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垂钓的水域。

我国水源辽阔,水中鱼种也分成很多种类,而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性,生存的水层也不尽相同,所以钓鱼人习惯把适合它们生存的深度范围叫做适温层。比如生活在水上层的主要是餐条鱼、鲢鱼等,上层鱼多食用水藻、水生昆虫、浮游生物。

生活在水体中层的有鳙鱼、草鱼等多食用水中植物,生活在水体下层的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乌鱼、鲶鱼等,这些鱼多是杂食性或者偏肉食性。如何找准它们生活的水层,再针对性下竿垂钓呢?加上夏季受到气温、气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鱼生活的水层又不是特别稳定。又给钓鱼人增加了难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垂钓技巧吧。

一、造成鱼生活水层变化的原因

1、不能把一个鱼类统一到一个鱼层

即使鱼的种类相同,但由于体积和重量的变化,也可能把它们推向不同的鱼层,比如鲫鱼和鲤鱼在鱼苗时期多喜欢呆在浅水区的温暖地带,最常呆的地方是水草茂盛区,不仅有可以填饱肚子快速成长的食物,还有可以逃避大鱼追击的自然屏障茂密的水草,等它们成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不在浅水区活动,会下沉到水体底层觅食。

2、天气不同,鱼所在水层也会有所改变

不管是哪个种类的鱼都是存在趋氧性和趋温性的,在水体温度较低时它们会寻找暖和的地方生活,当到夏天水体温度过高时,它们又会游到水底。

同样当水中氧气不足时,它们会游到溶氧量高的地方,保证自己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当水中氧气不足时还会浮出水面获得氧气。所以要根据季节、天气、温度等的变化来判定鱼生活的水层下竿。

3、人所投饵料导致鱼乱层

钓友都知道鱼是有趋香性的,当合乎它们胃口的饵料下到水里,传播的足够深远时,各个水层的鱼可能都会前来抢夺食物,从而改变它们习惯生活的水层。

二、怎样判断鱼生活水层的变化

1、看浮漂的变化

当鱼钩下到底层鱼不咬钩时,就要观察浮漂是否正常,看浮漂在水面是否上下浮动不稳定,在站立前躺着的时间是否无端增长,下沉的速度是否减缓等等,只要是与平日状态不同都说明浮漂有了变化,鱼可能已经不再水底而是上浮。

2、从钩饵看出

预想的是钓底层鱼,当装着钓饵的鱼钩抛到水里,鱼钩还没沉底,而钓饵已经不见,这就说明鱼截饵了。

3、肉眼观察水面情况

站在岸边仔细观察水中波纹的变动,如果发现鱼游动才会出现的波纹时说明鱼已经上游,有的甚至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鱼游动的情况。

4、通过天气的变化规律判定

当天气突然变化比如狂风暴雨时,即使在傍晚,鱼也会躲到深水区的水底享受一角的安宁。如果气压低,天气闷热又无风无雨时,鱼一般要上游至水体上层或者直接跳跃浮头,以缓解氧气不足带来的呼吸不畅问题。

三、怎样才能多钓鱼

1、调整饵料的状态

想钓鲢鱼、鳙鱼的要适当加大诱饵雾化的状态,能让诱饵在入水时就开始雾化,饵料多数也就停留在水的中上层,而生活于中上层的鲢鱼、鳙鱼恰好寻觅过来。想钓鲤鱼、草鱼等生活在水底层的鱼类时,可以控制饵料尽量到底层才雾化,省得在中上层就被小杂鱼或者鲢鱼、鳙鱼等所抢一空。

2、换大的浮漂,钓钝

饵料在下水时是要经过上层和中层水域的,钓底层鱼时饵料下水不能避免的有些脱落,很可能招惹来很多鱼的啃食,主钓大鱼的钩都比较大,饵料也大,小鱼不能整个吞下但不妨碍它们的嗦食,如果钓的灵浮漂变化肯定很大,这时候就要钓钝了。

延伸阅读

不同对象鱼上钩时的浮漂呈现状态


俗话说的好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形容钓鱼也不为过,掌握好钓鱼的技巧中鱼就不再难。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浮漂的浮相,如果能准确判断浮漂的信号,每次都可中鱼也会变的很容易。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鱼在上钩时反映到浮漂上是怎样的吧。

首选简单了解一下鱼吃饵的特点:

一般当鱼在水里发现猎物时,它会向猎物慢慢游近,通过身体某部分的摇动来试探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异常;接着会去碰触食物,看看食物的软硬度是否可以吃;然后会吸一点,品尝一下其味道;最后如果食物可口它就会马上将其吸入嘴里,如果不合口,就会游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对于不同的鱼上钩时,浮漂呈现的状态是怎样的:

1.鲤鱼。

这种鱼和别的种类的鱼有所不同,它相对比较精,在吃饵的时候会先试吃一下,因此在鲤鱼吃食时要注意观察浮漂的动静。一般浮漂晃动的幅度比较大时则表明此时咬钩的鲤鱼个头比较大,因此这时提竿需要猛些,要做到快准狠,中鱼的效果会比较好。

2.鲫鱼。

通常我们钓的最多的就是鲫鱼,主要是因为它好钓且鱼咬钩时浮漂的浮相好观察判断,鲫鱼在咬钩时的动静一般会大些。一般会有如下两种情况:当浮漂下降的幅度相对大时表明有狡猾的鱼上钩了,但当浮漂很猛地向上挺时,则表明有生口鱼上钩了。当我们看到浮漂出现竖立或者斜立时,则表明鱼将钓饵吸进嘴里了,这时我们就可以马上提竿了。

