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人。

时下,小白刁(翘嘴)、小鲫鱼、小麻鱼抢食格外积极,正是钓行程的好时机,这篇文章就结合笔者自身的经历,来给大家谈谈钓行程的技巧。

一、打行程的定义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行程,是抛竿钩落水后,漂从横躺、站立、下沉到预定钓目时,在这期间由于鱼儿抢食,产生顶立、横移(下移)、上顶、加速下沉等信号,抓住这些信号,能钓起鱼来就是打行程。行程是一门技术活,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感觉,提高技艺。

二、必要的装备

1、尽量用短竿

不要超过4.5米竿,竿长不好操作,费劲费体力,时间长了钓点容易瞄不准,出现偏差。2.7-3米轻手竿、前打竿是适合的,竿轻易操作,不感觉累。

2、尽量用枣形漂

枣形漂又称行程漂,行程就是一截距离,它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漂身则要求下沉缓慢,漂脚要求行程中需要稳定下降,因此漂身设计为枣形,漂脚则设计长漂脚,所以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当然长脚长尾型流水型也行。

3、子线不宜过长

笔者常年使用0.4、0.6、0.8号的子线。夏天天气热,鱼儿抢食积极,鱼儿中钩后挣扎,长子线易打结,一般子线在10-15厘米之间,钩距在3.5厘米,这是我个人习惯。/4、钩用细条袖型

笔者的主要对象鱼,是小白刁(翘嘴)、小鲫、小麻鱼等,要求钩门宽、钩尖锋利,细条的白袖、金袖0.5-4号钩为最佳。

三、技艺操作方法

1、调漂要低目

不管细尾漂、粗尾漂。最佳方式是带钩漂调0-1目。调目过高,不易判别鱼讯,想一想,调目高必然钓目也高,小鱼追抢食饵料时,由于漂的浮力大,钓目高,反应鱼讯很不明显。行程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者捕捉鱼讯。但如果用漂尾较粗的漂,细条袖型、细溪流型号0.5-2号的钩,本身自重非常轻,对调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带钩调平水与无钩调平水,没有什么区别。

2、确定好总行程

调好漂后,用搓饵、假饵挂下钩找底,确定总行程距离,用太空豆加以定位。在实践中一般不要超过总行程距离,可根据鱼层分布情况、鱼抢食疯狂程度等,不断调整行程的长度,也就是水线的深度。

3、增加子线摆幅

在实战中,把铅皮坠上推10-35厘米,变相延长子线的长度。操作中,子线落水后待漂刚翻身是把风线后拖10厘米左右。用于规避因铅坠快速下沉过长,导致子线与主线相缠的概率。

4、定好钓点方位

钓点最好在头部前面中间,也就是胸前方位,便于瞄准定位钓点。

5、尽量绷直风线

连接浮漂的钓线为风线,无力时尽量不压水,轻扬竿使风线与漂之间没有多余冗线。手轻轻一抬一扬,漂受力而动,凭手感可感知是否中鱼,可有效在第一时间内截杀鱼。

6、拉饵是王道

要想快速打到小鱼儿,拉饵是首选。首先,拉饵上饵的速度非常快。其二,取鱼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有挡针,无须用手捉住鱼再取鱼。再而,加快抛竿的速度,也就是频率。动作熟练后,可以单手抛竿,进一步加快抛竿频率。

7、手法要灵活

在打行程过程中,手法要多变。灵活一:从远打近,远则水深些,来探索鱼层分布情况,如果鱼被引上中层,则王近处钓,同时降低水线长度,逐步把鱼拉上水皮;灵活二:拉丝粉的比例要加到饵料的20%-30%左右,使饵料在水中呆的时间长些,经得起鱼儿的追咬,一次不中鱼,可在钩不出水面的情况下,实现二次、三次中鱼的机会;灵活三:常抖动钩饵,在垂钓过程中,不断轻轻的抖动手臂,牵动钩上的饵料像活饵一样活动,增加鱼儿上钩机率。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钓鱼人秘诀:钓鱼为什么要找底


找底在垂钓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所以说它重要,就是因为底找的好坏也是决定鱼获多少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底的文章已经枚不胜举,也各有千秋。而许多钓友在实际垂钓过程中,不论用何种方法找的底,对于是否找到了实底却很少探究。殊不知底找的好坏却逐渐成为钓友们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下面我就找底时易出现的状况谈一些浅见,权当一个善意的提示吧。不足、谬论之处还望钓友们斧正一二。找底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离底和过底。

现实中大部分钓友钓鱼找底用钓饵找就完全可以做到,无需橡皮泥等烦琐的东西去找底,那样比较麻烦又费时间,有点儿多此一举.对于这种观点用一两句话还真难说清,.关键是要分析用饵代坠找底的方法其利、弊各占几成/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是适用于少数人还是适用于多数人。

如果是一位钓技已修炼到炉火纯青的高手用钓饵找底,那当然是易如反掌之事。用饵找底,还可以边找底边打窝子,真可谓一箭双雕,所以他们对用橡皮泥球找底的方法,可以不屑一顾。对他们而言,别说用饵找底了,就是用空钩同样也能找到底,而且可以做到丝毫不差.并且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那是因为他们的功力使他们已无需再为找底而操心劳神他们早就把底装在了心中。对初学钓鱼的钓友而言,特别是一心要学钓鲫鱼的钓友,学会用小橡皮泥粒找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看似笨拙的找底方法,其实是最实用的,可以为新手省去很多因为看不见水下的变化而产生的麻烦,使学习的过程能建立在正确的基础找底无误之上/因为钓鲫鱼的基本功之一:就是底钓。底钓、底钓,如果连底都找不好,从何而钓呢!?有些钓友往往只会在浮标上大做文章,侃侃而谈.但却在找底上一两句话就随意带过,原因就是他们小看了找底的重要性,压根没在意过.所以也没什么观点可谈.

