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什么鱼料钓鱼。

这种鱼,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各地叫法也不一样。广东人叫它蓝刀,是北方朋友说的白条中的一种,是南方水域里的一种水上层活动觅食的小鱼,在两广叫蓝刀,在两湖却叫刁子鱼,是一种野鱼。人们不会刻意地繁殖饲养它们,但几乎在任何与河流相通的水域里都有它们的影子!

当年的东湖是与珠江相通的,新河浦是一条排生活污水的大明渠沟,也和珠江相通,所以也会涨潮退潮。每逢退潮,大量的蓝刀被渠口水闸的渔网拦着出不去,每逢这时候就是我们丰收的季节!老百姓用三角网捞,一网就是一桶!我们家不大吃鱼,但我们喜欢捉鱼,而且捉得很挑剔;我们只捉那些背浮在水面上的,那些肚子已经翻过来但还喘气的我们不要:说那些是死的。往往一捉就是几脸盆。装了水用脑袋顶着盆子回家。到家后,那些蓝刀鱼的肚皮也就朝天了一般也就是喂猫而已。

随着年龄渐长,学会了钓鱼,基本只要是自然水域就有蓝刀鱼的身影,可以说是全国钓友的敌人,为啥这么说呢,在自然水域想钓对象鱼的时候往往最先进窝的都是蓝刀鱼,蓝刀鱼进窝让钓鱼人很苦恼。而且貌似一般都是集体行动,一来就是一群,个体还都不大,五六七八公分,可是白条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所以也有很多钓友喜欢钓点蓝刀鱼油炸。

广东钓鱼人钓蓝刀,有一个很特别的七星钩钓鱼的办法:免坠免漂,一个装诱饵的小篮筐(也就是在里面胡乱装点鸡鸭饲料或者猪牛屎什么的凑合)装在下面,上面系着七个钩柄有显著颜色的小钩,钩完全免饵,小篮子装饵后抛在水里,由于水声和饲料味道的诱惑,蓝刀们就来了,它们由于掠食的本能,唯恐自己落后,见到小钩就吞食!那钩不但露尖,连屁股都露出来了:可见这蓝刀鱼有多么的贪吃和愚蠢。

这鱼好钓是公认的,劲大、手感非常不错、鱼也漂亮,钓不是问题,问题是在江河边找蓝刀窝有点难,很多人都喜欢守钓,运气好还行,一般时候鱼获都不咋地,我是先守钓一阵撒点酒米,鱼口好就守,鱼口不好改走钓,发现鱼窝为止,效果比较好的方法目前只有一个,就是边走边看河中(水清时)哪有鱼翻白肚,那就是窝,立马下钩,必有鱼获。

去年春节,我在市场上见个孩子在地摊摆着几堆死了的蓝刀鱼,蓝刀鱼离水就会死,我真的没见有活的卖的。一问要15元一斤!

死了的还这么贵?旁边的活罗非才4元一斤!一位旁边的大姐说。不禁感叹,曾经拿来喂猫的鱼,如今也这般珍贵了。www.DIAOyU007.cOm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海边钓此鱼,大连人叫它“鲐鲅鱼”


因为这种鱼的背部长有蓝黑色斑点,又名蓝点鲅,大连人叫它鲐鲅鱼。到了夏至以后,鲅鱼常在渤海沿岸近海水域游弋,尤其是入伏以后的30~40天,成群结队地到近岸猎食。这时用海竿垂钓会有好的收获。

钓甩鲅鱼,也有别具一格的情趣,它喜群居并以小鱼虾为食,觅食凶猛好似饿极了的虎和狼,一旦发现猎物就群起而攻之,垂钓过程中,要二人合作,乘舢板追捕。一人摇橹,一人站立船头观察鱼情,当发现鲅群时,二人通力抱橹快摇,加速追击,当追到甩钩能达到鲅鱼群位置时,改为一人掌橹,一人甩钩收线钓鱼。

用刀片将小鱼切成薄薄的长条剔去骨刺挂在钩上,奋力一掷,钓坠便飞向50米以外,随后,拉着慢慢摇轮收线,饵料在水的上层缓缓滚动,如同小鱼。而鲅鱼嗅觉很强,几米开外,发现目标,就争先恐后紧追不舍,比钓其它鱼更有趣味。因此,大连人称其为甩鲅鱼。

钓鲅鱼只能用一根海竿,投竿时尽量投得远一些,钓坠入水后立即摇轮收线,快慢要适度:收线慢了,饵料目标不明显,鲅鱼不易发现,且钓坠很快沉到水下容易挂在礁石上;收线太快,鲅鱼不易上钩。钓鲅操作技术要求高,体力消耗比较大,一时不好掌握,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实践方能得心应手。

在船上追钓甩鲅鱼,60米长线即够。要把线的末端拴在船头上,收线、甩钩都方便。甩钩要领是,先把线一圈一圈地收在左手中,余80~100厘米用右手捏住,沿身体右侧划圈,借钩坠划圈的惯性把钩甩出。坠钩甩出后立即收线,争取坠钩少下沉。收线时的拉力,可拽着并发出击水响声。对此鲅鱼、哲罗、鲈鱼会误认为是逃窜的猎物,穷追不舍,直到上钩,但当发觉上当时,已不可能逃脱了。

除此之外,还需要懂得潮汐的规律,俗话说:钓鱼不懂潮,纯粹瞎胡闹。海钓非同淡水钓,潮汐的涨落对其有很大的制约性。为此,钓鲅鱼需要准确地把握潮汐运动的不同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鲅鱼群游来,它们所到之处海水瞬间变成了黑色,这时候耍起鱼钩投向鲅鱼群,落水后,用力地收线。鲅鱼误为饵料是游动的小鱼而疯抢,往往会收获颇丰。

鲅鱼肉质鲜美,很多市民喜欢吃这一虽然吃鲐鲅鱼不慎有可能中毒,但是鲐口,特别是把鲐鲅鱼腌好再煎一下,配上壶小酒,那是很爽的!

