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点。

比起在淡水水域作钓,海钓其复杂的环境、给力的渔获越来越受钓鱼者的喜爱。小编便给大家分享海钓的技巧,希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浅析常用的海钓技巧

比起在淡水水域作钓,海钓由于其复杂的环境、给力的渔获而越来越受到广大钓鱼者的喜爱。然而,海钓的环境与淡水中的野钓与黑坑完全不同,过往的经验往往毫无用武之地,如果对大海没有一定的了解,即使是老钓手,钓获也很有可能完全不如新人。下面就浅析常用的海钓技巧。

第一则:观察潮汐

潮汐是影响渔获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海钓和淡水钓最大的区别。由于在淡水钓当中并不存在潮汐的影响,所以很多老钓手在垂钓的时候也容易忽视掉潮汐的作用。但是在海洋当中,潮汐的作用非常巨大,大多数近海鱼类的活动规律,都是依据潮汐活动的规律而来的,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潮汐的分类和时间。每月的初一到初三,以及十六到十八这几天里面是大潮,也是鱼类最活跃的时间,多大鱼出现,可以选择岸钓和矶钓。而小潮则集中在初七到初九,以及将近月末的二十二到二十四,可以选择船钓,去相对远一点的海域提竿遛鱼。另外关于看潮汐,还要学会把握黄金时间。在潮来潮落的交替中,有几个黄金时间点,是最适合钓鱼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些数学的计算,把潮涨潮落的时间计算为十份,每一份都有三十多分钟。所以一些有经验的钓手就会提到二八潮之类的称呼,就是指潮水退去后的二分,和涨潮时的八分,也就是潮退后的一个小时十五分钟,正好是两份时间相加,而八分就是涨潮前的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把握好黄金时间进行矶钓或船钓,是海钓的重要任务,不要等到潮水变换多遍了,还没有一条鱼上钩才后悔。

最后,我们在观察潮汐时,主要是要观察潮水的流动形式,也就是当潮汐来临时,潮水在水平方向上的动态变化。通常有几种表现形式,比如急、缓、回、憩、明、暗六种状态,正好构成状态相反的三对。海流的状态左右了海水中鱼类的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回流时间才是钓鱼的黄金时间,船钓前可以向老渔民咨询学会判断回流的表现。

第二则:寻找鱼道

所谓鱼道,就是鱼游动的轨道。我们寻找鱼道,就相当于淡水钓中的选择钓点,需要避开鱼群不去的区域。由于海水比较深,想要发现鱼游动的轨迹并不容易,我个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跟着海鸟走,因为物竞天择的原因,海鸟想要吃到鱼,自然要先发现水下的鱼群,所以有海鸟的地方往往也就是鱼道。所以在海钓中选择钓点,首先是寻找海鸟,发现海鸟聚集在某处,上下蹿飞,那么那片水域下面应该是有不少的鱼群,可以下钩。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根据目标鱼的习性选择钓点,因为每种目标鱼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习性,比如黄玉喜欢在礁石区域活动,那我们就先找礁石即可。这种方法虽然没有跟着海鸟活动省时间,但是从效果来看,也并不差。

第三则:识别风向

海钓的另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学会观察海风,寻找有合适风向的时机出海。没有风的天气,不是好的钓鱼时机,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浪既是潮,没有潮水就没有鱼动,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收获。风吹动水面,给海水带来更多的氧气,溶氧量的提升,使得鱼类的活跃性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上鱼的概率。

------------------------------------------------------------------------------

海钓入门技巧

1海钓关键词潮汐

潮汐对海钓的影响较大,一般涨潮及落潮期间,海水处于运动状态,也搅动着海鱼的运动,四处觅食,所以涨潮和落潮是海钓的最佳时期。特别在涨潮期,鱼儿咬钩频率可增加数十倍。时间和潮汐对海钓关系重大,多数鱼有随着水流移动觅食的习性,随着最高潮时刻和最低潮时刻的到来,水流达到相对平衡,称为平流,鱼也停止觅食。

农历初一、二、三和十五、十六、十七地球离月亮最近,月球作用于地球水域的引力也最大,这就是大潮汐,相对应就是小潮汐,小潮汐由于高低落差不大,水流不大,鱼汛也不多,外加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期间正好是大潮汛的平流期和小潮汛的涨落潮期,所以此时鱼汛也不大,涨潮初期三分潮至平潮、落潮初起三分潮至平湖是鱼疯狂觅食期,按大潮汛的涨落潮时间,恰好是早3:30分至上午8:30分;下午3:30分至6:30分,这是垂钓上鱼的最佳时间。

2海钓关键词海风

风对于海钓很重要,成为海钓者应极为关心的客观条件。对风的留意,不仅仅关系到鱼钓的多少,又关系到垂钓者的自身安危。

海风吹,波涛起,促成了大海上下水体的交换,又促成了水中溶氧度的增高,这对于和水息息相关的鱼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美事。它们会活跃于烂泥滩处或礁石四周追踪戏耍、争抢索饵。海风对海钓的影响,仅次于潮汐,风力的大小以三四级为好,连续几天大风之后平息下来,是海钓的好时机,因为海鱼在大风中好几天未进食,海风平静下来后显得特别饥饿,进食上钩率成倍提高。

作为风向来说,在风力不大的前提下,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逆风)比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顺风)为好,但风力太大,不仅影响抛钩,也将大片海草吹向岸边,在这种情况下顺风就较逆风好了。

