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和技巧。

钓鱼和气压的关系有朋友提出一些问题:1013气压的参数说明什么,什么气压值好钓鱼?我也是这么查的。关键是气压在多少才好钓鱼?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去年,我在《钓鱼》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气压变化对鱼情有重要一影响》,是我一两年对气压观察研究的心得体会。现在发表在这里,对于关心气压变化的钓友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大家知道,钓效的好坏、鱼获的多少与钓场、钓位、钓法、钓技、饵料都有关系,而天气的影响则是最大的、第一位的。气压变化和气温变化又是天气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钓鱼人都知道雷雨之前,天色昏暗,燕子低飞,气压低难钓鱼。谚语云:宁钓黄昏后,不钓雷雨前。但是,目前对气压变化如何影响钓鱼的认识还十分肤浅,需要多一些关注,做一些研究。

我买了一个气压计。从前年开始,天天记录气压,同时注意自己钓鱼或者观看别人钓鱼的一些情况,日积月累,搜集了一些资料。分析整理,似乎有了一些经验教训。愿与广大钓友共享,并以此抛砖引玉。

一, 对气压的简单认识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温度、空气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炎热夏季气压比较低而寒冷冬季气压比较高。一天之中,早晚气压比较高、下午气压比较低。潮湿空气密度比较小气压比较低而干燥空气密度比较大气压比较高。气压还与风雨、天气好坏有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天气因素。

气压大小与水体溶氧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影响鱼情。水里氧气的溶解度与两个因素有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一天之中,气压的变化值通常很小,只不过1-3百帕而已。气压随气温波动而产生微小的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天之中,气压的升降幅度在5百帕以上,那就是异常现象了。一个月当中,很难得遇到一两次这样的异常情况。抓住气压异常的天气趋吉避害,既可以增加鱼获量又可以增加钓鱼乐趣。

二,气压变化对钓鱼有重要影响

气压变化直接影响氧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因而影响鱼情,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气压变化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千分之几、溶氧量变化不是很大,有时对鱼情却影响颇大?我想,除溶氧因素之外,还可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鱼对气压变化形成了条件反射,对气压变化已经十分敏感。

查阅了一些日记、笔记,有下面一些粗浅的认识。

1,一天之内,气压下降5百帕以上,鱼情不活跃,甚至不咬钩

引用几则日记片断,仅作参考。

①06.2.4日 晴 早午晚8-20-13℃ 早午 1030-1024百帕

又去水乡鱼塘钓鱼。鱼获不多,收获不小。

上午稀稀拉拉钓了近20尾鱼,大约2斤,不比别人差。下午两点以后,浮漂竟然不动。环顾左右,都说没有信号。有位老兄,下午才来,当了空军。

大约3点多钟,看了气压计,哎呀,1024百帕!比较早晨下降了6百帕!比较昨天最低值下降了4百帕。下午鱼儿不咬钩,正是因为气压明显下降!!!

昨天晚上查看了天气在线的气压形势图,大致了解今天气压有下降趋势。今天气温上升,气压又有下降,很想验证一下究竟什么天气因素起主导作用,明知不是上佳天气,还是决定去了。

上午、下午钓效明显不同,说明气压明显下降鱼不咬钩。

②07.3.23日 晴 16-24-20℃ 1026-1019-1019百帕

一定要去看看钓鱼。因为很想验证一下气压变化的影响。

自测气压下降7百帕啊。

晚上9-10时去大左海。12人钓鱼,高手小朱钓鱼3头、王子2头、统哥1头(跑3头),多数人鱼护没有下水。有两三个钓位支着鱼竿却没有人,不知游荡到哪里去了,有两位刚好收拾鱼包打道回府。这和往日此起彼伏的遛鱼、抄鱼情景形成鲜明对照。9-10时,没有一个信号,当然更没有上一条鱼。据说,天黑以前上了鱼的,天黑以后就没有信号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一天之内,气压下降5百帕以上,鱼不咬钩,几乎没有信号。气压下降之初影响尚小,往后影响增强。可以认为,早晨-中午气压下降5百帕以上,下午和晚上钓鱼效果很差。这对于夜钓有参考价值。

③07.4.22日 阵雨、晴 早晚22-27℃ 1015―1007百帕

实测气压昨天1018-1014百帕,今天1015-1007百帕,今天比较昨天下降、今天又下降,双降,下降幅度大。应该难钓,果然。

相关阅读

影响钓鲢鳙的两个因素气温和气压分析


由于鲢鳙不耐缺氧,所以对气温和气压特别敏感。不了解这两点盲目出钓,很可能导致钓鲢鳙失败。

一、气温

鲢鱼喜高温,它最适宜的温度是22-32度,在这样的水温下,钓鲢如果方法和钓饵对路,定会大获丰收,如果水温低于20度时,鲢鱼咬钩率明显降低,水温在17度以下,鲢鱼一般就不咬钩了,但由于鲢鱼是滤食性鱼娄,用易于雾化的,鲢鱼对口的饵料,在鲢鱼密集的地方,较低的水温下,也有可能钓到鲢鱼,所以说水温是钓鲢成功与否的前提。

盛夏是钓鲢的黄金季节,初夏或秋天水面温度高于水底时,鲢鱼会趋温游到上层来活动,如果水温在17度左右时,它有可能咬钩,但咬钩的力量很轻,浮钓时浮标晃动信号微弱,这与夏天鲢鱼咬钩不同,夏天它往往表现为拉黑标。

