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攻略。

我们的垂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鱼类上浮,原来生活在水底层的鱼不在水底继续活动,而是上游到水体中层和水的上层。从而造成水底无鱼可钓,使那些坚持钓水底的人大感失望。鱼类上浮有许多种原因,不论发生那种原因造成的上浮,都会影响您的垂钓成绩,如果继续坚持在水底垂钓,就很有可能当了空军司令。如果您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利用鱼类上浮形成的有利因素,主动灵活地改变战术,就会有很不错的收获。

鱼的浮头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积极的主动上浮,一种是被迫的被动上浮。

1)主动上浮发生的原因是鱼类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和生理要求,主动改变自己游动的水层造成的。

2)被动上浮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急剧改变,造成了鱼类不能继续在水体的底层活动,为了维持生命,迫使它们不得不上浮。在鱼类主动上浮的时候,鱼类摄食还是有很高的积极性的,但是当它被迫上浮的时候就很少摄食了。

一、鱼群趋温上浮现象

春天在很深的静水中垂钓底层鱼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鱼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摄食的时间,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鱼类每天早上在底层的摄食时间会逐步改变,每天停止摄食的时间会慢慢提前,到了初夏,即使你在水底打了很好的窝子,鱼类也很少问津,本来很好的钓位就变成了令人烦恼的地方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的表层在阳光的作用下在漫漫升高,鱼类在趋温本能的作用下,会慢慢上游到水体温度合适的水层活动。

在不同的水域,鱼类的上浮时间不同,即使在同一水域,在不同水深鱼类上浮的时间也不一样,即使是不同水域的同一深度,也会因为水体的能见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能见度高的水域,光线照射比较深,整体升温比较均匀。而能见度很低的水域,光线只能照射很浅的水深,水体表层升温速度很快,深处的水温就没有多大变化了。因为、水温的变化和水体的深浅及是否具有流动性有很大关系。

 在每年春季,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具有很大差异。在这个季节,鱼类喜欢在温暖的水中生活,所以当夜间水温变低的时候,它们会游到比较温暖的水体底层,每天早上大多在水底摄食。当太阳出来以后,由于太阳的辐射,表层水温会慢慢升高变得比较温暖,中层水温也会慢慢高于水底温度,鱼类就会慢慢游动到水体比较温暖的水层,不继续在水底摄食了。这个变化的过程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慢慢缩短,在进入夏季以后,早上钓半水和钓水底就没有多大差别了,有些时候,在早上钓半水的效果会好于钓水底。

我们垂钓的水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鱼类在不同的水域会有不同的规律,所以掌握这些规律以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出行日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您的钓法,是增加垂钓效果的有效方式。

 第一种是流动性水域

包括河流、水库的进水口附近,这些水域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水体不停的流动过程中,水体上下水层在流动中不断混合,上下水温基本没有多大区别,即使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不会有很大温差。在这种水域垂钓,应该选择流速比较缓慢的地方作为钓点。

第二种是一般的鱼坑

这些鱼坑水的深度大多不超过两米,在春秋两季,这里的鱼白天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调整活动范围,上浮到水体比较温暖的位置,夜间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沉到水底。由于水体比较浅,储存不了多少热量,再加上散热面积比较大,所以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会快速升高,夜间,由于气温降低带动水体温度快速降低,这种现象水的深度越浅越明显,白天和夜间水体温度差越大,这里的鱼越难钓。如果某一天夜间突然降温,最低温度低于前几天的平均最低温度,就会造成天亮以后鱼类很不爱吃食的现象发。

第三种就是那些水很深的窑坑和沙子坑了

它们的深度有些地点可以达到十几米,一般也在三四米以上,这些坑深浅不一,水底地形复杂,但是它们具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在旱季必须依赖地下水补充水源。在不降水的时期,被蒸发的水量必须要由地下水补充,这就造成了这种坑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水体各层温差很大。这种水域往往被我们称为晒不透的水域。在这种水域游泳的时候,往往会使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原因就是水的表层和水的下层水温差距很大,一两米以内的水水温很高,下面的水温就寒冷刺骨了。只有在大量的水流进这种水域之后,在水流的冲击下,水体各层才能够得到混合,水体的温度才能上下基本差不多,水底的寒冷才能得到缓解。

在这种水域,鱼类很少到下层的冰凉的水层活动,因为那里的温度与水上层的温度差太大了,如果在这种水域的最深处冰凉的水层钓底,往往会很少有鱼问津。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春钓滩,夏钓潭,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鱼类的趋温性,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水温变化的作用下,鱼类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水层活动,如果找到了鱼类活动的水层,就为今天的收获增加了保证。 鱼类上浮以后,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一般都离开岸边一段距离。有的鱼在水的表层活动,经常会在水面游弋、跳跃,但是在水表层活动的鱼摄食并不积极。有的鱼在水的中层活动,活动的水层深度大多在一米到两米,在这个水层活动的鱼大多吃食很积极,是一处很好的钓点。

上面阐述的是鱼类主动趋温上浮的问题,还有一种被动趋温上浮的现象也要注意。

一些鱼坑老板经常夜间在坑里灌入大量冰凉的的井水,灌水的时候又把进水口设置在水底,这些井水的温度只有摄氏八到十度,与原来坑里的的水温有很大差距,由于凉水的比重大于温水,所以凉水沉积在水底形成了一个凉水层,造成鱼坑水底温度急剧变化和降低,从而使鱼类的新陈代谢因温度急剧变化而发生紊乱,迫使鱼群被迫上浮,形成了水底鱼不爱吃食的现象。

在这种鱼坑垂钓,要注意避开凉水层,可以采用钓离底和钓半水的方式,采用悬浮能力较强的诱饵,在水中形成立体的窝子。在这种上下温差很大的鱼坑里垂钓,采用钓底的方式效果要低于钓半水

 从撰写本文开始,一直在同一水域垂钓野生小鲫鱼,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不间断的在同一水域持续垂钓,目的就是要体会鱼类趋温现象对垂钓的影响。还特意选择了三处不同深度的钓位,深度分别为一米、两米各一处,以及在深水处钓半水,钓半水垂钓深度最深四米,最浅只有一标深,鱼饵分别使用了红虫和拉饵。

在这个垂钓过程中,对鱼类趋温上浮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对如何解决上浮问题有了更加准确的办法。在天气条件正常的时候,鱼群比较集中,可以感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在某一水层,当天气即将发生剧烈变化时,尤其是当地即将降水,或已经被包容在大面积的降水区域以内,鱼类摄食的水层会发生很大变化,原来鱼群的活动深度大多在一米五左右,在天气变化时只要水线超过一米就很少有鱼问津。同时鱼类咬钩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鱼的个体重量也在降低。

二、解决鱼类趋温上浮现象的办法

我们应该首先寻找鱼类所在的水层,然后在它们活动的深度垂钓。垂钓上浮的鱼群,采用台钓钓组,使用以下四种办法垂钓:

第一种办法是采用全套竞技钓组和鱼饵

使用拉饵,垂钓的效果很好,如果是用搓饵,要加大鱼饵的黏度,以求增加鱼饵在水体中的悬浮时间。调漂和读漂按照竞技钓法操作,悬浮在水中的鱼饵抬竿以后会脱落,慢慢在水中下沉,会逐步形成一个立体的窝子,从而使水下的鱼被吸引到窝子里来。使用这种垂钓方式,对使用人员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不大适合年纪较大且反映缓慢的人员使用

第二种办法是采用全套台钓钓组

采用红虫及蚯蚓等荤饵垂钓,采用的具体战术是到处撒种,遍地开花。使用荤饵垂钓,读漂和使用搓饵及拉饵就不一样了,不用死盯着鱼漂,只要抓住黑漂和托漂即可,这样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钓友就可以使用这种钓法了。使用这种钓法的时候,最好使用比较长的鱼竿和钓线,以求打出比较远的距离,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里寻找鱼群。