3海钓关键词诱饵

对鱼在饵上投其所好,从多年的钓鱼实践中归纳为三条:一是要因鱼用饵:二是要因季使饵;三是要因地施饵。

钓海鱼的鱼饵是相当广泛的。各种小鱼、海蜈蚣、海蟑螂、小泥鳅、海虾、石蟹等都是海钓的上等鱼饵。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保鲜。有的甚至非活的不可。如钓石斑鱼、鲈鱼等鱼种最好使用活的钓饵,如果钓饵是死的,您可用提竿逗遛的方法,使饵料产生动感,才能吸引鱼上钩。另外,由于所钓鱼种鱼嘴大小差异很大,钓饵及鱼钩的大小一定要与所钓鱼种嘴的大小相吻合。

------------------------------------------------------------------------------

海钓选择钓点的五个实用技巧

海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钓点的选择,由于水域很多,鱼的相对密度低,钓点选择不好的话,鱼儿一天之内可能都游不到你的钓点。因此海钓要选择一个好的钓点,下面分享一下海钓钓点选择的钓鱼技巧。

一、水温确定钓点

在靠近岸边的礁丛、海藻类生长的根部以及附近的泥沙堆积处,往往是黑鱼、偏口鱼和六线鱼索饵的地方,同样是广大渔友于岸边执竿钓和甩线钓的钓点。如码头特别是港口,水深在10~30米左右,可站在挡浪坝上沿着挡浪坝侧徐徐放下钓饵,缓缓提动铅坠,搜索着鱼踪或将海竿配带中型旋压式绕线轮,把钩抛向港湾的深处。当酷暑之热和严冬之冷时,其钓点则要向深处发展。只有乘船或圈筏到距岸较远、水深在20-40余米海域垂钓,找到沉船、暗礁或沙质地带作为自己选择的钓点。

二、季节决定钧点

春季:鱼类大多处在深水区,钓点应选在深水区,一般水深为5米以上;在春末时节,可选在浅滩处,一般选在水深2~3米处。

夏季:这时气温很高,水温也升至25℃以上,鱼儿也怕热,故白天难钓,而夜间温度较低,夜钓效果较好。

秋季:秋季气温下降,鱼儿为越冬需要,与淡水鱼一样需要大量摄食、育肥,故是海钓良机。这时鱼类多在近岸边觅食,钓点应选在近岸处。

冬季:鱼类多游人深海越冬,这时钓点应选在深水水域的岩礁处及低洼的海底滞潮处。

三、鱼种确定钓点

鱼种不同,居处也不同。为此,选择钓点,一是要掌握鱼的习性,即鱼的栖息、摄食、繁殖和洄游习性;二是要掌握所钓海域海底底质、海底地貌。海底底质大致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近岸和岛屿周围的岩礁底质区,由近海滩涂延伸到水深10米以内的沙底和泥沙底海区,水深10~20米范围内的泥质海底区。在近海水域中,常有多种水产养殖场如海带、贻贝等养殖区,在这些水域及其附近饵料很多,是鲈鱼、梭鱼、绿鳍马面纯、鲽鱼等鱼类栖息、觅食的良好场所,是好钓场。

四、潮情决定钓点

从起潮到满潮,是潮水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运动期间,海底的各种微生物要随着潮水的上涨,活跃地涌向沿岸。在二分潮至八分潮时好钓,其他时间鱼儿很少摄食就难钓了。在海钓时,要把钓点选在潮表的一面,而不应选在潮背的一侧。所谓潮表,就是面向潮流冲击的一面;反之,则是潮背。这是因为潮流冲击时带来的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潮表,同时因海浪冲击岩石溅起的浪花,又使海水中溶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鱼儿多集中于潮表一面觅食,此处应是理想之钓点。

五、地形决定钓点

钓点是指饵钩的落水位置。在垂钓中,准确地选择钓点,是提高上鱼率和渔获量的关键。按照地形来分,海钓时钓点可作如下选择:

岩礁钓点的选择:岩礁处地形较复杂,礁石犬牙交错,深沟低洼,这些地形复杂之处,也正是鱼儿的藏身栖息地方。一般来说,岩礁钓的钓点,应选在有岩基、岩石的四周和潮流相通的海沟,岩礁基部和粗岩石底,以及岩礁和沙石混合的海底,都是较好的钓点。

江河人海口处:由江河上游源源不断注入的淡水,带来了丰富的有机物碎屑和营养盐分,各种小鱼、软体动物也多。同时,各种大鱼也常聚居此地,是一个优良的钓场。

各种海滨堤坝:如护岸堤、防波堤、停泊船只的突堤等,这些地方地处内海内湾,是海水潮流的滞水区域,底栖生物多,容易招引鱼类前来觅食,是理想钓场。

以上是小编给钓友们整理的一些海钓入门技巧,希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编辑推荐

钓技涨退水对钓鱼的影响和钓点选择技巧


老钓鱼人都知道,水退一寸,鱼退一尺。水涨一寸、鱼近一米。

退水

1.水中的浮游生物随着水位的下降而向江、河、湖泊及水库的中心靠近,水中浮游生物的迁移,同时也会引起野生鱼类的迁移,因为野生的鱼类主要靠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浮游生物来繁衍生息。

2.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面减少,人类及动物对鱼类的惊扰,也会引起野生鱼类的警觉,而远离岸边。

3.一般发生在春季和夏初季节,因为江、河、湖泊及水库水面大面积的减少,野生鱼类回游的距离缩短。并且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温上升很快,在适合鱼类生存深水区的水温达到野生鱼类的要求,野生鱼类就会在深水区周边摄食,而不到浅水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野生鱼类才到浅水区来寻食,这也是野生鱼类自我保护意识决定的。

