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分享一则小故事:我们村口有条野河,里面鲫鱼挺多,不过夏秋季节钓得人却很少,一是下游的电闸会不定时放水,一放水浮漂立不住,鱼口也明显差很多;第二是夏秋季节总体的上鱼情况不好,鲫鱼难钓个头太小。但是,到了冬季和春季就不一样了,几个好的钓位去晚了根本抢不到位置,当地一老大爷说冬季最冷的那几天,早上四五点他就已经到钓位了,只要提前打个隔夜窝,大板鲫保准上。大家都知道,只要某个地方出鱼好,消息总是传的很快,所以经常有一些其他镇甚至是其他市的人会跑过来钓鱼。如果是正常台钓那没有问题,但如果是长竿短线钓草洞,那就有可能遭到当地人驱赶,我碰上好几个当地人,他们都说起过这事。为什么驱赶呢?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玩长竿短线的那些人都要用小药,小药钓过的地方,正常的饵料就钓不到鱼了,所以要驱赶

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关于添加剂的问题,文章分为两部分,1、说一些关于小药的误区;2、如何正确地使用,以及当下季节如何选择。文章有点长,但都是自己的一些经验,看完它比你自己买十几种小药测试效果,更有用

误区一:钓到鱼归功于小药,钓不上鱼怪别人用小药,完全忽视钓具和钓法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看别人钓到鱼就说是人家饵料、窝料加了小药了,理由是人家钓到了、自己没钓到,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难道不应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钓技吗?传统钓大家没玩过也至少见过,钓饵通常选择蚯蚓、红虫,或者是米饭这类东西,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个加小药的地方,那只能是窝料了。窝料用的最多是啥?酒米呗,这玩意儿大家用的不都差不多,小药确实有,但玩台钓的人用的酒米里也有小药成分啊,你们泡的牛B鲫、vb钓鱼精不都是么

为啥有时候传统钓能钓到,台钓钓不到?是因为传统钓钓的远,是因为传统钓可以在天冷鱼蜷缩在草堆里的时候把饵放在它嘴边,是因为传统钓比较灵活,布下三五个窝子,轮番钓,总之是在找鱼钓,不像大部分人玩的台钓,得守株待兔等鱼自己找上门

如果一定要说小药起作用了,那也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玩传统钓即使完全不用小药去泡酒米,也能钓到;而台钓如果不注重选钓位、不注重钓具的搭配,给你用再神奇的药,也照样钓不过人家。特别是在水面宽广的自然水域,小药远远不及钓位、钓技、打窝、渔具搭配重要

误区二:鱼不开口加点“药”,方圆十里的鱼蜂拥而至

可能这话说得夸张了一些,但很多卖小药的人打出的就是类似“一滴见效”、“把左右两把打闭口”、“钓哭塘主”的广告。这种话虽然放到这篇文章里你看着会认为很白痴,但要是出自卖家口中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加上一些伪造的截图、乱七八糟的渔获辅助,很多人都会忍不住买俩个过来试试,不砸点钱“交学费”估计醒悟不过来

醒悟过来的人,也不是真的就懂了,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他会认为小药完全无用,谁用谁上当,水里没鱼什么都是虚的~

想要了解小药,你得明白它的原理,下面我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解释,当然了深奥的话我也说不出来。首先小药有很多的气味,香甜酸臭等等,这些个气味不能说完全无用,但至少不能成为好不好用的评判标准。因为鱼感知食物、感知到某一种味道,和人不一样,人闻到的食物的香味,主要是空气传播的,鱼则得借助于水,而且感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说咱们用路亚钓鱼,则是靠假饵的振动,我在钓黑鱼的时候,把雷蛙砸到水面就会有振动、有波纹,周围的黑鱼感知到了就会跑过来,这时我再抖一抖杆稍,让雷蛙小幅度振动一下,黑鱼立刻就来一口,当然如果声响太大,振动的剧烈,鱼就不敢咬了。

说回手竿钓鱼,先说饵料,饵料成分复杂,里面看得见的物质是一些基础的谷物、虾粉、雪花粉,看不见的是添加剂,也就是你闻到的那种浓郁的香味(光靠一些谷物、虾粉,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味道)。钓鱼的时候,饵料入水会雾化、散落,大粒径的颗粒掉落到水底,细小的物质会随着水里漂走,那么沿途的鱼就能发现了。

小药呢?小药的原理会更复杂些,说得简单点说就是扩散吧,就像一滴墨水滴到水中会向四周扩散一样。关于扩散大家可以自己查资料,它是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并且,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也就是浓度差越大扩散的越快。关于扩散速率再补充几点,温度与水流也能加快扩散速度。所以有时候微走水反而能增加鱼进窝的速度、冬天温度低的时候发窝会慢点(天冷发窝慢还有关鱼的活性)

不过,无论是振动还是饵料、小药的扩散,它都有一个范围,靠一滴药招来方圆十里的鱼那是天方夜谭。再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都知道鲨鱼的嗅觉灵敏,尤其是对血腥味敏感吧,但你在海里滴一滴血怎么也招不来几公里外的鲨鱼,一是扩散不了那么远,二是一滴血太少了,如果你不停地倒入血液,大量地倒,那是有可能招来的

黑坑用小药有时候效果明显,那是因为黑坑水域小,鱼可能就在你的窝子不远处的地方,野钓水广鱼稀,可能钓点周围几米的地方都没什么“正经鱼”。另外还有很重要一点,黑坑加大小药浓度,并通过不断地打散炮,也许能招来远一些的鱼,但野钓这个也行不通。因为你小药浓度高、使用剂量大了,野生鱼会警惕,可能把它招来了,它一闻有危险然后又走了,或者徘徊在附近不吃饵,这种现象黑坑也有,那就是偷驴钓老滑鱼的时候

误区三:用了小药水质就被污染了,钓上来的鱼没法吃

首先小药的用量是要严格控制的,不控制直接导致死窝,没人愿意经常这么干,常见的用量也是按滴计算,浓度低的小药、水质不好的黑坑,可能会用毫升计算。野钓的话你要用基本就是几滴,加粉状的小药差不多就放指甲盖这么多,再多也不会超过一瓶盖吧。这样小的剂量,还谈不上污染水质

当然了,肯定有人说野河那么多人垂钓,每个人都用、每天都用危害就大了,这是有道理的,但是香精色素这类东西要想完全不接触可能吗?别说鱼,即使是人吃的食物,你能不能找出几样完全不带添加剂的东西?商品饵里有小药,酒米等窝料里有小药,大家自己泡的药酒也不是绝对环保的东西

别误会,我不是在提倡用小药。我自己平常野钓不用药,但是我会在泡酒米、自制窝料的时候加,包括有些钓友也私信我,天冷了、天气热,鱼口不好,鱼在窝里不吃饵该如何加药的问题。我想与其说小药不好、禁用小药这些话,还不如和大家说说如何相对环保、安全地使用来的好,就算你实在不用,了解下没有坏处

