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水域的选择。

鲫鱼是钓鱼人都喜欢的一种对象鱼类,那么垂钓鲫鱼应该如何选择钓点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钓鲫鱼的经验技巧,给大家来说一说垂钓鲫鱼的钓点选择要点。

一、根据水温选择钓点

一般来说,水温过高或过低时,鲫鱼多藏深水;水温适宜时,鲫鱼多游弋于浅水。如在春天产卵时节,鲫鱼为了觅食和繁衍后代而游向水草浅水区;在夏季的早、晚,浅水区水温较低,浮游生物多,吸引鲫鱼前来觅食;在下雨时节,由于大气气压低,深水中溶氧量下降,鲫鱼便向溶氧量丰富的浅水游去;入秋以后,水温下降,鲫鱼又游向浅水岸边觅食;冬天,鲫鱼仍有觅食要求,在中午时分,浅水处升温快,宜于鲫鱼活动,于是它们又到浅水区活动,只有了解鲫鱼的活动规律,才便于决定是否选择深水处还是浅水处下钩。

二、根据水情来选择钓点

(1)水的颜色应呈淡黄色、淡绿色或淡褐色。这样颜色的水,水中的浮游生物很多,食物充足,鱼类经常来回游动,说明鱼类较多,可以垂钓。

(2)鲫鱼喜活水,在池塘、湖泊中,若有活水注入,这是鲫鱼最喜涉足之处。很多钓者均偏爱在活水处垂钓。

(3)在涨水时节,水位陡高,水流灌入原来长满杂草的干涸河沟里,这里水势平稳,食物丰富,鲫鱼便不愿离去,此处经常可钓到平时难以钓到的大鲫鱼;涨水时,水流会淹没江河岸边原来长有水草的浅滩,该处也是绝好的钓点。

(4)在河流、池塘的某处,若经常有入淘米、洗菜、洗刷食具,或是靠近猪圈、牲畜圈、厕所处,由于很多饭粒、菜叶、粪便流入水中,浮游生物也大量繁殖,但鲫鱼喜欢的食物很多,故是它们喜欢栖息聚集的场所。

三、根据环境选择钓点

(1)在小河流的凹部,水流平稳,水草较多,浮游生物大量繁衍,是鲫鱼喜欢栖息的场所。

(2)在水底杂物较多的地方,如树桩、石头和挺水植物等,均是好钓点。

(3)小河水流的咽喉部,该处截面骤然变小,是鲫鱼游动的必经之路,必是个好钓点。

(4)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的湾汉处,该处环境幽静,水草较多,是鲫鱼栖息与觅食的好场所,也必是个好钓点。

(5)在水中无障碍物或水草的水域,应寻找水底有沟坎、锅底坑或斜坡的地方,往往是鲫鱼聚集的场所,是钓鲫鱼的好钓点。

(6)在水中水草的缝隙中或是两堆水草的空隙处,是鲫鱼特别喜欢栖息与觅食的场所,在此处下钩,会有意外的收获。

延伸阅读

春夏沿海垂钓的潮汐钓点选择


春夏季节是沿海渔友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当一年一度的谷雨这个节气一过,虽然北方还有谷雨断霜不断霜的说法,但是经过一段持续的高温天气,在水温升到15c以上时,海里的鱼类,尤其是六线鱼,又名黄鱼,为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开始从深海游到浅海的海湾。这一时期,自然成了沿海鱼友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

一、满潮钓边

春末夏初的海湾,由于烈日当头,小鱼虾和其他众多微生物都争先恐后地朝着浅水地带游去。而在满潮,六线鱼,还有其他的海鱼,岂肯放弃一饱口福的良机,成群结对的放弃深水处的礁石和海草区域,在海岸的近前索食。

抓住这一良机,不论是乘船还是站在岸边、堤坝上,用三米或五米多长的手竿垂钓,只要将钓点选准,用305号钩,钩线长20多厘米,采用坠的上下各系一钩的方式,每每挥竿而去,屡屡得鱼而回。但需要提及的是将钩垂到定点后,不要死守一处恭候黄鱼的光临,而要靠手腕或移步的方法,让钓钩上下左右有节奏地起落或移动,诱使黄鱼频频上钩。

当潮水开始退下去,海中有了潮流可见之是,用海竿配旋压式鱼轮,不失时机地把钓钩抛到有海流或有水草的地方,依然会使你有新的收获。

二、半潮钓草、礁

在潮水退却一半或是涨到一半,在岸边钓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最好是乘船,随潮垂钓。一则可以划到海草或藻类生长茂盛的地域,围着藻、草钓。每个地方都是一气钓上三至六条黄鱼后,再转移到新的海草处垂钓。

二则将船划到刚刚被潮漫过或潮水退出来的礁石一侧,特别是因潮水的下落,原淹没于水下的礁石开始显露,浅水之处的黄鱼又一批接一批地游回岩礁间的沟洞处藏身和觅食。

因此,专找礁石林立水色发黑的地方,专找两片大礁石中间的缝隙,专找礁石根处有海藻生长而被遮掩的地方垂钓。还有当潮水刚涨到一半,原在礁石缝隙躲藏的鱼,也开始随着潮水活跃起来,除非不咬钩,咬钩都是大块头。

三、枯潮钓远

到了枯潮之际,一是沿着从岸伸向大海远处的相连结的岩礁,直达潮水退落的最低点,用手竿寻深、寻草、寻礁缝钓;二是向海的远处延伸,直奔海面上呈现条状白带的海流流经的船道和距离岸较近的苔筏养殖区。这些区域在枯潮期是鱼退去的必经之处。加之这一带水深,养殖区的养殖筏上附着泥沙和小生物多,是相对的富饵区,尤其是晚夏时,天气过于炎热,鱼儿有开始由浅水区游向深水区,此时到此垂钓是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

