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钓底技巧。
钓鱼人每到一处新的钓场之前,最重要的是事先了解水情和鱼情。比如说,现在鱼排是涨水还是退水?涨水时、一般钓网箱靠岸的外缘,退水时、钓网箱里的缝隙,最好钓的是久旱后的第一场洪水来临时,水涨停或水退停的平稳期。鱼排喂什么饲料,我们就用什么饲料,可向排主购买,同时适季的饵料。这样子,了解清楚水域和你的对象鱼,钓鱼人才能收获更好的鱼获。
同样的鱼饲料,可分为两种用法:
一种是用自行车气门心鸡肠胶管剪成小段,用红虫夹来帮忙套上颗粒饲料,直接挂钩垂钓,此法适钓快鱼和浮钓,底钓亦可;
另一种是用水泡开纯颗粒料,搓饵垂钓。这种方法兼顾打窝,适宜底钓慢鱼和鱼口稀少时用,并可长时间诱鱼,留鱼。
一、浮钓技术
筏竿浮钓,钓深一般是在1至3米之间上下逗钓,鱼排养鱼用的格网,网深通常是2.5米左右,每天早晚鱼排喂鱼时、网外的野鱼会随着网箱里的商品鱼上浮亦或贴近网底觅食。此时、翘嘴、鳊鱼、赤眼鲮、兰刀(白条)等鱼,正常情况下在1至3米左右的水层。这时,下竿放线宜缓慢下放,并且、一边放一边不停的轻轻扬竿逗钓,只要感觉到手上有动作,就暂停放线,轻逗一两下,鱼咬钩就起竿,(这时鱼咬钩的手感是很强烈的)如果没鱼咬钩,那就一直放线到大约3米左右,(提醒一下,要想知道钓线放了多少米,平时就要注意丈量一下,各种规格的车轮盘放一圈线时,线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我们的轮盘不像高级的海钓轮那样有放线指示米数。)浮钓时,铅坠要往上拉四十公分,以保持延长线有五十公分上下,并且、两太空豆拉开,距离十公分左右,不锁死铅坠,以利于铅坠随水流滑动而带动饵料的飘移逗钓。如此反复不停的放线收线进行浮钓,直到没口时,才换铅坠或夹上夹铅(加重铅坠)进行底钓。
二、底钓要领
下竿前,先观察竿头在坠重下的自然弯曲度,然后快速放线,当线下沉的速度放缓时,说明钓饵即将到底,在这里有一种意外的情况,也就是说,当铅坠带动钓线下坠时,排除导线环和其它原因造成的钓线下坠停顿,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是否是有鱼半途截口,从而果断起竿。只要铅坠到底,筏竿头就会有明显的反弹,钓线也随之松驰。这时轻轻地收紧钓线,直到之前所看到的竿头自然弯曲度(轻压竿头而不继续下弯),然后再收一点点,看到竿头轻轻下压就OK。这时,饵料完全平睡于水底,而坠子一头轻微着地,一头悬起,只要有鱼咬钩,竿头就会点动。
底钓时,两太空豆要把铅坠锁死,以利于鱼拖食时,迅速被钩上嘴。垂钓时,只要看到竿头有像打电报似的动作,就要第一时间迅速起竿。鱼咬钩的动作有短促也有快速,更有轻盈的慢节奏,一般来说,快节奏的多数是小鱼和凶猛的鱼咬钩居多,还有一种竿象是:竿头突然点动几下就急剧下弯,并立即拖竿,那是鱼咬钩已成死口而慌忙逃窜的迹象,这时要尽快起竿,以防鱼把竿子拖下水。而慢节奏的,通常是大鱼典型的咬钩动作。筏钓起竿中鱼后,一般鱼先是先要几圈线,然后断断续续的要线,直到无力的被钓上来,如果是中大鱼,那要线的圈数就会增多,特别是大鲤鱼,有时还会有打桩的现象出现,这时需抬竿轻拉轻放,小心应对。
鱼要线不是很强烈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母指按压轮盘轴来进行刹车,如果鱼要线猛烈,那我们就要通过利用不持竿的另一只手的手板来压拍轮盘侧面,辅助刹车攻鱼。由于在鱼排上筏钓,遛鱼的空间非常狭小有限,所以,在攻鱼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观察钓线的切水位置变化,千万不要让钓线碰括到角铁上,以防磨断线跑鱼。必要时,可将筏竿竿梢插到水中进行攻鱼,避开角铁浮桶等障碍物。切记、鱼排攻鱼,一定要把鱼完全的攻翻后才抄鱼,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功亏一篑。还有一种钓法叫底浮,主要是针对由于鱼排底堆积有大量的稀泥,为防饵料陷入泥里,鱼找不到吃的而采取的一种垂钓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台钓中所说的离底钓,饵料离底有二、三十公分左右适可。
精选阅读
无钩调漂的步骤与优点详析
无钩情况下调漂,是使用悬坠钓时,很多钓鱼人经常会使用的调漂方式。这种调漂方法,垂钓又不少好处。但是,调漂也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环节,在调漂过程中不注意细节,是很难将鱼漂调的合乎钓鱼人心意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无钩调鱼漂的步骤。
一、无钩调鱼漂的详细步骤1.无钩调鱼漂的第一步
不在钓组上挂钩子,直接往铅皮座上边多卷几圈铅皮。然后抛竿,等待鱼漂沉入水中。
2.无钩调鱼漂的第二步
慢慢的往上推动鱼漂,让鱼漂露出水面来。钓鱼人可将鱼漂露在水表的目数调整为一目。这个时候,从鱼漂一目的位置向下到八字环为止,这段距离的长度就是水域的深度。
3.无钩调鱼漂的第三步
开始往下拉动鱼漂。注意下拉的距离要比子线本身的长度多处10cm来。正常情况下,不要试图去改变这个长度。这样做了以后,铅坠就会处在我们所期望的半水状态。接着再次抛竿,你会看到鱼漂全部没入了水中。
4.无钩调鱼漂的第四步
对铅皮进行必要的修剪。直到让鱼漂浮出水面的目数,和你心中所想的目数相同为止。假设你用的是十一目的鱼漂,可以将其设置为七目或者八目,这就是所谓的不带钩调鱼漂。
5.无钩调鱼漂的第五步
将双钩都挂到线组中再次抛钩,看看鱼漂下沉了多少目。比如下沉了5目,或者下沉了6目,那么水表就会余下2目左右。如果两个钩子的重量偏高,那么鱼漂很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
6.无钩调鱼漂的第六步
在两个钓钩上都挂好饵。假设挂了饵以后鱼漂沉下去了,钓鱼人就应当适当的往上推一推鱼漂。推到鱼漂露出水面约一目左右就说明下边的那个钩饵已然到底了。此时,鱼漂已经达到了最灵敏的状态。假设挂了饵之后,鱼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还大于一目,就说明此处并不是最灵点。这样的钓组,很适合钓浮。
7.无钩调漂的第七步
去掉钩子上的鱼饵,往上方推动鱼漂后将竿子抛出。通过调整铅皮让鱼漂在水面之上的目数和无钩时所调的调目相同。然后用位于最上方的那一粒太空豆将其固定住。这个点其实就是最钝的点。此时,钓鱼人完全可以根据垂钓需求来调整鱼漂的位置。正常情况下,从最灵点到最钝点之间的任何一点,都是你的鱼漂可以在的位置。如果要钓灵,就往下挪动鱼漂;如果想要钓钝,就往上推动鱼漂。
二、无钩调鱼漂方式的好处钓鱼人会喜欢一种调漂方式,多半是由于这种方式在垂钓中有很大的优势。无钩调漂法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得归功于以下几点。
1.它可以让钓鱼人明确知道单钩的重量
如果我们暂且不考虑水线的话,那么在无钩状态下调鱼漂时,鱼漂显示出来的目数,其实是剩余浮力剪去铅坠和连接环的结果。当钓鱼人在钓组中挂了两个钩子以后,钓组的总重量会升高,此时剩余浮力就变小了。也就是说,视目变低了。
假设我们在无钩时将调目设为了8,结果挂了两个钩子后调目变成了4,就说明两个钩子的总重量是4,那么一个钩子的重量就是2了。其它调漂法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此外,这种调漂法还能帮钓鱼人测出饵的重量。
2.它可以让两个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更清晰明了
钓鱼人既然可以通过无钩调漂之道钩子的重量和饵的重量,钓鱼人就可以很清楚的推断出施钓时钩饵在水里的状态了。假设双钩之间的钩距是3cm,且1cm等于1目,即钩距相当于3目。那么在钓鱼人钓1目、2目之时,底钩饵的重量作用在地面上的力就分别是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上钩饵很可能是悬浮着的。此时子线几乎都是垂直着的。
