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钓鱼的技巧。

从《鱼饵诱食剂的作用及自制饵技巧分析上》中了解了鱼饵中诱食剂对鱼的吸引作用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自己搭配出一款饵料。

经验告诉我们底层的鲫鱼喜欢甜味、香味,底层的鲤鱼喜欢甜味、腥味,鲤鱼与鲫鱼相比更喜欢甜味、更喜欢包谷粑,鲤鱼更是螺蛳的天然杀手;中层的草鱼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五毒俱全、荤素皆食型,更喜欢表皮无绒毛的绿色叶子(对表皮多绒毛的叶子如南瓜藤、冬瓜藤、麻叶等则兴趣不大),了解这些特性后,咱们就应该对症制饵。

怎么对症制饵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制饵的原则。

制饵原则=基础饵+对象饵+颗粒型窝饵+状态饵+调料。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但忌大杂烩,做出的饵料要有针对性,切忌盲目。

基础饵:包谷粑或发酵包谷粑、颗粒饲料等。(注:颗粒饲料为动植物蛋白,因鱼粉而本身腥味较重,其中更添加有所谓的诱鱼精,包谷尤其是嫩包谷具有天然的香甜味道,鲤、鲫、草鱼等皆喜食。)

对象饵:根据鲫鱼和鲤鱼两种对象鱼而定。鲫鱼,鲫鱼型商品饵如疯钓鲫、黄鲫等,生胡豆粉、炒黄豆粉等;鲤鱼,鲤鱼型商品饵如螺鲤等,甜红苕、螺蛳肉粉等。(注:鲤鱼是螺蛳的天生第一杀手,特喜欢吃螺蛳。)

颗粒型窝饵:起留鱼作用,如鲫鱼用酒米,鲤鱼用酒泡麦子或发酵麦子。(注:麦子(发酵麦子)是钓鱼的好饵料,基本上能避开小杂鱼,鲤鱼、草鱼喜食;秘招,做发酵麦子时,在用温水泡胀后应蒸制而非煮制;做发酵包谷子或麦子时、不能整得太耙(烂),因发酵的过程中能自然软化。)

状态饵:调整粑粑散化的时间,炒香的麦麸、炒香的包谷面等。(注:主要作用是对粑粑收水。)

调料:调整饵料的味型、增强诱食性,改善适口性。如酒味(白酒、药酒等)、甜味(蜂蜜、红糖等)、腥味(螺蛳粉、虾粉等)、香味(奶香、果香等)、酸味(果酸等)、臭味(臭豆腐、阿魏等)等,以及改善饵料适口性的复合氨基酸等。(注:酒味、甜味都可以有,至于其他味道、自己酌情处理,绝对不要做成大杂烩,一定要有针对性,注意控制气味的浓度。)

编辑推荐

鲤鱼拒食的现象分析及应对技巧


拒食是鱼类生活周期中的重要行为之一,尤其是大型的淡水鱼类,例如鲤、鲩、青等。经鱼类行为学研究表明:鱼类的索饵行为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对温度、光照、饵料等周期性变动的生态因子的一种主动适应。例如:我们在春季里钓鲤鱼,虽然养殖塘的鲤鱼早就开口了,但是较大的湖库就不行,非要等到表层水温上来,鲤鱼逐适温层调节完生理机制才会近岸索饵。实际上这就是鲤鱼对水温这种生态因子的一种主动适应。

再如光照:我们在夏天的库湖内钓鲤鱼,早晚是上鱼的高峰值,其他时间则不然:而春季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是高峰期,鲤鱼的索饵意愿表现的较强烈。秋季则是在下午14时左右出现摄食高峰。从光照上看:夏季里的光照时间长,阳光直射水面。趋弱光性的鲤鱼大多隐匿在光线较暗的水底或者蔽荫处。这时背光就成为鲤鱼的一种被动适应,但是春秋两季光照又成为鲤鱼的一种主动适应的生态因子,因为对于冷血变温的鲤鱼来说,趋温是适应中的第一要义,避光则退而其次。

春天在大水库作钓,我经常看到一些钓手不光钓手竿,还顺便打上几根海竿,其实这就是不懂鲤鱼的习性。春天去哪啦?春天的光照时间短(指阳光直射水面),80%的热量只在水表面下1~2米范围之间吸收,鲤鱼趋温就游弋在这一层面上。登高望下去我们都有见过鲤鱼在水表层之下巡弋的经历!这个时节打海竿,抛得再近也比手竿抛得远,饵料根本不在鲤鱼的适温层,结果可想而知。2014年的春天,本人驻钓六峰湖去早了,手竿钓近岸不到2米的水深都无鱼咬钩。后来用路亚竿子挂2.5克的亮片,搜索1米左右的水层却连上鲤鱼。撞车之奇和意外之喜,就在于鲤鱼的趋温和饥不择食!

