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浮漂按漂尾的特点,划分为软尾漂、硬尾漂、龙凤尾漂三种类型。一般来说,硬尾漂的漂尾细而长。软尾漂因漂尾粗而醒目,观漂容易。硬尾漂因漂尾细,观漂困难。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龙凤尾漂是近年出现的新类型,是软尾漂和硬尾漂的结合产物。

软尾漂

软 尾漂多为塑料管或密度比水轻的弹性发泡材料制作,通常是空心的。软尾漂漂尾通常是带有浮力的。漂尾有浮力,加上漂尾粗阻力大,要使漂尾产生运动就需要较大 的力量。因此,软尾漂理论上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即反应比较迟钝。但是,软尾漂的钝是软尾漂的特点,而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缺点。就是因为软尾漂的钝,一些细 小、无作用的假讯号不会传递到浮漂上,也就是高手们常说的可过滤部分细小的干扰信号。由于要使软尾漂动,需要较大的力量,当软尾漂出现讯号,往往就已 是鱼在吞钩,而不是试探性吃食。软尾漂的信号比较准确,中钩率高,适合钓多次钓放和久经沙场的滑鱼等。

在钓鱼界,如果说浮漂反应迟钝,往 往是带有贬义的意味的。理论上,软尾漂的确比硬尾漂要钝一些,可软尾漂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具有良好的垂钓效果。高手在描述软尾漂时不用钝,而冠以稳定 性好。此外,软尾漂的钝仅仅是相对于硬尾漂而言的,从其灵敏度的绝对值来讲,软尾漂也是非常灵敏的。一支优秀的软尾漂,其钝是钝到了临界点,刚 好过滤掉无效信号,又能准确反映信息。

硬尾漂

硬尾漂的漂尾通常是实心的,而且很细。常用 的材质有实心尼龙棒、碳素棒等,其材质的密度大于水,因而硬尾漂的漂尾自身无浮力,加上漂尾很细,阻力小,稍有外力就可使漂尾运动,所以硬漂尾灵敏度高, 漂的动作比较敏捷、夸张。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尤其是当鱼讯微弱,受环境影响而不敢大胆就食的鱼时,要采用灵敏度高的硬尾漂。

由于硬尾漂灵敏度高,能反映出细小的讯号,在鱼吸食入口的瞬间了就能反映到漂上,而不是在鱼咬死钩后才反应,因而在垂钓时可抓第一口讯号,从而大大提高垂钓效率。

龙凤尾漂

龙凤尾漂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尾漂。所谓龙凤尾,即漂尾的前端是实心的硬尾,后端是空心的软尾。也就是说,龙凤尾是硬尾与软尾漂结合的产物,从理论上有效降低了硬漂尾的观漂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尾漂的灵敏度,其漂尾育由细变粗,外观怪异,现阶段普及率不高。

编辑推荐

根据漂体的形态如何划分浮漂的技巧


漂体是浮漂产生浮力的地方,漂体的形态与浮漂的性能密切相关,漂体的形态稍有变化,就可能引起浮漂性能的变化。因此,按漂体的形态精确划分浮漂类型十分困难,只可大致分为长身漂和短身漂两个大类型。

长身漂

长 身漂以细长型的为多,典型的如达摩老款细长型。入水翻身慢些、鱼讯稳定、就饵前置讯号幅度小、就饵时钝点钝力大、准确。细长型浮漂通常适合底钓。入水翻身 慢,可把鱼压制在一定的水层,讯号稳定,空枪少,是求稳钓底的首选。但灵敏度略差,遇到滑头鱼可能会有出讯不良的情形。

短身漂

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翻身快、鱼讯灵敏、就饵前置讯号幅度大,就饵时钝点的钝力也大。入水翻身快,可把鱼打浮,接口的钝力和幅度都胜于细长型标,是截杀、钓浮的首选。但灵敏度太高,扬空多,讯号不易抓,受漂型限制而载重有限。

钓鱼浮漂的分类及特点介绍


对于浮漂,可谓是钓具中重要而且种类数目繁多的一种了。当我们逛渔具店时,所占版块最大的除了鱼竿这种体型较大的钓具之外,就是浮漂了。在这一区域,我们看到浮漂分类的排例在一起,并且有相关说明。很多新钓友直接就晕了。对于浮漂分类,特点及作用,一直以来都是钓友们关心并且也是觉得最麻烦的事情。就本文而言,将对浮漂分类、特点及作用做个详细的解释。

一、浮漂分类

浮漂种类非常的多,按其形状来划分,可以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立式浮漂

这种浮漂是现在垂钓活动中,最为常见及常用的一种浮漂,形状较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灵敏度高,漂相反应明显,是大多数钓友的首选浮漂之一。

2、球形浮漂

有圆形和枣形两种,浮力较大,配合海竿浮钓,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比如浮漂鲢鳙时所以的浮波,便是这类浮漂之一了。