钓友亲切的叫它花姑娘,虫虫鱼(花骨鱼)怎么钓


一种稀少而特别的鱼类花骨鱼。这种鱼体形修长优美,鳞甲中等大小,浑身长满黑色的斑点,平时生活在七八米深的水底,胆小易惊,力气大,食性杂,偏爱荤食。最大的个头会达到两斤重,常见的个头在一二两到七八两不等。

我们这里喜欢称之为花鯵,学名叫花骨鱼,有些地方叫它为季骨郞、麻花鱼骨、鸡虾、麻鲤等,其为鲤科类鱼,下面飞鱼侠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手竿钓花骨的攻略。

一、线组

通常情况下用1.5的主线,由于花骨鱼属于鲤科鱼类,半斤以上的花骨鱼力道超乎你的想象,稍大一点的花骨鱼很容易切掉子线,所以,一般要加大子线的系数,用0.8~1.0的子线,但不超过1.0。

钓花骨鱼是需要灵敏度高的线组的,切线跑鱼那是天意,就随它去吧!而如果加大子线的系数,把它改为1.2的子线,许多细小的过程就显现不出来了,这点需要慢慢去体会。既然需要灵敏度,那么,所采用的钩就不能过大,小钩钓大鱼这是渔夫们的共识,因此,我采用了几乎最小号的钩,如伊势力1、2号,伊豆3、4号。

二、调漂

由于花骨鱼的口朝下,开口的形状有些像马口,且两侧狭窄,因此,它吃食物往往是贴地或壁面,这就要求我们所挂的饵料到底。

如是台钓,那么子线除了下钩饵料到底,上钩的饵料也几乎到底,而台钓的精髓是铅坠离地悬坠在水中的,我吸收了大家的意见也是调水面1目或平水,钓1目至3目。

三、吃口状态过程

花骨鱼的吻较长,下唇不发达,两侧叶狭窄,因而造成了它食物的时候比较缓慢,不像鲫鱼、鲤鱼那样大口的吞吐,并且不断的反反复复,这需要钓友有极大的耐心。

凡是往上顶漂的过程打口刺鱼,几乎不中,在几次反复之后它总会有一个缓慢但持续下沉的漂相,此时,我们可以扬竿刺鱼,预祝各位钓友成功概率几乎在90%以上。

四、打窝

钓花骨鱼用蚯蚓等虫饵就可以了,但也和钓其它鱼类一样需要培育你的窝子,方法其实很简单,稀泥+虫(蚯蚓、红虫等虫饵均可)+酒米(药酒米、曲香型白酒米、麝香米等均可)。

切记不要把虫捏死掉了,要让它活着并从稀泥里伸出来不停滴摇晃才能获得最佳聚鱼的效果,无需增加其它窝料以免逗来其它鱼种,反之,花姑娘就没有机会在此地慢慢地品味你钩上的虫虫了。

经验笔记

花鱼骨的食性与鲫鱼相差无几,用钓鲫鱼的饵都可以钓获。从施钓的实际效果看,蚯蚓、小虾、白虫较好,亦可用素饵,米饭,面团或商品饵。

因为少见,钓起来有新鲜感,再加上这种鱼力道足,蹿劲大,中钩后在深水中左冲右突,把钓线拉得呼呼作响,持竿溜鱼的手感很是爽快。

花鱼骨吃饵贪婪,整条蚯蚓和钩含在嘴里都不愿吐,有时中钩后它会赖在原地不动,扬竿宜迟不宜早。

花鱼骨喜欢集群活动,当你钓上一条时,就很快会钓上第二条,第三条。

此鱼各地叫法各不相同,湖南人叫它黄鸭叫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此鱼的外形描述。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各地叫法各不相同,不知道你们本地叫它什么呢?

它就是黄颡鱼,沪语里称之为䱀䲉鱼;江浙人唤其昂刺鱼、喇鱼;四川人叫它黄辣丁;我们湖南人称它黄鸭叫;北方人管它叫嘎牙。它还被各地称为:昂公鱼、昂丝鱼、昂嗤丁、黄甲鱼、黄蜂鱼、黄丫头、刺疙瘩、刺黄骨、刺棍子、央丝鱼、金丝鱼、弯丝鱼、汪丁头、嘎嘎鱼、锥子鱼、江颡鱼和河龙盾鮠等等。还真是遍布了大江南北的美味河鲜,如此多的别称恐怕没有哪种鱼可以与之媲美了。

在湘江流域黄鸭叫是土生土长的野生鱼,不大,一般10cm左右,遍体通黄,光滑晶亮。三五成群地巡游在湘江里。鱼体无鳞,而且味道十分鲜美,肉质鲜嫩。我喜欢吃黄鸭叫,麻辣味的,从头至尾一抿,鲜嫩的肉就完全脱离鱼骨鱼刺了,肉之中没有一根杂刺,有的尽是嫩得一抿就化的肉,肉中自带一种鲜味,好吃极了。