3.鲶鱼。

此款鱼身体比较灵活,也喜欢吃肉食食物,它们有很大的力气和劲头,因此它们在咬饵时会很用力,所以当我们在钓它时记得拿上摘钩器避免伤到手。

4.草鱼。

这种鱼在吃饵时动作比较轻,当我们意识到到鱼钩有动静的时候不用着急去马上提竿,因为急着去提竿很容易使鱼钩还没刺刺牢固,最终出现跑鱼现象,因此看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稍微等一下,当浮漂持续向下沉时便是鱼咬钩后最佳的提竿时刻。钓草鱼时发现浮漂开始移动,则表明有大个头的草鱼在吃饵,这时也可以提竿。一般在天然的鱼塘或者小型水库里会有很多草鱼,各位在选择钓鱼的地点时可以选择这种地方。

5.鲢鳙。

钓此款鱼时,发现浮漂突然连续地晃动,鱼竿也有被拉动的痕迹的时候,通常是有鱼上钩了。

在钓鱼时除了依靠自己的钓鱼技术,还需要保持钓鱼环境的安静,因为鱼的警惕性一般比较高,有一点其他的声音很容易惊吓到鱼,从而会没有鱼在此处活动,那么就算你的技术多高超,准备的多充分,也是钓不到鱼的。

另外在观察浮漂的时候,如果在不同的水区,鱼上钩时反映到浮漂上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当在水不较充足的水库钓鱼时,这里的鱼吃食的速度会相对慢些,而浮漂动静就会比较缓慢且低,这时我们的提竿操作也应该慢些;但如果在水不充足的水区,这里的鱼吃食一般会比较急促,浮漂的晃动会比较快且高,这时提竿就应该快些;还有就是当在流动的水区钓鱼时,如果看到浮漂沉底便就可提竿了。

由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正确辨识浮相也是具有一定技巧的,只要我们可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它,钓中鱼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如果有的钓友在辨识浮相上有所不足,可以参考一下上面所说的,希望大家都可以钓到让自己满意的鱼。

不同对象鱼吃饵的反应与浮漂选择


在很多钓友眼中,钓场就和战场一样,垂钓者要和所要钓的鱼儿斗智斗勇才能获得想要达到的垂钓结果。垂钓是一种非常讲究技巧和经验的运动,垂钓者要在不断的垂钓过程中总结经验、学习技巧,才能体会到垂钓带来的成就感。

尤其是在秋季垂钓,因为对象鱼受水温的影响,觅食欲望与活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时更需要钓友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秋季垂钓应该根据对象鱼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垂钓方法,尤其是在与的吃钩动作与浮漂反应上更加重要。而且,还要根据对象鱼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浮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钓前准备和垂钓时技巧的应用。

一、鱼的吃饵方式和过程

虽然对象鱼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它们在吃饵的方式和过程上基本是相同的,首先是进行试探,每一种鱼在吃饵之前都会有一个试探的动作,因为鱼在进食时是比较谨慎的,它发现食物时会先游近食物,然后用身体的部位去碰触食物,例如拿尾巴扫、用鱼鳍碰等,直到试探没有异常才会进行下一步。在进行试探后,鱼儿还会用嘴去触碰食物,这一动作是为了感知食物的软硬和味道,看是否适合自己食用。接下来的动作可以称为品尝,用嘴半含食物,反复品尝。如果上面这些步骤中都没有出现问题,鱼儿才会进行最后的吞饵,如果鱼儿发现没有危险,味道也符合口味,它就会大口吞食,这也是钓友提竿的最佳机会。

二、不同对象鱼的吃钩反应与浮漂选择

1、鲫鱼

鲫鱼属于典型的底层鱼,在通常情况下鲫鱼会在水底觅食。鲫鱼的吃饵动作比较轻,而且鲫鱼属于进食比较谨慎的鱼种。它在发现饵料后会先用身体蹭饵,或者是用鱼尾扫过饵料,进行反复的试探后才会尝试吃饵。鲫鱼吃饵时会借助水流将饵料顺势吸入口中,然后有抬头的动作。鲫鱼的这一吃饵过程表现在浮漂的动作上就是先轻点几下,然后再向上抬起,这时垂钓者要果断抬竿。

因为鲫鱼吃饵一般都为轻口,所以垂钓鲫鱼浮漂最好选用3-4号的孔雀翎或巴尔杉木材质的实心尾漂最好,这种漂浮力适中,正好与微口鱼相配,又能正确反映出鱼讯。

2、鲤鱼

鲤鱼的吃饵习惯和动作与鲫鱼有很大区别,鲤鱼喜欢在水底拱泥寻找食物,而且鲤鱼的吃食非常凶猛,只要食物的口味对它有吸引力就会一口吞下,然后拖着食物游走。鲤鱼的吃饵表现在浮漂的动作上是先微微点动几下,然后快速将浮漂拉入水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漂现象。不过,有时鲤鱼吃饵的浮漂点动不是很明显,垂钓者只会留意到黑漂的情况或者是浮漂出现打转得到情况。这时都是提竿中鱼的好时机。

3、草鱼

草鱼属于中下层鱼,它在水中的游动速度比较快,而且见到食物后吞食得到动作也比较干脆凶猛,属于见到食物就吞的类型。草鱼吃饵时动作比较突然,将饵吞入口中后会马上游走,在游动的过程中继续吃饵。与其他鱼种比较起来,草鱼吃饵的动作大、速度快,表现在浮漂上就是突然出现黑漂的情况。这时钓友需要马上提竿。

