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钓鱼的技巧和方法。

在冬季钓鱼,不是说商品饵不好,但在事实面前活饵效果更有利,垂钓效果也更好。可任凭面饵再加上动物蛋白吗,也比不上真正的活饵。个人在垂钓的时候喜欢用蚯蚓饵,很多时候因为长期垂钓的关系,经常有人就会提问,冬季钓鱼如果鱼都不咬钩了,怎么办?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想,冬季钓鱼使用蚯蚓和红虫这类虫饵,虽然鱼儿对这类食物更有兴趣,但其雾化效果堪忧,这类虫饵肯定存在不完全雾化的。虽然味道有很重的腥味诱鱼,但传播性并不是很好,而且就一两条蚯蚓饵传播腥味,又能传播多远呢?

所以用活饵虫饵钓鱼,打窝子是必不可少的,非得靠窝子把鱼诱来了,才好作钓。但是冬天打窝子发窝也慢。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用虫饵快速打窝,尤其是冬季钓鱼低温的时候,这种打窝方法在冬季钓鱼尤为显著。

1、蚯蚓蘸麸皮、米糠

这个是很多钓鱼人,冬季钓鱼的垂钓方法,以前很多玩传统钓的钓鱼人,近年由于流行台钓,这些用饵方法好像都被忘却。

方法倒是很简单,和蘸饵相似,蚯蚓挂上钩之后,先蘸点水,再放到米糠或者麸皮里滚上一圈就搞定了。随着我们抛竿入水,附着在蚯蚓身上的米糠和麸皮会快速的散落,形成一定的雾化效果。并且麸皮和米糠都会随着水流漂到很远处,吸引远方的鱼儿进窝。

麸皮和米糠的比重都很小,所以只要我们频率快一些,很容易就能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雾化带,对于鱼类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由于我们作钓的是蚯蚓,鱼儿被吸引进窝后肯定会优先选择吃蚯蚓的。就算它们先吃了些米糠麸皮也没关系,就那么一点点,压根吃不饱!

2、蚯蚓蘸酒米

这个和上文的使用方法差不多,但效果很不错,不仅可以诱鱼,还能让鱼留窝的效果。

不过酒米比较重,操作起来有些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必须用小米,实在不行就碎米,并且得是干燥的;而是蚯蚓要先蘸一下粘粉或者蘸饵伴侣之类的增加粘度,再蘸一下水,最后到小米里滚一圈。

如果说中间加了粘粉附着性还是不行,就在蘸完小米之后再蘸水,再蘸一遍粘粉,再蘸水,基本就会很牢靠了。

冬季钓鱼如果用这种方法打窝,就不用提前打窝了,只需要在下窝的时候打好频率钓即可,这样窝子也会散落很多酒米,增大留鱼进窝的概率。

延伸阅读

冬季用蚯蚓红虫等活饵钓鱼的方法


冬季水温低,鱼儿比较懒惰,发现饵料很迟缓,吃口也轻。所以最合适的钓饵非活饵莫属,活饵中的红虫是最好的了,没有红虫就用蚯蚓代替。

1、怎样处理蚯蚓

冬季对蚯蚓可以这样处理,出钓的前一天将细小的红蚯蚓置于水中,洗掉泥土,然后将蚯蚓用湿润的小毛巾轻轻地包住,再放到密封的小盒中。经过一夜的消化,蚯蚓因排出了体内的淤泥而变得更加细小,看起来很结实,呈透明的红色,这是很好的活饵。第二天一早给蚯蚓透一透气后再装好,出钓前要避免蚯蚓因受冻而死去。抵达钓点装钩的时候,可以把蚯蚓沾一点商品饵料或玉米面,这样装钩就不滑,而且也会增加诱鱼的效果。