每年湘江汛期的时候正是垂钓黄鸭叫的大好时机,当大水退去,河水不像平日里清澈可人,河水混着大量的泥沙。平时在河面串来游去的餐条鱼没了踪影。这时候换上青蚯蚓找个回水弯,专钓黄鸭叫。黄鸭叫不像鲫鱼那么抢着咬钩,但这样的水情钓起来的大多就是它。如今的钓者钓到这种鱼多半会高兴,因为味美、市场价值高。可过去我们当地对鱼的评价依次是“鳊、鮊、鲤、桂”。除了这四种鱼,万般皆下品,统称为杂鱼。黄鸭叫更是下品之中的下品,大概是因为鱼小、肉少,又有毒刺的原因吧。

钓黄鸭叫的方法也很简单,饵料一般都是用用蚯蚓或者新鲜的鸡肝、鸡肠子做饵料,需要做窝的话只要是荤腥的东西,剁碎,都能打窝。如:买10包蚯蚓,把蚯蚓剁碎或剪碎连同蚯蚓土一起打窝子,过一会用蚯蚓挂钩钓。生龙虾壳,捣碎和原塘淤泥打窝,用龙虾肉施钓。也可以用泥巴和鸡肝混合或者先用新鲜的鸡血混合麸子到水边在加泥巴打入钓点。

手杆和平时钓鱼的调钓没啥区别看个人喜好,钓这种鱼手杆一般我会钓的顿一点,黄颡鱼吃口比较猛顿点也无所谓。还有一种土方法找个瓶子缠绕点钓线长短随意绑上串钩手抛到钓点,找个细一点的小树枝插到地上线绕到树枝上加个铃铛就可以了。曾经用这个方法钓到过不少,民间有不少渔民专门这种方法钓黄鸭叫、甲鱼、刀鳅等,晚上下钩,白天收,常有不错的渔获。

这鱼钓起来会“咕丫咕丫”叫唤,浑身滑不溜秋不说,两侧和脊背长着防人捉住它们的棘刺,很是锋利。要是被这斯扎伤了,鲜血直流,红肿起来,那种痛呀,宛如把手指垫在石头上用榔头死命砸,一阵一阵地痛,每痛一下都往心里钻。

新手钓黄鸭叫时,会带上一条毛巾,老钓手其实不要用毛巾,把鱼腹部冲向掌心,用拇指和中指放在鱼旗下面,食指轻搭在中指鱼旗上,三指轻轻用力,就能把鱼固定住。如果吞噬较深的话,另一只手也好操作摘钩器。

江水中的黄辣丁是相当珍贵的,市场价可以买到七八十一斤,每次洪水过后江钓此鱼都会有不错的收获。对于我,只钓到了几条鱼可能有些遗憾,但身心的放松、愉悦的心情是我最大的收获。

这些都是什么鱼?山上水塘,钓到许多野生鱼,大都叫不上名字


很多喜欢钓鱼的人,都推崇黑坑鱼塘搏巨物,可是我却只爱野钓。虽然很多时候,只能钓到一些不起眼的小鱼,甚至都叫不上名字来。

这周末去乡下的一个小水塘钓鱼,是山上亲戚家一个浇地的水塘,里面的水都是从山上汇聚流来的。听亲戚说,天晴的时候,他经常看到有很多鲫鱼,在水草边上游动,而且偶尔还看到大黑鱼和大鲶鱼捕食小餐条。

对于喜欢野钓的人来说,这种小水塘,就是不可多得的野钓场。不过,这种自然水域里长出的野生鱼,都比较挑食,一般的商品饵它们兴趣不大,往往需要反复调整饵料,才能找到符合它们心意的鱼饵。一通开饵、调漂不细说,一下午坐下来,虽然大黑鱼、大鲶鱼没碰到,可是钓到的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

有鲫鱼、餐条、虎头鲨。其他都叫不上名字,最多的是一种花斑鱼,体型跟麦穗差不多,但是身上有很多黑色条纹,看起来很漂亮。中间有个老乡路过,看到钓起来的都是这种小鱼,有些不屑说,钓这种鱼有什么意思?他们在水里一天能钓几十斤大鲫鱼、鲤鱼。

确实,这些鱼个头不大,食用价值可能不高,但是看着一条条花花绿绿、形态各异的小鱼,从水塘里被钓起,乐趣还非同一般。

只能说不同的钓鱼人,享受垂钓的方式不一样吧,钓友们,你们觉得呢?

罗非鱼广东人称为“垃圾鱼”,在广西却成珍品


罗非鱼,广东的朋友一定很熟悉,可以说大到珠江等江流,小到路边的水沟里,到处都有罗非鱼的踪影,甚至一到下雨天,路面积水的坑里都有罗非鱼出没。然而,这些到处都是的罗非鱼,却常被做垃圾鱼,无人食用!

广州市内河道里的罗非鱼群,密密麻麻却无人捕捞。但另一方面,在西南的广西、贵州等地,罗非鱼却是上佳的美味食材。为何广东、福建一带被看做垃圾鱼、生态灾害的罗非鱼,却在西南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成了上佳的鱼鲜?

在广西,罗非鱼是受欢迎的食材。虽然统称罗非鱼,可是我国各地生存的罗非鱼,分属于几十个亚种。比如在广东、福建等发源地,许多罗非鱼都是养殖场逃逸出来的初代纯种罗非鱼,其中以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为主此类罗非鱼往往体型较大,可以长到数斤乃至十多斤。

广东钓鱼爱好者钓起来的巨型罗非鱼。然而,在广西、云南等地,自然水域中生存的罗非鱼,已经是多代杂交以后,多种罗非鱼基因混杂,已经很难分辨出其属于什么品类了。这些杂交罗非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体色斑驳多彩,且个头较小几乎跟本土鲫鱼很近似,二三两的居多,长到一斤都很难。