4、鲢鳙

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它与其他鱼类或吞或咬的吃饵方式不同,它是张大嘴吸吮,连水带食一起喝入口中。鲢鳙的这种吃饵方式在水面的浮漂反应是迅速下沉。垂钓鲢鳙时可以选择芦苇材质的浮漂,浮漂的价格不需要太贵,可根据钓灵还是钓钝来调整浮漂的粗细。

如何看漂相判断吃饵对象鱼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钓鱼年限长了之后,很多钓鱼人都能在抬竿中鱼的那一瞬间,就马上判断出中钩的是什么鱼,根据多年钓鱼的经验再总结,就要学会从漂相上判断是什么鱼在吃饵,从而做到抬竿刺鱼力度到位,中鱼后溜鱼方法正确,少跑鱼,多收获。

鱼的种类不同,摄食习惯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能从漂的反应上分辨出来。鱼摄食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如水温、水中含氧量、水的肥瘦,都导致鱼摄食情况的变化,反应在漂上就有所不同。即使是上述条件都相同,水的深浅不一,垂钓的方法不同,漂的反应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既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又掌握了鱼在特殊条件下摄食的各种变化规律,那么只要鱼咬钩碰动漂子,就能从漂的变化中将它们认出来。当然如果钩上的饵是青草,那么只要有鱼吃就一定是草鱼,因为除了草鱼别的鱼一般都不吃草。

1、草鱼吃饵的漂相

草鱼咬钩的情况是随着垂钓的方法不同、使用钓饵以及水温的不同等而有所不同。在水温合适、水中含氧充足时,草鱼会显出十足的拉力,动作突然,经常是在事前毫无动静,突然将漂拉黑,紧跟着冲撞拽线。用草和钓浮大都是这种表现。水温稍低,又是底钓,它可能表现为咬钩轻,且不拉黑漂,而且只在一二目间升降起伏。若在深秋,水温进一步降低,草鱼咬钩还会含饵不动。表现为漂子悄然上升了一目,并停在那里不动,常被误以为是小鱼将钩拖到草叶上,将漂子托住;往往造成我们提竿太轻,未能将鱼钩牢,使它逃脱。因此,提竿时不论有鱼无鱼,均应先有一个抖腕动作(有这经历的请文后举手)。

2、鲢鳙就饵的漂相

用海竿在水库钓鲢鳙,不管多大的漂就是黑漂,要不就是拖着漂跑,这个只管用力提竿,一个字:中。用手竿垂钓鲢鳙时,因为鲢鳙进食都是喝,在吸吐钓饵的过程中,漂马上反映出来就是有规律的上下升降,钓手见漂动就要提竿,也有钩子钩住嘴了跑的,在漂上反映的就是黑漂或是漂倒了。

3、鲫鱼就饵的漂相

鲫鱼属底层鱼,也是在水底觅食,见到钓饵,先拱后嘬,将它吸入口中,随即抬头,水面漂子的表现就是先点几下,而后被托起来,这就是鲫鱼咬钩最典型表现。鲫鱼咬钩送漂都是这种表现,只是水温低时,送漂稍显乏力。如竞技钓鲫,采用悬坠长脑线,由于脑线长,鲫鱼咬钩上抬时,其力量先传到脑线上,钩虽上提了,但脑线来不及上升,使长脑线成U字形,托饵的力量反而变为拉漂的力量,所以用台钓法钓鲫鱼,一般会出现黑漂。如果用悬坠,但脑线短,鲫鱼咬钩抬头,又可能出现送漂。

4、鲤鱼就饵的漂相

鲤鱼咬钩拉漂显得稳重有力,大多数是拉黑漂。鲤鱼由于个体大,有力量,咬钩后在漂子的反应上是先微微点动几下,随即就拉漂入水。还可能是漂子在水面做横向移动,如果能在黑漂和走漂时提竿,十拿九稳中鱼。有时候属底栖性的鲤鱼可能循温追食游到水的中上层来吃甜就可能出现快速有力大送漂。

最后,小杂鱼闹漂,这个就说不清楚了,反正只要你想的得到就做的出,基本形态是跳舞。而且我一直没有办法搞定小鱼闹窝这一问题,网上各种方法很多,我试了一些,都基本效果不好。现在我是从心理上来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小鱼为大鱼充当先锋,当大鱼见到小鱼在摄食时,它会立即过来抢食。小鱼突然不闹了,大鱼就来了。

常见对象鱼的生活习性及用饵技巧


我国淡水水域主要鱼种基本上以草、鲤、鲫、鲢、鳙、鳊鱼居多,也是淡水钓的主要对象鱼。若是想要垂钓成绩好,那么了解这些常见对象鱼的生活习性很重要,只要了解了我们的对手,我们才能百战不殆。

草鱼:

生活的水域比较广泛,上、中、下层水域都有他们的身影。食性也比较广泛,荤素兼食。

荤腥食物主要包括:蚯蚓、螺丝肉、昆虫、动物肉丁等等;素类食物主要有:芦苇、青草、菜叶、植物果实(米、麦、谷物)以及他们的粉碎混合物(商品饵料)。

鲤鱼:

生活在底层水域。食性也比较广泛,荤素兼食。

荤腥食物主要包括:蚯蚓、螺丝肉、红虫团,等等;素类食物主要有:植物果实(米、麦、谷物)以及他们的粉碎混合物(商品饵料)面团、面包、米糠、麦麸等。

鲫鱼:

生活水域比较广泛,上、中、下层水域都有他们的足迹。荤素兼食。

荤腥食物主要包括:蚯蚓、红虫,等等;素类食物主要有:植物果实(米、麦、谷物)以及他们的粉碎混合物(商品饵料),黄豆面与其它面混合以蛋青调制的面团、米糠、麦麸等。

鲢、鳙鱼:

生活水域主要以中、上层为主。下层如有可口的食物也可以追逐到下层水域。

食性以微生物类浮游生物,植物发酵、腐败后产生的酸、臭类为主:如玉米面发酵后、臭鸡蛋、臭豆腐乳等混合物。

鳊鱼:

生活水域以中、上层为主。荤素兼食。

荤腥食物主要包括:蚯蚓、红虫,昆虫等等;素类食物主要有:植物果实(米、麦、谷物)以及他们的粉碎混合物(商品饵料),面团、米糠、麦麸等。

几种常见路亚对象鱼的攻击水层分析


说起路亚,很多钓友都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渔具,用什么样的拟饵去对付目标鱼,但是有一点却很容易被钓友们忽略,那就是路亚对象鱼时,攻击水层也很重要。知不知道鱼儿们藏身何处,这对渔获的收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常见几种路亚对象鱼的攻击水层,希望对钓友们能带来一些帮助。

一、黑鱼(中、底层或在有水草区空隙的下面)

在自然的河沟、河汊、湿地(陈年老塘)找大片大片的水草区域,越是水草越多的地方,是黑鱼聚集的地点,一般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有两条黑鱼(一雌一雄),这就是它们的领地。没有水草的水域,要找有障碍物区域的范围作标点。

二、大嘴鲈鱼(底层、中层,水面攻击,全泳层都有攻击)

进水口(小的流水口)、山崖边、乱石区、障碍区、水草区、树(柱)桩周围、桥墩周围、暗处区域都是鲈鱼藏身、觅食的好地方。

任何拟饵,鲈鱼是不会拒绝的,野外的水域里的鲈鱼,最好还是用:胡须佬、软虫;其次用:摇滚小胖子、各种米诺、颤音VIB。野外水域里的鲈鱼还是在水的中下层及底层。

标点要选准确,收线要慢,有时还要稍作停顿,也要间断性的挑逗。

鲈鱼会跳出水面乱跳(水上芭蕾),就是所谓的洗腮,鲈鱼一旦老在水面上乱跳,最容易跑掉,这是要快速把杆头压到水下,不让鲈鱼在水面上乱跳的机会,待鲈鱼不跳时,杆头朝下快速收线。

三、翘嘴(中、上层,水面攻击)

白天翘嘴都在水下12米处,离岸最少有50米及以外,有条件船钓的话,要尽量声音轻,慢慢靠近,降低身体隐蔽,拟饵入水要轻,不要惊动翘嘴,身穿颜色暗深一些的衣服。

四、鱖鱼(底层或离底)

水草区、障碍区边缘选择标点,乱石区中心或边缘选标点,白天一般在水深1.5米及以下,夜晚离岸边只有2米左右(不超过5米),水库大坝边(山石边)有乱石的区域为最佳标点。走路要轻些,更不要大声说话,不能惊动鱼,否则,鱼被惊吓,游走了。夜晚路亚,鱖鱼有时也会追到上层进行攻击。

五、鲶鱼(底层)

老河道下口处(陈年老塘)水面有脏物的水域,水下污泥、砂泥多及水草、障碍物多的水域,是鯰(鯰)鱼聚集的地方。

六、红鮊(红稍子)(中层或离底)

大水面的水库,进水、放水口区域,大坝区域、光水区域都是红鮊光顾的区域,一般在水的中层,在一处碰到就是一群,拟饵入水声要小,不要大声把鱼群惊吓跑。距岸边在3040米或5060米的范围。

七、鱤鱼(中、上层,水面攻击)

与翘嘴的习性差不多,喜欢在光水面追逐小鱼,距岸边基本在6080米,有时甚至在100米以外,速度快,凶猛,水中的老虎,攻击力大,路亚鱤鱼最好要用2.42.7米的M或MH调性的杆子,1220克水面系的或潜水在0.52米深的拟饵,抛的远,中鱼率就高。

要抛到水面上有小鱼乱窜的前面或左右,中速收线,有攻击时要用力扬杆,中鱼后快速收线。

针对不同季节和对象鱼选择子线的技巧


从季节角度来说,冬季钓鲫一般使用小钩细线,子线可小到0.4号(0.10mm),主线0.6号(0.128mm)。这套组合对于瓜子鲫(10-20克) 有足够的灵敏度,对于100克以下的鲫鱼可以直接提出水面,对于200克以上的鲫鱼应当使用抄网,既可以防止跑鱼,又能保护子线。所谓的小钩也不宜过小, 但钩条一定要细。

清明前后,浅水区温度先上升,鲤鱼、鲫鱼开始成群向浅水区觅食,此时鱼钩可换成钩条稍粗,钓门宽的,2-4号均可,脑线也可加大到0.6号 (0.128mm),主线1.2号(0.185mm)。这套组合在鱼塘中可对付有1000克以下鲤鱼的混养塘,若是在水库中就不保险了,可把子线加大到 0。7号-1.0号(0.1382mm-0.165mm),必要时可使用手绳以备大鱼上钩。到了夏秋季,上大鱼的概率增大,鱼的力量也更大,子线可用到 1.2号(0.185mm)。

以上所述只是不同季节中使用子线线径的大体轮廓。具体到对象鱼的鱼情还有不同。钓小鱼时子线可短些(不宜短于10cm),钓大鱼子线可长些;鱼密度大 时可用短脑线,鱼密度小时可用长些的;钓点水浅,子线可短,钓点水深,子线应长,尤其注意当钓点水深超过3m时,子线可加长到40-50cm,还要加大线 径。

