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钓鱼技巧。
给大家介绍一种专钓中上层小型鱼类的钓组七星串钩,也叫花篮、荧光串钩等,是南方两广地区比较常见。七星钩是我初涉海竿时常玩的,鱼情好的话,抛一次能上几条鱼,一天也能钓到一两百条,关键是装备和钓法简单,不累人,很适合老年人、小孩和初涉钓着垂钓。
钩组:七星钩的钓组由主线、串钩和小篮子三部分组成,主线一般长5米4,串钩部分展开长度1米7左右,中间有八字环连接。串钩部分有七枚钩,末端系一连接扣,可挂小篮子。钩子的钩柄有荧光粒,引诱鱼咬钩,小篮装诱饵,抛入水时散落诱鱼,同时也利用小篮子和诱饵的重量使钩组能抛得出去。
选钩:和其他钓钩一样,七星钩也按钩子的大小分为不同的号数,号数大,钩子也大,线也粗,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对象鱼的大小来选钩,钓白条一般23号钩就比较合适,钩太小容易在收线途中跑鱼。钩柄的荧光粒也有不同的颜色,我个人的经验是水色略浑时宜选择较鲜艳显眼颜色,水清则选择颜色较淡的。同时,一个钓点用一种颜色钓久了,鱼变滑时,换一种颜色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象鱼:七星钩钓的对象鱼一般是白条、大眼鳊、宽鳍鱲等小型鱼类,偶尔也钓到鳜鱼(吃被钩的小鱼而钓到)、麻鮕等,有翘嘴的地方钓翘嘴也不错。
钓竿:钓竿一般用海竿或路亚竿,也有用长手竿的。海竿的长度以2米1以上为好(因为钩组的长度已有1米7了),以便于抛竿,手竿最好是5米4以上的硬调竿。用海竿或路亚竿时,钩组的主线部分不用,直接把八字环挂在海竿的连接扣上即可。有些地方的钓友把篮子挂在串钩的上边,这样虽然容易引鱼,但也容易引起串钩因失重而缠绕乱线,我认为没有必要。
选点:河(溪)流垂钓,河塘的进水口旁的缓水区、塘中部的缓水区为最佳选择。水库垂钓,库尾、进出水口水流动的地方效果较好。水深宜在2米以上,水底的障碍物宜少,最好是沙质或泥质的,避免挂底。
水质:略浑到清均适宜,略浑优于清澈,重度浑浊的水质不宜七星钩钓法。
诱饵:一般用容易散落的鸡鸭饲料,装篮后先湿水用手指压实,避免在抛竿的途中撒落。有些钓友用炒熟的麦麸、玉米粉,或加入少量的商品饵,效果更好。
施钓:钓组组装好后篮子装上诱饵后就可以施钓了。抛竿的方法同平时钓串钩一样,往标点抛出去就行了。抛出去后手持钓竿,适当收紧水面松弛的风线,利于鱼咬钩时讯号的传递。如水流较急,应在水头处抛,使钓组慢慢随流水推下来,在钓组行走过程中鱼容易咬钩。一般白条在中上层咬钩,大眼鳊中底层咬钩,因此篮子到底后没有咬口,不必马上收线,而是任流水把钓组在水底推行一段距离,或者抖竿逗鱼,收线时也可以收收停停来逗鱼,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水底的杂物较多又当别论。
鱼口:鱼咬钩后会通过线、竿传递到握竿的手,鱼越大讯号越强,上层的讯号大于底层。讯号有弹动、扯线等,钓几次了就能掌握。
起竿:鱼咬钩后即可起竿收线。因为这种钓法中的都是一两以下的小鱼,起竿时稍带一下线就行了,不必像路亚那样用力抽竿刺鱼,否则容易豁口跑鱼。在收线过程中要压低竿尖并使竿尖靠近岸边,尽量避免途中把鱼拖离水面使鱼挣扎脱钩。等线收到连接环处时,一气呵成把鱼提上岸来。
注意事项:
1、抛竿前一定要打开线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并检查好是否有竿尾缠线的现象。
2、抛竿时要注意旁边、后面的人,避免悲剧发生。
延伸阅读
传统七星漂钓组线组的配置技巧
七星漂钓组有很多优点,它制作方便,成本低,调漂简单,在野外复杂地形垂钓有着很大的优势。很多钓鱼人一想起七星漂钓组就是重坠粗线大钩,认为星漂钓组只适合调钝钓大鱼,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七星漂也可以调的很灵敏,用来钓滑口鱼、轻口鱼也可以。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些七星漂钓组配置的技巧,希望能给各位钓友带来一些帮助。
一、七星漂的选择技巧(1)特点
七星漂以前是用鸡鸭鹅的羽毛梗剪断制作成的,如今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追求和挑剔,七星漂的材质和外观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提升,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七星漂随处可见,七星漂携带非常方便,组装起来也很容易,漂相观察时很清晰,调校的的时候也很简单等多种优点深受钓友的喜爱。
(2)种类
七星漂的种类有特大号,大中小号四种,并且有各种颜色都是枣核型的,中间粗两边尖,根据年龄视力的差别来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浮漂。
