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配饵技巧。

俗话说“三年练竿,五年练饵”,充分说明了鱼饵配置的高难度性;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饵,究竟怎样开饵?个人认为,要根据具体鱼情的需求进行选择、搭配和制作。本站有篇文章如何配制鱼饵也对鱼饵的配制进行了讲解,不过万变不离其中!

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

实际垂钓中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对饵的感觉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所以饵料配置时首先要树立“尊重鱼的味型”这一理念;鱼事中,我们发现“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所以饵料搭配一定要考虑使用足够的颗粒饵,这往往在钓事中容易被钓友所忽视,重粉饵轻颗粒是普遍现象;商品饵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或标注,大多商品饵凭肉眼也能分辨出颗粒大小或片状大小;颗粒饵是指通过机械等工艺流程形成的颗粒状饲料,也包括粮食类颗粒;竞技钓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颗粒,因为找到了本塘颗粒就等于找到了鱼的美食和万能饵;所以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搭配组合原则。

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

商品饵都有比重,开饵前要看清标识,一般情况下,浮钓用饵比重要轻,底钓用饵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也就是说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台钓用饵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一旦钓点淤泥过厚,双饵有可能被遮掩,这样一来鱼的很多有效吃口就会被错过,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就要用比重轻的饵进行适当调整。

3,注重饵料味型的搭配

“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淡水鱼类最为喜欢的几种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档,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味型搭配的主要原则是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喂什么味型的饵料,用什么味型的钓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节中的不同使用原则即可,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

4,注重主饵和辅饵的搭配

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饵和辅饵,盲目选用饵料和相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到鱼的;鱼事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

5,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

“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当遵循的基本用饵之道,也是垂钓活动中开饵搭配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鱼喜欢什么就搭配什么,不是鱼去适应饵料,而是饵料去适应鱼,不迷信饵料,但却要顺应鱼的口味,设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简单,记住:天下没有不吃饵的鱼,只有鱼不吃的饵,“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永远都是不变之道。

小编推荐

学习鱼饵:会选饵、用饵、配饵的技巧详解


1、选饵

选饵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选味鲜饵;二是选对口饵;三是选熟悉饵;

无论是窝饵还是钓饵,饵料的新鲜度相当重要,俗话说,一 鲜当三香,鲜饵为选饵之首。

饵的新鲜度可以通过看颜色、闻气味来确认,再者,钓什么鱼 用什么饵,叫对口饵,选对口饵是涉及能不能钓到鱼的关键。

饵料分为本味饵、香饵、腥饵、浓腥饵、腥饵、酸饵等。

一般情况下,钓鲫鱼、鲤鱼要选香腥饵,钓草鱼要选本味饵, 钓鲔鱼、鲶鱼等凶猛鱼要用浓腥饵。

这些最基本的做法,一定要弄清楚,饵料分为饼饵、种子饵、 粉饵、虫饵、草饵、原生饵、袋装饵等。

如果不是特别的需要,钓鱼一定要选用自己熟悉的饵料,也叫 经验饵,选用已经通过自己实践的饵,成功的概率要大。至于选用 新饵,也是可以的,但成功的概率难定。

2、用饵

钓鱼用饵与季节有关,与水质浑清有关。

春冬两季宜用熟饵荤饵,夏秋时宜用本味饵素饵,这是广义上 的一种说法。

事实是,春冬两季,气温偏低时,鱼的消化能力会明显降低, 鱼对熟饵比较感兴趣。春鱼产籽,冬鱼抗寒,鱼体都需要补充蛋 白,摄食荤饵比较积极。夏秋之中,天气炎热,气温偏高时,鱼的 口味偏淡,此时用本味饵素饵更符合鱼情。不论哪个季节,在清水 中用饵与在浑水中用饵是有区别的,在清水中可用深色饵,而在浑 水中则应用浅色饵,以提高水体中的可见度,这是绝对不能颠 倒的。

