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窝料。

不知道海钓友有没有发现,在实际作钓时,窝料的行程和钓饵的行程在风的影响之下有一定的偏差,如下图(由于常使用立漂钓法作钓,对单锥钓法不十分熟悉,以下说法以立漂钓法为准)

由于实地作钓风向和流向常常不相同,上图举风向与流向呈90度为例。此时随着流把钓组推远,水线延长,浮漂露出部分受到方向向左的风力作用,而风兴起的波浪把水线向左推,综合作用之下,水下钓组向前方偏左漂流。而窝料全程在水下,受到风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假定为完全向前随流扩散,与流方向一致。

钓饵行程与窝料行程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在A点下竿,钓饵行程偏离窝料行程。在B点下竿,钓饵从窝料最初覆盖区域出发,行走一段距离之后,离开窝料覆盖区域,进入空白区。而在C点下竿,钓饵漂流一段短距离之后进入窝料覆盖区域。

比较以上三者知A点下竿后钓饵行程与窝饵行程重合区域最小,C点下竿后钓饵行程与窝饵行程重合区域最大。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观察发现,若三人同行钓船矶,C点往往先中鱼,接着是B点,而A点则鱼获相对较少。但是钓了一段时间之后,C点下竿者鱼口逐渐稀疏,而B点下竿着鱼口逐渐变密。笔者认为,C着在作钓前期,窝料覆盖范围内鱼密度较低,C点下竿有利于最大限度搜索窝料覆盖区域内的鱼群。随着窝料的扩散和持续补充,越来越多的鱼顺流而上,直至靠近B点,也就是打窝点。笔者常在B点位置作钓2个小时钓组漂流4米左右中鱼,越钓越近直至停口。

总结:

笔者提出以上看法在实际作钓中的建议是:

1、如果是一人作钓,前期在C点下竿,逐渐偏向B点。

2、如果是多人作钓,打两个窝,一个在A的偏右侧,一个在B的右侧。

而写这一篇文章纯粹是笔者在作钓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与讨论,希望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关于路亚前导线的认识及使用看法


以下是在论坛看帖时看到的图和钓友间的问答。

Q: 路亚拟饵与主线中间连接还有细点的子线吗:

A:一般是主线上加一个路亚用的内扣别针,方便快速更换不同的路亚。如果是钓嘴上有牙齿的鱼,比如鲈鱼、鳜鱼、黑鱼等等要加碳素前导线,一般前导线的号数大于主线,常用的是3、4号碳素前导线。加前导线的的作用是,碳素线比较耐磨,拉力强,不容易被鱼牙磨断,或是鱼钻入障碍时被石块等磨断。

关于路亚中前导线的认识与作用的看法,针对的是淡水路亚的应用。供大家一起探讨。不妥的地方请指正。

图上的路亚连接方法现在在网上很流行,基本在哪里都可以。其实这种方法比较复杂的一种,比较皮实。但打结后结节也较大。我另有一种简便快捷的办法,但苦于不会作图。

个人觉得钓友回答有错误,碳素线拉力强不假,但是不耐磨,碳素的伸展拉长性不如尼龙线,因为他比较脆,碰到坚硬的石块稍受伤后更容易断。这个你可以做个实验就会有对比,碳素线的最大特点是垂直性好,不容易卷曲打转,入水后切水性好隐蔽性好,因此在矶钓和台钓中更多的做为子线运用,目的是使水下的饵更自然或更飘。

而如果在路亚中作为前导线用就有点牵强了,因为线的特性没有被很好的应用,优点没发挥缺点反被利用。还有,如果用了前导线并且号数大于主线,那么碰到路亚挂底后,怎样扯线是个很大的麻烦,除损失一只路亚外,你可能还要失去一大截主线,并且拉扯过程中即使保留了主线,但由于拉扯的力量对主线产生的物理作用,其实主线的性能也已经大打折扣了。

在路亚过程中,即使是(有牙齿的鱼,比如鲈鱼、鳜鱼、黑鱼)等咬钩,如果你使用的的是硬饵路亚五大类(米诺,波叭,铅笔。CRANK。VIB)里的随便哪一种。你见过有鱼将整个路亚都吞入嘴巴的吗?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也就是说,鱼咬钩后根本碰不到你的钓线的,那还怕鱼的牙齿吗?如果你用硬饵施钓,真碰到整个路亚都进入了鱼的嘴巴,那说明鱼的级别够高,而用的路亚规格太小,请马上更换大规格路亚,用铅头钩配软饵也一样,铅头的钩柄长钩门宽,当扎牢鱼唇时,也是碰不到钓线的,唯一的一个可能碰到钓线的就是,用三锚钩配亮片,但中鱼的时候也不会总是被鱼100%吃进。

我们在路海鲈时,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主线直接绑路亚,绑的方法也不象主帖图片上那么复杂,用直接绑路亚的方法大海里十几斤的海鲈照拉不误(想想大海里大海鲈的爆发力)。直接绑路亚还可以避免过多结节而造成的失误。如果要尝试不同规格或不同款的路亚。那就加个别针,但国产有的别针质量真的是很烂,好几回碰到海鲈将别针拉直。叼着路亚扬长而去。

上面的几点加上我几年海鲈的实际经验,那就是路亚钓的连接应该越简单越好。过多的附加反而成为累赘,很多网站很多钓友都很在乎前导线。也有很多钓友夸大了前导线的作用,我个人认为那是故弄玄嘘或商家的商业炒作行为。

关于秋季钓鱼的时间与垂钓饵料浅谈


虽然天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午的时候依旧热的吓人,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秋季很长时间了,眨眼间就要到中秋了。

可是对于垂钓爱好者们来说,这秋季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自己却并没有在这所谓的垂钓黄金季节有个不错的垂钓效果。

本来早就做好了秋季垂钓的所有准备,可是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天气也出来打乱,所有的计划都付诸东流了。

今天呢,小编我就专门的跟各位垂钓爱好者们一起探讨探讨在这金秋时节如何垂钓才能保证自己有个不错的垂钓结果,不辜负秋季垂钓黄金时节的美名。

第一、关于秋季垂钓的时间

刚刚步入秋季的时候,天气情况与夏季时候的情况并无太大的区别,仍旧是高温天气,所以此时进行垂钓,依然像夏季一样选择早晚进行垂钓,或者是垂钓者们直接选择进行夜钓,效果也都是非常不错的。

