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小技巧。

​天冷的时候鱼吃口比较小,这对咱们钓鱼人的线组搭配、浮漂调钓、饵料开制要求就很高,正常情况下均采用小钩细线小浮漂。可是,当你感觉装备已经够精细了,但浮漂仍然没有出现很漂亮的顿口,每次都是在阴漂或微微抖动时中鱼,这样该怎么办呢?

此种情况下,部分钓友可能会继续调整装备,换再小一号的浮漂,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去买一只高档的、灵敏的芦苇浮漂。大家要注意,小号的浮漂虽然有放大信号的效果,但这只是理论上,或者是在某种特定的鱼情下才有用的。就算换了一只小漂将鱼口放大了,那天冷要使用长竿,你用4.5、5.4能够把小漂抛出去吗?天冷要钓深,三四米的水深你用零点几克的浮漂能够绷直线组吗?

小号浮漂确实有放大信号的作用,但你想放大信号未必一定要用小漂,遇到鱼口轻信号弱你记住这123,做完这三点还没用再去考虑换漂吧

1、努力找到好的钓位,想办法诱来更多的鱼

这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说白了就是窝子里必须得有鱼,而且要有很多的鱼。我不太赞同有些人常挂在嘴边的“窝子里有鱼怎么都好钓”的说法,但鱼口慢、鱼口弱的时候,你首先应该要想到的是如何去诱更多的鱼过来,而不是想方设法调整装备把窝里仅有的几条鱼给骗起来,你把这几条鱼全部搞上来后弄不好后面更难钓,直接没口都有可能。

窝子里鱼多,饵料入水后就有可能会发生争抢,只要发生争抢那信号就不会很弱;反之窝子里就几条鱼的时候,你饵料丢下去鱼儿也知道没谁和它抢,细嚼慢咽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浮漂的信号肯定就墨迹。如果要是窝料多、鱼少,那更麻烦,因为钩上的饵已不是它唯一的选择了,而且冬天鱼体力消耗少,对食物需求量不高,吃两口就饱,饱了就溜。

所以说,当你发现鱼口很弱,浮漂阴上阴下不出正经动作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窝子里鱼的数量可能不多,要先加快抽竿的频率,以诱为主。靠饵料的雾化诱不来鱼,那就顺其自然让鱼去诱鱼,尽量不要把窝里仅有的几条给钓完,没把握的口就干脆放掉,避免矛鱼炸窝。

2、浮漂信号的大小、中钩率其实和你用的饵料关系很大,这一点很多老钓手都不知道

简单来说,在同样的装备下,饵料不同浮漂出来的信号是不一样的,商品饵和活饵之间有区别,商品饵和商品饵之间也有区别,使用红虫蚯蚓浮漂出来的信号肯定要比使用商品饵浮漂出来的信号更大。

主要原因是,蚯蚓红虫是天然饵料鱼本身就喜欢吃,但商品饵很多只是在模仿鱼喜爱的食物罢了,相当于一个是真货一个是仿品。

为什么要说是模仿呢?大家可以看看饵料袋上的配方,很多都有南极虾粉、红虫粉等成分,但谁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放,老化以前就说过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纯虾粉,其实是用锯末+虾粉香精配出来的。饵料腥香鲜甜等味道大部分也是通过添加香精来实现的,红虫味饵料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加了红虫味的香精模仿红虫呢。

当然也有一些饵料是有真材实料的,可再真实它终归还是加工物,没有活蚯蚓活红虫那种鲜腥的味道,入水后的姿态也完全不同,活物那种自然扭动的状态最能激起鱼的食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商品饵有雾化,雾化是把双刃剑,好处在于诱,坏处在于假信号多。鱼过来吃饵不会每次都刚刚好把钩饵吞入,它们有可能去吸食雾化或散落下来的碎屑,就算直接去吃钩上的饵,饵团太大也吞不进,在反复吸食中浮漂就会产生一些无用的信号。蚯蚓没有雾化,比重小又是细长形,一口即入,关键吃进去后鱼儿吐出的概率小,基本都是越吃越深,有时候你放着竿子然后去上厕所、闲逛了,回来一提竿发现鱼还在,但要是挂饵料鱼吸完了就走了。

我就经常见到这样有趣的现象:比如一个人用细线小钩小浮漂挂拉饵作钓,浮漂很小很灵敏调钓也得当,但信号却很弱,偶尔有顿口也打不到。而另一个人用粗钩大线大浮漂挂蚯蚓作钓,漂很大漂尾也粗,有些可能连调都不调,但信号却很明显,一两不到的小鲫鱼照样拉黑漂。

钓太钝的时候,鱼刚吃进饵料时浮漂是反应不出来的,但你用蚯蚓挂钩鱼容易吞下去也就是吃死口,等它含着饵料一转头一游动牵动了线组时,浮漂肯定就有反应了。

为什么要说很多老钓手都不知道这一点?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反正我遇到很多,有这么一些人他就是不喜欢用红虫蚯蚓,用红虫怕得“红虫病”、觉得钓起来的鱼就不能吃了,用蚯蚓又感觉恶心,脏手,弄得指甲缝里全是泥。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钓了很多年鱼,打死不用红虫蚯蚓,然后遇到浮漂出不来口的情况时,就说鱼情不好,开口太弱,一个劲地调整装备、改善饵料状态。坐在一起钓鱼时,他用饵料全是阴口、有时小半目下滑,而我挂蚯蚓基本都是一两目的顿口,区别就这么大。

3、子线换短一点试试

子线长摆幅大饵料下沉慢,稍微有点诱鱼作用,然后可以消除一些鱼的戒心;短子线摆幅小饵料到位快,比较灵敏、信号传递及时。其实野钓鲫鱼我一直认为用短点的子线更好,尤其是天比较冷鱼口弱的时候,10~15cm就够了,有人喜欢钓钝点也是用短子线更合适。

还有一种情况是微走水的时候,水流不大,浮漂基本能稳住,但会慢移然后逐渐阴下去,这时候你可以试试将子线剪短至三五公分效果就非常好,水流再大点就直接加铅皮钓跑铅,出来的信号肯定比长子线要明显。

等你做完这123感觉还是不行,那就换个浮漂试试

台钓的玩法太复杂、零件也多,每次钓得不好需要做调整的时候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如果你不清楚问题出在哪但又想折腾一下,那肯定是先从简单的开始,挂个蚯蚓、换副子线才几秒钟的事,换浮漂还得重新调漂,多麻烦,而且换了也不一定有用。

等你把这一二三全做了,感觉窝子里鱼够多,换了短子线、挂了蚯蚓还是出不来口,那就换个浮漂试试。

编辑推荐

冷天钓鱼鱼口轻怎么办


在天气温度偏冷的时候,或者黑坑中的水质过于肥沃这种外在的影响以及鱼儿多次被钓放,或者比较狡猾都会造成鱼儿食欲变差吃口较轻,此时的鱼情会让很多钓友难以下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打,许多时候都是靠感觉来提竿中鱼,这种情况下渔获真的是惨不忍睹,那么轻口鱼如何应对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来保证渔获呢?