炎热的夏天,许多钓友都认为,神仙难钓午时鱼,喜欢钓早晚,中午休息,其实这时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不过这时要比早晚钓深一点。

二、气压

鲢鱼不怕热,就怕天气闷,闷就是气压低气,压低会导致水中缺氧,这种天气人都会感觉到不好过,鱼就更不咬钩了。就是耐缺氧的底层鱼同样不咬钓。

水中的氧,大部分是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小部分是靠从空气中溶解,所以无风的早晨,水中氧气最不充足,这时垂钓定无收获。

夏天的中午,由于光合作用充分,如果再加上有风,水中溶氧充足,这时是钓鲢大好时光。

有时垂钓时,上鱼情况不错,在场地和饵料都无变化的情况下,鱼忽然不咬钩了,钓手们大都会从多方面去找原因,但往往忽略了天气变化的原因,雷雨前,有明显的湿闷,有时人尚未查觉,而鱼已经感觉到了,遇上这种情况最好收杆回家。

气压对钓鱼的影响,什么样的气压适合钓鱼?


钓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调漂、配饵、选钓位等自身因素外,外在因素更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更是不能忽略,鱼儿开口吃食的前提就是温度,湿度,气压更方面都适宜。如果天气不好,就是钓技再高,饵料在好,也会钓不到鱼。天气这一块对钓鱼影响最大的就属于气压了,气压的高低直接影响鱼儿的开口。

在弄清气压对钓鱼的影响之前先弄清什么是大气压强,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温度、空气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炎热夏季气压比较低而寒冷冬季气压比较高。一天之中,早晚气压比较高、下午气压比较低。潮湿,空气密度比较小,气压比较低,干燥,空气密度比较大,气压比较高。气压大小与水体溶氧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影响鱼情。水里氧气的溶解度与两个因素有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增大。一天之中,气压的变化值通常很小,只不过1-3百帕而已。气压随气温波动而产生微小的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天之中,气压的升降幅度在5百帕以上,那就是异常现象了。一个月当中,很难得遇到一两次这样的异常情况。抓住气压异常的天气趋吉避害,既可以增加鱼获量又可以增加钓鱼乐趣。

一、气压变化对钓鱼有重要影响

1、一天之内,气压下降5百帕以上,鱼情不活跃,甚至不咬钩

2、一天或者连续两天,气压上升5百帕以上,鱼情活跃,甚至咬钩近乎疯狂

3、气压变化的幅度大对鱼情影响大。气压对鱼情的影响要着眼一个变字。气压高,不一定就好钓鱼――如果气压的变化趋势是下降;气压低,不一定就不好钓鱼――如果气压变化趋势是上升。昨天气压下降,今天又继续下降,我把它称之为双降;反之称之为双升。双升、双降的幅度比较大,对鱼情的影响也就比较大。所以,看气压变化,不仅看一天,而且要看几天。寒潮来临的当天和台风来临的当天,气压大幅度升高,鱼情特别活跃 ,鱼儿咬钩近乎疯狂。相反,寒潮来临前一天和台风来临前一天,气压大幅度下降,很难看到浮漂有信号。曾经总结一句话:气压陡升鱼儿疯狂,气压陡降浮漂不动。这已经被事实充分证明。这里所谓陡升、陡降,是指短时间变化幅度在7百帕以上。

4,鱼情变化不是仅仅决定于气压变化,鱼情受到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天晴下雨等的多重影响。是不是气压上升就 一定好钓鱼?是不是气压下降就一定不好钓鱼?不一定。因为,气压仅仅是一种天气因素,影响鱼情的天气因素还多呢――特别是气温变化的影响十分显着。

二、关注气压请钓友关注一个变字

气压与渔获的确有很大关系。不过并不是单单看气压值的高低,因为全国各地,地形海拔不一样,所以适合钓鱼的气压是不一样的。在高海拔地区,气压本来就低些,所以此处适合钓鱼的气压会比其他地方低。其实看气压是否适合钓鱼,最重要的是看气压的变!气压上升,幅度越大鱼儿越活跃,咬钩也频繁。如果一天之内,气压上升幅度达到5HPA,那绝对是适合钓鱼的好天气。还有就是在不适合钓鱼的天气,在某个时间段,鱼儿咬钩情况也会活跃,这是因为一天24小时气压都是在变化的,当气压处于上升时间段时,这个时候就是这天的鱼机。所以大家在关注气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变!有时候钓友们常说在不好的天气人品爆发,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气压升上的这个时段。 气压高低决定水中溶氧含量多少,气压高溶氧高。但温度对水中溶氧多少起的作用远超过气压,气温低溶氧高反之就低。温度高的夏天即便气压很高,水里的溶氧也不太高。这就是大夏天难钓鱼的原因之一,如果夏天温度又高,气压又低,则更加剧水中溶氧减少,对鱼吃饵影响很大。而温度低的冬天,因为温度低因此水里溶氧普遍很高,几乎饱和状态。就是说,冬天温度决定鱼吃饵,气压对鱼吃饵的影响很小。并且冬季普遍气压偏高。

三、什么样的天气气压高适合钓鱼呢?

