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水域的下风口。
钓位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但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并不是随便选个钓位就能有满意的收获的。如果说作钓的是野塘之类的小水域还好说,这个钓位不行就换个钓位,大不了把这个野塘转一圈,总能找到鱼窝,但是大水面这种办法就不行了。尤其是一些新手钓友,为了选钓位特意还记住了一些经典钓位的名称和地形特点,比如说“铧尖,湾岔,洄湾”等等。但事实上,这些经典钓也不一定能钓得到鱼,而且这些地方人还特别多,位置都不一定抢得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选哪些钓位呢?其实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不一样,这些气候条件也会影响鱼儿的觅食和栖息的习性,所以选钓位时参照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尤其是在一年中最热的8月份,高温,高湿,低气压一直都如影随形,如果钓位选不好基本就是空军的节奏。不过也不用发愁,天气再热只要把钓位搬到这几个地方肯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1,活水区这里所说的活水区其实包含很多地方,比如说流水的河流,进水口,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洄湾处等等。
其实只要是热天,活水区就一定比静水区要好钓,因为在水体的流动下水温会比静水区低很多。而且活水区的溶氧量也比静水区要高很多。钓活水有个原则,急流中找缓流区,静水中找活水区。
比如说一条河道水流比较急,那么我们就可以找缓流区,比如说主流和支流的交汇处,河道拐弯处中间有突出部位形成的洄水湾,河道旁边封闭的水闸口,这些都是很好钓鱼的钓位。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进水口之类的也同样是好钓位,这些缓流区都会有大量的食物在这里沉积。
其实一些水流比较急的河道也是可以钓的,用跑铅钓,闷竿钓都可以。流水的水域鱼儿活跃度很高,吃口也很干脆,而且用这些比较钝的钓法钓上来的还是大家伙,一天等几个口也比钓小奶鲫过瘾多了,有兴趣的不妨试试。
2,阴凉区温度一高我们就会开空调吹风扇,鱼儿也会找更舒适的水层去栖息和觅食。这时候有遮挡的阴凉区就是鱼儿的首选了。尤其是在一些水位不深的水域,即使鱼儿到底也会感觉到燥热,遮阴处会比其他地方更聚鱼。
比如说太阳照射过来的山坡背后,有太阳遮挡的情况下,这里水温要比其他地方最少低3度以上。一些桥墩底下,密集的树荫底下,高大的建筑物背后,都是很好的钓位,哪怕水浅一点也不影响鱼口。
不过在选择这些钓位的时候,经常要换钓位,很难一天钓到晚保持一个地方不挪窝。如果偷懒不换钓位,结果就是上午自己连杆上鱼,下午却看着对岸连杆上鱼自己却一动不动。
3,被水淹没的草地,农田等热天的雨水也是很密集的,动不动就是暴雨,在沿海地区还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往往一场大雨下来,水库和河流的水都会涨很多。在涨水后的水库,湖泊,河道两侧都会有许多被淹没的草地,农田,菜地等等,这些地方会有很多生活在水里的小虫子和其他生物被水淹出来。对食物比较匮乏的自然水域来说,这些食物可是鱼儿难得一见的盛宴。别看被淹没的地方水不到一米深,只要你不惊鱼,照样能上大物,尤其是草鱼,鲤鱼这些比较贪食的鱼。
最后:选钓位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还是要根据气候条件结合鱼儿的习性来选钓位,不是说经典钓位就一定钓到鱼的。就我今天说的这些钓位,在热天是很好的钓位,但如果你在冬天也选这些位置,我包你空手回家。要说简单点,选钓位始终都要注意鱼儿的三大特征“趋温,趋氧和趋食”,记住这些特征即使选的钓位不算经典钓位,至少也不会让你空手回家。
延伸阅读
钓位挑选有玄机,你选对了吗
每个钓鱼人都应该知道,选择钓位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其中里边大有玄机,就比如拿下风口和上风口来讲,不少钓友都认为鱼一般都会藏在下风口,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我之前也这么认为,但看完以下内容后,才明白原来自己被坑多年,答案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一、上风口位置下钩的好处所谓“上风口”,其实就是顺风而钓,由于背风,所以抛竿也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非常方便操作,而且漂相看起来也较为稳定,不会像作钓下风口那样摇摆不定。
