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藻多水域如何垂钓。

钓友问:钓鱼时多装几只鱼钩,能起到以多制胜的作用吗?

以钩多制胜的方法,不论是生产捕钓和休闲垂钓,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但它不是万灵的方法。它受许多条件制约,以休闲垂钓来说,使用钩的多少,一定要随垂钓方式去配钩,不能一概认为钩越多越好。例如用手竿垂钓,讲究轻便灵活,通常是一线一钩或一线双钩,装饵快,下竿快,钓饵在水下的时间长,这就为上鱼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如果在一支手竿钓线上装上许多钩,请设想一下:每装一只钩,将占去一些时间,连装数钩,就延长了钩饵在岸上的时间,自然也就减少上鱼的机会。还有手竿提竿之后,如果用软饵,钩上所有的钓饵,将全被抖落这是正常的,都得重新装饵,费时费事。再说手竿饵团小,多投下几粒起不到诱鱼的作用。所以用手竿垂钓,还是以单钩或双钩为好。在一些特定的水域,如钓水草区、钓苇茬荷塘及冰钓等,为了减少挂钩,通常只使用单钩。

用海竿垂钓,大多采用一线多钩的方法,如用并列组钩(炸弹钩等),通常用6~8只钩即可。有的人用10只钩甚至更多的钩,这种多钩的钓组,上鱼效果并不明显,相反,钩多了脑线容易缠绕,十分麻烦。

使用串钩,如果钓底层鱼,用3~4只钩即可。如果钓草鱼,用钓浮的方法,可多装几只钩,能增长钓组在水中的跨度,如装4~6只钩,钩间的距离为20厘米,就可以使钩分布80~120厘米之间,有利于草鱼发现目标。如果钩上装苇草等,更不怕别的鱼咬散钓饵。

另一种钩多的方法是一人同时使用多竿,如有些使用海竿的钓友,有时一人同时打出十副八副竿,这在水大鱼稀的水域,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人在使用手竿的同时,还打出一两副海竿,但是由于观察和操作方法不同,会分散钓手精力,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许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松松散散看几副竿,不如认认真真地盯住一副竿。

要想提高钓获量,仅靠以钩多制胜的方法是不行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钓手的总体水平,如能熟练地使用钓具,对钓饵有精深的研究,通晓鱼的习性等,如还能多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何愁鱼不上钩。

精选阅读

钓鱼小药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市面上的钓鱼小药数不胜数,出售供钓鱼的小药基本都是化学合成的,食品级的小药凤毛麟角。而化学合成的小药用量极低,一旦用量超标,大多数烧手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对水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小视。

但是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忽视了钓鱼人的身体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有些小药厂家为了得到钓鱼人的认可,竟然在小药中加入大量的神经性药物,甚至加入农药(如氯氰菊酯或敌敌畏),最终导致鱼类死亡。

即使是常见的麝香,也根据不是天然麝香,基本上化学合成的麝香香精。小药的使用让很多钓手费尽心思,也让很多钓手迷茫。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这些价格不菲的小药使用起来并不像广告或道听途说的那样神奇,甚至还钓不到鱼。

其实,小药并没有多么神奇。但并不是说小药一无是处,因小药在钓饵里面用量甚微,恰到好处的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一旦用量超标,就会适得其反。我们又没有专业的设备来测量,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休闲野钓在饵料的使用上,贵的并不一定是对的,普通饵料也能钓好鱼。前些年15元一袋的荒食,现在我地渔具店基本都卖50元一袋,笔者使用过多次,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果,还不如普通饵料好用。就如一个笑话说的一样:一钓友说使用的都是进口饵料,怎么没有鱼咬钩呢?旁边的一位钓友告诉他,水里没有进口的鱼。就是这么个理。