而进入仲秋以后,天气的变化就慢慢开始了,天气越来越凉,温度也会逐渐降低,此时可以说是垂钓的最佳时期,垂钓者们不必担心垂钓的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全天都可以进行垂钓。

而到了深秋,天气凉的更快,而在此时进行垂钓就不能选择早晚这样水温比较低的时候了,最好是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进行垂钓。

不过天气变化太大的时候最好是不要出门进行垂钓的,往往效果都不会太好。

第二、关于秋季垂钓的钓具

到了秋季,可供垂钓爱好者选择的垂钓目标鱼还是很多的,而垂钓者在进行垂钓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的垂钓目标鱼选择合适的垂钓钓具。

如果垂钓者想要垂钓鲫鱼这样的小体型鱼,那么在准备垂钓工具的时候就不需要选择太大的钓钩,一般的小钩就行。

钓线也不能使用太粗的,主线和子线都要使用小号的。

如果垂钓爱好者们想要垂钓大体型的鱼类,那么对于钓具的使用就要下些功夫了。

如果是使用手竿进行垂钓,那么主线和子线就要尽量使用粗一些的,如果是海竿进行垂钓,线组就需要使用更粗一些的。

至于使用何种长度的钓竿合适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垂钓水域决定的。

如果是垂钓靠近岸边的浅水处,那么钓竿不必使用太长,如果是垂钓深水区,那就要使用长钓竿了。

而垂钓的浮漂最好要根据垂钓者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垂钓的方法进行选择。

第三、关于秋季垂钓的饵料

在秋季进行垂钓自然是要使用荤腥的饵料的,不然是满足不了鱼儿们的胃口的。

一来垂钓者们可以直接使用腥香的商品饵进行垂钓;二来可以使用蚯蚓、昆虫之类的活饵进行垂钓;再者还可以在自己没有使用完的清淡型饵料内添加一些荤腥味道的添加剂;或者是使用一些粮食作物饵料进行垂钓,效果也不错。

冬季垂钓的钓饵窝料选择技巧


冬天天气凉,垂钓不仅要钓位选的好,让鱼开口提高食欲也很重要,饵料是否合适,对鱼的诱钓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下面和大家分享下钓饵的选择和窝料的选择,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钓饵选择

1、可根据鱼情状况搭配不同的商品饵,也可以使用玉米面加蜂蜜加一份九一八野战和九一八2号,以及半份的鬼5搅拌之后做成软硬适中的饵料,这种饵料不仅有自然的谷物香并且制作的也比较简单,也能够避免小杂鱼闹窝,垂钓的时候可以挂黄豆大小的颗粒,到窝点之后会残留一些饵料,实现边诱边钓的效率技巧。

2、冬钓鲫鱼的最佳饵料是红虫,红虫分为大红虫和小红冲,在选用大红虫的时候可根据外观来看,公虫入水后外表鲜亮也容易穿钩,是首选虫饵,而母虫虽然便宜,但是垂钓的效果就差了一些 ,为了增加虫饵的诱鱼效果,可以放到商品饵中蘸一下,垂钓鲫鱼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穿虫的时候有一些技巧,最好不要穿透流水,另外冬钓使用的钓钩最好是无倒刺的袖钩,可以从红虫的头部开始轻轻穿到尾部,一钩穿一条的方法比较适合钓小鲫鱼,上鱼率非常不错,但是年纪大的钓友眼神不太好的就量力而行吧,毕竟穿好虫饵还是比较困难。

如果钓鲤鱼或者大鲫鱼的话,可以根据鱼体大小一次性捆扎10-20条红虫,入水后比较鲜艳对大鱼的诱惑非常强,如果想省事的话,可以切一片1厘米左后厚的白萝卜片,用3-4根红虫放在上面,用钓钩穿过即可。

二、窝料选择

1、冬季用诱饵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偏向香甜一些,味型要浓烈一点才可以吸引到嗅觉迟钝的冬鱼,可用中药山萘放在50度以上的白酒中浸泡半个月做成药酒,在把小米或者大米添加适量的碎玉米以及白糖泡入药酒之中。

山萘虽然是药,但是不要担心有毒性一类的,其实不少食品调料中都会添加这个成分,并且是经过了多道程序稀释了,如果使用颗粒饵料做窝的话,可以用卫生纸包在外边投放到窝点,也可以使用炒香的黄豆蚕豆以及玉米捏成团投入窝点,需要注意的是投放的要准确集中一些。

2、还有一种诱饵的制作方法是使用一包牛B鲫和少量的白糖以及500g大米混合搅拌,然后倒入200g左右的纯粮食白酒,最好不要用酒精酒效果会比较差,做好之后要密封一段时间,如果天比较冷最好密封一天一夜再用。

这种窝料是专门针对鲫鱼的,所以开饵的时候一定要针对鲫鱼来操作,冬季发窝的速度比较慢,要耐心等一会,另外要及时的续窝,最好钓了六七条之后就要续窝,一般抓一小把投入窝点就可以了。

什么是钓行程 钓行程的钓具搭配与钓法技巧


春秋两季是垂钓的黄金期,其实春季垂钓的情况会更好一些,因为春暖的时候鱼儿会产卵繁殖,随后就会疯狂的进食补充身体营养,这个时候在近岸浅水处有水草、树枝或者石块等一类障碍物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儿,此时的鱼儿活性非常高,也不再是往日般等待食物落底后才进食,而是看到有食物落入水中就上下纷飞抢食,这个时候钓行程也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一、什么是钓行程

1、不少人以为钩饵入水直到钩饵到位浮漂站稳这段时间有鱼儿上钩都可以称之为钓行程,不过根据不同鱼情采取的不同钓法,细致划分的话就会发现这种想法存在误区的。

2、当鲫鱼数量密集到上水层抢食的时候,或者是钓者有意把鱼儿引诱到上层的情况下,快频率抛竿诱鱼,此时一般都不再以漂相为依据,主要就是手感和节奏的掌控,采用这种钓法的时候通常要把饵料的比重做的轻一些,雾化做的快一点,另外抛投、收鱼上饵等各个环节都做的非常迅速,浮漂很少会有下行的过程,所以不能称之为钓行程。