野河如何用小药?首先你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健康

香虎手大家了解吧,我以前发文说过,这就是滥用小药导致的,大家凭肉眼无法分辨小药的质量,不知道是不是工业香精的话,用总用的出来,如果你用了以后一旦发现手痒、脱皮、气泡等症状,哪怕再轻微也要赶紧丢垃圾桶以后也别买了。

不知道哪个品牌的香精靠谱,你就去网上搜食用香精,买那些烘焙、制作糕点用的添加剂,既环保又便宜,你想要的味型都有。但是这种食用香精和渔具店出售的成品小药成分肯定不同,所以在用的时候大家可以搭配一下,最简单的就是放一点香精以后再加点维生素B2、氨基酸等等,网上都有,懒得买就加味精、加蜂蜜

其次,剂量问题一定要明白。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香精浓度是不一样的,添加量也不同。比如说大家用的蚕蛹粉、虾粉、赤尾青,这类东西虽然也是辅助饵用于调整饵料浓度,但本身并不是很浓,在小药这个范畴里,它并不是那么容易死窝,只是多加招小鱼,在低温季节里可以加多点

第二类是泡制窝料要用到的添加剂,即麝香粉、牛B鲫、鱼味精、农欢等等,这些东西也可以加饵料里,冬天、肥水可以多加,比如你开200ml的饵料,可以加四分之一包或三分之一包,水温高、水瘦、鱼大,要少加或不加

第三种就是黑坑用的比较多的小药,浓缩型,靠近闻一闻感觉喉咙都难受的那种。这类小药野钓慎用,水剂建议用“滴”为单位、粉剂建议用“掏耳勺”计算。天冷的时候,大家喜欢用“母猪奶”、“陆克香”等等,一定要由少到多。即使用于制作窝料,也不要放太多,不要觉得鼻子闻到味才算好!

天冷用什么小药,怎么配

天冷的时候大家常用的添加剂或者说“味型”一般以虾腥、奶香、麝香、中药型为主。注意了,麝香和中药型的窝料、酒米,大部分都是香精配的,并不是真的有麝香或中药的成分

深秋与冬季用腥味或奶香还是不错的选择,与用饵的思路很像,我个人喜欢用自己泡制的中药酒米打窝,饵料也可以稍微放点,不过中药酒米不仅仅是中药酒,vb类、现代诱鱼剂肯定也放。自制中药酒前几天的文章里也提到了,你自己弄十几粒丁香、几片山奈、三五颗红枣、山楂泡1斤药酒,泡一两个月即可。泡酒米的话,取10~15毫升药酒然后与80毫升正常曲酒混合,泡1米的米,可以再加20克蜂蜜、15片维生素b啥的

还有一个是阿魏,这个东西虽比不上麝香坑人,但也不要乱尝试,日后会单独写一篇文章,分享经验,我已经研究很久了

最后来个总结吧

如果你仔细看完了文章,应该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不要迷信或夸大小药的效果,但也不要一听到就抗拒,此文3000多字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添加剂。当然,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欢迎补充指正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深秋钓鱼特效添加剂,你家厨房就有


​ 如果你经常看蓑笠哥的文章,应该知道蓑笠哥对小药的态度:不鼓励使用。小药分很多种,有的纯粹中药材、有的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经常吃到的一些添加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些:大部分你厨房或者你冰箱就有,自己清楚用的时候什么,可以确定对人体无害。

秋天钓大板鲫

有人问蓑笠哥:添加剂和小药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所吃的所有有机物的食物都可以说是含有化学成分,但是这这些化学成分可以说绝大部分对人体无害。但是小药可能会添加一些工业激素或者维生素,有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你使用的时候就有可能烧手。这里有一句题外话要说:千万别想些那些昂贵号称能保护、钓完鱼塘的小药,越是夸张越不要买,他加了什么咱们不关心,但是真的是没有那样的效果!

秋天钓大板鲫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用作钓鱼促开口、增强诱鱼能力、提升渔获的添加剂有很多。但是深秋钓鱼和其他季节不太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适合这个季节,今天蓑笠哥盘点一些在深秋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添加剂。值得留意的是:这些东西并非适合所有情况和所有水域,请大家根据目标鱼和当地的气温和气压灵活运用。

秋天钓大板鲫

蚯蚓/红虫汁

可以说这两样是最强的添加剂,哪怕再好的小药也比不上原汁原味的蚯蚓或者红虫的汁水。把蚯蚓或者红虫(冷冻的也可以)买回来只会直接用果汁机器(为了避免家庭矛盾,推荐你买个小点儿的钓鱼专用果汁机)打成汁然后添加到你的饵料里面。你的目标鱼是:鲫鱼、鳊鱼、罗非鱼、红眼等这些鱼的时候特别好用。

有些不喜欢用蚯蚓挂钩钓鱼的钓友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直接开搓饵,添加一些拉丝粉、轻麸、雪花粉调整成自己想要的状态即可,效果比商品饵料要好太多!

红虫添加进饵料

​鸡精

比较广谱的钓鱼添加剂,一年四季皆可使用,但是切忌放太多,大约占整体比例的1%即可。鸡精有提鲜的作用,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促开口的添加剂。这就和我们做菜一样的,不放盐的菜很难吃,但是你放多了更难吃!

番茄酱

超市买的番茄酱就可以,你也可以去麦当劳这些地方去拿一小包一小包的。番茄酱的效果和果酸类似,但是这个番茄酱多加点儿没有关系不会死窝。蓑笠哥常用的是一款意大利的番茄酱,用来做面吃,有一次突发奇想放到饵料里面,钓了不少大板鲫和罗非。

白塘/红糖

广谱钓鱼添加剂,这个不用多说,用过的钓友应该都知道效果。鲤鱼、草鱼、鲫鱼等等几乎所有的鱼加点儿糖的效果都不赖,几乎所有商品饵料里面都有它的添加(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尝过了)。

生鸡蛋/熟鸡蛋黄

生鸡蛋可以直接添加进饵料里面,鸡蛋特有的蛋腥味有很强的诱鱼效果,不论是鲤鱼还是鲫鱼以及罗非都可以使用。熟鸡蛋黄是钓鲢鳙的绝佳添加剂,如果全部用熟鸡蛋黄的话估计有点儿奢侈。

韭菜汁

秋天用搓饵钓草鱼的时候加点儿韭菜汁抽窝会有很不错的效果,也有可能会吸引过来白鲢,如果韭菜汁放的时间长了一点儿的话。这个东西很少人使用,但是效果确实不错,草鱼多的地方大家可以尝试一下。钓白鲢的话需要打汁之后秘方放个三天左右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大蒜汁

到了深秋,大蒜汁只能钓鲢鳙的时候使用了。线把大蒜剥好,然后用果汁机器打碎,再密封太阳下面晒几天直接用大蒜汁开鲢鳙饵料抽窝,只要密度不是太低基本半小时就进窝。尤其是对大鲢鳙效果特别好,事实上深秋上的鲢鳙都不会太小。

