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鱼饵配方。

鱼饵的制作和使用,可参考以下的方式:使用手竿钓鱼,最普遍的做法是先向水中撒些诱饵,这样做主要是诱饵在水中扩散,利用自身香味将附近的鱼引诱到钓点附近,随后抛竿用诱饵钓。现在,台湾钓法是不用诱饵的,也有一些钓友用诱钓合一法钓鱼,这种做法是将钩上的饵料先抖落水中,抖过几次后,使窝中积聚了一些饵料,然后再使用钓饵,但多数钓友还是比较习惯先投诱饵,再垂钓。尤其是在水库、湖泊、河流中进行垂钓,先抛诱饵再垂钓的方法比较适用。投撒诱饵,看似简单,也是有讲究的。每次撒多少量,如何撒,撒的频率是多少,制作诱饵应掌握什么原则,都要根据鱼的不同、水情的不同、气象情况的不同而不同。鱼饵的制作应由三种成分的原料组成:虚料、实料、添加剂。虚料,并非是虚无的,而是与实相对而言,通常是指粉末状原料。这些物质质量轻,在水中很容易扩散,随着水的波动向周围漂散开,钓鱼人将这些碎屑在水中散开的情形称为雾化。由于碎屑向四处扩散,很容易引起水中游动的鱼的注意,于是,鱼会循着这些诱饵游向饵料区,饵料区的饵料要比那些虚料多,使得鱼儿很快聚集,饼粉、麦麸粉、糠粉、豆粉等都属于这类物质。实料,一般是指颗粒状、块状物质,因为食料有一定的重量,不会像虚料那样扩散,而是沉入水底或近于水底的水中。这些物质是让鱼可以吃到的。对鱼来讲,它们追求的也正是这一类的食物。如玉米、饼块、小米、碎米、饭粒等就属于实料,这部分物质是不可或缺的饵料。添加剂,也称为辅料,也属于虚性物质。添加剂是制作饵料重要组成部分。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饵料的气味。鱼具有十分灵敏的嗅觉,游在水中的鱼,通常是靠嗅觉来寻找食物。当鱼在游动时闻到某一种气味时,如果是自己喜欢吃的一类食物,便会循着气味源的方向游过去。因此,添加剂的气味在饵料制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气味有甜味、臭味、香味、酸味、腥味等。添加剂的种类较多,不管固体的、液体的,还是糨糊状的都有很多种。如粉末状的有气味的中药材、糖、中药泡酒、各种饮料、水果的渣滓及有气味的植物、药粉、鱼粉、血粉等都可用作添加剂的原料。作为添加剂,气味的浓度要适宜,太刺鼻的添加料少用为妙。用量也不宜多,种类也不宜杂,一种饵料应以一二种气味为主。在饵料中添加多种添加剂,制成的饵料也许会让鱼避而远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鱼饵制作常识

相关知识

如何制作一款好用的鱼饵 饵料之间搭配的常识分


制作饵料是门大学问,想要学会不但要有足够的实践基础,亲自制作过很多饵料。更加需要一个知识的基础,了解饵料的各部分组成,以及组成之间的重要性,还有不同饵料的性质。

饵料是由多种材料构成,不同的材料之间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区别,想要制作一款优秀的饵料,饵料之间搭配的常识必须烂熟于心。

一、饵料搭配

一款优秀的饵料,不同部分之间的组成往往很清晰,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具体的功效,不可以相混淆。根据不同的功用,决定了饵料的分量,以及组成的效果。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一款成型的饵料分为四部分组成: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基础饵:一般是由各种谷物作物组成,不过,因为钓鱼需要的不同,主要是由肉类构成,但是没有谷物基础饵的数量多。基础饵的最大特点在于,就算没有任何的添加物,自己都能够成为一款饵料,虽然效果不一定非常好,但是作为一种单品饵料没有任何问题。比如可以直接作为谷物饵料使用,或者窝料,还有类似红虫肉浆之类,都是单品饵料。

主攻饵料,通常是由骨粉,鱼粉等物组成,它们一般属于二次加工的产品,在味型上的主要性非常明显。并且多是一些粉末状,粉碎后出现的物品,将其添加到单品饵料中,就能够增加饵料不同的性质,以及味道的加成。将单一味道的基础饵单品,改变成为复合型的饵料效果,改变了饵料的整体味道。

所以一般多是香型,或者腥型两个部分,尤其是腥型的味道,主要就是根据主攻饵料的效果来提升。最常见的几种有骨粉,鱼粉,螺肉粉等。

状态饵,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根据钓鱼的需要,调整饵料本身的性质,以及状态。主要是一种具有针对性,根据环境和鱼情的要求,可以适时变化的添加物。它们的主要作用虽然也是诱鱼,但是不从味道上出发,只是针对鱼类的状态,以及适口性来施加作用。

