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钓鱼技巧。

1、夏季由于水生藻类的大量繁衍,水的透明度降低,水温升高,溶氧能力下降,再加上阴云,气压低等原因,选择钓点时需考虑,水线不宜太深。在出、入水口的汇水区有风浪,有水流往往是钓鱼的好地点。

2、水中小虾是大多数鱼喜欢的食物。虾不耐低氧,经常活动在沙石质的水底,在天亮后会退入深水区。虾的活动规律正和鲫鱼相似,钓鲫鱼可留心小虾的活动地。在有生活用水流入处,也是鲫鱼经常光顾之处。

3、夏日清晨和傍晚的气温比较凉爽,也是鱼觅食的高峰。上午在日照紫外线辐射穿透力对水层还尚未达到一定强度而使水温迅速上升的10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紫外线的逐渐减弱使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的5点钟后。这两段时间,浅水比深水降温快、增氧快使鱼儿“回头”快。所以,这时候,选择钓位,就不能再钓深、钓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4、夏天的白昼在烈日的照射下,水温会持续攀升,此时鱼出于本能大都向深水区和背阴处聚集。掌握鱼的这一活动规律,便可追鱼下钩。钓深不一定是水库最深的水域,但起码要在2米以上。而岸边有成排大树的水域因为阳光照不到,也是极佳的钓点。

5、水库靠岸边杂草丛生,有的地段稀,下钩最好选草多的地方,因为草密能遮光,鱼可在水下纳凉。再者,鱼到此觅到昆虫和浮游生物充饥,此处,水下有倒树也是好钓点。

6、水库大坝及坝的两侧 、大都为石块垒砌,石块之间, 形成许多空隙,如海竿使用组钩,很容易挂底,但坝湾处往往又是鱼儿聚集的地方,钓手最好使用舍弃坠的办法垂钓。

7、进水口附近由于不断有新水注入,氧气充足,饵料丰富,是各种鱼都喜欢聚集的地方。垂钓时,将钓点选在进水口附近的缓流之处,或是长有水草的地 方最好。

8、悬崖、陡坡,这样的钓位平时几乎没有人涉足,鱼儿摄食比较安心,警惕性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类钓点使用短杆就可以钓的比较深,非常适合手竿垂钓。

延伸阅读

适合野钓的10种绝佳钓位


1、入水处

在水库的上游或四周会有小溪流向库中流水,这里水势平缓,水流中会夹带鱼的食料,加之是流动水,溶氧量丰富,而且鱼在逆水而上的习惯,这里是首选的好钓点。

2、 河弯、河汊

野河河水急流而下,河弯处水流平缓,易存留食物,鱼喜欢在此歇息,觅食。所以经常有人讲,钓鱼钓河弯,一钓一整天。野河很多地方与一条条沟沟汊汊连接,鱼沿河边游动时,喜欢拐弯进汊。河汊处水窄水静,食物集中,是便于鱼栖息的最佳选地。

3、有水草,浮萍,树枝的地方

鱼喜欢在有水草的,浮萍的和树枝的地方生活,因为这些地方的实物较无草区丰富,尤其是草鱼更是喜欢水草区,在春季,这里也是鱼产卵的好地方。在夏季,这里是遮阳的地方。岸边树下,鱼比较喜欢,树上的虫子掉下来,是鱼的美味佳肴。所以,树多、特别是大树多的河边,是汇集鱼的地方。

4、两山包相夹的水湾

水湾的水较平静,风也会把水上的浮游生物刮到这里,这里食物丰富,适宜于鱼的栖息。

5、凸凹岸

凸凹岸边水面经常存积一些鱼类爱吃的东西,这样的地方如果水深合适、又有草,是鲫、鲤最爱光顾的地方。

6、伸向水中的突出部分

突出部位设钓位,因为可以把杆子伸到较远的水域,是钩饵投得更远,山包前也是鱼道,即鱼游弋来往的必经之路,这里设钓点,终于的概率较高。

7、牲畜鸭、鹅经常下水的地方

在湖泊,水库周围,有些水域是家畜家禽经常下水的地方,水中游粪便,鸭,鹅还会把水底的昆食料翻起,因此鱼儿经常到此处觅食,成为鱼较密集的地方。

8、人们经常洗涮的地方

水边有住家,人们经常到水里洗衣涮食品和菜蔬,这样的水域里的食料比较丰富,长此下去,鱼儿会游到这里觅食,这些地可作为钓点。

9、深浅交汇处

根据鱼有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中午游到深水区域避暑的习性,早晚钓浅滩中午钓深坑正好实践一下是否灵这时将给我们提供垂钓的时机。

10、老钓位

老钓位具备它的优势是经常有钓友在此处打窝聚窝、给鱼提供了一个粮仓储备处,不管大小鱼都会光顾这就给我们垂钓创造时机。

晚秋适合野钓的4种钓点,都是藏鱼的好地方


1、晚秋的鱼多在深水里活动,因为大多数时间深水的水温高于浅水,特别是光照弱的风天以及阴雨天,此时钓点明显应该选在深水区。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味钓深,若晴天上午10时后,光照强气温升高时,深水底层的鱼会上浮到中上层晒太阳。因为中上层水域透光升温快,这时要改底钓为半水钓,或曰“深中钓浅”。还有些鱼在光照好的时段会离开深水区,游至靠近岸边的浅水地带寻食,此时钓浅水也正是时机。

2、铧尖由于原生态地势地貌的变迁而形成,在水面显露出凸岛状的地形,向远水延伸,像是耕地翻土的犁头形状,历年被钓鱼人称之为“铧尖”地。在“铧尖”上垂钓等于钓竿的延长,无论你垂钓那个方向,都是聚三面之鱼,比较容易与遛边来觅食之鱼相遇,轻而取得获鱼。但是,铧尖地宜选近、选草、选杂物、选石砬、选树叉杂乱等近水作钓点,包你钓有好收获。