2020秋季垂钓水温低的钓点选择


一、早晚钓近钓浅

在初秋黎明时分或傍晚气温都会比较凉爽,而且近岸的天然饵料较丰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鱼群会离开深水区域游向岸边纳凉以及到浅水区域来寻找食物。这样,每天的上午八点之前和下午的五点以后,钓者用断竿在近岸垂钓效果也不错。

另外,如在闷热的天气里钓鱼,高温湿闷会造成水体缺氧,此时应将钓位钓点选择在离岸较近的浅水区,因为水体越浅含氧量越高,有利于鱼类呼吸,且浅水区天然饵料相对丰富一些,只要垂钓环境安静,像鲫鱼、鲤鱼、草鱼还是乐意到浅水区活动。

二、钓流水

一年四季,流水的含氧量都高于静水区且水温也较低,这是带有规律性的。初秋钓鱼常遇到的两大影响鱼类觅食的因素,一是水体温度高超过了多数鱼类的适应范围,鱼类常会感觉不适;二是闷热天气静水水体容易缺氧,使鱼类感觉憋闷难。

这两点都会造成鱼类觅食量下降,而每年到了雨量充沛的时候,江河、水库、大沟、水渠的上游会向下游注入新水,使部分水体产生水流,流动的水体中由于含氧量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水体上下对流快温差小鱼类会逆流而上觅食,所以,民间有七上八下九归湖之说,这时的鱼类显得异常活跃,食欲旺盛比较好钓。

当然,垂钓流水有它别于静水的要求,要将钓点选择在能站住浮漂的缓流处、进出水口两边或洄水湾处。水体较清要略钓深远一点,水体浑浊的可以钓近浅一些。在浮漂选择、调钓、饵料状态的把握都要与水情合理搭配。

三、钓水草

钓鱼人有一年四季不离草的口头禅,它说明水草钓点的效果一般是较好的。因为茂密的水草区高温时能遮挡强光辐射,鱼群可以躲在水下纳凉,冬季可以在草下避寒,再就是鱼类在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知道食物充饥。所以,一般情况下水草区会成为垂钓者钓位钓点的首选。但是食物都有两面性,高温钓鱼不是任何天气任何时间段都适宜钓水草区的:

1、下雨天不钓草区:常钓鱼的朋友会发现,凡水草区多处于河流、水库的湾角里,这里一般多静水且背风,在高温酷暑时节的下雨天多低气压,由于地处背风风力较小,空气与水体受水草的阻隔,很难快速完成交换散发水体的热量,此时,水草区与明水区会出现明显的温差,鱼类身处其中会感觉憋闷,而明水区相比较来讲,风吹雨打散发热量快含氧量高,水体凉爽鱼类活跃,自然不愿意回到草区了。

2、晚上不能钓草区:大多数人都知道,水草白天在阳光的光合作用下会向水体散发氧气,而晚上则吸收水体里的氧气,这在盛夏初秋季节尤为明显。当晚上水草不再像水体释放氧气反而吸收水中氧气时,水草区内含氧量就会逐步下降;则另一方面,由于水草稠密比明水区散发热量慢,使水体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两方面都会趋势鱼类远离草区。所以,夜钓的朋友选择钓点的时候,建议不要选择水草区。

四、钓下风口

初秋时节垂钓,在影响鱼类觅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含氧量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如果水体的含氧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鱼类的食欲,如果含氧量很低甚至会造成鱼类死亡。 水体含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温度、水体与空气的接触置换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有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水温与含氧量成反比。而在下风口,那里风力会较大甚至水面有波浪,可以加大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提高水体散发热量的速度,风力也会使水体的上下产生对流,调节温差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此时,鱼类的趋氧性会促使其向下风口处游动。

再有一点,风力的作用还能将落入水体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等食物源推向下风口,时鱼类流连忘返,所以,初秋在风力较小闷热天气垂钓,钓下风口比钓上风口效果会明显很多,这些也就是秋钓浪渔谚的原因所在。

春季比较适宜钓鲫鱼的钓点选择


春季野钓的确是一种享受,置身青山旁、绿水畔,仿佛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工作的烦恼,既休闲又有益身心健康。

春季钓鲫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有些技法不一定归纳得全面,多浏览百家的说法不无裨益。下文综合了一些春钓鲫鱼值得参考的做法,不妨一起来看一下,让我们的休闲生活更添乐趣。

一、晴暖钓阳分外惬意

晴暖的春日,在野外的田埂上走一遭都是一种享受,丽日和风更适合垂钓。除了清晨与夜晚水温较低,其它时段基本上都可顺利施钓。

上午九点以后水温上升,朝阳的水域升温更快,有时朝阳的较深处都能下钩,因为鱼在深水区试探着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深浅交界之处是鱼儿的必经之路,鱼儿为了果腹,近岸的浅水滩、水草处食物多,所以背风向阳而钓是很不错的。

当然,除了这种晴暖的日子利于钓鲫,绵绵的春雨下个两三天,气温水温也较稳定,也是出钓的好时日。

二、比较适宜的钓鲫之地

1、浅水区或浅滩、大水域岸边。

浅水区、浅滩与大水域的岸边,其共同特点是水位较浅,也可以统称为浅水区,春季钓鲫就是要抓住这个浅字。因为浅水区升温快,摇身一变成为暖水区,吸引着趋温的鲫鱼前来;若有春风吹拂,则更能加大浅水区的溶氧量,使鱼的觅食更加活跃。