详析浮漂的技术运用及理解
浮标在钓鱼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浮标的各种细微反应,很清楚地了解鱼类吃饵的各种举动,从而钓获它们。正确地了解浮标、读懂浮标的真实语言,在实际钓鱼中达到人标合一的境界,是我们每个钓鱼人的追求,也是钓好鱼的关键所在。
一、浮标的作用若想用好浮标,首先就要对浮标有一定的认知。浮标在钓鱼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鱼饵在水中的运行速度及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浮标上所表现出的颤动、上升、下顿等信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鱼吸饵进嘴的反应,同时也可大概了解到鱼的大小和种类等。
2、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类型、大小的浮标,结合不同的调标方法钓到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
3、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造型和用途的浮标,在复杂的鱼情下较容易地钓到对象鱼。
4、借助浮标自身的浮力大小,在风大或钓远时选用中、大号的浮标,配上较重的铅坠,就能把钩饵很顺利地投到预定钓点。
二、浮标的材质想拥有一支或几支高品质的好浮标,就一定要知道如何挑选浮标。这就需要了解制作浮标的材质都有哪些,同时也要了解什么样的材质优,什么样的材质差。用于制作浮标的材质有很多种类,这里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我主要说说目前使用最多、也是最为流行的三种材质的浮标。
1、芦苇标
制作芦苇标所用的上等材质,通常是经过了一年的风干或次年生的芦苇,其纹理美观、截面圆滑,节长的芦苇应该是最好的。用芦苇制作浮标有多种方式,更多的是把芦苇剖成两片或多片,然后再重新粘合,当然也有在实心芦苇杆中间插入一支碳纤棒后,再用刀具全手工削制而成的。如果制标人的手艺高超,涂漆配制技术也很到位,那这种浮标就是难得的精品,这主要表现在浮标自身的重量轻、比重合理、灵敏度高、信号准确。
2、孔雀羽标
用孔雀羽制作的浮标分为去壳和带壳两种。上等的孔雀羽外皮薄、色泽白、内质紧,可取用的部分也大。一般孔雀羽的浮标采用两片拼成,也有多片拼成的。两片拼成的浮标对孔雀羽的材质要求很高:单片孔雀羽的半径要圆,且两片半径需一致。这样拼合在一起后,浮标的直径圆,且粗细相对好处理,在制作时方便对标形的把握。带壳孔雀羽浮标不容易渗水,弹性好、浮力大,硬度和稳定性都不错,但没有去壳孔雀羽浮标灵敏,而且耐撞击性较差。目前市面上的高档孔雀羽浮标都是去壳后加工制作的,耐用性相对较强,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有很灵敏的标相反应,可以说是有灵性的浮标。
3、巴尔杉木标
巴尔杉木有质地柔软、浮力大、比重小、质轻多孔等特点,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高品质的巴尔杉木浮标具有洁白的自然色,所含的木筋少,同时也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等特点。用巴尔杉木制作的浮标可集芦苇标和孔雀羽标的优点于一身,主要表现在标的浮力大、稳定性好、鱼讯明显、灵敏度高,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也是综合性能最强的一种浮标。
三、标尾及标脚标尾可分为软尾(即空心尾)和硬尾(即实心尾)。软、硬尾由于制作时所用的材料不一样,所以在性能上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软尾是用一种质量很好的塑料制成,比重小于水,因而它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浮标的浮力,又由于软尾都是真空的,因此要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才会启动,因此也有过滤虚假信号的功能。软尾还有个好处是,虽然下沉幅度不大,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顿感较强,这也是很多钓友青睐软尾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硬尾一般都是采用玻纤或碳纤制成。硬尾的比重比软尾要大,故会降低浮标的浮力。但硬尾通常比软尾细,也就是说它比软尾要灵敏,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下沉幅度较大,有放大鱼吃饵信号的作用。硬尾虽能更好地反映出鱼吞钩的信号,但也容易出现虚假的动作。了解了软、硬尾不同的性能,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鱼情去选择最适合当前鱼情的软、硬浮标。
标脚一般有竹脚、碳脚、玻纤脚竹脚有长竹脚和短竹脚之分,它即有重量又有浮力。好的竹脚选用的是接近竹皮那部分,因其韧性强、结实耐用。用碳纤和玻纤制作的标脚是没有浮力的,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标脚不能过粗,如做的粗大会对浮标的浮力造成影响,会使浮标的灵敏度降低,所以用这两种材料制作的标脚通常都比较纤细。这三种标脚与主标体的比例要求很严,长短、粗细的设计都应与主浮体相匹配,达到浑然一体,因为它们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整支浮标的重心、翻身速度以及浮标的稳定性。
四、浮标常见的造型及适用的鱼情1、长身细碳脚软尾标
以去壳的孔雀羽标最具代表性,其修长的标身使浮标下行稳定,而贯穿标体的碳脚使得标体强度得到提高,并适当降低了浮标的重心,这样浮标会翻身平缓、下行稳健、信号真实准确,是底钓的首选。又由于其独特的七目短尾设计,标翻身立起后一般就到达了六目,只需再下沉两目的高度,钩饵就基本到位了,大大减少了钩饵到位过程中出现的虚假信号,同时它也是对付底层滑口慢鱼不可缺少的利器。这里还要说明,近两年还出现了由巴尔杉木和芦苇制成的长身细碳脚软尾标,其性能与孔雀羽制成的浮标差别不是很大,只是由巴尔杉木制成的比孔雀羽制成的浮标耐撞击性更好,适应不同鱼情的能力也比孔雀羽浮标更强,而这种类型的芦苇标要比孔雀羽浮标的灵敏度高。
2、长身细长碳脚硬尾浮标
通常这种浮标都被设计成流线形长标身,标脚细长,标尾多由玻璃纤维制成,目数一般在11目以上,其特点是抗风浪性强,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更加鱼性化细长标尾相对延长了钩饵到位的行程,钩饵在水中缓缓下落,方便鱼离底截食。这类浮标的信号反映灵敏清晰,特别是在冬季垂钓或比赛的后期鱼开口很小、信号微弱时,选用此类浮标将有不俗的表现。
3、长、短身硬尾粗脚浮标
这种类型的浮标分为长身标和短身标,多以竹脚为主。它们所适用的鱼情差别很大:长身硬尾标由于有其优良的稳定性,在下行过程中能很好地探测出鱼讯,而且能准确、明显地反映出鱼吃饵的信号,最适合钓半水及以下的鱼,同时也是钓生口鱼的利器,如能很好地掌握它,再用其他类型的浮标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短身粗脚硬尾浮标是专为钓浮设计的,由于钓浮要求鱼饵到位快,且能迅速反映在浮标上,所以要求这种类型的浮标标尾要短、浮标的重心要最低、浮标翻身站立的位置同水面的相交处要尽量*近示标。
4、中长身碳脚长硬尾浮标
这类浮标多采用自身浮力大、强度高的巴尔杉木制作而成,标脚一般长而粗,标尾超长,多在13~20几目。其特点是浮力大、配铅重,浮标不仅翻身快下底也快,能有效地排除暗流和杂鱼的干扰,是主攻底层大鱼的利器。在水库休闲钓及钓混养比赛中使用长竿钓大鱼时,此类浮标是首选。另外,在大风天和垂钓水域较深时也应选用此类浮标。
