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钓鱼的技巧。

现在天气虽然寒冷,但依旧有很多钓友仍然坚持在垂钓第一线,一有时间就外出垂钓,但很多钓友收获并不好,在这里与大家做些简单的冬季钓鲫鱼的经验分享,并不是说自己垂钓水平有多高,只是十几年的冬季钓鲫鱼经历,让自己积累了一些冬季钓鲫鱼的技巧与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谅解和补充。

一、天气水温及水位一定要稳定

冬季钓鲫鱼,要说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气温。所以出钓的天气至关重要。除了天气以为,水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在冬季钓上鱼来,就得充分考虑好这两个因素。接下来就这两点来说说。

1、稳定的气温适合冬季钓鲫鱼:冬季的温度本来就很低,鱼性本来就不活跃,如果出钓天气前后温差比较大,多半不好垂钓,所以要选择一个连续三天以上的稳定温度的天气,就可野钓,千万不能在晴雨转换或温度升降较大时外出。当然,老年钓友宜选雨后的稳定晴天出钓,尽情沐浴阳光,活动筋骨,追求过程,享受开心。

2、稳定的水位水情适合冬季钓鲫鱼:野钓小河或有发电站的水库时,一定要在外出前掌握钓点的水位是涨是落是平,无论是涨或是落水,必须有三天的稳定时间才能出钓,一般说来,水涨水落之日是最不好钓鱼的。

二、钓位技巧

1、首选向阳面。所谓向阳,就是指的太阳出来之后全天都能被太阳照射。

2、背风处。冬季有风的地方水温比起北风之后水温肯定要低些,而且最关键的是,背风处垂钓,人可是会比有风的地方感觉舒服很多。如果是野钓小河则选回水位置。

3、钓草洞草边。大家都知道,草边及草洞,比起其它的位置气温稍高,而且草洞草边的浮游生物比其它地儿真丰富,所以鱼儿比较喜欢在此处寻找食物。

4、根据温度选择水深。冬季钓鲫鱼,水温在5度以上和5度以下时选择的水深不一样。当水温在5-10度时,钓80-180厘米比较合适。如果水温在5度以下时,可在2--6米左右的深度。

三、窝子的量要适中

冬季的鱼儿活动范围少,而且是群居而定。一般几条鱼甚至更多聚集在一起避寒,所以在打窝时一定要每隔10米打一个窝子(或5、6米),至少打3-5个窝子,每个窝打酒泡小米最多30克,以后补窝每次5-10克,过多反而效果不好。

四、要选择好钓具

冬季钓鲫鱼,要注意的就是钓具选择。有的钓友说冬钓要选长竿,因为鱼儿都在深水,这不无道理。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水域。野钓大水面水域的环境下一般使用长竿垂钓比较合适,5.4-8.1都可以。如果是钓小河小沟,垂钓深度又不是很深的情况下,要注意的就是只要最远处能抛到小河小沟中心,短竿也未尝不可,3.6-4.5也是可行。

五、尽量使用逗钓技巧

冬季钓鲫鱼,如果是打多窝,则最好多走钓,哪窝有鱼钓哪窝。当发现窝中有动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浮漂的动静。大家都知道,冬季鱼性不好,即使窝中有鱼,往往抛竿之后,许久都没有动静,那我们就得合理使用逗钓技巧。当使用活蚯蚓钓,红虫等垂钓鲫鱼的时候,抛竿之后,适当的左右移动,如是向上提起20公分左右的距离,使得鱼饵在水中尽量的活动起来,因为动起来的鱼饵能明显,更能让鱼儿发现,也提高了鱼儿咬钩的效率。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冬季怎么垂钓鲫鱼?首先五个要点要知道


冬季温度低,外出垂钓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否则就会感冒,很多钓友基于这个原因选择封竿,决定来年春天在钓,但也有很多钓友喜爱冬季垂钓,因为冬季没有小鱼闹窝的困扰,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浮漂下顿半目,提竿中鱼即可,冬钓也变得简单更容易判断。不管是在北方冬钓,还是在南方冬钓,冬季钓鱼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冬钓怎么找钓点?怎么让鱼吃饵料?怎么诱鱼?这才是冬季钓鱼的关键。

一、准备工作要做好

冬季天寒地冻,外出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多带穿点衣服,在水边由于比较开阔,越发的感觉冷,而且钓鱼的时候走动比较少,这样会感觉更冷。第二件事就是一定要带热水,除了自己喝还可以用来兑温水开饵,这样饵料的状态出来的快。

二、精选钓场

冬季垂钓最好以小水域位置。因为小水水域升温快,也比其他水域水温高,而且水中的含氧量更高,这类区域聚鱼更多,还可能会有其他鱼类。

三、注意看天气,天气不好不出钓

天气是冬季钓鱼的关键,就算是阳光很好的暖冬未必是最佳作钓天气,阴天潮湿的寒冬也未必不能垂钓,除了大风和降温天是不适合垂钓之外,其他天气均为可以。因为温度不平均,鱼不适应水温,鱼口会更差,所以比较冬季作钓还是晴天和暖阴天。

四、精选钓位

相对于传统钓,台钓在钓位上选择要更准确,毕竟搬家换钓位比较麻烦,不过这也体现出传统走钓在冬季的优势。选择钓位,要根据鱼的驱温性来选择,同一片水域不同地方的水温也是有差别的。水温高的地方鱼存在的可能性明显高很多。影响水温的因素比较多,比较重要的几个就是深水情况,向阳受到阳光照射情况,是否避风,是否有水草等障碍物,是否有流水等等等。还要考虑晴天和阴天的因素,多考虑几个影响水温的因素,钓位选择至少不会差。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冬季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一个钓点最近有人钓的不错,那这个钓点近期就不要钓了,新鱼还没补充过来,所以找个新钓点可能会更好。