3、配饵

配饵也叫饵料的组合,任何钓鱼人都可以制作自己 的配方饵,但是,配方饵是以经验作为支持的,是需要实钓基 础的。

通常的做法是:以粉饵、种子饵、饼饵、草饵为基础原料,加 上香料等组成钓温驯鱼的配方。

以鱼粉、虾粉为主,加入适量粉饵作黏合物,组成凶猛鱼的 配方。

目前,最为简易的做法是:将袋装商品饵与原生本味饵相配 伍,能进入一种新的组饵状态。

不过,在本味饵中加入增香剂和增味剂,更适合野钓用饵。配 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一个因素和少一个因素的诱鱼效果是不 尽相同的,饵好饵坏是相对的,是有变化的,一定要掌握应变 技巧。

配饵要防止出现恶性配方,配方一味浓、重、多的做法,就可 能出现坏配方,两种不同的增香物混合在一起,为配饵之大忌。

如在袋装香粉饵中再加入某种香品,就会出现异常。多数情况下, 在新鲜的本味饵中加入味素和氨基酸之类作增味剂,有很大的配饵发 展空间,实用效果相当明显,更容易形成白已独立的配方饵。

饵料搭配技巧要点及配饵公式


配制饵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式饵。即由两种以上的饵为搭配进行配制的饵。现如今市场上商品饵琳琅满目,对绝大数的钓友们来说是无法一一去了解掌握的,也完全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垂用饵是根据具体鱼的需求进行选择、搭配、制作才有效。个人认为大体有以下原则:

一、粗细搭配

㈠所谓粗细搭配,是指饵料本身颗粒状粗的和细的搭配。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人对饵的感觉并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水中之鱼对什么最感兴趣?许多实践证明,鱼对鱼觅食、争食发出的信号最敏感。鱼觅食、争食产生的信号是什么呢?觅食、争食产生的淤泥雾化区和争食产生的震动。笔者实践证明,鱼在水面争食、饵掉到水面的声音,对其它鱼具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如果是水面争食所产生的信号,足以使两米以远的,头朝反方向的鱼做出反映。所以,在 竞技比赛中有的高手习惯于不钓进窝鱼。其用意是想利用进窝鱼,引诱更多的鱼进窝。

㈡粗细搭配,基于以下考虑,搓饵必须要的粘合力、雾化和续窝,保持窝内有足够饵能留住鱼、饵团的比重等。即,引诱、钓、留鱼。引、钓、留可以说是用饵的基本三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粗颗粒状物可用于留鱼,而细粉在水中形成的雾化区,则被鱼认为是鱼吃食时搅动的结果,具有引鱼的作用。这是鱼对饵的表面需求,我们在配置饵的时候或许考虑别的问题,对鱼的需求则容易忽略。好在饵料厂家做饵,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如若不然,厂家或许会生产出如同砖块似的饵也未可知。

㈢粗细搭配最为典型的是颗粒饵!颗粒饵是指使用机械的挤、压、烘、膨化等工艺形成的颗粒状饲料。我们知道,北方与南方因为原料成本、喂养品种不同、颗粒本身配方也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大体了解到,北方颗粒多有豆粕,鱼粉,动物、植物蛋白含量高。南方夏季气温高,颗粒中多用菜子饼、玉米、米糠、麦麸、骨粉。因而北方颗粒比较粘,南方地颗粒比较散。竞技垂钓者在比赛中谁都想找到本塘颗粒,因为本塘颗粒就是该鱼池的万能饵!然而,制作颗粒饵用于垂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一些竞技比赛中,本塘颗粒饵犹如鱼的圣餐,是选手们都希望得到地。颗粒在使用前,要使用机械进行粉碎,也可以通过水浸泡,再与其它辅助饵一并制作。粗细搭配需要比例,在南方江浙一带,颗粒用量大约在50%左右,其它辅助性饵可以占到50%。粗细搭配可以用同一把饵料来完成,也可以采用开两把,或两把以上的饵来实现。例如,打窝饵与钓饵分开,在钓混养、野外垂钓时采用比较好。在实际施钓活动中用底窝饵与钓饵分开是人们常采用的做法。

一号配方:颗粒50%+丸九五号40%+丸九大黄鲫10%;

二号配方:颗粒50%+老鬼夏鲫,或者天元一目二代、无锡鲫鱼帅40%+丸九大黄鲫10%;