3、水草地带是鱼的“游乐场”,也是鱼的天然粮仓和屏障,所以,鱼都喜草恋草离不开草。有草就有鱼,晚秋钓草以上午8-10时和午后15时以后为宜。这两个时段水温较低,鱼大都会躲在水温相对较高的水草里。白天中午这个时段,由于光照越来越强,水温会持续提升,鱼就会离开水草游至明水处晒太阳。这时就不应继续钓草,而应钓水草外的明水地带。这时顺应鱼趋温的习性而变,哪里水温高就在哪里下钩,这样才能钓随人愿,钓则必胜。

4、深秋钓遛边鱼,要选择斜坡,斜坡从水边往远水倾斜,越来越低地向水域远处延伸,一般坡度30至60度为最适宜,斜坡太陡很容易形成“陡壁悬崖”,不会沉积食物,也不会藏鱼。若是“陡壁悬崖”距岸水有十来米的45度角的斜坡,这种斜坡是很好的钓点,属天赐,无话可说。因为鱼类觅食和摄食头由低往高的状态,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鱼类喜欢舒适仰破游弋的规律。

适合秋季野钓的6种钓位


1、钓宽

秋钓的钓场应选择在宽阔的水面,宽阔的水面氧气充足,食物多,鱼儿在育肥期需要大量进食,食欲旺盛,尤其是大鱼,多在宽阔的水面游弋。打窝之后,鱼儿易集聚,容易上钩。

2、水边凸处

水岸边凸地处称为铧尖,有的钓手称为犁头地形。这种水域地开在任何时候都是首选的最佳钓位,比较易钓获鱼,在入秋后,更成为鱼类游弋左右边近水岸的通道,常有大鱼出没在这鱼道上。如钓手把钓位选择在这铧尖处,定能轻而易举地诱引钓获大鱼。

3、钓草

为什么在水草角垂钓收获多呢?这是因为水草是鱼儿春天产卵,夏天纳凉,秋天觅食的好地方;水草还可以将人影和鱼竿晃动的影子遮住,对鱼惊动不大,故而能大大提高上鱼率。

4、杂乱处

所谓的杂乱,即水域中有水草、树枝、竹尾、石头群等等。秋季在湖泊、库塘钓鱼,应选有杂草、杂物、石头堆、沟坎、坑洼、暗槽、斜坡、水底杂乱处、浅水与深水的结合处。在这些地方汇集、孳生着微生物、昆虫、幼鱼幼虾。这些是各种鱼类的美食佳肴,受到鱼的喜爱。在宽阔光面水域中,哪怕有一概树枝、木桩,一小堆水草等都是垂钓的最佳地方。因为鱼儿早晚溜边倾向特别明显。会游到这些杂乱近水岸进早餐和进晚餐,下钩必有获。忌钓光面远处大水域,获鱼无几。

5、秋钓荫

秋后白天气温仍然较高,草鱼、鲫鱼喜欢游至杂草中,但往往在它们隐藏的水域上面还有一小片无草区,以利于其浮上来换气。当然,只要寻找到水域草丛中有块无草的水面,而且水清亮平静,钓者在此下钩,必有收获。

6、水淹庄稼地

在秋季常有台风登陆,遇上特大暴雨,或是边疆几天大雨不停,水库、低洼鱼塘洪水流溢,水位突然升高,水势淹没农田的庄稼地、蔬菜地、豆蔓瓜果地。这些都是鱼类的最好食物,各种鱼类敏捷活跃游入水淹庄稼地里开怀饱食。水漫金山,昆虫浮游逃窜,诱惑更多鱼类近岸捕获美味佳肴。如是遇上或选择这种特殊形成的钓位。这里秋季最理想的垂钓位,收获鱼不一般。

适合2020秋季野钓的6种钓位


1、钓宽

秋钓的钓场应选择在宽阔的水面,宽阔的水面氧气充足,食物多,鱼儿在育肥期需要大量进食,食欲旺盛,尤其是大鱼,多在宽阔的水面游弋。打窝之后,鱼儿易集聚,容易上钩。

2、水边凸处

水岸边凸地处称为铧尖,有的钓手称为犁头地形。这种水域地开在任何时候都是首选的最佳钓位,比较易钓获鱼,在入秋后,更成为鱼类游弋左右边近水岸的通道,常有大鱼出没在这鱼道上。如钓手把钓位选择在这铧尖处,定能轻而易举地诱引钓获大鱼。

3、钓草

为什么在水草角垂钓收获多呢?这是因为水草是鱼儿春天产卵,夏天纳凉,秋天觅食的好地方;水草还可以将人影和鱼竿晃动的影子遮住,对鱼惊动不大,故而能大大提高上鱼率。

4、杂乱处

所谓的杂乱,即水域中有水草、树枝、竹尾、石头群等等。秋季在湖泊、库塘钓鱼,应选有杂草、杂物、石头堆、沟坎、坑洼、暗槽、斜坡、水底杂乱处、浅水与深水的结合处。在这些地方汇集、孳生着微生物、昆虫、幼鱼幼虾。这些是各种鱼类的美食佳肴,受到鱼的喜爱。在宽阔光面水域中,哪怕有一概树枝、木桩,一小堆水草等都是垂钓的最佳地方。因为鱼儿早晚溜边倾向特别明显。会游到这些杂乱近水岸进早餐和进晚餐,下钩必有获。忌钓光面远处大水域,获鱼无几。