五、钓法要得当

冬钓关键要长竿细线鱼钩小,小漂小锥钓灵钓顿钓顿。冬季垂钓推荐使用虫饵,冬天的鱼口吃轻,活动的虫饵对鱼更有吸引力。冬季垂钓不推荐使用蚯蚓饵,首先蚯蚓饵在冬季处于半休眠的状态耐寒度低,并且放在水温低钓点中,活饵也会变成死饵,所以冬季垂钓还是以红虫饵为主。如果使用面饵,饵料一定要轻并且要小,开饵的时候也要用温开水调饵,保证饵料不会硬成一块;开饵的时候水分也不可过多,过多会导致饵料雾化过快,饵料到底后只剩钩子。

初冬季节钓鱼的五个要点


冬季虽然来到,但是气温还没有一下降到最低,气温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对水中的鱼儿带来的影响也不是一下就会很明显的显现出来。所以在初冬时节,外出垂钓,还是有机会获得不错渔获的。只需要钓友掌握好天气,这样才会让垂钓变得更有意思。

一、深水区做钓点

选择深水区作为钓点,主要是深水区的水温要比浅水区的温度高一些,在冬季鱼儿大多喜欢在温度较高的水域,特别是大鱼都会在深水水域的底层。

如果天气较好,气温回升的中午,鱼儿也会来到浅水区来游动,因为浅水区的水温升高快,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初冬外出垂钓,还是要选择钓底和钓深,这也是初冬垂钓最好的钓点位置。

二、合适的鱼饵

首先根据初冬水温低的这一特点,选择使用热性的粉末状的重饵来打窝,最好选择浓香甜的饵料打窝。

在钓友出钓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将玉米粉,麦麸,黄豆粉和芝麻等使用小火慢慢炒熟,在出锅一段时间后,不等到冷却后,再将白酒加入一部分,闷上一晚上。这样白酒的醇香,和杂粮的甜味都很好的保存,而且这样的饵料也属于热性。在来到钓点以后,最好加入一些豆腐渣进行搅拌,每一次朝钓点投入的饵料最好在半斤左右,这种具有醇香和香甜的重饵料,才会将初冬深水区的鱼儿诱到钓点,也是聚鱼的秘密武器。

三、钓点的选择

选择点点最好选择在有水草的水域,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草可以挡风,有水草的水域,水温的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很好的抵御严寒,有水草的水域一定是娱乐喜欢聚集的地方,这里一定是打窝做钓点的好位置,但是也要提醒钓友,不要让鱼钩钩在水中的枯树枝和水草上,最好离开水草一定距离。

四、钓饵

选择钓饵,一定要根据鱼性和水情来选择。像荤饵可以选择蚯蚓,虾仁等:素饵可以用米饭粒,红薯丁等。

像初冬时候的鲫鱼鲤鱼等,因为水温下降,所以嘴张的不打,而且咬钩的当作也很轻,鱼漂上反应的信号很弱,机会往往会错过。初冬垂钓最好的方法就是当鱼漂点动下沉一目或两目,就应该及时的抬竿。

五、咬钩信号

初冬的天气,给人的感觉不是寒冷,而是清新凉爽,这也给鱼儿的活动和生存带来很好的环境,在咬钩的时候要是干净利落,我们在这种水域中垂钓,选择的钓饵可以随意使用,鱼儿都会上前咬饵,上鱼的速度有时要比夏季和春季快。

鲤鱼在要够钱往往没有信号,鱼漂会匀速下沉,鲫鱼在要够钱的反应很清爽,都是快速的下城和稳步的上浮,或者是缓慢上浮,这是鲫鱼咬钩的主要信号,我们钓友在观察时一定要仔细,避免一些小杂鱼乱咬钩,影响垂钓心情。

初冬季节,天气清爽,也是钓鱼的好时机,钓友在认准天气的情况下,外出垂钓,也会有一个不错的收获,会给钓友带来意外的收获。

早春钓鲫鱼的五个选择要点


从立春一直到雨水的这段时间我们习惯称为早春,在江淮地区以南气温一般已上升到10多度了,柳树小草已开始萌芽。

这时候,鲫鱼已不像隆冬季节那样蜷曲在水的深处少动少吃了,已经开始较大范围的活动,由于繁殖的需要它们已开始增加营养四处寻找食物,但由于这时候水温还较低,水里的浮游生物、昆虫还没大量繁殖,鲫鱼还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这就给我们手杆垂钓提供了机会,下面就早春如何施钓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天气的选择

最好选择刮3级以下的东、东南、西南风的晴天,或无风的多云、阴天的天气,这样的天气气温水温较高,浅水中的含氧量充足,岸边的天然饵料也比深水区多,鲫鱼的食欲开始转旺开口也较好。但在刮北、西北风的天气气温下降较大,早晚水温较低温差也大,鲫鱼又会游回深水区因而效果较差,这是早春时节鲫鱼活动的普遍活动规律。

二、水域的选择

由于尚处于早春时节,气温还不算高,大水面的大河、水库由于水深水温还较低,鱼一般很少靠近岸边因而效果较差。而小河岔、小水塘、水渠,由于水浅吸收阳光的热量快,水温上升也较大,鲫鱼活动比深水区的鲫鱼活跃,食欲也变得较旺盛。我们在选择水域时候要选择较小的水面。

三、钓点的选择

在小水面中,经过连续几天的阳光照射,水温上升速度较快,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开始较快繁殖,合适的温度、丰富的饵料常吸引鲫鱼到浅水区活动,常集群游到水草、芦苇茬里寻食晒太阳,安静的环境中,我们常能看到它们游于浅水层的身影,这就为我们决定垂钓钓点提供了目标。但同时我们要了解到,早春的水温还不是很高,早晚温差还较大,白天夜晚鲫鱼常处于从浅水到深水的往返移动状态,白天温度高了来浅水,当早晚温度下降它们又会游回较深的区域,我们如果能了解水下深浅,最好将窝子打在深浅交界处为好,此地是鲫鱼的比经之地。

