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钓鱼的技巧。

江南传统钓是一种装备简单,投入少见效快的钓鱼方式,非常适合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改钓法主要是以一竿一线一漂一钩为主要的装备,再用一块钱两包的蚯蚓,三块钱两斤的小米,就可以潇洒的钓上一整天,就连鱼竿也可以用芦苇来代替,鱼漂可以寻一些鸡鸭等禽类的羽毛都行,这种经济实惠的钓法,一直一来就受到人们的青赖。

江南传统钓不仅在用材上经济实惠,而且钓法很多,可以根基鱼情的变化而通过增减浮力钓底钓浮,而且传统钓的方式适用面还十分的广泛,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就连最北部的黑龙江传统钓也是可以适应的,传统钓还可以不用在意水面的落差而寻找合适的钓点,只要河边能站人就能钓,可见传统钓受自然的约束很小了。

由于许多鱼类都比较喜欢在有水草的地方栖息生存,传统钓的钓法正是符合了鱼类们的这一习性,传统钓可以在这样的水域随心所欲的选择钓点,还可以轻松的走钓。出钓的时候钓鱼者只需一辆自行车带上简单的装备即可上路,这样就很适合边走边钓了,传统钓在遛鱼上也很有优势,而且省时省力简单易学。钓鱼的时候钓鱼者只需选一处钓点,简单的撒一些饵料,将鱼线往竿的蛇信上一挂,即可开钓,这样可见传统钓的确入门快,便于普及,即使一个从未尝试过钓鱼的人也可以很快掌握要领,下钩后只需耐心等待三五分钟就会有鱼迹,遛鱼的时候只要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就一定会钓上大鱼的。

编辑推荐

关于土鲮鱼的一些垂钓见解


本人钓鱼,是根据大师在水一方倾囊相授的秘技钓土鲮方法所学来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感触良多,尤其是对土鲮的钓法,更是时常思索、实践,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啊。

土鲮的魅力,在于她口轻,非常矜持,有幸中鱼后又特别泼辣刁蛮,时常让钓友断线脱钩,所以每每将她抄入网中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无以言表。 由于时常看到一些钓友在钓土鲮的时候,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错误,造成鱼获不佳,与在水一方钓土鲮的基本方法想比,我这里讲述的,是与其不同的地方,或则说是我特立独行的一些细节。在此班门弄斧,斗胆将个人关于钓土鲮的一些想法讲述给爱钓土鲮的朋友,讲的不好,大家海涵,权且当我胡说好了。

一、声音的控制

土鲮进食的时候,对周边环境非常警惕,任何一些比较大的异响,都容易造成不进窝或者惊窝跑鱼,所以僻静的钓点是首选,再者尽量避免产生异响,比如手机铃声、中鱼时的惊呼、高声攀谈等等;另外,有些钓友跑鱼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把快速弹起的线组用力的甩入水中,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再者,有一个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也是很多钓友都容易忽略和犯错误的地方:压线,本身是没错的,也是必须的,有利于减小误差,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把杆尖压入水中!如果水面风浪大,你压杆尖入水中是必须的,但如果风浪小或者没有风浪,你压杆尖入水,那么你扬杆的时候,杆尖击打或者划出水面时候的声响,在岸上听起来好像很小声,在平静的水面下的声音可是相当大的(你可以去做个实验切身感受一下),很容易惊窝或者让鱼不敢入窝。就我个人而言,风浪很小的时候,我都会调整支架,待压完水之后,杆尖会距离水面1520公分,有效避免扬杆时杆尖击打或者划击水面。

另外,再说一点个人的想法。有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明明已经抽了好半天窝,可就是没有土鲮的口。这样的情况时常会遇到,我暂时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只能主观猜测是鱼太机警不敢进窝。这个时候我往往会离开钓位,休息个三、五分钟,再回来继续钓,结果往往会有口。建议试试。

二、杆与子线的搭配

杆越长,子线可以越细,杆越短,子线相对要粗点。比如我习惯用3.6米的杆,但我选择子线多会选择1.0的,至于鱼大而口又疯狂,我会用1.2的(甚至用过0.6的布线),因为杆子短,主线也相对会短一些,相比较更长一些的杆子,鱼的拉力会相对增大,控鱼的难度也会加大。而如果用更长一些的杆子,比如4.5米的,则可以用0.8的子线,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三、目数的调法

这一点,是本帖的重点。也是很多钓友都容易进入的误区。

很多钓友喜欢钓反目,也就是调N目,钓N+2或者N+3目。个人认为,这是个不精准的调法。这种调法,源于钓友在钓小于N的目数的时候,顾虑漂子的浮力会使上面的钩子悬空,从而不易于土鲮进食,于是选择钓大于N的目数。确实,这样做,最大的优势是容易让双饵躺底,易于土鲮进食,但是,这样做,却是为了保证双饵躺底而牺牲了灵敏度,不可避免的导致双饵躺底时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比较松弛,鱼进食时顿口在漂上的反应幅度会大大减弱,反应速度也会大大减慢,也就是钓友说的口很轻。遇上风浪小,还好一点,若风浪稍微大点,基本你看不到漂动。偶尔点一下,你一扬杆,要么不中鱼,要么会挂到鱼(如果你不幸挂中土鲮,她的拉力很容易让你纤细的子线连同你紧绷的神经一起崩溃,相信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钩子中口的几率比较低。这也是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苦恼的问题。