水波流动使鱼儿逆水而上,可守钓于鱼儿的必经之处;浅水区食物多,春季回暖后,一些小生物常掉落水面成为鲫鱼的天然食物,若有水草则天然食物更多。

大水域近岸处水体较浅,也是鲫鱼经常光顾的地方。浅滩的类型有很多,一般有河边的平缓处,还有水中伫立的沙洲,乱石铺陈的小溪流处,水草浅滩,以及石滩和沙滩等都是很好的垂钓地点。

2、逼狭的水道、水湾、石桥下、湖库边的田块处。

逼狭的水道、水湾、石桥下、湖库边的田块处,这些地方都是鱼儿觅食或藏身之处,或者鱼儿的必经之处。逼狭的水道指的是两岸距离忽然变得较近,鱼儿溯游而上时,就必须打此经过,有些河湖的岔口以及溪流的狭窄处,都是值得守钓的地方。

河道弯曲处形成河湾,湖库也有这样类似的回湾处,鱼儿游动时需要在回湾处稍事休息,同时觅食以补充体力,在此下钩比较理想。

石桥或涵洞下,往往乱石堆积,利于鱼儿隐藏,水体经常流动,溶氧高使鱼儿活跃;湖库等岸边常有田块被水淹没,这些地方水位较浅,食物多,都是值得垂钓之处。

三、甜软香饵,诱惑力无穷

这里说说钓鲫的饵料选择,首先选饵要软才适合鱼口,荤饵选用常规的红虫与细红的蚯蚓。其中红虫是最具吸引力的,红蚯蚓与腥味的商品饵次之。

素饵可使用较软的面饵,搓上一团较小的豆粒般的面饵挂钩,适合鲫鱼喜欢吃小而软的食物的特点。由于春季的鲫鱼爱吃香甜味的食物,所以我们不妨在面饵中加点白糖或蜂蜜来增加甜味,或者在蚯蚓的饲养土壤中加进适量的糖或奶粉,让蚯蚓体内含有香甜的味儿,诱惑的力度自然会增强。

春季钓鲫,还要送饵至鲫鱼的嘴边它们才会吸食。打窝要注意少而精,打窝料的量虽少,但窝料的香甜味或腥味诱鱼的效果是不错的。

四、竿、线、钩、漂的选用与诱钓

春钓鲫鱼的线组讲究的是细与巧,钓竿要选用软竿。因为春鱼刚刚恢复活力,鱼口很轻,细线小钩使鲫鱼吸食钩饵没有任何障碍。使用的主线控制在2号以内,子线控制在0.6以内,鱼钩可用三到四号的伊豆钩。钩条较细,配合细尾漂,鱼吸食钩饵就不费力气,浮漂也能明显地传递出就饵讯号。

因小钩挂饵较轻较小,我们可调低钓低,这不仅便于钩饵顺利落底,而且钓得比较灵敏,使浮漂能明显地反映鱼儿轻微的吃饵动作,推荐调一钓二或者调零钓一。

因鱼儿不够活跃,游动的范围还不大,就需要加强诱鱼的功效,除了饵料上的加强外,还可以诱逗鱼儿上钩。只要轻提竿稍,短距离地使钩饵移动位置,移动的速度慢一点,钩饵如同水中的小生物游动一般。移动一下再停一下,如此反复,目的是让鱼发现钩饵。

简谈冬季垂钓鲫鱼的策略


鲫鱼是冬季为数不多的可钓鱼种,因为它耐寒,四季采食。但它终究和这个季节冬眠的鱼一般,也少动少食。针对这个特点,并假设钓场是无深可躲的小水域,如养鱼塘小水池、湖泊等,制定垂钓方案如下。钓友可以参考一下。

线组配备:

漂线组合要灵敏,此时台钓效果不错,小钩细线,小飘轻坠,保证足够的灵敏度在冬季垂钓更容易抓住鲫鱼轻微的吃口。

选位:

冬天天气寒冷,钓鱼时候需在背风、向阳、尽量无风浪的地方下竿。冬天里钓鲫鱼最好以23米深左右为宜,尽量不要太深或太浅。

打窝:

还是不能死守一处,多打几个窝子轮番钓。哪里上鱼哪里钓,钓得差不多了换个钓。窝料方面,养鱼塘采用本塘喂养颗粒为佳。野外钓场为了提高诱鱼效力,可以将红虫蚯蚓等荤饵事前捣碎伴以普通窝料打平常少见的荤窝。

遇到晴朗天气好,也可以做个一次性窝子玩守钓,当然如果一小时无鱼则立刻改钓位。 如窝中有鱼,水面可看到鱼星,一般会上口吃饵, 当钓到几尾鱼后,鱼会受惊吓而跑路,这时基本上要过五分钟以上才肯回到窝附近,一天之中会重复多次, 当鱼不肯动嘴时,用碎米饭十粒左右补窝,每次如此,边逗边钓,逗钓结合。

用饵:

采用红虫蚯蚓等活饵。红虫需扎捆提高诱惑力和可见性。也可以使用红虫伴侣将红虫调成粘团用作拉饵。

调漂:

冬季钓鲫鱼在调漂上追求调灵钓钝。所谓调灵就是视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少,否则为钝。所谓钓钝,一指双钩充分就底甚至子线弯曲,二指提竿时机上晚些。