三号配方:颗粒60%+雪花粉(打碎)40%。以上这些饵只要注意制作手法和饵水比例,都能做出状态不错的搓饵来。

㈣如何解决饵料的散与粘的问题。在实际垂钓实践中,人们将搓饵在水底的融化时间作为开饵是否符合要求的标准之一。过于散,难以挂上钩,过于粘雾化性差,只能对付慢鱼用。若要解决饵料粘的问题,加拉丝粉是常用的手法;其次,加小麦蛋白含量丰富的饵料也是一个有效办法;第三,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搅拌达到饵料粘的效果;例如,多搅拌、多搓揉。我们注意到,凡是含有植物、动物蛋白的饵都有越搅拌越粘的特性。

以搓饵为例。一般认为,饵料从入水到融散的时间大约在30~50秒钟时间,以这样的标准,大体就能符合我们垂钓的需要了。这个要求一般垂钓者都很难达到,但是通过多练、多观察,我们可以大体接近、掌握这个标准。其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开小样,即饵做完以后搓一颗正常大小的饵团丢入小饵盘中观察它的融散时间长短。粗与细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普遍的饵料搭配组合。

二、比重轻与比重中、重搭配

商品饵在生产中都标有饵的比重,这在我们使用中不难发现,却很难把握。一般认为,打浮用饵比重要轻,其实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钩饵在水底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上钩挂饵压饵过大,就需要我们将浮标钓目调至钝,甚至极钝。这势必迫使我们要么换更大的浮标,要么放弃许多信号,等待出现真实滴死口。因此,许多朋友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喜欢用比重轻的饵进行调整。

我们知道腥饵是专钓瓜子鲫的用饵,这些饵多半比重中、重。打底钓瓜子鲫鱼的饵比重重反而好一些,尤其是我们采用零点二或者更细的子线、用极小号钩。为什么这么说呢?通过室内实践我们就不难发现,特小钩、特细子线、再加上比重很轻的饵,钩饵在水底经常会处于漂浮状态。这一问题是很多选手,容易疏忽也难以发现,而对选手钓获影响很大,也是经常使选手陷入困惑的原因之一。在鱼池垂钓,也有走水问题,我们以为钩饵到底了,其实根本没有到底,钩饵带着子线飘荡处于离底的状态。这鱼还怎么钓的好?所以说,在打底钓瓜子鲫的时候,饵的比重还是重一些为好。

三、腥与香搭配

㈠腥香搭配是我们在垂钓中最为常用的饵料搭配组合。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鱼饲料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腥本身可以分为海虾腥、海鱼腥、淡水鱼腥、肉腥、骨粉、蚕蛹粉、奶类。近几年,有用红虫、蚯蚓粉等动物蛋白作为饵料添加成分的,严格讲也是腥的一类。植物蛋白腥如豆粉。香,可以具体分为植物类香和动物蛋白类香。谷物类香有麦、薯、稻米、玉米、麸皮、豆、菜子等。近几年还有瓜类香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情况下,有的动物蛋白由于加工工艺不同,性态完全不同。例如,鲜活蚕蛹通过烘培、研磨所产生的粉就不是腥味,而是动物蛋白香味。肉松、鱼肉加工而成的鱼肉松,就只有香味。

㈡拿什么鱼用什么饵,喂什么料,用什么饵。淡水鱼幼苗期大多喂食豆浆、鱼粉,许多鱼在春花年龄段,对植物蛋白腥和鱼粉腥味比较敏感。腥本身在水底有较强的穿透力,而养殖户一般在深秋季节会增加饲料中动物蛋白的比例。因此,冬季引鱼适量含腥是有必要的。我们在钓生口瓜子鲫的时候,虾粉可以用到饵总量30%,或者更多就是这个道理。

㈢、腥香搭配的变化。腥香饵使用范围很广,在鱼池、在野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开春以后在水库用腥香饵就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碰到小杂鱼闹窝、鱼离底起浮等特殊鱼情,腥香饵总是我们上选用饵。在大多数情况下,腥香饵都需要针对具体鱼情进行变化。腥,可以从浓腥变为腥、微腥、植物腥。香的变化范围更广,但是从味觉角度去看,也可以分为浓香、香、清香、清淡。清淡饵是我们常用来钓大鱼的,在人的嗅觉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的情况下,大鱼却能找到,这也是一个规律。那种非要把鱼钓的好坏,与饵的自然香味浓与淡联系起来的说法,很多情况下是人的主观推断,更像是在自欺欺人。

