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新手入门技巧。

海钓和淡水钓,有着很大区别,关键在于鱼,海洋,实在太大太神秘了,说起海钓,大家都感觉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想着光是装备什么的,就可能要花费N多的资金,最终也不知道到底能钓几次了,到底有没有意思等等,我相信,每个刚涉足的钓友都有这样的想法了,许多淡水钓友都问我一个相同的问题,海钓到底该如何入手,想想,还是把海钓中最有代表性的矶钓,写个入门教程吧,供新手们参考的。

【安全】

无论是淡水钓还是海水钓,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不要说这是老生常谈了,所谓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无论何时何地,钓鱼只是一种娱乐,安全的娱乐才是最让人开心的,俗话说,欺山莫欺水,就知道,水是很可怕的了,海钓和淡水钓可就是有天渊之别的了,所以,在此要再重申一次,出海钓,必须注意安全,这里所说的安全有多个方面了,一是出海要注意安全,登礁要注意安全,注意钓鱼人所站钓位的安全;二是钓到鱼,尤其是不认识的鱼,千万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注意有毒鱼刺鱼种的攻击安全。只要你认同了安全,那么,我们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基础之基础】

矶钓除钓竿之外,我们必须准备2样和钓鱼无关的装备,一是救生衣(钓鱼背心),二是防滑鞋,这两样装备保证你安全的同时,钓鱼背心其实还是一件百宝箱了,价格的话有低有高,新手入门级别,如果不太追求品牌的话,在200~300元就可以解决了,当然,如果你只是在码头体验一下矶钓的话,这两样物品可以暂时不买的,但是只要上礁石就必须要准备。

【钓竿装备】

竿袋:

可以装钓竿、抄网、打窝勺、网头、海钓轮等等物件,新手入门,如果你之前有淡水钓竿包的话,也可以先用之前的竿包的,不过,淡水钓的竿包和矶竿包很大的区别在于防磨损了,因为礁石的磨损实在是太厉害了,普通帆布淡水竿袋,几次就会坏的。

钓竿:

5米3的矶钓竿最起码需要一把了,选择1.5号的最合适了,价格200元以内的竿现在也不少,不过品质都比较一般了,新手入门也无所谓了,如果选择价格在500左右的竿,以后做备用竿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饶线轮:

建议使用2500~3000的饶线轮,选择金属轴承的海钓专用轮即可(防海水),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的都有了,关键是顺滑些就好,带手刹的属于高档的,新手可以暂不考虑的。

钓线:

钓线选择比较柔软的做主线为佳,价格在70~80左右一盘的都不错,150米的,当然,如果你之前有淡水用的先,也可以先使用,但是,淡水尼龙线,如果下海后,会变硬变脆的,之用过之后最好用淡水清洗了,线号选择3~4号就可以了。

子线:

子线建议使用碳线,这个对起鱼的影响比较大,建议使用比较好的线了,我自己使用的是伽玛的雷霆线,是个不错的选择,2号线即可,价格在40~50元左右一盘。

阿波:

新手的话,阿波选2个就好,3B和8B的就可以了,阿波的号数以B来算,号数越大,浮力也越大,可以理解成与淡水浮标的号数一样,6号漂就比1号的浮力大,但是,灵敏度相对而言也会差。

抄网:

如果你只是尝试和体验,建议就不要买抄网了,海钓抄网的价格普遍都比较高,低档的也要好几百元一套的,400~500一套的抄网其实都不错,而且,如果操作不当的话,抄网比较容易损耗了。

打窝桶+打窝勺:

这个作为新手不一定必备的,你跟着朋友去的话,海钓的应该都有,可以让朋友帮你打窝就好,呵呵,这样自己就不需要带打窝桶了。

软冰箱:

软冰箱现在的价格并不算太高了,作为新手的话,找个旅行袋代替也可以,唯一和软冰箱区别在于没有保温作用而已,当然,如果你不怕重的话,直接带上淡水冰箱用途一样了。

配件盒+配件

作为新手,配件盒和一些配件还是需要装备的了,配件盒不是贵就好用了,我自己使用2个配件盒,一个是装备件,一个是装夹铅的,作为新手,有一个配件盒就好,配件盒选择的时候,找格数多,最好是每格有单独开关门的,因为之前建议用2个阿波,那么,只要准备3B和8B的夹铅就可以了,微调的话可以问同行的朋友要些小的夹铅就可以了。

我自己使用的夹铅盒,从6B~1B,从1号~8号是全部齐的,便于微调,需要7或14格独立格子来装。

另一个配件盒的作用:棉线结(棉线结颜色和主线的颜色相反就好,如果主线是黄色的,棉线结用红色就好),鱼钩(建议用3号千又即可),卡拉棒,半圆挡豆,8字环(用淡水钓非的即可)

其它配件:

手术钳(必备),手套(建议使用),毛巾(必备),屁股垫(建议使用)

【享受海钓乐趣】

有了以上装备,就可以开始矶钓了。

之前也帮几位朋友购买过整套的矶钓装备,所以知道,如果一套必备装备的话,最低价格在600~700元左右即可,如果配一套可以玩一段时间的装备的话,价格在3500元左右即可。

配好这些装备后,可以出海钓鱼了,出门的时候,只要带上打窝料和钓饵即可。

找到合适的钓位之后,把竿包等用具尽量放到高处,以免被水打湿,我把自己开竿操作的流程写下来,供新手们参考的。

1、放好竿包后,拿出抄网柄和抄网头,先将抄网装好,放在左手边顺手位置,方便随时使用的;

2、拿出矶竿,装上饶线轮(轮子上的线当然就是事先装好的了),把饶线轮钱线盖打开(挡线环)把线拉出来,穿过矶竿的转环,最后到矶竿套的位置,把线穿入竿头套中塑料线的眼中,把竿头套拉出来,整条线就能穿过矶竿最后的一串细孔了,下拉出来之后,把饶线轮线挡关上,先调线组了。

3、首先绑棉线结,棉线结绑好后,依次穿入半圆挡豆、阿波,再把卡拉棒装上,下面绑好8字环,把同B数夹铅夹在8字环上面(也可以使用小一B数的,比如阿波是3B的,就用2B或3B的夹铅,我是喜欢使用同B数的夹铅了)这样,基础工作就完成一半了,这个时候,调整一下饶线轮的卸力器,卸力器要调松一点,估计在2斤左右的鱼力量即可。

4、开竿,把钓竿夹在两腿中间,打开饶线轮线挡,左右手配合,把竿一节节拉出来,记得要拉紧,同时,环扣要方向一致,许多竿在竿上转环处都有一个对环标记的,只要对上,就能把线环对得很正,开好竿之后,就抛竿出去,看看阿波和夹铅的比例是否合适了。

5、如果你是新接触矶钓,建议使用右手论,也就是说用左手来绕线操作了。抛竿后收杆,把线饶到阿波位置和竿长一样的距离时停止,这时,很轻易就能把阿波荡回来,用手抓住,把矶竿夹在右手咯吱窝下,然后绑子线,子线长度基本上在2米左右即可,绑法使用淡水钓绑法即可,绑好8字环一头,把线在饶紧些,剩下线头拿在手上,绑钩,挂饵,无论是用南极虾还是用虾仁钓,挂饵的时候记得把钩尖露出来,然后再把线饶紧,阿波大约距离竿尖1米左右停止,然后用手指压着线,打开轮子的线挡,就可以抛竿了,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开始真正尝试使用矶竿海钓了

编辑推荐

简单易懂的新手入门调漂技巧


一些刚入门的新手,总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我和他们饵料都一样,用的渔具都一样,我的钩就是没有鱼吃呢?为什么我的漂明明动了,提上来又没有鱼呢?怎么样调漂才能够更好地中鱼呢?......今天,我就教你们一些调漂方面的技巧,一定要好好珍藏哦!