4.虽然水的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内的野生鱼类的密度增大,同时人类及动物对鱼类的惊扰程度也在相同程度的增大,野生鱼类经常受惊吓,摄食量减少,鱼就不好钓。

涨水

1.因慢慢蓄水引起的水位上涨。水的浑浊度未发生变化,但是水的面积在增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水力发电站大坝合拢后蓄水,上游来的水带来的野生鱼类大量滞留在发电站大坝以上的水域,虽然因涨水淹没大片草地和滩涂,但是野生鱼类都先按照生存摄食深度来回游,说白了就是野生鱼类溜边回游,这时鱼最好钓。

2.江、河、湖泊及水库排洪或蓄洪,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树枝、苲草及浮游生物,涌入江、河、湖泊及水库,造成水的浑浊度发生剧烈变化,本来很清澈的水面,骤间变成泥水汤,但是在水的浑浊度由清澈变成浑浊这段时间内,野生鱼类最好钓。原因是浑浊的洪水激流涌入江、河、湖泊及水库中心,水的深度、温度、浑浊度发生变化,迫使野生鱼类游到岸边,躲避浑浊的洪水激流,这时鱼最好钓。(当岸边水和洪水的浑浊度相同时,鱼就不好钓了)。

3.江、河、湖泊及水库排洪或蓄洪,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树枝、苲草及浮游生物,一般的情况下树枝、苲草及浮游生物不会留在江、河、湖泊及水库中间,而是被风吹到岸边,野生鱼类被这些饵料所吸引,到岸边摄食。另一方面,因水深发生变化,洪水温度较低,岸边水温较高,野生鱼类也会由水温低的深水区游向水温高的浅水区,回游、摄食。所以涨水相对而言,比较好钓鱼。

涨水期如何选择钓点

涨水之后,对鱼儿来说是个欢快的日子,由于河水猛涨,大量食物被冲刷到水里,鱼儿可以尽情地享受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每每这时,也是钓鱼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进水口:钓谚云: 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进水口有大有小,池塘、溪流、河川的进水口一般较小,而水库、湖泊的进水口都比较宽阔。为什么涨水之后鱼儿喜欢到进水口来觅食呢?其道理有四:一是溯游习性。鱼儿都有逆水而上的习性,每逢涨水时,他们心情舒畅,食欲旺盛,成群结队地逆水而上;二是食物丰富。涨水时节,陆地上或上流的植物残屑、昆虫顺流而下,到进水口的两侧被拦住。有时风也会把这个水域中的微生物、藻类植物以及浮在水面上的昆虫、植物残屑吹到进水口一带。而且进水口也是小鱼、小虾活动的地方,这些都是鱼儿喜欢吃的美味佳肴;三是氧气充足。涨水时节,进水口水体的含氧量最多,流动的新鲜活水里面溶解的氧气也多,很适合鱼儿生活的需要;四是安全感。进水口不仅是水质最洁净的地方,也是鱼儿感到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涨水之后,钓点选择在进水口的附近、两侧、水草边、石头旁等处,岂有不获鱼多之理!

岸边、浅滩:钓谚云: 涨水鱼靠边。涨水之后,鱼儿多向淹没的岸边、浅滩移动,这里小虾、小鱼多,食物丰富,鱼儿有逆水溯游的习性,争先抢吃新水带来的各种食物。钓点选择水流较缓的浅水区、岸边、浅滩,上钩率极高。

堤外防洪坝两侧水深处,防洪坝两侧水深处,水流较平稳,鱼儿感到有安全感,所以鱼儿多藏于此。选择这里作钓点,上钓的鱼儿不但多,而且个头大。

洄水沱、洄水湾:涨水时,洪水淹没了低洼地,这些低洼地形成了一个洄水沱、洄水湾。这些洄水沱、洄水湾的水流较缓,食物丰富。被急流冲击的鱼儿来到洄水沱、洄水湾,感觉水流缓慢、水质较好、饵料充足,自会停留在此处不走,成了鱼儿临时的招待所。故这里鱼儿密度大,选洄水沱、洄水湾作钓点施钓,钓获率极高。

水淹农田:钓谚云: 水淹农田,钓鱼正甜。由于冬季水位下降,有的溪流、河川、水库、湖泊的岸边甚至出现干涸现象,有些农民便在这里种上庄稼。到了次年涨水季节,水位上升,这些田埂被洪水淹没。因为农民种过 季庄稼,地里的虫子很多,还留下一些庄稼残屑,这些都是鱼儿喜欢吃的天然饵料,鱼儿最喜欢到这里来嬉戏、觅食。

网箱旁:在一些河川、水库、湖泊边,养鱼专业户都喜欢在岸边用网箱养鱼,在网箱旁作钓点,十拿九稳能获大鱼。到了涨水时节,水色浑浊,正是钓大鱼的黄金时节。网箱养鱼的地方均是较深的水湾,这里水流缓慢,是大鱼藏身栖息最理想的临时住所。网箱里的鱼吃剩的或来不及吃的饲料漏到网箱底下,便成了野生鱼儿的美味佳肴。网箱周围严禁炸鱼、电鱼和打鱼,因此鱼儿有安全感,便放心大胆在这里栖息和吃漏网的饲料,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网箱旁钓鱼,特别是在河心一侧下钓,往往都有较大的收获。

退水期如何选择钓点

找深水:水位下降后,鱼饵处于本能会随着水位的下降逐渐向下游转到深水区生活。

找河道:水位下降后,原来的老河道,支汊便慢慢显露了出来,而且水位还有一定的深度;同时由于河道支汊本身就是鱼儿游动的鱼道,鱼群相对多、集中,因此在这里设点垂钓一般都会有较好的收获。