如果是双钩挂饵,就把一只蚯蚓分成两截,靠头的一截挂在上面的钩上,靠尾部的挂在下面的钩上,可以让上面的钩悬在水中、下面的钩紧挨水底,也可以让上面的钩紧挨水底、下面的钩则卧底。因为鱼儿冬季喜欢在底部觅食,尾部的一截蚯蚓的扭动明显一些,而且扭动的时间也长,容易被鱼儿发现,自然容易上鱼。此外,冬季鱼儿吃口很轻,我们要注意装钩时不要让钩尖外的蚯蚓留得太长,保证鱼能轻易地吸到嘴里。

2、红虫诱饵

红虫可以做钓饵,也可以做诱饵。我们可以将母虫或者小红虫夹到面饵里面,捏成团后抛入窝点诱鱼。冬季水温低,使用这种饵料效果好。还可以将红虫装入一个红色或黄色的薄塑料袋,系好袋口后用针在塑料袋上扎许多小孔,红虫不能从小孔爬出,再将袋子系在长绳上抛入窝点。在袋内的红虫会很快诱来鱼儿,由于吃不到袋中的红虫,鱼儿只有围着团团转,此时抛钩饵入水,鱼儿必抢,钓效必好。

3、红虫钓饵

使用红虫挂钩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将一只红虫直接挂钩,也可以将几条红虫捆在一起系在钩上,如果在装钩后往丁香酒等香味较浓的液体里沾一下,或者在混有母虫的拉饵中拉一下,效果则更好。如果不捆扎,将红虫散装在钩上也行。不直接挂钩的话,可以把小红虫捣碎为泥状,混合于面食之中,诱鱼效果尤其好。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红虫钻进海绵后穿钩,稍露钩尖,红虫在海绵外不停扭动,会产生很强的诱惑力。

我们还可以将红虫与商品拉饵进行混合,红虫与商品拉饵的体积比例为各百分之五十,或者红虫占一份、商品拉饵占两份的比例。把红虫放入盆中后加水和散,再加入商品拉饵,搅拌均匀后搁置几分钟,揉好后就可使用了。跟使用普通拉饵一样,钩子从饵团中穿过,必会带上红虫与面饵,施钓时调四钓四或者钓五即可。

4、注意事项

虽说冬季鱼儿最感兴趣的是红虫活饵,但是红虫在池塘或河沟的淤泥中生存,它是一种寄生虫,对人的身体有害,所以钓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防范。如果钓者手上或其它部位有伤口,就千万不要让红虫接触到伤口。垂钓时难免被鱼钩伤到手,这时如果使用红虫,伤口就会感染很多细菌,对健康造成威胁。

建议用红虫挂钩时戴上比较薄的橡胶手套,或者一次性的薄膜手套。在我们使用无污染的饵料一样有钓效时,就可以减少红虫的使用,或者不用红虫,有些商品饵还是很不错的。

不用商品饵就用蚯蚓来代替红虫,只是要选那些细小的红蚯蚓,效果才好。红虫自身携带了较多的细菌,最好谨慎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最好先饲养几日,还要不断换水,也可将它密封冷冻起来。

使用蚯蚓鱼饵钓鱼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


蚯蚓在钓界也被称作万能饵料。但是钓鲫鱼的时候,蚯蚓饵到底怎么用,装钩的时候如何来装,什么状态的蚯蚓比较好,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钓鲫鱼时用蚯蚓饵料所需注意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装钩时尽量不要使用“瘟”蚯蚓

关于瘟蚯蚓和活性好的蚯蚓的区别,对于很多的钓友,尤其是刚接触蚯蚓饵的朋友们来说,不容易注意到。我个人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有一年春天,在我用蚯蚓钓鲫鱼的时候,有一个临近的钓友因为带的饵料少,问我借,结果我把装饵料盒子递给他之后,他拿起里面的蚯蚓看了看,说了一句“你这蚯蚓有点儿瘟呐,我再去找其他人借借看吧”,说完就把饵料盒子还给了我,直接去找别人了。我当时觉得很惊讶,蚯蚓居然还有瘟不瘟的?我抽出其中的一条放在手心里仔细观察,发觉有些蚯蚓的活力确实不太好,因为这些蚯蚓我买来以后已经在小盒子里放了好几天了,看上去懒洋洋的,甚至有点死气沉沉的,蠕动起来非常缓慢。

