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

多钓友都有这样的感叹,哀声载道,大鱼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咬钩。还调侃道:这鱼硬是机灵,晓得XX开小差哒。

分析总结一下,其实原因很简单:

不论是传统钓手竿还是台钓,鱼进窝子了,吃口好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现突然停口,突然停口当然有不同原因,但其中之一不外乎大鱼进窝了,大鱼进窝,势必要把先进窝的小体形的鱼吓跑,大鱼进窝当然也不可能进窝来就咬钩,很可能围着窝子转来转去,接下来可能就是造成一段时间的停口,大鱼进窝也不完全就会有鱼星冒出,于是钓鱼人一般就有所放松警惕。

比如:和相邻的钓友吹吹,抽烟,玩手机,甚至离开钓位等等,然而大鱼就在你那不经间已经咬钩了,黑漂,顿口,甚至把鱼竿带入水中,这时当人发现这突然来临的鱼口,多是表现为慌了手脚,或者是抬竿动作变形,猛的一抬竿,结果切线就这样发生了,留下遗憾,更有甚者断竿,以及人仰马翻落入水。

千万留意短时间停口,大鱼总在你不经意间来临。Www.dIaoYU007.COM

那么如何钓大鱼?

1、想钓大鱼一定要有钓大鱼的基本准备,钓竿的调性最好选中性的也就是3、7调的,有些大师说钓大鱼要用硬竿,这在钓混合鱼比赛时确应如此,可以节省宝贵的溜鱼时间,但在平时就不同了,硬竿钓到大鱼后由于竿太硬,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大鱼的走向,极易形成拔河现象,相反用软竿就能很好的控制鱼的活动范围,把它玩弄于股掌间,以柔克钢使大鱼有力也使不上,时间一长最终被溜的精疲力尽释手就擒。

2、想钓大鱼要准备几套相应的线组,别相信大师们说的用0.8号的钓线就能钓上几公斤的大鱼,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可太偶然了,几年钓了一条为了显示他的水平高才这么说的,要钓大鱼子线春季不能低于1.5号,夏秋季不能低于2号,只有这样你的线组才具备钓大鱼的基本要求,才具备与大鱼周旋的能力,不至于钓到大鱼几个回和就切线跑鱼。

3、钓大鱼钓位的选择,大鱼是非常狡猾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邀邀,钓鱼新手要特别注意想钓大鱼一定不可凑热闹,要选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打窝垂钓,不要说话,也不要来回走动,静这个字钓大鱼千万要牢记。

4、窝及饵的运用,钓大鱼一般需用打窝,打窝要一开始一次打够,不要一会扔一点,这样只会招来小鱼的同时把正在游来的大鱼吓跑,窝料要虚实结合既要有吸引小鱼的碎料(小鱼可是先头部队,不来小鱼也不会来大鱼的),又要有小鱼吃不掉的大颗粒才能招得大鱼来光顾,钓饵要粘一些可有适当的散化效果,但不能雾化太好,否则小鱼一闹饵就没了,来回频繁提竿警惕的大鱼是不会上钩的。再有钓饵不可过香过腥越天然越好,别画蛇添足地加一些人工合成的香精之类的东西,天然的香饵大鱼才爱吃。关于饵料的具体用什么请参考当地的钓友们,因为没有一种万能饵能包钓大鱼的,要因地制宜才行。

编辑推荐

为什么在钓鱼的时候竿尖要入水


有很多的朋友都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钓鱼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鱼竿的竿尖伸到水里面去,其实刚开始有这个疑问困惑是很正常的,下面就为大家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这样的必要原因是什么。其实在钓鱼的时候一定要竿尖进入到水里面去,主要是从下面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到的一个结果: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这样做可以很是方便的把主线中的风线给压入到水中去,把风线压到水里面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风对我们的影响了。

许多喜欢热爱钓鱼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台钓钓组一般都是主线的长度差不多就约等于钓竿的长度。一般来说在我们抛杆之后,风线部分就会浮于水面之上,这是因为在水的表面,会有一种张力来支撑着风线,这样一来,只要稍微有一点风轻轻吹过去,就可以带动风线,使之随之摆动,但是这样也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后果就是,钓组也会随着它的摆动来摆动,这样就是我们大家经常提起的,并且很是不喜欢的走漂现象了。那为了防止这样的走漂现象发生,也是为了使钓组更加稳定,在钓鱼时就一定要及时的把风线压进到水中去,并且要保持竿尖的部分也进入到水中去。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为什么在钓鱼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竿尖入水的主要原因了。