冬季野钓鲫鱼的时机与钓点选择


冬季何时为野钓鲫鱼的出钓时机?首先要看天气状况,连续几日的晴天当然好钓,晴天里白天的水体表层水温有所上升,但是其它天气水体表层虽然温度低,水深处的温度却能维持在4摄氏度左右。水体表层的温度不断变化,是决定鱼儿觅食水层的主要因素。

一、野钓的时机选择

在冬季,野外水域的深水处水温比较稳定,可以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相反要比水体上层的水温要高;而到了夏季刚好相反,深水处的水温就要比表层的水温低,鱼儿在底部栖息的时间要多一些。冬季鱼儿在深水处相当于进了恒温层,夏季鱼儿在深水处相当于纳凉。

在冬季的晴好天气里,白天气温逐渐升高,水体表层的水温开始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阶段,也就是表层水温开始比底层的水温稍高时,鲫鱼就会跑到表层水域来觅食,但鲫鱼这样上浮,一般又难以钓到,所以冬季的晴天不一定好钓。如果是连续晴好了几天,我们就可以十点以后出钓,午后四点收竿。而冬季天气不好的日子里,虽然气温低,水体表层的温度也与空气温度大致上一样,但是水深处却比较适合鱼儿生存,适当钓深也会有所收获。

二、向阳与背风选择

俗话说冬钓要向阳背风,利于施钓。但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几个因素并不一定能同时存在。比如既要向阳背风,又要钓深钓远等,几个因素不能同时出现的时候,该如何决策呢?下面就以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

12月末在一处河湾进行野钓,出来早晨有雾之外,雾散后太阳就出来了。河湾之处背面是山,岸边较陡,近岸处水较深,约三米左右,水体基本上流动很微弱,该处太阳光照射不到。但在河湾的对面却比较平坦,水也稍微浅一点,而且有阳光的照射。如果依照一般的规律,对岸既平坦又有阳光照射,不是好钓一些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对岸处连续守钓几个小时都不能上鱼,一直守到了午后四点,风浪稍微大了一点,才勉强钓获了几条鲫鱼。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有些向阳的地方并不一定好钓,对岸处水底过于平坦,鱼儿没有什么依托,既觅不到食物,也不能很好地藏身,所以并不能很好地上鱼。虽有阳光照射,就算是有鱼,也会因为鱼儿的趋温性使它们浮头,却不愿意进食。但是在背面是山、没有阳光照射的一岸,虽然没有阳光照射,但是却能避风,水位较深且水底地形复杂,适合鱼儿藏身与觅食,所以比较好钓。鱼儿都集中在此处,就算对岸有阳光照射,鲫鱼也会因为其活动迟缓而难以到对岸去冒险。

所以我们在按照一般规律进行冬钓的时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比分析,哪里好钓就钓哪里,不能死守超过两个小时。钓阳固然重要,但是钓草与钓各种水下障碍物也很见效。

三、深浅与远近选择

钓深钓浅都是要根据实情来决定的,钓远还是钓近也一样,时间地点天气的不同,采取的决策也要不同。比如大型水库至少能有十米左右水位,鲫鱼已经习惯了在深水区生存,对这样的水库钓六米深都不为夸张,而钓鲤鱼的深度则更深。

在自然河道中,冬季的水流速度一般不大,近岸的水域的水流速度一般会更小,所以含氧量就不会高。只有河道的中央流速稍大,携带的食物也相对比岸边多一些,所以鱼儿一般不会在近岸处觅食,我们就必须钓远钓深。所以我们在冬季的河道边钓鲫鱼,一般要使用长竿来对付远处的鲫鱼,水深在两到三米左右即可,在河道中冬钓,不必超过四米以上,这跟在水库施钓的深度是不同的。

在多次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在自然河道中一般要钓远钓深。如果近岸有水草或其它障碍物(比如水下有乱石树桩等),则可适当地钓近钓浅,不然盲目地钓近是根本没有鱼上钩的。

冬季钓鲫鱼的钓位与钓点选择


在寒冷的冬季,江河、湖泊中的鱼儿都会本能地聚集到远离岸边的深水区栖息、过冬。擅长手竿垂钓的钓友此时再继续到大水面中垂钓已经很难再找到鱼群,多会 空手而归。

冬季手竿钓应随着季节、气温、鱼情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变换钓场,把垂钓的重点转移到一些水面较小的河沟中来。小河沟水面窄长,有的延绵数里, 常年蓄水不干,有很大的容水量,非常有利于小型鱼类的繁衍、生息。垂钓者只需站在河沟的两岸,用长手竿几乎能够钓到河沟中的任何水域,找到冬季鱼群的藏身 之处,照样会接二连三地中鱼。

冬季很多鱼种活动力下降,食欲减退,唯独鲫鱼对低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仍在不停地觅食,所以冬钓小河沟应以钓鲫为主。鲫鱼繁 殖力强,生长迅速,春、夏季节繁殖的小鲫鱼入冬时都已经长到了50克以上。小河沟在钓场资源丰富的季节,很多钓友对它们没有太大的兴趣,垂钓者并不多,因 此小河沟中多为生口鱼。只要选对了钓场,即使在垂钓的淡季仍能让钓友过足钓瘾,获得极大的垂钓乐趣。

一、选钓场

选 择的小河沟水面宽在15~30米,深水区域要在1.5米以上,深一些更好。太小的河沟存不住鱼,太宽大的河沟因水面过大使用手竿垂钓很难找到鱼窝,都不宜 施钓。深一些的河沟水温稍高鱼儿相对活跃,能够全天候上鱼。而浅水河沟只有在天气好、水温高的中午时分鱼的吃口才好,且上鱼的时段很短。

