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钓大鲫鱼饵料。

冬季钓鱼时,可用的饵料非常少,基本上只有蚯蚓饵和红虫饵可供选择。对新手来说,使用红虫饵的最大障碍是不知道红虫的挂钩方法。如果红虫不能正确挂钩,那么即使钓点、钓法选择正确,钓到的渔获也不会理想,想钓大鱼更是无望。红虫饵一般分为纯虫饵和混合饵两种状态,纯虫饵是指直接用红虫作为饵料,混合饵则是以红虫为主体,混合其他商品饵制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详细解说一下这两种状态的红虫饵分别要如何上钩,帮助大家更好地在冬季钓鱼。

一、纯虫饵的挂钩方式

纯虫饵有两种挂钩方式,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1.直接挂钩。(公虫)直接挂钩的方法跟挂蚯蚓十分相似,先将红虫放好,然后用鱼钩尾部将红虫直接刺穿,刺穿的部位一般是头部。如果要钓鲫鱼等小鱼或窝子里鱼较多时,挂单条红虫即可。如果要钓大鱼或窝子里的鱼较少时,则需要挂多条红虫。挂多条红虫的方法与挂单条红虫相同,重复操作即可。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红虫的体液全部流失。对自己的操作水平没有自信的话,可以先用鱼钩在红虫头部开个洞,挤掉头部的体液后再挂好。

2.捆虫挂钩。捆虫挂钩的操作比直接挂钩要复杂一些。准备挂钩前,我们需要先拿一根线打个活结,再选几条细长的红虫直接放在活结中间,然后将它们扎在一起,最后将这一小捆虫绑挂在钓钩的倒刺下方。在捆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下力道,既不能把红虫勒断,又不能绑得太松。捆虫挂钩的方式比较适合钓混养塘和鲤鱼塘作钓,尤其适合钓大鲫鱼和大鲤鱼。它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谎漂的现象,并且扎好的红虫捆儿下次无法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浪费。

二、混合饵的挂钩方式

混合饵一般有以下介绍的三种挂钩方式:

1.搓饵法。搓饵法是三种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具体步骤为:先用普通的配制鱼饵的方法将商品饵加好水,然后再将红虫混合进去制成搓饵,最后把制好的饵料直接搓挂在钓钩上。搓饵的优点是在水下雾化得比较慢,可以等到大鱼上钩,也适合大鱼吞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小鱼闹窝。它的缺点是诱鱼效果比拉饵要差一些,而且揉搓饵料时容易损伤红虫。

2.蘸饵法。虽然不如搓饵法使用广泛,但蘸饵法在黑坑中也是比较常用的。蘸饵法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直接挂钩的方法将四条或五条红虫挂在鱼钩上,然后在其外面蘸上事先配制好的较为松散的大粒径商品饵,让大粒的商品饵把红虫包裹起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先利用颗粒饵料在水中扩散诱鱼,再利用可口的红虫让鱼上钩。

3.拉饵法。与搓饵法相同,拉饵法也是很常用的一种红虫挂钩方法。拉饵法的具体步骤为:先用含有拉丝粉的粉饵或者红虫胶混合红虫制成拉饵,然后将制好的拉饵拉挂在鱼钩上。这样操作挂上钩的红虫比较完整,而且易散落,雾化效果好,对鱼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比较容易弄脏手,需要钓友们随身携带擦手巾等清洁用品。

虽然争议颇多,但不得不承认红虫饵是冬季钓鱼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饵料。因为红虫毕竟有毒,钓友们在使用红虫饵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钩破手指留下伤口,以免造成伤病后患。

延伸阅读

两种自制的钓草鱼鱼饵配方


虽然如今的商品饵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有不少钓友喜欢自制饵料,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两款超好用的自制饵料配方,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很有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饵料一:

材料:嫩玉米粒、麦麸、丁香酒米、碎青菜叶、面粉。

做法:将以上这些材料全部混合到一起,等到了塘边,加水揉成团抛进窝点。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当窝里有碎菜叶或者是麦麸浮起的时候,就可以下钩垂钓了。在钩上挂上嫩玉米粒,每个钩上挂两个,一粒穿在钩把上,另一粒钩尖从玉米粒的圆边穿过,微微露出钩尖。

注意,在垂钓的时候,要将钩饵下在窝子的两侧,不要下在窝子的中间,钓离底或者是使用坠上钩,效果都不错。如果是用抛竿串钩钓大水面,那最好把窝做大一些,然后根据垂钓的时间跟使用竿的多少来定,一次的量用3~10公斤左右都可以。

