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竿钓鱼的技巧。

台钓以其特有的诡异和灵敏,杀鲢鳙之无形。这里就抛竿和漂相辨识方面的技巧来告诉各位钓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台钓鲢鳙的杀手吧!

一、抛竿

抛竿时,不抛满竿。钩入水的地方就是浮漂站立的地方。这里谈一下抛竿要领:抛竿时,在饵未落水1米左右时,再次向上轻抖一下竿,这样饵会往回落一点,漂会往前送一点,正好是饵落水的地方就是浮漂站立的地方!使得饵的雾化始终在一个小范围内,便于上钩。

二、漂相

1、经典漂相:浮漂慢慢上升12目,然后向下有力一顿!(半目或者三分之一目)这时提竿,中鱼率高,多半正口。

2、漂在一目范围内上下抖动,那是鲢鳙在吸食钩上的饵,也可提竿。

3、漂快速上升超过2目,那是鲢鳙接口,饵已在口中,提竿多数为正口!

4、漂小幅晃动,然后突然向下有力一顿。这时提竿,中鱼率也较高。

5、漂慢慢上升后不下沉或者下沉后不上升,也可提竿。

总之:凡是有力度、有速度的顿口,应及时提竿,黑票应等12秒,不见浮漂上浮时再提竿。

三、辩误

1、有时见漂上下缓慢上升或下降,不见顿口。那是鱼在钩下,吸食下落的粉饵所致,把漂上推1020厘米再试。

2、窝中细密的鱼星直冒,浮漂不见动静,那是鱼在钩下,把漂上移4050厘米再试,如还不见动静,再次上移浮漂,直到出现顿口中鱼。

3、黑票或者缓慢上升35目,提竿锚到鱼身或空竿,那是鱼在钩上,下移浮漂1020厘米再试。

小结:

鲢鳙虽大,漂讯却极其微弱、细小。特别是暮春或深秋,口讯更加微小。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目,转瞬即逝,这就要求钓手眼不离漂,手不离竿。中鱼时记住中鱼时的漂相,长期积累下去,定成鲢鳙杀手

精选阅读

台钓抛竿与扬竿技巧


我们在垂钓的过程中,总能看到有垂钓高手在扬竿的时候如臂使指各个动作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舒畅,不仅看起来非常好看,这种紧密无间的衔接在鱼情快的时候垂钓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只有这种熟练的状态才能在钓快鱼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最终大获丰收,想要做到这种水平需要让自己的抛竿扬竿时的动作建立在规范没有差错的情况下,再加上无数次的练习才行,这里就说下台钓使用手竿时扬竿的技巧。

1、提杆的实用性

扬竿的动作不仅仅是好看漂亮,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是在规范标准的动作中必须有实用性,若是光想着动作漂亮而影响钓获的话,还不如张牙舞爪的抛投钓竿却能保持渔获的效果,所以必须保证垂钓的实用和有效性。

2、明确了解提杆的具体作用和它的重要性

要让自己在垂钓的时候每一次的抛投都严格规范,都要带着目的性的训练,而不是随意而为之,可以多看看钓得好的钓友在抛投扬竿时的技巧和手法,多看看自己的动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说在抛投之后不要只顾着看浮漂观察鱼儿吃钩是否会出现信号了,此时要看看自己持竿的姿势和提杆刺鱼时的预备动作是否正确,若是发现自己的动作和姿势别扭,觉得难以控制的话,就要及时的改正调整,若是使用错误的动作变成习惯的话,想要再纠正就变得非常别扭非常困难。

3、竿架方面

不少初学竞技钓的新手对竿架方面不够重视,造成后来提杆的动作不标准影响钓获,不少钓友在架竿的时候比较随意,竿架伸出去的长度和角度,以及后支架拔高或者前后移位等各种情况,不是通过抛钩的距离和钓位的高度来调整设定,而是主要靠肢体动作来适应竿架这种不合理的调整。要知道就算老手在每次垂钓的时候在开杆之前都要耽误些许时间来调整竿架,长此以往已经形成了只要到钓场就会仔细调整竿架的习惯,所以别光顾着羡慕他们收获多好多好,这些光鲜的成果是因为他们对细节方面有足够的重视并长时间的坚持,付出了多倍的努力达到的,新手朋友最好选用质量好性能好的竿架,有助于调整规范。

4、正确的坐姿

在设定竿架的时候就不需要刻意观察高手们调整的方法,要知道不同的提醒身高都不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说身高和手臂长度来调整到合适的状态,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自身的身高和坐姿来选择合适的钓箱或者座椅也非常的重要,只有让身体保持舒适的状态,才能保证垂钓的时候不受影响,才能让提杆动作更加流畅,对钓箱的选择是坐下后小腿和大腿形成的角度可以在60~90之间自然调整,大或小于这个角度,操作起来就显笨拙了。

5、在提杆的时候动作力度要适中

在练习的时候要用腕部的力量来提杆,做到腕臂动而身体不动,利用手腕的爆发力来提竿刺鱼,如果在提杆的时候身体晃动,脖子脑袋都跟着使劲,甚至面部都要带着狰狞的表情,那提杆的动作如何能够淡然优雅。

6、坐如钟

坐姿要做到四平八稳不乱晃动,上身可以保持略微前倾,手持钓竿的胳膊要贴着大腿,在提杆的时候能够借助胳膊腿以及腰腹部的力量,毕竟每次提杆中鱼都要靠着手腕来发力,不仅会让手腕疲劳损伤,还会影响到钓获。