㈣活与死的配置。你选用一钩用活饵,一钩用粉饵,是很凶的手段。即便是在冬季,这种钓饵配置都是很有效的。

四、主料与辅料搭配引申的几个问题

㈠主次不分,大杂烩配饵方式。有朋友喜欢将各种饵参合在一起用,理由是各种鱼都兼顾。其实,这种做法即使是高手,在竞技比赛中都很谨慎。各种饵混杂在一起,起码增加了饵料状态的控制难度。而且,在没有熟悉饵料特性的情况下,饵料差异可能造成你颗粒无收。习惯这样配置饵料,也妨碍对饵料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正如有的朋友所说,钓了几年鱼就知道开几种饵。

开饵需要一定思路,也就是你在制作一把鱼可口的饵。要根据鱼情选择主饵和辅助饵,要根据具体鱼情和拟使用的打法确定制作手法。盲目选用饵料、确定开饵手法都将影响我们的技术进步。

㈡正确认识和使用添加小料。许多人对一些钓手使用小料,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感到神秘。以至于不愿意认真研究如何开饵和锻炼开饵手法。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国内几种主要的淡水鱼的基本食性是前人研究发现,总结传承下来,完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例如,香、酸、腥、腐、臭、酒、甜等搭配,主要针对那些鱼种。谷物类香,是钓混养比赛用饵的主要方向。有些成熟的经验,也为饵料生产企业所采用,用于饵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例如,土豆、甘薯、玉米、麦麸。添加用辅助料有,甜菜碱、糖、绿藻、麦蚜胚等。

㈢不要迷信丸九饵。

丸九饵最大的特点是制作工艺精细,物理状态明显好于一般的国产饵料。需要认知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高手主要是用丸九饵进行状态调整。除非鱼池的鱼长期被使用丸九饵料钓疲了,只认丸九饵不认其它饵。

五、重要性原则

所谓饵料搭配的重要性原则,是指具体鱼情是决定饵料搭配、制作手法的唯一依据。在养殖鱼池垂钓最能体现重要性原则。养殖鱼受饲养人定时、定点、定量、定料的饲料投放影响,逐步改变形成一定的就食规律。基于这个道理,许多人都认识到使用喂养饲料的重要性。这是成熟钓手普遍遵循的用饵之道,也是我们垂钓活动中,选择用饵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具体鱼情信息不明的情况下,一般的办法是试钓。一组人员均使用不同的饵进行试钓,从中发现鱼最感兴趣的饵。如果无法试钓,只能采用多开饵备用的笨办法了。

晚秋钓鱼的配饵和引逗技巧


一、钓饵荤素兼备

晚秋的鱼对食物几乎来者不拒,很少挑三拣四。但实践证明垂钓用饵的首选应该是荤饵而不是素食。诸如油葫芦、蚂蚱、青虫、小虾、蚯蚓和动物内脏等。因为霜降过后便是寒冬,鱼为了越冬必须抓紧结冰前有限的时间,储备足够的营养。而荤饵所含的蛋白质最多,完全可以满足鱼的需求。但是,只用荤饵也不行,钓养殖塘还是用素饵效果好。因为鱼塘里的鱼吃惯了喂的饲料,垂钓时只有在基础饵粒掺上该塘喂的饲料才能奏效。但其味非香即腥,不能过于清淡。此外,尚可用颗粒、玉米粒、薯丁等固体素饵,为了增加味道,挂饵后蘸点香精或曲酒效果会更好。总之,用饵之道就是投鱼所好,晚秋垂钓用饵一定要荤素兼备,切记单一。

二、钓法制造动态

1.定点引逗钓

把钩投出待钩落底后,如半天无鱼讯,可上下提提线,之后每隔三五分钟重复一次。提线落线意在使钓饵动起来,由死变活,由静态变动态,通过引逗利于鱼发现早吃钩快。提线时动作宜轻不宜重,幅度不要过大,间隔时间要适当。采取此种钓法钓洞穴、树根、草洞和石旁十分有效。