一、线组

鱼儿口轻吸食的力度就非常弱,若是粗线大钩的话,鱼儿本身就无心进食,又吸不动肯定不会有鱼口出现,所以使用优质的细线,在入水时切水的速度快并且声音微弱,不会惊扰到狡猾的鱼儿,并且细线入水后隐蔽性会非常好,鱼儿难以察觉鱼线的存在,吃食的时候就比较的放心大胆,所以线组在保证钓组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尽量的细来增加钓组的灵敏性,以及鱼儿的适口性。

根据鱼情一般在垂钓半斤或者一斤重量的鱼儿时,主线可用1.2号以及0.8号的子线。

二、浮漂

由于此时的鱼儿觅食动作较小,普通的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了一些,尽可能的选用小号的灵敏性浮漂,漂身的重量较轻,所以钓组方面铅坠的重量也会相应减少,灵敏度就增加了,鱼儿在吃饵的时候浮漂的反应就会比较的明显,钓友就能比较容易读懂真正的漂相,所以钓这种鱼可用西马诺1号浮漂,在调钓方面可以采用调4钓1,这样的话出现截口顿口时浮漂的反应会比较灵敏真实。

三、钓钩

细线配小钩,所以也要使用优质的锋利鱼钩,鱼儿吃口较轻,锋利的钩尖容易刺入鱼体,并且小钩容易被鱼儿吸入口中,浮漂就会产生很好的动作,一般在垂钓半斤到一斤的鲫鱼时,可用伊豆钩,使用搓饵钓底。

四、钓饵

首先注意钓饵的状态,要保证饵料入水的雾化程度,所以在捏饵的时候不要太大力,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大拇指捏料,之后用钓钩稍微用力拉一下,在用大拇指轻轻搓动,搓在快到钩柄的位置固定好即可,此时饵料的状态基本是三角形状,底部的饵料会松软一些,鱼儿在吸食的时候比较容易。

饵料味型方面也需要注意,如果鱼口不好可能就是味型不合鱼儿口味,若是天气较热或者水质较肥,腥香味饵料不行的话就可以换清淡的,多注意饵料的改善搭配。

五、子线的长度

子线的长度会影响到钓组的灵敏性,轻口鱼要适当的调整子线的长短,来明确鱼儿吃口的漂相反应,不过也可以采用提铅的方法,比如说通过改变钓钩与铅坠之间的距离来适应鱼口,越往上提钓组反应越灵敏,如果感觉动作幅度不大可以继续上提增加钓组的反应,直到找到正确的鱼口为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提铅钓的时候浮漂过于灵敏会产生一些虚假的信号,这对观漂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观察漂相的技术,另外提铅的高度需要根据水深来选择,如果垂钓的水深是2米左右,一般提铅50cm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垂钓轻口鱼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鱼儿吃钩力度弱,漂相产生反应时需要立即提杆中鱼,钓竿要时时握在手中才能及时作出反应,最好是选用优质轻竿在长时间做钓时能够减轻身体的疲劳程度。

应对轻口鱼具体的技巧和经验还有很多,这里提出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对钓友有用,垂钓的过程中对水情鱼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更是重中之重,才能有效增加渔获。

鱼口弱、浮漂顿感不强烈,换一只大漂


看漂抓口是每一个钓鱼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不过与开饵、抛竿、刺鱼等基本功不一样,看漂抓口这件事经验远比技巧更重要。拿开饵对比,新手不会开饵前期完全可以借助量杯,然后严格控制拉丝粉含量以及水比,多开个几次基本心里也有数了。但看漂抓口不一样,即使告诉你哪些是有效口、什么时候该放口,你如果不会临场分析、根据鱼情去调整方法,可能怎么提竿都是空枪,毕竟野钓干扰因素太多了

另一方面,装备的选择与搭配对抓口的成功率也极其重要,如果这第一步你没做好,后面钓起来就会特别累。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拿一套鲫鱼专用的小钓组去钓草鱼、青鱼等大体型鱼种,先不说钩和线够不够结实,我估计光看漂都够呛,大鱼一甩尾黑漂、一吐水黑漂、一吸饵又是黑漂,怎么抓都抓不到,最后钓得怀疑人生

前不久一钓友私信我,说:在钓鱼时总感觉浮漂出不来有力的下顿动作,有时候只是微微下滑偶尔提杆又能中鱼。刚开始以为浮漂用大了,所以就换了一只更小的漂,没想到换漂后情况变得更糟了,浮漂下顿更加绵软无力,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装备选择、搭配不合适,从而影响到了中钩率,我给出的办法也很简单换一只比原来大一号的浮漂即可

浮漂顿感不强烈为什么建议换大漂?为什么小漂反而没用

先声明一点,浮漂不出顿口、顿口软弱无力用很多种原因,这里咱们只讲线组的选择与搭配问题。大家知道,咱们钓鱼之前肯定是要根据鱼情来选择装备,比如小鱼用小钩细线小漂,大鱼用粗钩大线大漂,两者不能颠倒。其次,一个完整的钓组,是由很多不同的小装备组成,钓组包含了钩、线、漂等等,而这项小装备之间是需要合理搭配的。

小钩细线配大浮漂肯定不行,这个写过文章,很有可能导致两个小钩连浮漂的一目都压不下去,这样找底就不准确,要么钓太钝要么钓太灵。

粗钩大线配小浮漂也不好,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绷紧线组,会导致浮漂座到铅坠这段主线呈弯曲状态。此时鱼个体若不是很大,轻轻一咬钩,弯曲的线组就不能及时地传递信号,信号会损失或略微滞后,也许本来是下顿三目的信号,此时就变成了两目甚至一目,然后顿感也不强烈

说到这大家也应该明白了,该钓友很有可能是线组的粗细和浮漂的吃铅量不匹配导致的顿感不强烈,要么线组粗了,要么浮漂过小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换小一号的浮漂,情况肯定更糟糕,不如换大一号把线组绷直,反倒能让信号传递更及时,顿感更强烈

