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垂钓的水域。

其实在垂钓过程中,仔细观察鱼吃饵、钩在嘴上的位置,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浮标是灵还是顿,这样有时候优势还大于根据有无顿口来判断灵与顿,具体看看是怎么观察鱼钩的位置,到底浮标调的是不是正确。

一、钩的位置深

这是说明浮漂调的顿了,轻轻的吸饵入口时根本看不到浮标的动作,只有等到鱼吃饵,吃死口,入嘴很深的时候,浮标才出现动作,校正浮漂,向灵的一方调节,即缩短水线,向下移动浮漂,可适当的先调整半目左右,如果钓浮标的话,可以增加相当于半目左右的铅皮,来调整灵敏度。

二、钩的位置歪

一般我们打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到不足为奇,这时候的钩是悬着的,所以会因为鱼的到来,而左右摆动。钓底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钓的太灵导致的。解决方法:要减点铅皮,让调目和钓目同时往上升高,增大剩余浮力,来减少灵敏度。

三、出现很漂亮的顿口,但扬竿无鱼

这也是浮标过于灵敏了,向上长浮漂即可,也可以适当的加一些铅皮。

四、钩的位置在鱼嘴的正中间,而且是鱼嘴上唇

这个时候说明浮漂调的刚刚好,很适合这里垂钓的水域,这也是我们要找的真正鱼口。

编辑推荐

化老师谈浮漂的灵与钝


当前,好多钓友对于调钓之说众说不一,甚至怀疑大师们在蒙众网友。几年前,在好多平面杂志上就有调钓的一些学说或释疑的文章已经很多,因为写文章的的先生们或钓友们我大部分都不认识。学识、理论高的作者把流体力学、物理、数学等理论知识都表最近文字上,这类文章的体现使得好多文化层次低的钓友看的一头雾水。

钓技好而文化水平不高的钓友又在文章上做出详细的解释,读者们也得实质的东西,另外,钓友们的钓技水平高低不一,而且认识钓技的层次也不一样,钓的少而写文章多的、钓的多写文章少的又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在我看来我们不必刻意的去争执这些一方面的问题,权当是做一项乐趣去对待也未尝不可。

而钓鱼这一项户外运动的真谛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实际操作当中又是非常全部的运用的活动。钓鱼是学到老而无尽,钓到老还有不明白的课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体。

八年前,在老鬼钓鱼学校就调钓灵钝一方面的问题我和翟少明、刘树森、钟舜尧、程宁几位同仁做过争论和平衡,为了在给学员授课中达到统一,避免教练口径不一。我们把调的高为钝、钓的高为钝、调的低为灵、钓的低为灵的说法体最近课堂上,就灵钝这课题我们再把它放到实践中去,让钓友们去评论。

1、调高的体现取一只浮标,调十目,钓三目,用轻饵,在水下的体现是双饵悬浮,这样看起来确实很灵。真的把这一套拿到岸上,摆出这种状态,我们用嘴轻轻一吹,双饵晃动,灵再回到水里,一条小鲫鱼游到下钩的饵前,离饵还有十几毫米时开始吸食饵,饵微微一动;离嘴还有一半距离,但浮漂一动未动,没有信号出现,又过来一条比上次那条大一点的鱼,也是在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动的幅度到了嘴边,浮标信号是微微好吧挫,提竿不中鱼,再挂同样大的两颗饵再下去,过来一条大的鲫鱼,也是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进口且浮漂下挫一目的信号出现,提竿中鱼。 

2、同一支浮漂,调六目钓三目,同样的饵料,挂同等大小,再来三条这样的鱼,仍然是同等的吸饵距离。饵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饵的位置现状改变),还是吸食下钩。第一条鱼吸食饵料,饵料到了嘴边,浮漂微微一个下挫信号,提竿不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中等大小的鱼,一口吸到嘴里,浮漂下挫一目半,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三条鱼,饵料非常容易进嘴,并且鱼继续前游,浮漂信号反映是黑漂,中鱼,调六目钓三目中两条鱼。

3、再把浮漂调四目钓三目,还是原先的饵料,挂的还是一样大。饵料下沉到位,下钩躺在水底,子线略微弯曲,上钩触底。再来这样三条鱼吃饵。第一条吸食鱼饵,仍在同样的距离上,饵料一动不动,再近一半的距离继续吸食,饵进嘴,贴近钩部弯曲的子线 晃动好吧,浮漂无信号,小鱼吧饵料吐出来,弯曲的子线又晃动好吧,浮漂仍无信号,小鱼再次把钩上剩余的饵料吸进嘴时接着前游,子线跟着鱼移位,浮漂微微下挫,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鱼,第一口吸食,饵料到嘴里但不深,弯曲的子线晃动幅度大,浮漂微微下挫一点,提竿中鱼,刚把鱼提起离底,脱钩跑鱼。第三条鱼,一口进嘴,明显吸的深,浮漂下挫一目,提竿中鱼,调四目钓三目,中二条跑一条。

综上三种调目不同,钓目一样,这是我在水下观测系统,观察后的全部的分析后举的例子。因为我们是单讲调目高低的灵钝之说,这不包括其他因素,例如饵硬、线粗等。而钓的这小、中、大鲫鱼,都是未被钓过,而且是正常吃饵(也不包括猾口鱼和另外因素)。浮漂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想让它下沉出信号,必须是鱼来操作,而我们调漂时,从高目调到低目,必须用加铅皮的办法进行调整,铅皮有重量才能把浮漂拉下去。真的把铅皮剪掉,那么来把它拉下去,是鱼。

