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人。

一、如何排除小杂鱼闹窝

1、中上层小杂鱼干扰往往会拖浮漂、撞渔线,对此,可以准备备一些麦麸、米糠或假饵避免杂鱼闹窝,具体在窝点下风口撒两把麦麸、米糠或假饵,如此便可将小杂鱼引开,如果没有准备,临时抓两把钓位旁的泥沙也可以应急。

2、将钓饵抛向离窝点有一定距离的区域垂钓,可不同程度地排除一些杂鱼干扰。将钩上的荤饵更换成素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杂鱼的干扰。如果钓点多虾,可将沙姜粉做成的面团抛入水下的另一处诱虾避免闹窝。

二、如何巧用蜂蜜饵料

蜂蜜除可作为临时的应急食品之外,如果用串钩垂钓,在下钩前蘸一些可提高中鱼率,这种方法对于鲫鱼、鲤鱼、鳊鱼来说十分有效,如果单纯作为饵料添加剂来说,只需要用曲酒适度稀释即可。

三、如何应对鱼竿折断

将折断一节的上半节用透明胶布缠几圈插入下半节拉直后便能继续使用,如果仅有一只竿,可以应急,回家后再作修理,不影响钓鱼。

四、如何应对饵料粘性太差

钓友有时候垂钓匆匆出行,难免会把饵料和得很稀,这时候,如果饵料黏性很差可在附近找一些黏性较好的干土,把它搓细放进去,干土约占饵料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不但能立即捏成砣,而且不会影响鱼儿吃钩。

五、如何巧用海竿铃铛

海竿上挂的报信铃常因夹不紧竿梢而松动,容易造成铃上的弹簧与钓线缠绕,导致收线收到影响,对此,可以剪两小条胶布贴在铃夹内侧,如此,不但夹得紧不松动,挥竿时不摘下也不会摔脱。

六、如何巧用羊油饵料

饵料装钩捏成砣后,用手指在外面涂一层羊油在夏天钓草鱼效果尤好。羊油可自己提炼,买半斤新鲜羊肥肉,渗点水用小火熬,熬出的油稍冷却后装入小瓶内凝固,夏季油也不会溶化,长期使用不坏。

七、如何应对太阳反射

钓鱼的时候,特别是在晴天,容易产生反射作用导致无法看清浮漂,对此,可以使用偏光镜,也可以通过将浮漂仍在树、房子等在水面的倒影里的方法保持抛竿准确。

八、如何巧用太空豆

把太空豆从旧母线上拔下来,用一根和母线直径大小差不多的缝衣针从太空豆中间穿过,把新母线穿在针鼻里,然后把针从太空豆里拉出来就可以重新使用了。

九、大水面如何藏鱼

用普通的钓鱼网兜装上石头沉底,网兜一端系一长绳,拴块石头放在水下,一般发现不了,以此方法可以藏鱼,如果是野钓又不得不暂时离开可以使用此法,不过,最好留个标记。

十、如何应对大块头

垂钓的时候,有时会钓到超大块头,超过了抄网的承载能力,对此,可以一手抓鱼腮一手的两个手指捏鱼眼的方法,也可以两手抓住鱼腮,如果确实难以抓取,可以用太阳伞的叉子叉鱼。如果忘了带抄网,可以脱下上衣,将鱼遛得精疲力尽后拉到岸低的浅水处,用衣服裹住渔获有时会比抄网还稳妥。

编辑推荐

钓鱼基本功学会用饵详解


1、自然饵巧挂钩

钓鱼用什么做饵,自古传下来的有钓鲫鱼用蚯蚓、蝇蛆和米饭粒,钓鲤鱼用面团、玉米、煮熟的红薯块,也有用蚕蛹的。这些来源于自然界,通过采集、挖掘得来,再经蒸煮泡拣等简单加工就能挂钩的饵称为自然饵。取以上物质做饵不仅是因为它分布广,唾手可得,采取方便,还因为它装钩简单。例如把蚯蚓掐成小段或整条穿到钩上,利用其腥膻体味和蠕动能刺激鱼争抢;将面团搓成圆球后再套住钩尖,会因其色白而吸引鱼的眼球。自然饵都有不易被水溶解的特点,所以鱼咬钩比较实,有时还会将钩吞得很深,造成摘钩困难。为了在鱼还没有完全将钩吞入时就把它钓上来,钓鱼人装饵时都会注意掩盖钩尖。