最为常见的几种就是麸皮,或者雪花粉,以及各种轻型的粉末状饵料。扩大范围来讲,包括水也算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改变饵料的状态。

添加剂,也就是常说的小药,它们的组成属于可有可无,主要是靠钓友自己的习惯。小药主要起到一个促食剂,或者诱食剂的作用。它们的代替品,多是指酒类添加味道,或者通过某倒工序替代,比如发酵的过程,也能够增加饵料的诱食作用。

二、搭配的原则

上面介绍了几种饵料的不同作用,接下来说一下饵料直接的搭配原则。

首先是粗细搭配,颗粒饵料和雾化饵料相结合,也就是钓鱼中的虚实结合。无论是诱鱼的需求,还是最终达到留鱼的需要,都是要根据虚实结合的原则进行。

根据鱼类需求决定比重,无论单品饵料,或者商品饵,它们之间的比重都是有所区别,追求不同的比重,就意味着不同的入口效果。这要根据自己的目标鱼的入口性原则,或者不是规律进行决定。

香腥原则根据季节而定,腥味和香味在鱼饵当中是最重要的味道区别,它们的选择受到季节的影响更大,要根据季节的特点进行变化。

最后还有饵和水的比例问题,这个关系非常重大,它能够影响到鱼饵的最终效果,需要钓鱼人多注意一番。

开饵手法技巧很重要 鱼饵的配制基础常识


鱼饵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活,看似简单,实际需要很多的程序和技巧。虽然很多的常用素食饵,或者天然饵都可以直接使用,但如果能够进行二次加工,味道必然将会好很多,鱼类也会更加的喜欢,诱鱼效果有所提升。

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将会影响到鱼饵最终的性质和效果,所以需要很多的配制鱼饵的常识才行。

加水顺序很重要

配制鱼饵当中,加水是最重要的一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都喜欢提前加水,在饵料还没有混合好的情况下,已经把水倒进容器中了。这种方式不能说错了,但是出来的效果必然是要有问题的,而钓鱼用的饵料最不能有的就是问题。

在配制鱼饵时应该是先把饵料配置好,然后再进行加水,水不要急着加。饵料提前配置好,搅拌均匀之后,再加水,则会保证饵料在最后形成时,其中的配料是均匀的。而反之,提前加水,水对于饵料有一个粘性,加水后的搅拌,效果就会差很多。

当饵料团中饵料的分布不均匀时,钓鱼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我们捏成的饵料团,某一个部分的某种饵料味道过大,或者配比过重,鱼儿过于敏感就会避免吃饵。

所以后加水,才能够保证饵料的状态是均匀分布的,这个时候均匀分布的饵料团入水后才能够长时间保证良好的效果。

水量同样关键

前面提到了加水的顺序,但是加水作为最关键的一步,当然不止这一点要求,加水的水量同样重要,它干系到了饵料最终会呈现的干湿度,或者入水后的雾化效果。通常情况下,饵料团想要雾化好,出来的饵料呈稀状,质地较软,就可以多加入水。而反之,则是少加水,出来的饵料团就更硬一点,雾化也会较差,当然了适口性就变差了,小鱼一般不会靠近。

必须要说的就是加水应该是一次到位,避免二次,甚至三次添加,后期加水或者增加干粉是非常麻烦的一种方法,容易干扰到饵料的均衡性。

揉搓的程度

加水会干扰饵料的雾化,软硬,但可以通过水量多少来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揉搓饵料时的力度,时间等来控制。

在使用饵料,包括制作饵料时,揉搓的时间都会影响到饵料的效果,因为饵料的黏度和雾化最终是受到含水量的影响的,而揉搓的时间越久,含水量则越低。

这也就决定了,随着揉搓的时间越长,力度越大,则饵料的雾化效果越差,黏度则会变得更加的大,适口性也会更差。而适度的揉捏,将饵料轻轻的拍制即可,没有必要向做馒头揉面一样。

多实践,多练习

这句话虽然有点废话,但是多试验几次自己的饵料,才能够真正了解到配置一个饵料需要的步骤和水里,包括饵料本身的配比。一次饵料的制作,包括了加水,搅拌,调制成团,吸水等很多步骤。

所以在一些特定的步骤当中,比如吸水这一步来说,虽然饵料已经成团。但是在实质上,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雾化效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将饵料团放置,直到其中的水分和饵料结合好,达到了吸水的饱和度,在掰开已经做好的饵料团时,可以看到拉丝粉的丝才行。

而这种时间的把握,就需要多练习才能够掌握,通常一款好饵料,一个制作中都需要很多的失败之后,才能够做出来一流的,可以使用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