广西罗非鱼个头较小,但体色更华丽。那为何初代纯种罗非鱼,吃起来反而不如乱七八糟的杂交罗非鱼?这主要还是由水质决定的,因为经济开发,广东的许多河沟的水质堪忧(甚至是珠江),一些水域发黑发臭,生存其中的罗非鱼自然肉质腥臭,难以食用因为这种垃圾罗非鱼数量极多,一些黑心商贩会将其捕捞卖到鱼市,败坏罗非鱼的口碑。

脏污河道里生活的罗非鱼,而反观广西、云南等地的,像乌江、盘江流域、万峰湖等,水域环境保护尚可,仍然可称得上是绿水青山。因此,在这些水域生长起来的罗非鱼,自然也能恢复其原本鲜美的肉质,成为一种美食了。乌江里的罗非鱼长到1-2斤的是极为上佳的食材,也很罕见。两地罗非鱼的巨大差异,让人惊叹,也可见生态环境之与各类生物,甚至人类的重要性!

什么是大马哈鱼?为什么它一直在奔波,洄游意义是啥


什么是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是一种海洋鱼类,属鲑科鱼类,是鲑鱼的一种,为海洋中上层集群肉食性鱼类,其上下颚具利齿,体被小圆鳞,鳍类发达,游泳迅速,性凶猛,也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有9亚目25科146属510种,纯淡水种类82种。大马哈鱼素以肉质鲜美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其中我国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的黑龙江畔盛产大马哈鱼,被誉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一般要长至4周~6周岁,才能达到性成熟。成年大马哈鱼的鱼卵必须在淡水区域中才能孵化、存活,因此,它们不得不每年于每年秋季(8月一10月)或春季(靠近北冰洋地区则3月一5月),弃海溯河,到它们世代相传的出生地、一“母亲河”,去产卵繁殖后代。

千里艰险追寻故乡

大马哈鱼一生都在奔波的鱼,要一往一返经历两次几千千米路程的远航。大马哈鱼的这种集体返乡的迁徙,可以说是大自然中的壮举:这一路上,它们将消耗掉所有在大洋里积累起来的脂肪,甚至需要把肌肉纤维转换为能量,来支持自己游回故乡。同时,等待大马哈鱼这场伟大而壮丽的旅行的还有,黑熊、棕熊、森林中的鸟类,捕捞的人类等等,它们都渴望并守候着大马哈鱼的到来,这是一场生命盛宴。

1、山长水远却毅然昂首直冲,一路上横冲直撞,鱼鳞很容易被刮破,鱼嘴也会被撞歪。为了能冲过瀑布,飞跃拦河大坝,它们仿照传说中的鲤鱼那样蠕动着身躯腾空而越,顶着无数水珠刺身的痛苦不断向上向上,经历狂风巨浪,急流险滩,更要穿越被污染的水域。对它们而言,生死在此一搏,许多同伴为此而献出了生命。

2、棕熊、瀑布和鼠鲨是大马哈鱼必然要面对的障碍。棕熊们常常能利用多种方式捕获大马哈鱼,最壮观的是棕熊站在瀑布顶端,当大马哈鱼一跃而上时,一掌将其拍晕。

3、贪婪的人类收集大马哈鱼的鱼籽,我有几个朋友是倒大马哈鱼籽的,前些年他们去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收鱼子。满河洄游的大马哈鱼密密麻麻,将鱼捞上来就要鱼子,取完鱼子,鱼都丢到河里面,没人要的。

4、从事淡水激流钓的钓鱼爱好者,进行征服大马哈鱼“母亲河”的旅游探险钓鱼,在世界范围十分风行。若用一般的小鱼小虾作为钓饵,经不住几次抛投、冲刷,便会脱落。最好的钓饵,是用色彩鲜艳的鱼形拟饵或旋转型的拟饵。一般是向河中部或偏下游抛投,用中号抛竿和中号线轮,平举缓缓收线,使假饵在水中跳跃前进。而那些捕食似狼的大马哈鱼,一见此类“拦路挡道”的小鱼小虾跑来“胡闹”时,便会一口将其吞下。。

5、回到故乡的大马哈鱼,产下了鱼卵繁殖后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结果都令人满意。为了保护鱼卵,大马哈鱼更是日夜坚守保护,与凶狠的狗鱼做斗争,饥饿、劳累、伤残、力竭,直至自己生命的终结。

大马哈鱼洄游的意义

死亡的大马哈鱼亲体,腐烂、分解,把在海洋中生活时积累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通过流域各级河溪,滋养着流域的森林和众多的生命,因此,大马哈鱼是河流流域“生命网络的中心”大马哈鱼的生长、洄游,把海洋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带到了遥远的流域上游的森林,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沿岸流域森林中80%的氮来自海洋,大马哈鱼在这个营养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马哈鱼洄游的生态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种族繁衍本身。不要轻看每一个物种,甚至那些不起眼的生物,在自然生命网络中,它们都具有存在的意义。

据说每一千条大马哈鱼中只有4条能够幸存下来繁衍自己的后代,人生路上,像大马哈鱼一样,明知前进路上充满了艰险,布满了荆棘,虽九死犹未悔,依旧执著地向前,勇敢地面对和不懈地努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黑坑水底状态酱层,它到底是什么?