如何让顿感更强烈?再此之前你得先明白浮漂的顿口与浮漂下沉的幅度无关

顿口是指鱼吃饵拉动线组,带动浮漂出现的微微下沉动作,它和下沉的幅度无关,我认为和力度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力的下顿,不管是顿下一目还是半目,都叫顿口。同时下沉的越有力(顿感越强),命中率就越高,尤其在杂鱼闹窝十分严重的地方垂钓鲫鱼,越是小而短促的下沉动作中钩率越强

可是呢,很多钓友总误认为只要浮漂下沉的幅度大就能出顿口,于是想办法放大信号,使用小线组、小浮漂,追求灵敏度,只为浮漂多下沉几目。但在实际野钓中这种做法很多时候对垂钓有害无益,因为你更分不清哪个是目标鱼的口哪个是杂鱼口了

要想命中率高,你首先得选好装备

天冷,钓活性很低不怎么想吃饵的鱼,线组放细一些浮漂吃铅小一点没错,比如冬天温度很低鱼不活跃开口很小、很轻,这时钓的灵敏一些信号就会被放大,便于抓口。如果钓大鱼、钓生口鱼、窝子里鱼群特别大开口特别好,就要用粗线大钩大漂,排除蹭线、试探等虚假信号,让鱼口变得更真实。

要想顿感强,浮漂与线组的搭配要合适

浮漂的吃铅量选择有一个基础公式,即(主线号数+水深)2=吃铅量。例:主线用2号,水深3米,那么吃铅量应选择2.5克。当然这个公式只能参考,因为它并不特别准确

咱们的线组越细、浮漂越小,整个平衡系统就越灵敏,对于小鱼来说就越容易打破,所以浮漂出来的动作就会夸张一些;反之线组粗、浮漂大,整个平衡系统就钝,小鱼不容易打破,浮漂的信号会比较小,但看上去顿口会更明显一些

还有,浮漂的漂型对顿感也有影响。漂身细长漂肩坡度较小的浮漂出动作时幅度会比较大,因为水阻小;漂身偏向圆球型,横截面积很大或漂肩坡度较大的浮漂,下沉时幅度较小,但顿感较为强烈

有些人说:你扯淡,我用枣核漂为什么顿感一点都不强烈,幅度也很大,经常被杂鱼拖着跑,钓三竿两竿是黑漂。咱们现在只是根据漂型来理论分析,实际作钓肯定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浮漂吃铅量,钩子大小、饵料状态。如果你不想被鱼拉黑漂,可以把饵料调整的硬一点、搓饵搓大一点,钩子要大,不能一口就入嘴,浮漂的吃铅量也是决定它能不能被小鱼拖走、下沉幅度大不大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你发现浮漂下沉总是软弱无力的时候,不一定要换小漂,有时候换大漂没准更好用

秋季野钓不好钓怎么办,分享几个小技巧


气温下降,野钓钓不上鱼怎么办?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新手钓鱼人们,因为白天没有时间钓鱼,只能选择晚上出去野钓,但是深秋季节,气温降低,水温在晚上也不是很高,所以鱼口不好,很少有鱼咬钩。那么,野钓怎么搭配饵料,那种状态比较好?

深秋可以算是很凉了,尤其晚上气温和水温都不算高,所以野钓的话建议果断钓底。耐寒性好点的鱼种就属鲫鱼比较普遍了,所以建议钓鱼人们野钓时以钓鲫鱼为主,首先看一下钓鲫鱼的饵料选择,建议钓友选择腥香味型的饵料,还可以加入20%的酒米,这样可以起到持续诱鱼的效果。钓饵的状态以搓小软黏为主,方便入口。要知道水温低的话鱼儿嘴张不开,所以小饵可以提高中鱼率。

如果遇到小鱼闹窝,则要控制好雾化,让钓饵稍微硬一些。如果没有遇到小鱼闹窝,钓鱼人们可以直接加入拉丝粉开饵钓鲫鱼,拉饵雾化好诱鱼也快。还需要注意的是打窝的窝料,诱饵窝料直接用泡制好的酒米打窝即可。刚开始的时候抽竿的速度要勤一些,当然还可以尝试用红虫饵,鲫鱼对红虫饵是没有抵抗力的,用红虫饵钓鲫鱼时可以空钩调平水钓35目即可。

野钓鲫鱼手竿建议用4.5米以上37调性的,偏软的手竿比较护线,而且在提竿溜鱼时手感特别好,最主要的是不容易跑鱼。线组的搭配一般要看鱼体的大小,晚上温度低,鱼口弱,所以线组能小则小。如果钓23两的小鲫鱼,主线建议用0.8以下的,子线用0.6以下。鱼钩可以选择3号袖钩,选择袖钩的好处是袖钩钩条细,自重轻,鲫鱼容易入口。子线可以放短至15厘米,天冷子线太长的话信号不明显。浮漂直接用下底快的长身短脚长尾浮漂,吃铅量要控制在2克以内。

最后一点,野钓时尽量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惊扰到鱼儿吃食。

2020秋季野钓不好钓怎么办,分享几个小技巧


气温下降,野钓钓不上鱼怎么办?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新手钓鱼人们,因为白天没有时间钓鱼,只能选择晚上出去野钓,但是深秋季节,气温降低,水温在晚上也不是很高,所以鱼口不好,很少有鱼咬钩。那么,野钓怎么搭配饵料,那种状态比较好?

深秋可以算是很凉了,尤其晚上气温和水温都不算高,所以野钓的话建议果断钓底。耐寒性好点的鱼种就属鲫鱼比较普遍了,所以建议钓鱼人们野钓时以钓鲫鱼为主,首先看一下钓鲫鱼的饵料选择,建议钓友选择腥香味型的饵料,还可以加入20%的酒米,这样可以起到持续诱鱼的效果。钓饵的状态以搓小软黏为主,方便入口。要知道水温低的话鱼儿嘴张不开,所以小饵可以提高中鱼率。

如果遇到小鱼闹窝,则要控制好雾化,让钓饵稍微硬一些。如果没有遇到小鱼闹窝,钓鱼人们可以直接加入拉丝粉开饵钓鲫鱼,拉饵雾化好诱鱼也快。还需要注意的是打窝的窝料,诱饵窝料直接用泡制好的酒米打窝即可。刚开始的时候抽竿的速度要勤一些,当然还可以尝试用红虫饵,鲫鱼对红虫饵是没有抵抗力的,用红虫饵钓鲫鱼时可以空钩调平水钓35目即可。