钓底调漂

钓底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垂钓方式,大多用来钓一些生活在水底层的大鱼,这种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运用起来会有不错的收获。

1、粗找底。底钓最关键的就是找底,底找好了,才能够跟好的调漂,进行下钩垂钓。粗找底时,不用挂上子线,直接挂重铅,是浮漂沉入水中。然后慢慢拉浮漂,当浮漂上浮出一目的时候,看到在最上面的太空豆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的时候,即完成粗定位。

2、调整调目。这个操作很简单,让浮漂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开始减去铅皮,这是浮漂会慢慢上浮。准备钓几目,就将浮漂调整到露出需要的目数。

3、设定调目钓目。一般根据自己所需要的进行调整,记住,钓目调的越高,浮漂越是迟钝,相反,钓目调的越低,浮漂越是灵敏。在实际的垂钓之中,还要根据天气,钩重,饵重等这种因素来微调钓目。

4、精确找底。此时就需要挂上子线,移动浮漂,将饵料全部挂上,然后使浮漂位置和粗找底时做的太空豆相距和子线差不多的距离,然后使浮漂露出水面两个目,继续上拉,是浮漂在上升两厘米左右,如果浮漂直接露出三目,则说明已经过底了,这是应该将往下拉回两厘米,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反向找底。

下面,我列举几种钓鱼时常见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调漂技巧

1、漂动,但是有口无鱼

这个是由于漂调的太灵敏导致的,我们可以适当的将浮漂往上拉高两厘米左右,然后再看垂钓情况,如果还是有口无鱼,那就继续再往上拉两厘米。逐步调整,观察中鱼情况。直到鱼上嘴唇中钩两次以上,即调漂成功。

2、中鱼时鱼钩多为唇边

这是由于钓的太钝了,导致鱼讯不能及时的传递出来。每次将浮漂上拉一厘米,再观察上鱼的情况,知道上鱼时鱼钩钩中鱼的上唇为止。

3、钓底时没有鱼咬钩

说明该水层并没有鱼群活动,这是就要换水层进行垂钓。下拉浮漂,改变钩饵所在的水层,直到找到鱼所在的水层,开始咬钩为止。

超简单的钓鱼新手入门指导


看到很多新手发帖,说受嘲笑,遭鄙视,漂不行,饵不行,小编就来个通俗易懂说说那些入门问题。镇楼图不是扯淡的,钓鱼跟接水差不多,阀门开得越大,越接不到水,一开始又是灵敏,又是雾化的,站立浮漂刚接触,你跟他说灵顿,感觉除了云里雾里,也学不到啥。

先说说方便面配料:对于新手来说,最好买别人绑好的线组,只会往前走,就不知道回个头,买个别人弄好的成品线组,然后拆开看看,别人怎么组的,自己照个葫芦画个瓢,不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么。

我随便找了个图,其实很容易找到,然后对号入座就好了,很多新手问题,回答了感觉实在水,不回答又说不帮助新手,你既然喜欢钓鱼,连为钓鱼做点准备都没想过,现在是网络时代,资源到处是,光想要现成的,别人现吐的,估计不仅仅是钓鱼,做啥事都难做好。

跟上图稍有不一样的就是橡皮圈,上图是八字环,橡皮圈用法就是子线绑在上面,直接挂在铅皮座的挂钩上,橡皮圈的换子线方便,也可以泄力,缺点就是影响灵敏度,子线绑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橡皮圈断裂,但是新手不要管这些,这种方法都可以,随便用。

接下来就是很多新手遇到的一个新鲜物品,很多人问过怎么用,鱼友的回复是套在jj上撸管用的,一张图告诉你它绝对不是撸管用的,就是防止鱼竿被拉跑用的,有没有用不敢说,小的有用,大鱼还是会拉走竿子。

下面开始说浮漂了,有七星漂跟站立的两种,一般来说对于新手都可以,选用七星漂,上面漏出三个漂豆就可以了,站立漂,只要漂站起来就可以了,最好是中间的圆木在水里,漏出票尾为宜,不要说太垃圾,不是给老手看的。站立漂还有七星漂,不过想钓鱼,鱼钩一定要沉到水底,因为底层鱼一般多于中层跟上层鱼,最常见的鲫鱼,就是钓底,所以铅坠一定不要吝啬,浮漂撸到铅坠附近,往水里一丢,漂没有了,正好,到底了,然后慢慢往上撸,一直撸到漂可以漏出水面。

等你钓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对漂有一点的了解,知道了原理,再开始考虑灵敏度的问题,然后参照大家常说的调四钓二,来按照鱼情调灵敏度,我觉得不晚,做啥事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了解原理改进,学的更快。

关于鱼漂的选择,对新手要说的是,好漂不如垃圾漂,好漂灵敏度高,抓口要求对于渔汛掌握熟练准确,新手反而钓不到,差漂迟钝,反而更利于新手,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好漂贵漂,怕自己的漂见不得人,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河边的人的话也不能全信,说不好他自己都还是个入门的菜鸟。

线组跟鱼钩的选择:线组2.0主加略细于主线的子线就好了,子线为什么要细,就是防止挂地球,主线连同鱼漂都没有了,说白了就是保护主线,少损失东西,鱼钩选择大一点没事,不要大的太过分,一般5号都可以,鲫鱼吃得下,大鱼也吃的下,听什么5斤以内都是袖钩,什么0.8的线博大鱼,别信,他们用的是大力马,你看看有几个钓鱼的用这么细的线,这么小的钩,你信了半天钓个鱼,不是没挂紧就是断线,让你后悔好多天。

下面开始说鱼竿:现在是个盛行装逼的时代,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说什么什么竿子不好,重心靠前,太重了撸不动,钓吧人数不少,土豪也有,但是我想很多钓友都是中产以下,你平时工作的强度绝对比你撸一个3两的竿子重好多倍,所以土豪装逼就算了,平民还是别装这个逼,某宝买个差不多耐操的竿子,半斤可以飞,几十块钱。要说太重了,接触钓鱼早的都知道最老土的并继,三节竹竿,我想相比那个竿子,还是轻多了,再说了男人做点运动晚上有劲,怕啥。这一点土豪随意。

线组准备完毕,有了一根入门的竿子,线一系就可以开干了!没有鱼饵干个鸡巴! 鱼饵也是个问题,新手北方人,一瓶成品酒米是你打窝不错的选择,钓饵用蚯蚓红虫就可以,不要一味追求搓饵拉饵,人家蚯蚓刷不停,你的饵料没口,还要发个帖子问问,我的荒食无双怎么搭配,怎么没口,很明显不是搭配问题,是鱼饵偏口,再说一遍不要强行装逼,绝对我用了台钓,用了野战我就一定比传统钓牛逼,不一定,被传统钓完爆的也有,对于新手来说,找个草边,打窝酒米,挂蚯蚓到底,半天不见鱼我不信,多少都有几个麻将。

咦,没飞起来,卧槽大鱼,旁边的高手看你中鱼,比你还激动,赶紧来帮你抄鱼,1分钟后,大鱼日了狗,被你暴力搞上岸,旁边的高手开始问了你用的啥饵料,有啥配方,配个毛,我用的中铅到底挂蚯蚓,幸亏我的超重神竿。钓鱼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有人半天不上鱼,有的新手往往还钓不少鱼,窝子里没鱼,神仙也钓不上来,不要说什么配方。新手注意,选钓点先看看别人都钓在什么环境,水草周围还是回水湾,然后选一个差不多类似的钓位,不要使劲抛钩,竿有多长抽出来多长,线有多长放多长,刷,甩出去,线都绷绷紧,一上大鱼就拔河,还是看看别人钓离岸多远,你自己跟着学,但是你身边的人如果也是个新手,算你日了狗。

上面的准备齐,就可以钓鱼了。

钓鱼新手入门,要学会这些开饵技巧


饵料,一直在垂钓中首居要位,对于钓鱼开饵,每个钓友都有着自己的独家开饵手法。但无论开饵手法如何千变万化,总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定律的,对于钓鱼新手来说,在学习前期,如果能掌握这些开饵技巧就可以事半功倍,收获好的鱼获。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钓鱼开饵中有哪些实用的技巧。

1.在正式开饵前,先将饵料进行几次颠倒,让所用原材料更加的均匀的混合到一起,这是由于饵料在运输中经过了长时间颠簸,因此导致密度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分离。其次,由于饵料是由不同部分组合而成,因此吸水性、诱鱼性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开饵前进行摇动是不错的操作。

2.另外,商品饵与水之间的比例,是按照体积比来进行计算,如:1:1,先将1杯饵料倒入容器中,再将1杯水也倒入容器中,然后快速进行搅拌,这是饵料的状态可能比较稀,但不要着急,等到饵料吸足水分之后,那么饵料的软硬度就变得适合了。

3.由于饵料种类是不一样的,因此吸水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开饵后一定要有几分钟的等待时间,一定要让饵料的每个颗粒都吸足水分,若是气温低时,等待的时间就要延长一些,等到饵料吸足水分以后翻开饵料,快速的进行搅拌,这是为了饵料均匀的吸收水分。

4.若是在搅拌过程中,把饵料搅拌的出现粘结状态,这时就要停止搅拌,搅拌过度的话,就会饵料中含有的纤维成分变短,接着将饵料团成一团,在大约20度气温下,饵团大约5分钟就会出丝,而在气温很低的冬季,饵料大约需要20分或更长时间才会出丝。所以,冬季为了饵料出丝速度快,建议使用温水进行开饵,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拉丝粉。

5.若是感觉快发出丝的时间,可先从饵团上取出一点,然后掰开观察一下出丝的情况,等到饵料出丝密度足够时,即可使用。在到钓场以后,先搓几团饵料抛投至窝点内,使窝点内有充足的饵料进行诱鱼。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钓竿选择