使用这种钓法的关键就是要找到鱼群。首先找到鱼群活动的水层,然后在这个水层指哪儿打哪儿寻找鱼群,不必拘泥形势,只要能够连续上鱼就行。如果某一个位置已经不爱上鱼了,应该立即改变垂钓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改变,鱼群会小范围的改变活动水层,所以应该在找不到鱼群的时候,改变垂钓的深度继续寻找鱼群。在钓点的不同深度用鱼竿寻找鱼类活动的层面,只要找到了它们活动的深度,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在天气正常的前提下,鱼坑里的鲫鱼上浮之后,活动水层一般在一米五左右,垂直活动范围上下各300毫米,找准了这个水层,使用5.4米以上的鱼竿,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自己面前范围以内打哪儿指那儿,只要那里有鱼吃食,就可以连续打竿垂钓,每天都有远远高于他人的收获。

第三种办法是采用全套台钓钓组

采用红虫及蚯蚓等荤饵垂钓,但不是指哪儿打哪儿寻找鱼群,而是打上窝子守住待鱼,使用这种办法最关键的就是诱饵材质的选择,必须选择在水中飘散性较好且浮力较大的的饵料,比如很细的麸子、玉米面,也可以混合使用没有刺激味道的锯末,比如柳木、杨木的锯末。把这些饵料与香精、酒或商品鱼饵等物混合均匀以后加水,使它们可以攥成松散的饵团,然后把它抛进钓点,入水以后,它会在水体表层就化散,慢慢沉入水的深处,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窝子,每隔五到十分钟左右抛出一个料团,就会使鱼群连续不断的进入您的钓点。

使用荤饵垂钓的时候,鱼漂的反应与使用竞技钓饵有很大的差别,托漂率很高,为了缩短鱼类摄食以后的反应时间,同时也为了防止脑线相互缠绕,使用的钩组应该缩短脑线的长度,同时为了防止一条鱼同时吃进去两只鱼钩,要增加两钩之间的钩距。一般使用的钓组,底钩脑线长度为120毫米,钓组上钩脑线长度为80毫米,两钩钩距为40毫米。

在使用第二种办法和第三种办法的时候,不要拘泥于竞技钓的形势,没有必要追求竿长3.6米和4.5米,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鱼竿的长度和钓线的长度,因为在钓半水的时候,距离岸边越远鱼越多越大,使用六米以上的长竿子的效果要好于使用三米六鱼竿。

钓浮的时候还要注意引诱,只要鱼漂在钓点超过两分钟依旧无鱼问津,就可以牵引下鱼漂,使鱼钩在水里晃动,吸引鱼注意力。往往在您的鱼漂还未重新稳好的时候,鱼漂就会传来您最喜欢的漂。

第四种办法是采用全套台钓钓组

但不是用手竿,而是使用手海两用竿,采用红虫及蚯蚓等荤饵垂钓,也可以使用拉饵和面食,垂钓的对象是体形比较大的鱼类。在发现活动在水体表层的鱼群以后,根据鱼群活动的深度确定水线,调整好鱼漂的位置,把手海两用竿打过鱼群的位置,然后慢慢把鱼漂拉到鱼群中,鱼群很快就会咬钩。

使用手海两用竿也可以寻找鱼群垂钓,鱼钩在某一钓点过了一定的时间依旧没有鱼来咬钩,您可以适当的收回一些钓线,改变鱼漂的位置,使鱼钩在水里慢慢移动,运动中的鱼饵对鱼类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有时在鱼漂移动的过程中就黑漂了。

当然,垂钓上浮的鱼类可以使用各种钓组,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某一钓法和钓组,但是不论您是用那种钓法,垂钓上浮鱼群的关键问题必须要注意,那就是要找到或引诱到鱼群,找到鱼群喜欢的水层,需要您在水体的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打竿,只有在基本确定鱼群喜欢的水层以后,选择正确的垂钓位置就是关键的问题了。在使用荤饵钓浮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使用非常灵敏的竞技用鱼漂了,因为使用荤饵的时候,鱼钩的刺入性与使用竞技钓饵是不一样的,荤饵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鱼钩的刺入性,鱼钩只有在刺透鱼饵的外皮以后,才能刺到鱼的肉体。必须要等到鱼把鱼饵吞进嘴里以后才能抬竿,如果使用竞技鱼漂,再按照竞技钓那样抓顿口是很不容易把鱼钩住的。使用的鱼漂最好是那种比较迟钝的鱼漂,主要抓鱼漂的明显动作,因为就是很狡猾的鱼在半水中的动作也是很明显的。

三、闷热天如何钓浮头鲫鱼

大家常常碰到的情况哈,平时垂钓时经常会遇到闷热天气,有时人不觉得,但赶到河边,却发现一群群鲫鱼已浮在水面,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喷香的钓饵放到嘴边也不肯张口。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钓友只能望鱼兴叹,乘兴而去,扫兴而归。这种情况下钓鲫,本人有一点体会,钓友们不妨一试。主要是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选准钓位

可找阳光照不到(桥下最好)又很安静的浅滩打窝,浅到什么程度呢?要隐隐约约能看到水底。一般30-40cm即可。因为在天气闷热或水中缺氧的情况下,鱼大多浮在水面,这时的参照物是水面而不是水底,只要把鱼引到浅滩,虽然鱼还是浮在水面,但因为水浅,鱼实际上已接近水底了,一些活跃的还是会频频咬钩的.

2)用好诱饵

最好用曲酒、香精泡的小米或大米打窝,要打在看得到水底和看不到水底的交界部位,最好不要用打窝器,直接用手撒下去,这样可撒得开些,同时,窝要下得重。小米或大米的颜色与水底有较大色差,窝撒得开了,鱼是否进窝便看得清清楚楚。这时不用担心鱼多吃了诱饵不咬钩,实际上这时的鱼很少会吃诱饵,它们只是被香味引到窝里而已.

3)配好钩线

鱼钩尽量要小,5-7号即可。线要短,粗些关系不大。一定要用双钩,一上一下,下钩沉底,上钩离底(坠子)5-10cm。钩小可方便鱼咬钩入嘴,线要粗些,是因为在闷热情况下,小鱼顶不住了,而大鱼还很有活力。从实践来看,这种情况下钓获大鲫鱼的数量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得多。大概正常气候情况下,小鲫鱼既没有经验又贪吃,咬钩很快,大鲫鱼便少了很多机会,这时大鲫鱼便有了解馋机会的缘故。

4、选好钓饵

这种情况下钓饵用蚯蚓比用米饭、面团或商品饵要好。蚯蚓要选小的,1.5-2cm长,盖住鱼钩稍露出一点点头尾即可。如鱼咬钩不积极,应使用粘饵。如手头没有,可从装诱饵的瓶子里倒些液体出来,将蚯蚓在里面蘸一下再下钩。这样可增加鱼咬钩的冲动,增加鱼获。很快,大鲫鱼便少了很多机会,这时大鲫鱼便有了解馋机会的缘.

梅雨季节开始和整个夏季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天气变化无常,水中就会出现缺氧现象,特别是早晨,你到了塘边,由于缺氧,鱼基本上都不会吃由诱饵的,而且你会看到一群一群地全部浮上水面,有的隐在离水面5到10公分的位置缓慢移动着,而有的则是把嘴巴直接翘出水面吸氧。这个时候底部窝处基本是无鱼觅食,打浮钓法就可以起作用了,其方法如下:

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七星漂组线上竿(一般用0.8的主线、0.6的子线、秀6号单钩、不挂铅皮)。

2)把七星漂抹至离钩约5公分处,挂蚯蚓抛至鱼经常出现或经过处静候着,一般在5到10分钟左右就会有鱼动钩的,(见七星漂迅速下沉就起竿)。

3)注意事项:

a.站着抛竿坐下钓,以免人体吓跑鱼群;

b.尽量站在逆光处,以免人体的倒影惊动鱼群;

c.蚓抛必须用活体,它的扭动能够快速诱鱼;

待到了上午8点20分左右以后,鱼才会逐步下沉,那时候再布窝钓底,两个方法的垂钓都会让你渔乐无穷啊。WWW.dIaoYU007.Com

精选阅读

钓鱼脱钩跑鱼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在钓鱼过程中,时而会遇到已中钩的鱼儿被逃脱了,且逃脱的多数是大鱼。下面例举的,就是吾经常犯的错误,人为因素方面的常见的逃鱼原因。