浮标发展到今天已远远不止上述这几种,很多有个性的浮标也是制作者针对一些特殊鱼情而设计的。但我认为一支浮标如个性太强,不仅削弱了其他功能,而且掌握起来也会很难。因此,在选用浮标时还是选择常用的浮标类型更切合实际。
五、了解浮标品性是浮标调钓的关键每一种类型的浮标由于选材用材、工艺水平的高低、同一材质的浮标号数等因素不同,决定了每支浮标拥有不一样的品性:有的标灵敏性高点,有的标稳定性好些,有的灵敏性和稳定性都不错。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在没有充分了解浮标品性的基础上去谈浮标调钓,就显得不切实际了,同时也是对钓鱼人的一种误导。
怎么了解你手中的浮标品性呢?很简单!准备一个调标筒,将你的浮标调到你习惯的调目,不管是软尾标还是硬尾标,也不要管浮标的大小及类型,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几次,让其稳定在一个调目上。例如你调的是3到5目,待浮标稳定后剪下3~5目的铅皮,让浮标上升3~5目,然后把剪下的铅皮装回,再加入同样重量的铅皮,观察你调的浮标目数是否也下沉3~5目,这时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1)下沉超过3~5目(2)下沉不到3~5目 (3)下沉3~5目。从而就得出3种结论:
(1)这支浮标灵敏性高,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就能下行。
(2)这支浮标偏迟钝,需要大点的外力才能起动。
(3)这支浮标灵敏性和稳定性恰到好处。
通过这样的测试之后,你对浮标的品性就有了初步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实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全面了解浮标在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站立、站立停顿要多长时间、下行到底又需多长时间这样才能做到对自己的浮标心中有数,才能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调钓,从而去适应不同的鱼情。
六、正确理解调标调标的方法很多,各人都有自己的调标方法和认识,但我认为不管哪种调标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鱼情千变万化,调标也应该是活的,要根据饵的重量、鱼的大小、水的深度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来做出调整。要做到这点,正确的理解调标就很重要。
1、调标的目的,一是使子线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适用不同的鱼情,尽量降低鱼吃饵的障碍;二是通过对浮标的调整使浮标的信号清晰;三是使浮标能正确地反映鱼吞饵的信号,从而减少空竿而多上鱼,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很多钓友长期找不到调钓的要领,就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2、调标在钓慢鱼或滑口鱼时需要格外注意,在钓的过程中发现上鱼慢或杂乱动作多时,为了达到多获鱼和减少空竿率的目的,这时我们就需要对浮标进行精细的调整;而在钓生口鱼和快鱼时,调标已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生口鱼见饵就吞,下顿、上顶、下挫、截口全都能中鱼,这时再刻意的调标就是多此一举。
3、调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钓上鱼,要钓上鱼就离不开饵,所以离开饵的比重谈调标是不妥的。就算你使用一支很好的浮标,但在调标中不注意浮标与饵重的关系,也是不可能调钓好的。以钓底为例,假设你调的是高目,可是你用的饵比重很轻,就会出现钩饵不到底或标动无鱼等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细说了,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在你钓鱼时先称一称饵的比重,这是调钓浮标的重要前提。
浮标是钓鱼的重要组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钓鱼人的眼睛,我们必须重视它,但不能迷信它,只有把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不会为浮标所累。
详析鱼钩中管附钩的绑法与技巧
管附チヌ钩,这款钩子不管是钓前打或是矶钓最多人推荐的钩款,推荐的理由还真的是百百款,绑法也是百百款! 听到最多推荐的理由是说管附钩很勇,比一般的チヌ钩勇?! 真是够了,把管附当作强度代名词,非常的不正确,有机会去多逛钓具店,看看OWNER的チヌ钩跟管附チヌ钩的线径,你会发现除了特地做粗骨的版本之外,相同号数的线径(钩骨径)是一样的,比如说五号钩全部都是0.86mm直径。 如果你是有相当好奇心的人,不妨再去看看钓鱼人,在管附钩的介绍有「结束し易いカン付仕様」(容易结尾的管附式样),在管附钩也说「ビギナーでもハリスを结びやすい管付」(初学者都能用子线打结的管附式样),你看看,二间钓具厂都说管附是为了便打结,请不要再说管附钩比较强这样的建议,当然也不要说甚麽从鱼获就知道管附钩比较强的没根据的话。
既然说管附是为了方便结节,那我们就来探讨怎么绑吧! 一般非管附的钩子的绑法不外乎外绕法、内绕法二种,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些难度,那么,管附钩是该用这样绑吗? 那开发出来不就没意义! 管附钩绑法,我说是绑8字环的绑法,也就是用8字环绑法绑在圈圈上,8字环几乎是所有钓鱼的必备品,会绑8字环就一定会绑管附钩,这点是无庸置疑。 如果我们到钓场走一遭,你会发现绑管附钩的方式并非绑在圈圈上,大多数的人还是用一般钩子的绑法(绑钩骨),如果问一下,那位使用者会跟你说因为管附比较勇,所以我用管附钩。 另外,还会看到有人用一般钩子的绑法,然后子线还穿过洞,有的还搞不清楚前穿、后穿的差别,如果再问问,他会回答师父这样教我的,或是说我看别人都这样用。 不要笑,真的就是有这样可爱的钓友,说到这,师傅等级们是不是开始LP不爽了呢? 那么请师傅们淮备好有利的反证来反驳吧!!
管附钩,我不建议用一般的绑钩法来绑的理由,除了忠于设计概念外,另一个是那个管附的环收尾之后几乎都没有焊起来。 当你的线结滑到那边的时候就会被那个没焊起来的耳端切断,若要保持强度及不被切断,就只有绑在环上这个方法了! 如果在我提出左证后,你还是死硬派的坚持要用绑非管附钩的绑法来绑,那我也不好说甚么了!! 请看下图,左边的是没焊的,右边的是有焊的。
再来,我们要讨论另一个主题重点,前穿与后穿的差别,我们在钓场会看到有不少人绑好后会习惯的穿过洞,却又有的人是前穿,有的是后穿,有的是不穿,有多少人想过影响程度?? 请先看下图,由左而右分别是绑圈圈上、前穿、后穿、绑钩骨不穿孔。
看完图之后,相信各位发现到左一跟右一钩子也没有前倾或后仰,母线跟钩骨成一直线,当母线往上拉的时候钩尖的运动方向跟钓线运动方向一致,都是朝上,我们正常使用的方式即是如此。 右二的钩子呈现的情况是非常不良的情况,钩子整个朝外,钩尖朝外,而且钩尖跟母线几乎在同一轴在线,有常识的钓手应该会了解这是错误的情况,母线上提的时候,在这情况下是钩骨先碰到鱼,然后把钩子变正才让钩尖钩到鱼,简单说就是后穿孔扣不到鱼,常放枪。 左二的钩子呈现的情况是钩子及钩尖整个朝内,这个形状比朝外好很多,但是在往上扬竿时,钩子是钩尖背面碰到鱼,之后钩子导正才钩到,当然这也是不良的状态,或许有些人会说铁板钩绑法也是这样啊!! 那我不得不说,请问你是在钓铁板吗?? 鱼的就饵型态跟我们一般钓鱼的就饵型态不同。 看到现在,请问,你要用哪种绑法呢?? 要穿过洞吗??
