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窝的技巧。

在我们悬坠钓的野战战场难免会遇到多如牛毛的小杂鱼,这些家伙喜欢集群作战不说,关键还嘴尖唇利,对于想要钓大鱼的钓友们而言,碰到这些玩意很难在杂鱼群中寻找自己的目标鱼。前文,我们也说过,悬坠钓用于野钓也是要做窝诱鱼的,遇到小杂鱼,你的饵料一下水就被扑食的干干净净,大鱼又怎么能闻味而来呢?这里本人结合二十年的野钓经验,给大家说一些对付小杂鱼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但也能在很多时候缓解小杂鱼的干扰,可能对钓友们而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杂鱼的种类

首先,我们可以将杂鱼分成水面杂鱼和全层杂鱼两大类。

(1)水面杂鱼以白条(很多地方又将其称做粲条、蓝刀等)、小翘嘴、马口等为主要代表鱼种,这些鱼喜欢在水的中上层活动,游速很快,见食就抢,但一般不会深入下层,特别是下层已经有对象鱼进窝时更不会潜入底层同对象鱼抢食。

在浮漂信号的表现上,白条等上层鱼常表现为浮漂还没有站立就突然箭沉、超时站立、站立有倒下,有时候白条抢食凶猛时甚至能够扯动竿尖。

(2)全层杂鱼主要以小麦穗、罗汉等小鱼为代表,这些鱼集群性更加突出,只要嗅到饵料的香味,短时间内就会蜂拥而至。

麦穗等全层小鱼在浮漂信号的表现上为浮漂不规则的上下起伏,一会顶漂一会闷漂,信号杂乱无章,使钓友无所适从,烦不胜烦。

二、应对上层杂鱼的方法

对付上层杂鱼的基本要求有两条,一是钩饵能够快速沉到对象鱼层,二是保证饵料到位后有足够的残留,为了达到这两条基本要求可以采取的对策是:

(1)饵料要大而硬

采用大饵团的道理有两点,一是可以使饵团重量增加,加快饵料的下沉速度,二是可以使上层杂鱼无法一口将饵料吞下,饵料到底后能够保证足够的钩上残留。

采用硬饵团的原因是可以使饵料的附钩性得到加强,避免饵料在杂鱼的攻击下一触即散。饵团的状态除了硬以外,最好将饵料做得比较干散。

很多人对付杂鱼喜欢将饵料做得既硬又粘,这种做法虽然使饵料的附钩性得到了加强,但饵料沉底后不容易化散,对目标鱼的诱鱼、聚鱼作用被大大的降低,而粘度低的干散饵料落底后在水的浸泡下会很快层层脱落,能够起到很好的诱鱼作用。

因此在配饵时,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拉丝粉或粘粉等成分来增加饵料的粘性。

(2)大漂、大坠、短子线

采用吃铅量大的大浮力浮漂配上大铅坠可以增加钩饵下沉的速度,使白条等上层杂鱼不容易追上钩饵,短子线可以降低线组第二下摆的幅度,有利于钩饵尽快到位,从而降低杂鱼吃到饵料的机会。

(3)子线配铅

为了进一步提高钩饵下沉的速度,达到直击钓棚的目的,可以在双子线距离鱼钩2到3厘米的位置上各夹一小块铅,这样做可以进一步降低子线的摆幅,使钩饵快速落底。操作方法是:

在浮漂调整好后,将铅皮座上的铅皮剪下一块长条,剪下的铅皮一分为二后分别夹在两根子线上。这样处理既没有改变钓组总体的配重,不破坏原来的重浮力平衡关系,浮漂的调钓目数也没有发生变化,浮漂的灵敏度没有被降低,同时还达到了使钩饵快速下沉的目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子线上的铅皮如果夹不紧很容易松动,经常会滑落到钩柄上,对鱼吞钩造成障碍,而如果夹的太紧又容易使子线受伤。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可以在子线上分别装一粒太空豆,铅皮夹在太空豆上方,利用太空豆限制铅皮的滑落。

(4)轻抛竿

由于上层杂鱼平日里主要以落水的小昆虫或植物种子等东西为食,它们听觉发达、游速快,对于各种落水的声音非常敏感,因此要求我们抛竿时讲究手法,轻扬慢落,尽量降低铅坠、钩饵入水的声音,避免引起杂鱼的注意。

另外,在钩饵的落点上要尽量使浮漂落点同钩饵落点接近,这样可以缩小线组下沉时的摆幅,使钩饵直击水底,加快钩饵下沉的速度。

(5)变换节奏

上层杂鱼多的时候,如果始终保持密集的抛竿频率,会使杂鱼将钩饵入水的声音同食物联系起来,造成对钩饵入水声的条件反射。

为了降低这一负面影响,可以在抛竿诱鱼一段时间后不妨停下来伸伸筋骨活动以下身体歇息几分钟,这时,上层杂鱼在逗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落水的食物,就会自动四散而去,然后趁着杂鱼离开的机会我们再抛竿入水,钩饵就比较容易沉到对象鱼的泳层。

(6)正确判读扬竿信号

在扬竿时机上,除非上层杂鱼扯动竿尖或浮漂长时间不能站立而不得不扬竿外,要尽量放弃半水出现的信号。当浮漂顺利定位后,尽量不要随意扬竿,要耐心等待浮漂出现的小而有力的下钝信号,这样才能有较多的对象鱼中钩。

三、对付全层杂鱼的方法

碰到从水面到水底都是麦穗等小杂鱼时,采用上述方法有时候也不奏效,这时还有一些应对的策略:

(1)饵料

针对小杂鱼嗜腥香、大鱼喜清淡自然味道的特点,使用面饵时,饵料的成分要尽量清淡,以清淡的本味饵料为主。

饵料中雾化快的轻质成分要尽量减少,避免形成半水雾化带招引小鱼,饵料应以粗颗粒的大比重成分为宜。

饵料的物理状态仍以干散的底层化散状态为合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小鱼半水盗饵,使饵料尽快到底,并通过饵料在底层的溶化和味道的扩散将对象鱼引进窝中,一旦鲤鱼、鲫鱼等对象鱼进窝,小杂鱼自然也就退避三舍。

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在打好窝后使用块状饵料垂钓也是对付杂鱼非常好的手段,比如钓鲫鱼时采用大米粒、钓鲤鱼时采用花生饼块或半熟的红薯块、钓草鱼时采用嫩玉米粒等饵料垂钓,既对大鱼的胃口,有能避开杂鱼的干扰,常常会收到非常明显的成效。

采用小鱼、虾钓大鱼也不失为一个对付小杂鱼的好办法。2005年7月份的一天,我在一个小型水库钓鱼,该水库鲤鱼、草鱼、鳊鱼个头都很大,但唯一遗憾的是小杂鱼非常猖狂,本地钓友很少有人到该水库垂钓。当日我从早晨一直钓到中午,几乎采取了各种方法,但都无法对付小杂鱼的骚扰,而不远处两位钓友却每当抬竿即中大鲤鱼、大草鱼或鳊鱼,到中午时已经有十几条大鱼入户。

无奈我只好敬烟陪笑脸,虚心请教,才得知它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大块豆饼打窝,采用小钩细线钓白条,然后用钓上来的白条剪成段挂钩充当鱼饵,鲤鱼、草鱼、鳊鱼竟然非常嗜好这一口。后来我在其他水库钓鱼碰到杂鱼闹钩时也如法炮制,竟然屡试不爽,杂食性大型鱼类吞食小鱼这种特性是我始料不及的。

(2)引离

全层都是小杂鱼时,也可以利用小杂鱼嗜腥香而大鱼喜欢自然味道的特点将小杂鱼引离主要窝点。

基本方法是:首先开两种饵料,本味饵料用来钓大鱼,味道腥香浓烈、比重轻的饵料用来引杂鱼。操作时首先在对象鱼窝内投入本味饵料打窝后,采用味道浓烈的轻质腥香饵料,选择离目标鱼窝点一定距离的前后左右某一侧加快频率抛竿,这样就会将杂鱼聚集到远离主要窝点的某一侧中上水层,对象鱼窝点就会比较清净,这时我们再搓大粒的本味饵料装钩投入窝点守侯。

采用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窝点中小杂鱼的数量,而一旦大鱼进窝,窝中的小杂鱼立刻会逃光光。

(3)择口

其实无论采取那种方法,要想彻底解决小杂鱼闹钩都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在杂鱼群中正确判断出目标鱼的信号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小杂鱼吃口在浮漂上显示的动作虽然起伏较大,但浮漂信号缺乏力度感,也没有规律可循。

但鲫鱼、鲤鱼、草鱼吃钩时,浮漂启动突然,信号短促有力,因此在杂乱无章的信号中出现突然小幅度下顿、平稳上顶等信号时,多数是大鱼上钩的信号语言,掌握这种时机扬竿,中大鱼的机会就比较多。

(4)钓钝

底层杂鱼多时,线组调整的过于灵敏只会使浮漂信号更加杂乱,使钓手一头雾水,越钓越烦。

正确的方法是调底钓高,使双钩落底甚至双钩卧底双子线弯曲,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到铅坠落底钓跑铅,从而使小鱼闹钩的信号幅度降低,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发现对象鱼的准确信号。

(5)换位

有的钓位杂鱼多如牛毛,无论采取哪些办法都无法解决,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及时更换钓位。特别是长期有人垂钓的老钓位,由于经常有人打窝投食,小杂鱼能够经常从这种地方讨到便宜,在大鱼没有进窝时,这样的钓点会成为杂鱼的天堂。

放弃这些老钓位重新选择一处有一定水深的僻静之处为钓点,这样的钓点由于人迹罕至,适合大鱼隐蔽藏身,大鱼经常光顾又使得小鱼不敢在此驻足,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安静,不惊吓大鱼,这样的位置就可以成为钓大鱼的理想钓位。因此,在有些经常有人垂钓的老钓位无法摆脱小杂鱼骚扰时,果断放弃老钓位重新选择钓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精选阅读

悬坠钓野战攻略1:悬坠野钓的五个特点


悬坠钓法是国内钓鱼爱好者根据台钓基础发展充实形成的一套先进手竿淡水鱼垂钓技术,在早期技术成型阶段,悬坠钓主要用于各种淡水钓鱼比赛。而在近年来,在悬坠钓技术发展的同时,不少钓鱼人纷纷回归自然水域垂钓,因此,野钓大军中,不仅有使用长竿底钓的传统高手,还有将悬坠钓改进应用于自然水域垂钓的新生代钓鱼人,其不凡的战绩令人刮目,也有力的推动了野钓技术的发展,使得悬坠钓法有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那么,相比于标准池内的悬坠钓法,将悬坠钓法用于野钓有哪些特点呢?

