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饵料。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气压低,水中溶氧会比较差。这样一来,鱼的胃口自然也就不好了。所以夏季钓鲤鱼想要有所收获,就得从饵料上多下下功夫。夏季钓鲤鱼饵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味型及浓淡的问题。总结来说,夏季钓鲤鱼饵料宜淡不宜浓,宜自然香不宜添加剂,而且饵料是最好带些微甜的味道,最好是以天然五谷杂粮为饵上佳。

1、夏季钓鲤鱼饵料之诱饵

诱饵在垂钓中的作用非常大,能不能钓到鱼,首先要看窝中是否有鱼。一款适合的诱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这里去钓鱼吧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自己用得还不错的夏季钓鲤鱼诱饵:老玉米用石磨磨一遍,用细箩过一遍,粒大的玉米用清水泡软(用水量以能把玉米泡软并吸收完,没有多余的水即可),或是直接在超市购买颗粒相对粗大的碎玉米渣也行;选好钓点后加少量底窝饵或超诱喂窝即可,此诱饵清香简单,是高温时节钓鲤鱼的上佳诱饵。如果长时间守钓的话,可加入豆饼块喂窝,有很不错的效果。

2、夏季钓鲤鱼饵料之钓饵

在制作诱饵的同时,钓饵基本上也出炉了。上面做钓鲤鱼诱饵时,使用过箩后的细玉米面50%、小米面20%、地瓜面30%攥成窝头上锅蒸熟备用。蒸熟的窝头60%、清香或是酵香型水库鲤鱼饵30%、用豆浆机打成浆的鲜嫩玉米浆10%。开出的饵料状态一定要软,但不能太黏、软。去钓鱼吧小编经常使用此款饵料在夏季钓鲤鱼。此款夏季钓鲤鱼饵料清香微甜,非常适合炎热的季节钓鲤鱼,在钓鲤鱼的同时,或许此款夏季钓鲤鱼饵料还会为你意外的惊喜,因为这款饵除了鲤鱼爱吃之外,草鱼也是比较喜欢的。

以上制作夏季钓鲤鱼饵料的方法其实并不麻烦,相对于钓鱼人的兴趣与爱好来说,可谓是非常的简单的,大家不妨试试。

延伸阅读

水色深鱼饵味宜淡瘦水鱼饵料味要浓分析


水色深味宜淡

水至清则无鱼和浑水摸鱼,前者是说鱼借水色隐蔽活动,水色澄清一眼能看到底是钓不到鱼的;后者是说,鱼有视觉,浑水模糊了鱼的视线,适合摸鱼而不适合钓鱼。

钓鱼看水色,既不能太清也不能过浑。水至清则无鱼,必须垂钓透明度以下并有一定深度,但浑如泥浆,鱼看不清钓饵也不行。江河、行船的大中型湖泊水色浑浊,鱼以人类的废弃物和水生动植物为食,基本处于饥饿状态,摄食主要依靠视觉、嗅觉和味觉,具有摄食快、吞钩深的特点,用饵以腥为主。平原小型湖泊水深有限,风浪大时水比较浑浊,可是经常走水,导致鱼的行为没有规律,此时鱼不辨深浅,经常会在水深0.81.2米的近岸觅食。风浪小、走水慢的时候水色相对较淡,上层鱼不畏光线,但受竿影、人影干扰一般很少出现在近处;杂食性的下层鱼怕光,不是停留在中间的深水区,就是出没于深浅结合部偏下位置寻找食物,所以都要用长竿。为了把深水中的鱼诱来和将过路鱼留住,必须下重窝,不过钓饵要精,包括形状、大小、轻重都要有针对性,味则因鱼种而异,或淡腥或淡香,不追求浓腥浓香。水库一般都比较深,由于不喂食、地处偏僻、污染少的缘故,水色比江河湖泊清淡得多,这样时间长了,鱼有了固定的觅食场所和洄游路线就很难聚窝了。