第三个主题啰!! 这个主题重点需要搭配一个小试验来检视,小弟我简单的做了一个小装置,简易的拉力装置,不过因为没有拉力计就不是用来测试拉几公斤,这个装置是要来说明当钓线绷紧之后在绑钩处会有怎样的情况,还有拉断之后会是怎么样。 钩子都是用同一支,钓线用的是同一款10号尼龙线,绑钩子另一端都用8字结做圈圈,钓线用过一次就换一段新的。
第三个主题就是测试非管附钩绑法前穿孔、非管附钩绑法、8字环绑法受拉力之下在绑钩处呈现的情况,以及拉到断之后的情况。
<前穿洞>
当我们使用的钓线是尼龙或碳纤线的时候,绑好之后穿过洞,遇到拉力的时候会是怎么样呢?? 你认为是钓线会断?? 绑钩处会断?? 我说都不是,是在洞的那边会断,不相信的话请看下面几个图及说明。
下图可见当钓线拉紧之后的样子,穿过洞在钓线跟洞接触的那一点会形成一个支点。 持续增加拉力会是怎么样??
下面的图,当钓线持续拉紧,持续施加拉力之后,在管附钩的洞那边的钓线很明显的呈现白白的一段,那一段就是钓线因为那个洞形成的支点而被压扁拉长。
这时候我们先不要拉断,把钓线拉出来看看。下图可见,钓线很明显的有的转折,位置恰好是在上面说的管附钩的洞位置,由此可见是被该处压扁变形。
看到目前,如果你还是不相信,还是认为那是耳端没有焊接或是绑钩子的线结束紧造成的,那么,下面几个图一定可以让你改观,我在钩子上绑一段红线,拉开线结跟管附钩的洞,是洞造成,还是线结造成,或者是耳端造成,一看便知。
下图可看出来钓线路径,碰不到没焊接的耳端,而且这样的距离可以更清楚判断出是线结造成变形还是那个洞。
下图在洞的附近,钓线明显的变白,这跟一开始的试验一样,一样的结果。
下二个图,钓线先不拉断,仔细看看变白压扁或变形处的位置在哪?? 是不是都在钓线跟管附孔接触的位置,那边就是会形成一个支点,造成应力的集中,在这个点钓线承受的是侧向的力量,也就是剪应力。
再看拉断之后会是怎么样,下图即是,并不是断在线节处吧!!
下二图说的是钓线穿过孔之后的路径,在跟孔接触到的点会产生侧向力(剪力),原本钓线的抗剪强度就比抗拉强度小,尼龙线约80%、碳纤约70%的直线强度。
<非管附钩绑法>
非管附钩的绑法就不会有那个转折的问题,理论上应该是下图所示:
但是,理想归理想,却是会有另一个问题,如果耳端没有焊起来,受拉力时就会从耳端那边伤到线,下图可以看到断口很平,整个结像是被切断而崩解开。
<8字环绑法>
8字环的绑法就像下面绑在圈圈上的绑法,我用的结是最强8字环结。
当然,未能免俗的,拉给它断,看看会是怎么样!! 咦~~钩子呢?? 别怀疑,钩子那边没有断,就像上图一样,测试二次都是断在另一端8字结那边,其它的测试却都是断在钩子端。
最强结可以绑8字环跟管附钩,另外连结管附钩还有个一样可靠的结パロマーノット,影片连结及图片如下:
Palomar knot(パロマーノット)。
感谢各位看完这篇冗长的文,只是说说观察及实验心得,并不是在挑战一些大师或是师傅,请勿见怪。
详析矶钓黑鲷鱼的配套装备
海投竿矶钓黑鲷配套装备。紧张刺激惊险快感,黑鲷珍贵生命价高,救生防滑装备勿缺,欢喜出钓快乐而归,黑鲷、黑毛、白毛、粗皮鲷、鹦鲷、象鱼、鲣鱼等,是中国沿海及台湾省海岩礁水域大宗矶钓对象鱼族,钓手皆须在海浪冲击礁岩波浪反流潮间地带和鱼斗智作战,适栖潮间带之鱼鲷鱼种、皆有不惧翻卷涌激反流本领与特性且爆冲力特强,拉抗力特大。
钓手所处钓位在常受冲浪波及衍生草苔海藻而滑,海流因潮汐之运行,时而浪大流急、时而静平如池,钓手稍有不慎或不识大海矶钓危机,常有滑跌和被波浪卷落海中意外事故,台湾省和日本矶钓平均每年各有30至50次钓手落海伤亡记录。
海矶钓活动紧张、刺激、惊险、快感吸引人之处,也是所有多种钓别中最生动及最富挑战性的钓别,据各地报道落海事故近乎全部未穿着救生衣与防滑钉鞋所致。浮标矶钓真好玩,但生命价更高。
新的世纪已来到,追求刺激、挑战大海、奔向大自然休闲矶钓已是新世纪新新年青人和年青现代钓手所追求和流行,中国大陆钓鱼界与钓具界为脱困境声声急呼开拓海钓资源。
笔者适此时机和本刊联手推动现代化浮标矶钓入门连载,盼能提高喜爱矶钓的朋友对大海时刻都应存有危机意识,以及强烈要求进行或研习海矶钓活动应奉守安全定律、穿着救生衣与防滑鞋,欢喜出钓、快乐平安而归,否则会有高达60%的事故率发生,特此慎重提醒与叙明。
黑鲷习性与应用钓组剖析
浮标矶钓对象鱼众多皆为鲷鱼科类鱼种,黑鲷的栖泳习性与食饵惯性较为特别和刁滑,其基本黑鲷习性及常识,有其他钓友译自日本名钓手、大西满先生著作连载,笔者不再重复论述。
黑鲷被台湾省和日本矶钓界列为高难度与高技术性智斗垂钓鱼种,且因特别机灵与刁滑和高智商,因之在食饵过程触啄吐吸钩饵特别小心与戒心高提有别其它鱼种。应用钓组因黑鲷栖场之底形、潮间地带之水相水色、浪流与标点远近及泳栖层水域深浅,而有多款不同钓组:
一、附挂式钓组
黑鲷较喜近底层水域多砾石岩礁外围或外海小石粒和泥石区觅食,外围多沙质水色稍浑、水速缓慢、波浪较平之时机和水相较易钓获。黑鲷食饵过程戒疑心大又自保危险意识强杂食性鱼种,较喜利用潮与汐涨潮将满时段泳近岸岩石礁下啃食附着其上各种贝螺,在多石砾或粒沙底形区潮涨水色清、汐退水色较浑及汐退流速和波浪较缓时是最佳垂钓时段。
依自然法则和地理法则越近岩岸越形浅场,因之使用附挂式钓组亦为理想,附挂式特征是利用二只高弹性橡皮束套穿入母线上,束紧突出浮标体两端轴心,利用笔者所研创天星浮标钓法装置可在轴心一端或两端、穿套中孔环状微调子弹的长重短轻原理,取得浮标在水表和水中可立、可卧、或前倾、或后仰、或浮、或沉潜浮标形状与功效。
以8字形转环为界,上为母线、下为子钩线3米,景新型8至12号或千又黑鲷钩一门单钩,视黑鲷体形大小1公斤内2号钩线,500公克使用1.5号,2公斤级使用3号。在钩子上方10或30公分处夹置1粒开口纯铅质1B或2B或3B小夹铅丸,使所钩挂的虾肉、鱼肉条、活小虾、贝螺肉、腥味练饵、沙虫、岩虫等钓饵近底层,或水中、或岸岩、或水中石礁边缘壁下,天星浮标钓法烦参本刊已发表的前期连载。
二、中通式钓组:
海流潮与汐之运行转换,每6小时1涨和每6小时1退,在潮涨与汐退之间、接近涨满和退干底的时段,会有波浪转平流速转慢的流相,但在涨满或干底其它时段、会有波浪转大流速转快的水相,从波浪与水速转大又快之中会产生各种诡异翻、转、涌、卷乱流,浮标的体型不适时,会被诡异乱流所扰或卷入水中,不稳不准难以判视讯号,故而浮标体型圆锥型、蛋型、心型、伞型、桃型、球型身短腰肥,以粗大积面之抗卷阻力、取得在诡异乱流的时段和标点抗卷乘浪作用及功效。
仍以8字环为界,环下子钩线不变、环上母线穿通小珠、中通浮标、小珠,而后在两粒小珠的上和下打紧线挡结,深与浅钓可由线挡结移动调整。小珠的作用是防止中通浮标滑跑线挡结之外,另亦可使用太空挡豆来取代挡结和小珠,如需调换浮标时,则需剪线重绑。
三、外挂式钓组:
大自然户外水域湖库海矶投竿浮标垂钓,常会有水温、气温、阴阳、吹风强弱、潮汐生动多变,波浪与流速多变、黑鲷因之食饵意愿亦为多变,鱼嘴变滑或流静波平应使用条型浮标取得灵敏功用。
波浪大流速快乱流多使用体短腰粗型浮标取得抗浪乘流稳定功用,流急和风大或深钓换重铅浮标,反之换轻锤浮标。在多变化和生动的海流垂钓黑鲷,对付高智商又特别狡猾和戒疑心强的黑鲷,一支浮标固定浮力设定和1种浮标形状难以应付。
任何潮汐与流速变化都能保有灵敏与稳定浮标功用,是钓手与黑鲷作战斗智取胜要件之一,视况机动灵活调换浮标诚为必须和必要。外挂式钓组因之而设,仍以8字环为界、下之子钩线不变,其上设一中孔别针滑珠、母线穿孔、上下各绑线挡结或太空挡豆以调深或浅钓,如需换标时,不需剪线将浮标脚轴之环孔瞬间快速扣别于滑珠别针之上。便利、快速、实用、易学是外挂式钓组的优点,也是台湾矶钓手较为喜用的钓组。
应用钓组绑法要领海投竿矶钓黑鲷配套装备
1、母子线头打结;一般钓友绑结后常产生用力扯紧时,线头从8字环滑脱,防止滑脱可在线头转绕一圈、线头穿圈二次或三次打结。