钓密度大的单一品种对象鱼时,需要保证一定的上鱼速度,对于200克以下的小型鱼,如:成群的鲫、鳊、鲂、鱼餐鲦等,子线的使用应侧重于灵敏度。对于 500克以上的,子线使用应偏安全,尽量减少遛鱼时间。有一次,我和两位钓友在济南市郊的青羊峪水库垂钓,诱来一群2000克左右的花白鲢。我们开始频频 中鱼,但不多久我准备的四套子线都被撮断了,其中包括两套1.5号(0.205mm)的。无奈,我临时加绑了一套2.5号(0.26mm)的(与主线相 同),一直撑到下午,获鱼20余千克。但即便子线用到2.5号(0.26mm)当时的浮漂动作依旧很明显。显然,若当时过分的追求灵敏度,鱼获量便没有保 证了。

此外,在选择子线时,应选用柔性好、耐磨性好、低记忆性线,这样的线会使浮漂动作明显;选择伸缩性好的,可加强子线的自我保护。

了解对象鱼的生活习性才能更加有效地上鱼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其实钓鱼就像打仗一样,你要先知道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才能针对它的喜好和习惯对症下药,去选择合适的钓鱼用具和饵料窝料等。但其实有很多钓鱼人是不太了解鱼的,只知道挂钩甩竿等上鱼,根本就不知道不同的鱼喜欢吃些什么、它们是怎么吃饵的,这样其实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鱼情好的时候就能上鱼,但其实这样会损失了很多本来可以钓上来的鱼的。那么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地了解一下鱼的生理和摄食特征。

一、生理特征

水中的鱼种类非常多,长相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鱼都是靠鱼鳃呼吸的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它们依靠内耳和侧线分辨水中的不同动静,尤其对水中的低频声音敏感,同事还帮助它们辨别方位!鱼线在鱼的身体两侧,鱼群主要依靠它们感受周边的震动、形态跟气味。无论是野钓、台钓还是竞技钓,钓友的鱼饵入水后,鱼群身体两侧的鱼线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钓友,尤其是新手需要懂的第一点鱼的生活习性就是这个。

鱼生活在水中时,它们发出的信号比较少且简单,多是生活所需的恐惧、吃食、交尾等信号。所以,野钓的时候,特别是抛诱饵窝料的时候,钓友不要发出很大动静,不然就会惊扰钓点中的它们,这也是钓友们要牢记的鱼的生活习性之一。

二、摄食特征

鱼的进食方式是由它们的身体构造决定的。野生水域的鱼往往属于很多不同鱼种,由于身体构造的差距,有的鱼长有利齿,有的鱼没有牙齿,有些鱼的牙齿长在咽部,它们的进食方式大不一样。常见的进食方式主要有滤食、捕食和咽部咬嚼这几种。

1.滤食

滤食是鱼的一种常见的吃食方式,具体表现为鱼在进食的时候,不会将食物直接吞进去再咀嚼,要不像鸟类直接用嘴啄食,它们是将嘴巴张开去吸食鱼饵。等它们发现食物后,它们张开鱼鳃,然后借助嘴巴的力量将其流进嘴中。当食物进入嘴巴后,它们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意识到嘴中有鱼钩的时候,它们便轻轻抬头以减少痛感,并想趁机吐饵脱钩。此时,钓点上的浮漂就由垂直变的倾斜或者向上顶,钓友这时候可以提竿遛鱼。

2.捕食

捕食是三种进食方式中最凶猛的一种。捕食的行为主要是一些长有锋利牙齿的鱼种的摄食方式,比如鱤鱼、鳜鱼、狗鱼、白鲳跟乌鳢等等。它们寻找食物的时候一般躲在隐秘的地方,直到发现食物,它们会长大嘴巴去吞食。钓这些鱼的时候,钓友一定要找准钓点。

3.咽部咬嚼

与一般所以为的不同,青鱼、黄颡鱼是有牙齿的,虽然不像其他肉食性鱼种那么锋利,但却足以将硬壳类的钓饵嚼碎。钓青鱼常用的钓饵有螺蛳、蚌、蚬等有壳的小动物。这类鱼在吃食物的时候,先将嘴巴张大,然后将食物跟水一起吞下,然后把水从鳃过滤出来,最后留下了食物。所以,钓友在钓青鱼的时候要根据这种鱼的生活习性下饵。

大家应该都明白,鱼群的种类不一样,它们活动的水域也大不相同。比方说,鲢鱼、鲌鱼、鳙鱼,它们常常在水的上层寻找食物,草鱼、鳊鱼多在中层;鲫鱼、鲤鱼、青鱼多大底层找食,大家在钓青鱼、草鱼、鲫鱼等鱼种的时候要找好水层,不然会没有收获。

可见,鱼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钓友们作钓的方式。

2020秋季制作不同味型饵料钓对象鱼


一场秋雨一场凉的秋季要来啦,钓鱼人作钓的区域和鱼种也随着适宜的温度渐渐增加。秋季应该如何钓不同的鱼种呢?选位和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饵料味型也是关键之一。如何准确和饵、找好对象鱼偏好的味型,是钓鱼人下竿前重要的步骤。

一、蚯蚓拌鱼饵钓鲫鱼

钓鱼人都知道蚯蚓是钓鲫鱼的万能饵,但钓鱼过程中,有时就不那么灵。所以可在钓鱼前准备好蚯蚓,每次取出3-5条,把每条切断成两节,蚯蚓因为受到疼痛刺激,身体会分泌出一种特殊味道的液体,这种液体在水中穿透力很强,是诱鱼的关键。再把切好的蚯蚓放置在浅底平坦的饵盒上,把干饵与被切断的蚯蚓混合,蚯蚓在其中蠕动,周身沾满饵料,然后装钩下钓。这种方法,蚯蚓既好穿钩,又易诱鱼上钩,还能做到使蚯蚓身上沾满的饵料在下水后脱落为诱饵。用这种方法钓鲫鱼上钩率较高。

二、草、鲤鱼饵巧自制

用封闭的塑料袋装上鸡、鸭、鱼混合饲料(系麦麸、米糠、玉米粉),倒入一瓶啤酒,再用0.5%的食盐拌和均匀后密封发酵或用廖糟或米酒药5粒磨成粉,撒入饲料中再加适当的水搅拌后密封发酵。使用时,须用作钓池塘或水库的水加适当的面粉搅拌,以能捏成团为度。然后装钩即可使用!