水库多驻钓选准一个钓位后坚持下重窝连钓几天。由于连续在一个地方找到食物,鱼有了记忆,然而钓饵的精和粗、浓和淡必须突出于诱饵,否则鱼会只食诱饵不食钓饵。另外,水库用什么饵还与钓位的生熟有关,如果是经常有人钓的钓位,则要打听常用的是什么饵,陌生钓位主要是靠守,即使是浓味饵也会因入水时间长而变淡了,所以水库钓鱼与味的浓淡无关。

池塘由于鱼密度高以及投喂饲料的原因,水色多比较深。如果投喂的是粮食类饲料,诱鱼用浓香,钓则主要考虑钓饵的重量和大小,与味的浓淡无关。然而商品饵的味主要是靠化学香精,虽然味型、浓淡不同,但为了不过分刺激鱼的嗅觉,避免聚鱼过多造成鱼口混乱,在鱼聚来后应改用淡味饵。钓鱼比赛都是先浓后淡,到最后用白色无味的钓饵就是这个道理。由浓趋淡虽是池钓规律,但它主要是针对鲫鱼的。如果是钓混养鱼,味的浓淡则要结合鱼种和饲料在偏腥还是偏香上作调整。主攻对象是草鱼,池塘又是喂粮食类饲料的,则减腥增香,加入炒麦香型的综合饵;主攻对象是鲤鱼,喂的是颗粒饲料,则减香添腥,适当添加一些虾粉或者鱼粉。

钓鱼人曾有一个禁忌钓饵只能循着一个味道,还特别强调:腥和香不能串味。可是钓混养鱼无须讲究,不管是喂粮食类饲料还是颗粒饲料,鱼的嗅觉认同和味觉认同是有差异的。例如混养池塘中的鲤鱼,虽有闻香即来的特点,但不是浓香就吃,淡香就放弃,浓味能左右鱼的嗅觉,但接受食物是靠味觉。如果钓饵从外形到味道都是鱼平时没有接触过的,它会围着食物作长达数小时的试探。在这个过程中,钓饵的味已经不起作用,哪怕淡得无味它也会接受。一个比较:湖泊水库水色淡,就是鱼聚窝也很少见到鱼星,但鱼咬钩干脆,不问味淡味浓见饵就吞;池塘水色深,鱼来得快,可是鱼多了不是口乱就是不咬钩,都要等到钓饵被水泡软了,浸得没有昧了才咬钩。

瘦水鱼味要浓

比较而言,肥水是指养殖池塘,未被鱼完全消耗的饵料变质了,以及鱼的排泄物都会使水质变肥;瘦水主要是指水质清澄、透明,多水草而缺少自然饵料的水库湖泊。例如丘陵地区的小水库,透明度80100厘米,作为水源,除生长着一些野生鱼类外,一般是不养鱼的。有些湖泊为保护水质,除了为清除蓝藻放养一些鲢鱼外,虽有自然繁殖的野鱼也因为缺乏食物而生长缓慢。

野塘、江河、水库湖泊都是瘦水,底层鱼吃惯了以腥为主的自然饵料,对食物的味和形有了记忆,所以在钓饵除了尊重鱼的习性用腥饵外,还要注意形的结合。例如,每年都有长江钓大鲇鱼的新闻,可是钓饵只有有限的几种:泥鳅、鸡鸭肠管和大黑蚯蚓。鲇鱼吃动物性饲料,但在商品饵有了腥膻型之后,怎么就没有人用它钓过大鲇鱼呢?这是因为鱼对腥的认识是同形结合在一起的,形似而味异,鱼会错把无味的饵吞入口中;味同形不同,鱼聚而不去,虽触饵频频却很少吞入。又如浙江北部山区的水库中生活着一种专吃小鱼小虾的小型鱼类马口,传统用菜籽饼打窝,蚯蚓做饵钓底,然而用悬坠,使浓腥饵,可以把它提到半水来钓,就是认味不认形。另外,水库中还生活着一种身材瘦长的黄颡鱼,在黄颡鱼基本不吃商品饵的时候,这里的黄颡鱼却只认腥,不认形,屡屡被钓起。然而同样的钓饵换到湖泊,黄颡鱼就只吃蚯蚓,不认商品饵了。钓饵,特别是香饵都是人工改良的,从形状到味都是按人的意志尽可能地做到与鱼的习性相一致。生活在肥水池塘中的鱼,由于习惯了人工饲料,对食物的认知是味重于形,所以用商品饵搓和拉,鱼都能接受。