酸牛奶(酸奶)

一年四季通用的广谱添加剂,用纯甄的比较好一点。比市面上卖的很多果酸效果要强,尤其是在窝子里面有鱼但是不开口、天气闷热的时候使用效果最佳。到目前为止,使用得最好的促开口的钓鱼添加剂。

韭菜汁可以钓草鱼

奶粉(一段进口)

蓑笠哥家里常备几罐,去香港背的。国产的羊奶粉效果也不错,但是有点儿招惹小鱼,适合天气冷的时候使用。奶粉也是非常光谱,几乎所有的鱼添加了奶粉效果都能有明显的提升!用不完的急冻保存,可以用小袋子分装,每次用拿一小袋出来。小罗非特别多的地方不推荐使用。

丁香粉末

买丁香的时候可以让商家给拟磨成粉,直接添加到饵料里面效果一样,以前蓑笠哥泡酒使用,但是后来就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粉末添加到饵料里面,一斤饵料添加5g以内就行。丁香对鲫鱼和鲤鱼有比较好的效果,也能提升诱鱼效果。

阿斯巴甜

蛋糕店常用的东西,也被广泛添加到各种人类食用的视频。但是千万不能加多,一斤饵料里面顶多加0.5g左右就可以了。以前有谣言说它致癌,或者对人体有害。其实它被人体摄入之后会变成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并不会被吸收进人体各个循环系统。目前很多商家在颗粒、商品饵料,有些钓友用它熏制颗粒据说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个没有尝试过)。

阿斯巴甜很多鱼都能钓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请分享给其他钓友看看哦,

几种天然鱼饵添加剂的用法详解


最近几年钓鱼很多人把小药的位置摆的太高了,没有小药钓不了鱼,长期发展下去,进步速度是很慢的,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市面上的部分小药可以说没效果,余下的还有很多劣质的小药,如刺鼻气味、糊味等。如果新手刚开始选择使用小药,千万别被忽悠。

三分钓技七分饵我不太认同这句话,钓技很重要我觉得要占一半以上,忽略钓技想要上鱼需要更多的运气,从开饵就已经是在拼运气,用添加剂也是,但运气我们无法左右,钓技并不是简单的怎么抛竿、提竿、怎么遛鱼,涉及的很多,所以掌握钓技才是关键。

今天交给大家几种天然小药,至少价格便宜,效果经过验证,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能帮助你增加鱼获,何乐而不为。

一、羊油

尤其是野钓和湖库钓,羊油的膻骚味穿透力很强,添加到底窝料中,对诱大鱼效果明显,来则留,留则上,手食中添加也可以,200g饵料滴个三四滴就可以。冬季使用,但是需要用热水化开。

二、黑糖

个人感觉效果要好于红糖,相较于红糖,黑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脱色的蔗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钙、钾、铁、镁及叶酸和其它矿物质等,有利于酸碱平衡,至于黑糖为什么比红糖效果好,就不得而知了,有兴趣的可以试一试,很简单,热水化开开饵用,主钓鲤鱼。

三、甜桂花

一瓶甜桂花小药少则二三十,多则上百,甜桂花作为添加剂不会污染水质,价格也合理,味道要比化学添加剂纯正,饵料中适量添加可钓鲫鱼、鲤鱼和草鱼。其他花类也可以制作成添加剂,比如家里喝剩下的玫瑰花茶等,香味是钓鱼必不可少的味道。

四、维生素b2

很多人都知道窝料或手食中加入维生素对鲫鱼、鲤鱼有作用,在春末夏初用的较多。

五、原味酸奶

添加到拉饵钓鲫鱼,效果杠杠的!

六、淘米水

泡米越久越好,当然时间太长大米就浪费了,淘米水收集起来用来开饵,对淡水鱼有着很强的诱惑,尤其是鲤鱼。强调一点,很多时候,我们认知的香味都比较浓郁,都是大香,很多清香味道都被忽视,新手常犯的错误,添加剂用很多,离开几米外还能闻到饵料味道,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大多数时候不是越浓越好。

七、食盐

同样知道的人很多,用过的很少,即使用过很多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饵料中加入少许食盐,可以增加饵料中蛋白质的分解,容易被鱼类吸收,夏季用量稍微增加(百分之1左右,500g饵用手捏一捏),人类在夏季汗流浃背的时候最好是喝淡盐水,一是能缓解疲劳,二是能加快营养的吸收。

钓鱼添加剂的使用心得,别被无良商家忽悠了


钓鱼添加剂(小药),一直以来让人捉摸不透。有时非常有效,有时候却又仿佛丝毫没有什么用。在我看来它并不神奇,只要会用就有效,不会用则相反。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吧。感冒药大家都吃过吧,感冒引起的头疼,来一颗感康,效果挺不错。可喝酒后头也疼,此时吃感冒药就一定不会有效果,同时可能会导致出现其他症状,如厌食,呕吐,严重者会致死。钓鱼自然也是如此啊。

添加剂多种多样,植物性、中药性、西药性、动物性、化学性其又分为工业级与食用级。当你感到“烧手、破皮、红肿毫无疑问必定是工业级添加剂。这种饵料添加剂由于成本低、利润大而被大量应用。其后果不仅仅“烧手”、破皮特别在坑池中水体被严重污染,这种鱼吃下去又会是什么结局?也无须多言,水体受到严重污染,钓鱼人受害、病鱼和人共享其恶果!但是无良商家们却是盆满钵满。

所以我们在垂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水域选择不同的植物添加剂,我个人认为肥水塘应该选择味道偏浓的添加剂,因为肥水塘中含有很多杂质,要凸出添加剂的香型就必需选择浓烈一点的添加剂!新开辟的鱼塘可选淡味型的添加剂,对付旧塘和塘底的老鱼可选择发酵、酸臭的添加剂(如黑水、黑鸡膏、臭虾粉、酸蛋奶等等)。

在实战中,饵料里渗入添加剂,必需要由小量慢慢增量,即是由淡至浓,最后也可能由浓至淡。

例如:在一场混养鱼比赛中,比赛时长为3小时,我准备的鱼饵约重800克,其中400克加入“统杀添加剂”三瓶盖大约40克吧,每瓶规格是80克。另一份鱼饵400克就没有加统杀添加剂。

比赛开始的时候我先用淡味,打了10分还没动静,于是用浓味那份饵料,打几竿就上鱼了,30分钟已经钓了5条鱼,证明浓味的统杀添加剂能迅速引鱼入窝,而且鱼体偏大,收效立竿见影。