四、装备的选择

天然水域一般水里的坡度小近岸水太浅,加之早春季节水质较清,鲫鱼鱼一般不敢到岸边觅食,这时使用的钓竿要轻,杆梢要稍微硬一些,长度要在7米以上,有利于伸到草的不同距离。配置的线组最好是小钩细线小漂,以提高整个钓组的灵敏度,因为尚处在早春,这时的鲫鱼吃口动静还是较轻开口也还较小,鱼上钩后的挣扎力量也还不算大,所以使用的钓组与冬钓近似,浮漂最好用散漂带倒刺钩。

五、饵料的选择

由于与冬季气温悬殊不是很大,鲫鱼由于自身的生理需要和为繁殖下一代做准备,还是喜欢食用含高蛋白高脂肪的荤腥饵料。这时候,还是应该使用如细、红、活的蚯蚓,红虫为主,诱饵可以用碎药米掺入一定量的粉状饵料打窝,应该控制用量讲求质量,以防鲫鱼吃饱诱饵而不吃钓饵。

六、水色的选择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鲫鱼是喜欢群居的鱼种,在早春季节,由于鲫鱼的活动量及活动的范围还不是很大,加上天然饵料的分布也不均匀,虽然同属于浅水区,也会出现某一片鲫鱼较多而另一地几乎无鱼。当某地的条件适宜鲫鱼活动,它们在觅食、游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搅动泥土,时间一长水体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浑浊现象,(下午高温状态明显)使水体的透明度下降鱼的警惕性也不高,我们在同一水域观察水色时要注意这一点,以便准确寻找鱼群和布窝点。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钓鱼的黄金时期,但早春时节还常带有乍暖还寒的特征,天气、温差变化还较大,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很多的区域早春钓鱼还带有冬钓的特点,这一点提醒钓友们有所注意,别以季节划分决定施钓方法,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筹划。

冬季冰钓选钓点的五个要点


北方的钓友都已经开始冰钓很近了吧,冰钓虽然麻烦,主要是凿冰麻烦,但其实挺有意思的,冷到不怎么冷,南方的钓友可以来试试,对于冰钓没什么经验的朋友,我这里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耐心看完哦,应该会挺有帮助的。冰钓对比岸钓有利在水域上可以随处选择钓点,不受竿长的限制,但这个钓点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冬季水冷,鱼的活性降低,它们会在一个适合栖息的地点休息,不会在到处游动觅食。那么如何找好钓点打洞作钓成为了关键,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下如何选钓点。

一、选合适的水深处

根据科学测试,冰层下1m左右的水,水温接近零度。1.5-2m深的水,温度逐步升高,在4-8℃左右;2米以下的不流动的水,一般在10-12℃,特殊水域可达15℃,流动水在8-10℃之间,所以选择2m左右的深水冰钓最好,如水域最深水只有1.5m,即便是下面也是聚鱼处,在这作钓,鱼的吃口率也是极低的。1米以内的水层就更不可作钓了。如果天气转暖几日,冰下水温也有所升高那么作钓可以稍微浅点,两米左右最合适。又如果连续北风气温逐渐下降,那么叫要深一些了,3米左右才合适。

二、聚鱼地

而且冰钓不仅要看水的深度,还要选择冬雨聚集的地方。如在自然水域,鱼儿一般都聚在沟坎、深潭暖和处,或水草下面、旁边,或山根入水处的深窝里,在这些适合冬季鱼儿过冬的地方凿洞作钓,效果才好。一般情况下,我们钓鱼人都有一点固执,我看上了这块地,就一定要在这钓起来鱼不肯搬家。冰钓时,鱼吃钩有个特点:上午吃钩率低,约近中午吃钩率越高,下午逐步低,至4时以后基本不食,因此,如果时近中午,还不吃钩,就要考虑另选钓点,否则,一天冰钓会全部泡汤。

三、选背风向阳处

冬季里的鱼出于趋温的本能,自然就会找背风向阳处栖息,向阳背风处的水域主要是日照好,水温相对高一点。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则,最好就是上午在西岸垂钓,下午到东岸下饵。如果你不愿意调换位置,那就最好选择北岸。钻冰眼时要选择好地方,并要钻2到3个冰眼,间隔1到2米,用多竿钓。如果钓位不理想,就要再另寻一处。

四、选枯草密集处

鱼类大都喜欢有草的环境,草多鱼必多,这在那都一样。冬季有草的水域温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又有水草的遮蔽,利于鱼休养生息和和藏身,有舒适和安全感,钻冰眼要选枯草密集的地方,同时钻2-3个,在此钓一般不容易空军。

五、鱼层的分布

鲫鱼一般情况下多在水深2-3米处活动,鲤鱼一般多在水更深一点的地方活动,因为鲤鱼比鲫鱼的抗寒能力、生命力更强。

冬季野钓轻口鲫鱼的五个技巧


天气寒冷之后,大部分鱼儿进入冬眠期,只有鲫鱼以及少量的其他鱼种会小范围的活动觅食。以主要垂钓的鲫鱼来说,鲫鱼虽然在水温低时仍然会在深水处活动,但不够活跃,此时觅食的动作通常软弱无力,产生的动作很细微,所以冬季野钓鲫鱼需要考虑到口轻的特性来选择钓具、钓位、钓饵来调整钓法。