商品饵被鱼接受主要是出于味,即首先刺激鱼的嗅觉,然后以容易吸入的卵形来满足鱼的食欲。然而它只满足了有鳞鱼的需要,对于鲇、黄颡等肉食性鱼类来说,虽然嗜腥是天性,但在食惯了小鱼、小虾以及软体动物之后,如果钓饵是静止的,或缺少鱼习惯的食物形状,腥只能起到聚鱼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饵不是万能饵。然而瘦水鱼不同,由于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一旦发现食物就饥不择食了,并因此而显得嗅觉特别灵敏,同时对食物的形状也不像肥水鱼那么挑剔。所以同是黄颡,瘦水中吃商品饵,肥水中就只认蚯蚓等自然饵了。

钓饵用香是要刺激鱼的嗅觉,而腥是刺激鱼的味觉。嗅觉的作用是主导着鱼循味索饵,至于是不是食物则要通过味觉去辨别。比如水库水瘦鱼稀,钓大鱼却不用浓腥浓香,多用沤得发臭变酸的饲料下重窝,钓饵用螺蛳.红薯块就很难分清鱼对食物的追求是靠嗅觉还是味觉了。鱼寻找食物是嗅觉和味觉共同作用的结果,瘦水尤其如此。然而钓鱼人有个习惯,无鱼咬钩就以为引鱼不到位,于是不断抛钩补窝,同时增强钓饵的味道。至于有没有用就不管了。其实瘦水不需要经常补窝,应该多下几窝,一个窝无鱼换一个窝,这样一个窝一个窝轮流着钓。可是窝下久了味就淡了,能留在窝里的鱼都是靠味觉搜索食物,所以补窝又分为补味和补料,在需要诱鱼时用浓味,留鱼则补淡味。

近海乘船出钓的七宜七不宜


对于钓鱼人而言能乘船去深水养殖台筏内垂钓是一件求之不得的美事。这里我合盘端带有长期实践色彩的七宜七不宜,以期对同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潮,宜小不宜大

潮的大小或称之为死讯与活讯,不但对岸钓有影响,与对船筏钓的关联更大。台筏内的水深,一般皆在1030米以上。因此,潮汐的大小左右着海流的大小,也牵扯到鱼行踪规律的变化,自然是又制约着执竿者钓获量的多少。

岸钓与船钓各自所选择的适宜潮汐是截然不同的。于深水筏内船钓,应选择小潮日期。也就是农历的初八至十二与二十三至二十七,这两个时间段是船筏钓的大好时机。只因农历的如此时间范围内,潮汐涨落的幅度不大,潮流的流速较为缓慢,既利于大量的浮游生物等云集于深水中繁衍,又利于以此为食的鱼类集群饱腹与安居,更利于钓鱼人用60100克的小坠将钩饵垂至海底,且反应灵敏、手感好,往往使钓者抛钩于潮流里有收获大鱼的意外惊喜。

与此相反,潮大、流大、水急,一般鱼很难在流中停留觅食,客观条件逼迫它们分散排向外海、游至近岸或栖居于水的中上层。同时亦迫使钓鱼人换大坠、改坠组、试钓法,忙活得汗流浃背,却错过了上鱼的好时光。

二、风,宜适不宜过

风力、风向的宜与过不仅仅关系钓的兴致,其关系最大的莫过于钓者的自身安全。决不可轻视,决不可大意。通常的风力45级,对船钓而言可谓是天赐良机。若56级的风力,过与宜那就要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啦。