5、秋钓荫

秋后白天气温仍然较高,草鱼、鲫鱼喜欢游至杂草中,但往往在它们隐藏的水域上面还有一小片无草区,以利于其浮上来换气。当然,只要寻找到水域草丛中有块无草的水面,而且水清亮平静,钓者在此下钩,必有收获。

6、水淹庄稼地

在秋季常有台风登陆,遇上特大暴雨,或是边疆几天大雨不停,水库、低洼鱼塘洪水流溢,水位突然升高,水势淹没农田的庄稼地、蔬菜地、豆蔓瓜果地。这些都是鱼类的最好食物,各种鱼类敏捷活跃游入水淹庄稼地里开怀饱食。水漫金山,昆虫浮游逃窜,诱惑更多鱼类近岸捕获美味佳肴。如是遇上或选择这种特殊形成的钓位。这里秋季最理想的垂钓位,收获鱼不一般。

野钓鲤鱼8个自制佳饵配方,适合秋天使用


1、大麦煮到完全膨胀但又未破皮开花时捞出,是钓鲤的佳饵。将剩下的煮大麦水与豆饼、麦麸1:1掺和,揉搓成颗粒状,可用来与粘土混匀打立体窝。还可在煮大麦水与豆饼、麦麸掺和后,再加入适量大米饭或白面为粘结剂,制成糟食,往往能钓上大鲤鱼。

2、用鸡饲料掺点鱼粉,加点岸边湿土揉搓后攥成块状,投入钓点打底窝;攥成团的粘土蘸香精水,或在干土中倒入鸡骨发酵水或韭菜大葱发酵水,掺和后攥成球块,投入钓域。持续时间长,中间不需要再补窝,乃至第二天,窝中还有鱼可钓。

3、麦麸、菜籽饼、小鸡颗粒饲料、红糖。把麦麸用温火炒熟;把菜籽饼碾成米粒大小颗粒,用温火炒熟;取麦麸占30%、菜籽饵30%、小鸡颗粒饲料占40%,混合在一起,放一些红糖和适量的曲酒,用手反复搓拌均匀,配好料后,将其好密封24小时,即可用来打窝。

4、用1/3的炒豆面、2/3的细白面混合在一起(总量据自己当天的用量自定),加一些红糖或蜂蜜、几滴药酒和适量的水,把面和成软硬适中,不粘手的面。面和好后,让其醒10 -15分钟,根据钩的大小,将面捏成大小适中的小面团挂钩垂钓。

5、烤红薯,里面是黄色的那种红薯;玉米粉锅里炒几分钟不要炒胡了;蜂蜜一点点;维生素B2几颗,比较随意;红薯玉米粉1:1混合,加蜂蜜、加碾碎的维生素,加米酒一点,搅拌均匀,加面粉调制。钓大鲤鱼有特效。

6、细豆饼粉、菜籽饼粉加水和湿后,上锅蒸20分钟。蒸熟后的饵料散发出一种好闻的粮食香味,冷却后加曲酒密封发酵后使用。是钓鲤鱼的佳饵。

7、黄豆面炒香 35% 玉米面 35% 白面 20% 骨粉10%。黄豆面,玉米面 用开水烫过制成窝头,搓碎添加白面及骨粉,再加红糖或者蜂蜜适量,揉成嘴唇般硬度做钓饵。非常适合野钓鲤鱼,味道纯正,比较耐泡。

8、小鸡饲料1份+豆麸(炒一下更好)1份+煮熟的红薯2个+面粉1/2份+开水充分搅拌就可以了;麦麸两份,豆饼粉一份,花生饼粉一份,小鸡饲料一份,鱼骨粉0.5份;混合后,用小火炒出香味,不要炒糊。放凉装瓶,使用时加面粉或者拉丝粉调制。

夏季野钓的时间、钓点与钓饵选择


夏季是从五月份的立夏开始的,到大暑之后才告示着夏季的炎热天气结束,这个季节很多钓友喜欢在自然水域中野钓,这里就为大家分享下本人多年野钓中所整理出来的必备基础知识。

第一、垂钓时间

1、夏季笼统的可以分为初夏仲夏和盛夏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垂钓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在初夏时期垂钓时间一般在早上五点到中午11点之间,以及下午三点到六点之间,而仲夏的阳光变强温度升高,垂钓时间也需要相应的缩短,主要集中在上午五点到九点,以及下午四点到七点左右。

2、而到了盛夏的高温天气,只要太阳出来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所以基本上只有在早晚间没太阳的时候好钓一些,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夜钓,当然了,下雨的天气也是非常适合垂钓的。

第二、钓点选择

1、垂钓中关于钓点选择有很多谚语,比如说春钓滩夏钓荫秋钓草冬钓潭等等,但是真正在垂钓的时候却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只有根据具体垂钓的天气才能选择好钓点。

2、尤其是野钓的时候,天气对溶氧量的影响很大,而溶氧量跟鱼儿的活动和进食是息息相关的,初夏早间温度是在6-15度之间,水温处于15-20度之间,在太阳出来之后就会产生光合作用,水温适宜溶氧量丰富,正是垂钓的好时机。

3、到了中午之后温度会明显升高,溶氧量会逐渐缺乏,尤其是面积小的野外池塘溶氧量是非常低的,鱼儿吃口就会非常差,到了仲夏之后温度变得非常高,人们外出的时候就难以承受高温,更不用说感官更加敏感的鱼儿了。

4、根据天气和鱼儿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在初夏气温适宜的早晚间可以钓草,太阳强烈时钓荫,如果有的水域没有阴凉的话,可以钓进出水口,有乱石堆或者是突出的铧尖处等等。

