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在我国大部分水系均有分布,虽然它们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黄腊丁、黄刺、黄骨丁等等,但都是一种鱼。它的样子跟鲶鱼有点像,外表无鳞,全身除肚皮白色外,其余部位均为金黄色。钓黄颡鱼要小心它背部和侧胸部的毒刺,扎到手上很痛。小编整理了钓友们在江河水库钓黄颡鱼的经验体会,下面介绍给大家。
一、河流钓黄颡鱼的方法
由于大河的水流湍急,很难做到打窝聚鱼,更加难以钓好黄颡鱼,在这里就谈谈小河流钓黄颡鱼的方法。
在一般的小河流的河道中,黄颡鱼栖息在回水湾或者是水草很密集的地方,也可以在有大树遮荫的深潭和陡峭的水域找到它们。
因为夜钓很不安全,再加上晚上钓具操作困难,所以不赞成钓友们晚上出去野钓,因为在野外大家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意外。
白条作钓黄颡鱼应该选择阴雨天气,如果天气晴朗是不适合钓黄颡鱼的。在阴雨天气,如果是阵雨之后,就特别好钓黄颡鱼,还有大暴雨过后在河流小溪中也能钓到很多的黄颡鱼,因为涨水以后,河水变得非常浑浊,很多虫类及食物冲入水中顺流而下,这个时候黄颡鱼喜欢逆流而上,去追寻食物,或是栖息在陡峭的河坎下方,这里是钓黄颡鱼的好地方。
二、水库湖泊钓黄颡鱼
水库是静水,水库里面鱼类的密度往往比野河溪流大很多,在水库里垂钓如果能够找到黄颡鱼的窝点,那就可以爆连黄颡鱼啦!
水库里的黄颡鱼个头比河里的普遍要大一些,大一些的三两半斤有很多。黄颡鱼吃食迅猛,往往都是黑漂信号,提竿刺鱼的那一瞬间简直是过瘾极了。
因为黄颡鱼普遍都是一对一对的外出觅食,一般在窝点里如果钓起一条来,等一会还会钓起另外一条。在湖库里钓黄颡鱼,应该选择水草密集的水域,如果能够钓到一条黄颡鱼,就说明这一个钓点适合黄颡鱼生存,还能够钓到下一条甚至更多。
在夏季,如果是阴雨天气伴有风浪,水里的含氧量非常丰富,鱼类这时是最活跃兴奋的,一群一群的到处游乐觅食,这时就是出钓水库的好时机。钓黄颡鱼的钓饵其实非常简单,新鲜的红色蚯蚓是最佳的钓饵。
编辑推荐
江河水库钓鱼饵料的使用与打窝问题
虽然说大家都经常到人工饲养的鱼塘里进行垂钓,但毕竟垂钓的鱼种比较单一,并且鱼塘主也经常在鱼塘里做手脚导致垂钓的效果不佳,再加上大家长时间在此进行垂钓,垂钓的兴趣越爱越少。
近些年来,更多的垂钓老手更喜欢到江河、水库这样的大水面的水域进行垂钓。
这样的水域鱼的种类比较多,鱼儿相对也比较好垂钓一些。
再者,对于垂钓新手来说是一个锤炼自己钓鱼技巧的好地方,对于资深垂钓者来说是一个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过足垂钓瘾的好地方,并且收获也不会太差。
在江河、水库这样的大水面进行垂钓,首先要提及的也是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垂钓的饵料问题。
首先先说一说在大水面的打窝饵料。
夏季垂钓小杂鱼闹窝是垂钓时最让垂钓爱好者们头疼的了,所以要想在垂钓时躲开这些小杂鱼那尽量不要使用荤饵。
可以使用一些酒米或者是一些商品饵进行打窝,但味道不要太浓,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诱惑不来鱼还会让鱼避而远之的。
我见过许多垂钓爱好者们在夏季垂钓鲤鱼时使用玉米粒或者是麦粒进行打窝,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如果是垂钓鲫鱼的话就用炒香的麦麸或者米糠进行打窝,效果自然也是不用说的。
另外在这样的大水面进行打窝,不要单单只打一个,最好多打几个窝,如此大的水面只用一个窝聚鱼效果岂不是很不好?又如何能保证有大量的鱼获呢?