做为钓鲫鱼爱好者,如果找底这门功夫学不好,想把复杂多变的浮标语言看懂了,是十分困难的。正确判断浮标语言的前题,是必须知道双钩及子线在水下的状态,最起码要知道是单钩到底,还是双钩到底,子线是弯曲的还是直的,否则无法分清有效鱼讯和无效鱼讯之间的区别,也就搞不懂同样的浮标语言,中鱼和不中鱼的原因,只能是蒙着钓。而蒙着钓,因得不到正确答案和经验积累,钓技是很难得到提高的。有些初学钓鱼的钓友,由于不懂得正确找底的用意和重要性,无形中忽略了找底这门基本功,图省事用钓饵找底,总是钓不好底,就属于这类原因所至。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钓友可能和我一样,在比赛中很紧张,而慌张失神没有确切找到底而盲目的担心时间和鱼获一直盲目的钓.而在比赛结束休息时候才着急的找底,头脑清醒下来后当真正找到底时,才恍然大悟而又后悔不已,要么就是钓毛毛阿,离底还8丈远要么就是早都过底8百米了,浮标还怎么灵敏当然这类事也不光是初学者犯错的特权,往往也有高手深陷之内.所以说宁可在比赛中多花5分钟也要找到底.并且找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那么,具体到用钓饵找底,都有哪些弊病了,首先,钓饵入水后可能脱落、会溶散、会被鱼吃掉,,尤其是有麻鱼(虽然闻其名不知其样,但感觉和白条一样.而你又看不见发生的这些变化,这样就无法保证找到的底是否准确,因为这种找底的方法,是建立在饵入水后不发生变化这一假设之上的。

另外,在经过多次测试才能定位的找底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每次挂到钩上的钓饵重量、体积都相同,因重量、体积不同,也会影响测底的准确性。而用事先做好的橡皮泥粒找底,从头挂到尾,只要中途不更换,它的重量和体积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可以避免溶散脱落,被鱼吃掉等麻烦。如果中途发生了脱落,钩一出水面即可知道,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浮标和不同的找底要求,用手捏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粒,使用时对号入座十分方便。既使用一粒橡皮泥粒也很方便,因为它的自重,是可以随意加减的.

如今,看钓鱼书中介绍有不少竞技钓手也喜欢用橡皮泥粒找底。他们在比赛中宁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底找准了。可想而知这种找底方法是有其一定道理的。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半水空钩调标之后,一定要先称一下用于找底的橡皮泥粒的自重,而且找上钩底(既双钩到底)和下钩底(既上钩离底,下钩到底),所用的橡皮泥粒的自重是有所不同的。用下钩找底时,最好是浮标在半水状态时,橡皮泥粒的重量让浮标下沉一至两目,大于两目,底可能找不准。用上钩找底时,橡皮泥粒的自重应该在两目重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钩子的重量。如果钩子很轻,不到浮标的半目重,可以忽略不计

举例说明此重要性:如果你是用一个自重为三目以上的钩钓大型鱼,当你半水调标四目后,用重两目的橡皮泥粒找上钩底时,当下钩触底后(钩的自重被地面承受)浮标就可能升到四目以上,让你误以为上钩已到底,其实此时上钩并未到底。用橡皮泥粒找底,是一种比较方便可靠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找底方法。俗话说的好:一步找底到位,免得一天受累。但愿大家都能认认真真找底,轻轻松松钓鱼。

资深钓鱼人回答中鱼易脱钩的原因


钓鱼谚语云:处暑鱼疲倦,莫急动钓具。在秋初,炎热即将褪去,所以这段时间出钓更要做足准备,避免鱼儿不咬钩,或者发生脱钩跑鱼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一、黑坑钓鲫鱼脱钩多如何调整

问:黑坑鲫鱼个体八两到一斤左右,水深1.5米,拉饵加散炮钓底,一目顿口时是正口,但不多,而且脱钩多,请问如何调整?

答:可能鱼是一个离底的状态,并没有完全到底下吃食,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鱼就饵不积极,导致的撞线,你可以将饵料的比重调轻,拉饵作钓为主,散炮不宜竿竿带,可以钓几竿再带几竿,因为散炮越大鱼起浮的概率越大,后期可以选择一支稍微小一点的漂,漂目调高一点,钓的稍微灵一些,如调七八目钓钓一两目。

二、野钓易脱钩是何原因

问:野河里钓鱼,经常碰到大鱼刺中后,一倒竿就脱钩,作钓时调漂较钝或者调平水,请问出现脱钩是什么原因?