2、打结穿环拉紧;打死结后穿环、绕主或钩线一小圈,将线头打结之线头穿过小圈一次或二次拉紧后,线头结被束挡在环结之外产生挡滑抗脱作用。
3、可调移动线结;利用线结来控制浮标定位和调整深度,当然也可使用微小细径太空挡豆。用线结来控制和调整游动滑珠也就是调整浮标和水中水底钩饵之间深度。
4、线挡结使用粗径线2号20公分长,并在母线游动滑珠之上绕一大圈,将线头穿圈4次抽紧,去剪线头后成为可移动上下不紧不松挡结,而后以相同绑法,也在游动滑珠下方打一线结。
5、上线结的功用是钓点深度上移调整,游动滑珠上的别针扣挂浮标,投标着水后,钩子、夹铅,或锤子重量会沉水到上挡结处停止下沉,5米、10米、20米、30米任何在母线总长度之内都可移动上挡结调整深度。
6、而当回收线时,浮标和游动滑珠回收滑动到下挡结的处点而停,科学、便利、实用、容易学。
海投竿矶钓黑鲷配套装备
大海宽广水域和水中水底黑鲷对象鱼之靠岸岩礁觅食不成比率,利用豆果农副产品和水产物的副杂料搅和而成腥味粉料诱鱼饵添成拌合成松泥沙状。利用长匙边撒边钓,黑鲷是在适合习性之时靠近觅食,边撒诱饵在标点处会产生将周边黑鲷停住、或吸引住、或聚集住鱼群。钓饵混处在诱饵渣中减低黑鲷戒心、食饵中钩机率特高,故而诱饵和容袋及长匙是必备应用配套之一,不诱留不住黑鲷群,当然中鱼机率也低。另外,5.4米长捞网在中鱼后捞鱼上岸也是矶钓黑鲷应用配套装备要件之一。
钓底和钓浮的优劣势简析
钓底还有钓浮都是我们垂钓过程中常用的钓法,对于这两种钓法每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那么到底什么时候适合使用钓底的方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又适合使用钓浮的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这两种钓法的各自的优点,来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钓法。
钓浮也通常被钓友们称为浮钓,要想采用这种钓法,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垂钓经验,可以初步判断出周围的水况还有鱼情的状况。在水域里面不一样的水层里面活动的鱼儿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钓浮指的一般都是钓在水域中上层活动的鱼儿,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天气、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鱼儿们的活动水域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具备的一定垂钓经验,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鱼儿的变化情况,并且根据这些变化来配制相应的饵料,搭配合适的钓组,这些都准备好,最后的垂钓结果自然就不会错。
我们还需要掌握好饵料的雾化效果以及它的雾化速度,我们使用的钓法包括手竿钓浮、投竿钓浮还有线钓浮这三种,我们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钓。钓浮的优势在于只要是可以掌握好,并且运用的灵活,那么可以说是几乎所有水层的鱼儿我们都可以开钓。
我们对于钓底也是非常熟悉的,而且这种钓法操作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原理是通过增加铅坠的重量,来帮助我们将饵料抛到定好的钓点底部。这种钓法大多是运用于垂钓底层鱼类的时候,最常见的鱼类就是鲤鱼、鲫鱼等等。
这种方法也是包括三种情况:手竿底钓、投竿底钓以及守钓底钓。在底钓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找底、调漂还有设置调目。我们平常用的双钩钓底、双钩离底等等,都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调目,这样才可以有一个好的收获。
下面来具体的总结一下这两种钓法的优势,首先是钓底的优势:(1)我们钓底有时候也会钓半水,这样它要钓的水域就更加的深一些。(2)钓底是更容易聚鱼的一种钓法,并且留鱼的时间更为长久。(3)这种钓法可以减少一定程度的小鱼闹窝现象,提高上鱼率。
其次是钓浮的优势:(1)这种钓法的提竿频率高,回报周期短,我们可以享受更刺激的上鱼的快感。(2)可以在相对来说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渔获。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优势还有当时垂钓的具体情况以及周围环境,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钓法。
我们在垂钓实践当中多多总结经验,慢慢地累积,相信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之前对于这两种钓法还有一些迷茫,那么希望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底钓和浮钓滑口快鱼的技巧
钓滑鱼目前比较多钓友使用底钓。不管用搓饵或用拉饵都有爆护的钓友,可是当遇到滑鱼口乱时底钓就很伤脑筋了,即使用大标也很难闭免乱鱼的接口,特别是底接口,在浮标到调目附近时口特多,就是不中鱼,即使中鱼可在标的下行过程中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曾经把底钓滑鱼称为钓水底的老实滑鱼,而钓上层的滑鱼称钓乱口滑鱼;钓水底的老实滑鱼用大一号的钩,钓乱口滑鱼用比平时大许多的钩;在用饵方面搓饵时我不主张加拉丝粉,拉饵时我不主张拉满钩槽;其实我这种钓滑鱼的思路是针对滑口鱼吐钩快而采取的措施,可我们底钓的不一定是老实滑鱼。
书归正传,下面就谈谈怎样钓滑口快鱼。
一,怎么底钓滑口快鱼:
我这边所说的底钓滑鱼其实就是择口钓滑鱼。拉饵是在调目附近抓一线吃口,搓饵是在调目附近抓下顿动作。为什么我们在底钓滑鱼能抓住滑鱼的有效吃口呢?甚至在滑鱼很乱时我们底钓时照样能抓住有效吃口或找到有效鱼口呢?我们都知道我们底钓滑鱼抓的都是标的定讯语言,也就是说在钩饵落底后在静止状态鱼吃饵的标象,这样鱼在吃第一口是我们就能发现,通过调钓我们就能正确地找到有效的那一口。目前这种钓法许多人已经玩的比较成熟了。我们之所以能钓的到鱼是因为我们没有放过第一个有效鱼口。
这种钓法能使我们对鱼吃饵时的前几口心中有数。从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出这种钓法我们是从鱼的最下方钓的。这种钓法有很多缺点:钩饵行程长浪费时间;中间鱼截饵难中鱼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易把与层搞乱;由于钩饵是在静止状态鱼上钩很慢,有时可能还要等口,甚至还要逗一下鱼才能就饵等等。既然底钓时在鱼的下面能择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再鱼的上面择口钓呢?水皮标的出现为我们浮钓滑鱼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事实证明滑口鱼我们一样可以在上面择口钓它。