接下来第二个原因是:如果鱼竿的竿尖进入到水里面后,可以一直都使得压在水中的风线时刻都可以保持一个大体绷直的状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大家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了之后我们在钓上鱼准备扬竿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扬起,因为这种做法可以使得上扬力以最快的速度传达,这样会很大程度上来提高我们的中鱼率的,大家钓鱼也是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率。

最后是第三个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将鱼竿的竿梢进入到水中去,并且还收紧风线压进入水中,那么就可以使得钓组的状态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钓目也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就让风线那么漂浮在水面上面,那么很有可能风线自身的重量会造成一个浮漂一目左右的严重误差。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严重影响你的钓组的一个灵敏度。这样也会影响我们钓鱼的一个效果。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为什么在钓鱼的时候一定要将鱼竿的竿尖压进到水中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将竿尖一定压进水中去,那就是在一个没有风的天气情况下,只要保证你的钓组不受影响就可以了。

我们大家之所以进行垂钓就是为了放松自己的身心,消除平时在社会当中,在工作上的疲劳。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大家开心就是最重要的,不一定非要求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只要自己享受那个过程就可以啦。

为什么传统钓易上大鱼的一些介绍


一、 钓位的限制:

大家知道,悬坠钓对钓位是有一定的要求:1 、要有一定的水深,至少浮漂要能站的起来,那就要求水深至少在40CM以上。而传统钓却没有这些限制。在有些时候,如开春,大鲫大鲤往往靠边觅食,传统钓 往往能从十几二十几公分的水草边,草洞中钓起大货。而悬坠钓因水深的限制只能望鱼兴叹了。2、悬坠钓法要求钓位周边不能有障碍物,否则影响抛竿。而传统钓 却不然,大树下,角落边都能伸竿垂钓。比如说夏钓荫,大树下的阴影中传统钓往往能拉起大扁,而悬坠钓法可能连竿都抛不出.。3、悬坠钓法要求窝点基本平 整,否则影响钓饵在水底的状态,这点在野外尤其重要,有时明明觉得这是个好钓位,但几竿下去浮漂目数相差太多,这时悬坠钓往往选择放弃窝点,重新选点。传 统钓却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坠到底了就行了,没那么多讲究,而水底有障碍物的地方往往是存大鱼的窝点。

二、 竿长的限制:

一般悬坠钓法的竿长从3米6到5米4,超出5米4基本不用。因为竿长一是重二是影响抛竿,必须要装大漂,否则远了连漂尾都看不清了,那还钓什么鱼?而传统钓法8米、9米、10米长都不在话下,钓的远,钓的深,上大鱼的机会自然就多。

三、 饵料的限制:

饵料对悬坠钓法是有限制的。首先是诱饵,由于悬坠钓法崇尚的是诱钓合一,在大水面可能会抛一些大比重的粉状饵打窝,颗粒饵一般加的较少,相信的是靠 雾化引鱼、诱鱼,认为加了颗粒饵,如大米、玉米粒之类,鱼吃饱了可能就不会来吃钓饵了。在小水面垂钓可能根本就不打窝,靠的是商品饵本身的诱食成分雾化来 引鱼聚窝。传统钓法诱饵一是量大,二是加了大量的颗粒饵,相信的是小鱼不可能将诱饵都吃完,而大的颗粒饵正是大鱼眼中的最佳美食,大鱼恋窝,迟迟不走,自 然中鱼率就高了。其次是钓饵,悬坠钓法一般用的是商品饵,味型不外乎香、清香、腥、浓腥、腥香几种,而传统钓法却不然,蚯蚓、米饭、红薯、蛆虫、菜叶、蚱 蜢等等都可作钓饵,味型自然,状态自然,大鱼自然爱吃。

四、频繁抛竿对大鱼就饵的影响:

悬坠钓法,讲究的是窝点的雾化,饵料的雾化状态,钓饵松散,方便鱼的就饵,一般钓饵的持钩时间也就是个3、 5分钟,必须起竿换饵。而大鱼的警惕性一般都较高,频繁的起竿换饵势必影响大鱼的就饵,特别是大鲤,狡猾是出了名的。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包食钓多上大鱼的原因。

五、流水对悬坠钓大鱼的影响:

流水是悬坠钓法中最不愿意遇到的一种情况。一是走漂,二是影响窝点的雾化,饵料窝点留存少。一般悬坠钓法只能选择做水不太厉害的缓流,遇到走水厉 害,只能放弃。而传统钓法却不在乎,流水的桥洞边,往往聚有大扁、大黄尾巴、大翘嘴巴,传统钓法铅坠到底,流水对钓饵的冲刷反而会激起鱼的就饵欲望。

六、窝点的限制:

一般悬坠钓法选定钓位后总要钓个2 、3个小时,如果实在没鱼才换位,重新引鱼聚窝。在野钓中,一天的时间往往很快就过去,中大鱼的机会自然就少了。而传统钓却不然,可以打个3 、4个窝跑钓,甚至打十几个窝都可以,机动性好,那个窝上鱼就在那个窝点多钓会儿,选择的余地大,上大鱼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七、钩型 钓线的限制:

悬坠钓法中我们一般用的都是细线小钩,用的都是无倒刺钩。如果想要钓大鱼,大钩粗线当然可以,但总比不了传统钓的线组,7号钩加2号的子线,悬坠钓 组算粗了,而换在传统钓组却是小儿科;传统钓用的是有到刺钩,实在控不了鱼还可以用失手绳。但悬坠钓用了失手绳也往往跑鱼,往往是在鱼回头时失去手感,线 一松就脱钩,所以传统钓法上大鱼的机会要比悬坠钓法多一些!

鲫鱼为什么不吃饵


当鲫鱼不碰鱼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等了一阵时间之后还没有鲫鱼前来咬钩的话,那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在钓位的选择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够确定钓位的准确性,那就换一个钓位试试看。

如果可以肯定自己选择的钓位是合适的,那就有可能是自己的饵料使用的不符合鲫鱼的口味,这样的话鲫鱼当然是不会轻易咬钩的,所以如果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换钓饵。有的时候我们明明都可以看见鱼儿就在我们的窝点附近活动,但是它并不咬钩,我们就要分析鱼窝周围的环境,看看是不是不存在威胁到鲫鱼的生物在附近。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一些错误操作导致鱼儿不咬钩的,最常见的就是提前提竿,这个时候往往鱼儿还没有来得及咬钩,所以我们要先保证自己的操作标准。

还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出现了顿口,但是提竿的时候并没有看见鲫鱼,我们就要先想一想使用的鱼钩大小是否符合鱼儿的体积。鱼钩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刺鱼全靠它,所以鱼钩的大小是不是合适就很关键了,如果我们钓的鱼儿是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沉的,结果鱼钩使用的是小型的,那么跑鱼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如果我们使用的鱼钩大了,但是钓的鱼儿却是小小的,那么是不方便鱼儿将鱼钩吸到嘴里面去的。出现上面的两种情况的话,要想中鱼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鲫鱼根本就是没有确实的咬钩,它只是进行一些试探,因为鲫鱼的胆子有点小,警惕性很高,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会用身体去触碰饵料,或者是用嘴唇去轻轻的吸食,但是不会放心的咬饵。

或者是会来回反复的将鱼饵吸到嘴里又吐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顿口现象,但是如果我们贸贸然的提竿了,那也是一场空。我们经过一段的时间观察可以发现鱼儿常常会发生涮饵的情况,它们非常的狡猾,常常会将鱼饵真的全部都吸进嘴里面,但是还不等鱼嘴完全的闭上,就又很迅速的将鱼饵吐出来,由于鱼儿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非常的流畅,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要适当地改变一下调钓。

为什么钓鱼都爱用双钩?


钓鱼技术中,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要进行解释,反而会说不出所以然来。比如有人问,为何要用双钩?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回答是:上钩率。其实用双钩的目的确实是这样,为多钓鱼。但更进一步想,只考虑多钓鱼的话,为什么不像海里的渔民一样,同时下成千上百只钩?