答:脱钩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出现这种问题很有可能是钓的过钝,钓大鱼建议可以带钩调十目,钓鲫鱼可以带钩调五到六目左右,因为钓的很钝的时候,钩子有时候是躺在水底的,刺鱼吃口不是很正,因此很容易脱钩跑鱼。

三、遛鱼倒竿时容易脱钩是何原因

问:黑坑垂钓遛鱼,鱼发力时,一般会通过往左或右摆竿来卸掉力气,但这种情况往往会脱钩跑鱼,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脱钩一般是没有钩正或没有钩牢,这时候倒竿反而会更容易脱钩,建议作钓时不要抛满竿,选竿不宜太硬,扬竿不能太重;再有,饵料过硬或过粘,也是导致吃口不正、不牢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将饵料调整为软粘状态试试。

四、中鱼信号小且易脱钩如何调整

问:鲫鱼大概巴掌大小,鲤鱼一到三斤,水深3米,采用1.5#主线,1.0-1.5#子线,1号漂,5号袖钩,半水调四目搓饵找底,作钓时浮漂动作小,且易脱钩,如何调整?

答:根据描述的鱼情,首先线组、浮漂搭配不合理,线组过大;而且浮漂过小,调目又低,搓饵入水后,下饵是躺在水底的,而不是触底,因此作钓时就会出现浮漂信号太小的问题。建议在钓组及调钓方面多做调整,使用3号浮漂,1.5#主线配1.0#子线基本可以,如果主攻鲫鱼,线组可以适当放小;如果用搓饵,建议适当调高目数即可解决问题。

资深钓鱼人讲解钓小鲫鱼的四个技巧


小鲫鱼是我们经常垂钓的鱼类之一,因为它的对环境的要求不高,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鱼种,所以不管在什么水域钓鱼,在没有大鱼的情况下,钓钓小鲫鱼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有钓鱼人反应,准备好腥香的饵料出钓,总是能看到鱼星却没有鱼上钩,是怎么回事,又应该如何避免空竿呢?

1、钓小白鲫和工程鲫要注意的方面

有钓鱼人反映垂钓五六尾一两的小鲫鱼,用0.4的主线配0.2的子线,装的是0.8的金袖钩,用的是枣核漂,调组调漂为调三钓四,而饵料的主要原料是原糖颗粒加上1/6的拉丝粉,但是总是不上钩。

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垂钓的鱼做出适当的调整,我们知道鲫鱼也分原生鲫鱼和杂交培育的工程鲫,虽然都算鲫鱼,但是两者的在口味还是有区别,如果垂钓的是小白鲫可以用原糖颗粒加上一些香甜味儿的香精或者虾粉,当然最好在准备一款偏于腥香的商品饵就完全可以应对,如果垂钓的是工程鲫就需要用原塘颗粒配合鱼粉来使用,而且占有量不可超过饵料量的1/5,不管是搓饵还是拉饵钓工程鲫都好使。

当然整个钓组也需要做出调整,主线用0.4的没问题,但是为让鱼吃饵更加适口可以选用0.15或者0.1的子线,当然鱼钩最好换成1号的袖钩。调整钓组时要调三目钓两目半,从灵敏开始,慢慢往迟钝调整,看哪种状态上鱼的情况好。

2、竞技比赛垂钓黑坑,要注重饵料的味型

在比赛中钓鲫鱼,鱼的密度非常大,但是出现黑漂或者放口都不中鱼的情况。调整浮漂后情况改变不够明显。其实竞技比赛最重要的是饵料,只要你的饵料对鱼的胃口,它们才会聚集到你的鱼窝中,钓饵的味道合乎它们的胃口咬钩率才会高。

其实在养殖塘的钓鱼比赛最好的饵料就是原塘颗粒,因为熟悉的味道让鱼的警惕性更低一些,闻到熟悉的味道吞食起来才没压力。而且在养殖塘中鲫鱼的口较轻,可以把鱼线调整的小一些,增加饵料的适口性,并且把钓组调整的灵敏些,肯定能改善不中鱼的状况。

3、水底情况复杂的自然水域,如何垂钓小鲫鱼

鲫鱼在自然水域的鱼类数量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自然水域的水底情况比较复杂,虽然在垂钓前会探底,但是水底情况不明也会增加钓鱼的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垂钓要注意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饵料,二是子线。饵料的味道以及状态是垂钓的关键,比如小鲫鱼喜欢香甜味儿的饵料,但是准备的却是鲢鳙喜欢的酸臭味儿,上鱼效果必然不好。

所以不管是准备面饵还是水果饵总之都是要鲫鱼喜欢的才行。而且在用线组时一定要注意柔韧度,鲫鱼的体型不大,不用准备过粗的线组,当鲫鱼的重量在一两左右时可以采用0.6的主线搭配0.3的子线,在选择鱼钩时要用2号或者3号的袖钩,这种鱼钩没有倒刺,取鱼比较方便。而且饵团的大小也要适宜,最好只有黄豆或者绿豆大小。自然水域中的鲫鱼对饵料的挑剔性不大,只要味型胃口,状态适宜就一定会有鱼咬钩。

4、鲫鱼涮饵造成空竿

鲫鱼出现涮饵通常是觉得饵料比较硬,不容易咽下,丢掉又舍不得,只能通过涮饵的方式溶化。还有可能是吞进嘴里感觉到异样,想通过涮饵的方式吞食可食用的部分。还有一种可能吃进嘴里后觉得不合胃口所以吐出来。不管是哪种情况,垂钓时鱼窝有鱼但是接连空竿,就要从饵料、线组、灵敏度方面寻找原因。

钓行程是什么意思?台钓怎么钓行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台钓在钓行程应该怎么怎么样,也有很多钓友在聊天的时候会提到钓行程,那么台钓当中的钓行程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钓鱼有什么用,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你的疑问,跟大家说说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

1、什么是钓行程?