野钓鲫鱼手竿建议用4.5米以上37调性的,偏软的手竿比较护线,而且在提竿溜鱼时手感特别好,最主要的是不容易跑鱼。线组的搭配一般要看鱼体的大小,晚上温度低,鱼口弱,所以线组能小则小。如果钓23两的小鲫鱼,主线建议用0.8以下的,子线用0.6以下。鱼钩可以选择3号袖钩,选择袖钩的好处是袖钩钩条细,自重轻,鲫鱼容易入口。子线可以放短至15厘米,天冷子线太长的话信号不明显。浮漂直接用下底快的长身短脚长尾浮漂,吃铅量要控制在2克以内。

最后一点,野钓时尽量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惊扰到鱼儿吃食。

垂钓时看不到浮漂信号应该怎么办


很多垂钓爱好者们都会反映自己在垂钓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觉得垂钓真是一件不让人省心的事。其实我刚开始进行垂钓时也跟大家一样,有过相同的想法。但是后来,随着垂钓时间的增长以及垂钓技术的娴熟,才发现在垂钓时如果从一开始到最后收鱼都是一帆风顺、顺风顺水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一来你的垂钓技术得不到提高,二来你也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垂钓的乐趣。

所以,在垂钓时就要做到迎难而上,遇到问题就要多动脑,积极去解决。

比如我们在垂钓时经常会出现观察不到浮漂的现象,一开始小编也只是不动脑筋的请教别人,后来才发现人家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你,所以,后来小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钓鱼人们都明白,垂钓时看不到浮漂往往就无法准确的判断鱼情,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改用比重较小的饵料。

我们都知道,鱼漂的状态与如何调漂以及饵料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当我们看不见浮漂时改用比重较小的饵浮漂自然就会慢慢浮出水面的。

有些钓友会担心更换了饵料,会不会对鱼儿有影响?其实,各位钓友多虑了,水库里的鱼可是没有那么挑食的,垂钓效果依旧不错的。

如果使用了比重小的饵料还是没有效果,那么自然就该调漂了。我建议各位钓友在调漂时最好选择带饵进行调,尤其是在垂钓水域水底地势不好的地方。带饵进行调漂能更加直白的反应浮漂的状态,从而浮漂才能准确的给我们传递信号。

另外也可通过提高打竿时的准确率来改变浮漂无法看到的现象,如果实在是不行,那就直接手动调整浮漂的目数,使其保证是正常状态。

出现浮漂看不到的现象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铅皮的重量过重,特别是一些刚刚入门的垂钓新手,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使用较重的铅皮使得整个垂钓的线组都变得很重,由此一来,本应漂浮的鱼漂自然就会沉下去,导致我们无法观察到。

所以遇到无法观察到浮漂的现象时就要先检查检查是不是使用的铅皮过重,此时就要使用较轻的铅皮,减少铅皮的重量。

浮漂就是垂钓人的眼睛,如果眼睛出现了问题,那就一定要及时进行解决。否则,我们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无法判断水底鱼儿的情况。浮漂无法传递给我们最及时准确的信号,那么我们进行垂钓就等同于盲钓了。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关于垂钓时无法观察到浮漂的一系列解决方法,对于各位钓友不一定全部都有用,但绝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垂钓就是如此,在遇到问题逐一解决的过程中,借鉴别人的方法,摸索总结自己的方法,最后形成自己对垂钓的独一无二的见解。

野钓调漂难以精确该怎么办?


我们钓鱼调漂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钓目,然后通过钓目的变化了解钩饵在水中的状态,从而提竿尚云。但是野钓中环境复杂,浮漂调整会受到风浪、暗流的因素影响,会让浮漂钓目和漂相变得不精确。所以在比较复杂的环境水情中垂钓,设定的钓目效果大打折扣的时候,就需要凭借非确定的漂相来得知鱼口情况。野外垂钓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非精确漂相的认知读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非精确漂相是应该怎么读取的。

1.非精确漂相读取是建立在精确漂相的基础上的,浮漂入水之后浮漂直立时发现漂目不是预定的钓目这是很常见的情况,有时是因为钓目比设定的目数低,除非在饵料散落时浮漂才会上升到一定的目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钓目比设定的高,而此时的脑线处于弯曲的状态,甚至铅坠触底,此时不必担心有鱼儿吃钩时漂相难以反应,一般钓组入水后,都会受水流等影响在水中处于某种平衡稳定的状态,如果有轻微的动作漂相会不及反应,但是有有效的吃口时,仍然能有效的反应出真实的漂相,比如浮漂出现比较沉稳的连续点动时可以立即提杆。

2.浮漂入水后浮标斜立,铅坠大部分也是斜立的状态,如果脑线比较细软时会处于弯曲的状态,而鱼儿此时吞食时只有把脑线弄直之后,后续的吃钩动作才会反应到浮漂上,其实这种情况虽有不足但是也有好处,若是水中有狡猾的大鱼探钩时能够过滤到这些谨慎的动作。如果想要改善这种迟钝的反应,可以在钓钩刚落底时轻轻拉动钓线让脑线绷直,钓钩在水中的反应会直接显现在浮漂上,只是需要注意的在浮漂随着钓钩轻微摆动的时候,要从中寻找鱼儿真正的吃口,比如不规则的骤停骤起可能是小鱼闹钩,而沉稳连续的点动很可能是目标鱼在觅食,如果出现送漂或者没漂时就要立即提杆中鱼了。

3.在有风浪或者急流的环境下垂钓,最好空钩半水调高目钓的目数更高,一般根据水流速度会提前抛竿,让浮漂在窝点前方入水,浮漂会在水线被拉直后慢慢斜立然后没入水中,等到了设定的调目时,浮漂会跳出水面接着继续慢慢沉没,在这个规律的动作中如果出现鱼口细心观察是不难发现的,比如浮漂该起未起或者立起的时候下顿,以及移动的速度不协调等等出现异常时,就是鱼儿咬钩,可以及时提杆。

鱼口轻、提竿跑鱼怎么办?这样做出改变就行


导读:有位钓友私信光头说:前天钓鱼的时候鱼口很轻,收获很差,但是旁边有位钓友收获很好,不受影响,上鱼很快连杆偶尔双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一直半会说不清楚,咱们就以图文的形式来聊聊鱼口轻的问题。

我们钓鱼的时候总会碰到鱼口很轻,浮漂动作很小,提竿不中鱼,或者跑鱼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钓友收获很差,有些钓友收获还是不错的,那么这种情况怎么钓才能收获更好呢?光头觉得碰到这种鱼口轻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为什么鱼口会轻,然后在鱼口轻的时候怎么做出调整才能有个好收获。

一、鱼口轻的原因

由于气温气压的波动,鱼儿在一天之内,就会出现活跃与不活跃,活跃的时候自然鱼口好,不活跃的时候鱼口很轻。这是和气温气压息息相关。

比如:在夏季早上气温低气压高,鱼儿比较活跃吃口较好。中午气温高气压低,鱼儿不活跃,口差或者无口。或者初春、深秋、冬初四季交替的时期,由于气温气压的波动,会造成鱼儿吃饵乏力的现象。这两种原因也就是所谓的鱼口轻,那么天气原因怎么对鱼口影响这么大呢?