7、保持严谨的训练作风

在对一个动作进行反复训练的时候,总会觉得枯燥无味,想投机取巧来应付一下,这种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若是保持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对以后的提杆动作造成影响,还不如不练,正确的操作是有一整套的顺序的,其中的动作标准和衔接度都蕴含着科学性,长期的训练最终掌握的话就能感觉到正确的手法给垂钓带来的好处,在进行提杆训练的时候,钓竿要挑选轻质的碳素杆,不仅有足够的韧性,并且轻质钓竿在长时间持竿动作时不会太过疲累。

论台钓抛满竿与非抛满竿的技巧


闲的无事,也不能去钓鱼,就与大家分享下经验吧。简单介绍下,本人台钓钓龄2年,传统钓钓龄8年,路亚钓钓龄3个月,喜欢钓鱼,而且钓鱼是我业余活动的首选项目,老婆大人经常说本人,就知道钓鱼,周末就没别的事情了,什么都不干。本人一般就弱弱的回一句,周末钓鱼,总比周末去打牌,麻将,洗澡,酒吧,K歌和吹牛B强吧。好吧,我小胜一局,此话也深的丈母娘支持。

闲话暂且不表,单就标题讨论,再本人非常喜欢化老师的库钓视频程宁老师的钓鱼视频,关于抛竿化老师仔细的说过,尤其在库钓中,抛满杆与不抛满非常重要。台钓抛竿,很简单,想抛准,也不难,多练练就好,今日不谈抛准不准,也不谈顶风大风怎么抛,只聊抛远与抛近(抛满与不抛满)的问题,下面一个一个来,各位看官泡杯茶,慢慢看我唠叨。

一、先说抛满

就是说大线抛出落水后,风线和杆基本处于一条线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好处就是反应灵敏,杆动则线动,线动则钩动,在你提杆的同时,钩同时就开动,杆动到钩动几乎没什么时差。一般在竞技比赛和野河拉小鱼的情况下可以抛满杆,小鱼吃口本身就轻,如不抛满,在抬杆到钩动是有个时间差的,针对小鱼或者轻口鱼,不抛满杆的话在你提杆时,钩还未动,可能鱼就已经吐钩了。而坏处呢?就是一旦碰到大鱼,由于风线和杆几乎在一条线上,杆动同时钩动,就是在杆子还没抬起来时大鱼中钩,这个时候杆子的腰力发挥不出来,(我们知道碰大鱼的时候要尽量将杆子挑起来,通过杆子的腰力来遛鱼和保护大线),如果杆子挑不起来,杆腰不受力,这个情况大鱼经常会导致拔河断线。下面我用2付图来示意下,(不要闲我画的难看,没办法没有绘画基础啊)

二、然后再说不抛满

经常看化老爷子库钓视频,包括王超滴,在库钓中或者塘子有很多大鱼的情况下,都不是抛满杆,而是将饵钩轻轻荡出就可以,风线在水中是完全弯曲的(基本就是6.3的杆子抛出个7米到8米的样子)这样一旦中大鱼的情况下,杆子可以尽可能的竖起来,通过杆子的腰力来降低断线跑鱼拔河的风险,包括邓刚大师在王者之战中告知黄杰的,只要杆子能立起来后,基本拿鱼没有太大问题,除非子线过细或特除情况。所以说,不抛满杆,优点就是碰大鱼不容易断线跑鱼,而缺点呢,就是小鱼或者轻口的情况下起杆不容易中鱼,因为必定从抬杆到钩动是有个时间差的,就是说不是太灵敏。下面同样用两副自画图来示意:

好了,就这么着吧,说的有点啰嗦,以上观点不是绝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大家怎么用怎么取舍了,灵活变换,最适合的才是最好了,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夏季钓鲢鳙的渔具、饵料及抛竿技巧


夏季5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钓鲢鳙的好季节。这个时间段内,鲢鳙吃饵非常活跃,钓鱼人在确保饵料搭配合理、手法正确的前提下,鱼获是会非常不错的。那么前期的装备、鲢鳙饵料、抛竿手法究竟怎么调整呢?

一、渔具装备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竿作钓鲢鳙首先要准备三大配件:

1、钓笼(也叫水雷)。它实际上是由6个15号的伊势尼大钩组成的钓笼。

2、大型塑料浮漂。该浮漂的浮力要能够平衡钓笼装饵后的重量。其作用是将装了饵的钓笼背负在水面以下的定深层内不下沉,达到浮钓目的,浮漂颜色以红色最醒目。

3、定点铅坠。重量在50克左右。铅坠中间有通心瓷管,瓷管直径要达到4毫米,能够顺利通过太空豆。以便浮漂与钓笼定位不飘移。

二、鲢鳙饵料与抛竿手法

钓鲢鳙的饵,基础饵以酸香为主,适当添加少许有助于雾化的饵料和散状细颗粒,如米糠粉等。加酸比例可根据鱼情适当调整,必要时可加些红糖,直至鲢鳙上钩吸饵为止。香料选用炒香的黄豆粉最佳。鲢鱼上钩后,动作较大,一旦吞钩,瞬间就黑漂,超过2斤的鲢鱼黑漂后,两分钟内可拉动海竿弯腰。发现后要立即起竿,但千万别刹竿,收线起鱼便可,因为鲢鱼嘴薄且嫩,刹竿会使鱼脱钩。鳙鱼嘴与鲢鱼同理,刹竿脱钩率很高。如遇大鳙鱼上钩,遛鱼时,千万要将渔线轮的曳力装置放松,不能急于取鱼,否则容易跑鱼,但绝对不能松线。