但是这瘟蚯蚓跟活性好的蚯蚓,难道两者的区别就那么大吗?以前小的时候,我还常常将蚯蚓掐成小段来用,用整条的蚯蚓,也才是没几年的事。我心里一直认为,反正鱼儿吃的是蚯蚓的肉,又都是活肉,味道应该是没差的。但是,既然他这么重视,我想,肯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留心观察瘟蚯蚓跟活性好的蚯蚓的区别。结果大吃一惊,原来,这么一个在我之前看来完全可以忽略的差别,却大有文章。同样的情况下,用活性好的蚯蚓往往会比用瘟蚯蚓的时候效果好很多。自那以后,只要有得选,我可是再也不愿意用瘟蚯蚓了。尤其是在鱼口好的情况下,哪一条活力好,就先用哪一条。

第二个问题:装钩时尽量用尾部

钓鲫鱼,使用蚯蚓饵料装钩的时候,要尽量用尾部。这是我跟着一位钓鱼高手学来的。有一次在江河钓鱼时,因为收获寥寥,我就跑到他的身边观钓,却意外地发现了他的“奢侈”习惯:在用蚯蚓的时候,只用蚯蚓的尾部而不用头。在他钓位的附近,丢弃了很多不要的只有上半部的蚯蚓,而装钩的那截蚯蚓尾巴在钩子上扭动不停。看一眼就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用行话讲,状态绝佳。这样的蚯蚓饵料,配上大窝强效诱鱼,没有钓获不好的道理。

这时候,有钓友可能就要问了,蚯蚓头尾看着都差不多,怎么来分辨?其实很简单,看到蚯蚓身上的环带了吧?靠近环带的那头即头部,另一端即尾部。

当前垂钓时,用的最多的为养殖的红蚯蚓。这种蚯蚓喜欢高腐殖质环境,一般都是用牛粪培育的,耕地里也会有它们踪影。装钩时,有时候掐断蚯蚓后,会有黄色的水涌出,这种液体的土腥气味极其浓烈,对于鲫鱼和很多中小型鱼类的吸引力极强。所以大家也不要觉得恶心,为了钓到目标鱼,这点小事又算啥呢?!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先给大家介绍钓鲫鱼时,用蚯蚓饵料时需要注意的这两个问题,也即不用瘟蚯蚓和用蚯蚓时尽量用尾部,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会接着讲讲另外两个需要注意鱼饵技巧问题,也即及时换掉被咬过的蚯蚓和装钩时蚯蚓大小的选择问题,希望大家在选钓鲫鱼饵料时有所帮助。

冬季钓鱼六个不钓和两个技巧


一、冬钓应注重的六不

1、宜钓晴天不钓冷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饵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反之,若是阴雨骤冷天气,除北方冰钓外,任你心急手痒,也不宜出门,因为三九天的冷,鱼饵本来就已经进入冬眠,要是在连续几日骤冷,其水温就更会下降,一般都低于适合鱼类觅食最低5度的临界线而致使他们停止了摄食,所以,这时候,不管在什么水域垂钓和钓位多深,都很难有渔获。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雾尚未散去,日照还没有使水温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的逐渐减弱是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到5点钟后,由于冬天的早晚不仅鱼儿都在深水,更因为这时与午间水温温差使鱼儿又感不适,同样难钓。

2、宜钓熟地不钓生

这里所指的熟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经常去的钓场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风向及日照阴阳,了解和掌握了四周或两岸所钓位置的深浅及探出的坑,石窑里是否藏鱼,二是对鱼的大小,鱼群稀密,食性偏爱和摄饵频率及漂讯反应的强弱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冬钓,为何要在这些方面较之春夏秋季更加讲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鱼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鱼,前者,无论在任何水域,即便实施过程中哪里有虑事不周,但起码也能钓则少获。而后者,即便某水域鱼儿很多,但由于他们少吃多动,如果钓者在冬钓时还是像其他季节那样随随便便的下竿,随随便便的用饵或在某个环节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难钓到鱼了。