5月7日,笔者来到云蒙湖柳树沟钓鱼,大鱼虽然不咬钩,但小鱼咬钩却很频繁,3个小时就钓获鲫鱼、鲤鱼、翘嘴、白鲦和鳑鲏等鱼三四千克。收竿后到东边转了转,蒙阴县界牌的小公、老杜、老李和济宁市的几位钓友都在这儿钓鱼,他们都说鱼不咬钩。

笔者说不可能,在西边3个小时就钓获三四千克啊,小公他们都说我使用的饵料好,就对小公说我钓会儿看看。小公使用的是纯野战蓝鲫,剩下不多的饵料已经较硬了,就放在水里泡了下让其变软后拉饵速钓,每分钟抛竿达五六竿,10分钟后就有口,扬竿基本能中鱼,连竿钓获20多尾鲫鱼和白鲦。

把竿递给小公:你不是说没有鱼咬钩,我使用你的钓组和饵料不也钓的很好吗?小公接过竿子,搓的饵团就如花生米,接连钓获3尾鲫鱼,没有口时他也不赶紧换饵,鱼咬钩率明显慢下来,直至无口。济宁市的魏钓友说:如此看来,这不是饵料的问题,是经验不足技不如人啊。

2015年5月9日,是个雨后阴天的天气,气压偏高,是钓鱼的大好时机。吃过早饭和老爸来到云蒙湖山头,使用野战蓝鲫、红虫鲫加本味香疯钓鲫开出的拉饵,掰一块给老爸。我们都使用3.6米手竿,1.5号主线,笔者是0.8号子线、4号袖钩、小型3号浮漂;老爸是1号子线、2号伊豆钩、大型粗尾浮漂。还没开钓,又来了4位费县钓友在我们两边摆开了战场。

拉饵开钓,时间不长就有白鲦咬钩,后有翘嘴鲌、鲤鱼和鲫鱼咬钩,虽然鱼咬钩不是很快,却能连竿和双飞,不时打出一阵小高潮。老爸和我的位置仅隔2米,水深一致,只因使用的浮漂大,又是搓饵守钓,缺少主动进攻诱鱼咬钩的能力,鱼咬钩率就差不多了。再看费县的几位钓友,就是白鲦也不怎么咬钩,只有150克左右的小鲤鱼隔三差五地咬上一口。

钓到下午三点半收竿,笔者钓获鲤鱼、鲫鱼、白鲦、翘嘴和黄颡(都是素饵钓上来的)12.5千克,老爸只因使用的浮漂粗大,只有不足2.5千克鱼的收获。费县来的4位钓友都是5.4米手竿,配3.5号主线、2.5号子线、6号伊势,这样的钓组是不适合现有鱼情的,每人只有三五尾小鲤鱼和一二十尾白鲦的收获。

和笔者相邻的一位钓友,看到我接二连三的有鱼咬钩,也认为我使用的钓饵好,就向我要了一块饵料,只钓上1尾翘嘴和1尾小鲤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饵料不行,是钓组不适合鱼情,才没有好收获,老爸使用我的饵料不也没钓上多少鱼嘛。

6月12日在山头钓鱼,同来的王局他们都使用我开的饵料。因天气太好,饵料表层时间不长就会失水变干,为了提高饵料的适口性,只好加上点水放在饵料架上,不时沾上点水,鱼咬钩率还不错。陈主任因不上鱼,就来到笔者旁边,看到我不时在水里沾一下饵料,就认为这水里肯定有秘密。

笔者怎么解释他都不相信,只好把盘子里的水泼掉,重新从水库里打上水沾饵,鱼还是不停地咬钩,这才相信是真的。陈主任回到钓位,也不时沾点水保持饵料的适口性拉饵速钓,鱼咬钩率也高起来,还接连钓上两条千多克重的鲤鱼。

以上这些真实战例就充分说明了在休闲野钓中,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域野钓,饵料不是主要的,技术经验和适合鱼情的钓组配置才是重要环节。只有掌握好天气变化,熟悉所钓水域的鱼情,调整好饵料的状态和适口性,并根据天气变化来应对鱼情变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根据所钓水域的鱼情和吃口来配置钓组,使用拉饵还是搓饵,钓底还是钓离底,总结鱼咬钩时的浮漂动态,掌握丰富的观漂经验等等,才是休闲野钓多获鱼之根本。只注重饵料的钓友,缺少进取心和总结能力,固步自封,就如守株待兔,注定要走入死胡同。

