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和技巧。

凶猛肉食性鱼类不会改变食性来适应环境变化,但是杂食性鱼类,如鲤鱼、鲫鱼等在这方面有明显变化,会因不同季节在摄食种类上陈胜明显变化。

早 春,自然界不能给鱼类提供植物饵食,这时鲤鱼、鲫鱼便以水底滋生的摇蚊幼虫、软体动物为主食。盛夏,水中、陆上的植物、虫类都非常多,鱼儿的食饵也随之改 变。此时垂钓者用面食、蚯蚓均可引杂食性鱼类上钩。如果选用的种子或果实被风吹入水中,成为鱼的饵食,素饵、荤饵均可钓到杂食性鱼。由于自然界昆虫很多, 如以昆虫为饵(如蚱蜢、蟋蟀、蜻蜓),效果更好,甚至连草鱼这种以草为主食的鱼也会频频上钩。冬季,杂食性鱼类在饥饿时只能找到红虫等动物性食饵。因此, 冬钓时以红虫最佳,蚯蚓次之。

垂钓者在不同季节所用的钓饵也应该与水域的自然环境相接近,这才是正确的择饵原则。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人工养鱼池垂钓要多考虑人工饲养因素;二是鱼类食性的改变过程是逐渐变化的,垂钓者应通过细致观察,分析研究某个水域鱼类食性的变化规律。

相关阅读

钓鱼小药怎么用?根据不同季节来选用


钓鱼小药的作用是能够刺激鱼的摄食欲望,通过刺激性气味来引诱鱼儿上钩,很多钓鱼人都喜欢在饵料中添加钓鱼小药,因为它的作用强烈而迅速,能够非常快速而且有效地诱鱼,如果一直坐着实在没等到鱼口,用小药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钓鱼小药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鱼获满满,用得不好就会变成死窝,连原本可以上钩的鱼都会跑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用钓鱼小药来帮助我们垂钓,就必须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清楚认识小药,而且要知道不同的季节用的小药也不一样,如果不能根据季节来进行选用,就会很容易造成反面效果。

一、小药的分类

1、神经型小药

它主要是对鱼饵中的诱鱼成分有一定的增加,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激起鱼类的兴奋程度,让鱼类的聚鱼速度有所增加,从而刺激鱼儿的摄食欲,有部分的钓鱼小药还能够让吃饱的鱼儿继续吃饵。就某方面来讲,这些小药好具备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还避免了小杂鱼闹窝的情况。

2、调味型小药

有香精成分,味道十分的强烈液体的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对饵料的味型改变,调整鱼饵的营养成分,让饵料的味型更加符合目标鱼的爱好。

二、不同季节应使用不同的小药

1、夏季

到了夏季时节,这时的水温就会比较高一些了,大多数都是用比较清淡的鱼饵了,使用小药的话我建议使用清淡味的香精小药。这个时节鱼儿都比较喜欢酒味,这时就可以使用酒了,同时也还是鱼儿大量涉及氨基酸,钓友们也可以在氨基酸中加一些酒。要是鱼儿开口情况不好,水底有死窝子的情况出现,我建议可以使用乌鸡膏,它会降低鱼儿的警惕性。

2、春季

一般初春的时候水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在这个时期鱼儿们需要大量的摄食,但是有鱼类的神经系并不是很灵活,所以就需要使用重味的鱼饵刺激。我建议大家使用一些可以增养的钓鱼小药,比如一些海洋动物提取液、动物内脏等,使用这类的添加剂来增加蛋白质。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些使用香精类添加剂,在春季的时候我不建议钓友们使用药酒,因为酒会掩盖蛋白质散发出的味道。要是晚春时节使用药酒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3、秋季

这是季节对于小药的使用比较杂乱复杂,在初秋的时候小药的使用方式可以参考夏季。秋季的鱼都是喜欢香味的,可以使用奶香和酒,药酒的穿透力和蛋奶香的香气结合,这对大鱼很有吸引力。到了深秋的时候,鱼类们开始准备入冬,所以我建议钓友们使用一些调味型的钓鱼小药。要是想要快一些的聚鱼,可以考虑使用香虎酒。

4、冬季

在北方的话,冬季钓鱼就只有冰钓或者是大棚黑坑了。一般户外冰钓都是生口,要使用一些动物类蛋白小药。在大棚内钓鱼的话,作钓的人也多,大都是用商品饵,所以还是使用香精以及一些神经型小药,不然的话上岸都很难的。