钓竿是钓鱼渔具装备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更是钓者手臂的延伸。好的钓竿必须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化解力量的能力,这需要弹性、持重感、竿身受力分布的完美结合。

弹性

是指竿子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弹性越强化解鱼冲劲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操作,而一只弹性差的竿子在溜鱼时必然表现为腰身乏力,不足以有效控制鱼的冲刺。良好地弹性在制造上的要求是刚柔相济,刚而不柔则脆,柔而无刚则弱。要使竿子具备良好弹性,需要的是采用高品质素材和良好设计的有机结合;

持重感

指的是拿在手中的轻重感觉,持重感越轻越节省体力,竿子传递信号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敏锐地感知竿子传到钓者手中的各种信号。持重感同竿子的长度、重量以及重心在竿身的位置分布有关,其中,重心在竿身上的位置是反应这一指标的核心;

竿身受力分布

指竿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各部位承受力量的均匀程度,这一指标要求竿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整体受力,不出现集中受力点,使竿子所有部位的弹性都能够得到彻底发挥。

浮游矶钓更讲求人竿一体的完美结合,钓手借由竿子可以感知到潮流的大小和流向,通过竿子操控钓组以获得钓组的理想状态和感知细小的咬饵信号。因此,对于浮游矶钓竿(以下简称矶竿)来说,为了应付各种环境、鱼种、鱼体大小、钓法需要,对竿子的基本要求是:便于施展各种操控手法和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成功起鱼,同时还应具备灵敏地感知信号功能,有相对轻松地持重感。

一、矶钓竿的长度

矶钓竿的长度主要由钓法和环境决定。以环境来说,进行矶钓的钓场水下多密布礁石和沟嵌,在这种场合一旦中鱼,如果钓竿过短便不能够顺利控制鱼的逃窜方向,鱼钻洞、线绕礁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这种不利状况在钓者站位越低的环境中愈发突出。

另外,在有风浪的环境下竿,从安全角度考虑,钓者的站位一般选择离水边远或者站位比较高的钓座,如果竿身太短便无法控制钓组,特别是大风天位于站位比较高的陡岸钓位,钓者为了减轻风对母线的影响,必须将竿梢插入水面以便于将母线压到水下,这显然不是短竿可以胜任的。

既然长竿有如此多的优点,自然是越长越有优势啦?其实也并非这么简单,竿身长自然重心点就靠前,重量上也自然更重,拿在手里的持重感就比较差。而矶钓不同于抛投重矶钓那种将竿子置于地上的等鱼上钩钓法,浮游矶钓需要频繁精细地进行操竿控线,如果抱着一支持重感很差的长钓竿来实现这一目标,消耗过多体力不说,操竿控线的细腻手法也无法施展。

在现代工业尚不发达的早年间,钓竿的材料主要是原始竹制钓竿,使用这种钓竿进行矶钓时,一般人钓一天能够承受的长度在4米左右还可以勉强,再长就有些吃力了;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制竿素材由玻璃钢替代了竹,生产出了在同样钓力下持重感更好的玻璃钢材料矶竿,钓竿长度也就进一步加长为4米5以上;而随着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碳纤维以及轻量化钓竿配件的出现,制竿技术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从而使矶钓竿发展到目前的5米到5米3的主流产品。

以目前5米3的长度,实际上是平衡了使用环境要求和操作便利性二者关系的折中选择,如果希望进一步增加长度,即使目前的顶级大品牌厂家生产出的产品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重心偏上和竿梢下沉的问题,从而导致使用上的不便,而在一些以仿冒为主的小厂,目前能生产出不头沉腰软的5米3长度矶竿已经是不小的挑战了。

虽然目前矶钓竿的长度主要以5米到5米3长度为主流,但是否在任何环境都需要这样长度的产品?个人认为也不尽然。比如在风平浪静的环境靠近水边下竿或在码头等外界条件比较安全的场所垂钓,4米5的钓竿由于竿身短、重量轻,竿子反应竿稍传来的信息会更为直接,操作时对钓组状态的掌握也更明确,在使用时也更为得心应手。

当然3米6甚至更短的竿子又比4米5更轻便,但我们还要考虑到钓组对竿子长度的要求,比如采用3米以上长子线固定钓组时(比如阿达力钓法),如果竿子过短便不利于抛投和起鱼,收线时也容易造成浮标顶到竿尖导环将竿梢顶断的事故。

为了进一步使矶钓竿的持重感同长度要求达到完美结合,厂家还生产出可以伸缩调节长度的ZOOM钓竿。这种钓竿通过将手柄上面一节缩进或拉出达到改变钓竿长度的目的。在需要注重持重感时就将钓竿第二节插入手柄节,当需要尽量发挥长竿优势时又可以立即拉出被插入的竿节使钓竿变长,比如日本SHIMANO公司生产的BB-X系列矶竿就是这种设计,可调长度区间为4.85.3米。(图一:ZOOM竿)

二、浮游矶钓竿的号数

根据对象鱼的挣扎力度,厂家将同一系列钓竿划分为很多号数,小到0号大到远征系列的5号矶钓竿。那么不同号数体现的差别在哪里?从制作方面来讲主要体现在使用材料的多少或者说竿壁厚度的不同,而在使用上体现出的就是强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通过锤负荷和适正子线这两个参数来表示的。

锤负荷

就是钓竿可以承受的铅坠重量。被抛投的钓组重量如果超过钓竿规定的最大锤负荷就可能会导致竿子的损伤甚至断竿事故的发生,如果小于规定的锤负荷则不利于抛投。锤负荷具体相对应的重量值是1#=3.75克,2#=7.5克,3#=11.25克,依次类推以倍数增加。

如果一支1号矶钓竿标明的锤负荷在1#到3#之间,利用它抛投一些超过12克的大自重浮标时,再加上钓组咬铅、钓钩、连接环的重量,整个钓组重量就会超过钓竿3#锤负荷11.25克的限制,显然这种做法就非常不明知。

适正子线

是指钓竿适合使用的子线区间,子线号数小于规定数的最小值比较容易断线,而子线号数大于这个区间就可能导致竿体损伤甚至断竿。比如标明适正子线在0.8到2.5号之间的1号竿,使用这一区间的子线就比较能很好地发挥竿和线的作用。

三、矶钓竿的调性

根据钓竿受力时最大弯曲点在竿身的分布位置,矶钓竿也分为不同的调性。弯曲点趋近竿稍者被称为先调子,或者叫二八调或三七调,而弯曲点接近竿腰者则被称作胴调子,或者叫四六调、五五调。日系矶钓竿有通过不同对象鱼力量大小进行调性设计的特点,比如同样号数的黑鲷竿、黑毛竿,二者的调性就呈逐渐递增趋势。

不同的调性在使用中的意义在于:先调子传递信息更直接、清晰,但竿身硬度大,缓冲能力低,容易断线或脱钩;胴调子传递信息能力差,需要硬撑鱼时也缺乏腰力,但缓冲能力好,搏鱼也比较省力。

四、目前高档矶钓竿的发展方向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外,矶钓竿还需要竿梢敏锐,有良好地信号传递能力,能比较清晰地反应钓组状况、水流形态、咬饵信号;有较轻的持重感,方便操控且减少体力消耗;有很好地防钓线缠绕和防粘连功能等。

1)竿梢

对竿梢的要求是灵敏、轻量、韧性强,钓手可以借助竿稍传来的信号感受到水流情况、钓组状态和吃饵信号。围绕这一要求,除了选择轻量、韧性强的素材外,在制造方面重点是从降低先径大小(以0.6到0.8毫米居多)、设计成全部中通的空心尾或后端空心前端实心的龙凤尾等方式来解决,目前甚至出现了合金制造的竿稍,以实现韧性、轻量化、灵敏度的统一,达到降低头部重量的目的。

2)导环

矶钓竿安装的导环很多,导环的性能对使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由于矶钓主要采取释线放流形式进行,使得主线不是绷的很紧,因此经常会出现主线缠绕在导环上的困扰。

B.在大浪或雨天,竿身如果被钓场的大浪打湿或者被雨水淋湿,这时假如导环内的主线离竿身太近,很容易同竿体发生粘连现象影响出线。

C.过多的导环会使竿子整体重量增加、重心前移,影响竿子的持重感。因此,对矶钓竿导环的要求是结实、轻量、耐用、不伤线、防缠绕。围绕这一要求,导环采用的基本都是重量轻的单脚支架导环,目前高档竿主要发展方向是高脚钛合金斜向支架并配以SIC瓷环。