肯定浮漂在水面露的越多,鱼拉的就越费劲。咱们调十目钓三目,其中的水下七目,是由饵重把浮漂拉下去的。由于水的浮力和张力(这样说不清楚对不对)作用,浮漂自身在没外力的作用下,肯定浮在水面上。所以,调目以后剩在水面上的部分,就需要力来把它拉下去。因为这样我们才称它叫做剩余浮力。而就是这四个字,最近我也不敢说了,因为有文章说这是错误的。但否认剩余浮力这种说法的先生,你得给这种现象起个名字,有60%钓友认可。也可能是文章我看的少,至今还没发现真名叫什么。

我认为调的低应该称为灵,我们是为了钓鱼,调钓灵钝的使用也是在鱼上,除其钓鱼之外,爱说灵就灵,说钝就钝。真的说,调的越高越灵敏,那么,换位置思考,那就用大漂就灵,用小漂就钝。单纯的说一个灵字,咱们想象的就是敏捷、快。归纳起来,反应速度和反应幅度。

真的调的高就灵,当我们钓小口鱼,冬钓大棚的时候,很少见调八目、调十目,常见的都调三目、调两目。口强调高目,口弱要加铅,说明了什么各位不妨认真思考。排除灵钝之说,在调漂时,钓者是根据鱼情去设定用的漂型,漂号,无论灵和钝怎样,调和钓,能钓上鱼,能钓的比别人多,才是硬道理。理论是为了应用,实践当中又能出更多理论,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用的好才是能者。

我有一个很好的应用经验,我到一水域钓鱼,鲤鱼、草鱼、鳊鱼都有,我主攻鲤鱼、草鱼,而都在三斤以上,前提是不知这台水域天天有人钓,钩跑、钩蹭的鱼很多。我调十二目钓三到四目,上半天能钓上来的大部分是鲤鱼,大信号明显,小信号倒是模糊,但只钓了一条草鱼,水底是风化石底,淤泥很薄,我把十二目加铅皮变成调七目,还是钓三目左右,下午钓的草鱼就多于鲤鱼。下挫一目就提竿,钓上来的是草鱼;下挫三目或者黑漂,则是鲤鱼。

钓上来的草鱼经观察,嘴和身上都有伤,它们吃饵时非常小心,后来才清楚,鲤鱼是从网箱跑出来的,喂颗粒养成了大张口抢食的习惯。草鱼是从小在这种水域长大的,基本不喂,吃饵张口不大,再加上害怕,吃饵轻,所以,调高目时小信号模糊的现象,就顺理成章了 饵重调目高,饵轻调目低;搓饵调目高,拉饵调目低;重饵信号大,轻饵信号小;搓饵信号大,拉饵信号小。所谓调高一目也叫高,低一目也叫低。钓也是这样,在应用中,鱼情决定运用。我们不要老在一句话,一条应用中去唠唠叨叨,钓鱼,是一项非常全面复杂的运用。

如何判断浮漂钓灵了还是钓钝了?


在调漂中有饵重决定调目,鱼口决定钓目的说法,通常来说饵比较重,需要调高目,这样挂饵后浮漂还能有目数,这样双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呈现很多种。鱼口决定钓目,表面上是说钓目的多少,其实钓目的多少影响着双饵在水底的状态。至于如何判断调漂是钓灵了还是钓钝了,还是需要从鱼口的表现,中鱼的情况来分析。

一、钓灵和钓钝

关于钓灵还是钓钝,通常不仅仅从钓目的高低来对比,因为意义不大。从理论上说,钓目低比钓目高算灵,但是这个是指的双饵状态相同的情况。如果相同的线组,相同的饵重,都是钓2目,但是一个是一饵悬浮一饵到底,另外一个是铅坠到底,虽然钓目相同,但是明显是铅坠到底比较钝。或者说,双饵状态形同,一个钓2目、一个钓3目,钓2目会灵一些,但是这1目的差距微乎其微,其实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对灵顿的认识不能仅仅从钓目的高低来区分,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双饵、子线、铅坠在水底的状态来区分。比如说下图,都是钓2目,灵顿完全不同。

灵的意思是浮漂容易出动作,钝的意思是浮漂不容易出动作。所以灵有灵的好处,钝也有钝的好处,调漂虽然有灵顿之分,但是根据实际的鱼口情况,灵和钝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区别就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当前的鱼口。在钓底中如果钓灵,饵料被绷直的子线拉紧,这种双饵状态是比较难被鱼吸进去的。如果钓钝,双饵则更容易被鱼吸进口中。有钓友拿吸尘器来做过举例,一个东西挂着不容易被吸尘器吸进去,如果放在地上就容易被吸进去。其实鱼的进食动作大多都是吸,比如鲫鱼鲤鱼鳊鱼这些,是通过长大口腔把食物吸进去的。所以钓灵,浮漂容易出动作,但是饵料不容易入口;钓钝,浮漂动作小,但是饵料容易入口。所以有高手认为,找口其实就在漂相明显,鱼饵好入口之间找到平衡。

二、如何判断钓灵了还是钓顿了?

我们可以通过中鱼率、中鱼的部位等情况来分析当前的灵顿是否适合当前的鱼口,其实就是找口的过程,最终追求的是有口提竿中鱼。

1、漂相多,而且明显,但是提竿不中鱼。这种情况基本都是钓的过灵了,方法是增加钓目或者增加铅皮重量,其实目的都是一个,让饵料、铅坠距离水底更近。这样调整虽然会错过一些漂相,但是中鱼率有保障。

2、上钩中鱼,下钩很少中鱼。这种情况通常是钓钝了,上饵的状态已经到底,非常容易被鱼吃到嘴中,再加上自然水域通常都有淤泥,下饵不容易被发现。这种情况其实完全不用调整,完全可以正常垂钓。如果修剪铅皮或者换比重轻的饵,可能还是下饵不容易被发现,上饵悬浮反而鱼不容易吃,因为虚底是比较难找的。所以个人建议正常钓就可以了。如果上钩中鱼正口少,基本就是太钝了,减少一点钓目就可以。