黑坑是我们钓鱼人无奈的选择,因为现在能野钓的地方实在太少,前几年我还可以去河里钓小鲫鱼玩,可是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去黑坑。

黑坑钓鱼总有讨论不完的钓技和术语。说起酱层,可能所有黑坑钓鱼人都有所耳闻,经常在坑边听到似乎是资深钓鱼人在神神秘秘地说,遇到酱层怎么着怎么着,每当我听到这些高级的论述时,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什么是酱层

酱层是鱼池长时间使用后,在水底形成的或薄或厚的类似淤泥的黑色物质。

鱼池中的酱层主要是鱼的粪便和鱼饵的残留,大量鱼未吃完的饵料在水底发酵腐败与粪便、枯枝败叶等有机物在水底形成酱层。

每年在冬季清塘时,有时我们可以看到鱼塘里有一层十厘米到二十厘米厚的酱层。工人们处理酱层的方法就是:用水冲刷酱层,再使用泵将泥浆抽出去处理。

这种酱层势必对垂钓造成一定的影响。时间一久,形成臭底,水又肥,水底都会有一层软乎乎的酱层,导致我们很难钓到鱼,大比重的饵会直接沉入酱层,鱼几乎找不到钓饵,只闻其味,这时如果窝里有鱼就会有碰线黑漂不中鱼的现象。

如何钓酱层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饵料根据目标鱼或者调钓水层掌握雾化,这是关键的一步,无论是加轻麸,雪花粉,还是风暴类膨化饵,来减轻饵料比重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饵的适口性,让手食更加容易被吸食,同时还会结合钓法适当增加二摆的时间,给鱼追饵的时间。

2、钓法最起码要调整为钓离底状态,这个有一些经验的钓友,稍减铅皮很好做到,最好再搭配高飞铅,打行程,因为一定要考虑是鱼不爱下底,半水和离底处才是决胜的关键,打行程、高飞铅同时搭配,漂浮落水基本就直立,此时线组落底时间变慢,鱼会加大追饵的性质,很多时候,会形成竿竿截口甚至鱼密度大,连竿也是常有的事。

3、酱层如何调漂找底?①使用铅皮找底,再使用搓饵找底(铅皮找底不要打满竿),铅皮由于重,可以到达实底。饵料比较轻,可能是轻触底,铅皮和饵料找底之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去调整浮漂。②搓饵找底和拉饵找底。找底时,浮漂显示的目数可能不一样,目数差别越大,表明酱层越厚。

浮漂,很多人在追求黑坑鲫鱼垂钓的时候浮漂轻小化,但切勿过犹不及。如果漂尾太细,可能饵料太容易压入太多目,造成饵料容易陷入淤泥中。

到底有没有酱层

可是到底有没有酱层这回事呢,说真的,我不敢臆断。我个人觉得水库钓鱼和黑坑钓鱼还是不一样的。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说法是要不停地强调酱层了,搞的一部分钓友,一是到没口了,就开始考虑是不是饵太重了,沉到酱层里了;而加了轻麸以后,突然有口了,就越来越认定饵沉到酱层里了。

其实你是被误导或是被洗脑了,黑坑鲤鱼的常规用饵其实除了加了特别多特别多的米,又是在常年不清底又常年大量抽饵的万年老坑,钓鲤鱼,酱层根本是无需考虑的。

再加上,黑坑撒的几乎都是养殖鱼,从头几年的沉底颗粒到现在的浮水颗粒,鱼的习性变了爱抬头吃食,不管黑坑正钓偷驴,有了底抬头的吃口,今天肯定钓的好!记得天元的某位大师说过,光有泡泡鱼不吃的时候,要剪铅皮,还特么大胆的剪!可你们知道为啥让你大胆的剪么?明白了吧?只是很多人不说人话,不办人事儿而已!

夜钓蓝刀鱼的6个实用技巧总结


蓝刀鱼的学名叫餐条,是一种跟白条、餐子、浮鲢相似的鱼种,十分有趣。因其在水中嬉游时鱼背呈隐约的蓝色,娇小的鱼身与刀相似,得蓝刀一名。蓝刀在农村是有名的鲜美鱼种,每年3至6月份的蓝刀鱼肉质最为好吃。

一、夜钓蓝刀鱼的钓法

蓝刀鱼是上层鱼,夜钓蓝刀鱼主要使用涮竿钓法,也叫水面窝诱钓法。

二、夜钓蓝刀鱼的用饵

蓝刀鱼特别喜欢吃蛆,将活蛆丢投于水面易诱蓝刀鱼上窝,也可在油糠等粉饵中拌入鱼粉之类作窝饵,但效果要差一些。

三、夜钓蓝刀鱼的钓点

钓蓝刀鱼的水域比较广泛:滩头射心水、滩腰直流水、交汇水、江心平流水都可以钓鱼。

晚上用小船泊在交汇水钓蓝刀鱼,是理想的选择,常能满载而归。钓蓝刀鱼的钓竿钓线钓组基本与涮游鱼相同,只是钓竿应比身高长10毫米,鱼钩稍大一个型号。

四、夜钓蓝刀鱼的鱼钩

钓蓝刀鱼用的三角钩,同样是不要用手取鱼的,这种假饵钓鱼,只要鱼身着地,鱼钩就会自动脱落,可以接着钓下一竿。

五、夜钓蓝刀鱼的打窝

夜钓蓝刀鱼特别讲究喂窝,鱼不上窝是不应开竿钓鱼的,久喂不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旦开竿,就必须是连续不断上鱼,上鱼率非常高,这全靠窝子喂得好。

六、夜钓蓝刀鱼的钓灯使用

夜钓蓝刀鱼可以是灯钓,也可以不点灯而钓,有月光无月光都能钓,只是有光亮钓上来的鱼个头要小,无光亮钓上来的鱼个头要大。所以,每月下旬是钓蓝刀鱼的好当口,下旬时月亮要下半夜才出来,没有月光,晚黄昏之中好钓大蓝刀鱼。