刚刚入冬的时候,在南方还是可以在户外钓鱼的,钓友只要使用一般的虾粉以及红虫粉就可以了,人多的话再加一些香精,听说南方有人使用卵黄素作钓的效果不错。

根据地域和季节选择鱼饵的技巧


选择鱼饵是钓鱼的重要环节,饵的好与不好,决定能否钓到大鱼。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鱼饵也大不一样。各季节变化,每池每塘鱼类捕食习性也有差异,如有水蚯蚓的池塘,鱼儿喜食面饵。

1.春天:鱼类刚从蛰伏中恢复活泼习性,很需要摄取各种养分,对红虫、虹蚓等含蛋白质高的食饵很喜欢吃。此时因地面还较寒冷,蚯蚓尚未进入地表,所以多用红虫钓。鱼。三、四月是春钓的好时机,五月份鱼儿经过贪食复壮之后,进入交尾产卵期,不再贪食。待六月产卵过后,已进入夏季。

2.夏季:天气开始燥热,浮游生物、水藻类多起来,鱼儿口味开始变化,大鱼喜欢素食,这时选用面饵效果好。六、七月小鱼仍处于生长期,喜欢蛋白质高的食物,可用蚯蚓幼小鱼。八月,第二次产卵期开始,又不爱觅食。九月进人秋季。

3.秋季:这是各种食物最为丰富的季节,鱼儿对面饵、蚯蚓、肉蛆、蜂意等都喜食,这是钓鱼的黄金季节。

4.冬季:上冻以后,鱼儿转人蛰伏状态,活动力差,喜食红虫或蚯蚓等饵。

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饵料与小药的配制


暮春即将进入夏季,垂钓中鱼儿食性开始逐步改变。比如原来必须用红虫等活饵垂钓的鱼塘,现在素饵也能够垂钓了。所以随着季节变化,钓友们的饵料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一、钓友们的饵料配置变化方案

1、夏初与春季饵料的不同点

刚刚立夏的时候,鱼儿开始进入产卵期,这主要指鲤鱼等鱼儿。对于个体较大的草鱼,其性成熟比较晚,一般情况下草鱼生长到10斤以上才开始性成熟,且母鱼需要流水刺激才会排卵。如果是鱼塘垂钓这种大体型鱼儿少,也没有随时产生的流水,所以我们主要针对产卵期的鲤鱼进行食性调整。

鲤鱼喜甜、香和老鬼生产的腥等,这是所有钓友都知道的。当窝料和钓饵中不用活饵,能够激发鲤鱼捕食的就剩下商品饵了。针对商品饵可以有极简和繁琐的两条路子。这两种方式都不以小药为主,甚至不添加任何小药。

比如,用老鬼的螺鲤2号添加天元的一木二代,一比一混合后直接打钓一体,在有的黑坑有很好的效果。

再比如,用丸九四大金刚添加三合一、螺鲤2号、小鸡饲料、谷香诱,打钓一体也有不错的战绩。

由以上可见,进入产卵期的鲤鱼,其食性已经和夏季相差无几。所以夏季的一些饵料配置原则完全可以用到。比如,夏季肥水用素的原则,在现在就可以针对性使用。

2、钓友们的小药添加方案

既然饵料已经采取夏季经常使用的方法,那么小药也可以使用夏季经常使用的小药了。比如夏季很常见的果酸现在就已经能够使用。添加量视水情鱼情而定。还有味型刺激强烈的丁香酒也是不错的选择。包括猪母乳、七里香等都可以使用。在使用量上经常有钓友问:比例是多少?以小编多年使用饵料的经验来看,具体比例要配合您的基础饵才能确定。因为,您基础饵如果是以鲫鱼食为主垂钓鲤鱼,小药添加量自然减少,如果是鲤鱼食为主的基础饵料添加量酌量减少。

具体方法可以是垂钓时同时打两个窝点。正前方左右窝点相距2米左右距离,看鱼儿聚窝的垂钓情况,施钓后总结小药添加比例。等钓友们玩熟了一个鱼塘或是野钓区域,添加量自然形成个人系统的认识,以后无论何种小药,哪怕是第一次试用也能很好的掌握其用量和调试方法。