天气对于鱼口的影响

影响鱼儿吃口的一个原因就是天气,鱼儿是变温动物,它们对天气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天气的变化气温的升高或者降低,水温也随之升高或者降低,鱼儿也就受影响。

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水温也会随着气温变化而去变化。早晚温差比较大,鱼儿也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水温。

比如:温度高的天气早晚温度低,早上水温还没有上升,水温比较合适鱼口比较好。中午温度高,中午气温升高水温升高,鱼儿不能适应,就会出现鱼口差的情况,即使钓深水效果也是一般般。

比如:冬季早晚温度比较低,早晚钓浅水不太好,因为没有鱼少,只能钓深水,到了中午,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温的上升,鱼儿追逐水温的升高从而来到浅水,这时候浅水效果也不错。到了下午3点以后,水温缓慢下降,鱼儿也就从新游向深水。

鱼儿没有完全适应水温变化,吃饵乏力,就会出现鱼口很轻,浮漂没有大动作。看着浮漂动作像鲫鱼口,提也不好,不提也不好。光头觉得碰到这种情况,还是不要提竿,因为提竿不是正口,或者很容易挂到鱼。万一造成逃鱼,就得不偿失,鱼儿受惊后逃跑更不会有鱼吃钩了。这是鱼口轻的原因之一。

气压对于鱼口的影响

不管在什么季节,水中的含氧量低,鱼儿活动量都少,觅食欲望也是大幅降低,造成口轻甚至无口。水中的含氧量低,鱼儿呼吸不顺畅,底层鱼已经离开水底,在水中层或者上层呼吸氧气。

比如:在温度高的天气,气压低人们都会感觉天气闷热,感觉不舒服就没有食欲。鱼儿同样也是如此,这种情况是很难钓到鱼的。气压的高低,决定了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有时候当气压波动小气压变低的时候,人们可能没有感觉出来,但是水里的鱼儿已经感觉呼吸不畅,有些缺氧了,自然就会口轻或者停口不吃饵。

气压低鱼儿吃饵轻或者不吃饵的情况,在冬季也会出现,虽说冬季天气寒冷,气压一般很高,但是气压也是有波动的,也会出现气压低的情况,只是天气寒冷,人们感觉不到而已。这也是鱼口轻的一个原因。

窝料太多,味道太浓

窝料太多,味道太浓也会造成鱼口轻。有些钓友总感觉窝料太少不诱鱼,每次打窝的时候总要打很多,钓大鱼的时候确实需要很多窝料,但是钓鲫鱼或者其其他小个体鱼类的时候这么多窝料,鱼儿都喂饱了,它怎么会去吃饵料呢?钓小鱼打窝要适量,这也是鱼口少鱼口轻的一个原因。

比如:有些钓友总感觉窝料味道越好,味道越浓越诱鱼,在自己泡制窝料的时候,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添加剂,造成窝料“大杂烩”什么味道都有。从而造成鱼儿不敢吃!

不管什么窝料,总要凸出一个味型,你添加这么多味型,怎么行?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鱼儿,是不行的。鱼儿并不傻,它们在野外环境都是吃天然的饵料,并没有那么多味道,窝料太浓的时候它们警惕心更强,从而不敢吃。

鱼儿被反复钓放

鱼儿被反复钓放,这种情况一般在坑塘较为常见。这类鱼儿警惕性非常高,所以吃口也很轻。有些黑坑回鱼,钓上来的鱼称重后就被放入塘内。甚至鱼塘主买的鱼就是这种吃口很轻的回锅鱼,有时候是塘主使用各种方法,来降低鱼儿的吃口。这种轻口鱼非常难钓,很多时候钓友钓一天,都没啥收获。

上面几点是鱼儿吃口轻的原因,如果钓友遇到鱼儿吃口轻的情况发生,不如对照一上面的情况,找出原因,然后在根据原因去改善。

二、鱼口轻怎么去改善

鱼口轻改善的方式也很简单,无非是从线组、鱼钩、浮漂、饵料味型上面做文章。

轻口鱼鱼竿、线组、浮漂

轻口鱼鱼竿不适合用硬竿,因为鱼儿吃饵动作小,鱼竿硬的时候提竿很容易挂破鱼嘴,造成跑鱼。钓小鱼的时候,使用鲫鱼竿或者37偏46的软竿,鱼竿较软提竿后弯曲幅度比较大,能够抵消提竿的力气。减少挂破鱼嘴跑鱼的几率。

鱼口轻的时候线组过大,也有影响。鱼儿吃饵信号传递就不明显。根据所钓对象鱼的大小,在保证不切线跑鱼的前提下,使用的线越细越好,尤其是子线最好是细还要柔软,鱼儿吃的时候更容易入口,子线也要稍微长一些,减少鱼儿的警惕心。

比如:用1+0.8钓鲫鱼感觉鱼口很轻,浮漂动作小,这时候换成0.8+0.6鱼口明显好转,如果鲫鱼很小,大鲫鱼也是半斤以下,这时候换成0.6+0.4更好。

浮漂,钓轻口鱼时,根据水的深浅,尽量使用小号浮漂,用长漂脚,细漂身,长漂尾的浮漂,这种类型的浮漂在水中下沉时阻力比较小,鱼儿吃饵后漂相反应比较好。

轻口鱼鱼钩、饵料

鱼口轻的时候,在保证不跑鱼的前提下,钩子越小越好,要求钩条细,鱼钩重量轻,钩尖锋利,这种型号的鱼钩有利于轻口鱼入口。

鱼口轻不太适合用伊势尼、新关东、伊豆等鱼钩,这类鱼钩钩条粗,鱼钩重,不利于鱼儿吸入。袖钩或者海夕钩,比较合适。

饵料,不知道各位钓友在钓轻口鱼的时候选择什么味型的饵料,光头钓轻口鱼饵料稍微清淡一点,雾化好一点,效果还不错。

轻口鱼不适合用太硬或者雾化太差的饵料,饵料太硬鱼儿不好入口,拉丝粉太多饵料雾化太差也是不容易入口。最好用拉饵,饵料味型要清爽,饵料状态柔软蓬松,鱼儿才更容易入口。