然而鱼种不同,有的鱼会围着钓饵转悠,轻易不下口,就是咬钩也是吞吐反复:有的鱼张口前先用吻试探几次,确定没有危险了才来一口;有的鱼先在钩弯处咬一口,然后放弃了。除了出于本能和伤了嘴的鱼摄食小心外,鱼类的这些反应其实有很多是由饵的挂钩方式引起的。

以蚯蚓为例,掐段和整条挂钩就有明显差别。将较长的蚯蚓按钩条长度掐成段,如果钩尖从断口穿入,鱼会因为切口渗出的腥膻体液而首先从这里下口;若倒过来从蚯尾穿入,则切口会因蠕动而露出钩尖。两者都有不利于咬钩的一面,但钓小鱼又不能不这样。整条穿钩时钩条的整体被蚯蚓掩藏,并在钩尖处留有一段蠕动的蚓体,鱼咬钩都从蠕动部位下口。但若留在钩尖外的蚓体过长,鱼又比较小的话又容易把蠕动段咬掉。所以怎么装钩是由鱼种和鱼的大小来确定的,用蚯蚓应该是整条,钩尖从离蚓首l~2厘米的体侧穿入,长短以超过钩条长度2~3厘米为合适。这样除了钩条整体被蚯蚓掩藏外,还在钩尖和钩柄后部留下了两段蠕动的活体,形成活饵。

另外,包括蛆、蚕蛹、蜂蛹、苍蝇、地蚕、蝼蛄、蚱蜢、虾、蚌肉、螺蛳肉等虫饵挂钩时,除了见饵就吞的凶猛鱼类外都要注意掩藏钩尖。有些鱼会经常改变泳层,如草鱼、鳊鱼贴底咬钩时食蚯蚓,上浮后则吃菜叶、青草,这就无须掩盖钩尖了,所以挂饵方式要随鱼情而变,因水情而异。

区别于动物性钓饵,米饭粒、麦子、玉米、花生仁、黄豆、面团、马铃薯、红薯、豆腐干、年糕、菜叶、南瓜蔓、嫩芦苇芯等植物性钓饵,有的要经过蒸煮浸泡,有的要切割成段或小块才能挂钩。这就需要饵形与钩形的配合了,如伊势尼适合挂麦子、玉米等颗粒状钓饵;于又适合挂马铃薯、红薯、豆腐干、年糕等呈块状的饵;丸世适合挂菜叶、瓜蔓等。自然饵种类多,差异大,要把饵顺利送入鱼嘴就不能不讲究挂饵技巧。

2、商品饵搓和拉

钓鱼历来都是就地取材,简单加工,可是自台钓之后鱼饵商品化了,不管钓什么鱼都是用袋装的粉状饵。这种由工厂生产,配合着钓组运动特征,既能诱鱼又能钓鱼的鱼饵不仅改变了用饵观念,也将挂饵方法统一了。

商品饵的成分虽不外乎米豆麦黍薯,但粉碎后按不同配比混合并加入特殊的添加成分就形成了个性。例如以马铃薯粉为主,混合了麦麸、变性淀粉、小麦蛋白、红薯粉而具有香甜特征的饵适合钓鲫鱼。可是同样是这些物质,调整一下配比再加上呈颗粒状的烤麸粒、蛋黄素、香酸料就能扩大到钓鲤鱼和钓草鱼了。然而养殖环境不同,北方的鱼多喂粮食饲料,南方则比较杂。以鲤鱼为例,淮河以北多喂玉米,长江及其以南喂菜籽饼和利用天然饲料如蚌、螺蛳等,所以同是鲤鱼饵,北方用本味纯香的,而且揉的比较硬;南方则用腥或腥香型,软软的。