我的调法是: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你想钓几目。如果风浪大,你可以选择钓目多一点,比如钓48目,甚至更多目,若风平浪静,可以选择钓13目,当然也可以考虑漂子上哪一目更清晰容易判断你就钓哪一目。举个例子,我的漂子第3目是绿色的,最醒目,那么我就选择钓3目。接下来,你观察你的钩子,看两个钩子的钩距是多少,那么你钓的目数3目加上钩距就是你要调的目数。假如我的漂子第3目到第4目之间的距离同钩距长度几乎一样,那么我就调4目,也就是空钩先调4目。调好4目后,我习惯用一块橡皮(跟钩子差不多大小)挂住下面的钩子,直接找底,找好底后(水面露出4目),再把橡皮取下,挂住上面的钩子,再次在相同地点入水,观察漂目是否是3目,再取下橡皮,双钩挂饵,再次相同地点入水,若仍旧是3目,那么你就调好漂子了,可以开工了。

当然,我讲述的这个方法,有两个前提条件就是:第一、你用的漂一定不能是浮力很大那种可以抗风浪的那种漂子;第二,饵的比重不能太轻。因为漂子浮力过大,或者饵的比重太轻,都会造成上面的饵无法躺底。我一般都会选择漂身纤细灵敏度高的漂子,这种漂子正好适合口很轻的土鲮,也正好适用我的调法;饵我会调的粒小但比重稍重,这样易于土鲮的樱桃小口,也适合饵快速入水,避开中层的杂鱼,直击水底,增加抽窝的频率。

也有钓友会说,你这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调4钓2嘛。确实,看上去视乎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刚开始钓鱼的钓友一上来用传统钓法,调4钓2,结果钓土鲮的渔获还不错,甚至有时比钓反目的钓友渔获还好的缘故,甚至很多高手现在还坚持用这种调4钓2的方法钓土鲮。这种调法的钓友,只能说是误打误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你这调4钓2中的2目距离碰巧接近钩距那还好,若明显大于或小于你的钩距,那么结果就差别大了。

个人认为,土鲮的难点就是口轻,所以必须用纤细的灵敏度高的漂子;如果你用浮力大的漂子,也许抗风浪好、稳定,但是对于钓土鲮,在你钓小于或等于N的目数的时候,确实容易造成上饵悬空,从而使你不得不选择钓大于N的目数,其结果就是太迟钝,太不精准了;如果你用的是纤细的灵敏度高浮力相对较小的漂子,上饵的重量足以拉下那一点钩距,那么就同我上面所讲的调法理念吻合了。个人认为,我这种调法的好处在于:尽可能避免双饵躺底时双子线在水下松弛的状态,尽可能缩短土鲮进食时子线反应到漂子信号上的时间,从而尽可能增大鱼进食时顿口在漂上的反应幅度,进而增加扬杆中鱼口的几率,减少挂中鱼身的几率。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的意思,附上一张本人画的效果图。

当然,上述观点,都是我个人一年来在粤辉园亲身经历而终结出来的,带有片面性和个案性,仅供大家参考。在我看来,由于粤辉园建湖七、八年以来,从未干过湖,也从不喂食,湖面面积很大也很深,水质很清,所谓水瘦则鱼精猛,加之湖内有两张大网,时常有个老头起网打渔,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粤辉园那些幸免于网的土鲮成日如惊弓之鸟,贼少贼精贼猛。近来我才知道湖水是咸淡水,难怪有钓友曾经非常幸运的在湖内钓到过乌头、黄脚丽等海鱼。个人感觉,我在东莞钓过的土鲮,也就数粤辉园的土鲮最难钓、最有拉力、最刺激了,也难怪我对她情有独钟啊!

冬钓鲫鱼的一些心得分享


推荐钓鲫鱼配方:

红魔1号(70%)+红魔2号(20%)+天元黄鲫(10%)+香虎适量,建议用拉饵,冬季拉丝出的较慢,可用温水调饵,或者加适量拉丝粉,拉饵在水中的动态效果较好更能吸引鱼的注意力,而且拉饵对于冬季开口比较小的鲫鱼来说入口性会更好。

用杆:

冬季在很多地方钓鱼速度都不会很快建议用比较软的插节杆,长度根据所钓水域而定。

用线:

冬季鱼的吃口比较轻,在线组的选用上尽量要精细,在这个季节鱼的力量不会很大,所以用比较细的线组只要大家操控得当一般不会出问题,而且还可以享受软杆细线博大鱼的乐趣。

推荐线组:

主线0.3号,子线0.1号(半斤以下的鲫鱼) 主线0.6号,子线0.2号(一斤以下的鲫鱼)。对于在控鱼等各方面不是很熟练的钓手建议用0.6主线,0.3子线就足够了。

用漂:

建议使用号数比较小的浮漂,如:天元九连贯纪念漂1号,巧手1号;何蔚蓝冬钓大棚专用浮漂;化绍新小百灵1号,佛手等。

用钩:

在知道对象鱼大小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钩条细,钩号小,比较锋利的钩。建议选用从杰飞3号,四号金袖等配件:

针对冬季鱼咬口轻的状况在线组的配置上尽量要突出轻,细,小等要点。太空豆选用较细,体积小的。八字环,铅皮座也要尽量小。

钓法:

调漂:最好调三目一线,抓向下阴的那一口。 抛杆频率不要间隔太长,尽量扩大雾化区域,在鱼比较少的地方可以在杆架正前方形成一个扇形的雾化面,提高抛杆频率,以利于与快速发现鱼饵,并将之留住而钓之。