多数小河沟都是用 于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河、湖泊相连,一般都有水闸调节、控制水位。开闸时流动的河水会将一些成鱼和鱼卵、鱼苗等冲带到小河沟中来。还有 一些不起眼的小河沟雨季涨水时沟满河平与大河贯通,很多鱼儿窜入沟河进行觅食、繁殖。

而到了枯水季节这些河沟又都与大河断开,但大量的鱼群却滞留在了小河 沟中,因此在这些小河、深沟中垂钓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要特别注意寻找那些被当地农民用尼龙网分段拦截,春季放鱼后有专人看护,禁止捕鱼、不准垂钓 的河沟。入冬前养鱼户将河沟中放养的家鱼捕捞上市后就放弃了看管,河沟中就只剩下了未捕尽的鱼儿了。这里的鱼群密度高,钓到的鲫鱼个头也大,是最好的钓 场。

二、择钓点

鲫鱼冬季活动范围有限,并且聚群、扎堆,一段河沟中鱼儿分布的密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找到好的钓点,除凭借多年积累的垂钓经验观察判断外,还需通过试钓才能找到鱼群密集的河段。小河沟的水底地形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呈边浅里深的V字形,深水区的温度明显要高于浅水区,并且冬季沉底的水草、树枝、树叶等一些杂物都会随着涌流堆积于此,微生物也会在此聚集,因此中间的深水区就是鱼儿越冬的生活区,这种地形的河沟首先要试钓中间的深水区。

另 一种是边、里水深相差不大的平底形,这种地形钓点要选择水面上仍残留的水草边、干枯的芦苇旁、蒲草的空隙间或者水底高低不平的区域,否则就要尽量地钓远。 东、西走向的河沟,北岸的水温明显高于南岸,鱼群的分布自然也就北多南少,最好是站北钓南,既可背风防冷,又利于抛竿、观漂。南、北走向的河沟还要注意选 择在河沟的拐弯、洼腰等处的深水区作钓点。

夏天钓鲫鱼的六个钓点选择


鲫鱼是我们钓鱼人熟悉的目标鱼,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鲫鱼该怎么钓,因此小编在这里不和大家说鲫鱼的钓法,而是说说夏天怎么找鲫鱼的钓点吧。

(1)水草区

鲫鱼胆小谨慎,稍有动静便会逃之夭夭,因此在水草区,不仅有它所赖以生存的食物,还有安全的藏身之所,而且还便于鲫姑娘产卵繁殖。

由于大量的水生动植物以及水底腐殖质还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水域中有水草区就应该将其作为钓鲫鱼的首选钓点。

(2)早晚钓浅滩

夏天的早晚,气候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鲫鱼会游到饵食丰富的浅滩觅食,因此喜欢钓鲫鱼的钓友们可不要睡懒觉。在水库、湖泊,水温首先升高的浅水区一般是在有活水流进的上游,因此夏天的早上在这个地方钓鲫鱼是非常合适的,当然晚上由于活水的流入,这个地方温度也会较为恒定,因此晚上在这里钓也是没有问题的。

注意:所谓的浅水也有一个标准,如果竿长所及的钓点水深不超过几十公分,又没有水草等可以隐藏鱼,这样的位置是不能钓到鱼的,我的经验是,如果在没有水草的亮水面,最浅也要超过 1.5米的深度才行。

(3)夏钓荫

夏钓荫很容易理解,所谓荫,除了树、建筑物的阴影下以外,深水处光线暗淡,也属于荫的范围,夏天在树荫下或深水区比较凉爽,再加上光线暗淡适宜藏身,这种位置就成了鲫鱼的安乐窝,应该将钓点选在这样的位置。

(4)空气沉闷钓迎风

鲫鱼虽然比较耐低氧,但在低气压天气下,摄食欲望会大大降低,碰到这样的天气应该将钓点选择在水中溶氧相对较高的迎风面。

(5)水下障碍物

在所钓的水域有桥墩、倒伏在水中的大树等障碍物时,可以此作为钓点施钓鲫鱼。因为障碍物能够提供鲫鱼藏身之所,为鲫鱼提供安全保障。当然美中不足的是,以此作为钓点,会增加不少挂钩的几率,因此在选择的时候要权衡利弊。

(6)水道

在一些不规则的库区之间,两条比较大的水面之间往往会有一条比较窄的水道连通在一起。而这条连接两个大水面的窄水道就是鱼儿天然的洄游通道。只要这里超过2米左右,有一定的年头,那么就可以将其作为鱼道施钓。

王兵谈竞技速钓鲫鱼的钓具选择


竞技钓对象鱼,讲究快、狠、准,因此不论从抛竿动作还是钓具选择上,都需要精益求精。那么如何因鱼情挑选合适的装备呢?看看钓鱼高手王兵的支招吧!