作钓鲢鳙遇小杂鱼闹窝,这时可往饵料里添加玉米粉和粘粉,以增加饵料的黏度。并且饵料入水之后状态较稳定,雾化速度更缓慢,能有效地避免小杂鱼闹窝的情况。前期开饵时,可加入草莓粉与粘粉。草莓粉使窝料味型更突出,能达到不错的诱鱼效果,而粘粉就能增加饵料的粘稠度,让饵料状态也更稳定。

手竿台钓鲢鳙的五个技巧


鲢鳙是常见的一种淡水鱼,在很多水库、池塘、江河都有放养,因此我们在合适的时机,都可以垂钓鲢鳙。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下手竿台钓鲢鳙的五个技巧,希望能给钓友带来一些帮助。

一、钓鲢鳙线组和装备

手竿台钓线组主线3.0,子线1.5或者2.0。钩的选用看个人的喜好。大小其实都无所谓。大钩搓大饵,小钩搓小饵。竿子4米5。5米4.6米3.7米2.等等都可以。但我个人而言,主攻大型鱼种,还是配备,前打,矶竿,中通,一些曳力的装备,比较合适。特别在锚到鱼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拔河带来的炸窝,切线,断竿、跑鱼等情况。

二、钓鲢鳙调漂技巧

基本双钩挂饵找底,然后往上推漂露出水面1目。然后减少铅皮直到3目或者4目。毕竟不是专业,饵一次大一次小,减少1目或者增加1目都不用重抛。而且那样在垂钓比较清澈醒目,不用刻意调1目钓2目,很适用于矶竿,前打,中通。因为可以甩远。很多网上介绍,直接空钩调高目在枣核之上一目,也可以,只是个人喜好问题。

三、钓鲢鳙饵料技巧

现在很多帖子,视频都说鲢鳙共同点就是喜臭。其实,简单一点,花鲢喜腥,白鲢喜香。包括现在流行的狂钓鲢鳙,就有腥香二款。

笔者感觉,对于鲢鳙,其实就是饵料的状态至关重要。雾化就是吸引鲢鳙最关键的。现实的列子:一个哥们带我去过星海。他就主攻白鲢,用狂钓鲢鳙香型单开,他上二尾,我空军全天,基本控制饵料30秒到1分钟雾化,就可以了。

四、钓鲢鳙漂相

花白鲢鱼吃口都不是很相同,花鲢吃口重,实战几个钓点而言,基本顿口为主,下顿1目到3目,甚至黑漂。基本漂上下浮动,瞬间顿口为主。白鲢吃口轻,有时只有三分之一目,更多的时候,是上浮之后下浮期间半路停漂。

五、钓鲢鳙水层

很多人都说钓花白鲢,早晚钓水皮,中午钓半水,其实没有那么百分百的肯定。我都是从底找起。因为很多钓花白鲢鱼的饵料,在雾化之后都有上下浮动的效果。钓鲢鳙从底10-20公分开始往上找鱼层,是最有效的。也减少不必要的锚鱼,而且一竿一竿的在钓点找鱼层,其实也在打窝。

每次按照水深的深度。不断往上找鱼层。如果3米水深,可以每10公分,往下拉漂。每个水层杆数,按照鱼情和当地鱼塘的密度决定。一直到某个水层,发现上下浮动,或者漂左右晃动。顿口。然后再那个钓点,继续抛竿。确定是否目标鱼。

长竿钓鲢鳙的抛饵技巧及饵料配方


钓鲢鳙的时候,很多钓友都喜欢用长竿来钓,因为长竿通常都可以用来钓大鱼,但是在实际当中,长竿其实并不好用,尤其是需要经常抛竿的时候,比如说6.3--7.2米甚至更长的竿,抛竿会经常偏离窝点,很多钓友都为此感到苦恼。下面就来看看一些长竿抛饵的技巧:

1.提竿换饵时,将竿子放在竿架上再换饵。

2.起身,竿子依然放在竿架上,左手轻执主线,拉紧至竿稍微弯,右手提饵(子线或饵团)上方约一尺左右。

3.右手轻轻前后摆动饵团(呈钟摆式),然后抛出饵团,右手抛出的同时,松开左手,呈抛物线状满竿落入水中。

这样的抛饵方式,即轻松又方便,而且换饵的同时,常常起身活动,不至于坐的时间久。注意事项,摆动幅度不宜过大,饵团不宜过湿,铅坠稍微重一点,水太浅不宜(浮标遇风有阻力)。目前来说就是7.2米和10米竿子,我们在垂钓鲢鳙时(鲢鳙饵团大如脚拇指)都抛饵自如轻松。

另外分享一些钓鲢鳙的饵料配方,希望大家都能钓上大鱼:

1.基础饵料的配制

用细豆面一份+细玉米面一份参合均匀后上锅干蒸,20分钟后出锅冷凉备用。

2.添加剂的配制

用优酸乳或者酸奶一份+豆浆一份混合均匀后,用透明食品袋密封好后,在太阳光下暴晒3---5天直到酸馊后备用。

3.钓饵的配制

取上述蒸好的面粉用上述配制好的添加剂调制钓饵就可以施钓来钓取鲢鳙鱼了,如效果不是太理想的话,可以用上述面粉一份+含有大量藻类的商品饵料一份再用上述添加剂调制钓饵就可以施钓了。

