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鱼不吃。

不论干哪一行,应变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任何事物,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必须与之相适应.钓鱼是高尚的文体活动。它和其它的文体活动一样,充满着竞争。在钓场里,要适应经常变化的情况,就要有高度的应变能力.那种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信条,在钓鱼的具体活动中是不可取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是.变又不是盲目的,不是为变而变.变要符合科学性。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天搬几次家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钓鱼技巧中的随机应变,通常是在鱼不咬钩、钓不上鱼和无法钓鱼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下竿已经两三个小时了,竿尖纹丝不动。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应变?根据笔者经验,应先看一看左邻右舍上没上鱼.如果他们都上鱼,那就再看看他们投竿多远,然后修正投竿距离。在修正投竿距离后许久仍未上鱼时,应立即改换钓饵。在采取以上应变措施后,一般都会有收效的。如果一见邻居上鱼,自己不上鱼就搬家,这种变就缺乏科学性.如果在修正投竿距离,更换钓饵后仍久久未上鱼,那说明你的钓位选得不佳。遇到这种情况就应立即搬家。那种固执到底,死不搬家的做法也是缺乏科学分析的。

水下小鱼闹食很凶,投饵入水后,没等大鱼来,小鱼早把饵抢光了。遇到这种情况。许多钓友就想搬家。笔者也认为,小鱼闹食虽然讨厌,但并非都是坏事。因为有小鱼闹食常常会把大鱼引来。怎么知道大鱼来没来呢?有三个征候:一是原来颤动不停的浮漂或竿尖突然安静下来,二是钓饵处小鱼乱跳,这是大鱼来到,小鱼夺路逃走的现象,三是钓饵处冒鱼星(气泡)。若有以上其一时,就须集中注意力,以免误事.遇到小鱼闹食,除了钓点水太浅之外,一般不要搬家。钓者可以在钓饵上应变.那就是把饵做得硬一点,让小鱼拱不散,或者把饵做得大一点,让小鱼吞不下。归结起来说,小鱼闹食具有两重性,常常是坏事变好事的开端.

邻居频频上鱼,自己的竿却半天不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钓友的应变措施是向邻居靠拢。但效果还是不佳.为什么?原因有三:

一、在同一地方垂钓,各人所处的条件基本一样,上不上鱼,钓饵起决定作用.邻居频频上鱼,而你的竿却半天不动。这说明邻居的钓饵要比你略胜一筹。

二、钓饵对鱼有先入为主的作用。频频上鱼的邻居已投了不少竿,水下已形成窝子,鱼儿已习惯了他的饵味。

三、鲤鱼生性狡猾多疑。当你将饵投近邻居钓位时,鲤鱼不敢贸然触之。

所以,见到邻居颇频上鱼就靠上去是不明智的.经验证明刚好相反,离他越远越好。

小编推荐

钓鱼时鱼不吃饵的原因分析


一、饵料是否雾化过好

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

二、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

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四、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

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窝中有鱼有什么用?

六、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

七、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八、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九、有鱼而不就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

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应变能力是垂钓的基本功介绍


钓友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

钓友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友也提及:对同样的钓饵,为什么效果会时好时坏。我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垂钓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鱼儿也因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味口,而钓手却仍使用一成不变的钓饵,鱼儿自不会上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垂钓时各种可变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种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鱼儿摄食,下面列举一些影响鱼儿摄食的条件。水质的变化,是影响鱼儿摄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水温的变化对鱼的影响最大。一般淡水鱼最适宜的水温是,如果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鱼儿摄食。鱼的体温与水温一,鱼儿最忌水温突然变化,在水温突变的水体中,般相差鱼儿不适,不会咬钩。这在夏天一些较小的水塘中是经常发生的事,如因下雨等因素,使原池塘的水增加许多,突然改变了水的温度,鱼儿不会摄食,故有新水不下竿之说。

水的酸碱度。碱性过大的水不宜养鱼,过酸的水对鱼的影响也很大,水过酸,鱼儿也不爱咬钩。一般的肥水,大都偏酸,许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肥水鱼难钓。还有在正常的水体中,突然流入带有工业污染的水,鱼儿轻则不咬钩,严重时会出现死亡。水中缺氧也是造成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之一。天气闷气压低,人感到不适,这时水中也会出现缺氧,鱼儿也照样不适,严重时还会发生浮头翻塘。有时人尚未感到气压低,可鱼儿已有感觉,它的表现就是不咬钩。水中含氧的情况,会因水的深浅不同,光照情况不同等原因,可能会使同一水体中的含氧量不均,会出现富氧区和富氧层,上鱼情况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还有,许多养鱼池喂单一品种颗粒饲料,使鱼养成偏食习惯,就只认常喂它的那种饲料,对其他饵料,一律取排斥态度,于是就可能出现草鱼不吃草,鲤鱼不认香甜饵。

此外,垂钓时左邻右舍的钓诱饵特别对路,这时鱼儿可能远你而去,往别人的窝子里跑。

总之,环境、气候、鱼的品种和饲养方法等等诸多方面,任何一方面稍有差异,都可能影响鱼儿摄食。

以上所提各种情况,有的通过调整钓饵或改变垂钓方法,可能钓上鱼来。但有些情况,如极度缺氧引起的鱼不摄食,这决不是改进钓饵所能解决的问题。应变能力,就是在垂钓时要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能及时地调整钓饵,并采取有效的垂钓方法,能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取得一致,就能得到较好的成绩。

应变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上述种种以及尚有更多未曾提及的情况,钓手要在短时间内分辨出来。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奥妙,只要有一定的垂钓知识与经验,就不难发现问题。二是发现问题后,要有解决问题的招数例如你的钓饵在正常的水中上鱼很好,可遇到肥水就不灵了,这就是首先要能发现水是肥的,第二就要有钓肥水鱼的办法。这就是既能发现变,又具有应变的能力,这在垂钓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称得上是垂钓的基本功。这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各种知识与技能不断地累积、厚积始可薄发,练就一副识变的火眼金睛和掌握各种应变的手段,方可成为一名优秀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