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看漂技巧。
夏季是我们夜钓的好季节,但夜钓的时候也要注意好漂相,那样才不会跑鱼,最后空军,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漂相,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下。
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数后,哆哆嗦嗦的送了上来。这个有可能小杂鱼闹的,一般10次8次提不到鱼。
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数后,往上稍稍一送,接着猛的拉了下去,这是鲤鱼的吃饵的表现。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数后,往上一送,接着横着快速的走漂。这是鲫鱼吃到食的表现。
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见浮漂立起,这时应该打竿。这是中上层的鱼将饵料借助。漂像具体说起来相当多,需要钓友们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
大部分人都在用小药,小药已经非常的普遍了,我的话用的是沈鱼公,这个小药用很长时间了,诱鱼效果非常不错,穿透力强!
水库夜钓,由于人少鱼稀,久无鱼汛,钓手可能很快放松警惕性,有的甚至进入梦乡。为防不测,要将手绳挂上!宁可不要鱼,也要保竿!
夜晚钓鱼要注意安静,禁止大声喧哗,高谈阔论。也要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声响。相反的是,我们有规律的打竿、提竿能够更好的引鱼!
刚中鱼的时候不要开灯,遛鱼要沉着,鱼的劲头大时我们要顺着鱼走,鱼的劲头不大时,我们才能打开灯照鱼,这时也是危险的,因为鱼一见强光便会来一个猛冲!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是夜钓好归好,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要一个人去夜钓,多约几个朋友才安全,而且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精选阅读
怎么看漂相?虚假漂相的原因分析
浮漂相当于钓鱼人的第二双眼睛,所以对于钓鱼人来说,调漂和看漂都是最基本的功夫,否则鱼怎么钓呢?首先浮漂产生漂相的原因不仅仅是鱼吃饵导致的,有时候鱼蹭线,或者大鱼在水底游动都会导致浮漂产生动作。还有就是鱼吃饵的动作是一系列动作,并非只有一个动作,所以我们需要对漂相做个解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提竿不中鱼的情况。接下来小编为你们介绍一下虚假漂相出现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调漂技巧。
一、虚假漂相出现的原因
1.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调漂太灵,我们先不说调漂太灵或者太钝有哪些优劣,单纯从浮漂的动作产生来说,太灵就会产生更多的浮漂动作。再来说说浮漂到底什么时候灵,不管你调漂的时候是调几目钓几目,一般认为只要子线是绷直的,这种状态只要很小的动作就会传递到浮漂上。这些微小的动作包含了大鱼在水底游动,甚至大鱼在饵料旁边的呼吸都会导致浮漂有动作,此时提竿当然不能中鱼。再说说什么是顿,只要子线弯曲甚至躺底,多会过滤钓上面说的虚假动作,力度不够不足以让浮漂产生动作。所以调漂的时候是在灵和顿之间找到鱼的真实动作,绝大多数钓友都喜欢调漂的时候从钓灵开始往钓顿找口。
2.第二个原因就是提竿太早,说完灵和顿,再从鱼吃饵的动作说说漂相。不同鱼种由于口型不同,吃饵动作也完全不同。以最常见的鲫鱼为例,鲫鱼先吃饵,然后有一个抬头动作,然后走开。体现在浮漂上动作就是,先下点几点,然后浮漂上升,再然后上升到一定程度浮漂就有短暂的稳定。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在鱼走开也就是浮漂上升后稳定的一刹那提竿,中鱼率是最高的。在鱼刚刚吃饵的刹那提竿几乎都不能中鱼,就算中鱼也可能由于吃钩不深,导致脱钩。所以我们在野钓中提竿晚一点抓实口还是可行的。
二、调漂技巧
那到底如何调漂呢?调漂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空钩调漂,无钩调漂,等等等,不管掌握那种调漂技巧都是可以的。调漂上其实不存在优劣,不存在技巧的好坏,只有跳票过程是否复杂。但是不管你调漂前想调几钓几,都需要有个找口的过程,最终有口的钓目可能跟你刚开始确定的钓目完全不同。
关于调漂还有个理论需要说下,上面也说过了,如果子线绷直,此时浮漂就是灵敏的,但是鱼吃饵会档口。如果子线完全,此时浮漂比较顿,但是鱼吃饵方便不档口,所以某些层面来说,调漂就是寻找鱼吃饵方便又灵敏的那个点。本人对于野钓调漂,最为推崇的还是调低目钓高目,比如调平水钓1、2目,野钓的时候不但不用考虑鱼饵重量,几乎有口就能上鱼。
野钓鲫鱼如何看漂相及提高中鱼率
相对来说,鲫鱼的漂相是比较容易分辨的,一般鲫鱼吃饵反应到浮漂上面的信号有几种,如黑漂、顶漂、下顿等,而按照吞钩的方式可以分为下顿口和死口。在野钓里面,影响我们最终鱼获的不仅仅是技巧,运气成分也占一部分比例,遇到死口可以说是运气非常好的时候了,但更多的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漂相,这时候我们就要一点技巧去分辨了。
鲫鱼吸食饵料,钓尖在鱼嘴张合力的作用下瞬间刺穿它的上颚或下颚,达到死口。如果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它的吃口再好不过了,比如标志性动作,缓慢的下钝口,即鲫鱼吸食饵料时,嘴唇合并下压子线,通过主线带动浮漂缓慢下降半目或一目。野钓中,死口与下钝口各自占有不同比例,经验丰富的老手下顿口抓的较多,新手多逮死口,这也是为什么老手比新手鱼获多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浮漂送的老高,为什么提竿无鱼?小鱼闹钩很正常,浮漂有时候可以送到大肚漂,看似惊喜,实则给你开个玩笑,逗你玩。
鲫鱼送高漂有两点原因:
1.鲫鱼死口后带钩翘头向上逃离,拖动钓钩、子线、铅坠,打破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浮漂上升,必中鱼。
2.鲫鱼吞食饵料后,翘头游离,感觉口中食物不舒服,随即吐出饵料。此时,钓尖并未刺破上颚或下鄂,浮漂上升,提竿已晚。
怎样更好的提高中鱼率呢?