轻口鱼调钓

轻口鱼调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钓法,有些人觉得调灵钓灵比较好,采用调5-7目,钓2-3目。有些人觉得鱼儿动作小调钝钓钝比较好,采用调平水钓两目。有些人觉得调2目钓两目比较好。其实不管怎么调能上鱼就好。这个争议太大。

总的来说:鱼口轻还是要从鱼竿、线组、鱼钩和饵料上面做出改变。改变钓鱼方式,才能有更好的收获。记得化绍新老师说过一段话很经典,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鱼口轻不要一直等着鱼口变好,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鱼口会变好。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垂钓方式,给鱼儿行个方便,也是给自己行方便,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鱼儿方便了,收获自然也就好了。不去变化很难有个好收获。鱼情千变万化,垂钓方式也要随着鱼情的变化而去变化。

小鱼闹窝怎么办?作钓中应对小杂鱼的浅见


话说:立夏的到来,气温逐渐步高,水域里众鱼类的活性都基本上达顶峰。在我们外出垂钓时,无论是自然水域的野钓或者承包管理的湖库钓、天塘钓(除规则的黑坑),都能遇到一个对钓鱼人来讲头痛的事,那就是小杂鱼闹。原因:这些钓场都属于自然环境的水域,里面的鱼种丰富繁多,有野生更有放养的鱼。因此,什么小白条、小鳑鲏等小杂鱼特别多。在作钓途中,致使双钓饵根本无法正常的到达水底。其动态表现为:双钩饵一入水皮。那水表下、水的中上层都立刻被小杂围攻抢劫啄食,浮漂更上下跳舞般。而且这些小杂鱼,都聚群的停留在钓点范围。十分的令人头痛。我也常遇此情,基本上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今天就与众钓友们交流分享下。谈不上高见,实战上能应对实用就好。兴许能给众钓友一些提示与帮助吧。

一,窝的配料和味型与打窝方法有别

我们在打窝配料时,切忌不能用带着腥味或香味味道比较浓的粉饵打窝,易招小杂鱼。而粉饵的雾化带更易招杂鱼。明确不同水域作钓大鱼大物或小型鱼类鱼种,其打窝和技巧都不同。再就是季节不同其气温水温不同,打窝的用量也存在不同,味型就更如此不同了。要明白,现在这天热水温高的,窝味型在水中传播的范围就广且快。举例:我喜钓大鲫鳊鱼,基本都是底钓。而我作钓从不手拋窝团,基本单用自制的麝香酒小米与维B酒小米(双色酒小米)打窝。然后,捏大的湿散炮跟几竿,发现有小杂鱼现象,就立马停止跟炮。

二,钓饵味型要配置稍微清淡

现在初夏时间天热温高,饵料配置需清淡微香也适合当前鱼口味。即味型的香味要中等偏下点,拌好闻着香味平和就行。举例:我配置饵料都以纯谷物为基础料,加主攻饵野战套餐各为1份,附属提味就四分之一的麦香诱,其余为状态粉。无非在用糖浆水化水拌饵时,减少一定的用量。如果,温度再高水温也跟着再升高之时,就不用麦香诱了。因为,天热温高的鱼类都喜清淡之饵。而鲫鱼套餐属浓香味不宜,野战套餐属香味平和的饵。从另个角度来说。小杂鱼对味型也明感,嗅到味型大的,就会引来一群。再就是注重,抛竿落饵要轻。否则,双饵落水之声,也会引起它闻声而来。至于,搓饵钓或着拉饵钓,我都根据实际小杂鱼数量情况,而随时改变用饵方法。

总之,以上二大点,是针对现阶段小杂鱼情况,最重要的窝饵变化方法。是相当关健的。

三,应对方法与操作手段

作钓中,小杂鱼的存在,合情合理的。要想有个十全十美的办法对付它,回答是没有的。只能讲,尽量想方设法的去避开它。不但,在窝料和饵料的味型有改变。也必须在作钓方法和操作手段上,有针对性的来应对它。分解如下:

1.饵料作钓变化法

一是:前期拉饵钓的,发现小杂鱼多且双饵无法下沉到底。那就改成搓软软饵钓。饵料重新的打软粘是个好办法。即控制了雾化状态,也增加了小杂鱼的啄食难度,更增加了附钩性。因为,小杂鱼基本都停留在水层中上和水表下,只要穿透了这个水层,就能保证双钩饵到底。二是:把饵搓大点挂钩,不必担心到底大鲫鱼吃不进去。因饵通过小杂鱼水层的啄食和饵到底后的慢慢膨胀雾化与化开就变小了,只要保证钩尖有那么点饵的残留物,就够大鲫鱼吸食的。三是:当抛饵入水中时,发现有异状停留现象,就稍提下竿稍,动下浮漂(水线)。双钩饵就会自然的摆脱小杂鱼而沉底。

2.小杂鱼引开法

用腥或香味型的饵料加入些泥土,加水拌和好(稀点)。在拋竿前先少量抓些,抛入离钓点左或右各二米的距离上。因为,这不造成浪费。即能把小杂鱼引开追食,又能顺利抛竿。从另个角度理解,此窝下底后,也起到引鱼作用。因鱼眼两米之内能看清,更何况其嗅觉更灵敏。可谓一举三得。这个招数,我天热时作钓应对小杂鱼常用的。自觉效果挺好。

3.换漂方法和子线长短变化法

①.换浮漂。如:原来用1一2号浮漂,就换3号浮漂。换了大点的漂,也就增加了吃铅量,那么它下底就快点。但是,最好是用长身短脚的浮漂更利于下底速度。

②.要迅速的穿过小杂鱼水层,也可采用缩短子线的办法。缩短了子线,那双钩饵离铅坠的距离就短,就加快了其在水中的下沉速度。因为,当拋入水中时铅坠重,始终拽着水线和子线双钩饵下沉,铅坠始终处在下方。铅坠到位了,子线双钩饵再行到底。因为子线短,那么下沉就增速和快到位。那么缩短多少为宜?例如:原来用50公分对折绑钩的,双钩子线都起码20多公分长。就可用25一30公分对折绑钩。具体以实际情况而判定。

4.小跑铅办法

确实对小杂鱼难以应付。那就简单点,直接小跑铅钓法。即:加重铅坠让其躺水底,但子线也必须收短,并打开铅坠上太空豆十公分距离就行。这个方法也是无奈之举了。

总之,个人就以上几种应对小杂鱼方法。声明一点,这些办法都是针对水深1米5左右及以上的,只有水深小杂鱼才会浮游在水层上方和水表下。如果是1米以下的浅水作钓,小杂鱼多就更闹,那就难钓大鲫鱼了。除非水中有翘嘴鱼或鲈鱼与鳜鱼鱼种。啰嗦到此,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望谅解!