钓鱼的制胜法宝"动"中取胜分析


一、钓活饵不钓死饵:鱼儿被诱进窝以后,钩饵入水无鱼咬钩,就要考虑使钩饵动起来,适当提逗,引起鱼的注意,诱鱼上钩。如果使用动物饵,最好能让钩上的蚯蚓蠕动,小鱼小虾等能够游动。总之要使饵料鲜活,不钓死饵。

二、守钓不行就走钓:钓鱼人在一个钓点长时间无鱼咬钩,就要动一动,另找钓点,在走中发现鱼群,不要死守一钓点。鱼不动我动。

三、钓动水不钓静水:钓鱼人在选择钓位钓点时,都喜欢找动水。进水口、出水口、增氧机旁,鱼儿喜欢聚集于动水处。动水处水中溶氧量大,食物丰富,鱼儿觅食活跃,在此垂钓收获必丰。身强体壮的鱼儿纷纷游向动水处,静水处水中含氧量不及动水处,故剩下的鱼儿不是慵懒就是体弱,因而上鱼率不高。

四、钓微风天不钓无风天:风动鱼儿动。夏季无风天气必然闷热,气压低,鱼儿无食欲,不咬钩。即便是春秋二季钓鱼的黄金季节,也是微风天优于无风天。微风乃至3~4级的风一吹,水中溶氧增加,鱼儿顿显活跃,上鱼率大大提高。风过大也不好,风吹浪涌,惊涛拍岸,鱼儿受到惊吓,躲于深水处不咬钩。

打窝料多影响鱼咬钩吗?


打窝料多影响鱼咬钩吗?
打窝是钓鱼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都在开始钓鱼前进行,至于要提前多久,中渔网有关于打窝多长时间有鱼进窝的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阅。打窝的多少要根据水域面积、鱼情特点来决定,并不是越多越好。

一、窝料的作用
窝料在钓鱼中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作用之一是诱鱼,常见的窝料有天然的粮食谷物类像糠皮、麦麸、玉米、小麦等,还有一些商品窝料,不管哪种窝料其实都是鱼的食物,只是针对的鱼不同罢了。打窝前我们应该了解水域鱼情,根据目标鱼对食物的喜好选择窝料,把握住了这一点,只要打窝就会有鱼来吃,只是时间问题。
窝料还有一个作用是留鱼。鱼在水中有固定的巡游路线,我们称之为鱼道,因为窝料的吸引,鱼改变以往的路线过来吸食窝料,只要窝点食物充足,鱼会一波接一波游过来吃饵,而且鱼在进食时会发出特点信号,这样窝点的鱼会越聚越多,当窝点食物不足时,鱼就会离去,这就体现了续窝的重要性。
二、窝料过多对鱼有哪些影响
1、窝料打的过多我们称之为打重窝,并不是每一个水域都适合。在一些滑鱼、回锅鱼较多的水域,鱼的警惕性高,窝料打的越多产生的味道就会越大,这样会引起鱼的警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死窝,当然,死窝也可能是窝料气味过于浓烈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鱼不敢轻易进窝,对钓鱼是不利的。
2、还有一种情况是窝料打的太多,鱼只吃窝料不吃饵料,这就很头疼了。上面说到窝料对鱼也是一种食物,鱼最初是因为窝料进的的窝,当窝料十分充足,且饵料和窝料区别不大时,窝料更容易获取,就会出现鱼被喂饱的现象,我们都知道肥水鱼难钓,就是因为鱼不缺食物时一般不会咬钩,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何时该打重窝
窝料并不是不能打多,我们熟悉的李大毛老师钓鱼前打窝的情况大家都见识过,那何时需要打重窝呢?在一些大的自然水域,例如水库、河流、大的湖泊,鱼的密度相对较小,如果要把鱼诱过来,需要足够的食物,而且打窝的量相对水域面积来说微乎其微,在打窝的量上面不仅要多,还要形成一个打窝周期,提前3到5天连续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打窝,培养鱼定时定点进食的习惯。
结束语打窝的学问很深,窝打好了钓鱼就像探囊取物一般,窝料的状态、味型、打窝的方式、续窝频率都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至于窝料打的多或少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说打的多适用于大面积自然水域。