(1)人:虽然难以预测天之风云,但是我们可以观看动物的活动情况,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气压有密切的关系,如:蜻蜒贴近地面飞行,燕子低飞觅食,鸟儿也不在唱歌了,山林中静寂无声,这都说明气压在降低,这样的天气是很难钓到鱼的。

(2)看天气情况,雷雨之前,云层很低,大气压下降,不宜垂钓,大雾弥漫之日,空气中水气很重,气压更低,这样的天气更难钓到鱼。天空中出现积云,积雨云,天气变黑,这样的天气鱼儿烦燥不安。很少咬钩。

(3)秋高气爽的秋天,秋风阵阵,天高云淡,秋天,是全天候的垂钓季节,是鱼儿的第二个掇食高峰期,而在这个季节中,又尤以秋高气爽之时最为好钓,因为这时气温,气压,水温最适合鱼儿活动了,它们到处觅食且又贪食,自然容易上钩。

(4)唐代垂钓名诗曰:斜风细雨不须归,意指在毛毛细雨时是垂钓的最好时机,这是因为细雨打在水面上,使水中溶氧大大增加,鱼儿呼吸了充足的氧气,显的特别活跃,因此很易上钩。

(5)雷阵雨后鱼儿跃,炎热的夏,秋季节,常有雷阵雨,雷阵雨后,气温降低,水中溶氧充足,加之雨水将陆上许多垃圾杂物带到水中。饵料充足,所以鱼儿活动觅食特别活跃,如遇这样的天气,需抓住这极好的机会,这时鱼儿特别容易上钩。

实践进一步表明,气压的绝对值固然对垂钓有很大的影响,气压的升降则是鱼儿觅食的关键所在,鱼儿对这种变化十分敏感,这就需要我们每位垂钓爱好者掌握这关键的大气压。它能给我们带来不尽的鱼获。什么样的气压适合钓鱼呢?大气压力在1002--1054毫巴为好钓;在1006--1028毫巴为很好,其他鱼儿活性不高。(折算为毫米汞柱754--791为好钓,其中757-772为很好钓)

学钓鱼需要了解鱼类的几个辩证关系(一)


一、细辨声音,远寻食物

鱼类通过细辨声音,找到远处水体中的食物,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近距离的食物,鱼类是通过视觉和味觉来确认的。而对于远距离水域是否有食物,则是通过声音分辨的。发生在水体中的声音有很多种,有些是环境自然弄出来的,如风吹沙石树叶等物入水、蝴蝶飞虫之类落水等等。有些则是鱼类自己弄出来的声响,比如追抢食物发出的声响、鱼类吃东西的声响等等。即使是这些声音十分细小,它们都能分辨清楚。比如我们用水面窝诱方法钓鱼,只要在水面丢饵开窝,有鱼吃食之后,在水体中的小杂鱼、鳊鱼、草鱼都会从很远的地方向窝区游来,窝区吃食声越来越大时,聚在窝上的鱼也越来越多。显然,这是它们通过细辨声音之后直奔食物而来的。这种闻声而来的状况,在打底窝诱鱼是一样存在的,它们纷纷上窝,与同类吃东西的声响诱引有关。值得说明的是:晚上在江水中钓蓝刀鱼,能够在黑夜中将鱼诱上窝,除了丢饵声响、饵的味道和影像诱来少数鱼上窝之外,而真正将大量的蓝刀鱼诱上窝是它们争抢食物时所发出来的声响。由此看出,通过细辨声音,寻找远处食物是鱼的天生本能,这与它们的声呐听觉有关。值得推荐的是:打窝钓鱼时,不断地往窝区丢投一些酒米,颗粒饵之类散饵,弄出一些特别的细小声响来,对诱鱼上窝是有帮助的,鱼是能辨明这种声音的。

二、春夏进食,荤素有别

鱼类在春天进食和在夏天进食是有区别的,春天的气温偏冷,鱼的消化能力较弱,但身体内又急需补充蛋白质以提高体温,因此对于荤饵比较感兴趣,如蚯蚓、活蛆、血粉之类。夏天气温较高,鱼的消化能力增强,需要大量进食,如灰面、麦麸、谷芽、青草,酒米之类素饵。

其实,春荤夏素只是一种用饵倾向和用饵原则,并不等于春天不能用素饵和夏天不能用荤饵,在很多场所下,春天用熟馒头、熟灰面、熟粉饵等素饵钓温驯鱼,夏天用牛肉块、活蛆青虫之类钓凶猛鱼,也是常用的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春荤夏素是一种用饵变化,也是鱼类生活习性的变化,鱼的生理变化与季节有关,这就让我们充分看到,季节的变更会引起鱼类的饮食变化,钓鱼用饵必须服从、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把鱼钓上来。至于冷熟热生、冷腥热淡等用饵技巧,也是鱼的饮食变化引起的,可照用不误。

三、活动半径,气温约束

鱼的活动范围是受气温限制的。所谓活动半径,是我们假设在水体的某点为圆心,鱼从这一点出发,最大的活动半径在岸边,鱼能不能到达岸边,实现最大半径,是由气温高低来决定的。比如气温在冰点零度左右时,鱼的活动范围会集中在圆心位置,半径较小。随着气温的增高,鱼的活动半径会不断增大,当气温高于350C时,鱼的身影便会到达最大半径的岸边。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夜晚用插竿钓,在塘边可以钓卜大鱼来,就是鱼的活动半径的最大化。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必须选择最深的地方钓鱼,就是鱼的活动半径的最小化,认识鱼受气温约束活动半径的这个规律,对我们选择钓位是有帮助的,根据钓鱼当天的气温来选择钓点的深浅,也是通常的做法。比如气温在20C左右时,钓点水深在一米左右是适宜的。气温低于10C时,水深应在l米5以上,这只是一种估计和比较的做法,实际钓鱼时,可以作为参考。至于夏天高温下钓深水,这是强烈的光线和高温引起的,鱼是变温动物,既怕冷,也怕热。