最后:钓鱼能陶冶情操,最忌讳的是浮躁心急。特别是夏季垂钓时段,以安全和健康为重!

祝:钓友们大鲫大鲤!祝:平台越办越好!

湖边红花镇贴

温度高气压低,鱼口太轻怎么办?改这2处地方才有效


台风过去以后,温度马上就回升了,这两天我们这边最高气温35℃,白天出去钓鱼是真遭罪啊,人难受就算了关键鱼口还不好,相信不少钓友都发现了,温度高气压低的时候鱼就容易起浮,即使还留在水底的那几条也无心就饵,吃口很轻,浮漂总出不来正儿八经的动作

鱼口轻、浮漂信号小且不干脆,常规应对思路是换小钩细线,饵料调轻调松软,但实际你这样去操作会发现改善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是调整的幅度不大;二是没有从根源去解决问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说该如何调整才能简单有效

首先你要明白鱼口轻、浮漂不出顿口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口小和没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温度高、气压低就会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减少,鱼和人一样需要靠氧气活命,当自己的生命都受到威胁时,哪还有心思吃饵呢。从氧气充足到缺氧,从轻度缺氧到重度缺氧,在不同的阶段,鱼的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当你发现口轻,浮漂出不了干脆的顿口时先别烦恼,至少在这个时候情况还没有那么糟,鱼还是愿意吃饵的。如果一口都没有,或者看到鱼集体在水面上浮头才是最坏的情况,此时收杆回家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气压不是特别低,你也看不到有鱼浮头,但浮漂就是一动不动,这时就不能按照钓轻口鱼的思路来了。你应该把精力放在诱鱼上,它始终不过来你也可以主动去找,目标很明确就找氧气比较充足的地方,下风口、树荫桥洞下比较浅的位置、出水口等等。

鱼口轻,浮漂不出顿口最先从哪处开始改?我认为可以先改钓组,包括你的调钓

浮漂动作小不出顿口,那么把整个钓组改的灵敏一些相对来说就可以放大信号,原先可能只出现小半目的顿口,改灵敏一点就能变成大半目甚至一目的顿口。效果明不明显看的是你改了几处地方,以及改变的幅度大不大

一整个钓组包括钩、线、漂、坠,而灵顿主要也是由这4个配件决定的。如果你在垂钓的过程中只是换了一副稍微小点的鱼钩,那么对于整体灵敏度的提升并不高,要想看到效果就把配件全部换小

另一方面在于改变的幅度,一周前在一篇讨论灵顿的文章中我有提到过这个问题。比如说你现在用2+1的线组钓鲫鱼,当发现口不好准备缩小线组时,缩小的号数越多肯定就越明显了,0.6+0.3的线组肯定比1+0.8要灵敏很多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线组并不是太粗,那么不改小也没问题,反正你再细也细不到哪去,只换小一点点又没什么用,万一遇到大鱼弄不好还断线。夏季钓鲫鱼不论个体大小,线组的范围我认为在1+0.6到2+1之间比较合适,再小我不会用,再大也没必要除非你想兼顾鲤鱼草鱼之类的大个体鱼

调钓方面采用小号浮漂调低钓低就可以了,如果是细长身且肩膀较窄的漂信号会更大一些

钓鲫鱼我的调目正常在5目以下,钓目小于或等于调目即可,其中钓几目调几目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灵顿适中;如果用蚯蚓、麦子这类东西,也可以用调平水钓一两目的方法,只是这个时候要注意浮漂吃铅量和鱼钩大小(主要是重量)之间的关系,钩子若太小,在精确找底时很容易找过头,于是八字环触底钓了一天

第二个改变在于饵,钓轻口鱼饵料必须对路,这是相对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最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应当是找一个溶氧充足的钓位)

当气压低溶氧低的时候,最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肯定是找一个水深合适、溶氧充足的钓位,现在我主要强调饵料这一块是因为鱼口轻并不是单一地由于缺氧导致的,有可能水底存在病态鱼、滑口鱼这类即使天气正常吃口也不是很猛的鱼。要是考虑到所有可能造成轻口、滑口的原因并给出有效方法的话,我认为饵料比较重要

面对这些索饵不积极,吃口小的鱼情,就不得不提到饵料的适口性

饵料的适口性并不是大家想的减轻比重、增加雾化、让饵团松软一些那么简单,不否认这样做确实可以让鱼更容易进嘴,同时让信号更夸张一些,但我们面对的是野钓,可以说80%的自然水域都会闹小鱼,如果真的增加饵料雾化、减少了比重,可能还没等目标鱼靠近,饵料就被杂鱼抢完了

相反我倒是认为要先避开小鱼再去讨论适口性的问题,所以饵料首先要让杂鱼不敢兴趣或啃不动,在这个基础上小一点、轻一点就可以了。

饵料的搭配方法是没法说的,尤其是这种开口不好的鱼情,即使是你们当地平常用的不错的配方也未必每次都奏效。如果按照大方向来看,以鲫鱼为例,我认为果香不错,或者麸香饵搭配一点草莓味,鱼个体大可以用薯香

再讲讲用于辅助饵料的添加剂

添加剂方面本来是不愿说的,野钓嘛乐趣为主,很多人会觉得用小药就没意思或者不太好,这些想法都能理解,我也不是鼓励大家去用小药。但若就事论事,对于这样食欲较差的鱼,用果酸确实能有促食的作用,或者网上那些鱼开胃之类的添加剂也一样,你闻上去也有果酸的成分

另外一个就是药酒,不过这个东西使用要注意,弄不好可能会起反作用,毕竟刺激性较大,我个人的感觉是宁少勿多几滴足矣。哪怕是玩黑坑我可能会加很多的果酸,但不会去加很多药酒