钓钝也好,钓灵也好,钓者说了不算,最终要看鱼口情况,所以鱼口决定钓目(双饵在水底的状态)。

冬季钓鱼的浮漂调钓灵与钝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垂钓中钓灵敏与钓迟钝经常在探究和思索。每次钓鱼都要把浮漂调来调去,试试究竟是钓灵敏些好还是钓迟钝些好。经常是一头雾水。

最近几次冬天钓鱼,有了一些感悟,自己觉得,总算有了点头绪。12月1日(室温11℃),和钓友王大禄再去荷花池鱼塘掐鱼。鱼吃口很轻。100分钟王钓到半斤左右的鲫鱼8条我钓到4条(我也用了小钩――伊势尼1号,比较上次有进步。上一周我俩掐鱼,王钓到8条,我才2条。当时找到的差距是:我的钩4号,偏大;漂尾偏粗;饵料没有添加虾粉等等)。我用的是一支小浮漂(豪猪刺浮漂),可能太小,老半天沉不下去(以后需要改大一点,下沉不要太慢)。漂尾比较粗,直径大于1毫米(没有办法,视力不好),有些小信号没有看到。我钓得比较灵敏,粗漂尾调3钓2,有几次下頓,提竿不中鱼。

大约80分钟的时候,王大禄已经钓到7条鱼,我才钓到1条鱼。心想:可能我的浮漂漂尾太粗(竿长4.5米,他用细尾漂,我根本看不见他的浮漂在哪里);可能他的钓位鱼多;可能我的饵料口味不对。脑子里乱糟糟的,胡思乱想,暗暗着急。最后20来分钟,我钓到3条,王钓到1条。为什么?因为我改了钓法,改成了钓大钝。粗漂尾调3目钓4目,在家里调漂试过,这时,坠子轻触底,子线完全弯曲松驰。钓大钝,感觉容易出信号,而且稳稳中鱼。钓大钝漂尾粗信号还是足够明显。如果一开始就钓大钝,我未必会是输家。

回想过去几次老年钓鱼协会在鱼塘比赛钓鱼。6月5日,在李家坝,室温29℃,调3钓2,下頓明显,我钓到33条,第一名。11月6日,在荷花池鱼搪比赛,室温19℃,还是调3钓2, 感觉下頓不够明显,但是还是容易抓住顿口。鱼吃口比较轻,但是有截口,浮漂还没有到位,就有加速或者下頓,中鱼率还是比较高。钓到19条,第三名。11月27日,在荷花池,室温11℃,和王大禄掐鱼,还是调3钓2,王8条,我才2条。那次除了钩的大小不同之外,恐怕主要是我钓灵敏他钓迟钝――调3钓4。今天最后20分钟,我钓大钝很快就上了3条鱼。而钓灵敏的时候,虽然有几个信号但是没有抓住。

几次钓鱼情况比较,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气温不同,鱼情大不相同,钓法也应该不相同。气温高时吃口很好,很适合钓灵敏,下頓现象也很明显。我在6月5日的比赛中,饵料雾化很好,钓灵敏,抓明显的下頓,感觉很爽,名列前茅。气温变化,到了低温时候,鱼吃口很微弱,适合钓钝。我还是老办法钓灵敏就吃不开了,两次掐鱼都是走麦城。也许,别人有冬季钓鱼要钓灵的经验,但是,不适用于我们掐鱼这个鱼塘,也不适用于我,因为我视力不好,看不清楚极细的漂尾。

我想,为什么冬季钓鱼钓钝容易钓到鱼呢?反复思索,觉得是有道理的。天寒地冻,鱼懒游动懒开口。我们钓鱼人,应该想方设法让他在懒开口的情况下比较顺利的吞进钩饵。用小漂、小坠、小钩、小饵、细线,毫无疑问,都是为了鱼容易吞钩。钓钝呢,子线完全弯曲松驰,避免了坠子、浮漂的牵扯,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放心大胆开口吃食;同时,卧底的钩饵比较悬浮的钩饵容易被吸入口中。所以,钓大钝信号比较多,而且稳稳中鱼。这种情况,浮漂漂尾粗一点也不要紧(对弱视者有利),因为钓的是体动漂,钓的是死口。

这只不过是一时一地的体会而已,仅供参考。鱼情千变万化,钓法也需要随之变化,万万不可一成不变。

化老师谈浮漂的“灵”与“钝”


当前,好多钓友对于调钓之说众说不一,甚至怀疑大师们在蒙众网友。几年前,在好多平面杂志上就有调钓的一些学说或释疑的文章已经很多,因为写文章的的先生们或钓友们我大部分都不认识。学识、理论高的作者把流体力学、物理、数学等理论知识都表最近文字上,这类文章的体现使得好多文化层次低的钓友看的一头雾水。

钓技好而文化水平不高的钓友又在文章上做出详细的解释,读者们也得实质的东西,另外,钓友们的钓技水平高低不一,而且认识钓技的层次也不一样,钓的少而写文章多的、钓的多写文章少的又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在我看来我们不必刻意的去争执这些一方面的问题,权当是做一项乐趣去对待也未尝不可。

而钓鱼这一项户外运动的真谛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实际操作当中又是非常全部的运用的活动。钓鱼是学到老而无尽,钓到老还有不明白的课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体。

八年前,在老鬼钓鱼学校就调钓灵钝一方面的问题我和翟少明、刘树森、钟舜尧、程宁几位同仁做过争论和平衡,为了在给学员授课中达到统一,避免教练口径不一。我们把调的高为钝、钓的高为钝、调的低为灵、钓的低为灵的说法体最近课堂上,就灵钝这课题我们再把它放到实践中去,让钓友们去评论。