经过1小时的激战之后,忽然感觉鱼的食口减慢,于是我马上用淡味道的饵料,又打了10分钟时间,但不见其效,然后就改用浓味道的饵料,而且再加多一盖统杀添加剂,哗,效果立刻倍增呀,随即又上了好几条鱼了!这时候,天气特变,忽然下起小雨,鱼的食口又慢下来,我尝试用那块淡饵,食口又增加了,最后共钓了10.6KG鱼获,而我右边的钓友在最后5分钟才钓了1条小鲤鱼,总算不用打龟,他的鱼都引进我窝子里了。

​这妙用添加剂的过程只属个人见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误区,就是把钓鱼添加剂加到饵料里后,有的钓友用人闻的气味来感觉小药配的是不是合适,特别是果酸甜,如果你把果酸甜的热带水果味当成唯一指标的时候,很可能你这块饵料的甜度已经超出鱼的接受范围了。

实践中,由淡至浓,最后也可能由浓至淡。才是使用钓鱼添加剂的正确顺序。

这些调料可以拿来做钓鱼添加剂,你知道吗


人们日常生活中,做菜的时候都会加入一些调料,这样会使得食物鲜美。但如果你认为调料只是能做调味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它们还可以拿来做钓鱼添加剂,原因很简单,调料的味道比较冲,入水穿透力比较强,自然诱鱼就不在话下了!因此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款钓鱼添加剂,主要原料就是调料。如果你想钓鱼的时候用它,就不要错过今天的分享,因为它诱鱼快留鱼久而且成本还低!

准备制作添加剂的原料:花椒20g、大料10g、丁香20g、香油500ml。东西就是这些了,钓友们记得上边选择的是花椒,不要搞错了,如果是麻椒就麻烦了哟!接着开始制作这款添加剂,首先取来一个平底锅,倒入香油放入火上,开小火加热到五成熟。

随后放入上述三种调料,然后继续小火加热,直至出香味之后关火处理,原料颜色发深之后用勺子把调料取出来,这款钓鱼添加剂就制作好了。不烫手之后就可以装入瓶内,拿去钓鱼使用了。

此款钓鱼添加剂可以倒入饵料中使用,也可以在使用红虫或者蚯蚓的时候沾上一些。它的用途比较广泛,钓友们怎么用这个就随大家了!钓友们只要记住这款钓鱼添加剂比买的好就行了。当然如果你觉得我在说大话,你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然后去用用你就知道它的真实效果了!此款添加剂在低温天使用效果也不错,四季都可以用,针对鱼种也比较全。

冬季钓鲤鱼的用饵技巧及添加剂使用


冬季气温低,鲤鱼不太爱游动,想要钓鲤鱼,饵料上的功夫可不能少下。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些用饵诀窍,或许能给各位钓友带来一些帮助。

虽然鲤鱼所喜爱的饵料气味是香、腥、微甜、微臭等气味的混合味,但详细一点来说,其实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侧重味道。

早春和初冬要侧重微臭、香、甜;晚春到初夏要侧重香、甜;盛夏和秋季要侧重微臭、甜、以及食物发酵后产生的曲味;而进入初冬之后钓鲤鱼的用饵就要以腥味为主,辅之香、甜味。

由于在较低水温中的水分子密度增大,致使气味扩散的速度减慢,饵料的气味也要相对于夏秋季节浓一些,特别是在使用窝饵时,如果能用热水和饵,使饵团带着50度左右的温度抛入水中,会明显增加饵料气味的扩散速度,缩短发窝时间。

也有人会在饵料中加入少许曲酒来提高气味的扩散速度,但要注意酒味同时也会冲淡饵料的腥味,所以如果在饵料中加酒,就要适用更多一些的腥味成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有经验的钓手在冬春节一般多使用红虫粉或者蛤蚧浸泡过的酒。

冬季可供选择的气味添加剂可以用下面这几种:

腥味添加剂:红虫粉、蛤蚧粉、虾粉、鱼粉等。

香味添加剂:曲酒、中药中的丁香、木香、白芷、细辛等,以及食品添加剂中的香蕉香精、玉米香精、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等。

甜味添加剂:蜂蜜、甜蜜素、红糖、白糖、冰糖等。

一个传说中的窝料添加剂


记得有介绍说麝香制作的底窝料非常好,但是,一是麝香的价格昂贵,用于垂钓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二来现在世面上真正的麝香非常少了,大部分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工物,所以,人工合成的化工物是否真正用于垂钓的效果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我来说一个传说吧。

记不得是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地方,只记得是在一个农村朋友家的塘钓鱼,好象在吃午饭时听朋友的父亲说过他的一种窝料添加方法,但我当时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再说了,他的这个方法还必须要花些时间出去寻找原材料,所以,至今我也没去作个试验,今闲着无事,将这个方法归纳一下,仅供朋友们参考。

他说他年轻时也非常喜欢钓鱼,而且还是位得到真传的钓鱼人,他的这个真传就是在窝料中添加昆虫,方法也很简单的。

首先,要在野外找到有蛇脱下的外皮,然后再抓一些甲壳昆虫(特别是有种甲壳昆虫,当人接触到它时会放出黄色气体的,但捉时尽量不要让它释放出来,想办法赶进容器里去最好。每次有3至5个就够了),然后再抓一些其他的甲壳昆虫。

捉回来以后,将它们闷死以后、再用蛇脱下的外皮裹扎成小团,全部置于容器里,密不透气地闷上30天左右(当然,时间越长越好)。

待达到预定的时间就可以使用了,使用前用手摇粉碎机进行粉碎(这时,你会发现有一股较为特别的气味),这种气味也是鱼特别喜欢的。在布窝时,可以将白酒70%、虫粉30%在家里勾兑好,在塘边临时添加到底窝料中,这样,就能够让窝料的气味迅速传递开去,吸引鱼儿进窝点。据他说,效果绝佳!

理由:鱼儿是特别喜欢吸食因雨水冲刷从岸上落入水中的昆虫,而且,昆虫在容器里通过一定时间的转化,会发生霉变,霉变之后气味的穿透力也不逊色于麝香!

不过,老实说,我虽然知道这个过程,但我从没有进行过试验,朋友们信则就请一试,不信只当作是调侃的笑语吧,不别太认真!

野钓不打窝技巧,也能钓得多


打窝是钓鱼中十分常见且简单有效的一种诱鱼方式,钓鱼人只需要找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位置,再根据对象鱼的喜好向钓点投入一定量的诱饵,然后静静等鱼来即可。在水广鱼稀的江河中作钓,打窝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钓位选择的不足,提高总体的垂钓效率,还有咱们常说的要想鱼上岸,得拿粮食换钓鱼不打窝,钓的也不多等俗语,也无不显示着打窝的重要性

那么,不打窝就不能钓鱼了吗?