二、什么时候选上风口位置比较好至于什么时候作钓上风口,这里边还真有不少讲究,就比如在秋冬季节,在气温不高的情况下,根据不存在缺氧的现象,并且那个时候,上风口的温度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所以上风口的水温要比下风口稍微高一些,鱼也非常乐意待在此处。当然在春夏两季,如果下风口的风浪大,既影响抛竿,也影响观漂,这时也就可以背风而钓。
三、下风口位置有什么优势所谓“下风口”就是逆风而钓的意思,众所周知,风不仅能降低水温,同时还能提高水中的溶氧量,让鱼儿的摄食欲望更强烈。
当然除了以上两大优势,还包括刮风时,由上风口所带来的岸边食物会被风刮入水中带漂到下风口形成了天然的鱼窝。
四、什么时候选下风口,需要注意什么?至于啥时候选下风口作钓,我倒觉得如果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也就是这个时候,将钓位选在下风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选下风口作钓时,还要进行位置选址,并且要考虑迎风面抛竿问题。
所以如果风力较小,在不影响抛竿,不影响观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逆风而钓,可若是作钓鲢鳙,或者下风口处风浪大,就应该选择背风钓,也就是将钓位转移到上风口位置最佳。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钓鱼选位时,选择下风口或上风口作钓时的优势,以及需要钓友牢牢记住的一些注意事项,当然如果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也还请多多指教。
秋季钓位应该选这些,选对了位置不愁钓不到鱼
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钓鱼首先要看天,而秋季秋高气爽,气温、气压比较适宜,适合外出钓鱼的天气比较多,所以钓位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了。秋季钓鱼是有套路的,因为秋季的不同阶段气温等天气因素均不相同,而鱼又是变温动物,有逐温逐食的特点,所以钓位的选择也并非不变的,位置或者不变,但是深浅远近肯定会有所变化。
一、秋季选钓场的变化初秋,气候条件跟夏季没多大区别,所以选择钓场还是以大中水域为主,因为小水域小杂鱼通常更多,而且有效鱼种多数是鲫鱼,初秋还不到钓小水域的时候。仲秋,秋高气爽,钓鱼可以早出晚归,垂钓时间变长,整天基本都有鱼口,这时候是鱼觅食的疯狂阶段,不过还是比较建议选择大中水域,以钓大鱼为主,鱼种选择多样,想钓啥鱼就钓啥鱼。到了晚秋,气温下降的非常厉害,再加上有寒潮来袭,这时候可以选择小水域钓钓鲫鱼和鲤鱼了,因为小水域中小杂鱼几乎都不见了,就算有也比较少,可以当成没口的时候解解闷。而大水域的鱼大多躲在深水,手竿就难钓了。
二、选钓位也要分阶段1、初秋
初秋选择钓位跟夏季区别不大。天气上以凉爽的刮风天气为宜,不过要注意风力大小。阴天也可以出钓,毕竟进入了秋天,阴天也不会太闷热。小雨天依然是垂钓全天的最佳选择,就是要注意道路湿滑,最好结伴而行。钓位选择找凉爽,凉爽的深水、凉爽的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什么树荫下,山坡背后之类的。
2、仲秋
仲秋鱼会变得更加活跃,由于气候适宜,鱼开始大范围的觅食。上面已经说过,到了仲秋只要不是恶略天气都可以出钓,而且可以钓全天,就连夜钓也变得更加舒服,因为蚊虫明显变少了。仲秋选择钓位需要找食物丰富的地方,或者鱼觅食的道路,食物导向是仲秋选择钓位的方向。比如铧尖、半岛、款变窄、大小水域相连等鱼觅食需要经过的地方,或者洄湾、入水口、水草周边等食物丰富的地方。这时候选择钓位就不需要钓深了,以钓深浅交接或者浑浊的浅水为宜。
3、晚秋
晚秋气温大幅度下降,开始有了寒冷的感觉,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晚秋是最明显的,气温下去就再难以回升。晚秋部分喜欢高温的鱼类已经停口,至少是比较难钓了,鱼种上还是以常见的鲫鱼和鲤鱼为主。此时以不宜早晚出钓,讲究晚出早归钓中午。中午浅水水温上升,水草多以枯萎,水中食物开始变少,但是始终浅水会有食物残留,中午水温上升后鱼还是会到浅水觅食,晚秋也是秋钓边的时候。这时候选择钓位,往往离不开已经枯萎的水草。
鱼在哪里,钓位就选择在哪里,但是前提是对不同鱼种的习性有所了解。千万记住鱼的逐温、逐氧、逐食和安全的四大特性,根据气候的不同,推断鱼可能在的地方。
二十年的黑鱼钓法屡试不爽,刚一下竿就有口
众所周知,每年到了初秋时期,由于黑鱼经过产卵后,消耗的体力非常大,此时正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来体力,所以这个阶段才是垂钓黑鱼的最佳时机。但以我二十余年的作钓经验来看,至少八成钓鱼人都忽视了以下这些玩法,你还别说,这些钓法屡试不爽,刚一下竿就有口哦!