野钓,关于初秋钓鲤鱼的一些秘籍


夏去秋来,不知不觉钓鱼已有二十余年了,从不会抛竿到一个老钓鱼人,这之间有多少辛酸,有多少快乐,恐怕只有钓鱼人能懂得。从一支竹竿开始,到现在的碳纤维竿,从蚯蚓到现在的商品饵料,从跟随到自己寻找理想钓点,从听取到自己琢磨、尝试不同的钓法,想必好多钓友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现在已立秋十几天了,我们钓鱼人的黄金季节已来到,就此,老毕针对初秋季节钓鲤鱼,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如有不妥,请钓友们指正、补充。

首先,我们想钓好鲤鱼就要了解鲤鱼的生活习性。

鲤鱼属于杂食性的底层鱼,除非春季甩籽会靠近岸边、气压超低时会离底,其余时间全部在两三米以上的深水区活动。当水温低于两三度时,会进入深水区的凹陷处,或障碍物多的区域进入冬眠状态,基本不觅食;当水温达到五六度以上,就会从藏身处出来觅食,不过行动缓慢、活动范围不是很大;当水温高于十五度时,进食量增加,觅食积极;当水温在二十三四度的时候,鲤鱼的活跃度最高,索饵强烈,中鱼率极高。秋季到来,气温有所下降,水温较适宜,再加上很快会进入冬季,鱼儿们也会四处觅食,增加自身的营养储备。所以说秋季是个钓鱼的黄金季节。

由于鲤鱼体型大、力道足,钓友们都很喜欢垂钓鲤鱼,因为溜鱼的手感让钓友们欲罢不能。想要过把瘾,就必须能找到鲤鱼的活动区域,这样中鱼的概率就高,这就需要钓友们找准钓点啦!鲤鱼喜欢弱光,一般都在深水区域活动,但太深的水底往往食物比较匮乏,因此,我们要找那种水色昏暗透明度差的区域、大面积的树荫下、水深尽量选择2米以上。最理想的是水的深浅交汇处,水深两三米,这样的区域经常有大物出没。

野钓一般都是水广鱼稀,我们在窝料、饵料上要下点功夫。窝料一定要打的,但打多少、用什么窝料,这个要根据实际水清鱼情来确定。比如:小杂鱼闹窝严重,就尽量不用粉饵打窝,可以用小鱼吃不掉的玉米粒、小麦粒等打窝;打窝量一次不要打太多,如果窝料过多,那么鲤鱼进窝了,也很难在大面积的窝料当中找到我们的钩饵。饵料要根据当地鲤鱼的喜好来准备,地域不同鱼喜欢的味型也有差异,例如:红薯鲤、螺鲤、蓝鲫、九一八、黄色风暴等很多都可以,味型以香甜为主,腥为辅,选择有针对性味型就可以了,但饵料状态一定要软,太硬了入口性差。

钓竿的选择就好说了,大部分钓友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用的,或者用着顺手的。我们野钓鲤鱼,一般选择二八调性、二八偏三七调性、三七调性的鲤鱼竿,或者综合竿都是适合的,太硬的竿子一般的重量都稍微重点,一方面硬杆容易跑鱼,另外抬杆频繁会导致胳膊的疲劳度增加。如果作钓水域经常能碰到二十斤以上的大物,那就要选择强度、韧性好点的钓竿了。钓竿的长度建议选择4.5米以上,因为钓鲤鱼都要钓稍微深一些的水域,竿子太短浮漂离杆稍太近了,一旦中大鱼,抬不起杆来,钓竿的泄力还没有起到作用,就会导致拔河、切线跑鱼。

线组、浮漂要根据所要钓的对象鱼的个体大小来合理选择。如果十斤以上的大鱼很少能碰到,那么3+2的线组就可以搞定。浮漂选择3克左右的吃铅量的就可以了,吃铅量太大,就会导致浮漂动作幅度变小,观察浮漂增加难度了。

对于出钓的时间,正常的天气,清晨和傍晚是鱼觅食的窗口期,效果比较理想。白天的时间除了中午有段时间短暂的停口外,其他时间都还可以的。雨量不是很大的小雨天,一般都是爆护的天气,狂风大雨就不建议出钓了,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有些钓友白天没时间,都是晚上钓鱼过过瘾,那就不要钓的太晚了,秋天晚上温度下降的快,基本过来22:00就会停口,再守下去也意义不大。

冬季传统钓法的一些技巧分享


对钓鱼人来说,一定会知道传统钓法在某些水域环境下,不一定会输给悬坠钓法;特别是在冬季水草边或水草洞等水里障碍物比较多的水域,用七星漂配以细线、朝天钩钓鲫鱼,更是有独到之处。

传统钓法相比悬坠钓法,优点在于:装备简单、携带方便、换位快捷的优势,特别适合冬季人找鱼的走钓钓法。下面就把传统钓法在冬季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体会,和广大钓友一起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传统钓高手拍砖轻点。

冬季,在南方大多数鱼儿觅食停止或减弱,但鲫鱼、鲤鱼等还是会咬钩的,只要我们天气、温度、钓点选对了,还是会有好的渔获。

通常选择天气晴朗、气温比较平稳,一天内温差相对小一些的天气出钓。

钓点一般选向阳背风,水深在1.5~3米左右,水面选有水草缝隙、水草洞或水下有树桩、石头等鲫鱼容易避风藏身的地方作钓。

线组,一般用0.6号~1号鱼线,野钓经常会遇到鲤鱼,线组粗点可兼钓鲤鱼,线长3~4米,小号七星漂(多数只用五颗),钩选1枚1#~2#的伊斯尼朝天钩。

鱼竿用4.5~5.4米软竿、溪流竿,长竿短线。

调漂比较简单:半水(钩离水底)调漂,水面留1~2颗星漂。

作钓时,视水底淤泥和水流情况,钓水面留2~3颗。淤泥多的静水,就钓2颗;其他可钓3颗左右。建议选水流尽可能小些的地方作钓,以保证线组灵敏度。

冬季野钓,一般打3~4个窝,窝与窝之间相距5~10米左右,便于走动不累。打窝很简单,不用打窝器,也不用手抛,而是直接把窝料捏在朝天钩上,用鱼 竿送入钓点;这样即准不费料,又无声响,鱼儿不会受惊吓。(补窝也用此法)。开始送3~4颗拇指大小饵料到钓点即可,以后,根据上鱼情况补窝,使窝内留 鱼。