一、线组轻敏

冬季垂钓线组必须灵敏轻巧,主线可用0.4-0.8号之间的,子线的话在0.2-0.4号之间,只要中鱼后操作技巧和力度拿捏稳当,很少会有断线跑鱼的情况,毕竟冬季鱼儿的挣扎能力和冲击力减弱很多,只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中大鱼也是稳打稳算的。

二、钓位选择

1、钓水深障碍物

冬鱼通常喜欢躲在水位比较深,温度相对较暖并且障碍物较多的水底,比如有较多的石块、树枝、水草一类的地方,效果会非常好。

2、背风向阳

其他季节垂钓时通常选在有微风的水域,溶氧量高鱼儿比较欢快,而冬季有风刮过水温会直接下降,所以最好在背风的位置钓向阳的水域,这里水温适宜,鱼儿活跃度高,摄食欲望强,较容易吃饵。

3、浅水钓溜边

很多鱼塘在冬季经常会投放新鱼来吸引客户,在放鱼后去鱼塘钓鱼,我们要记住一点,新投放的鱼儿到新环境会到浅水区溜边活动。且由于经常吃投放的食物,鱼儿一般活跃在中上层水域,我们垂钓的时候,鱼塘水深钓浅水,鱼塘水浅钓深水。

三、浮漂选择

冬季用漂非常重要,应付轻口鱼最好用漂相反应快并且稳的浮漂,比如说可用短脚加细长身和细硬尾的漂型,因为冬季接口鱼较少短脚漂下沉速度快,而细长身的浮漂翻身动作快,尤其是急收肩的浮漂,上顶的速度比较慢而下点很快,还有就是细硬尾的浮漂信号动作会比较清晰。有不少人喜欢在此时使用枣核型浮漂,若是效果不好可以尝试上述推荐的漂型,也可以使用中脚中身以及细长尾的浮漂,在冬季垂钓效果也非常好。

四、浮漂调钓

调4钓2的时候,子线在水底是绷直的状态,冬季鲫鱼吸食的力度很弱,吸饵的时候,绷直的子线会直接把力度传递到浮漂上,而浮漂轻微下沉的同时会有反向的上浮,这种漂相动作很轻,我们观漂要用心,不然很容易忽略这种轻动作。

若是调2钓2目,子线在水底会有轻微的弯曲,鱼儿吸钩饵时比较容易吸入,当鱼头产生动作或者转动身体游动时,漂相受到拉扯就会反映出来,中钩率就很高。一般来说常见的漂相是浮漂上顶或者黑漂,典型的抓死口抓实口效果非常好。

有一种主抓顿口的钓鲫鱼方法,可以选一款底钓漂,调7-8目钓2-3目,使用搓饵用大饵团找底,主抓大顿的漂相,浮漂若是不上浮就不换饵。

五、冬钓鲫鱼用饵

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合口才能保证上鱼率,饵料的状态需要用心去调制,冬钓鲫鱼雾化好点,对鲫鱼的诱惑力非常大,我们只要钩上能够附有棉絮状的一小坨饵料即可。

避免喂鱼式的打窝,打窝要注意方式,冬季鱼儿觅食量少,若是把鱼儿喂饱那基本就很难有鱼口了,可以在岸边搓捏泥巴成小泥弹再加入少量的香精,也可以再往小泥弹中加入白泡沫的颗粒,投入钓点即可。

若是看到钓点有塑料泡沫浮起,说明诱饵已经化开,鱼儿闻到香味到窝点之后什么都吃不到,却只有钩饵在虎视眈眈,上鱼率自然不用多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窝点有鱼的话就无需投放小泥弹,若是没鱼口再投放。

冬季手竿野钓鲫鱼的八个要点


冬季,都是以钓鲫鱼为主要对象。掌握必要的方法、在特定的场合,鱼儿满篓是很正常的事。下面跟着笔者来听听手竿冬钓鲫鱼有哪些心得。

一、天气不太重要,关键是选好钓点

冬钓时,找无风、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固然好,在风、霜、雨、雪中,在降温的时候,鲫鱼也能吃食,找到鱼群后往往下竿不久就能钓到鱼,只要钓点好、找到鱼群。鱼儿对水温很敏感,低温时多在相对较深的水域,哪怕该水域最深处不到1米,在那里下竿也很容易钓到鱼的。而在出大太阳时,随着水温的上升,鱼儿会向浅水移动,在浅水区就也能垂钓。当然,晴天时在浅水区,可钓的时间是有规律的,10:00~16:00比较好。

二、什么样的钓点是好钓点

较小水面的较深处,是冬钓的好钓点,小水面鱼群比较集中。而在较大的水库、湖泊,也须找较深的小水面。在不断退水的水闸,那里往往是最深的,闸口附近尽管常常不足一米深,也常常是绝佳钓点。2003年元月9~30日,我每天下午都到同一个水闸钓鱼,每天收获可观。桥梁水闸旁,鱼儿排成行,就是讲的这种情况。曾经有钓友介绍,说冬季不钓流水。按我个人多年在汉江钓鱼的体会,发现那里的鱼,在三九时也可以上钩的。而在春天,一般过了五一江时,近处水域才有鱼吃钩。

三、学会看水色

冬天的水体比较清,这是因为冬季时水中的浮游生物很少。学会看水色,将有助于您找到较好的钓点,因为特定的好钓点是有限的,更多的是普通的地方。我们只要发现水质略微浑浊,在此下钩一般不会错得太远。

四、话说冬钓阳

钓谚说:冬天出太阳,莫钓深地方。在不出太阳或太阳较少时,在该水域最深处最好钓当然不能太深,比如7、8米甚至10米。其实,即使出太阳,深地方也是很好钓的,冬钓阳并不可靠。当然,在近岸稍浅处,是需要钓阳的。正如人类喜爱晒太阳,冬天出大太阳时,鱼儿也会游到向阳水暖处。冬钓阳,什么是阳?古人云: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这就是说,我们在水域的北岸钓,就算是钓阳了。