支架采用高脚设计可以使主线同竿体间隔距离加大,从而减少线同竿体的粘连;支架向竿稍倾斜设计可以降低主线同导环缠绕的几率;采用钛合金材料是看中了这种材料既轻且强度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导环强度、降低重量;采用SIC环是因为其具有导热性好、耐磨性强的优点,有利于保护主线以及增加导环使用寿命。(图二:导环对比)

3)防粘连设计

为了解决主线同竿体粘连问题,除了从导环设计上加以解决外,生产厂家还采取在竿体设计防粘连涂层或者喷涂高拨水防粘连喷剂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SHIMANO、GAMAKATUS采用的是在竿节上制造出凹凸起伏的涂层,DAIWIA则经常采用定期喷上高拨水防粘连喷剂的方式进行解决。(图三:防粘连设计)

四、普通外走线矶钓竿同中通竿的性能对比

竿线缠绕问题是矶钓时最令人心烦的事情,处理起来不但费力费时,有时甚至是断竿的主要罪魁祸首,特别是在夜钓时,一旦发生线缠竿问题,在照明条件差的环境中更是不易处理。对于外走线矶钓竿,虽然通过设计能够尽量避免这一现象,但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而中通竿由于采取竿体内走线,竿身没有导环,从而能够彻底解决竿线缠绕问题。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地。由于中通竿的内走线设计,相比外走线竿而言,中通竿体内壁同钓线的接触点成倍增加,海水浸湿的钓线同竿内壁的粘连变得更加严重。另外,由于内走线对竿体内壁直径的要求,使得中通竿的竿稍普遍粗于外走线竿稍,自然也会降低竿梢灵敏度和加重头沉现象。

目前,部分高档中通矶钓竿通过采用高科技的高拨水材料和内壁螺纹设计等方式使粘连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竿子的总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从方便释线放流角度讲,无论如何中通竿在操作方面也不会优于外走线竿。

五、如何合理选择钓竿

前面已经提到过矶钓竿方面的一些知识,因此,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些选择竿子的基本常识。

1)竿子质量的选择

选购一支矶钓竿时,除了对外观的喷漆、配件质量及牢固程度进行挑选外,首先要打开竿子后堵观察每节的竿壁厚薄以及厚度是否一致,然后持竿水平振动,通过振动细听竿子是否存在杂音并检验竿子恢复静止的能力,然后再使竿梢受力、弓起竿子模仿中鱼状况观察竿子的整体弧度。竿壁厚则表明用料扎实,强度高,竿壁厚度不一致则非常容易折断;竿子振动有异常声音可能是接口处理有问题,竿子振动后恢复静止的能力越强越表明回弹力出众;竿子弓起后弧度顺畅则表明竿子整体受力指标优异。

2)竿子号数的选择

出钓时选择使用多大号的竿需要根据对象鱼种类、大小、钓场环境、个人技术水平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原则是鱼的挣扎力量大、钓场水底障碍物多、溜鱼水平差就选择大号竿并配以粗线,反之则可适当减小矶竿的号数。

以黑鲷来说,它们基本不属于暴力族,因此在一些水下环境不十分复杂的钓场,0.8到1.5号的黑鲷竿子(适正子线在0.8到4号之间)应付起来已经是绰绰有余,南方一些钓手甚至喜欢使用0号竿子对付黑鲷以图获得最大的搏鱼趣味性。但如果在某些防波堤等乱石头堆钓场,由于水下乱石密布,黑鲷中钩后又喜欢钻入石缝导致断线跑鱼功败垂成,这时候如果对付30公分以上的黑鲷就需要增加竿子的号数,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到2号以上竿子。

而如果对付大真鲷,使用2号以上竿子就是正确地选择;再进一步,如果在大本流中对付大洋洄游性鱼,这些鱼体型大、力道足,就需要更大号数的竿子才足以应付。

3)竿子调性的选择

钓黑鲷以黑鲷竿子为主,钓黑毛以黑毛竿子为首选,这是基本的选竿原则。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钓场环境和使用习惯来选择不同调性的竿子。比如同样是钓黑鲷,有人喜欢溜鱼有人喜欢中钩后迅速拉出水面飞鱼上岸,前者就适合用黑鲷调性而后者更适合黑毛调性的竿子;再比如水底比较平坦的钓场同乱石底多沟嵌钓场相比,前者用黑鲷竿足以应付而后者采用黑毛竿才能保证成功率。

六、钓竿的保养

每次出钓用过的钓竿都难免会被海水打湿或附着上诱饵、南极虾、鱼体粘液等杂质,这些东西不及时清除就会腐蚀钓竿外漆或配件。因此,收竿时请务必用毛巾将竿子擦拭干净,清除掉这些杂质。回家后要将竿子后堵打开,用水龙头反复冲洗,进一步冲洗掉竿上的海水盐分和杂质,然后不盖后堵将竿子立于阴凉处慢慢阴干。

新手入门,钓线应如何选用和保养?


钓线是指垂钓活动中,用于连接钓钩及各种小配件的丝、线或细绳。钓线的型号指钓线的粗细,是有标示的,其标示的是钓线横剖面的直径,但是因为其位数太长,于是统一采用了号数制,数字越大的表示越粗,数字越小的表示越细,一般从0.2号一直到30号,共有29种尺寸。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钓鱼中应该怎么选择钓线以及钓鱼结束后应该怎么保养钓线。

一、钓线的选用

钓线的选用,主要是看钓力的大小和线径的粗细,这和垂钓水域和鱼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线径的粗细,应根据钓竿的种类、垂钓季节等因素选择,原则是宜细不宜粗。细线的优点多于粗线,细线阻力小、灵敏度高。在小河沟或池塘垂钓选用0.6~1.5号尼龙线作钓线较好,在大的养鱼池或河道、湖、海垂钓,选用3好至5号尼龙线较适宜。

二、钓线的保养

1.每次垂钓结束后,应及时将钓线上的水用干布擦干净,因为垂钓水域的水质成分很多,包括一定数量的油、盐、碱、酸等多种成分。如果不将含有这些成分的水擦干,钓线会因受到腐蚀而降低强度。

2.将干净的钓线轻轻地缠在绕线盘上,尽量让钓线松弛,不要紧绷,因为长时间受力,会导致钓线失去原有的弹性。

3.绕线器最好选用圆形的比较好,方型绕线器四边都有直角,长时间摆放,钓线弯曲点的强度会下降,而且放出来的的线都是有棱有角的。

4.所有的钓线都应放在干燥、无光、无污染的地方储藏,以免受潮变质、老化。

5.外出垂钓时,缠有钓线的绕线器,不要与其他杂物放在一块挤压,以免将钓线划伤,更不能与油脂放在一块。

6.如果发现钓线的颜色发生变化,褪色、变黄或者发脆,说明钓线已经老化或开始老化,应该及时更换,切不能贪图侥幸而留下断线跑鱼的隐患。

海钓入门之潮流对浮游矶钓的影响


要想搞清楚潮流对浮游矶钓有什么影响,就必须首先对海水潮流有一定的了解。

海水潮流的成因是受风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潮汐现象、密度差异造成的对流、陆地轮廓等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潮流是洋流,而洋流则主要包括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一、风形成的潮流。

一定强度的风从海面吹过后会使海水表层产生移动,表层海水的移动带动下层海水同时移动就形成了潮流。潮流的强度和方向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稳定持续的风会形成方向稳定的潮流,而小范围短时间的风对潮流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

我国所处的北太平洋海域最典型的因风作用形成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它的形成是在赤道附近常年吹拂的东北信风和地球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北赤道的温暖海水由东向西流动,经亚洲大陆阻挡后流经太平洋沿岸的台湾、日本并一路北上,最后降温为寒流,经由美国西海岸返回赤道海域。

由于洋流是从赤道形成,因此海水温度比较高,造成了洋流经过的海域海水温度普遍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的现象,这也就是高纬度的日本有很多海区冬季钓况仍然非常好的原因。

局部短时间的风虽然形不成洋流,甚至连近岸海流的方向都不容易改变,但它同样具有增加或减缓潮流的作用,仍然对潮流的速度甚至方向有一定影响。

二、潮汐形成的潮流。

潮汐是指海水的涨落现象。发生在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发生在夜晚的涨落叫做汐。潮水涨落时大量海水涌入和退出在沿岸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了潮流。这种由潮汐形成的潮流是沿岸最主要的海流,其方向、速度随着潮水的不同涨落阶段有不同的变化。为便于掌握这种潮流的规律,我们必须对潮汐现象有进一步了解。

1)潮汐的成因。

我们都知道,太阳与地球、地球与月亮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万有引力),这两个吸引力的大小不同。对于呈流体状态的海水,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必然会向吸引力大的一方聚集,使得这一地区的海平面要高于其它地区的海平面。