一、鱼钩选择不当

1)栓钩不牢

当鱼含钩而去,栓钩的线头仅余几个小圈圈时,后悔不巳,怪谁?怪自己栓钩时不细心,没将浮线抽紧固牢。同犯这种低级错误鱼友,估计为数不少。

2)鱼钩太小

钩小,钩的口门就小,能钩住鱼嘴的肉组织就少。鱼钩越小,抗拉能力越差,小钩钓到大鱼时,很容易发生直钩逃鱼的现象。选择钓大鱼的鱼钩时,尽量比照鱼嘴的三分之一选择钩门,钩条应选粗一点滴。

3)鱼钩太孬

购买的鱼钩质量不佳,淬火太嫩或老,被鱼拉直或拉断,造成逃鱼。下一次买钩,该会记住检查一下鱼钩的质量吧。

二、脑线匹配不当

1)脑线太短,饵钩入鱼嘴尚浅,钩挂得太嫩而逃鱼。钓大鱼,脑线宜长不宜短,脑线宜长,吃口才深。

2)脑线与主线匹配不正确,脑线用得太细,搭配失衡,溜鱼时稍有不当,抗不住大鱼冲击力而线断。

3)不少肉食性鱼类,口中有利齿,也能磨断脑线而逃。

三、杨竿时机不当

鱼正在吞、吐鱼饵之间,该杨竿时没杨竿,不该杨竿时偏偏杨了竿,标汛没把握准,往往是错过了杨竿的最佳时机,不中或仅钩在少许鱼嘴皮上,造成逃鱼。钓大鱼,杨竿的时机宜迟不宜早,钓肉食性鱼类,更宜如此。

四、面饵配制不当

为了让面饵耐远抛,耐泡,耐小鱼的啃食,将面饵制得又硬又粘,殊不知,被包果在其中的鱼钩,得克服面饵硬、粘的阻力后,才能刺入鱼嘴,刺入鱼嘴很浅,鱼逃易。除非必要,面饵应宜散不宜粘,宜软不宜硬。

五、溜鱼不当

1)大鱼上钩,自恃竿硬线粗钩大,以为大鱼逃不了。 鱼要线不给,把以柔克刚丢在脑后,一昧对拉,硬抗不松线,最终,往往是鱼钩划裂鱼嘴,或者脑线断。

2)获鱼心切,过早地将大鱼提至水面。鱼的体力未耗尽,鱼怕光,会在水面上拼命挣扎,几板几不板,其结果往往是煮熟的鸭子飞了。让鱼在水皮下,多溜它几分钟,溜瘫它就那么难?

3)和鱼拔河的时候,一般脱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中鱼那一瞬间应该朝鱼走的方向,呈垂直方向拉,你要和它歪着拉,斜牵着溜鱼;它往远处走,你就沿着河堤走和拉,它沿着河堤走,你就往身边身前拉,采用上下左右的 8 字型溜鱼,始终让鱼有力用不上。千万不要和大鱼正面拔河!

六、跑鱼的其它原因

见鱼标左右扭动、接着快速下沉,杨竿鱼在线,美滋滋地溜啊溜 ,突地,鱼钩却不明不白地弹了回来,咋个鱼就跑了呢?没搞明白索?告诉你吧,这种情形,多半是鱼碰线而中钩,鱼钩刺在鱼体上,鱼脱钩而去,正常得很塞。不信呀?钩上的鱼甲或脑线上沾的鱼涎可以作证哈。

垂钓多年,犯错不少,教训亦多,总结之,助鱼友们完美细节,能助你鱼难逃。 仔细地查找水边垂钓时的逃鱼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认真完善每一个可能跑鱼的细节,就可以做到,常在水边走,尽量少湿鞋

路亚黑鱼时脱钩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们在路亚作钓黑鱼时,往往会遇到黑鱼已经攻击并且水面泛起水花,这时候提竿却出现水面一片涟漪,然后雷蛙上空空如也黑鱼跑的无影无踪,很多人就非常郁闷,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问题呢?

其实,这里面关系到了很多因素,收线黑鱼在水下攻击的角度误差的问题,因为黑鱼虽然在白天也是靠视觉捕食的鱼类,但是它的视力较之其他淡水肉食性鱼类来讲算是比较差的,再加上因为有水下光线折射的误差率(这个不难理解,比如,你一根筷子插入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中 你就会发现筷子变形了)其实黑鱼也很有可能在攻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视觉上的误差,有时候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也需要攻击数次才能得手,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攻击,首先不要急于提竿,要确定黑鱼真正咬住后再考虑扬竿作合。因为有时候黑鱼的工具会出现MISS,所以如果黑鱼第一次攻击不中,我们大可以继续收线做动作,直至黑鱼再次攻击中鱼为止。

还有就是雷蛙的入水角度呈现的姿态的问题,因为蛙类拟饵或是蛋形的,特别是蛋形的拟饵,角度的问题决定着黑鱼攻击后的入口的角度,以及拟饵的大小是否适合黑鱼入口,如果拟饵在水中角度不理想那么肯定会影响黑鱼攻击时入口的效果,蛋形的拟饵可以考虑更改配重重心来改变拟饵在水中的倾斜角度,大家可以在自家的脸盆或鱼缸里的实验,一般3045度的倾斜角度是比较合适的,还有就是黑鱼在攻击拟饵瞬间 再将拟饵带入水中这个时候,黑鱼可能只咬住了小点点或咬住拟饵的位置并没有在钩子的位置,并且在黑鱼作出再次调整的时候 有些拟饵会因为自身浮力而自行浮出水面,造成水面炸水而无鱼的问题。

另外,在一些野生的雷场,因为我们人类是外来的,所以一些野生环境中的鱼对于周围的环境都非常警觉,所以就要做到脚步轻、不要大声说话,人多也要慢慢的走和小声说话交流,(因为以前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去了5、6个人,因为很兴奋,所以无论是脚步声还是说话的声音都很大,在那里中了一条黑鱼之后就再无咬口出现,最后我们静静的分散开,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咬口有开始出现了。)来到一处新雷场一定要先巡视一番,多走走看一看,了解一下顺便看一下雷场水中的动向,然后再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标点,并且身着的衣服最好不要与周围的环境差异过大,并且尽量避免自己的影子映入水中。以免惊扰到鱼。一旦鱼警觉起来,估计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鲜有咬口出现了。

提竿作合的时机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跟实际的情况以及黑鱼的的大小也有关系,很多通用理论比如 读秒、走线论 都是有些道理的,这个关键还是看自己总结当地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才是正确的,理论只是都是仅供参考的,不能死记硬背。

还有就是路亚黑鱼的最佳时间段,一般早上和傍晚阶段(特别是的夏季)仍是最好的时间段,中午到下午4点之前的这段时间 效果并不好,并且我们自己钓鱼的人也会因为温度过高也会感觉不舒服。

浮漂自动长目三个原因及对策方法


在使用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浮漂自动高出一目二目,这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学到的、听到的钓鱼知识都是说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连钓线也会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数越钓越少才对,怎么会自动长目呢?

浮漂长目是客观事实,但由于各种原因,浮漂自动长目的真相被钓手自己给掩盖了,所以感到疑惑不解,其中也包括一些老钓手。少量的长目误以会是钓点有深浅或者自己调的钓目不准;更换过脑线以为是脑线加长了;也有钓者认为钓点鱼多,鱼托住了鱼钩沉不下去了。分析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有三个,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保持钓组原有的灵敏度,才能钓出好的效果。

一、水底的水密度增大使钩饵变轻

这种情况往往在竞技鱼场或高密度鱼塘休闲钓时发生,野钓较少。钓手连续不断抛饵引鱼,商品粉饵雾化,大批鱼进窝搅动,使水底的水质变得混浊不堪,水的密度下层比上中层加大,钩饵到达这里所产生的浮力自然就增大,浮漂就到不了原定的钓目。也有的钓场,底部淤泥和残存的食料较厚,鱼争食新饵时不断搅动使其水底同样变浊。应对方法有四种:

1.在悬坠上加少量铅片,钓目不变;

2.改变原定钓目,延长水线、上移浮漂;

3.减少铅片(或不变)加大调目钓离底;

4.不改变调目和钓目,但抛钩离开饵窝中心区域、改钓窝边沿,过一段时间再钓中心区。

四种方法各有特点,根据大师和高手们的经验,采用后面二种方法通常较好。

二、水面有悬浮物,风线没有沉下去

调漂时压线入水,钓的过程中遇到油污等悬浮物,风线漂在水面上沉不下去,或者水浅怕惊鱼不敢压竿入水,致使钓目抬升。这个原因比较好理解,但应对方法如果出错,将带来负面效果:原来鱼讯虽少总还有,调错了方向有可能一点鱼讯都没有。