二、夏季小药单品或混合的使用方法

1、味型特别强烈的小药建议使用单品

以猪母乳为例,其味型持久且强烈。本来该产品是用来促进乳猪增强食欲的。后来用于垂钓后效果不错,被广泛使用。而兽药店或是饲料店里的猪母乳,其香味一沾手后经久不散,味型和其它很多小药都有强烈的冲突,经过混合调配后往往是一种怪味,所以单品使用较为安全。

七里香也是味型特别强烈突出的小药。使用方法和猪母乳类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鱼塘垂钓的话,要仔细观察常年垂钓的那些钓友使用何种小药。因为,大家都用一种小药长时间累积后,容易形成池塘偏口,其它小药不起作用。野钓当然不需要注意这些。

比如小编周边一个很小的鱼塘,他们村子里有几个人每天轮番垂钓的时候常年使用黑鸭子小药,结果这个鱼塘除了黑鸭子,其它小药都不认,所以到这种鱼塘垂钓时,小药使用要有针对性。

2、混合小药的配置方法

几种小药混合也是不错的方法,可以兼顾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混合小药的前提是要将那些味型不是特别强烈的小药进行混合。如果有强烈味型的小药,就要和味型较淡的小药混合在一起。一般3种左右小药混合就足够了。添加量也是酌量测试。

总结

其实,按照季节变化的原则来看:春天使用活饵垂钓必然效果好。但是夏季,素饵效果有很多时候比活饵还要好。这告诉我们,在饵料配置方面,不是非要价格高才能有好的效果,关键看饵料和鱼塘和鱼儿三者之间的适应性。

根据季节选择蚯蚓的技巧,和蚯蚓钓鱼的禁忌


提起蚯蚓相信每个钓友都非常熟悉,甚至都使用过蚯蚓进行垂钓。而且蚯蚓的垂钓效果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想要用好蚯蚓却并非易事,因为使用蚯蚓垂钓还有2点禁忌,各位钓友你们造吗?

请钓友们往下看,蚯蚓钓鱼的禁忌与使用技巧:

一、使用蚯蚓的禁忌

1、瘟蚯蚓不可使用

通常情况下,蚯蚓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瘟。而且这些蚯蚓不是用来做钓饵垂钓。因为这样式的蚯蚓不够鲜活,而且整体的状态也非常差。用来做钓饵的话,对鱼儿的诱惑力不足,而且钓效也非常差。因此,在使用蚯蚓作钓饵时,一定要选择非常鲜活的蚯蚓,这样的蚯蚓钓效非常好。

2、被鱼咬过的蚯蚓不可使用

在使用蚯蚓作钓饵垂钓时,尽量要勤提竿换饵。隔段时间就要提竿检查蚯蚓的状态。当看到蚯蚓被鱼儿咬过了,就一定要进行更换新的蚯蚓,不能再继续使用这样咬过的蚯蚓垂钓。不然无法吸引其他鱼儿来吞钩。因此,各位钓友想要鱼获高,就要长时间使用1条蚯蚓。

二、根据季节选择蚯蚓

体型与牙签类似的蚯蚓称之为小蚯蚓,红色蚯蚓的钓效为最佳。在冬季、早春时适合使用其进行垂钓。而且在冬季时鱼类的活跃性较差,吃饵幅度小。而且开口小、吃口弱,因此尽量使用体型小的蚯蚓蚯蚓进行垂钓,便于鱼儿吞食入嘴。

但在垂钓时需注意以下3点:

1、作钓饵的蚯蚓要有足够的鲜活性;

2、蚯蚓挂钩后要保持满钩的状态,不露出钩尖、钩体等部位;

3、蚯蚓在挂钩后,不宜将其掐断。让其在钩上蠕动,更好的刺激鱼类前来咬钩。

三、春季应使用瘦蚯蚓作钓饵

所谓的瘦蚯蚓是指那些体型短小且瘦弱的蚯蚓,同样也是红蚯蚓钓效为最佳。而且瘦蚯蚓的体型尽量与牙签类似。在仲秋、暮春、惊蛰、清明这4个时期采用瘦蚯蚓垂钓。这是由于在几个时期内,鱼儿正在处于繁殖期,食欲较差,但是对高蛋白的荤饵会感兴趣。但是这是鱼类开口小、吃口弱。因此,应采用体型短小且比较瘦弱的蚯蚓进行垂钓。方便轻口鱼将其吞钩入口。