三、如何制作麝香鲤鱼饵

用干小麦和即将成熟未收浆的嫩小麦粒100克、麝香10克、酒250克。干小麦浸泡冷水一天后捞取,再放入铁或铝锅内煮,使麦粒裂开为止,捞起晾干水分装瓶。嫩小麦在收割前将麦穗剥去麦壳,把它装入小口径瓶内,再用麝香装入酒瓶浸泡15-30天泡出气温浓烈的麝香酒,后倒入装小麦的瓶内浸泡7天即可使用。一般适用手竿钓鲤鱼,挂钩时可挂1-3粒小麦下钩。下钩时轻放轻提效果不错!

传统星漂钓常见对象鱼的不同漂相


传统钓和台钓在线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漂和坠上,台钓立漂悬坠,调钓较灵,主钓顿口,抓的是入口的第一信号。

传统钓钩坠到底,星漂间一般有两三公分的间距,调钓较钝,轻微的钩坠位移在星漂上表现不明显(朝天钩和星漂调悬坠也不例外),抓的不是入口的第一信号,大多是鱼含住钩饵后游走或抬头的第二信号。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判断星漂漂像有很大帮助。

鱼吃饵后在浮漂上的表现,与不同鱼种的习性和食性有很大关系,下面结合本地野钓中的常见鱼种简单加以分析。

一、鲤鱼

鲤鱼是典型底栖鱼种,在河底拱食,吃食后不抬头,贴河底游走,所以钓鲤基本都是黑漂,漂像缓慢沉稳有力,多为鲤鱼吃口。

二、草鱼

草鱼为中上层鱼种,底钓草鱼漂像大多为黑漂,也有少数送漂。这取决于草鱼吃食的后续动作,游走即黑漂,抬头往上即送漂。

三、青鱼

青鱼体型大,食性杂,荤素皆喜,多栖身于深远处的底层水域,喜静,易受惊,钓青靠守,漂像为有力的黑漂,基本没有送漂。

四、鳊鱼

鳊鱼和草鱼习性和食性相近,也是半水鱼种。鳊鱼吃食力度较小,后续动作抬头,所以钓底常见送漂,钓离底或半水时,黑漂、送漂和接钩星漂停顿不下沉都有。

五、鲫鱼

传统钓鲫鱼多为底钓,90%以上为送漂,黑漂是抢食或挂死口后挣扎的漂像。钓鲫鱼送漂由鲫鱼吃食抬头的习性决定,钩坠向上位移,表现在星漂上就是缓慢的送漂。

六、翘嘴

本地传统钓遇到翘嘴的机会很少,钓底更少,多为引逗过程中在水体中上层接钩,漂像常见黑漂或停顿不下沉。翘嘴成群,钓到一条,附近肯定有翘嘴群,可刻意提升引逗的高度和频率,诱鱼上钩。

七、黄颡

典型的底栖肉食鱼种,黑漂,没有其它。

八、鲶鱼

和黄颡习性、食性相近,也是黑漂。

九、黑鱼

传统钓黑鱼,除了专钓黑的墩钓和手线外,一般都是意外碰上的。黑鱼咬钩也是黑漂为多,少数为接钩吃饵,星漂全浮于水面不下沉,此时可见水下有数粒气泡冒上来,这种情况,就是黑鱼已经吃死钩了。

十、白条

野钓最常见的中上层闹钩杂鱼,荤素不忌,打窝后总是第一个进窝,漂像乱,钩饵入水即抢食,黑漂、送漂、托漂都有,白条闹窝,钩子很难正常到底。

十一、鲦鱼(小罗汉)

中下层闹钩杂鱼,喜食荤饵,与白条一样,集群抢食。鲦鱼口小,漂像大多为夸张的黑漂、拖漂,空钩率高,与白条、鳑鮍并列三大杂鱼。

十二、鳑鲏

微缩版的鳊鱼,沉底鱼种,与鳊鱼一样,吃食后抬头向上游,所以漂像表现也大多是送漂。鳑鮍口小,钩稍大点就吃不进去,作钓过程中如果老是送漂不上鱼,多数是鳑鮍闹钩。

十三、棒花(痴古呆子)

听名字就知道,这鱼傻。棒花是冬钓经常遇到的杂鱼鱼种,抗寒能力强,即使白条、鲦鱼都不吃食了,棒花照样开口。

棒花是底层鱼种,吃口轻,少见大幅黑漂,漂像上多为一粒两粒浮子的来去,此鱼性梗直,咬上即不松口,虽体型较小,但味美肉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十四、虾虎(老太婆)

也是常见底层杂鱼,小指长短,头大身小嘴大,喜食荤饵虫饵,咬钩后大多原位不动,星漂上几乎没有任何反应。此鱼性贪,即使是与它体长差不多的蚯蚓,也照吃不误,经常可见蚯蚓头含在嘴里,尾子已经漏出鳃外面了。

十五、甲鱼

俺经常钓到甲鱼,扫黄时用青蚯蚓碰到过,用猪肝放手线也弄上来不少。甲鱼吃钩多为上下点漂,或缓慢平移,此时提竿,不是钩在嘴里,就是挂住裙边、脚蹼,十拿九稳。

咱们从体型可以大致看出各种鱼类吃钩后的漂像,鲫、鳊、鰟鮍等体侧扁,鱼嘴位于身体中间部位,必须低头才能到河底吃食,然后抬头,保持身体平衡,此时鱼含钩饵抬头,钩坠向上位移,肯定是送漂。

针对不同水层的海鱼,钓点该怎么选?