鲤鱼在索饵方面具有显著的周期变化,它比趋温和避光方面来的直接,抛开生理和季节等原因,单从垂钓这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由它的饱食程度来决定,另一方面则由鱼的防御本能来左右。但是这两方面都可能是钓鱼人自个儿惹的祸。我们不妨想想近几年来,在春季作钓较大的湖库方面,鲤鱼刚开口时钓地好好的,但过几天就不行了,鲤鱼基本上停口,即便是有上钩的,除了口小口微外,大多是钩子在鱼口腔内挂得很浅,且多不是在正口上。什么原因?有人说是鲤鱼进入了生殖期内的厌食症阶段。但是鱼刚刚才吃了几天食啊!说它才步入生殖期之前的储备营养阶段还差不多。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钓鱼人窝子内不断堆积的窝食和竿食喂饱了鲤鱼。从解刨学上看:鲤鱼本身没有胃,食道管后端紧接前肠,除直肠外其他肠腺均不发达。也就是说:鲤鱼的肠道消化功能并不强。它的消化系统主要靠体内产生的消化酶来运行,而消化酶的生成又离不开高水温,温度越高产生的消化酶越多。因而,饱食下的鲤鱼白天就在窝点不远处的水表层之下。

钩子在鲤鱼口腔内进入的较浅或很少正口,这说明鲤鱼对竿食产生了戒心。前苏联的鱼类行为学研究专家普拉塔索夫,在他的《鱼类视觉及其近距离定向》一书中指出:运气不好的鱼被钓上2~3次以后,残留的鱼便会出现防御反应。鲤鱼并非要直接经历,只要看到或感觉到同类的遭遇便足以产生记忆,虽然这个画面是短暂的,但通过次数的增加将画面不断强化,从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对于钩饵的回避产生了拒食现象。

许多钓鱼文章指出:要在水底将鱼遛疲再牵到水面上来。针对鲤鱼这种条件反射的拒食现象,这种操作其实恰恰对鱼群的影响是极其强烈的,上钩的鲤鱼在挣扎中会撑起各鳍。有些鱼这么做有警告作用,但对于鲤鱼来说则是大难临头,那么我们能不能将鱼在第一时间拎出窝子,譬如说将其拽上水面?即便是你能做得到,其意义也不大,鲤鱼的视觉系统同样会看到头顶上发生了什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变换钩饵。例如:弃商品饵用虫饵,变悬坠为卧底等等变通来打鲤鱼条件反射的时间差,从而达到钓取它的目的。

诱钓在实际垂钓中的作用 饵料入水雾化诱鱼分析


很多年前刚开始学钓鱼时,使用的是传统的七星漂钓法。出行简单方便 ,一根钓竿,钓鱼缠绕在上面,一盒蚯蚓,半瓶酒米就可以开始一天的作钓,时有收获。看到竞技台钓的钓友们,常常不屑一顾,认为钓鱼哪用背那么多东西,这样饵料,那样小药,浮漂一大盒,费钱调漂又麻烦,还得背个大箱子,这不自找累受嘛!这样的误解持续了一年多,至到那一次......。

一次应朋友之邀请,去一个人情塘子(也就是没有开放过的私人塘)钓鱼。我还是一竿一线就出发了,到了地点才知道,朋友也邀请了另位朋友。开始钓鱼了,一看装备,这位朋友是台钓爱好者,装备整齐。管它呢,我迫不及待的就下钓竿开始钓鱼了。自家塘子,鱼真多,蚯蚓下去就有口,几分钟时间,几条大板鲫鱼就钓上来了。我回头一看,那位台钓朋友还是调漂找底。记得当时我嘴里还嘀咕:有这么麻烦嘛,你就装吧。哪知道后面发生的情景,让我汗颜羞愧不止。

这位台钓朋友离我也就三米左右吧,准备好后,就开始抛竿作钓了。记得他开始是快速的抛竿,几竿下去,就有鱼上钩了。更疯狂的是大约十分钟左右吧,他已经竿竿中鱼,双飞不断。而我却在慢慢的空竿,甚至到了后面钓一尾鱼都要等上二十分钟。完败,让我羞愧难当。

现在想来,当时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因为他很好的利用了台钓诱钓结合的优势,把我窝子里的鱼诱到他的窝子里形成了抢食,才让我越到后面没有鱼钓了。

言归正传,的确,台钓的好处现在越来越被钓鱼人所喜爱。它所宣扬的诱钓结合的理念更是深入钓鱼人的心。诱钓,即从作钓开始,边诱边钓,边钓边诱,最大可能的保证窝里的诱食不断,可持续的引来更多的不同鱼类。要做到这点,主要要从饵料和抛竿方式入手。

竞技台钓,饵料一般都不使用活饵,都是开制商品饵料。饵料在开制的时候,我们一般可以开制两团饵料:一团诱鱼窝料饵,一团作钓饵料。开始快速抛竿打窝的饵料,我们可以开得松散一些。根据我们上饵的技术手法,只要能保证顺利抛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散一些,这样饵料一入水,就会很快的形成雾化起到聚鱼诱鱼的作用。

诱鱼饵料相对作钓的饵团,可以选择含有颗粒的一些饵料来制作,或者可以在钓饵里面加10%到20%的小米,这样的话入水后,饵料轻的部分雾化后随水流分散诱鱼,而其中的颗粒或者小米入水后直接落入水底,可以让诱来鱼有食吃而不散鱼,这就是诱食的效果之处。

而我们的钓饵的话,如果是选择搓饵,就要做得软一些,鱼儿吸食起来也更方便入口。如果是选择拉饵,拉出来的饵料就要圆润饱满,残留物要少,附钩性要好,这样才不会出来假口和乱口。

一般来说,诱饵要比钓饵做得粗糙一些,颗粒要大一些,适口性要差一些。这样的话,诱来的鱼就会吃你的钓饵而忽略诱饵。浓引淡钓可能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即窝 料选用味型重一些的饵料和小药,起到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鱼的作用。而当鱼儿进窝后,采用相对自然的,刺激性小的饵料作钓,会让鱼儿吃起来更放心,更顺口。