还需要提醒的是垂钓鲫鱼时打窝最好提前进行打,垂钓鲤鱼时打窝最好要打大窝。
接着就说一说大水面垂钓的钓饵,这也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
关于垂钓的钓饵,在夏季使用时同样是最好不要使用荤饵的。尤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蚯蚓,此时是最招小杂鱼们喜欢的,要是把它吸引来了,那自然是有你受的了。
即使是鲤鱼这种荤素皆可的鱼在夏季也是钟爱素饵的,荤饵可是很难让它们开口咬食的。
大水面自然水也是比较深的,鱼儿也是多在较深的水域活动,所以垂钓时通常都是钓深,钓饵用一些熟米饭粒、玉米面团或者面粉团,垂钓时搓成适当的大小挂在钓钩上。
有些钓友也会选择使用一些商品饵进行垂钓,其实也是可以的。
但建议大家在选择商品饵时最好选择那些附钩性好的,较硬的,在水里耐泡的,毕竟钓深对饵料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垂钓鲫鱼的钓饵要精要细,并且要有好的香味,这样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习惯了在人工饲养塘垂钓的钓友们不妨可以试一试到江河、水库这样的大水面进行垂钓;总是在人工饲养塘垂钓的钓友们也可以试一试到大水面进行垂钓,而厌倦了在人工饲养塘垂钓的钓友们更应该到这里进行垂钓。
江河水域垂钓的六个实用技巧
不少钓友喜欢野钓,而这其中,江河水域就深受不少钓友的喜爱,只是很多时候渔获并不理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比较适合在江河水域垂钓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钓洄水湾
如果是在钓友们比较熟悉的水域垂钓,那么哪里上鱼,钓友们一定最清楚,但如果是在自己不熟悉的水域垂钓,要将钓点定在哪呢?那么这时候,洄水湾、河流弯道、有枯树杂草的地方可是首选,因为这里的水流都比较缓慢,而且食物也多,是鱼儿非常喜欢的栖息游玩场所。
二、钓庄稼地旁
有些河段的周围会有一些庄稼地,这些地方,每次下雨都会把一些果实或者是谷物冲进水里,这些天然的饵料,自然就能吸引到不少鱼儿了,时间长了,这里就会成为鱼儿经常聚集的水域。
三、连续暴雨天不要垂钓
夏季的时候经常会下暴雨,特别是那些连续多日暴雨之后的天气,钓友们千万不要去垂钓。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的河水暴涨,水流比较湍急,而且水底的鱼儿也受到了惊吓,会到处寻找藏身之处,是不会轻易开口的;另一方面,在这种天气去江河垂钓并不安全,所以钓友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四、最好使用天然饵料
江河属于自然水域,而且水域中的鱼儿种类也比较多,所以它们自然就会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产生警惕性了,但是,如果是天然的饵料,那就会使鱼儿的警惕性大大降低了。另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天然饵料的附着性比较好,不怕河水的冲刷。
五、钓石滩用荤饵、钓泥地用素饵
不同种类的鱼儿所喜欢的生活环境也不相同。喜欢生活在石滩岩缝里的鱼儿大多是食肉性的鱼儿,像鲶鱼、桂花鱼等等,钓它们需要用荤饵;而喜欢生活在泥窝里的鱼儿大多是素食鱼,钓它们要采用素饵。
六、开长窝
在江河垂钓打窝方面可是有技巧的。江河里的水都有涨有落,涨水的时候,钓友们可以顺着坡往上,或者是逆水斜着往上开长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涨水的时候边退边钓,而且还能在退水的时候留住一些鱼,不至于一退水就无鱼可钓了。
在江河水草处钓鱼的优势及技巧