4.商品饵料配制钓饵

钓鲢鳙鱼商品饵料一份+含有大量藻类的商品饵料一份用上述配制好添加剂调制钓饵在进行施钓。

高手分享抛竿炸弹钩浮钓鲢鳙的技巧


用矶竿或海竿钓鲢、鳙,很多钓友都是使用水怪,实际上用水怪浮钓鲢、鳙弊病很多,不仅抛投时钩容易回头搭在主线上或互相勾搭在一起而影响钓效,而且 饵料的软硬和雾化程度必须掌握好,否则很难钓到鱼,就是掌握好了雾化与软硬,上鱼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远远赶不上用改装过的炸弹钩的效果。更赶不上自制带饵 簧的米字钩的效果。不好意思再说钓具生产厂家们笨,但要想使用这种效果好的钩,还是得自己动手制作,因为市场上目前还没有这种好用的产品。建议钓具生产厂 家们,不要总是停留在鱼缸里面作试验的阶段,要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新产品开发,否则就永远跟不上户外钓鱼活动飞速普及的需要。

用抛竿(矶竿或海竿)钓鲢、鳙的基本方法绝大多数钓友都是知道的。不用水怪,用自己改装的炸弹钩效果会更好,如果你的饵料和使用方法得当,会将库、湖 中的鲢、鳙鱼赶尽杀绝,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炸弹钩的改动方法是:把绑在饵簧上端的线扣向下挪到挨紧圆簧的地方,再把弹簧上面直的部分从塑料分线管中穿过 去,钩在脑线结的上面,用钳子捏紧。使饵簧的位置比原来上提了约2厘米,不要小看这2厘米,就是这2厘米的改变,使饵簧装饵后饵团与周围钩的相对位置发生 了变化,使鱼在吸食饵团上雾化脱落的饵料时必中钩。在钩上装饵料的方法是,先把饵团攥紧在饵簧上,再把钩轻轻的平镶在饵团的周围,注意不要压进饵团太深, 要使钩在饵团入水后稍有雾化时就能从饵团上脱落垂下来。这样钩就不会在抛投时回头搭上主线,更不会在抛投时相互勾搭在一起,入水后会分布均匀的垂在饵团周 围的下方。这是普通的装饵方法,只要饵料软硬和雾化适当,用这种普通的装饵方法就可以有不错的钓效了。还有一种特效的装饵方法,犹豫再三,为了能使大家在 明年夏天还有鲢、鳙鱼可钓,不再做公开介绍,敬请钓友们原谅。但有了改动炸弹钩的方法启示,很多聪明的钓友可能已经想到了。

抛竿炸弹钩浮钓鲢、鳙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好钓位(僻静的深水处),打好窝区(打窝的饵料要很软,落水不沉即散),安装好钓具(先将主线从竿的各个过 线还依次穿出,然后穿上定风坠太空豆短尾陀螺漂(4号)太空豆,然后在主线头上打一个可以挂炸弹钩的活结,最后挂上炸弹钩)。钓具安装好之后即可装饵施 钓。一个窝区用1-2把竿即可,最多用3把竿,再多了反而会误事。所钓深度以50-150厘米,根据水情和鱼情而定,鱼小、水面大则钓浅,鱼大、水面小则 钓深。黑漂或横向快速移动则提竿起鱼,漂平躺不动则要及时装饵。抛饵钩入水时,要略抛过窝区,等定风坠沉底后,饵钩会自动回到窝区。如钓点水深超过20 米,则不用定风坠,最好用自动沉水主线,并要使用软切雾化快的装钩饵料。

台钓抛竿技巧


钓鱼中,我们都会用到钓竿,钓鱼时首先做的一个动作就是抛竿。只有抛竿技术娴熟,才能够让你的钓获更有效。不同的人有着适合自己的抛竿方法,据钓鱼123的小编总结大概有五种比较常见的抛竿法,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①坐姿荡抛法:钓者稳坐于钓箱或小凳上,一手持竿,另一手捏住铅坠向一侧牵拉,竿指向空中(约与水平成笱)。靠竿梢的绷弹力配合另一手的送力将钩 饵抛至最远点,钓手们称抛满竿。而后把竿子搁于竿架上,待浮标翻身立直、下沉时,轻轻抬起竿把并向后轻拉,将标与竿梢间的风线压人水中。这样可防止风 浪把风线吹动而使钩线移位,还可早得鱼讯快上鱼。这是最普遍的抛竿法。

②立姿抛法:身体自然立直,两脚分开在钓箱两侧,持竿方法与坐姿荡抛法相同,这时要注意的是两根脑线要分开。抛出时靠手臂、手腕和腰部合力,结合竿子弹性,把钩饵送向最远点,而后坐下来,压水线此方法除初学者常用外,钓友在顶风钓及用长竿钓时也采用。

③顶风横竿抛法:平时垂钓,常碰上4级以上大风的天气,这时坐抛法就很难将钩饵送到位,而横竿抛法练熟了,可竿竿到位。要点是做到两个平行:竿靠近水面,与水面平行;竽还要与垂钓之岸基本平行,身体转向拿钩一侧。用力与上述两种抛法相同,两手配合,将竿平行于水面抛向钓点。因为水面风力相对较小,阻力也小。