窝料,通常用台钓商品饵加点小酒米,加水至半干,能捏在钩上,不下掉即可。这样窝料入水雾化较好,诱鱼留鱼效果也比较好(冬季小杂鱼少,雾化好更能诱到鱼,小酒米能留住鱼)。

钓饵,我通常用鲫鱼商品饵粉料(在南方用香醒饵、偏香型饵料效果较好)、或者用蚯蚓、红虫作钓,后者虫饵更能钓到鱼。

作钓时,先把窝料分别打入几个窝点,然后休息一会儿,等上十几分钟,看看窝点水面的动静(有时会有鱼星),认为可能有鱼的窝点开钓。钓十几分钟没鱼咬 钩,补一颗窝料,换一个钓点。这样轮流窝点作钓,有鱼信了,就不要换位了,钓上鱼后,如果鱼信减少了,马上补一颗窝料(窝内鱼不要全钓完,留几条能诱来更 多的鱼),短时离开,换个钓点钓几分钟,再回来钓。

钓法上,常使用逗钓法(就是下钩后,2~3分钟没有鱼口,鱼竿轻轻上提,使钩子离底5~10厘米左右,再轻轻放下,或将鱼钩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轻 轻拖动5~10厘米等上2~3分钟再逗),如果窝内有鲫鱼,一般经不住诱惑,会马上咬钩的。鲫鱼咬钩,七星漂漂象表现为上送星漂。用粉饵或红虫作钓,上送 有一颗星漂即可提竿中鱼,如用蚯蚓作钓,提竿可以晚一些,等上送二颗星漂以上再提不迟。如果星漂出现较大幅度抖动上送,往往是大鲫鱼或大鲤鱼,要及时提竿。

海钓鲈鱼的一些技巧和心得


本人热爱海钓,也经常出海钓鱼,所以海钓有了一些比较浅薄的经验,最近跟一个钓友聊天,说到了海鲈怎么钓的问题,于是就想把自己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海钓鲈鱼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钓友,如果有哪里出现了纰漏请大家多多包涵和指正。

那么现在我们就直接来说说海鲈该怎么钓,如果我们不掌握一些技巧,而且不是经常海钓的话,很大程度会空军。首先我们要知道怎么选择钓点,海鲈是一种生性凶猛的鱼种,主要以一些鱼、虾为食物,因此,在海水退潮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在深一点的沟渠里面看到有小鱼群在水面徘徊,这时候海鲈就会去捕食这些小鱼此时是钓鱼的最佳时机。

浮钓铅漂自由搭配,能甩出去就行。钓钩正确选择1525号之间,深度在11.5米左右,子线一般在3号以上。

活饵的正确挂法也是有讲究的,小鱼挂在尾部偏上1/5处,虾则挂在箭头部位(别伤到虾内脏)。鱼饵在水中游动非常醒目,上鱼率自然就高了!没啥鱼的情况下,可以把饵甩出去,再慢慢收线。

最后,抄网记得带,否则中鱼后你会很受伤的!空手抓鲈鱼是大忌,千万别犯傻。小鱼群随着水位升高,慢慢的往里游,然后消失。此时鲈鱼就很少在一起进食,再钓就寥寥无几了。

话说回来,禁海期间海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相信很多喜欢吃鱼的伙伴们都馋得难受。有时间不如操起鱼竿,且钓且珍惜吧!

关于碳素鱼竿的一些介绍与使用技巧


随着科学的进步,制作钓竿的材料也不断更新发展。早年的钓竿都是采用弹性较好的竹子制成。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化学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钓竿 的制造有了质的飞跃。首先进入钓竿制作的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使用,让钓竿的长度不仅可超出竹竿的长度,重量还只有竹竿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玻璃纤维 钓竿的弹性与韧性,竹竿根本无法望其背。随后是更加轻量化的碳素杆取代了相对笨重的玻璃纤维。采用碳素纤维后,一支六米三的碳素杆可以做到比一支三米六的 玻璃钢还要轻。碳素纤维除了质轻之外,其弹性比玻璃纤维改善了很多。最近几年,大量的太空科技成果转移到民间来使用,在钓竿的材质方面又有了新的重大突 破,世面上出现了不仅比碳纤维轻,而且弹性佳、韧性更大的太空竿。

由于碳素竿具有质轻与弹性好的优点,碳素竿在台钓中几乎全面取代了玻璃钢钓竿,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玻璃钢材质的钓竿了。太空竿由于目前的价格太高,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碳素竿是目前台钓的主流装备,这里对碳素竿做以简单介绍。

碳 素纤维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是一种超级突变物质。碳素纤维的生产技术复杂,至今仍受到专利保护。其生产原理是利用人造纤维为原料, 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经800-1000摄氏度高温烧结碳化而成。制作碳素钓竿,把预先浸渍有黏合剂的碳素纤维布在锥形芯竿上连续缠绕,使之达到一定 的厚度,在经过加热固化成型,取出锥形芯竿,一节带有预定锥度的管状钓竿零件就制作完成。然后,对锥形管的两头进行加工、整修,在经过外表的装饰、涂漆、 组装后,一支碳素钓竿就诞生了。