但是在垂钓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

1、在垂钓时应选择体型短小的蚯蚓进行垂钓,这是由于体型较长和肥硕的蚯蚓会导致的漂相不够准确,易发生空竿的现象。

2、使用体型细长且瘦弱的蚯蚓挂钩时,不要使用蚯蚓将钩门堵住。但是挂钩之前可去掉蚯蚓的头部,留下蚯蚓的尾部。使大约1cm的蚯蚓露在钩尖外。

3、钓组需使用直径小的线组、小号的钓钩这样的搭配。

守钓水库大鱼应根据所用窝料选用钓饵


守钓大中型水库,笔者建议用与窝料类似的饵料作钓饵,如用老玉米打窝,就用青玉米施钓;若用青玉米打窝,则用商品玉米饵钓。总之,钓饵的味道一定要略微超过窝料,这样才能使鱼优先吞食钓饵,提高中钩率。

我们也可以将商品饵深入玉米面饼、窝头等面食调整饵料味道,以适应鱼情变化。加入的饵料味型以酒香、蜜香、薯香等清香类为主。笔者通常的做法是:将50%蒸好的玉米面作为基础饵,另开商品饵——20%东峻+20%螺鲤(3号酒味)+8%超级诱饵或酒米+2%拉丝粉,2克玉米香精对水开饵。待饵料泡发后,与另外50%的玉米面揉至均匀后挂钩垂钓。此饵清淡适中,酒香及玉米香味突出;蒸过之后的玉米面黏性好,持钩性强,长时间入水而不掉落,耐小鱼闹钩;拉丝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钩上的饵料有所残留。

守钓水库的制饵原则是味道不要过于突兀,避免引起大鱼偏口或警觉。大鱼只要入窝,经过谨慎观察后认定没有危险,便会大口大口地吞食窝料,吃口非常有力。如果饵料和窝料的味道想去甚远,鱼儿就有偏口的可能。所以,钓者要尽量选用同种类型的饵料打窝施钓。在大中型水库钓鱼,只要能把鱼诱到窝子里并守住窝子,中钩获鱼就是一定的。我的一位钓友曾经在吃饭的空当将空钩放入水中,回钓位后见鱼竿被拉跑,收回失手绳后拉出一尾20斤左右的青鱼。这就是因为鱼的吃口太狠,在吸食窝料的同时把空钩一同吸入口中造成的死口。可见,守钓用饵切勿违背鱼儿摄食规律,平淡就好;大腥大香经常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要钓的不是那些小鱼。

守钓,最忌讳的就是又想抓大,又不想放小,一心二用的结果常常是断线跑鱼,一无所获。

根据鱼的习性来配制诱饵和钓饵


鱼类的感觉器官主要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们都被鱼儿用于摄食活动。

据专家研究,鱼觅食最主要是靠嗅觉。鱼的嗅觉超常敏感,据说比警犬还要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这就是为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垂钓,鱼仍会频频咬钩的原因所在。以鲤鱼为例,鲤鱼不但嗅觉极好,而且味觉也十分发达。它的探雷器是由味蕾和某些神经末梢的纺锤细胞组成的,分布在口腔、唇腭、鳃体、触须、鳍条甚至整个体表上,感味能力颇强。除寒冷季节喜觅蚯蚓等高蛋白动物饵食外,一年中绝大部分摄食期内,鲤鱼(尤其池塘鲤鱼)主要觅食醇香的谷类、豆类以及甘甜的薯类等素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的摄食习惯已使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条件反射,因此对饵物的香甜气息保持一种特殊的钟爱。古人云:临渊垂钓,必芳其饵。善钓者出鱼于千仞之下,饵香也。都讲的是这个道理。循其理,在制作饵料时,自然应以香甜味为好。

另外,与喜食浓甜的鲫鱼相比,鲤鱼则喜欢淡淡的香甜饵。当然浓和淡绝不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的,鱼的嗅觉、味觉比人类强数百上千倍,若人闻过舔过觉得可以,对于鱼来说可能就过于强烈了。有人采用过量的大曲酒和饵,抛饵后鱼星迭起却不咬钩,其道理就在于嗅觉将鱼儿聚来,味觉和嗅觉却使鱼受不了刺激而无法吞饵或吞而复吐,即嗅酒香而聚,尝酒辣而离。有人为求其甜,过量掺对食糖、蜂蜜、奶粉、香精之类(以人的口感为标准),往往也会使鱼因难以承受而弃之。