成粉状的商品饵其实还只是原料,它需要对水、揉搓成面团状后才能装到钩上。与过去用面团,都是将面粉对水后反复揉搓,到软硬黏合适了再取小团搓成球或卵形装钩不同,商品饵是用搓的方法将钩整体包严包实了。其过程是按包装袋标明的对水比例先将水倒入盆内,然后倒入鱼饵,用手将饵搅拌使之完全湿水后静置3~5分钟,接着再揉搓至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之后三指撮饵并转动手指,使饵成圆条状,再按钩的大小用大拇指掐去一部分,然后让钩贴着食指与中指之间的饵并用大拇指轻轻压一下,随后转动三指就把钩整体包裹住了,是为搓饵。用面团装钩,饵沉底后可以保持10分钟不化,商品饵的松和粘是由对水量和揉搓时间的长短决定的,但要发挥它诱钓两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太黏,要让它有一个慢慢溶散的过程,时间控制在1分半钟左右。这也是台钓提竿频繁而中鱼不多的原因,饵化了,浮标升起来了,当然要重新装饵。

台钓钓鱼多,但有时候钓着钓着鱼渐渐少了,经常出现钩将及到底时有一个短促停顿,如果不注意,钩触底后就没有口了。这是鱼离底了,什么原因故且不论。

另外随着抛钩频率的增加,水体自上至下充斥着溶散的饵微粒会引得鱼不断上浮,该怎么钓这些被雾化引上来的鱼呢?经过无数次实验,钓鱼人终于发现,日本鱼饵中有一款比重很轻,对水后形成拉丝网状结构,能将饵微粒粘住的饵,使用时只须将饵团压着钩往外一拉,哪怕钩上只粘了很小一点饵也能被鱼接受。

这样装饵的时间短了,抛钩频率也增加了,并因为饵轻而可以通过剪铅皮、调整浮标来实现两钩任意定位。这种新的装饵方式称为拉饵,它以拉丝粉形成网络并将松散的饵微粒粘住,使原来搓饵钓底扩大为拉饵钓全泳层。

3、松和黏含鱼情

鱼接受钓饵都是经验行为。如池塘喂哪种饵料,吃得多了会对味型、形状、颜色、软硬等方面形成记忆,即使是不喂饲料的水库湖泊,有什么吃什么也会倾向于某些食物。然而不管什么食物,鱼接受它总是同它的物理状态联系着的。如北方用干玉米、豆饼、麦子打窝,鱼来得迟,必须长时间守钓,到玉米、麦子被水泡软了鱼才会聚窝。南方用碎屑状的菜籽饼、麦麸、米糠打窝,吸水就软了,虽然鱼来得快,可是吃完就走了,所以必须随时补窝。商品饵的诱钓合一是以入水软化、溶散为基础的,并由对水量的多少和揉搓时间来决定它的物理状态。

商品饵的包装袋上都有简单的用法说明,如请将本钓饵加入适量清水,润湿后略加搅拌即可,黏度以个人习惯调节使用。可是初学者按此操作至少有三点疑惑:(1)该怎样把握适量的量?(2)搅拌多长时间才算合适?(3)如何调节黏度?这三个司题可能会有30种答案。因为钓手的习惯不同,垂钓鱼种不同,又因为水情、天气差异导致鱼口变化,即使是历经考验的鱼饵也会出现被鱼拒绝的现象。然而不管什么原因,最简单的做法是改善钓饵状态。例如,以米豆麦黍为主要原料的鱼饵比较粘,兑水量1:0.6~0.8,可以任意搓饵,可是随着搅拌和存放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黏。当鱼比较大,又是生口的时候,一坨饵钓3~4个小时,除了发现鱼口少了和变轻之外不会觉得有什么异样。然而还是这坨饵,把它掰成许多小块后湿一点水,加些马铃薯粉,使钓饵变得松散一点,鱼口又会恢复原来样子。