饵料二:

材料:麦麸、麦片、碎大米、玉米片、碎香椿叶。

做法:将麦麸、麦片、碎大米这三种材料用开水烫一下,水不要太多,只要能将材料全部弄湿就可以。冲烫之后,将其装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并在塑料袋的袋口表层喷上一些曲酒,然后扎紧袋口,密封两三天,等到打开塑料袋,能够闻到一股带有酒糟味的酸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在使用的时候,钓友们要将玉米片、香椿叶加进去,如果是要远投,那么攥成团的时候,粘度不够,可以再加入一下面粉,但要注意,不能加太多,否则会影响到饵料在窝中的雾化效果。用这款饵料打窝,一次用量在两公斤左右,需要钓友们根据水面大小跟垂钓时间的长短来定。用手竿垂钓的话,一次打入2公斤左右就能垂钓一天,如果使用海竿串钩垂钓做窝,那一次最少要打三公斤。在钓饵方面,可以选择熟嫩的玉米粒、蚂蚱、蟋蟀、菜青虫之类的。

以上就是跟钓友们分享的,垂钓草鱼好用的饵料配方,因为做法很简单,所以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很有可能就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了!

两种特效野钓鱼饵


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在我们传统垂钓中,使用的鱼饵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都可归为荤饵和素饵两大类。在这里我把我常用的两种野钓饵给大家介绍一下,和广大钓友共同研究存同求异。

一、麸包面:取黑豆黄豆各50克炒香研末,玉米糁和小米各100克上锅蒸15分钟,待玉米糁和小米晾凉后加入黑黄豆末、鱼粉或虾粉50克、红糖50克、鲤鱼商品饵100克然后拌匀。在拌的过程中加入少许小磨香油,如果手感黏度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添加白面来调节。最后把伴和好的饵料放入双层塑料袋中闷一晚上,第二天到钓点后可取垂钓点的水适量加入,以手握麸料指缝无水渗出,手掌伸开麸料成团不散为准。再拿一个生鸡蛋(鸭蛋更好),只用蛋黄,加一小勺蜂蜜再加入适量白面,用筷子充分拌开,这就是包钩的“蛋黄面”。用时先把钩上挂绕黄豆大小的面饵,再把拌好的料饵包着面饵轻轻地捏成核桃大小即可。此种饵料钓鲤鱼绝佳,尤其是大水面野钓。制作此饵的关键有二条:一是香,就是豆类的焦香,但不能有煳味。二是软,和蛋黄面时不能按常规和成耳垂软硬,要和制成比耳垂软一些。

二、酒泡蝉蛹。蝉蛹是知了没脱皮时候的叫法,由于它从土中钻出来爬到树上脱皮的时间多在初夏的傍晚,所以许多钓友都把它忽略了,从我个人使用的效果来看,它远远优于蚕蛹和蚯蚓,特别是钓鲇鱼更是有奇效,它在野外大水面使用时更会给你带来惊喜。但是由于它的季节性强,就是初夏一两个星期才从土中钻出来,所以对它的保存方法我是没少花费心思。我先后试过盐水煮、晒干、冷藏等许多方法,但都不理想。最后还是看《中国钓鱼》上有位钓友介绍用酒泡蚕蛹来保鲜,我就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蝉蛹泡过以后更能吸引大鱼的注意,并且使用泡蝉蛹的液体再来泡小米打窝,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下:先取活蝉蛹30个,放入大口的饵料瓶中,然后加入我们平时常用的三香酒(丁香、山柰、桂皮),酒要没过蝉蛹,泡制一个星期就可使用了。经过泡制的蝉蛹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最长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新蝉蛹出土。

两种适合春季钓鱼的鱼饵


虽然现在已经开始进入春季了,但是温度还没有完全升起来,很多地区温度还是挺低的,有些北方地区仍然还处于冬天的寒冷之中。

这时候如果想去钓鱼,想要更好一点的鱼获,仍然需要十分注重饵料的选用。那么,早春用什么饵好钓呢?今天就来说说2种特别适合在早春时节拿去钓鱼的饵料,钓效相当好!