1.钓钩小而锋利,鲫鱼好吸食,刺鱼快,狠,准,增加死口几率。
2.挂蚯蚓垂钓时,钩尖要露出,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死口的形成。
3.子线不要太长,缩短鲫鱼吸食饵料翘头游离后,子线到铅坠的距离,提高浮漂上升速度。
4.绑钩一定要正确,置子线与钩柄内侧,既不伤线,又不容易跑鱼,同时提竿刺鱼钓钩发力垂直,有力。
下钝口需要钓鱼人仔细的观察,这就需要毅力和耐心。有时候盯死了浮漂却没有信号,当你一个转身或稍不留神,浮漂就会发生吃口动作,而错过了提竿的最佳时机。
钓鱼就是这么有乐趣,鱼儿好像能掐会算,钓鱼人则信心十足,但往往失之交臂,在得与失之间流连忘返。
如何避免小鱼闹窝?先了解调漂和看漂相
夏天即将来临,气温也越来越高,水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杂鱼,钓友们大概想满心欢喜的想钓点鲫鱼过过瘾,谁知浮漂却在水面上跳起了芭蕾舞,一提就空竿,恨不得把竿都折了。此时此景,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调漂和看漂相。
一、我们应该怎样判断鲫鱼的吃口,做到竿竿中鱼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漂相是反应鲫鱼吃口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下:
1.浮漂缓慢地下顿半目或一目,打竿中大板鲫鱼,钩上嘴唇,叫正口。
2.浮漂有力地下顿半目或一目,紧接着一点点上浮,打竿中鱼,吃正口。
3.浮漂在水中倾斜移动,不上不下,打竿中鱼,钩鲫鱼嘴唇两边,叫走漂。
4.抛竿,浮漂不下沉,平躺或斜躺在水面,打竿中大鱼,叫截口。
5.浮漂直接下拉入水,没过漂尖,打竿中鱼,叫黑漂。
6.浮漂未见动静,打竿中鱼,叫死口。
7.浮漂像直升飞机一样慢慢上升,直到漂身露出水面,打杆中大板鲫鱼,叫大肚漂。
二、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调漂是否标准呢?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打竿中鱼,调漂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打竿无鱼或中鱼下嘴唇,说明铅皮太重,应减轻铅皮,提高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打竿无鱼,应加重铅皮,减少灵敏度。
4.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打竿无鱼,应减轻铅皮。
钓鱼看漂很重要,如何理解顿漂和送漂的漂相技巧你知道吗
观漂是除了鱼饵、渔具和提竿技巧之外,影响鱼获的因素之一。观漂的结果,是钓鱼人判断有无鱼类上钩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若是观漂没有问题的话,钓鱼人是很容易将漂相解读出来的。但是观漂出现问题的话,钓鱼人就会被误导,在错误的时间里提竿。
要想提高观漂技能,就得深入了解漂相。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两种常见漂相的解读:送漂和顿漂。
一、解读送漂
送漂,就是鱼漂从水里往上升起的现象。这种漂相,在实际的垂钓环节中会经常出现。通常情况下,鱼漂上升的速度都比较平稳,不会忽快忽慢。不过在特殊的情况下,送漂的动作也会有所加快。上送的目数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可能是上送一目,有的时候,上送的目数可以达到三目。
1.在用传统垂钓方式施钓时,如果看见送漂,提竿的话一般都能看见钩上有鱼。如果是用普通的台钓法施钓,看见送漂时提竿就不一定会钓到鱼了。
2.鱼漂断断续续的送漂时,是很难中鱼的。所谓的断断续续,就是说鱼漂先以较缓慢的速度往上方升起了半目,然后静止着不动了,后来又一较慢的速度往上升起了一目。接着可能又不动了,过了一会儿又上升了。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钩上的鱼饵从钩子上边脱落了下来。落到水里的饵雾化之后,便会使鱼漂上升。也有可能是小鱼在水底胡乱闹腾,但是一直没法将钩饵吸进嘴里。不管是哪种情况,提竿有鱼的几率都是很小的。
3.鱼漂以很快的速度上升时,多是小鱼在闹腾,但是并未成功的将饵吃到口中。但是,也有可能是处在中层水域或者上层水域的一些鱼在吃钩。这些鱼,多半是没有被钓到过的、吃食凶猛的鱼,比如翘嘴。所以,在看见这种情况时,钓者还是应当提竿的。如果提了几次发现钩上都没有鱼,不妨查看一下自己所用的太空豆。如果太空豆是彩色的,将其更换一下,更换成颜色不显眼的那种。
4.鱼漂上升的幅度不明显,但是很平缓。看见这种情况时,不要太急着提竿,但是千万不可以一直不提竿。因为之所以会看到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水底那些鱼已经察觉到了钩饵的存在,已经游到了钩子附近。稍微等一等,它们是很有可能下口吃饵的。
二、解读顿漂