黑鱼一、渔具搭配
尽管钓这种鱼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但黑鱼的食量非常大,属于凶猛的攻击型食肉鱼类,而且在水中的挣扎力道大,所以开钓之前,一定要选用28调性的硬性钓竿,并且长度尽量在5米4以上,这样控鱼就会更轻松。但光靠竿子的调性以及韧性还不够,还需加大线组的使用号数,毕竟钓这种鱼不需要什么灵敏度,所以选用的主子线一定要粗,以免在遛鱼的时候造成断线跑鱼。
二、寻鱼妙招虽然钓黑鱼不需要提前打窝诱鱼,但也不是盲目的作钓,要想有好的鱼获,就必须找到它的藏身之处。根据以往的作钓经验,觉得可以将钓位选在障碍物比较的地方,或者密集的水草旁边也可以。当然来到一个新钓场,最好还是寻找当地人,问问作钓水域有没有黑鱼,密度大不大,要做到心里有数。
三、最佳钓饵由于黑鱼主食小鱼小虾为生,所以这种鱼对活性较强的饵料特别感兴趣,比如可选用小鲫鱼,小麦穗以及虾米,泥鳅都可以,只不过在穿钩这些饵料之后,一定要保证它的鲜活度。
四、逗钓手法另外在作钓的过程中,若是发现钓点周边有黑鱼的足迹而不吃饵,也可慢挑鱼竿,使浮漂处于平躺状态,然后再慢慢放下来吸引黑鱼的注意力,并且一旦有鱼上钩,就要迅速猛抬鱼竿,将鱼挑出水面。
2020秋季钓位应该选这些,选对了位置不愁钓不到鱼
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钓鱼首先要看天,而秋季秋高气爽,气温、气压比较适宜,适合外出钓鱼的天气比较多,所以钓位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了。秋季钓鱼是有套路的,因为秋季的不同阶段气温等天气因素均不相同,而鱼又是变温动物,有逐温逐食的特点,所以钓位的选择也并非不变的,位置或者不变,但是深浅远近肯定会有所变化。
一、秋季选钓场的变化初秋,气候条件跟夏季没多大区别,所以选择钓场还是以大中水域为主,因为小水域小杂鱼通常更多,而且有效鱼种多数是鲫鱼,初秋还不到钓小水域的时候。仲秋,秋高气爽,钓鱼可以早出晚归,垂钓时间变长,整天基本都有鱼口,这时候是鱼觅食的疯狂阶段,不过还是比较建议选择大中水域,以钓大鱼为主,鱼种选择多样,想钓啥鱼就钓啥鱼。到了晚秋,气温下降的非常厉害,再加上有寒潮来袭,这时候可以选择小水域钓钓鲫鱼和鲤鱼了,因为小水域中小杂鱼几乎都不见了,就算有也比较少,可以当成没口的时候解解闷。而大水域的鱼大多躲在深水,手竿就难钓了。
二、选钓位也要分阶段1、初秋
初秋选择钓位跟夏季区别不大。天气上以凉爽的刮风天气为宜,不过要注意风力大小。阴天也可以出钓,毕竟进入了秋天,阴天也不会太闷热。小雨天依然是垂钓全天的最佳选择,就是要注意道路湿滑,最好结伴而行。钓位选择找凉爽,凉爽的深水、凉爽的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什么树荫下,山坡背后之类的。
2、仲秋
仲秋鱼会变得更加活跃,由于气候适宜,鱼开始大范围的觅食。上面已经说过,到了仲秋只要不是恶略天气都可以出钓,而且可以钓全天,就连夜钓也变得更加舒服,因为蚊虫明显变少了。仲秋选择钓位需要找食物丰富的地方,或者鱼觅食的道路,食物导向是仲秋选择钓位的方向。比如铧尖、半岛、款变窄、大小水域相连等鱼觅食需要经过的地方,或者洄湾、入水口、水草周边等食物丰富的地方。这时候选择钓位就不需要钓深了,以钓深浅交接或者浑浊的浅水为宜。
3、晚秋
晚秋气温大幅度下降,开始有了寒冷的感觉,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晚秋是最明显的,气温下去就再难以回升。晚秋部分喜欢高温的鱼类已经停口,至少是比较难钓了,鱼种上还是以常见的鲫鱼和鲤鱼为主。此时以不宜早晚出钓,讲究晚出早归钓中午。中午浅水水温上升,水草多以枯萎,水中食物开始变少,但是始终浅水会有食物残留,中午水温上升后鱼还是会到浅水觅食,晚秋也是秋钓边的时候。这时候选择钓位,往往离不开已经枯萎的水草。
鱼在哪里,钓位就选择在哪里,但是前提是对不同鱼种的习性有所了解。千万记住鱼的逐温、逐氧、逐食和安全的四大特性,根据气候的不同,推断鱼可能在的地方。
男人们为什么喜欢去钓鱼
男人们为什么喜欢去钓鱼?有时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会有很沉闷的爱好,而且只跟男人一起玩。比如,钓鱼。除去数九寒天,河边总有男人撑着遮阳伞坐在帆布椅上,盯着手中的鱼竿和水面动静,收竿换饵再甩竿,如此重复,半天没钓上来一条鱼也不厌烦。
我问男人,钓鱼有什么好?他们说,是一种休闲,可以呼吸户外空气,静下心想些事,男人之间还可以谈心。我脑海浮现出都教授和张律师定期去钓鱼的情景,在风景独好的郊外,搭起帐篷,备好渔具,一呆就通宵。而聒噪又神经质的千颂伊,跟着去钓鱼那次,几乎被绝情遣返。(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剧情)