但不幸地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使这一地区所处的位置并不固定,这就将问题搞复杂了。由于地球每天24小时自转一圈,对于同一个海区来说,每天海水就要经历2次补充到别的地方和两次被别的地方海水所补充的经历,这就形成了每天的潮汐涨落。也就是说,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潮汐的成因。

2)潮汐的大小。

除了地球的自转外,月亮还要绕着地球转、地球还要绕着太阳转。在三者运动的过程中,它们的位置关系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时候三者运动到了一条直线上,而多数时间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夹角。

由于相互位置关系的不同,使得对海水的吸引力也不同,在三者呈一条直线时吸引力的方向也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吸引力最大,海水的涨落幅度也最大,而在三者位置关系呈直角状态时吸引力方向是直角方向,吸引力互相抵消使得对海水的吸引力最小,涨落幅度最小。

每个月三者呈一条直线的时间有两次,即农历的十五和三十,这两个日子理论上讲应该是最大的潮汐日;每个月三者呈直角状态的时间也有两次,即初八、二十三,这两个日子是理论上最小潮汐日。

实际上,最大潮汐日和最小潮汐日往往能延后2、3天,也就是最大潮汐日可能出现在农历初二、三或者十七、八,最小潮汐日出现在初九、十或者廿四、廿五,而最大潮汐日同最小潮汐日中间的时间是潮汐逐步减小或者增大的日子。

3)潮汐的周期。

按照每天24小时两次涨落计算,自干潮到满潮的时间段应该是6个小时,但实际上真正需要的时间是6小时12分种。也就是说,每天干、满潮的时间并不一样,一天能相差48分钟。比如今天早晨是4点干潮,明天早晨就会是4点48分干潮。

另外,理论上每天都应该有两次涨两次落,但实际上有些海区受地形等外在因素影响,其中有一次涨、落潮发生的非常不明显,海水涨落仅仅在十几厘米的幅度,给人造成的错觉就像是一天只有一次涨落。我们将每天有规律的两次涨落称作半日潮,而后者则叫做全日潮。

4)潮汐形成的潮流规律。

潮汐的每次涨落给具体海区带来的结果是海水的增加或减少。涨潮时海水涌入,落潮时海水流走,在涨潮和落潮的转换阶段有一个不涨不落的时间段(称之为平潮)。这种现象使得沿岸主要海流(本流)呈现涨潮流向一个方向、落潮流向相反方向、平潮海水停止流动的固定规律,而且在海水流动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的流速也不相同。

通常是潮流自平潮后开始流动起一直到涨、落到一半(称之为半潮)的阶段流速呈逐渐加快趋势,自半潮开始到平潮这个阶段流速又呈逐渐减慢趋势,到了平潮阶段,海水就不流动了(称之为停流)。而停流的时间长短也随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日子而不同,有时候会停1、2个小时,有时候则很快转流。

三、海水密度差异形成的潮流。

海水由于含盐量、温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密度上的差异,这种密度上的差异同样也会形成流体运动而形成潮流。比如说,地中海海水密度比大西洋密度高,表层海水就从大西洋流到地中海去,底部海水则由地中海流进大西洋。

四、潮流对浮游矶钓的影响。

在所有的外界条件中,潮流对钓鱼活动的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除了像大的洋流会影响到整个流程范围的生态环境外,沿岸因潮汐涨落形成的潮流对浮游矶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潮流影响鱼的吃饵时间。

假如某一特定海区的流速很急,鱼如果选择潮流最急的时间段出来找东西吃就会消耗大量的体能,这显然得不偿失;反过来,假如某一海区水流很缓,海水只有在潮流最急的时间段才具备将远处的食物冲过来的可能,鱼在这个时间段就会表现的索饵积极性很高。并非说鱼只在涨潮时吃食而退潮就停口,常年生活在特定海区的鱼对于潮流的把握已经形成了自然反射,它们会选择适合自己吃食的潮时开饭,有的地方涨潮鱼活跃,有的地方退潮鱼活跃,而且一般是不会违反这一规律的。

2)潮流影响鱼的觅食地点。

鱼都清楚海流会带来食物,同样也清楚不同方向和速度的海流会将食物带到不同的位置。因此,鱼会根据不同海流找到食物容易聚集的位置,却不会傻到漫无目的到处乱跑或始终呆在一个地方。比如本来潮水自左向右流,在右面某个位置形成洄流区,鱼就都跑到那里去开饭,但海流转变为自右向左后,鱼还会继续等在那里开饭吗?

3)潮流影响水温,水温又影响到鱼。

这一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

4)潮流影响水的浑浊度,浑浊度又影响到鱼。

如果岸边被大浪翻搅成浑水,这时有潮水带进来深海的清水就会迅速改变岸边的水色;反过来也是同样道理。

5)潮流影响鱼的活性。

大潮日(也叫做活汛或生流)外海的鱼会选择背流点躲避流水,吃饵欲望低,而近海岸的鱼则吃饵欲望非常旺盛;小潮日(也叫做死汛或死流)海岸附近的鱼不愿意活动,外海的鱼却非常兴奋。

6)潮流的搬运能力影响矶钓的操作。

浮游矶钓的诱饵、钓组都需要借助海流力量运输到某个设定的区域或位置,潮流的方向、速度、大小对此具有决定性影响。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辅助装备介绍


在沿海矶钓时,齐全配置一些常用的辅助装备会使得我们的垂钓得心应手,辅助装备包括钓鱼时的一些辅助工具、服装和安全装备。下面跟着笔者一一介绍及其的用途

一、辅助工具类。

包括:诱饵箱和软冰箱、饵料盒、勺立桶、诱饵勺、虾铲、配件盒和浮标盒、打水桶、捞网、钓竿包、子线夹(剪刀)、止血钳、擦手巾等。

1)诱饵箱和软冰箱。

诱饵箱在来回途中用来装诱饵粉、虾砖、食物、饮用水、渔获以及其它零散物品,现场钓鱼时用来装搅拌好的诱饵。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经常用它来装各种杂物,因此,选择诱饵箱时不要太小,按照装四块南极虾砖和两袋诱饵粉的容量,其长度至少应该在40公分以上。另外,诱饵箱的材质要结实,以硬质EVA塑料为好,底部最好有隔热层,可以避免天气比较热的季节放在礁石上时,礁石的热量传导到诱饵内导致诱饵过早变质。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能够取出内桶的诱饵箱,实际使用时可以用内桶装诱饵,外壳用来装鱼,一件能够当成两件用,洗刷也比较方便。

在炎热季节,为了防止饵料、食品以及钓到的鱼变质,建议带一个软式冰箱。虽然软式冰箱保温效果不如硬冰箱好,但它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如果只是在当天用,其保冷力也没有大问题。

为了尽量减少装备的携带量,建议购买软式冰箱最好能够同诱饵箱配套,这样就可以套在一起,方便携带。

2)饵料盒。

用来装钓饵。建议采用有上盖、中间有隔板的饵料盒。盖子关上后可以保证饵料不过早被晒干,中间安装隔板可以分别放置不同的饵料。另外,饵料盒最好有挂钩能够固定在诱饵箱或服装上,以免被浪冲入海中。

3)勺立桶。

内部装水,主要作用是用来放置、清洗诱饵勺。由于诱饵勺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一部分诱饵粘在诱饵勺头内壁上的现象,导致诱饵不容易被抛出或者抛不准,因此有必要使用勺立桶。使用勺立桶有三方面优点:一是不使用诱饵勺时可以将其放进装上水的勺立桶里,不容易丢失;二是当需要使用诱饵勺时,由于勺头内壁沾上了水,使用的时候不会发生诱饵同勺头粘连现象,有利于抛散诱饵;三是诱饵比较松散时,可以利用诱饵勺在勺立桶壁上将诱饵拍实以利于抛投。

(图一:诱饵箱、饵料盒、勺立桶)

4)诱饵勺。

用来抛散诱饵的重要工具。长度上自50公分到75公分分为不同型号,钓的近时选择短柄的,远投时选择长柄的比较有利;勺头一般有半个鸡蛋大小,钓研生产的勺头还细分为S、M等不同规格,小勺头比较适合少量勤散诱饵的策略,大勺头则适合集中抛散策略;另外,勺头同勺柄还设计有一定倾角,目的是为了保证抛投时诱饵能有一条合理的运动轨迹。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勺头最好选带有特氟龙材料的,可以避免诱饵同饵勺的粘连;诱饵勺整体最好能浮水,避免不慎落入海里下沉丢失;诱饵勺的杆弹性要强,腰身不要太软,以利于远投。建议平时出钓时选择小勺头,长度上至少准备长短不同的两把诱饵勺,以适应不同环境要求。

5)虾铲。

用来铲碎南极虾砖、搅拌诱饵用。购买时建议选择头部角度能够调整、铲头有刃的不锈钢材料产品。

(图二:诱饵勺、虾铲照片)

