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底钓鱼技巧。

我不太喜欢转别人的帖子,但是这几天看了达奇老师的一个关于鱼的离底,起浮溜边方面的连续篇,文章写的很好,分析的十分透彻,有极强指导意义,所以就转了过来,希望大家喜欢。由于每天只可以转一个帖子,所以六天后才能转完。

垂钓活动,是人为主导的和关系到另一种生物鱼的活动。人的方面,今天暂不多说,今天主要说说鱼这个我们的玩伴、对手、朋友、猎物的一些情况。自古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对手,才能有对路的应对。

我们常垂钓的鱼是低等的冷血动物。鱼的离底、起浮、溜边,我们总体都可以认为是鱼的本能性、应激性的反应。但是,同一种表象,原因、成因很可能截然不同,正确的发现和认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理智的钓鱼。

针对鱼的成因性应激反应的区别,我主要分为:

不适应水的应激性离底或起浮或溜边;

趋温的离底或起浮、扎浅水;

缺氧的离底或起浮;

受惊的离底或溜边;

鱼体不适(有病)的离底或起浮;

鱼产卵期的溜边、嬉戏、扎浅水。

下边,我就这些方面,简单说一下,并说一下钓鱼人常规应该的应对。

我们首先说

不适应水质(这个水质,看下后边的注解)的起浮(水质应激性离底或溜边)。这和鱼的单纯性趋温、产卵期、受惊性溜边等,还是有条件性区别的(这些,我们后边说)。

不适应水质,有大类两个方面:一个是来鱼不适应新的环境。(饲养水质和现在水质差别较大,甚至路途上一些措施对鱼体造成的伤害,加重鱼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再一个,是水质发生变化,如,消毒、水质改善、污染、等,水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鱼体的不适,出现应激性的离底、起浮、溜边、甚至失漂症、打旋、死鱼、、、

这类原因为主的前提情况,程度因素非常重要。初期或者浅表的不适应水质,我们认为鱼还可以钓,此时鱼容易杂乱洄游、扎容量量高或者水温高的浅水(冷血动物本能)、、、但,鱼还有基本的就饵欲望。这个时候,除了针对性钓点的选择,常规建议不做大窝,控制窝料和饵料的雾化,饵料尽量的轻质并刺激性要少,最好配合降噪和非刺激性适口性帮助的添加剂。

还有一类,就是垂钓水域水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过多的打入地下水(温度低、矿物质含量高、过于清瘦)、错误的消毒、水质错误或者过激调整、大雨或者排放进来污染物、天气原因造成水质短期内恶化、、、等等。这些,只要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都归类为水质的异常变化甚至叫不适宜鱼类生存。

以上程度不算严重的,污染类归为上一条的应对。地下水的问题,特

殊说明一下,情况不算严重的道理上只是水底温度低、硬度大、过于清瘦。白天即使不出太阳上下层温度的反差都很大。此时,鱼往往表皮出不下底(冷水在下,水体的循环相对较慢,短期,冷水层以上,还是适宜鱼类生存的,或者叫短期内,鱼离底和起浮,还能找到适宜的水质)。

这类情况鱼不下底时,垂钓方面:首先远离进水口,可以在远离进水口的一面下竿,甚至向阳面扎边(情况较严重时)。如果下面冷水层不是太厚可选向阳浅水区用短竿。钓法上:鱼的密度够大,可以直接选择钓浮、钓半水;鱼的密度较低,可选用长尾漂、提铅、使饵尽量慢的下底,从而动态诱鱼,创造鱼的截口条件;或拉饵,控制饵料的密度(轻),雾化(不要太快);窝料用雾化偏慢,密度大些的,沉底诱鱼(指向性定点诱鱼,有利于你定点行程垂钓);饵料成分和味道适时可尝试偏点腥;水质过硬,可以尝试果酸类添加剂(如,达奇奇酸香,赤裸裸的广告哈,给剽窃者,创造点难度)程度不严重,水底水温低、水质不适合鱼类栖息,但不能说鱼没有进食欲望,我们所做的就是尽量的引诱,激发鱼的追饵本性,尽量创造合适的就饵环境。

以上几点,水质不适情况严重,如出现了聚集浅浮(有些深度,带着

偏光镜能看见)、浮头(而不是扎浅水)、失漂症(鱼头冲下、打旋)等,是绝不建议下竿的。

放钓鱼(新撒鱼)还有一种常见情况,就是运输过程鱼打养充分、温度偏高、此时即使不适应新环境的鱼,也会出现短期的马上有口情况,但是,短时间,就会陆续停口、没口,起浮。这是常见的,更是许多人容易误解的。

这类情况,是钓鱼人最大的障碍。最缺乏应对性的情况。

注:其实,水质就包括水温、肥瘦、溶氧量等,本文说的水质,是这些典型情况之外的,综合性方面,其成因其实是水的酸碱度、矿物质含量、肥瘦、溶解物、污染物等,对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