④反手弹抛法:适用于顶风和侧上风时。右手持竿时,将竿指向左前上方,拿坠之手放于右边腋下,靠竿子弹力,顶着风把钩饵抛向钓点。

⑤高举劈抛法:当遇上5级以上大风,前几种方法都不能将饵抛准点时,只能采用劈抛法。右手持竿,高举头顶,竿梢受左手拉力向后指,身体正对前方,靠手臂的下压力把钩饵抛向钓点。此法坐、立姿都可操作,与传统钓中的甩大鞭抛竿法很相似。

钓鲢鳙大头鱼的5个常见漂相


夏季虽然悄悄溜走了,但还是有钓鱼人不停地在探讨在夏季里可以垂钓什么种类的鱼?其实在夏季可以垂钓的鱼诱很多种,例如: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等等。那如果要是什么鱼都没钓获呢?那只能建议钓鱼人们将花白鲢定为目标鱼。

钓大头鱼的五个常见漂相分,是不是觉得这种现有有点莫名的熟悉呢?好啦!停止你们的想想吧!现在来专心的看看垂钓鲢鳙的技巧以及有效漂相吧:

一、钓鲢鳙技巧之如何判断鲢鳙是否进窝

当鲢鳙进入窝点后,水面会有这些现象,例如:泛起水花、鱼星浮出、小杂鱼逃窜、撞线等。只要你在水面观察到这些现象,那就证明鲢鳙已经进入窝点。

但这时我们需提高注意力,这是由于鲢鳙吃饵与其他鱼类吃饵是不同的,例如:其他鱼类吃饵后扭头就走,但鲢鳙是滤食,一旦滤食完毕,那就在也抓不住口。只能灰溜溜的等待下一次机会。

因此,当鱼漂出现上浮、下沉0.5目时,需认真对待。通常情况下,当鳙鱼吃饵是会出现顿口或黑漂的漂相,这两个都是鳙鱼咬钩时的典型漂相;但鲢鱼在吃饵是动静偏小,很多时候鱼漂只是上浮与下沉,并没有太明显的顿口。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规律。只要你忍着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例如:当鱼漂上浮1目及1目以上并伴有下挫的现象,这就是鲢鱼有效的鱼口。

二、垂钓鲢鳙时5个有效漂相

1、鱼漂缓慢上浮1-2目然后有力的下顿(下顿0.5目或1/3目),这时抬竿可提高中鱼的几率,并且为正口。

2、鱼漂在1目以内上下跳动,这代表着鲢鳙在吞食钓钩上的钓饵,需提竿。

3、鱼漂快速上浮超过二目,这代表着鲢鳙正在截口,饵料已被吞进嘴中,这时可提竿且为正口。

4、鱼漂以小幅度的晃动,突然有力的下顿。这时提竿可增加中鱼的几率。

5、鱼漂缓慢的上浮后不下沉或鱼漂下沉后不上浮,这时提竿中鱼的几率也蛮大。

PS:只要是有速度、力度的下顿,都需立刻提竿;出现黑漂的漂相时,需稍等1-2秒,只要鱼漂不上浮,即可提竿。

三、有口却抓不住时需注意这3点

1、当鱼漂缓慢上浮或下沉却不出现顿口时。这时鱼儿在饵钩的下方吸食掉落的饵料所引起的。这时可将鱼漂向上调整10-20cm试试。

2、窝点内不断浮出细密的鱼泡,而鱼漂却没有任何动作,这时鱼儿在饵钩的下侧,这时可将鱼漂上调40-50cm试试,看是否出现顿口,如果不出现,那就在此调整浮漂,直到鱼漂出现顿口为止。

3、黑漂或慢慢上浮3-5目,提竿如是空竿或碰到鱼身是,证明鱼儿饵钩的下方,这时可将鱼漂下调10-20cm试试。

钓友浅谈台钓鲢鳙鱼的看漂用饵技巧


鲢鳙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因对肥水有着较强的适应力,故而尤受养殖池塘主喜欢,因此对于钓友们而言,鲢鳙鱼是常见的一种垂钓对象。下面是钓友们对台钓鲢鳙看漂相用饵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大家垂钓鲢鳙鱼时有一些帮助。

一、鲢鳙的食性

鲢鳙是几大家鱼中特殊的滤食性鱼种,天性以浮游生物为食。我们看到,坑塘主们经常会往水里倒大粪,什么目的?鲢鳙吃大粪吗?其主要目的其实是肥水!促进坑塘内浮游生物的生长,以供鲢鳙等鱼果腹!