行程的饵料从入水到落底静置的整个过程中,饵料会完成三次下摆动作。第一次下摆是在饵料入水后并带动上方钓组缓缓下落直至浮漂翻身的过程,接着铅坠开始缓慢下沉并带动子线完成第二次下摆,最后铅坠到位与浮漂达成平衡点时,剩余的子线部分会接着向下摆动,直至双饵落底后轻轻回弹再次让铅坠与浮漂达成平衡。而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则是在行程过程中产生的吃口。

2、钓行程和钓浮有什么区别?

钓鱼新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基础上。经常钓鱼的朋友都了解,鱼体在不适应水情、产卵期、缺氧时或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离底的表现。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让饵料不断缓慢下落,恰恰可以激发起它们摄食的欲望。

3、行程钓法是否需要抛满竿?

我们学习的很多台钓技巧、钓法的时候都有讲过抛满竿的弊端。例如抛满竿后容易时窝子做得越来越远,导致最后够不到钓点无鱼可钓,或线组打满中鱼提竿时,未留过多的余地,容易造成脱钩跑鱼等情况。若使用软粘饵料诱鱼的话,则可以抛满竿,让饵料完成最大半径的摆幅以刺激鱼类摄食。否则在使用行程钓法时,不建议大家把竿抛满,并且一定要控制抛竿频率,如果抛竿频率与节奏跟不上的话,基本上可以直接认定为钓法失败。

从个人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鱼人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资深钓鱼人秘传的鱼线选择与使用技巧


钓线对垂钓时上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线组搭配不合适时,那就会对灵敏度、隐蔽性产生影响,就会影响我们垂钓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挑选钓线的技巧吧?

一、挑选线组的技巧

一款合适而实用的钓线无非是从拉力值、软硬度、弹力、记忆力、耐磨性、比重这6点来挑选的,接下来我们就对这6点做个详细介绍:

1、拉力值

每款钓线都会注明其拉力值,也是指钓线自身强度。但是商家总爱跟我们玩文字游戏,因此我们在购买钓线时先自己进行测试钓线的强度,然后在决定是否购买。

2、软硬度

多数钓友会认为钓线越柔软越好,但这点是错误的认知。钓线柔软的确可以方便鱼儿将鱼儿吞食入嘴。但是硬度大的钓线会使线组呈垂直状态,让信号更快传递出来。因此,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

3、弹力

相信这个我们都可以理解,弹力好的钓线不会轻易断掉,可以和硬度大的钓竿搭配使用。而弹力差的钓线,在使用时你会发现,你使用的长度是3.6,但在使用过程中就变成3.7、3.8,这样会增加断线的几率。

4、记忆力

有些钓友会将钓线的记忆力与弹力弄混,但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钓线的记忆力是指钓线在发生变形以后能够自己恢复原本状态。而且垂钓过程里我们会将脑线弄的特别卷,而记忆力高的钓线会在卷曲后,我们用手捋一捋钓线就可变直。即使是打结了,那么在解开后也不会留下痕迹。

5、耐磨性

这点就非常关键了,因为它会影响钓线的使用寿命。这就是为何以前钓线使用寿命长且质量好,因为耐磨性好。而现在一些钓线,质量差又不耐磨,轻轻一挂就会出现毛边。因此,在购买钓线时,拉紧钓线然后在桌边、椅子上磨一磨,看看会不会容易出现毛边,如果有那就不要购买。

6、比重

上述中的5点,我们可能听得多,但很少听说过比重,其实比重就是我们常说的切水性。通常情况下比重稍大的钓线切水性会好些,当然这并不是肯定的。其次,钓线的比重还会影响到对鱼漂的调整。

二、使用钓线的技巧

使用传统钓法垂钓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是粗直径的线、大号钓钩,但有些钓友会将钓线使用个1-2年。但是钓线在使用重出现轻微的损伤很难被我们注意到。那么当大鱼咬钩后,那么断线的几率就会加大。

因此,在使用钓线的过程里,我们要经常的检查钓线,一点发生钓线受损,需及时进行更换。

农村才有的8种野味,资深钓鱼人都懂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深山老林、山涧、溪水都是孩子喜欢的去处,运气好点就能弄上几道难得的美味,现在好些都见不到了,最贵的都卖到5000一斤,有些却也再难吃到。

NO.1:野生娃娃鱼

它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养殖要经过严格审批,以前好些人到山里都遇见过,最稀奇的就是它的叫声,宰杀的时候都不舍得下手,它行动迟缓,抓它非常的容易,肉质极其的鲜美,现在养殖的价格每斤都达到5000元,买野生的都是非法的。

NO.2:野生鳖

有些地方还称它为脚鱼,春天的时候除草的时候,田间都会遇到,溪水中也很多,会钓鱼的人基本上都抓到过,奇怪的是以前大家都不喜欢吃它,抓到后都会给小孩玩,玩死掉了就扔掉了。现在想吃野生的有点难,卖的也很贵。

NO.3:野生泥鳅

以前农村的稻田、沟渠到处都是,夜里带个手电筒照一下就不跑了,用土簸箕在周围踩上几脚,都会跑进来很多,大家都用它煮粉干吃,记忆最深刻的夜宵就属于它了。

NO.4:野生田螺

农村最普通不过的,池塘、溪水、稻田中都非常的多,个头还特别的大,摸上半个小时就会得到好几斤,拿回家后养上两三天,吐干净泥沙后再吃,不然土腥味很重,用干辣椒炒一下,是大人们最喜欢的下酒菜。