找新湾:所谓新湾,指的就是水位下降后,原来没入水中的高地变成陆地,出现水岸线和水流弯曲的地方就成了鱼儿新的栖息地和洄游线路了。

找水下乱石处:常言说,钓石头不空篓。水位下降后,水库里一些有乱石的地方会变成相对浅水区而适合手竿垂钓。

找悬崖、陡坡:落水会将平时够不到的或者水位太深的悬崖或者陡坡显露出来,使水位深浅正好适合垂钓。这样的钓位平时几乎没有人涉足,鱼儿摄食比较安心,警惕性差。

找草滩:有些库湾有大面积的水草,水草茂盛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鱼儿的家,只要水深在1米以上,都可以作为钓点,如果水深在2-3米则会更好。要注意密中选疏,疏中选密。

相对而言,涨水比退水好钓鱼。敬告各位钓友,退水照样可以钓到鱼。但是有一条要记住:退水一定要钓静。

海钓在礁石钓的装备和钓法选择技巧


海钓在礁石钓装备选择:

1、救生衣:这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外礁,安全是首位的!

2、防滑鞋:在礁石上钓鱼,防滑鞋也是必备的,不然会寸步难行的;

3、各种防晒及防护装备;救生衣、防滑鞋、手套、帽子,防晒服等等;

4、钓竿选择:钓竿长度以4.5~5.3为主,无论是浮游矶钓或者远投钓,在礁石区域,都适合选用长钓竿。

海钓礁石钓钓法选择:

礁石钓首选的方式是采用浮游矶钓,在礁石范围,采用远投沉底钓,挂底的几率会高很多,因为不知道水底的环境,建议采用浮游矶钓为佳,竿长5.3米的可选择位置比用4.5米的更多,竿短相对来说找位置和临水的位置也近,所以,礁石钓最合适是的是采用5.3米的钓竿。

新手要上礁石钓,建议跟着熟悉的老手,要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

寒冬野钓出钓时间和钓点选择分析


寒冷的冬天,气温和水温很低,鱼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都小,食欲不振,很难钓到,我们只有选择适宜的出钓时间和好的钓点,才能获得较理想的鱼获。

一、巧选适宜的出钓天气

1.选择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的晴暖天气。这样的天气,气温和水温相对高些,钓者身体舒服;鱼儿食欲旺盛,四处游弋。

2.选择下雪天气。冷雨热雪,下雪天,如果没有大风,气温和水温比较稳定,且较雪前稍高,鱼儿活跃,觅食积极。

3.选择寒潮到来前的天气。一般在寒潮前的两天左右,鱼儿预感到寒潮即将来临,会四处游弋,饥不择食;即使在寒潮来临的当天,因为水底层温度高于表层温度,水体上冷下暖,对流加快,水中溶氧量加大,鱼儿咬钩积极。

4.选择大雾天。俗话说:十雾九晴。早上大雾弥漫,中午雾散天晴,阳光强烈,如春天般暖和,鱼儿舒适活跃,是垂钓的好机会。另外,多云的阴天和小阳春的天气,也是出钓的好天气。

选择适宜的钓时。一般情况下,在一天之中应该弃两头取中间,即避开早晚钓中午。出钓的时间段从上午9点到下午的3点左右最好。另外,还应该坚持如下原则:出钓寒流袭来前;抢钓雪雨中;抓住霜冻后,这些时候水体上凉下暖,鱼儿聚集在水的底部。

二、巧选好钓点

寒冬野钓,选择好的钓点尤为重要。

1.选择避风向阳的水域。这样的水域,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较高,鱼儿喜到那里聚集、游弋、觅食;垂钓时竿影、人影不能射到钓点上惊吓钓点的鱼儿。

2.选择在有水草的草洞、草隙、草缝、草头30~40厘米的地方。水草能给鱼儿挡风避寒;水草处有很多小鱼虾和水虫,是鱼儿的美食,鱼儿喜到那里嬉戏觅食。

3.选择有倒树、树枝、残枝败叶处,有石块断砖等障碍物处。这里是鱼儿丰衣足食的安乐窝。

4.选择在水底有坑洼、沟坎和深浅结合处。

5.老钓位、钓点也是出钓的好选择。

寒冬野钓,只要我们选择了适宜的出钓时间和好的钓点,还愁没有理想的鱼获吗?

冬季野钓的钓点选择技巧


三九天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比较低。在这样的时节出钓,钓位的选择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冬季钓位的选择由鱼情水情而定,一般要选朝阳背北之处。同样,决定钓远与钓近的因素还是鱼情与水情,下文就为大家细致地解说。

一、背北朝阳好钓位

鱼谚有云,冬季适合钓阳,阳光照射使水体逐渐升温,不知不觉就激发了鱼儿的活跃性。我们在自然水域野钓时,一般要选择河湖或水库的北岸施钓,不仅光照充分,水体升温较快,而且钓者也感到比较舒适。河湖或水库的北岸,如果还有比较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山坡河堤等,也能有效阻挡冷风的吹拂,此处的水温明显要比水域南岸的高。鱼谚之冬钓阳,就是源于此因。

二、背风的港湾与植被利于施钓

不管是垂钓于河湖还是水库、池塘,就算不朝阳,也最好是能避风。一些河道常有回湾处,这种位置避风效果良好。再就是近岸有高大的植被成林,即使没有阳光照射,有成林的植被挡风也是不错的,因为水面不易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而降温太厉害,此处的水温一般都要高于迎风口的水温。所以在这样的位置施钓,是甚为理想的。