1、蚯蚓熏饵

有时候单一使用蚯蚓效果不佳,因为蚯蚓本身气味不是很浓烈,特别是入水泡制后,气味更是减少,在使用蚯蚓钓饵时一定要勤换新的蚯蚓。

为了使蚯蚓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可以把鱼钩上的蚯蚓在特殊的小药里泡一下。使蚯蚓身体上粘有奇特诱鱼气味,来增加鱼儿对蚯蚓的食欲,从而达到提升咬饵率!

2、中药麦粒饵

这种饵适合于早春气温略高的地区。南方气温高继续使用蚯蚓、红虫难免招惹小鱼,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中药麦粒钓饵。这种麦粒饵中药味浓烈,很适合气温10到20度时垂钓大型鲫鱼。

下面讲下中药麦粒饵的制作方法:取半斤小麦,先泡制6小时,然后锅里煮熟放凉后。

装进密封性高的瓶子里,在加入使用丁香20粒、八角5粒、山楂干2个、香叶5片、小茴香30粒、泡制的1斤药酒。这样每次垂钓时直接用小麦粒挂钩即可!

红虫拉饵的两种便捷制作方法


冬季与初春,鱼坑里还有些半坑冰。这时使用红虫拉饵,会让你乐的闭不上嘴。钓具采用台钓装备,台钓钓法,鱼饵是抗低温性能好的商品饵加拉丝粉适量。公红虫若干,每5――7条捆一捆,母红虫最少约100克(一天垂钓用量)。

具体做法是

在拉饵盘上铺一层红虫,用鸭蛋大小的拉饵在上面压几下,使拉饵底部沾满红虫,把钩子放好以后,用拉饵压住脑线向侧面一拉,拉饵盘上的红虫,和拉饵底部的红虫就会被钩子钩出。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鱼饵减少多次补充红虫和拉饵,这样做的优点就是红虫永远是活的,活红虫与死红虫相比,钓获量之差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另一种做法是

将母红虫切碎后与商品饵混合,加水适量做成拉饵。优点是味道大,碎红虫能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体液,脱钩后的碎母红虫在水体漂浮,用以刺激鱼类的嗅觉,由于碎红虫很小,不容易吃饱,起到刺激鱼的食欲的作用,迫使它去咬钩上的红虫捆。

垂钓时的具体操作

先将公红虫捆捆在钩子上,然后在拉饵中拉一下,按正规台钓鲫鱼钓法操作。如果垂钓效果不太理想,可换另一种商品拉饵。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要好于第二种方法。

红虫拉饵入水后,拉饵逐渐化于水中,成雾团状,红虫脱落在地面上蠕动,拉饵的香味,蠕动的红虫强烈吸引鱼的注意,但却吃不饱,有拉饵味的钩子上的红虫捆,就成了鱼的口中食。

为增加上钩率,可在垂钓前打一个窝子,取乒乓球大小的一块拉饵,加水搅拌至粥状,然后放入干的或泡开的颗粒料和一些红虫,如果未带颗粒料,可加五倍坑边干土,搅拌均匀,打窝子也很好用。

为增加上钩率,两只钩子相距30毫米左右,以免两个鱼饵互相缠绕,也可用一只钩子拉饵. 另一只钩子光用红虫,这样可以缩短鱼的吃食时间。

两种简单实用的自制鱼饵配方


鱼钓得久了,在作钓不同目标鱼种,遇到不同鱼情时,就会对饵料的选择有一定的把握。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仍以使用商品饵为主,可当我们在野钓的时候,碰上极其难“攻克”的鱼情时您会发现,使用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自制鱼饵,效果往往会很好。

大部分野钓目标鱼均为野生鱼种,浓郁味型的商品饵或诱饵窝料会另它们产生“疑心”,严重时,你就会发现窝点周边鱼星遍布,可就是没有吃口的迹象。一般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就要考虑自己的用饵方向有没有问题了。今天,我们就分享几款适用于自然水域的,制作比较简单的自制鱼饵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首先以春季诱钓大体型青鱼、草鱼为例。在制作诱饵窝料时,我们要考虑春季的鱼种活性较低,对于坚硬的饵料较为抗拒,所以在自制鱼饵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新鲜的玉米作为诱饵窝料的主原料。为了能让青鱼、草鱼进食方便,我们在准备时可以将玉米提前煮沸,让它的外皮和内部构造软化,提高入口性。至于动物蛋白含量补充思路,我们可以借助鱼骨粉、蚕蛹粉含量高的商品饵来提升诱饵窝料整体诱鱼效果。