不同水层的海鱼,有不同喜爱栖息的海底地形,区别大致如下:

(一)近地层鱼类

近底层鱼类,例如:六线鱼、许氏平鲇、黑鲷,鲈鱼,它们反应敏捷,擅长对弱小目标发动突然袭击,因此要求栖息地要有障碍物,以便于其掩藏行踪。

而有障碍物的海域具体如:多深沟、多暗礁的地形,还有在河流入海口所形成的咸淡水交汇区、海底暗礁犬牙交错的浅海内湾、大型礁群并接堰泥沙滩涂地带、潮间带海藻稀疏的碎石滩、滩涂养殖引排水涵泂、码头堤坝根部和航道口等。

这些地形越“脏、乱、差”,就越好,因为这里海流缓缓流经,附着海洋生物丰足,弱小的饵鱼必然云集于此,所以这里是鱼群栖息觅食的“洞天福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泥沙质海床,少有近底层鱼类,即便有个体海鱼,也小得可怜。

(二)中上层鱼

中上层鱼类对海床地质要求相对宽松些,只要水质洁净,水位深度达标,就会有它们的身影。尤其是鲐鱼和小鳞鱖对这类水域情有独钟,经常集结成群在此生活。

有所不同的是,鲐鱼是洄游规律和洄游季节十分明显的鱼类,而小鳞则更加机敏,对气象条件变化反应十分及时。如果栖息海区将要变天,那么它们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此,钓手选择钓场钓点不但要看季节,还要看主钓鱼种的栖息习惯,当然,水质标准、气象条件、潮汐规律也不容忽视。

7种对象鱼的鱼星辨别技巧


鱼星是观察鱼类在水下摄食情况的凭据。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学会识别鱼星,对垂钓是大有裨益的。

虽然好多钓鱼人都很清楚,在诸多的选钓点参考因素中,鱼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没有经验的钓鱼人,往往会把地星与鱼星相混淆,造成失误。为了让各位对鱼星多一些了解,在钓鱼的时候能更准确地挑选出合理的钓点来,今天小编就来给各位分享一些辨识鱼星的基本技能。

一、要想迅速辨别鱼星,需要先弄清楚鱼星是怎样形成的

鱼儿在水里运动的时候,总是会时不时张开嘴的。这个张开嘴巴的动作,是会致使一部分二氧化碳出现的。这些二氧化碳会从水体表面冒出来,慢慢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粘性的气泡。这些气泡,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鱼星。好多钓技精湛的钓者,都有一项令人艳羡的本领。这项本领就是,他们能仅仅根据鱼星的大小多少以及形体状态,就能把鱼儿的个头和种类判断出来。

我们知道,鱼儿的呼吸其实是通过自身的口腔部位完成的,几乎和鼻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当鱼儿的口腔不停地吸水的时候,鱼儿的呼吸就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了。等到水流经过鱼儿的腮孔部位并逐渐排出来的时候,鱼鳃里边会进行一个简单的碳与氧之间的更换。此时,鱼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如何快速辨别不同鱼种的鱼星

单单知道鱼星的形成原理,并不足以让钓者达到准确根据鱼星判断出鱼情的境界。所以,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不同鱼种的鱼星特征。

第一是鲤鱼

在正常的情况下,鲤鱼产生的鱼星往往都是比较集中的。而且,鲤鱼的鱼星几乎都比较大。密度小的时候,通常会有十几个,密度大的时候,可以达到五十多个。鱼星之间的形状都很相似,至于大小嘛,是和鱼儿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的。鱼的个头大,鱼星就大一些;鱼的个头小,鱼星就小一些。

第二是鲫鱼

鲫鱼的鱼星一般都不会很多,通常都会有两个。且这两个鱼星的大小并不相同,往往都会有一个偏大一个偏小的情况出现。

第三是草鱼

草鱼的体型较大,草鱼的鱼星个头也不小。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草鱼的鱼星都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的。好多时候,鱼星的直径都能达到五厘米。若是在观察鱼星的时候钓者发现有好几十个这样的鱼星,则很有可能有成群的草鱼在活动。

第四是鲢鱼和鳙鱼

在很多时候,鲢鱼或者鳙鱼制造出来的鱼星大小往往是不怎么均匀的。大的那些可能达到乒乓球那么大,而小的那些则会特别小。如果在没有起风也没有水浪的情况下,发现水体表面上有一层明显的沫星的话,则很有可能表示已然有鲢鱼或者鳙鱼进入到了窝点之中。

第五是青鱼

青鱼作为一种个头较大的鱼种,也是钓者喜欢钓的一种鱼。这种鱼制造出来的鱼星,往往是比较零碎的。而且,这些零碎的鱼星的位置是会时不时变化的。有些细心地钓友玩闹着将其称为碎星。

第六是鳊鱼

鳊鱼在水域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高的,所以了解鳊鱼的鱼星特征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正常情况下,鳊鱼的鱼星出现的时候个数不会太多,而且鱼星和鱼星之间是会有两秒左右的间隔的。