1、调高的体现取一只浮标,调十目,钓三目,用轻饵,在水下的体现是双饵悬浮,这样看起来确实很灵。真的把这一套拿到岸上,摆出这种状态,我们用嘴轻轻一吹,双饵晃动,灵再回到水里,一条小鲫鱼游到下钩的饵前,离饵还有十几毫米时开始吸食饵,饵微微一动;离嘴还有一半距离,但浮漂一动未动,没有信号出现,又过来一条比上次那条大一点的鱼,也是在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动的幅度到了嘴边,浮标信号是微微好吧挫,提竿不中鱼,再挂同样大的两颗饵再下去,过来一条大的鲫鱼,也是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进口且浮漂下挫一目的信号出现,提竿中鱼。 

2、同一支浮漂,调六目钓三目,同样的饵料,挂同等大小,再来三条这样的鱼,仍然是同等的吸饵距离。饵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饵的位置现状改变),还是吸食下钩。第一条鱼吸食饵料,饵料到了嘴边,浮漂微微一个下挫信号,提竿不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中等大小的鱼,一口吸到嘴里,浮漂下挫一目半,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三条鱼,饵料非常容易进嘴,并且鱼继续前游,浮漂信号反映是黑漂,中鱼,调六目钓三目中两条鱼。

3、再把浮漂调四目钓三目,还是原先的饵料,挂的还是一样大。饵料下沉到位,下钩躺在水底,子线略微弯曲,上钩触底。再来这样三条鱼吃饵。第一条吸食鱼饵,仍在同样的距离上,饵料一动不动,再近一半的距离继续吸食,饵进嘴,贴近钩部弯曲的子线 晃动好吧,浮漂无信号,小鱼吧饵料吐出来,弯曲的子线又晃动好吧,浮漂仍无信号,小鱼再次把钩上剩余的饵料吸进嘴时接着前游,子线跟着鱼移位,浮漂微微下挫,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鱼,第一口吸食,饵料到嘴里但不深,弯曲的子线晃动幅度大,浮漂微微下挫一点,提竿中鱼,刚把鱼提起离底,脱钩跑鱼。第三条鱼,一口进嘴,明显吸的深,浮漂下挫一目,提竿中鱼,调四目钓三目,中二条跑一条。

综上三种调目不同,钓目一样,这是我在水下观测系统,观察后的全部的分析后举的例子。因为我们是单讲调目高低的灵钝之说,这不包括其他因素,例如饵硬、线粗等。而钓的这小、中、大鲫鱼,都是未被钓过,而且是正常吃饵(也不包括猾口鱼和另外因素)。浮漂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想让它下沉出信号,必须是鱼来操作,而我们调漂时,从高目调到低目,必须用加铅皮的办法进行调整,铅皮有重量才能把浮漂拉下去。真的把铅皮剪掉,那么来把它拉下去,是鱼。

肯定浮漂在水面露的越多,鱼拉的就越费劲。咱们调十目钓三目,其中的水下七目,是由饵重把浮漂拉下去的。由于水的浮力和张力(这样说不清楚对不对)作用,浮漂自身在没外力的作用下,肯定浮在水面上。所以,调目以后剩在水面上的部分,就需要力来把它拉下去。因为这样我们才称它叫做剩余浮力。而就是这四个字,最近我也不敢说了,因为有文章说这是错误的。但否认剩余浮力这种说法的先生,你得给这种现象起个名字,有60%钓友认可。也可能是文章我看的少,至今还没发现真名叫什么。

我认为调的低应该称为灵,我们是为了钓鱼,调钓灵钝的使用也是在鱼上,除其钓鱼之外,爱说灵就灵,说钝就钝。真的说,调的越高越灵敏,那么,换位置思考,那就用大漂就灵,用小漂就钝。单纯的说一个灵字,咱们想象的就是敏捷、快。归纳起来,反应速度和反应幅度。

真的调的高就灵,当我们钓小口鱼,冬钓大棚的时候,很少见调八目、调十目,常见的都调三目、调两目。口强调高目,口弱要加铅,说明了什么各位不妨认真思考。排除灵钝之说,在调漂时,钓者是根据鱼情去设定用的漂型,漂号,无论灵和钝怎样,调和钓,能钓上鱼,能钓的比别人多,才是硬道理。理论是为了应用,实践当中又能出更多理论,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用的好才是能者。

我有一个很好的应用经验,我到一水域钓鱼,鲤鱼、草鱼、鳊鱼都有,我主攻鲤鱼、草鱼,而都在三斤以上,前提是不知这台水域天天有人钓,钩跑、钩蹭的鱼很多。我调十二目钓三到四目,上半天能钓上来的大部分是鲤鱼,大信号明显,小信号倒是模糊,但只钓了一条草鱼,水底是风化石底,淤泥很薄,我把十二目加铅皮变成调七目,还是钓三目左右,下午钓的草鱼就多于鲤鱼。下挫一目就提竿,钓上来的是草鱼;下挫三目或者黑漂,则是鲤鱼。

钓上来的草鱼经观察,嘴和身上都有伤,它们吃饵时非常小心,后来才清楚,鲤鱼是从网箱跑出来的,喂颗粒养成了大张口抢食的习惯。草鱼是从小在这种水域长大的,基本不喂,吃饵张口不大,再加上害怕,吃饵轻,所以,调高目时小信号模糊的现象,就顺理成章了 饵重调目高,饵轻调目低;搓饵调目高,拉饵调目低;重饵信号大,轻饵信号小;搓饵信号大,拉饵信号小。所谓调高一目也叫高,低一目也叫低。钓也是这样,在应用中,鱼情决定运用。我们不要老在一句话,一条应用中去唠唠叨叨,钓鱼,是一项非常全面复杂的运用。