二、线组钓钩的配置技巧(1)根据对象鱼个体选择线组
选择钓组线组的时候最好根据对象鱼的个体来小来选择。如果是小型鱼儿,可以用0.8-1.2号的主线,脑线选用0.4-0.8号,若是鱼儿个体较大,主线相应加粗使用1.5-2.5号,脑线1-1.5号。
需要注意的是垂钓的时候在钓组能承受的范围线体越细,隐蔽性越好鱼儿难以察觉,并且容易被鱼儿吸食,入水时的切水声也较低不容易惊扰到鱼儿,选用线组时最好用高档的优质鱼线,能在尽量细的情况下拥有超强的拉张力。
(2)钓钩的选择
根据使用的鱼线选用3-5号的伊势尼钩,注意脑线的长度要适宜,过长的话容易在垂钓的过程中缠绕打结,另外双钩的钩距一般在3厘米左右就行,钩距大中双尾的几率比较高,只是钓钩的质量也要好,钩体强韧钩尖锋利容易刺入鱼体。
(3)小钩细线钓大鱼的注意事项
小钩细线中大鱼须注意,一般来说使用大钩粗线很难有小鱼能够吃钩,但是小钩细线很容易钓到大鱼,不仅在钩线上需要注意质量性能方面,小钩细线中鱼后要注意溜鱼技巧,此时非常的意外要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不要强硬拽扯和鱼较劲,最好把鱼儿控制在一定的水层范围内,慢慢的耗费鱼儿的体力,等到筋疲力尽没有挣扎力道时再尝试着慢慢往上提,等到鱼儿在水面翻白肚时再前知道岸边抄鱼,一定要小心谨慎。
三、钓竿搭配和钓组的组装技巧(1)钓竿根据自身体力和垂钓的范围来选择钓竿,如果钓的不远最好用短竿提高垂钓时的操控以及灵敏性,注意材质最好时碳纤维一类高质量高性能的钓竿。
(2)在主线上穿浮漂的顺序,先穿上红色的大号漂,再从黄色开始两种颜色穿插开各穿3粒总共7粒,然后穿上主线。这样把星漂的颜色区分开就是为了增大七星漂的颜色鲜艳度,容易观察漂相,这种红黄色的浮漂是用荧光漆涂成,投入水中之后红黄色非常清晰,容易观察。
(3)七星漂的特点是在顺光的时候看的非常清晰,但是逆光观察比较困难,尤其是在雾霭阴天这种水天一色的天气,漂相观察都会相对吃力,作为尽量高一点,有条件的话尽量钓近,最后需要注意的一个技巧是在抛竿时钩线最好抛偏左或者偏右,可以把漂粒横立在水面会非常的醒目。
传统钓的七星漂钓组配置技巧
七星漂又名蜈蚣漂、散子漂、浮漂、浮子,是传统钓法的用了几千年的浮漂,因此,传统钓和台钓在钓组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采用七星漂还是立漂。作为传统钓的爱好者,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传统钓的钓组配置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星漂名曰七星漂,但并不一定是七颗,到底使用几颗,每颗多大,这实际是个灵钝需求的问题。这种需求一般参考以下情形:
一是水的深浅
水深漂与坠的距离长,鱼吃饵信号传递慢,反应迟钝,因而,水深星粒宜多稍大,水浅则星粒宜少宜小。这和台钓钓底钓深用大漂、钓浮钓浅用小漂是一回事。
二是风的大小
风较大,则坠用大的、星粒应多些大些,反之,则星粒应少些小些。这是考虑钓组稳定性。
三是钓者视力和投钩距离
视力弱、投钩远的漂子应偏大,反之,则偏小。这个就不必解释了。
四是不向季节
春天以钓浅、钓边、钓草为主,星粒宜偏少偏小为好,冬季星粒宜较多较大为好。这主要也是和第一点一样,根据钓深决定颗粒数和大小。
五是不同水域
钓江河水流水深星粒应偏多偏大;钓溪流水浅河窄星粒应偏少偏小;钓浅池小塘应偏少偏小;钓水库大塘应偏多偏大。综合前两点,同时基于钓深和稳定性考虑。
铅坠的配备
若是星粒少、铅坠小,远抛困难时,只能星粒与铅坠同时增多增重,在不失漂坠平衡条件下达到远抛。若是钓溪河在星粒较多条件下可采取增多水面星粒来稳定钓点或以竿绷线定点。
脑线的长短
脑线的长短要因鱼而定脑线若短于2.5厘米常造成底层跑鱼、惊窝。脑线短钓组灵,反之则钝,鲤鱼很狡猾,吃钩反应有多种表现,脑线不宜长,一般脑线以五厘米为好。
钓钩的多少
一般多用单钩或双钩。单钩简便反应灵,双钩则有双重效果;一钩钓,一钩诱,也可一荤一素。
多套配组齐备
为适应不同水域、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和不同钓鱼种类及大小,可配备多套组合。如静水钓浅,钓近的可配3-4粒较小轻漂、轻坠,钓深、钓远、钓流水的可配5-6粒较大星漂和相应的铅坠,底钓和浮钓兼用的可在平衡基础上多加两粒星漂,钓小鱼配细线,钓大鱼配粗线等,多套齐备随需而用。
七星漂的灵活运用调漂方法
七星漂又称蜈蚣漂,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浮漂。可以是七粒、五粒、三粒。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以七粒散漂为例。
一、组装