3、中上层打浮属于定层钓法,也是在鱼情密度大进食比较积极的时候采取的钓法,但是如果钩饵下行的距离太长的话,就会把鱼儿引到下层,容易引起中上层鱼群的混乱,并且浮漂运行不到漂尾的一半就要提杆,所以说也不能归结于钓行程。

4、那么什么样的情况算是钓行程呢,就是主钓中下水层的鱼儿,尤其是接近水底的截口,当浮漂在水中翻身站立的时候到浮漂站稳这段时间,出现的截口才是真正钓行程,一般主要用来应对鲫鱼较混乱离底截食的情况下。

二、钓具装备搭配

1、钓线

钓行程的时候鱼儿活性普遍较强,也很可能钓到其它大个的鱼儿,所以选择的钓线型号要粗一些,减少断线跑鱼的几率,提高垂钓的速度,一般可选用比正常钓底大1-2号的子线。

2、子线的长度

子线长度要选择合适,过长的话会影响信号的传递并导致鱼层混乱,合适长度的钓线会有第二次下摆的时间,让鱼儿更容易发现食物,也能为鱼儿提供更充足的截口时间。

3、浮漂的大小

钓行程搭配的铅坠重量非常的关键,一定要根据鱼情状况来选择,如果配重过大会加速钩饵下沉,鱼儿就难以截口,过小的话就会影响到垂钓效率,一般竞技钓比赛时需要经常改变钓法,所以通常使用较小的浮漂,而野钓中的小杂鱼数量多,通常用大漂大铅重加快钩饵下沉,所以要选好合适的浮漂。

4、一般来说正常的台钓漂都会有一个行程,而采用钓行程的时候,会根据需求使用不同造型的浮漂,比如说在竞技或者黑坑中垂钓,狠毒偶人使用翻身快下行慢的枣核型浮漂,而野钓时通常会选用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的长身漂。

5、饵料方面,比重和雾化状态一定要调好,味型方面也要合口,其它方面可根据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

6、钓竿方面,也没有特殊的要求,选择趁手适用质量性能好的钓竿就可以了。

三、钓法技巧

1、读懂鱼口动作,首先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浮漂走行程的规律和动作,要了解运行的速度、停顿的位置以及时间长短等方面,当出现异常的动作时就很可能是鱼儿咬钩,只有用心观察多体会才能掌握其中的节奏,能够知道什么口该放弃什么口必须抓。

2、抛竿频率,台钓最为注重的就是诱钓结合,所以抛竿的频率一定要掌控好,在钓行程的时候要掌握合适的频率适应活性食性较高的鱼儿,让鱼儿聚集的更多,抢食更积极,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在一定的状态,如果频率过快导致乱口出现混乱就会过犹不及了。

3、钩饵落点要准确,如何更快更有效率的钓行程,准确的抛投落点是最为关键的,一般这种情况下,窝点的鱼儿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钩饵刚水中就会有鱼儿抢食,那么钩饵投放的越准确,鱼儿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效率就越高。

4、灵活应对,一般刚开始会进行底钓,如果随后发现截口较多的话,钩饵到底之后就直接提杆换饵,加快诱钓的频率,如果截口比较少则要合理分配钓法,最好是底钓为主离底截口为辅,不过也要有一定的频率,如果钓行程开始顺手的时候就要继续保持,当发现鱼层开始变化,截口变高时就变为钓离底。

海钓饵的保鲜方法


鱼饵是海钓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之一,因为垂钓的水域是在海洋里,所以我们的鱼饵肯定要和平时出钓要准备的不一样,在海钓的时候,用活饵来作钓会比较有效这是每个钓鱼人都知道的,但是你又知不知道怎么才能正确地保存这些活饵使它们能够时刻保证新鲜呢?活饵在海钓当中效果很好是没错,但前提是它一定要够新鲜,鱼儿才会很积极地来吃,如果我们的鱼饵已经死掉了,那就基本对鱼没什么吸引力了。所以如何保证海钓鱼饵的新鲜度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特别是温度高的时候更加要注重保存的方式。

一、海蛎子

将蛎子分成约20块,用小塑料袋分装后封严。放入冰葙冷冻。用多少拿多少,提前凉半干。垂钓时用细白线捆在钩上。矶钓时用!也可以在筏钓时把去了一边壳的海蛎子当钓饵,利用海蛎子自身的重量当铅坠底钓!

二、蜜制虾仁

将市场买的小海虾去了壳,用盐淹制控掉水份!再用蜂蜜浸泡二三个小时取出放在报纸上凉干!平时可以放在冰箱中存放,要用时再取出!很方便实用!

三、活虾

如果坐船出海一整天的话需要带有增氧泵的小水桶存放外。如果虾的活性好,做钓时间不是太长还可采用另一有效的方法存放。即,配置一普通泡沫保鲜箱,箱底部放置2瓶冻成冰坨的矿泉水。取一浸过海水并拧干的毛巾,全部打开平铺瓶上,按每层排列7~8只活虾,然后将毛巾轻轻盖上一层,折过毛巾再次排列活虾,最后用剩余的毛巾部分全部盖好(一般一条毛巾存放500克活虾绰绰有余),将保鲜箱盖扣好。此种保存法使活虾处于半冬眠状态,施钓时,随用随取,入海水后虾照样鲜活。此法一般能保证6~8小时存活

四、海蛆

海蛆是万能钓饵,是钓真鲷、青鲷等鱼的首选钓饵。海蛆有两种,管蛆和沙蛆。这两种海蛆钓效相同,只是沙蛆可以钓梭鱼。梭鱼基本不食管蛆。管蛆短期保鲜法方法。把鲜活的管蛆带管一起盛在布袋里,放在自然阴凉处,每天用海水浸泡一次。盛夏保鲜两天左右,春、秋季保鲜四天左右。分三四层摊在盘子里,放入冰箱保鲜层。每天用海水浸泡一次,盘中不积水,保鲜十天左右。现在的很多渔具店也有卖盒装的,一盒十块钱左右放冰箱可以存放一周左右!

五、乌贼

将新鲜乌贼头上的触脚取下分包装进塑料袋内封严。再放进冰葙冷冻,使用时用多少拿多少。这种饵料主要针对小杂鱼多闹饵凶的情况下用!比较常钓到的鱼种多为石公九!