一、悬坠钓的技术要点

我们首先来看下悬坠钓的技术要点:采取同鱼竿长度相同或接近的齐竿主线配灵敏度较高的立式浮漂,利用浮漂的浮力将铅坠悬离水底,并通过增减铅坠重量调整线组的重浮力平衡关系,使铅坠下的长短两条子线和双钩在水下呈现不同的状态以适应不同鱼情的需要,达到体现鱼讯准确、攻击水层更加宽泛、刺鱼起鱼更加便捷的效果,其浮漂信号灵敏、反应鱼情及时、上鱼速度极高。

二、悬坠野钓的特点

将悬坠钓用于野钓,我们将要面对以下五个特点。

(1)钓场环境的复杂性

这里所指的野钓是指除了在标准竞技池以外的所有淡水垂钓环境,其中既包括论天收费的黑坑或放养塘,也包括水库湖泊江河等大水域,在这些环境中,除了江河中水流较急的河段外,几乎所有场合都可以成为悬坠钓施展的空间。

标准竞技池一般岸边平整、岸上环境简单、水深一定、水底干净,而野钓环境则不同,在野钓场合中,受钓点水深、水下障碍物、水生植物的分布、岸边植被、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嘈杂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形成了悬坠野钓不同于条件单一的标准竞技池的复杂特点。

(2)钓位选择的难度性

在标准池比赛时,钓手没有自主选择钓位的权利,有利的钓位无非是几个边位或经常投喂饲料的场所,即使在非比赛场合,选择钓位时只要能兼顾风向和水温对鱼情的影响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在标准池中钓鱼,考验的主要是钓手的技术水平,钓位的差别不是决定成绩好坏的最主要因素。

悬坠野钓则不同,如果钓点选择错误,可能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空手而归的结果,而占领一个好的钓位,新手有时也常常会让一些高手汗颜。野钓场合钓位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有利于钓者坐立、抛竿、扬竿、溜鱼、取鱼的方便,还要考虑钓点内是否有鱼、存鱼,这方面又与水深、水下环境、钓点周围水陆地貌大环境、风力风向、光线照射角度、季节、天气状况等各种因素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悬坠野钓选择钓位极具难度,选择一个好的钓位是钓手经验的体现,考验的主要是钓手的经验,正如钓谚所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

(3)鱼种的多样性

目前的竞技钓鱼一般分为钓对象鱼和混养鱼比赛。对象鱼一般北方以鲫鱼为主,南方以罗非鱼为主;混养鱼无非以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青鱼等几大家鱼混合,鱼体大小和某种鱼的密度事先一般有所掌握。

野钓则不同,在自然水域中,使用小钩细线钓鲫鱼等小型鱼难免遭遇几十斤的鲤、草、青等大鱼,使用粗线大钩钓大鱼也难免聚窝的是一群小鲫鱼,底钓鲫鱼、鲤鱼很有可能聚来大量的鲢鳙占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数野钓场所都要面对多如牛毛的小杂鱼考验,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钓手在饵料的调配和运用、线组的搭配和使用、浮漂的调整和判读等方面都要有别于标准池比赛时的情况,以适应野钓鱼情的不同要求。

(4)外界条件影响造成的鱼情的不确定性

标准池内由于鱼的投放密度大,水下环境差异不明显,因此,风、温度、溶氧、水流等外界条件虽然对鱼情有些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十分强烈。

野钓场合则不同,比如同一个钓位,由于风力风向的不同,由此产生的水温变化、溶氧变化等可以使鱼情有天壤之别,风造成的浪涌和水流增加了垂钓难度并因此导致的结果相差甚大;同一天中由于水温的变化使鱼情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深水、浅水溶氧量不同造成钓深、钓浅不易抉择;水流形成的急流区和稳流区造成了不同钓点鱼情的巨大差异。

因此,野钓要求钓手能够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根据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这需要钓手有更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5)钓手心态的不同

一般而言,参加竞技钓比赛的人更注重功利性,多数参加比赛的选手都以摘金夺银取得佳绩为主要目的,更关心比赛的结果,因此,在整个垂钓过程中,心情紧张,气氛热烈;而从事悬坠野钓,注重的是心情的放松,身心的愉悦,对于成绩的追求倒不是十分强烈,更关心垂钓的过程,悠闲轻松是悬坠野钓的外在表现。

悬坠钓野战攻略4:悬坠野钓的饵料调配


上文我们提及了将悬坠钓用于野钓时,外界条件对我们钓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悬坠野钓怎样调配饵料吧。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悬坠野钓饵料的要求既不同于传统钓对饵料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钓鱼比赛时对饵料的要求。

第一、说它不同于传统钓饵料是指悬坠野钓的饵料除了注重饵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搭配外,还更加侧重饵的物理状态,对于饵的雾化、融散、附钩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钓的饵料只注重饵料是否对鱼的口味,利用饵料的物理状态诱鱼的作用却不明显,甚至块状饵料、活饵也经常被采用。

第二、说悬坠野钓的饵料不同于竞技钓鱼比赛时的饵料主要是指竞技比赛时的饵料除了具备钓鱼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饵料的物理特性强化饵料的诱鱼效果和控制鱼的密度、鱼层,因此对于饵料的物理特性要求非常高,而悬坠野钓时由于没有规则的限制,诱鱼方面除了采取通过钩上饵料的雾化进行诱鱼的方式外,也可以采取手抛饵的方式做窝诱鱼,因此,对饵料物理特性的掌握上相对简单一些。

那么,如何调配出适用于悬坠野钓的饵料呢?

我认为一是要重视饵料味型和营养成分之间的合理搭配,二是要重视通过不同种类饵料之间的搭配达到适合当时鱼情的物理状态,三是要掌握适宜的开饵上饵手法。

一、饵料的味型和营养成分搭配的方法

悬坠野钓攻击的杂食性鱼种由于生活在自然水域,其获得的食物主要是自然水域内部或周边生活着的动植物、浮游生物和腐殖质等有机物,因此选择饵料时应该首先注意水域中的鱼最容易获得什么样的饵料以及该饵料的成分和味型,比如水域周围有动物养殖场,动物的粪便长期排到水中,我们就应尽量弄清养殖场使用饲料的类型和味道,尽可能使钓饵的主要成分和味道同动物饲料接近。确定了这一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鱼情,饵料的调配还有一些基本的规律:

(1)饵料的味型不能太杂

配制一种饵料应该主要突出一种味道,可以利用其它的味道改善饵料的诱鱼效果,但添加的饵料味道不应该压住主饵的味道,更不可将几种不同味道的饵料不顾一切地掺和在一起,使饵料成为五味俱全的大杂烩。就好比做菜时可以适量添加油盐酱醋,将菜做的非常可口,但如果将油盐酱醋不顾一切的乱加在一起,这道菜是没有人喜欢吃的。

(2)小鱼嗜腥,大鱼喜清淡自然

小鱼由于生长的需要,喜欢富含蛋白质成分的饵料,因此在垂钓时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虾粉、鱼粉、蚕蛹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腥香型饵料;成年大鱼由于长年主要以自然饵料为主食,并且大鱼的警戒心很强,对一些味道浓烈的饵料会产生怀疑,因此,多数情况下应该以接近大鱼平时所食的自然香型饵料才会使它上当。

(3)气温低应选腥,气温高要用淡

冬季、早春、深秋,鱼类为了增加体能,需要储备大量脂肪和蛋白质,因此,在饵料的选择上应以腥型饵料为主;夏季炎热季节,水中各种有机物很多,鱼类的自然食物很丰富,再加上天气炎热,气压降低,鱼的觅食欲望不高,因此在垂钓饵料的选择上应该以清淡的素饵为主。

(4)肥水塘应味道清淡,瘦水塘应选腥香

肥水鱼塘由于水中富含大量有机物质,水中微生物很多,使鱼终日饱食,索饵欲望不高,因此选用一些清淡型饵料会更吸引鱼;瘦水塘由于缺乏自然饵料,生长的鱼经常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鱼更需要富含蛋白质的腥型饵料来满足对营养的需求,因此可以多使用腥香型饵料垂钓。

二、不同种类饵料之间的搭配原则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商品饵料虽然都可以钓上鱼,但由于它们只是针对某一种特定鱼情或地域,在使用上有其明确的针对性,要想在复杂的野钓场合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将不同成分、不同味型、不同比重、不同溶散速度和持钩性的饵料按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那么应该怎样搭配,各种不同饵料之间的配比是否有一个标准,这是考验一个钓手经验的重要指标。

我对此的认识是:虽然各种不同饵料的搭配要根据鱼情确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当我们要调配一种饵料时,饵料中应该包含基础饵、状态饵、添加剂三个组成部分。

(1)基础饵

基础饵的作用主要是给鱼吃,这就需要饵料中要有一定大小、粗细的可食成分,比如你要钓大型鲤鱼,它们喜欢在水下寻找碎屑或块状物,如果我们使用雾化快的钓鲫鱼饵料,饵料在半水中就基本雾化殆尽,落底后钩子上只剩一点残留物,这种饵料大鲤鱼是不会喜欢的。

合理的钓鲤鱼饵料首先必须是含有足量颗粒粉、超级诱饵或酒泡小米等粗颗粒物质作为饵料中的基础饵成分,使寻味而来的鱼有可食的东西诱骗其吞钩或将其留在窝内。具体到什么可以作为饵料中的基础饵要根据鱼情而定,钓大型鱼的基础饵要选择自然味的大颗粒物质,钓小鱼的基础饵可以选择颗粒细腻些的饵料。

(2)状态饵

状态饵是用于改变整个饵料的比重、溶散雾化程度、持钩性的饵料,使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基础饵作用的发挥,比如基础饵化散快、持钩性差,就需要添加拉丝粉或粘粉或含这两种物质比例较大的饵料改变基础饵的持钩性,冬季鱼开口小、吸力轻,如果基础饵比重大就需要用雪花粉或其它轻质麸系饵料改变饵料的比重,如果基础饵雾化效果差,需要添加雪花粉等麸系饵料来提高其雾化效果等等。

(3)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虾粉、鱼粉、氨基酸、香虎、各种味道的香精,它是进一步改变饵料诱鱼的效果,提高鱼饵适口性的饵料,比如某一水域中间有养殖网箱,网箱投喂的是含鱼骨粉比例很大的腥味颗粒,这时该水域的鱼由于长期捡食网箱中的鱼没有吃完而沉落水底的颗粒饲料的缘故,鱼比较偏食腥味,如果基础饵使用超级诱饵等谷物香饵料,在饵料中加入适量鱼粉会大大提高鱼饵的诱鱼效果,再比如在腥型鲫鱼饵料效果不是很好时,适当加入一些浓香饵料可能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基础饵、状态饵、添加剂三种成分搭配时要牢记一个原则,基础饵是配饵的重点,它必须是鱼需要的食物,状态饵和添加剂是陪衬,切不可喧宾夺主。

三、饵料的物理状态

掌握了上述配饵原则,还需要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改变饵料的状态。好的饵料状态是有利于形成诱鱼区诱鱼、鱼吞饵进嘴时不挡嘴、扬竿时不挡钩。具体讲,它包括饵料的软硬、黏度、化散速度、比重大小、内含成分的颗粒粗细、钩上的残留物多少等方面。

在不同的鱼情下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的要求,钓底层大鱼时,要求饵的比重大,颗粒粗,雾化稍慢,软如嘴唇,黏度适中,饵粒到底后分层脱落;钓底层小鱼时,要求比重稍大,颗粒较细,底层雾化,软黏适度;钓慢鱼时使用持钩时间长些的搓饵或拉饵;钓快鱼时应该用雾化快,颗粒细,钩上有少量残留物的拉饵;钓浮鱼时的饵料既要能形成自上而下的诱饵带将鱼引离水底,又要有平面扩散的轻质成分使分散在半水的散鱼集中,要使用比重适中、颗粒细、雾化速度快的饵料,以保证通过钓手持续不断的抛竿动作使饵料在一定的水层形成雾化区,将鱼控制在需要的水层。

以下具体介绍调整饵料状态的方法:

(1)控制饵料的软硬

主要通过控制饵料的加水量来实现,加水多,饵料软,加水少,饵料硬。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饵都有加水比例说明,这个比例是常规下的比例,用于野钓慢鱼时可以参照说明适当减少加水量使饵料硬一些,高手在比赛时常会增加加水量使饵料变软,入口性提高。

(2)控制饵料的黏度或饵料的化散速度

黏度同化散速度是饵料中互相对立的两个指标。通过添加富有粘性的添加成分(如粘粉或面粉)或增加打饵(搓揉)的次数可以使饵料变的更粘;通过添加雪花粉或其它雾化快的麸系饵料可以增加雾化速度,增加或减少打饵的次数也可以改变饵料的化散速度或黏度。

(3)控制饵料的比重

市场上的成品饵料的比重各不相同,钓手可以通过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另外,将饵料搓揉的粘度大一些使饵料中间空隙减少,也可以使饵团的比重增加。

(4)控制饵料所含颗粒成分的大小

通过选择内含颗粒成分粗细不同的饵料互相搭配来实现,比如龙王恨的野战蓝鲫颗粒粗,添加粉状物较多的速胜者就可以改变整团饵料的内含颗粒比例。

(5)控制钩上残留物的数量

通过控制饵中拉丝粉的比例和控制搓揉次数来实现,拉丝粉含量高,钩上的残留物多,拉丝粉含量低,钩上残留物少,搓揉次数多,钩上的残留物多,搓揉次数少,钩上的残留少。可以用来调整这项指标的饵料主要有:纯拉丝粉、老鬼5号、龙5、阿尔法21等。

四、开饵手法

首先必须清楚开饵的几个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开饵时必须按照饵料说明书介绍的加水量作为参考进行加水,以免加水比例不准;

2.不同种类的饵料混合时必须先将饵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加水,以免各种成分在饵中的分布不均匀;