因配方不同,商品饵兑水后不是由松变黏,就是随着水分蒸发而变硬,另外本来松黏正常的钓饵会因返水成鼻涕状,此时就不在状态了,必须放弃。鱼接受钓饵固然是食的需要,但状态的缺失会使鱼讯变得晦涩难辨。商品饵的特点是诱钓合一,其中松是为了诱鱼,但又不能诱鱼太多,因为密度会影响鱼口,如水底铺满碎屑状残饵,那么鱼只食碎屑就顾不上钩上的钓饵了。如果钓饵松散而比重又比较小,那么溶散的残饵呈悬浮状态,会引得鱼离底。黏是为了钓,但若钩上的饵不化不散,抛钩5~8分钟后提起钩来还是那么大,除了说明窝里无鱼外,还同饵的松黏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实从粗细配置的诱饵开始,钓鱼就是一个培养驯化的过程,只是由于钓组的原因,我们虽然发现了鱼有留恋碎屑的习性,却无法将碎屑装到钩上才选择了形状固定的定型饵。商品饵通过控制兑水量和揉搓时间使本来松散的粉状饵具有了黏性,于是搓大饵,入水后被水进一步软化并由外及里层层剥落,到了钓饵的大小和鱼的口型相一致的时候就被鱼接受了。接着根据鱼情,如大鱼聚窝慢就增强钓饵的持钩性,用黏来延长其软化时间,让钓饵溶散一部分,钩上还保留一部分。另外鱼聚得多,不需要引鱼了,那就用比较黏的饵。反之,鱼聚得少或鱼口很轻,就用松散饵,这样既起到了诱鱼聚窝的作用,又因为饵重减轻而容易被鱼吸入。

钓鱼基本功,你学了吗?(上)


钓鱼是门学问,要学好,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方能举一反三,在垂钓中往往你的鱼获就是比别人多。

一、垂钓活动的心理要求

1、能守静,有耐心

干任何事情,心态安定是基础。在垂钓过程中,有时可能几个小时钓不到一条鱼;到野外垂钓还可能要忍饥挨饿,经受日晒雨淋,因此垂钓者没有超乎寻常的吃苦精神和持久守静耐烦的心态是受不了其中的孤寂、劳苦的。因此守静耐烦是初学垂钓者所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

2、戒急躁,善思索

脾气毛躁和不善动脑的人如不克制和转变,在垂钓中是难有进步和收获的。我们有些学钓者甚至老资格钓鱼者,只要在窝点守一阵漂不动或钓获不佳,便心焦气躁了。不是狂撒、乱撒诱饵打窝弄个人动水响,左右不安,就是四处游走,东一枪西一枪把钓域转几个圈子。

殊不知钓鱼贵在练气功,毛躁为垂钓之大忌。再有就是有的钓友也钓了多年的鱼,仍是没多少长进,钓技平平。原因何在?不善于从日常的垂钓中总结思索。钓鱼如同行军打仗,讲究对天时、地利、钓具的搭配、钓法的适用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琢磨鱼情(知彼),发挥主观能动性(知己),用战术制胜。塘库中的鱼因钓的人多了也会变得刁滑难钓,钓鱼人不善于总结成败,思索提高钓技,难怪少有长进。

二、加强对鱼性的了解

近水知鱼性,是垂钓者必备基本功之一。为方便初学者了解鱼情,笔者把淡水垂钓中几种常钓鱼的鱼性列表(主要为我国广布性鱼类,见表一)。

注:在淡水鱼中,鲢、鳙鱼虽也属广布性鱼类,但属滤食性鱼,为养殖重点鱼,许多塘库禁钓,且钓法另有不同,这里不作列举。另还有一些区域性很强的淡水鱼,也不作列举。

三、垂钓之前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如同老中医诊病,是全面了解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的基本手段。以上四点,对垂钓者准确判断鱼情,增加钓获量大有裨益。

1、望

就是发挥视觉功能,详加观察。望应有针对性:

①望水表有无鱼翻动浪花,水面有无鱼聚群游弋。

②看水面有无鱼在水底呼吸、觅食泛起的气泡(泡分鱼气泡和自然气泡,不同的鱼又泛起不同的泡,见表二)。

③望水质的清浊,水的涨落。水体的清浊,由含泥沙多少决定;而水体的肥瘦,则取决于浮游生物的多寡。水体较浑,一般由大雨、外来水冲入形成,水体见涨,且浑浊无比,垂钓效果肯定不佳。而水体较清,且属退水阶段,钓获也不佳。就水体的颜色而言,若水色清,说明水质瘦,水中藻类植物与微生物含量少,肯定鱼不多;