有些淡水鲤鲫草养殖塘,由于喂食及残余排泄物的作用,日照强烈或夏季高温时容易过肥,放少量鲢鳙入内混养,其目的也是利用它们的滤食食性来减少水体浮游生物含量,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滤食性鱼主要是在喝水的过程中靠特殊生理器官过滤食物的(就像海里的某些滤食性鱼一样,虽身躯庞大,却并不杀生,而是大量吞进海水,过滤出小鳞虾等类浮游生物过活。比如:鲸鲨、及须鲸等海洋哺乳动物等)。滤食食性决定着鲢鳙等鱼喝汤的习惯吃相动作,而不是象鲤鲫等鱼那样吞吐吸食。

二、鲢鳙基本口位漂讯

北京地区,某位钓友认为,台钓钓组搓饵底钓情况下,白鲢吃食多是似动非动,微乎其微的漂讯居多。有时侯,漂尾上下少半目(或仅毫米级)的持续脉动或微距下沉暂不复位,多为白鲢正在裹食钩饵的漂讯反映,搂竿中嘴的机率最高(起码也多能钩中鱼体前部)。

继续调整钓组,使两钩饵呈一拖一触、一钩底一钩悬、或两钩都悬等状态,及改搓为拉,对应不同水情鱼情或可更为有效地钓取白鲢。

花鲢的底钓口位漂讯比白鲢大很多!常能见到微顿口,大挫口甚至黑漂!中嘴率也比白鲢高很多。

总的感觉:花白鲢入口动作多是下挫。不论有无力度,凡下降漂讯,但搂无妨。还有抛竿后浮漂接近钓目时的额外降讯动作,中嘴率很高。

两种滤食性鱼为何出现不同的底钓漂讯呢?这是大家都有疑惑的问题。除两种鱼吃食体位姿势习惯不同,会造成漂讯差异外,该钓友认为:白鲢嗜酸,花鲢喜臭是早期钓鲢鳙时钓友们的基本实践共识,进一步琢磨可知,白鲢酸者嗜食浮游植物的可能性居多;花鲢臭者嗜食浮游动物的可能性为大!

这两种长期天然食性和习惯,容易养成追食和喝汤力度的不同、也就是吃口的不同。也有人说:白鲢精、花鲢傻等等。由此,我们还谈到了蚯蚓红虫等活饵,鲢鳙吃是不吃的问题:记得前些年有老钓友的文章曾介绍过:被鲢鱼咬过的蚯蚓呈整体烂的状态,而被鲤鲫等鱼咬过的蚯蚓一般是断掉而已。由此,不能排除鲢鳙鱼也吃固体。

三、体位及蹭线漂讯

台钓花白鲢,吃死钩后体位移动拉漂造成大动作讯号的概率不高。提到体位漂讯,大家肯定都能想到蹭线锚鱼的事实情况!有很多时候,漂的动作很大,提竿钩中的却不是嘴。

比如:鲢鱼进窝,浮漂首先会出现横晃,此为鱼体带引水流作用造成的前期预警信号,接下来还会有浮漂缓升-归位、缓降-归位、无顿感微沉(吃口可能性很大)、甚至斜向黑漂入水等等复杂漂讯。如何正确输理鲢鳙入口信号,当然要靠亲身实践。

在这里,稍加探讨蹭线体位漂讯:胸鳍,是鱼儿游动中主要用于掌握方向和姿势的体外器官(冬季移动时,主要靠胸鳍推进?),背鳍腹鳍臀鳍,也是起着平衡身体和调整姿势的作用 ,它们之煽动水流,给与线组的影响作用,包括鱼体直接蹭线,一般浮漂会出现:轻晃、微沉马上回升、直接缓升等漂讯动作,相对都比较温柔,缺少力度;尾鳍是鱼类的主推进器,再加上扭身摆尾的游动姿势,所能给线组造成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有时候,见大黑漂,搂中的却是后半身或尾巴根,除有这方面的道理外,钩尖先已挂中鱼体,再行带线拉漂的可能性也有等。此为该钓友猜测,如有不对,还请各位钓友指正。

四、其它

1、由海竿酸食飞钩钓组,可联想到:鲢鳙虽滤食性鱼,但也能把诺大的钩子误喝进嘴!因此,台钓鲢鳙,同样会有黑漂(体位)死口情况发生!这就提示我们应该考虑到钩饵比重、雾化程度和饵的最终残留形态等细节问题,这样才能更加事半功倍地钓明白鲢鱼。

由老式飞钩钓组下部尾单钩中鱼率最高,联想现在世面上出现的水雷等塑料饵篮式小器件和软线垂式组钩结合,再配以雾化下沉的散饵,我想中鱼效率会提高不少!

2、小钩为何不易钩中鲢鳙?鲢鳙嘴内有较厚的黏膜,小钩钩尖短,虽中嘴但很可能不易穿透这层黏膜,一拉即脱,也是原因台钓用大钩钓鲢,喝入不利!总之这是一对矛盾!除注意讯号把握,提高钩中嘴圈的机率外,大钩还有挂鱼容易的取舍原因。

3、诱鱼在先!由海竿飞钩酸区理论,可证明以诱为先的钓鲢鳙原则。酸臭窝食先抛,可加速台钓鲢鳙诱鱼效果,而且定向性较强!鲤鲫及其它小杂鱼等一般不会先行介入,较利于钓取漂讯微弱的对象鲢鳙!雾化饵同样可以起到诱鱼效果,但定向性和鱼群密度条件等问题,应该综合参考为好!

4、专门台钓鲢鳙,气温水温越高越好,大风水流不宜!这是由该鱼种漂讯特点决定的明智思考,当然,谁也不能排除饿鱼狂吞的有限可能性!误中的机会有,但一般不多!