三、冬季垂钓不宜背南向北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偏北风,偏北风寒冷干燥,冷风掠过水面直接使水体温度降低。如果背南向北施钓,水面没有障碍物遮挡北风,如果再加上没有阳光照射,气温水温就会更低,鱼儿是活跃不起来的,所以选位不宜这样。从钓者的角度来说,背南向北迎着寒风而钓,身体也会吃不消,比较难受。总之,冬季出钓野外,还是要趋温而钓,哪里温暖就钓哪里。

四、近岸水浅宜钓远

经常在冬季野钓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近岸的水较浅,水温一般都很低,鱼是不愿意在近岸活动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的性质,冬季一般水深处水温较高,0至4摄氏度的水反而位于深处,鱼儿必定要到相对温暖的深水处栖息,而冬季水深处一般都是离岸较远的水域,所以通常冬季要钓远。倘若近岸处的水深不足一米,就一般无鱼可钓。有些近岸处既没有水草,水体又通体透明,对鱼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它们只会游向深水区域。既然这些近岸处钓不到鱼,我们就可以使用矶竿或海竿来施钓。抛投钩饵到较远的窝点,送饵至鱼儿的嘴边,效果就会比较明显,钓效自然就好。

五、近岸较深或有水草适合钓近

毕竟野外水域近岸处多水草,冬季水底或许还有暗草生长,只要近岸处水深在两米左右,就比较适合垂钓。如果岸边还有芦苇等植物生长,那是鱼儿很好的隐蔽场所,也是很适合垂钓的,而且往往会钓获大鱼。这样的近岸处一般多是鲫鱼在此觅食,而体型较大的鲤鱼草鱼则离水草稍远。在这样的近岸处施钓,可以直接使用手竿上阵。另外,还推荐戳茬而钓,近岸水面植物剩下的短茬间常有鱼儿觅食,使用戳茬技术也能有很好的鱼获,条件是钓场附近要比较安静,没有人声喧哗,或者机械的作业之声。

六、远近皆可施钓的条件

钓鱼要钓草,水草是鱼儿的天然庇护所,水草处水温也相对高一点。即使在冬季鱼儿也能在此觅食与气息,而且比较安全。如果水底比较平坦,整个水域的水深差别不大,加上水草较多,就会使鱼的分布比较均匀。那么,在这样的水域施钓,钓远钓近就都可以进行。

如此看来,钓位与钓点的选择,都是随鱼情与水情而定的。钓者出钓野外时,一定要遵从客观因素、变不利为有利的原则而施钓,而不是根据钓者的主观感受来选钓位与钓点的。因时因地因天气而变,才能寻鱼而钓,提高上鱼率。

海钓矶钓的钓点分类、钓场特征及标点选择


浮游矶钓的舞台

浮游矶钓变化多端、饶富趣味,但这种钓法该到哪里去玩呢?

前文提过,可以玩矶钓的环境包括珊瑚礁岸、岩石海岸、水泥堤岸等等。不过就钓场所在位置与钓鱼人的描述习惯来说,浮游矶钓场所有以下三类:

1、地矶

地矶指陆地周边的岩石(包括珊瑚礁)海岸,例如台湾本岛的东北角。这类钓场通常可以通过陆地直接抵达,所以前往下竿的人比较多,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或必须跟很多人争钓少量鱼的情况,以致收货可能较差。

2、堤岸

堤岸人工建筑的海岸构造物,包括防波堤和码头。此种钓场理论上比地矶更容易到达,很多时候甚至是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下竿地点的。

3、外礁

外礁是凸立在海中,与陆地不连接的小型礁屿。这些地方绝大多数无人居住,当然也就没有港堤设施和交通船来往,钓者必须找渡礁船载运才能上去垂钓。

上述场所都是浮游矶钓客下竿的主要去处,但每一类环境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水流与危险性,气息的鱼类也不同,所需装备、技法更是颇有差异,使得矶钓成为挑战性极高、需要动脑筋的运动,因此玩家必须学习大量知识、积累丰富经验,还得有健康的体格和正确观念,才能将这活动玩的精彩,玩的安全。

各种钓场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环境会对垂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想玩矶钓就必须搞清楚其间差异。

前面说过,浮游矶钓的场所有地矶、堤岸、外礁三个类型,但若讨论到环境特征,就得用另一套划分法来加以说明了。

1、浅坪型钓场

陆地以很平缓的坡度延伸入海,离开岸际相当远,深度都还不大的,我们习惯称之为浅坪仔。

这类钓场水流多半平缓,但受风浪影响相当明显,又特容易挂底,故相对而言比较受人青睐。不过因为常有各种生物附着生长,所以会在特定时候吸引大量鱼。

2、陡急岸壁型钓场

跟前项相反,这是陆地以非常陡峭、几乎垂直的角度直插入海的环境。例如人工构筑的港区码头或沉箱式防波堤,以及自然形成的岩石海岸,都具有此类特征。

陡直海岸的深度通常很大,水流状态多半为方向单纯、速度稳定,地形则单调而缺乏变化,使鱼群有贴近海底活动的趋势,且容易让人产生标点不明确的感觉。

3、乱石堆叠型钓场

陆地没入水下的角度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其成因可能是人工堆放肉粽角、堆基础石,或者临海的山脉崩塌,当然也可能是海岸原本就生成这幅模样。

这类钓场水下环境比较复杂,底域起伏可能性相当剧烈,遍布暗礁与沟隙,因此水流状态也显得多变,会让缺乏经验的人感觉难以掌握。但正因为地形和水流复杂,能给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息、觅食环境,所以也常是好钓场。