第三、钓饵使用

1、关于用饵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春季虫,夏季面,秋季蚯蚓冬季红虫,这主要是针对钓鲫鱼的,不过也正是符合野钓的规律,在垂钓的时候需要根据鱼情来适当调整用饵,比如说在无人管理的水库中垂钓时,发现该水库生长有鲶鱼草鱼以及鳊鱼的话,可以使用手竿钓鲫鱼和鲤鱼,串钩用来辅钓,效果会更好。

2、一般使用串钩的话会挂上六个钓钩,若是没有其它鱼儿的话就全部挂上蚯蚓做钓,若是还有鲶鱼草鱼以及鳊鱼一类的话,会挂上荤素饵,因为鲶鱼对荤食非常的喜爱,黄桑喜欢蚯蚓, 而草鱼和鳊鱼更喜欢草叶这类素饵,尤其是使用小麦嫩穗垂钓青鱼效果更好,所以说用饵方面是根据鱼情来搭配的,若是自制自然饵效果不好,使用商品饵也是可以的。

第四、钓具装备

1、野外水域垂钓使用长杆会更具优势,因为夏季除了早晚间,鱼儿基本都在深水远处躲藏,而在下午四点左右的进食高峰期,通常需要用长杆钓远,并且长杆溜鱼会更容易,遭遇大鱼的几率更多,个人比较推荐使用长杆。

2、钓线也是根据鱼情来决定的,如果主要钓鲫鱼或者小杂鱼的话要突出线组的灵活细小,保证钓线和钓钩容易被鱼儿吸入口中,如果是在大水库主钓大鱼的话,就需要加大型号了。

3、而浮漂方面也要根据钓组型号来搭配,质量要好一点,漂相动作要灵敏并且真实,标目最好清晰一点。

第五、保鲜

1、夏季温度非常高,垂钓上来的鱼儿到了家中好多都死了变臭,尤其是钓到小白条或者是小鲫鱼的话,鱼儿死了之后就会很快腐烂,那臭味真的是太酸爽了,所以本人在垂钓的时候会采用商贩保鱼的方式用冰保存。

2、出钓前把放在冰箱里冷冻成冰的冰水放到钓箱中,垂钓的时候放一些糖水在钓箱里,钓上的鱼儿先放到鱼护中放入水域,等收杆回家时再把鱼儿全倒在钓箱里,这样垂钓的时候坐在钓箱上会非常的凉爽,并且也能保证鱼儿存活。

适合野钓的两种调漂方法,调漂简单快又准


调漂方法千千万,这个有点夸张了,但是调漂方法的确很多。虽然很多,但是未必都适合野钓,毕竟野钓不如竞技或者黑坑那么精细化,没那么讲究。野钓调漂还是以快速准确为主,能够适应多种鱼情,和自然水域的走水、闹小鱼、水底复杂等多种环境。所以说适合野钓的调漂方法并不多,今天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调漂方法,供各位钓友参考。

一、野钓调漂套路

1、野钓中换饵是非常常见的情况,面饵口不好,换上玉米粒试试,口在不好换上蚯蚓试一试,换饵就会导致饵料重量的变化,通常都需要重新调漂的,至少需要调整浮漂的位置,让饵料到底。对于很多新手钓友来说,之所以浮漂调不好,往往就出现在对饵重的认识上。还有就是越是精确的调漂方法,越是充分的考虑的饵料重量。

2、但是野钓换饵是常态,还有就是就算不换饵,由于技术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每次上饵重量可能差距很大,这样就会出现双饵在水底的状态老是变化的。调漂调的是啥,其实就是双饵在水底的状态,双饵在水底的状态适合鱼进食,鱼口自然就好很多。

3、所以我们干脆忽略饵重,忽略饵重并非不考虑饵重,只是充分考虑饵重的变化后,干脆让调漂不受到饵重的影响。这样的好处就是换饵的时候双饵在水底的状态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就更加适合野钓了。不少钓友都曾经问过,台钓的时候用蚯蚓怎么调漂?相信由此疑惑的钓友都是用惯了面饵,换上蚯蚓反而不知道怎么调漂了,其实问题就出在饵重上。

二、野钓调漂方法

1、调低钓高

调低钓高的定义就是钓目比调目高,比如调1目钓2目,比如调平水钓2目,等等此类方法。调低钓高又可以分的比较详细,可以空钩,可以带饵,可以不挂子线。之所以分的这么多,原因就在于不同的鱼情和环境,需要双饵在水底的状态不同。想要铅坠到底,带子线肯定不好使,不带子线就容易很多。想要双饵到底,那就不能不挂子线了。不管是带饵还是空钩调漂,只要钓目大于调目了,说明到底了,而且就算饵料雾化,钓目也不可能上升。相信这点非常好理解,也就是说饵重不管怎么变,双饵在水底的状态也是不会变化的。换句话说,换饵不需要重新调漂,浮漂上下拉动都不需要。比如使用蚯蚓钓鱼,可以空钩调低钓高,比如使用饵料太轻,也是可以空钩调低钓高的。调低钓高比较经典的就是调平水,这样钓目不会太高,看漂更清楚。

2、不带子线调漂方法

不带子线其实也经常采用调低钓高的方法调漂,目的是让铅坠躺在水底。这样可以起到防止闹小鱼,流水刮风防止走漂的情况。最关键的就是铅坠躺底以后,子线躺底同时对双饵没有拉力,野生底层鱼类在进食的时候是最顺畅的,无档口现象。所以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调漂算是很钝的,但是对于野钓来说确实很实用。不带子线同样可以调平水,钓1、2目,非常好用。传统钓之所以入门快,其实跟调漂也有关系。就是铅坠到底,一年四季都可以这么调,轻饵蚯蚓,重饵包食,随意换,不需要重新调。