所谓的顿漂,及时鱼漂在不经意间猛地往下方沉了较小的一段距离。所谓的小是指不超过两目。幅度最低的时候,很可能低于半目。这个下沉的距离也是很难固定下来的。钓客要根据鱼漂具体的动向来解读顿漂。
1.一般情况下,如果钓鱼人的对象鱼主要是高体重的鱼、吃口生猛的鱼,且天气情况良好的时候,鱼漂下顿的幅度将会很大。如果钓客的对象鱼是那种体重较轻、吃口偏滑的鱼,且天气情况还很恶劣的话,鱼漂下顿的幅度将会偏小。
2.当你在钓生口鱼时,在看见顿口的时候提竿时没有错的。因为生口鱼没有太高的戒备心,它们吃饵时,呈现出来的漂相更自然。在这个时候提竿,往往能看到钩子上边挂着鱼。
3.当你在钓滑口鱼时,如果鱼漂下顿的幅度特别大,那么鱼讯很有可能是假的。如果鱼漂下顿的幅度较小,鱼讯的真实度就越高。也就是说,钓客应当在看见小幅度的顿漂时提竿,在看见大幅度的顿漂时,不提竿。
夏季野外夜钓用夜钓灯与电子漂的利弊浅析
现在已经步入夏季,又到了很多喜欢夜钓朋友的狂欢节。夏天由于白天温度较高,一个是晒人难受,另一个就是鱼口差,杂鱼还多 ,所以很多钓友就选择夜钓,可以说夏天是夜钓的最好时节,特别是钓昂刺鱼,这是我的最爱。
说到夜钓首先的有一套夜钓装备,而夜钓灯和电子漂就是为夜钓而生的,对于在夏天夜钓用夜钓灯好还是电子漂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因为环境,水情,所钓鱼种的不同,所以每个地方的钓友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今天我们不说哪个好,就来捋一捋它们的各有优缺点吧,你看在你那边更适合哪个就选择哪个,当然最好是都买了备着,根据情况而定。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夜钓的好处
夜钓灯,平台有售哦
一般夜钓灯可以有四个光源
我们先来说一说夜钓灯吧,钓鱼运动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能想到的周边产品,商家们都已经帮我们想好了,对于夜钓灯相信钓友们都很熟悉了,一般主流的有四种光源,黄、白、紫、蓝,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蓝光了,蓝光在水下穿透力小,不会惊扰到鱼层,同时蓝光是最能反射浮漂的漂目的,有人说用蓝光长时间看漂容易累,我就想说,我白条看漂还累呢,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长时间坐着,眼睛盯着一个物体,能不累吗?可能只是相对而言吧,但在这方面的差别可以说是很小的,不必在意。
蓝光和紫光在野钓中用的多点,而玩黑坑的朋友就知道了,在黑坑中,白光和黄光反而是用的比较多的,特别是LED和氙气灯,钓友间流传的说黑坑鱼有趋光性,高强度的灯光打在水面可以起到诱鱼效果,这个真没用过,我也不瞎说了,用过的钓友可以补充一下。
好了,刚才我们说了夜钓灯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夏季夜钓灯的优缺点吧,优点就是在出钓的时候浮漂不用刻意调整,想用什么浮漂就用什么浮漂,想钓灵钓钝都随心,特别是垂钓小鲫鱼需要钓灵时,很小的口都可以看清楚。缺点主要有携带不便、充电用电焦虑、摆放麻烦、召蚊虫。携带不便和充电用电焦虑就不多说了。摆放和召蚊虫的问题我就再啰嗦两句,摆放特别是用三脚架摆放,位置摆放不好会很麻烦,不利于抛竿,上鱼,离自己远调整又不方便,特别是在有流水的情况下,灯光要随着浮漂适时调整,有时一个激动还容易使灯打了窝。召蚊虫这是肯定的,蚊虫都有趋光性,蓝紫光还好点,白光和黄光是最召的,本来夏天蚊虫就多,如果这时你身边还有灯光,那就可想而知了。
电子漂,平台有售哦
好漂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电子漂,现在市场上的电子漂种类繁多,高低端任君选择,主要以光纤为主,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来说说它的优缺点吧。它的优缺点跟夜钓灯都是相对的,优点有携带方便、不惧流水、不召蚊虫,不用担心打窝等。缺点主要就是灵敏度欠缺,要刻意调漂,但随着造漂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好点的电子漂灵敏度都是有保障的,甚至一些冬钓鲫鱼的电子漂也能有很好的灵敏度,有人会认为电子漂在水面会反光,看着累,其实现在加了水无影套管的电子漂倒影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还是很好看清的。
在使用中可以说是各有优劣,至于怎么选择,就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夜钓灯在黑坑中用的较多,电子漂在野钓中用的较多,特别是宽水面的湖库,另外就是根据鱼种选择,钓轻口鲫选择夜钓灯,鲤,草等大鱼就无所谓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钓无定法,自由掌握。
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夜夜爆护!平台生意兴隆越办越好!