四、冷风陡至,迅速下沉

鱼对风是特别敏感的,特别是冷风,不论什么季节,只要冷风一到,鱼便会迅速下沉,当然这个冷风的温度相对应在20C以下,要在温度突然变化中对鱼体产生明显影响。

冷风陡至的气候多发生在晚春和晚秋之中,这种寒热交替的天气里,气流的变化多端,往往钓鱼时的天气很好,甚至阳光灿烂,风和日丽,鱼在水中吃食自如,钓得热火朝天。但是,空气中突然变化是常事,一阵冷北风吹来,从水面横扫而过,只要人感觉到寒意,所有水面的鱼都会迅速下沉,浅水窝区的鱼也会停止咬钩。离开窝区潜入深水。遇上这种事情,凡是钓上层鱼的:水面窝诱钓法还是悬浮钓法,显然只能收起钓竿或打道回府。在浅水打窝钓鱼的,也应改钓深水,选择在背风的地方下钓。也可以改用钓钩钓或串钩钓鱼,也算是种权宜之法。

五、冷藏深底,集团而栖

当气温低于10C以下时,多数鱼类便会潜入深底,集团而栖,集团而行。这种现象,不论池塘静水还是江河流水,都是如此。鱼在冷天成团,主要是聚集一起相互取暖,减少体温散发。团子的大小因鱼而异,鳊鱼、鲢鱼之类上层鱼, 团子比较大,特别是江河流水中,一个团子可达10米或数十米之长,数量之大,很难统计。池塘里的团子鱼移动比较缓慢,有时甚至不移动,江河里的团子鱼在某一个区域则是不断上下移动的。主要是水流中身体不好稳定。团子鱼在水底是分层的,鲫鱼、鲤鱼、鲇鱼之类底栖鱼,仍栖在最深的水底。鳊鱼、鲢鱼之类中上层鱼,仍在底栖鱼之上,而且都在流速不是很快的水体中活动。钓团子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钩钓法,一种是坐钩钓法。划钩钓死水、活水都能用,坐钩钓法就只能在流水中使用。如果遇上比较庞大的团子鱼,用划钩很容易挂上它们,用坐钩也能钓到它们。

六、凶温两鱼,不共巢穴

温驯鱼与温驯鱼之间,虽然鱼种不同,却是可以共巢穴同入一个鱼窝的。比如鲤鱼和鲫鱼、鳊鱼和草鱼等鱼,它们之间是可以同巢而栖、同窝而食的。而这些温驯鱼同凶猛鱼之间,则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凡是有凶猛鱼的地方,是很难看到温驯鱼的。特别是那些成群结队的小鱼,只要看见凶猛鱼的出现,它们会飞快地向四周逃窜,躲得远远的。在打窝钓鱼中,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窝子发了,窝上的鱼泡密集,上鱼也十分正常,可是突然间钓不上鱼了,鱼不咬钩了,窝上的鱼泡也不见了,检查自己并无失误动作,也没有出现外界异常事件影响,为什么说没鱼便没鱼了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谁能想到这是凶猛鱼入窝造成的呢?直到把凶猛鱼钓出水面,才真相大白,恍然大悟。如果仅此一条,钓上来便没事了,稍等片刻,窝子上便会出现鱼泡,可以照钓不误,如果是一群入窝,只能将计就计,顺手牵羊改钓凶猛鱼了。当然,也有一种办法,就是搬家另起炉灶,惹不起躲得起,西方不亮东方亮,凶猛鱼不钓了,还是换个地方钓温驯鱼吧。所以说,钓温驯鱼与钓凶猛鱼,必须严格分开进行,不可同窝进行。

七、不同鱼种,各有地盘

鱼是有地盘的,不同的鱼种会占据不同的地盘。比如池鲤喜欢占据在深水和浅水过渡的地方,并将洞子挖在这一带。夏天的中午,鲤鱼会来到池塘的西北角浅水区晒太阳。又如鲫鱼,春天的鲫鱼喜欢占领有平台、水草的场所产籽,而且是成群结队而来。草鱼和鳊鱼,晴天喜欢在池塘中部浅水区活动,特别那些有风吹到水面的地方,它们会在这里补充氧气和寻找食物。面鳙鱼、鲢鱼则占据在没有风吹的深水区水域游弋等等。鱼的这种地盘现象容易识别,我们常常能在固定的窝点或水域,不断重复地钓上同一种鱼来,甚至可以说,你

气压和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天气!天气!天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记住决定鱼获的第一因素应该是天气,而不是饵料,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只要天气适宜钓鱼基本上用什么类型的饵料都会有鱼问津,在天气好的前提下饵料的优势才会被体现。

适合钓鱼的天气包括三个方面:气压、温差、风

1、气压:适合钓鱼的气压应该是9901005百帕之间,低于990百帕水中缺氧,鱼的反应或上浮或游向深水或在水底缺乏活性高于1005百帕鱼类摄食欲望很低,基本在水下聚集不动,此时频繁提竿锚到鱼的几率很大也很难钓,尤其是黑坑在不开增氧机的炎炎夏日鱼类大部分都会离底,所以此时钓底很难有收获,这也是很多时候看见窝子里鱼星密布但没鱼咬钩的原因之一。