双钩钓法是随台钓法普及的,之前大陆地区的传统钓,习惯用单钩钓底。自从台钓法传入大陆,配合立式浮漂,双钩绑法被逐渐认识和推广,然后影响到传统钓法,在休闲钓和野钓中许多人使用双钩钓鱼,以致成为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有钓友表示,单钩总觉不踏实,怕减少上鱼机会。也有钓友不以为然,因为双飞的情况毕竟少,而且往往发生在鱼密度非常高的养殖池,大多数时候还是每次只上一尾鱼。

钓鱼用双钩,好处是非常多的:双钩双饵增加鱼吞食的机会;双钩可用不同钓饵,比如一钩拉饵,一钩搓饵,增加不同吃食习惯的鱼的上钩机会;一个鱼饵被鱼吃掉或抛竿时抖掉,仍有被鱼咬钩的机会。池底如有石块、瓦砾、杂草、淤泥等杂物,有时单钩被掩住,而另一个可以露在外面,增加上鱼机会;鱼群抢食鱼饵,双钩常常同时被两条鱼分别吞吃,从而同时钓上来。混养比赛项目,钓到大鱼时常常一只钩吞入鱼嘴内,另一只挂在鱼腮或鱼身上,这样减少大鱼脱钩的机会;在钓鱼比赛中,双钩钓法的这些优点非常重要。而在野钓时,如果双钩用面食作饵,鱼咬钩时另一只钩的面饵常会脱落,无形中成为诱饵,吸引鱼群不离去。双钩常可采用两个不同型号、大小的鱼钩,在钓鱼时试验哪种更为适用,加以选择。

鱼钩掉入石缝卡住,如是单钩则拽出较困难,而双钩稍等片刻,等另一只钩被鱼吞食,常会将被卡住的钩带出石缝。正是如上的诸多好处,使得双钩钓法能够在野钓中迅速流行,成为主导钓法。

不过双钩钓法也有缺点,比如水中杂草、杂物多时,钓到大鱼可能另一只钩挂在草或杂物上,弄不好大鱼乘机逃掉。再就是摘钩时不小心,多一只钩容易扎手或抄鱼时另一只钩挂在抄网上增加摘钩的麻烦。

鱼儿入窝为什么不吃饵料


钓鱼钓的好,诱鱼是关键,相信这点钓友都是认同的。只有把鱼诱过来以后,鱼儿才会上钩。但是有的时候窝子里面明显是来鱼了,但是鱼就是不吃饵。

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钓友不经过思考,单方面的认为是饵料的问题,胡乱开饵。结果就是饵料浪费不少,另外还把聚过来的鱼弄炸窝了,或者离开窝点。

黑坑有的鱼为滑口鱼,经常钓放以后对商品饵产生了很大警惕性,受到饵料味道的诱惑进入窝点,但是却不敢吃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饵料里面多加入一些原塘饲料,下药的使用量减少或者不用。将饵料调整的比较清淡一点,以达到减低鱼的警惕性目的,促使鱼吃饵。还有就是饵料雾化的太好,就会引诱来很多鱼,随而来的就是窝会很大、窝内也会很乱,从而导致水比较浑浊,鱼类只能味道很难咬到饵。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换饵料,控制好雾化的度,使引来的鱼可以吃到饵。

还有一种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天气、气压、温度、水肥等一些原因导致了鱼虽然进窝,但是就饵欲望不强烈,我们就需要将饵料的味型提高,大腥大香这个时候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至于小药方面,可以适当加。如针对水肥,塘底淤泥浆层厚,老鱼、滑鱼、回锅鱼多的情况下适量添加小药花香诱,这样会使鱼吃口更猛。

一、鱼层与水底

常钓鱼种为鲫鱼、鲤鱼、草鱼。为底层鱼类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是会上浮。鱼已经离开水底了,而我们继续钓底的话,自然是效果不佳了。当出现挂鱼、截口、黑漂不中鱼以及蹭线情况比较多的时候,就说明鱼已经离开了水底上浮了。这个时候调整饵料比重改为钓浮,通过调整浮漂位置来寻找鱼所在水层进行作钓。因为钓浮在有的时候容易把鱼打乱层或者说成功率不高,毕竟鱼在底层就饵上钩成功率高一点(鲫鱼除外),这个时候我们在找到鱼层以后,慢慢的将浮漂向上一点点的移动,使其作钓水深增加,减少抛竿频率的同时附带底散,把鱼往底层压。