1)取适当长度的钓线一根。先穿入七粒星漂,(从上往下依次为第1粒,第27粒。前六粒小些,第7粒稍大以平衡钓组)。接着穿入一颗太空豆,下来是穿入铅皮座,然后再穿入一颗太空豆,拴上鱼钩。
2)用尽可能细的保险丝缠绕在铅皮座上。
3)鱼线的顶端系好8字结。
4)钓组组装完毕。
二、调漂
1)找一水桶盛满清水,有鱼缸更好。
2)把星漂尽可能拉到靠近铅皮座的位置。丢进鱼缸里。看,星漂在水中的状态。如果星漂全部沉入水中,说明坠子重了。此时,去掉小小的一点保险丝,不要多。一次次抛入水中,看看此时的状态。直至调到,水中5粒浮漂、水面2粒浮漂,坠悬浮钩轻触底。
3)装上饵料,此时第2粒浮漂入半水,水面1粒为视漂。坠悬浮,钩轻触底。此状态也是该钓组最灵状态。
4)钓鱼时,可以钓1粒、2粒、3粒、直至6粒。(钓粒指水面上浮漂的个数)。越少即越灵,越多即越钝。
5)钓灵适合水面平静的鱼塘、野河,钓钝适合风大水大的湖泊、水库。
6)钓6 粒时最钝状态下,把铅皮座上面的太空豆往上调58公分,即为跑铅状态。此时,钓线可以从铅皮座中间的空隙轻松的穿过,鱼吃饵时小小的动作也会轻易地反应在浮漂上。防止了死坠钓钝时,由于铅坠的重量太大,鱼讯不易被发觉的弊端。
7)钓组调整完毕。
三、读漂
1)到了钓场,先找钓位。
2)空钩找底。找一个相应的水深。把浮漂拉大距离,抛入水中。向家里调漂一样,一点一点调试。先调到水面上3粒星漂平卧水面,此时说明钩卧底,坠半触底。然后把水面的第3粒浮漂向下调35公分入水,此时水中5粒,水面2粒浮漂。坠悬浮,钩轻触底。装饵,看看水面第2粒浮漂是否入半水或全入水。若是,即找底完成。此时钩触底坠悬浮或轻触底。找底主要还是经验和一点点尝试。
3)读漂,若是星漂缓缓入水,并斜线家快。往往是鲤鱼漂相。若是上下点动,缓缓顶漂,即是鲫鱼漂相。若是水面左右乱跑,往往是小鱼闹窝。
4)自己习惯的钓组,看漂凭经验比较容易。生疏点的要慢慢积累。
四、其它的星漂钓组5粒或3粒,调漂方法雷同
七星漂
七星漂(钓鱼用的浮漂)又名星漂、散子漂、蜈蚣漂、卧漂。七星漂是传统钓沿用已久的浮漂。通常为七颗,故名。传统以家禽的羽毛杆为材料,现在则多为塑料制枣核型颗粒。
七星漂的优缺点七星漂最适宜静水,或风浪影响较小的水域钓。
它的优点:入水轻,扬竿时不易惊扰钓点中的鱼,出水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阻力。使用简单,通常在匹配钓组时,只需调一次漂,以后无需再调,即使由浅钓深,只需将浮子向上抹抹即可,需要钓浮时,可将浮子悉数抹下;需钓底时,可将浮子向上抹几颗,减少一些浮力即可。七星漂目标大,较容易观察,即使钓一整天,也不会因为观漂感到累人,累眼。此外,七星漂最大的好处是取材容易,制作简单。
缺点是抗风性能较差。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浮漂会受风浪的作用而上下起伏,给信号识别带来难度。虽然七星漂抗风性能欠缺,但仍受到广大的传统钓友的喜爱。
自制七星漂可以用于制作七星漂的材料很多,一般的禽类羽毛。如孔雀毛、鸽子毛、鹅毛、鸭毛、鸡毛和一些植物茎干都可制作(如高梁秸、大蒜苔等都可以用,但究其效果而言,首选的应该是鸡的翅膀毛。理由是鸡的羽毛梗内部组织严密,浮力大。使用时间再长也不会因钓者的反复上抹下抹,而使漂内的孔径增大,出现滑动。
笔者曾刻意地对上述不同的羽毛做过尝试,发现上述的羽毛存在着漂内孔洞增大的现象,唯独鸡的羽毛是越用越紧,特别是在浸水之后。过去笔者在穿七星漂时,先用绣花针在羽毛梗中穿一个孔,然后再把渔线穿过去,等于一颗浮子穿两次。这样做麻烦又费事,后来发现鸡毛做漂的优点后,我就直接用针将渔线从漂内直接穿过去,既简单又快捷,省时省事。
传统钓七星漂调漂法1、铅坠选择:铅坠的重量略大于浮漂浮力。铅坠形状没特殊要求,圆形、椭圆形、枣核形都可以。
2、调整:只一个方法,调整七星漂的位置,使中间一颗星旗号斜卧水面,水下三颗星,水上横卧三颗星。水下三颗星呈一定弧度(七颗星整体上移弧度大,整体下移弧度小)。每颗星的间距根据目标与的大小调整,鱼大间距远,鱼小间距近。灵敏程度的调节是调节水下三颗星主线的弯曲程度。弯曲的弧度越大越钝,竖直下垂最灵敏。
用蜈蚣漂(七星漂)钓组钓鱼之我见
近期看到有的钓友询问采用蜈蚣漂(散漂、七星飘)垂钓的有关知识,由于可利用时间少,今天抽空写出我对采用蜈蚣漂钓组进行垂钓的看法,供有心的钓友参考。
一、采用蜈蚣漂钓组垂钓的优缺点
1、它的优点有:
a)钓组相应组件简单,对组件质量和操作者要求不高,组合容易。
b)所用费用(成本)相对较低。
c)能较好的满足不同水域(包括水草多和挺水植物多的水域)、对象鱼和相应钓法的需要。
d)鱼咬钩时漂相好看,别有情趣。
c)老少皆宜,对新手来说更容易入门和接受。
2、它的缺点有:
a)抗风浪能力差,遇有风浪时视界效果易受干扰。
b)钓点较远时,漂相不易看清,易使眼睛疲劳。
c)垂钓时,坐着没有站着看的视觉效果好(视力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大比角度小看的清),所以体力消耗相对较大。