3、线型浮漂

又称多体漂、七星漂、蜈蚣漂,是我国南方钓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浮漂,非常适合新手使用。在传统钓中,或是现在一些老年人,不习惯使用立漂的情况下,这种浮漂就非常适合他们了。这种浮漂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梗制成,也可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塑料浮球串连而成。线浮漂的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适合钓静水、钓草洞草区。

4、卧式浮漂

此种类型的浮漂,多用于在特殊环境下垂钓,比如大风浪时。这种浮漂大多数钓友恐怕并没有用过,而且这类浮漂使用的范围及场合也是非常有限。此浮漂多为椭圆形,不怕风浪,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当鱼吞饵时,它会立即斜立后直立起来,因此在大风浪时使用这种浮漂垂钓效果不错。

5、特种浮漂

具有特殊用途的浮漂,比如夜光漂。由巴尔杉材料制成,外观和普通浮漂一样,漂身内部有存放小电池的空间,依靠电池供电发光。优质的夜光漂在鱼儿咬钩时能改变漂体或漂尾的颜色,这种电子感应漂主要用于夜钓。这种浮漂漂体一般比起其它浮漂要稍大,浮力也比较大,吃铅比较多,通常钓跑铅效果会比较理想。

二、浮漂特点及作用

上面说了浮漂分类,现在再来总结一下浮漂特点及作用。当然,以下所讲到的浮漂作用,针对老手们就没有什么太多用,而对于新手钓友,却能起到丰富垂钓知识,增加阅历的作用。

1、传递鱼儿咬钩的信号

这作用也是浮漂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镜,是否有鱼咬钩,依靠浮漂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就能分析得八九不离十。浮漂的灵敏度越高,漂相就越明显,也越利于我们第一时间捕捉咬口。鱼儿咬钩时,浮漂能呈现出不同的漂相,我们可以通过漂相判断提竿时机,这是浮漂最基本的作用。

2、测量钓点的深度

在垂钓之前,首先要调漂测水深,因此测量工具就非浮漂莫属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试水深时要上下移动浮漂,移动的原则是先深后浅,通过观察浮漂在水中的状态来判断钓点的深度。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基本是先横浮再斜浮,最后漂尾露出水面两三目,此时我们即可得知钓点的深度。鱼钩钩底至浮漂的这段距离就是当前钓点的大致深度,鱼钩至漂座之间的这段钓线叫做水线,调整水线的长度其实也是找底的过程(前提条件是浮漂的浮力和鱼饵的重力相当)。

3、浮漂可让你知识何种鱼咬钩

不同鱼种的进食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鱼种咬钩时反映到浮漂上的漂相也有所不同。有些鱼种在进食时喜欢细嚼慢咽,比如鲫鱼,它们吃食时很谨慎,反映到浮漂上的动作就是先下顿,再送漂;有些鱼种在进食时喜欢狼吞虎咽,比如鲶鱼、青鱼、鲤鱼、草鱼、黄颡鱼、黑鱼、罗非鱼、武昌鱼、马口鱼等鱼种,它们咬钩时经常出现黑漂的现象;有些鱼种因为嘴太小,不能一口吞下鱼饵,所以当它们咬钩时,浮漂可能会时而点动,时而横移,麦穗鱼、鳑鲏鱼、小白鲦这类的小鱼咬钩时出现此漂相居多。此外,我们在野钓时也可能见过毫无规律的杂乱漂相,出现这种漂相时,很可能是螃蟹、甲鱼、泥鳅、黄鳝或小龙虾在闹窝。

4、随意调整垂钓的水层

常见的淡水鱼生活的水层深度有所不同,这个水层深度也叫泳层。一般来说,鲤鱼、鲫鱼、青鱼、鲶鱼、黑鱼、罗非鱼、武昌鱼、鳑鲏鱼、黄颡鱼、棒花鱼、泥鳅、黄鳝均属于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小白鲦、麦穗鱼、马口鱼属于中上层鱼。如果想钓底层鱼,就要增加水线的长度,将浮漂向上移动;如果想钓中上层鱼,就要缩短水线的长度,将浮漂向下移动。通过移动浮漂的位置,我们便可调整垂钓的水层,前提是浮漂的浮力同钩饵及铅皮的重量相匹配。当然,要想在不改变钓组铅皮的情况下做到随意水层的垂钓,那则需要在垂钓前就调好浮漂,并且要控制饵团大小要每竿比较平均,否则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目就不是那么准确了。

5、准确显示钩饵位置。

浮漂醒目地浮于水面,能够准确地显示出钩饵的位置,这是因为钩饵、水线、浮漂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浮漂所处位置的正下方就是钩饵的位置。因此在打窝之后,饵料是否抛到窝中,就可以根据浮漂来观察,以便于我们及时的做出调整,将钩饵准确的抛到窝中,便于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