制饵时,适当加些香甜物质会增加诱力,但又不是任何香甜东西都灵验。香甜味物质中,以天然原料为上品,合成香甜物质次之。天然香甜原料中,又以谷、豆、薯类以及其他植物类的天然气味为佳,如炒芝麻粉、蚕豆粉、黄豆粉、麦麸、香油、曲酒、丁香、桂花等。合成原料中,有椰蓉、香草、菠萝、香蕉等香型香精,以及香兰素粉和某些中草药等。这些东西的调配使用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做到浓淡适度,气味与适口性相统一,以及诱饵、钓饵有别(诱饵起到将鱼诱来的作用即可,钓饵则使被诱来的鱼产生强烈的吞嗜欲望。这一般要经过钓者反复实验才能取得切实管用的效果)。

日本学者认为,鱼类的摄食过程分为激发期、搜索期、啄咬期和吞咽期等几个主要阶段,真正全面的鱼饵应与鱼类完整的摄食全程对路,鱼在引诱剂导引下向食物游动,然后在吸引剂的作用下,滞留在食物源周围,激发剂激发鱼儿开始啄食品尝,最后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吞咽并连续摄食。这几个步骤中,最后一步最为重要。于是近几年关于促摄物质的研究在我国广泛地开展起来。随之而起的专门从事生产垂钓饵料的新兴产业亦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促摄物质主要是由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无机盐、有机物等组成。由它们配制而成的促摄物质既不香也不甜,是无味的,然而它们却是鱼体内必需的、十分重要的食物成分,鱼儿对它的摄取欲望极为强烈,鱼咬石头的实验结果就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毫无疑问,这对甘芳其饵的传统认识形成了一种挑战,至少作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去诠释、认识和寻找相对应的施钓方略。毫无疑问,在配制饵料时,除香甜之外,还应更全面地顾及其促摄功能。

池塘垂钓,因不同程度地投饲全价颗粒饲料,所以配制饵料时,除香甜原料、促摄物质之外,一般还必须掺对适量鱼粉,方能适其惯常的口味。

浅析根据季节选择饵料的技巧


鱼饵是钓鱼的重要环节,饵的好与不好,决定能否钓到大鱼。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鱼饵也大不一样。各季节变化,每池每塘鱼类捕食习性也有差异,如有水蚯蚓的池塘,鱼儿喜食面饵。

1.春天

鱼类刚从蛰伏中恢复活泼习性,很需要摄取各种养分,对红虫、虹蚓等含蛋白质高的食饵很喜欢吃。此时因地面还较寒冷,蚯蚓尚未进入地表,所以多用红虫钓。鱼。三、四月是春钓的好时机,五月份鱼儿经过贪食复壮之后,进入交尾产卵期,不再贪食。待六月产卵过后,已进入夏季。

2.夏季

天气开始燥热,浮游生物、水藻类多起来,鱼儿口味开始变化,大鱼喜欢素食,这时选用面饵效果好。六、七月小鱼仍处于生长期,喜欢蛋白质高的食物,可用蚯蚓幼小鱼。八月,第二次产卵期开始,又不爱觅食。九月进人秋季。

3.秋季

这是各种食物最为丰富的季节,鱼儿对面饵、蚯蚓、肉蛆、蜂意等都喜食,这是钓鱼的黄金季节。

4.冬季

上冻以后,鱼儿转人蛰伏状态,活动力差。喜食红虫。

随着季节的变化草鱼的食性也会变化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和观察,发现草鱼的觅食有个规律,那就是随周围环境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和口环境条件下,对食物有着不同的喜好。因此,钓取草鱼时,要注意不同时候用不同饵料。

春季,当草木发芽时,它开始吃草,钓取它用嫩芽、嫩草、时鲜菜叶以及稻秧等效呆好;用面饵也可以,用谷物、昆虫则不尽人意。

夏季,草木芳菲,繁花盛放,它喜爱吃青草、树叶、青虫等绿色动植物,也爱吃某些花卉。这时,用水边嫩草、田里禾苗、稗草、饲料草、地里青菜、青虫以及嫩玉米、南瓜花芯等效果特佳i就连某些树叶也是好饵料如鼓皮树等。

