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钓鲢鳙。
一直以来,关于钓鲢鳙,很多钓鱼人都是很关心并且在作钓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的。什么时候钓鲢鳙才好钓?钓鲢鳙该怎么用饵?怎么打窝才能快速地诱鱼?用什么线组?等等,最近我收集了一些钓友们提出的问题并且连同一些钓鱼高手对问题的讲解也整合起来,希望通过这些问答来帮助大家更好地钓到鲢鳙。
1、大水面钓鲢鳙,用4.5米手竿,钓点前面大约30米的水面上看到有鲢鳙活动,请问该如何快速将鲢鳙诱过来?
建议用雾化较快的窝料,配合麸皮、白粉,这样打下去雾化状特别明显;其次,味型一定要加大一点。一般钓花鲢会选择酸臭的成份再加一点香;钓白鲢则尽可能的选用比较香一点的味型,能够快速把鱼诱过来;此外,打窝时注意要用手抛窝,这样效果更好。
2、钓白鲢锚鱼较多,漂有信号就是找不到进嘴的漂讯,请问是什么原因?钓白鲢主抓哪种信号?
钓白鲢,线组可以粗一点,但是钩尽量小一点,而且一定要用硬条钩;其次,由于白鲢一般在水的中上层,可以钓的稍微浅一点,大概一米左右比较合适,而且掌握鱼层比较简单,老在下面拱说明鱼在下面,如果是黑漂打不住,说明鱼在上面;作钓时主抓有力的小顿口,和鲫鱼的吃口信号差不多;饵料建议用偏香味一点的鲢鱼饵即可。
3、江河野钓两三斤的鳙鱼,用5.4米竿,2#主线,1.2#子线,0.8号新关东钩,商品饵钓半水,一般20秒不到雾化完,顿口有力,但跑鱼率高?
钓二到三斤居多的鳙鱼,0.8号新关东钩有点小,建议用到2号新关东钩,因为鳙鱼的嘴比较大;饵料方面,20秒雾化完有点太快了,一般上钩饵料可以20秒雾化完,但是下钩饵料雾化时间要稍微长一点;线组方面还可以,如果是切线比较多,可以换成1.5#子线更有把握。
4、夏季水库钓鲢鳙,饵料状态应该如何把握?
水库钓鲢鳙开饵其实非常简单,主要看用什么钓法。如果用水怪钓鲢鳙,鱼情好饵料开松散一点,鱼情慢开干实一点,装篮作钓即可;如果手竿作钓,鱼体大且吃食猛,饵料状态硬点没关系,反之则开软粘一点,但要注意抛竿的手法,避免抛落即可。
相关知识
解决鱼儿不吃饵的4个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我们日常垂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小鱼抢食,鱼不吃食等情况。当我们在同样水域、钓位进行垂钓,可能昨天鱼获颇丰,但是今天却空军。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前后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也给钓鱼人带来了许多烦恼。所以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解决鱼不吃饵的4个技巧,仅供参考!
一、口癖很关键
鱼儿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里,这时在水情、季节变化、人为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形成偏口的现象。
假如我们是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当发生没鱼咬钩的现象时,可以肯定是受到钓饵的影响,这时可以更换钓饵的味型试试。只要你所选用钓饵的味型能够吸引鱼饵咬钩,那么就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假如我们是在养鱼塘、池中垂钓时。这时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的这样的现象,由于鱼的种类、喂养方法各不相同,因此鱼儿偏口的现象也不相同。这时我们可以在饵料中添加少量的原塘颗粒饵,以便提高钓饵对鱼类吸引力,增加中鱼率。
二、泳层是基本保障
长时间不下雨、阴天这样气温过高、气压偏低等天气时,对鱼儿而言,都是让它们感到不舒服的。这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水域中含氧量较低。这时鱼儿便会上浮至水表层或者水的中层、上层觅食、吸氧。这时在继续使用底钓法进行垂钓,可以说是无法获得高鱼获。
在晚秋时节的上午,尤其是前一天的夜间气温过低时。那么第二天就要在深水处或深水、浅水相交处进行垂钓,水位约1.5m为宜。在太阳升起来,气温开始上升时,在转换到浅水区进行垂钓。