3、专钓鲫鱼不钓混

冬天,尽管因水温下降而不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则使他们少吃,少动,进入冬眠,可这时的温水性鲫鱼,即便水温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样摄食。尽管不及春夏秋好钓,但只要找到了他们的栖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钓获。

然而,这期间,淡水中的其他大鱼,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会像鲫鱼那样轻易咬钩外,更在于他们的觅食水温温差要比鲫鱼高出2~3度,所以,只要进入立冬后的小雪节气,即使出钓农村经营性的养殖鱼塘,也很难钓获: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故此,凡冬天出钓,钓者在意欲所钓鱼种的选择和渔具,鱼饵的准备上,只应考虑专钓鲫鱼,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样,鲫、草、鲤、鲢,混钓一塘,有啥钓啥,格杀勿论,真要这样,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失误。

4、深钓适度不钓很

有句鱼谚冬钓深。这也是钓界老前辈从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广为运用。

但是,深夜并非越深越好。根据鱼类有关季节,水深,水温资料显示,寒冬,水深3.5米,水温便能达到3~5度,则可适合鱼类栖息藏身。也就是说,冬钓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钓很深钓点,情况又会不一样。

当然,冬钓,深是前提,但是有条件,具体的讲,也就是一般不能低于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间,凭自己经常择地选点的经验,力求找到,找准鱼儿的窝点这才是关键。否则,倘若你的钓点无鱼,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无济于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冬钓,一定要走出深的误区。

5、静钓守窝不钓奔

冬天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撒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施钓换窝的时间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即换还是守。

冬季,根据鱼类少吃少动这一生存习性,撒窝后,即便诱饵属于浓香型,能刺激他的视觉和嗅觉,但至少也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有有鱼近窝,这期间,钓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否则,就习惯性的频繁换窝,换来换去,结果,每个窝子往往是人走鱼进,人到鱼溜。越换越勤,越勤越换,东奔西走,这窝那窝,一无所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冬钓,钓者要耐住静守,切勿勤换奔走。具体方法为:当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还不见有鱼讯的任何反应,则可考虑换到同时撒喂了诱料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没鱼讯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差五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在移情别恋。毕竟是冬天,能钓获就算知足,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6、宜钓暗草不钓明

钓鱼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钓友都懂得的一项基本常识,但是,草还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长在溪河塘堰的两岸周边,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正式这个原因,入冬后,特别到了隆冬时节,尽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盖水面而看似他们会在此处栖息藏身,但实际上这种水位的水体温差环境,根本就不适合鱼冬季耐寒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所以,这期间,钓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钓。

暗草,一般都在离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长,因为这里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叶草,也长不出水面,像这种隐欲可见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适合冬季鱼类的水温环境外,更在于水底草丛障碍最容易歇鱼,藏鱼,只要钓者在岸上能发现水域中有似现非现的黑压压一片暗草,在选择稀疏处的草隙喂窝,并注意防止挂钩,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钓位。

二、冬钓应注重的两个技巧

1、钓具精巧

冬钓,因为选择的对象鱼种是鲫鱼,这就首先确定了主要钓具只适宜用手竿,不宜用抛竿;其次,在春夏秋使用过的钩线漂坠全套钓组,不管新旧都应该重新更换,尤其必须坚持钩的大换小,线的粗换细,漂与钩坠饵的沉浮力完全相等,一定不要再用其他季节的常年一贯制综合型钓组,否则,就会因冬天鲫鱼摄食更加斯文和浮漂反应特别微弱而造成识漂和提竿上的操作失误。