如水色浑而不浊,呈淡黄色、白黄色、黄绿色或深青色,说明水色良好,肥瘦适中,适合鱼生长及觅食,钓况一定不错。如水色呈绿褐色,水面漂浮有黑乎乎的东西(一般投放了人畜粪养鱼,有机物含量大、浮游生物太多),说明水质肥,鱼易缺氧,不想吃食,垂钓困难。如水色呈黑紫色且臭气熏天,说明水体污染严重,更不能垂钓。

④望水域四周的地理状况,即水域的形状,有无进出水口、塘主搭建的喂料台、充氧装置,洗衣洗菜的地方,什么地方有草,什么地方是滩,四周有无庄稼地、树木、岩壁、湾及凸凹之处。

⑤看水域四周有无垂钓者踏动、蹲守后留下的痕迹,水域上方或钓位四周有无电线、树枝,在什么地方打窝垂钓安全、方便、易于遛鱼、取鱼。

2、闻

就是发挥嗅觉作用和听觉作用。到了垂钓水域,可先用手捧水嗅闻。一般而言,水体中鱼较多,会有一股淡淡的腥味;如水质不好有污染,也能嗅出一种怪味。同时,也可发挥听觉的作用,听鱼在水里活动、觅食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在有水草、水生植物处,会听到鱼在水生植物中活动所发出的声音。

3、问

问可以使我们对所要垂钓水域的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问应注意两个方面:一问当地人,主要是了解水域修建或有无干枯的情况,水域中喂养了些什么种类的鱼,是不是开放塘有无人钓,钓起的鱼大小等等,并尽可能多问几个人,进行对比分析。问当地人的目的,是为下一步问鱼塘主打下基础,以免鱼塘主因利益关系夸大其辞,蒙骗钓鱼人。二是问鱼塘主,主要问鱼塘中放了些什么种类的鱼及放养时间、大小,平时喂鱼用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喂,在什么地方喂。尤其是计时按竿收费的塘,更不能轻易相信鱼塘主说的一切,不盲目缴费下竿垂钓。

4、切

望、闻、问都局限于表象,切才是进入正题的手段。切,应遵循如下步骤:

①打窝看鱼星

鱼较多的水域,打窝后鱼能较快地进窝觅食,水面会泛起鱼星,钓者可根据鱼星多少、大小判断鱼情。

②用竿见分晓

打窝后鱼星泛起,就可伸竿试钓。如鱼很快就吞饵上钩,说明水体情况正常,鱼较多且少有人钓。有的水域打窝后鱼星不少,鱼却难上钩,则说明要么常有人钓,鱼变得刁滑;要么水质较肥,鱼没什么摄食欲望;要么就是水体中水温、溶氧量异常。另需注意的是,有的鱼塘主说得天花乱坠却不允许试竿,其中必有猫腻,谨防上当。

四、观漂识鱼讯

鱼的吞饵状况,钓鱼人只能靠观察浮漂的动静来获取鱼讯,决定是否挥竿上鱼。最常见的漂相是送漂(又称回漂)和黑漂(又称闷漂)。这两种典型模式,初学者很易掌握。只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温、水溶氧呈不正常状态时,送漂和黑漂不规范(以七星卧漂为例,调水状况为沉四浮五)。

1、送漂

只送半粒至多一粒,然后再无动作,易误判为小杂鱼闹窝或鱼撞线,错失提竿时机。

2、黑漂

轻微颤抖后略沉半粒至一粒,漂动即停止。这时起竿的最佳时机是漂刚回送或下沉时,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错失良机。送漂和黑漂比较简单,在这里,笔者列举几种鱼吞饵时不常见的漂相,以增加阅历,提高中鱼机会。

①漂横移。其表象为漂颤抖后不送不黑,作平稳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起竿大多中鱼。