青岛的胶州湾,同样的风力其他向都行,惟怕北风;可在大连经济开发区大孤山所辖的黄海海湾以及渤海的金州湾,最理想的是刮北风,而最怕的是西南风。一旦赶上风大和最怕的风向,先抛开自身安全不提,仅那涌来涌去遭受的颠簸之辛、呕吐之苦,不使你留下中途败下阵的记忆才怪!故对船筏钓来说,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风力、风向去深水台筏内钓鱼。

三、漂,宜低不宜高

漂是指给水下养殖的贝类、藻类一定承受力的水上浮体。当你驾船深入以台筏区内,触目尽是一个又一个由塑料或玻璃等不同材质做的浮漂,有高有底的组成了一排排的筏趟。猛眼望去看似单调,其实对钓鱼人又蕴涵着鱼获丰歉的玄机。我通过在筏趟里多次钓鱼的试探,随着进入这一特殊地带垂钓次数的量变,逐渐发现浮漂低于水面鱼多这一现象。

仅举一例,1999年10月17日,我乘圈筏钓定准了一处其浮漂下沉有5米长的筏趟,在约半小时的时间里采取有进、有退的游钓方式,钓获的黄黑鱼、鳝鱼等约2.5千克。照此而办,屡试屡验。

究其原因,应该说浮漂没于水面愈多,下面拴的贝笼以及扯拉的藻类本体距海底愈近,一则上面附着的鱼类可食之物掉落易于集中范围,不因高被流拉得四处飞散,才使聚此觅饵游玩的大小鱼成群结队;二则就是鱼主动的去游食附着物,亦不须消耗太多体力便可索取,谁又会舍近求远呢?为此请教当地的老渔民,他们与我的看法大体一致。这样看来,浮漂的弃高钓低,是有其道理的。

四、水,宜浑不宜清

海水的浑与清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筏内的养殖工在每年的9月初到12月的中旬前后,为使贝类透气以及藻类的正常生长,总要把网笼和筏绠绳提离水面,用木棒敲打。自会有附着的海泥、浮游生物、小鱼、小虾以及海蛆等,纷纷落如水中,随着海流的拉动形成一条长宽不等的浑浊水域,犹如浮游矶钓打窝子一般。处在此时此地的你,要毅然舍弃清水地带尾随其后,钩一落底扬竿得鱼,真是又快又大又有多种鱼。往常难见尊容的鱼,也会叫你大饱眼福。

五、筏,宜头不宜裆

在船筏钓中,凡是有过海珍品养殖区钓鱼经历的人,他们感触最深的是,在两排台筏所夹的地域(即筏裆)与台筏两端的相交部位(即筏头),抖钩提鱼的频率有天壤之别。为什么能给有此实践的人打下这样的烙印?应归结到是谁更吸引鱼。台筏头与台筏裆(也包括浮漂低于水面的地段)相比,吸引鱼的地方是多的。

一是筏头的绠绳距海底近,有的是紧贴地面;二是筏头的三角地带愈靠沙袋愈特殊,低位觅食区较比靠近,食物相对集中;三是筏头的沙袋堆积地,是黄黑鱼的天堂福地。出可索食夺饵,退可避险定居。每当临此投钩收线,钓十条二十为小菜一碟。显然这里是鱼窝,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小渔场。

六、钓,宜动不宜守

这涉及的是垂钓所应采取的具体对策。你不论是坐船钓,也不论是乘圈筏钓,都不外乎要使乘具实行游动与定点两种运动方式。因为每一个好钓点都是相对的,其位置所活动的鱼是有限度的。只有在时动时守的相互交替的变换中,才有机会去拉开一幕幕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垂钓佳境,从而让自己在守钓少,动钓多,有鱼则守,无鱼则动中,获得累累的回报。