例如春季钓近水浅滩处时,我们可以借助打窝勺进行打窝。如果远水作钓可使用投窝船定向打窝。用这种方式诱钓,可以使用一颗煮好的玉米当诱饵,为了与窝子料区分开来,自制鱼饵可以提前用味型较淡的、甜香或腥香,适合青鱼、草鱼味型的钓鱼小药进行浸泡,钓效更好。

介绍完野钓大物的自制饵思路,我们再来聊一聊春季黑坑春季钓鱼必备的一款自制饵料。大家都了解,一些坑老板因怕长期使用红虫脏了水质,会在垂钓规则上明令禁止使用红虫、活儿。这虽然保护了钓场的水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钓友们增加了垂钓难度。大家都了解,春季鱼儿在刚刚恢复体力时,自身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成分,为了绕过一些黑坑老板设下的“坑”,我们可以将红虫打成虫浆添加到饵料中。

虫浆自制鱼饵的方法很简单。我们需要准备虫牙子或母虫若干(公虫成本略高),小型搅拌机一个,丝袜一条。在前往钓场前,我们需要将红虫过清水进行清洗,去除死虫,滤除杂质。接着将所有活虫倒入搅拌机,少量添加一点点清水(500克虫+40ML水),进行搅拌直至将虫饵打成浆状。接着我们需要用丝袜套在开饵盆上,然后将搅拌机内的虫浆倒出,滤除虫饵的皮质和一些杂质。最后得到的也就是新鲜的虫浆了,可直接当开饵水使用。

使用虫浆自制鱼饵需要注意,这种鱼饵对时效性和保鲜度的要求较高,我们要尽可能短时间内将鱼饵用完,以免黑坑钓场环境或饵料中其他的成分对虫饵独特的成分产生影响。

好了关于饵料的自制,我今天就先为大家举这两个例子,希望能给台钓新手们一些思路。

春季使用红虫钓鲫鱼鲤鱼必备思路


春天来了,尤其钓鲫鱼的时候,我只想默默的说红虫饵和它是绝配哦,虽然说红虫是最天然的饵料,并且其他的一些饵料对于鱼情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好的时候,红虫就是最好的饵料,不管是在早春时节还是冬季钓鱼的时候,红虫饵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优势,总结来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天气不稳定,再或者鱼情不好的时候,用红虫当作饵料都是最好的选择。

红虫这么好,但是还有有人不会选择去使用它,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红虫是一种生物,上面的细菌肯定多,万一钓鱼的时候受点伤什么的,这细菌就跑身上去了,更别说揉眼睛了,这是强烈反对以及禁止的,红虫饵,大一点的可以单独挂钩,小一点的就用外在的工具搞在一起然后开始钓鱼,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一下红虫饵。

红虫饵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也就是这个虫子,单独的用作鱼饵,另外一种就是将红虫和其他一些商品饵结合在一起,混合制作而成的饵料,暂时称为混合饵主要就是这两种,鲫鱼对红虫这种饵料是没有诱惑力的。另外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的红虫,一种很肥,头部呈现的是蓝黑色,这种可以直接上钩钓鱼,另外一种就是比较细长的那种,也比较容易断,所以这种红虫你是不可以直接用来钓鱼的,最好制作拉饵。钓鲤鱼的时候,这种饵料也是完全没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鲤鱼的饵料要粗一些,鲤鱼的鲫鱼的市场上的饵料也是不一样,所以制作混合饵的时候几乎都一样,只不过配料不同而已。另外经常用到的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肉夹馍”,这种自制饵料比较简单。也就是将红虫以及商品饵混合起来,加入点拉丝粉,针对的鱼种不同,所使用的商品饵也不同,这个大家视情况而定即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纯的红虫饵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它的活性,这样更容易上钩,钓鱼效果比较好,别把它给穿死,如果用作诱饵窝料的话,就要用混合饵了,不管是混合饵还是单独饵需要注意的都是,任何饵料都要根据鱼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制作,这样钓鱼会事半功倍。

红虫可以称作为万能饵了,不管是天气不好还是天气比较寒冷,只要红鱼饵的出现,都可以让钓鱼的效果比较好,它是很多钓友都很喜爱的天然饵料,现在这个季节,正是钓鲫鱼的好时候,不管是野钓还是在水库钓鱼,大家利用好红虫,肯定会有很好的鱼货的,如果开始效果不怎么好,可以用药酒提升一下红虫的味道,或者用一下小药,都是可以的,这样可以更好的诱鱼,任何的鱼饵技巧,有时候不如一只肥美的大红虫来的实在,除了红虫还有一种天然饵料那就是蚯蚓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一些红虫鱼饵的小知识。