所以野钓调漂其实挺有意思,鱼口好的季节小鱼多,为了防止闹小鱼,调漂钝一些,子线松弛些,过滤小鱼口。鱼口轻的季节,还是调低钓高,目的是子线松弛一些,鱼进食更顺畅一些,虽然漂相不明显,但是中鱼率高。调漂是为了钓鱼,不是看漂相是否明显的。所以说调低钓高,很好用。

夏季野钓鲫鱼的三要素(时机、钓点、钓饵)


由于大自然遭到破坏,一些野生大鲫从而逐渐变得稀少、谨慎机敏、沉动感强。但是宽板式的脊背和腹体鳞甲片闪透着金黄而刺激着每个户外野钓运动爱好者的脆弱神经,所以野钓者都把有无钓获到半斤以上的野生大草鲫作为衡量每次外出野钓是否成功和愉悦程度的标尺,并情不自禁地把这种成功和愉悦深深地刻印或复制在脑海里,随时会带来幸福的回忆。

七月、八月的夏季,因为高温闷热,所以一般认为不是野钓的适宜时节,即使出钓,大多数情况是收获小鲫鱼,因为春天产籽孵化的小鲫鱼此时正是迅速成长阶段,所以频频咬钩,的确夏天往往是很难钓获野生大鲫的时节,但难钓不等于钓不到,根据笔者的野钓经验,只要善于把握时机、钓点、和钓饵三要素,夏季仍然不失为一个收获野生大鲫的季节:

一、时机选择

个人认为最好是多云或阴天出钓,时间上要特别重视上午9:0010:30和下午13:302:30这二个时段,因为好几次我夏季钓获野生大鲫都是在上述时段,而不一定是很多讨论垂钓文章所认为的是在凌晨和傍晚;

二、钓点选择

钓点布窝要特别重视有萍草等水生植物覆盖、水深在11.5米左右并且岸边有树荫遮阳的浅水处;

三、诱饵选择

在夏季要清淡微带酒香(如白酒泡小米即可),不宜用像深秋、冬天和早春所常用的浓腥甜香诱饵,钓饵应是小红蚯蚓,笔者曾参照着一些文章在野河用米饭粒、面团、麝香泡麦粒等试钓而并无大的建树,所以认定一些高手在人工喂养的池塘所总结的垂钓技法一到天然水域去应用就黯然失色了,因为我的夏季野钓实践中几乎所有野生草板都基本上是隐钩法用小红蚯蚓作为钓饵钓上的,所以认为大草鲫只爱吃素食饵不足以全信。

硬竿回鱼快,为什么野钓钓友更适合用软竿


鱼竿是钓鱼人在进行钓鱼这项休闲运动时,最主要的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我们在野钓、黑坑钓时,并不像竞技钓选手一样,对手感、竿重等细节,要求到极致,但是大方向上,如竿重、调性、腰力等比较明显的,但又无法具体量化的参数,还是有着自己的要求的。

竿重,是比较明显,也是比较容易感知的一个参数,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大说特说的,反而是调性和腰力,这两个应该客观存在,但是又没有明显指标和依据的参数,确实是我们钓鱼人讨论最多,但是始终无法定性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值;一方面,是没有国家标准,深一点说,连个行业标准都没有,所谓的调性也好,H值也好,更多是渔具厂商自定的一个企业标准,不仅不同行,反而被用的乱七八糟。

可是对我们实战来说,这个事就变得很麻烦,目前比较主流的各类电商平台,多软的竿都感号称自己是高碳竿,你和店家争执,别振振有词,竿子腰力足,怎么就不算是硬调高碳竿了呢?其实行业内,什么19调、28调、37调之类的说法,统统都是企业杜撰的名词,3H、4H、5H这些数值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物理的领域范围内,有一个词,叫做洛氏硬度,就是指压痕塑性变形的深度,来确定硬度值,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材料,在受到不同材质的压头,给测试物体一个固定的压力,其受压后变形塑性的距离,一般0.002mm为一个硬度单位,常用的有三种材质压头,分别代表是A、B、C,其英文代码是HRA,HRB,HRC,具体是哪几种,就不多说了,但是和碳素材料完全没关系。

另一种,是铅笔中,在制作笔芯时,根据含石墨粉和黏土之间的比例,分别以H和B,来标示铅笔笔芯的硬度,最软、最黑的,是6B,目前最硬,字迹最淡的,是10H;需要特别提出来一点是,不管是代表物体硬度的洛氏硬度H值,还是代表铅笔笔芯硬度的H值,都有国际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一看标注xH,我们立马就可以参考标准,知道是一个什么情况,而鱼竿标注的H值,纯属自娱自乐的一个玩笑。

普及了常识,我们把话题再拉扯回来,不管鱼竿的标准多么混乱,但是鱼竿在实战时,软硬如何、腰力如何,这个虽然没有参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参照、对比,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调性,我们现在更多的理解,鱼竿受到极限钓重时,鱼竿出现弯弓状态时,最弯曲的那个点,竿稍到这个点,和这个点到大把之间的比例,称为调性,玩黑坑的,主要以19钓为主,28钓为辅,玩竞技钓的,以28调为主,19调为辅,玩休闲野钓的,以37调为主,46调为辅,就目前的情况,这种计算调性的方法,算是大家都能接受,也是比较科学的一个算法。

那么我们再说说腰力,腰力在圈子里有两种考量,第一种,比较狭义,就是指鱼竿在钓重时,竿身被拉成了大弯弓,此时杆子不管多软,都不应该低于四六调,只要超过这个调性,都可以理解为腰力足,这也是不少低端野钓杆主打的说法。

