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

当鲫鱼不碰鱼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等了一阵时间之后还没有鲫鱼前来咬钩的话,那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在钓位的选择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够确定钓位的准确性,那就换一个钓位试试看。

如果可以肯定自己选择的钓位是合适的,那就有可能是自己的饵料使用的不符合鲫鱼的口味,这样的话鲫鱼当然是不会轻易咬钩的,所以如果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换钓饵。有的时候我们明明都可以看见鱼儿就在我们的窝点附近活动,但是它并不咬钩,我们就要分析鱼窝周围的环境,看看是不是不存在威胁到鲫鱼的生物在附近。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一些错误操作导致鱼儿不咬钩的,最常见的就是提前提竿,这个时候往往鱼儿还没有来得及咬钩,所以我们要先保证自己的操作标准。

还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出现了顿口,但是提竿的时候并没有看见鲫鱼,我们就要先想一想使用的鱼钩大小是否符合鱼儿的体积。鱼钩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刺鱼全靠它,所以鱼钩的大小是不是合适就很关键了,如果我们钓的鱼儿是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沉的,结果鱼钩使用的是小型的,那么跑鱼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WwW.DIAOyU007.CoM

可是如果我们使用的鱼钩大了,但是钓的鱼儿却是小小的,那么是不方便鱼儿将鱼钩吸到嘴里面去的。出现上面的两种情况的话,要想中鱼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鲫鱼根本就是没有确实的咬钩,它只是进行一些试探,因为鲫鱼的胆子有点小,警惕性很高,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会用身体去触碰饵料,或者是用嘴唇去轻轻的吸食,但是不会放心的咬饵。

或者是会来回反复的将鱼饵吸到嘴里又吐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顿口现象,但是如果我们贸贸然的提竿了,那也是一场空。我们经过一段的时间观察可以发现鱼儿常常会发生涮饵的情况,它们非常的狡猾,常常会将鱼饵真的全部都吸进嘴里面,但是还不等鱼嘴完全的闭上,就又很迅速的将鱼饵吐出来,由于鱼儿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非常的流畅,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要适当地改变一下调钓。

相关推荐

钓鱼时鱼不吃饵什么原因


一、饵料是否雾化过好

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

二、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

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四、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

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窝中有鱼有什么用?

六、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

七、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八、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九、有鱼而不就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

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野钓鲫鱼不吃饵如何解决


野钓的时候,最怕遇到,待了半天,结果什么都没有钓到,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为什么鱼不吃鱼饵,不上钩呢?找对原因之后,再对症解决就好了。野生鲫鱼不吃饵的缘由是什么

钓客选的钓位并不恰当

钓客在施钓前,若是没有对水底情况停止探测的话,对水底方式的估量就很可能呈现一定的误差。假如水中长着一些未显露水面的暗草,钓客是很有可能将它们疏忽掉的。在撒饵的时分,钓客会误以为饵曾经到了水底,殊不知有了暗草的影响,我们在喂窝子的时分是很难将鱼饵撒到水底的。一旦鱼饵落到了草尖,鱼就很难发现鱼饵了。

钓客所用的诱饵不适宜

我们晓得,每个鱼种喜欢的饵料口味是不一样的。假如钓客所用的诱饵,和目的鱼所喜欢的鱼饵在口味上有很大的差异,鱼儿就很可能不乐意吃饵,钓客就很难胜利的钓到鱼。

钓客提竿太早了

假如钓客提竿子的时间太早,在野生鲫鱼咬钩之前将竿子提了起来,钓到鱼的几率势必会大减。

有凶猛的鱼类来到了窝子左近,鲫鱼为了规避天敌不敢靠近窝点

人有畏惧性,鱼也有畏惧之心。在发现前方有吃掉本人的大鱼时,鱼儿避之都唯恐不及,又怎会主动靠近呢。

不吃饵的解决办法

第一,改换钓位

假如我们在抵达目的水域后,选好了钓点,打好了窝子,抛出了竿子,将一切准备就位后开端钓鱼,却发现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鲫鱼来咬钩,就需求对此现象停止剖析。若剖析之后发现是钓位出了问题。比方钓位所在地带的水底长着水草,就应应当机立断,弃了本来的钓位,另寻适宜的钓位。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毕竟在钓鱼的时分,时间是最消耗不起。