春钓鲫鱼怎么看漂相?7个技巧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一般是看不到鱼儿在水下的摄食过程的,所以只能通过观察漂相来判断鱼讯,因此,钓友们只有学会了看漂相,才能判断是什么鱼咬钩以及怎么咬钩。接下来我们看看关于春钓鲫鱼看漂相的7个技巧。
1.当有小体型鲫鱼上钩时,浮漂会突然快速地上升或者下沉。
2.当鱼儿已经咬稳饵时,浮相呈现的信息是:浮漂稍微上升一些,然后慢慢再下沉1个目数或半个目数;浮漂也可能是连续的小动作晃动,看到这种情况可以立即提竿。
3.当浮漂不时会缓慢下移时,需要注意,如果动作越是缓慢,就证明有越大的鱼咬钩的。
4.在找窝点和试点的时候,倘若在直接将空钩抛入水中情况下,浮漂没有下移或者某时突然下移,这通常是有鱼咬空钩了,此时可以及时提竿。
5.当浮漂只是单一的平行横着移动的时候,证明鱼上钩,可以提竿。
6.浮漂的漂尾缓慢升起,只是送半个目数或者最多1个目数,接下来浮漂就不动了,这时应该快速提竿。
7.当遇到浮漂在水面下忽然闪动了一下,不需要紧张,也不用去提竿,因为这时有鱼饵碰到线了。
如何避免小鱼闹窝?先了解调漂和看漂相
夏天即将来临,气温也越来越高,水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杂鱼,钓友们大概想满心欢喜的想钓点鲫鱼过过瘾,谁知浮漂却在水面上跳起了芭蕾舞,一提就空竿,恨不得把竿都折了。此时此景,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调漂和看漂相。
一、我们应该怎样判断鲫鱼的吃口,做到竿竿中鱼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漂相是反应鲫鱼吃口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下:
1.浮漂缓慢地下顿半目或一目,打竿中大板鲫鱼,钩上嘴唇,叫正口。
2.浮漂有力地下顿半目或一目,紧接着一点点上浮,打竿中鱼,吃正口。
3.浮漂在水中倾斜移动,不上不下,打竿中鱼,钩鲫鱼嘴唇两边,叫走漂。
4.抛竿,浮漂不下沉,平躺或斜躺在水面,打竿中大鱼,叫截口。
5.浮漂直接下拉入水,没过漂尖,打竿中鱼,叫黑漂。
6.浮漂未见动静,打竿中鱼,叫死口。
7.浮漂像直升飞机一样慢慢上升,直到漂身露出水面,打杆中大板鲫鱼,叫大肚漂。
二、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调漂是否标准呢?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打竿中鱼,调漂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打竿无鱼或中鱼下嘴唇,说明铅皮太重,应减轻铅皮,提高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打竿无鱼,应加重铅皮,减少灵敏度。
4.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打竿无鱼,应减轻铅皮。
夏季温度高钓鲤鱼如何开饵和看漂
立夏之后天气温度开始逐渐变热,鱼儿经过暖春的滋润变得肥美鲜硕,此时的鱼儿活性强进食欲望高,是广大钓友最为乐意垂钓的时节,不过鱼情虽好但是相关的钓法技巧不掌握的话还是容易空军的,这里就说下夏钓鲤鱼的技巧。
第一、垂钓天气
一个好的天气是稳定收获的保障,鱼口的好坏对上钩率影响很大,这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所以天时一定要选好,多观察天气预报多注意天气温度的变化,对选好天气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钓位和钓竿选择
1、钓位并不需要到了钓场之后直接奔赴老钓位,前几天上鱼好并不代表今天或者未来几天都一样的好,要先知道天气温度方面是否出现了变化,鱼儿活动水层是否改变,要先观察水质水色,如果发现近岸处某区域有浑浊的泥雾形成,说明鱼儿靠岸活动了,此时就可以近岸做窝下钩垂钓了。
2、钓竿方面最好使用短杆垂钓,若果池塘中某处出现了密集的鱼星,说明有鱼群活动,直接开杆垂钓就是,要知道鱼情会影响到钓位的选择,钓竿是稳定收获的一个保障。
第三、用饵技巧