2.移位拖拉钩

要遵循“慢、变、停”三字操作。“慢”是指投竿后无鱼讯时,往回拖拉的速度要慢,这有利于钩饵被鱼发现;“变”是指拖线的方位和角度有变化,即不仅可以回拖,也可以向左向右拖,意在扩大钓点范围;“停”,是指在拖拉过程中要有间隙,就是拖一段停一会儿,拖拖停停,拖停并举,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移位拖拉钓要在水面和水下无障碍物的水域进行,用串钩最好,用活饵更佳。

3.走漂触底钓

要在流水中进行,即把钩线投到流水的上游,让钩线顺流而下缓缓移动,变静态的等鱼上钩为让鱼追饵吃钩。走漂钓要加长脑线,起码20厘米以上,目的在于延缓钓饵的下沉速度,加大摆动幅度,便于鱼尽快尽早发现鱼饵。让底钩触底上钩悬浮,意在延缓放慢钩线的移动速度,同样为了让鱼今早尽快发现鱼饵。

诱饵窝料的选择使用和搭配技巧详解


一、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鱼的诱饵选择

诱饵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还是必须和垂钓环境与垂钓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诱饵的聚鱼作用。

一般来说,做到使用的诱饵和环境要相互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控制诱饵味与水体的差距不能太大,就是水体越肥,诱饵的气味就要越浓;水体越瘦,诱饵的气味就越要清淡。诱饵的气味类型越符合自然的状况越好。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口味,因此主钓对象鱼不同,则诱饵也要有所差异。

主 钓鲫鲤鳊等常见中小型杂食性鱼类,使用香腥气味的诱饵效果较好,一般谷物类的自然香气也都有很好诱聚效果;而草鱼除了谷物类的自然香气和青草香气以外,还 喜欢谷物发酵产生的自然酸气;鳙鲢则喜欢比较浓烈的酸臭味,但甜香气对鲢鱼也会有很大的诱惑力。一句话,诱饵只有能够投其所好,才能发挥其诱鱼的最佳 效果。

二、诱饵和钓饵的搭配原则

诱饵的搭配原则:

香型的搭配:一般使用的诱饵,同一个钓窝,只突出一种香型,最多使用两种互相比较和谐的香型,常规搭配类型的香甜、香腥、酒香加谷物香、酸臭。

形态的搭配:一般的诱饵(除了动物内脏、田螺、大蚯蚓)都要有粉末和颗粒共同构成,有的甚至需要使用块状诱饵(如糠饼、大豆饼、棉籽饼)与细小颗粒搭配,当然也有单一使用酒米诱钓鲫鱼的情形,但多数情况下,都要包含主诱颗粒、粘合剂和香料添加剂(曲酒也属于香料添加剂的一种)。

钓饵的搭配原则:

钓饵搭配时,需要针对主钓的对象鱼确定定位型,主要诱鱼气味以一到两种为宜,配材总量一般不应该超过5种以上。

饵料搭配技巧:用饵配饵的原理,看了不走弯路


配置饵料是我们钓鱼人的一大难点了,在我的垂钓生涯当中,经常看到很多钓友不懂得怎么根据实际的水情鱼情去配饵,只是一味地追求一款神饵配方。这样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什么万能的饵料配方,任何配方都应该根据你实际的作钓环境来进行调整,比如气压、水温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饵料的配制到底应该遵循那些原则。

一、商品饵应用

在日常垂钓中,不管野钓还是黑坑,我们用的最多的还是商品饵,商品饵以其效果好、状态好、易存放、易掌握,成了现在钓鱼的主要饵料,但由于饵料厂家、品牌繁多,鱼龙混杂,对很多钓友尤其是新钓友的应用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如何选择目前市面的饵料,以及如何开制适合鱼情的饵料,是我们需要认真掌握的。

1、记住配饵公式:基础饵(50%)+主攻饵(30%)+状态饵(20%)+添加剂(适量)

2、实际配饵不要公式化、复杂化。首先记住一点,配饵公式只是参考不是标准,主攻饵或基础饵单开都可以钓到鱼,有些情况下,例如竞技比赛到后期,有味型的饵几乎不吃,而状态饵单开的白饵反倒会有很好的效果。有的钓友喜欢十三香,7、8种饵料开一款饵也能钓到鱼。但最终效果和渔获是否让人满意就有待商榷了。