夏2020秋季节钓鲮鱼的窝料钓饵配方


鲮鱼在我国南方较热的地区较为常见,多养于池塘用于清理水底藻类和有机碎屑来保证水质不会过肥。在夏天和初秋的一段高温时节,鲮鱼的食欲很高,因此是非常好的垂钓目标鱼,我们只要准备好合适的饵料,那么必然有一个不错的收获。

一、打窝窝料

(1)水库里钓鲮鱼,可以用花生麸加一点鲮鱼商品饵打窝,效果大部分情况下都很好用,也可以用花生麸加一点鸡饲料或鱼饲料,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2)在鱼塘钓鱼,很多时候用鱼饲料加一点鸡鸭粪便(干的)就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用米糠加鸡饲料打窝的,在一些鱼塘效果也是很好用的。

(3)绿豆饼粉、炒熟的黄豆粉、粗麦麸酒糟(炒到九成熟的粗麦麸按照9:1的比例掺高度曲酒发酵7天),按照7:2:1的比例混合。

(4)花生麸加曲酒密封发酵一天,效果很好。

(5)花生麸加点红虫商品饵,效果很好。

(6)如果钓场有人养鸭,用鸭饲料或鸭粪加片状的花生麸打窝,效果杠杠的。

二、钓饵配方

(1)25%窝底料+20%速攻+35%南北鲮+20%土鲮(香味)。

(2)15%窝底料+30%土鲮(香味)+30%藻元素+20%速攻+5%拉丝粉,用的时候加点原味优酸乳或者麦香奶开饵。

(3)50%南北鲮+30%速攻+15%蓝鲫+5%拉丝粉。

(4)35%(香味)土鲮+30%南北鲮+15%疯鲮鱼王,用的时候加点窝底料,用钓场的水开制。

(5)50%九一八(野战腥味)+疯鲮鱼王30%+10%麦麸+5%花生麸+5%薯粉,加点拉丝粉开制,效果还可以。

(6)30%金牌鲮+20%南北鲮+30%速攻+10%蓝鲫+10%拉丝粉。

附钓友分享的自制饵:

500g炒香的玉米糠+500g蒸熟(七成)的玉米面和成团,然后垂钓的时候加入一点麦片。

如何制作诱鱼效果好的海钓底窝料


海钓中,钓手会经常打窝,而打窝的效果会受到窝料的影响,因此下面就介绍一种诱鱼效果好,主要用于引诱大鱼的窝料制作方法。所需要准备食材有五种,包括:小麦、燕麦米、玉米、糯米以及土酒曲。

为什么选用土酒曲?大多数钓手自己发酵的底窝料,会用酵母粉或者甜酒曲来发酵,一般来说甜酒曲发酵的底窝料两天到三天后就会变味变质,且期间需要冷藏才能保存好,而用酵母粉发酵的底窝料,它的发酵时间比较长,大概是七天到十天左右,另外就算发酵到了七、十天后,底窝料也会有点变质,于是也是需要冷藏的。因此,选择土酒曲会比较好,它不容易变质,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不需要冷藏。

等准备好材料后,首先将糯米、小麦、燕麦米烹煮到六分到七分熟,而玉米则煮熟,最好是有些“开花”的状态。煮好之后将它们混合好,平铺放凉到30到40度。

接着将土酒曲放置在杯中,用30到40度左右的温水将它溶解。溶解好后,用其与先前凉好的粮食一起混合,至于混合时,土酒曲所需要放的量,通常在购买的土酒曲包装上就会有使用说明,钓手按照上面的比例配置就可以了。而搅拌混合的容器可以用家用的塑料桶。

混合好之后,便是将充分搅拌的底窝料进行装坛,封坛,市面上用专门用来发酵用的坛子,钓手可以自行购买。最后发酵好的这种底窝料,可能会发散出一种淡淡的奶香味,用来吸引大鱼的效果是不错的。

关于海钓初学者的答疑解惑问题


海钓由于地区的限制,钓鱼人一般都接触淡水垂钓较多,然而在一些网站的相关资料中淡水垂钓文章也是占有较高的比例。对于海钓新手来讲就有很多困恼得不到解惑,由此小编给海钓新手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得以解惑。

第一点:一般初级选手最把握不到的当属哪里有鱼了。

浮游矶钓或者重矶钓可以很深奥也可以很简单。钓鱼的原点在于一尾鱼的欢愉这是钓研的广告词,这里套用一下。在未有很多经验和把握之前,必须要接受常常打龟。。。也就是吃白板的事实。呵呵其实钓鱼就这样,要是天天都可以钓大量的鱼,那还是去做渔民的好。

我们现在所用的浮游矶钓法,也就是一个浮漂(阿波)一个钩子一些诱饵一只钓虾和一条目标鱼黑鲷,黄鳍鲷,金丝鲷,真鲷等等了。要说出外礁。比如洋鞍,东极一般可以钓到不少的鱼,但初级选手在内湾,例如章洲湾(乌石塘),小章洲,南沙,情人岛,大青山等等都可以更加轻松的来学习如何矶钓。

一般来说,内湾每逢小水清澈没什么大浪的时候都可以钓。不过如何在这类钓点钓获更多的鱼,选择时机就很有讲究。

内湾水浅,45米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要是浪大,会直接影响鱼的活动。使得鱼不开口。而小水时候外湾水清。大群鱼从各处汇集而来,当大水之前的时候,外湾水色已经浑浊。就会使进到内湾的鱼跑不出去,这时候内湾钓场的几天是相当好的机会。或者大水刚过,外面的水还浑浊,而内湾水清的快,鱼又饿了好几天的时候。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桃花龙洞,白沙南岙嘴等类似的位置。

而老钓手而多数喜欢在大水和有浪的时候出矶外岛礁。这是因为外岛礁水深,也不怎么会有混水,当大潮汐的时候,洋流湍急。使得鱼儿不得不挨近礁石边以求喘息。而有大浪的时候,由于浪花拍打礁石,带来大量的氧气和食物。这时候在外岛礁有浪花的位置同时也需要是水较深的钓点(10米以上)(涌浪3米左右)会有很好的收获。

第二:鱼到底在多少深?离开礁石远还是近?