3.加水时尽量一次性加足,以免二次加水造成饵料的软硬不均;

4.和饵时(特别是做拉饵)应该按照一个方向搅动饵料,避免打乱饵中拉丝粉形成的纤维结构;

5.水质添加剂或浓缩虾粉等最好先溶入水中,再随水加入饵料中,以免造成添加剂在饵中分布不均;

6.开饵应遵循少量勤开的原则,如果一次将饵料开的过多,短时间使用不完,饵料由于放置时间过久会变质,还会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使饵料返水而变的很稀软,影响饵料的性能。

以下介绍搓饵、搓饵变拉饵、拉饵等几种开饵的方法,由于野钓特点的需要,搓饵使用的次数最多,是介绍的重点。

(1)搓饵的开饵方法

确定饵料中各种成份的配比,然后在干粉状态下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饵料倒入宽底饵盆中并使饵料平铺于盆底,然后按照规定的比例一次性向盆中加足水,叉开五指沿一个方向将饵料快速搅拌均匀,静等3到5分钟让饵料吸足水和空气,然后用手试一下饵料的软硬是否合适,如果饵料过干,可以用手背反复蘸水均匀地加在饵料的表面,如果过稀,可以在饵料的表面再均匀地洒一些饵料干粉,然后进一步搅拌,将搅拌好的饵料松散的拢在一起然后直接捏在钩上使用,如果感觉拢在一起的饵料过于松散,可以将手指并拢伸直压在饵料上,紧贴盆壁对饵料进行碾压(俗称打饵),以增强饵料的黏度,再将打过的饵料团成团搓在钩上使用。

(2)搓饵改拉饵的开饵方法

将做好的搓饵用手指均匀的打碎摊平于盆底,然后再次加入一些水将饵打稀,再在饵料表面均匀地撒上一层老鬼5号或龙5干粉,按照一个方向叉开手指快速搅拌,当饵料出现黏结时停止搅拌静待3到10几分钟,使饵料各部分充分吸水,然后将饵料团成一团并用双手合拢挤压,等待一段时间饵料就会出丝。添加鬼5或龙5要根据季节掌握不同的添加量,夏天饵料容易出丝,应该少添加,冬天饵料出丝慢,可以多添加。

(3)拉饵的开饵方法

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好的饵料干粉倒入盆中并摊平,由于拉饵抢水很快,为防止上层饵料吸水过快造成下层饵料吸水不足,盆底饵料的量应以不超过半个手指厚度为标准,然后按比例加水并快速向一个方向旋转晃动饵盆(或者叉开五指按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饵水充分混合,静止等待3到10几分钟使饵料充分吸足水和空气(俗称醒饵),然后再将饵反过来叉开五指按同一方向再搅拌,至饵料出现黏结时停止搅拌,使饵料各层吸水均匀,然后将饵料团成一团并用双手挤压排出饵团中的过量空气,等待一段时间饵料中的纤维结构形成,这团饵料就可以做拉饵使用了。

冬季由于温度过底,饵料成丝会比较慢,除了延长醒饵时间外,解决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可以将饵料中的拉丝粉含量提高,二是可以采取用二十度以上的温水开饵,三是可以对饵进行稍微搓揉。

五、上饵手法

将饵上在钩上分为搓饵、拉饵两种基本手法,钓大鱼有时候还可以将饵攥在钩上。以下是基本方法:

(1)搓饵要领

以右手无名指、小指握住竿把,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双子线或铅坠,钓竿指向身体正前斜上;左手取下相当于两粒饵量的饵料并将其搓成长条状,然后用大拇指将其一分为二,一半挑在大拇指指甲盖上,另一半利用拇指、食指、中指互相配合将饵料搓在下钩上,然后用左手食指或中指背部推开长子线,食指从拇指指甲盖上取下另一粒饵料,三指配合将其搓到上钩。

为了适应不同的鱼情,可以将饵搓成水滴型、球型、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

水滴型适用大多数情况;而如果需要只在钩尖上保留一点饵,钩把上不带饵,就要将饵搓成球型;如果要使饵雾化的快些,就应该利用拇指、食指、中指相互配合将饵料挤压成三角形。

(2)拉饵要领

拉饵根据鱼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拉大饵和拉小饵,野钓环境钓生口鱼多数情况下可以拉大饵,只有在冬季等特殊情况鱼不开口时采取拉小饵的手法。

拉小饵的方法是横拉,即右手捏双子线或八字环将钩吸在拉饵盘磁铁上并顺势一带分开双钩,左手握饵团轻压在钩上(注意尽量不要压住子线),右手横向一拉,拉动双钩时尽量不要使钩子进入饵团中间,只让钩尖从饵团外层轻轻划过,这样拉出的饵料只留在钩尖和钩弯处;拉大饵的方法是斜拉,它同横拉的区别主要是拉动时要捏住双子线和八字环向斜上拉,使整个钩子从饵团中间穿过,同时拉饵的速度也应该慢一些,这样拉出的饵团体积大,钩子上的残留物多。

(3)攥饵的手法

有时候钓大鲤鱼时,我会将饵做的比较干、散,目的是使饵料在水底很快散落成类似于炸弹钩糟食化散的状态,这时采取常规搓饵手法不容易将饵上到钩上,我采用的上饵手法是取足量散饵放在拇指、食指、中指之间,将鱼钩置于饵中,三指配合将饵攥紧成团,使鱼钩紧紧包在饵中。这种方式上钩的饵料落入水底后会很快化散成一小堆,鱼钩埋于饵堆之中,对付大鲤鱼会有很好的效果。

六、悬坠野钓诱鱼的原理

(1)鱼被诱进窝的道理

基本的解释是窝中有吸引鱼的东西,那么这种吸引鱼的东西是如何被鱼发现的?除了过路鱼碰巧正好游到饵料旁边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窝点中的饵料有某种吸引鱼的味道,这种味道在水中扩散使远处的鱼感觉到一种诱惑。

味道在某种介质中扩散靠的是介质的流动,比如说在空气中,酒店的香味在下风处很容易闻到,但上风处要闻到就难了,同样道理,饵料的味道在水中的传播也是一样。

这个理论运用到诱鱼上的道理是:下水层流动的方向如果正对着鱼的藏身之所,在水流的上方抛入诱饵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反之就不会有积极的效果。

比如迎风垂钓,下水层的水流流向深水区,近岸的窝点中诱饵的味道就很容易将藏在里面深水的鱼引向岸边,再比如水横向流动时,下水层流动的方向朝向一处平坦的浅滩,平时浅滩处藏不住鱼,诱饵的气味又怎么会引来很多鱼呢。而如果下水层流动的方向朝向有鱼藏身的深水区或水草区,结果就是值得期待的。有人会说在无风的天气水流是不流动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无风是相对的,有风是绝对的,不流动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只不过流动的快慢不同而已。

知道了水流对味道扩散的影响,还要清楚饵的状态同样影响味道的扩散。比如同样成分的饵料,一种入水很快就化散而另一种浸泡很长时间仍然不溶散,哪种情况下味道扩散的更快?答案相信不需要我回答。因此,要想尽快将鱼诱进窝点,诱饵的状态就应该更加容易化散。

(2)留鱼的技巧

鱼诱进了窝还存在一个是否留得住鱼的问题,如果诱饵只见其味不见其型,进窝的鱼找不到可食之物,鱼很快就会离开的。

比如传统钓的酒泡小米,诱鱼的物质是酒,留鱼的物质是能够让鱼可以吃到但又不容易吃完吃饱的小米,如果仅仅用酒是不会留住鱼的;再比如悬坠钓的抛竿诱鱼,诱鱼的物质是飘浮在水中的粉末气味,留鱼的东西是一竿竿抛进水中并沉落水底的饵料残渣。

这一道理告诉我们,诱饵的成分除了要有溶散快的粉末外,还要有一定的碎屑、颗粒物等成分,它们之间应该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合理调整粉末、碎屑和颗粒物之间的比例,钓鲫鱼等小体型鱼以粉末为主,碎屑次之,钓大型鱼以碎屑为主,粉末和颗粒物次之。

(3)诱饵的量

诱饵的量也是一个问题,水底如果沉集大量的碎屑或颗粒等可食之物,鱼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势必会影响鱼的上钩率,而如果诱饵很少,我们很长时间又不及时抛竿补窝,进窝的鱼吃完窝饵再也找不到东西可吃也会很快鸟兽散。

有经验的钓手会根据上鱼的情况随时调整抛竿或补窝的频率,当钩饵到底很快有口,信号准确、中鱼率很高时说明窝中的鱼密度合适,当钩饵到底后,浮标半天没有动静,一般情况说明诱鱼不足,应该加强诱鱼,当浮标信号很多且杂乱无章,扬竿经常空竿,有时候还经常钩挂鱼体时说明窝中鱼的密度过大并出现乱口,要减少诱饵的投入和降低诱饵的化散。

七、悬坠野钓做窝的技巧

悬坠野钓做窝的方法有两种,既可以采取手抛饵或使用打窝器做窝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一竿竿抛竿的方式做窝。

我的经验是在打窝的初始阶段,为了尽快将鱼诱进窝中,钓大体型鱼时利用打窝器或手抛饵将一些容易化散的饵料抛入钓点更有利于使窝点中的饵达到一定数量,有利于饵的味道尽快扩散,然后再结合找底一竿竿将饵料抛入钓点,当窝中进鱼后就不需要再使用手抛饵或打窝器做窝了,只要掌握好打竿的频率就足以使窝中形成持续不断的味道和源源不断的残饵,相反如果在钓况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利用手抛饵或打窝器抛入大量的饵料,有时会使鱼变的挑口或停口。

实践中会经常发现,有的钓友长时间钓不上鱼就不断的将大量饵料抛入钓点,在这些人的认识上仿佛只要钓不上鱼就说明窝中没有鱼,应该补窝诱鱼,其实钓不上鱼的原因很多,有时候窝中饵料过多也是不上鱼的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再补窝其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钓鱼要求的是要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否则只能被看作是一名喂鱼的饲养员。

八、打竿诱鱼的技巧

这里还要重点说一下打窝初期采用打竿诱鱼的方法。

到钓位并组好钓组后,第一个步骤是调整浮标的调目,确定了浮标的调目就要称钩、饵和找底,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打窝过程的开始。在找底时,双钩挂大饵抛入钓点,根据浮标显示的目数将饵料抖入水中并提竿重新调整浮标,反复的提竿换饵使窝点中有了一定数量的诱饵,当浮标接近需要设定的目数后,挂上同实际垂钓大小相同的饵料精确调整,最终达到理想的钓目,找底工作完成。

这时做窝的过程并不是也已经结束了,我们一般还要根据鱼进窝的情况再进一步补充做窝。做窝的时候还要坚持由散到集中的原则,即做窝时应该在距离窝点中间的前后左右1、2米见方的位置抛入一部分饵料,以扩大窝点的平面面积,同时还应该在水的各水层抖散一部分饵料以扩大窝点的立体诱鱼范围,再逐渐将抛竿的位置向窝点中间过渡,最后将饵料集中抛向窝点中央,这样做窝的好处是使窝点周围以及分散在不同水层的鱼能够顺着诱饵带尽快到达窝点中间,扩大了窝点的诱鱼范围。

悬坠钓野战攻略5:浮漂的调整


上文我们谈到悬坠钓用于野钓的特点、钓具配置、外界条件的影响以及饵料的配置,接下来我们来谈下浮漂的调整。当然,浮漂的调整,不管是钓鱼杂志还是网络中都有攻略,但作为文字表述实在难以让人尽皆明了。因此我下面将以一种简洁的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且为了让写出来的文章不再对钓友产生更多的误导,因此我将尽量抛弃调灵钓灵,调钝钓钝等绕口令式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对灵、钝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弄清什么是灵什么是钝。这个问题在业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指浮漂体现鱼讯的能力,一种是指减少鱼吞钩障碍的能力。

前者追求的灵敏是只要有一点外力施加于线组浮漂马上就会出现动作,当底钓线组被调整到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时,鱼吸饵的力量使钩饵稍微有一点移动或鱼游动的水流带动线组的移动,浮漂都会体现清晰的动作,至于鱼饵是否被鱼吞入口中则不一定。

后者追求的灵敏是从追求最大限度的减少鱼饵入口的阻力出发,比如在上面提到的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时的状态,鱼饵移动后浮漂下沉,浮漂尾进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使整个线组的浮力增加,增加的浮力对钩饵进入鱼口产生了反向拉力,并随着钩饵位移的加大这一拉力继续增加,那么在前者认为的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的最灵敏状态,如果从后一种观点考虑就不一定是最灵敏的状态。

对于上面的两种观点,我比较倾向于后者,也就是说线组调整的最灵敏状态指的是线组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鱼的吞饵障碍,方便鱼饵入口,线组调整的最迟钝状态指的是线组不能减小鱼的吞饵障碍,轻口鱼有时不能顺利的吞饵入口。

之所以我选择后一种观点,是因为前者的观点只注重浮漂的反应而不能同鱼情有效的结合,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搞明白浮漂的动作同鱼钩是否入口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钩、饵从原来的位置到进入鱼口需要移动一段距离,当钩、饵刚开始移动尚未进入鱼嘴时浮漂就出现下顿,这时抬竿无疑会形成空竿,这样的灵敏对于钓鱼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好了,既然我们从减少钩、饵入口阻力角度来分析灵敏与迟钝,那么哪些因素会成为钩、饵入口的阻力呢?