五、冬钓草

冬季时水草很少,残存的水草,能对鱼儿们起到保护作用,那里是鱼类的天然居室。水草下是否有许多鱼类的食物,是否温度更高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那里确实容易藏鱼。所以有钓谚说:人穿棉袄,鱼钻水草。

六、选好钓具,合理移动

冬钓用竿不论长短,能伸到有鱼的钓点就行。如果能找到较好的钓位或借助船或其它器具,竿最好短些。冬钓时的渔线,一定是细些为好,主线0.6号、子线0.3号足够;鱼钩也是小些为佳,漂、坠也尽量小些。冬季鱼儿游动少,摄食强度小,以守钓为主。发现鱼儿进窝而不吃食,须随时缓缓拖提动钩饵,使死饵变活,诱鱼上钩。

七、怎样用饵

经常有钓友问,冬天时鱼只吃蚯蚓,不吃商品饵,这种鱼怎么钓?我回答说:那你就用蚯蚓钓好了。但是他又说了:光用蚯蚓钓,鱼进窝很慢。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北方钓友用红虫拉饵效果比较好:半杯蓝鲫或旺鲫,半杯拉丝粉,大约一杯红虫,先把红虫放饵时散开和匀,再适度加水和匀,就OK了!中部和中部以南的钓友不容易找到红虫,用蚯蚓配手上饵用有倒刺的小钩穿挂小蚯蚓,外面用旺鲫或十三快奇腥等腥饵,手上饵(即小包食),直接、简单、有效。另外,冬钓时也不要死等:钩子放下去后,最多等一分钟,然后拖动半尺左右距离反复这样。

八、看漂提竿

冬钓时,鱼吃食信号很小,然而在用蚯蚓配搓饵或红虫拉饵钓时,信号却不像粉饵那样小,待漂徐徐上升,或颤动几下后慢慢持续下沉,动作要停下未停下时提竿,一提一个准儿。

野外陌生钓场钓鱼的三个要点


现在繁忙的生活,让钓友们基本上在附近熟知的野外钓场垂钓,这些地方由于知根知底,所以钓起来没有意思,钓友们偶尔也是想要换个陌生的野外钓场垂钓,来找一些新的刺激。那么在野外陌生的钓场垂钓的时候,我们要怎么钓鱼呢?小编整理了野外陌生钓场钓鱼的三个要点,希望钓友们能够注意。

一、咨询野外陌生钓场的常客

一般来讲,不少钓友都习惯在一般在熟悉的钓场垂钓,因此在对钓场的环境、鱼情等多种因素都熟悉的情况下,可以用比效率很高的钓法来提高渔获量。但在陌生钓场垂钓的时候,我们对钓场的水情、鱼情、环境都不熟悉的情况下,我们要向陌生钓场的常客进行咨询,了解陌生钓场的水情和鱼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我们钓鱼也是如此。首先我们在陌生的钓场看钓友占据的钓位,看他钓到什么鱼;然后我们要在岸边闻下空气中的气味,看这个水质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讲,水味腥而不臭是最好的;接着我们就要问钓友、问当地的居民,问这里附近有没有加工厂和农田,水里哪里鱼多,对当地的环境有个细致的了解;最后我们就要实践操作,来试下自己的饵料适合这里的鱼口。

二、陌生野外钓场适合守钓

在实践操作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守钓来验证别人提供的信息,同时让自己对该钓场的水情、鱼情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在大水域垂钓,我们打窝要用穿透性强的窝料来诱引水里的鱼,尤其是新的钓位,更需要重口味的饵料来诱引鱼儿。如果在别人的钓位垂钓,我们要了解他用了什么饵料,用相似的饵料诱鱼,效果一般会很好。

三、野外陌生钓场钓鱼要耐心

在陌生钓场钓鱼,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尤其是开辟新钓位的钓友,你对这里不熟悉,水里的鱼儿对你也不熟悉,你的饵料对鱼儿也是陌生的,因此要静静的等待水里的鱼儿熟悉这一切,进了你的窝点,吃了你的窝料。这个时候你才能钓到一个理想的收获。

水库浮钓鲢鳙的五个要点


水库浮钓鲢鳙,技巧很重要。这里给大家分享下钓鱼达人们的钓鲢经验,希望能给各位钓友带来帮助。

一、关于钓点

鲢鳙生性胆小惧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靠近岸边活动,大多在水库中央深水区域游弋,特别是个头较大的鲢鳙更是如此。这也许是它们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吧。因此,钓鲢鳙,在近岸是难有钓获的,其钓点应当选择在水库中央的深水处。在鲢鳙密度很高时,近岸处也可以钓到鱼,但是钓起来的都是小鲢鳙。所以,钓鲢钓远是非常要紧的。

同时,每次抛投钩饵要注意准确地投到同一个点上,以便形成比较集中的雾化饵区,使钓点成为真正的窝点。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投一气,难以形成窝子诱鱼效果就差多了。许多人钓不上鱼,选择钓点不当,钓点形不成窝子是重要原因。

二、关于饵料

由于鲢鳙吸食方式与众不同,钓鲢鳙用饵也因此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这是钓鲢鳙之关键。其饵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点:一是酸臭气味,二是溶散雾化。

尽管近两年在鲢鳙饵的气味方面有多样化的趋向,但是,笔者认为,鲢嗜酸,鳙嗜臭的基本习性始终没有变,钓鲢鳙使用发酵酸臭味饵是必不可少的。饵料还必须雾化性能好;这是由于鲢鳙摄食是采取喝吸水中浮游物的方式所决定的。

雾化的主要功能在于方便鲢鳙吸食,浮游物掩护着炸弹钩(裸钩),吸食浮游物时吸进裸钩,达到以钓获之目的。在这两个要点之中,气味的主要功能是诱鱼,雾化的主要功能是钓鱼。