碳素竿的韧性不足是它最大的缺点。此外,碳素竿的导电性良好,因而不能在附近有电线的水体垂钓,以免出现触电事故。

深秋时节钓鱼,给你一些关于钓位选择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晚秋以至,天气转凉加速,随之水温也迅速降低。这个时候鱼受水温下降的影响,也开始变得不再活跃,但是食欲却并没有下降。所以这个时节并不是钓不到鱼,只是需要我们注意天气的变化,把握灵活变换钓点,饵料要荤素搭配全面一些,钓法灵活多变,这样鱼获量不一定会比夏天的时候少。

首先我们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到了晚秋时节,天气变化莫测,不仅昼夜温差大,白天的不同时段温差也很大。再遇上变天,气温更是会骤降,一时间让人感觉仿佛冬天来了。所以在这个时节垂钓,一定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朗的好天气出钓,才能够保证出钓成功。一般来说晴朗的天气下,临近午时的11点一直到下午4点的这个时间段内,气温通常会比较高,鱼的活跃性也会随之提高,在这个时间段垂钓,效果往往不错。

然后就是不能像夏末秋初是选在一个钓点守鱼,这个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变换钓位,主动去寻找鱼的藏身之地。通常情况下大家认为深秋时节水面的水温下降快,深处的水温一般下降慢,会比较高,这个时候就要选择钓深水。这样的想法当然是没错的,但是一成不变的钓深水却是不对的,当到了午时时,由于太阳光照的影响,水面的温度开始上升,鱼也开始上浮晒太阳,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果断开始钓半水,或是钓浮,或者直接换到浅水滩垂钓,往往会有意向不大的收获。

最后就是,晚秋应以选静水下钩为主,因为静水的水温相对比较高,鱼通常会在这样的静水区域聚集。尤其是晴间阴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应钓静水。如果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水温攀升,这时可钓进水口两侧或刮风天的下风口,因为流水和风浪大的水域溶氧量高,且有食可觅。这就是说,钓静有钓静的前提,钓动有钓动的因由。总之这个时节钓鱼不能够循规守矩,要懂得灵活多变,才能够获得不少的收获。

钓友谈传统钓的一些见解与认识


如今钓友们对传统钓的看法是不一的,有褒有贬。有的钓友过分的夸大台钓法的优势,认为传统钓法技术过时,钓效不好。当然,也有钓友对传统钓法做出了客观的认识,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下文我们就从传统钓法如何发挥优势的角度来谈一谈。

一、客观认识传统钓法

传统钓法历史悠久、精深博大。传统钓不是单指某一种具体钓法,包含了各式各样的上百种具体钓法。长竿短线或短竿长线、无竿钓或无漂无坠钓、包食钓或醮饵 钓、漂流钓或绷尖钓法以及沉底坠钓等都是都属于传统钓法。我们能说长竿短线钓法是传统钓,但不能说传统钓就是长竿短线钓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钓也不断发展革新,比如钓竿不再只是竹竿,钓线不再是麻线,钩或线的粗细大小也有了变化,鱼漂也得到了改进。现在流行的好的钓法,其实 也都是在传统钓的基础上发展而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流行也会成为传统。我们需要继承并发扬传统钓法,敢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二、传统钓的优势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事物及其发展,传统钓自有它的优势,如果能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传统钓法中的长竿短线,虽然在养殖池塘钓鲫鱼不能快速获鱼,显得笨拙,但是在野钓中钓十米以外的草洞却很精准,还是很实用的。再者,某一种具体的钓法不是万能的钓法,鱼情水情不同,钓法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与改变,从这一点来说传统钓法依然是可靠的。

传统钓的适应性是很强的,我国的地形和气候都比较复杂,各地的鱼情在不同时节都有所变化,而传统钓法却能根据不同的因素采用不同的具体钓法。人们在实践中 摸索出了很多针对性强又非常实用的具体钓法,比如长竿短线与齐竿线钓法;重坠与轻坠钓法;粗线大钩与细线小钩钓法;沉底坠与悬坠;星漂与立漂;手竿与抛竿 等不一而足。这些灵活的钓法不就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或适应性吗?

很多钓友依然沿用传统钓法是不争的事实,在传统钓法中,那些比较不合理的钓法的确会被淘汰,但是留下来的不正是科学合理的方法吗?

比如沉底坠钓法,子线弯而松,鱼儿吞饵无障碍,适合垂钓大鱼或野生鱼。但是有人觉得这种钓法二力不平衡,也不够灵敏。要知道一个钓组是否恰当,不能一味地 看灵敏度,还要考虑鱼儿吞饵有无障碍。因为有时候首要注意的问题并不是灵敏度,而是吞饵障碍。有时候需要考虑的是综合的因素,才能判断钓组是否科学合理, 所以这种实用的传统钓法才能一直被沿用。

再比如粗线大钩,适合垂钓大鱼,很实用,如果非要用小钩细线来钓大鱼,难道不是主观臆断的做法吗?毕竟小钩细线钓获大鱼的现象是十分特殊情况下的个别例子。

还有星漂钓法,星漂可以配轻坠,灵敏度很高,而且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吞饵障碍,冬季垂钓鲫鱼时,使用这种很轻的钓组就非常实用。还有绷尖钓法与重坠、弃坠钓 法更是灵活,能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成功获鱼,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总之传统钓法并不是不科学、不实用、没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的水情与鱼情,传统钓法都有较 好的应对之策,所以,我们说,传统钓法优势依然明显。

三、剖析否定传统钓法的原因

首先是一些人对传统钓认识不全面,对多种具体的钓法缺乏了解与实践。比如有的人可能只学到了一些皮毛知识,没有掌握传统钓法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就认为自己 掌握的某一种或者几种钓法就是传统钓的所有钓法了,以后只要一学到另一种具体的传统钓法,未免横生感慨,觉得以前自己的钓法太有局限性了。再就是没有正确 分析水情鱼情而选择钓法,只要鱼获不多,就开始怪罪于传统钓法,横加贬斥。比如在养殖标准池却选用沉底坠法,竞技时用传统钓法,当然显得落后与笨拙,那是 因为将传统钓法用错了地方!