水底的淤泥浆层比较厚的话,饵料落入淤泥。鱼儿找不到饵,还怎么吃啊。我们在作钓淤泥浆层较厚的坑的时候。可以采用钓离底将饵料提离淤泥几公分,或者一钩到底一钩离底。这样就便于鱼能很快的发现饵料而就饵。这需要很好的把握浮漂的调校了,以及饵料的比重把握。

二、窝点与钓点的关系

正式作钓之前都会做窝,而做窝也就两种:手抛和竿抽。而现在很多黑坑是禁止手抛的,使用散炮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技能了。有的钓手在使用散炮的时候,抛竿比较满,而且是入水或者是半水炸开,这样就造成在钓点前面也留下了很多的散炮,形成了一个小窝点。鱼会先停留在钓点前面的小窝点。因为存在散炮炸开点不一样,这个小窝点有的比较靠近我们的钓点,有的却离的有一点远。不管这个距离远近都会使鱼没有真正的进入我们的钓点,但是给人的感觉是鱼在窝子周围以及钓点了。这样也延缓了鱼进入我们真正钓点的时间了。等鱼进入钓点时间也所剩不多了。

三、窝料是否打的过重

在打窝料的时候是比较讲究的,如若打的数量少,鱼不容易聚窝;如若打的数量多,就会留在水底,尤其是在天气热时,伴随着水温升高,窝料会发酵,因氧气的大量消耗,窝里会严重缺少氧气,这时鱼类多数会在窝边或者窝上游动,不喜欢入窝,就算有的入窝,也不会咬钩的。这种现象通常容易出现在钓鱼比赛的后面的2场,需要大家能注意到。

四、钩线坠是否合适

鱼钩如果过大,对鱼口小的鱼就没办法进去;钩条如果过粗,鱼类体型小就吸不动;坠子如果过重,钓组可能会过钝或者会陷到淤泥之中。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中鱼的。但是找到问题所在之处,然后对其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就可以。

五、是否受外界影响

一般来说有鱼而鱼鱼却不咬饵的主要原因也来受自然天气环境的突然变化影响,如果遇上天气气温低、鱼又由于鱼岸边的动静受到或者缺少氧气等情况是很难中鱼的。遇见这种情况要保持耐心,可以细化、小化所用的线、漂、钩等,采用提、拖、逗等不一样的方法来引逗鱼,善于捕捉细微的动作,让被动变为主动。

为什么有些窝料里会加泥巴?


这个问题可能不只是一个两个钓鱼人想知道的,为什么有些钓鱼人钓鱼时,会往窝料加泥巴?有些钓鱼人说加泥巴,不是更加容易把鱼惊扰到吗?下面来看看为什么有些窝料,我们要加泥巴。

一、加泥巴的作用

增加粘性,比如使用酒米或麝香米时,加泥就可以准确的抛到窝内,因为酒米比较轻。

增加重量,窝料较轻或小杂鱼过多时,加泥可使窝料迅速沉入水底,不让小鱼在半路截获。

模拟声音,在窝点抛撒泥或沙土的声音,与撒饲料的声音很像,对于养殖塘的鱼可以造成条件反射。

如上面模拟声音,又有钓友表示,那么在野外钓,不是容易惊扰到鱼,其实野外的鱼,很多地方都是不存在,惊扰不惊扰。只要你丢下去的不是很大的石头。我和朋友做过实验,原来这里很多鱼,然后你丢一个小石头下去,只要下面有饵料,不出半小时,鱼又全部回来了,但是不能表示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

比如鲤鱼爱拱食,所以用泥巴混饵跟牛粪混麦子打窝作用就是一样的,还有一个作用靠泥巴,起到留鱼的作用。不过这个办法不适合稀泥底的地形。

二、延长诱鱼时间

有些窝料抛不远,加泥捏成团抛得更远更准。

平常用碎玉米打窝,就比较实用,因为饵料太轻,抛的远一点都不行。或者把窝料包在一个叶子里面,简单的稳固一下,把叶子到处都弄点小洞,有些叶子不容易坏掉,半天就没有效果,所以卫生纸就是我们另外的一个好方法。