饵料说完了,诱钓结合时,对于我们的抛竿来说,就不能像普通钓法那样死等。这需要我们有较好的体力,不断的抛竿诱鱼。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抛钓竿一定要勤。

前面三到五竿,饵料入水即可抬竿,让饵料从上而下形成一个雾化区。然后继续抛竿,饵料到底后即扬竿,这样持续二十多竿后,可以适当放慢节奏。饵料到底后,我们可以停留二十秒左右,看是否有鱼口,如果没有,就继续提高抛竿频率;如果有鱼口了,我们就可以适当放慢节奏。所以诱钓结合时,一定要把握好这样一个节奏的快慢,应该钓时就着重钓,应该诱时就应该以诱为主。这样才能保证窝里随时有鱼钓。

要做到竞技台钓这样的诱钓结合,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练习,抛竿落点要准确,不能前后两竿相距太大,这样东一竿西一竿,抛下的饵料过于分散,也起不到聚鱼于一点的效果,影响起鱼的速度。

浅谈钓鱼找底的作用及技巧


想必大家都知道,找底是垂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尤其是以台钓钓鱼的时候,不管是竞技钓、休闲钓、流水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在这里浅谈钓鱼找底的作用及技巧。

一、找底的作用

在实际垂钓中,第一步就是要精确找底,这是钓好各种钓法,多获鱼的前提。拿悬坠钓法钓鲫鱼做例,因为鲫鱼作钓的应用是钓鱼体系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垂钓技巧的基础。不重视找底或找不着底,会影响到后期作钓的判断,对确定钓灵还是钓钝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第一竿的鱼口不是底钓产生的,就会把鱼层钓乱,特别是各水层都有鱼的情况下。

二、找底的方式

找底的方式在现有的垂钓运用中有多种多样,如,挂子线、不挂子线、挂双饵、挂单饵、不挂饵等等,这取决于钓手的认识和习惯。在此笔者只谈挂饵找底(因为,绝大多数的钓友为了简便,在出钓前就已经把线组搭配固定好)。挂饵找底时应选择搓饵,并且要挂双饵,饵料要搓得瓷实些、雾化慢,重量比正常饵团稍大即可,也可采用无味的橡皮泥或其它等重的物品代替找底。如果在找底中出现截口时,要多抛几竿直到准确找到底为止,切不可图省事,出现误判,使找底半途而废,导致钓乱鱼层。

三、精准找底

找底时,不要抛满竿,可避免浮漂和饵料呈斜线,确保找底更准确。当浮漂露出水面1目时,表示双饵已到底,之后可按照当日调目进行精准找底,调几目就要找几目底,尤其是在使用软尾浮漂时,更应使调目精准,使水面与调目的目格线平齐。找底目数不是作钓目数,但找底是调整钓灵钓钝的关健依据,因此,在实际作钓中,特别是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作钓,为了尽快了解鱼情要先从钓灵开始。如,鱼的种类和状态、鱼层情况、饵料的针对性、钓目的确定等等。当不断出现空枪现象时,应分析判断原因(钓钝还是钓灵),并逐步上移或下降浮漂调整钓目。变更钓目时,浮漂上下的定位太空豆决不能移动,作为逐步恢复钓灵、钓钝的依据,否则,将会被鱼层搞乱搞懵。

四、找底的步骤

因钓手的认识和习惯不同,找底的程序、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复杂、有的简便,但大同小异,在此不再多做描述。我感到,找底时为了节省时间,当浮漂的漂尾还未露出水面时(铅皮过重),不用下压水线。当铅皮剪到浮漂露出水面1-2目左右时,应下压水线作精细调整校验,直至调整到浮漂露出水面所需的调目。

五、自然水域找底

即使在自然水域钓小型鱼类,也要准确找到底,包括钓点四周1~1.5米范围的水域底部;钓大型鱼类时,找底的要求可稍宽松些。无论是钓小型鱼或钓大型鱼,浮漂都不可调得太低,相对调高钓目便于找底,避免在找底时出现较大误差。

冬季钓鲤鱼的用饵技巧及添加剂使用


冬季气温低,鲤鱼不太爱游动,想要钓鲤鱼,饵料上的功夫可不能少下。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些用饵诀窍,或许能给各位钓友带来一些帮助。

虽然鲤鱼所喜爱的饵料气味是香、腥、微甜、微臭等气味的混合味,但详细一点来说,其实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侧重味道。

早春和初冬要侧重微臭、香、甜;晚春到初夏要侧重香、甜;盛夏和秋季要侧重微臭、甜、以及食物发酵后产生的曲味;而进入初冬之后钓鲤鱼的用饵就要以腥味为主,辅之香、甜味。

由于在较低水温中的水分子密度增大,致使气味扩散的速度减慢,饵料的气味也要相对于夏秋季节浓一些,特别是在使用窝饵时,如果能用热水和饵,使饵团带着50度左右的温度抛入水中,会明显增加饵料气味的扩散速度,缩短发窝时间。

也有人会在饵料中加入少许曲酒来提高气味的扩散速度,但要注意酒味同时也会冲淡饵料的腥味,所以如果在饵料中加酒,就要适用更多一些的腥味成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有经验的钓手在冬春节一般多使用红虫粉或者蛤蚧浸泡过的酒。