还有些钓友喜欢以偏概全,有的钓友以为某个或几个钓法就是传统钓的所有内容,只要某个钓法没有效果,就会说用传统钓法钓不到鱼,这岂不是天大的冤枉吗?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客观地认识传统钓法,不断在实践中改进,扬长避短,让传统钓法的优势更加明显。

夜钓巧用夜光棒的一些心得分享


我们有很多钓鱼人都喜欢夜钓,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夏天,避开了白天炎热的阳光。在夏天虽然有太阳伞,但钓多了还是会晒成黑泥鳅一样,老婆特有怨气,我想有人也会同我有一样的问题吧。另一个呢夏天晚上钓鱼上鱼比白天多。而且晚上做在水边,伴着习习凉风别提有多爽。

我们这夜钓一般都是去熟悉的常去的地方,首先要保证安全吗,特别是蛇我是最怕的,人多去、常去的地方一般蛇都会远离的。假如你去了一个陌生的、少人去的地方钓鱼一个晚上你都左看右看的提防蛇的话还钓什么鱼呀。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钓鱼呢都是用夜光棒插在浮漂上,或者用灯直接照在浮漂上。都说鱼类有趋光性,我也不否认这点,用灯照着聚鱼快,上鱼也快。但是这一带的鱼被人晚上钓多了,钓滑了,鱼看到灯光、夜光棒就心生胆寒不再上钩,甚至远远避开,能钓上来的都是一些小杂鱼,无鳞鱼就更不用说了,大鱼都在远处。我想很多夜钓的人都应该会碰到这种情况吧,刚开的新位很好上鱼,钓多几次后就不行了,碰到这种情况你除了新辟新钓位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刚开始也很烦,不过后来我改良了一下方法,效果特好,特别是在周围同时有人夜钓时更好。

首先是用4.5米或者5.4米的矶竿。调漂:传统钓调漂或台钓调漂都行,我一般是静水用台钓调漂,流水用传统钓调漂。

然后就将浮漂上移至2倍到4倍浮漂长度位置。

再其次就是竿架调高:将装有饵料的钓组抛出,浮漂落定后轻轻调整竿架,抬高至浮漂下垂端离开水面5--10厘米即可。因之前已将浮漂上移,这时可确保钩组到底。

钓鱼时同样是看浮漂动作上鱼,但效果却千差万别。

一、浮漂悬在水面上,虽然灵敏度降低了但晚上的鱼吃食猛,特别是无鳞鱼,可解决钝的问题;

二、浮漂在水面上鱼看不到光亮、或着说看到的光亮与之前的不同,鱼警惕性降低了;

三、人多夜钓时其它钓位的鱼都看到灯光、夜光棒时警惕性提高都跑你钓位上来了,所以说人越多效果更好。

野钓中避免挂底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野钓与塘钓不同,由于水下环境自然形成,比较复杂,石头堆、陡坎、网具和植物根茎以及其他杂物比较多,可以说每个钓鱼的朋友在野钓的时候都有挂底经历。那有没有不挂底的好办法呢?下面综合了一下钓友们多年来在野钓中避免挂底的经验和心得,来和大家说说如何正确的选择钓点。

1、如果驻钓有条件,钓点初步确定后最好划着橡皮船,用一根长绳绑一块石头沉入水底,划着船在20米范围内来回的趟一下,看看水下有没有石堆,陡坎、树枝、网具之类的水下障碍,如果没有挂钩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2、要选择熟悉的钓点或是比较了解的钓位,水库在退水时,水浅地方都裸露出来,这些地方往往就是水位恢复时的钓点。在水位低的时候要尽量记住这些位子的特征,避开石堆,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有效避开挂底的钓点。

3、如果是新钓点就要选择熟窝子,也就是经常有人钓的位子,这样的地方不但经常有人喂窝,鱼已经养成在这里觅食的习惯,渔获能不错。且这地方一般不会经常挂底,如果谁来谁挂底,这个地方就不会经常有人钓了。

小编认为没有完全不挂底好办法,只能是通过钓点的选择、提杆手法、钓组的合理配置等来避免挂底。

台钓中关于做窝、补窝、钓窝的一些经验


一、做窝

经过多年实践,我改变了原来的扇形三个窝(即左、中、右)为现在的左右两个窝。

其优点是

1.节省窝料,原来三个窝的搭法,先给三个窝搭重些,然后离窝前都要补窝,这样每次出钓最少要用2.5千克窝料。改为两窝后,一次只用约1.5千克就足够了。

2.便于轮流钓而不惊窝,两个窝,哪个先发钓那个,哪窝有鱼钓那窝,避免了原来三个窝都发,使垂钓者不知钓哪窝为好,反而耽误上鱼。

3.遛鱼不惊窝。中鱼后,左窝向左遛,右窝向右遛,将竿向一边倒,拉出窝子,在离窝较远的地方抄鱼入护,而三个窝,中间的窝上鱼,怎么遛都会对左、右两窝造成影响。

二、补窝

是诱鱼的延续,补窝要根据实际情况,钓几条鱼后,有一阵子不上鱼了,那就该补窝了,切记无论钓着钓不着,离窝前必须补窝。两个窝,补左钓 右,补右钓左,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补一次,但补窝需要勤、少,不能一次补的太多。如突然从窝里跑了鱼,就不要再钓这个窝了,应立即补窝,钓另一窝,让窝 发一会,等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钓。 