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失误,冬钓最适合的钓组匹配一般为,竿用4.5或5.4米轻便柔软型手竿,线最粗不超过0.8号,钩用4~5号(不宜在大)海夕常柄钩,坠子要轻,浮漂要小(散漂三粒)。这种轻细小的合理组合,是冬天钓鲫争取多获的一个重要条件。

2、饵料精良

冬钓野塘的诱,钓饵,一定要注重精良,才能适应鱼儿少吃,少动的习性饵增强对他们的诱惑力和食欲感。

诱饵:既要讲究浓香,又要注重颜色,以红黄白的艳色和甜腥膻的浓香刺激它的视觉嗅觉而强力诱引他们进窝。

钓饵:应比诱饵更精,更香和更具诱惑力。若用蚯蚓做钓饵,以红色的为佳,但只宜有火柴棍大小即可,小了穿不上钩,大了,不适合冬季鱼饵摄食。为了对鱼饵的诱引更有效,还可将蚯蚓用麝香液或其他饵料香精做蘸饵效果会更好。冬季最好的钓饵莫过于红虫了,有条件的钓友可使用红虫施钓,效果非常好。

蚯蚓饵怎么钓鱼?钓鱼时两种错误你都知道吗?


蚯蚓是钓鱼人常常用到的鱼饵,是天然又环保的鱼饵,尤其是在野钓中使用蚯蚓饵,比一般的商品饵诱鱼更强,钓不了鱼的时候往往换上新的蚯蚓挂钩,上鱼的速度会更快,因为蚯蚓饵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鱼对活物有强烈的兴趣而且蚯蚓入水后,会发出很大气味诱鱼吃饵,不仅如此,蚯蚓饵通常在泥地里就可以找到,非常的方便。

我们有很多钓鱼人在用蚯蚓挂钩钓鱼的时候,因为不注意一些细节,而造成了钓鱼效果达不到预期,反倒是抱怨蚯蚓本身作为饵料钓鱼不行,这些钓鱼人在挂蚯蚓的时候很可能犯了下面这两个错误。

错误1:露出钩尖

很多钓友在鱼钩上穿蚯蚓的时候,会特意的将钩尖给露出来,认为这样的话在中鱼的时候就可以让钩尖不受任何影响,刺鱼的时候速度更快!这种做法在垂钓鲫鱼、鲤鱼这种常见鱼种的时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这些鱼类的吃饵警惕性很高,鱼钩露在外面,很容易让鱼儿感到不适,就会很谨慎的咬钩,中鱼率肯定受到很大影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挂蚯蚓的时候,应该用蚯蚓将钩尖隐藏起来,在尾部能稍微露出一些蚯蚓的头部就可以。如果使用的蚯蚓比较小的话,可以用两条以上的蚯蚓将鱼钩全部挡住,如果蚯蚓个体较大的话,可以将蚯蚓剪成小段使用,因为我们是将蚯蚓直接穿进鱼钩的,所以在刺鱼的时候,钩尖的穿透力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

错误2:整条挂钩

当我们使用的蚯蚓个体较小,而鱼钩稍微大些的时候,整条蚯蚓挂钩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有些钓友却会将蚯蚓露出一大截挂在外面,认为这样的话,鱼儿吃起来会更加大胆,但是这样做的话往往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提竿空竿的机会比较多。这是因为鱼儿在进食蚯蚓的时候,一般都是喜欢从蚯蚓的头部开始吃,如果你外面露出的蚯蚓太长了,那么可能鱼开始吃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吞进去鱼钩,而此时你的额浮漂已经有了明显的信号,当你提竿的时候,肯定是空竿不中鱼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蚯蚓穿入蚯蚓饵后,在钩尖处留出头部刚好遮住钩尖即可,能留出一小段距离最好,可以让蚯蚓饵活动,起到一个很好的诱鱼效果,而且当鱼儿吃饵时,一定是将蚯蚓饵一起往下吞,此时提竿很容易就刺入鱼嘴,中鱼率也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