6)配件盒和浮标盒。

配件盒用来装一些矶钓小配件和鱼钩比较方便,选择时要选择格数多、防水性好的产品;浮标盒用来装浮标,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

7)打水桶。

拌诱饵、清洗装备或冲刷钓场都需要取水,在有浪的环境不使用打水桶直接到水边取水会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打水桶也是必备装备。打水桶最好选择EVA材料的硬质产品,平时能够折叠存放,使用时能够很容易地撑开。

8)捞网(包括捞网头和捞网杆)。

当中了大鱼后,由于岸边地形或者大浪影响没法靠近水边取鱼时,必须使用捞网。为了适应矶钓环境,要求矶钓的捞网都比较长,网口也比较大,一般伸展长度在5米左右,网口直径在55公分以上,这样比较方便捞鱼。

对捞网头的要求是网框结实、耐腐蚀,网袋有一定深度且不容易挂钩或挂鱼身,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网框、单丝尼龙织成的网袋;对捞网杆的要求是腰身挺、接口锁松自如。因为坚挺的捞网杆不会随着大风、大浪来回摇晃,当抖开捞网时每节的接口应该能够自动锁住不转动,有利于准确捞鱼,收捞网时要求能够比较轻松地将每节回收。当然,捞网杆的重量轻点更好,但由于捞网只在捞鱼时使用,平时都是放置在身边,因此,对重量的要求不必过于计较。

(图三:捞网)

9)钓竿包。

矶钓环境经常需要来回乘船跳礁,因此需要一个结实的竿包保护昂贵的钓竿、线轮、捞网。对矶钓竿包的要求是长度能够容纳钓竿和捞网柄、便于长期背负、上下船时递送方便、经得住摔碰。因此,竿包体最好采用硬质壳体,背带要结实并且可调整,竿包前端应该安装有提手,方便上礁时递送使用。

10)剪刀、子线夹和止血钳。

剪刀、子线夹用来剪线,止血钳用来取被鱼吞入喉咙的鱼钩比较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血钳取鱼钩有时候会夹伤子线,因此有必要取出鱼钩后对拴钩处的子线进行检查,否则就会为下一条鱼留下逃脱隐患。

11)擦手巾。

每次上饵或者摘鱼手上都会沾上饵料、鱼体黏膜,不擦拭干净会将钓具、服装弄脏,因此必须有一条能够挂在身上取用方便的擦手毛巾。

二、服装和保护装备。

1)遮阳帽和钓鱼服。

遮阳帽可以用来抵挡太阳曝晒,是外出钓鱼的必备装备,这里就不多讲了。

关于钓鱼服,虽然它并非矶钓的必备装备,但在大海里矶钓时碰到大浪海况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浪常常会将站在海边的矶钓人全身打湿。再说天有不测风云,矶钓时碰到刮风下雨也不可避免,这时如果穿一套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钓鱼服就比较舒服,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尽量准备一套。

选择钓鱼服装时,除了要求其必须具备基本的防水透气功能外,色泽方面一定要避免太鲜艳的色调,应力求同矶钓环境相一致,这样才不至于惊吓到鱼。

2)护臀、矶钓手套。

护臀具有防水、耐磨功能。矶钓时臀部扎上护臀坐在礁石、防波堤上,能够凭借护臀厚度阻隔高低不平礁石对人造成的不适感,保护臀部不被岩石扎伤,也可以避免直接坐在冰凉的礁石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矶钓手套主要采取露指设计,拇指、食指、中指前半部分能够从手套中露出,比较方便进行挂饵、拴钩等操作,手掌部分则采用皮革加厚处理,在攀爬礁石或者抓鱼时可以避免手掌被划伤、扎伤。另外,很多海边的蚊子、小咬猖獗,戴上手套可以避免矶钓时被咬伤。

3)偏光镜和照明设备。

白天垂钓时,海面的碎浪常会造成大量反射光使人看不清钓组,这时就需要一副能过滤反射光的偏光眼睛;矶钓有时会起早贪黑,拂晓、黄昏或者夜晚就需要有照明设备,因此一个可以夹在帽子或固定在头上的头灯就显得非常重要。

4)矶钓鞋。

其主要作用是防滑。由于矶钓环境的礁石表面很滑或者长满藻类,普通鞋底踩上后非常容易滑倒造成事故,因此,除了在码头或防波堤垂钓外,只要登礁则必须穿上矶钓鞋。

矶钓鞋的底分为钉底、毛毡底、毛毡加钉底。钉底适合在长满藻类的礁石使用,毛毡底适合在无海藻的礁石上穿着,毛毡加钉底能够适应绝大多数钓场环境。另外,鞋的形状上还分为短帮和长筒两种,长筒鞋可以避免海水打湿,有利于保暖,短帮鞋比较适合夏季穿着。

5)救生衣。

救生衣是矶钓必备装备,这一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救生衣真正的救生作用一辈子也用不到一次,因此很多人平时不穿救生衣或者不正确穿着救生衣。但是,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需要救生衣发挥作用时,穿与不穿的结果就可能是生死之间的区别,这一点笔者有切身体会。

笔者曾在矶钓时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疯狗浪打倒,后脑重重地磕在身后的石头上,正是由于穿着了救生衣,救生衣高高的护领缓冲了撞击的力量才使笔者大难不死。为此,笔者曾在网上发过一个死里逃生海钓的安全问题的帖子,该帖子在各大钓鱼论坛被转载。

由于救生衣属于安全装备,因此选择救生衣时要尽量选择品牌大厂的产品,其浮力等安全指标才有保障。另外,救生衣的颜色多数从落水后容易被发现角度考虑,主要以比较鲜艳的颜色为主,这符合救生道理却不符合垂钓要求,因此,如果不上外海荒岛等极端恶劣环境矶钓,还是建议选择灰暗些的色调,暗色调可以避免近岸的鱼受惊。在穿着救生衣时,务必注意要将两腿部位的裆带扣紧、拉链拉紧,这样落水时才能保证救生衣牢固穿在身上发挥其作用,否则穿与不穿没什么区别。

海钓入门之风、浪对浮游矶钓的影响


前文我们了解了潮汐的影响,后续我们会接着讲风、浪与光线、海水浑浊度对浮游矶钓的影响等等,现我们就接着聊聊影响海钓因素的风、浪来了解对浮游矶钓会有什么影响吧。

风、浪对浮游矶钓的影响体现在风对鱼的影响和风对人的影响两方面。

一、风对浮游矶钓的影响1)风对鱼的各种影响

导致鱼活性差异。

由于风是由空气运动引起的,因此,不同的风会影响到水中的融氧量,并继而影响到鱼的呼吸。

风会导致温度的变化。

根据风的不同成因,有的风会带来暖湿气流,而有的风就会带来冷空气。这些不同的风会直接影响到海水温度的变化,而温度变化对鱼的影响我们前面已经研究过了。

风会影响到潮流的方向、强度。

潮流对鱼的影响上面也已经涉及到了。

风会带来浪。

浪对鱼造成的影响我们下面将会提到。

2)风对钓鱼人的各种影响

风对钓鱼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理方面的影响和对钓鱼过程的影响。对生理方面的影响无非是身体的感受,这里我们不多谈。

风对钓鱼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风会使矶钓的难度明显增加。主要包括:影响钓组抛投的距离和准确度,影响抛撒诱饵的距离和准确度,风吹动主线会使钓组不容易下沉或将钓组提离钓棚,风吹动浮标或者吹动上层流水发生方向变化会使钓组偏离正确的航道,风吹动鱼竿会造成持竿困难、操竿控线技术无法正常发挥等等。

二、浪对浮游矶钓的影响

浪是由风、海底火山爆发或者地壳变动等原因引起的海水振动。其中因风引起的浪最为常见,而因火山爆发或地壳变动形成的浪则往往会形成海啸等严重灾难性事件。在常见的因风而起的浪中,则以台风形成的浪影响力最大。

因风而起的浪实际上是风对某一区域海水施加外力造成的海水波动。在风区的浪叫风浪,这时,浪的高低长短不等,波面较陡;离开风区后逐渐形成排列整齐、波面平滑、波峰线较长的规则外型,被称为涌浪;风浪或涌浪传到海岸线,随着海水变浅,其行进速度减慢,传播的动能开始转化为势能,波型发生明显变化,前侧变陡后侧平缓,其高度不断增加,这时的海浪被称作海洋近岸波。

海浪的运动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其行进中的动能和浪高产生的势能二者的力量之和非常惊人。特别是海浪抵近岸边所形成的近岸波,其高度随着海水的变浅而不断升高,甚至可以超出尚未近岸时的几倍,因此,其对钓鱼活动的影响不言而喻。