所以用公式做参考,饵料品种追求少而精准,要每次少开,多次开,根据水情、鱼口变化不断调整,方能得到一款适合鱼情的饵料配方。

3、如何选择饵料

一是最好选择一个厂家的饵料,冲突相对较少。二是最好选择本地多数钓友常用的饵料,鱼养成口癖。三是,饵料主要味型就是腥味(添加有动物蛋白,一般红色)和香味(本味,主要是植物蛋白,一般黄色),配比基本就是腥香比例的变化,各选择一款就够了。四是要有两款状态饵,拉丝粉(拉饵用)和雪花粉类的状态饵,控制状态。五是添加剂,也就是小药,除家里有的蜂蜜、曲酒、糖、盐以及味精等,市售的常见小药即可。

4、如何配制

前面说了饵料主要是腥香比例的变化,一般规律是,温度低加腥、小鱼喜腥、北方鱼喜腥以及静水鱼喜腥,反之加香,也就是增加香味(本味)的比例。但要记住,这只是一般规律,不是定理,只能是参考,钓鱼永远是以现场实际效果为准,上鱼才是硬道理。

然后要注意状态饵的添加,拉饵肯定要加拉丝粉,但拉丝粉有粗细之分,钓小鱼拉小饵,应用细拉丝粉。添加多少也需要结合饵料中原拉丝粉的多少,这个需要试验。雪花粉类状态饵可根据情况,选择添加或不添加,选择雪花粉类状态饵,是因为其相对好掌握些,能减轻饵料比重,同时可控制雾化,少打揉雾化好,多打揉粘性好。添加量、水比和打揉次数,一定要试验,得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最后是小药,记住小药正常情况是不需要添加的,尤其是野钓只有遇到特殊天气以及水情鱼况,在鱼不开口或吃口很差的情况下,才添加使用的。使用方法是宁少勿多,逐渐加量,看口调整。小药多是诱鱼或促食剂构成,所以小药的用量必须多次试验,精确掌握。用好就是神药,用不好不但无效,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4、如何开制饵料

在配制完成后,开饵主要是手法。目前主流是拉饵和搓饵,开制重点,一是水比,一般拉饵,饵水比1:1,搓饵1:0.8,实际应用中是需要调整的,不可教条。二是混合和综合,饵料要充分混合,加水后要和水充分混合,要有充分的综合时间,最好5分钟以上,冬季还要延长综合时间或用热水。三是打揉,拉饵要少打揉甚至不打揉,但必须攥紧纂实。搓饵必须多打揉,让饵料均匀且硬度适中。

二、永远不要忘记天然饵料

1、说个事例,记得有一次钓一个不熟悉的黑坑,当时人很少,钓位不限,使用商品饵垂钓,半天没有一口,可对面有一钓友,连续上鱼,随上前讨教,发现饵料很简单,就是几穗新鲜的嫩玉米,刀切下玉米打窝,钩挂上整个玉米粒钓鱼,问他为什么想到黑坑用玉米呢,他说本地都是用玉米钓的。随要了两穗,没想到下去后就开口了,后来分析,可能就是本地都是用玉米钓和打窝,鱼已经形成了吃玉米的口癖,所以用商品饵反倒没反应了。还有一次是野钓,也是用商品饵,鱼倒是没少上但个体普遍偏小,而旁边的一位钓友,上鱼速度不快,不过个体却很大,后问询得知,使用的饵料是蚯蚓,随换蚯蚓后,发现上钩的鱼个体确实大些。

2、通过以上两个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有些时候,用天然饵料比商品饵更有优势,因为鱼对天然饵料的警戒心很低,尤其是大鱼对天然饵料更喜欢,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天然饵料。在准备商品饵的同时,也要准备些玉米、麦粒、蚯蚓、红虫等等,在商品饵不利的情况下使用,说不定就会有意外之喜到来。