这样的方法,主要是引诱和降低鱼类的警惕性。在自然生存的法则中幸存下来的鱼类早已磨练的谨慎和胆小(有些可能不会)它们不会吃自己认为不安全的食物,我们去钓鱼前。还有一点就是要知道,鱼是喂养的还是野生的,喂养的鱼喜欢吃颗粒,这样我们把泥巴换成颗粒的效果好一些。

不同地方,不同方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条件相同为什么不上鱼分析


钓友来信说:有一次他们三人都用海竿,同在一个池塘垂钓,而且用的又是同样的钓饵,结果两人上鱼,他却无功而返,是什么原因,请予解答。

这在垂钓中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足为奇。说的都是同样的条件,而结果都不相同。

经常垂钓的人,不论使用手竿还是使用海竿,都会遇到这种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情况。更有甚者,一个人用多副海竿垂钓,经常也会出现上鱼的竿不断上鱼;不上鱼的竿就像在做陪客。有些临场经验丰富的钓友,他们针对这种情况,将那些不上鱼的竿,集中投到上鱼竿的附近,并且还将这作为一种经验,叫散打找鱼,集中施钓。即使这样,有时还会出现奇怪的现象:好像鱼儿认竿,不上鱼的竿,投到哪里都是无鱼咬钩。

这种情况在使用手竿时也表现得很突出:也是各种条件都相同,垂钓时两支漂子快凑到一起了,结果是上鱼的人不断上鱼,不上鱼的还是陪客。

不过对上述现象,除极个别带偶然性外,我始终认为条件相同,上鱼有别,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主观上认为条件相同,其实可能是不相同,这些条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钓具、钓技和钓点等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别,都会造成结果上的不一致,我有深刻体会: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一道去钓鱼,我们都用手竿,开始在各自选择的钓点上垂钓,我频频上鱼,他的漂却纹丝不动,我叫他到我这边来,我们两支漂子相距不足20厘米,我俩的钓具基本一样,而且都是使用长脑线配长风漂,用的是同样的钓饵,也就是一切条件相同,但他用的是同样就是不上鱼,还说鱼欺负他。

这时我接过他的竿,检查漂、坠的匹配情况,原来他漂坠比重匹配不当,漂小、坠重,坠子入水沉底,使用长脑线。坠子沉底,其后果不言自明,那就是鱼儿虽在咬钩,可坠子压着脑线,漂子根本反应不出来。我帮他去掉一些铅片。使之成为悬坠。果然,他再下竿,不一会儿漂子动了,此后他也不断地上鱼。从这里也就明显地看出条件并不一样。

在钓具方面,除组装匹配之外,还有钓具本身的性质不同,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如竿的软硬、线的粗细、钩的大小等,绝不可忽视那些细微差异,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例如在初春和深秋,因水温低,鱼儿摄食无力,垂钓时大家都在使用海竿,看似相同,但海竿有软硬之分。那些软竿反应灵敏,就能将鱼儿咬钩的轻微动作反应出来,而那些硬竿就是梗着脖子不低头,纹丝不动。

以上这些,都是因钓具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不同结果。

出钓时不论是水库及池塘,水底的情况总是千差万别,如某处有个很小的坑,这可能是最藏鱼的地方,钩下到坑内就有鱼咬钩,坑上面就无鱼咬。垂钓时正好一个在坑内,一个在坑外,其结果就不同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钓技,调漂、观漂看尖、提竿等这些最平常的动作,高手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首先要承认人家的长处,仔细观察那些里手们在操作方法等多方面的长处。要有一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这往往会受到性格、年龄、钓龄、甚至昔日的成就等一大堆精神方面障碍,不便启齿。其实在钓场上不乏钓技高超、钓德高尚的人。我觉得广交朋友是钓场上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有人说交一个渔友胜过一百条鱼。

最后我想提的一点是当差别出现之后(有的上鱼有的不上),就要仔细查找原因,寻找这同样中的差异。这个寻找的过程,正是提高钓技的绝好时机。

由于对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提出中肯意见。以上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