冬季可供选择的气味添加剂可以用下面这几种:

腥味添加剂:红虫粉、蛤蚧粉、虾粉、鱼粉等。

香味添加剂:曲酒、中药中的丁香、木香、白芷、细辛等,以及食品添加剂中的香蕉香精、玉米香精、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等。

甜味添加剂:蜂蜜、甜蜜素、红糖、白糖、冰糖等。

鱼为食亡,时间下的刽子手


上月暑假期间,一位挚友终于瞅着机会,邀来两位朋友与我一同前去钓鱼。以前都是我与这位挚友一起去,他倒耐不住寂寞,不住拉拢其他朋友,壮大我与他的钓鱼小队。

离家两三公里处有条章江,我是去年偶然得知它的真名。从小我都叫它大河,够孤陋寡闻的。纵然如此,我们还是称它为大河。

准备好一切,想要钓上鱼便得老老实实地盯着鱼漂。我不觉想起小学课本上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开始三心二意,一条鱼也没钓着。经过猫妈妈的教导后,小猫一心一意钓鱼,终于钓上一条大鱼。可我不得不说,钓鱼并非一心一意就能钓上的。

钓鱼虽然是件悠闲的户外运动,但是若失了耐性,它的悠闲可就荡然无存了。

阳光时明时暗,河面微波重重,打沙船咔咔响个不停,最让人厌恶的是鱼漂没有一点下沉的意思。如若还有更让人厌恶的事,那便是鱼漂突然往下沉了沉,你苦等它几分钟,鱼漂却毫无动静,等你拉上鱼钩一看,鱼饵已一丝不剩。

三四小时的苦苦等待,最终的收获是三根钓杆钓来四条小鱼。将鱼悉数放回河里,我们如此作为自然算不上善举、好心,因为有些鱼上钩后不久便死了。我倒发现越小的鱼它的生命力越顽强,不知是何原因?

我记得与那位挚友第一次到大河钓鱼时,三四小时便钓来十多条小鱼,往后则越钓越少。也不知是因为钓鱼和捕鱼的人多了,还是因为上游的一些工厂排放的污水影响了水质,妨碍了鱼的生长。

以前我和那位挚友多持钓杆静观鱼漂之变,如今我们经常将钓杆放置岸上,连等鱼的兴奋劲都减弱不少。是因为鱼少了?还是我们的耐性差了?抑或是我们更懂得休闲了?我自个也说不准确。

不管如何,比起以前,我的钓鱼耐性总归是增强了不少。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耐性还是常败于急躁,看来我逐渐锻炼出的钓鱼耐性还得移植到生活中才好。也许没有耐心,生活中的收获也会像上钩的鱼儿一样,寥寥无几。

商品鱼饵的开饵方法及和饵技巧


商品饵如何开饵,成了众多新手钓友们想要知道的话题。商品饵开得好,状态好,对垂钓是大有帮助的。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商品饵开饵方法及开饵步骤,供新手钓友们学习参考。

一、商品饵开饵方法细述

商品饵使用方便,现用现调。但调制方法很有讲究。许多钓友不注意这个问题,随便抓一把饵料就加水,调出来的饵料不是水多了就是水少了,以致饵料形态很不理想,不是挂不住钩就是天女散花,甚至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其实,只要严格按照说明调制,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有些饵料不能一次加水过多,否则饵料形态就会发生变异,以致无法挽救。还有些饵料加水时必须一次加足,否则饵料形态也难以保证。有些饵料加水后不能搅拌,还有些饵料加水后需要等一会儿才能发开,而且不宜一次调制过多,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变稀无法使用。许多饵料调制时不能任意揉搓,否则饵料的使用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此等等。因此,为使商品饵调制效果达到要求,调制前必须肴好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调制。通常商品饵调制方法大致如下:

二、商品饵的开饵方法及步骤

1、将所需要的单品饵料按照比例需要分别加到饵盆里,饵料厚度在1~2厘米之间为宜,不要太多。

2、将饵盆中的单品饵用手搅拌均匀,使于加水时能更均匀的分配饵料

3、使用量杯按饵料的数量加入适量的水

4、加水后,岔开五指快速搅拌,使饵料和水充分混合。注意方向最好是沿同一方向比较好。

5、静置收水,根据饵料类别和当时天气气温来控制收水时间,夏天3-5分钟,冬季5-10分钟。

6、取出一部分揉成团使用,其余的留在盆中用湿毛巾盖好,放在背阴处保存。

三、商品饵中拉饵的开饵方法

所谓拉饵,其实就是一种含有一定比例拉丝粉(就是小麦蛋白亦称面筋)的商品饵或自制饵。由于这种饵具有装钩操作简单、快捷,垂钓效率高、雾化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合竞技钓鲫,快速甩白鲦等,渔具店都有商品拉饵出售,买来即可使用,同时还有拉丝粉出售,也可以自己动手调制拉饵,拉丝粉亦可自制。拉饵的调制方法:

(1)以商品颗粒饵配制拉饵,由于商品颗粒饵黏性较差,配制拉饵时需加人黏饵(渔具店有售〕,然后再加10%左右拉丝粉。

(2)以普通商品饵或自制面饵配制拉饵,通常普通商品饵与自制面饵具有一定黏性一般不需另加黏粉,只要加入10%拉丝粉即可。

以上配方中水的比例按说明书加入即可。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商品饵调制后时间一长即会变稀,因此在调制时可酌情少加的水。另外,拉丝粉的用量应灵活掌握,一般说若水深、鱼大、水温低、咬钩频率低时,拉丝粉可适当多加点,反之则可以少加点。