抛开钩、饵的大小和软硬,这一阻力来自于钩饵自身重量产生的阻力和线组移动受到的阻力两方面。鱼吞钩饵既要克服钩饵的自身重量以及由此产生的静止惯性和摩擦力,又要克服露在水面上的浮漂尾向水面下移动产生的浮力增加量和线组(特别是铅坠)的静止惯性。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钩饵重量的影响称做下阻力,将阻碍线组向下移动的力称做上阻力,而下文我就说明一下这两者的影响力。

二、下阻力的影响

同样的钩饵重量,下阻力的大小同子线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息息相关,比如双钩卧底状态同双钩一离一擦底状态对比,前者要使静止的钩饵向鱼口中移动,鱼口的吸力必须要克服钩饵的重量和水底对钩饵的摩擦力。钩饵的重量越大,这一影响就越突出。

我们使用大钩大饵时,如果我们将钓组调成双钩卧底,鱼要将钩饵吸进口中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力量克服下阻力,这时如果我们将钓组调成一离一触底状态,钩饵的重量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一部分,钩饵的移动就比较容易了,这个道理就好比一个重物放在地上,要想移动它很困难,但如果用起重机在上面施加一定的拉力,再移动起来就容易的多。

反过来,如果我们使用小钩小饵,钩饵自身重量很轻,鱼口的吸力很容易使钩饵移动,这一影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因此,个人认为如果是从下阻力角度考虑它对钓鱼的影响,就要结合鱼口力量来进行分析,生猛鱼口时,钩饵的重量或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对鱼进食影响都不大,这时只要钩饵重量不重到使钩饵陷进水下浆层中,迟钝一些的钓组虽然体现信号的能力有所降低但可以使信号更准确。

鱼口轻时,状况就不同了,使用大钩重饵就一定要利用浮漂的上浮力平衡掉一部分钩饵重量,减轻下阻力的影响以便于鱼吞钩入口,否则,鱼不容易将钩吞入口中,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下移浮漂,利用浮漂的浮力使子线绷直,减轻钩饵对水底的压力,使钩饵向一离一擦底方向过渡,使线组更灵敏。

通过调整浮漂改变下阻力的大小,同时也改变了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并进而使线组体现信号的能力也得以改变,这一认识很多年前何蔚蓝先生就已经进行了总结,并将其成为下灵敏或下迟钝。

三、上阻力的影响

调3钓1同调5钓3哪个更灵敏,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在进行,对此的答案却完全不同。有些浮漂调钓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两种调钓法钩饵、子线在水下的状态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影响鱼吞钩的下阻力都是相同的,按理说二者的灵敏度也应该是相同的,但实践检验的结果却不同,有时候调3钓1效果比较好,有时候调5钓3效果更明显,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从浮力角度分析,假如鱼口的吸力大于露出水面的钓目产生的上浮力,调3钓1时鱼吞钩更深,浮漂动感更强烈。比如鱼口吸力等于3目浮漂尾的浮力,调3钓1时鱼的吸力远远大于露出水面1目浮漂尾的浮力,而调5钓3时鱼的吸力恰好等于露出的3目浮漂尾的浮力量,自然调3钓1的状态更灵敏。但是,假如鱼的吸力小于露出水面的钓目产生的上浮力,并且浮漂尾上下粗细相同,两组的灵敏度就应该是一样的(比如吸力相当于0.5目的浮力值时,调3钓1同调5钓3都只能使浮漂向下移动0.5目),但从视觉角度看,调3钓1时由于浮漂尖离水面更近,视觉效果更明显,钓手会感觉更灵敏一些。

另外,影响上阻力的大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这个因素就是调3钓1同调5钓3二者的钓组重量并不相同,确切的说是铅坠重量并不相同,调3目的铅坠重量大于调5目的铅坠重量,调3目时铅坠重量大,钓组的惯性就大,就更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其结果造成了线组启动困难但一经启动运动距离较长,调5目则启动容易但运动距离较短。

那么,调目相同但钓目不相同时钓组的灵敏度有什么区别?

拿调3钓1和调3钓2进行对比,这两组除了子线、钩饵的水下状态不同外(这是下阻力问题,在此不讨论),露1目的浮漂尾比露2目的浮漂尾更细,同样的力浮漂下行的距离更长,视觉效果也更好。

上面的分析说明,不同的调目、钓目造成了上阻力的不同,线组的灵敏度也就不同,从上阻力角度分析,到底调高目灵敏还是调低目灵敏不能简单的下结论,不同的鱼情有不同的效果。

四、针对不同鱼情的调钓对策

(1)生口鱼宜灵敏

鱼吃口重而中鱼率高时,说明这种鱼是典型的生口鱼,我们钓这种鱼的对策首先是调高目钓低目(比如调4钓1,调5钓2等等),然后在钓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养窝。一般来说采用大而散的饵料和稍微大点的钩子比较好。

调高目钓低目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保证子线绷直,也可以利用浮漂的浮力平衡掉一部分钩饵重量使得下阻力降低,调目高铅坠重量就轻,钓目低漂尾的上浮力就小,因此浮漂的上阻力也会比较小。当上、下阻力小而且线组绷的比较直时,必然使钓组非常灵敏,在钓快钓多这一方面就非常有利了。

(2)乱口鱼宜钝

当我们发现浮漂信号多、鱼吃口重而中鱼率低的时,我们要明白这种鱼情是典型的乱口鱼。原因就是我们引鱼过多,造成窝里的鱼儿躁动不安,出现的浮漂信号虽然多,但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入口信号。窝里一群鱼的游动或几条鱼同时争饵都有可能使浮漂出现假动作。钓这种鱼我们就要调高目钓高目(比如调6钓6,调5钓5),或者改为调低目钓高目(比如调2钓5,调3钓6)。而且我们钓这种鱼的饵料要降低饵料的雾化,饵料的状态要粘,因为鱼的吃口重,钩饵的轻重对鱼吞饵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当我们发现这种鱼情的时候,首先应该在原有的调高钓低基础上再上移浮漂变成调高钓高,使双钩饵落底长子线弯曲以增加下阻力,相应的也降低了浮漂体现信号的灵敏度从而达到过滤虚假信号的目的,通过这样调整,一般会使信号变的真实起来,如果效果仍然不明显,还可以向铅皮座加铅使调目变低,线组的状态是调低钓高,造成上阻力加大使铅坠启动困难,进一步降低线组的灵敏度。

(3)滑口乱鱼钓不灵不钝

当我们发现鱼吃口比较轻、浮漂信号多而小、中鱼率特别低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这种鱼情很多是滑口乱鱼,这种鱼见饵入水就吃,吃进后很快就吐,故而我们要采取搓小饵调高目钓不灵不钝(比如调5钓4)去钓这种鱼,当然鱼钩不一定要用小钩。采用小浮漂适当调高目可以降低铅坠重量使线组容易启动,不灵不钝既可以过滤虚假信号又能保证浮漂及时反应鱼讯。

(4)轻口鱼调低钓低

我们钓鱼时经常会遇到水温很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鱼的吃口很轻,浮漂信号非常小,这个时候我们与之相配合的调钓方法是要保证鱼吞钩的上、下阻力都很小。因此我们一般使用小漂、小钩、细线、轻饵,采取调低钓低(比如调2钓1)的方法垂钓。

钩饵轻,下阻力自然小,因此不需要调高目进一步减轻钩饵重量,而将钓目降低可以使上阻力减小,因此在小钩轻饵情况下调低钓低是一种最灵的调钓方法,既有利于鱼吞钩入口又有利于体现浮漂动作。

五、浮漂调整的要领

浮漂调整一般分为不带饵调漂和带饵调漂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要注意确定浮漂调目时的水深要尽量接近实际垂钓时的水深,否则如果调漂水深同实际水深差别很大,由于不同的水深造成的水压不同以及主线自身重量的不同,调出的调目在实际垂钓时会有不小的差距。

(1)不带饵调漂

不带饵调漂的方法是先在铅皮座卷上大于线组浮力量重量的铅皮造成线组下沉使浮漂尖沉入水下,再逐渐反复多次上移浮漂,在线组稳定后使浮漂尖能够刚平齐水面,这时浮漂尖到铅坠的距离基本同水深相差无几,粗略的找底工作基本完成。

再将浮漂下移相当于长子线长度加20公分(目的是保证在离底状态下调整浮漂)的距离,反复修剪铅皮使浮漂尖漏出水面的目数等于你预先设定的目数,确定浮漂的调目工作完成。这时我们可以再对钩、饵进行称重,方法是剪掉单钩观察浮漂的目数变化,这一变化量就是单钩重量,在单钩上按照实际垂钓用饵大小装一粒饵,观察浮漂目数同原来目数的差距,这一变化量就是单饵的重量。

称重完成后,在钩上装双饵,这时如果双饵的重量将浮漂尾拉入水面以下,提竿上移浮漂重新换饵,直至线组稳定后浮漂尖同水面平齐,这时找底工作全部完成,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下钩饵刚好触底;如果称重完成后,半水情况下钩上装双饵浮漂在水面还露出一定的目数也不要紧,这时仍然可以提竿换饵向上移动浮漂进行反复找底,只要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有所增加,说明钩饵已经被水底托住,浮漂目数刚开始变化的位置也就是下钩刚到底时的浮漂位置。

(2)带饵调漂的方法

带饵调漂的方法同上面介绍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只是在粗略找到水深并上移浮漂修剪铅皮时,是由双钩不装饵变成了双钩挂饵或单钩挂饵,在带饵情况下将线组调整成浮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这时去掉钩上的饵显示的目数就是调目,去掉饵和剪掉钩同样可以对钩饵进行称重,带饵移动浮漂直到浮漂目数发生变化的点就是下钩刚触底的点,也就是找到了准确的底。

一般情况下,底钓既可以采用带饵调漂又可以采用不带饵调漂,而浮钓一般采用带双饵调漂。

六、底钓时的不灵不钝状态

上面提到的刚找到底的状态是线组的最灵状态,这时线组的重量基本被浮力所平衡,因此只要有一点外力施加于线组,浮漂都会立即出现动作,这种状态虽然灵敏,但也会使假信号增多,多数情况下对我们钓鱼是弊大于利;相反如果双钩饵都卧底,双钩饵重量都由水底承担必然使下阻力增大,鱼吞钩难度增加,线组处于最钝状态,这种调钓法也没有什么优势。

我们一开始钓鱼一般应该先从不灵不钝的状态钓起,再根据上鱼情况向灵敏或迟钝方向调整,即发现鱼吞钩困难就下拉浮漂利用浮力平衡一部分下阻力,发现线组信号轻浮中鱼率低就上推浮漂增大下阻力使信号更加真实。

那么什么样状态是不灵不钝状态,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钩饵重由水底承担另一个钩饵重由浮力承担、下钩落底上钩轻触底状态时的浮漂位置。

这一状态的浮漂目数(也就是钓目)应该是几目?