NO.5:野生黄颡鱼

福建的本地话黄蛤(音),钓鱼的时候很容易上钩,每次都能钓几条,那时候并不喜欢吃它,现在的人都把当成宝贝,养殖的味道差了很多,它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受不了丁点的污染,只有跑到很远的地方才有。

NO.6:野生青蛙

夏天时候它的叫声十分的烦人,个头比较大的那种叫啥名字,一时半刻实在想不起来,小时候夜里和小伙伴一起都能抓半桶回来,肉质非常的鲜美,就是怕宰杀,肚子都挖空了还会跳来跳去,现在见到它十分的害怕,碰都不敢碰。

NO.7:野生河蚌

农村地区有河滩存在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有它的身影,只要你会潜水,都能弄上好多,小时候最不喜欢吃它,土腥味实在太重了,可能是不会煮的缘故,蚌肉都煮过头了,吃起来如同牛皮筋。

NO.8:野生河虾

以前的河流丁点污染都没有,小河虾特别多,水草茂盛的地方最容易找到它,用土簸箕在周围,跺上几脚都能抓到几十只,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就能弄到两三斤,可以直接生吃,小孩留鼻血吃了很管用。

钓行程


钓行程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从广义上讲,应属钓浮的范畴,但从狭义上看,又不完全等同于钓浮的一种钓技。

什么是钓行程

垂钓时鱼在水皮到水底之间的水层吃饵,垂钓者会根据鱼的觅食水层来决定钩饵所在的位置,我们把鱼在水皮到底部之间就饵的水层,叫钓行程。

初次接触钓行程的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但其实两者有着一定的不同点。钓浮,首先要准确确定鱼的泳层,然后再相对定层施钓,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形象地说,就是主抓鱼儿在水面到水底各个水体层面就饵时的吃口,叫钓行程。

从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手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钓行程的注意事项

一、适用范围

台钓中,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浮钓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二、线组搭配

钓竿、主线与子线的适配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按平常的适配原则和标准掌握,但是有关子线的长度、漂型等方面有一定的讲究。

⑴.使用长子线:长子线能有效延长钓组在水体中两次钟摆的过程和时间,能给水体中不同泳层的鱼儿创造出更多截口钓饵的机会,从而提高钓手逮获实口的几率;实践中,长子线的具体长度应视钓棚水体深度和钓手的个人习惯而定,个人认为钓鲫鱼以25cm35cm为宜,钓大鱼或钓混养可再增加5cm10cm的长度;因钓行程扬竿作合的时间多,为了尽量减少惊鱼现象的发生,适宜使用切水性好的碳氟涂层的竞技子线。

⑵.使用两头长中间短的浮漂:两头长中间短是指长脚、短身、长尾的浮漂,这种类型浮漂的特点是翻身较快、下沉缓慢、匀速稳定、讯号真实,至于材质方面没有多少讲究;长脚长尾的浮漂控程功能好,它能有效牵制钓组在水体中的运行速度,使钓饵在水中呈活性状态徐徐飘然而落,诱惑鱼儿频频咬钩。

三、饵料配置

⑴.饵料比重要轻:比重轻的饵料浮力较大,下沉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大,挂钩后其下沉速度缓慢,能增加饵料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从而增加鱼儿发现钓饵和吞钩的机率;

⑵.饵料状态要好:既不能太黏,又不能太散,既要有一定的附钩性,又要有较好的雾化状态,以钩饵到底后鱼钩上仍有残留饵料为宜。

四、浮漂

空钩半水调平水是钓行程的惯用调漂办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手捕捉鱼讯语言;若用竿较长或视力不佳,也可调1目左右,但只能调低目不能调高目,否则为了单反面满足你的用竿长度或视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过程就会缩短,钓行程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老手钓行程无需设定钓目,调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从下向上撸至视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钓,新手可采取调平水钓平水或调平水钓半目或1目的办法施钓,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个参照系统,以便在钓事中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五、鱼讯

钓行程应当立足主抓浮漂站立后和浮漂到位前的所有鱼口,在这个过程中浮漂出现下顿、加速、停顿、点动、横移、上送等六种标准鱼讯语言都应视为吃口,钓手应果断扬竿作合。

六、钓行程的技巧

1.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2.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

3.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

4.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

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水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

资深钓鱼人传授4个对付滑口鱼的绝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爱钓鱼的人是开始越来越多。在这些深深爱着钓鱼的人中,既有喜欢野钓的人士,也不乏喜欢去坑塘钓鱼的人士。在这种情况下,生口鱼成了难遇难求的一种存在。换句话说,现在去钓鱼,碰到滑口鱼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滑口鱼不好钓,已成为钓鱼人的共识。如果初学钓鱼就碰见了滑口鱼,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让对滑口鱼手足无措的钓友们不再畏惧碰到滑口鱼,今天咱们就来分享4个资深钓鱼人对付滑鱼的小妙招。

一、用饵妙招

我们这里所说的滑鱼,就是一些敏感度高、警惕性强、就饵谨慎的鱼。要想将这种步步都很小心的鱼钓到,钓客在用饵的时候就需要花费些心思了。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更改鱼儿的颜色、调整鱼饵的味道、又或者将鱼儿固有的反射模式破坏掉。比如说,将一贯爱用的荤饵改成素饵。再比如说,适当更换一下上饵的方式。