d)灵敏度较台钓低。
二、蜈蚣漂的灵敏度
蜈蚣漂可以调得很灵,调好了也能悬坠底钓。但与台钓相比,不管你怎样调也不可能象台钓那样灵,这是因为:
台钓钓组在水中的方向,漂与坠呈垂直方向,在一定范围内鱼咬钩及其相应的动作反映在鱼漂上是上浮或下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的。台钓鱼漂的外形是流线型的,在水中的阻力小。
蜈蚣漂在水中的位置和方向,以七粒蜈蚣漂三上四下(有三上四下、二上五下、一上六下等)为例是:
a)最上边三粒平躺在水面上,在一定范围内鱼咬钩及其相应的动作反映在鱼漂上是水平方向的移动,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水平的。
b)最下边的三粒与坠呈垂直方向,在一定范围内鱼咬钩及其相应的动作反映在鱼漂上和台钓漂一样是上浮或下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的。
c)中间的一粒(从上或从下数都是第四粒),由于其处在垂直三粒和水平三粒中间再加上鱼线的作用(视鱼线的粗细及其软硬该部分渔线呈圆弧状态)其形态是倾斜的,在一定范围内鱼咬钩及其相应的动作反映在该粒漂上是斜向上浮或下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不垂直也不水平,有一定的夹角。
d)我们在做蜈蚣漂时,大多是将鹅毛或鸭毛梗剪断使用,每一粒浮漂在上浮或下沉时,始终有一横切面在水中,受水阻力的影响较大。
在同等力度下,由于蜈蚣漂在水中的位置及其形态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且最少有三个方向,再加上每粒浮漂横截面的阻力,所以,不管你怎样调,也不可能象台钓那样灵。
三、我曾经使用过的蜈蚣漂及其体会
过去我曾用细高粱秆、老的并晾干的蒜苔,鹅毛梗、鸭毛梗和圆珠笔芯做过蜈蚣漂。体会是:
用高粱秆、蒜苔,材料好找、制作容易;但垂钓时间一长吸水,浮力变小,影响已调定得灵敏度,横切面不易做成流线形,体积大,抖竿出水时声音大。
用鹅毛梗、鸭毛梗,色白颜色醒目,材料相对好找(现在不好找了),制作容易,遇水即涨在渔线上相对稳定性好(不滑动);外皮虽硬内芯极软,横截面不能加工成理想的流线形(砂纸打磨时一块块的掉)。
用圆珠笔芯,同样是材料好找、制作容易;比重较大浮力小,钓组要达到鹅毛梗、鸭毛梗浮漂的浮力只有增加粒数,粒数增加后横截面相应也多。
现在一般的渔具店都有两种枣核形的蜈蚣漂卖,一种是直径相对较大(∮8∮10)内含太空豆的,另一种也是枣核形无太空豆,直径稍小的(∮5)。这种漂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使用方便,安在渔线上就能用,体积较鹅毛梗、鸭毛梗浮漂大更适合视力差和老年人使用;缺点是,与鹅毛梗、鸭毛梗相比比重大,漂粒尺寸千篇一律,缺乏灵活性。
四、我现在使用的蜈蚣漂及其再加工
现在档次较低的渔具店,还有一种是用软塑料做的像圆珠笔芯的半成品,中间有一小眼(穿线用),颜色有白色、黄色和红色,粗细从2mm到5mm,长短从120mm到200mm均有。我现在一直用这种材料做的蜈蚣漂进行垂钓(除计时收费的池塘用台钓外)。它优点是,价格更便宜(两三毛钱一根,花几块钱可买一小把,能用上几年。可能不挣钱,档次高一点的渔具店没有),比重小浮力大,再加工时灵活性强,能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再加工且再加工容易;不足之处是表面粗糙,对灵敏度有一定影响。所以我向众钓友推荐用这种半成品自己动手制作蜈蚣漂,再加工时要达到克服它的缺点,提高灵敏度,满足自己需要的目的。
这种蜈蚣漂的再加工极其简单,方法是:
1、工具及材料准备
a)满足自己对粗细、颜色需要的半成品一根(一根足以满足一组蜈蚣漂的需要)。
b)打火机(火柴)一个(一盒)。
c)蜡烛一根。
d)剪刀一把。
e)大头针或缝衣(被)针一根。
f)透明指甲油少许。
2、加工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a)按自己需要的长短(半成品的轴向尺寸)按需要的粒数将半成品剪断成。剪断时要注意切口与半成品的轴向尽可能的保持90度(最好是这样,差一点也不太要紧)。
b)将剪断的蜈蚣漂粒穿在大头针上,将蜡烛点燃,一手捏住大头针的一端靠近蜡烛的火焰并来回转动,将蜈蚣漂粒的横切面烤软后,用另一手迅速将蜈蚣漂的横切面捻圆或捻尖,重复此步骤,再将蜈蚣漂的另一端捻圆或捻尖,直到将一组蜈蚣漂粒全部捻圆或捻尖(记得小时候在做弹射飞机模型时,科普资料介绍将飞机机身的前端做成流线形,可将其在空气中的阻力降低到二十五分子一)。需要注意的是:当蜈蚣漂穿在大头针时一定要穿透(露出头来),否则烤软并捻蜈蚣漂时将会把穿渔线的小眼堵死无法穿线,二是不要将蜈蚣漂放在火焰的上边,要放在火焰的侧面,以防止将蜈蚣漂熏黑或变色。