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钓过几次鱼的人大多都知道,在水草附近钓鱼往往比在其它地方钓鱼有着更加可观的渔获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在水草附近钓鱼呢?这两个问题需要慢慢解答,下边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一、在水草处钓鱼的优势
不少钓者只知道在水草附近往往有不少鱼儿存在,却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简单来说,草和鱼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联系呢?一起来瞧瞧。
首先,水草附近丰富的食物对鱼儿很有吸引力。像草鱼之类的鱼儿大多会直接吸食水草。在没有其它食物的情况下,草鱼是会不自觉地去到水草所在地摄食的。另外,草上的一些虫子和小生物,也是可以被鱼儿作为美味享用的。聪明的鱼儿总是会通过摇动草杆的目的让附在草上的小虫子落水,然后吃掉它们。
其次,水草附近的水域往往含有大量的氧气,氧气也是能吸引鱼儿的一大因素。生长在水里的绿色植物,在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是能够生成氧气的。正因如此,有水草生长的地方的氧气含量要远远大于那些没有水草生长着的水域中的氧气含量。大家都很明白,鱼儿是有一定的趋氧性能的。也就是说,哪里的氧气多,它们就乐意常去哪里活动。正因如此,水草多的地方往往有着大量的鱼儿。
最后,水草能为逃生中的鱼儿提供有利的条件。有很多人在钓不到鱼的时候,都会选择用网捕鱼。水草生长着的地方,人们要想下网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鱼儿藏身于水草之间的时候,钓者是很难捕捉到它们的。正因为这样,水草就在无形之中成了能护鱼儿安好的保护伞。
二、如何在水草处钓鱼
第一,若是水草生长得比较稀疏,钓者可以择水草茂盛处施钓。当水体表面很大一部分都分布着稀稀疏疏的水草时,鱼儿通常乐意再水草较为稠密的地带聚集。因为这个时候,水草密集一些的地方往往拥有大量的食物,而且能有效为鱼儿遮挡光亮、提供可靠的安全感。
第二,若是水草生长得比较稠密,钓者可以择水草系输出施钓。好多钓者都觉得,当水草分布的密度较高时,水草附近的氧气含量会增加。其实不然,因为水草过密的时候,表层的水草会影响下层的水草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一来,水体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就会变得相当小。换句话说,此处的空气几乎很难再流通,水域之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变得特别低。鱼儿若是在这样的地带活动,是很消耗体力的。因此,在这样的水域中施钓,钓者要避开水草最为密集的地带。
第三,水草与亮水区域的衔接处是不错的钓点之选。好多细心地钓者在钓鱼的时候都已经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若是我们将钓点定在了浑水区域与清水区域的相接处,渔获量往往不会特别低。事实证明,若是钓者能将钓点定在水草区域和亮水区域的相接处,情况也是一样的。因为这类地带是鱼儿在活动之时所必须经过的地方。而且这一地带的食物往往比较多,就算鱼儿遇到了天地追击,也能快速隐蔽起来。
第四,草丛的缝隙处,也是不错的钓点之选。这样的地带,就是钓者苦苦寻觅的鱼道。将鱼道定位钓点的话,想必钓获量不会差。
江河水域钓白条的技巧全解析
白条是一种杂食性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14厘米,最长达24厘米;全国各大水系均广泛分布,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 能找到它的的踪影,而且数量多,常成群游弋于浅水区上层。一般的钓友不喜欢钓白鲦鱼,因为鱼小,而且闹钩,只要钩上有饵,无论荤饵素饵,甚至无饵的光钩, 只要入水,就会引成群的白鲦疯抢,还没有等到钩到水底,饵基本上被咬光。有时能把钓底层鱼作为目标鱼的钓友闹得放弃有白鲦的地方,转移战场。但白鲦鱼 由于分布广、数量多、不挑饵、鱼肉鲜美,做菜方便,在休闲野钓时,深受中老年钓友的欢迎。