秋冬季保存鲜活红虫的两种小技巧


每年到了秋冬交接之际,就到了普遍使用红虫的时候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气温水温的下降,不论是钓鲤鱼还是钓鲫鱼,红虫都成了第一选择。只是红虫作为一种虫饵,鲜活的时候使用效果最好,死了的话基本上就不能用了。所以不论是用绑好的红虫还是用红虫拉饵,保存红虫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而钓一次鱼去买一次红虫也不是很方便,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两种可以长期保存红虫的方法,希望对钓友们能够有所帮助。

在我们一次购买的红虫的量比较多的时候,没有用完的红虫,先找一个塑胶碗或是盆,在里面盛上大半的清水,然后将剩下的红虫全部倒入清水里。一般情况下死的红虫会漂浮在水面上,在我们换水的时候将它们倒掉。换过两边水后,剩下的基本都是鲜活的红虫,而且也已经吸足了水分,这个时候将红虫捞出放置在一张旧报纸上,旧报纸最好多叠上几层,然后让红虫上带着的水将旧报纸浸湿。然后再用塑料袋将旧报纸和红虫一起装起来,不要把塑料袋扎的太紧,然后放到冰箱里保存就行。一般情况下保存半个月是没问题的,但是没过五六天需要重复一下上面的步骤。

如果嫌上面的保存方法比较麻烦,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保存方法。那就是用盛放蚯蚓的小盒子来保存红虫,将盛放蚯蚓的盒子里面的土留下一部分,然后洒钓水后,将红虫直接放进去就行。这样保管红虫方便简单,而且保管后的红虫皮格外的厚实,穿钩的时候容易。当然也有缺点,就是会让红虫缩小一些,而且一个蚯蚓盒里放置的红虫不能太多,如果保存的红虫量比较大,还是选择第一个方法比较好。

每到了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红虫就成为了最好的饵料。尤其是在冬季冰钓的时候,商品饵几乎毫无用武之地。随意在这个时节掌握红虫的保存方法很有必要,而且用第二个方法保存的红虫,取出来后可以当蚯蚓的使用,对付鲫鱼效果十分不错!

两种野钓鲤鱼饵料的配制方法


不少钓友都会为不知道野外钓鲤鱼的时候用什么样的饵料效果好而发愁。既直接从品类齐全的商店买过饵料,又参考配方自己动手做过饵料,可是用了好几次下来诱钓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

其实,大可不必为此劳神费力,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两种平日我们几近忽略的效果十分可观,而且不需要复杂加工过程的天然饵料,以助钓客朋友们野钓鲤鱼的过程无忧无虑。

第一种特效饵料的原料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紫菜,故名紫菜饵料。我们都知道,紫菜作为海生植物是很出名的,呈叶子状、厚度很小,生来带有略微的腥味。不过一般我们在市场里或者超市中见到的都是经过处理已经发干的紫菜,只要用温水冲泡一会儿,它们便会快速膨胀起来,并且变得软软的还很顺很滑。

不夸张地说,它与海带不同,因为本身就很薄,所以一旦泡开之后,那样子就像当初在水中生长着一样会随着水的晃动跟着一起动。最重要的是,它天然带有的那股腥香味对野外水域生长的鱼儿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鲤鱼当然也不例外了。正因如此,将它用作诱钓鲤鱼的饵料使用的话诱鱼性能是很强大的。如此般诱鱼效果好,价格又不贵,还方便存放的饵料,不用岂不是钓客的损失。

紫菜饵料的使用方法也是相当简单的,这里简要给大家介绍三种方法。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性很广,可以用于双钩、也可以用于钓浮,当然也能用在串钩上,只需要将干着的紫菜搓成类似黄豆大小的样子,装在鱼钩上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稍微需要加工一下的方法,适用于钓浮亦适用于钓底,具体用法是将干着的紫菜略微打湿到不容易碎掉的状态,然后再上边撒上适量的虾粉轻轻揉搓让虾粉的味道渗入到紫菜之中以便于加大紫菜的腥香味,接着将其晾干剪成长条状(长度宜在六到十厘米之间)最后揉搓成黄豆大小的饵团挂在钩上就好了。