第二,尝试着将钓点从窝子里边移到窝子外边去

假如你在钓鱼的时分发现打好的窝子里,诱来的鱼很少。能够试着将钓点定在窝子外边间隔窝子比拟近的地带。由于好多钓客都以为,做窝子的时分饵轻了效果不是很理想,会下认识的在做窝的时分用上很多的饵。

其实,这个观念自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钓客打出来的窝子很可能会由于饵过重而招致野生鲫鱼不乐意进窝。在窝料比拟多的时分,进窝的鱼通常也很多。这样一来,漂相就很难明晰了。在这个时分,去窝外施钓就明智多了。

第三,尝试用不同的鱼饵作钓

有些时分,用一种饵垂钓不断钓无所获,但是换了一种饵之后,很可能就接二连三的中鱼了。由此可见,鱼饵在钓鱼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假如钓客能在换诱饵的时分加一些雪花粉进去,并尝试着将饵的状态调到更软的境地,是很可能在一定水平上加大对野生鲫鱼的诱惑力的。

要晓得可不是每一类鱼种在每个时辰都会对带有浓烈香味的鱼饵感兴味的。最明显的例子:个头偏大、体重偏高的草鱼就对香味油腻的饵更有兴味。虽说鲫鱼并不排挤带有腥味的鱼饵,但是在野生水域中生活着的鲫鱼,在遇见滋味特别大的饵时,是很容易会产生警觉的。所以在钓它们的时分,钓客最好寻一些滋味比拟自然的鱼饵。

酸臭饵为什么钓不到鲢鳙分析


钓友问:有时候用了酸臭饵料为什么钓不到鲢鱼?

酸臭钓饵是钓鲢鱼的基本饵料,但在使用中很有讲究。首先对酸臭的浓淡程度十分重要,这要根据气温和水质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是气温高时,酸臭味宜轻一些。就是在一天之内早中晚的气温变化,对钓鲢鱼的饵料,都应有所区别。水质太肥,饵料的酸臭味宜浓一些。

鲢鱼最不耐缺氧。天气稍微闷热,它就浮头不咬钩,有时见到大群鲢鱼浮在水面懒洋洋地,甚至将嘴伸出水面,想从空气中直接吸取氧气。这时你将饵料送到它的嘴边,它会躲着走。这时鲢鱼不咬钩,不是钓饵的毛病,所以叫鱼浮头,不咬钩。

钓鲢鱼的钓点也很重要。在同一个水域内有深有浅,应在浅处下钩,如水深超过3米,就应考虑钓浮。这要根据水的深浅,水温的高低,及时变换垂钓方式,应该是有浅钓浅,无浅钓浮;水面温度高钓底,水面凉爽钓浮。

水质过肥的鱼池,尤其是喂人粪、鸡粪的鱼池,鲢鱼不爱咬钩。

散弹饵为什么被当做鱼饵中的骑兵来使用


散炮,在很多的地方也被称作散弹、散饵、黑坑王等,虽然叫法各异,不过说的其实都是一档子事儿,也即干散饵。无论是黑坑钓、野钓等休闲钓,还是竞技钓,散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钓友所喜欢。不过还有很多的钓友虽然跃跃欲试,但是却并不知道散炮究竟该如何上饵和使用。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散炮的具体开饵方法,以及什么状态下的散炮才是最佳的,希望大家在使用时,能够用得到。

下面来跟大家聊聊关于不同状态下的散炮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开饵时,松散型的散炮用的是最多的

散炮不仅在竞技钓中用的很广泛,在黑坑中用得也特别多。开制散炮时,首先颗粒要粗大,这样能够保证其沉落的速度快。另外在调制时,需要以入水后散化速度较慢的饵料为基础饵,辅以雪花粉和四季状态饵等。加水量通常为正常开饵时的40~50%。这种散炮适合用来作钓生口快鱼和鱼口不那么刁滑的原塘老鱼。