初学钓鱼用饵时要了解饵料是否对口


用饵对口与不对口,是由鱼的饮食习惯和喂养饵料来决定的。凡使用适合鱼的口味,鱼喜欢进食的饵料钓鱼,就叫对口鱼,凡是使用不适合或是遭到鱼拒绝进食的饵料,就叫不对口。

实际上,用饵对口与不对口分为两大因素:一种是鱼的种性不同引起的,如凶猛鱼和温驯鱼,鲶鱼和鲤鱼,它们的食物链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喂养饵的不同,喂养种子饵与喂养饼饵,鱼的口味是不一样的。

凶猛的食肉鱼,钓凶猛鱼一定要用动物活饵或腥味粉饵,才能对口。

温驯鱼有食草鱼、杂食鱼之分。钓温驯鱼以香饵为主,大方向没有错,某些动物腥饵,也是杂食鱼的对口饵。

但是钓上层凶猛鱼、鲈鱼等鱼的钓饵要用泥鳅、活鱼、鱼块之类的腥饵比较合适。而钓底层凶猛鱼则要用青虫、牛肉块之类的膻饵,容易得手。膻饵不同也属于对口不对口之列。

而钓温驯鱼草鱼、鳊鱼,用青草、菜心,钓鲫鱼、鲤鱼用灰面粉饵,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对口的,与鱼的食性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这些正常的饵料还钓不上鱼,不对口,就应该思考饵料的问题。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如果在一口池塘里长期喂颗粒饲料,鱼在水体里就只吃颗粒饲料,形成饮食习惯,用其他饵作钓,鱼一概不会吃,就是用饵不对口。如何避免出现什么饵不对口,一定要弄清楚水体中的鱼种是哪些,二要掌握用什么饵作喂养饵,喂什么饵钓什么饵的原则必须遵循。

夏季钓鱼是否宜出钓的时机选择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鱼也越来越不好钓,夏季钓鱼是掌握一定的钓鱼技巧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一、出钓最佳时机:

1.凌晨~10时和16~19时是夏钓佳时。前者,浅水气温一般在10~25℃,适应鱼儿活动、觅食;后者,太阳西斜,气温逐渐下降,随之水温由热变凉,鱼儿趋温纷纷游弋到比深水水温暖和的岸边浅水域觅食,在近岸浅水下钩易获鱼。总之,夏钓一日三迁,早、晚钓浅,午钓深。

2.钓草、钓树阴。

3.选风力小的天气出钓,比无风天好钓鱼。

4.夜钓。夏季夜晚气温凉爽,白天深潜避热的鱼儿夜间活跃沿岸游弋寻食,且近岸水域食物较多,夜间近岸易钓鱼。

5.闷钓活。盛夏闷热天钓深水、钓浪花、进水口、泉水旁、增氧机旁以及雨中、雨后或风起浪涌时。此时水中增氧,鱼儿活跃,平日难钓变好钓是必然的。

6.夏季垂钓下风口收获多。

7.雨后钓较清水的轻浑深水。此处能见度适宜,食物又较多,这是盛夏垂钓的明智选择。

8.水底平坦找异常。水底沟坎、凹坑、沟底、小洞、杂物旁食物多,也宜鱼儿藏身、觅食,下钩有收获。

9.钓阴天小雨天。此时气温20~28℃,鱼类吃口好,上钩率高。

二、不宜出钓天气:

1.超过4级风的天气。

2.雨前尤其是雷阵雨前。气压低,天闷热。

3.连续晴天。气温居高不下,水中缺氧。

4.大雨天以及一阵短暂的小到中雨过后。此时气温不降,反而更闷热。

5.连续阴雨降温后转晴的当天和第二天。鱼儿体温调节尚未结束,食欲不振。

6.大雨后。此时水过浑,鱼不适应,很少咬钩。

鱼线是否超号对钓鱼的影响分析


钓线在钓鱼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觉得线只要结实就行,别的特性怎么样,粗一点细一点根本不重要, 都能钓鱼。而一些钻研钓技、对钓具要求精益求精的钓友,则会认为钓线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非要用某种熟悉的品牌线不可,而且是大一号不行,小一号不可。总的看来,休闲钓的钓友和竞技钓的钓友,对钓线的重要性的认识大相径庭。

去年冬季,在苏州渔具展销会上,两位老人拿着几盘拉力很大的0.6号线让我测量。当我说出实际号数时,两位老人感到很惊讶:0.6号线跳到0.8号是正常的,怎么可能跳到1.3号啊?1.3号线的端面截面积比0.6号的多一倍多,自然结实!我对老人说:我有次参加一个小的钓鱼比赛,得到的纪念品是一盘线。商标上写的是0.4号,实测是0.9号,同样是增加一倍多!可是,当时一起参加钓鱼比赛的钓友们都天真地认为,这个线只是有一点跳号,认为实际号数是0.6号。

以前听资深渔具界的人士介绍,市场上80%以上的钓线,包装上标示的数据都是虚的。几乎都是直径数据偏小,拉力数据偏大。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个做钓线的厂家都能绝对诚信,况且跳号问题也并不像食品问题那样影响严重,让全社会人都来关注。

跳号的非标准线,在使用中的确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丧失了诚信的基础。钓友们不能相信商品包装上标示的数据,不能根据这些数据判断线的品质,不能充分享受垂钓的乐趣。只是对社会环境又增加了不信任感。

第二,是对垂钓活动本身的影响。如果用标准主线配用了非标准的子线,造成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子线强力大于主线,造成断线丢漂的结果。即使不断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粗线,会影响我们对钓线粗细的判断,也会影响鱼的警觉性和浮漂信号。

经常有钓友问我:主线子线是不是必须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牌的钓线能不能搭配使用?我的回答是:主线子线都用同一品牌的线,确实比较安全,跳号的都跳号,不跳号的都不跳号。但是实际情况是,所有品牌的线都能搭配使用,前提是对线的实际号数比较了解,能判断钓线的实际号数。

当然,在购买钓具的新时代,我们能否像去菜场买菜那样带秤去呢?下面,结合多年来专业测试钓线的一点经验,简单地谈谈钓线直径的检测问题。

普通钓友能得到的检测工具,主要是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测厚仪。在这些量具基础上,又衍生出电子千分尺、电子螺旋千分尺。

游标卡尺的精度较低,一般多是0.02毫米和0.05毫米两种。它的测量面是一个狭窄的条状,对渔具产生的压力较大,会把钓线明显地压扁,这样的量具是不适合测量钓线的。

普通的螺旋千分尺,包括电子螺旋千分尺,基本精度是0.01毫米,最高可以达到0.001毫米,这个量具的精度本身可以测量线径的。螺旋千分尺的测量面是一个直径约6毫米的圆面,对线的压力面较宽。但是,螺旋千分尺的测量端面压力较大,千万不要像测量刚性物体一样拧出咔咔声,而是轻轻压着线,再用手轻拉钓线,感觉不费力时测出的数据比较准确。

测厚仪是非常适合测量线径的量具。压力较小且均匀一致,测量端面宽大,测量的数据较准确。0.01毫米的测厚仪价格很便宜,足够渔具店和钓友使用,0.001毫米的测厚仪可用于比较专业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