c)取少许透明指甲油,将捻好的蜈蚣漂粒在指甲油中蘸一下,让指甲油在蜈蚣漂上起到填平补齐、增加表面光滑作用,达到减少水中阻力的目的。假如你不喜欢现有蜈蚣漂的颜色,找你喜欢或醒目颜色的指甲油来蘸,以达到你希望的颜色。
通过以上步骤,一组满足自己需要的蜈蚣漂就加工好了。
五、关于垂钓中蜈蚣漂体的长短、粒数和间距确定
当你拟使用蜈蚣漂钓组垂钓中,蜈蚣漂体的长短、粗细及总粒数、间距,水面和水中的粒数(几上几下)不要千篇一律,要参考下述因素灵活运用:
a)季节。
b)垂钓水域风、浪的大小。
b)水的深浅、温度、混浊程度、是否流动。
d)水草在不同水层的密度及其间隙大小。
e)钓点的远近。
f)垂钓人视力的强弱。
g)对象鱼种类及其大小。
h)手竿的软硬。
i)小杂鱼的干扰程度。
j)钓法。
上述因素一一展开来说,太过繁杂,仅就几点经验分诉如下:
为了便于理解和叙述,不妨先按在不同位置起不同主要作用的漂粒分解一下,把平躺在水面的漂粒称之为信息漂粒(不否定其它作用),垂直于水中的漂粒称之为承重漂粒(主要起保持钓组一定平衡的,也不否定其他作用),中间的一粒称之为过渡漂粒(我在上篇蜈蚣漂钓组之我见(一)中已分解说明)。
a)为了减少蜈蚣漂在水中的横切面(虽然进行了再加工)及其阻力,可适当加长承重漂粒的尺寸已达到相应减少其粒数目的。
b)过渡漂粒长短的确定,对象鱼摄食较轻时,过渡漂粒可短一点(漂粒易翻身和转换方向);对象鱼摄食较凶(激烈)时,过渡漂粒可适当长一点。
c)信息漂粒长短的确定可按:
钓点较近、视力较强、无风无浪时,可用尺寸较小的信息漂粒并减少其粒数,水面保留一到二粒漂粒
钓点较远、视力较弱、有风有浪时,可用尺寸较大的信息漂粒并增多其粒数,水面保留二到三粒漂粒
钓点较近水质较清,水域水草较密、缝隙较小不易下钩时,在加重铅坠(目的是好定位,钩下沉快减少水草的牵挂)的同时加长承重漂粒,可用尺寸较小的信息漂粒并将信息漂粒减少到一粒(缝隙小浮漂没有水平移动的空间漂粒多了反到受限制)。
因素太多,简单就说这些,最好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多实践才能更快的灵活运用。
江河水域的海竿七星钩钓组的使用技巧
七星钩非常适合在江河溪流这些有流水的水域垂钓,主要钓翘嘴、白条、马口、溪哥等鱼(鲤鱼、鳊鱼也可以钓),在水库也可以使用。下面小编就分享下海竿七星钩的钓鱼技巧给大家了解一下。
5.4或6.3米海竿直接挂上钓组(买来直接挂上就可以,也可以自己制作),钓组上没有浮漂,7个钩子下面挂个小铁丝做的拇指粗细的小饵篮,由于饵篮的重量,因此连坠子都不用,使用时饵篮上装上麸皮加碎米的混合饵料(注意饵料不可加水就用干的,湿了效果不好,不容易发散),然后抛出一般10秒左右就有白条上钩,这时手上有拉力传来,此时起竿一般就有一至二条,如果多等会就有3条以上白条上钩。
直接买的七星钩钓组,7个钩子的尾部都涂了半棵米粒大小的油漆,上部为绿色,下部为红色,因此不用挂食,抛钩就有白条抢食,如果饵篮不装饵,则效果会差点。
自己也可以制作七星钩,用的钩子大小多少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来定,方法是,一条齐竿主线,最下部装上自制的饵篮,往上15厘米左右装第一钩,脑线长3到4厘米足够,然后二钩距离6厘米左右依次上钩,完成后在每个钩子上挂个小泡沫粒就完成了。
泡沫可以用渔具店买的比自行车轮用的小橡皮稍细的白色塑料条,按一毫米剪下装上就可以了,这个比较牢固,多次使用不脱落。
有钓友朋友用上面的塑料泡沫装在传统钓的双钩上,用小米或碎米打窝,然后不时提竿或引逗,上鱼也非常不错。
七星漂线组的调漂方法,秋钓边少不了星漂线组
秋季钓鱼有秋钓边的说法,指的仲秋到晚秋的这段时间,浅水水温不高,但是鱼又到了进食的高峰期,所以鱼儿到了仲秋开始大量到浅水觅食,这就是秋钓边的由来。秋钓边,指的是钓浅钓草,跟仲春钓浅滩非常类似。而钓浅又钓草,比较好用的方法就是七星漂线组,最近有钓友问关于七星漂的调漂方法,所以趁仲秋钓鱼的黄金季节聊一聊。事先说一句,七星漂不会调漂,大多钓友就是把七星漂的调钓想的太复杂了,其实很简单。
一、朝天钩七星漂线组
先说第一种线组,七星漂是可以搭配朝天钩使用的,是江南地区非常经典的搭配。调漂嘛怎么都需要调整铅坠大小,但是朝天钩是个另类,钩坠一体,不同大小的鱼钩重量不同,铅坠的大小是不能调整重量的,就是说没有调整的手段和理由。所以朝天钩的线组搭配讲究的是多大的鱼钩,搭配几号的七星漂大概多少颗,要求就是朝天钩的重量稍大于七星漂的浮力,检验标准就是把七星漂往下拉拉,拉到不超过水深,看看星漂是不是都能被拉入水中,同时下降的速度是不是缓慢,如果能达到缓慢而且全部拉入水中,那这个配重就是合适的。