比如原先钓二目,鱼咬钩很有规律,长目到三目后,情况变坏,那么此时应把浮漂往上移一目改钓四目,而不能往下移一目试图恢复钓二目。否则会适得其反,把已经上抬饵钩再提高,进一步恶化了鱼就食的良好条件。当然主线用比重大的碳素线不压竿,风线也能自然沉下去,这种情况就不会存在了。

三、钓线的延伸

尼龙线具有较大的延伸性,这是钓友都有体验的。与弹性不同,延伸后的钓线不会再缩短。当钓到大鱼或者连续钓上较多较大规格的对象鱼后,钓线不可避免的都要延伸一定的长度。浮漂以下的主线和脑线的延伸反映到鱼漂上就是长目。钓点越深,长目现象就越明显。

所以钓者在关注脑线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主线的使用命。钓线延伸引起的自动长目后果大多是鱼讯变少、抬漂增多、鱼易脱钩等。应对的办法就是重新找底复核一下,下移浮漂,找到最佳钓目就可以解决。

钓鱼忽然断口了?5大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我们在垂钓黑坑时,经常会遇到断口的现象,出现断口,有时候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鱼口,但有时候就会持续出现好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的鱼口,普遍我们在黑坑垂钓的时间为4小时,在鱼断口时,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很容易出现渔获寥寥无几的局面。鱼出现断口,莫非就是天气温度的影响、水中氧含量的影响,旁边钓手饵料味型独特把鱼诱去的影响、窝中有攻击性的鱼类或者是陈年的老滑鱼入了窝等五种情况。

天气温度的影响

正当我们在持续上鱼时,突然出现了断口的现象,我们需要考虑天气温度的影响,在黑坑垂钓时,有一种特性就是温度越低时,饵料的味型就要越浓烈,温度越高时,饵料的味型就要越清淡,在长时间出现鱼断口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饵料的味型来解决由于温度影响出现断口的现象。

水中氧含量的影响

水中缺氧鱼会出现大规模的浮头,这也是我们在持续上鱼时,突然出现鱼断口的重要影响因素,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鱼塘老板打氧的方式来解决长时间断口的现象,倘若鱼塘老板不愿意开氧机,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换钓位了,尽可能把位置换在出入水口的位置,或者是有水草的位置,这样的位置一般来说含氧量是比较高的,也可以在饵料上进行调整,加入刺激性的复合果味添加剂,也能解决氧含量引起的影响。

旁边钓手饵料味型把鱼诱走

在我们持续上鱼时,旁边突然来了钓手,其所用的饵料味型特腥或者特香时,我们有可能就会出现鱼断口的局面,因为鱼都给诱走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加大饵料味型的浓度,通过快频率把鱼诱惑回来,二是调整位置,远离这种钓手。

窝中有攻击性的鱼类

窝中有攻击性鱼类入窝最明显的特性是突然全面鱼断口,就连小鱼也没有,窝中会不断出现泡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最好使用飞铅钓法进行逗钓,通过动态的诱惑把攻击性的鱼类钓上来,倘若长时间未能钓获攻击性鱼类时,我们就要进行合理的调换钓位,倘若把攻击性鱼类钓获起来时,长时间未能恢复正常鱼口时,也要调换钓位。

陈年的老滑鱼入了窝

当老滑鱼入窝,持续的鱼口会变得很“腻口”,浮漂的信号就会出得很犹豫,出现的口似口非口,且很容易锚鱼,一旦锚鱼鱼就会立马出现断口,为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饵料的味型上做调整,把饵料换成投放的窝料,例如原塘颗粒等那些味道清淡的饵料,然后再调整饵料的比重,尽可能让饵料的状态轻、软。倘若长时间还是未能钓获滑口鱼,而且出现长时间的断口现象,我们就应该调换钓位,重新做窝。

本文小结

一.天气温度影响导致鱼断口时,温度越低时,饵料的味型就要越浓烈,温度越高时,饵料的味型就要越清淡。

二.水中氧含量的影响导致鱼断口时,尽可能把位置换在出入水口的位置,或者是有水草的位置,加入刺激性的复合果味添加剂逼鱼开口。

三.旁边钓手饵料味型独特把鱼诱去导致鱼断口时,饵料的味道要大于旁边的钓手,抛竿节奏要比旁边钓手快。

四.窝中有攻击性的鱼类导致鱼断口时,要么就把其钓起来,观看能否恢复正常鱼口,倘若不能就赶紧换位置,要么就直接换位置。

五.陈年的老滑鱼入了窝导致鱼断口时,我们需要把饵料的味型降低,最好用窝料做钓饵,倘若依旧未能恢复正常鱼口,就应该调换钓位,重新做窝。

窝中有鱼,但不吃饵的四大原因及对策


很多钓鱼人在外出垂钓时都会有出现的困扰,明明可以看到窝中有很多鱼,但是鱼就是不吃饵。鱼不吃饵是受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饵料、鱼钩、钓线、气候等等。下面小编就来跟钓友们分享一下窝中有鱼但不吃饵的四大原因及对策。

1.饵料是否雾化过度

若果饵料雾化的太好,就会引诱来很多鱼,随而来的就是窝会很大、窝内也会很乱,从而导致水比较浑浊,鱼类只能味道很难咬到饵。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换饵料,控制好雾化的度,使引来的鱼可以吃到饵。

2.饵料味道是否过腥、过香

如果饵料的味道过重的话,引诱到窝中的鱼很比较杂,也比较乱。鱼类可能只是在窝边来回游动,而不入窝吃饵。所以需要调整饵料的配制,在调制过程中喜欢加一些羊油、麝香等小药时要注意它的量。

3.鱼是否被钓猾或已偏食

由于每天来钓鱼的人不胜其数,有一些鱼已经产生免疫,它们不会轻易去咬钩,被我们称作滑头鱼。在种水域如果再用普通的钓饵和钓法是很难再中鱼的。所以我们要用不常用的钩饵和钓法,对于鱼获才可能会有所帮助。钓这种鱼的时候,可以采用调调钝钓钝、浮标为调2目钓3目的状态。

4.钓饵是否对路

如果遇到用平时可以中鱼的钩饵再钓鱼的时候发现鱼却不上钩这种情况,不用觉得奇怪,由于天气、水情和季节性等的变化,应该是鱼的口味发生了也发生了变化。如果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可以根据这些变化来找不中鱼的原因;如果在自己不熟悉的区域,但可以确定有鱼的情况下,首选可以对鱼钩的饵料做一下调换。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找问题的出现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相信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愿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可不用再为其烦恼了,知道其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鱼性之鱼上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鱼儿有上浮习惯,但什么原因什么时间上浮呢?在这里我们把鱼上浮分为主动上浮和被动上浮。

被动上浮

这是一种不情愿的无可奈何之举,迫使鱼儿上浮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阴天无风气压低,使水中溶氧不足,轻则鱼儿向上浮,重时鱼儿会将嘴伸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如果水中严重缺氧,鱼儿就会死亡。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后半夜,这时水中缺氧达到极点,因为经一夜,水中氧被鱼及各种耗氧原因耗尽,死鱼就从这时开始。如果早上出太阳,会产生光合作用,使水体增氧,或刮风搅动水体,可缓解或完全解除缺氧。造成这种情况的先决条件是水较肥,或鱼太多,水体面积小,加上天气的原因,这几个条件凑到一起,就会给鱼儿带来灾难。

还有就是各种被污染的水流进有鱼的水体,从电视上有时见到某处白花花地大面积死鱼,有的是被毒死的,有的是污水的进人造成缺氧,鱼被憋死。所以说以上这些情况使鱼儿被迫上浮,它们轻则像得了一场病,重则死亡,这时它们命尚顾不得,哪会咬钩?出钓时如赶上这种情况,应换钓场或干脆打道回府。

主动上浮

一般淡水鱼,它们最适宜的水温是20-30℃,在北方地区,只有夏天和初秋能提供这样的水温,当然这是就水的上层而言,在水底尤其是非常深的水底,那里仍是清凉谷此时众鱼儿会逐温逐氧上浮,这就为垂钓者提供了钓浮的可能和机会。