不管男人女人如何相互吸引,他们都会发明一些对方毫无兴趣的爱好,实现礼貌性逃避。就像女人去做美容和逛街,是姐妹淘的约会,男人想做跟班,不用一小时就崩溃,他们的体力够踢两场球打三天游戏,就是没法在女人堆的七嘴八舌和眼花缭乱中坚持多10分钟。真的会呼吸困难,头晕目眩。
而男人津津有味的沉闷也是跟女人对抗。以前我不理解在街边下棋的大叔们,一下几小时,围观的也是男人。现在我略懂,他们是受不了家里媳妇的唠叨,不想吵架,然后呢,又不能出去鬼混,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个角落,和同样出来透透气的男人下棋。
钓鱼的原理差不多,和下棋一样不讨女人喜欢,太耗时,又没可看性。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她们需要有剧情的、有氛围的、跳跃性而非机械化的活动。如果她们跟着去钓鱼,目的肯定不是钓鱼,而是跟鱼竞争在男人心中的地位。不出两次,她们就放弃了这种无聊的参与。对男人嚷嚷:早点钓到鱼,回来我做给你吃。假装贤惠然后在家看肥皂剧。
那么男人这时想什么呢,他想,太好了,终于可以跟哥们做点坏事。有次我路过一片空旷的别墅区,问同行的男性朋友: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买别墅的图什么啊。他说:附近有个垂钓园,钓完鱼可以搞派对,有的男人买别墅都是偷偷买的,不让老婆知道。
我似懂非懂,又问:他们晚上不回家吗,派对跟钓鱼有关系嘛?他看出我的孤陋,就说:现在流行夜钓啊,夜钓就不用回家啊,老婆也不会跟着啊,然后钓鱼的哥们凑一起,叫熟识的经纪人送一车美女过来,想怎么玩怎么玩。
原来如此,看起来最清心寡欲的休闲活动竟是寻欢作乐的掩护。男人的小聪明在这方面显露无遗。他们不过是想合理地离开女人的视线,又安全地乱搞一把,弄出那么多花样。去不去看我们钓鱼?无聊,不去!去不去跟我们下棋?太闷,不去!去不去看我们踢球?我约了闺密逛街啊,不去!男人听到这种回答,放大假一样狂喜。
分享几个应对轻口鱼的技巧
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应该都遇到过轻口鱼吧?所谓的轻口鱼,就是因气候、水质等因素导致鱼儿吃饵的时候开口比较小,吃饵缓慢的情况,所以会导致浮漂的漂相并不明显,甚至有时候鱼漂没有动作,但是提竿却能中鱼。要知道,鱼儿吃口轻并不代表着它们不咬钩,钓友们一定要掌握住垂钓轻口鱼的技巧,这样才能有所收获。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应对轻口鱼的技巧,钓友们快来看看吧!
出现轻口鱼的原因
冬天、早春和深秋这几个时节,因为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儿的活跃度也比较差,所以会出现鱼儿吃口轻的情况;
那些经常被放钓的老鱼塘,有许多滑口鱼,它们应对垂钓的经验可是非常丰富的;
水域中鱼儿吃的比较饱,也是会出现吃口轻的情况的;
气温忽高忽低,或者是温差比较大,使鱼儿难以适应,这时候也会出现吃口轻的现象;
气温高的时候气压突然下降,使水中的含氧量明显不足,也是有可能会出现吃口轻的现象的。
垂钓轻口鱼的技巧
钓线:在垂钓生口鱼的时候,需要钓友们根据目标鱼儿的体型大小,在保证不断线的情况下,钓线能有多细就多细。尤其是子线,不仅直径要细,而且还要足够的柔软,可以适当的延长子线的长度。
钓钩:垂钓轻口鱼的时候,要在能保证不发生跑鱼的情况下,钩型越小越好,但是所使用钓钩的钩条要细、鱼钩的比重要轻、钩尖得锋利,这样一来,便于轻口鱼将钩饵吸入口中。
浮漂:垂钓轻口鱼的时候,需要钓友们根据水位的深浅,选择合适的小浮漂。尽量使用长漂脚、细漂身、长漂尾这个样子的浮漂,因为这种浮漂入水之后阻力比较小,能够反应鱼儿咬钩的信号,但要注意,材质一定要好,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传递信号。
饵料:所使用钓饵的味型一定要符合轻口鱼的口味,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引它们开口。
钓法:垂钓轻口鱼的时候,建议钓友们使用拉饵垂钓,而且所使用的拉饵雾化能力要高,还要保证饵料在雾化完之后,钓钩上要有残留。因为如果饵料的雾化能力差,那就很难能将鱼儿引诱过来,而钓钩上残留物过多的话,是不利于轻口鱼吸食的。
野钓中的四个黄金钓位,你选对了吗
有 人说,钓鱼就像打仗,选择好了一个黄金钓位,便是赢得了头仗的胜利。也有人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虽然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但是确实说出了钓位在垂钓中 的重要性,它与渔获直接挂钩,选择好了一个黄金钓位,可以让垂钓中鱼率提高不少,那么,野钓中,哪些算是黄金钓位呢?