我们可以通过不灵不钝状态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来,钓目=调目-单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单钩可以压下的目数。

这个公式的解释是:

要想使钓组出现下钩饵完全落底,上钩饵轻触底,长子线弯曲、短子线绷直的状态,必须是池底承担一个单钩加一个单饵的重量,线组的上浮力承担另一个钩重和另一个饵重。

这个公式中的减去单饵可以压下的目数的意思好理解,因为下饵的重量已经被池底承担,线组的上浮力不再承担下饵的重量,因此应该在调目的基础上减去这个重量相应的目数;但公式中加上单钩可以压下的目数这句话很多人就不太明白了。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也容易搞懂,既然是下钩饵完全落底,池底除了承担下饵重外,与下饵结合在一起的下钩的重量也应该被池底所承担,也就是说线组的上浮力所承担的钩重由半水调漂时的两个钩重变成了只剩一个上钩的重量,这种情况会使浮漂上浮并带着上钩离底,因此,要保证上钩饵能轻触底,必须在确定钓目时加上相当于一个钩重的浮漂目数。

比如,单钩重1目,单饵重2目,空钩半水的调目为4目,这时不灵不钝状态的钓目=4-2+1=3目。

七、浮钓时浮漂的调整

野钓时由于鱼种的多样性和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经常碰到鱼离底到半水吃饵的情况,因此需要掌握浮钓的调漂方法。浮钓一般分为定层浮钓和在浮漂下降的过程中浮钓,其中将钩饵固定在半水的某一水层钓草鱼、鳊鱼等鱼种属于定层浮钓,而钓密度大的鲫鱼等鱼则需要在浮漂下降的过程中找出违反正常下降规律的异动,这种在运动中找信号的动态钓法则是钓过程。

前者浮漂的调整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强调的,只要双钩挂饵调整浮漂使钩饵能够稳定在某一水层就可以了。

后者调漂的方法是:

双钩不带饵调整浮漂使浮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露出的目数越多线组的上阻力就越大,浮漂就越迟钝,因此,通常情况下设定的目数一般不要太多,以2目到平水这一范围为宜,只有使用短身漂钓水皮时为了使信号出现的时间提前,才采用调7、8目的调漂法。

确定好漂尾目数后,就可以找鱼层垂钓了,这时的鱼讯主要表现是钩饵下行过程中浮漂出现的抖动、加速下沉、停顿、上顶等反常动作,只要出现这些动作就可以抬竿刺鱼,然后再根据上鱼的情况随时进行修正。

一般原则是上鱼速度越快,越应该加铅缩小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至于加铅的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能使浮漂清楚的体现鱼讯并保持较高的命中率,即使加铅造成重力大于浮力,浮漂被调到水面以下也完全可以。

悬坠钓野战攻略6:浮漂讯号的识别


回顾上文,我们谈了浮漂的调钓方法,而这一次我们就来说下浮漂信号的解读。传统的坠钩卧底钓组不管用的是七星漂还是立漂,其主要的反应信号是鱼吞钩游走时的动作所呈现出来的顶漂或拉黑漂这两种简单标准的鱼漂信号,相对而言容易掌握一些。但悬坠钓组却不同。

由于悬坠钓组有着较高的灵敏性,因此使得浮漂的信号更加丰富多彩,下顿、下滑、上顶、抖动、加速、站立又倒下、该翻身时没有翻身、突然翻身等各种信号在垂钓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故而这对于我们正确判断鱼讯、及时把握扬竿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掌握这些浮漂信号哪些属于真正的鱼讯语言,哪些属于虚假信号,首先要弄清自线组入水直至钩饵到底线组稳定后这一整个过程中浮漂有哪些运动规律,只有熟悉这一运动规律,才能明白由于外力作用使这一规律被打破后的浮漂语言。

一、浮漂自身的运动规律

要明白浮漂的自身运动规律,必须结合线组的运动规律来认识。

正常情况下线组抛入钓点后,线组在铅坠重量带动下呈钟摆式轨迹下沉,受线组的拉动,浮漂平躺在水面上向前贴着水面平稳滑行,这是第一个浮漂信号语言。

当铅坠下行到一定的角度后,钓手做抬竿后拉压水动作使漂浮在水面上的风线被拉直,浮漂停止向前滑行,在线组重力的拉动下开始翻身立起,这是第二个浮漂信号语言。

浮漂立起后受惯性力影响会出现一个小的下沉,接着在浮力作用下会出现一个反弹,紧接着出现一个短暂的停顿,这一连串的动作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漂以及不同铅坠重量的影响下表现也有所不同,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这一过程是浮漂动作的第三个信号语言。

线组在上面的这三个运动阶段我们称之为线组的第一次下摆,在第一下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铅坠的重量都大于钩饵的重量,因此拉动线组的力主要来自于铅坠,这时钩饵的位置是处于铅坠的上方。此后,钩饵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铅坠为轴做下摆运动(即我们常说的二次下摆),线组在下摆合力作用下平稳下行,浮漂尾出现平稳下降的第四个信号语言。

当钩饵刚落底时,受惯性力影响会进一步向下有一点继续下沉,使浮漂下沉的的目数低于设定的钓目,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恢复到设定的钓目,这是第五个浮漂语言信号。

上述这五个动作是在线组没有受外力影响情况下线组的自身运动规律,一旦有外力对线组施加作用,这一运动规律必然被打破,因此在线组运动的不同阶段浮漂体现的不同信号语言可以作为我们观察鱼讯的参照。

二、浮漂各个运动阶段的鱼讯特点

我们在钓鱼时经常遇到线组正常的运动规律突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绝大多数是鱼施加于线组一定的力造成的(但不一定都是鱼吞钩),也就是说出现了鱼讯,以下我们分几个阶段介绍浮漂在运动过程中的鱼讯表现。

(1)浮漂的第一信号突然改变。在浮漂平躺在水面向前匀速滑行时,如果滑行速度突然加快、或者没有滑行到位突然翻身、浮漂斜着向前被拉入水中,这些情况可以判断为上层游速很快的鱼接住钩饵衔饵游走时的鱼讯,野钓环境中多数是璨条、翘嘴、草鱼、鲂鱼等所为。碰到这种现象,应立即扬竿,多数情况可以中鱼。

(2)浮漂在翻身立起阶段,如果超过应该立起的时间浮漂还没有立起、翻身过程时出现停顿或刚翻身一点又倒下、浮漂斜立着哆嗦或横向移动,这些现象一般是鱼在钩饵的上面接住钩饵使铅坠无法下沉所致,应立即扬竿。碰到这种情况应该调整钓棚钓浅。

(3)浮漂在站立后短暂停顿阶段,如果停顿时间过长,或突然上顶、下钝,说明鱼在半水接饵拉动钩饵使线组的第二下摆动作发生改变,应该及时扬竿。这种现象如果反复出现,也说明鱼的泳层已经升高,应及时下拉浮漂10几公分,通过调浅钓棚重新找准鱼层。

(4)浮漂在平稳下沉阶段,突然出现短暂停顿或者向上顶起,应立即扬竿;如果上顶半目甚至1目后接着出现下钝,扬竿后经常会中双尾鱼。这种现象频繁出现,说明鱼离底较高,应该迅速调整浮漂钓浮,饵料也要向轻而雾化快的状态做相应的调整,并保持一定的抛竿节奏将鱼控制在一定的水层,从而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5)浮漂在下行时,突然出现短促加速,说明鱼在离底不太高的水层接饵,应立即扬竿(也就是俗称的钓截杀)。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且伴有短暂停顿、上顶等动作,说明鱼群已经稍微离底,应立即改搓为拉,并上移铅皮座或换长子线增大钩饵摆幅,延缓钩饵下沉的速度,逮截口达到加快上鱼速度的目的。

(6)浮漂在下行时突然被急速下拉,甚至漂尖被下拉到水下,多数是鱼体撞线等原因所致,不应扬竿(钓鲢鱼除外),扬竿空竿率很高,即使中鱼也经常是钩挂鱼体。解决的方法是观察浮漂重新上升过程中是否有下钝动作或突然停顿,如果有应立即扬竿,如果没有信号,待浮漂稳定后根据钓目判断钩上是否有饵,如果钩上有饵可以继续等有效鱼讯,当浮漂回复到调目仍没有动作时应及时换饵重新抛竿。

三、浮漂定位后的鱼讯特点

(1)浮漂下行到钓目稳定后,如果长时间一点动作都没有,排除调钓不合理或线组、钩饵较大等因素造成钓组过于迟钝外,则说明钓点内无鱼,此时应该换饵重抛加强诱鱼,如果选位不合理应及时更换钓位。

如果钓点内有鱼,鱼的游动或试饵引起的水流运动会使浮漂出现不到半目的上下起伏,这时应该随时做好扬竿准备,当发现浮漂稍微上顶后突然下钝,应立即扬竿,这种情况中鱼率最高,也是最标准的底钓鱼讯。

(2)当浮漂平稳上顶,有时甚至整个漂身都被顶出水面,这种浮漂语言说明鱼已经将钩饵吞死,是鱼调整身体角度的体动作所致,应在上顶刚好停止的时刻迅速扬竿,中鱼率几乎百分之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条:一是钓组调钓的过于迟钝,浮漂体现口动作的能力差;二是钓手精力不够集中,没有及时发现浮漂的下钝动作。

(3)当浮漂在平稳上顶过程中突然出现有力下钝,多数是两条鱼都吃上鱼饵,这时立即扬竿有很高的中双尾机会。

(4)浮漂如果很缓慢的上升或下沉,而且动作变化没有规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种情况:一是小杂鱼闹钩拉动浮漂,二是大鱼的游动或试饵造成的水流使浮漂上抬或下降,还有一种浮漂升至调目的原因是钩上已经无饵。

判断钩上是否有饵的方法是将竿尖下压后拉使浮漂尖入水,如果浮漂继续升到调目,说明钩上已经无饵,如果浮漂上升高度不到调目,说明钩上还有残饵,如果在下压后拉过程中浮漂突然下钝,说明有鱼上钩,应迅速扬竿。

(5)在冬季的低水温季节钓轻口鱼时,一般采用小钩、轻饵、细线、小漂调小目钓小目的调钓法,由于鱼口轻,浮漂体现的动作很小,应该重点抓很小的下钝或轻轻的一拱,这需要有很好的看小口的工夫,但也是应该刻苦练习的重点。

(6)水域中鲢鱼、鳙鱼很多时,随着钓手的频繁扬竿抛饵,如果发现浮漂反复出现缓慢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很有可能是鲢鱼等已经占窝,此时应该减铅皮增大调目并适当调整水线,同时搓雾化快比重轻的大饵,加快抛竿频率,抓浮漂缓慢上升时的停顿、下钝或突然下滑动作,极有可能钓获大量鲢、鳙鱼。

(7)在钓乱口滑鱼时,浮漂的动作杂乱无章,经常会使人一头雾水,这时不应急噪,越是心浮气燥越钓不好,此时切记稳定心态,从乱中找规律。方法是一开始见信号就抓,然后根据不同信号的中鱼情况慢慢梳理,记住中鱼率高的浮漂语言,专抓这种动作而放弃其他信号。

碰到这种鱼情时,有时候所谓的标准动作可能会使你经常空竿,而一些平时认为不能中鱼的信号却可能使你出奇制胜。

(8)浮漂反复出现有气无力的下拉或上顶,有时下拉上顶甚至超过两三目,然后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目数,当浮漂稳定后,浮漂的目数显示钩上已经无饵。出现这种不规则浮漂动作,多数是小杂鱼所为。

在小麦穗等杂鱼多的水域钓鲫鱼、鲤鱼等,如何区别是小杂鱼还是大鱼的吃饵信号,主要看出现的信号是短促有力还是杂乱轻浮,采用悬坠钓法时,鲫鱼、鲤鱼等对象鱼的浮漂动作有明显的突然启动感,幅度小而有力,多观察是可以分别的。

(9)底钓草鱼、鲤鱼等大体型鱼时,在大鱼吃钩前经常会反复试探,浮漂的表现会出现小幅度的升降,这时应稳住神不过早扬竿。

鲤鱼扬竿的时机最好是在浮漂出现一个明显小幅度下钝后接着出现的黑漂,草鱼最好等浮漂小幅度下钝后浮漂接着出现的上顶或黑漂,如果钓这些大鱼抓第一次下钝的口动作,有时会发生钩不牢的问题,而放弃口动作等待体动作出现时再扬竿会使鱼吃的更深,提高成功率。