2、温差:温差小于8,钓鱼一定发也不知是谚语还是钓鱼人总结的经验,总之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度这个保险值,不同的地区和季节温差不绝对,总之昼夜温差大于10℃和前后几天温差大于12℃鱼一般会很难钓,尤其在春季影响较为明显。

3、风:炎炎夏日中的一丝微风能为水体融进氧气,有了氧气鱼儿必然会变得活跃,风也会为水中生物带来食物,长期影响鱼类会争相抢食;夏季雨前风先至,这段时间鱼类是十分活跃的。

浅谈鱼饵与钓鱼的关系


钓鱼离不开饵料,各种饵料有其特点,不同的季节鱼儿对食物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这就使得饵料在钓鱼活动种处于很微妙的地位。于是乎就有了秘方,钓获不好就怪自己的饵料不好,可是昨天的饵料和今天的饵料是一个配方啊,于是就喊晕。

一、味道在水中的传播

我们先看看味道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某种物质的分子从该物体上脱落下来,并随空气的流动(风)而传播开来。所以,处在某物体的下风就很容易闻到该物体的气味,而如果是在它的上风处,就很难闻到甚至根本就闻不到它的气味。

味道在水中的传播要复杂的多,因为水并不像空气那样很容易流动(我这里是指在河流以外的静水中),即使是在我们的窝子附近也主要是上下的轻微搅动。幸好有些物质在水中还有扩散性,这就使得我们诱鱼进窝变得要相对容易一些。即或如此,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饵料的气味在水中的传播并不是很理想的。换句话说,靠饵料的化学性质来诱鱼进窝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主要是传播条件不好造成的。

二、鱼对饵料的一般态度

鱼很可能是动物中耐饥饿最强的一类,鱼缸里的鱼就是一年不喂一点食,它也照样活得好好的,只是头大身体小。所以在很多时候,鱼是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基本不进食的,不进食的鱼怎么钓,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鱼吃食。

在不同的情况下鱼对饵料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当鱼群较大时,可以说鱼对饵料基本是不加选择的抢食,这是动物的一般共性。当鱼群小了以后,鱼自然就有一种危机感,这在吃食上的表现是很明显的。这时的鱼只吃那些它认为比较安全的饵料--糟食,很少去吃那些粘性较好的面食。当鱼少到基本不成群的时候,它就完全不吃面食而只吃糟食了。鱼吃食是为了生存,而这个时候的鱼不吃食或少吃食也是为了生存,这符合动物自然生存的法则。

三、怎样用饵和调漂

所以我们在钓鱼用饵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因数,尽量把饵料做的松散一些,千万不要把饵料做的太粘了。有人会说,饵料太松散那不就要频频提竿换食,这样行吗。当传统钓用于钓底时,铅坠是到底的,这时饵料就是化了也还和钩子在一起,这自然不用频频提竿换食。就是台钓悬坠钓法的时候,饵料化了钩子也可以留在饵料里。当钓目大于调目时就很容易做到饵料化了也能钩食不分家,换一个说法,无钩半水调a目,装钩挂食也钓a目,这时饵料化了也还是钩食不分家。

松散的饵料很容易在水中撒落,这样也就利于饵料的气味在水中扩散传播,这种飘然落下的饵料粉末对远处的鱼有很好的引诱进窝的作用。

如果你的饵料做的太粘,而现场又没有办法改变它的粘性,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的补救措施就是把饵料搓成很小的小团,比绿豆还小的小团,只要你能把它装在钩尖就行,要知道大鱼是不嫌饵小的。

钓竿钓性和硬度关系的一些技巧


(1)调性的意义:调性决定了一根钓竿的基本性能。软、硬、超硬、极硬等调性区分,从大体上划出了钓竿的不同用途,另一角度或者说另一意义上所指的钓竿调性则是把钓竿的全部性能归于调性范畴!

(2)调性的划分:调性的三定义

其一:最早接触理解并沿用至今的手竿单纯调性定义为:软调、硬调(基本5-5~4-6调),超硬调(3-7~1-9范围),极硬调(基本抖动不弯,其中又有:1~8H硬度区分)等;

其二:日本叫法分:

本调子大概雷同于中性调子;

胴调子4-6调;

先调子大概雷同于咱们的超硬调范围;

战斗竿极硬调罗非竿的另一种称呼;也有人说:是指罗非竿中的精品。

其三:大概是前两年某国内钓具专家首先提出,钓竿的调性应包含:自重、钓力、弹性、韧度、手感及恢复性等子内容;并提出:长、细、轻、挺、强、灵、定等七种钓竿性能综合评定的术语。

(3)影响调性的一些因素:

A、硬度、钓竿的硬度决定和影响着钓竿的调性!比如:一根鲫竿和一根鲤竿比较,同样都是3-7或2-8的超硬调竿,因为壁厚和硬度的不同,会连带产生钓力、弹力、自重、韧度、手感等方面的不同。即使两款鲤竿之间,也会因为硬度的不同,和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B、弹性、一根钓竿设计生产中,弹性指标是否恰倒好处也很关键!比如:有些超硬鲤竿,抖动时看似2-8,但一控鱼马上一弓到底,是弹性不足的表现!好钓竿的弹性设计应该能体现一种实战感觉:钓小鱼不硬、钓大鱼不软的高品内涵!而且在控鱼过程中,钓竿自身的反弹力可以在自动化解鱼冲力的同时,节省不少人力!