其实还可以想的更简单一些,朝天钩的调漂如果用台钓来衡量的话,有点类似跑点钓了,也就是说其实大的朝天钩也是可以搭配小的七星漂的,这样鱼钩肯定是到底的。缺点就是水线可能不够绷直,但是钓浅水问题不大,钓深水就不行了。朝天钩七星漂线组可以现在家里调好,台钓比较精细,需要讲究半水深度,水密度之类的,所以必须在现场调。但是朝天钩在家里水桶调整好就完全可用,可以先穿上几颗七星漂,然后鱼钩稍微挂下,不要绑死了,如果合适再把鱼钩绑好,如果浮力大了就去掉一颗继续试。
二、普通鱼钩七星漂线组
普通鱼钩跟七星漂搭配,就需要在距离鱼钩2、3厘米的地方裹上一个小铅坠,铅坠的大小是可以稍微调整的,所以比朝天钩的搭配更容易入门。但是裹铅坠需要注意,不建议使用铅皮座,七星漂线组不需要太多配件,越是简单越是入水流畅。如果担心裹铅坠会伤线,可以有好几种方法,一是裹上一圈塑料胶布,然后裹铅皮,二是传一个太空豆,长的,然后裹铅皮,三是网线里的细导线,去掉铜丝,塑料皮剪一小点穿上,当铅皮座用。然后裹上铅皮压紧就可以了,四是裹保险丝,这四种方法都是钓鱼老司机喜欢用的方法。
调漂的话其实有两种方法,一是参考朝天钩的这种重量搭配,可以粗糙一点。二是参考台钓的调平水,在半水状态下调整到水面露出半颗七星漂,然后找底钓2、3颗就可以了。这里需要说明下,七星漂的特点跟竖漂区别很大,星漂的间距、鱼钩距离铅坠的间距、钓的时候水面几颗都会影响到铅坠的状态,就是说铅坠是悬浮的还是到底的,这个不好确认。但是水面多钓几颗,应该肯定到底了。
野钓其实非常讲究铅坠到底的,因为这种状态下底层鱼类进食最方便,这点一定要注意到。
传统朝天钩七星漂蚯蚓钓鲫鱼的技巧
传统钓钓鲫鱼,使用的是七星漂、朝天钩、钓饵用蚯蚓,再配上酒泡小米打窝,这绝对是非常经典的传统钓钓鲫方法。即便是很多台钓爱好者,在冬天和春天也乐于尝试用蚯蚓钓鲫鱼。这里面有些技巧,比如七星漂蚯蚓钓鲫鱼如何调漂(这是台钓爱好者所最关心的调漂问题)?蚯蚓如何挂钩?有几种挂钩方法?蚯蚓钓鲫鱼和挂商品饵在提竿时机上有何不同?等等。
先介绍两种蚯蚓钓鲫鱼的挂钩方法。
蚯蚓加蘸饵:
蚯蚓挂钩再加蘸饵,虽然麻烦一些,但钓鱼果十分好,尤其是在小水塘、静水中更理想。一种方法是钩上穿了蚯蚓后,再在面粉(商品饵尤佳)中反复蘸多次,使蚯蚓外面成圆团状。钩上一部分粉子散落水中,起到诱鱼作用。此法用得非常广泛,尤其在被经常垂钓的鱼塘那里的鱼十分狡猾,在这些塘里使用效果明显。如果是像台钓那样用双钩,则可以一只钩上挂蚯蚓饵,一只挂素饵,美其名曰:鸳鸯饵。
龙吸珠挂法:
所谓龙吸珠钓饵就是钩上先挂蚯蚓,然后在钩尖上挂一小面团,因为蚯蚓又叫地龙,面团又像圆珠,所以钓鱼人管这种装饵方法叫做:龙吸珠。
装钩时应注意,用整条蚯蚓将钩装满,钩尖部留出一段也可,不留也行。
面团可以用商品饵料加些面粉,质量要精一些,团粒不需太大,黄豆大、绿豆大的团粒均行。还可以用泡沫粒代替面团。泡沫粒最好用曲酒或加入香料的水中浸泡,其目的是增加泡沫粒的气味。用泡沫粒有三大优越性,一是取材方便,二是颜色鲜亮,易于被鱼发现,三是耐用,不怕小鱼打搅。
龙吸珠装钩法,钩尖除了挂面团、泡沫粒以外,还可以在钓鱼场就近取材,用嫩玉米粒等鲜嫩物质挂钩,用此法钓草鱼、鲤鱼效果很好。
七星漂蚯蚓钓鲫鱼的调漂问题:
相对与台钓调漂的讲究法,传统钓调漂简单多了。因为传统钓铅坠一般是触底的,故调漂问题就是鳍颗散子几颗下水几颗浮水面的问题,下水的散子多,则铅坠躺底作用力小,钓组灵敏,否者钝。
当然,这样说是将传统钓调漂简单化了,即便是用蚯蚓钓鲫鱼,为了追求灵敏,传统钓也可以悬坠,半水调漂的情况下,达到四颗散子入水后钩底轻触底,这种传统钓调漂法是调得比较灵的,通常使用在冬季春季等鱼口轻的情况。
个人认为传统钓调漂不必过分追求灵敏,尤其是使用虫饵的情形。
关于提竿:
七星漂一般都是送漂,只要漂一起即可提竿,因为朝天钩的特性,鲫鱼没得跑,故而在静水中垂钓时,要比台钓爽很多。在野外,因为鲫鱼的吃口比较强烈,遇到斜拉入水的漂相也可以提竿。
这种钓法在有风的大水面并不是很适合,钓友们要注意。
传统七星漂钓法钩线组合使用技巧
很多时候钩线的组合能够影响浮漂的灵敏度,所以今天介绍一种我自己经常会用到的线鈎浮组合,能够兼顾大小鱼,但是你们自己也要多去钻研多去实践才行哦。
一、钓组配置1、线一般用0.4至0.6即行,两手轻轻顿一下,不断即行。有人说这么细的线能钓鱼吗?如果碰到叁伍斤的大货,这么钿的线能把鱼提上来吗?这话或许有它的道理,但这是不会钓鱼人的逻辑。因为他不懂得力学原理,不懂得四两博千斤的道理,更不仅得溜鱼的过程就是缓解鱼对线钩的重力。
2、钩用袖钩为好,4号钩比较适中。条虽细但钢火非常到位,宁弯不断而且穿红虫非常容易。
3、鱼浮选用小号,荧光浮较好,天暗时看的更加清晰。鱼浮小足矣,太大绝对影响钓鱼的灵敏度。
二、具体操作1、线的长短以鱼杆而定,以钓何种鱼而量。一般十米的手竿配3.5至4米线为宜,线不能太长,否则影响钓鱼,还会适得其反。也要看水深情况。
2、鱼浮不能太大,否则影响上鱼率。浮子的间距若钓远每颗之间为5至6公分为宜,钓近3、4公分也行!遇风浪可把两浮并在一起,留0.5距离。每浮之间一般可调至七、八公分为宜。还有一点鱼钩,自已焊可调节钩尖与铊之间的距离,还有铊的轻重也适应钓不同鱼,也适应不同水域。
传统钓七星漂如何选择星粒大小及线组搭配?