5、国内有几位竞技高手以善钓鲢鳙成名,他们的体会一定精准。

[浮漂/调漂] 钓鲢鳙大头鱼的5个常见漂相


夏季虽然悄悄溜走了,但还是有钓鱼人不停地在探讨在夏季里可以垂钓什么种类的鱼?其实在夏季可以垂钓的鱼诱很多种,例如: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等等。那如果要是什么鱼都没钓获呢?那只能建议钓鱼人们将花白鲢定为目标鱼。

钓大头鱼的五个常见漂相分,是不是觉得这种现有有点莫名的熟悉呢?好啦!停止你们的想想吧!现在来专心的看看垂钓鲢鳙的技巧以及有效漂相吧:

一、钓鲢鳙技巧之如何判断鲢鳙是否进窝

当鲢鳙进入窝点后,水面会有这些现象,例如:泛起水花、鱼星浮出、小杂鱼逃窜、撞线等。只要你在水面观察到这些现象,那就证明鲢鳙已经进入窝点。

但这时我们需提高注意力,这是由于鲢鳙吃饵与其他鱼类吃饵是不同的,例如:其他鱼类吃饵后扭头就走,但鲢鳙是滤食,一旦滤食完毕,那就在也抓不住口。只能灰溜溜的等待下一次机会。

因此,当鱼漂出现上浮、下沉0.5目时,需认真对待。通常情况下,当鳙鱼吃饵是会出现顿口或黑漂的漂相,这两个都是鳙鱼咬钩时的典型漂相;但鲢鱼在吃饵是动静偏小,很多时候鱼漂只是上浮与下沉,并没有太明显的顿口。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规律。只要你忍着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例如:当鱼漂上浮1目及1目以上并伴有下挫的现象,这就是鲢鱼有效的鱼口。

二、垂钓鲢鳙时5个有效漂相

1、鱼漂缓慢上浮1-2目然后有力的下顿(下顿0.5目或1/3目),这时抬竿可提高中鱼的几率,并且为正口。

2、鱼漂在1目以内上下跳动,这代表着鲢鳙在吞食钓钩上的钓饵,需提竿。

3、鱼漂快速上浮超过二目,这代表着鲢鳙正在截口,饵料已被吞进嘴中,这时可提竿且为正口。

4、鱼漂以小幅度的晃动,突然有力的下顿。这时提竿可增加中鱼的几率。

5、鱼漂缓慢的上浮后不下沉或鱼漂下沉后不上浮,这时提竿中鱼的几率也蛮大。

PS:只要是有速度、力度的下顿,都需立刻提竿;出现黑漂的漂相时,需稍等1-2秒,只要鱼漂不上浮,即可提竿。

三、有口却抓不住时需注意这3点

1、当鱼漂缓慢上浮或下沉却不出现顿口时。这时鱼儿在饵钩的下方吸食掉落的饵料所引起的。这时可将鱼漂向上调整10-20cm试试。

2、窝点内不断浮出细密的鱼泡,而鱼漂却没有任何动作,这时鱼儿在饵钩的下侧,这时可将鱼漂上调40-50cm试试,看是否出现顿口,如果不出现,那就在此调整浮漂,直到鱼漂出现顿口为止。

3、黑漂或慢慢上浮3-5目,提竿如是空竿或碰到鱼身是,证明鱼儿饵钩的下方,这时可将鱼漂下调10-20cm试试。

手竿垂钓鲢鳙的调与钓的技巧总结


鲢鳙是四大家鱼之一,由于长势快,各体大,力量猛而深受垂钓者喜爱。近年来由于很多水面被承包,抛投竿受限,手竿垂钓鲢鳙慢慢兴起,,很受欢迎。下面介绍一下手竿垂钓鲢鳙的调漂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启发。

鲢鳙喜欢在水温25℃一35℃的温度下进食,并且属于中上层鱼种,因此垂钓鲢鳙不但要了解温度,还要找准水层,找水层,我一般会采用两种调漂方法:

一种是单钩带饵半水调漂,这种方法不易调高目,调个二、三目就好。做钓时钓个二、三目。另一种调漂方法:空钩半水调,调个六、七目,钓个五六目或三四目。具体选多大浮漂还得根据竿长、风向而定,不建议使用吃铅太大的浮漂。

空钩调半水也不易调太高目,原因是调的太高浮漂的上牵力会太大。饵料比重可以相对减轻,钩子也不易过重,选用轻点的钛合金钩,理由是鲢鳙吃饵靠喝,钩轻线软入口性会更好。另外鲢鳙鱼性爆,受到惊吓和刺激冲力很大,因此选择线组要适当。

钓:指的是抓正口,钓水层。鲢鳙是滤食性鱼类,喜欢腥、香、臭、酸等味型和雾化性好的食物,垂钓时鱼钩控制在两枚,并且钩距保持在十公分上下。

手竿垂钓鲢鳙浮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浮漂上下轻轻抖动,这种情况主要是鱼喝食雾化絮状饵时嘴一张一合对钩饵牵动引起的,这时提竿很可能空竿。

2、浮漂上下抖动突然一个有力顿口,这时提竿正口中鱼的机会大大提高,成功率在90%以上。

3、浮漂上下抖动忽然一个大黑漂,这时很可能锚到鱼,只要线和手法够强还是可以上鱼的。这种情况有饵料雾化太快和鱼太躁有关,鱼太躁横冲直闯蹭线黑漂也正常,适当调整雾化时间。