七、器,宜简不宜繁

为使钓组适应筏内的客观实际,我的做法是采取主线下的五个一,即菱形压花转环+强力别针一枚,上接主线下连单天平一个(其天平条长3040厘米),在与单天平转轴下孔相连的副线末端系强力别针一枚并放置适量铅坠一个,之后于单天平支出的圆环和坠上各拴钩一把(每一钩的大小,依钓目标鱼自选)。这样的钓组,尤其是上鱼的紧要关头,既不乱线又利于适时更换铅坠,更不至于将鱼提出水面时这边忙着摘鱼,那边还顾虑飞钩挂身,使垂钓富有条理性与灵活性。然而配的小件或拴钩过多,带来的挂钩烦恼事多,还易于使自己受到钩的伤害。

浅谈酒米打窝料的香味浓与淡


一直以来,自己都认为酒米窝子是鱼儿都喜欢的一种窝子,酒香味越浓,诱鱼效果越是好。可是一位经常一起去钓鱼的钓友,推翻了这种说法。他直接告诉我,酒米窝子最好是淡香比较好,如果是浓香,香得辣鼻子的酒香味,是不太好的。

本着怀疑的态度,我是决定制作两瓶不同浓度的酒米窝子试一下。用300ML的小矿泉水瓶,和泡制了两瓶酒米窝子,都滴入了三滴香精,然后其中一瓶直接泡满,另一瓶倒入一小半酒,然后摇均匀之后放置。待出钓之后带在身上。和往常一样进入钓场,然后在窝子附近做了三个窝,其中一个正窝,另外两个在钓位左右大约六七米远的位置。中间的正窝是打的浓香的酒米窝子,左侧的是打的淡香的酒米窝子,而右侧,也是浓香的酒米窝子,只是打得比较少。做好标记之后,就开始垂钓。这个钓场,我们经常来,所以对这周围的环境都十分的熟悉了。这次的目标鱼是鲫鱼,本来以为像往常一样,可以很快上鱼的。可是左等右等,居然没有任何动静。这时转战左边的窝点。刚把竿抛下,就是一个漂亮的接口。抬竿顺利上鲫鱼一尾。继续抛竿,居然在五分种内,中了七尾鲫鱼,并且体型还算不错。为了验证酒香是否真与浓淡有关系,我再转战第三处浓香味打的量比较少的窝。抛竿后,也是开始上鱼,钓了在约五分钟,也钓了四条鲫鱼。这时心里面就有点奇怪了,不是浓香的酒米不上鱼么?怎么会还能上鱼呢?然后继续回到中间重窝浓香酒米的位置。抛竿之后,依旧没有动静,仔细看了一下,窝里没有鱼星,但是窝的周围却是泛起了星星点点。于是向周围抛竿。这时上鱼了,并且鱼儿越钓越多。这期间再次转换三个不同的窝子三次,发现左边和右边基本上没什么鱼可钓的时候,中间的窝还在不断的上鱼。难道真像钓友所说,浓香酒米窝子不好?哪为什么这浓香的重窝却上鱼这么厉害呢?

之后垂钓,再使用不同香型浓度的酒米试过几次,都发现一个问题,浓香的酒米窝子确实一开始不上鱼,淡香的,或是打得少浓香的窝,是上鱼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浓香的重窝一样的会上鱼,并且窝里留鱼比其它窝要久很多。

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是这样的。浓香的酒米窝子因为一开始酒香味实在太过浓烈,鱼儿因为这味道太浓,只能转战窝边味道比较淡的位置,所以正窝基本上没鱼。而周围味味道比较淡的窝,鱼儿一下就进入了窝中,所以开始上鱼。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淡窝的饵已经被鱼儿吃得差不多,留鱼效果就差了许多,而重窝饵的鱼因为边上的饵已经被吃完,味道慢慢的变谈,鱼儿慢慢向中心推进,所以这样重味饵留鱼的效果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钓友说得没有错,但是要看我们要怎么去应用这些饵料。把握好鱼儿觅食的习惯,掌握握好投饵的技巧,不管重味淡味,一样的可以钓上鱼来。