七星漂是传统钓里面所用的,习惯用传统钓的钓友一定不会陌生。星漂又被叫做散子或者蜈蚣漂,是南方传统钓的一种。大部人对于星漂的认识就是七星漂,其实星漂的数量和大小的选择十分有讲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垂钓情况来进行选择。星漂钓法最关键的就是星粒的大小,而决定星粒的大小的因素大约有6点,分别是:
1、水位的深浅:水位较深时,鱼漂与铅坠之间距离较长,这样鱼咬钩的信号传递速度较慢,反应不够灵敏。所以,若是水位较深,那么就使用稍微大的星漂粒,若是水位较浅,那么使用稍微小的星漂粒。
2、风力大小:风力较大,应使用大点且数量较多的星漂粒;若是风力较小时,则使用小些且数量少的星漂粒。
3、钓友的视力及抛投距离:若是钓友视力差,抛投距离远的话,则使用大点星漂粒;若是视力强,抛投距离近,则使用小些星漂粒。
4、不同的季节:春季钓边、钓浅以及钓草为主,因此建议使用小点且数量少的星漂粒。冬季垂钓时,则建议大家使用大一些的星漂粒。
5、不同的水域:在江河、流水、深水中进行垂钓时,应使用数量多且大一些星漂粒;在溪流、浅水、窄河中进行垂钓时,应使用数量少且小一些的星漂粒;在钱塘中进行垂钓时,应使用数量少且小点的星漂粒;在水库、大水塘中进行垂钓时,应使用数量多且大点的星漂粒。
6、不同的钓法:若是采用实心坠进行垂钓时,建议使用数量多的星漂粒;若是采用空心坠进行垂钓时,建议使用数量少的星漂粒。
铅坠的配备:若是使用的星漂小,那么就使用小铅坠;若是抛远较为困难时,那么就将星漂粒的数量与铅坠的比重都增加。
子线长短:子线的长短需要根据目标鱼来决定,脑线长度五十不到2-5cm,就会导致底层跑鱼及闹窝;钓鲤鱼时,由于鲤鱼十分狡猾,因此使用4-5cm长子线为宜;钓草鱼时,建议使用5-6cm长的子线,建议采用单钩垂钓,这样反应速度较为灵敏。
多套钓组配备:在静水中钓近时,建议使用3-4个小粒的星漂;若是钓深、远及流水时,可以使用5-6个稍大粒的星漂,以及同等比重的铅块。
浅谈传统七星漂朝天钩与立漂双钩钓法优劣
传统钓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五六千年,也是我们从小最早接触的钓鱼方式。记得那时,钓组做法甚至可以简单到用一根针通过加热弯成鱼钩形状,在找个牙膏最下面的铅皮,用鸡或者鸭的羽毛做浮漂,找根鱼线,组合一起拿根竹竿就可以去钓鱼。传统钓流传至今已经发生很多衍生,我所说的七星漂朝天钩和立漂双钩底钓就是传统钓衍生出来的两个模式,也是我自己目前研究最多的两种方式,目前钓最多的还是七星漂朝天钩传统钓,主要用来探寻新钓点。下面我就根据自身体会来浅谈一下这两种钓法的优劣,希望对喜欢传统钓的大家有所帮助。
七星漂朝天钩:线组的构成是一个朝天钩,一组七星漂加上主线就是这么简单
主线:可以用尼龙的,根据鱼的大小选择线号,不过我习惯用大力马的0.4号。
鱼钩:钓鲫鱼的话选择钩条细一点的,五号以上的溪流钩比较好,如果想钓大物则选五号以上伊豆或者四号以上伊势尼,太小号的因为钩柄有铅坠钩门有点小,容易跑鱼,所以朝天钩的选择根据对象鱼用钩条粗细来控制比较好,一个细节冬天的时候一般都用钩条细的溪流挂红虫为主,这样不影响鲫鱼的入口
七星漂:怕麻烦的话直接选圆柱形比大号太空豆大一点的星漂,5-7颗为宜,不怕麻烦可以选择水滴状大一点的星漂,为了灵敏可以只用三粒大号星漂,不过这样换窝子的时候会麻烦一点。
优点:首先对于陌生水域,用来探鱼情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对于复杂水域的挂钩情况,朝天钩传统钓能大大降低挂底的次数,这个也是朝天钩独特的自身优势;再次对于做窝较多的传统寻鱼,星漂朝天钩的深浅调试就很简单了,只要深浅悬殊不是很大,基本浅一点地方入水两粒星漂,深一点入水五六粒星漂,这样星漂基本不用做调整;如果窝子多,深浅悬殊较大,在浅水处可以留下一粒星漂做标识,深水处也留下最上面一粒星漂做标识,换钓位的时候迅速调整,如果鱼吃口生猛,甚至直接可以加大星漂之间的间距来调整。总之对于陌生水域高低不平的状况,这个是星漂朝天钩最大的优势;最后一点是朝天钩在中鱼后一般很少深喉,也因为朝天钩特有的性质使得摘鱼很方便。
缺点:上鱼的频率和几率稍微比双钩立漂传统钓要慢一些,毕竟这个是单钩做钓。
适应水域:草塘河,荷花池,水底情况复杂和自己不熟悉的新水域探钓。
注:自我感觉七星漂朝天钩没必要追求太灵,如果钩柄的铅坠不到底,就失去了朝天钩本来的用途了,过份追求灵敏还不如直接铅坠下面隔几厘米挂钩的原始传统钓法去调灵敏度。
立漂双钩传统钓组:主线,双钩子线,太空豆,铅皮卷,浮漂(线组搭配和台钓线组一致就不做图解了)
这个组合基本是和台钓的组合一致,调钓也大同小异,只是传统追求的不是灵,而是双钩到底,所以基本调钓是调平水钓1-2目。对于子线和钩号的选择根据对象鱼的大小自己调整,传统钓鱼是挂蚯蚓或者红虫,所以钩号不用刻意放的太小,适当比台钓放大一到两个钩号就行。
优点:双钩提高了原始传统钓的上鱼概率和数量,其次立漂看鱼的吃口上会比星漂灵敏一些。
缺点:首先不适合复杂的水域,增加了挂底的几率;其次对于深浅不一的水域调整钓目比较费事,虽然上下有两棵太空豆可以标识,不过做了标识后中间固定立漂的剩余两棵太空豆就会略显松弛,遇到一些阻碍容易发生位移,最后一个正好是和朝天钩相反,因为是虫饵,钩号小一点提钩晚一点很容易造成深喉,需要常备摘钩器。