三、钓窝

是垂钓的结果。

1.如何正确钓窝,是有讲究的。

大家知道,鱼类觅食的习惯是一靠视觉看见,二靠嗅觉(闻到味),三靠听觉(听到落水声)来判断哪里有食可吃,才能前来光顾。

做窝后不要急着马上施钓或在窝中调试鱼漂,因这里的鱼还未到,如急着钓或在窝中试漂,会把途中准备光临的鱼吓跑而不进窝。应让窝发一会再钓,一般停20~30分钟为好。

2.用蚕食法钓,也就是说,有时窝发的很大(原因是水底有淤泥,下去的窝料小,如小米、小麦、包谷粒、细颗粒饲料等),落入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就 用嘴在水下拱,现象上鱼泡一,这时,请钓友勿将钩投在窝子的正中央,而要采用蚕食法,左窝从左边钓,上鱼向左提竿,右窝从右边钓,中鱼向右提竿,逐步 到窝的中心,这样一般不会惊鱼的。

再谈手竿钓鲢鳙的一些技巧与心得


写在开头:每年8到9月份,天气时常是比较闷热的,其他鱼类不是太好钓。但是此时确是钓获鲢鳙的最佳时机。这篇文章只谈钓技,不论钓获,毕竟鲢鳙是净化水质的功臣。留大放小是必须的。何为大?5斤以上才算鱼。当然,收费塘除外,这个大家懂的。在此也呼吁大家不要去挂鲢鳙,因为鲢鳙比较娇气。一旦被挂伤,很容易死掉。想想常年在三江挂鲢鳙的人渣些,真像给他两板砖(但是又怕打不过他们)。

1、我个人的观点

鲢是鲢,鳙是鳙,这是两种很相似的鱼类,都为中上层鱼类,都是滤食性,但是在钓的过程中,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区别是:

(1)鲢鱼全身为银白色,嘴相对鳙要小,所在的水层比较接近水表,一般就50来公分深,所以在钓鲢的时候,所用的钩和漂肯定要小于钓鳙的,而且在食性上,鲢鱼还是偏好酸,香的饵料一些。在体型上一般也要小于鳙。吃口多为上下小半目浮动,弧度小,缓慢。并且有顶漂现象,主要抓上下浮动或者顶漂的过程中,有力的小下顿。这个有点像钓轻口的鲫鱼。此时抓的口才有很大把握正中鱼嘴。不然容易挂到鱼体,一旦挂到鱼体,能拿上来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尤其是大体型的鱼。冲击起来很可怕的,瞬间秒杀3号子线。

(2)鳙鱼全身为灰褐色带黑色或者褐色斑点,嘴比较大,所在水层较深一些,一般在2米到4米,甚至在底层。越往下鱼的体型越大。食性上,还是偏爱腥臭一些,香味重也可以。由于嘴比较大,体型一般也比鲢鱼大,所以吃口比较夸张,漂相多为上下缓慢浮动,然后出现一目以上的顿口,甚至黑漂。一般出现顿口拿鱼比较把稳,都是正中鱼嘴,有点像钓鲤鱼时候的漂相。

很多人认为鲢鳙好钓,那是因为你在钓底的时候遇到了鳙鱼,它的吃口很像鲤鱼,所以相对来说要容易钓获。

2、鲢鳙手竿钓组

竿子:看自己的体力,原则上越长越好,因为越长钓的越远,水层越深,越容易聚窝。我属于小力气,一般就4.5或者5.4。钓鲢鳙是个体力活,需要保持高频率的抛竿动作,要量力而行,别把手搞折了。哈哈,竿子调性37最适合,太硬容易断线,太软刺鱼太柔,容易跑鱼,控鱼也很麻烦。

线组:看鱼的体型,多为5斤以下,3+2足够,如果5斤以上4+3以上的线组更保险,如果主要是鲢鱼,线组适当放小一点。子线要长,一般50公分上下。

钩子:无倒刺伊势尼6号到10号,主要看鱼的体型。钩距很重要,一般6公分上下。千万不要用新关东,不然你会后悔的。

浮漂:不要使用太昂贵的浮漂。因为扬竿力度都会很大,很容易打坏浮漂,使用比较长的水滴型浮漂,效果比较好,比如山寨10元一颗的化氏大佛手,因为翻身适中,下沉缓慢。漂尾很重要,如果鱼体大,那么选择漂尾较粗的,直径1.0MM左右的漂尾,较粗较长的漂尾,可以装载更大的饵料。鱼体大的话,吃口重,也不影响灵敏度。如果鱼体小或者口轻,要适当选择较细一些的漂尾,这样饵料挂小些,也灵敏些。

关于调漂,这个简单,一般调全目,根据自己挂饵的大小再加减铅皮。总的来说就是挂饵料后,入水能保持一定目数,比如4目左右。比较适合。

饵料:

钓鲢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饵料,这个绝对是重中之重,饵料开好了,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开成什么样子?不要参考网上大师的开法,比如钓鲢鳙最厉害的天元队,他们饵料和开饵方法绝对是最正确的,但是并不适合于一般的钓鱼人,(没有诋毁大神的意思)呵呵,因为那种饵料状态实在太好,对抛竿的技巧要求很高,一般人都是很难抛出去的,就算勉强抛出去。