另一种,则比较广义,并不拘泥于调性,而是以竿身打弯之后,绷直回弹的力度、速度、调性等多角度综合来判断,简单的理解,就是竿身可以软,调性可以低,但是在钓重以内的上鱼动作,必须回弹要快、弹性要足,这样可以借助竿身自身的弹性,即可将中钩鱼的挣扎力度卸掉,也可以利用竿身快速回弹,不怎么费力就能把鱼弹到水面以上,然后再提鱼出水就非常轻松了。

不管哪一种说法,其实更彰显了腰力,这个看得见,但是又没有具体数值参数,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说腰力足的软竿,更适合野钓呢?其实这是跟着实战的需求来说的。

【一】腰力足的软竿,先径和元径更细,自然整体就越轻

鱼竿的软硬,有两个重要参数来决定,一个是碳布的型号和规格,碳布的型号,多用T来标表示,T是一个模量单位,30t,就是指一平米的碳布中,含有3000根碳丝,模量单位是力学单位,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反正我们可以以这个数值对比,理解用来制作鱼竿的碳布,碳丝的密度即可,直观的理解,是T数越高,含碳数值越高,但是这个数值越高,碳布越贵。

在鱼竿的制作过程中,碳布并不是唯一,因为碳布在高温烘烤后,都会变得比较脆,所以就要在制作的时候,在里面放置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布,来减轻高碳的硬脆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竿身的元径和先径,来进一步增强竿身的应力强度。这样一来,先径和元径决定了实际使用碳布的面积,最终,先径和元径越细,竿身就越轻,配合高碳碳布的轻盈,和玻璃纤维布的柔韧,这就腰力也有了,重量也轻了。

比较轻、软、腰力足的鱼竿,可以在多次挥杆时,节约大量的体力,不至于多次抛竿之后,腰酸胳膊疼,因为野钓用竿,多以5.4米以上长竿为主,这个时候,竿身越轻,优势越大,勇气来就不累。

【二】竿身越软,越不容易切线

现在主流的手竿野钓鱼线,还是以尼龙线为主,在中鱼后,鱼会拖拽钓组,瞬间把拉力传导到竿身上,此时竿身软,就能把瞬间爆发的拉力,通过弯曲竿身,直接就卸掉了,不仅能做到以柔克刚,还可以减轻线组承受的拉力,算是一举两得。而较硬的竿身,在卸力和保护线组的作用上,就显得比较无力,只能指望线的拉力值不缩水,同时要祈祷鱼的挣扎力度不要太大。

【三】腰力足的软竿在溜鱼时能让鱼有力无处使

所以刚不可久,柔不可持,在野钓时,每一次上鱼,都有可能是大鱼,也都有可能是小鱼,在没中鱼之前,谁也不确定,过硬的竿身,因为无法卸力,对线组的保护几乎为零,但是过粗、过硬的线组,很容易在鱼吞食饵料时,异物感太过于强烈,又容易提前吐钩,又或者是在中钩后,和刚硬的竿身,直接对峙,形成拔河,最后要么断节,要么切线跑鱼。

而腰力足的软竿,在这种情况就优势很大了,小鱼可以借助腰力充沛的竿身直接导引提出水面,大鱼则可以借助软竿身直接对抗,因为竿身软,腰力足,可以让大鱼在挣扎时,如同手打棉花,有力无处使,几个来回下来,只要不超过鱼竿的极限应力,都能让鱼自己把自己折腾累了,从而达到溜翻大鱼的目的。

​【四】软竿溜鱼的手感,无论大小鱼都十分有意思

有些钓友非常喜欢硬竿飞磕入护的感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软竿溜鱼,不论大小鱼,在提鱼出水之前,那种未知的感觉,比起飞鱼入护,更有意思,因为硬竿飞鱼,体现的是一种暴力、发泄的快感,但是软竿溜鱼,因为竿身比较软,经常会钓到个头稍大点的小体型鱼,都会有个博弈的过程,在鱼未出水面之前,对未知收获的期待感,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体验。

当然,也没有固定的说法,野钓一定要用硬竿,又或者野钓一定要用软竿,每个人对钓鱼的体验感,预期值不同,那使用软硬不同的钓竿,获得的体验感,也一定是不同的。

夏季雨天不适合垂钓的5种情况


五月是个多雨的季节,垂钓时,天气多变,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渔获,所以夏季就不得不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出钓。下面给大家分享5种不适合出去垂钓的下雨天气,希望钓鱼人们外出垂钓要提前查看天气预报。

1.雷雨

在空旷地区绝对不能在雷雨天进行垂钓,十分容易被雷电击中。因此建议钓友们在夏季去自然水域垂钓时,尽量不要选择雷雨天气出钓。

2.大雨天

夏季自然水域垂钓,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大雨天气出钓。大雨时,鱼儿容易受惊,不容易形成鱼窝,而且这时候也不是鱼儿开口的时间,很难有较好的收获。

3.久雨后

久雨后不适合垂钓。这段时间阳光稀少,水温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鱼儿活动较少,食欲不佳。一旦艳阳高照,水面与水底温差拉大,鱼儿纷纷上浮到水面,以适应水温变化。这样不吃也不动,很难有收获。