4、内湾型钓场

此种钓场在大环境上应属海湾形态,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场内风浪状况应该会比面对外洋的钓场平静,故有安全性高,容易下竿的优点。

但内湾型钓场往往深度较浅,海底地形缺乏变化(很多地方甚至会形成沙底),又由于海岸线呈凹入内陆装,水流必然受阻(有可能出现回流带),再加上风平浪静的条件,往往造成鱼的数量较少、活性低,警觉性高等现象。

5、凸岬型钓场

凸岬是陆地向海洋凸伸出去的部分,容易接触到深邃、洋流发达的水域,所以通常水流汹涌,遇到大型沿岸性鱼种或洄游青物的机会都比较大,但是容易受风浪侵袭,危险性较高。一般的外礁钓场都具备这种特性,沿岸地矶钓场也多存在此形态的钓点,甚至一些堤岸环境在流水恰当(例如大潮日)的时候,堤端也会出现凸岬型钓场般的水流。

标点在哪里

鱼在哪里?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在海里!只不过海洋是在太大啦,我们还得把范围再缩小一些。谈到鱼在哪里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重点是它们去哪里找食物。多数矶钓鱼种找东西吃时都有几个共同特征:

①除非要长距离移栖,否则它们都宁愿逆着水流觅食而非顺流找食物。

②它们都懂得利用海底礁岩为屏障,躲在里面(特别是背向或侧向水流的位置)伺机觅食。

③它们常会守在波浪打上岩石反冲下海时激起的白沫带下方或外围,或甚至直接冲进白泡沫堆里找食物。

④它们也会跑到水流交错、汇聚的潮目区,捡食随水漂来并在此区停滞、打转的食物。

为什么鱼儿要逆流觅食呢?这是因为:

①假如顺流找食,除非他游的速度跟水流很不同,否则会一直跟着同一块水团运动,要是这团水里食物有限或根本没有的话,它岂不就要挨饿了?

②如果它的游速跟水流大不相同,那么即使是顺流运动,也还是要花费大力气的,那可就不一定比逆流等食物送上门来得划算!

③假如顺流觅食,鱼儿会很快离开它匿居的场所,因此除非它想搬家,否则还得再费力游回来。

不过读者如果就此认定鱼类总是会逆着水流觅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请仔细想想:当鱼类发现多量食物存在某个区域(例如有你持续撒下诱饵)的时候,它们是否仍旧逆着水流觅食呢?还是会大伙儿四下闯来觅食?答案显然是后者!

让我们回到本节的主题。在前述有暗礁的环境,因为流水会在礁石后形成打转的涡流,故食物容易聚积于该处;在浪脚激荡的白沫区,因为波涛会把陆地上的有机物或岩石上附生的藻类冲刷下来,所以鱼族大有饱餐一顿的机会;在不同水流交错、汇聚的潮目区,各种随流漂移的大小生物都会在此逗留,当然也就会吸引鱼群聚集。

看出来鱼在哪里了吧!

选标点的一般原则

①除非你要钓拉仑、青旗、烟仔之类外道鱼,否则就不必让钓组在水势汹涌的本流里厮混了,拿它来当「钓组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标点在本流边缘回流带或潮目处。

②当你发现钓场上有较小型、较弱的水流时(意即非水势湍急的本流),请特别注意它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假如是平行海岸的流水,标点多半在岸际地形突出或凹入之处,不然就是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会产生回流带!)

③前述水流如果是向岸边立足点冲进来者,因为会把钓组一直往里推,使你既难以向外探寻鱼群又容易挂底,故需找水流碰到岸边后转折出去的(在外礁地形则是找绕过岛礁之后的)回流带。

④至于远离海岸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其途径上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跟另一股水势交错、合并、撞击的话更棒,这些位置就是一级标点!

⑤若是钓场上有明确反拨潮,它的边缘、整个路径上、甚至波浪撞击岩石造成之大量白泡沫的正下方,都有可能成为鱼群聚集的标点。

⑥如果在峭壁型急深海岸(例如东引)下竿,请特别注意岩壁呈阶梯状变化的转角处,或者是有垂直裂隙、转折之处,各种鱼只都会找此类地形藏匿;同时下竿时也不可让钓组离开岸壁太远,否则必然扛只大龟回家!

至于具体的寻找标点技巧

基本上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①用眼睛观察,看看海岸岩石构造如何?潮水动向如何?岸边有无白沫带?哪里有暗礁(接近水面的暗礁一看即知,看不见的也会因流水变化而暗示出其所在位置)?从而找出最有机会的下竿区域。

②假如海底地形不易观察出来,那就要善用潮流,让流水带着钓组去探询水下状况。

③不要怕挂底;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也就是说应尽量轻敏、灵巧,不要太笨重,钓棚设定也不可太离谱,并善用张线的手法,而非把钓组往水里一丢就不再管它,一般而言是不大容易挂的。

④就算挂底也不坏,至少,你因此而确知了一处水下障碍的所在和深度--别忘了,鱼群是喜欢有暗礁庇荫的。

⑤搞清楚潮流与水下环境状况之后,再把前述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套进来,试试看牠们是否聚集在你所预期的位置。(注意:这种位置钓场上不会只有一处,所以要各点都试,直到有目标鱼咬饵为止。)

⑥万一实在无流无浪,且缺乏明确下竿标的,那就靠自己撒诱饵的功夫制造标点。

总而言之,选标点的要领就是看鱼群再哪里,而鱼群动向取决于食物在水流中的动态,所以请你特别注意潮目、暗礁、白沫带这三个微妙的处所,就八、九不离十了!