二、配钓具妙招

钓生口鱼的时候,钓具的作用就是不可忽略的,钓滑口鱼的时候亦是如此。若是目标鱼种的个头不是特别大的话,建议钓者选一些重量较轻、竿身偏细的鱼竿来施钓。因为这样的话,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儿的警惕性。另外,钓者也可以将平时爱用的鱼钩或者鱼线的型号适当调整一下。很多时候,若是我们能把粗一些的鱼线用细一些的鱼线代替掉的话,钓到滑鱼的可能性是会大增的。

三、选时间妙招

如果想好好钓滑鱼,钓者就必须将出钓的时间重视起来。一般情况下,钓者都喜欢在白天里去钓鱼。正因如此,滑鱼在白天的时候往往都处于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之中。所以如果天气允许,身体也没有问题的话,钓者大可以在夜深了的时候去钓鱼。这时候的滑鱼会因为惯性而降低自身的警惕性,钓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另外,钓者也可以在施钓的过程中,出其不意地休息一会儿。有些钓者觉得这样做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其实不然,恰当而适当地休息,其实是可以让滑鱼放下防备之心的。当一层又一层的防备消除之后,钓者在开始诱鱼钓鱼,自然而然就会容易起来了。

四、提竿妙招

在钓滑鱼的时候,钓客一定要随时都记得滑鱼的特点。一般的滑鱼,吃饵的时候都是极其狡猾的。在第一眼看见钩饵后,它们并不会急着将其吞下。聪明的滑鱼会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潜在的危险。当观察完毕、并未看出来有什么危险之后,它们往往会进行试饵。

所谓的试饵,就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去触碰钩饵,然后看看钩饵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滑鱼试饵的时候,鱼漂所呈现出来的漂相,是很容易被缺乏野钓经验的钓者解读成鱼儿上钩了的。若是解读错误,钓者立即提竿,还没有咬钩的滑鱼就会被吓跑。换句话说,提竿的时机一定不能太过靠前,因为很有可能将马上就要咬钩的鱼儿吓得逃跑掉。

还有就是提竿的力度也一定要掌握好。滑鱼和普通鱼儿一样,也是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的。当上钩的滑鱼达到一点五公斤的时候,钓者要当机立断快速将鱼儿拉离水面。当钓上来的鱼儿较重的时候,钓者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看看是否需要遛鱼了。当上了大鱼之后,钓者提竿的时候一定记得要用腕部施力,不要用蛮力。

资深钓鱼人浅谈黑坑收费塘偷驴技巧


为啥有人“偷驴”都能爆护?学会以下3招你也能,今后谁还去野钓。

黑坑,并不是只能在放鱼的日子去钓,虽说放鱼日渔获有保障,但花钱也多呀。在放鱼日之后的第二天去钓黑坑,这就是俗称的“偷驴”,有些地方也叫“钓二水鱼”、“遛鱼”等。有些老手呀,专门钓偷驴,渔获不少交费还低,那么如何掌握这门技巧呢?本期就教你几招。

一、偷驴用啥样的钓具?

讲任何一种钓法,都要配合上相应的渔具,不然等于是神枪手上战场却不发枪一样。偷驴用的鱼竿呀,不能太硬,要稍微软一些,和黑坑钓后期时的竿子差不多。线组的线号也是要小一些不能太大,浮漂同样也要小一些。之所以这样搭配,是考虑到水中的滑鱼较多,需要糗钓。

二、偷驴如何调漂?

我们知道在钓黑坑前期的时候,调漂适合调灵,调得较高,而偷驴时则不行了,如果还这么高,子线在水中的牵扯力就嫌大了,那么老油条们在吸饵时就会感觉到一定的阻力,因为有了被钓的经验,它们会迅速吐掉鱼饵,这和生口鱼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调到5、6目,去钓4、5目,接近于调几钓几,这样的调漂使双钩都是躺底的状态,子线较松,老滑头再去吸饵就会丢掉不是警惕性。

三、偷驴如何看漂相?

能钓黑坑的钓友,基本上漂相这一关都过了,那么偷驴时的漂相是怎样的呢?第一要点是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水下的滑鱼都很小心,吃任何一钩都不会出现生吞猛抢的现象(个别肉食性鱼种不算入内),反而会出现很多涮口、逗漂的现象,因此出现一些不明显的漂相不要管它,一旦提竿了,那些鱼受惊后很可能就远离你的鱼窝了。所以,提竿就提看起来很扎实的鱼口。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

为啥有些钓鱼人冬季从不封竿?他们掌握的这些秘诀


冬季已来,温度已降,钓友们会有一小半封竿,即使不封的,也会有大部分只会象征性地在这个月内去钓2、3次,比以往的钓鱼频率少了很多。但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有些钓友在冬季不封竿呢?他们是如何把鱼钓上来的?

一、钓位要找这种的。

7分钓位3分钓技,钓位的重要性在冬季更加明显。冬钓哪里好呢?请记住,背风的、向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水温比较暖的地方,鱼大多在这里聚集着呢。那么如果找不到背风和向阳的地方怎么办?那就找背风处,向阳放在其次。在冬季只要找准这些钓位,上鱼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哦。

二、鱼钩一定要细小。

其实说白了,所谓的冬钓高手按正常的台钓法钓鱼(区别于冰钓等冬钓法),也并没有什么特殊技巧,只是精熟了冬钓的一些路数而已,首先就是咱的鱼钩要用小的,有钓友就问了,冬季只有小鱼吃钩吗?如果来大鱼吃钩了,那用小鱼钩还合适吗?合适!因为不管大小鱼,它们的鱼口都很轻很轻,就是说大钩它们难以吸入口中了。