4.下雨前

下雨前,由于气压较低,天气闷热,鱼儿摄食欲望也很低,所以下雨前也不宜垂钓,效率较低。

5.太阳雨

太阳雨不宜垂钓。这种天气,雨下的一般并不多,而且小雨落到地面立即蒸发,这样只会给本来闷热的天气雪上加霜,空气湿度会更大,湖库水层缺氧更加严重。鱼儿开口不易。

微风细雨,短暂大雨,阴转小雨,比较大的阵雨或中雨都适合垂钓,只是一定要备齐雨具,选择合适的钓点,这样就会鱼乐无限了。

浅析野钓钓深与钓浅的问题


野钓能吸引大多数人喜欢的魅力之一就是预期的不确定性,在自然水域面前,一切皆有可能。然而,每当垂钓者(尤其是新手)临水准备选点布窝时,都面临钓深与钓浅的抉择,这里的深与浅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不同的塘、沟渠、河流、水库等深浅程度是不一样的,但同一水域,深浅应该是基本确定的,深浅与远近大致是趋同一致的,因为河床地形的变化基本是按照由近浅向远深过度的。就手杆垂钓而言,你如果一般把下钩处选在距岸7-8米以外、深度约在1.8以上的水域,基本就是钓深派了,如果习惯把下钩处选在距岸5米左右内、深度约在1.5米左右的水域,一般就属于钓浅派了。

钓深的理论主要有四点:

1)大鱼多游藏在水深之处;

2)水深光线暗、安静、距岸远,所以对鱼来说干扰少,安全感强;

3)水深之处水草等植物少,钩更易落底,饵更易被鱼发现;

4)冬夏季节深处的温度对鱼比较适宜,容易聚鱼。

而钓浅的根据则主要也有四点:

1)浅处水生植物较多,更有利于鱼内(尤其是生性胆小的鲫鱼)隐蔽藏身;

2)浅处微生物丰富,是鱼觅食的主要场所;

3)浅处是鱼类产卵的地方,每年春夏季鱼类繁衍的本能促使它向近岸浅水靠近;

4)水浅水中的温度无大的变化,恒温的水域比较适合聚鱼。事实上上述二种观点都有道理,而且鱼类的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大部分鱼都有早晚游到浅处近岸觅食的习惯,而白天待在深水处等,所以笔者主张不宜固守深浅,而应该根据野外自然水域的具体情况作出钓深和钓浅的抉择。

就我个人来说总体喜好钓浅,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钓浅基本是钓近,相对长杆远钓而言,手臂不累,视线比较清晰,更易抓住漂相变动的信号。但我始终把握以下浅处下钩的条件:

第一:选择1.2-1.5米深度且水生植物较多的地方,因为植物密布使得水下光线较暗,降低鱼对岸上动静的警觉性;

第二:按浅中找深的原则选择距岸4-5米的洼处;

第三:春季若要钓浅近岸处,务必采取侧位伸杆下钩方式,目的是减少对水下鱼类的干扰;

第四:布窝时深浅兼顾,以浅为主,达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

这些年,我按上述来把握钓深与钓浅的的关系,效果较好,其中大鱼基本都是在距岸4-5米,水深1.5米左右且伴有水生植物的近岸浅处水域钓获的。

选择近岸有水草的地方布窝

近岸有水生植物的地方

远5米左右、深1.5米左右地方下钩

侧位钓近

凌空翻舞

钓上养在家中的草鲫图

休闲野钓使用台钓钓法的技巧


台钓多用细线小钩,对付小杂鱼有先天的优势。要让这种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效果,有以下两点须注意。

首先,要使用黏度大、有一定硬度的面类饵,每次只装芝麻或半个绿豆大一小粒。这是钓小杂鱼的关键。实际上,使用较大的钩,在保证较大灵敏度的前 提下,上很小的面饵,中鱼率也是比较高的。因为大钩,再加上小粒饵团,直径一般都小于鱼口腔张开的直径,能够被小鱼把钩尖和饵衔住。当然,大钩比不上小 钩,而且大钩钓小鱼钩尖须特别锋利才行。

其次,小杂鱼多的情况下要钓静不钓动。小杂鱼和鱼白鱼、鱼餐条一样,特别爱在水的中上层抢食,但它们的口腔又较小。所以,钩子在运动中,即使用了小钩小饵,也难以看出鱼的咬钩信号。鉴于此,笔者才提出钓静不钓动。在需要钓饵动一动时,还是要动的。

对付小杂鱼中上层掠食,有两种办法:

1、大漂配大坠:让钓饵迅速下沉,减少小杂鱼掠食的机会。

2、根据鱼情用饵:红蚯蚓一类的虫饵,对钩的附着力强,用一点蘸粉或包饵,就可以把小杂鱼留在水的中上层,饵也不容易被咬坏。但如果用的是面 饵,那就千万不要用蘸粉钓,否则小杂鱼会让你忙得只顾上饵。人们常把鱼餐条鱼也叫做小杂鱼。鱼餐条鱼口裂大,吃食快,用红蚯蚓作饵,上得再小提竿成功率也 不高。但小钩面饵,不论钓静还是钓动,提竿成功率都很高。

另外,人们对虾、蟹一类的东西十分的头疼。钓又钓不上,有了螃蟹、大红虾和小草虾别的鱼又不敢来,因此就有了钓鱼上虾,赶快搬家的谚语。今年6月初,我发现了一种钓虾钓蟹的好办法,钩尖能刺进虾蟹嘴里,绝对不是胡打冒撞。

钓获小草虾、大龙虾(大红虾)、螃蟹关键有二:一是钩,二是饵。当然也包括灵敏的钓组,准确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

我钓虾蟹的钓法是普通的台钓法,调得很灵敏,钩子到底。钩是伽玛卡兹丸袖7号上黑和海たなで8号上黑钩。至于别的型号、大小、颜色和钩条粗细的钓效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估计钩条细、钩子小、黑色,特别锋利的钩较好。