一般滑鱼最易乱,在乱鱼的中间钓那只有用大钩逮死口,想在滑口乱鱼的中间去择口,我认为是自找麻烦,试想在滑鱼的中间鱼的吃钩,吐钩,撞线,撞坠,鱼抢饵时的水流等都能使标产生信号,到底那个信号是入口信号,那只有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们钓滑鱼最好不要钓中间那一段,钓两端是明智之举。
二,怎样浮钓滑口快鱼
1,用标:水皮标是唯一的选择。大家一提到水皮标就会想到水皮标是钓快鱼的标,其实钓生口快鱼和钓滑口快鱼是有区别的,一般生口快鱼即使很乱但鱼上浮时离水皮的距离还是有限的,它们对我们抛钩的声响,周围的说话声及岸上的人影等还是有说顾忌的,也就是说上浮是有限的,亚马逊的鬼斧水皮标(长约20CM)是钓生口快鱼的明智选择。可滑口鱼越滑越乱鱼上升的就越高,目前天元的攻牌水皮标(长12CM)就比较适合,我们一般调半目或一目钓行程。打窝诱鱼后先找鱼口,在标下行中没口可将标上拉,直到标在下行过程中有口为止;在标翻身后即抖动,说明鱼还在上层,可将标下拉,直到标翻身时稳定下行中有口为止,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前几口,那一口中鱼我们就抓那一口,这是钩我们可用比平时大一号的。如果标已下拉到最低了,而翻身时即有动作,那我们就见动作就抓,就不存在择口了,这时选钩我们就选偏大些的以提高中钩率,不想换钩那就把钩抛偏些。
2,用钩:鱼口清晰我们就选大一号的钩,鱼口很乱上升的很高我们就选偏大的钩,钩距要大,大钩距钓双尾,钩距要大到多少为止呢?以不影响上饵及脱鱼为准,4钩距是比较大了。
3,用线:用大线和子线差不多号数的,为了换钩方便8字环最好用子线夾。
4,超硬调竿是明智选择。也可考卷用鲤竿。
5,引鱼:钓水皮鱼引的越多越好,千万不要等口,注意及时补窝。
6,用饵:上鱼快时用拉饵,可以拉大饵,鱼能上到30CM这个高度说明鱼口肯定好,边钓边引用搓饵,所以钓这样的鱼要开两种饵,一搓一拉。
7,要注意及时补窝,补窝没效才考虑找鱼层。
生口和滑口混合快鱼的钓法
前一到二场主钓生口,能打浮尽量打浮,不能打浮时钓底时要注意抓底接口,这一点和钓纯滑口鱼不同;底接口空竿多时即放弃底接口,主抓钩饵到位后的语言。总之,对这样的混合塘应先钓生口后钓滑口,特别是后场生口可能就停口了,钓滑口我们一样可以钓的欢,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一样也可以钓水皮,我们钓这样的鱼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鲢鳙鱼浮钓与底钓的选择技巧
鲢鳙鱼属中上层鱼类,一般应该浮钓,但由于受人为因素(惊扰、捕猎等)和环境变化(水清、降温、风雨等)的影响,有时候需要采用底钓。下面将从适合浮钓的情况、适合底钓的情况两个方面来说说鲢鳙浮钓与底钓的选择。
一、适合浮钓鲢鳙的情况(7种)
1.水情固定,环境安静,不吵闹。
2.平常很少有打鱼、电鱼等威胁,鲢鳙鱼感到安全。
3.下雨过后,清澈的塘水变得较浑浊,鲢鳙鱼会精神大振,食欲大增,培感安全,到上水层来觅食。
4.鲢鳙鱼喜欢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天,和风习习,在没人干扰或者不经常干扰的钓场,中午和下午是浮钓的最佳时机。
5.南方从晚春至中秋这段时间里,虽然天气炎热,但只要不很闷热,晴天,起二三级小风,水面波浪不大,钓场里又不受到别的干扰,鲢鳙鱼食欲会大增,到中上水层觅食。
6.钓小鱼要浮钓,小鲢鳙不太懂危险,经常在中上水层觅食。
7.有的钓场到了晚上人活动少,比较安静,鱼才敢上浮觅食。
二、适合底钓鲢鳙的情况(8种)
1.电鱼、打鱼,甚至炸鱼的人太多,鱼经常被追捕惊吓,平时很少敢冒险到中上水层来。底钓建议用海竿远钓,且钓得的鱼会较大;而不采用手竿近钓,因为近岸水浅,人活动多,三四斤以上的鲢鳙更不敢前来觅食。
2.靠近路边、工厂、市场、码头、运动场、矿场等人群经常集中的地方,比较吵。
3.水清且较浅(2米以下),鲢鳙鱼怕被人发现,一般不敢到中上水层来觅食。
4.秋分以后,天气逐渐变冷,鲢鳙鱼会潜入水的底层,因底层水度较高。在同一季节,甚至同一天,有时候气温、水温骤降,鲢鳙鱼会马上沉到下水层。
5.起五六级大风(七级以上不好钓),要底钓。南方天气变化无常,有时晴天烈日,突然乌云大雨,五六级大风吹起一尺多高波浪,可采用底钓;最好用海竿远钓,因为近岸水浅,波浪拍岸声很大,会惊到鱼。
6.打鱼过后3~5天之内,因为鱼受惊,不敢到中上水层来找食。
7.钓大鱼要底钓,想大小鱼兼顾也要底钓。大鲢鳙经历危险多,不敢轻易上浮,而经常沉于水底相对较浅的地方。
8.有的钓场在白天人为干扰多,鱼下潜。这种情况下,白天要底钓。
夏季水草区的浮钓法和底钓技巧
进入夏季以后,太阳光十分强烈,此时的温度不仅人受不了鱼儿也受不了,我们钓鱼人可以打起遮阳伞喝着冰水,底下的鱼儿也聪明的找水草丛和荫凉处避暑。故而在夏天学会钓草,也是能有一个好收获的。下面笔者来说说,夏天水草区钓鱼的两种技巧吧。
一、浮钓在水草区浮钓,主要有两种钓法,一种是走钓,一种定点钓。两种虽然都钓浮,但是因为选择的水草范围不同,因此有一定的区分。
(1)走钓
首先我们来说说水草区的走钓钓法,这种钓鱼的方法不用打窝,要跟着鱼类的活动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钓。主要是针对中上层鱼类或者离底的下层鱼类,比如鲫鱼、白条鱼等。这种钓法,直接将饵料打到鱼类的嘴边,让鱼类直接吃钩,能够节省打窝的时间,以及诱鱼进窝的时间。
这种钓鱼方法在气压低,水中缺氧的时候十分好用,且最好是在降雨前的阴天当中,没有风浪影响,天气非常闷热的条件下最为有效,这个时候的鱼类因为缺氧,会主动上浮寻找氧气较为充足的地方,此时将饵料打过去才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否则鱼儿光顾着逃命,是没有吃我们的饵料的。
这种钓法要注意几个要点:主动出击,寻找鱼类活动的密集地点,以及根据鱼类的觅食原则,大范围的寻找测试合适的钓点。另外,下钩一定要慢,不要抛满竿,声音较大,会惊动鱼类。另外把钓饵投放的地方选择在离鱼较近的位置,普遍要在十公分的范围以内才有效。选择在阴天走钓,重点就是避开了钓竿的影子在水中的影响。
最后,提竿一定要稳,干脆利落,避免鱼类趁势钻进草丛当中。
这是因为水草丛当中的障碍物较多,浮钓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早点提竿,不要给鱼类活动的机会。
(2)定点钓
定点钓浮主要针对鱼类在某个区域活动的较为密集的情况下使用,它在打窝的时候,是呈现一个扇形来打窝。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窝子的范围,也能够减少走动的影响。和走钓正好完全相反,这更追求钓鱼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走动带来的噪音,和钓鱼人的疲惫。
在定点浮钓的时候,笔者建议大家用蚕豆粉或者麸皮等浮力较强的饵料。这些饵料的浮力足够,在浮钓当中的效果时间较长。并且在水草丛中因为有水草的遮挡,不用担心被风吹散开来。而且,随着钓鱼的进程,这些饵料也会逐渐的下沉,再加上后续的补窝,正好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雾化窝子。
关于定点浮钓,一个需要注意的要点就是要及早的打好多个窝子。且在鱼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提前打好多个窝子,能够在钓鱼的活动中及时的更换窝子。