三、鱼饵要有大变化。

除了鱼钩细小外,鱼饵同样也要轻小起来,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针对小,可以开得更软一点,挂钩时饵团要尽可能地小,黄豆粒那样的就差不多了。针对轻,可以在开饵时加入雪花粉等轻质饵。在味型上,冬季由于水温冷,不利于味型的扩散,所以没什么味道的饵就别用了,多用味道重的浓的更好,红虫粉、虾粉、蚯蚓粉、蚕蛹粉等这类的味型饵都是大用的时候。

钓行程的实战经验技巧


现在钓鱼,要是有人问我,钓鱼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一个字变。因水而变,因鱼而变,因人而变。面对不同的水情鱼情,不同的比赛对手,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变化,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比如钓鱼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钓底,或者说从钓底开始,慢慢的找鱼层,找鱼口,找到最容易中鱼的钩饵漂状态,然后进行施钓。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钓底相对容易些,这个时候浮漂是静止中的运动,只浮漂有动作,抬竿中鱼率就高。有些时候,钓底无口或口少,我们就要打一打行程,在行程中去找鱼口。

钓行程,简单的说就是钓浮漂运动中的静止,浮漂从入水中站立开始下沉,直到漂尖全部淹没入水才扬杆,当在运动中浮漂有停顿或有力的下沉扬杆中鱼!

钓全行程的好处在于,饵钩处于动态之中,而鱼儿们大都是对动态物敏感的,因而钓全行程,往往钓获量在与钓友的比较中,是常常胜出的。所谓的钓行程,就是让抛入水的饵处于动态中,在动态中中鱼的钓法,这种钓法可以在水中的上中下层集鱼。

发现鱼上浮时,也不要轻易调整水线钓浮,保持上、中、下层皆不舍钓的钓法。如果中上层集鱼较多,可采用加大搓铒的方式来取底层鱼和选钓较大的鱼。这样的钩法集鱼多,具有较高的选择余地。有很多钓友谈到钓行程的缺点时往往认为钓行程的缺点是不容易钓到大货,而钓获的小鱼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钓鱼中,特别是钓鲫鱼时,由于鱼的特性或天气还有就饵情况等原因导致鱼不在底层活动,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打浮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钓行程追求的是抓运动中的信号。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在浮漂下沉的某个位置出现有信号就有鱼,再根据双饵下沉的时间判断鱼所在鱼层,这个层在今天是最合适的钓层,在这个钓层中的鱼就饵情况比较好。

行程漂特征:漂尾:因为行程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甚至以上。漂身:行程漂要求下沉缓慢,所以通常为下沉缓慢的枣核型。漂脚:行程漂在下行过程中需要稳定下降,所以漂脚常为下沉稳定的长漂脚。综上所诉,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钓行程就是带散炮,如果没有,那么饵料雾化要好,这样才完全可以把鱼儿从底拉倒上层水面,出现浮标没到底的过程中打截口的浮标动作。子线相对要长,单根子线长度通常在25厘米以上甚至更长,以至于饵料下摆时间长。规定允许的情况可以上拉铅皮座,甚至钓飞铅。

打行程注意的地方: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泳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不过话说回来,一旦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既能应付复杂的鱼情,又能大大增加鱼获量,同时,它带给渔人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什么叫钓行程以及如何钓行程


春末夏初与秋末冬初是一年中两个钓鱼的黄金季,从钓鲫鱼来说,我感觉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为此时鲫鱼除了需要摄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树枝、砂石或其它障碍物产籽繁殖,给钓鱼人有的放矢提供了方便。此时水温适宜,鱼儿活跃,食欲强,鱼进窝快,窝中来鱼多,鱼儿往往不再安于拣食落到水底地面的食物,还特别喜欢上浮离底争抢下落过程中的饵团,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往往能取得更喜人的鱼获。

一、什么是钓行程

所谓行程,从线组抛竿入水,钩饵接触水面的那一刻,直到双钩到底,浮漂立稳,整个过程都称行程,似乎在这一过程中钓上鱼都是钓行程,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针对鱼情的不同,以及钓手为实现其某种战术目的而有意地诱导、控制鱼层,又出现了其它多种特定钓法,细分起来,就不能把整个过程都视为钓行程。比如:

钓水皮,包括以前一漂深钓法和后来兴起的打飞铅,是在鲫鱼喜欢到水面抢食、摄食积极、鱼密度大,或者通过钓手有意频繁抛竿诱鱼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下使用的,通过高频率抛竿聚鱼留鱼、以准确落点方便鱼儿抢口、抓口也不以浮漂信号为依据、重点在于节奏感的把握,这种钓法要求饵料比重轻而且雾化快,特别强调钓手的抛竿、提竿、取鱼、上饵的速度,浮漂基本没有下行过程,把它归于钓行程就并不合适;

中上层的打浮实际上就是一种钓翻身,是一种定层钓法,也是以鱼的密度高、抢食积极并易于稳定鱼层为前提的,这时候钩饵如果下行距离过长,就会把鱼压下去,不利于把鱼稳定在一个水层,容易乱层,而且抛竿频率不足也不利于诱鱼、留鱼,难以达到快速上鱼的目的,往往浮漂下行不到漂尾的一半就已经扬竿,把它归于钓行程也是不合适的,浮漂使用上也要求翻身快,是不会使用漂尾过长的浮漂的;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应该是主抓水的中下层、特别是近底层接口,从浮漂开始翻身站立算起,到双钩到位浮漂站稳为止,主抓这一时间段鱼的接口信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适合于鲫鱼离底接食但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