1、台钓讲究的是浓引淡钓,在调制饵料的时候要根据鱼口偏好选择,选好味型之后也要随时观察鱼口是否发生变化,一种味型状态的饵料并不能钓一整天,要根据鱼口变化调整,在陈年老塘垂钓猾鱼尽量不要打窝,不然很容易坏事。
2、浓引淡钓的方针就是使用腥香味较重的饵料先抽窝在钓点形成一个密集的诱鱼范围圈,而淡钓则是使用比诱饵味型轻一点的淡饵垂钓,另外要根据鱼口的情况调整饵料比重状态,随时调整钓法,比如说使用拉饵钓,或者对浮漂和铅坠进行调整来为鱼儿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第四、开饵的技巧
1、调制饵料的时候要让饵料具备理想的雾化状态,最好在水体中下层雾化,钩饵到底之后处于一触一拖的状态,可以把先在岸边测试一下,放到水中看雾化过程和在钓点下沉的时间是否一样。
2、如果使用颗粒饵料垂钓的话,先加入适量的开水漫过颗粒料泡成湿粉,再添加商品饵和状态饵进行调制,此时不需要添加水了,如果饵料干散的话弹一点水再搅拌就行,需要添加剂的话在泡颗粒的时候加入,饵料方面要调制好。
第五、观漂
在温度不高的时候,基本上全天都是可以垂钓的,只是鱼口方面时好时坏,有时候吃口比较清晰,有的时候就会比较弱,此时就不能一味的等待黑漂或者有力一顿了,要注意漂相的把握,有时候就算只有一个黑格的动作也很可能是大鱼吃钩,因为如果饵料雾化的好的话,散饵很容易进入鱼嘴,而钓钩并不能达到出现黑漂的力度,就需要立即提杆刺鱼,所以观漂很关键,要打起精神,另外也要选好标目清晰漂型合适的浮漂。
第六、饵料搭配
个人比较习惯使用微腥和淡香的味型搭配,基本很少使用大腥大香的饵料组合,除非是在极端的垂钓情况下,在坑塘垂钓一般使用原塘颗粒垂钓效果最好,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添加状态饵以及添加剂就行了。
第七、水情和鱼情
在垂钓之前可以先观察钓场其它钓友的垂钓情况,再观察水情状况,判断当天的鱼情,再初步制定垂钓方针,不要盲目下钩。
第八、注意事项
不要盲目的跟着一群钓友下钩,成片连窝各种味型饵料都有的话会有很大风险的,周边的人连续不断的打窝会惊吓到鱼儿,就会影响到垂钓效果,垂钓时尽量不要高声谈笑也不要随意走动,避免惊扰到鱼群,出钓前可准备一个舒适宽松的钓椅,更能体验垂钓乐趣。
最后在提醒一下,垂钓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和灵活应变的活动,鱼儿是动物是活的,所以垂钓不能一味的死守不变,还要根据其它各种因素对鱼儿的影响作出调整,饵料虽然是被动状态,但是如果能够让饵料扮演成活物,处于主动诱鱼状态效果会更好,所以根据鱼情说话是最关键的。
看如何抓鲫鱼咬钩的浮漂标相
先说鲫鱼吃食的动作特点:当它发现钓饵后,会抬起尾巴,侧身用嘴唇轻触饵一到两次,确认食物性质及大小后,便将钓饵吸入嘴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鲫鱼会在原地将身体拉平细细咀嚼食物。
然后说漂相:
第一种漂相,标准漂相鲫鱼标准漂相,是浮漂先上顶,而后出现一个顿口,这和鲤鱼等鱼的大多数漂相类似,算作标准漂相无疑义。
下沉黑漂
第二种漂相,大小送漂漂相标相具体形成动作过程是:标尖首先向下点动一至两次之后,标身接着匀速慢慢升起。无论小鲫鱼还是大鲫鱼。这种先点后抬的标相是基本一致的。至于出现先点标后沉标,先点标后走标等变化标相,主要是吸饵时有其他因素影响所致,如同伴争抢食物,大鱼进窝吸食等。不过先点后沉,先点后走都是钓饵在鱼口内的标相,拉竿基本是能上鱼的。但有时我们可能没太注意,就会错过机会。
大小向上送漂,顶漂
第三种漂相,截口漂相这多发生在鲫鱼密度较大的水中,是饵料被鲫鱼中途截吃的现象。当浮漂刚刚站立后并下降时,出现的突然上顶或突然下顿漂相,就是截口漂相,提竿时机也是在上顶或下顿明显的时候。但类似在野钓途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截口,这往往是餐条在作祟,一是餐条在中上层活动,而是比重,饵料味型等其他原因。同时还有一种漂相是下降过程中突然卡顿了,就是既不上也不下的状况。
小猫鱼截口或大鲫鱼 小扁鱼或碰垃圾了
第四种漂相,双飞漂相当我们的鱼标已经到了钓位,目数也正好。在微风,鱼标左右晃动,节奏不是太快,漂相也杂,可能上,可能下,这是由于对象鱼体型大小不同,又可能是对象鱼和杂鱼一起上钩
可能双飞,可能蹭线
加上上面左右摇摆,又出现此漂相,双飞!