台钓浮漂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方法


调漂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台钓强调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讲法,不同鱼情和水情适应状况不同,配合线组和饵料组合也不同。

1、调灵钓灵

以半水调漂方法为例。比如22目鱼漂我们半水调出十目,挂搓饵后双钩到底,这是典型的调灵敏状态。当我们双钩挂饵后,钓2目甚至是1目,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调灵钓灵的状态。从竞技钓角度而言,为了提升钓获的速度,很多选手会将调灵钓灵作为主要的垂钓方式。并且往往在水面只留一个漂尖,一旦出现黑漂现象,紧紧抓住第一口。这种状态对于滑鱼很有针对性。

当然钓滑鱼的时候,有的钓友会采取调灵钓钝和其他方法,但用到调灵钓灵的方法时,紧紧抓住滑鱼第一口试探性吞饵,将有效提升滑鱼的捕获效率。尤其是一些老塘子,老板经常把钓了很多遍的鱼儿重新投放到鱼塘里,这些鱼儿因为被鱼钩伤害过,条件反射的对鱼钩类型的东西敏感,吞饵过程中饵料还没有吃到嘴里,就已经将饵料吐出了。

因此,很多钓友在这样的黑坑中经常遇到很好的黑漂漂相但就是不上鱼的情况。采用这种钓法,必须做到三不离。而对于鱼线、鱼竿、鱼漂的要求都比较高。

2、调灵敏钓迟钝

比如,调漂时将15目鱼漂调8目,然后钓7目甚至8目,这就是调灵钓钝的状态。这种状态经常用在那些水底浆层很厚,我们的钓饵用红虫、蚯蚓或者是玉米的时候使用。因为这些钓饵很轻,所以采用调灵钓钝的办法能够是双钩中底钩躺底,上钩轻触底,增加鱼儿捕获钓饵的机会。以吃铅1.3克的鱼漂为例,如果双钩挂玉米,此时半水状态的鱼漂会被下压1目或者是1目半。

也就是说,我们调出8目,用加减法计算后,只需要钓6目半或者是7目就能保证上钩完全轻触于浆层以上。如果水中大型鱼儿较多,也用这种方法进行垂钓。一般鱼儿个体越大,警惕性越高,因此,此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有利于我们钓获大物。

3、调钝钓灵

如果是15目鱼漂,我们按照传统台钓的标准调漂方法,就是所谓的调五钓三,或者是调四钓二,这就是调钝钓灵的典型状态。由于,我们调漂是5目或者4目,鱼漂在线组上如何调整,双钩在水底活动空间不大;而钓目我们可能只钓1目或者是2目,此时反应在鱼竿和鱼漂之间的关系就是响应时间的问题。简单说,这种钓法仍旧是紧紧抓住鱼儿吃口的瞬间,没有等待。如果鱼漂下沉,我们的鱼竿是超硬调,就可以做到及时扬竿,将鱼漂下沉和扬竿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降到最低。中鱼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4、调钝钓钝

如果是长尾漂,我们调4目钓4目,甚至钓5目,在闷热的夏季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调钝钓钝的方法,其实是实现双钩在水底不受到水线和风线的干扰,完全降低鱼儿警惕性,由鱼儿自主选择吞钩。此时线组整个状态是迟钝的,因此称之为调迟钝钓迟钝。

5、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如果是投鱼当天钓,我们当然要调灵钓灵,因为此时的鱼儿是生口鱼,对鱼钩完全没有警惕性,见到饵料就吞吃,我们调灵钓灵自然会抓住每一次鱼儿吃口时机,增加钓获。如果是老鱼塘,水里有鱼,但鱼儿都非常精明,此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调钝钓钝或者是调灵钓钝等。当然也可以使用调灵钓灵,只是这一钓法容易感到疲劳。因为,长时间手不离竿、眼不离漂会比较累。

总结

无论是哪种调漂方法,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渔获。应用中我们可以依据鱼儿咬钩状态灵活设置。不必过分拘泥于这些调漂思想,但理解基本的调漂思路能够让我们更加随意的应对各类水情和鱼情,同时有利于我们钓技的快速提升。

4个好方法判断调漂的灵与钝,老手也在学


调漂讲究灵和钝,更讲究该灵时灵该钝时钝,那么如何把握如何判断就成了个钓鱼学问。在很多钓鱼新手连调漂都没掌握好的时候,是不是就无法判断调灵还是调钝了呢?其实不然,具体的方法,我们本期来教给大家。

一、有漂相不中鱼时

如果在钓鱼时发现,漂相也经常有,提竿的时机也算及时,可就是不会中鱼,也就是总有空枪,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浮漂调得过灵导致的。什么叫灵呢?说白了就是有一点儿风吹水动就能引起浮漂的大动静的调漂状态,那么水下的鱼,在就饵前引起的水流波动、鱼群游过鱼饵时造成的水压、鱼尾碰触了鱼饵等这种情况,都会引起漂相,因此这种情况提竿肯定无鱼。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过灵了。

二、被小鱼啄食时

如果遇到小鱼很多的情况,鱼饵免不了被集体啄食,此时如果发现漂相动作太大,四处摇摆不定,提竿也无法提或提竿根本无鱼的时候,就要考虑是调的太灵了。这是因为调的灵的线组,其绷紧度较大,小鱼这种程度的啄食必定会引起大漂相。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赶紧往钝的方向调整一下是上上策。

三、无迹象却中鱼时

不知钓友们遇到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感觉浮漂半天没动静,去换饵时却发现中了一条鱼,这种事也不用考虑,基本就是浮漂调的过钝了。很好理解嘛,鱼蹭饵、吸饵、吃饵甚至甩钩都没能让浮漂出现动作,这不是钝了是什么?赶紧往灵的方向调调吧。

四、看鱼嘴判断灵与钝

这一招我们之前教过,不少钓友也会,在这里我们再系统地教一遍。上鱼后,我们在摘钩前,先看一下是底钩中的鱼还是上钩中的鱼,再看下鱼钩勾在了鱼嘴的哪个位置。连续观察3、4条鱼就能判断出了。如何判断呢?首先中鱼应该是底钩中鱼,中鱼的位置应该是刺中鱼嘴上唇的正中间,如果是这样的,恭喜,今天的调漂很标准。如你总是上钩中鱼,可说明是调的钝了。如中鱼但总是刺中鱼下唇或嘴角,也是调的钝了。

浮漂灵钝之间如何转换?