但是在冬季进行垂钓时,一定要钓深水处、远水处、背风处。其实,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垂钓规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这些垂钓规律,肯定会提高中鱼率。
三、以活应猾为良策
不管我们是在养鱼塘还是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都会存在滑口鱼。在垂钓滑口鱼时,可以采用引逗法进行垂钓,就是指饵钩轻轻的移动,使鱼儿误认为是活饵,以便提高饵料对鱼类的诱惑力。而且在垂钓滑口鱼时,应使用小号钓钩,直径细的钓饵以及灵敏性高的鱼漂。
四、找准钓位是关键
想要挑选一个合适的钓位,就必须掌握鱼类生存的3个特点,分别是:
1、觅食特点:鱼类天性贪恋钓饵,水域中哪些区域食物充足,鱼儿就会聚集哪块区域;
2、趋氧特点:氧气充足时鱼类的活跃性强,含氧量少时鱼儿的活跃性将会降低。
3、变温特点:鱼类具有趋温的特性,当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无常时,会字法游动到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区域中。
钓鱼挂底的4个解决方法
关于钓鱼挂底这件事,其实不管是新手钓鱼人还是资深钓鱼人,都会遇到挂底的情况,肯定影响自己的心情,搞不好的话,鱼线,鱼竿都会坏了。今天我们就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如何搞定钓鱼挂底的4个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到钓鱼人。
1.抖
如果底部多乱石,我们要做的是:提竿后,鱼竿向前让大线绷紧,轻微下压鱼竿,保持一定余量,用手腕轻轻的抖鱼竿,就可以解决挂底问题了。
2.斜拉
如果挂底后,发现底部是土质陡沿,我们可以手握鱼竿向左或向右斜拉,注意用力要均匀。
3.直拉
这种方法主要是靠手感来判断的,均匀用力后直拉,来判断鱼线是否达到最大的拉力来决定是否停止用力,此法一般用来解决钩挂在淤泥中的塑料袋或编织袋等。
4.借助外力
有时候我们在挂底之后要借助外力如:挂底脱钩器,还有DIY的:做一铁丝圈,直径约10公分,圈上系小石块等重物。用时套在杆上,顺势滑如水中,通过杆稍,浮漂、八字环,一直到达挂钩的子线处,由于重力的作用,改变了受力方向,多数都能脱钩。
我们在调漂找底的时候应该先探明水底情况,要保证每次抛竿落点的偏差都不会太大,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挂底的情况。
钓鲢鳙的4款饵料配方,直击鲢鳙摄食偏好
鲢鳙是我国四大鱼类之一,而且它活跃的水域非常广,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几乎在我们国内所有淡水水域都有鲢鳙鱼的身影。鲢鳙的体型比较大,如果我们想要体会遛大鱼的快感,把鲢鳙作为对象鱼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鲢鳙在气温高的时候才会比较活跃,所以我们垂钓鲢鳙最好的季节就是夏季。它的食量很大,而且是一种杂食性鱼类,比较喜欢吃偏酸臭的东西,浮游生物也是它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又因为鲢鳙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很多水库会养鲢鳙来清除这些浮游生物,所以如果我们去水库钓鱼,也有可能钓得到鲢鳙。鲢鳙鱼跟其它鱼种的摄食偏好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在饵料上面根据它的独特喜好来进行配制,现在分享4款用于钓鲢鳙的饵料配方。
钓鲢鳙饵料配方一:
这款饵料的具体原料为玉米面、碎豆饼、甜药酒跟白酒,玉米面跟碎豆饼的比例是7:3,剩余的东西少许即可。
具体步骤为:将玉米面跟碎豆饼混合,加水揉搓成团上锅蒸熟。晾凉后,将面饼揉碎放入干净的广口容器中,加入适量甜药酒拌匀,将它们稍微压实。然后在表层上撒上少许白酒,盖上盖子将其放置阳台。大概10天后,打开盖子检查半成品,如果表层长了霉菌,大家一定要用干净的勺子将其刮掉,然后继续撒一层白酒,接着封存,让其充分发酵。这款饵料历时较长,有条件的钓友可以春季就着手制作。做好的饵料酸中带甜,有浓浓的酱香味,夏季野钓时,大家同样可以用蒸熟的玉米面和碎豆饼的混合物调整饵料状态。