当然不是,打窝是钓鱼中最简单、粗暴的诱鱼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说它重要也是结合整体来看,如果遇到比较难搞的鱼情,乱打窝、打重窝反而不好,不打窝可以钓鱼,甚至可以钓的很好,不过凡事有得必有失,省下了窝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分析鱼情,然后从钓位选择、饵料搭配上入手来缩短诱鱼的时间,或者把过路的鱼儿牢牢留在窝中,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在野钓中不打窝的经验,非常适合作钓时间短、选位技术不够好的朋友们,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最后。

一.不打窝钓鱼的第一个技巧,选个相对聚鱼的钓位

打窝的目的就是为了诱鱼,如果钓点周围本身就有鱼就不用打窝了,可是新手怎么知道哪些钓点本身就有鱼呢,很简单,哪里钓的人多就钓哪里

大家看清楚了,我说的这种位置可不一定是老钓位哦。鱼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温所待的位置都不一样,像春季要产卵,升温较快的浅水大体上肯定会比深水要好,这个时候大家都喜欢抢浅滩有水草的地方,到了夏季温度升高,鱼产卵完成同时为了纳凉就会跑到深水、树荫下,此时你跑到那些浅滩有水草的老钓位,显然不会有好收获,所以选位技术不太好的钓友,可以随主流,哪个地方钓的人多就坐哪里,找老钓位也得找当季的老钓位,不过假如遇到天气不好、鱼情反常时就别按套路出牌了。

二.不打窝钓鱼的第二个技巧,快速抽竿靠饵料雾化诱鱼,或者搓大饵

钓一些小个体的鱼,我们可以开一款雾化比较好的拉饵,先拿出一小块,使用拉饵快速抽几竿至几十竿,可以在饵料到底之后就提竿也可以等上一两分钟再提竿,但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有小鱼闹漂不用管,无视即可(如果杂鱼很多很猖狂,加重铅抽窝)。等到目标鱼进窝,我们将剩下的一团饵稍加打揉,控制雾化适当增加附钩性,再把抽竿的频率降低,饵料到底不吃可稍微逗一逗再提竿,钓一些个体稍大的鱼时,拉饵快抽效果不好,一是稍大个体的鱼进窝比较慢,抽窝子既累人又费饵,加之杂鱼骚扰,真正留在底下的食物不多,目标鱼进窝也没啥可吃的,这时就可以用搓大饵的方式来做窝,同样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

三.不打窝的钓鱼的第三个技巧,饵料中加小米

这个方法可以和上面那个配合使用,分开讲的原因是饵料加小米主要是增加留鱼的能力,而上面快速抽竿是为了诱鱼,侧重点不一样,饵料加小米其实就是打窝,而且比手抛更精准,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米要细一些、少一些,否则影响饵料状态,钓鲫鱼小黄米、碎米为主,钓鲤鱼玉米碴、颗粒好一点,大家也可以参照第二个技巧,把饵料掰出一块,加大量的米然后搓饵做窝

2、加入饵料中的米味道不可过浓,咱们经常说浓引淡钓,虽然将酒米加入饵料中也有些许引的意思,但说到底手食还是给鱼吃的,酒米味道过重会引起鱼儿警惕。

四.不打窝钓鱼的第四个技巧,换长子线加大诱鱼的范围

这个技巧只能在小杂鱼闹窝不严重的地方使用,或者你的目标鱼就是餐条、翘嘴,否则长子线或飞铅的钓法会让人很头疼,老有钓友询问野钓子线多长合适,正常情况鱼个体越大子线越长、鱼越滑子线越长,钓鲫鱼通常在10~20cm左右,钓鲤鱼20~40cm,钓草鱼、青鱼40cm以上,个头很大或者特殊钓法甚至可以用到60cm、80cm,理论上来说线越短信号传递越及时即越灵敏,线越长传递信号越滞后即越迟钝。长子线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大饵料的摆幅,延缓饵料到位的时间,适当提高了诱鱼性,另外可以降低鱼儿吃食的警惕性,中大物时避免搭桥的尴尬

五.最后总结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说打窝好还是不打窝好,以上分享的这些方法比较适合作钓时间短的钓友,不过不打窝就得勤劳一点,既想省钱又想省力的话,恐怕鱼就有意见了

野钓新手开钓前,想要有渔获,这几件事得做到新手有数


对新手来说,钓鱼之前,充满着幻想,想着能爆护,想着能钓大鱼;但实际上,鱼情未知,水情未知,开饵不会,多用成品饵或者种饵、活饵,窝点不会挑,钓点全凭人品,一言蔽之,兴致勃勃顺带充满干劲,但是实力不允许啊,所以潜意识里,给自己的下限,就是至少要能钓到鱼;

要说这个目标,说高到也不高,但对新手来说,这其实也不算个很低的标准,除非钓点在斤塘、练竿塘,否则,别说渔获,能有鱼给口,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可明明按照大咖们的攻略、指导,从竿漂饵线钩,到其他若干配件,无不一一准备齐备,为什么仍然说,渔获未知呢?因为这几件事,对老鸟来说,可能都已经心中有数,但是对新手来说,则很容易导致心中没谱,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渔获,那么,分别是那几件事呢?

【一】目标鱼混乱

钓鱼,这个鱼字,对钓鱼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泛指,只要水域里栖息的非昆虫类活物,包括螃蟹、虾等,都可以算作是目标鱼;对老鸟老说,钓鱼之前第一件事,目标鱼是必须要明确的,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鱼,才能准备好窝料、钓饵、鱼竿、线组、浮漂、子线、鱼钩,进而才能确定钓点,再进一步确定携带配件的种类,那么目标鱼的不确定,对新手来说,有多糟糕的后果呢?

(1)目标鱼不明确,则无法确定饵料的味型、种类,钓点水域中,到底有什么鱼,其实并不确定,当然,大多数野外水域,必然有鲤鱼,有鲫鱼,但是又没有其他鱼种,这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目标鱼设定好,才能准备好相应的饵料;

(2)目标鱼不确定,无法确定线组、鱼竿的准备;野钓时,到底用长竿,还是是短竿,虽说没有什么标准,但在大致上,是有个范围的,正常情况下,我们钓鲫多用短竿,钓鲤草多用长竿;钓鲫多用小钩细线,钓鲤草多用大钩粗线,竿长、线组不匹配;

【二】总是在意调钓的灵顿哪一个更合适

现在大多数新手,刚接触钓鱼,学习的都是以台钓为主,当然,这也是大环境导致;那么台钓线组中浮漂,多以立漂为主,而立漂的调钓,严格意义来说,只要能钓上鱼,其实都说明,至少在钓上鱼的时候,浮漂的调钓是合适的;但是,同样的钩号、饵料比重、饵团大小,调目8目和调目2目,钓目3目和钓目1目,钓组的灵敏度,肯定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进阶的老鸟们,会将调钓,分为调灵、调钝、不灵不钝,再细致点,会加上偏灵、偏钝。

但是对新手来说,考虑钓组的灵顿,其实是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一则新手的经验不足,并不能像老鸟一样,根据鱼情灵活调整浮漂,来适应鱼口;二则,对新手来说,守钝抓死口,有鱼给口,有鱼上钩,就是胜利,考虑灵顿,实在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说个不好听的,杞人忧天莫过于此,结果实战时,有口还好,没口的时候,总琢磨调钓是不是合适,最后的结果,就是频繁提竿调钓,鱼都不进窝子。