四大基本标点之白沫带

白沫带是波浪撞击岸壁后,海水中夹带的空气变成无数小气泡,而形成的一大片白色泡沫状的水团。它对矶钓的意义是:

①海浪冲刷岸壁,会把岩面生长的各种生物(例如藻类、贝类)和陆地上的有机物带到海中,这对生活在岩礁的鱼类是很重要的食物来源。

②波浪从石上灌回海里时,还会将空气卷入水中制造大量溶氧,使鱼类乐于聚集在此。

③大片的白泡沫还有相当好的遮蔽效果,可阻挡来自天空的敌害(例如鸟类)的侦查与袭击,所以很多鱼种都会放心大胆跑到此区来觅食

从水下看,白沫带的形状略呈半碗形,越靠近岸壁之处,白泡沫存在的深度越深,而离岸壁越远白泡沫存在的深度就越浅。

需要注意的是,白泡沫虽然仅出现在近岸海水表层,但其影响范围却比水色泛白区域要大很多,换句话说,在整个白泡沫区内,周围及其下方,海水的扰动都很剧烈。

扰动的强度与影响深度、影响范围,要看波浪大小与岩壁形态,通常浪越大、海岸越陡峭,所形成的白沫带就越宽广,影响区域也越大。

基于这样的特征,钓者下竿时应思考诱饵和钓饵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位置入水后,各自会呈现何种运动状态。另在思考的同时,你还必须记住这件事:诱饵一旦离开饵勺,就无法再控制它了,它要如何漂流、如何下沉,要看当初调配的比重、黏度和周围水流状态而定。但钓组可不一样,在你和它之间,有一条长长的母线联系着,你可以操控钓组去达到钓取目标鱼的目的。

四大基本标点之暗礁篇

暗礁坐落在海底,形态多变且常伴随着复杂的沟坎结构,故其所照成的水流变化也难以捉摸,有时使海水转弯,有时造成回旋,有时使流速减缓,有时又会加快流速(例如大股水流受到暗礁阻挡必须从小沟隙中穿过时就会如此),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多变的海底形态与复杂水流能够洗衣鱼群狙击,因此也是钓者不能忽略的重要下竿标点。

为什么鱼类喜欢躲在水底礁石附近呢?原因有:

①礁石会阻挡水流,使其基部侧面及后方的流速较缓,对鱼类来说可以节省体力。

②洄游性掠食者多半在本流里面讨生活,不善于在环境狭小多变的暗礁区进出,故对于许多鱼类来说,这里是躲避大物猎捕的庇护之所。

③在暗礁区里的鱼旺旺可以采取伏袭的策略,当发现流水带着合适的食物(例如小型洄游性鱼),伺机冲出来加以攫食。

④流水会在礁石的后方形成倒卷的涡流,把各种浮游生物、藻类、有机物或游泳能力欠佳的小鱼小虾都卷进来,因此是鱼类觅食的理想场所。针对此特性,想在这种地方下竿的钓者就应利用水流搬运力量,设法将诱饵和钓组送入暗礁区内,激起鱼的咬食欲望

那如何将诱饵和钓组送入暗礁区去呢?很简单,因为出现在礁石后方的涡流不仅会把各类食物卷进去,它对钓组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你只需要运用恰当的空闲技巧,可大胆让钓组跟着水流进去就行了。

不过多数钓客认为吸引水流通常会把钓组连同浮标一起拉下去,形成假渔汛,这会干扰他们账务正确的扬竿时机,甚至造成挂底,所以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尽快拉回钓组,避免麻烦,其实这是个误解。

四大基本标点之潮目篇

潮目区是由两股以上不同海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水域。它多发生在海洋的中表层,但通常离岸有一段距离。至于所谓的中表层是多深?离岸距离到底多远?那就要看海流的强弱、规模、影响深度和离岸的距离了。

有些钓场因地形比较突出,附近有明显的水流交会,因此潮目就贴在岸边;有些内湾环境中,最近的水流也离陆地比较遥远当然,潮目也就会远到根本就不可能利用它了。有些地方潮目相当的明显,物品漂到那里就会原地自动停滞下来原地打转,钓者也很容易从海水表面纹路看出其所在,但有些地方潮目十分微弱,既看不出来也不易掌握。

而麻烦的是潮目并非规定不变,他会随者潮水转变而改变位置、范围、甚至有无。

那么潮目该怎么着呢?

这里有个简单的原则:

①看水面漂流物或泡沫集中在哪里。随着水流移动的各种东西在遇到潮目时、大多会滞留下来打转,于是海面上就会出现一长条或一块聚积着泡沫或杂物的区域(不过必须注意,这里所谓的泡沫与白沫带中的小气泡不是同一样东西)。

②看海面水纹与不怕狼形状有无特别不一样之处,潮目带因为有两股以上的水流相互作用故形态一定与原来各自的样貌不同,细心观察即可分辨出来(许多潮目区的表面,看起来都特别平滑无波)

③看钓组漂到什么地方最容易停滞下来。随着水流移动的各种东西在遇到潮目时,都有可能滞留下来打转,所以借助钓组的动态来判断潮目的位置,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可别把钓组丢进大本流的流心而不管它)。

在潮目区,鱼类觅食的策略通常结余守株待兔和主动出击之间,也就是说,他们会先待在藏匿之处,等待其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或侧线感知发现水流把食物带进潮目区时就会离开隐蔽处游入这水团中。而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食物能够持续进入潮目区,他们会长时间待在那里尽情抢食,而不回到隐蔽处!