教你区分白条鱼和蓝刀鱼,一看就懂


白条是很多钓鱼人的对象鱼。有很多人都说白条跟蓝刀是同一种鱼,但其实白条跟蓝刀是有区别的。

个人看法,从体型上,翘嘴大于蓝刀大于白条。

白条能长到三指宽的很少见,蓝刀长到半斤的可以有,翘嘴更不用说了。

白条和蓝刀鱼的区别在于:

1、体长比蓝刀鱼短,一样的宽度下,

2、白条的嘴巴是往前凸的,跟身体中线差不多

3、最大的区别就是白条超级的腥,并且非常容易死,死了更腥,内脏很快就腐烂发臭。

白条鱼:

蓝刀鱼:

蓝刀鱼体长可以比白条更长,我曾经钓到过7两重的,肉质非常结实,鳞片跟白条一样很容易就脱落。

但是腥味跟正常鱼的腥味一样,没有白条那么腥臭,嘴巴稍稍往上翘一点。

翘嘴:

这个自然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某些地方只有白条没有蓝刀,所以他们认为白条跟蓝刀就是同一种,但是广西偏偏就有这三种鱼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分类,也就是说,我们钓鱼人平时钓鱼认识那两种鱼不同的习性就可以了,不过科研人员的分类就比我们普通人严格的得多,这里顺便给大家看看白条严格意义上的分类:

1号:餐条鲤科

别名(白条、餐子)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至肛门鳃耙15~18。侧线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侧线鳞48~57。背鳍具有光滑的硬刺。行动迅速,常成群游大于浅水区上层。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在长江,5~6月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小型鱼类,一般体.长l00至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数量较多,具一定的经济价值。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2号:似鲛鲤科

体极扁薄。腹棱明显,自颊部直到肛门。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小型鱼型,中、上层生活,食浮游生物。6~7月产卵,卵漂流性。分布于长江,黄河等水系。

3号:油餐鲤科

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直至肛门。鳃耙18~24。侧线在胸鳍基部上徐缓向下弯,侧线鳞40~48。背鳍具光滑硬刺。小型鱼类,喜集群,行动迅速,常在浅水区觅食。杂食,主食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雌鱼体长80毫米左右性成熟。5~6月产卵,产卵时亲鱼集群于流水表面溯游,并有跳跃现象,卵为漂流性。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4号:银飘鱼鲤科

体极扁薄。腹棱自颊部直至肛门。鳃耙12~16。侧线在胸鳍上方陡然向下弯,侧线鳞62~74。背鳍无硬刺,位于腹鳍之后。上方。臀鳍条3,20~26。喜集群于浅水区的水面游动,行动迅速,飘忽不定,故有飘鱼之称。杂食性,食昆虫、虾、高等植物碎屑。产卵期在5~6月,繁殖力强,数量较多。小型鱼类,一般体长为100~200毫米,最长可达260毫米。分布广,从华南到华北均产。

5号:寡鳞飘鱼鲤科

体形似银飘鱼。腹棱自胸鳍基部直达肛门。鳃耙9~13。侧线在胸鳍上方缓慢下弯,侧线鳞46~55。背鳍无硬刺,位于腹鳍之后上方。臀鳍条3,17~21。小型鱼类。杂食。5~6月在江河中产漂流性卵。在江河较湖泊为多。分布于黄河,长江等水系。

6号:四川半餐鲤科

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口端位。下颌前端中央有丘突与上颌前端中央的凹陷相嵌合。侧线鳞50~55,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背鳍无硬刺。臀鳍条3,11~13。中上层鱼类。个体小,一般体长为60~130毫米,数量不多。分布于长江、珠江水系。

7号:伍氏半餐

拉丁学名:Hemidulterellawui(wang)

科名:鲤科Cyprinidae

纲名:硬骨鱼亚纲Osteichthyes

生活环境:淡水

(蓝刀)体较低,扁薄,背、腹轮廓较直。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头大。口端位,下颌前端突起与上颔凹陷嵌合。无须。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下弯。背鳍无硬刺。中上层鱼类。个体小,常见体长8~140mm。分布于浙江、广西等地。

8号:南方拟餐

拉丁学名:Pseudohemiculterdispar(Peters)

科名:鲤科Cyprinidae

纲名:硬骨鱼亚纲Osteichthyes

生活环境:淡水

(蓝刀、白条鱼)体长、扁薄,背部稍平直。自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头尖。口端位,两颌前端有相嵌的突起和凹陷。无须。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下弯。背鳍刺后缘光滑。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游动迅速,喜集群活动。小型鱼类,一般体长80~140mm。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什么是跑铅钓法?它共分为4种形式


钓鱼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我,但我不吃鱼,虽然钓获不多,多数时候我所享受的不是收获,而是一种宁静和思索,比如跑铅钓法。

跑铅一词还是从学会了台钓以后知道的,顾名思义就是跑动的铅蛋,其大概的含义是说,在垂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水流的影响,在铅坠完全着底钓钝的情况下,将空心铅垂上方的太空豆,向上留出一定的距离,以至当鱼儿吞食拖钩信号(不因为铅垂的重量而影响)迅速地传递到浮漂,使垂钓者不失时机地提竿起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垂钓方法。

这么说可能有很多钓友还是不明白什么是跑铅钓法?

班门弄斧做一下详细点的说明:跑铅的调法就是无钩半水调平水,钓1~3目,所谓跑铅就是将铅皮座上的太空豆向上拉开10~15公分,使铅皮座可以在这个距离内活动。程宁大师说用跑铅钓法要抓送标,我在实际运用当中发现顿口也是一样的上鱼,而且顿口上的鱼比送标上的鱼一般都要大一些(不是绝对)。此钓法对克服小杂鱼的截食、应付风浪、以及在流水施钓有很好的效果。我在野河钓鱼都是用此方法,感觉效果不错,不知道跑铅钓法的钓友,我这样说你们明白了吗?