钓鲢鳙饵料配方二:
第二款配方同样需要在出行前一星期配制好,准备工作和上面基本一致。夏季钓鱼时,配制鱼饵的时间应选在野钓出行前的一个星期。由于气温较高,过早地配制鱼饵会导致使用时不新鲜,甚至发生变质的情况。
具体步骤为:准备好玉米面、白面跟酵母,先混合面粉,然后加入适量滚烫的水,一边搅拌一边浇水,直到能搓成饵团。随后,将它们上锅蒸熟,掀起锅盖后趁热将其捣碎,然后放入用温水化开的酵母水中,一起揉碎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在保存期间,将其放到室外能接触阳光的地方暴晒一周,注意不能让其淋雨。成功做出的钓鲢鳙饵料的状态应该偏软,味型应该偏酸。实际作钓中,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少量蒸熟的玉米面、面粉或麦麸调整状态。
钓鲢鳙饵料配方三:
这款饵料味型非常臭,且味道很重。如果介意臭味,那么可以放弃这款饵料。因为味道重,在选用原材料的时候,大家要用2~3个臭鸡蛋,7~10块臭豆腐,以及豆腐、面粉各100克,最关键的还有一个口罩。因为味道比较呛鼻,大家最好在通风位置做饵。
具体步骤为:直接拿原材料上手即可,首先将臭豆腐、豆腐揉碎放进容器,加面粉、臭鸡蛋混合搅拌,然后密封容器进行保存,夏季钓鱼时放置阴凉处发酵一个月,即可以拿去水库钓鱼。
钓鲢鳙饵料配方四:
这款配方的味型比前两款都要偏酸,制作时间同样要在出钓前的一个星期。
具体步骤为:先去准备需要的原材料玉米面、白面跟麦麸,它们的使用比例依次是5:3:2。开始自制鱼饵前,先将麦麸炒香,将玉米面跟白面混合,用开水烫熟,加入炒香的麦麸搅拌均匀,等差不多的时候,钓友们要放入用温水化开的酵母,继续搅拌均匀。饵料还有余温的时候,将其放进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夏季钓鱼时发酵一星期足矣,低温情况下要延长至十天半月。
水库钓鲢鳙基本方法
初夏气温大幅回升,拉开了垂钓鲢鳙的序幕,今天,老鬼钓鱼俱乐部就给大家带来初夏水库钓鲢鳙技巧:
一、钓具
可用5.4米的手竿,要结实,线为3~4号强力线,比竿长25厘米,脑线稍细,长13~15厘米,因鱼嘴大,钩上大些的,7~9号伊势尼,双钩,上下钩距3厘米。漂用5号高脚细尾长漂。坠卷铅皮,调目时可加减,另要备失手绳。
二、饵料
1、酸料准备。以花生麸装入广口(便于取料)瓶内,倒入50度左右的白酒浸过料面盖紧,泡上数月,便有极醇酸酵香味,用作钓鲢鳙的配料效果甚佳。
2、饵料搭配
(1)鲢鱼料。花生麸45%,鲢鱼饵25%,腥香型鲫鱼料10%,虾粉5%,酸酵香料15%,再加臭豆腐(一斤干料加三块或适当加些不含辣椒的腐乳汁)、红糖,白酒,鲢鳙香精适量。
(2)酸酵香料。酵麦香料(渔具店有卖)35%、老鬼狂钓鲢鳙腥 25%、花生麸30%、虾粉10%、红糖、白酒,鲢鳙香精适量,以玉米粘粉粘合,软硬适度,上述配方适当减少些酸料即成钓鳙鱼的料子,收效亦不错。
3、诱饵调配。花生麸6份,鲢鱼料2份,酸酵香料2份,用两小碗干料加水调成稠浆状。
三、垂钓时机
鲢鱼摄食积极否,与温度有关,低于20摄氏度的气温,鲢鱼胃口差,出钓仅有零星收获;有25摄氏度的气温,鲢鱼食欲有改观,渔获多些;有30摄氏度上下的气温,则鲢鱼要活跃,摄食较勤,所获较多。因而出钓要视气温而定,在初夏,气温还不高,宜于晴天并在午后下钩。另外,闷热无风的天鱼口欠佳,有小风吹拂的(3级左右的风最好),鱼食欲较强,在鱼摄食较勤的时机垂钓,渔获自然不错。
四、钓点
1、库头库尾。漂浮物等常被风吹到库头或库尾那儿,食物丰富,鲢鱼多群往觅食,钓之鱼多。
2、大树下。大树下阴凉,炎夏群鱼长栖于其下。
3、凹口。凹口内侧亦常有漂浮物,群鱼多往寻食。
4、铧尖。铧尖外是三个方向的鱼必经之地,在此投饵静候,过往之鱼被美味吸引,定趋前吃食。
5、库心。鲢鱼爱成群结队在库心嬉戏,常可见鱼蹿上水面,此起彼伏,选库心为钓点,亦多有收获。
五、钓法
浮钓。先撒窝,将调好的诱饵泼入钓点,诱饵便悬浮水上,伞状扩散,慢慢进入水中层,可保持较长时间不散化,雾化效果好,对鲢鳙鱼极有吸引力。鱼进窝时,见有繁密且大小并呈的鱼星群起,即可掷饵抛钩。竿扣上失手绳,将漂调至距饵0.9~1米,调8钓2,当见漂沉下或上下抖动时有力的顿漂或漂上托等,即可扬竿中鱼。
鱼易惊,一旦中钩就猛蹿,应立即把鱼牵离窝点,免得惊散群鱼,鲢鱼比鳙鱼的劲大的多,若鱼大、劲大实在难敌,只有放竿牵失手绳,缓一下鱼冲劲再操竿遛鱼,耐心的把鱼遛翻了,下网兜抄才保险。收鱼后尽快把饵投回窝中,等会儿鱼又会上钩!