笔者居住 在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中等城市,江边是城市的风光带。每年49月,长江涨水季节,大量的白鲦鱼逆水而上,产卵、找食或栖息,经常会引来一些中老年钓友垂 钓。面对浩瀚的长江,他们每每抛竿入水,就有银鳞出水,往往引来人群啧啧称奇。这么宽阔的水面,这么急速的水流,居然能钓到这么多的白鲦鱼,如果不是亲眼 所见,简直是不可思议。
本人经常观看他们钓白鲦,与他们熟络以后,详细了解他们的钓法。原来,看似非常难钓,其实只要熟知白鲦鱼的生活习性和选择最佳的钓法,再复杂的水域也有较好的收获。
下面,我将他们的技巧综述如下。
长江钓白鲦的时机最好在49月,因为这时长江涨水,白鲦鱼有逆水习性,而且也因大量产卵,需要靠近岸边水 草或石缝间;水势越大,白鲦越多,吃食越猛,钓获越多。具体时间以早上69时,下午37时为宜。因为这时长江流域基本上到了夏季,天气太热,中午不利 于出钓。往往在暴雨之后,长江涨水迅猛之时,是钓白鲦的最好时机。
我们这里钓白鲦一般叫刷白 鲦,意思是竿子快速地抛入水,然后很快地向后拉起,刷刷有声,一条条白鲦鱼飞出水面。所以钓具一般选3.6米软调手竿,这样轻巧有弹性,即使长时间 地刷,手也不累。线组选择小钩小线,0.8或1.0号无倒刺钩就行。白鲦鱼的嘴很小,钩大了,鱼吃不进嘴;用无倒刺钩摘鱼方便快捷。主线齐竿用1号 线,脑线用0.5或0.3号就行,因为白鲦鱼很小,不需要很结实的线。漂一定要用星漂,而且星漂要一行密集在一起,这样在涛涛江水中才会很醒目。漂与钩间 距3040厘米即可,白鲦鱼是表层鱼,钓点深度(钓棚)宜浅不宜深。
最奇特的是打窝和钓饵。打窝 要用一个篮球大的网兜,用纱帐一样的东西也行,将腥荤之物,如动物(鸡鸭猪牛羊均可)下水(肺、肠、胰腺)、动物骨头、腐肉等做成一个包裹(越腥越臭越能 吸引白鲦抢食)。将包裹与一个色彩鲜艳的空塑料饮料系牢,这个空瓶能让窝料浮在水面上。然后,在包裹上下各系两条绳子,下面的绳子上系一个大石头或一块红 砖,绳长估计与垂钓的区域水深相当,以丢放水中窝料刚刚能浮出水面的距离最优。上面的一根绳子系在岸边的树桩或石柱等固定物上,这样流水就不会冲走窝料。 由于底下有大石头定位,上面有一根绳子拉扯,窝料始终浮在同一个地方,也不会忽左忽右,也不会被水冲得乱跑。如果钓完了回家,还可以拉岸上的绳子,将窝料 拉回来下次再用。钓饵一般不用商品饵,因为水流太急,商品饵会马上消散。最好用猪胰腺,我们本地叫猪涎贴,卖猪肉的地方都有,而且这个东西人不吃,你 只要与屠夫说几句好话,或用35元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堆猪胰腺,经济上很划算,每次只要鸡蛋大一点就可以钓一整天。将猪胰腺剪成0.5或1厘米小长条状 (剪成蚯蚓状),与蚯蚓上钩的方式一样,将碎小的猪胰腺小心地挂在钩上,就可以开钓了。
具体钓法是将上好饵的钩线刷到按照上面要求打窝的周围,星漂会顺水流而下,钩在浮窝的旁边游走,闻着腥味的白鲦鱼会疯狂地追咬钩饵。发现星漂下沉或凭手感有轻微 的拉力,就知道中鱼了。如果暂时没有中鱼,把钩轻轻地提起来,再放在浮窝的上游,再顺流而下,只要不离开浮窝周围23米,就会有鱼上钩。这样周而复始, 白鲦鱼会一条一条地飞出水面。
当然,江钓白鲦鱼还要注意穿好防滑鞋,最好约伴同住,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三高患者,最好不要前往;同时也应该穿上救生衣,以防万一。江水险恶,还是要保证安全第一。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江河水库垂钓黄颡鱼的经验技巧分享》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江河水域垂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