其实鲷类鱼都可以潜到很深地。真鲷不用说了,基本是在砂砾海底活动(除非有大量诱饵引诱它离开海底。真鲷是会在没有礁石掩护下上浮的鱼种)有资料记载黑鲷可以自在的游到80余米的海底,真鲷则达到200米。

而其他鲷类基本的活动范围都是以礁石为依托。也就是说,礁石和礁石连成的海底岸线就是它们的公路。小些的黑鲷会比较近的在礁石和水面之间活动。自然的状态下一般是在水深1米到3米之间,三两结伴的追逐潮流,顺着礁际游动。

再大一点的,1斤不到的个头会在510米(内湾除外)沿着同样路线前进。再大点,会选择10米以下水深,离开礁石底线(注意是底线)5米左右的范围,以同样的姿态三两结伴而行。只不过,这样的群体密度相比这边一小群,那边一小群小鲷的密度要少的多。知道它们自然状态下的活动,然后依托诱饵的作用引诱它们集结,并上浮才是我们该做的。

而内湾,由于总共才这么点水深,也总共才这么远的礁石底线(一般内湾退潮后10米以外基本就没有礁石,就是硬泥巴或者沙泥海底类)所以小鲷和大点的鲷挨的会比较近。

第三:为什么和人家一起钓的时候,看起来同样的钓组,同样的水深,一样的虾。他可以接连上鱼,我为什么不来光顾?

其实鱼可以说很聪明也可以说很苯。没东西吃好几天的话,什么地方随便就可以钓上大鱼。要是天天饱餐又遇到不舒适的温度也没什么氧气的话,谁都没心情去冒险吃东西地。在钓的时候一般来说小号的阿波比大号的要好,鱼没什么戒备心。但有时候也会有大号阿波彻底击败小阿波的情况。这里面涉及到水情,鱼的活跃度和密度。若是在鱼密度很高,又适逢台风刚过,饥肠碌碌的时候。大号阿波可以更快的到达钓棚,效率相当高。不过若是该钓点的鱼逐渐被钓了不少之后。那么换用小号的阿波可以更容易的钓到鱼。

这一点是肯定的。至于子线长度,一般设定在23米。但内湾有时候也许只能钓1米多深,那就1米吧。小号的子线可以使得钩子上的虾活动的更加自然(别以为死虾不会动,用了阿波后就会动!!!)要是没有浪花拖起阿波或者潮流搅动使得钩子上的虾活动起来的话,那么就是需要你的操控了。你需要在黑鲷可以允许的速度和范围内注意到你钩子上的虾活了起来。太快的话只会使得鱼被惊吓哦。

若水下有大家伙,或者牙齿尖锐之辈。那么选择使用大号一点的子线是明智的选择。要是子线在上了几条鱼之后有点磨损,那么就剪掉磨损的那些,或者干脆换条新的线吧。和跑鱼相比,不是多花点时间绑钩子更加来的划算嘛?

还有,假设5米水深。人家的钓棚4米20。你的钓棚4米。注意了,鱼不多的情况下。即使相差20厘米,也会直接影响中鱼率的!要是鱼够多,甚至会冲上水面来抢你的虾只不过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呵呵。每一位钓手都会有自己最擅长最有感觉的钓组(这里包括使用的钓鱼竿的品牌,大小号数。使用的卷线器。使用的主线的区别和子线区别。加上钩子的大小和种类。咬铅的大小,咬的位置。子线长度。阿波的大小和类型,水中的类型,最后是虾。使用的是南极虾?制作过的南极虾?诱饵桶里找出来的南极虾?红虾?腌制过的红虾?对虾?呵呵。。。。。。细微不过的区别就是有时候你不上鱼,人家在你阿波边上接连上鱼的道理了。

第四问:为什么阿波箭一般沉下去了。抬竿做合却是空钩?

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排潮(炒白位)比较大的钓点。多数水深也较浅,钓棚设置在23米左右。阿波又用的比较大,而子线又比较飘(没在钩子上方加一个最小的G6咬铅)比较会出现此类情况。若钓手使用的钓竿号数较小,竿梢较软。可以在阿波随浪花飘开那一刻中鱼的时候多多等待23秒。就可以明显感觉到鱼吃钩后的小小挣扎。这时候抬竿作合一般就不会有错了。鱼在这类位置吃东西都是施展它们比较独到的身法,先咬到那只在浪花里跳动的虾回去再说!所以钓手若是在第一时刻抽竿,往往就是空钩子。嘿人家还未咬到钩子,只是叼着虾头。你就想钓上来?而且就算它咬到了,往往也吃不牢,多数会跑鱼。 若在外礁深场,遇到箭沉信号。说明可以钓的再深一些。或者也可能是浪涌较大,子线太飘。可以试着在把咬铅的位置下移一点点。当可以得到(缓慢下沉一点,然后继续加速下沉)的完美信号。

第五问:涨潮鱼多,可为什么有人在退潮的时候钓得大鱼呢?

未成年的小鲷群体会和同样大小其他品种的鱼群一起混迹江湖。生活习性也多数由群体中其他鱼的共同反映所决定。然一但成年,在经过春季繁育的大群集结之后。一般会选择悄然隐居。秋季再集结。但是群体数量明显小了。年复一年,当黑鲷个头达到5斤以上的时候,应该经过了7个左右的年头。若还有结伴,那最多2条类!

大鱼的思维和小鱼不一样。在经历了海里多年的腥风血雨之后,安全成了最重要的要点。别的鱼在浅层疯狂吃食,它最多在远角浅尝几口。别的鱼随潮而去,它可能反而懒的游动。在一个氧气充足,水深合适,食料不断(不需要多)的沟坎安静等待和休息。 在钓大鱼的思维中,我们一般会选择钓远,钓深,(全游动是为了钓大鱼设计的钓法,其实使用普通阿波也可以做到放流钓大鱼)。但有时候脚下的沟坎,浪花飞舞,水流通畅,水深合适(退潮后仍有5米)在有大虎头鱼上钩的情况下,也许会有大鲷接连咬钩哦。不过内湾在退潮后水深不到2米,就较少出现这类情况了。除非那是一个比绝大部分深一半的沟!

第六问:一条鱼钓上后,跟上来一群鱼。到水面就散开。鱼明显很多,可为什么我比人家钓的少得多?