以上这些技巧,都是对我们识别鱼星有一定的帮助的,希望能加快各位学习识别鱼星技能的步伐。

传统钓法排钓活水混合鱼的5大技巧


排钓是传统钓法的一种,适合于江河湖泊等大型水面。排钓也叫排子钓,排子用竹子做成,用于绕线和固定线组。所谓排钓,就是在一根较长的主线上每隔一段距离绑一根子线及钩坠,再在钩子上挂好饵料,横排在溪、河、库、塘等水体的进、出水口中钓鱼的方式。这是一种奇特的钓法,可以同时钓获鲫鱼、鲤鱼、鳊鱼、鲶鱼、翘嘴等多种鱼类。时间证明,这种钓法的效果极佳,而且经常会给钓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钓组

排钓钓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牢固耐用,及主线要粗一些。钓者可选用6号优质尼龙线来充当主线,每根主线的长度在3-5米。在主线上每隔30厘米就要绑上一根子线,子线可用多股棉纶线来充当。钓组中的子线有长有短,长子线的长度在25-35厘米,短子线的长度约为16厘米。每根子线上各拴一枚8-12号的长柄倒刺袖钩,每枚钩子上方再配一颗20克重的铅坠。这样每条主线上可以绑8-12根子线,在施钓时可以根据水面的宽窄进行调整。

我们在排钓活水混合鱼时无需使用钓竿,也不需要挂浮标和铃铛,但要在主线两端各立一根木棍或竹竿(底端削尖)作为插柱。我们可以将主线的两端固定在插柱上,再将插柱插入钓点的水底即可。

因为排钓钓组的主线很长,子线较多,所以很容易缠线。为了方便携带及使用,我们可以将旧塑料拖鞋底切成长方形的塑料板,再将子线依次缠绕在上面。这样,每块塑料板可以收纳一副钓组,我们可以做出10副不同规格的排钩钓组备用。

二、钓时

排钓活水混合鱼的时机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冬两季天气寒冷,鱼儿不愿游动觅食,此时在活水中下排钩很难钓到鱼;每年的夏、秋两季,即从5月立夏到10月霜降这段时间里,赣南地区的气温一般都在15℃-34℃,我们选择24-32℃的时段出钓则要为有利。

赣南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溪、河的水位会在雨季上涨,在雨过天晴之后又下降。当溪、河退水之后,早、晚两个时段都可以下排钩施钓,特别是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且东风1-2级的天气,只要气温适宜,我们随时可以在活水中下排钩钓混合鱼。

三、钓饵

由于排钩钓组中的钩子数目较多,我们在施钓时不能只使用单一的钓饵,而是要搭配使用多种光谱性能强的荤、素钓饵。荤饵可以选用蚯蚓、蛆虫、菜虫、蝗虫,面包虫等虫饵,素饵可以选用丁香药酒浸泡过的熟玉米粒、枸杞子、铁线青草及方块豆饼等饵料。这样的荤饵既有浓腥的气味和鲜活的特性,素饵具有芳香的气味和良好的附钩性,在水中能够呈现出比较自然的状态。这些饵料挂在钩子上不易脱落,而且在活水中可留存多时。混合鱼在索饵时可以各取所需,极大地提高了中鱼率。

排钩钓组的装饵方法很讲究技巧,因为饵料装钩之后,通常要在水中放置较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将钓饵挂牢。例如将蚯蚓装钩时,由于钓组中的钩型较大,我们可以先用一条较小的蚯蚓包住钩柄,再用一条较大的蚯蚓包住钩底和钩尖。挂蚯蚓时切忌露出钩尖,也不可留出太长,否则鱼儿会只吸食蚯蚓而不咬钩。在装铁线青草这样的素饵时,不能只用线将几根草茎扎在钩子上,而是要将草茎一根一根地从钩尖穿过,然后再扎成一团,同时使草叶朝下。这样就算有草鱼摄食,草饵也不会脱落,进而有效提高了中鱼率。在装其他钓饵的时候,我们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使钓饵既能牢固附钩,又能呈现出较为自然的状态。

四、钓点

我认为排钓活水混合鱼时,溪、河、库、塘的回水湾及进、出水口处都是不错的钓点,但要特别注意水位的深浅及水面的宽窄。太深的水层和太宽的水面都不宜防止排钩钓组,我们最好在水深1-2米且水面宽度在3-4米的活水中插放此钓组。一般来讲,水底有岩石或泥沙堆积且岸边水草丛生的活水流域都是不错的钓点。

在插放排钩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安全,切忌在水流湍急、水面过宽且岸边地势陡峭的地方插放排钩;二是找准有鱼的钓点,我个人建议在僻静的回水湾潭的进、出水口处插放排钩,这样可以防止人们走动时发出的声响惊扰到对象鱼。

五、钓法

排钓活水混合鱼的方法与手竿、海竿钓法完全不同,这种钓法很奇特,钓者无需手持钓竿,眼盯浮标,也无需坐在钓位上固定。我在采用这种钓法试钓时,先分别在每根子线上交替挂好荤、素钓饵,再将钓组插放到钓点之中,让钩饵垂入水中。由于钓组中子线的长短各异,所以能兼顾各个水层的对象鱼。

插放好排钩之后,钓者可以自由活动,也可在排钩旁用手施钓,只要在每天造成或傍晚收钩取鱼即可。取鱼之后可重新更换钓位再行施钓。

钓鱼人都知道近水知鱼性这个道理。笔者常年在赣南江畔的活水中排钓混合鱼,每次使用4-6副排钩钓组施钓,在夏季每天都能钓获一些鲫鱼、黄鲶鱼和翘嘴。因为这种钓法十分有趣,而且不会耽误大家用手竿施钓,故在此将这种钓法推广给大家,大家在外出野钓时不妨一试。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判断不同对象鱼的生活水层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怎样判断垂钓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