二、半松散型的散炮通常用于钓半水,以及需要饵料在底部散开雾化的情况下时使用

此状态的饵料不用入水即散,通常依靠增加加水量即可实现。也可以在上饵的时候用手沾一点水来实现。这种状态的散炮通常会在沉落的中途开始脱落,非常好用。通常用于黑坑钓鲤鱼和竞技钓底部的滑鱼时用。

三、黏散型的散炮多用于底部做窝

底部做窝、水表的小杂鱼较多,或者是竞技钓的时候,使用此状态的散炮较多,因为滑鱼对于雾化带比较警惕,通过适当的上饵手法或是在饵料中适量地多加水来降低饵料的雾化性,增加饵料的粘散性后,再来作钓滑鱼,效果会大大的提升。

四、轻散型饵料在近几年的竞技钓比赛中,是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

轻散型的饵料一般是入水即爆,并且缓慢沉底,此饵料多用于竞技钓中的浮钓鲫鱼(无论是钓大鲫鱼还是钓小鲫鱼都能够用),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浮鱼的快慢和中鱼率来调整抛投饵料的频率。

除此之外,为了控制饵料的雾化速度,有时也需要通过上饵手法和加水量的多少来进行调整。

为什么钓鱼都爱用双钩?


钓鱼技术中,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要进行解释,反而会说不出所以然来。比如有人问,为何要用双钩?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回答是:上钩率。其实用双钩的目的确实是这样,为多钓鱼。但更进一步想,只考虑多钓鱼的话,为什么不像海里的渔民一样,同时下成千上百只钩?

双钩钓法是随台钓法普及的,之前大陆地区的传统钓,习惯用单钩钓底。自从台钓法传入大陆,配合立式浮漂,双钩绑法被逐渐认识和推广,然后影响到传统钓法,在休闲钓和野钓中许多人使用双钩钓鱼,以致成为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有钓友表示,单钩总觉不踏实,怕减少上鱼机会。也有钓友不以为然,因为双飞的情况毕竟少,而且往往发生在鱼密度非常高的养殖池,大多数时候还是每次只上一尾鱼。

钓鱼用双钩,好处是非常多的:双钩双饵增加鱼吞食的机会;双钩可用不同钓饵,比如一钩拉饵,一钩搓饵,增加不同吃食习惯的鱼的上钩机会;一个鱼饵被鱼吃掉或抛竿时抖掉,仍有被鱼咬钩的机会。池底如有石块、瓦砾、杂草、淤泥等杂物,有时单钩被掩住,而另一个可以露在外面,增加上鱼机会;鱼群抢食鱼饵,双钩常常同时被两条鱼分别吞吃,从而同时钓上来。混养比赛项目,钓到大鱼时常常一只钩吞入鱼嘴内,另一只挂在鱼腮或鱼身上,这样减少大鱼脱钩的机会;在钓鱼比赛中,双钩钓法的这些优点非常重要。而在野钓时,如果双钩用面食作饵,鱼咬钩时另一只钩的面饵常会脱落,无形中成为诱饵,吸引鱼群不离去。双钩常可采用两个不同型号、大小的鱼钩,在钓鱼时试验哪种更为适用,加以选择。

鱼钩掉入石缝卡住,如是单钩则拽出较困难,而双钩稍等片刻,等另一只钩被鱼吞食,常会将被卡住的钩带出石缝。正是如上的诸多好处,使得双钩钓法能够在野钓中迅速流行,成为主导钓法。

不过双钩钓法也有缺点,比如水中杂草、杂物多时,钓到大鱼可能另一只钩挂在草或杂物上,弄不好大鱼乘机逃掉。再就是摘钩时不小心,多一只钩容易扎手或抄鱼时另一只钩挂在抄网上增加摘钩的麻烦。

鱼不吃饵的原因分析


钓友们在平时钓鱼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旁边的钓友都上鱼就是自己不上鱼,遇到此种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天气原因,但是别人都上鱼的话,天气的原因就排除了。二是钓位的原因,如果在一个地方不上鱼换了几个钓位以后也不上鱼,钓位的原因可以排除了。第三个就是鱼饵的问题了,鱼为什么不吃你的饵料呢?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鱼不吃饵的原因。