钓鲫鱼的漂相总的来说也就这么多,千篇一律的,并没有其他新颖的,只要钓的多了,顿口把握住,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当然了,任何一个钓点都需要心里有个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上鲫鱼1
附上鲫鱼1
双飞2
最后来个总结,看到以上信息的钓友都越来越会钓鲫鱼!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好钓鱼平台越办越火,祝我自己亮亮康康
鱼趣
夏季夜钓调漂的几个经验技巧
夏季是夜钓的黄金季节,每当夜幕降临,万籁寂静,只有草虫的鸣叫声。大小鱼儿都偷偷的到浅水寻找食物。夜钓的好处也在这里,不需要使用多长的鱼竿就能钓到大鱼,有时候使用比较长的鱼竿钓的比较远,反而渔获不佳。夜钓讲究天时地利,时间上选择月光不好的弦月,鱼的胆子更大,天气选择晴朗或者多云有风的天气,鱼的胃口大开。不需要钓太长时间,晚上8点到12点,就能收获不少渔获,过了12点鱼口变稀,不如早点回家休息。今天聊聊夜钓的调漂方法,尤其是使用荧光棒应该怎么保证浮漂的灵敏度,毕竟自然水域夜钓大鱼,荧光棒比夜钓灯好用的多。
一、浮漂加荧光棒怎么调漂
1、浮漂加了荧光棒会增加浮漂的自重,所以选择一支浮力大的浮漂是第一个要点。第二就选择一支漂脚重的浮漂,防止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这是第二个要点。漂脚重的浮漂,要么是钢脚要么是竹脚,或者长碳脚,三种都可以,不过貌似钢脚的浮漂越来越少了,长碳脚的比较多,此类浮漂还有个好处,就是比较稳定,有风天气也不容易走漂。第三就是漂尾不要选择太长的,防止漂尾被荧光棒压弯。
2、浮漂加了荧光棒,如果调漂的方法不对就会发现怎么都不好用。因为荧光棒的横截面积比漂尾大很多,本来浮力顺滑过度的漂尾,到了荧光棒这里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大,从而导致调漂不准确。加了荧光棒的浮漂调漂其实非常简单,牢记一个窍门。就是为了防止浮力突然变大,我们在调钓过程中都不能让荧光棒入水,这样调漂就是准确的。再从钓底的角度考虑,从饵重的角度考虑,调低钓高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不但适合钓底,饵重变化对浮漂也没多大影响。比较推荐的方法是空钩调调目,挂饵找钓目,钓目少大于调目。或者带饵调漂,也是钓目稍大于调目。这样调漂的话双饵到底,对于夜晚靠嗅觉觅食的鱼类是非常有利的。如果钓的太灵,比如一饵到底一饵悬浮,空钩几率就会高很多。顺便介绍下,有的浮漂漂尾加粗两目,这种浮漂在夏季钓深水钓远的时候经常用,调漂方法也是不能让加粗的两目入水。
二、常规调漂方法
剩下两种就是普通浮漂加荧光棒,还有电子浮漂,这两种浮漂的调漂方法其实没多大讲究,使用常用的方法就可以了。不过还是有几点建议,第一、夜钓主要还是钓底层鱼类,很少有人会选择钓浮,钓底的话最好还是让双饵到底,这样不但适合底层鱼类进食,而且也适合靠鱼类晚上靠嗅觉觅食。第二、钓目可以低一些,这样看漂会比较清晰,尤其是在晚上鱼进食动作不如白天凶猛,漂相可能没有白天那么大的动作幅度,浮漂动作幅度小,钓低目看漂就会清楚很多。还有就是钓目高的话倒影会比较长,看漂也不方便。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推荐调低钓高,这种调漂方法在野钓中一年四季,不管白天还是夜钓都非常好用。
走漂这种漂相如何判断鱼口
很多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都需要依赖浮漂这种垂钓工具来帮助垂钓者观察水底是否有鱼儿上钩。
当垂钓者能够根据浮漂在水里面的位移情况或者是漂相来判断水底是否有鱼儿上钩的时候,垂钓者就可以掌握住最佳的提竿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垂钓者的渔获效果。而当垂钓者不能根据浮漂的漂相来判断水里是否有鱼儿上钩的时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垂钓者最佳的提竿时机,从而最终影响垂钓者的渔获。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掌握住最佳的提竿时机对垂钓者的最终渔获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而不少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都遇到过走漂的情形。走漂是垂钓者在使用传统钓法这种垂钓方法进行垂钓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的一种浮漂漂相。
