对于钓草鱼而言,还是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钓法套路。尽管此时正处于仲秋时期,可如果拥有以下这些十用九准的草鱼钓法,不管在哪里作钓都不会扑空,当然也不管你信不信,总之试用一次就知道它的厉害了。

1、钓点水深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无论是草鱼还是鲤鱼,它们的食性以及活性都会有所降低,只不过南方此时的温度还比较高,只要找好钓位再结合一些作钓技巧,最终还是能够钓到草鱼。不过根据此时的气温变化,草鱼一般都会游向深水区活动,所以仲秋钓草鱼,最好还是要以钓深为主,至于水深,钓个2米左右就可以了。另外草鱼的警惕性比较好,所以要尽量远离马路旁边的钓点,而尽量去选择附近无车经过、无嘈杂声音的宽阔水域。

2、窝饵搭配

尽管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无论你的窝饵是荤是素,它基本都会食用,但这种摄食习惯只是针对炎热的夏季,而到了仲秋期间,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灵活选择窝料和饵料。

虽然玉米窝料可以将诱来的草鱼留在窝中,但为了加强诱鱼力度,此时最好在玉米窝中加入一些鸡饲料或其它商品窝料。至于钓饵方面,如果作钓水域杂鱼多,还是应该首选发酵玉米粒,可如果杂鱼既不闹钩,诱来的草鱼又不吃饵,此时应该立马换用商品饵来作钓。

3、钓浮与钓底

众所周知,草鱼属于全泳层鱼类,它活动的水层由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以往的作钓经验来分析,一般水温在15到25度时,草鱼还是会比较喜欢水底进行觅食,所以此时要想钓好草鱼,最好还是以钓底为主,可如果水温高于25度时,草鱼又会选择在水的中上层进行活动,因为气温越高,水底的溶氧量就越低,这时就应该改为钓浮。

冬季冰钓实用的一些经验详细解析


钓鱼方法中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我们大家只有在钓鱼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找到一些比较好的钓鱼方法。法无定法,钓无定式,钓鱼没有一劳永逸的装备或方法,各有利弊,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扬长避短,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冰钓的钓鱼技巧,供大家参考一下。

冰钓的准备工作:

1、钓竿的选择:

目标鱼是鲫鱼、鲤鱼,钓竿我认为1.8米或2.1米冰钓竿为宜,尤其是钓深在3米左右时,杆子短的弊端显露无疑,尤其在换冰眼时会多一个收线工作,比较麻烦。杆子软硬方面,我喜欢稍软的杆子比较有手感。杆子导环大小要能保证线组,尤其是漂座和吊坠能通过。

2、轮子的选择:

这个我觉得都行,我用过的是小纺车轮和飞蝇轮,由于很少钓到大鱼,轮子主要作用就是收线、放线。

3、线组:钓灵

钓线大小,由于冬天鱼力量较小,且冰钓大多配有线轮,主线1.0,子线0.6就够用了。子线长度3厘米。钓钩,一定要带倒刺,大小以小钩为妙,最大不能超过钓半斤鱼,我的是小矶1号。关于单钩还是双钩,是单朝天钩还是二楼钓组,还是那句话,因地适宜。

浮漂,要配合线组,小巧灵敏就行。

4、红虫:

绑虫,如果是绑虫,出门前就要绑好,一是红线绑,在食指帮个环,放上4、5个红虫,再一拉紧,要系死结,防止钓鱼时红虫脱落;

皮筋绑虫,准备一个小管,套上皮筋,把红虫放在管内,摞下皮筋就绑好了。

用绑虫夹,这个比较简单,省时省力,一夹一摞就好了,但我认为有点浪费。绑好后,用湿纸巾之类包好放在红虫盒内。

5、破冰工具:

电冰钻:这个省时省力,但价格比较贵,不适合我这样工薪家庭,只借用过,不曾拥有。

手摇钻:我认为适合20厘米以下冰层,太厚摇着太费劲。

冰镩:这是冰钓必备工具,价格便宜,自制也不难,但凿冰就得看自己力气和凿冰技巧了。

漏勺:这个也必备,根据预凿冰眼大小而定,6寸大小为宜。

6、保暖装备+座椅:

钓具准备好了,自身保暖装备也必不可少,防风保暖大衣、帽子、围脖、手套,雪地防寒鞋+防滑冰爪。座椅建议制备有靠背的,可靠着舒服且防风吹后腰。马扎也不错,携带方便,物美价廉。

7、注意事项:

钓鱼前一天注意休息,保障良好睡眠,如果开车,严防路上疲劳驾驶,命要紧啊!冰钓最好结伴而行,互相有照应且没口时有人陪着聊天解闷。出行前要看好地图,有条件的调整好导航,选择最佳路线到达目的地。