钓竿硬度及调性选择:

钓竿是钓手的利器,在竞技速钓小鲫鱼时,选择一款合适的钓竿尤为重要,具体可根据鱼体大小及上鱼速度确定所选钓竿的硬度及调性。一般情况下,半两左右的鲫鱼,可以选择3H到3.5H硬度的钓竿;一两到二两的鲫鱼,可以用到3.5H到4H的钓竿;关于上鱼速度,一般每场一百尾左右用3H、3.5H就能应付。

在选择钓竿硬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钓竿的调性和重量。为了保证垂钓时的上鱼速度,不少选手会选择一九调,这样回鱼速度更快;另外速钓小鲫鱼,钓竿的重量最好在70克到75克之间,这样的重量更为称手,再重一点可能加重作钓的疲劳度,而轻一点可能回鱼时竿子无法承受。

主子线长度搭配:

速钓小鲫鱼时主子线的搭配,也是需要注意的细节。一般钓快鱼,主线的长度需要短于钓竿长度10-15公分,这样飞鱼上岸后抓鱼较为方便。搭配好主线后就是子线,在选择子线的长度时,可以把握一个大原则:鱼速越快子线越短,鱼速越慢子线可以适当延长。一般鱼速在一百尾左右,子线控制在40-45公分对折,如果鱼速更快,子线还可以稍微短一点。

钩距大小:

此外还需要根据鱼体的大小调整钩距,在竞技场上,我们看到不少选手在保证良好的中鱼率的同时还是不是的来个双尾,其中一个因素是钩距适当。基本上鱼速比较快,钩距可以适当的大一点。如小鲫鱼时速五六十尾,钩距可以放到一个半到两个;而时速达到一百尾,可以放到三个钩的钩距;速度更快,钩距还需适度增加。当然也不是无限放大,因为放大钩距首先是为了防止两钩的互相缠绕,其次两钩分开增大了上双尾的几率。

浮漂的选择:

众所周知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对于竞技钓来说,浮漂所的地位非常关键。在竞技速钓小鲫鱼时,需选择总体长度稍微短一点。在最开始接触竞技钓时,钓快鱼、钓浮大多选择竹脚漂,这种材质比炭纤维等稍微粗一点、比重大一点,使得浮漂入水后翻身的速度稍微快一点。而随着当前竞技的发展,慢慢出现碳脚漂,翻身快、稳定性好,甚至扑捉抬头鱼讯上更胜于竹脚漂。

野钓鲫鱼的钓点选择与钓浮的技巧


最近温度频升,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各种踏青、游山玩水的活动刷爆了朋友圈,几乎所有人都在晒自己春光得意的景象,这些游玩方式都很不错,在忙碌的工作中走出来,贴近自然确实是一个绝妙的享受,但是个人认为春季垂钓才是最佳的享受春光方式,带着轻便的钓具装备,沐浴着春天暖阳,漫步在绿茵草间盛花丛中,走的累了看的多了,寻得一处青山绿水开杆垂钓,休息的同时享受鱼儿上钩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心动不如行动,这里就说下野钓鲫鱼的技巧。

第一、钓点选择

1、春季垂钓鲫鱼首先就是找浅滩草区而钓,如果是在湖库或者河流一类水域垂钓时,可以选择水流速度较慢的浅滩处垂钓,或者是支流进入水域的浅水处都是不错的钓点,通常会有较大体型的鲫鱼前来进食,收获还是不错的。

2、还有就是在河道湾处或者湖库的湾道处水流速度较慢容易聚集食物的地方,鱼儿喜欢在水域中到处活动,累的时候就会到食物丰富水流缓慢的地方进食歇息,有的则会在这些地方安家落窝,这些地方环境比较安静鱼儿吃钩会比较大胆一些,上钩率是很不错的。

3、刮风天气也是非常不错的垂钓天气,春季温度上升幅度还是比较快的,温度一高就难免会刮风,只要风力不是很大都是非常适合垂钓的,因为刮风的时候不仅会为水体增加溶氧量,也容易把食物聚集到下风口处,鱼儿活动的范围会比较集中,只是刮风天气对抛竿会有不小的影响,最好选择趁手合用的钓竿增加抛投的准确性。

第二、钓浮的技巧

1、春季的鱼情好,也更需要有好的钓法技巧才能保证收获,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垂钓时,早晚间可以钓底,到了中午时分水温升高之后,鱼儿会上浮活动进食,此时可以钓浅钓浮,有的鱼儿则会游到浅水的草区觅食或者是开始产卵。

2、到了中午二点过后,阳光达到最强的时候,此时可以浮钓了,根据鱼儿上浮活动的水层决定垂钓深度,垂钓的时候可以选择草洞处下钩,在草区活动的鱼儿会觉得环境比较安全,吃食的时候会比较大胆,在草区垂钓要多准备几幅鱼线。

3、需要注意的是搭配浮漂的时候最好使用短尾漂,长尾漂在这些地方垂钓是不适合的,另外鱼儿中钩后可以直接把鱼儿提出水面,不需要刺鱼。

4、钓浮的时候需要打频率来诱鱼,所以使用粉质的商品饵垂钓,有一定的雾化效果,能够边诱边钓起到做窝诱鱼的作用,如果使用红虫蚯蚓垂钓的话,诱鱼方面就欠缺了很多,因为浮层的鲫鱼聚集的速度快,散开的速度更快,最好选用合适的饵料把鱼儿引诱到钓点,还有就是表层的小杂鱼数量很多,如果使用红虫蚯蚓类的荤腥虫饵,很容易吸引到小杂鱼。

第三、悬浮钓技巧

1、首先要了解鲫鱼这个时候的活动特点,一般此时鱼儿并不是在水底栖息,而是在离底十几公分的地方游动寻食,所以垂钓的时候可以把钩饵调钓到离底十几公分的位置,这样让鲫鱼更容易发现食物,提升上鱼率。

2、还有就是钩饵悬浮之后,鱼儿吃钩的动作和力度也大了很多,基本上都是黑漂,观漂的时候也容易了很多,一般来说钓底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轻微的下沉或者上送,两种状态的漂相动作截然不同,另外可根据漂相动作来分析上钩鱼体大小,如果发现浮漂迅速下沉,很可能是小个的鲫鱼吃钩了。