悬坠钓野战攻略3:外界条件的影响


作为钓鱼人,想必都知道,外界的条件对我们渔业的收获往往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主要集中在季节、温度、风、光线、气压等上面,其中让我们钓友感受最深的则要属水温和气压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了。下面我们逐步分析上述外界条件对我们渔业的影响,了解这些对我们将悬坠钓用于野钓中,有一定的帮助。

一、季节变化的影响

随着季节的更替,天下万物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水中的鱼儿也相同,不同的季节同样也影响着鱼的繁衍生息。

(1)春季

春季万物复苏,在深水蛰伏一冬的鱼儿感受到春的呼唤,纷纷焕发出勃勃生机。

初春

初春时,虽然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但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仍然时不时的影响着季节的脚步,即便如此,由遗传基因传递的生命信号仍然提醒着鱼一个美好季节的临近,正所谓春江水暖鱼先知。这时,水的温度上升不快,深水处受地热影响温度比较稳定,深水温度仍然高于近岸潜水处,因此,要想钓到鱼,选择避风深水处下钩仍然是不二的法门(悬坠钓野战攻略:野外钓点选择)。由于冬季鱼很少进食,春天来临时,饥肠辘辘的鱼急需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因此在饵料方面要选择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动物性饵料,饵料要柔软松散,适应鱼吃食轻的特点,线组的选择要对应鱼活力不足的特点,使用细线小钩才能有很好的收获。

仲春

随着春天脚步的加快,仲春季节后,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逐渐成为这一季节的主流,近岸处水温上升很快,水草绽放新绿,水草中小动物渐渐苏醒,鱼也进入了繁殖季节,这时近岸处适宜的水温、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为鱼提供了很好的栖息觅食场所,岸边的水草也为鱼的繁衍提供了舒适的温床,深水中大大小小的鱼儿纷纷靠近岸边,为我们钓鱼人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这一季节由于正值鱼的繁殖期,它们急需补充大量的营养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对蛋白质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各种类型的饵料虽然鱼都不会拒绝,但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饵料仍然优势明显。

在钓位选择上,近岸的浅水或水草附近是选择的主要方向。

晚春

季节接近初夏时,深浅水域的水温已经相差无几,各种鱼都已完成了传种接代的使命,原来的大腹便便变成了肚皮干瘪,饥饿整天困扰着它们,鱼进入了进食的旺盛期,这时,它们整日到处游动,寻找可口的食物,深处、浅处都可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钓点的选择上,如果钓鲫鱼等小型杂食性鱼类,水草边缘机会更多,如果针对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攻击,深些的水域机会更大一些。

这个季节的饵料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香、甜、腥等各种饵料都有机会钓得不错。

(2)夏季

初夏时节,仍然是鱼的旺食期,在钓法上同春末相差不大,这里不多介绍。

盛夏

盛夏时节,在炎炎烈日曝晒下,水中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盛夏的中午,水温比较高,多数鱼会藏身深水躲避炎热,不爱进食,这时鱼对饵料的口味也有所变化,清淡的植物性饵料更容易引起鱼的青睐。在钓点的选择上,选择深水处或树荫下作为钓点比较理想。

夏季在炎炎烈日下钓鱼,对人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此应尽量避开中午的烈日进行垂钓。夏季的早晚凉风习习,再加上光线暗淡,万籁俱寂,近岸处水温下降后,躲藏在深水的鱼儿纷纷游近岸边觅食嬉戏,因此夏季应把握的出钓时间是早、晚两头,如果能抵抗蚊虫叮咬,夜钓则更容易收获大鱼。

当然,夏季的热浪对有的鱼种影响并不大,特别是鲢鱼、鳙鱼更适合在高水温环境生活,上班一族如果无法选择钓时,中午时节最好选择鲢、鳙、草等喜欢高水温的对象鱼作为垂钓目标。

雷雨天

夏季的另一个季节特点是经常出现天气沉闷并时常伴有雷雨天气,如果天气闷热,人感觉潮湿多汗,这样的天气说明气压很低,水中溶氧量不足,不适合出钓;雷雨之前天气更闷,雷雨瓢泼时电闪雷鸣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雨前和雨中不宜出钓。雨过天晴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雨水的注入既降低了水温又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同时雨水带进了大量的有机物,使近岸处饵料丰富,这时正是出钓的大好时机,选择进水口(洪水时除外)和近岸处会有很好的钓况。

(3)秋季

初秋时节各种外界条件同夏季没什么差别。进入中秋后,气温逐渐降低,秋高气爽的天气使鱼的食欲大开,这一季节又是一个垂钓的旺季,可以全天出钓,在钓法上也没有特殊要求。

霜降

霜降后,北方的冷空气时常袭击各地,昼夜温差明显,水温进一步降低,这时鱼为了过冬储存能量的需求,食欲仍然旺盛。

在钓点的选择上应将深水作为主攻的方向,饵料中的动物性成分也应该适当增加,在出钓时间上,应避开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将每天的钓时设定在气温、水温较高的时间段。

深秋

深秋季节,有时早晨会出现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如果出现在夏季,会造成水中缺氧不利于钓鱼,而深秋或冬季出现这种天气却表示当天的昼夜温差不大,水体温度变化不明显,倒不失为垂钓的理想天气。

另外,深秋冷空气来临的头一天和冷空气过境的当天,可能是由于动物有提前感知天气变化的能力,它们会积极储备能量应付到来的严寒,所以经常会出现顶着刚到来的凛冽寒风喜获丰收的钓况。

而冷空气过境后的几天内,水温迅速降低,冷血动物的鱼类适应不了水温的突然变化,它们会游到深水区减少活动躲避寒冷,在这种情况下出钓显然是不明智的。

(4)冬季

近年来,随着悬坠钓等先进钓法的普及,以往冬季不出钓的定律已经被打破,冬季不但能钓鱼,有时候钓况还出奇的好,而且钓上来的鱼种也不仅限于鲫鱼、鲂鱼等耐寒鱼种,鲤鱼、草鱼甚至鲢鱼、鳙鱼等鱼类也常有斩获,这说明只要钓法得当,冬钓同样不会使钓友郁闷。

钓点要向阳

冬季如何施钓呢?首先,冬季鱼活性最差,不喜游动,多数情况下会聚集在水温相对稳定的深水区藏身,从节约体能的角度出发,它们一般不主动四处觅食,只对放到嘴边的食物感兴趣,因此,在冬季,能否找到鱼的藏身处所将成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冬季好的钓点应选在背风向阳的深水区,如果碰到暖冬天气,连续一段时间的晴好天气会使一些背风向阳的浅水区温度升高,这时如果浅水钓点有水草等障碍物可以隐藏鱼,也常常会吸引不少鱼儿光顾。

用饵要合适

找到了鱼窝,下一步就是看你能否将鱼诱钓出来。冬季应注意的是,鱼的开口很小,对饵料也非常挑剔,只对那些味道浓烈的腥香饵料感兴趣,因此在钓组和钓法上要体现一个灵字,小钩、细线、小浮标是基本要求。饵料中的动物性饲料成份要高,以适应鱼对营养的需求,饵料比重要轻,状态要松散柔软,有利于鱼将其吞进口内,只有这种饵料才能适应鱼口弱的特点。

二、温度

其实,温度常常同季节有紧密联系,因此在上面所谈到的季节话题时,温度对钓鱼影响的内容已经有所涉及。考虑到谈的不够细致,再进一步进行一些补充。

众所周知,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它们不能象哺乳动物或鸟类等高等动物利用皮毛的保护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不能象昆虫能够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活动或冬眠,它们只能通过调整自身体温和及时变换环境来适应外界问题的变化。

多数情况下,如果温度变化不是非常突然,鱼可以通过自身调整使体温同外界温度逐渐接近,如果外界温度突然发生剧烈变化,由于鱼自身调整体温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于突然变化的水温它们会无所适从,感到非常不舒服,这时它们就会很快的寻找到一处同自身体温接近的场所,并尽量减少游动,慢慢对体温进行调整,这就是一旦遇到温度突然变化鱼不好钓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鱼也有其最适应生存的温度,比如鲫鱼、鲤鱼等温水性鱼类最适宜的温度是15到25度左右,罗非鱼、鲢鱼、鳙鱼则喜欢更高一些的水温,而象鳕鱼等冷水性鱼类则对低温更加青睐,因此,不同的季节造成的不同水温变化使得鱼的活性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就是季节不同鱼情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淡水悬坠钓所针对的各种鱼类,哪一种鱼在什么时间比较好钓有其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三、风

毋容质疑,风对垂钓的影响非常直接,适宜的风力、风向会使鱼吃食欲望增加,对钓鱼非常有利,而夏季无风或秋冬季凛冽的寒风会造成鱼集体停口。

归纳起来,风对垂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风影响温度的变化

不同的季节,风对气温和水温的影响也不同。春季,如果一段时间内始终吹着和煦的南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会加速气温和水温的升高,使水中的鱼活力增加,而如果北方的冷空气频繁造访其结果则正好相反;夏季的东南风天气往往非常闷热,而偶尔刮来的北风会带来一丝凉爽,因此北风更有利于垂钓活动;深秋和冬季,在凛冽的北风伴随着过境的冷空气的共同袭击下,水体温度会急剧下降,鱼会迅速躲进深水藏身,而冬季3、4级的南方不但会给钓鱼人带来温暖,水中的鱼也会感到非常舒服。

(2)风影响水中溶氧量的变化

风力大小的不同,会造成水中的溶氧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风吹动水面形成层层波浪,使水面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风速又加剧了水面同空气的摩擦,有利于空气中的氧分子溶入水中变成溶解氧,使水中的溶氧增加。不同的风向,水中的溶氧也不同,拿夏季来说,东南风带来的暖湿空气往往会使空气湿度增大,气压变低,造成水中溶氧降低,而北风空气干燥,气压升高,水的溶氧量增加,鱼就比较好钓。

(3)风使水产生暗流

在野外大型水库钓鱼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风力大的天气里,常常会发生走标现象。这是由于风吹动水面对上水层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上水层的水向下风处流动,流动的上层水在下风方向的堤岸阻挡下改变方向沉入下层,并在下水层反方向逆风流动,形成了上层水同下层水流向相反的循环方式。实践中,我们在垂钓时如果碰上比较大的侧风影响,线组移动的方向正好同风的方向相反,这就说明了下层水一般是逆风流动,线组在下层水流带动下逆风运动。

侧风产生的水流对垂钓的影响是造成钓组不能定位,钩饵常常离开窝点。解决的办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钓钝,通过调整浮标使双钩饵都卧底,利用钩饵同水底的摩擦力减轻钓组的位移;二是钓灵,调整浮标使下钩轻擦底或离底,抛竿时将钩饵抛向水流的上游,当线组被带到下游1米左右时无论是否有信号都要起竿重抛,这种钓法实际上不是守钓一点,而是钓一线,在线组移动的轨迹上寻找信号;三是分两段配重。将铅坠上的一部分配重铅皮剪掉加到下钩处,利用下钩的重量稳定线组;四是钓跑铅。调整钓组使铅坠落底,将铅坠上面的定位太空豆打开10几公分使主线能够在铅皮座内移动,利用铅坠的重量使钓组定位,鱼吞钩时由于主线可以在铅皮座内灵活移动,钓组仍有一定的灵敏度。

(4)迎风和背风暗流的区别

迎风和背风时产生的水流同样对鱼情有很大影响,大多数人在实践中得出迎风好钓鱼的结论,但其中的道理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谈一下我的观点:选择迎风面钓鱼时,风将上层水吹向岸边,在岸的阻挡下,上层水向下层流动并从岸边折返向水域中间流去,这时除了被风吹落到下风头的有机物随水流沉入下层并向水域中间移动外,上层的高氧水也随之交换到下层并由岸向中间流动,水中的鱼为了追逐饵料和氧气,必然顶着下层暗流向岸边移动。

另一方面,从诱饵的扩散角度讲,迎风面的下层水的流向也比较容易带着诱饵的味道向深水区扩散,使鱼能很快的顺着饵料扩散的方向找到诱饵。相反,如果背风钓鱼,风顺着岸边向水中吹,上层水流顺风向里流,下层水流则从水中间流向岸边,诱饵的味道由窝点向岸边扩散,深水处的鱼就不容易感觉到诱饵的存在,另外,从鱼的习性看,多数鱼都是喜欢将头对向水流方向,因为这种方式更容易使水流过鱼鳃达到氧气交换的目的,也更容易得到水流带来的食物。