钓位的选择:

目标鱼:大鲫大鲤,

地点:沟、坎、草边,天暖和就钓浅钓边,冷就钓深2.5-3米左右。

1、最简单方法,到冰面后,看哪人多往哪去,看水上鱼就在谁边上不远处开眼,这样简单,但容易遭人白眼,当然也不保障能上鱼。

2、自己找。一是看方位,向阳背风;二看冰面凹凸,去凹处斜坡;三是看气泡,黄豆大小,且均匀分布为水草气泡或鱼津。

如果冰面能看到原水草枯枝,这地方也不错,但要注意水深浅和防止挂底。

钓鱼技巧:

1、调漂要调灵,我是空钩平水钓平水。

2、要勤逗,加强红虫引诱作用,有时在逗中就上鱼。

3、提杆莫着急,看见有力下顿、上浮、黑漂等再提,提高中鱼率。

4、中鱼后在鱼到冰面后莫松劲,防止鱼打个照面又回去了。

5、30分钟没口 就要果断换地。勤劳致富,还可以锻炼身体。

钓到小鱼或只为享受钓鱼过程,不为吃鱼,那就把鱼放了吧,尤其小鱼,做到可持续发展钓鱼。垃圾要收拾带走,净净地走,如净净的来。

钓鲤鱼时应注意的一些信号解析


我们在钓鲫时,撒下的诱饵招引来的不只是鲫鱼,其中鲤鱼是最为容易吸引的一种;垂钓时种种迹象表明鲤鱼进窝了,但就是不咬钩,只要不受到惊吓,它甚至把窝中的饵料吸食一空扬长而去,而且你一续窝,它马上再来,一直逗得你对钓获它失去信心,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垂钓中,普遍接受的扬竿标准时机为:捧漂和黑漂。而鲤鱼在吞食细小饵料和粉状饵料时,是不抬头不游动的,它只在原地讯速分辨并吐出异物(带饵的钩),所以我们很少发现鲤鱼咬钩后的捧漂和黑漂现象了。

鲤鱼的嘴唇有灵巧的捡拾能力,口腔有极强的分辨能力,所以当鲤鱼进窝后我们投下的钓饵一般多被它品偿过,只是由于我们的线组问题或别的原因(如水太 深、视线远、风大或水流等)掩盖了微弱的漂象,鲤鱼的视力并不理会钩有多大、线有多粗,只有进了口腔后才能感觉的到,粗大的线钩异物感越强,吐出的时间越 短,反之时间越长。

因此鲤鱼在努力留住饵料吐出线钩的同时,其嘴在张合,如果我们的线组足够灵敏的话,其张合动作能清楚地反映在浮漂上,如果水浅漂近更加明显,鲤鱼越大其张合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慢。

一般情况下鲤鱼嘴有规律的张合次数不会超过4次,用时不超过6秒,在这期间漂的反映为有力的上浮下顿各约1.5公分,这就是最易被垂钓者误认为小鱼闹钩、鲜为人知的鲤鱼咬钩漂象。

垂钓者在实践中发现鲤鱼被诱进窝后,应当握竿在手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发现漂象有规律的上浮下顿正进行时扬竿,十拿九稳中钩的必定是鲤鱼;当然有时 没有进窝迹象但有漂象,同样也不能错过扬竿的机会。 因此,以后在垂钓鲤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从而会使你的钓获有很大的增加。

夜晚抛竿钓鲶鱼的一些技巧解析


一、抛竿就位

选好钓位、支好杆架、插上夜光棒、挂好鱼饵,你就可以抛竿就位了。竿子不可支得过高,以海竿放在竿架上后,钓者坐在钓椅上能平视竿梢为宜,这样的高度最适合钓者发力扬竿,进而确保钩子能够刺透鲶鱼的嘴骨。此外,架竿时应使海竿尽量集中,以便伸手就能抓到。需要注意的是,辽河为入海河流,其下游特别是双台子河闸一下受潮水涨落影响较大,因此放置钓竿时一定要考虑最高潮水位可能带来的影响,防止被潮水淹没。

钓鲶鱼的另一个关键是投饵精准。向钓点抛投时,钓者要尽量抛至钓点上游稍远的位置(在水流的作用下,铅坠会下移)并尽快放线,以便铅坠快速而准确地落入河底,然后缓慢地用力抬竿(勿使铅坠离地),再用匀力慢慢往回拉,边拉边摇轮收线爱你,一旦拉不动(竿梢突然变弯),说明铅坠挂在了河底的土坎或其他障碍物上,这边是鲶鱼的觅食路线,然后将海竿就位,其他几把海竿也岸同样的方法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竿梢不可拉得过紧;竿子与主线不可拔河,以免影响鲶鱼吃饵信号的传递,错失提竿时机。