而雾化比气味更重要;一个入水后始终不化散的饵团,也许它的气味可以诱鱼而来,却难以真正把鲢鳙钓上来的偶尔挂上一尾是有可能的,但是,那不是钓鱼。

还有,饵团的用料,要越细越好,因为实践证明,雾化后的浮游物,粉状的比片状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关于钓组

海竿浮钓鲢鳙,普遍采用大漂无坠钓法。其组合:钓线上先穿一粒太空豆(主要是控制大鱼漂,目的是调整钓浮的深浅),再穿上能在钓线上滑动的大鱼漂,然后在钓线前端拴结一死扣(挂钩饵用),最后挂上钩饵。

抛投前,摇轮收线,大鱼漂移到死扣处,与钩饵相当接近,非常便于投出钩饵。这种组合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钓深钓浅自如;缺点是风大时漂钩饵易偏离窝子。因此,有大风时,可在穿大鱼漂前先穿上一个在钓线上能任意滑动的大孔坠子,变漂游钓为定点钓。

钓组中,要特别注意钩的问题,一是钩要锐利,最好用新钩,便于刺进鱼嘴,二是要使用较大号的钩,因为鲢鳙嘴巴大,不用担心吞不进钩,主要是考虑鲢鳙口唇肉质细嫩,唇骨易脆,钩小了容易脱出,而大钩则挂得牢。

据实践,一般情况下,进鱼嘴的都是炸弹钩的尾钩。所以,有人在炸弹钩上再拴一只长子线的尾钩,或者自制24棵长子线钩的鲢钩,效果都很不错。

四、关于漂象

鲢鳙中钩后,一般是黑漂。但是有时候漂象也有不同表现:鲢中钩,漂时沉时浮或横向移动;鳙中钩,漂有时在原地打转或微微抖动。这些漂象都说明所上鲢鳙不是很大,一般在1千克左右。

如果是鱼漂上下快速抖动,一定是小杂鱼闹钩,可以不予理会,直到鱼漂卧倒在水面,鱼漂不再抖动(钩上无饵了),再收竿换饵。遇有小杂鱼闹钩突然鱼漂停止不动,而鱼漂却没有卧伏水面(表明钩上有饵)时,表明大鲢鳙已进入窝点了。

五、关于操控

抛竿后,如果是无坠钓法,待鱼漂站立后,应跟着抬竿拉线,使钓线全部入水,再扳回绕线轮锁扣。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钓线在水面漂浮,有风时将漂、钩饵拉出窝子。

如果是有坠定点钓法,投竿后,立即扬竿拉线,使重坠顺利落底,漂站立后再插竿紧线;如漂未浮出水面,说明坠子缠绕了钓线,或者坠子缠绕在钩上,或者坠、钩、漂、线相互缠绕,坠子不能落底。这时,只能收线重新挂钩饵抛投。由于定点钓法最容易出现钩、坠、线缠绕,所以最好采取无坠钓法。

鱼中钩后,一般不用扬竿,只是拉直钓线,慢慢摇轮收线即可。这是因为鲢鳙口唇内嫩骨脆,大力扬竿和快速收线,容易造成脱钩跑鱼。中钩后,鲢的挣扎力、窜逃力比鳙大得多,鳙一般只是顺着收线而来,显得比较温顺。鲢鳙不论大小,一律要用抄网抄鱼上岸,因为它的口唇肉骨太脆嫩了,绝对不能提鱼上岸。

五个要点熟悉雷强钓法


雷强,这是一个舶来的名词,是指在水生植物(水草、荷花、芦苇、小树等)茂密的环境下或重障碍区用雷蛙等拟饵路亚黑鱼的专业性称呼。下面小编将从雷强的起源、魅力、黑鱼的路亚时间、钓具配置等五个要点来让你了解路亚运动的雷强钓法。

一、雷强的起源

雷强钓法起源于日本,据称日本有几十个专业雷强钓队,都是由一些狂热的雷强发烧友组成的。日本水稻田边的沟渠、自然形成的池塘、湖、河流等都有黑鱼出没,日本人不食用黑鱼,使得黑鱼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经常可以钓到70厘米以上的大家伙。那些雷强发烧友说起每个出大鱼的钓点都如数家珍。

二、雷强的魅力

在我国北方,路亚玩法的对象鱼较为匮乏,但黑鱼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有分布(除西部地区比较少见),因此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路亚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1.炸水

黑鱼在攻击拟饵的时候,常常翻起较大的水花,尤其是在活性较高的时候。

2.洗鳃

扬竿刺鱼后,黑鱼会剧烈地扭动,甚至跃出水面洗鳃以挣脱钩子,这种场面会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视觉享受。

3.搏斗

由于雷强是在重障碍区或水生植物密集的钓场作钓,需要防止鱼钻入水草丛中,因此起鱼时要迅速将鱼脱离障碍区。雷强钓法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与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均能给钓手带来强烈的刺激和成就感。

三、黑鱼的习性

黑鱼,在东南亚又称雷鱼,属肉食性鱼类。幼时以水生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即食小鱼、小虾。黑鱼喜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晒太阳,有的黑鱼还经常藏在树根石缝中来偷袭其他鱼类。

四、黑鱼的路亚时间

1.每年4月至6月,黑鱼进入繁殖期,这个时期建议减少路亚的次数或者在路亚后迅速放流。

2.每年8月初到9月底,黑鱼为了过冬需要大量进食储备能量,这段时间是北京地区路亚钓黑鱼的黄金季节。在黑鱼活性较高的时期,早晨和接近傍晚时分是一天中的最佳垂钓时间。