1、选来水
来水处即有水流入的地方,比如,山水沟口、 岔河水头以及城镇排水口等都可以称之为来水处。一般来讲,有水来的地方,是鱼儿的聚集地,因为此处水的含氧量高,有可食的饵料。但根据不同情况,我们也需 要具体分析,当遇到降温天气或者寒冬的时候,除了城镇排水口之外,其他来水处尽量选择不钓,因为来水的水温会比较低,冷水质量大,不适宜鱼儿的生存。
2、选凸包
我们将山体向水面伸延出去的部位称作为凸包。春末仲夏秋初是鱼儿的活跃期,它们四处觅食,流动性较大,在游动的时候,它们会尽量走捷径路线,即碰见凸包的时候,会靠近包游,所以在凸包处,经常钓到大鱼。
当然,在选择凸包做窝的时候,钓友们需要注意弄清水流的方向,水流向大湾时可作为钓位。这是因为鱼儿会在大湾回水处停息逗留,游动的时候是逆流而行。而判断 水的流向决不能单一的以水面的方向去做判断,因为底部的水流方向与水面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所以,在垂钓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漂倒向一个方向,而钩却向反方向走动的情况。掌握好水的流动方向,才能更好的诱来鱼,这就要求钓友在垂钓之前抛竿试水咯。
3、选弯涵
很多钓友都知道,从岸线看,向陆地凹进去的 部位被称为湾函,一般来说,呈半岛状伸出去的地方,两边会形成湾函。而有湾的地方便有回流水,有回流水的地方便有漂浮物,鱼儿们可以食用的东西也聚集在 此。另外,湾涵处水温相对稳定,水体流动慢,有深有浅,鱼儿会根据水温调整体温,进行小范围的上下游动,所以在湾涵处找钓位,尽量凹中找凸,湾中稍凸。
4、选复杂处
钓友们所说的复杂处,就是不好施钓的地方。在这些复杂处,不仅有鱼,而且有钓友们喜欢的鱼类,比如,深沟陡坎处、水淹树丛倒伏死树处、水草繁茂处或者懒湾缓包的陡坡处,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应对冬季轻口鱼的几个小技巧
冬天钓鱼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鱼儿的开口小了,表现在浮漂上就是信号不明显,那么我们该怎么调整才能这种情况?其实,轻口鱼的表现是受到钓线、钓饵、铅坠和浮漂等方面的影响,因为受冬季天气的影响鱼儿身体的灵敏度下降,所以此时比较虚弱的鱼儿已经不能再深吞鱼饵。鉴于这些原因,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线组、选位、漂、调钓和饵料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在冬季钓鱼,一定要注意鱼饵的状态。饵料比重轻则膨化好、容易吸入口,将鱼钩放到水底,不需要过多的考虑雾化,只要钩上有棉絮状的一蓬就可以。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红虫饵诱鱼,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与蚯蚓相比,红虫饵的诱惑力会更大,而且红虫细长,冬鲫微张口就能吸入口中,对提高中钩率极为有利。所以很多钓友都将此作为冬季钓饵的首选。但是在此钓钩一定要选对,必须是钩条细,钩尖锐利,柄长,这些都是经过多重试验得出的结论。
浮标最好使用长脚短身细长硬尾的芦苇标,以此来尽量放大鱼咬饵的信号。而在钓组中,线组特别是子线对出鱼讯的影响最为明显,钓友们在冬季钓鱼时一定要注意。对悬坠单钩而言,子线对诱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要知道冬天钓鱼让其开口必须要用活饵,所以长子线在这点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子线一定要勤换,因为一旦碰到大鲫就有可能出现断线,而造成失鱼。
在长期冬天钓鱼过程中会发现钓钝不易钓灵。比如,调4目钓2目拉小饵,将两钩下入水中后,一个钩会轻微碰到水底部,另一个钩会悬空在水中。鱼因在浮漂剩余的浮力作用下很难把饵吞入嘴中,一吸漂尾往上一提,浮漂会出现轻微的上下晃动的信号,也可能没有信号。面对这种情况,有的钓者自认为应该将漂往下推换成钓1目,结果却会是事与愿违。但若换成调4目钓4目多一些点,此时双钩入水后应该是一个钩轻微碰到水底部,另一个钩是碰到水底子线成弯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鱼吞饵不用再去克服浮漂剩余的浮力,可以很顺畅地把饵吸入口中,这时就会出现浮漂上下晃动的信号。