鱼儿最爱去的这个适温层和富氧层在哪里呢?使人看不见摸不着,这两个词似乎太虚太玄。不,许多有经验的钓友他们通过看,通过试钓,能很快找到鱼儿最爱去的地方。

先说看。如果在水的表层见到有鱼儿游动带来的水波和水纹,说明鱼儿就在水的上层,不论使用何种钓法,将钩下到30厘米或最多不超过50厘米的深度,就可能有鱼咬钩。

再说试钓。在看不到有鱼嬉游的条件下,根据气候情况分析鱼儿有可能会上浮,这时就可以进行试钓,或由浅向深,或由深到浅,在各个深度进行试钓,这是最有把握的找鱼方法。在一些水较深的池塘钓鲢鳙草鱼时,除了找边浅之外,钓浮也是可取之招。

滑口鲤鱼难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于按照天塘来说,刚开始几天上鱼效果很好,但随着钓鱼人的蜂拥而至,日子长了,塘里的鲤鱼就不开口了,这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在饵料上做文章。然而饵料就算是用上最贵的进口饵,也仍然是只见窝内鱼星乱冒,就是不见鱼儿咬钩。这就是所谓的鱼被钓猾了,特别是那些体形较大的鲤鱼,经过多次脱钩断线,是很难钓着了。

遇到这样的鱼情大多数钓友都是采取放弃白天而专攻夜钓的战术。因为他们认为:鱼儿白天不敢吃食,而晚上一定会觅食的,而实际情况似乎也真是这样,在白天都钓不着鱼时,晚上钓,往往会有所收获。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夜钓也只是开始还行,到后来无论你是前半夜还是后半夜,统统都是空军。这时大家就非常纳闷了:难道鱼绝食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鱼儿是不可能绝食的。为了生存,它们天天都要进食,可为什么就钓不着呢?这样的鲤鱼真的钓不着吗?我认为,只要鱼儿觅食,就一定能钓着!之所以钓不着,那是因为大家都只注重饵料而忽视了钓法。

常常看到有钓友千方百计打听什么秘方,当某种饵料在某个鱼塘钓上鱼来时,就会不断有人打听,而秘方持有人常常会神秘的遮掩,生怕别人知道了。但是,这样的秘方其寿命是很短暂的,很多都只是偶然性的。

针对这种狡猾的鲤鱼,特别是体型较大的猾鲤,我个人认为,除了在饵料上有所突破之外,最关键也是最应该做的还是要在钓法上要有所突破,即钓法比饵料更重要。只要方法得当,再老奸巨猾的鱼也逃不过钓者的一线一钩。

1、个人体会

下面,我就个人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谈一点看法,供大家借鉴和讨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猾鲤其猾在何处?为何难以钓上来?我个人认为有两点:一是鱼儿的觅食方式的改变,这是最主要的;二是这种塘,钓者往往会形成一两种所谓的特效饵,而这种特效饵的大量使用,鱼儿会对其产生巨大的戒心,从而导致不轻易取食。

大家都知道,开放鱼塘里的鱼绝大多数都是养殖鲤鱼,也就是人工用颗粒饲料喂养大的。由于精养鱼塘的鱼密度很大,吃食时都是抢食,所以,在开钓的头几天,会出现疯狂上鱼的情况,可随后就会出现一天不如一天的情况了,以至于到最后完全停口。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它们吃惯了硬颗粒食,而且是绝对没有危险存在的。那么,一旦不再投喂饲料因为开放塘一般都不专门投喂饲料,它们就会四处觅食,对于钩上的软饵团,其适口性比起硬颗粒来更佳,于是,它们就会不存戒心的大食而特食。

可是,随着大量的同类被钓走和不断的脱钩、断线,野生动物的本能会使它们除了对钩、线、坠等产生警觉外,渐渐地也会发现那各种各样的粒状饵料原来也是不能随便觅食的,那里边可能存在极大的危险!于是乎,它们就会逐渐拒绝食用粒状饵料,而专门觅食各种散饵。

其实,觅食各种微小的浮游散饵是鱼类最基本的生存方法。在野外生存的鱼类,是很少遇到较大的饵团,主要是靠觅食各种浮游生物生活,这是它们的本性,只不过精养以后人工投料,使它们改变了这种觅食方式。然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它们很快就会恢复与生俱来的觅食本性。如此就会出现窝内鱼儿乱翻可就是不咬钩的怪现象。因为,对于各种各样色、香、味俱佳的饵料产生的诱惑和生命的重要性相比,鱼儿也会选择后者,这也是其天生的本能反应。只有极个别贪嘴的年幼无知的鱼儿才会经不住诱惑而被偶尔钓起来。那些老奸巨猾的大鲤鱼是绝对不会上当的。

另外,由于开放鱼塘不专门投喂饲料,鱼儿主要靠觅食钓鱼人投喂的各种饵料生存,因为钓鱼人的饵料大多数采用鱼饲料加各种添加剂组成,虽然其基础料相同,但由于所加的添加剂的成份、香型、比例都不相同,所以可以说开放鱼塘的饵料是千奇百怪,鱼儿开始并不会有所选择,这也就是刚开始时用什么饵都上鱼的原因。

但慢慢的随着鱼儿戒心的增长,钓获量会大减,这时钓者会潜心寻找秘方饵料。当某一天一种配方饵料上鱼较多后,广大钓友都会争相采用,于是,这款饵料将会成为该塘的特效饵料。我就多次在渔具店里听到广大钓友谈钓经时说:某某塘只认天下无双;某某塘里只能用荒食才能钓着鱼;某某塘只能用纯鱼饲料等等。然而,因为人人都用同一款饵料,由于饵料单一,钓上几次鱼后,鱼儿很快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戒心,从而致使特效饵迅速变成无效饵,而钓者却不找原因,只是大叹鱼儿狡猾。

2、应对方法

知道了鱼儿狡猾的原因,下来我谈谈应对的方法。

在钓法上,根据我的观察,多数钓友在钓鲤鱼时,浮标调钓的都较灵,可能是考虑钓鲤鱼时钩上的饵料比重大、饵团也大,钓灵可以使饵重尽量多被浮标的浮力承担一点,从而达到钓组灵敏度更高;在饵料的状态上,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一种是饵开得很散,雾化的较快,下竿后饵料很快化散,浮标回升至调目,于是扬竿换饵,周而复始。可只见小杂鱼闹钩,不见中鱼。此类多数是想靠快速抛竿,形成雾化区以增强诱鱼;另一种则是饵开的很粘,以保持持钩性。此类可能是坚信钓鲤鱼要守而不能勤提竿,以免惊鱼。

对于钓猾鲤时,浮标调钓很灵,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当饵料雾化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浮标的浮力,会使钩从饵料中脱离,而猾鲤对粒状饵料是不轻易取食的,只取食雾化的散饵。也就是说:当钩上有饵还未化散时鱼是不吃的,而鱼取食散饵时,钩上又无饵。无饵之钩怎么能钓到鱼呢?