五、雷强装备

1.竿

雷强竿子俗称黑鱼竿,较一般的路亚竿更加暴力,一般分为H、SH、XH调性,腰力非常强,对付六七斤的黑鱼可以直接起鱼上岸。

2.雷强竿有以下几点要求:

(1)需要有合理的调性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能够较好地控制住鱼。

(2)需要质量优良的配件,以满足强度和耐用的要求。

(3)需要合理的人机工程设计,以降低钓手的疲劳度。

自然水域野钓的五个要点


自然水域野钓比起坑塘钓鱼而言有不少的乐趣,首先钓场的环境自然,比起坑塘枯坐还可以观赏自然风景陶冶情趣,第二就是自然水域的鱼种很多,比起鱼种单一的坑塘,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神秘性,在鱼儿上来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钓得是什么鱼。那么自然水域该怎么钓鱼呢?下面笔者总结了五个要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吧。

一、钓位选择很重要

鱼谚有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野外钓鱼,对于钓位的选择非常重视,一个没有鱼活动的钓点上,无论你用什么样的饵料都是上不了鱼的。而找到了有鱼的钓点,我们才能谈鱼饵很重要。

在有鱼的钓位,不管我们用什么饵料,只要这款饵料是对口的,符合鱼食口的,哪怕它不是优质的商品饵,我们也是能上鱼的,唯一的区别也就是渔获的数量了。一般来说在自然水域里垂钓,有下面这几个规律:

(1)浅找深,深找浅,坑洼、坡沿是首选。

(2)方钓角、长钓腰、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3)尽量选择河岸凸出的位置。

(4)明水钓水草,满草钓明水。

(5)进水口、下风口,溶氧足,好钓鱼。

二、做窝诱鱼是关键

野外水域鱼儿稀少不说,还很谨慎,不会轻易往其他觅食地点跑,因此在自然水域钓鱼打窝要使用较多的窝料,将其通过抛投的方式将其撒入窝点内。窝料的成分很重要,不能全用雾化、溶散很强的饵料,以免出现只引鱼不遛鱼的现象,因此适量的在诱饵里加入少许大颗粒的固体饵料是很有必要的。

三、饵料软粘要适宜

饵料要大、硬、粘!所谓用饵大、硬、粘不是一概而论,只是针对鱼情、水情相对而言。大水面垂钓最好以清香型的麸皮颗粒饵系列为主,过腥或过浓香的饵,反而易招来无数小杂鱼。对付大鱼重窝是关键,在色泽,形态、粘度和味道等方面也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如为避开小杂鱼的干扰,可把饵料和的稍硬点、粘一些。

四、大漂重铅避杂鱼

自然水域野钓需要配大浮漂,水面较大,无风三尺浪!

(1)大号浮漂浮力大,吃铅重,下沉速度快,可以避开小杂鱼半途截饵。

(2)长竿长线钓点远,漂小看不清,两眼容易疲劳,视线受影响,扬竿不及时易跑鱼。

(3)自然水域杂鱼多,鱼讯零乱,大号浮标可过滤部分虚假信号,相对真实地反映出鱼吃钩的信号。

五、边钓边调、灵活机动

自然水域中的鱼情复杂,往往是大小鱼混杂其中,不仅有生口鱼还有滑口鱼,因此我们浮漂的调钓要根据实际来进行灵活应变。具体该调灵还是调钝,要结合天气、水情、鱼情等多种因素来参考,不能一家之言执行一个标准。具体该钓底还是钓浮,要根据鱼情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否则难以把握垂钓的最佳时机,从而使得钓鱼成绩变得很差。

野外垂钓的四个要点须注意


正因为野外的环境复杂,鱼情复杂,因此野钓向来都是让钓者们心旷神怡的一件事情,这里面既有着未知的惊喜,又有着自然风趣夹杂在其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钓友分享的野钓技巧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野钓钓点选择

野钓多为钓中或钓底,因为大部分鱼种还是习惯在水域的中下层嬉戏活动。除此以外,钓点选择还要考虑水情和气候的因素。

勘测水情主要是了解水深,也就是老钓手们常说的找底。找底时常常会因为水中的障碍过多而损坏钓具。所以老钓手们通常会用黏性较强的泥或者橡皮泥把上下两个鱼钩包裹妥当,这样就不宜损坏钓具。缺点是无论是泥还是橡皮泥均用一会儿就需更换新的。

探测好水深,水情,钓手就可以选择在一些有水中植物的地方下钩。需要强调的是,有适量水草的地方有鱼,但水草太多的地方却必然少鱼甚至没有鱼。

二、野钓如何选饵料

野钓选饵非常重要,饵料对路,鱼儿咬钩率才能高。但是对于新手而言,却常常会因为不了解水域鱼情而无从下饵。因此,对于初次垂钓的水域新手们在下饵时可以先在诱饵中加入适量曲酒,曲酒的芳香会让鱼儿难以抗拒。

诱饵撒出后,如果很快就发现水中有上鱼的迹象,则可以判断水中多为食草鱼种,所以钓饵应用谷物性饵料。如果久久没有上鱼的迹象,或迹象不明显时,基本可以判断为食荤鱼种,钓饵则应选用动物性饵料。此外,野钓可以喂5~10个窝点,甚至更多,但量要少,而且不要在同一个钓点,不然就成喂鱼了。

三、野钓忌守钓

大多数野钓都忌讳守钓,而以走钓居多。原因何在呢?因为野钓大多是野塘,鱼儿分布的开,所以发现某个窝点不上鱼了就应立即更换新的窝点,千万不能在一个窝点吊死。

老钓手们常常会通过观察水面的情况来判断哪里有鱼。鱼儿在摄食时常常会有断断续续成串的气泡出现,这种气泡又称为鱼星。有鱼星的位置十之八九有鱼,老钓手常常手持一竿,观星而战,亦羡煞了旁人。