浮漂是钓鱼当中最重要的工具,被钓鱼人称为眼睛,想要一个好的鱼获,调漂也是必不可少的钓鱼技巧。个人认为调和钓是相互的,调可以随着自己的爱好来定,而钓则需要根据鱼情来定。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钓鱼的经验,和各位钓友分享浮漂的调和钓之基本技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有很多钓鱼新手也许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什么是正口?小编建议钓到的头几条鱼要用手摘钩,看看中钩位置的情况。

浮漂灵钝之间如何转换?手把手教你掌控,不乱调整

1、通常钩上唇证明我们调钓正常,鱼吃口正常,即为正口。经常钩下唇,证明我们钓的钝了,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还有如果中钩位置在两侧,说明提杆时机不对,抓口不准!

2、首先如果是上钩连续中鱼,证明我们钓的钝了,若是下钩连续中鱼证明钓的偏灵敏了,调钓正常应该是上下钩中鱼率几乎差不多。

二:比如我们今天半水调4目钓4目,先从不灵不钝开始,可通过察看鱼漂来体会水下鱼的情况,这里也有两种情况:

浮漂灵钝之间如何转换?手把手教你掌控,不乱调整

1、提竿不中鱼,说明我们钓的过于灵敏了,这时可进行向上推漂,以1/3-1/2目为一个标点,直到稳定中鱼。

2、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没有看到浮漂动作,提竿换饵的时候,却无意中鱼了,证明我们钓的过于迟钝了,这个时候应果断的向下拉漂,要一点一点的找,直到提杆中鱼。

以上就是笔者钓鱼多年的经验之谈,若钓友对浮漂调钓还有独到的见解,欢迎评论分享,如果您觉得此文还算不错,不妨分享收藏,不满意也可摇摇头,一笑而过,最后还是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

谈谈台钓钓组的灵与钝


玩台钓的朋友对于台钓钓组的灵与钝是不会陌生的,台钓界也一直存在着灵、钝的争议。我以为台钓钓组关于灵与钝的调整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控制了钓组的状态,也就自然可以对不同的鱼情水情有了随机应变的主动权,这才是灵与钝根源。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遵循基本的规律,从调漂技术对钓组进行如下的调整。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漂,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尾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调目越少则越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钓目越多则越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漂尾就会下沉,这时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可有些浮标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都没有反应,再称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调3目.2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标尖就会下沉,而这在调6目或5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标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值得商槯的。

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标运动规律。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浮漂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取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担;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卧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调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是始于不灵不钝,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拖底.钓饵卧底.子线前段平底.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接.一本分被浮标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这时,浮漂上调目与钓目之差就相当于高低两钩间的距离。如空心软尾漂调4钓2,两目约2.2厘米,两钩距离是2厘米。实心标尖出现后,调目与钓目的距离增大,如标尖长13目,调7目钓4目,钓目与调目之间相差4.2厘米,但两钩的距离仍然是2厘米。同样饵重将实心标尖压下3目时,短子线仍然保持直线,只是长子线的弯曲度增加了,所以,使用实心标应将两钩的距离稍稍拉大一些。

钓鱼中浮漂的调灵与调钝及调目数详解


钓鱼人常用的调漂技术是悬坠钓,需要先空钩调整,再挂饵调整,两次调漂。调灵钓灵,调钝钓灵,调灵钓钝,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调四钓二,调五钓二,调五钓三。具体调几钓几,调灵敏,调迟钝,并是固定的,根据鱼情水情都需要现场调整,适合的目数。其实无论怎调,垂钓时,能见鱼讯出现扬竿连着中鱼,才可以说当时的调整的目数是正确的。

我们这次先不去研究深层的道理,先来探讨一下灵敏与 迟钝时,钩饵在水中状态是什么,鱼儿咬钩会产生什么状况:例如调四目钓五目时,可以看出双饵卧底,两条子线有一定的弯曲。这时,鱼儿咬钩却很少有吸入时的第一下拽信号,却是大多为慢慢的漂尖上浮或下挫的讯号。

然后我们把钓目调整灵敏一点,把浮漂下移几厘米变成钓4目。这时,钩饵、子线在水底的状态为一拖一贴,鱼儿咬钩时,浮漂常见的上浮、下拽、下挫都会出现,此时的中鱼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调四目钓两目时,双子线已基本拉直,如果装钩的饵比重较轻,那么上钩的饵有可能会悬离于底,这时灵敏度会比前两种有所提升。现在只要有鱼靠近钩饵,浮漂尖会缓慢上浮、下沉,会出现鱼讯的信号。鱼咬钩时,浮漂一般以短促有力的下拽信号为主。

如果我们把浮漂调至钓一目时,如果装钩的饵比重较轻,会使两钩基本离底,而成为悬钩状。这时候的灵敏度是非常高的,鱼儿在钩饵四周吃食时,浮漂就会有上浮、摇晃的讯号,在鱼饵咬钩时,浮漂一般下拽信号大而快,但是灵敏度太高而命中率却较低。所以如果连续几杆空钩或中鱼后脱钩,且说明此时的浮漂调整的太灵敏,需要向上移,直到连续上鱼为止。