麻风钩钓鲢鳙的方法
1、选好钩经多次实践比较,钓鲢鳙的钓组用麻风钩比用爆炸钩效果好。其特点有三:一是口线短而硬挺(线径0.35-0.45毫米,长约3厘米),鱼吸入嘴中后难以吐;二是钩多(10-14枚),把饵料团团围在中间,鱼吸食饵料便首先中钩,有时几只钩一起被吸入;三是锋利,即便鱼未吸食,靠近、路过、游玩擦到也会挂住鱼。
2、饵对路做法是:把从市场上买来的鹇玉米酒糟用塑料袋捂上一二个月,使之腐熟发臭,出钓时拌以新鲜麦麸做成糟食。这种饵既简单便宜,又有特效。只是在上钩时,要注意它的粘度,一定要调制到打下水后3-5分钟能化开,方起到雾化诱鱼的作用。
3、选好窝底钓鲢鳙,一要选浅,水深在1-2米内最为适宜,哪怕鲢鳙游弋在水面,也能迅速嗅到饵味而下潜觅食中钩;二要底部地形相对平整些,以使饵钩不分家,提高钓效。
4、有技巧有鱼讯时掌握好起竿力度和遛鱼技巧是成功的关键,主要原因是鳙鱼吻圈较薄嫩,扬竿过重易拉出个大嘴壳(其他几个钓友就因多次起竿猛提而拉出多个鳙鱼嘴壳)。他的体会是:一要把轮子的曳力器调松,即便偶有失手猛扬也有缓冲;二是起竿动作轻缓,因是空钩,加之鱼嘴软薄,完全可刺透钩牢;三是遛鱼中不能用硬劲,始终保持较松的曳力;四要备1-3支3米以上的中调海竿,不宜用硬调竿。
4款专钓鲢鳙的自制饵料配方
鲢鳙是我们钓鱼的时候很常见的一种鱼了,无论是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是野钓还是湖库水库黑坑都有它们的身影,而且因为鲢鳙鱼属于体型比较大的鱼种,中鱼的时候拉力会非常大,溜鱼能够溜得很刺激很爽,因此深受很多钓鱼人的喜爱。鲢鳙鱼是一种比较喜欢吃酸臭类食物的鱼,所以我们用来钓鲢鳙的饵料也要相应地用酸的或者臭的,这样会更加能够吸引到联用的注意。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钓鲢鳙效果很不错的饵料,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下,制作方法也很简单。
饵料一、发酵苞米面
两种做法:
第一种:取苞米面加点豆饼粉和糠麸,然后放锅上蒸,蒸到七分熟后出锅,待冷凉后再加入红糖水搅拌均匀,最后密封发酵即可。因为上锅蒸锅,再加上内有糠麸,所以雾化聚鱼效果会很好。
第二种:取生的苞米面直接加入红糖水,装入密封容器内密封,阳光下暴晒两天就差不多。开盖能闻到酸酸甜甜的味道就证明成功了。饵料加水后的软硬度决定了雾化的效果。
饵料二、酒曲豆腐渣
取豆腐渣加入一些甜酒曲,掺合搅拌均匀,装入准备好的密封袋内发酵即可。使用时取一部分再加点商品鲢鳙饵料混用就可。
饵料三、广谱饵+白粉饵+拉丝粉
取广谱饵一份,白粉饵一袋,拉丝粉少量,然后加水开饵,一般饵水比为:1:0.5,充分搅拌均匀,饵料不需团在一起,干散状在饵盆就行。还有加拉丝粉的目的是为了让饵料入水化完后,鱼钩上海存有拉丝状,这样鱼儿吸食就会很容易上钩。
饵料四、玉米面+面粉臭豆腐、臭鸡蛋、红糖为辅料
取玉米面9,面粉1的比例,再加入开水调匀。然后加入臭豆腐、臭鸡蛋、红糖搅拌均匀,装入密封袋内发酵完成。
4种库钓鲢鳙的实用鱼饵配方
鲢鳙个儿长、嘴巴大、食量也大,它们偏爱浮游小生物,在温度高时活动频繁。为了减少浮游生物的激增,很多水库都会特意养鲢鳙鱼。所以,不少人都会去水库钓鱼,不过,除了这些小生物,野钓前,大家也要根据大胖头的喜好配制鱼饵。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贡献几款比较好用的钓鲢鳙饵料,希望大家喜欢!钓鲢鳙饵料配方一:盛夏天,过早做饵,保存不当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变质,而且用的时候也不新鲜。所以,大家在要出门野钓前一星期,去超市买来玉米面、白面跟酵母,它们的用量比例是8:2。开始自制鱼饵前,钓友要做的就是混合面粉,然后加入适量滚烫的水,一边搅拌一边浇水,直到能搓成饵团,将它们上过蒸熟!掀起锅盖后,趁热将其捣碎,放入用温水化开的酵母水,一起揉碎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在保存期间,将其放到室外能接触阳光的地方暴晒一周。夏季钓鱼,在制作这款饵料前,钓友要关注天气,不能让其透气或淋雨!
上述方式虽然操作过程极为简单,大家也不要大意,如果大家做出来的成品味道不是偏酸的,状态也不是软的,那么你的饵料有可能失败了!成功的钓鲢鳙饵料味道偏酸,状态偏软,在水库钓鱼的时候,大家用多少取多少,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少量蒸熟的玉米面、面粉或麦麸调整状态。钓鲢鳙饵料配方二:跟上述程序差不多是一致的,不过,这一次,大家需要买来玉米面、碎豆饼、甜药酒跟白酒,在这次自制鱼饵中,玉米面跟碎豆饼的比例是7:3,剩余的东西少许即刻。将玉米面跟碎豆饼混合,加水揉搓成团上锅蒸熟。晾凉后,将面饼揉碎放入干净的广口容器中,加入适量甜药酒拌匀,将它们稍微压实,在表层上撒上少许白酒,盖上盖子将其放置阳台!大概10天后,打开盖子检查半成品,如果表层长了霉菌,大家一定要用干净的勺子将其刮掉,然后继续撒一层白酒,接着封存,让其充分发酵。这款饵料历时较长,有条件的钓友可以春季就着手制作。做好的饵料酸中带甜,有浓浓的酱香味,夏季野钓时,大家同样可以用蒸熟的玉米面和碎豆饼的混合物调整饵料状态!