C、韧度、一般指钓竿的抗弯曲强度,和整体连贯特性。局部韧度好不见得就是好竿!举例:某款3.6米鲤竿特点:小鱼上钩2-8调、大鱼来了还是2-8调!俗话称点头不哈腰式的假2-8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即是:全竿弹性、硬度分配不均!前边软,后边硬。前后节之间传力脱节!整竿受力完全集中到了前面,大鱼上钩,已全凭前部一二节的局部韧性在与鱼抗衡

韧性弹性硬度设计不足,则使整竿调性瓦解!

(4)硬钓竿:

A、硬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硬竿:

硬竿的概念比较混杂,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硬钓竿所指4-6调竿。而且钓竿的硬度指标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不是调性!比如同样的5-5调竿,由于硬度、壁厚不同,也有软硬之分等!

2、硬钓竿的特点和性能:硬钓竿的特点是拿到手里轻抖很挺直,不象软钓竿那样有抖面条一样的感觉!除自身硬度的原因外,设计适钓鱼种也不同。硬度与弹性两指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对应关系,硬度高则弹性强,硬度小则弹性弱,一般有这种控鱼感觉。

3、适用范围:老说法有:软竿钓大鱼(要具备一定的弹性)硬竿钓小鱼。但目前市面上超硬竿充斥,硬钓竿的运用则五花八门,但硬钓竿的适用范围很广!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可以作为综合竿休闲使用。

B、超硬钓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超硬调竿:一般手握竿把,轻轻抖动钓竿,主弯曲部位出现在由前往后2-8~3-7范围的钓竿被称为超硬调性钓竿。

2、特点和性能:超硬竿的特点是改变、加强了钓竿整体硬度分布,从而使钓竿控鱼力度加强、钓力加强。其性能表现为,控鱼更为快捷有力,手感更烈!

3、适用范围:凡是比较求快的搏鱼场合,超硬竿应该都比硬调软调竿来得干脆,不论是鲫竿还是鲤竿,控鱼更为主动快速是其主要目的。超硬鲤竿在钓力、自重、硬度等方面多被钓友作为综合性钓竿,意思就是钓混养一般所有品种的通杀竿种。

C、战斗竿、(罗非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战斗竿:战斗竿的调性区域一般在极硬调范围。用手轻抖不易弯曲,且根据不同需要,在硬度上又有1~8H不同标准(有的以号数表示:几号基本表示几H)

2、特点和性能:战斗竿的特点是竿身粗硬,自重比超硬竿大,握把部位自然锥式较多。弯度判别一般在中鱼以后才能很好地实现。性能方面是钓力增强,控鱼快速!手感强烈!

3、适用范围:主钓罗非,而且是飞鱼方式,因为罗非鱼的特点决定中钩后的最初挣扎很剧烈,但一旦控鱼出水,他就基本不动了,由于罗非棘刺较多不适合抄网使用,所以,从快速控鱼和直接飞鱼方面,非竿应运而红!除此之外,象淡水白鲳,黑鱼,鲢鱼等中钩后初期逃窜比较剧烈的鱼种都可以运用!现在,不少钓友开始利用非竿快速飞鲫鱼,快速漂鲤鱼等方法,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新着人们的观念。相对而言。刺鱼和控鱼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成熟!比如:某些钓友愿意以强悍、相对粗壮的非竿作为出战混养的综合性钓竿,已不为怪了!

(5)软竿

1、什么样的调性属于软竿:5-5、4-6调中(甚至包括某些超硬钓竿)相对硬度和弹性较弱的钓竿我觉得都可称为软竿。

2、特点和性能:弹性弱,易弯曲,硬度软!是软竿特点。性能方面不一,有的软竿设计优秀,柔中有钢!强度可以;有些软竿则不行,一软到底,没有筋骨。

3、适用范围:柔中有钢!强度可以的软竿可以专门用于钓超大型鱼种,应验老说法中软索套蛟龙的事实;溪流短节竿中,八工竿是比较有特点的纯溪流软竿,设计就是钓溪流小型鱼种的;随钓友不同从艺阶段和性格,软竿的实际用途也很广泛,很难界定专钓什么鱼。

4、注意事项:冬季钓鱼,细线小钩钓组,配用软竿,是正确选择。

(6)中钓竿:顾名思义,中调竿的硬度介于软竿与硬竿之间,现在的钓竿制造由于规范程度不够,很难讲清严格界限!

(7)总结:调性不是绝对的、钓竿调性随钓手经济条件、不同水域鱼情、控鱼习惯、经验性格、技术手段而难有优劣取舍定论,在某种意义上讲仅是一种约定俗成,或自由随意。

详解钓鱼与鱼饵的关系


很多钓鱼人都为鱼饵绞尽脑汁,我在过去的垂钓过程中,也不例外,到处寻找鱼饵的秘方,做过很多试验对比,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所以,我在以前发文中曾经说过,自己对鱼饵几乎麻木了。

商品饵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钓鱼人对鱼饵的探索。这本来是好事,但把鱼饵弄得神乎其神,我以为会影响真正的钓技提高,也脱离了垂钓文化的本质。大家心里都明白,鱼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动物,在自然界,鱼还处于相对弱势的位子,要防止来自水中、陆地、天上的生命威胁,所以鱼最关心的还不是什么最好吃,而是什么东西能吃,安全的吃。