另外,可能大家常说调高是灵调低则为钝,也有的说调低是灵调高则为钝。对于灵和钝来说,它们是相对变化的,冬夏时变化比较大,学会要因时而宜。其实无论怎样调,怎样钓,只要可以上鱼那便是灵,反之则就是钝。根据经验所谈在冬天钓鱼的时候,建议将钓目调的稍微高于调目是常见做法,调的目数要比其他季节低,通常硬尾浮漂是调三目钓三目半、调四目钓四目半最为合适,鱼获效果也最佳。不要去定式浮漂语言的表现。一样的浮漂和线组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下浮漂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某一窝点有很多鱼活动,鱼在争抢吃饵的时候浮漂上下晃动的比较明显,反过来一部分路过此处的鱼因本能反应去咬饵,这时浮漂的反应可能只是下沉或者上顶一些。所以不要观察浮漂语言定式化,要善于捕捉浮漂各种的异常的表现,并抓住不错过,便可收获颇丰。
冬天钓鲫鱼浮漂的选择。不同型的浮漂对调设钓目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冬天钓鲫以瘦身超细尾为佳。它的好处是在浮漂活动的时候产生的阻力会变小,超细尾的可以大大缩小浮漂的剩余浮力,这可以更好更准确的收集到浮漂的信号。
相信有了这些方法,大家对于冬天轻口鱼也不会太不知所措了,仔细地观摩和实践,应该就能提高自己的上鱼率了。
钓浮就应该学这样实用技巧,有口就有鱼
使用浮钓法进行垂钓时,既可以钓到使用手竿、传统钓法无法钓获的水域中层、上层的鲢鳙、翘嘴等鱼类,又可以钓获水域中层、下层的草鱼、鳊鱼等,或是上浮的鲫鱼、鲤鱼等。可以说浮钓法可以垂钓水域中所有水层的鱼类。
但是,浮钓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其中的精髓的,关于线组搭配、钓饵的开制、鱼钩的采用等等,都会对鱼获产生影响。但是,浮漂的应用以及正确的调钓,是浮钓运用中重中之重。接下来,就为各位钓友分享一些浮钓时鱼漂的选用及调钓:
一、转变底钓时调漂的观念
钓底时,鱼儿所吃的在水域底部静止不动的钓饵,而调整鱼漂就是为了起到可以使线组、饵钩在水里的状态去适应不同鱼情的目的。让鱼漂的漂相更加准确而清晰。
但是浮钓时,鱼儿是在饵钩下沉的过程中吞饵,所吃的是动态饵。而且,钓组中双饵钩在水中呈悬浮的状态,其次钓组对水底未产生作用力。需要考虑的则是鱼漂可不可以能够快速体现鱼咬钩的信号,以及饵钩下沉的速度能不能符合鱼儿吞饵的速度。所以,浮钓调漂与底钓调漂是不一样的。
二、浮钓调漂的基础则是浮漂选择
不同类型的鱼漂都有其本身的个性与特点,例如:翻身速度较快的鱼漂,可以在短时间内体现出鱼咬钩的信号。采用此种鱼漂适合垂钓口生且口快的鱼类;翻身速度较慢、下沉缓慢的鱼漂,可以延缓鱼饵二次下沉到位所需的时间。这种类型的鱼漂适合在鱼群密集度低、上鱼率低的鱼情里使用。
所以,在浮钓时,需要根据水域中实际鱼情去选择合适的鱼漂。其次,再根据鱼漂自身的个性、优势进行精准的调钓。这是每个钓友到必须掌握的一大重点。
三、鱼漂的调目与钓目
在使用底钓法垂钓时,首先要设定好调目,通常情况下,鱼泳层距离水底较近,调目则低;鱼泳层距离水底较远,调目则高。但使用浮钓法垂钓时,不需提前设定好调目,这是由于使用浮钓法垂钓时鱼咬钩的信号出现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跟底钓法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底钓法是在鱼漂稳定在某个钓目后才会传递出鱼咬钩的信号。但浮钓法则不是这样的,这也就是指,当鱼漂进入水中在饵钩到达水底时这个过程中,鱼漂出现了任何异常的反应,都可以认为是鱼咬钩的信号。就是说鱼漂整体的目数都可认为是钓目,而且鱼漂的每个目数都可能将鱼讯反映出,所以浮钓法调漂时只有调目,但没有钓目。
分享几个影响上鱼率的因素,喜欢学习的钓友别错过
对于钓鱼人来说,大家来到钓场,比较看中的那就是鱼了,虽然大家不怎么吃鱼,但必须得钓大鱼,这关乎钓友的面子。虽然钓到鱼不吃但也很高兴,倘若是没钓到鱼很容易被人嘲笑为‘炮手’。当然钓到鱼人人都希望,可如果想钓得好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得看钓友有没有真本事了。今天不说如何能钓到鱼,咱们聊聊哪些因素会影响钓到鱼,掌握了影响上鱼率的因素了,通过这些就知道如何更好地去钓鱼了,如果你喜欢研究钓鱼,喜欢学习,那就别错过!