钓鲢鳙饵料配方三:这种饵味道偏酸,大家也需要提前一星期动手!首先,要去粮店买来需要的玉米面、白面跟麦麸,它们的使用比例依次是5:3:2。开始自制鱼饵前,先将麦麸炒香,将玉米面跟白面混合,用开水烫熟,加入炒香的麦麸搅拌均匀,等搅拌差不多的时候,钓友要放入用温水化开的酵母,继续搅拌均匀。饵料还有余温的时候,将其放进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夏季钓鱼,发酵一星期足以,低温情况下要延长至十天半月!
钓鲢鳙饵料配方四:最后登场的这款饵臭气熏天,介意臭味的钓友可以直接忽略这部分。因为味道重,在选用原材料的时候,大家要用2~3个臭鸡蛋、7~10块臭豆腐、豆腐、面粉各100克,最关键的还有一个口罩。因为味道比较呛鼻,大家最好在通风位置做饵。它的制作方式很简单,直接拿原材料上手即可,首先将臭豆腐、豆腐揉碎放进容器,加面粉、臭鸡蛋混合搅拌,然后密封容器进行保存,方式阴凉处发酵一个月,既可以拿去水库钓鱼!好了,今天笔者要介绍的内容到这里也告一段落了,感谢钓友们的垂青,谢谢大家!
钓鲢鳙的技巧和方法分享
有朋友问我最喜欢钓啥鱼,我毫不犹豫首选钓鲢、鳙。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两种鱼分布广,钓期长,无论是大、中、小水库,还是一般的养鱼池都会见到它们的身影。二是它力道足,尤其是大个的鳙鱼,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持续力,兴奋感和刺激感和钓其它鱼是无法相比拟的。除此之外,鲢、鳙还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几年来,常看到过很多介绍有关于钓鲢、鳙文章,面对来自全国钓手纷纭的理论,我始终保持一种缄默不语态度,其主要原因视对个个地区的气候、水情及渔情不甚了解,虽然对某些方面的理论不敢苟同,但钓鱼无定性,当然不敢也对别人理论枉下结论。下面结合我十几年钓鲢、鳙的感受和钓友们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有人说鲢、鳙好钓,有人说不好钓,其实无论钓什么鱼,都要首先了解其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钓技也就无从谈起了。鲢鳙属于中上层鱼,喜欢在中上层水域中觅食,主要是以浮游生物为主,喜食微酸性食物。在水中摄饵的动作是吸食后再从两腮间滤出。即然有了上述这些特点,所以我们也针对这一特点,对自己钓具、钓饵做出相应的配备和配制。
一、钓具的配备。
1、选用钓竿。因为鲢、鳙劲头足、力量大,所以在选用钓竿时候,要尽量使用超硬长节钓竿,钓竿不宜太短,使用短竿钓鲢鳙时候,一旦上大鱼时候恐怕竿子承受不起拉力,即便是质量再好的钓竿,在遛鱼的时候也没有回旋余地,同时离岸边太近也会带来惊鱼的麻烦。太长的竿手感又太重,况且离远了观看浮标时机也抓不准。我通常使用的是国产5.4米光威鲤师竿(现我用天福3H5.4),这种竿即经济又质量好,对付一般鲢鳙应该绰绰有余。
2、钓组的配备。
针对鲢、鳙力量足的特点上,在选用主线和子线上要尽量选用大号渔线,所说的大号也不是绝对的,主要是看渔线的质量和它所能承受的拉力而言,如果拉力均等,当然是首选小一点号的渔线,这道理我不说谁也都会明白。子线一定要软,这是根据鲢、鳙在进食中吸饵的特点,使用软子线便于把钩吸入口中,我常用的是大力马三号1.5-3号子线。配备子线时,两只钩相距5公分左右为宜,上钩挂饵,底钩为空钩。事实上鱼有吸食时吸入嘴中的都是那只空钩。在选用鱼钩时一般用伊士尼钩8-10号钩。在选用浮标时,要选择长身、碳角、硬尾标,这种浮标具有吃水深、翻身快、抗风浪强、信号稳定等特点,最适合钓鲢、鳙用。
二、饵料的配制。
1、诱饵。就是所说的窝料。我们都知道,鱼的嗅觉要远比它的味觉要灵敏得多,在诱饵的配制上首先要考虑到鱼的这一特点。偌大的水面,要想把鱼快速地诱到指定的钓点里,实在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除了正确、有针对性配制出某种鱼喜爱诱饵之外,还要根据所钓之鱼的特点而在诱饵中添加一些带有辅助成分的原料,这样方能起到最佳的效果。鲢、鳙虽然都是喜欢食浮游生物,但食性也有它的不同之处。我所配制的诱饵就是把豆腐渣与玉米面混合后再经过短期发酵。如果专门是去钓鳙鱼,还要加点经过发酵过的大蒜汁或韭菜汁,之所以把大蒜汁和韭菜汁发酵,主要是把它辛辣气味减弱。(以前曾用过生蒜汁,效果远没有发酵过后的好用。)