二、钓组要求:

1、鱼线粗细:

因为鱼情活跃,加上运动中吃食的鱼冲力更大,野钓中除了钓到鲫鱼外,还可能钓到个头更大些的鲤草鳊等鱼,更应留有余地,快速鱼情本来就应该子线粗些,利于快速飞鱼,提高作钓速度,所以可以采用比正常底钓大1~2个号的子线,钓鲫鱼为主时子线一般在0.4~0.8号,具体粗细还是看鱼的大小。主线自然也相应增粗些。

2、子线的长度:

长子线有更多的第二下摆时间,可以给鱼更多的接口机会,但过长则损失信号传递,也造成鱼层更乱,所以适中即可,一般60~70公分子线对折拴钩即可,若杂鱼多则更短些,灵活掌握。

3、浮漂:

钓行程选用浮漂的关键在于合适的大小,即合适的配铅重,是要依鱼情而定的。大了则钩饵运动速度过快,鱼接不住,小了则下降过慢,作钓效率低,两种情况对钓鱼都不利。

这种接不住的情况体现在从钩饵入水到浮漂翻身站立停稳(此时铅坠很接近浮漂正下方)之前的第一下摆,对钓行程的影响则主要在于第一下摆的末端开始翻身到站稳停顿前,浮漂翻身之前的抓口不是钓行程的目标,也是可以放弃的接口,要不就可以下拉浮漂、改为更上层的钓浮了。第二下摆和浮漂下行时,铅坠与浮漂浮力基本平衡,钩饵下行速度主要取决于饵团重量与水阻差值,跟浮漂大小关系不大了。但大漂大铅则惯性大,细微的接口信号就容易丢失,浮漂大小要适中。

竞技比赛时钓手要兼顾鱼情的变化、经常可能要改用其它钓法,所以一般都用漂比较小,而在野钓时往往要用更大号的浮漂,因为野水中往往上层小杂鱼多,为应对小杂鱼作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鲫鱼上浮到水皮及中上层抢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加上鱼追饵、吸饵能力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不可不辨,不可不明,要不就陷于教条。

所有的台钓漂都会有个行程,但为了更加突出钩饵在水中的下沉的过程,钓行程的浮漂会比正常用的浮漂漂尾稍长点,多为20~25厘米,以便有更多的观察接口信号的机会,调、钓上也是采用平水或低目,以充分利用漂尾的行程。

选择枣核型漂还是长身型漂,其实各有利弊。许多钓手认为,应该用枣核漂,因枣核漂水阻大些,下行更慢,能有更多的抓口时间,而且翻身也更利索,事实上枣核漂在竞技比赛和黑坑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野钓时还是有些不一样,因为野钓往往钓行程是结合着底钓来进行的(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只不过到底后等待的时间不能长,枣核漂下行时不如长身漂流畅、稳定,节奏感上有所不如,过慢的下行速度会使得下行中的停顿不那么容易观察清楚,而且下行慢也就意味着走完行程的时间更长,遇上鱼口比较快时则影响作钓效率,长身漂翻身虽慢点,但有经验的钓手是能捕捉到翻身过程中的接口的。综合看来,选择枣核型还是长身型,也分场合和个人习惯。

4、饵料:

钓行程饵料要求比重比较轻,下落慢才便于鱼接住,拉饵也往往优于搓饵。饵料需要有一定雾化,以便诱鱼,但又不能太过雾化,雾化过多会引得鱼口更乱。

三、钓技要求:

掌握鱼讯语言:钓行程的看口是看浮漂运动中的变化,要想看出鱼咬钩的信号,首先要很了解浮漂的自身语言,也就是无鱼接食情况下浮漂固有的运行规律,包括每一刻的运行速度、停顿的位置和时间长短,这种规律被打破就是鱼咬钩的信号。浮漂自身语言,作为经常钓鱼的人,平时如果观察细心,培养出这样一种节奏感了然于心,那么鱼接口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当然如果为了一定战术目的、为了稳定鱼层,有些咬钩是可以放弃的;某种信号,比如某一位置的停顿,如果多次打不上鱼,除非调整线组,也可以放过这一口。理论的掌握不如实践,多钓就出经验了。

保持抛竿频率:台钓本就讲究诱钓结合,要求有一定的抛竿频率,钓行程时就更要求有频率,因为鱼更活跃,食欲更高,窝中散落的饵料越多,诱来的鱼越多,鱼抢食就越积极,吃口越猛越真实,这就象人类盲目的从众行为,喜欢抢购东西、喜欢找人多的饭店吃饭一样。

准确钩饵落点:抛竿越准,鱼就不容易散乱,钩饵总是沿一个路线落向鱼群,鱼儿正好等在那里,很自然地把饵团接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然效率就高。

灵活鱼情应对:在刚开始是底钓时,如果接口明显多,那钩饵到底就不要等,可以一到位就扬竿重新抛,散落的饵料诱来更多的鱼,如果接口不算多,那还是应该钓底为主,结合着打离底接口,但一定的频率还是要有的,不能死等;当钓行程很有感觉、很顺手、上鱼率高时就要注意保持这种感觉;如果鱼儿更多的在高位接口,翻身过程中或翻身站立后就有动作,可以下推浮漂十几、二十公分,改为钓离底。鱼情是变化的,钓法也要相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资深钓鱼人钓行程的秘诀》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