调漂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鱼情及水清来变化调整,根本宗旨,能上鱼才是硬道理。

浮漂的灵与钝是什么意思?切勿只看字面意思


各位钓友对于调漂肯定都不会陌生了,所谓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调漂的准确与否能够直接影响我们最后的渔获,所以如果各位钓友想自己的钓技更进一步,深入学习调漂是必须的。关于调漂,我身边有很多钓友都十分纠结调漂灵与钝的问题,但我认为,大家千万不能以它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浮漂的灵钝就是指浮漂反应的快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

1、鱼漂的灵与钝

对于何为灵,何为钝,钓友们需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则越灵敏;反之则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反之则越少越灵敏。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对应的。钓友们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反之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

在不同的季节,钓不同的鱼,所需要的灵与钝也会有所不同,并不是说调钓都调为灵就是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比如,钓生口鱼的时候,因生口鱼吃钩的力度比较大,速度也比较快,在垂钓的时候通常是调高钓低。

因为这样可以让子线处于绷紧状态,也能够利用浮漂的浮力抵消钩饵的自重,从而减少钩饵入口的阻力,有利于钓的更快、钓的更多。但是要注意两者的目数,切勿一个非常灵,一个相当钝,这样的话可就从浮漂上看不出效果。除此之外,钓乱口鱼的时候要钝一些;钓猾口鱼的时候钓不灵也不钝;钓轻口鱼的时候调低钓低。

2、如何调整钓组灵敏度

在开始钓鱼之前钓友们一定要对什么是钓目,什么是调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钓鱼的过程中设定调目和钓目,是为了让整个线组在水中达到钓友们需要的灵敏和迟钝状态。经常用的有调5钓3,还是调4钓2,当然具体调为几目,钓为几目,这还需要钓友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3、子线对于灵敏度的影响

现在钓友们已经对于调钓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灵与钝的调整以及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值得钓友们注意的还有子线,子线的长度也会对整个钓组的灵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钓友们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在确保其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其软硬程度。

4、适时更换鱼漂

这是因为鱼漂要与钓组、鱼钩、子线等相配合,同时也是根据所钓的鱼类进行选择,比如钓友们开始是以钓鲫鱼为主,常见的有中号鱼漂,当然还有的钓友选用其他的鱼漂,根据个人习惯而定。经常钓鱼的朋友们都知道同一种鱼类,所使用的鱼漂也会有所不同,而钓鲤鱼的话则选择吃铅大一些的浮标。所以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收获,钓友们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适时的更换鱼漂。

在垂钓的时候,如果发现鱼漂已经发出信号,但是提竿之后却发现没有鱼或者是鱼钩上的饵已经被鱼吃掉了,鱼漂却没有鱼讯传来时,钓友们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鱼漂的调钓了,只有准确的掌握好调目与钓目两者之间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渔获。

了解鱼类吃饵习性 掌握浮漂调灵与调钝


鱼儿就饵,拉动鱼线,带动浮漂,讯号传递至钓者眼中。鱼儿对钓饵的动作不同,漂讯就有不同的反应,所以只有了解鱼儿的吃食习惯,才能正确读漂。首先要了解浮漂本身的动作,浮漂本身的动作不是鱼讯,浮漂落水后一般有正常的起身直立、然后下沉一点再返回原位,最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在守钓过程中,如果浮漂出现了上顶、下顿、不停地颤动、走漂、没入水中等动作,一般扬竿即可中鱼。这些非浮漂本身的语言,就是我们要抓住的鱼讯,读漂准确上鱼率必高。那么要想读漂十分准确,我们必须首先了解鱼儿的吃食习惯,因为鱼儿怎么吃饵,浮漂就有怎么样的反应。

一、了解鱼儿的吃食习惯

鱼儿吃食有时很直接,有时又很繁琐,总的来说分为几种具体的动作。

一是嗅探,尤其是被钓滑了的鱼,它们发现钩饵后并不会马上吸食,而是在钩饵旁边挨擦嗅探,游来游去并不离开。有时只是轻轻地吸在嘴边品其味,并不直接吞下,接着又吐出钩饵,如此这般地不断试探。还有些鱼如草鱼与鲤鱼,还喜欢触碰钩饵,或者用嘴去拱,不停地在饵团周围嬉戏玩耍。

二是吞饵,嗅探结束后,水中鱼儿觉得是可以果腹的安全食物,就会吸食入嘴并一口吞下,吞饵的时间就是那么一刹那,比较迅速。

三是吞饵后准备离开,鱼儿吞下了钩饵,不会长时间停留原地,吞饵后一般会抬头或者转身准备游向其它地方。

四是游走,鱼儿完成了嗅探、吞饵与转身的动作,就准备像平时一样游向他方继续觅食,往往此时鱼儿才感觉异样。

这四种动作并不一定全是按这四步程序进行,比如生口鱼在腹中饥饿觅食活跃时,就会一口直接吞下钩饵。再比如有时鱼儿正准备就饵,突然听到不正常的动静,就会吓跑而丢下钩饵,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保持钓场的安静,再就是要中鱼后立即将鱼引出窝点。

二、根据吃食习惯调漂

鱼儿吃食的几个动作都会通过浮漂表现出来,所以钓者要根据鱼儿吃食的习惯动作来调漂。调得灵或钝的状态不同,都要了解浮漂反应的动作特点,以便准确识别鱼讯,确保钓效。笔者比较赞同根据浮漂的浮力调灵或调钝的方法,将调目调小一点让其剩余的浮力不多,从而灵敏度越高;调目大一点则浮漂剩余的浮力越大,从而灵敏度越低。