将各种饵料按比例倒人盆中拌匀,按比例加水并用手指快速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搅动。饵水基本混匀后,将饵料放置5~10分钟,待饵料充分吸水后,再将饵料合成一个饵团,再用两只手挤压几下,之后将饵团从中间掰幵,如果饵团断面有条状黏丝即表明饵料已调好。

这种调饵法有时饵团会出现局部发硬,解决的办法是先将各种饵料拌匀,然后再将饵料倒人装有水的盆中,边倒饵料边晃动水盆,待饵料倒完后,再用手指搅拌。

一款鱼饵开好以后,怎么样去判断鱼饵的好坏结果呢?鱼儿会不会喜欢呢?请接着看下文的分析吧!

1、味:

即鱼饵的气味、口味、味道,气味是指饵料水中散发出去的部分;口味指饵料能否适应垂钓当地的鱼儿的自然食性的部分;而味道就是入嘴后是否能让鱼饵继续放心大胆的贪钩而不至于吐钩而去了。要知道不仅不同的鱼类、鱼种对味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就是同一种类的鱼因处于不同的客观环境对味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不同的鱼类却可能有着类似或相近的要求,如鲫与鲤同属鲤科以至食性相近。所以,把握好本塘鱼最喜爱的味,是成功制饵的关键。

2、色:

顾名思义即鱼饵的颜色、色泽、色度。鱼对饵料颜色的适应与接受是由其种类的遗传基因和生活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既有稳定的一面,也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变迁而改变的。如鲤鱼喜爱深色,鲫鱼喜爱浅色,草鱼喜爱绿色等等,但鲤鱼.草鱼也对浅色感兴趣,鲫鱼对深色感兴趣~~~。

3、质:

即鱼饵的质地.质感,指的是鱼饵的软或硬.粘或散.粗或细等等。鱼对饵料质的要求很挑剔,苞米粒的软硬度就直接关系到钓获的效果。无论如何,鱼是不会像狗一样去啃硬骨头的,吃软拒硬是自然界中生灵万物饮食的一般规律。兼顾到软的同时也要考虑饵料的附钩性,附钩性不好的饵料入水后很快就从钩上脱落了。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小麦蛋白纤维类的饵料来调整。

4、形:

即鱼饵的外观形态。鱼觅食的安全感及其对饵料的接受程度与其遗传本能.生活经历及熟悉程度密切相关。与人一样鱼对奇形怪状的东西,尤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过的食物,肯定要望而却步。

因此,味、色、质、形四要素就是鱼饵的整体质量,缺一不可,否则,实际垂钓中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的结局。

2020秋季配饵及用饵技巧分析


秋季钓鱼的窝料应与夏季相似,药酒拌粮食类诱饵应清淡些,不宜太浓;使用颗粒糁类,不宜用粉末(易引来小杂鱼)。以药米、麝香米、微酸的糟食、小麦粒、大米粒、玉米糁、啤酒糟等为上乘,还可加入鲤鱼香精,阿魏酒米、玉米香精等。酿造适口诱饵的要素是:

一、饵质要好

尽量选择优质的粮食类颗粒饵料如:大米、小米、小麦、玉米粒等粮食;

二、饵味要纯

鱼儿的嗅觉、味觉器官对香、腥、甜、酸、臭等的味道感知非常敏锐,所以,诱饵味要尽量纯正,而不要做成怪味难闻的大杂烩;

三、饵色要鲜

制饵时尽量使饵色鲜艳、明亮、醒目,应尽量使用白、黄、红增色剂。使诱饵做到虚实结合,粗细搭配,大小结合,起到诱鱼聚鱼的效果。

仲、晚秋抛竿跑漂的饵料,因南北方有别,应因地制宜来运用。自制的以玉米为主取70%,配青豆(黄豆)30%炒香磨成粉备用,应根据所钓的对象鱼,加入适量的商品饵料。钓时可先搓大饵团,喂窝诱鱼聚鱼,使诱与钓巧妙地结合起来,边钓边喂窝,边喂窝边钓鱼。

寒露节后,随水温的下降,鱼儿的活动能力和觅食能力大大降低,而浓腥的食物能调动鱼儿的食欲,所以晚秋宜突出一个腥字。用饵首选红蚯蚓、红虫、面包虫、米蛀虫、白蛆虫、小虾、螺蛳肉、蚱蜢等,也可用红薯丁、玉米粒、小麦粒等素食,掺入一定数量的虾粉、蚯蚓粉、红虫粉、蚕蛹粉,以突出腥香浓的特点。

浅谈铅坠的作用及铅皮的修剪技巧


铅坠是大多数钓法中都会配备的组件,它有很多种样式,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重量,分别用在不同的水域。在垂钓的过程中,要根据铅坠的作用来合理选择铅坠,这样才能让钓友的发挥变得更好。而在铅坠不太适合的水域,钓友也可以用修剪铅皮的方式来调整状态,使得垂钓效果得到最佳。

一、铅坠的作用

铅坠的材料顾名思义,自然是以铅为主,又是还会由铅锡合金构成,它们的硬度低,易于剪裁切割,能够随意的调整重量,满足更多的水情。

铅坠在水中的作用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钓鱼人可以利用铅坠的重量,在抛投的过程中,增加钓组的重力,减弱风力和阻力的影响,更加精准的将钓饵抛入某个钓点。