三、实践和实验永远是第一位

无论我们日常钓鱼得到的经验,还是大师们钓无定法的理论,都能明显的看到,没有一种鱼见了就吃的饵料配方,也没有一种漂动就上鱼的调漂方法或是钓法。纵观很多钓友的实际钓况以及钓鱼大师的垂钓视频,能够看出,凡是钓获满意的,多是善于提前了解分析鱼情,善于及时根据鱼情调整饵料或钓法的人,也就是说钓好鱼就是一个不断了解、分析、调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而效果必须不停的实验才能达到,所以要想用好饵、钓好鱼,必须记住,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和实验永远是第一位的。

商品饵的搭配及使用技巧,不懂配饵可不行


无论是在传统钓里面,还是在台钓里面,商品饵(本文指的是粉饵)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和趋势了,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在出钓时都会选择使用商品饵,因为使用商品饵能更加方便快捷,对于绝大多数的钓鱼爱好者来说是比较便利的。而且商品饵的不同搭配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气味和雾化状态,能够适应很多不同的水情和鱼情,有时我们用天然饵料效果不太好的时候,用商品饵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不过,钓鱼人都应该会觉得商品饵要配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搭配技巧

明确鱼饵中的动植物比例。大鱼喜素,小鱼好荤;肥水多素,瘦水多荤;水热多素,水冷多荤....等等诸如此类钓鱼饵料关于荤素的说法,根本就在于饵料中动植物的成分比。搭配饵料时需参考使用。

味型。在搭配商品饵料之前,钓友须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饵料的主要味型,然后适量添加类似味型的饵料。在自身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观察附近钓友使用的味型。通常,红色多为腥,黄色多是香。要注意的是,部分商品饵料的味型会冲突,产生奇怪的味道,影响鱼口。比如草莓味、蒜香味的使用就要特别慎重。

状态。饵料的状态在竞技钓中非常讲究,其实在休闲钓中,大家也需要注意,竞技钓中讲究自有讲究的道理。比如钓底时,要求鱼饵的比重大,能快速到底,并在底层雾化。如果比重轻,饵料入水就开始雾化,那么钓点附近的垂直水里全是饵料的气味,即使把鱼诱过来了,也是上下乱窜,浮漂上的假信号会特别多。空竿率高了,难免影响钓友的心态。在饵料搭配时,既要保证饵料的雾化成分,又要保证饵料的颗粒成分,这样既能诱鱼,又能使鱼留窝。

二、使用技巧

配饵公式: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还是那句话,在使用陌生鱼饵之前,一定要熟读说明书,并且要读懂说明书。如果说明上说加10%拉丝粉可制成拉饵说明饵料中本身拉丝粉含量并不多,开饵时可适当添加。其实大部分饵料中都含有拉丝粉,仅是多少的问题。其他状态饵如雪花粉等,就要按照具体鱼情酌情添加了。

搅拌。关于搅拌,大部分钓友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也有商家在宣传自家饵料时说可以随意搅拌。但经验告诉我们,同一方向快速搅拌出来的饵料其状态会略好于胡乱搅拌的。不管谁对谁错,搅拌之前的一次性加足水这点上是相通的。加水后快速搅拌,使饵料充分均匀吸水。

静置。这个过程可能会被很多钓友忽略。其实静置的过程就是让饵料中各成分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这点在冬天尤其明显。天冷时,静置后10分钟左右的饵料更容易出状态。

打揉。在饵料开完后,若发现其附钩性不好,可以适当打揉。但其状态达到你的要求之后,切勿再打揉。要知道拉丝粉即小麦蛋白,越打揉越筋道,到最后好好的饵料就会变成一团死面,其在水中的雾化及饵料的入口性会大打折扣。

钓鱼饵料的虚实搭配 野钓与黑坑的配饵区别


垂钓饵料必须讲求虚实变化,对,您没有听错,饵料务必要虚实兼备!虚即为味型;实即为实实在在鱼儿能够捕获的饵料。

一、饵料的虚

1、甜、酸、腥、香都是虚

饵料的四种基本味型就是甜、酸、腥、香,这是无数钓友多年总结的宝贝。这些味型出现在饵料当中,其本质对于鱼儿来讲不能果腹,也不能长久的保留,所以称之为饵料的虚。主要作用是用来诱鱼,鱼儿一旦进窝要形成喜欢但吃不饱又不想走的状态,虚饵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2、虚有自身标准