用饵是钓虾的最关键环节。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钓虾的关键就在这里。必须用新鲜的虾肉(小草虾、大红虾都可以)掺入适量面粉(生的小麦 面)充分揉搓,便饵变得既腥又黏且硬,每次只在钩尖上一小粒,在钩上捏服贴。这样的饵虾蟹一时弄不脱。当它举钓饵爬过一段距离,送到嘴里时,点点、停停, 平移一段后信号便会加大,立即提竿,正好可以钩中虾、蟹的嘴。我用这种办法钓大红虾,曾创下连续8次提竿不拉空,连扯8只大红虾的纪录。

把握台钓的灵敏度

1、钩、饵、线是灵钝的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浮漂频动却老是扯空,换了同型号的新钩后效果立马改变,这是因为以前的钩子钝了,用新的鱼钩显得灵敏度更高。鱼钩仍然锋利却扯不 上鱼,换用别的偏小的钩,效果又变好了。这是因为钩型号不对,大了。钓小的鱼用大团的面饵,提竿不中鱼,换小饵后中鱼率高,这样较小的饵又显得灵敏度高。 粗线和细线也有类似的现象。在这里,锋利小钩、小粒钓饵和细钓线显得灵敏度高,是因为它们方便鱼的摄入,一触即挂,不会滑脱。

我现在用的钩,以伽玛卡兹为例。钓手竿,丸セ、丸袖和伊豆7号用的最多,最大不超过12号。チス钩为0.8-1号,最大不超过2号。

许多人是抱着钓大鱼的幻想使用粗线大钩和较大块钓饵的,还有不少人是为了节省开支。通常情况下一副粗线大钩可用半年以上,有的周末垂钓族能用二 三年。但是我要说,这样做不仅会减少钓获量,而且会大跌频频上鱼的乐趣。我常用的脑线,早春多为0.6-1.5号,夏秋为1.5号和2号;主线,早春为 1.5-2号,夏秋为2-3号。脑线越细换得越频繁,就能保证钓线的性能,即使是在早春,对付一二千克的鱼也不在话下。不过有时钩子太细太小,鱼嘴太嫩, 挂的不是地方,可能会割豁鱼嘴跑鱼。尽管如此,细线小钩提竿成功率较高,大鱼咬钩的概率更大,这使我一直对小钩细线情有独钟。

2、浮漂也有灵敏度

浮漂的灵敏度表现在四个方面:1、漂体的大小;2、漂身的线条及外观;3、浮漂的稳定性;4、漂尾的粗细。漂体的大小和灵敏度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体积大的漂灵敏度差,小漂灵敏度高。在这里,笔者仅对浮漂的稳定性和漂尾粗细对灵敏度的影响作详细叙述。

A、稳定性对灵敏度的理解

浮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是一对矛盾。稳定性好的漂,当受到一定的外力干扰(风浪和鱼摄食)时,会失去平衡,但是能够迅速恢复到平衡位置。稳定性特 差的漂,外力一干扰会使浮漂的动作幅度变大,恢复平衡的时间变长,使钓手一时难以捕捉到鱼的咬钩信号。因此,浮漂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过于稳定也是不好 的,它会使鱼咬钩的信号变弱。

一支浮漂,它的稳定性是受其重心(包括悬于水底的钩、坠、线、饵的重力,它们的作用点在漂脚)和浮心支配的。浮漂的重心就是漂的各部分及作用于 漂脚的配重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浮漂的浮心,是浮漂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中心,相当于浮力的作用点,浮漂的自重越轻,配重越大,则重心越低;浮漂上部分的 体积越大则浮心位置越高。这样的漂浮心在上重心在下,重浮心距离很大,稳定性很好。和上述情况相反,自重大、体积小、负重小、浮力泡位置低的浮漂,浮心和 重心位置相距很近,稳定性降低,灵敏度提高。但二者位置过近也是不好的。浮漂过敏,稍有风吹浪动鱼触钩,浮漂就会乱动。当二者位置重合或重心高于浮心 时,头重脚轻,浮漂就站不住,钓不成鱼了。

稳定性不同的漂用途不尽相同。浅水、静水多用灵敏度更高的漂;深水、风浪大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空心塑漂自重最轻,做的漂一般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将浮漂做小可以提高灵敏度;普通的软木材质较重,漂不能做得太小,加大体积可以提高稳定 性。材质比重比较适中的巴尔杉木、通草、孔雀翎等,结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对外观的精雕细刻,浮漂可以做得比较完美、各具特点。

B、浮漂直径与灵敏度

大家都知道,细尾的浮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漂尾细、单位长度(目)的浮力小,一枚鱼钩和钓饵对应的目数就比较多,鱼向上提动钓饵时,上浮的目数 就比较多。但漂是不是越细越好呢?太细的漂,在鱼向上提动钓饵时,送漂幅度变大,但太大的送漂也没有必要,我们平时看送漂,2-4目也就够了。太细的漂给 看漂带来难度,漂尾强度大大降低。

休闲台钓,关于漂的目数和钩的重量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供参考:一枚鱼钩在水中的重力相当于1-3目的漂尾浮力比较合适,这样,既可便于观漂,又可以得到很好的送漂信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鱼钩大小因鱼而异,漂尾粗细因钩而异。钓大鱼,用漂尾粗的漂,钓小鱼用细尾漂。

C、钓组的灵敏度

钓组的灵敏度,按我理解就是钓饵被鱼摄入的难易程度。钓饵近乎全部悬浮状态,鱼摄食容易,灵敏度就高,反之灵敏度低。怎样改变调目和钓目来获得 钓饵在水底的不同状态,各报刊讨论较多,相信钓友能够自行解决。钓组灵敏的总特征,除了前面讲过的合理选择钩、饵、线以外,就是钩饵的悬浮程度大,水面露 出的目数少。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适合夏季野钓的8种野钓钓点》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季野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