至于饵料的状态,我认为,应该适当开的散一点,保持一定的雾化速度,而不应该开得很粘,道理一样,鱼对粒状饵料有戒心;而保持雾化诱鱼是有道理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

这样,将两者相结合,在钓法上,我认为:钓猾鲤时,浮标调钓要钝一点,可采用调几钓几,或钓目略高于调目。而饵料要保持适当的雾化速度,按照一定的频率抛竿,就一定能在别人不上鱼的时候钓到鱼。

原因是:钓的钝,则当饵料化散后钩并不会从饵中脱离,而是埋于化散的饵料堆中,当鱼吸食散饵时,就会将钩一同吸入口中,这就好比用炸弹钩钓鱼的道理一样。而保持饵料适当的溶散性,就在于针对猾鲤不吸食团状饵料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的顺应鱼情而改变钓法了。

记得有一次我回乡下老家去玩。村子里有一个按天收费的鱼塘,没事干,我就去看别人钓鱼,正好有一个认识的钓友,他采用的就是钓灵,当时好象是调7钓2吧,饵料开的也很散。别人都小有收获,可他却还是空军。只见窝内鱼星点点,可就是不咬钩,正烦燥着哩,见我来了就大声报怨鱼狡猾难钓。

我观察他抛竿频率很高,饵料下去很快浮标就回升到7目,我捏了一团饵放入盆中,只见饵料入水即化,约不到1分钟就化完了,且呈现出完全散开之状。于是我建议调整雾化,见包里有2号918,就将饵料打散,加入少许918,调整后我投一团饵料入盆观察,只见饵入水后约5秒钟后开始雾化,饵团渐渐地胀大,约3分钟化散,饵团化完后并不呈完全散状而是呈现出毛绒絮状。这正是恰到好处,钩藏于这种状态的饵中,鱼是很难发现的。

接下来,我建议他加铅,改调7钓2为调3钓3,同时放慢抛竿频率。这样一来,不到10分钟就上了一条鲤鱼。那天鱼情不错,当他钓上第二条鱼时,家人叫我回去吃饭就走了,过后问他,他高兴的说那天共钓获10多斤,钓得老板脸黑得象炭,别的钓友眼中冒火。哈哈哈

对于用饵来说,对付猾鲤,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死认什么特效饵,那样只能是走进死胡同。

当大家都在使用某一、两款所谓的特效饵而效果并不是很好时,一定不要盲目跟随。因为前面说过,猾鲤对这种味型、香型的饵存在戒心了,不会轻易去吃的,常会去觅食一些不常见的食物。所以,这时就要求变、求新,大胆使用别人不用的饵料。

要记住,这种开放鱼塘,鱼是没有口癖的,唯一的口癖大概就是从小吃到大的颗粒饲料了。但到了这里,为了生存,它们啥都会吃的,而且会吃得小心翼翼,同时因为常见的饵料中存在危险,所以当它们发现一种不太常见的食物时,反而会放松警惕去吸食了。

前几天,我们俱乐部举行了一次活动,在一个全天开放的鱼塘钓混养比赛。该塘已开放多年,平时常有人钓,俱乐部多数会员都是这儿的常客。可这塘里的鱼实在是太狡猾,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钓获量都不大,还常常出现全场空军的现象。特别是比赛的前两周,在这个塘曾举行过一次小型比赛,可那次全场30多人,只钓获一条鲤鱼。

当时俱乐部多数会员听说是这个塘,就半途退出不参加了,我因为是从来没去过,所以去了。那天,我用钓鱼王的钟馗鲤和中华鲤开了两份饵,采用调5钓5的方法,4米5手竿,5个小时的比赛共钓获鲤鱼2条,白鲢1条,鲫鱼4条。

而其它会员包括非会员全塘共12人,除1人钓获1条鲫鱼外,其余都是空军。他们除钓法上普遍采用钓灵外,饵料是清一色的丸九饵即这个塘的特效饵。结果是国产饵打败了进口饵,而他们还都不相信我用的是纯国产饵,真是好笑。

说到这儿,有钓友可能要说:那采用传统钓是不是更好呢?传统钓因坠子到底,饵料化散钩也不会和饵脱离,这点我想在理论上是可行,只不过我没试过,不敢妄言,有兴趣的钓友可以试试。

总之,钓鱼,其道理很简单,关键是看钓手怎样去运用和应对。猾鲤再狡猾,它也只是鱼,是低智商的动物,绝对斗不过人的,我们在平时钓鱼时多动脑筋想,不要用惯性思维,不钻牛角尖,顺应鱼情,善于变化,就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夏天鱼难钓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在垂钓活动中,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永远是第一位的,夏季尤为突出。夏钓中流传的鱼谚夏天到,鱼难钓就说明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夏季的天气变化快,起伏大,直接或间接地给垂钓带来影响。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天气变化特征及对鱼类的影响,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对策,才能取得好成绩。

一、高温影响

入 夏后,特别是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间,江淮地区气温很高,早晚气温都达到25℃以上,中午高温时段甚至超过35℃以上。我们要钓鱼,首先就要了解所 钓鱼种对温度、含氧量及温差的耐受力,寻找最佳天气、时段、钓场予以应对。就我们常钓的鱼类如:鲫鱼、鲤鱼、翘嘴、草鱼、鳊鱼都属于喜暖怕高温的鱼类,我 查阅了有关专业的鱼类养殖资料发现,当水温达到32℃时就到了以上几种鱼类觅食温度的上限。当水温达到或超过这个数值时,鱼类就会基本停止觅食,尽管你的 饵料再好、技术再全面也是枉然。难怪有很多钓友感叹神仙难钓午时鱼。

自然界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在了解了鱼类的这些习性、需求后,就应该趋利避害地去寻找对策,去服务鱼类,以寻求收获的最大化。在应对高温对垂钓的影响时主要对策有:

1、钓早晚

夏 季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早晚的温度还是比较凉爽的。此时段气温一般在2025℃居多,这是多数鱼类觅食的最佳温度。特别是天刚亮晨风习习凉爽怡人,水生 植物开始光合作用而向水体释放氧气,此时气压较高,鱼儿食欲旺盛,会纷纷游到岸边觅食。到傍晚时段,气温、水温逐步下降,鱼儿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岸边来 晚餐。此时在近岸浅水区下竿,会有较好收获。

2、钓深钓荫

夏季白天尽管温度很高,但在不同深度的水体里其水温是不同的,水温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状态。此时,老钓手也正是了解了鱼类的这个习性而常将窝子打在深水区,实践证明其效果确实比浅水区好。

夏季水温高主要是受阳光辐射热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如:桥洞旁、树荫下、水草的背荫处,其水温都要明显低于阳光辐射区,鱼类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这些,于是,但凡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多成为它们乐于逗留避暑的地方,我们如在此下竿,定不会令你失望。

3、钓降温

夏 季天气并不是一直高温酷热,如遇连续几天阴雨,或梅雨季节或连刮北风、西北风,或下大雨,或雷阵雨过后,气温水温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含氧量增加,我们 应抢占这样凉爽的天气。因为雨水的作用会将岸边的天然食物带入水中而成为鱼类的美餐,所以,鱼类活性增加觅食积极,因而钓获量会有显著增加。

4、夜钓

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这是钓友们长期垂钓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夏季垂钓有着指导意义。常钓的鱼 类生理上有几个共性:喜温怕热、趋弱光怕强光、喜静怕嘈声。我们选择夜钓正是为了满足鱼类的这些喜好。夜晚温度适宜、环境安静、没有白天强烈的光照,鱼类 有安全感,所以敢大胆到近岸觅食,更由于水温凉爽含氧量高,所以,鱼类会胃口大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此时钓者也可免受白天酷热的折磨,因而广受钓友们 的喜爱。

二、高湿影响

在 影响夏季钓效的因素中,除了高温影响外,空气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指标。空气湿度直接作用于水体,影响着水体的温度变化,影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 换,对水体的含氧量产生影响,最终影响鱼类的活动及觅食。当空气干燥、水体与空气置换状况良好时,水体的温度降低含氧量就高,鱼类的行为就活跃觅食就积 极,反之,鱼类就会停口。钓鱼人往往多注意、重视温度的变化对鱼类的影响而忽视空气湿度的变化,当鱼不吃钩时常常是一头雾水。

就 夏季来讲,当出现空气湿度超过70%以上时,多会出现轻雾的天气,尤其是山区更明显。由此民间就有冬雾雨,夏雾热的说法。实践证明,夏季如果出现上雾 (多无风)的天气时,鱼类是基本停口的,常常要等到大雾散去后,鱼类才会陆续开口觅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水体里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水草,它们在太阳的照 射下才会产生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当出现空气湿度较大时,阻挡或削弱了阳光的照射,使其不能或减少了光合作用,不能补充水体鱼类所需要的氧气,使鱼类的正常 生存条件受到了破坏,从而导致鱼类食欲下降或停口,所以,我们在选择出钓天气时,要避开这样的天气或等雾散后再下竿。夏季如遇到高湿的梅雨季或下雾的天气 时,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找地势开阔水面较大的水域

由于地势开阔水面较大的水域一般风力较大有风浪,能够加速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空气与水体的置换,增加水体含氧量,所以鱼类的食欲要强一些。

2、找活水的地方下竿

鱼类活动和觅食很多情况下是受水体含氧量影响的。活动的水体比死水的含氧量要高,又因为活水比死水温度要低,活水中饵料来源也要比死水丰富,所以,活水中的鱼类食欲要强很多。