投放诱饵时,要取手掌大小块状抛在钓点上,抛撒范围在直径一米左右为宜。抛出的诱饵要迅速雾化,并在水中缓慢下沉,最后形成一个圆柱形的混浊体。为能使窝点能达到最佳混雾化状态,通常我是在诱饵中加少许白粉,敬请钓友放心,我说的这种白粉绝非是毒品之列的,普通的渔具商店应该有售,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在诱饵中添加辅助的原料,主要是用它来增加雾化效果的。白粉不宜多放,按0.5%配比就可。为防止鱼离开钓窝点,一般抛撒诱饵间隔3-4小时一次,当然也要视聚鱼的速度和鱼逗留在窝点里的密度定夺,要以迅速地把鱼聚来而长久地留在窝点为最终目的。
2、钓饵。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钓饵一定要比诱饵更加吸引鱼的食欲。这话听起来像一句废话,谁会本末倒置?我想说如果你有比我所用的更好的钓饵,那你完全可以用我的钓饵来当做诱饵进行打窝,只要你的经济能力能承受的起。我用的钓饵就是渔具商店卖的南北和鲢鳙,将两者按1:1比例配比,水比例为1:0.8或1:1。钓饵的粘稠度以入水后大约2分钟之内雾化掉为宜(现我用鲢鳙与速攻开粉饵用),如果鱼的密度大,在连竿的情况下,要将钓饵沿着饵料盆的边缘打若干下,以增加其黏稠度,从而延缓钓饵的雾化速度。
三、施钓
施钓前有必要先说一下选择的钓点。在选择钓点的时候,应该以无水流、无风浪或微风浪处,水深在3-4米处为最佳。前者主要考虑到投放的诱饵窝子不会因为水流和风浪原因而流失;后者则是在较深水处是鲢、鳙喜爱的聚集地,也是钓者最易施展的好钓点。
施钓前先找好底,找底后从一米处逐层下移,直至你认为有最佳鱼口为止。在调标时采用半水空钩调标。以十目标为例,采取调十目钓一至十目。挂饵后,抛竿入水,浮标翻身站立,随着标快速下沉直至浮标停在水面一至两目,至此完成了调标的全部过程。随着饵料不断雾化散开,标也不断上移,直至上升至十目为止。所有的中鱼信号应该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浮标动作的变化,把握好提竿的时机。判断是否中鱼,应以浮标下顿动作为标准信号。
由于鲢、鳙摄食迅猛,中鱼后具有强大的拉力和冲击能力。尤其是鲢鱼,中钩后左突右冲,横冲直撞,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被突如其来的拉力造成断竿、断线、跑鱼等现象。因此,在施钓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中鱼后双手持竿,即刻将钓竿上扬至45度角。遛鱼时候不要操之过急,尽量利用钓竿自身的张力来化解鱼的拉力,直至确认将其遛透为止。另外鲢、鳙的嘴唇较为薄弱,在提鱼入护前一定要使用抄网,抄网要放在抻手可及之处。
由于钓鲢、鳙时抛撒出的诱饵多,形成的窝点面积大,势必招来一些小鱼们的光顾,造成浮标信号混乱,分不清楚哪个是李逵,哪个是李鬼。初学钓鲢、鳙的朋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小鱼在抢食时反应在浮标上的信号也是异常迅猛,没有一定的经验是很将它与正常中鱼的信号区分开来,即便是我,到如今也没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应对。有人也问过我这方面的问题,我说,那就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要么我的ID为啥叫大小统杀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事实上我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我想告诉钓友,要想钓好鲢、鳙,光有钓鱼的理论和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有超常的体魄和毅力来作保障。
这可不是故弄玄虚,去年我在辽宁义县花儿楼水库夜钓鲢、鳙,(夜钓鲢、鳙时很少招小鱼,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一下,同样是垂钓,晚上闹小鱼的现象照比白天相比,至少要降至95%)下午6点到达了目的地,直钓到第二天早上6点。刨除吃饭和中间一段时间休息,我连续钓了近十个小时。我的钓饵入水后平均2分钟之内溶解,按4-5分钟挥一次竿频率,朋友们可以算算,我这十个小时要做出多少个动作?要是再算上我遛鱼时付出的体力