饵料的虚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对象鱼是鲢鱼或鲶鱼,自然用臭味好。但臭味针对对象鱼太少,所以不作为饵料虚的一种味型。甜、酸等等味型,基本是模仿水底的无氧发酵过程,所以,这些味型虚的有标准。

水下无氧发酵,其本质和酒的发酵过程类似。且发酵后的味道容易扩散,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鱼儿常年在水底,从这些习以为常的发酵过程形成获得食物的条件反射,只要获得这些味型的信息,就明白有食物可吃。所以,饵料以虚诱鱼,其本质就是模仿水底的状态。

掌握饵料的虚,其实就是抽取水底无氧发酵后产生的一种或两种味型进行强化。比如,甜和酸匹配后,既能垂钓鲤鱼也能垂钓草鱼。且甜、酸味型之间彼此不冲突,如果以药酒加速其水中挥发和扩散速度,垂钓效果自然好。甜可以添加大量红糖,红糖制作工艺中产生的自然焦香类似于101蜜枣的香味,因此,大量添加红糖效果不错,也可以用枣香型小药替代。酸可以是果酸、发酵后的麦麸玉米面等。这些酸甜特性的饵料混合后,产生的诱鱼效果非常不错。

3、虚中有度

虚的状态是钓友们通过对水底状态的模拟实现,有其自身的度。超过这个度或达不到这个度,都不能获得好的诱鱼效果。把握这个度最好的方法是用纯天然饵料。比如,我们垂钓草鱼,就发酵韭菜,然后添加其它酸味小药,小药添加作为辅助,量也少。为了实现饵料的成型状态可以同时发酵玉米面,为了进一步增加饵料的雾化状态可以发酵麦麸等。这些天然饵料针对野钓或肥水塘都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用小药配置,则一定要讲求强味型之间的冲突问题。比如,果酸属于味型极强的一款小药,丁香药酒也属于味型极强的小药,因此,钓友们要避免将果酸之类的小药和丁香酒之类的小药混合添加。两种强味型彼此争夺表现,最终会形成一种怪味,效果反而不好。所以突出虚的主题,其它作为辅助,是小药配置虚饵的关键所在。

二、饵料的实

1、可吃的饵料都称之为实

窝子里有了可吃的饵料,鱼儿喜欢吃,但就是没法吃饱,鱼儿自然不想走,钓获自然会增加。有一种说法是:只要窝子里有鱼,什么钓饵都可以?其实这种说法不全面。如果钓饵不能进一步巩固窝子,钓几条,鱼儿就散开,也不能有多少钓获。

实讲求实实在在,有的钓友说:哄骗着鱼儿咬钩,怎么着也得下点本钱!这话充分说明,饵料的实必须做到看得见、闻得着、吃得到,但就是吃不饱。简单来说,钓饵中添加红色或者是黄色的麝香米就是为了看得见又吃不饱;添加天下无双或者是玉米打窝,就是实现闻得着,吃得到。如果钓饵中实现了这些主要的实实在在的可吃、可看、可闻的东西,就做到了一边强化窝子的同时增加钓获的效果。

2、野钓的实和黑坑的实

野钓饵料的实,必须大量投放饵料,真正做到窝点有东西可吃。这是无数钓友几经验证的实际经验无需多言。

黑坑的实,则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小编有一次春天垂钓,全塘不开口,小编在白天一直抽竿,没有停,两饭盆大小的鱼儿被小编花一天时间陆续投放到水底。白天的闷热过后,晚上7点时鱼儿开口。小编决定连续夜钓,就用这个窝子一晚上钓获19条7斤以上草鱼。这说明,小编的窝点经过一整天的布置,已经在水底铺设一层饵料,味型也达到一定的扩散程度。因此,当鱼儿白天没有开口,晚间进食的时候首先进入小编的窝点。所以,黑坑的实讲求将饵料均匀布散在水底,最终形成窝点有食物可吃、可看、可闻,但就是吃不饱的效果。

总结

饵料虚实变化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但将其分类可以使钓友配置饵料时更具针对性。还是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我们人人都爆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