知道了上述道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季节条件下,什么时间应该迎风,什么时间应该背风垂钓?高温季节,影响垂钓的主要因素是水中溶氧量的高低,这时选择迎风面比较有利;低温季节一般很少出现低气压天气,水中溶氧充足,影响钓鱼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深水处由于受地热影响,下层温度一般高于水面温度,这时如果选择迎风垂钓,一来人不舒服,二来风引起的水流将表层的低温水带入水下并向水域中间流动,鱼避之惟恐不及,又怎么会迎着水流靠近岸边?因此,冬季低温季节应选择背风向阳面垂钓。

(5)风力的大小对钓鱼的影响

6、7级以上的大风,不但会增加抛竿的难度,也会在水面掀起浪花,使鱼的索饵信号不容易被发现,浪花拍打岸边造成的声音,还会增加鱼的恐惧感,这时鱼会选择到深水躲藏,近岸处就不容易钓到鱼了。因此,在大风天气要想有所收获,也只有选择避风处才能达到目的。

四、气压

气压对钓鱼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了水体的溶解氧的浓度。气压高时,水中的氧含量高,鱼呼吸舒畅,活力充沛;低气压天气,水体缺氧,鱼呼吸困难,少吃少动,水体严重缺氧时,各种鱼纷纷浮头甚至死亡。因此,炎热季节,要尽量选择气压高的天气出钓。

了解气压高低有几种简单方法:一是收听气象条件预报;二是观察云层,如果天高云淡,气压一般较高,如果云层很低,证明当日气压较低;三是远望,如果能见度很高,气压不会太低,如果远处雾汽蒸腾,气压一般较低;四是感觉,如果人体感觉闷热,全身大汗淋漓,气压较低。如果是夏季,虽然烈日当空,但在树阴或太阳伞下会有丝丝凉风,这种天气气压不会太低。

气压的高低对于钓鱼人来说是无法选择的,特别是上班族往往只能在休息日才能钓鱼,如果出钓当日碰上气压低的天气时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如果气压不是非常低,只能在钓位选择和钓法上做点文章。在钓位选择方面,选择迎风面、进水口等溶解氧相对高些的水域是非常正确的,另外,白天的水草丛中,水草的光合作用会释放出氧气,对于改善局部水体环境也非常有利。在钓法上,由于水体上下水层的溶氧有一定的差别,下层缺氧但上层相对溶氧充足一些,因此在钓法上可以改底钓为钓半水、钓水皮。

五、光线

光线对钓鱼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觉上的影响,二是对温度的影响。

光线对温度的影响似乎不用多说,光线照射充足水温提高,反之则相反,因此有了冬钓阳,夏钓荫的鱼谚。

光线对视觉上的影响要从人、鱼两方面来认识。从人的角度看,早、晚的光线不足,中午正对的阳光刺眼。因此,无论早、晚还是中午,钓鱼时选择背对阳光的位置都有利于观标。但从鱼的角度讲,如果钓点水深不足,鱼的警惕性就很高,背对阳光会使人影、竿影倒映在水中引起鱼的警觉,因此在浅水处钓鱼选择背对着阳光垂钓不太合理。对于上面的这一对矛盾,要正确予以取舍。

另外,多数鱼类都喜欢弱光,这一特性也影响着钓时和钓点的选择,早晚光线弱,中午光线强,因此,除去寒冷季节外,选择早晚钓鱼或中午选择障碍物的阴影下钓鱼也是一条常识。

高手支招矶钓避小杂鱼闹窝的技巧


夏天气温很高,正是矶钓黑鲷、黄鳍鲷等鲷鱼的好时机,但此时施钓,我们往往会频繁遇到小杂鱼闹钩的现象,让很多喜欢矶钓的钓友感到困扰。那么我们如何在夏季矶钓大鱼避开小杂鱼呢?高手总结了一些招数,下面给大家分享下。

一、重型诱饵避杂鱼

避开小杂鱼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通过饵料。一般矶钓时会先用打饵勺将诱饵打到钓点,此时诱饵就要有所讲究,可以拌两种:一种重型诱饵,一种轻型诱饵。先用轻型诱饵将小杂鱼引开,如目标钓点的在三米左右,那么就将轻型饵料打在脚边的水域,当小鱼都被引诱到脚边的水域时,便可将重型的饵料打到三米处的目标钓点,这样就少了小杂鱼的困扰。

二、硬质活饵避杂鱼

一些钓友也会选择在钓饵上做变化,比如将饵设计的比较大且坚硬,让小杂鱼无法入口,诸如螃蟹之类,作钓时可将小螃蟹直接挂在钩子上;或者是挖下礁石上生长的天然贝壳,然后稍微敲碎作钓,这样小鱼无法咬动,但大鱼却可以入口。

三、冲浪钓法避杂鱼

浙江沿海地区的钓友一般会采用冲浪钓法避开小杂鱼。冲浪钓法顾名思义会选择浪大浪高的地方作钓,但是由于小杂鱼,鱼小力气小,很难冲到礁石边,而大鱼却可以乘浪而上吃到礁石边上的食物,因此选择浪大浪高的地方作钓,便可以轻松避开小杂鱼,不过在此处作钓钓组要稍微重一点,可以采用0.8-1.5的阿波,主线4-5号,支线2号,支线长1米即可。

高温天气避小杂鱼闹窝的用饵技巧


在高温天气下,鱼情向来不太好,但此时并不是钓不到鱼,只要有鱼,用对了方法,还是能够有一定的收获。但高温天气下,小杂鱼捣乱就是让钓友为之头疼的问题。因为小杂鱼的适应能力和开口欲望都高过部分目标鱼,所以在垂钓的时候要突破防锁线就得用一些特殊的技巧。这里就从用饵方面来说下应对小杂鱼闹窝的技巧吧。

一、更换饵料

通常为了让鱼儿更好的开口,我们搭配饵料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的让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更适合鱼口,但有利就有弊,虽然诱鱼的效果变好了,但饵料也在无形之中对小杂鱼产生了极强的诱惑力。在小杂鱼成群结队的攻势下,我们饵料很难到达目标钓层,甚至在半路就被小杂鱼吃光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改变思路,换一种饵料来垂钓。通常较硬较大的颗粒状食物是小杂鱼不喜欢的,我们可以用大颗粒的粮食作物垂钓;或者将饵料搓大搓硬搓粘一点,让小杂鱼一次性吃不完,就可以让饵料达到目标钓层,完成诱钓的使命。

用干硬的玉米粒和生麦粒是对付小杂鱼的最好饵料,尤其在野生环境下,小杂鱼嘴巴小,要么吃不动,要么太扎嘴,久而久之,小杂鱼对饵料失去了兴趣,自然会转到其他地方寻食。

二、调虎离山

在钓饵比较贵,不好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调虎离之计来进行垂钓。

首先我们在确定小杂鱼较多的时候,可以先调制一款腥香味道的精细窝料打在钓点1米左右的位置,等小杂鱼全部过去后,再用颗粒较大的窝料投到目标钓点,等目标鱼进窝后,将饵料搓大搓粘一点投入窝点即可开钓。

此时就算窝里还有小杂鱼抢饵,但饵料较大,一次性吃不完,等钓饵到目标钓点依旧有饵,自然能够钓到目标鱼。

如果饵料吸引了大鱼进窝,小杂鱼抢不过大鱼,很快就会离窝,自然可以放心垂钓。

三、包食钓法

包食钓法是民间钓法的一种,在应对小杂鱼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饵料搭配分为外饵和内饵,制作方法区别很大。首先说下外饵的制作,外饵主要用来形成雾化区打窝并诱引小鱼,因此要用味型较好的粉饵来制作;而内饵的制作主要用来诱钓目标鱼,所以味型很重要,要做的精细一点容易入口,并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用来黏住外饵。

这种钓法的饵料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入水速度很快,留给小杂鱼截食的时间并不多。但由于外饵很快雾化,小杂鱼会集中在水体的上层抢食,所以我们的钓法要迟钝一点,不然会使得我们的浮漂不断抖动,无法确定正确的咬饵信息。

四、添加剂

所谓添加剂就是小药,这个是小杂鱼闹腾得很厉害,而钓位又不好更换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的一种方法。

通常是在饵料里加一些小杂鱼不感兴趣或让小药难以忍受的小药来改变饵料的状态,使得小杂鱼远离窝点。

这种方法虽然有效避免了小杂鱼的袭击,但也是一柄双刃剑,既伤害了小杂鱼也影响了目标鱼。

毕竟同属鱼类,都有着相似的习性,在小杂鱼对饵料不敢兴趣的时候,目标鱼对饵料的性却也不会太浓。因此垂钓的时候要谨慎使用这个方法。

除了改变用饵技巧来应对小杂鱼闹窝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用,比如跑铅钓法、更换钓点等技巧可以有效应对小杂鱼。在垂钓的时候要根据水情、鱼情合理运用才能让大家钓出一个好的成绩。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钓友分享金秋钓鱼避小杂鱼闹窝的技巧


夏季虽然不好钓鱼,但温度适宜的天气还是有的,这个时候钓鱼效果还不好,大多都是水下小杂鱼闹得。等夏天好不容易熬过去后,在秋季这个垂钓的黄金季节,小杂鱼仍然很嚣张,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垂钓呢?

一、钓深水

事实上,小杂鱼闹窝的现象在北方其实并不是很严重,只有南方这种气候普遍较为温暖的情况下,小杂鱼才会乐不思蜀的胡闹。但幸好秋分已过,南方的天气也越来越清爽起来,虽然小杂鱼仍然在胡闹,但却没有夏天那么嚣张,只要稍微针对,也能钓好。

一般情况下,小杂鱼喜欢在浅水区进行活动,为了避免它们在垂钓的时候干扰我们,我们垂钓的时候,可以稍微钓水比较深的地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完美避过小杂鱼,还可以钓深水中的大鱼。

二、用饵选择

当然,如果深水钓鱼,仍然有小杂鱼死缠烂打,那么很有可能我们用了荤腥味的饵料,在这个清爽的秋季,小杂鱼为了保持体力,对高蛋白的饵料需求非常大,此时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饵料味型,让小杂鱼对其不敢兴趣。比如用当季的粮食作物,在钓杂食性的大鱼时,一方面符合鱼儿平常的口味,适口性好,能够减轻大鱼的戒备心。一方面,饵料比较清淡,对小杂鱼的诱惑力不大,即便落水后被小杂鱼追逐,在啃食不动的情况也会逐渐失去兴趣。

饵料的颜色也不要太艳,尤其是一些水质比较清澈的水域,如果钓饵非常醒目,虽然能够增加中鱼的几率。但小鱼比较多的时候,你的钩饵还没有吸引到目标鱼,就已经引来一群小杂鱼虎视眈眈。

再说下状态,小杂鱼多的时候,雾化效果不要太好,可以开得粘一点,硬一点,这样对小杂鱼而言,入口性就差很多。然后挂饵钓大鱼,饵团可以挂得大一点,这样饵料到底后,即便小杂鱼截食仍然有饵在钩上。

当然用大浮力漂和重坠让钩饵快速到目标钓位也针对小杂鱼闹窝的垂钓技巧,这一点底钓大鱼时非常好用,但是一些滑口谨慎的鱼,可能较难上钩,这一点缺陷钓友要明确。一般大黑漂还不能中钩,多是大鱼吐钩的现象,这里可以稍微等2~3秒让下口再提竿,一般中钩率有明显提高。

再说下滑鱼的偏口问题,如果附近粮食作物很多,那么用粮食类钓饵钓大鱼,能够让滑鱼的警惕性很小,从而使中鱼率大幅度提高,如果在肥水塘钓滑鱼,这里用饵状态要粘要硬,味道或是突出,或者说平淡无味,如果水质不是很浑,还可以用颜色比较瞩目的饵料垂钓,一般情况下,中鱼率都有改善。

三、钓跑铅

还有一种无奈之下的方法就是钓跑铅,将铅坠的上定位太空豆往上移10厘米左右,让主线能在铅坠中自由向下移动。然后用大漂调平水,再用小漂钓3~4目,这样反应出来的鱼讯,一般是缓缓一沉。