在抛的过程中饵料也会在钩子上松脱,下水后成大块脱落,浮漂目数很难维持一段时间,诱鱼可以,要钓到鱼就很难了。而且实际使用下来很浪费饵料,因为需要更快的抛竿频率,所以一般人慎用。

钓鲢鳙的饵料很多,随便选择一种自己坚持用就可以了,为什么?只用一种,就很容易把握它的状态,市场上的鲢鳙饵料都很相似,但是状态确大不相同。饵料越多,关键时刻越迷蒙,越开越乱,错过良机,后悔莫急啊。

我本人一般钓鲢鳙只用广谱,不是打广告,也不是它有多好,只是习惯,把握得住,开法,一般先开一半的饵料,可以加入适量小药,比如草莓香精,陆克香,如果钓鳙鱼还可以加腥臭味的鲤鱼诱食剂。味道要重,广谱饵里面有一包小药的,但是实际味道还是太淡,很少用。

如果考虑钓的深,或者是才学钓鲢鳙,可以加适量的拉丝粉,加多少?基本是饵料的1/4,然后加水以后饵料成稀饭状态,用手摇动饵盆,饵料可以在盆中晃动。静止3,5分钟。再加入1/4的饵料。用手打匀净。放置1-2分钟就可以了。

水加多一点不要怕,后期多加饵料来中和就行,千万不要加少了,这样开出来的饵料如果是晚上钓,基本够一夜的,如果白天的话,够一上午。鲢鳙饵料不要一次开多了,因为都会反水。上面开的饵料还剩下1/4。这个主要是留来当饵料反水后,用来调和的。

鲢鳙饵料入水后的维持时间可以靠手捏饵料来控制,捏的多,维持时间稍长,雾化稍慢,捏的少,维持时间短,雾化快。所以开始钓的时候饵料要捏的少,雾化快,保持窝子,鲢鳙进窝后,多捏一下饵料,保持饵料的维持时间,更容易中鱼。

开好的饵料不要去揉它,轻微拍成团就行,上饵料的时候不要用力捏,要很轻微的团成球形,然后挂在钩子上。如果用力捏的话,饵料下水后会崩垮的。不是逐层脱落,表现在漂上就是,到位后比如4目,没有维持多久,一下子就变成10目或者更多。状态好的饵料应该是到位后,浮漂维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往上露出更多的目数,直到露到调目为止。

3、实际操作

如果水不深,4,5米以内,可以打点窝,将饵料分一部分出来团紧抛如水中即可。如果水深超过4,5米,一般不打窝子,体力好的话,靠抽竿来维持窝子。就是维持浮漂所在的水域有一个稳定的雾化区域。如果体力较差的话,还是边钓,边抛些小团的饵料下去。实际上钓鲢鳙时,抛竿应该改成荡饵,就是说饵料是轻轻荡出去的,然后靠近水面后,很温柔的掉入水中,这点很重要,这个手法很关键的,这样才能保持你的饵料入水后稳定,不然神马饵料都是浮云。鲢鳙饵料都轻,而且容易开裂,用力抛直接就抛飞了,离水面太高入水也会将饵料拍成碎块。所以钓鲢鳙不是那么容易的,粗中有细啊。呵呵,如果你开的饵料是可以飞抛出去的,那么这款饵料肯定会很失败,而且你钓到的鲢鳙多是挂到的。事实如此,不服来辩。

开钓一般从上至下,这样做是比较正确的,从浅开始钓,就算鱼不在浅,也无所谓,毕竟相当于打窝子。先钓一漂深,抛一段时间后没有动作,向上挪漂50公分,继续抛,然后再向上挪。一直到发现有动作为止,期间如果发现有典型的鲢鳙口,抓不到,需要向上挪漂,挪移幅度稍小,慢慢试,直到抓到口为止,鲢鳙是吸食,吸力还是比较大的,这种情况鱼在得深,在钓饵的下面,但是它的吸力已经带动漂了,所以往上挪漂。

如果发现浮漂左右晃动,但是没有典型的鲢鳙口,那么鱼在的浅,鱼体蹭挂主线导致浮漂晃动,需要往下挪漂,挪移幅度稍小,直到抓到鱼为止。还有垂钓过程中浮漂没有动作,或者有乱的动作,扬竿后,延时一会中鱼,也证明鱼在的浅,在上层挂到它,也需要往下挪漂。一般鲢鳙进窝后都是很夸张的,水面经常泛起很大的涟漪,而且有小鱼蹦出水面,还会出现一堆堆的碎气泡往上冒,气泡很不规则,像煮开水似的。

一般容易发现的情况是鱼在的浅的情况。就是看到浮漂左右摇晃,这个比较明显。出现这种情况,也表明鲢鳙进窝了,而且在的比较浅。

白天钓鲢鳙所需要的饵料比晚上要多,原因有小鱼闹,需要不停的抛竿,但是不要怕小鱼,只要你确定此水域有鲢鳙,坚持不懈的抛,等鲢鳙进窝后,小鱼都会跑得精光。但是我还是建议初学钓鲢鳙的朋友晚上钓要容易把握些,而且没有风浪,抛竿更容易,也没有小鱼的闹,漂相更准确。

零零碎碎写了这么多,方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钓鲢鳙很刺激,爆发力很强,当然耐力差些,各位请捂好了自己的小心脏。呵呵,这鱼很傻,一来就是一群,像白条一样好钓。切记钓鲢鳙要留大放小,过过瘾就行了,钓渔不要斩尽杀绝。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关于江南传统钓的一些领悟心得》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传统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