这样的情况一年也才遇不到几回,多数在台风刚过或者临近冬季的时候。假如鱼足够多。(水下鱼群起码在100条以上)那么你随便怎么钓都没所谓。假如是一个非门头位置,那么鱼只会越钓越少。即便上百条,钓了3040条之后,加上害怕跑路的一些鱼,那么大概剩下胆大的只有2030条了。

应对这类的情况,有经验的钓手会不断变化钓棚。假设初始钓棚为10米。可钓水深在15米。那么在经过诱饵作用于鱼群之后,可以不断提高钓棚,10米可以慢慢的钓到2米!感觉到鱼吃口不再是连发,再逐渐加深,2米再一米一米的加深钓棚。中一口加4050厘米,中一口再加4050厘米。直到不再出现阿波到位就中鱼。这时候可以考虑换小号的钓组,如果你使用的阿波出线够顺滑。即使使用5B甚至2B阿波在有流带影响的情况下照样可以从容的到达10余米的钓棚而不影响整个钓组的状态!当然我们不是渔民,但是遇到鱼群大咬,谁又愿意失去每一次中鱼的快乐呢。

所以,根据鱼的吃口,依赖潮流的作用。不断变化你的钓组,钓棚,钓的距离来追求钓组到位即出现中鱼的状态才是钓鱼人最喜欢并享受的事情了。

日本笠鳚的海钓攻略之钓具、选点与钓饵的使用


日本笠鳚,又名蝴蝶爷鱼、粘鱼、小姐鱼。隶属鲈形目、线鳚科。体延长,侧扁。头小,吻短,吻端圆钝。口裂小,下位,稍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两颌上各有齿2行。眼大,侧上位。头部有发达的繸状皮质突起。背鳍1个,由鳍棘组成,基底与背缘近等长,无刻缺。胸鳍宽大,圆形,侧下位。腹鳍小,喉位。背鳍、臀鳍与尾鳍有鳍膜相连,尾鳍圆形。

体被细小长圆鳞,埋于皮下。侧线仅在胸鳍上方有小孔。体色为橙黄、橘红、浅棕色,腹部色浅,体侧有褐色云状横斑。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体长18-25厘米,重约150-250克。个体较大的可达30-40厘米,重约400-750克。

日本笠鳚在我国大陆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属近海冷温性近底层鱼类,不作长距离洄游,仅作短途适温性迁徙游动。栖息水深10-60米之间,喜礁岩底质海床。

日本笠鳚是杂食性鱼类,主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小鱼类、底栖软体类、甲壳类残屑和海藻,是章鱼的主要天敌。日本笠鳚繁殖期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卵生。

日本笠鳚是一种分布量稀少的小鱼种,无大规模商业捕捞价值,常被底拖网具和诱捕笼子所兼捕,是北方沿海地区钓友兼钓的鱼种之一。其肉厚刺少,肥壮紧实,味道鲜美,口感软嫩,常被用来鲜炖。是资深海钓人佐酒下饭的上等鱼鲜。

一、钓具配置

三分手艺巧,七分家什妙。提高生产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是劳动工具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利用,垂钓捕猎亦不例外。换而言之,任凭手艺再高,没有得心应手的钓具装备,欲钓获爆箱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既然一竿包打天下不现实,就要根据目标鱼的生理特征、栖息习性、摄食习性和海况船况,配备一套甚至是几套适合本海区环境要求的钓具装备。

1)钓竿:

根据钓场水深、流水速度和渔船大小的不同,竿长选择在1.6-2.1米之间。钓场水深10-20米,负荷号数20-50号的钓竿最适手。钓场水深20-40米,负荷号数50-80号的钓竿则够用。钓场水深40-60米,负荷号数80-120号的钓竿可胜任。

2)绕线轮:

建议配置禧玛诺1000-3000型、达亿瓦400-500型电动轮。禧玛诺小船1000-3000型、达亿瓦300-500型电显轮。旋压式绕线轮可在4000-8000型号之间选择。

3)主线:

建议使用4-6号PE线。此类材质和型号主线水阻小,拉力大,无记忆性,上线顺滑。如遭遇挂钩,可轻松拉断子线,从而避免了整套钓组的有去无回。

4)天平:

可选择展开长度50-80厘米的扁担天平,翼展长度10-30厘米的单刀天平。扁担天平稳定性好,目标明显,单刀天平轻便灵活,讯号清晰。结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在两种款型中任选一款。

5)坠子:

可在100-500克之间选择。根据钓场水深不同,流水缓急不同,坠子大小要随时调换。坠子与天平之间可不用坠绳连接,直接挂在天平下端的转环上就成。

6)钓钩:

使用最多的是15-18号小钓钩。绑钩子线长40-100厘米,线径6-8号即可。

二、钓饵使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一方鱼吃一方饵。日本笠鳚虽然属于杂食性鱼类,对饵食没有严苛的要求,但偏爱某些味型饵食的习惯还是客观存在的。常被用来钓捕日本笠鳚的饵食有沙蚕饵、虾肉饵、黄蚬子饵和小海兔饵。

1)沙蚕饵。

素有海钓万能饵之美誉,是钓捕杂食性鱼类的黄金钓饵。常见品种有岩虫﹑巢沙蚕﹑红沙蚕﹑青沙蚕。渔具店销售的商品饵,多为滩涂养殖的青沙蚕。沙蚕类钓饵的优点是腥味浓重,结实恋钩,蠕动强烈,目标明显。

2)虾肉饵。

即人工养殖海虾的肉质部分。要求选用粗细均匀,虾皮呈淡青色的大海虾。揭掉虾头硬壳,剥掉虾皮后切成小段儿。用虾肉作钓饵,最好能保留虾脑和虾膏部分,其浓腥的气味诱鱼效果非常好。

3)黄蚬子饵。

本地俗称飞蚬子,是一种体表黄白相间的滩涂贝类。用来做钓饵,要选用活性较强,肉质肥厚的。黄蚬子肉早春季节比较肥大,夏秋季节相对瘦小,出钓时最好携带活饵和冰鲜饵各一部分,以对付不同口味的猎物。

4)小海兔饵。

又被称作为管蛸。体表青灰色,未经淡水浸泡的为上品。用来钓捕日本笠鳚的小海兔饵,大小最好不要超过4厘米,并且,体态要完整,尤其是不能少了头部。因为,日本笠鳚对小海兔最感兴趣的部位,正是其头部。另外,新鲜的章鱼触手也是钓捕日本笠鳚的上佳钓饵。