第二种,铅坠在水下可以平衡浮漂的重量和浮力,保证浮漂能够准确的反应鱼情,并且将饵钩定位于某个水层水,自由的选择钓浮,钓底。

第三种,铅坠的重量因素,还可以用来绷紧鱼线,将水线部分绷直,让鱼汛反应的更加灵敏,在鱼类咬钩时,铅坠的重量因素,将鱼钩的刺入力加大,扎入鱼唇更深。

第四种:铅坠用来稳定线组的状态,可以用来测试水底的地形因素,方便钓鱼人调漂,改变垂钓策略。

第五种,铅坠自身的重量特点,可以稳定线组的位置,在水域中,抵御水流的影响力,保证线组能够沉入水底,不会被水流冲走。

铅坠作为钓组一个关键性的部件,它的作用显著,而且调整性大,稍有不注意,就会改变使用效果,掌握使用技巧是必备技能。

二、修剪铅皮的技巧

在铅皮的日常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典型一点的,就是子线缠绕严重,或者钓目飘忽不定等。面对这种情况,不少钓鱼人都忽略了铅皮的影响,往往集中在饵料和调漂方面寻找问题,其实,铅皮在这方面的影响真的不小。

首先提竿时,子线容易缠绕的问题,这种情况,越是细线越容易发生。因为在修剪铅皮时,不少钓鱼人并不是修剪,而是只剪不修,一剪子下去,剪出铅皮就够了,不关心铅皮的形状,以及边缘处的贴合程度。当铅皮的切口不是直线时,在提竿时,受到水体阻力的作用,就会加快旋转,自然就会有子线缠绕在一起了。

而钓目漂目不定问题,一方面出于饵料,另一方面就是铅皮的问题。铅皮由于需要修剪,调整重量,有时剪多了,就需要加重,这时一些钓友将会将一些小铅皮快加塞在铅皮的夹层中。这种方式很容易脱落,脱落后,铅坠重量降低,浮漂漂目变化。我个人推荐在加塞时,将添加的铅皮会剪成长条状,横向卷在铅皮力,就不容易脱落了。

另外,在每日抛竿时,应该仔细检查情况,避免无以夹杂在其中的碎屑,它们同样会影响浮漂的装填。

有时,铅皮在抛竿阶段就会和子线挂在一起,这种情况往往被忽略为抛竿手法问题。实际上,铅皮本身在其中就有着巨大的影响,铅皮座在入水后,应该处于下位,子线在上位,铅皮到位后,子线下沉慢慢超越它,经过铅皮时,就挂在一起了。一方面,是抛竿后未带线的原因另外,也是因为铅皮修剪的太毛糙了,表面的横棱太多,容易挂住。在修剪铅皮时,顺着切口剪下去,然后可以拿着指甲刀上面的矬面,将剪口打磨一番。

都是一些小细节,希望钓鱼人能够多多注意,提升自己的技巧,磨练水平。

浮漂常见的漂型分析及其作用原理分析


对于很多刚接触的钓鱼新手来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着浮漂发懵,心里一点没底。如果想钓好鱼,还是要从原理上弄清楚浮漂的,只有弄清弄透,用起来才会了然于心。接下来小编给你们介绍一下常见浮漂的漂型分析以及浮漂的原理分析。

浮漂的不同漂型主要体现在漂身的形状上,同时和漂脚漂尾的长短粗细有关。以下图中是一些常见的浮漂漂型。

我们要知道,在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中,圆球具有最小的表面积。也就是说,浮漂漂身越接近圆球形状,其表面积就越小。假设上面所有浮漂的漂身体积、漂脚和漂尾粗细、漂尾的长度、浮漂总长都不变。那么,从左到右的短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等各种漂型可以看作是漂身由圆球体向两端拉伸逐渐演变而成,拉伸的时候,漂身在拉长、漂脚在缩短,则漂肩(指漂身最大直径部位)在依次缩小,表面积却在依次增加。(注:两端拉伸多少并不一定等同,一般上少下多,由此也形成端肩、滑肩之异。)

漂肩越小,浮漂向下运动受到的阻力也越小;漂身的表面积越大,与水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相应地,漂身受到的水平方向阻力也就越大,且受力点分布越均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以下结论:

1.越是肩宽身短的浮漂,其下行速度就会越慢,鱼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发现和接住饵团,所以钓行程接口,以及钓浮,使用短枣核的浮漂最好,中枣核次之,细长身最不利,漂身越长,行程时间越短。如果是钓底则相反,应优先选用细长身和中长身漂。钓浮与钓底的性能互相矛盾,不好兼顾,长枣核的综合性能比较强,其实是两方面都有所牺牲换来的。

2.漂身越长,表面积越大,在水中受到的水平阻力也就越大,且受力点分布越均匀,稳定性也就越好。这里的稳定性,指的是在有风浪扰动,或者有小杂鱼闹钩严重的情况下,浮漂左右上下摇晃不定的程度以及产生位移的程度。

3.表面积更小的短枣核和中枣核浮漂在水平方向的受力会更小,也就有更好的抗走水能力。在流水中,浮漂多多少少会被水推动产生位移,抗走水能力是另一种稳定性,这和前面说的稳定性是不同的,要注意区别。