【三】总期望野钓时能钓到大鱼

野钓的目标鱼,老鸟们都会将目标鱼设为大鲤大草,如果鱼情不是特别好,会顺带在附近打个小窝,顺带钓点鲫鱼、白条之类的小鱼,反正就是不让自己闲着;但是新手,往往都希望自己能钓条大鱼,能多大就多大,所以在实战时,总是不甚离职,为何呢?因为有这么句话,要想鱼上岸,就要粮食换;所以盲目认为,只要重窝,就一定能有大鱼进窝,这话其实是没毛病的。

但是问题在于,大鱼进窝,并不代表着能钓到大鱼,实际上,除非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数钓友,就算钓龄很丰富,最多也就钓上过5~6斤的鱼,再大就很少见了,大多数是资源受限,少部分是钓技不佳;这样一对比,就可想而知,新手能钓到大鱼,只能说,有机会,但是几率很低,很低,所以不如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

对新手来说,钓鱼虽然门槛低,但是想要精通,想要熟练,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只要不好高骛远,有耐心,只要目标不定的太高,那么只要经验丰富了,不管要享受钓之乐,还是鱼之乐,甚至是学习之乐,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事。

冬天钓鱼这几种添加剂效果好,不用买家里就有


天气逐渐变冷,如果你最近有钓鱼你会发现鱼儿的口也是逐渐变轻。前几天有有写到如果对付口轻的鱼儿,简单介绍了几种可以增加鱼儿吃口的方法和添加剂,钓友们的反馈表示不错。今天来重点介绍一下在冬天能促进鱼儿开口的添加剂(小药),这些“小药”大部分在家里面就有,有的需要你自己去找或者购买。

在此之前,值得讨论一下的就是:冬天到底能他不能通过添加剂让鱼儿的口变得重一些?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值得留意的是这个作用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因为冬天的鱼儿确实不够活跃,寒冷的水让它变得迟钝,吃食的时候嘴巴张幅也不是很大,速度也会变慢。这。但是我们通过添加剂可以增加鱼儿的密度以及摄食的决心,从而直接达到目的:让渔获变多。

根据蓑笠哥这些年冬天钓大板鲫的经验,下面的这几种添加剂在冬天表现非常不错!只要你使用得当,渔获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当然了,你还需要懂得如何选择适合钓鱼的天气以及在冬天选择钓位。这两点在前几天的文章重都有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关注蓑笠哥之后看历史文章。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羊油

羊油在市面上很少有卖的,这个需要你自己制作。其实很简单:你在买回来羊肉之后把那些白色的油用小刀割下来,然后把羊油切碎锅洗干净,用文火慢慢的把羊油化开,最后用一个玻璃瓶子装起来放到冷藏就行了。

羊油有比较浓郁的膻腥味还有脂肪的天然香味,脂肪对于正在过冬的鱼儿来说是非常“补”的东西,在加上羊油气味附加在饵料上面随着水扩散有很好的诱鱼聚鱼效果。所以大江南北的钓友都有使用,尤其是北方地区钓大板鲫使用得最为频繁。

羊油一次不用加太多,一坨饵料大约加5g-10g左右就行,当然多一点也没有关系,反正不会死窝。只不过小鱼多的地方,你羊油用多了可能会招惹它们,比如在广东就会招小罗非和塘鲺(土塘鲺是个好东西)。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奶粉

奶粉这个东西自从蓑笠哥用了之后就一直离不开它,一年四季皆可用,尤其是冬天的表现可以说是优秀!至于为什么开始使用奶粉,这要从生儿子那年说起,母乳儿子吃不完就倒给猪吃了,那天猪差点把食盆给啃了!后面我就想加在饵料里面钓鱼效果如何?说干就干,直接和在饵料里面,当天下午就钓爆护(30多斤大板鲫、翘嘴、鳊鱼、鲤鱼)!后面生了女儿之后家里有奶粉,就用来钓鱼,真的还别说,那效果真的吊打一众数十块一瓶的小药。

奶粉以一段的奶粉为最佳,这些年尝试过不少奶粉的牌子,一众蓝色的罐子、全英文进口的奶粉最好(那次是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结果我女儿不吃)!那种奶粉奶腥味浓郁,一罐我用了差不多一年,钓获不少大罗非和大板鲫。甚至很多时候其他钓友没有口的时候,我这边都还表现不错。

奶粉也不存在死窝的情况,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不大,一般来说肥水就少加一点,瘦水加多一点。小鱼太闹就少加一点,天气太热也少加一点(天气热要配合果酸用)。而且奶粉基本上是所有鱼种都通用,目前用可以说用加过奶粉的饵料淡水鱼大多数都钓起来过,钓得最多的是:罗非、鲫鱼、鲮鱼、鲢鳙、鲤鱼。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蚯蚓汁/蚯蚓粉

蚯蚓汁在钓罗非和大板鲫上的效果要强于奶粉,只不过蚯蚓汁制作起来麻烦,不少钓友说要废掉一个果汁机器。事实上现在果汁机器也就几十块钱一个,你买一个专门用作钓鱼的就行了,也就两瓶小药的钱!

蚯蚓打汁之后直接用蚯蚓汁开饵就好了,比如你用商品饵料,状态配比完成后倒入蚯蚓汁进去就行。你也可以自己用拉丝粉、轻麸、雪花粉按照1:1:1的比例弄好之后用蚯蚓汁开饵,效果也不错!

蚯蚓汁开饵要比商品饵料或者单独钓蚯蚓的效果都要要好,因为比起挂蚯蚓来这种饵料的雾化传播效果要好,比起饵料来材料要比商品饵料用得好、用的新鲜。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红虫汁/红虫粉

红虫汁最好,红虫粉次之,因为现在商家卖的红虫粉大多都是有过一些其他粉状添加的,所以没有鲜活红虫榨汁来得好。就钓鲫鱼来说,红虫榨汁的效果要比蚯蚓榨汁的好一些。用途和蚯蚓汁一样广谱,不过这个红虫在冬天不好找。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红虫榨汁之后混合饵料抽窝,确定窝子里面来鱼只后然后挂红虫或者蚯蚓钓。这样的效果要比单钓红虫或者用红虫汁开的搓饵要好,主要是榨汁做的搓饵雾化好传播快从而会让诱鱼速度变快。但是在冬天搓饵大了不适口,还是用小钩话红虫效率要高一些。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果酸

果酸也是一年四季皆宜,自制的方法之前分享过很多,就是一些果汁煮熟之后添加红糖和VB类诱食剂就行。至于水果的选择可以最好是用凤梨,事实上蓑笠哥也就用过凤梨,其他的没有用过。

只不过水体很瘦或者阴天的话不太适合用果酸,只有太阳大的连续晴天比较适合用果酸。当然野钓的话果酸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除非天气不好窝子里面有鱼不开口的情况下。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蜂蜜/红糖

比较广谱的添加,很多钓友一都说蜂蜜、红糖、白糖有很明显的区别。其实蓑笠哥这些年都有自己试验过,除了蜂蜜有一点优势之外,红糖和白糖的区别真的不大!我们大可不必人云亦云,用科学的思维来对待这一问题:它们都是蔗糖或者甜菜榨出的糖。小时候白糖还比红糖贵,因为那个时候掌握提纯提白技术公司不是很多,白糖的制作比较麻烦。

冬天钓鱼添加剂之盐和鸡精

鸡精其实和味精的主要成分都差不多,它们提味和提鲜的东西,配合蚯蚓汁或者红虫汁效果更好。只是这种东西虽好,但是不能多加,因为我们做菜的都知道加一点会很好吃,但是加多了就不好吃了!