三、钓点钓季

鸟有鸟道,鱼有鱼道,找准鱼道,连连上钓。钓获爆箱的首要前提,要找到目标鱼的藏身之所。根据日本笠鳚喜欢穴居的栖息习性,钓点选择应注重三种地质类型。

1)礁岩缝隙。

这种地质类型多集中在岛屿周边。主要是蜿蜒曲折的岛岸线、荒矶外沿及其广阔的周边海域。因岛屿和荒矶形成原因所造成的,岛屿崖壁崩塌及海水腐蚀所造成的,岩石海岸及海床上沟壑纵横,裂隙遍布,是日本笠鳚栖息觅食的洞天福地。此外,这种地质类型还包括孤立于海底的暗礁和人工鱼礁。只不过,海底暗礁多隐藏在大海面之下,不是每一名船长都能找到的。而人工鱼礁呢,多是由水产养殖企业投资建设的,除非有相当的关系,否则,难越雷池半步。

2)养殖筏地。

近岸浅水区大型海湾内,环海岛周边海域,养殖筏地一眼望不到边。为了固定海面上的筏子,养殖企业会在海底投放大量的水泥桩子,而连接在筏子和水泥桩子之间粗大的缆绳末端以及水泥桩子本身,会附着生长着茂密的海藻。水泥桩子之间的缝隙,缆绳及海藻下的隐蔽区,吃,食物丰富,住,安全无忧,无疑会成为日本笠鳚的聚集地。

3)沉船残骸。

因为天灾人祸,战争动荡等原因,很多生产船只、商运船只和军用舰艇沉没于近海浅水区。经过若干年的海水侵蚀,船体表面长满了贝类及海藻,加之船艇舱室空间极多,为近底层鱼类藏身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故此类钓点也是钓捕日本笠鳚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日本笠鳚属于近海冷温性近底层鱼类,对栖息地水温要求不严格,每年5月至11月,在渤海和黄海近岸浅水区栖息觅食,是钓捕的黄金季节。

四、钓技实施

轻提钓竿动一动,鱼儿上钩勤又勤。猎物不咬钩,表象是摄食不积极,原因是流水不好用,造成饵钩泳姿不够逼真,使猎物对饵食视而不见。因此,必须对钓技方法和操作手法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既然规定动作失去了取胜的优势,那么,就用自选动作来克敌制胜。饵钩泳姿形象逼真了,必然会刺激领地性较强的日本笠鳚发动攻击,得手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日本笠鳚是一种近底层杂食性鱼类,栖息习性及摄食习性与北方海域常见的褐菖鮋、花斑六线鱼、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鮋有很多相同之处,故上述鱼种实际上呈混群栖息状态。

由于日本笠鳚捕食谨慎,咬口文静,所以,抢夺饵食的本领并不高强。常见的情形,流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原本摄食强烈的褐菖鮋、花斑六线鱼、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鮋突然间停口了,才轮得上日本笠鳚拣点残羹剩饭。垂钓过程中,与其混栖的其它鱼种莫名其妙地对饵食失去了兴趣,恰恰是日本笠鳚开始进食的最佳时机。

钓捕日本笠鳚,饵钩触及海床以后,要手持钓竿,收紧虚线,让饵钩处于障碍物跟前或尽可能接近障碍物的顶端。同时,要轻提慢放,使饵钩保持着逼真的泳姿,以吸引猎物进行攻击。标准的日本笠鳚咬钩动作,手感沉闷的一次下顿,跟着,钓组重量发了生明显变化,感觉就像钓钩上挂着一束海藻。此时,应迅速上扬钓竿,使钩尖刺穿猎物的唇骨,避免出现滑钩跑鱼现象。收线起鱼过程中,猎物几乎无挣扎逃窜动作,或仅有一两次不连贯的下挫力道。

猎物出水后,摘鱼下钩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因为日本笠鳚口裂较小,吞钩又深,挣扎动作如毒蛇一样扭动,其背鳍上的鳍棘,极易刺伤施钓者的手掌。

正确的摘钩方法:

如吞钩不深,钓钩仅刺穿了猎物的唇骨或周边皮肉组织,可用摘钩钳子捏住钩弯处,将钩尖向下,借助猎物重量的力道,抖动钓钩,猎物会自行脱落。使用这种摘钩方法,猎物越大越重,摘钩越容易。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厚毛巾包裹住猎物再摘钩。如猎物将饵钩深深地吞入腹腔之中,直接剪断子线另换钓钩了事,这样做不但会规避风险,还会节省宝贵的捕猎时间。

钓行程是什么意思?台钓怎么钓行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台钓在钓行程应该怎么怎么样,也有很多钓友在聊天的时候会提到钓行程,那么台钓当中的钓行程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钓鱼有什么用,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你的疑问,跟大家说说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

1、什么是钓行程?

行程的饵料从入水到落底静置的整个过程中,饵料会完成三次下摆动作。第一次下摆是在饵料入水后并带动上方钓组缓缓下落直至浮漂翻身的过程,接着铅坠开始缓慢下沉并带动子线完成第二次下摆,最后铅坠到位与浮漂达成平衡点时,剩余的子线部分会接着向下摆动,直至双饵落底后轻轻回弹再次让铅坠与浮漂达成平衡。而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则是在行程过程中产生的吃口。

2、钓行程和钓浮有什么区别?

钓鱼新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基础上。经常钓鱼的朋友都了解,鱼体在不适应水情、产卵期、缺氧时或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离底的表现。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让饵料不断缓慢下落,恰恰可以激发起它们摄食的欲望。

3、行程钓法是否需要抛满竿?

我们学习的很多台钓技巧、钓法的时候都有讲过抛满竿的弊端。例如抛满竿后容易时窝子做得越来越远,导致最后够不到钓点无鱼可钓,或线组打满中鱼提竿时,未留过多的余地,容易造成脱钩跑鱼等情况。若使用软粘饵料诱鱼的话,则可以抛满竿,让饵料完成最大半径的摆幅以刺激鱼类摄食。否则在使用行程钓法时,不建议大家把竿抛满,并且一定要控制抛竿频率,如果抛竿频率与节奏跟不上的话,基本上可以直接认定为钓法失败。

从个人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鱼人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钓竿的选择与钓草鱼窝料的运用


酷热的夏季,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基本都在30℃以上,白昼的时间段我们在钓鲤鱼、钓鲫鱼时,鱼口都不是很好,但是钓草鱼就不一样了,草鱼在夏季里吃口是很不错的。那么夏季钓草鱼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小编就从选竿、打窝两方面,和大家聊聊夏季钓草鱼技巧,希望对大家作钓有所帮助。