在有些垂钓者看来,走漂这种漂相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代表有鱼儿上钩的。其实,走漂这种漂相掌握的好,在满足程度上也是有助于提高垂钓者的渔获的。若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不能正确把握走漂这种漂相的时候,垂钓者就不能根据浮漂的位移情况,来及时把握最佳的提竿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垂钓者最终的垂钓效果。
走漂这种浮漂漂相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不少鱼儿在吃食的时候会边吃边游动,因此反映在漂相上就是浮漂会在水面进行一定的漂移。当垂钓者在使用传统钓法这种垂钓方法进行垂钓的时候,发现浮漂在水面出现一定的移动且浮漂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下沉或者是上升的情形的时候,一般都是表明水里面有鱼儿上钩了。
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鱼儿在水中都是有着固定的水层或者是泳层来进行嬉戏或者是觅食的。但是,当鱼儿吞食了垂钓者所使用的钩饵的时候,很多鱼儿都会做出一定的挣扎,而在挣扎的过程中,鱼儿可能就会出现变换泳层的情况。
而当鱼儿变换泳层的时候,垂钓者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浮漂在水里面会出现一定的移动,而且浮漂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伴随着下沉或者是上升的情况。浮漂在移动过程中是出现下沉还是上升的现象,是和吞食垂钓者钩饵的鱼儿的种类密切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浮漂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下沉的局面,通常是鲤鱼这种鱼类上钩了;而若浮漂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上升的局面,通常是鲫鱼这种鱼类上钩了。除了浮漂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下沉或者是上升,有时候也会出现浮漂斜着在水面移动的现象。
浮漂出现这种漂相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水里的鱼儿在吞食垂钓者所使用的钩饵之后,为了避免其他鱼儿来争抢其吞食的饵料,其往往会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鱼儿在游动的过程中,可能就会使垂钓者观察到浮漂出现斜着位移的情形。
有些垂钓者可能会说走漂就是垂钓者所使用的浮漂在水里面出现一定位移的情况,和我们常见的走标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小编在这里要指出,走漂和走标在漂相上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因此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就一定要把握住走漂和走标这两种在浮漂漂相上的细微差别,以便垂钓者可以掌握住最佳的提竿时机。
有时候走漂可能就是走标,而走标有时候可能就会是走漂。垂钓者想要正确掌握浮漂的漂相是走标还是走漂,就一定要在垂钓过程中好好总结经验。
传统钓立漂卧钩底钓法如何看漂的技巧
传统立漂卧钩底钓法是一种适应性极强,行之有效的施钓方法,它特别适合于中老年和视力较差的垂钓者。现仅就传统立漂卧钩底钓,鱼儿吞饵就食的动态和浮漂同步显示问题,给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希望可以对大家们有所帮助。
一、点漂即浮漂在原漂位的基础上轻柔稳静小幅度地下沉复原、再下沉再复原、往复几次的漂态。
点漂主要是鲫鱼吞钩饵之所为
鲫鱼发现饵食后,常常是头朝下尾朝上,鱼身斜向水底,用小口轻慢地啄食钩饵,状如捣蒜,将饵吞入口边马上又吐出,吞吞吐吐往复几次(吞吐几次没有定数,往往是2~3次)。鲫鱼啄食时使脑线与坠子均为之触动,水面上浮漂则显示为点动之状,即形成点漂。
往复吞吐时的点漂不是正式吞饵,而是鱼儿在品尝和探食,如果品尝饵食既 适合口味又无异常现象便会正式吞饵,故漂体显示为点漂漂态时不应提竿,如此刻提竿既不得鱼又必将欲吞饵之鱼惊跑。点漂只是鱼儿即将吞饵之前给钓者的无声有形的提竿的预备令。
二、送漂即浮漂在原漂位的基础上从水面上升起的漂态,也有称之为托漂或送浮的。
送漂通常是在点漂之后形成:
1、漂体从水面向上垂直升起一小部分(一般约为1-3厘米)就停止了的漂态称之为小送漂;
2、漂体从水面垂直向上升起大部分(一般 约3厘米以上)就停止了的漂态称之为垂直大送漂(简称为大送漂);
3、漂体被送出水面呈斜向而停止了的漂态称之为斜向大送漂(简称为斜送漂);
4、整个漂体被送出 水面呈横卧水面的漂态称之为倒向大送漂(简称为倒漂)。