所以在这类标点下竿时钓者的任务就是设法利用潮流,将诱饵持续配送到潮目区去,吸引鱼群向该处集中、驻留,再把钓组以恰当的方式适时送达该处,以利就铒上钩。

四大基本标点之无标点篇

这种找不到标点的情况,常发生在地形陡峭、海域深邃或坡度甚缓海岸平直的地方,并且多半出现于小潮或长潮及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找不到标点怎么办?当然要自己创造,不过在开始之前,请你先确认找不到的原因,是真的因为环境条件不佳吗?还是因为自己不会看?假如是前者,没关系,下文就是解决办法。

1、先贴着岸边试试看

这方法在早晨天刚亮的时候特别值得采用。

很多矶钓鱼种夜间都会躲在岩缝、凹隙中休息,天亮后才开始活动,而大清早他们最常干的活儿,就是跑到岸边来巡游。因为经过一夜的浪来浪去、潮起潮落,岸边水域很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食物。这就是一些老经验的钓者常锁定脚边下竿的原因。

2、搞清楚面对的是什么环境

假如脚边没有什么收获,或者因地势的影响(比如说太浅),让你无法利用钓组试探脚边水域,那就只好往外发展了。

日本矶钓名人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方法名词,像山元八郎就有所谓的机关枪式寻点法,即将目标水域以扇形面分割成若干小区,有计划的在每一区内详细搜索;江头弘则、立石宗之等人则常以类似九宫格的划分法,把下竿范围规划成九个小块,逐一操控钓组去检查其深度、流况及消饵状态。

需注意的是,这些搜寻方法可不是叫你乱枪打鸟,更不是只在平面上做划分,而是进行三度空间的系统化探查,对每一区的浅、中、深层都逐一试钓,如此才能明确水下环境以及消饵现象发生在哪里(这也是初到一个陌生的钓场时,用来快速掌握水流状态、地形变化、鱼群动向的重要手法)。

3、发现消饵迹象之后

为什么要注意消饵迹象?因为这表示水下有鱼。就算来咬的不是主要目标而是一些小鱼(入两指宽小臭肚、小雀鲷或者刺规之类),也不要气馁,这总比完全没有动静、海里毫无生命迹象好得多吧!而且小鱼抢饵的骚动常是吸引大物注意、引起大物食欲的重要因素。

找到消饵位置后,根据先前探测所得的水流、深度咨询,拟定撒诱饵和操控杆线的方式,如此即可顺利取得渔获

4、最后一招

假如玩遍了贴脚边下竿机关枪打九宫格都没有出现任何咬饵迹象,或者虽有消饵,但怎么钓都只有小雀鲷、小臭肚或者大刺规上钩,那就别再硬撑下去了,赶快使出三十六计里面最强的那一计吧!

标点远近的差异

垂钓范围的远近,对选点和操竿控线、撒诱饵等方式都会有影响,现略述如下:

1、矶际

主要是指岸边浪脚直接影响得到的区域,包括立足点正下方的岩石边缘、波浪打上岩面后倒灌入海所形成的白沫带、反拨潮与沿岸流交织成的潮目带、沿岸流受地形的影响造成的回流等等。如果用具体数字来形容,即大约相当于距立足点10米左右的半径(接近两枝竿子远)范围。

这类海域深度通常较浅又很靠近岸边,故操竿控线很方便,撒诱饵也没什么问题,但鱼群有聚集在海底附近的倾向,而且特别会找暗礁基底或沟穴状地形躲藏,只有当水流来食物,或者它想要乘浪冲到潮间带石头上啃食藻类时,才有可能出来活动,于是寻找矶际标点就应先注意海底探查,然后探查清楚何处有暗礁、何处有沟坎、以及这些地形变化与流水、白沫带、潮目的相互关系,再决定选择何处作为主要攻略标点。

2、近场

近场是指比矶际远一些,但以简单抛投动作就可把钓组送达的海域,换言之,即大致相当于离岸两支竿长到五六枝竿长之间的距离。这个区域涵盖了一般反拨潮的末端、离岸不太远的潮目区、较靠近岸际的本流边缘、离岸不太远的显礁、较为强盛的水流造成的回流带等。

此区域的深度可能比矶际稍微大些,水流也可能比较快故鱼群戒心会稍低、活性会高一些。但先点时必须特别注意各种水流的相互关系,并且要注意风势吹刮对钓线、诱饵以及表层海水所造成的影响,否则钓组和诱饵在水下的状态与走向,会离你的预期相当的遥远

3、本流或远投

这类钓点要借助于强力抛投的动作,或者找潮水流速很高的地点下竿,好让水流把钓组送到远方这类环境的标点通常离岸较远,起码有三四十米以上的距离且下竿目标多半为潮目或大型回流带,但偶尔也有以远处显礁或暗礁未标点。

流速过快的水域,并不能带给你对好的收获,因为在这种水流里食物移动的速度非常快,鱼群活动也相当费力,故唯有流水出现变化之处才是下竿标的,这就是说,钓者必须找到潮目暗礁、回流带等区域,然后运用高超的撒诱饵技术与驾驭钓组能力,才能在遥远的标点顺利取得渔获。

距离远近除了对选点、操竿会有影响,还会造成一个有趣但很出人意表的现象:标点越远钓棚越浅。

大多数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距离岸边越远的地方深度就越大,因此也应钓的越深才对,可事实上离岸较远的鱼群警戒心通常较低,故只要钓者打诱饵的方式恰当,将他们引导上层水域来,抢饵是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