选竿有何原则

钓竿的好坏,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无论哪一款钓竿,钓鱼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钓获更多的鱼,在上鱼中感受快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钓竿的制作工艺已非常成熟,不同型号的钓竿,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化解跑鱼危机,而怎样的鱼情选择怎样的竿,是钓鱼人深思熟虑的课题。只有在充分了解钓竿的原理之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看似简单的选竿,却充满着极大的学问。而夏季作钓草鱼,选竿需综合考虑鱼情以及鱼种大小再进行选择。

钓竿调性不同,对上鱼有何影响

黑坑作钓,选竿首先要考虑作钓水域的鱼情,不同的鱼情,快鱼、慢鱼、猾鱼要选择不同硬度的钓竿。硬竿可以快速起鱼、快速回鱼,适合鱼情较快的抢鱼阶段,而当出现糗鱼或者鱼口较差时,使用软竿则较为理想。

钓竿长度不同,有何差异

快速起鱼、快速回鱼,是每个钓鱼人所追求的结果,而实际鱼情,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够如钓友们所愿,鱼个体大且觅食疯狂,选择硬竿往往需要搭配适应的线组,如果线组偏小,容易在起鱼或遛鱼时被折断;如果过大,鱼又难以将钩饵吞入口中。因此在实际作钓中,我们需根据具体的鱼情实时调整钓竿的长度和硬度,同时配合正确的操作方法,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鱼的概率。

在实际作钓中,钓竿的选用不仅要考虑鱼口的因素,同时还需全面分析鱼情水情以及作钓环境。同时,鱼种的大小,也是决定我们选竿的重要因素。当鱼情较好,抢鱼阶段,硬竿为作钓首选,而当后期鱼口变差时,则要改换偏软的钓竿。当然,改换钓竿的同时,线组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钓草鱼窝料,如何运用

在作钓中,如遇到了草鱼长时间不吃口,我们一定要选择增强诱鱼的窝料,来让鱼儿很快的进窝。在时间很充分的状况下,我们能够选择用菜籽饼来停止打窝,直接扔到窝点就行,这样雾化时间还会长一些,诱鱼时间也会久一些。当时就不是特别充足的时分,当然我们也能够选择商品饵料来停止打窝,效果都会不错的,夏季钓草鱼,打窝的时分能够掺杂一些嫩草尖在窝里,或者加一些泡制好的玉米粒更好,打窝的效果也会很不错的。

钓鱼打行程的定义与操作方法


打行程是钓鱼时的一个专用名词,不知道钓友们对此的了解有多少?如果所知甚少,对其一知半解的话,可就得抓紧往下看了。

一、打行程的定义

按我的理解,所谓行程,是抛竿钩落水后,漂从横躺、站立、下沉到预定钓目时,在这期间由于鱼儿抢食,产生顶立、横移(下移)、上顶、加速下沉等信号,抓住这些信号,能钓起鱼来就是打行程。行程是一门技术活,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感觉,提高技艺。

二、必要的装备

1、尽量用短竿

不要超过4.5米竿,竿长不好操作,费劲费体力,时间长了钓点容易瞄不准,出现偏差。2.7-3米轻手竿、前打竿是适合的,竿轻易操作,不感觉累。

2、尽量用枣形漂

枣形漂又称行程漂,行程就是一截距离,它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漂身则要求下沉缓慢,漂脚要求行程中需要稳定下降,因此漂身设计为枣形,漂脚则设计长漂脚,所以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当然长脚长尾型流水型也行。

3、子线不宜过长

我常年使用0.4、0.6、0.8号的子线。鱼儿中钩后往往会挣扎,长子线易打结,我一般子线在10-15厘米之间,钩距在3.5厘米,这是我个人习惯。

4、钩用细条袖型

我的主要对象鱼,是小白刁(翘嘴)、小鲫、小麻鱼等,要求钩门宽、钩尖锋利,细条的白袖、金袖0.5-4号钩为最佳。

三、技艺操作方法

1、调漂要低目

不管细尾漂、粗尾漂。最佳方式是带钩漂调0-1目。调目过高,不易判别鱼讯,想一想,调目高必然钓目也高,小鱼追抢食饵料时,由于漂的浮力大,钓目高,反应鱼讯很不明显。

行程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者捕捉鱼讯。但如果用漂尾较粗的漂,细条袖型、细溪流型号0.5-2号的钩,本身自重非常轻,对调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带钩调平水与无钩调平水,没有什么区别。

2、确定好总行程

调好漂后,用搓饵、假饵挂下钩找底,确定总行程距离,用太空豆加以定位。在实践中一般不要超过总行程距离,可根据鱼层分布情况、鱼抢食疯狂程度等,不断调整行程的长度,也就是水线的深度。

3、增加子线摆幅

在实战中,把铅皮坠上推10-35厘米,变相延长子线的长度。操作中,子线落水后待漂刚翻身是把风线后拖10厘米左右。用于规避因铅坠快速下沉过长,导致子线与主线相缠的概率。

4、定好钓点方位

钓点最好在头部前面中间,也就是胸前方位,便于瞄准定位钓点。

5、尽量绷直风线

连接浮漂的钓线为风线,无力时尽量不压水,轻扬竿使风线与漂之间没有多余冗线。手轻轻一抬一扬,漂受力而动,凭手感可感知是否中鱼,可有效在第一时间内截杀鱼。

6、拉饵是王道

要想快速打到小鱼儿,拉饵是首选。首先,拉饵上饵的速度非常快。其二,取鱼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有挡针,无须用手捉住鱼再取鱼。其三,加快抛竿的速度,也就是频率。动作熟练后,可以单手抛竿,进一步加快抛竿频率。

7、手法要灵活

在打行程过程中,手法要多变。灵活一:从远打近,远则水深些,来探索鱼层分布情况,如果鱼被引上中层,则往近处钓,同时降低水线长度,逐步把鱼拉上水皮;灵活二:拉丝粉的比例要加到饵料的20%-30%左右,使饵料在水中呆的时间长些,经得起鱼儿的追咬,一次不中鱼,可在钩不出水面的情况下,实现二次、三次中鱼的机会;灵活三:常抖动钩饵,在垂钓过程中,不断轻轻的抖动手臂,牵动钩上的饵料像活饵一样活动,增加鱼儿上钩机率。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关于海钓窝料与钓饵行程偏差的看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窝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