送漂的形成主要是饵鱼吞饵之所为,鲫鱼在往复吞吐品尝探食之后认为无异常现象又适合口味,则正式吞饵,其就饵动作是:抬头落尾平身,鱼身与水底平行,鱼口含钩饵同步将坠子拾离水底,故而漂体与之同步在水面呈上升之状,即形成送漂之漂态。
各种送漂漂态的不同形成,区别在于鱼儿吞饵抬起钩饵和坠子离开水底距离的不同:
①小送漂:鱼儿吞饵在口抬头落尾平身,鱼身与水底平行,并不游走;钩饵和坠子被鱼拾离水底距离很短;漂体与之同步从水面垂直向上升起一小部分而形成小送漂之漂态。
②大送漂:鱼儿吞饵在口抬头落尾平身,鱼身与水底平行,但不停留马上又接着向上抬头落尾,鱼身则呈头朝上尾朝下的向上倾斜的状态,而此刻又不游走;钩 饵和坠子被鱼抬起比小送漂时坠子离水底的距离增高了些,漂体则与之同步从水面垂直向上升起较大部分而形成大送漂之漂态。
三、黑漂即浮漂先呈现晃动或点动之状,接着一直下沉直至整个漂体全部沉浸于水面之下的漂态称之为黑漂,也有称之为闷漂的。漂体与水面呈垂直角度向水下沉没的漂态称之为直沉黑漂;漂体与水面呈倾斜角度向水下沉没的漂态称之为斜沉黑漂。
黑漂的形成主要是鲤鱼、鲫鱼或黑鱼吞饵之所为。
1、直沉黑漂鲤鱼习惯性地经常紧贴水底游动,用强而有力的吻部拱泥觅食。由于鲤鱼非常机警,发现饵食并不马上就饵,而是先在其附近周围观察认为无异常现象时才去靠近它,就饵时稍低头向下,尾稍上抬,鱼身与水底稍成倾斜角度。鲤鱼腹部不像鲫鱼那样隆起而是较平缓,稍一低头便可拱泥就饵。
鲤鱼先用触须去触动再用吻部去吻动饵食,是为探食和品尝。认为无异常又适合口味,便将吻部缓缓拱向水底并借助水底之托力大口地将钩饵与泥水同时吞入口中,进而挤压出泥水并将饵食吞咽。此刻坠子也被拖人水底,漂体则与之同步缓慢沉稳有力地垂直沉没于水中而形成直沉黑漂之漂态。
2、斜沉黑漂鲤鱼在鱼多争食时,吞饵速度快,虽拱泥吞饵但拱泥不深,吞饵入口当即抬头落尾平身并马上沿水底平行游走,边走边吞咽;坠子则稍被拖入泥中便马上又被抬离水底并悬于水中移动;
漂体则与之同步呈现为先稍有晃动或点动之状,接着便是从水面垂直上升为小送漂当即又开始一边斜向移动一边斜向下沉而形成斜沉黑漂之漂态。直沉黑漂和斜沉黑漂形成之瞬间均为最佳之提竿时机。
3、鲤鱼吞饵的特殊漂态1、送漂
鲤鱼稍拱泥吞饵在口,当即抬头落尾平身;坠子则稍向水底一沉便又被抬离水底,漂体则呈从水面垂直向上升起之状而形成送漂之漂态。鲤鱼吞饵之送漂区别于鲫鱼之送漂,呈现为很缓慢沉稳,鲤鱼送漂也正是提竿起鱼之良机。
2、半停漂
鲤鱼稍拱泥吞饵在口不游不动;坠子稍被拖人水底一点,便亦停止不动;漂体则呈先有点动或晃动即刻从水面垂直下沉,但沉而不没即停,此瞬间乃为鲤鱼刚刚吞饵在口就觉饵食似有异常,正欲吐未吐之际,故此瞬间鱼儿不游不动,钓者必须匆失良机及早提竿,否则鱼将吐饵而去。
鲶鱼、黑鱼等无鳞类肉食性鱼,口大宽扁而齿利,吞饵方式为捕食,捕吞饵食快而猛,如发现明显的大的可口的饵食,如青蛙、泥锹,便像箭一样地射出将饵食一下吞人口中。吞饵后当即沿水底游走,漂体则呈非常明显快速有力从水面向下沉没之状,形成为直沉黑漂或斜沉黑漂。
鲶鱼平时少动,黑鱼懒散,对小的肉食性饵食如蚯蚓等不甚喜食,如若就饵时,黑鱼是斗口吞下,鲶鱼是先用触须触探之,如无异常才去一口吞下。黑漂形成时即为提竿之良机;但提竿稍迟也不会脱钩跑鱼,有的将钩饵吞到口中深处,甚至吞至咽部或胃里,则提竿过晚将给摘钩带来麻烦。
四、斜向移动漂即漂体先呈轻微地晃动、点动就抖动之后当即沿着水面一边斜向移动一边缓缓下沉,但漂体不全沉没于水面之下的漂态称之为斜向移动漂,也称之为领漂。这种漂态的形成主要是草鱼吞饵之所为。漂体边斜向移动边下沉时为最佳提竿时机。
五、闹漂即时而快时而慢无规则地出现各式各样的多种漂态称为闹漂。闹漂的出现均为小杂鱼(如麦穗、柳根等)啄食啃食之所为。小杂鱼口小而贪食,因钩饵较大而吞不下,只能沿着饵食边缘乱啄乱啃而形成闹漂之漂态。如欲钓小杂鱼,需用很小的钩和小饵如小蚯蚓,吞饵也只是吞钩尖之饵食部分,漂体则呈现点动之状而形成点漂,即漂体正下沉时为最佳提竿时机。
六、异常漂每次投竿均在原漂位为立漂,但某次投竿虽仍在原漂位,但漂体却突然发生变化,不为立漂而呈倒漂或黑漂,这是钩饵正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便有鱼吞饵接钩之所致,这种漂态称之为异常漂;
如若异常漂刚一出现,钓者定要匆失良机,马上提竿必将意外得鱼;如若提竿迟了鱼将吐饵而去,纵谈鱼儿吞饵动态与浮漂显示动态的特点和规律,概括地说:杂食性草食性鱼类吞饵动作小轻而慢,漂态显示幅度小而稳,漂态种类较多又多变而复杂,虽越大吞饵时漂的动态越缓慢越沉稳;肉食性鱼类吞饵动作大而快,漂态显示幅度大而猛,漂态种类较为单纯少变又不甚复杂,鱼越大吞饵漂态越快越猛而有力。
当然,提竿时机是垂钓中最复杂最难于掌握的垂钓技术,但只要钓者通过长期不懈地垂钓实践,不断学习、探索和积累经验,必能达到熟练准确掌握最佳是竿时机之境地。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夏季野外夜钓如何看漂相的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看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