第三种是因制作十分简单效果又不一般被钓客青睐的方法,同样地先要将紫菜略微打湿备用,然后再打湿的紫菜加入一种老鬼商品饵料轻轻地揉到二者味道混合为止,然后剪成长条状并揉搓到和黄豆一般大小挂在鱼钩上就可以了。

第二种特效饵料是以河蚌为原料的,钓客都叫它河蚌饵料,用于野钓鲤鱼效果也是很好的。说起河蚌,其实并不难找,它们大多存在于一些淡水河流域。属于水生的软体动物,如果把壳去掉以后,它们的内脏和嫩肉都是鲤鱼十分喜爱不可抗拒的美味。蚌作饵料腥味比较浓,而且还有一些膻味,入口之后又很是却是清爽,十分符合鲤鱼的摄食爱好。所以做野钓鲤鱼时候的饵料效果是很不错的。

河蚌饵料的使用方法也并不复杂,主要注意一下选料的严谨和挂钩的技巧就可以了。选料方面,一般情况下蚌黄是最为优质的野钓鲤鱼饵料,其次可以考虑选蚌屎,然后才是蚌的嫩肉。蚌黄作为整个蚌的内脏部位,状态很像蛋黄呈糊状样子,诱鲤鱼效果是相当好的。

蚌屎不用说都知道,是蚌类的排泄之物,呈灰绿色。这里说的嫩肉部分,其实就是蚌的肉缘那部分,这部分在蚌的身体中分布也是相当多的。挂钩方面的技巧如果是挂嫩肉部分,最好先将嫩肉用东西砸到发烂而不会断掉的状态再往上挂;如果是蚌黄或者蚌屎,就需要先把它们剪为跟菜豆差不多大小的块状,再用外边那层薄薄的膜包裹起来。挂钩的时候可以先用钩尖刺它们几次,最后挂到鱼钩的腰部就可以了。这里要注意不要把钩尖露出来。

两种特效自制野钓鱼饵介绍


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在我们传统垂钓中,使用的鱼饵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都可归为荤饵和素饵两大类。在这里我把我常用的两种野钓饵给大家介绍一下,和广大钓友共同研究存同求异。

一、麸包面:取黑豆黄豆各50克炒香研末,玉米糁和小米各100克上锅蒸15分钟,待玉米糁和小米晾凉后加入黑黄豆末、鱼粉或虾粉50克、红糖50克、鲤鱼商品饵100克然后拌匀。在拌的过程中加入少许小磨香油,如果手感黏度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添加白面来调节。最后把伴和好的饵料放入双层塑料袋中闷一晚上,第二天到钓点后可取垂钓点的水适量加入,以手握麸料指缝无水渗出,手掌伸开麸料成团不散为准。再拿一个生鸡蛋(鸭蛋更好),只用蛋黄,加一小勺蜂蜜再加入适量白面,用筷子充分拌开,这就是包钩的蛋黄面。用时先把钩上挂绕黄豆大小的面饵,再把拌好的料饵包着面饵轻轻地捏成核桃大小即可。此种饵料钓鲤鱼绝佳,尤其是大水面野钓。制作此饵的关键有二条:一是香,就是豆类的焦香,但不能有煳味。二是软,和蛋黄面时不能按常规和成耳垂软硬,要和制成比耳垂软一些。

二、酒泡蝉蛹。蝉蛹是知了没脱皮时候的叫法,由于它从土中钻出来爬到树上脱皮的时间多在初夏的傍晚,所以许多钓友都把它忽略了,从我个人使用的效果来看,它远远优于蚕蛹和蚯蚓,特别是钓鲇鱼更是有奇效,它在野外大水面使用时更会给你带来惊喜。但是由于它的季节性强,就是初夏一两个星期才从土中钻出来,所以对它的保存方法我是没少花费心思。我先后试过盐水煮、晒干、冷藏等许多方法,但都不理想。最后还是看《中国钓鱼》上有位钓友介绍用酒泡蚕蛹来保鲜,我就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蝉蛹泡过以后更能吸引大鱼的注意,并且使用泡蝉蛹的液体再来泡小米打窝,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下:先取活蝉蛹30个,放入大口的饵料瓶中,然后加入我们平时常用的三香酒(丁香、山柰、桂皮),酒要没过蝉蛹,泡制一个星期就可使用了。经过泡制的蝉蛹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最长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新蝉蛹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