饵料:一款饵料要想拿来钓鱼,首先就得加水,然后才能拿来钓鱼,一般情况下如果水比不对,就会导致饵料太软或者太硬,这样都会影响上鱼。其次就是饵料的味型,季节不同鱼的喜好就不同,不要在低温季用香饵,不要在高温天用醒饵,不然味型不对就影响渔获了。
鱼口:现在的鱼都比较难钓,有些人把鱼钓上来又放掉,时间长了这样的鱼就比较滑,垂钓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有些时候是因为钓友没有摸准鱼口,没搞清楚这些是什么鱼。钓友没掌握这些,自然也就影响了上鱼率。所以钓友们搞清鱼口很重要,而且季节的因素会导致鱼口变轻,这些也不能忽略掉!
钓具:钓鱼的时候需要借助很多钓具才能把鱼钓上来,有些时候如果钓具搭配不合理一样会影响上鱼率。例如鱼钩太大了鱼吃不进去,鱼钩太小了大鱼吃了就能跑,浮漂选择的跟水域不对等,刮风的时候看不清浮漂,这样一来也会影响到上鱼率,所以钓友们在搭配钓具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能随着性子来!
水层:钓友们应该都知道,鱼所处的水层一般情况都是固定的,但有些时候外界的因素会导致它们的水层发生变化,有些钓友在判断水层上出了问题,也就影响了上鱼率。比如鲤鱼它是底层鱼不假,但是在高温天水底缺氧,那么鲤鱼就会改变水层,来到满足自己的水层,水层变化了你还钓水底,想上鱼就不可能了。所以钓友要谨记,判断鱼所在水层很重要!
下午没地方去,小河继续打发时间
天气:晴天
钓场:南京郊区(溪流)
饵料:腥天下+蚯蚓
鱼种:鲤鱼 鲫鱼 黑鱼 翘嘴
钓法:传统钓 台钓
竿长:3.6米
线组:1.0+0.6/1.0通线
钩型:金袖2号/金袖六号朝天钩
立秋之后,早晚的温度明显降低了不少,中午的温度还是和夏天差不多。上午小河玩传统钓,中午时太阳太晒温度又高,就收杆回来了。
温度真高,到家就是一身汗,赶紧把长裤和防晒服脱掉,吊扇吹了半个小时,人才舒服一些。
吃过中饭,有午睡的习惯,就睡了一觉。醒来一看都三点了。下午就轻装简行,带了一根3.6的杆子,玩玩台钓,顺便看看以前的几个钓点的情况。
腥天下单开
跑的第一个钓点,水位下降的太厉害,边上很浅水,也没有树荫,玩不了。
下一个钓点再看看,水也很浅。有树荫,里面小鲫鱼很多,玩也能玩。就是很久都没来了,现在发现水面有很多小鲢庸苗在浮头,应该是有人放了鱼苗了,想想看还是算了,钓个鱼给人说一通真不划算。看看时间也浪费不少,也懒得继续乱跑了,还是去上午的小河打发时间吧!
上午的钓位
开了一份腥天下,拉饵玩玩小鱼打发时间吧。开杆鱼,小白条,真的是太小了,上来后就脱钩了。小白条,小麦穗,都是小鱼,发现饵料上的鱼明显偏小。
鲫鱼双飞
饵料效果不行,改用蚯蚓。效果立马就不同了。提杆时感觉分量有点足,原来是小鲫鱼双飞,难得还没脱钩,顺便拍个照片。
这个双飞质量不错
小河的鱼看来比较喜欢吃蚯蚓,这一次的双飞手感非常好,鲫鱼个头不错,软杆中鱼真的是很过瘾,手感一流。
2号袖太小穿挂蚯蚓有点不方便。
蚯蚓效果是不错,就是小钩穿挂比较麻烦,每次都很费时间,没朝天钩用的方便。
奶鲫
鱼口不错,各种小鱼,随钓随放。
趴地虎
饵料是不好用,小钩是穿挂蚯蚓太麻烦,还是换成传统钓线组玩玩吧!还是上午的六号金袖朝天钩,也没带别的线组。
留的都是鲫鱼
星漂下沉时被截口了,漂停在半水,赶紧提杆,有点分量,出水时发现是条翘嘴(还是黄尾)
小黄尾
应该是黑鱼给咬的
摘鱼时就发现鱼身上不对劲,有一个很深的伤口,应该是黑鱼给咬的。小翘嘴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都这样了还没死,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是放流了吧!