用钓跑铅的时候,子线不能短于10厘米,且在小杂鱼情况多的情况下钓鱼,浮漂可以用得稍微大一点。

当实在点子背,遇到小杂鱼非常凶残的情况下,咱也不钓目标鱼了,手拿海竿换上白条串钩专门钓小杂鱼,收上几斤带回去油炸得香酥酥的作为下酒菜。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野外钓鱼避小杂鱼闹窝的八个技巧


夏天野外钓鱼,我们最烦的就是小杂鱼来闹窝了,这个时候笔者给你支几招避小鱼闹窝的方法,或许就能解决你的烦恼了。

一、子母窝弃小诱大

在同一个钓点附近同时做2个窝子,一个窝子里用一些腥香味重的诱饵,将小杂鱼集中在这个窝子里享受美食,另一个窝子在相距2米左右,用味道清淡的颗粒饵打窝,这样就可以主诱大鱼进窝施钓了。

二、饵料加硬加粘少雾化

减少雾化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小杂鱼咬钩,而饵料较硬较黏的时候,小鱼又吞不下,这样我们的饵料就能落到我们想要的钓层之中。

三、不用腥香味重的饵料

小鱼身体小,储存不了体力,因此需要每时每刻补充食物,因此对那些腥味、香味很重的高蛋白食物非常执着,因此我们在野外钓鱼,如果想要小杂鱼不来闹窝,最好不用腥香味重的饵料。

四、饵料搓大

装饵的时候将饵料搓大,小鱼嘴巴小,加大的饵料吞不下去,自然就失去了兴趣。加上大点的饵料,自重加大,很容易入水。

五、用大漂、重坠钓钝

在野外垂钓,很多钓者都会需要成白的麦穗、白条闹钩,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配大漂重坠钓钝,让钩饵在重坠的带动下,突破小杂鱼的封锁线,快速落底钓大鱼。

六、钓走小鱼

当窝里小杂鱼不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改用小钩细线,用点小饵将小杂鱼迅速叼走,这样我们后面下钩就可以钓到鲫鱼了。

七、以鱼制鱼

我们将钓到的小杂鱼用剪刀剪成小段,弄得血肉模糊,在投入窝点内,没过多久,小鱼受不了兄弟的血腥味,就会远离这片区域。

八、大窝诱大鱼

在野外水面较大,有大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个大窝子,用玉米粒这种大颗粒饵料打窝,这样等大鱼进入窝子后,小杂鱼自然会被惊走。

野钓打窝的选择及如何避小杂鱼闹窝


野钓对钓鱼人来说是充满诱惑力的,吸引人的不光是渔获,更多的是野钓的山水环境以及不可预知的神秘,所以野钓的精髓也就在对每一个下一竿惊喜的期待中。

但是野钓不比塘钓,有渔谚说得好: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说出了钓位选择的重要性,同时又有渔谚说:七分窝子三分饵,窝里没鱼饵再好看你怎么能把鱼钓上来?

所以选好钓位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做窝了,窝子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渔获的多少,那究竟要怎样去做窝呢?

首先就是窝料的选择,这个可是有一定讲究的,每种鱼对食物的喜好不一样,必须要区别对待。肉食性鱼类与杂食性鱼类肯定使用窝料不一样,比如钓鲶鱼最好的窝料是动物骨头,鸡鸭内脏等,如果钓花白鲢相信炒熟的豆渣应该是我用过最具杀伤力的窝饵了,因为他比重小,扩散快,粉末细,招花白鲢的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而且一旦进窝,连石头都砸不走!

上面说的是材料选择,下面再谈谈味道和状态的问题,这往往是钓鱼容易忽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大家都明白窝料味道扩散越远诱鱼效果越明显,所以尽量选择有穿透力的材料,我们所说的水中穿透力强不是简单的指味道大,确切的说是在水中溶解比较快容易扩散开。比如常见的酒类,VB,以及一些不常见的诱鱼剂,如氧化三甲胺等。。。。。。。

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矛盾,那就是如果鱼虽然进了窝,但是如果鱼儿对窝料的兴趣远远大于钓饵的兴趣,相信你的钓获也不会怎么样,这就要求不光是钓饵比窝料具有更好的味道,更适合的状态,而且还有让进窝的鱼看得见闻得着就是吃不到!才能形成诱鱼快,留鱼久,而且处于一种饥饿的最佳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窝料中不但要有溶散性材料而且还应该有一定量的颗粒材料或者块状材料,当然不怕麻烦利用纱布包裹一定量窝料抛在已经做好的窝子里,效果就更持久,基本上只有鱼进窝没有鱼离窝的现象发生了。

相信很多钓友都遇上野钓中小鱼闹窝现象,大多数钓友都搞得无计可施,其实把刚才谈到的窝料话题引申一下,就不难找到解决方法,我一般对付小鱼闹窝方法分三步做的。

一:先换小钩,半个小时至少能钓到一条闹窝的元凶,再根据具体闹窝的鱼种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窝料

二:不要急于垂钓,先在窝内撒一点窝了后再将窝料用纱布包裹打重窝

三:半小时后在离窝50-80CM的距离进行垂钓,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是马虾闹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钓离底,同时尽量降低饵料雾化,如果是白条在降低饵料雾化同时还应该加大饵的比重,对于小麻骖千万不能用活饵,一般换味道清淡一点的饵料就可以了,总之每一种小鱼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小鱼都被吸引到窝子里去了,加上纱布内的饵是吃不到的所以他们一般都聚集在纱布袋附近不散,而往往个体大的鱼抢食不过小鱼的,也就在窝外附近徘徊,所以钓窝外一般都有大惊喜!

野外垂钓避小杂鱼闹窝的五个方法


野外水域的鱼比起池塘里的单一鱼种要少上很多,但是野外的鱼种丰富,不是池塘钓鱼所能比的。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野外水域总有一批钓友在垂钓。当然,野外垂钓,我们难免会遇到小杂鱼骚扰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作出一些措施,不然对我们钓鱼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些野外避小杂鱼闹窝的钓鱼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对钓友们钓鱼能够带来一些帮助。

一、使用大颗粒打窝

在野外垂钓最好要打窝诱鱼,因为自然水域的鱼儿比较的分散,必须使用窝料把鱼儿引到窝点中,但是野外水域的小杂鱼数量很多,嗅觉感官非常的敏锐,窝料没有使用好的话,会首先把小杂鱼给引来,一样难以起到有效的诱鱼作用,所以在野外打窝最好使用粗颗粒饵做窝,这样小杂鱼的小嘴难以把颗粒料吞下,比如说玉米粒以及商品饵中的大颗粒做窝效果都非常的不错。

二、商品饵和玉米粒的差别

当小杂鱼解决好之后,就该注重饵料的诱鱼效果了,市面上的商品饵都是经过多方研究,人工合理调制而成的,其中的诱鱼成分非常的全面有效,所以相对于味型单一的玉米粒来说诱鱼效果会更好。

三、商品钓饵的搭配

(1)饵料搭配

首先要注重钓饵具备的诱鱼效果,可以使用泡开的薯味鲤鱼商品颗粒饵,再添加鲫鱼商品底窝料和麸类商品基础饵以及粘粉,最后加入适量的水把混合的饵料搅拌均匀并搓捏的黏一点,这种饵料垂钓鲤鱼的效果非常的好。

(2)挂饵

为了防止小杂鱼快速把钓饵啄食一空,需要把钓饵的状态做的稍硬稍大一点,并且给做的圆一点,小杂鱼就难以下口了,不会有尖凸处让小杂鱼容易攻破了。

(3)试钓

把饵料做好之后可以先试钓一番,先把钩饵投入水中,看饵料的效果,若是刚入水就被小杂鱼快速抢光,意味着饵料需要再添加一些粘粉,把做的更粘一点,防止钓饵太容易被攻破,但是最好不要添加拉丝粉,加了拉丝粉的饵料碰到水之后就会膨胀,这样更容易引起小杂鱼的注意。

(4)状态对比

现在有钓友专门研究小杂鱼吃食的行为特征,使用水下摄像机拍摄小杂鱼抢食的特点,发现不同粘度的饵料受到小杂鱼攻击的表现也不同,粘度不够的饵料刚入水就被小杂鱼给抢食一空,或者是很快散落到水底,而有足够粘度的饵料虽然被小杂鱼不停的啄食,但是饵料弹来弹去,抗咬能力非常强,保存的时间比较久,另外投饵的力度和角度也会影响到钓饵的状态,要注重抛投的水平,最好使用趁手调性合适的钓竿,减少抛投后钩饵入水的力度对钓饵状态的影响。

(5)环境差异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不同,比如说初春的北方气温水温都比较低,垂钓时需要添加腥味来诱鱼,而南方沿海地区气温比较高,小杂鱼的数量也非常多,这样的话就不能添加腥味来诱鱼了,所以说垂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来搭配饵料味型,主要就是根据温度来选择。

四、玉米粒作钓

在垂钓大鱼的时候,使用玉米粒垂钓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小杂鱼对坚硬的玉米粒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不过在挂钩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不要在钓钩上直接传一串,不然的话刺鱼的时候会影响到刺鱼的效果,一般只挂一粒玉米粒就可以了。

把挂好的玉米粒推送到钩柄的地方,把钩尖给露出来,不需要再挂什么东西,野外水域食物比较缺乏,野生鱼对食物并不挑剔,看到食物的时候就会直接吸食,而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再吐就迟了,另外选择的钓钩钩尖要足够的锋利,才能保证有效的刺鱼效果。

五、夜钓

其实应对小杂鱼的最佳办法就是采取惹不起难道躲不起的策略,白天如果真的被闹腾的难以应对的话,就在夜间垂钓,天黑之后,大鱼以及肉食性鱼种开始出没,小杂鱼就乖乖的躲藏起来,所以夜钓不仅能够避免小杂鱼还能够提升中大鱼的几率,在钓大鱼的时候最好选择优质耐磨强度高的钓线。

仲秋避小杂鱼闹窝钓鱼的七个实用技巧


虽然已至仲秋时期,但气温伏天的热意仍未散尽,此时南方多数水域依然可见餐条这种小杂鱼在嚣张。那么钓鱼的时候要如何避免被餐条这种小杂鱼闹窝呢?笔者整理了几个好方法,钓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一、钓深不钓浅

水越深,里面的餐条越少,餐条这类的小杂鱼一般都是聚集在水面,越往水下,小杂鱼的数量就越少,餐条闹窝的现象就明显的改善。

二、巧妙打窝

我们打窝的时候,可以留点小心眼,将窝直接打在你实际要进行垂钓的钓点的旁边,这样,既能够将鱼吸引过来,而且窝里面的小杂鱼还不会影响到你在旁边进行垂钓。

三、子线选择

如果垂钓的区域有很多餐条,我们可以将子线稍微的减短一点,子线的长度可以决定钩饵下降的速度,我们将子线减短,可以减少饵料的下降时间,同时在下降的过程中可以左右摆动,更好地诱鱼。

四、饵料变化

饵料的味型要控制好。像这种小餐条,对腥味的饵料特别的喜欢,而大鱼比较喜欢清香型的饵料。所以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尽量的多选择一些清香型的饵料,注意饵料中腥味的比重。制作饵料的时候,尽量的把饵料做成颗粒粗、比重大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弱饵料的雾化,而且不容易被那些小餐条啃食。

五、钓饵搓大搓硬

钓饵搓大搓硬,可以妨碍餐条这种小杂鱼抢食钓饵,从而确保我们饵料沉到目标钓层仍然有饵团可以吸引目标就饵。

六、浮漂的选择

如果我们是在湖库进行垂钓,我们可以选择漂尾加粗的大浮力立式漂,这种浮漂不用太贵,20~30块左右一般够用,就算小杂鱼多,对浮漂的影响也比较低,且加粗的漂尾,在钓远钓深后,对眼神不是很好的钓友很友好。

七、重坠快速沉底

小杂鱼比较多比较嚣张的时候,可以加上重坠,让钩饵快速的沉下去,从而减少了小鱼对钩饵的啃食时间,最大限度的保留住钩饵。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悬坠钓野战攻略7:避杂鱼闹窝的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打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