可以想象,鱼平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在饥不择食的日子里,它们有多大可能对吃的东西挑三拣四呢。这就是说,它们对吃的东西远没有我们钓鱼人想象的那么挑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最大的要求是吃饱而不是吃好。何况,饵料的好与坏,是没有衡量标准的。就像我们人,北方人爱吃面食当然会认为馒头比米饭好吃,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又觉得米饭比馒头好吃。你能说哪种东西好呢?我想,鱼也不会脱离熟知、适口就是好吃这一宗旨。何况,鱼在水里,所接触的食物,远没有我们陆地上的动物那么丰富多样,很多食物,都是陆地上冲到水里去的垃圾。我们可以从第一个吃西红柿的故事去想想鱼,某种东西明明是好东西,但从没有见过,那气味也从没有闻过,第一个吃它的人是要冒风险的。鱼如在自然界没有这起码的本能,早绝种了。你弄种鱼从没有见过闻过的东西在水里,恐怕鱼还得研究半天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垂钓中用饵还是以自然食物为原则。我的感受是鱼始终喜欢自然清新的食物,并不喜欢吃麻辣烫。特别是大鱼,显然是带有自然植物香甜的饵对他们更适口。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在垂钓中就应该多研究什么鱼最爱吃什么类型的食物,而不是过分去琢磨中药配方,有些中药有一定诱鱼作用,其实也是自然植物的气味在起作用。我在垂钓中发现,每种鱼对食物的偏好都有一定的区别,都有它们最喜欢的气味。所以,我们在摸索诱饵和钓饵时,就应该放在研究鱼的嗜好上,也就是研究鱼的习性上。

蚯蚓是万能饵,但它并非钓所有的鱼都会有最佳的效果。实际上蚯蚓垂钓的最佳效果只局限在鲫鱼、黄颡等少数几种鱼上。鲤鱼、草鱼、鲶鱼、青鱼同样也吃蚯蚓,但我们垂钓时,都不如每钟鱼用针对性的饵效果好,而且差别特别显著。

举个我用饵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草鱼喜欢吃草,可我在垂钓中只用草做诱饵,钩饵从不用草,这是我从无数次反复对比中得到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草鱼更爱吃那些靠吃草生存的昆虫,如蝗虫、蟋蟀、蚂蚱、飞蛾、青虫等,水库里的草鱼除了喜欢吃以上的昆虫外,还对榨树果特别偏爱,这是因为水库岸边常有这种果实滚落到水中,这种带有植物香甜的果实它们当然不会放过,不仅草鱼,鲤鱼也偏爱这种果实。因为理论上草鱼吃草是获得蛋白质,储存能量,一只昆虫相当一大把草的能量,而且这种昆虫本身也有草味,当然是草鱼的首选了。实际上草鱼在幼鱼阶段是个标准的肉食者,长大了改为吃草是因为水中无法提供它们大肚量的荤食,并不等于它们最爱吃草。所以,高蛋白质的昆虫既有它们喜欢的口味,又有它们所知道的能量,在草与昆虫的选择上它们不会傻的。我们在垂钓时,只要注意草与昆虫给草鱼的目标感,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太小的昆虫可能不会引起草鱼的注意,至于气味,吃草的昆虫与草的气味对草鱼的刺激可能区别不大,这可能是大昆虫比小昆虫效果好的原因。就是用素饵,草远没有植物种子发的牙效果好,因为种子牙的蛋白比草高,同样的口味和气味,草鱼当然要择优了。从这个例子看,我们在摸索鱼饵时,首先要考虑基础味道,在基础味道上加强而不是弄出怪味来。

鲤鱼对谷物香甜有特殊偏好,尤其是大鲤鱼,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所以,在垂钓用饵上一直坚持这个原则。我经常看到用鱼饲料和用小鸡料配鲤鱼饵的文章。我以为这种饵可能对驯养的鲤鱼更有效。对自然水域的鲤鱼可能没有那么神奇,甚至适得其反。我对小鸡料一直不敢恭维,这是用教训换来的教训。一次在一深潭海竿炸弹钩钓大鲤鱼,从未当空军,一直很自信的我,却在众钩友大获丰收的情况当了空军,别人的竿频频弯腰,我六枚炸弹跟抛在游泳池里一样一天都没有动一下,我成了钓友们的抄鱼专业户,几乎把人气晕,恨不得把头伸到水里去看个究竟。这一天的炸弹饵不是我亲自配制的,后来得知这一天的炸弹就是用小鸡料(可能是这种小鸡料本身有问题,我没有深究过)加玉米面配制的。为证实这种饵的问题,第二天我用自配饵与这种小鸡料配饵分别用三只海竿对比垂钓。对比了半天我就把那种小鸡料饵全部倒掉了,根本不用对比下去了,问题就出在这种小鸡料上。鲤鱼根本不吃这种饵,起码这一水域的鲤鱼是绝对反感小鸡料的。从此,在其它自然水域垂钓,我也一直不敢用鱼饲料和小鸡料,除非在养殖鱼塘。

我的体会是,不管在什么水域,只要坚持用新鲜谷物配制的饵,鲤鱼都爱吃。尤其对半生不熟带香甜味的玉米和蚕豆粉、薯类特别钟爱,诱鱼效果十分明显,根本无需加什么麝香丁香之类的东西,甚至加了效果很差,尤其是麝香,会把大量小鱼小虾招来添麻烦。任何曲酒都有一定的诱鱼效果,所以,我在配饵时只加少量的曲酒。配制的饵就只有一种谷物的芬芳略带点酒香,闻起来非常自然舒服。饲料中往往有海虾海鱼粉之类的添加料,淡水中的鱼是否喜欢我一直怀疑。自从那次教训后,我一直不敢乱用了。商品饵中的一些添加料的确有很好的诱鱼效果,我们可以在自配的各种基础饵上少量加一点商品饵。