3、选迎风处打窝

其 实,找迎风处做钓点,主要也是考虑水体含氧量及温度的影响。在相对较小的水域里,周边多有遮挡物影响空气的流通,这样,背风处水体与空气交换就受限制,水 温较高含氧量偏低,而迎风处这样的局面就不同,有风、有浪、水体就会有缓流,从而使含氧量增加,当鱼类感觉舒适了就会有一定的觅食愿望。

4、看风行事

夏季的不同风向也影响着空气湿度及温度。一般刮东南、南、西南风空气湿度大温度高,不怪有东南风雨祖宗的民谣,说明刮以上风向时空气湿度大,下雨概率大,而刮西、西北、北、及东风空气湿度较小,钓友要注意当地风向变化的规律,选择合适的风向出行。

气压与钓鱼的关系及对策分析


所谓气压,是我们钓鱼人通常讲的(非专业的)就是晴天、雨天、雪天、雾天、温度、温差、风向、风几级、气压等几个主要因素之一。影响钓鱼往往是多个天气因素同时在起作用。完全的好天气指鱼儿在24小时期间食欲(吃口)旺盛,甚至平常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鱼儿也会下降到低沉吃饵,被我们频频钓上来的情况,一年当中也是难得碰到几次的。

本文就气压如何影响钓鱼,浅谈一下我的体会。一年四季当中,秋季(9月、10月、11月),冬季(12月、1月、2月),春季(3月、4月、5月),夏(6月、7月、8月),秋、冬季气压比较高(杭州地区会高于年平均大气压1013百帕),而且气压比较稳定,春、夏季气压比较低,而且不稳定,许多时间气压低于年平均大气压,有时24小时当中气压会变化十几百帕,对鱼儿的食欲(吃口)影响很大。气压高水中容氧高,鱼儿食欲(吃口)旺,瞟一立直就有吃口,并且吃口不断,吃口大,瞟相反映大,动作标准,就频频上鱼,在底沉还会钓起许多平时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鱼,往往大爽。气压低(有时我们人也会感到闷),低于1000百帕,水中容氧量大大降低,鱼儿比我们人的敏感度更高,此时,鱼儿食欲(吃口)大减,甚至完全没有吃口,钓鱼收获不大,甚至白板,就很郁闷 。

那么,如何应对气压低,钓鱼又不白板呢?我认为,一天24小时当中,要针对气压的变化,随时变化钓法,钓的水层,这样完全白板就不太会发生。

首先,钓的水层根据气压的变化要随时调整。举例说明:2007年5月12日老洪鱼排一个杭州钓友(年轻的谢老板),在我旁边钓,早上7时之前气压在998百帕,钓3米左右不时有弯弯片钓上来,此时沉底钓基本没有鱼儿吃口。随着气压的渐渐升高(当天的气压下午升高到1005百帕),后来在3米左右没有吃口了,调到4米又有吃口了,钓了一段时间又没有吃口了,再往下调到5米左右又有吃口了,就这样吃晚饭前调到底沉也有吃口了,不时的钓起黄尾巴,所以,随着气压的升高,钓层应渐渐下降。

其次,在这种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开始肯定是在钓浮有吃口,钓浮可以用拉饵,会比搓饵收获更大。

再次,可以定钓目标鱼。比如,专钓白花,白花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气压的变化对它影响没那么大。举例说明:2007年5月12日当天上午水边行用盘车专钓白花,当时气压比较低,几条白花都在3米左右水层钓上来的。白花在吃饵时都能看到(不夸张的),后来气压渐渐升高,我钓起的2条白花都在5米左右的水层了。

总之,我认为钓鱼,特别是野钓要时时应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气压的变化,改变自己的钓法会有收获,不吃白板。

另外,提醒一下有气压表的钓友,要使气压表指示的气压比较准确,务必先将自己的气压表的海拔高度调准到你所在地的海拔高度, 高度准确了指示的气压才准确。因为杭州买的气压表上面设定的海拔高度是杭州的平均海拔高度63米,如果找不到你所在的办公楼位置或者家里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我提供一个文一西路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大门口的柏油地面位置的海拔高度为4.8米,杭州的钓友可以辛苦一趟到此地调准海拔高度。只有这样,有气压表的钓友之间讲的气压值才有可比性。

鲫鱼脱钩的5大原因和应对策略


面对鲫鱼脱钩,一定要善于总结原因,才能避免脱钩现象的发生。鲫鱼脱钩的5大原因:

1.鱼竿硬度

在鱼竿的选择问题上,一定要重视。不仅要根据水域的特点、季节等因素来确定鱼竿的长度,还要根据作钓的整体环境来确定鱼竿的硬度。虽然硬竿有起鱼快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跑鱼。

钓鲫鱼尽量避免使用极硬竿,选稍微偏软一些的鱼竿往往效果更好。

2.鱼钩规格

鱼钩的规格出了问题,也是造成跑鱼频发的原因之一。当鱼钩太小、刺鱼不稳时,就很容易造成鱼儿脱钩,此时很多钓友都会采取更换更大型号的鱼钩,但其实此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鱼钩更大,刺鱼更浅,则更容易跑鱼。

在钓鲫鱼时,最好采用型号合适的鱼钩施钓,并且钩尖的部位一定要足够锋利,才能一举钓获鲫鱼。另外绑钩最好将子线在钩柄上饶5圈以上,让子线位于钩柄内侧,确保绑钩牢固,且刺鱼角度正确。

3.饵料口味

当饵料的口味不太理想时,即使鲫鱼吸食了钩饵,也会因为口味不佳而将其反吐出来,此时会产生有鱼上钩的假象,就算提竿,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钓鲫鱼一定要选择适口性佳的饵料,才能快速地吸引鱼儿咬钩,且避免吐饵的发生,从而将鲫鱼脱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调钓灵钝

调钓是作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调钓过于灵敏,则会让小小的碰钩扩大数倍,提竿就会出现空钩现象。但如调钓太钝,就容易错失实在的鱼口。为了降低脱钩几率,一代金要尽量让调钓达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5.扬竿动作

当扬竿环节出了差错,也极有可能造成脱钩。很多钓友习惯性地用大臂施力去扬竿,其实这种扬竿方式是不规范的,很容易出现跑鱼。

规范的扬竿动作(分三步):

1.当发现有鱼儿咬钩的迹象之后,要用腕部施力,尽可能使鱼钩牢固地挂到鱼嘴上;

2.然后通过拉伸的手感初步判断鱼的体重;

3.再根据鱼的体重判断是要直接飞鱼还是继续遛鱼。

一般情况下,若是鱼儿的体重偏轻的话,是可以直接飞鱼的。但是如果鱼儿的体重偏重,就一定要先遛鱼。

浅谈海钓海竿远投钓法及对策


我国海疆辽阔,海岸线蜿蜒曲折,岛礁星罗棋布,可供钓取的海洋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海钓活动有如雨后春笋,发展蓬勃异军突起。

海钓队伍不断壮大,自然鱼水资源却日趋萎缩,弹丸之地人流如潮,钓竿密布司空见惯。跻身人多鱼稀的海滩上练竿,欲在钓获量方面独领风骚,除需要精通海钓综合知识,以远取胜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海岸钓经验,浅谈海竿远投钓法及其对策,希望对初习者能有所帮助。

一、钓具装备钓竿:

钓竿以玻璃纤维质钓竿最普及,碳素纤维质钓竿为最好。其优点是重量轻,竿径细,弹性好,负荷强度大。竿体长度应依据钓手的身高和钓位环境而定,中高个身材用4.25――4.50米长钓竿为佳。如钓位场地狭小,身后有乱石、枝条、杂草等障碍物,建议使用短竿,但最低不应低于3米,否则将严重影响抛投距离。至于选择振出式远投竿还是并继式远投竿,则要看个人的喜好和经济实力。不管何种样式的钓竿,号数都应控制在35――40号之间。

绕线轮:

目前使用最多的绕线轮是旋压式绕线轮,它的优点是出线阻力小,收线速度快,不易乱线,维修保养方便。旋压式绕线轮设有曳力装置,可调控出线力度,具有缓冲作用,可以保护钓竿免受损伤,且能防止大鱼断线逃遁。如经济条件允许,推荐配置大型旋压式远投轮,蓄线杯槽宽而浅,出线流畅收线省劲。