一般情况下浮漂调得越灵,鱼儿就饵的动作反应得越不明显且十分紧凑;浮漂调得越钝,鱼儿就饵的动作越清晰且十分松散。钓者观漂时就要注意灵或钝的情况下鱼讯的区别,读漂时就要十分细致。

三、灵与钝的选择

浮漂调灵之后调目必定减少,剩余的浮力就不大了,所以挂饵的重量大小一定要准确,不然即使是鱼儿在嗅探钩饵,也会出现中钩的漂相。换句话说,调灵之后,鱼儿在水下的嗅探、吞饵与转身的漂讯区别很不明显。因为鱼儿的这三个动作都会比较灵敏地传到浮漂上,显现出来,所以读漂时很难加以区分。至于怎样区分,就需要反复地实践与观察,才能将其微妙的差别了解清楚。

再就是如果在调目范围之内,仍然是空竿较多,我们就必须增大钓目而钓钝,一直增大到有鱼讯即可。此时一般是双钩卧底而子线没有绷直,本人不喜欢抓鱼儿就饵后游走的老口,因为抓老口容易造成很迟的提竿,鱼儿在游动之中突然被刺,一定疼痛难忍并十分惊恐,就会拼起命来挣扎,不仅容易断线跑鱼,还会吓走窝点中的其它鱼儿。所以一般不提倡抓这种老口,抓老口一般是对付被钓滑的鱼或糗鱼时用的。如果在调目之内没有鱼口,我们就必须重新调漂,适当剪掉一点铅重来调钝,直至能上鱼才算调好,不放过任何中鱼的机会。

总结,垂钓时不要为了调灵而调灵,为了调钝而调钝,必须根据鱼儿的进食习惯来调整,灵与顿之间只有漂讯与中鱼相互吻合才是最佳的状态。有漂讯但空竿多,就表明没有调到最佳状态。漂讯随鱼情而变,不能简单地固定调几钓几,只有根据鱼儿的吃饵习惯,并注意鱼口的变化,灵活调漂,才能找到最佳的状态。

高手浅析台钓浮漂的灵钝层面定义


关于浮漂的灵钝定义,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按照大家的不同理解,我划分为受力后容易启动和受力后的行程大为灵(注意,就这两方面,可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后边,我会详细的阐述)。有些之所以晕的会员,就是没能感受到不同前提和定义下的灵的论述(确实,容易启动和受力后的行程大不同人的理解都称为了一个字灵)

根据大家的认识,我们说一个简单的物理试验和常识:

如,试验物体为1千克、2千克和3千克实验体,在实验室普通的桌面进行。假设2牛顿的水平作用力可以使1千克和2千克的试验物体发生受力后的位移,但是不能使3千克的试验物体发生位移。这是很正常而且公允的实验吧?

首先解析,行程大。上边的试验会出现2千克的物体行程大于一千克物体的可能,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只有力够大、能够很好的使两个物体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和一定初速度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质量大的运动距离长,质量小的运动距离短!。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物体受力运动后,原作用力消失,做工的力就是阻力和摩擦力了,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越大的物体,才会出现克服阻力和摩擦力的能力强。

但是,如果不满足提到的任何一个前提,就会出现不同的状态结果。

如,上述实验,2牛顿的作用力对于2千克的物体不够大,只能微小的使2千克的试验物体轻微运动一点,那么,就会出现同样的2牛顿的作用力同时施加以后1千克的物体受力后的行程大。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两千克物体的水平静摩擦力(空气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慢,质量相对大,所以,我们忽略计算过小的空气阻力)会较大的大于1千克物体的水平静摩擦力,当受力不够大的时候,2千克的物体虽然发生了位移,但是瞬间摩擦力做功就抵消了作用力的做功。由于1千克物体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作用力和摩擦力产生的合力,还是能使1千克物体受力后发生较大位移的(作用力做功)。

实验结果三,3千克的物体,一直就没有动(受力后,没有发生位移)

由上边的简单试验,我们就能得出,物体的受力、受力后的位移、和物体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受力的大小,决定了不同质量体的位移程度。并不是质量大和质量小的物体,受力后就一定会怎么样,这里,首先要取决于作用力是否够大。

由此,得出钓鱼浮漂的灵顿结论(物理概念,永远是相通、相同的):

两支漂型体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支吃铅六克,一支吃铅八克,在水中调校成同样的格目,用同样的力拉动配铅,哪支格目纵向(垂直)位移会大些。(配铅的体积阻力暂时忽略不计。)?

解读如下:看力的大小,力足够大,肯定是吃铅八克的行程远(受力后,运动到静止)

力不够大,肯定是吃铅六克的,容易启动(受力后改变其静止的状态)

作用力启动浮漂后,运动行程(或受力后的位移、状态)会根据受力大小、浮漂体系质量惯性和横截面积阻力、摩擦力、浮力等合力做功的不同,而使不同吃铅量和形状的浮漂产生不同的表现。

所以,就这一方面(上述的试验和灵钝的两种定义),单从吃铅量(线组体系的质量)两支浮漂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或者灵钝之分(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是,只有在前提下的优良好坏,而没有无任何前提的好坏)。就有这两支浮漂可用的时候,活力好的生口鱼,我会用大些的线组、吃铅量大的浮漂(八克的);鱼口微弱的,我会用细小线组、吃铅量小的浮漂(六克的)

希望还在沉迷于伪大师歪理邪说、荒唐试验、不正确物理概念的朋友,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些基本的物理常识。理智的的看待灵钝。

注:以上只是初级物理层面的解释,钓界众多伪大师也只会初级物理。实际的浮漂使用、实际的用科学解释实物,是需要材料力学、运动力学、弹性力学等高级物理力学知识的,远不止初级物理这么简单。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讨论的层面和不要一叶障目看问题的重要性。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钓鱼鱼钩的位置判断与浮漂的灵钝之说》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怎样判断垂钓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