四、轮窝作钓战绩好

走钓比较考验体力,因此上了年纪的钓友在野塘垂钓时常常会打上10个左右的窝点。补窝、续窝之后需要时间发窝,也就是等鱼儿聚集。此时,钓手就可以在别的窝点垂钓,几个窝点轮番垂钓。这种方法在野钓中非常适用,既提高了效率,又颇有成就感。

野钓的季节以温度较高的春末、秋初、夏季最为恰当。冬季的气候条件是不能野钓的,鱼儿少不说,而且还容易冻坏钓手,尤其是有上呼吸道隐患的钓手更不宜在严寒的冬季野钓。

此外,基于安全问题,夏季气温过高、气压过低的时候也不适宜野钓。这些细节新手们都应重视,钓鱼固然是值得提倡的户外活动,但也必须以人身安全为前提。

滥塘垂钓滑口鲫鱼的五个要点须注意


滥塘亦指鱼儿非常刁滑难钓的塘口,也是我们常说的滑口鲫,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钓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钓组要精细

①线

如果塘口水清,主线要用直径0.120.14毫米的细线,脑线采用多股锦纶软线或美国蜘蛛线(纺织线),颜色以接近淤泥颜色的墨绿色或灰黑色较好,长度为23.5厘米(夏季稍长,冬季略短);

②钩

使用小号细条钩,如45号袖钩、溪流6号或海夕45号钩,依伊尼钩用素食钩条嫌粗;

③漂

直径2.53毫米的白鸡翅膀羽毛剪成0.8厘米长的小段,三粒即可;

④坠

用铅皮卷制,固定在主线与脑线的结点上.在调试漂坠配比时用小锉或指甲一点一点将坠修整成枣核形,这样水阻小,然后手指浸湿蘸碱粉将坠搓一搓,清水冲净,晾干,再放入醋液里浸一下,以消除金属光泽.制成的小坠看上去就像一小粒老鼠屎,下到水底不会惊鱼.

二、选点要避开老窝

鲫鱼群有领域性,草塘中的鲫鱼领域性尤强.另一方面,鲫鱼反复接触钓具钓饵并屡屡经历危险之后会形成条件反射,见钩就怕,见饵回避,所以一个窝点如天天去钓,窝点周围的鱼会越钓越少,越钓越滑。

钓者选点时务必避开老窝.判断是不是老窝主要看塘边,凡塘边踩踏得光光溜溜,地上又是烟蒂又是饵料渣的地方都是老钓位,其前方的水面草膛必是老窝口.据此,钓者选点时可先按风向、深浅确定好大的选窝区域(比如选择钓南岸或钓西北角),再在此区域内沿塘边观察,哪个地方老钓位少就在哪片水域选点;

如该区域内老久位一个挨着一个,那么看看哪两个钓位的间距较大,且前方水面形势或水草分布又较佳,就在这两个老钓位的中间选点.总之,哪怕与老窝口错个一二米,也比直接钓老窝效果好,尤其是草塘。

三、下窝食宜少

老塘及水浅、塘面小或鲫鱼较大的塘口,窝子切勿打重.如该塘近期钓的人多,甚至不宜打窝子,因为鱼已对窝食形成了条件反射,见窝食就跑,打窝子不起作用.那么如果用面食作钓饵,可试着向钓点附近(比窝口范围稍大)投掷十几粒绿豆粒般的小面球,这样更易于诱鱼嘬食上钩。

四、上饵要小

滥塘之鲫久经沙场,有很强的抗钓能力,表现为对食物的警觉.因而常出现窝中鱼星直冒,但鱼儿就是不吃钓饵的情况.对付这种刁鱼,不仅要线细钩小,饵也要上得小,比如用面食,饵粒要搓得如同半颗金丝米米粒(甚至更小)那么大,装在钩尖上,使其在水底看上去如同窝食中的一粒(为迷惑鱼,窝食主料如是麸皮、饼渣等,可加入1/5的糯米粒).此外钓饵配方也应同窝食的基本相同,这样形、色、味皆同,鱼儿难辨真伪,自然误食上钩。

五、钓中注意事项

滥塘之鲫特别警觉,因而垂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惊鱼因素。

①浅水塘下窝要用打窝器将窝食送至窝点上方轻轻撒下,不能用那种在水中荡来荡去的窝食罐,也不能用手将窝食攥成团投向窝点,那样的话,窝点周围的鱼一旦惊散,老半天不上窝。

②打完窝后应稍歇,待窝中起星或估计鱼已上窝时再下钩,不要这边打完窝那边马上伸竿,那样会影响鱼拢窝。

③人在钓位上站定之后少走动,换窝或送鱼入护时应蹑手蹑脚,水浅的塘口投钩动作要轻(饵钩悄悄进窝,徐徐入水),提竿时注意勿将竿影掠过窝口。

④鱼护尽量远离钓位。

⑤鲫鱼中钩及出水后常用身体尾巴绞线,所以鱼儿上岸后常可看到脑线及坠上端的主线上粘着少许黏液,如不把这黏液清除干净,再下钩时窝中觅食的鲫鱼嗅出气味,会对饵钩避而远之.清除黏液可采摘两片艾蒿或白蒿的叶子(艾蒿及白蒿塘边都有),用手指搓烂,然后包住铅坠和钓线捋一捋.艾叶和白蒿叶有股浓烈的香气,夏秋鲫鱼对此香味蛮感兴趣(夏季用白蒿叶汁拌和在面食里鲫鱼颇爱吃)。

⑥衣服忌鲜亮,夏季穿白衬衫站在塘边反光强烈,最易惊鱼,出钓时应带一件暗色衣服,到了塘边立即换上。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冬季野外钓鲫鱼的五个要点》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野外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