二、底钓在水草丛中底钓,和在明水区施钓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更加重视技术性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竿,用饵,钓组搭配。
首先是提竿方面,钓鱼人一定要及时的提竿,一开始采用刺鱼,然后快速的提竿,一定不要给鱼类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水草中障碍物较多,给鱼类留有时间,就有可能会挂钩,或者鱼线缠绕杂物,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干扰。
关于钓组,主要集中在钓组的搭配适宜细小搭配,避免出现粗线粗钩的搭配。一是不符合水草丛中的鱼类大小,另外也不方便在水草丛中活动。
最后就是选择饵料一定要合适,越是鲜活的饵料效果越好,适当的加入腥味饵料效果有奇效。
春季浮钓鲫鱼与底钓鲫鱼的方式
经常垂钓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垂钓方式,在垂钓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钓法技巧方面的不足之处,会到处寻找攻略技巧或者请教高手来提升垂钓水平,正是这样不断进取才有了一步步的成长,在这里说下个人在春季垂钓鲫鱼的方式,不足之处希望钓友能给指正出来。
第一、春季鲫鱼钓浮
1、春季垂钓鲫鱼是需要根据天气状况来决定钓法的,比如说在太阳晴好的天气垂钓时,早晚间水温比较低,鱼儿在水深处活动可以钓的深一点,到了中午太阳强烈时水面温度上升,鱼儿会上浮到水表层活动,此时可以钓浅钓浮。
2、如果中午依旧钓底的话基本没什么好收获,到了下午三点之后表层水温随着太阳强度减弱而降低,鱼儿又会到深水处进食,此时可以钓底,具体垂钓的深度可根据鱼儿活动的水层决定,并选择合适长短的钓竿。
第二、钓浮的要点
1、在钓浮的时候最好的钓点就是草洞,鱼儿的趋温性会促使鱼儿到水温高的表层活动,但是此时的鱼儿是非常谨慎的,钓点可以选在草区,有水草的阻隔鱼儿看不到岸边的人影就会相对大胆一些,不容易惊扰到鱼儿。
2、浮漂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垂钓的水位比较浅,如果使用太长的浮漂会影响垂钓,可以使用鹅毛漂或者其它类浮漂。
3、提竿刺鱼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最好不要用台钓那种刺鱼动作,不然的话很容易惊扰到鱼儿。
4、垂钓的时候要静心静体保持坐姿,尽量避免走动或者出现声响惊扰到鱼群,另外最好不要穿反光的衣服,可以穿深色的衣服减少惊鱼现象。
5、打浮的时候需要频繁打杆来诱鱼聚鱼,所以散鱼的速度也比较快,如果使用红虫或者蚯蚓垂钓的话,难以起到留鱼效果,最好根据鱼口偏好选择合适的商品饵料垂钓。
6、钓浮不使用虫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小杂鱼经常在上层水体和浅水区活动,就算使用鲫鱼爱吃的红虫饵垂钓,也很难落入鲫鱼口中,因为相对于吃相文雅的鲫鱼来说,疯狂的小杂鱼就像是饿死鬼般看到能吃的就会蜂拥而至,连残渣都不会有。
第三、春季鲫鱼钓底
鲫鱼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就算钓底钓深也不需要钓的太深,底也不要钓的太底,一般离底10-20厘米的效果会比较好,属于鲫鱼底层活动的范围。
1、在钓离底的时候,钩饵悬浮空中很容易引起鲫鱼的注意力,吃钩的动作上鱼的速度都会比较快。
2、另外钓离底的时候鲫鱼吃钩的多做基本上都是黑漂,观漂的时候会更加容易,如果钓底的话鱼儿咬钩后会上浮,浮漂就会上顶,相对于钓底来说,钓离底的漂相更容易掌握。
3、如果钓底时使用的子线太长,漂相动作就比较微弱也不准确,提杆的时机就会难以掌握,影响上鱼的命中率,因为鲫鱼吃口比较弱,吸饵的动作经过长子线传递到铅坠上的力度更弱,反应到浮漂上几乎看不清。
4、如果把子线缩短的话,就会钓得非常灵敏,短子线容易惊鱼的弊端就出现了,尤其是台钓快速抽竿的刺鱼动作,很容易惊扰到钓组所在范围的鱼层,如果离底钓使用长子线的话,铅坠会飘浮在鱼儿活动层的上方,提杆刺鱼的动静不容易被鱼儿发现,所以说在钓底的时候可以加长子线进行离底钓。
第四、离底钓的缺点以及解决办法
当然万事都有利有弊,离底钓的缺点就是容易引起小杂鱼的注意,尤其是在野外小杂鱼数量多的水域,离底钓的饵料不仅会引起鲫鱼的注意,更多的是引起小杂鱼的注意力,这个时候最好把钓组调整到双钩卧底的状态,也可以铅坠卧底,钓的越钝越好,把铅坠重量适量加大,让钓组快速到位减少被小杂鱼截食的几率。
拉砣钓法的垂钓方法及优缺点详析
各位钓鱼人听过拉砣钓法吗?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钓法呢?它有什么优缺点,又该如何施钓,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
一、拉砣钓法的优点
拉砣钓法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海竿钓法,唯一的不同就是不使用钓竿、也可以理解为手线抛钓。因为它所使用的垂钓方式,完全是海竿的操作方法进行。尽管目前市场上钓具品种齐全,功能也比较完善;但古老的拉砣钓法因为它具有钓具简单实用、费用小、携带方便、手感强等特点。同时一次可照看几付、十几付并可以将它投到远离岸边数十米处,用它钓上数斤和数十斤的大鱼也屡见不鲜。至今仍深受到钓鱼人喜爱。
二、拉砣钓法的垂钓方法
把几十米长的钓线,绕在一个矿泉水或其它瓶子上。上坠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采用钩前坠和钩后坠二种,在钓线的一端首先穿一个数十克重的空心活坠。其坠能够在钓线上灵活移动便成为钩后坠,钓线加挂一连接器作为活坠限位上挂糟食即是用组钩垂钓。若采用串钩垂钓则改为钩前坠,去除钓线活坠加挂串钩、前端加不可移动铅坠即死坠。信号是用一根长30--40厘米长的金属片、金属伞骨或薄竹片制成。一端插在岸边另一端的顶端偏下方位置上,加补双层夹缝顶端捆绑上铃铛。
把钓组挂在连接器上,面对向水域身体侧向水域一方约90度。一手握住绕线瓶并按住瓶上钓线对向前方钓点;另一手执线将约钓组进行圆周旋转,约旋转到水体上方约45度时双手松开钓线将钓组抛出然后;收紧钓线同时把钓线嵌入到支架夹缝中。鱼中钩后会拉动钓线,当铃铛声响时即可收线。
三、拉砣钓法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任何事物均有利弊共存,其最大缺点在于无钓竿垂钓;当鱼中钩时未有弹力支撑,极易出现拔河现象发生。并容易出现乱线、挂线、线细勒手等问题出现。因此,在选用拉砣钓首先应佩带防护手套。为防止乱线、缠线、打结,选择附近杂草较少并开阔地点进行垂钓。投抛时由于钓线细勒手,增加一段粗一点的尼龙线,两端各结一个死扣,结完扣的尼龙线其长度约在15--20厘米;一端连接在主线上,另一端连接在钓组上。投抛时一手压住瓶上的钓线处,另一手捏住尼龙线抡起来投抛即可。
搓饵底钓鲫鱼与浮钓的探讨
当气温高至30℃,西或西南风,无论池塘、河道、湖泊,中午时分鱼是很少咬钩的。于是有了西南风,钓两头的说法。然而,此说仅限于坠钩平底和坠钩一体的朝天钩、星漂钓组。在铅坠呈丸形、枣核形、圆柱形而不能任意调整其重量的时候,只有除去铅坠才能变底钓为浮钓,但没有铅坠钩是抛不远的。另外,浮钓的对象比较单调,也不容易集中,除了白鲦和草鱼能集群外,是不太容易钓到鲫鱼的。