秋季,青草开始枯黄,谷物逐渐成熟,昆虫慢慢改变体色,草鱼的食物也由绿色逐渐变成褐色和灰黄色。此时,用谷物和蚱蜢、蟋蟀等昆虫反比青草、青虫效果好。特别是中秋以后,草鱼对青草渐渐不感兴趣,反而对枯黄的禾毛叶、粮食类饵料以及饼粕等情有独钟,老玉米比嫩玉米效果要佳。

冬季,因气温太低,草鱼逐渐停止进食,难以钓到。但有时在钓鲫鱼时偶尔也能碰上草鱼。这说明它们此时已经不吃青草了,偶尔摄食也是蚯蚓或者面饵。

由此可见,草鱼的食物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哪个季节自然界的食物是什么,它们就吃什么。这种习性应该说是由草鱼的天性决定的,因为在草鱼还没被人工饲养的时候,它们只能吃自然界的食物,春天嫩草,夏天绿草,秋天黄叶一这种天性随着它们的基因代代相传,以致今天仍然如此。掌握这 规律,对于我们钓取草鱼很有帮助,那就是用饵必须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投其所好。

不过,上述规律不可变成公式随时套用。因为草鱼的食性不仅随季节变化,还随环境变化。如果它所生活的环境无法提供四季不同的食物,它就只能有什么吃什么。例如,在养殖鱼池,那里没有自然草料,喂的就是颗粒饲料或者饼粕之类饲料,草鱼终年只能吃这一成不变的食物,因此,它只对这类饲料喜爱,对别的食物兴趣不足,钓取它们时往往只能用喂养的饲料,不管春夏秋冬,全都如此。又比如,池塘与水库、河流、湖泊自然条件不一样,草鱼的生活环境有所差别,食相也不会完全相同。就是同类水域、同一个季节,由于水多水少、水深水浅、水肥水瘦、水中所含有机物与矿物质多少、PH值高低等各种原因,草鱼食性也可能有些微改变,钓鱼时用饵亦不可能完全一样。这种情况在农民的养殖池塘里体现较为明显,尤其是秋天水少的时候,往往甲塘用稻谷钓合适,乙塘则宜用生玉米,丙塘用熟玉米效果更佳。由此可见,在不同环境下的水域,草鱼食性有变,钓者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寻找草鱼觅食的新规律。

除此之外,草鱼的食性也与鱼的年龄有关,不同鱼龄的草鱼所吃食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草鱼爱腥,大草鱼爱草,老草鱼更爱谷物。所以,用蚯蚓钓鲫鱼时常常钓起来许多小草鱼,用老玉米粒往往能钓到大货,而在用商品饵时,小草鱼似乎比大草鱼对香味更感兴趣,大草鱼却喜欢一些略带酸性的饵料。

掌握这一规律,我们在大小草鱼的选择上也可投其所好了。不过,别忘了,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草鱼的食性也是变化的,绝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矶钓钓饵的选用及钓饵状态的影响因素


关于矶钓钓饵的探讨,或许对刚刚接触矶钓的钓友会说,这有什么好谈论的,钓饵无非就是挂在钩子上面用来钓鱼的,这种不行就换另一种,矶钓的钓饵也就是那么几种。南极虾,虾仁,本虫,青沙蚕,岩虫,管虫,石板蟹等等。听起来很简单是吧,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但是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忽视他其中的重要性。

浮游矶钓,讲究的是诱钓同步,还有人主张诱钓同类,也就是钓饵要和诱饵用同样的东西。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只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矶钓所用的钓饵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选用矶钓钓饵的基本原则是:

尽量用本地出产的钓饵。比如,各种沙蚕,本地海虾,小蟹。等等。。南极虾由于取材方便,从渔具店都可以买到,既能做诱饵又能从中挑出大个的作为钓饵,很是方便,所以也备受推崇,这无可厚非。