一、荤饵太臃肿、阻塞在钩弯:荤饵在钩上显得臃肿,是钓者在选用无脊椎软体动物或禽兽内脏等肉食性钓饵时,其饵体过大所致。为了避免这种事故发生,一是不管用虫饵还是其他肉食类块状饵,都不宜偏大,大了自会臃肿阻钩;二是在穿钩时,以虫饵为例,不能从头至尾将全躯体穿通,这样,即使虫子并不太大,一般都易堵住钩门。正确的穿法是从虫子腰部的三分之二处进针,再将钩尖提往虫饵头部上端,且呈似露非露状态。其他肉,脏荤饵,也应切成虫类太小合适的条块状,用同样的穿钩法穿钩可有效避免阻钩现象的存在和产生。

二、面饵质太硬、没有露钩尖:初学者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不在乎饵质的软硬和上钩时捏的颗状大小,特别是钓大鱼,总认为:既然是“死守”,饵性就该硬一点,捏上钩的饵丸就该大一点,正因这“一硬”、“一大”的臃肿而阻塞了钩门,造成钓者提竿时不能进钩中鱼,则又表现为“一顿”或“遛之即脱”而与使用荤饵太过臃肿的一样感觉的反映。所以,钓者在自制和使用面食性素饵时,一定要注重饵质的黏性和软硬适度,只要捏得上钩,抛竿不散,尤其钓静水,宁肯“软三分”,不可“硬一度”上钩的饵丸,要宁肯“小于米”,不可“大于豆(豌豆)。

三、粉饵太松散、落水即化完:若是静水池的竞技钓场,在鱼头密集的情况下,即使钓饵黏性不强而比较松散,但只要捏得上钩,落水能保持2~3分钟不完全雾化散脱,就有鱼儿咬钩,则更能发挥粉饵中鱼敏捷快速,且不“以钓代喂”和“越钓越发(窝)”的优势。反之,要是在缓流的自然水域或鱼儿特别稀少及少吃少动的隆冬,如果钓饵用竞技钓场的雾化时间来考虑合成,多会是还没等它到来之前早就“脱饵空钩”,极难碰上“鱼来饵在(钩)”这等巧事、好事。所以钓者使用粉状的饵,虽不存在前两种因饵体阻塞钩门而造成难以中鱼和容易脱钩跑鱼的现象,但对不同水域,不同钓场,使用不同黏性和松散程度的饵质把握不好,也会因饵造成“空钩等无鱼”和“有鱼见空钩”这种时间影响效益的损失。为减少和避免以上事故,使用松散型雾化饵时,除一般只适宜静水水域外,还必须做到黏性适度,轻落勤上,才能发挥好雾化粉饵钓“快鱼”的实际作用。

为什么开拉丝饵不能加2次水?加2次水后饵会变什么样


天暖了,逐渐告别动物活饵了,上好的搓饵和拉丝饵又可以用啦!但随之问小渔问题的钓友们也多起来了,这两天就有几位钓友问我,说用野战蓝鲫开拉丝饵,怎么总是感觉太稀了呢?加多少水才合适呢?

一、定好饵水比

咱们就按照正常的开法先开一下,野战蓝鲫的量用1份(可用量杯会更精确),那么水的量可以也是1份,也可以是0.8份,0.8份是最少的量。我们就按0.8的份额来加水吧。

二、搅拌不多也不少

加水后的搅拌过程也很重要,这是使最终饵料干还是湿的一个决定因素。为什么说不多也不能少呢?因为搅拌多了会让饵变成死面疙瘩,搅拌少了则水没有与饵完全结合,一般是搅拌个七八圈静置就可以了。看看正常的饵开好后的状态吧。

三、静置后发现干了还能加水吗?

有些钓友发现拉丝饵在静置几分钟后反而变干了,于是又担心太干,就再次加水后再次搅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是破坏拉丝饵的做法。如发现真的干了,只是稍微加些水不动它还好,但一旦再次搅拌就和过多搅拌一个效果,变成死面疙瘩了。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