其实早上传统钓就上了条小黑,太小了竟然还是个深喉,最后取钩时挂掉了。
看着像个泥鳅
小黑
心里在想着这里肯定有大黑鱼的,蚯蚓在逗钓时突然来了一个黑漂,急忙提杆,这次分量有点大,力道很急,一会儿鱼就窜出水面,发现又是一条黑鱼,这条看着还可以。
黑鱼
再来一张
自从在平台看到厨师的打黑的鱼获,就动了心里,请厨师代购了一套装备。结果装备买回来后,我又迷上了台钓,这个夏天一直在玩台钓。导致我的打黑装备买回来几个月了,还没下水呢!看来是要出来亮亮像了,就从这条河开始。
鲤鱼
正口
星漂又是一个下沉信号,提杆中鱼,这次的分量也很足。上岸发现有是条小鲤鱼,不是大板子,差评。上午搞了一条下午又来一条,鲤鱼不是我的菜,继续放流。
时间也不早了,收拾一下,准备收杆了!
最后鱼获!
小的都放流了,留了四条鲫鱼和小黑。
作钓总结:这一周台钓玩的不过瘾,没有上一周玩的尽兴。现在温度比前端时间有所好转,传统钓优势明显好转,今天小河传统钓蚯蚓效果很明显优于台钓的拉饵。传统钓要开始发威了!今天发现小河黑鱼比较多,小黑鱼有一群,而且还有大黑在柞水,下次要试试路亚打黑了。
分析一下鱼不咬钩的几个原因
大凡出外钓负,总希望鱼儿频频咬钩,能多钓儿条角,这样才不虚此行。若是浮漂半天都一动一不动,再有耐心的钓者也会兴趣索然。那么,鱼不咬钩有哪些原因呢?这是每一位钓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天气原因
鱼类是变温动物。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气压、风力、风向等对钓角的影响都很大.关系密切。天气反常。如骤冷骤热、闷热、过冷、过热等反常现象,鱼类的摄食欲望大受抑制。因此,如得知天气不好,就不应外出垂钓。另外,如大雷雨前、强台风后、西南风起、大雾天等恶劣天气鱼儿也是不爱咬钩的、若在野外发现天气突然变坏,一时难以好转。就应收竿回家。
(2)水情原因
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欲望。每一种鱼类均有自己摄食温度范围,如水温低于此范围.鱼儿活动迟缓、少食,这时可选择水温较高的向阳处或深水处垂钓;如水温过高,鱼不耐高温,可选择荫凉、深水处垂钓,或在早晚天气较凉爽时垂钓;水质较肥.鱼的饵料充足,对钓饵的兴趣不大。不喜欢咬钩,可用味道浓烈的钓饵;手竿钓时,可用腥味较浓的动物性钓饵,或添加蚕蛹粉,香精等;海竿钓时。可用气味较浓的发酵钓饵等。如水中淤泥很深,可试一下浮钓。
(3)钓点原因
钓点的影响不容忽视。钓点应是鱼类的栖息地、觅食区、洞游通道等鱼类喜聚集的地方.若选择不当。则难有收获。在初选钓点时.应充分观察地形、地貌等水域情况.如果在一二小时内无什么动静,就要考虑钓点选择是否有误,应及时更换钓点,渔谚曰:挪挪窝.钓得多。在挪窝时。要多了解该水域情况,按钓点选择原则仔细重选钓点,不要死守一处。
(4)钓饵原因
气候不同、鱼情不同、水域不同,鱼对钓饵的选择也不同。人们常见那样的情况:在同一水域中两钓者虽相距不远,有一个钓者连杆不断,另一个钓者却纹丝不动,这主要是钓饵原因。这时,你可将自己带来的钓饵一一试用.看哪种钓饵鱼儿爱吃.手竿钓饵,每隔5-10分钟换钓饵1次.试钓半小时:海竿钓饵,每20分钟换钓饵1次,试钓1小时。除此以外,还要检查炸弹饵是否太黏,不易散开,影响鱼儿吃饵,或是炸弹饵太松散,与炸弹钩相分离.因角儿是不吃空钩的,另外,你还可访查一下相邻钓者的钓饵,并可试用一下其他的钓饵。
(5)其他原因
1.钓点处太嘈杂,鱼儿,特别是大鱼不敢靠拢,这时要另选僻静之水域垂钓。
2.钓点选在背光处,人影、竿影投于水面.惊走鱼群,应另选钓点。
3.去你熟悉的水域垂钓,却发现刚打过鱼,这种水域在1-2天内都难钓到鱼,这时应马上另选钓点。
4.水域中垂钓的人过多,鱼钓滑了.数量也少了,应另辟蹊径,选用独特的钓饵和钓法。
总之.鱼儿不咬钩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应透过这个现象找到其内在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必能奏效。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喜欢去的几个地方,选对了下杆就有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垂钓水域的下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