4、先送后黑或先黑后送,提竿都可能是正口,这漂相大多是鱼就饵时先上浮后下潜,或者是先潜后浮。

5、直黑。这种正口的机会也很大,截口性比例很大。

鲢鳙鱼嘴唇薄,上颚硬,冲击力大。提竿刺鱼要稳、准、狠。遛鱼时为缓解冲力,可适当摆动钓竿,减少冲力。抛竿不要太满,留出扬竿距离,使竿能快速提起。

期待夏季的到来,蛰伏一冬了,希望大家都能好钓鱼。

钓鲢鳙技巧与注意


什么是鲢鳙

鲢鳙,就是花鲢鱼(也叫胖头鱼)和白鲢鱼(也叫鲢子鱼)的总称。因为它们的习性基本一致,都是以水里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都在同一个水层,所以,大家习惯上,统称它们为鲢鳙。我们在垂钓上的技法也是一样的

鲢鱅对水温的要求很高,水温25℃以上时,它会进入摄食高峰期,所以说三伏天是钓鲢鱅的最好时节。鲢鱅生长很迅速,个体相对偏大,而且比较傻,所以钓起来是非常过瘾的,可以充分享受遛大鱼的快感。

钓鲢鳙的最佳时间还是在中午以后,温度越高越好钓 胡编一个浮钓鲢鳙口诀: 钓鲢鳙、不轻松、战高温、斗酷暑、 钓深水、找水层、勤抛竿、重雾化、 刚开始、很热闹、是小鱼、不急懆、 小鱼跳、鲢鳙到、提起神、眼直盯、 鲢鳙鱼、嘴巴大、靠滤食、漂像轻、 抓顿口、易中鱼、中鱼后、立起杆、 溜八字、不放松、鱼疲乏、操网中

值得提醒钓友们的是:鲢鱅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所以我们钓获后尽量留大放小,为大自然做点贡献。PS:况且小鲢鱅刺多肉少,也没得吃。下面来简单说一下钓鲢鱅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点:

1、天气

鲢鳙喜欢高温高氧,所以最佳的出钓时机应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一天中什么时候水温高呢?一般伏天的11点至15点水温最高。什么时候溶氧量高呢?一般气压高或者有微风的天气,水里溶氧量比较高。(PS:一般气压低又没风的闷热天气,水里溶氧量比较低。)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在气压高或者有微风的天气下,11点至15点是钓鲢鱅的最佳时段。

2、钓点

鲢鱅对水体溶氧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它可能会待在水面清净的进水口或者活水处;鲢鱅是非常胆小敏感的鱼,一听到声响便会四处逃窜,所以它可能会待在安静的水域;一般藻类积存处和生活废水排出口,食物丰富水比较肥,也是鲢鱅喜欢待的地方。

所以在选钓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在水温高、溶氧量高、安静、水肥的水域。此外,如果水面平静,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水面的冒泡情况,来寻找鲢鱅。如果有一个大气泡后又出现一堆菊花般的小气泡,那此处可能有鲢鱅。

3、饵料

鲢鳙的嗅觉比较灵敏,对饵料的味型很挑剔,饵料不对路绝不吞钩。一般钓鲢鱅选择酸、臭、香、甜味的饵料,饵料味道的浓与淡,要遵循水瘦宜淡,水肥宜浓的原则。(PS:大水面水瘦,味相对要淡;鱼塘水肥,味相对要浓。)而且,钓鲢鱅和制的饵料雾化一定要好,以便诱鱼。

下面分享一个钓鲢鱅的廉价糟食配方:

将2斤豆腐渣装入塑料袋捂闷,闷出酸臭味,再加入5块臭豆腐和两个晒干馒头的渣,充分拌和后,就可以用了。如果嫌自制鲢鱅饵料麻烦,那可以买商品饵。

4、钓法

钓鲢鱅,一般钓友们都选择钓浮。(钓浮很简单,钓友们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在此不再敖述。)在装备的选择上,使用海竿或者手竿都可以,各有各的特点。海竿钓的话,可以远距离抛投,能尽量接近鲢鱅的窝点,而且省心,中大物无压力;手竿钓的话,中鱼后可以尽情享受竿头弯动遛大鱼的快感。

无论是海竿钓还是手竿钓,都要悉心搭配钓组,以免关键时刻钓组不给力导致跑鱼。

海竿钓鲢鳙,水面不大的话,我一般会使用2.7米的海竿钓鲢鱅。2.7米的海竿已经不短了,如果太长抛投会比较麻烦。当然,这要根据您所钓水域的实际情况定。玩海竿的钓友都知道,渔轮是最常用且最易损坏的装备,选好渔轮比选好竿子更重要。鲢鱅的个体一般比较大,所以建议使用5号以上的耐磨线。打海杆钓鲢鱅,一般使用水怪钩组,其优点是可以很好的把握饵料的状态。

手竿搏鲢鱅之类的大物,需要使用软一些的鱼竿,以柔克刚。竿长一般选择5.4米以上,太短的话中鱼后不好控制鱼。钓线一般使用3.0号主线搭配2.5号子线,一般对付10斤以下的鲢鱅问题不大。鱼钩建议使用8号以上的伊势尼鱼钩。伊势尼鱼钩,钩条粗且带倒刺,中鱼后不易跑鱼。钓鲢鱅,一般钩大饵大,那浮漂浮力自然不能小了。手竿钓鲢鱅,失手绳是一定要备的,关键时刻避免切线断竿。

好了,暂且分享这么多吧,希望对您有帮助。最后,请记住钓到小鲢鱅要放生哦,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浅谈台钓鲢鳙的抛竿与漂相辨识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抛竿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