那一次,小的不算,光十斤以上的鳙鱼我共钓得六条,其中最大一条鳙鱼是十七斤重,此君仰仗着年富力强,如牛耕地一样跟我展开了较量,几次被我拉出水面,又几次让它下潜回到了水中,我用了足足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才终于让它就范,当身边的钓友帮我把它抄上岸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坐在了地上,好半天才算缓过来神来。当时那分喜悦和那分刺激,以至于再现回顾起来,还是让我那么的记忆犹新。
浮钓鲢鳙的两种钓法与注意的问题
钓鲢鳙有很多种方法,从不同的线组看,有单钩钓、双钩钓、团钩钓(饵笼)等;从使用的钓具看,有手竿钓、抛竿钓、插竿钓等;从钩饵在水中的位置看,有钓底、钓离底、钓浮等。眼下时新浮钓鲢鳙,渔具店里的鲢鳙钓具、饵料等销路很好。狂购之后如何提高钓获?这是不少钓友关心的问题,现就钓浮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之处作一些说明,希望对休闲钓或者初学者有些帮助。
一、手竿半水浮钓1)线组
与台钓线组一致,但由于鲢鳙小则3-4斤,大则7-8斤甚至10多斤,要求配大钩大线和大漂。通常主线应用2.0-4.0#左右,子线1.5-2.5#左右的强力线,鱼钩新关东1#以上或伊斯尼6-8#,浮漂应用5#以上的大浮力漂。
2)调漂
双钩钩距原则上应在5-10cm之间,这是关键之一。然后上钩挂饵,一粒花生米大小即可,抛竿半水调1-3目;下钩不挂饵,主要是便于鲢鳙张口吸入下钩,从而提高钓获。
3)饵料
饵料的雾化程度也十分关键。饵料入水后能在1-2分钟内均匀化尽为好。然后继续抛竿,直至钓点形成一个立体雾化区,鲢鳙便会逐渐入窝。饵料配比大致是:40%菜籽饼+40%鲢鳙饵+15%的富含小麦蛋白的鲫鱼饵料,如老鬼2#918、速攻或龙王恨蓝鲫等,甚至直接加入白面也行,另根据饵料状态进行微调,可加入不超过5%的小麦蛋白和适量白粉。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比例,不必用量杯精确测量。菜籽饼提前用水泡开并发酵1-2天。之所以使用菜籽饼,是为了降低垂钓成本(打比赛除外),同时又可钓获其它鱼种,缺点是容易找来小杂鱼。
4)鱼层
找准鱼层最为关键。如果发现有鱼撞线,甚至泛起涟漪,但就是不咬钩时,说明钓深了。如果鱼星四起,鱼在下面涌动,可就是不咬钩,则可能钓浅了。应不断地调整钩饵的深度,每次上下来回调整5-10cm,直至找到鱼层位置。经常看到有的钓友自始至终都只钓一个深度,碰得巧还行,否则多半是空军。
因为天气对鱼的生活影响很大,不同的季节、天气,甚至在同一天,由于风向、水温、水中的含氧量、水的透明度等多种因素都会使鱼改变它的泳层。夏季闷热,能看到鱼群隐隐约约地在水面下闲游时,钓50cm以下,即所谓的一漂深。
春秋季节,天气爽朗,鱼通常在水面以下60-80cm上下这一层游弋,到了深秋乃至冬天,水温较低,鱼可能在80-120cm的深度游动。当然,这只是常规判断,在水库或深水池中可能又另当别论。另外,水的透明度高低也影响垂钓效果,水混浊时可钓浅一些,水清澈时应钓得深一点。总之,灵活应变才能找到鱼层,找到鱼层才会有所收获。
5)信号
鲢鳙入窝时,单个较大的气泡会不断地出现,有时甚至泛起涟漪。当浮漂出现半目升降时要格外小心,鲢鳙咬钩通常是明显、有力的下顿,幅度在2目以上,此时应立即扬竿。天气比较闷热或冬春气温较低时,鱼的张口较小,表现为浮漂小幅但依然有力的下顿1目左右,此时也应果断扬竿。
二、抛竿定点浮钓抛竿定点浮钓通常用乒乓球大小的大型浮漂,下挂饵笼,用抛竿抛到预定位置后固定。这种钓法的钓组和调钓不是问题,找到鱼层也不难,核心技术就在于饵料的雾化程度。经常看到很多钓友坐在水库或池塘边用抛竿垂钓鲢鳙,有模有样,可半天下来两手空空。问题就出在饵料上。有的抛竿不到3分钟,拉上来一看,笼里干干净净的了,还有的个把小时了,拉上来一看,笼里的饵料纹丝不动。
前一种雾化太快,鱼还没到,笼里空空,应加入粘合剂,减缓雾化的速度;后一种成了面疙瘩,形成不了立体雾化区,鱼诱不来,应减少粘合剂,加快雾化的速度。饵料的雾化程度最好应控制在入水后10-15分钟内均匀化尽为好。
钓鲢鳙酸饵的制作方法
钓友们用作钓饵或钓饵添加剂的酸味物质,大约有三大类:即人工发酵酸饵;天然酸味果类及其制品和化工制品。虽然它们所具有的共性是酸。用作钓饵时其效果却大不相同。如果钓饵仅要求酸味,那么加些醋就可以,但这种寡酸味道鱼儿并不喜欢。因为垂钓所用的酸饵,不仅要有酸味,还要酸里透香,酸香并重。