我所接触过的跑铅有四种形式:即大跑铅、底坠跑线、小跑铅与活铅。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形式的用法:

一、大跑铅

大跑铅钓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卧底传统钓法(很钝的钓法)。浮漂的信号手有点动、抖动、下沉(黑漂)、上浮(送漂)等,几种信号反映。

注意几个问题:

1、此钓法是鱼达利(铅皮座)已经碰底,为了有利于鱼吃食时的浮漂反映,过滤假信号,应用中等空心软长尾漂;

2、夹住鱼达的太空豆要拉开距离15CM到20CM左右,给铅皮座有滑动的空间。这样,当鱼吃食时,再轻微的动作也反映得出来;

3、 根据物理学,抛竿要满线抛竿,这有利于浮漂的反应;

4、铅皮不得加得太重,也不得太轻。太重了,当你抛竿时饵料和铅皮下沉速度太快,不利于抓信号;太轻了也就达不到卧底钓鱼的需要了。也就是说,当你抛竿时,饵铅下沉至浮漂顶端时,漂信慢慢下沉, 往往此时已有鱼信了。一般来说,漂信剩下4--5目即可。

5、用此钓法,最好用软竿,即中调竿。

6、用此钓法,一般搓料钓的居多,如果打尾数,搓拉相结合也有很不错的效果。

以上所言,只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钓友指导和纠正。

二、底坠跑线

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跑铅是钓友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底钓老鱼、糗鱼的方法。我们在进行垂钓时,往往是两粒太空豆将铅皮座挤住。跑铅钓法是将上太空豆打开一定的距离,铅坠触底的一种钓法。

在小杂鱼闹得比较厉害时,选用这种钓法,可以更好地避免,小杂鱼吃饵时的杂乱信号。铅坠是立着触地的,饵的自重不在线组的平衡系统内,在小鱼吃饵时牵动鱼饵时,往往拉不动铅坠。

它的特点是:钓目越接近调目就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将钓目定在浮标视目杆的根部,铅坠在水底也是竖立不卧的钓友们有兴趣的话,不妨在鱼缸或试标桶中求证一下。

三、小跑铅

换成跑小铅这种说法可能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小跑铅就是八字环触底或铅皮触底或没躺底以前,一种一种比较迟钝的钓法,主要针对于垂钓滑口鱼,或者是应对一些轻微走水的水域,目的是让八字环或者铅皮与水底产生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固定线组和浮漂不被水流带走,增加线组以及钩饵在水中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小跑铅钓法的线组制作与大跑铅类似,可以选择活动的铅皮座让线在铅皮座里跑,如果做钓水域水底较平,钓友对自己的调漂水平很自信,觉得调得很准,那么用一些快速铅皮座也未尝不可。能够有效地过滤掉轻、滑、涮口鱼的索食讯息,主抓死口和走口讯息,中鱼率会大大提高。

四、活铅

顾名思义,就是说铅坠是活动的。操作方法是:把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分开一定的距离(一般为2~3个铅皮座长),让铅皮座能够在两个太空豆之间来回滑动。由于铅坠是可以轻微少量的沿大线(主线)滑动,我们原本可以利用铅坠在鱼吃饵时提供的瞬时拉力,使铅坠产生下降,并结合铅坠的惯性下落使得小口信息变成大口讯息 。活铅可适用于各种钓法,要用时只要放开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即可。

关于铅坠锁死了好,还是放开了好,这是个在钓鱼界争论了20多年且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问题。对此,我的说法如下:

由于鱼吃食的力量不同、角度不同等因素,所以浮漂出现动作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活铅与死铅可能出现差别的关键是:在鱼吃食浮漂产生动作的过程中,活铅钓组上的铅坠与大线之间是否产生位移,也就是铅坠是否在大线上出现滑动!如果有位移现象,则活铅的动作差于死铅;如果没有位移现象,则完全一样。

实际垂钓中,死铅与活铅基本没什么区别,因为鱼吃食的力很有限,通常不会导致位移现象产生;而当鱼吃食的力真的大到能够产生位移现象时,浮漂的动作也都大得惊人了,黑漂了。

抓了几条小鱼,原来叫中国斗鱼,你们哪里有吗?


很多喜欢钓鱼的朋友多有养鱼的习惯,甚至可以说很多朋友喜欢钓鱼,源自小时候河沟抓小鱼的爱好,小时候抓鱼玩,长大了钓鱼玩,基因里就有钓鱼这个基因。今天不说钓鱼,说说养鱼。不少喜欢养鱼的朋友都喜欢养花花绿绿的热带鱼,因为漂亮好看。不过其实很多原生鱼也是非常好看的,比如今天说的圆尾斗鱼,圆尾斗鱼是学名,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看到样子肯定会说,这个鱼小时候抓过,养过。

圆尾斗鱼喜欢生活静水、老水、浑水中,有非常强的生存能力,有浮到水面吞食空气的习惯,所以这种鱼绝对不会死于缺氧。以前在小河沟里经常可以抓到,连稻田的水渠中也经常可以发现这种鱼的身影。以前用个罐头瓶,里面放点骨头、豆饼之类的,一会就可以抓到不少。如果用虾笼来抓圆尾斗鱼,千万记得虾笼中放空的矿泉水瓶,不能让虾笼完全沉底,防止斗鱼“淹死”,这种鱼奇葩的呼吸特点,必须偶尔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否则就有淹死的危险。话说鲨鱼必须不停的游动,让水穿过鳃裂,这样才能呼吸,停止游动就有淹死的危险。