1)从鱼的角度分析。

由于近岸浪头的增高使得海水搅动比深水更加激烈。在中等浪况以下,海水的翻搅使近岸区域融氧增加,浪的搅动还会造成浅水区水色变浑,便于鱼隐蔽藏身,同时,由于浪反复冲刷海岸,能将一些有机生物卷入海里,使得近岸可食物质增多。因此,中等浪况以下,鱼会非常喜欢在近岸浪区里活动。

但是,如果海洋近岸波造成的浪头非常大情况则相反,激烈翻搅的流水使鱼在近岸活动时需要付出极大地体力,甚至有可能被浪打到礁石上受伤,另外如果大浪使海水变得非常浑浊就会影响鱼的呼吸,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鱼选择留在近岸。

2)从人的角度分析。

浪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海洋近岸波是否对安全构成了威胁。中小浪况下在岸边选择适合的位置当然没有问题,但大浪下如果继续站在海边就不是在钓鱼而是在拼命了。很多人对海浪没有足够地认识,特别是在无风天气下对外海传递过来的涌浪形成的海洋近岸波重视不够。表面上看,外面的涌浪平滑规矩甚至显得非常温柔,可一旦它贴近岸边转化成近岸波,可能就会立即露出狰狞的面目,而且越是规则平滑、波峰距离很远、看似平淡无奇的涌浪其实越凶险无比。

在海洋近岸波增大时,有些人想当然地选择比较高的陡岸就自认为很安全,其实这种做法更是自寻绝境。要知道,每个浪头的大小并不相同,有时候涌浪会突然出现几个异常高的大浪,这时即使你站的高也难逃脱。况且水下深度变化越突然、岸边地形越陡峭浪头会爬得越高,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层楼高,这种巨大浪头蕴含的能量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将人冲走或卷入水中。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经历的,上文提到的笔者于07年10月7日被大浪打飞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基础知识详解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基础知识详解。什么是矶钓?从字面意义上讲,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矶钓,顾名思义是指在水边的岩石或石滩进行的垂钓活动。从广义范围上讲,矶钓钓场的环境包括荒岛外礁的岩石矶岸等恶劣环境,也包括码头、防波堤等风浪缓和的安全钓场,近年来甚至又发展出在船上采用浮标钓组进行的船矶。

从钓法上分,矶钓既包括在荒岛矶岩采用重竿、大轮、粗线、重坠天平钓组实施的重矶钓,又包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采用轻竿、小型轮、小坠、轻飘线组的轻矶钓。而轻矶钓中又分为很多钓法,如浮标式钓组的浮游矶钓,适合在码头等直壁钓场采用的落入、前打等直感钓法。即使同样是采用浮标钓法,其中又衍生出各种不同流派和钓法,比如在缓流区采用的长标团子饵的纪州钓法,由灵敏度高的信号标和适合抛投的助投标组合的阿达力钓法、双丹锥甚至多丹锥钓组钓法、阿波钓法、天狗钓法、全层钓法等等。

在矶钓的发源地日本,一般将浮游矶钓概括为三大钓组钓法:固定钓组钓法、游动钓组钓法、移动钓组钓法。

1)固定钓组

指的是浮标固定在主线上不能上下移动的钓组。这其中包括固定浮标浮在水面的阿波钓法等浮标钓法、阿达力钓法,也包括浮标沉入水下的天狗等全层钓法;所谓游动钓组指的是浮标没有被固定,能够在主线上游动的钓组。

2)游动钓组

分为半游动钓组和全游动钓组。半游动钓组的线组在浮标的上面设置线结和挡珠限制浮标的游动区间,浮标移动到线结处就不再移动。全游动钓组则不设置浮标的游动上限,虽然上面经常也设置线结,但浮标却能从线结中通过,设置线结的作用并非为了限制浮标的游动,而是只作为深度标记来使用;

3)移动钓组

在钓组结构上同半游动钓组没有明显区别,但多数是采取大浮标集中配置重铅的钓组形式,目的是快速到达钓棚、直击底层,其外在形式多以长漂钓组出现。

以前,多数人是根据攻击的深度将半游动钓组同移动钓组进行区别。其实,这种区别并不科学,如果按照深度划分,到底应该以多深为分界恐怕谁也说不出一个标准。在我看来,半游动钓组同移动钓组二者根本的区别是攻击的区间不同,也就是说在浮标没有游动到线结处时,半游动钓组能够体现鱼咬饵的信号而移动钓组则不能体现信号,当浮标移动到线结定位后,二者都能够体现信号。

因此,两种钓组真正的区别是半游动钓组攻击的区间更大,搜索的上下范围更广,而移动钓组攻击的范围只集中在浮标定位、钓饵接近钓棚的一段区间。如果仅从外表的钓组形式进行区别,直观上表现为半游动钓组的浮标号数一般比较小,子线一般比较长而飘;移动钓组主要采用大号浮标,使用的子线相对比较短。(图1为移动式钓组同半游动钓组在丹锥没有就位前的信号差别)

既然矶钓有这么多花样,那么到底我们平常说的矶钓是指什么形式的钓法?其实,我们经常说的矶钓一般意义是指开展比较广泛、群众基础较好的浮游矶钓,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波钓法,因此,本文将以此作为主要切入点。

在探讨具体钓法之前,为了便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应该先对浮游矶钓的一些名词概念进行一个大致了解。

一、浮游矶钓

是指借助浮标的承载力和海水的潮流使钓组悬浮于海中并随流运动,将钓饵送到钓点附近对象鱼面前的一种主动钓鱼方法。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浮游矶钓的核心就是能够从茫茫大海中找到适合鱼藏身的大致位置,根据各种客观条件组合出一套适宜的钓组,同时合理利用水流的搬运力量和发挥人为操控手段使钓组发挥最大作用,从而达到钓获更多鱼的目的。

二、钓棚

指从水平面到水下鱼层的垂直距离。应该注意的是,在有海流的情况下,钓棚并不等于浮标以下线组的长度,浮标以下线组在海流力量的推动下是顺流呈倾斜状态,而钓棚指的是垂直距离,因此,在有流水的情况下如果想确保钓饵能够稳定在钓棚,浮标以下线组长度应该大于钓棚深度。(图二为钓棚示意图)

三、本流

这里并非指外洋海水的潮流,而是指近岸不远、在一定范围内最主要、最强大的水流。其方向随涨落潮不同的时间段受岛礁或沿岸大的地形特点所影响形成比较固定的流向。

四、支流

支流是指海流受近岸障碍物的突出、凹陷、海底高低起伏以及风的影响而形成的小范围、水势缓的水流。支流的流速相对比较慢,流向也不像本流那样稳定。

五、潮目带

因两股不同向或不同速的海流交汇时碰撞、摩擦而形成的速度较慢、水势缓和的片状区域。在岸边观察时,比较明显的潮目带经常表现为两股翻涌的海水交汇区出现的水面平静如镜的一片区域,潮目带水面一般集中漂浮着杂物、泡沫等。而小的潮目带往往用肉眼不易观察到。

六、洄流区

海流运动时受海岸凹凸或海底起伏影响而形成的在原地洄旋打转的区域。

七、白沫带

大浪冲击海岸后,海水返身以巨大能量向海下深处冲击,然后在外缘重新回升。浪冲区的海水下冲时往往夹带着大量气泡冲向深处,越近岸气泡越密集、下降的也越深,然后在外缘重新浮向水面形成一片白沫带。

八、返拨潮

海水冲击岸边后沿着一条稳定路线流回海中的水流。反拨潮多见于V字型岸边。

九、岩礁海岸潮间带

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范围。岩礁海岸潮间带是指退潮时能够露出很多大小礁石、涨潮时能够被淹没的一片区域。潮间带水生动植物繁多,生态丰富,如蓝藻、马尾藻、海带和墨角藻等海藻,多种海螺、小藤壶、贻贝、牡蛎、腹足类、软体动物和蟹等。

十、凸岬

沿岸最突出、直接伸进海洋的陆地或岩礁。

十一、内湾

沿岸地形向陆地凹陷形成的海湾。

十二、出水礁

涨、退潮都能够露出水面的礁石。

十三、明礁

退潮时能够露出水面的礁石。

十四、暗礁

涨退潮都不能露出水面的水下礁石。

海钓入门之浮游矶钓的钓线选择与搭配


钓线是垂钓不可缺少的必备配件,及其的性能必须因应钓法的需要而选择。矶钓时由于钓场环境多礁石障碍还要经常面对风浪,同时兼顾到浮游矶钓采取的浮标钓法需要精准调整和乘流释放钓组的需要,因此,除了对线的强度有较高要求外,性能上还要求。

对浮标以上的钓线要求具有良好地视认性和柔软度、不影响钓组的精准度、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而对浮标以下钓线则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耐磨性、隐蔽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矶钓时不宜采用一线到底的钓组,而应该采取主线同子线搭配使用的方式。