二、准确把握提竿时机

准确把握提竿时机是提高上鱼率的关键。无论什么鱼吃钩,你若不提竿,鱼都很难被钩住。抛竿就位后,钓者应集中精力观察竿梢上的夜光棒的反应,随时准备扬竿。笔者十几年的海竿钓鲶鱼经验表明,除了使用泥鳅作饵不必及时提竿外,使用其他钓饵时,都应保证第一时间提竿,即一直未动的竿梢突然下沉,就立即用力扬竿鲶鱼拽,人也拽,这是确保鱼钩钩牢鱼嘴的关键,也是笔者主张将几把海竿集中在一起,确保伸手即能抓竿的原因所在。

如果使用泥鳅作饵,当竿梢第一次下弯时,钓者应将竿把上抬,使竿梢放低,主线变松,使鲶鱼更容易吞饵,这样更有把握。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鲶鱼只要咬到钩尖,鱼嘴往往就会被刺透,这是因为鲶鱼捕食活鱼的动作凶狠快速,若竿梢不止一次颤动,钓者就应及时起鱼。

一般来说,鲶鱼钓点都很深,至少八、九米以上,抛竿后,子线到竿梢的距离很长,传递鲶鱼吃饵的信号会有定的延时,而且鲶鱼吞饵离开时才会拉动主线,这时竿梢才会下沉,因此一旦竿梢下沉又弹起,很可能鲶鱼已经吐饵了,这就是笔者强调抓住信号,第一时间提竿的原因,也是在竿梢上使用夜光棒的原因。如果使用铃铛,它要在竿梢下弯后再弹起时才发出响声,此时提竿为时已晚。

一些钓友认为鲶鱼是吃死钩的,即吃钩就不松嘴,这很可能是他们使用手竿钓鱼时,鲶鱼吞钩过深、难以吐出,给人造成的错觉。其实鲶鱼从来不吃死钩,笔者时常遇到这种情况:被钓获的鲶鱼起初摘钩困难,钓者只好将子线卸下,但过一会儿,它们往往会把钩吐出来。

此外,初春和秋末冬初水温较低,鲶鱼吃饵活力不足,竿梢反应较轻,钓者需特别留意。

需要注意的是,辽河双台子河闸下属于感潮河段,在潮水涨到最高水位马上下落时以及落到最低水位马上上涨时这两个潮合时间段,鲶鱼往往会游动起来,并调转身体,向着迎水的方向。其结果是:之前你投的钓饵在鲶鱼的身后不易被发现,而此时已经在鲶鱼的身前了,鲶鱼很容易嗅到钓饵的气味并咬钩。钓者需格外注意,集中精力看住竿子。

由于投饵落点位于鱼道上,加之鲶鱼夜晚集体出动觅食时时间观念很强,因此两三把竿子在几秒钟内接连点头,甚至几乎同时点头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钓者要及时放下已经中鱼的钓,快速用力扬起点头的钓竿,以便刺透鱼嘴,再根据情况逐个提竿收鱼(不用担心已被钓获的鲶鱼跑掉,除非水底障碍物较多易挂钩)。

三、提竿前后的注意事项

1.投竿后要将渔轮泄力上紧,这样可确保用力提竿时鱼线不至于松劲。

2.提竿后要快速摇轮收线,将吃钩的鲇鱼尽快拖离水底下的障碍物,一旦慢了,鲇鱼很可能钻进障碍物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钓者一定要稍等片刻,将钓线放松,让鲇鱼能够轻易拉动主线,一旦它再拉,钓者就马上拽,在人鱼合力作用下,铅坠便有可能脱离障碍物,此时钓者再快速摇轮收线。

3.钓组出水后,钓者一定要检查钓饵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已经缺乏诱惑力的钓饵坚决弃用。

4.鲇鱼上岸后,钓者应用手掐住鲇鱼胸鳍下的腋窝处,它会乖乖让你摘钩。

5.摘钩后,用手摸模钩尖,检查其是否锋利,变钝的不可再用。

6.检查线组是否有磨损,有磨损的一定要更换。

7.夜钓时,趁天黑前将防蚊设施布置好。

8.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钓者尽量不要离开钓位,也不要正对这钓点开启头灯。

9.保护好环境,不要将废弃物丢弃在河边。

10.辽河水深流急,垂钓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气温对钓鱼的一些影响解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