3、春季气温很善变,在温度低的时候鲫鱼吃口会比较轻,如果钓底的时候子线还偏长的话,鱼儿的吃钩动作就容易被忽略过,白白错失多次中鱼机会,就算调整子线长度也难以起到好的效果,因为子线减短钓组会更加灵敏,鱼儿吃钩时受到铅坠的影响会迅速逃离。

总结

钓浮和钓底是根据天气状况以及鱼情变化来决定的,如果下雨或者阴风天气水温下降的时候,鱼儿会在深水底栖息小范围的活动,这个时候就必须钓底才能有好的收获,所以钓法要灵活要善变。

沙蚕饵海钓立鱼的钓点选择和垂钓方法


三亚沿海近岸有一种常见的经济鱼类:立鱼,是海钓友们喜欢的鱼种之一,也是居家餐桌和酒店宾馆常见的一道菜肴。力鱼常常出没于近岸珊瑚礁区或与泥沙地质交汇处的开阔水域,亦能在数十米深的海域游弋,喜欢群居群出,吃食凶猛。

其成鱼体重一般为300-1000克,在农贸市场也能看到渔民从外海捕捞上来重达5000克的力鱼,因其 肉质细嫩可口,生活在热带的垂钓爱好者都认识和收获过力鱼。下面笔者就针对用沙蚕钓力鱼,谈点粗浅体会,仅供钓友参考:

笔者常常在周末退潮时采集沙蚕之后走向近海钓点钓力鱼。先看看钓友的鱼护,再问问鱼情,而后找个靠前方的位子抛竿守鱼。用沙蚕垂钓力鱼没有过多的门道和窍门,专心、专竿、专注即可。

时间选择

提前一小时吃晚餐或带着干粮,在当日18时30分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到珊瑚区采集好沙蚕,19时30分~22时30分为垂钓力鱼时间。

水域选择

近岸较深水域珊瑚区、渔港码头、防波堤坝等都是理想的钓力鱼地方。当然在某些沙滩边抛竿20~40米处一样能钓上力鱼。在水域选择上还要做到嘴勤,多向当地钓友了解力鱼活动区域,防止无目的瞎跑忙乎。

垂钓方法

垂钓力鱼以抛竿守钓为主。如果是专钓较大个头的力鱼,一般是将鲜活的沙蚕饵在需要时剪成小段不去体皮,小鱼也不敢问津;如果大小兼顾,则可采用双钩底钓的方法,底钩饵不去体皮,上钩沙蚕去体皮即可。

1.钓具准备:3~4.5米矶竿,直径0.35~0.45毫米优质主线100米,脑线宜用防咬线,坠重40~60克,13~18号斜钩或长柄钩两枚,发光棒或铃铛及辅助工具。

2. 垂钓要领:通常采用抛竿沉底垂钓,也可根据个人喜好采用海漂定深垂钓方法,选择在3~10米的水深处施钓。如果是熟悉的水域,抛竿20~40米远,上鱼的 效果会更佳。当饵入水后,稍收紧线即开始盯梢,当发光棒晃动或铃铛作响时,要立马握竿观察,当看见竿尖突然下弯或持续响铃时,要随即扬竿进入遛鱼状态。

3. 遛鱼提示:力鱼牙齿锐利,进食快而凶猛,其初始拉力较大,在确定挂实之后,要以站立姿势上扬鱼竿,引导力鱼往水面方向逃。在第一回合遛鱼过程中用心将 力鱼带离珊瑚区,防止前功尽弃。而后凭借经验或周围灯光进行后续遛鱼,如果感觉鱼力较大时(一般为1000克以上的力鱼),则不要强拉造成断线,可适时适 情放线,或由远及近改用S形遛鱼,此过程一般持续大约10~20秒钟时间。因此,钓友们在垂钓力鱼时就编了一首中钩拔河抢五秒,缠礁断线你没招,用 心遛鱼十数秒,力鱼乏力俺逍遥。最后,借助抄网擒其入护。

注意事项:夜晚垂钓力鱼时,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要防止意外落海和往返途中的交通事故。此外,在取鱼入护时要注意防止力鱼锋利的背鳍刺手伤身。

秋季钓鲫鱼的钓点选择、钓组搭配以及饵料用法


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但对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仍有可能碰到钓效极差的时候,以下我们就从钓点的选择,钓组的搭配以及饵料的用法等方面,来细说一下如何提高秋季钓鲫的实效。

一、早晚凉,中午热,如何选择钓点

秋季早晚凉爽,中午比较热,三个时段的钓位也应有所不同。

凌晨,阳光还没照射地面时,水体表面的水温较凉,鲫鱼还处在水体深处水温较高的地方,我们应钓深,在深水与浅水交界处的偏深处抛钩施钓。

东方刚刚发亮之后,鲫鱼为了觅食而慢慢往浅水方向游动,这个时候我们在在深水与浅水交界处的偏浅处抛钩施钓。

当太阳升起之后,气温开始慢慢回升,我们即可钓深也可钓阴凉处。若水体有流动,下钩施钓效果一般较好。钓草是一贯的最佳选择,水草区是鲫鱼爱呆的地方,不可错过。

二、如何灵活地搭配钓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季的日子是一天凉比一天,鲫鱼的觅食的积极性其实要比炎夏高,但是中午时段的气温仍较高,水体仍有许多的小杂鱼闹钩,所以我们在白天施钓时,配置的钓组不必过于灵敏,以避免小杂鱼闹钩的麻烦。并适当配用重坠与大漂,将闹钩的微小讯号给过滤掉,配用重坠还能使钩饵较快触底。