悬坠钓组可以用修剪铅皮和更换鱼漂来调整钓棚,下层无鱼改钓中层、上层,利用钓棚变化,西南风照样有大收获。7月3日,是今年第一个高温天气,最高温度34~35℃。中午,我在一密度很高的池塘搓饵钓底。
按常规,搓大饵连抛5竿后,搓小饵肯定能钓上鱼来,可是今天不行,不管是大饵、小饵,腥的、香的,抛钩20余次,连鱼星也难见。过去,鱼不咬钩的情况也遇到过,但总不会一点进窝的迹象也没有啊。显然今天的鱼不在水底,但也不在上面,因为只偶尔见到远处水面有鱼绽出的水花。
底钓不咬钩,水面少见鱼,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鱼在中层。于是,我把3号硬漂尖鱼漂换成软漂尖的孔雀翎6号,调两钩无饵漂示竿全部露出水面,又把适合底钓的纯香饵换成松散性较强、味感偏淡的基础饵。
然后,搓一饵抛钩,压水后测得一饵的重量相当于3目浮力,再连续压水两次,看到残饵还能把漂尖压下1目。这样两钩搓饵,下沉到位漂尖应该露出水面1目,但不能保证每次搓饵都是一样大小,所以在大饵把漂尖压得看不见时,可以通过压水把饵溶化掉一部分,漂尖就露出水面了。从底钓到浮钓,钓棚设定在什么深度,是在试探中得到的。
这里的水深2米,鱼在水的中层可抛弃下层,直接钓半水,其区间约在0.7~1.5米之间。因为如果有鱼的话,1.5米以下的下层在底钓溶散了那么多钓饵后,至少应该有一部分鱼会在离底5~30厘米的位置上截饵,没有这个动作,鱼肯定在上面。
从水面到0.7米深度称为上层,在天气闷热的时候,这一区间聚鱼最多,是钓浮的理想深度。但今天不同,风力3~4级,人热得汗水直淌,可是水面波纹不断有鱼活动,说明鱼不需要上浮太高就能获得足够的溶氧。钓半水还是钓上层,可以根据鱼在水面活动的情况来确定。
天气闷热,微风而水面平静时能见到水花频现,说明鱼上浮较高,可钓上层,反之,应钓中层。天热,但不觉得闷,风较大,水面波纹起伏,则上、中层都有鱼,抛钩远可以钓浅一点,如5.4米竿的钓棚可设定在0.4~0.7米;3.6米竿抛钩近,钓棚要适当加深,可钓0.8~1.2米。但有些情况,如水温高、密度低、鱼种杂、鱼在哪个水层从迹象上看不出来,钓棚的设定应该以鱼讯出现在某个深度的频率为依据,而且找到了也不能在一个深度上钓得太久。
因为钓饵的下沉是一个不断溶散的过程,它可以把上面的鱼往下引,也能把分散在同一深度上的鱼集中起来。如果两饵到位后继续溶化,也可能把已经聚窝的鱼往下引。所以,当一个深度再没有鱼咬钩的时候就得重新选择钓棚了。前人总结的西南风,钓两头,是因为明知鱼上浮也不能让坠钩平底的钓组去适应它,所以只能利用早晚两头鱼还没有上浮的时候去钓它了。
不难理解,鱼的上浮是由水温增高引起的被动行为。可是我们更发现,追随着鱼饵的溶散,下层生活的鲫鱼会主动上浮,而且在冬天水温极低的情况下也是这样。所以,坚持鲫鱼底钓不是好办法,正确的方法是从底钓到浮钓,哪个层面上有鱼就把钓棚设定在那里。
分清水层钓草鱼的浮钓与底钓方法
草鱼常年生活在江河或者和江河连通的水域,在水体的下层以及岸边吃一些水草,在水塘里面或者一些江河里面也常游动到水的表面,来摄取食物。草鱼生性比较活泼,游动的速度也非常快。最适合的水温一般在25度左右,超过32度或者不足15度的情况下,草鱼的生长会变得非常慢,不足10度的时候基本上能够停止摄食。
草鱼对于氧气含量比较低的水域耐受性一般比较差,草鱼喜欢非常清瘦、氧气含量非常高的一些水体环境。最合适的含氧量一般在5mg/L左右,少于2mg/L的时候,就会引起食欲不振,少于1mg/L的时候,草鱼一般来说不会进行摄食。
这样草鱼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的摄食状态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当充分了解草鱼的这种习性,然后根据草鱼的这种习性,进行分层垂钓,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究竟怎样进行分层垂钓。
1、早晚用浮钓法
在早晚十分,水面的温度会非常合适,这个时候草鱼会进入水面的中上层的水域活动,以便寻找食物。我们知道草鱼是典型的食草鱼类,因此在自然水域,成年的鱼类基本只吃水草。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尽量的使用铁竹草进行垂钓,这是草鱼非常喜欢的。不管在路边还是田坎都能够找到。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浮钓法进行垂钓,我们可以首先用青草进行打窝,将青草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甩到水里面,只要稍微静置一下,就会有鱼儿上钩,这时候我们可以拿一点点铁竹草,摘掉水草的嫩尖,一般长度在3cm-4cm上下。进行穿钩的时候,将水草穿在钩子上面,每次进入4-5根铁竹草尖,整理之后去掉长长的叶子,然后将钩饵放到草窝的边上。这样一般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2、中、下午用半浮钓法
在中午或者下午的时候,水体表现的温度一般来说是非常高的,这样的情况下,草鱼会进入水域的中层觅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不饿能够脱离草这个东西进行垂钓。这时候我们应该使用半浮钓法进行垂钓,我们应该首先使用鲜草进行打窝,然后将青草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将绳子的一头拴在草把上面,一头系上小石块儿。然后将草投入水中,这样这些青草就可以悬浮在水面的中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加重坠子的重量,适当的调整漂子,然后把已经穿好的饵钩放到草窝附近。这样的方式,小编建议大家使用串钩,这样不仅能够钓不同水层的草鱼,而且还能够在串钩上面穿上不一样的钓饵,这样能够钓取不同水层的鱼类,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钩子上面挂上各种钓饵,投草鱼的爱好,增加上鱼率。
3、中午、下午用底钓法
在午间温度十分高的时候,草鱼一般会在水底活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应该用草,当然也能够用其他类型的饵料。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底钓法进行垂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使用铁竹草尖作饵,这个时候也应该使用青草进行打窝。打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鲜草进行打窝,我们还应该用鲜草将青草捆绑成把,将绳子的一部分拴在草把上,另一头系上小石头。将草抛入水中以后,草就应该悬浮在水体的底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应该使用已经发酵的混合饲料。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浮钓和底钓的技巧详析与要领》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钓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