4.漂脚和漂尾越粗壮的越不容易爆裂开,但浮漂的耐操性是相对而言的,关键在扬竿时候的力度控制,只要使用时注意,长身漂同样具有很好的强度。

5.浮漂的翻身速度不仅和漂型有关系,和浮漂的总长、漂脚的长度、材质等也有关。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漂身越短,翻身越快。

6.台钓的时候主要是抓顿口,也就是说,浮漂下行的阻力越小,灵敏度就越高,因此长身漂比短身漂更灵敏。这和浮漂下行的特性也是一致的,下行越快的浮漂,越灵敏。

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浮漂的号数越大,吃铅越重,水阻越大,灵敏度越差,这比漂型的影响大。因此选用合适大小的浮漂更重要,不必太纠结于漂型。二是虽然漂身越长越灵敏,但一般的长枣核漂的灵敏度就已经很高了,没必要为了灵敏度而无限追求漂身的长度。漂身太长,不仅强度下降,而且因为漂肩的缩小作用已经不明显,而表面的水摩擦力也是一种阻力,拉伸长了也就突出出来,再者,漂身越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油漆保护,导致自重增加,反而减低灵敏度。也就是说,存在一个灵敏度转折的临界状态,我们选择浮漂的时候,选择适合的漂身长度就好。

子线打结的几个原因,简单分析下原因及对策


钓鱼人都明白,子线才是台钓中最为关键的东西,可如果使用不恰当,不注意一些细节,再好再贵的子线也只是浪费。比如有时子线缠绕难解,只是因为钓友一直忽视了以下这5个小细节。这5个小细节只是几点基本项,还有造成子线打结的原因还有很多,以后慢慢解释。

一、选择优质子线

正因为子线在台钓中很重要,所以在挑选鱼线时,一定要用优质子线。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尽管市面上有许多便宜的子线,可有些鱼线稍微用点力就会有弯曲的现象,而这种弯曲正是造成子线缠绕的原因之一。

二、注意绑钩方法

另外子线缠绕还有可能跟绑钩有关系,比如在绑钩的时候,不管是线头还是线尾都要从内侧通过,这样不仅不会造成断线跑鱼的尴尬,也避免了子线弯曲缠绕的可能。

三、子线加分钩器

另外要想减少子线缠绕的可能,也可直接在子线上加一个分钩器,只不过这种做法也会有一定影响,因为这些塑料分线器在入水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浮力,会降低整个钓组的灵敏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适,也可用太空豆来代替。

四、正确抛竿扬竿

在户外垂钓时,经常看到一些新手,在抛竿的过程中,喜欢把竿尖拉弯再抛竿,其实这种做法就是增加了子线缠绕的可能,通常情况下,正确抛竿就是要借助竿子的调性,一手持饵,一手窝竿,从而把整个线组抛出去。

五、控制子线长度

最后要想避免子线缠绕的尴尬,也需要控制子线的长短,尽管长子线有很强的诱鱼效果以及隐蔽性,可子线越长就越容易打结,所以要想提高上鱼率和避免子线缠绕,最好还是控制一下子线的长度。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避免子线缠绕打结的5个小妙招,如果钓友您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还请多多指教与补充。

详解不同种类浮漂的特征及作用


钓友们都知道浮漂的种类繁多,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准确的知道不同种类的浮标的作用,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其实浮漂根据其形状及大小,大致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浮漂的种类

①立式浮漂。最为常用的一种浮漂,形状较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灵敏度高,深受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喜爱。

②卧式浮漂。多为椭圆形,不怕风浪,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当鱼吞饵时,它会立即斜立后直立起来,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

③球形浮漂。有圆形和枣形两种,浮力较大,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使用海竿钓浮时多用这种浮漂。

④线浮漂。又称多体漂、七星漂、蜈蚣漂,是我国南方钓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浮漂,非常适合新手使用。这种浮漂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梗制成,也可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塑料浮球串连而成。线浮漂的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适合在静水、草区及有礁石的水域使用。

⑤特种漂。最典型的特种漂是夜光漂,由巴尔杉材料制成,外观和普通浮漂一样,漂身内部有存放小电池的空间,依靠电池供电发光。优质的夜光漂在鱼儿咬钩时能改变漂体或漂尾的颜色,这种电子感应漂主要用于夜钓。

浮漂的作用

①传递鱼儿咬钩的信号。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镜,是否有鱼咬钩,依靠浮漂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就能分析得八九不离十。浮漂的灵敏度越高,漂相就越明显,也越利于我们第一时间捕捉咬口。鱼儿咬钩时,浮漂能呈现出不同的漂相,我们可以通过漂相判断提竿时机,这是浮漂最基本的作用。

② 测量钓点的深度。在一处陌生的水域垂钓,我们不知道钓点的深度,需要用浮漂测量水深。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试水深时要上下移动浮漂,移动的原则是先深后浅, 通过观察浮漂在水中的状态来判断钓点的深度。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基本是先横浮再斜浮,最后漂尾露出水面两三目,此时我们即可得知钓点的深度。鱼钩钩底至浮漂 的这段距离就是当前钓点的大致深度,鱼钩至漂座之间的这段钓线叫做水线,调整水线的长度其实也是找底的过程(前提条件是浮漂的浮力和鱼饵的重力相当)。