秋季的凌晨气温是较低的,此时一般闹钩的小杂鱼很少,我们选定钓位后,就可使用比较灵敏的钓组垂钓,配之以轻坠小漂以适合实情。

使用什么样的线组,要看对象鱼的大小。如果水体中大多是小于250克的小鱼,我们可使用1.0的主线与1.6号的子线,选用3号的袖钩,或者使用0.3的新关东钩(因为这种钩摘鱼很便利)。如果水体中半斤至一斤的鲫鱼多,就使用1.2的主线和0.8号的子线,配之以4号袖钩或者新关东0.5号。

三、根据客观因素选用饵料

我国的南方地区,秋季的气温仍是较高的,水温高使小杂鱼十分活跃,我们钓鲫应使用较为清淡的饵料,推荐使用本味的鲫鱼饵,白天用它钓鲫效果不错的。太阳还没升起之前钓鲫,小杂鱼较少,可用搭配的混合鲫鱼饵施钓,将香甜味与腥味的鲫鱼饵混合,这二者所占的成分为六比四,有理想的效果。也可直接使用腥香款的鲫鱼饵,一般在十月初,鲫鱼觅食的积极性比之前更高,腥香的鲫鱼饵尤其对鲫鱼的味口。

如果我们进行的是野钓,可使用细红的蚯蚓挂钩施钓。若在池塘钓鲫,需要准备一些小药与商品饵搭配在一起。气温较凉的时段,鱼口一般较轻,加点小药以刺激鱼口是不错的选择,有条件的话还可钩挂红虫饵钓鲫,效果更好。

四、其它必要的细节处理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过后我们大可不必急着出钓。因为此时的气温水温都较低,鲫鱼栖息于深水区,觅食活动还没有被激发,盲目地出钓只会空军而返。最佳的选择是雨后天晴、并且再过两天后才可外出施钓,如果钓位选择没有问题,饵料使用得当,钓效是有保障的。

气温回升到正常水平后,我们除了选好钓位、正确用饵,在钓法上也要灵活一点。如果此时的鲫鱼开始离底上浮,我们就不必坚持钓底,而应钓离底,当然也可试试钓半水。

提竿时机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秋季的鱼口一般都不错,在没有什么小杂鱼闹钩、而且钓组配置得较为灵敏时,只要有送漂的讯号,一送接着一停,就要赶紧提竿。漂被斜拉着跑或者直接黑漂,当然要及时提竿,错过了时机,就有脱钩跑鱼的可能。

冬季钓鱼的钓点选择技巧


冬季钓鱼讲究人找鱼,因此,在冬季,垂钓的钓位要选好,那么冬钓的钓位选在什么地方才好呢?这自然是要根据鱼儿冬天最喜欢在哪里藏身来决定的了。下面咱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作为钓点后会很容易钓到鱼吧。

一、钓点选择

第一就是有鲜嫩水草分布的地带。好多钓友都觉得,到了冬天,那水草不都已经枯萎或者冻死了吗?其实不尽然。虽然我们看到水体表面的水草部分大多都已经枯萎,但实际上这些草并没有死,在水底我们看不到区域的水草部分仍然在坚持发芽。

至于鱼儿为什么会喜欢靠近水草?想必大家都清楚是为了更好存活。水草在白天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进行光合作用,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会释放不少的氧气;同时好多浮游类生物都喜欢附着在水草上边,这正为鱼类提供了不错的觅食时机。

第二就是有不少障碍物分布的地带。在非人工改造的水域中,水域底部大多会存在不少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让鱼类觉得特别安全,所以大多鱼类都喜欢在这些地带藏身。

第三就是在满是清水里偶尔出现的浑水地带。在冬天的时候,好多水里的生物为了取暖都会聚集到水域下层地带。这时候,好多水域一眼望去都比夏天要清澈得多,如果突然有一片浑浊的水域出现在了整个清水水域中,不用说大多是由于鱼儿在水底活动搅起了与你所致。试想一下,既能够避寒,又可以吃个大饱的地方,哪条鱼都不会放弃的。

二、钓点选择注意事项

在了解的鱼儿喜欢藏身的地点特征之后,在选钓点就轻松多了。下边共同来看看选钓点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钓点要尽可能定在鱼类食物充足的水域地带。不止人以食为天,鱼类也是以食物为先的。所以有较多饵料存在的地方自然能够吸引大部分鱼类。所以,每次到达钓场之后,钓客最好将钓点定在食物较多的水域地带,以此来保证中鱼率。

第二钓点要尽可能定在水体温度合适的水域地带。鱼儿离不开水是亘古不变的真命题。它们不会选择去到水温太高或者太低的地方,而是会最大限度最求舒适性。

一般情况下,在水温高于十五度低于二十五度这一阶段,钓到淡水鱼类是很容易的。因为气温会影响到水温,所以在冬季出钓的时候,钓客要尽量选择在深水区域作钓。同时要注意避开大风和照不到阳光的地带。

第三钓点要尽可能定在氧含量比较充足的水域地带。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是什么水域,氧气都是鱼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而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就是大气和水草。

太阳光照射在水域中的强弱程度、水域自身的深浅程度、以及水域表层的面积大小程度和水质的状况都会对水体溶氧量造成大大小小的影响。所以,钓客在定钓点的时候,一定要将氧气含量列为重点考虑因素。最好将钓点定在水草多一些的地方。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话谈垂钓鲫鱼的钓点选择》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垂钓水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