鱼儿也需要盐分,能促进它们体内的新陈代谢,让它精神十足,盐也可以杀菌和杀灭寄生虫。但是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了(0.5%-1%)就可以了,太多了会死窝!

保养和使用鱼漂的几种错误认识详解


1.新买的鱼漂需要反复擦洗,清除异味吗?

没有必要!即使鱼漂上有油漆的异味,也不是可以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的。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挥发,才可自然祛除。

2.为加强鱼漂的破水能力,要将漂体上的膜洗去吗?

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错误认识。有的钓友自认为将鱼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鱼漂的亲水性,减少水的表面张力带给鱼漂的运动阻滞力,从而提高鱼漂的灵敏度。因此,有的人甚至不惜用牙膏、河边的青草、泥砂等为鱼漂擦洗恕不知这样一来,漂体上那层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损毁,造成了鱼漂的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3.为增加鱼漂的光洁度和运动灵敏性,需要给鱼漂打腊吗?

没有必要!因为鱼漂的运动灵敏性是通过钓者调整出来的。光洁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简单擦洗即可完成,给鱼漂打腊实属多此一举。

4.漂尖意外受损,出现弯曲(但没有折断)需要矫正时,可以用火烤的方法吗?

可以矫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确的方法为:用茶杯盛满开水,利用其升腾的热蒸汽将弯曲的漂尖加温,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后,再将鱼漂的上下两端同时插进纱窗上,使漂尖弯曲的部位持续受轻力,这样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矫正,弯曲的漂尖一般就可以修复了。

5.为降低鱼漂的吸水率,需要将待用的鱼漂在赛前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吗?

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有的鱼漂确实因质量原因会出现漂体渗水而使调目变化的现象,在实在无漂可换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付对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更换一支质量高的优质鱼漂。如果的确没有,也不必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这样只能会使本已渗水的漂体雪上加霜。

都说冬钓要选晴天,想要有好的鱼获需要3点


​冬季气温低,如果想要钓到鱼,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尽可能寻找水域中较暖的位置,只要能找到还没有陷入冬眠的鱼群,就算鱼口轻弱,但是依然能钓上,而且渔获还颇为可观;所以不少钓友,都认为,晴天出钓,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冬季的阴天,大多有北风、西北风,不说抛竿方便与否,只要有北风、西北风的时候,那只能让轻弱的鱼口,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相对来说,晴天出钓,上鱼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但是,这晴日冬钓,倒也不是什么讲究都没有,因为不少钓友反馈,就算是很不错的大太阳,人体感觉都很是舒服,但是施钓的结果,确很是让人郁闷,不管用多腥的饵,还是一样没什么鱼口,夏秋出钓,就算没口,浮漂好歹还会有个动静,可是冬季出钓,那要没口,那就真是一天没口,其实,这是没有搞明白,冬钓晴日,有些讲究,可不得不重视一二,而且这些讲究,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讲究一】独晴不出钓,连晴才合适

晴天对冬鱼来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晴天的光照强度很大,这种光照,会导致水温适当上升,尤其是中上水层,冬鱼为了减少脂肪消耗,来应对新陈代谢,会下意识的群栖中上水层,这是因淡水鱼的生理习性导致;但是这种现象,也是要分情况的,圈子里认为,独晴不钓,连晴下杆,这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头两天是阴天,突然晴天,这就叫独晴,如果头一天降温、下雪,第二天是晴天,也算作独晴,这样的独晴,不管多大的太阳,鱼口都不咋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鱼是变温动物,为了减少因新陈代新消耗的脂肪,在水温极低、极高时,都会尽可能减少活动,来应对这种脂肪消耗,这就是水温较高、极低时,鱼口极差的缘由;那么虽然晴天会让中上水层水温上升,但是这种水温上升,要环比头两三天来看,如果是独晴,说明水温由较冷转为稍暖,这对鱼来说,至少要2~3天才能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在适应期,是不会有鱼口的,这是淡水鱼的生理习性所致,用什么办法都不好使;而连晴,就不一样了,鱼群适应了水温的变化,自然会有鱼口。

【讲究二】钓早不钓晚,钓午后不钓中午

很多钓友认为,到了冬季,气温是11点左右才开始回升,到了中午1~2点后就算是比较高了,所以应该上午11点左右出钓才合适,其实这个观点,是基于人的气温感触,得出的结论,对人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鱼来说,这就很不合适了;在水中,不管什么季节,不管是不是已经冰封了,其实都是在凌晨3~5点,水温最低,到清晨6~8点开始回升,到了午后,水温到了一天之后较暖的时候,一直到傍晚,水温升到最高,开始下降,一直到凌晨3~5点降到最低,然后周而复始。

这是客观的物理现象,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所以,对鱼群来说任何季节都会在清晨6~8点之后开始活动,而活动的高峰期,从午后一直到傍晚,过了傍晚之后停止游曳,可能活动区域不会很大,但是基本上会保持这一个规律,可是要说鱼口,依然是清晨8~10点之间,比较旺盛,午后2点到下午5点左右,也是高峰期,其他时间段,鱼口很是一般,甚至会闭停,那么在冬季出钓,就算是晴天,选择这样的时间段出钓,才会有着不错的渔获,部分区域,会有一些误差,如东北、新疆、青海等地。

【讲究三】冬季发窝慢,频繁提竿也会导致惊散鱼窝

我们在夏秋施钓,往往会等着发窝之后,才会频繁提竿,而冬季,就算是打到鱼窝子附近,发窝的速度也是很慢,尤其是进窝鱼体型越大,发窝速度就更慢,这个时候,就很是考究我们配置窝料,已经守窝的耐心了;如果窝料配置的不好,味型不浓郁,不腥香,蛋白质比例不高,适口性不好,很难吸引进窝鱼开口,我们往往味型够了、浓度不足,浓度够了,适口性不好,适口性做到位了,蛋白质比例有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多多验证一二。