一、主线

海水的比重同海水的含盐度有关,多数海域海水的平均比重在1.022左右,但在近岸,由于河流、雨水等淡水的注入,导致其含盐度进一步降低,其比重一般会降低到1.015左右。普通尼龙线比重和碳素线比重均超过1.03,特别是碳素线,其比重甚至达到了1.7。通过比重对比可以发现,在近海进行浮游矶钓时,如果使用尼龙线或者碳素线做主线,由于其比重大于海水比重,必然会导致主线下沉在水中。

那么主线沉入水下对实际垂钓有什么影响?浮游矶钓的钓场经常是明、暗礁交错的环境,有时候水面下几十公分就可能是暗礁或乱石,主线如果沉入水下过深则很有可能挂在这些暗礁、乱石等障碍物上。

另外浮游矶钓的钓组讲求精细地调整浮力同重力的关系以得到较高的钓组灵敏性,如果使用比重大于水的主线,在放流钓组时,随着主线长度的增加其重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增加的这部分重量一是会压沉钓组并使浮标彻底沉到水下,更重要的是这部分重量会形成一定拉力,使浮标以下钓组下沉缓慢,使钓饵就位时间延长甚至不能下沉到设定的正常深度。因此,浮游矶钓的主线多采用比重小于海水或者同海水比重接近的全浮水线或半浮水线。

浮水线是通过将线体内部设计成蜂窝状结构形成内部气室来平衡掉一部分素材重量达到降低线体比重的目的。但早期的全浮水线虽然考虑到上述环境要求而设计成全浮水的状态,但在比重上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钓线在使用时是完全漂浮在水面以上,而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的线在有风浪时则很容易在风吹浪打环境下使钓组偏离正确的航道,因此这种设计已经逐渐被目前采用的半浮水线所替代。

半浮水线经过严格的设计和加工将线体比重控制在稍微大于沿岸海水比重基础上。这种半浮水线在实际使用中会稍微沉入水下但又不会过度下沉,既不会影响到钓组的精准度又能够保证钓组在各种条件下顺利乘流前行,同时,为了便于视认,线体一般设计成红、黄、橙、白等不同颜色。

二、子线。

矶钓需要面对浪、流、礁石等各种复杂条件,因此对浮标以下钓线的要求是能够克服浪、流的干扰使钓饵顺利到达设定的深度并在这一深度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还应具有较高隐蔽性以降低鱼的戒心,具有很强的耐磨性降低溜鱼时被礁石磨断的几率。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碳纤维钓线做子线。

碳纤维钓线其实是由氟和碳经过化学加工抽制而成的,准确地称呼应该是碳氟化合钓线。这种线具有结节强度高、不吸水、强耐磨、大比重、低光线折射率等特点,非常适合矶钓时的苛刻要求。

曾经看到许多新手在浮游矶钓时不使用专用碳素子线或者只使用很短的碳素(尼龙)子线。殊不知由于浮水主线的轻比重性质,这种做法不但会造成钓饵下沉缓慢,而且在浪、流的作用下还会使钓组溢动摇摆,影响钓饵的稳定,对于垂钓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再说,仅就耐磨性这一指标看,浮水主线的蜂窝状中通结构也远非碳氟化合钓线的对手,而钓线的耐磨性指标直接关系的是大鱼中钩后钻礁逃生的成功率,因此,直接使用主线拴钩或者仅使用短子线的做法不可取。

三、主、子线的搭配。

矶钓时合理搭配钓线的原则是适应钓场环境、便于操控钓组、保证钓线有足够强度。由此可以有以下配比选择:

1)主线、子线在确保强度前提下尽可能细而柔软。

矶钓时需要反复控带钓组,细而柔软的主线具备更良好的顺滑性,更容易被操控也更不容易受外界干扰造成钓组偏离航道。同样,细子线也更不容易使鱼产生警惕性,中钩的机会也更多。

但具体到采用多粗的线要受钓线强度的制约。比如以钓黑鲷为例,3号主线搭配2.5号子线的配置在绝大多数场合应该是绰绰有余,即使用2号子线搭配1.75号子线的线组,在海底不是十分复杂的钓场也足以应付体长40公分以内的黑鲷。

2)主线粗于子线。这是最基本的配比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钓场。

由于矶钓主线的蜂窝状结构,同样号数的矶钓主线拉力肯定弱于同样号数的碳素子线拉力,因此为了确保挂底或中大鱼不至于断掉主线丢失整套钓组,一般主、子线的搭配原则是子线小于主线1到2个号数,这样的搭配在挂底时一般被拉断的部位在子线的拴钩位置。比如2号主线可以搭配1.5甚至1.75号碳素子线,2.5号主线可以搭配1.75甚至2号主线,依此类推。

3)主、子线同号甚至倒拉车。

在大鱼多且吃饵欲望强的钓场,如果能够通过正确的诱饵策略使鱼离开礁石等障碍物海底冲到中层甚至上层吃饵,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挂底的顾虑,另外鱼吃食欲望强时对子线的粗细也没有太大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采取主线、子线同号甚至子线号数大于主线号数的倒拉车钓组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钓组操控性和高强度的完美结合。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主线存在不安全隐患,但由于线轮外的主线长度一般长于子线,主线在受力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延伸,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主线断线的几率,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比如在海底堆石较多的防波堤钓场,如果能将鱼引离乱石底进行浅钓棚垂钓,就可以采用这种钓组配置。这样即使中钩的大鱼返身冲向乱石窟窿,比较粗的子线也会降低被礁石割断线而跑鱼的状况出现,从而提高起鱼成功率。

4)子线的长度。

碳氟钓线具有高比重、高耐磨性和良好恢复性的优点使它非常适合做矶钓子线。其高比重性质使得在缓流情况下即使子线不夹咬铅也会比较顺畅自然地下沉,同时能将钓饵稳定在一定水层运动;良好的恢复性使它在受到外力摩擦蜷曲打卷时,只要稍微用力反复捋几次就会恢复直挺状态;高耐磨性保证了即使溜鱼时子线被迫接触礁石也不容易应声而断。因此,为了将它这一优点充分发挥,子线自然是越长越好。

但子线的长度又受到钓竿长度的限制。子线太长不但造成抛投钓组困难,而且中鱼收线时由于浮标的阻挡,过长的子线会使得钓竿不容易将鱼弓出水面,如果为了将鱼拉到水面而过度收线,就会发生浮标顶断竿梢的事故。因此,以5米3长度钓竿为例,子线的长度如果超过4米操作起来困难就比较大,而使用更短些的钓竿则应该采用更短的子线。

既然在深钓场子线最长可以设置到4米左右,那么在浅钓场子线应该设置多长?我个人的习惯是:在4米以内浅场垂钓时,5米3钓竿设置的子线长度可以小于钓场深度40到50厘米,这时我们将钓棚调整到离底2、30公分时,浮标以上可以预留20公分左右的拖摆逗引空间,这种预留拖摆空间的做法相比于固定钓组在拖摆效果上更具优势。

5)钓线的使用和保养。

为了使主线、子线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平时在保养和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有必要进行说明:

①主线、子线平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曝晒,以免钓线过早老化;

②新主线在向鱼线轮缠线时避免让主线扭曲上气成麻花状,因为扭曲的线会破坏线的蜂窝状结构使线的浮水性能降低。为了保证这一点,在向线轮缠绕时最好两人操作,其中一个人将螺丝刀或铁棒插入线盘中间的孔中做转动轴,另一个人负责摇轮缠线,如果将线盘直接扔在地下一个人自行缠线,结果必然是由于线盘乱跳造成缠绕的主线扭曲;

③每次使用完的主线建议剪掉10米左右的长度。因为使用过程中挂底和中鱼的拉力都会使鱼线轮线杯外面一定长度的主线内部结构被破坏,使线的浮水效果和拉力较低,从而影响下一次出钓;

④每次出钓回来后应该取下线杯放入温淡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主线上的海水成分被清洗掉,避免海水对线的长期腐蚀;

⑤使用后的子线或多或少都会被磨或被抻,因此不宜多次反复使用,当天用完的子线一般应当弃置。

最后从环保角度顺便说说对废弃钓线的处理。经常在钓场看到一些钓友将挂断的废弃钓线以及垃圾袋扔在钓场,这种做法实在是对于钓场生态的犯罪!废弃的子线、主线如果缠在礁上就会影响礁石上水生物的成长,被浪冲到水下不但会导致钓鱼时经常钩到线,水下的线如果逐渐增多还会交织成一张网,使谨慎的鲷类矶钓对象鱼避而远之。

因此呼吁广大钓友做一个有素质的钓鱼人,对于废弃的钓线最好在手掌中缠绕后剪成短段,然后装入垃圾袋中带回处理,同时将钓场遗留的垃圾一并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