用饵细辨诱引功能,气诱宜浓、味诱宜鲜、形诱宜活


气诱引宜浓,香臭臊腥别:

利用鱼饵散发的气体诱鱼,叫气诱引(气诱是嗅觉诱引),在 水体中,由于气味的传播速度远远慢于空气传播速度,所以,鱼饵 的气诱引的气味相对要重要浓,这与水的传播速度有关。

自古钓鱼就强调芳其饵,徐徐而投,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断 地丢下香饵诱鱼钓鱼。

为了使饵料能散发足够的香气,就应增大传播半径。特别是选 择丁香、茴香、麝香、松香等香料作诱鱼添加剂(增香剂),或焙 干研磨成粉,或择水煎煮成汁,或伴人,或掺对,或作窝饵,或作 钓饵,都能有不错的效果。其中,当以动物饵麝香为冠(含合成麝 香),常能产生奇效.特别是用来诱引鲫鱼等温驯鱼,无可比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种都喜欢香气,有些鱼用香气是绝对诱 不上来的。远离香气而对腥臭、臊腥之类腥饵或膻饵感兴趣的鱼种 不少,。如鲶鱼、才鱼、鲈鱼、鱤鱼等凶猛鱼,即使臭不可闻,膻臊 难当,它们也会格外喜欢,鱼性有异,这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在香气诱引里,越香越好,是针对某些水体某些鱼种而 言的,芳其饵是广义上的一种方向,由于鱼情的不同,水情的不 同,本味饵,清香、淡香等饵也是同样能诱鱼的。如在清水之中钓 草鱼、鳊鱼、鲤鱼,在瘦水之中钓大鱼,也并非越香越好,而在浑 水肥水中钓这些鱼,则应浓重并用。

所以,香气诱引的选择,是根据水情、鱼情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的,芳其饵应该掌握一条使用原则:当浓则浓,当重则重,当 轻宜轻,当淡则淡,是为正理,以全概偏,才能顺理成章。

同样,在使用臭臊之类饵料诱鱼时(多数为动物饵),也要分 清腥膻对象,有的鱼也只喜欢腥而不喜欢膻,有的鱼则恰恰相反, 腥臊有别,不可等同视之。如鱤鱼、鲈鱼、才鱼等上层凶猛则喜欢 腥饵,而鲶鱼、黄鸭叫、回坨鱼之类底层无鳞鱼,则喜欢膻饵。所 以,钓上层凶猛鱼,宜使用小鱼、泥鳅之类腥饵比较适宜,而钓底 层无鳞鱼则使用蟑螂、肉块、青虫之类膻饵比较可靠,凡是通用的 钓饵,如蚯蚓、活蛆之类,可视情而用,不受局限。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香气、臭气饵料诱鱼, 一定要做到香臭分明,臊腥分明。是香必香,是臭必臭,是臊呈 臊,是腥呈腥,越是分明越好,万万不可弄出臭中藏香,膻中藏 香,臊中藏香之怪气,事与愿这种违适得其反的做法,会什么鱼也 钓不上来。千万别小看鱼的嗅觉能力,鲤鱼在钓饵上能分辨出人手 上的汗味来,为什么钓鲤鱼强调用白酒擦手后上饵,就是防止有异 味出现,鲤鱼会拒绝咬钩。

味诱引宜鲜,甜饵糖饵讲度:

味诱引是味觉诱引,鱼饵的味诱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调味饵,即配方饵。

一种是本味饵,即原生饵。

不管这两种饵是什么成分,也不管这些饵是甜饵还是酸饵,是 晕饵还是素饵,动物饵或植物饵,只要用来钓鱼,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判别标准,就是鱼饵是否新鲜。也就是说,用鱼饵诱鱼,越是新 鲜诱鱼的效果越好,即使是发酵饵,也是如此。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这种判定是能经得起检验的。比如,使用 一个新鲜出炉的糠饼打窝,鱼上窝的速度会明显快于陈放已久的糠 饼。使用新鲜的糠饼粒、颗粒饲料、袋装饵、草饵、虫饵等都是 如此。