可钓的淡水鱼中,有多种鱼爱吃酸食,其中尤以酸饵钓鲢,堪称一绝。但是用酸饵垂钓,绝不是有酸就行,就可以将鱼钓上来,即使是喜食酸饵的鱼,它们对酸味的要求也不一样。用酸饵还和季节、水温、水的酸碱度以及鱼塘喂养习惯都有密切关系。用得对路时,上鱼情况非常好,否则鱼儿并不咬钩。例如有些钓友用了酸饵仍钓不到鱼,其原因一是外部条件不佳,二是酸味的浓淡不对鱼的口味,如有的鱼喜淡酸,有的只用微酸即可。
下面介绍各种酸饵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粮食类的发酵酸饵。这是钓友们用得最多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种。发酵酸饵的特点是酸中带香,透出一股酸香甜的味道,这是鱼儿最喜欢的味道。用来做这种酸饵的原料很多,既可用粮食,如玉米面、豆粉、面粉、米粉等,也可用豆饼、菜籽饼及糠麸。
粮食类发酵酸饵,可以分为长期使用的和临时制作的两种。长期使用的酸饵其制作方法是:可选在每年的10月底,这时天凉,霉菌繁殖速度慢,制作酸饵不易感染。酸饵经过一冬的长期深度发酵,其酸味更加饱和浓郁。
制作比例,可按容器大小备料:豆饼70%,玉米面20%,面粉和麸皮各5%,如果以钓鲢为主,可适当加大玉米面的比例。将它们调湿,以能捏成团但挤不出水为宜。为了消毒灭菌,要上笼屉蒸半小时,后置于干净容器中晾凉。可放少许甜酒曲(不放亦可)。用酒精或白酒将罐内和作封口用的塑料布消毒,将饵料装罐后用三四层塑料布封严,不使其透气。10日后查看有无霉菌,如发现白色菌团,应挑出去,再在罐内四周及饵料上面浇些白酒,然后封好置于室外,即使是北京冬天,置于室外向阳的地方,它也不会冻坏。直到第二年四五月启封使用,这时饵料会散发出浓郁的酸香。每次取用,器皿要干净,之后仍须封严。
这样制成的酸饵,由于酸味太浓,一般细菌不易存活,可以长期使用。根据钓什么鱼,需要多大的酸味,与未发酵的钓饵掺和使用。如钓鲢鱼要用硬饵飞钩时,可临时蒸些玉米面,如南方没有玉米面,可试用糯米粉、豆粉等粘性较大的粮食,掺入酸饵中,使之成为淡酸硬饵。有的人以为钓鲢用饵越酸越好,其实不然,应以淡酸为佳,其标准应该是闻之不呛鼻。当然,在使用酸食时其浓淡应根据当时的水温、水肥等情况随时调整,以求最佳效果。
如钓草鲤鱼,可用微酸糟食,将酸食掺于豆饼、糠麸等松散饵料中,装成炸弹钩钓底(春夏季节钓草鱼,可用串钩装苇尖嫩草,秋天装蚱蜢、油葫芦及各种青虫)。
许多钓友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钓鱼剩下的钓饵,放几天之后就变酸了,不少人弃之不用,其实这就是酸食。有的人偶用这些剩食,上鱼率很高,于是他们发现了酸食的优点。这些酸饵虽然也可以用来钓鱼,但由于是剩下的饵料,长期与空气接触,又多次经手触摸,很可能被霉菌污染,生长出黄白毛,时间久了甚至变臭,这些被污染的钓饵不应再用。
如果钓手有剩余的钓饵,可将其盛入用酒精或白酒消过毒的干净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再套上两三层塑料袋,置于太阳下曝晒,夏天两三日即可变酸,如不急用,可放在阴凉处。一周左右就可使用。
临时制作酸饵,亦可按上述方法进行,由于不作长期保存,亦不必蒸熟消毒。
酸饵易做,但防霉菌较难,所以制作时每个环节都要注意防污染。
江米酒、老面肥和酸豆汁等,都可用来做酸饵,江米酒集酸甜香于一体,是钓鲢钓鲤草鱼的上等钓饵。老面肥和酸豆汁以酸为主,可作钓鲢的添加剂。用手竿面食钓草鱼时,可在钩上装好钓饵之后,再在老面肥中沾一下,有特殊效果。
有的钓友为了获得酸味,他们往钓饵中直接加醋或醋酸和醋精,这些味道纯酸之物,鱼并不爱吃。有的人为了改变这种纯酸,加糖使之变为甜酸,效果稍好一些。
有人用糖蒜汤钓鲢鱼,它集酸甜与蒜香于一体,效果不错。做糖蒜很容易:取新蒜头洗净晾干水气,用小口坛将蒜装满,按蒜的重量加25~30%的白糖,后注满醋封紧口,一月左右即成。南方入不爱食蒜,如仅为取其汤做钓饵,则不必做成糖蒜,可在钓饵中加糖加醋,和加捣碎的蒜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类为天然的果类酸饵,钓友们直接将鲜西红柿、草莓、杏等捣碎入饵,有的将它们的制成品如草莓酱、苹果酱等作添加剂钓草鱼,也是取其酸甜,只要在水质水温等客观条件相宜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