二、矶钓钓饵选择的针对性。

1)要针对所钓对象鱼来选择钓饵。

不同的鱼种,会有不同的摄食喜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鱼的摄食习性有所了解,黑鲷,是矶钓的主要对象鱼,他是属于杂食性的。小虾,沙蚕,小蟹,牡蛎肉,,,等等都是来者不拒,不挑食。鲈鱼,对小鱼和虾比较感兴趣,钓鲈鱼最好用虾和泥鳅,其他的钓饵对鲈鱼来说,效果一般。梭鱼,是属于滤食性鱼类,对钓饵的气味比较敏感,同时对比较软的钓饵感兴趣,因此钓梭鱼最好用烂的青沙蚕。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天的鱼情和所要钓的对象鱼有针对性的选择钓饵。

2)要针对出钓的季节选择钓饵。

春季和初冬,海水温度比较低,小杂鱼少,鱼的摄食积极性比较低,吃口轻,刁钻甚至食而不吞,吞而不潜,有时甚至只是在戏耍钓饵。这时我们在鱼饵选择上,就要做到体积尽量小,并且钓饵要新鲜,强调的是入口性好,状态自然。当然,这需要细腻的操杆控线技巧和小号的钓组以及小号钓钩和釣线来配合。

夏季和秋季,鱼类大多数情况下摄食积极。但小杂鱼这个季节会很多。钓饵一下水,小杂鱼就疯抢,导致钓饵到不了预定钓棚,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比重大,体积大的钓饵,比如虾仁。或者大个沙蚕较硬的头部等来避免小鱼的抢食,或者调整你的钓组,把钓组的重心往下移动。让钓饵快速到达钓棚。

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有选择性的来使用钓饵,才能如我们所愿。

3)要针对当天鱼的活性来选择钓饵以及钓饵的挂发。

如果当天鱼的活性很高,摄食积极,甚至抢饵,这时,用什么钓饵的效果差别不大,钓饵的挂大挂小和长短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遇到小潮,流速慢,鱼摄饵谨慎,刁钻的情况下,除了钓组的调整和细腻的操作外,还要对钓饵的种类和挂发讲究一下。

比如,原来用虾仁,就换做单个南极虾,或沙蚕试一试。并且沙蚕挂的不要太长,尽量保持钓饵在钩上的形状比较直,南极虾要去掉尾巴,这样就不会在水下打转,增加鱼的戒心。很多时候,水下并不是没有鱼,而是我们没有激起鱼摄食的欲望。

总之,我们不要迷信某一种钓饵,不要因为某一天用某种钓饵收获颇丰,就对这种钓饵的效果深信不疑,第二天又用同一种钓饵,没有钓到鱼。就说是运气不好或今天的鱼不咬钩等等。这是典型的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所以要针对当天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对待,随时应变。钓鱼的过程其实就是和鱼斗智斗勇的一个过程,谁胜谁败,只能靠我们自己本身的经验的积累。是吧。

那么,用对了钓饵就等着鱼排队上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更重要的是钓饵在水中的状态。钓饵在水中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渔获和心情。

三、影响钓饵在水下的状态的因素有哪些呢?。

1)自然因素对钓饵状态的影响。

风力大小,浪况大小,流速大小。都会影响钓饵在水下的状态,如果岸边的浪很大,钓饵在水下是上窜下跳,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钓饵的稳定,方便鱼就饵,

选用比重较大的钓饵如:虾仁,本虫。。等等,还要调整你的钓组,把子线上的夹铅加大并且下移甚至把夹铅加到钩子上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钓饵尽量保持稳定。同样,当风力加大,流速加快,我们都要及时对钓饵和钓组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要让钓饵离开钓棚,保持钓饵在水下的最佳状态,方便鱼就饵。

2)人为因素对钓饵状态的影响。

钓饵在水下的最佳状态就是模拟自然的状态,这当然需要钓鱼人有高超的操杆控线技术和经验。有人把钓组往水里一扔,任其漂流,,钓鱼这时就像买彩票。而有人会根据流速,风向,等做出一系列的操作,利用各种张线技巧,让钓饵在水下活泛起来。后者的钓饵在水下的状态非常好,那么他的钓获量肯定比前者多。。所以大家要重视矶钓中的操杆控线,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就会慢慢进步。。经验是钓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3)钓饵自身因素对状态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南极虾比较轻,下沉慢,在流速较慢,风力适中时,诱鱼效果和水下状态都比较好,而当流速加快时,由于南极虾比重小,在水流的冲击下,就会飘起来很高,离开钓棚,这时就要在子线上加咬铅或下移咬铅,让钓饵到达预定钓棚的目的。而这时如果用比重比较大的虾仁或沙蚕,情况就会好很多。所以我们要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钓饵。