鱼在咬钩的过程中,是有试味的动作过程的,它们发现饵料 后,会首先吸入少量的饵屑末已确认饵料的新鲜度,如果发现饵料 有异味或霉变的现象,它们会立即巾止进食,尽快将食饵吐出口 腔。我们常常发现浮标有咬钩的标相,但很快就停止下来,有时钓 饵放入窝区,鱼就是不理不睬,出现这些标相,排除因饵料不对口 等因素外,换成新鲜好饵,便可以钓上鱼来。

在钓鱼时,使用新鲜饵,及时更换新鲜饵,也是一种重要的钓 技,不可忽视。

在钓温驯鱼时,用甜饵作窝饵诱鱼比较普遍,特别是钓鲫鱼之 类的配方饵,有的甚至直接用糖果打窝,想以甜取胜。多数钓友则 喜欢在饵料中加入白糖、冰糖、芽糖之类,也加入蜂蜜炼制的。

同样,在配制酸饵时也可以带些甜味。事实也如此,鲫鱼等鱼 对甜味的饵料的确是偏爱的,它们是不会拒绝甜味的。

通过试验观察发现,如果诱鱼的窝饵过于甜蜜(钓饵除外)就 会出现一个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鱼咬钩会变得不是很积极,好像 吃饱了东西似的不愿咬钩,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滞口,滞口鱼 是不好钓的。这就是饵料糖分过高出现的效果。所以,在窝饵 中加入糖分要特别注意比例适中,尽量避免甜饵滞口,影响钓鱼。

其实,诱鱼效果最能持久,最能出效果的,是鲜味饵。这种鲜 味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新鲜,一个是鲜味。通常的做法 是:在新鲜本味饵料中加入适量的味素(氨基酸之类),形成鲜味 饵比甜饵的诱鱼效果要好。就是诱钓合一的炸弹饵,也是如此。值 得注意的是:钓鳙鱼、鲢鱼的发酵饵,同样要用新鲜饵钓鱼,出现 过酸变苦、变臭的现象,同样是不好钓鱼的。

形诱引宜活,荤素方圆迥异:

窝饵讲味,钓饵分形,形诱引是视觉诱引。

钓饵的形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形体,一种是制作形体。 自然形体以动物饵与种子根茎类为主,制作形体以机器加工和手工 模制为主。

钓饵的形体是多种多样的,晕饵里有虫鱼之类,素饵里有方圆 之形。不论晕素,在使用这些形状迥异的鱼饵钓鱼,是讲究用动饵 活饵钓鱼的,如果用青虫、活蛆钓鱼,为保持钓饵的鲜活,不能挂 破及流出液体。用小鱼、小泥鳅钓鱼,要能游动自如。在浑水里用 蚯蚓钓鱼,要用缠绕挂上饵,头尾要保持蠕动等。即是不能活动的 种子饵、粉饵、块饵、茎饵等,在钓鱼之中,也要求尽量钓活饵动 饵,要不断使用和变更逗鱼咬钩的动作,特别是在浑水和深水之中 钓鱼,让钓饵活动起来,是上上之策。

在钓饵的形状中,多数动物饵的形状是固定的。如小鱼是长条 形或刀形,青虫是圆条形或圆柱形,蟑螂是扁扇形等。

在种子饵中,豆形、米形居多。在粉饵中,主要是球形、梨 形、腰形等。在硬饵中,方形、圆柱形为主。

值得说明的是,各种形状的鱼饵都可以钓鱼,但有入口和不入 口之分,用什么形状的饵,去钓什么品种的鱼,虽然变化较大,但 仍有规律可循。

比如,米形、豆形饵可以钓鲫鱼、鲤鱼、游鱼、鳊鱼、嫩子 等。用球形、梨形、腰形饵好钓草鱼。用方形、圆柱形饵好钓草 鱼、大鲫鱼、鲤鱼、鳊鱼等。用长条形小鱼好钓鱤鱼、鲈鱼等。用 扁扇形的蟑螂好钓鲶鱼等。钓饵的入口性能与鱼种和饵形对口 有关。