而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等待发窝的时候,频繁提竿,冬鱼只是活跃性不足,而不是傻,因为发窝慢,发窝迟,频繁提竿很容易导致惊散鱼群,会导致进窝鱼不敢进食,这无关乎晴天还是阴天,冬钓比较其他季节,更考验钓鱼人的耐心和细心,配置窝料就是考究我们的细心,而守着发窝,就是考验我们的耐心,细心和耐心,这二者缺一不可。

总结语

冬钓,不管阴晴,都需要细心、耐心,但是也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北方,因为大多数水面都已经冰封,除了注意保暖,更需要注意安全,每年因冰上钓鱼,不注意安全,掉落冰窟的新闻,更是经常看到,钓鱼是兴趣、是爱好,可以投入,但是千万不要过度痴迷,以免出现意外。

要想钓鱼钓得多 必须提高台钓技术


要想钓得多,要想拉大货,钓技一定要够好,让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全部向你袭来。懂得这些,或许对你钓技的提升会有所帮助。

1,生口鱼吃什么饵:生口鱼就是那些养殖塘或者在自然环境中没有被钓放过的鱼。生口鱼因为没有被钓放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大,见饵就吃,下口力度大。生口鱼相对比较好钓,浮漂所反应出来的吃口也比较真实。

生口鱼使用饵料的原则相对简单,冬季用腥,夏季用淡,春秋用浓就可以了。但在实际垂钓中,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又要精细化一些。比如在冬季钓生口小鲫鱼,小鱼喜腥,我们在垂钓时就要使用浓腥加一些奶香味来垂钓。在钓的过程中,可以慢慢的减腥,因为长时间的浓腥刺激过于大了,需减小一些味型来让鱼儿更适口。

如果是在黑坑中垂钓生口鱼,就要注意,为了抢鱼,我们要使用大一些的线组,比如主线在0.8以上,子线在0.6,在抢鱼后可以减小子线的大小,同时使用硬性钓竿便于飞鱼。饵料可以选择以原塘为主,然后根据季节和黑坑里面鱼实际喜欢的味型加入一些商品饵。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可加入一些适合的添加剂来改善鱼饵料的味型,让鱼儿吃起来更适口。

2,如何钓滑口鱼:滑口鱼又分为慢滑鱼和快滑鱼。滑口鱼难钓,是因为滑口鱼不但吃口特别,一吸一吐快,更是因为滑口鱼的鱼情变化快。而每一种鱼情所对应的钓法又不同。开始垂钓时感觉鱼口还抓得不错,可是钓着钓着,要么没口了,要么口全乱了,全是假口,让我们无所适从。

钓滑口鱼我们可使用软尾浮漂,调三目一线钓三目左右,主抓一线吃口。如果使用拉饵口不太实的话,我们可以采用搓小饵的方式,边钓边诱。当上鱼的频率加快了或者鱼口受伤太严重时,我们可改为拉饵,这个拉饵一定要实要小,不要拉得线钩柄上有残留,那样会带来虚口。钓滑鱼在线的拉力值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要尽量选择细一些的钓线,能让老滑鱼吸食起来入口性更佳。

3,什么情况下可以打浮,什么情况下钓底:钓底还是钓浮,不是看个人喜好而来,而是要根据实际垂钓的水域的鱼情来决定。垂钓水域鱼儿密度大、生口鱼较多,天气气温正常,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钓浮。如果是生口鱼老滑鱼都有且密度大的池塘,我们开始打时鱼多口真实,钓着钓着老滑鱼在新鱼的带动下也上浮抢食,这时慢慢我们就会发现打浮口越来越乱,抬竿空竿多了。这时我们就要改变钓法和饵料,把饵料要用得清淡一些,同时改拉为搓,让滑鱼下沉吃食,主抓实口,放弃上下跳动幅度大的讯号,主抓上送下顿小而有力,较真实的讯号,以提高中钩率。钓浮时,要选择翻身站立快的竹脚浮漂。

4,台钓如何选择浮漂:浮漂的选择对于台钓来说相当的重要。浮漂不一定要多,但要有几支适合不同鱼情的浮漂,并能在实际的垂钓中读懂它的每一个动作变化,静止中的动,运动中的静,每一个不符合它正常运动轨迹所产生的变化,也许都是鱼儿吃食的结果。长尾浮漂:长尾漂主打下降中的行程,翻身到位慢,适合钓接口。短尾浮漂:翻身到位快,适合打快鱼和底钓。细尾浮漂: 细尾的浮漂灵敏度相对高于粗尾浮漂,适合钓轻口鱼。

5,饵料的选择:首先说明的世上没有万能的饵料,饵料根据不同的季节、水情、鱼情,使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对。一个配方在这个塘子效果相当好,到了别一个塘子,也许就是个卵。所以,我们在开制饵料,特别是在初学台钓时,一定要弄清不对的对象鱼在不同季节喜欢什么样味型的饵料;一定要弄清每一款饵料的味型状态,适合在什么鱼情下使用。

配制鱼饵应遵循的原则为: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不要随心所欲,喧宾夺主,胡乱搭配。只要自己有的饵料,都加一些混合在一起,心想总一种鱼会喜欢的。其实这样却弄得饵料味型怪异,浓不浓、淡不淡、香不香、腥不腥。自己闻着都不舒适,鱼儿又怎么会喜欢呢。

基础饵:主要以喂养塘的原塘颗粒粉、清淡的谷物麸香类饵料为主,占大比例的基础饵。

主攻饵:专攻鲫鱼、鲤鱼、草鱼等的有针对性的商品饵料。

状态饵:如雪花粉、拉丝粉、轻麸等加入后能改变饵料状态比重雾化效果的饵料。

添加剂: 添加剂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竞技比赛中,没有它却是万万不能的。根据鱼情,使用正确高品质的小药添加剂,能让我们的饵料适口性更佳、诱鱼留鱼能力更强、能分散减小饵料中的不良味道、能刺激不开口的鱼儿产生饥饿感等等。

6,如何钓大鱼。大个体鱼一般生长年份长,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非常狡猾且警惕性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游走。所以,钓大鱼的钓位环境一定要安静,做好窝后,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走动。

钓大鱼一定要做窝,窝料一定要足,不要一会打一团下去,这样会把本来游过来的鱼又惊跑。大鱼一般分布在大水域中,范围广泛,所以钓大鱼的窝料一定有实有虚,即能在水底快速分解分散,随水流漂向远处,又要有实饵,能让大鱼来后有食可吃。

钓大鱼,钓竿一定要软硬适中,不可过软或过硬。过软的钓竿遛鱼会让自己更累,控鱼效果差。过硬的钓竿容易倒置切线或断钓竿跑鱼。在野外水库钓大鱼,线组还是要用得大一些,细线钓大鱼更适合喂养塘没有什么冲击力的鱼。因为在野外垂钓,本身鱼的力量就大,并且你不知道里面的大鱼到底会有多大,所以,大一些的线组,至少不会让你产生遗憾。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想要钓得多,自己得先走出添加剂的误区,3种错误认知不要有》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