钓线:

钓线包括主线、头线、坠绳和脑线。

(1)主线:

缠绕在绕线轮上的长线,抗拉强度大于脑线。在保证抗拉强度的基础上,线径应当是越细越好,能有效地延长抛投距离。

尼龙线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钓线,它的优点是拉力强,透明度高,售价便宜。不足之处是记忆性强,易老化变硬,打结或挤压变形易出现硬伤,抗拉强度大打折扣。

锦纶线又称编织线,抗拉强度是尼龙线的两倍,柔软无记忆,耐磨不怕挤压。因售价偏贵,问津者寥寥无几。

(2)头线:

连接在主线前端的一段钓线,一般长度在8米左右较为合适,线径应大于主线2号,以满足抛投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确保钓组不至于因放鞭而一去不复返。为防止钓组挂底祸及主线,可在头线的后端或主线的前端再系上一死扣,到时只要用力拉扯即可与主线断开,保护高价位主线免遭损失。

(3)坠绳:

坠绳亦称钓组线,前端捆绑钓坠,后端与头线相接,1.2米内等距离设置钓钩共3枚。由多股尼龙丝编织而成,耐磨擦抗划伤,在多礁石钓点使用,能减少单股头线划伤几率,从而有效保护钓组。

(4)脑线:

脑线就是连接坠绳和钓钩之间的短线,又称绑钩线,其抗拉强度一般应小于主线,以防钓钩挂底,致使主线半路出家。

脑线的线径要求不严格,只要不超过主线,线径粗一点倒也无妨,不然,钓组在长途回撤过程中,中钩的猎物会因兜水而不停地旋转,脑线跟着也会扭曲损伤,有时眼见着战利品即将出水,脑线却啵的一声断掉,功亏一篑,追悔莫及。

至于钓坠、钓钩,因其属于低值易耗品,只要与钓竿和所钓对象鱼相匹配即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另外,诸如支竿架、钓具包、钓箱、钓装、偏光镜、抄网、配件盒、水手刀和助投漂之类的辅助钓具,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可以选择高档次名牌产品,也可以用物美价廉的货色替代。总之,需要则买,可有可无的随心情好了。

二、抛投要领1、抛投姿势

(1)背投法:

又称劈投法。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面向目标,右手握住竿体固定绕线轮支座部位,用食指勾住钓线,左手扳起拨线架,绕线轮向下。左手握住竿柄,将钓竿举过头顶,竿梢垂向后下方,借助手臂和弓背的力量向目标挥竿,当钓竿挥过头顶时,右手食指被弹开,钓坠射向前上方。

(2)斜投法:

又称抡投法。握竿的部位及基本姿势与背投法相同,将钓竿举过肩头在耳际旁,竿梢向右下方倾斜,铅坠可触地,身体随竿梢向右侧转。在瞬间回转身体的过程中,用手臂和拧腰的力量向目标挥竿,将钓坠射出。

(3)侧投法:

又称撩投法。握竿的部位及手法与前两种投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钓竿端于肩侧,抛投时随身体转动,在腰扭向目标的同时,右手向左前上方挑送,依靠钓竿的弹性将钓坠射出去。这种抛投动作轻松省力,但钓组运行范围内不能站人。

2、成败对策

(1)技术因素:

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技术发挥不稳定,人多拥挤便方寸大乱,新手常会把钓组投到邻位的钓点内。随着出钓次数渐多,抛投水平日长一线,经过勤学苦练,打哪指哪会逐渐绝迹。如能得到老钓鱼言传身教,改邪归正会更加神速。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技术性失误并非新人的专利,经验老到的钓鱼高手也会忙中出错,偶尔为之。老钓鱼投距不到位或偏离靶心多半与钓具有关,对新购置的钓具一时不适应,使用过程中手头没准,出手有失水准情有可原。高手失误无需见怪,人家基本功深厚,适应能力超强,会很快步入正轨。

(2)装备因素:

优质钓竿配置低档次绕线轮,抛投时出线不畅,甚至发生拨线架自动复位关闭,影响动作的连贯性;劣质钓竿配置高档绕线轮,抛投时竿体摇头晃脑,方向难掌握,出手畏首畏尾;钓坠太大太重,超过钓竿的承受力,发力时投鼠忌器担心伤竿,有力不敢使;钓坠太小太轻,对应钓竿调性则偏硬,抛投时竿体的弹性功能无法发挥到最佳状态,精准度和距离同样不敢恭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购钓具首先应注重其实用性,万万不可贪图便宜,以次充好。另外使用过程中也要做到配置合理,最好是固定组合钓竿和绕线轮。钓坠配重应参考钓竿的负荷强度,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要小才大用,否则极难修炼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3)环境因素:

狂风呼啸钓组顶风逆行,受强劲风力风向的阻碍,距离和方向无法控制,水平再高也无计可施。海流海浪湍急,铅坠入水后被激流冲动移位,会把多个钓组搅成一团,闹心不说还麻烦。

钓位崎岖不平,泥泞湿滑,重心难以平衡,无法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力量。身后障碍物遍布,钓组运行轨迹受限,钓位地势坡度陡峭,后高前低,站在那里腿都哆嗦,安敢分神去摆姿势瞄准目标。

所以,出钓前要考虑到气象条件是否达标,尽可能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施钓。要避开水情复杂的激流,并在钓位的选取上以安全。

鱼起浮的原因与垂钓攻略


钓鱼时遇到鱼起浮,神仙看了也发怵。可见鱼浮头以后基本是很难钓的,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鱼为什么会浮头,以及应对的方法。

1、因上下水层温差产生的急剧对流而引起的浮头

在夏秋高温季节,精养鱼池水质浓肥,白天上下层水溶氧差大,到午后上层水溶氧饱和,下层水严重缺氧,由于水的阻热力,风平浪静,是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果突然遇到雷阵雨或刮大风,使表层水剧烈下降,造成上下水层剧烈对流,上层溶氧较高的水迅速流亡下层,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尽,偿还痒债,而上层的水的溶氧被大量的耗尽时得不到大量的补充,因而使这样的鱼塘溶氧量迅速下降,造成缺氧浮头。

2、因水质过肥或败坏而引起的浮头

夏秋高温季节,吃水温度较高,加以大量的投料,使池水很肥,如果久晴不雨,有长期不加注新水,易使水质变肥(水色变黑)或败坏(因浮游植物繁殖过多而导致

3、因光合作用不强而浮头

由于阴雨连绵或大雾,致使光照较差,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水中溶氧补给较少,而水中的生物呼吸以及有机物分解不断的耗氧,以至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引起鱼类浮头

4、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头

由于水中的水蚤,轮虫大量繁殖,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水转清,水中溶氧主要依靠空气融入来补充,永远不能满足耗氧需求,引起浮头

四、针对鱼起浮情况常用钓法

当发现鱼类起浮时,我们需要适当的改变一下钓法来进行尝试。例如:放弃钓底,尝试改用钓飞铅、钓离底甚至是钓浮等等。通常情况下来说,把飞铅钓法或是钓行程运用得当,也等同于钓离底和钓浮。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飞铅钓法。

将铅皮向漂座的方向移动,每移动一段距离就等同于增大了饵料的摆幅半径、延长了饵料的下落时间,而将铅皮上移的量需要钓手自行来进行尝试,笔者经常以5cm为限,慢慢的通过移动铅皮,来尝试着搜索鱼层进行垂钓。

在使用飞铅钓法时,通常要选择漂身横截面较大的浮漂,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枣核形浮漂。这种浮漂通常横截面直接要比传统长身的浮漂要大,漂尾和漂脚都比较长,这种浮漂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大,钩饵的下沉时间也就更长。

同时超长的漂尾可以搜索更多的水层,在钩饵缓慢的下降过程中,不会错过鱼口。配合飞铅钓法时,抛投频率和饵料状态都需要控制。饵料方面包括雾化速度、持钩性和饵料状态,这是要根据鱼情和鱼类的健康程度来进行匹配的。通常情况来说,鱼体健康程度越高,目标鱼密度越高,可以使用的饵料味型越强,雾化状态越好;而鱼体的健康程度越差,与之相反。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群上浮原因及对策攻略》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技巧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