小杂鱼闹钩,流速较快,浪比较大,就选择比重较大,下水较快的钓饵。相反就要选择比重小的钓饵。当然,这时也可以通过钓组调整来达到目的。不同的钓饵会有不同的体积,自重,形状。都会导致钓饵在水下产生不同的状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性的使用钓饵。

钓饵不同的挂发,也会影响状态,单个的南极虾和挂一对南极虾以及挂多只相比,他们在水下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状态不同,诱鱼效果就不同。沙蚕挂的长短,沙蚕的粗细都会在水下产生不同的状态。诱鱼效果同样也会不同。

大海充满了变化,谁也不知道下一杆会上什么鱼。所以,我们要能够随机应变,也许这就是矶钓的魅力所在吧。。要想让自己玩的开心,就要让自己在钓鱼过程中学会讲究,不要将就。细节决定一切,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个有心的钓鱼人。用心去钓鱼,用心去享受。哦也。。

随鱼情的变化灵活搭配钓饵的技巧


垂钓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任何环节出了纰漏都将影响全局。其中钓饵运用是否得当,更是事关收获多寡,不仅要选好饵还要会用饵,应因时因地因情灵活变通,活用钓饵。

一、随天变。天气变化对钓鱼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此阶段钓效好与坏,钓饵的灵与不灵直接接受天气变化的控制。总体来讲,冬钓用饵应考虑到水温较低,以富含高蛋白的荤饵作为主打,适当地配以少量的素饵为辅,荤素结合,以达到让鱼开口,诱鱼上钩的目的。

二、随水变。钓饵的运用与水情亦有较大的关系,特别是水的质量不同,对钓饵的影响更直接,如水的温度不同,溶氧度不同,还有水的肥瘦即酸碱度不一等。垂钓时,不能完全按某种鱼喜食什么样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运用钓饵。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针对所垂钓水域的特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用饵料。

三、随鱼变。鱼的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等等都决定了垂钓活动中的鱼情总处在千变万化中,即使在家养鱼塘里,由于喂的饲料不同和喂养的方法不同使鱼养成一些独特的习惯,弄不清鱼儿这些习惯,你认为是最好的钓饵,鱼儿未必认可。因此垂钓时,要注意你所垂钓区域里的鱼食性有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就应该采取特殊的对待方法,投其所好,饵随鱼变,到什么塘里,钓什么鱼,用什么饵。

四、随地变。各地都有各地用饵的一些习惯,东西南北中,各处钓友可能会对长期使用的某几款钓饵情有独钟,久而久之,不仅熟悉了钓饵的性能,并能在当地熟悉的水域里运用自如,而当地水域里的鱼可能也会逐渐认同并习惯摄食。而往小范围来说,同样一人,在两处不同的水域里垂钓,用饵也应有区别。因此,钓饵的运用也应因地点的变换饵变换,不要幻想拥有所谓的祖传宝典通杀天下。

五、随时变。对鱼类升高习性稍有了解就不难而知,鱼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进食的,它也有休息的需要了,时间变了,周围的情况也变了,鱼儿的胃口也就变了。为此,钓者要善于观察细微的变化,要熟悉鱼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摄食的规律,捕捉最佳出钓时机,进而将钓饵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六、随法变。钓法的不同也决定钓饵的运用有所不同,同是使用手竿垂钓,不同的人在运用钓饵上就会不一样,有的习惯搓饵,有的则习惯拉饵。比如在冬季垂钓,由于气温水温很低,为了调动鱼儿觅食的积极性,有的钓友采取了适时地逗一逗的钓法,让钓饵动起来,效果往往很好,此时,饵的状态很重要的,我个人之见,逗钓时,拉饵较好,大量的粉末状饵料散落于水底使鱼被其色香味所吸引而无法吞食,当再一次抛钩时,势必能引鱼上钩。这种虚实结合的办法,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垂钓时,钓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钓法采取不同的用饵方法。

影响钓饵的因素有很多,运用钓饵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每位钓友应本着快乐钓鱼、钓鱼快乐的理念,在实际垂钓中,随机应变,灵活用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