②漂点颤。表象为漂连续发生点、颤,轻微的送或沉。此时鱼已咬钩,起竿即中鱼。

③送漂后迅速回复原状。其表象为漂一粒粒送平,很快又回复原状。出现这种状况多为虾、蟹脚爪拨动所至,起竿为空钩,或感到被什么东西挂触一下。

④黑漂后迅速回复原状。其表象为漂一粒粒很快斜飘入水,而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现象多为小杂鱼在吞咬饵料,可暂避一会儿。

钓鱼本事是一个修身养性的,非常长健康的户外运动。

台钓基本功,入门必读篇


爱垂钓的人都知道,台钓可以说是一门非常讲究的艺术。想从入门到高手,是要下十二分功夫的。

第一,基础装备

不管是哪种垂钓方法,所需的工具都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些土豪级别的钓客,不同的钓场不同的鱼种都会准备好相应的一套工具。但是总体来说,所需工具大致为钓竿、线组、浮漂、抄网、鱼护以及支架。除此之外还有钓箱、饵盆以及其他的小工具。尽量做到钓具顺手舒适。

第二,抛竿

抛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稍有失误,则会很容易惊扰鱼群,饵料脱钩,影响渔获。

在没有钓鱼之前,新手可以寻一处空旷,周围无异物的地方慢慢练习。在距离自己七米开外的地方放置一个小盆,直径不要超过三十厘米。然后用右手握住钓竿,左手轻轻捏着铅皮坠,双脚分开,然后慢慢向后拉。在顺着竿尖往前弹送的同时,右手向前抬起,再反转大约九十度左右。一旦铅皮坠离开左手,就要加速,让铅皮座和鱼钩落地。

等到熟练的掌握了抛竿的正确姿势,很快就会感觉到所有的钓组都是合而为一的,可以十分自然的做出抛竿姿势。钩饵落水以后,误差范围一般不会大于三十厘米。

在有风的时候如果出现落水点偏差过大的情况,那么可以趁浮漂没有站立起来的时候,将主线压水,然后再将钓竿拉回大约20厘米左右。等到浮漂稳定以后,再将钓竿送回到原处。直到浮漂与钓竿呈垂直状态。

第三,提竿

提竿与抛竿一样,都是垂钓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好不容易鱼类上钩了,但是因为提竿的姿势不对造成了跑鱼,那么岂不是太过可惜了。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提竿姿势呢?首先是一气呵成地拿着钓竿向前延伸,举过头顶。而且还要注意上抬的时候不要幅度太大。如果是不幸遇到空竿,那么就不要再把铅皮坠以及鱼钩拉出水了。

除了正确的提竿姿势,适当了提竿力度也是需要注意的。用力过度不但会造成跑鱼,而且还会使鱼竿断裂。要注意提竿的角度最好不要超过九十度。

第四,健康的坐姿

大家都知道钓鱼非常需要耐心,有时候钓一条鱼上来甚至要花费不少时间。然而久坐并不健康,所以在钓鱼的时候注意坐姿那就很重要了。

首先是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要弓腰驼背。否则时间长了会造成脊椎与肩周的永久性损伤。和办公室职业病是一个道理。而且在选择钓点的时候也要注意地面平整,坐在小凳子上,身体可以保持自然的平衡状态。否则会出现脊椎侧弯以及高低肩的情况。

其次是适当的活动。最好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将身上的肌肉慢慢拉开。然后在慢慢抖动手腕,保持手腕的灵活性。这样不但可以缓解身体疲劳,而且也可以避免久坐所产生的麻痹、抽筋。但是要注意的是,站起来的时候应该是慢慢地站起来,猛然的站立则会很容易造成晕眩。

还有就是不要长时间的盯着浮漂,这样会让眼睛产生疲劳感,也不利于对鱼讯的判断。尤其是近视、老花的钓友,长时间目不转睛会非常难受。可以适当的闭目养神,多看看花花草草,甚至可以在眼睛干涩的时候滴一点眼药水,按按眼周穴位。

最后则是及时补充体力。不要为了一点点渔获而忍受饥饿。饿了就吃点食物,不要过饱或者过饥。天气炎热的时候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防中暑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