③ 反映何种鱼咬钩。不同鱼种的进食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鱼种咬钩时反映到浮漂上的漂相也有所不同。有些鱼种在进食时喜欢细嚼慢咽,比如鲫鱼,它们吃食时 很谨慎,反映到浮漂上的动作就是先下顿,再送漂;有些鱼种在进食时喜欢狼吞虎咽,比如鲶鱼、青鱼、鲤鱼、草鱼、黄颡鱼、黑鱼、罗非鱼、武昌鱼、马口鱼等鱼 种,它们咬钩时经常出现黑漂的现象;有些鱼种因为嘴太小,不能一口吞下鱼饵,所以当它们咬钩时,浮漂可能会时而点动,时而横移,麦穗鱼、鳑鲏鱼、小白鲦这 类的小鱼咬钩时出现此漂相居多。此外,我们在野钓时也可能见过毫无规律的杂乱漂相,出现这种漂相时,很可能是螃蟹、甲鱼、泥鳅、黄鳝或小龙虾在闹窝。

④ 调整垂钓的水层。常见的淡水鱼生活的水层深度有所不同,这个水层深度也叫泳层。一般来说,鲤鱼、鲫鱼、青鱼、鲶鱼、黑鱼、罗非鱼、武昌鱼、鳑鲏鱼、黄颡 鱼、棒花鱼、泥鳅、黄鳝均属于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小白鲦、麦穗鱼、马口鱼属于中上层鱼。如果想钓底层鱼,就要增加水线的长度,将浮漂向上移动;如 果想钓中上层鱼,就要缩短水线的长度,将浮漂向下移动。通过移动浮漂的位置,我们便可调整垂钓的水层,前提是浮漂的浮力同钩饵及铅皮的重量相匹配。

⑤显示钩饵的位置。浮漂醒目地浮于水面,能够准确地显示出钩饵的位置,这是因为钩饵、水线、浮漂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浮漂所处位置的正下方就是钩饵的位置。

早春垂钓的实用诱鱼技巧分析


在初春这样鱼儿开口情况不乐观的日子里出钓,诱鱼的任务仿佛更大了。我们都知道,不会诱鱼的钓客和不愿意钓到鱼的钓客一样,都是任性者中的佼佼者。但却很少有人能清清楚楚且有条理地将诱鱼的方法说上几种。因此,小编今儿要为各位讲讲春日诱鱼的好方法及春日诱鱼的一些其它内容。

一、春日诱鱼之法

概括地讲,目前常被钓友用来诱鱼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利弊皆有,所以建议钓客要慎选。

第一种方法是我们常说的把鱼儿从下边往上边引诱,也叫纵深引鱼法。用此法引鱼的时候,其实无异于通过在水体中构建一个较为规则的雾化区域。我们都知道,鱼儿大多是自上层向下层分布着的。

正因如此,就一定会有某个深度鱼儿聚集量大,而某个深度的鱼寥寥无几的现象。至于钓友该怎么掌握这些事情,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只有踏踏实实慢慢试钓了。

第二种方法是把鱼儿从左右两侧引到中间地带,也叫横向引鱼。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只是会对钓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其它的没什么需要多加留意的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若是等了一阵子不见上鱼,也不要太过着急。耐心是用此法取胜的关键。

二、擅用诱饵是巧诱鱼的前提条件

香味和甜味兼备的饵,是诱鱼的好饵。我们在春钓的时候,大多都是以钓鲫鱼为主的。而鲫鱼对于自带香甜味道的饵通常是没有多强大的抵抗力的。所以,用带有香味和甜味的鱼儿来诱鱼,是很明智的一个做法。

正常的话,带有香甜味道的鱼儿在入水以后其味道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快。这样一来,它们就能快速吸引到鱼儿前来。不仅如此,这样的鱼儿扩散后所能影响到的水域范围也是比较广阔的。

因此,能够味道鱼饵的味道并可能被这种味道吸引到窝点中的鱼不在少数。若是我们机智地将用的饵选的再小一些的话,闻着味道赶过来的鱼在吃饵的时候就速度很难高的起来。所以,鱼儿在窝点之中停留的时间就会有所延长。

势必会为钓客的作钓过程提供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程度的便利,从而提高上鱼率。这里需要钓客注意的一点是,若是制饵的时候甜味原料添加的量不太足,可以在做窝之前加一些味道偏甜的饮料去稀释。如果没有现成的饮料,加些奶粉类的物质进去,然后再放些水进去也是可以得。

自带很大味道、有独特优点的酒米类饵,也是在引诱鱼类方面有奇效的一种鱼饵。在这千千万万的水域中,在万千水域的无数鱼类中,总有那么一部分群体,从始至终都对酒米类的鱼饵情有独钟。那么在春日诱鱼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用酒米饵比较合适呢?

一般来说,找那种时不时就有钓客用酒米饵打窝子的地方来施钓,一般我们用酒米饵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也几乎没有可能会制造新的问题出来。因为鱼儿进食也是会形成习惯的。吃什么样的饵,或者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而并非毫无章法的。

总之,在诱鱼的时候,钓客除了要考虑春日特有的天气情况对水域状况的影响之外,还应该时刻记得春日诱鱼并没有说哪种方法是最好的要多用,哪种方法比较次要慎用。而是要根据我们定下的主要垂钓目标的特点,准确地说是根据其对不同鱼饵的偏爱程度来确定诱鱼所用的饵和诱鱼的准确方法。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饵诱食剂的作用及自制饵技巧分析——下》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饵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