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如用自然谷物配制的诱饵或钩饵,如季节性选择没有错位,垂钓效果十分不佳,不要怀疑饵有多大问题,应该找找其它原因。

什么饵钓什么鱼,是一种十分广泛的学问,需要大量的实践去对比总结,任何人都可以从实践中掌握一些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往往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体环境下有所变动。我认为没有万能饵,你认为是最好的饵有时候会被最普通的饵打败。这种例子在垂钓中是常见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只要安静下来研究鱼的习性和气候对垂钓的影响更有利于钓技的提高。用台钓研究鲫鱼的方法去研究其它鱼的垂钓门道,一定会促进钓技的。

最近,钓友无人不知的农兵用牛粪钓鲤鱼名声大噪,我虽然对牛粪不敢恭维,但从中可悟出一些道理。农兵用饵都是很普通的东西,是水里的鲤鱼经常能吃到的东西。虽然他也在饵料中加了商品饵,可惜农兵海竿炸弹钩的垂钓的时间不长,好像还只是一把海竿在耀武扬威。如果多几把海竿,我倒建议农医生做个对比试验:1、全部用现在的基础饵;2、在1的基础上加牛粪;3、在2的基础上加商品饵。用这三种不同的饵做个对比垂钓,我想会有新发现的。

再就是我们垂钓时,也要根据季节来调整鱼饵。如初春时节,在自然水域,这是钓鲫鱼和黄颡鱼的大好时节。所以,饵料以蚯蚓为佳,即使用荤腥类的商品饵(台钓),也远不如鲜活的蚯蚓效果好,因为你可能多获了鲫鱼但毫无疑问会减少黄颡、鲶鱼这些优质鱼的收获量。青蚯蚓是黄颡和鲶鱼的好钓饵,除非是专攻这种鱼,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适合。因为我们多是在主攻鲫鱼兼得黄颡和鲶鱼,在平时垂钓中用红蚯蚓做饵不会影响这几种鱼同时上钩,如用青蚯蚓,会严重影响钓鲫鱼。红蚯蚓钓黄颡与鲶鱼招小鱼闹钩是站不不住脚的,因为有大量黄颡鱼的水域必有鲶鱼,因为它们的食物与习性相近,总活动在同一水域,这种水域恰恰小鱼很少。我的经验是,素饵粉料同样能把黄颡鱼引到窝里来,你杀黄颡鱼时可以留意它胃里的东西,实际上这家伙荤素都吃而偏荤。

很多钓友在垂钓中用玉米粒或者商品饵碰到一次肉食性鱼上钩,就下结论说他们也吃素饵是盲目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小鱼闹钩被肉食性鱼攻击误中钩,这一点我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不信可以用面食或玉米粒喂养鲇鱼和黑鱼试试,除非是从小驯养过,他们无疑会饿死。再想一想,水中如没有小鱼闹动钩上的素饵,在静止状态下是不可能钓到那些凶猛肉食性鱼的。就好比猫的嘴上偶尔叮了一根草,你不想这是猫爪老鼠时叮在嘴上的,而说猫也吃草,这是不科学的想法。所以,我们垂钓中,在用饵上心里要有个基准数。

夏季和秋季,除了一些特殊水域,素饵显然比蚯蚓效果好,但深秋垂钓蚯蚓又比素饵好。这是我的感受。即使是台钓,我认为夏季也不宜用荤腥类的饵,因为夏季水中有大量水生昆虫可食,我的体会是鲫鱼在夏季更偏爱香甜类的素饵。

商品饵的出现,的确给我们钓鱼人带来了一次革命。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用为准备饵去忙乎了,而且干净、卫生、方便。但有时候也要注意,在自然水域垂钓,有些荤腥饵中有较浓烈的海虾味,如果垂钓中老只有小野杂鱼闹钩不见大鲫鱼进窝,如确信水中有大鲫鱼,应该考虑换窝换饵试试,我有这样的体会。相对而言,荤腥饵诱鱼更快,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体会很深,很早以前,没有商品饵,我用统钓法钓鲫鱼,就在蚕豆粉中加青蚯蚓粉做为粘饵,垂钓效果明显比别人好,而且更容易招来黄颡鱼,把窝里的小鱼小虾赶跑。所以,在用饵上我们要考虑对路,如是自配饵,最好是就地取材,随你怎么配,都不会错到哪去。

我觉得在用饵上不要望死胡同里占,弄来一种配方调制的饵在一二次垂钓中有一定的效果,就认为它是秘方、好饵,这样,往往在遇到新情况时不知所措。因为证明一种配方的确切效果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很多试验条件,我们一般钓鱼人很难有这种条,简短几次垂钓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垂钓中有太多的干扰因素。也许你认为的秘方实际上在诱鱼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而是基础饵本身的效果。

千千万万的钓鱼人在苦苦寻求秘方,到今天有什么结果吗?没有啊!真正的秘方只有两类东西,就是粮食类的谷类和荤腥类肉类。除了这两种,你用什么秘方单独去钓鱼,一条也钓不上,这就是很客观事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