形诱引钓鱼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动物饵主要用来钓凶猛鱼,植 物饵主要用来钓温驯鱼,这种形状上的差别,符合自然法则,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遵循这种法则,是形诱引钓鱼的关键点。至于传统钓的鸡毛拟饵钓,以及凶猛鱼的路亚钓法,则是真正的形诱引钓 鱼,才是真正的鱼饵;

夏季野钓鲤鱼饵料配方


北方的夏季,最受钓友喜欢的对象鱼就是鲤鱼,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在黑坑还是野钓,都能钓到大鲤鱼。黑坑且先不说,因为都是统一放鱼,个体都差不多大。今天主要是来说一说在野钓时,如何能够制作出专门钓大鲤鱼的饵料配方。

材料:玉米粒400g、通威鲤鱼颗粒400g、麝香米100g、白面100g、玉米面100g

制作流程:

1.把玉米粒弄成玉米碎,越碎越好。准备一个盆子,放入通威鲤鱼颗粒,加水(刚好末过就行)泡发,泡发后把水倒掉,将玉米碎、白面、玉米面倒进去,搅拌均匀,此时的饵料状态是干散的。

2.向盆中加入少量的水,继续搅拌,目的是增加饵料的黏性,接着放入麝香米,混合均匀之后取出,放在室外平坦的地方铺平,等待自然风干。即可用来挂钩垂钓。

这一款饵料中加入了鲤鱼颗粒,这种颗粒可以很好的刺激鲤鱼的嗅觉,在加上麝香米,更加让鲤鱼为之疯狂,快速开口。

淡诱浓钓这种说法真确吗?真正的结合应该这样


其实诱钓,就是指打窝诱鱼以及作钓方法,但两者之间该如何搭配又成了钓友们关注的焦点。可问题又来了,老钓鱼人口中的淡诱浓钓,到底是提升中鱼率和快速上鱼的关键吗?可能有些人觉得一派胡言,表示对这说法不服气,但这传言是否属实,还请往下看

一、淡诱浓钓

所谓淡诱浓钓,无非就是指饵料一定要好于窝料,在野钓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还是酒米打窝,钓饵用商品饵以及蚯蚓,红虫来作钓。因为如果窝料一旦好于饵料,势必会造成有鱼不吃饵,而鱼只吃窝料,所以淡诱浓钓,一般都是用在于野钓生口鱼的过程中。

二、浓诱淡钓

众所周知,黑坑中的鱼一般都是钓了再放,放了再钓,所以鱼的经验特别丰富,如果钓者按照常理来作钓的话,也只会是钓点有鱼不吃饵。所以当钓友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立即改变策略,采用浓诱淡钓的方式来作钓。

因为这种钓法,与上面所提到的淡诱浓钓是完全相反,它一般都是针对滑口鱼,但话又说回来,淡钓真正的意思并不是选用清淡的饵,而是尽量选用接近天然的饵,目的就是为了让鱼放松警惕,放心大胆的吃饵。

三、诱钓合一

当然除了以上这两种钓法之外,也可以采用窝饵一体化的方式来作钓,就比如前期用拉饵抽窝,诱鱼进窝后就可选用同一款拉饵来作钓,还有一些情况就是用玉米打窝,玉米作钓等等,这也就是说窝料与饵料完全相似,这样鱼吃惯来窝料,自然也就不会放过钓饵。

总结:虽然以上讲述了窝饵之间的搭配,但根据我的野钓经验,觉得窝饵的浓淡,一定要根据当时的鱼情和水清来综合考虑,绝不能一概而论。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淡诱浓钓与浓诱淡钓的一些使用方法与技巧,当然如果你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还请多多指教与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