适应水域:水底无杂物并且相对较平整的水域。
【总结】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会非常全面,还希望资深传统钓友给与补充和修正。我也仅仅是针对传统钓中的两种模式,如有不到之处大家多多海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钓法才是钓鱼的真谛。
不同七星漂线组对应鱼情的施钓技巧
七星漂是传统钓中简单易学的一种钓法,很多新手接触传统钓,都是从七星漂开始练习,而老钓手们在使用七星漂时,一般会用不同的七星漂线组来针对不同的水情和鱼情来施钓,这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七星漂钓法的中鱼率。
一、使用3-4颗0000号的圆柱形浮子组成线组,比较灵敏主抓顿口。这种线组适合在小风以及无风的天气,静水域中近岸浅钓,钓饵的状态和比重都要尽量的小,才能确保漂相的顿口清晰容易发现,若是钩饵过大容易把铅坠拉扯到底,从而导致没有顿口出现的情况。
钓点的水位深浅一定要提前找底掌握,4颗漂子全入水后,若是发现水中最上方的漂粒一顿,就可以立即提竿刺鱼,中鱼的几率非常高,若是这个漂相没有及时作出反应的话,会出现浮子缓缓上升的送漂信号,此时如果提竿的话中鱼率会减少很多。
这种钓法非常灵敏,与台钓也不相上下,并且适应水域的能力强,可以诱钓结合,但是尽量避免在大风以及容易走水或者远距离垂钓。
二、使用4颗00号流线型漂粒组成的线组,整体来说偏重,所以能够适应十米范围以内的近岸钓,若是在流水较强或者风力在4级左右容易走漂的天气,可以让漂粒在水面露出0-2颗,主抓送漂,垂钓时要多注意逗钓。
三、使用上两颗是1号浮子下两颗是00号浮子的线组,比较适合在无风不走水的冬季远钓,因为下方的小浮子能够减轻铅坠的重量,并且容易找水深,而上方的两颗大斧子容易观漂,垂钓时可让水面露一颗,主抓第二颗浮子产生的漂相。
四、使用3-4颗从上到下依次从小到大的流线型浮漂组成的线组,比较适合近处垂钓,在有风天气也有很好的表现,因为下方的浮子比较大所以钩饵在入水后速度会比较慢,引鱼的效果非常好,若是逗鱼水平不过关的钓友可采用这种线组。
五、使用4-6颗0-1号的红色流线型浮子组成的线组非常适合在浮萍较多的季节垂钓,每年总有1-2个月的时间水域的浮萍非常多,对垂钓造成很大影响,这种线组搭配在此时垂钓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六、野外水域的水情环境比较复杂,有些水域水流比较急的话,可以加重铅坠的重量让线组再水中更加稳定,这种情况下就要打破线组之间的平衡状态,让重力超过浮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铅坠必须空心的包在太空豆的上方,这样的话钩饵随着流水在水中摆动会增加诱鱼的效果,并且若是鱼儿吃钩的话不管是抬头或者是转身都不会出现送漂的情况,若是出现黑漂就是鱼儿吃钩后的漂相,此时提竿必中鱼。
七、用传统七星漂钓浮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鱼情出现变化时或者底钓、离底钓效果不好的话,就需要钓浮了,这里说下钓浮的技巧。
若是使用10米以内的钓竿传统钓时,一般使用3颗1号的反光小星漂,下边的两颗距离要近一些,间隔五公分即可,而第一颗和第二颗之间的浮子间隔在18公分左右,上方的铅坠要大一些并且调到垂直的状态,下方的铅坠要小一些调到弯曲45度的状态,两个铅坠要分开,需要注意要根据垂钓的水域情况要选用长短合适的趁手钓竿,增加钓浮的中钩率。
鱼钩可用5号的锋利袖钩,先在钩上挂3条红虫,再挂一颗泡沫粒,随后再挂2条红虫,浮钓的时候可以向上拉动上方的铅坠离底约10-30公分左右,下方的铅坠与钓钩保持5厘米左右,泡沫的颗粒最好让钩饵处于上浮50-90度之间的角度。
一般最好在水深2米以内钓浮,若是1.2米的水深钓浮效果更好,太深的话就差了很多,在钓浮的时候要注意逗钓,可以把钓饵轻轻往上或者左右提动25公分再缓慢下落,若是有咬钩的手感时可以用手腕轻轻抖10公分左右,若是没有中鱼的话再轻轻放下,等十几秒再次逗钓。
窝料方面,可用台钓时用的浮钓饵料加上雪花粉搅拌均匀之后做成小饵团,每隔5公分投饵引鱼。
风线的长度根据鱼情个体来选用,若是钓小鲫鱼的话风线长30-50公分即可,定位以及逗鱼和刺鱼时会比较灵活方便,若是想要兼顾钓大鱼的话,可以留1.5-2.5米的长度,另外提醒一个需要注意的技巧,就是尽量让风线和浮漂的角度大一点,越大越能快速刺鱼,还有就是钓线的质量要好,尽量选用优质的品牌鱼线。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白条利器之七星串钩钓组的制作与运用》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七星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