不过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这种鱼现在变的越来越少,只有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还能看得到。小时候对于圆尾斗鱼就是养着玩,因为这种鱼有极强的生命力。当时也意识不到这种鱼的美丽,大概从09年开始,养烦了热带鱼,开始把精力放在了原生品种的鱼上,慢慢才见识到这种鱼的美丽。而且雄鱼之间打架是如此的凶,斗鱼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这种鱼只能单养,如果养在一起肯定会打的不可开交。

圆尾斗鱼体型不大,最大不过7、8厘米,小时候都是把这种鱼养在罐头瓶中。圆尾斗鱼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根据原生爱好者的实际野外探索,最终给出的一个大致的分界线,就是以浙江台州为分界线,往北都是这种圆尾斗鱼,往南就是叉尾斗鱼,关于叉尾斗鱼后面介绍介绍,比圆尾还要好斗而且更漂亮,但是不如圆尾皮实好养。台州是圆尾斗鱼和叉尾斗鱼并存的地区。

最近这些年只要外出钓鱼,都有带着密眼儿抄网的习惯,不光是为了抄鱼,而是在钓鱼准备阶段,或者鱼口不好了在钓场周边的小河、沟渠中抄上几网,看看能不能捞到这种小鱼。不过还好,最近终于在一个沟渠里发现还有这种鱼,以前虽然也再养这种圆尾斗鱼,但是大多是原生爱好者之间相互赠送交换,或者干脆网上购买的,捞确实不好捞,因为变得太少了。

圆尾斗鱼非常皮实好养,弄个20厘米的小鱼缸单养就足够了,放点深色的底砂,这样会有很好的发色。弄上一点水草,就是不错的环境了。关键在于,这种鱼不需要加温,冬天放在室内冻不死,而且不需要换水,因为喜欢老水,只要偶尔补充水就可以了。食物也非常好寻找,小米虾、虾肉是最好的饲料,红虫、红蚯蚓一口吃一条,而且利于发色。人工观赏鱼饲料也能接受,但是注意购买浮性的。一个小苗,第二年就能人工繁殖,养上3、4年是不成问题的。

钓到一条鱼,然后把它摁在纸上


如何画鱼:钓到一条鱼,然后把它摁在纸上,完成。

有这不是玩笑,这是日本的一种绘画技术,或者是记录技术,叫做「魚拓」(ぎょたく)。

那个时候有很多地方可以钓鱼,钓的鱼也很大。钓鱼几乎是生活当中最大的乐趣了,不过很少留下照片,也不像现在这样能发个朋友圈,钓的大鱼很多,最大的有100多斤,小于1斤的鱼根本不钓,看见大于1斤的才下钩。

开始仅限于单纯的钓,而后于1996年在泰安小安门水库钓上一条约20斤的草鱼。鱼友建议做鱼拓,以纪念,于是回家后我购取墨汁宣纸等开始研究制作,虽然第一次的制作没有留下很好的样品,但是留下了份很真挚的记忆和感动,从此以后,每年开杆第一次钓到的鱼很有特点的鱼都会被我收录做成鱼拓,并记录下与鱼的钓点,渔具等各方面信息,并坚持十数年。

后来,会在鱼拓上留下自己的刻印,偶尔还会有诗词歌赋啥的,记录当时的心境(我*好大一条鱼我太牛逼了),或者文艺地反映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xx这儿的鱼啊,就是那么大,好开心)。鱼拓也变得越来越精美漂亮,有时候甚至不是为了吃鱼、专门为了画鱼而去钓鱼。

说到这,你就要问了: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去钓鱼呢?因为鱼拓必须在鱼抓上来、十分新鲜的时候完成拓印,不然的话,鱼的体表、鳞片、眼睛等等,都会发生变化,若是成了不新鲜的死鱼,拓出来的就不好看了。

鱼拓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拓鱼法和间接拓鱼法,在这里介绍直接拓鱼法,此方法比较容易掌握。直接拓印是将墨或颜料直接涂在鱼体上,然后将宣纸铺盖在鱼体上拓印的方法。这种方法拓出的鱼拓和鱼体在拓印中的方向是相反的。

具体的做法是:用脱脂棉将鱼的嘴中、鳃中和肛门塞住,防止鱼体内的血水污物流出。把纸轻轻铺盖在鱼身上,从鱼身上的最高点(一般在鳃处)开始压起,很快压到尾部。最简单也就是拓出的鱼拓最有生气的方法就是用手掌一口气压完。接着用手指很小心地压鱼嘴部分。鱼嘴最好一次拓成,即便是稍有不足,也不要压第二次。

接着开始拓从鱼嘴到背鳍的头线以及从鱼嘴到腹鳍的下线。最后拓鱼鳍部分。这时压的时间要尽量短些为好。把纸从鱼身上揭下,要从鱼头方向开始。然后是在鱼拓上画出鱼的眼睛。这时要用细毛笔,对照着鱼眼画出来。

最后一步不要忘记,就是再把鱼洗干净然后吃掉啰。(多么有仪式感!)

我认为,做鱼拓不仅仅是一件钓鱼以外的事情,更是对我们钓鱼的感受体会的记录,也是对过去钓获大鱼的总结。它不仅仅记录了对我们的钓鱼经历,更提高的我们的品味,把钓鱼推向了一个艺术化的境界,对于钓鱼本身来说也是必要的。

目前在日本已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近年来我国鱼拓制作发展迅速,许多鱼拓作品堪称艺术品被收藏。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这种鱼你们叫它什么名字?广东人叫它“蓝刀”》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什么鱼料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