若想大量使用中药类的物质而不死窝,我还是建议用中药酒泡米然后掺入饵料中比较好。以泡一斤米为例,你可以用自己泡的药酒或者网上买的药酒,添加10~30ml到米中,然后按照1斤米2两酒的比例再加70~90ml的曲香型白酒即可,加入饵料中的酒米不宜太浓烈,除了药酒和普通白酒,你只需要再加蜂蜜(或红糖)和维生素b2即可

最后再补充一点

鱼口轻的问题需要提前预防,比如下杆前先看看温度、温差、气压、风向、风力等天气预报,或者与周围钓友交流一下,要是明摆着鱼不好钓而自己一定要下杆,就不要用常规模式,从钓位开始就应该针对性地去选择。

出海海钓,晕船怎么办?这4个技巧可以帮你


出海海钓,大风大浪会使船身摇摆,严重的话,连有经验的海钓者也会晕船。如果出现晕船,该怎么办?

1、闭目养神休息

晕船是因为人随着船体,不断做着直线的变速,颠簸,摇摆的运动,导致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也算是过度劳动后出现的一种疲劳;所以这时候,晕船者首要做的就是闭目休息。而休息的位置要选择空气流通好的,不靠近鱼腥味,或者香烟味重的地方。

2、服用晕船药

晕船严重的话,会出现脸色发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的现象,如果休息还不能缓解的话,就需要服用专用的晕船药了。例如:安定片、晕动片之类的。不过这些药物起效的有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晕船者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之类的转移注意力,还可以吃一些生姜,话梅之类的。

3、切忌吸烟喝酒

晕船时,吸烟喝酒并不能缓解晕船的症状,香烟会加重恶心的症状,而酒精则会麻痹神经的调节,促使头晕的症状更严重。虽然海钓的美味有酒助兴会更有滋味,但是晕船者暂时不应该喝酒,即便有朋友劝酒也尽量不要喝。

4、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晕船者除了客观原因外,体质较差也是一个原因,而体质较差不能够一下子改变,所以晕船者在晕船症状好些之后,也不能过度疲劳,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晕船现象反复发作。

有了这些小技巧之后,你还会担心海钓晕船吗?

子线总爱缠绕怎么办?


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子线缠绕的情况,缠绕的不紧耐心解一下或者借助挡针挑开线结便可以恢复,如果形成了麻花那多半就废了。如果缠绕过紧线结无法解开,建议最好还是换掉,因为无论什么线,一旦打结,拉力值就会明显降低,万一下一竿你好不容易钓个大鱼,可能就这么跑了。

为了防止子线打结,也为了节约一点成本,我总结了几种比较实用的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注意:虽然子线打结这事多半发生在新手身上,但此文也建议老钓友看看,有些细节老钓友未必能做到位。

先来讲讲子线分钩器,这种东西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不建议使用

子线分钩器也叫子线防缠豆,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被称为定距分叉豆,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指定两根子线分叉的距离。原理很简单,相当于是两根子线中间放了一根塑料棒,棒子两端各有一个小孔并配有一颗豆子,使用时两个鱼钩分别从两个孔中穿入,确定好分叉的距离后,把两颗豆子往外推,就可以将子线牢牢固定在棒子上。

另一种防缠豆比较简单,一般装在子线打结处的位置,形状像一个倒V,多数是用硅胶或橡胶制成的(也有金属分叉器),可以撑开两根子线一段距离。

这两种分钩器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比如你的子线稍长些,照样会缠绕,抛竿、起竿的手法不到位,线组与铅皮的选择、搭配不合理,也有影响,所以我说分钩器这种东西只是权宜之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是王道。

子线防缠绕第一招,子线要短,野钓如若不是守大鱼基本不用超过20公分

长子线摆幅大、到位慢、隐蔽性好,在钓慢鱼、滑鱼、大鱼的时候比较常用;短子线的摆幅小、到位快、较为灵敏,在钓快鱼、小鱼、轻口鱼时用的较多。

野钓大部分时间都有小鱼闹窝,这时如果用长子线饵料到位就会很慢,给了鱼抢食的机会,另一方面野钓如果发生走水的情况,不管水流大小、不管你是否使用跑铅,都是短子线好。钓鲫鱼通常在10~15公分左右即可(单根线长),最长也就到20公分,大于这个长度我个人认为就没必要了。玩黑坑经常会遇到离底截口,所以大家的子线普遍较长,三四十公分的都有,而玩惯了黑坑的人再玩野钓往往喜欢超长子线。

当然了,如果你要用长子线也不是不可以,选择单钩通线就行了,这样清清爽爽,再也不怕线组缠绕。

子线防缠绕第二招,主线和子线的线头要处理好,铅皮要修理地规整

不管是自己绑线还是买的成品线,都要注意多余的线头,主线与八字环连接需要一个结,这个地方套一个硅胶防缠豆,就可以把线头给包裹进去,如果你不打算加这个防缠豆那么就把线头尽可能剪短。

子线和八字环连接可能也有一个结。为什么说可能二字呢,因为使用快速别针的话可以直接套上去,那就不会有结,也不会有线头。如果你使用的是闭口八字环,同时子线的对折处已经打好一个小结,那么两者连接完成后,子线头上那个小结的线头也有一定概率造成缠线。无论是从美观角度还是从防缠绕角度,子线对折处的这个结还是打得小一点好,如果太长可以剪掉一部分。

其实线的柔软度和是否发生缠绕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越硬的线越不会发生缠绕,而越柔软的线越容易缠绕。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力马,这种线就非常容易缠在一起,因为它柔软性很好,有的人在使用大力马做子线时会涂上一点502让线组变得硬一些,这样确实是可以减少缠绕、打结的几率。但502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影响线的寿命,尼龙线更不建议使用502,滴上以后子线变僵硬,影响入口性的问题先不谈,中鱼后子线很容易断。

再讲讲铅皮座,如果是小吃铅量的浮漂,铅皮座要选择短一点的、铅皮要薄而柔软,反之如果浮漂吃铅量大,那么铅皮座就要用长的,铅皮要厚实、坚硬一些的,两者不可颠倒。在调漂时,修剪铅皮要有耐心,不要一刀剪得太多然后往里面塞小铅皮去弥补,这样很有可能在扬杆刺鱼中导致大铅皮炸开、小铅皮掉落。剪铅皮,开始的时候尽量平行地剪,等浮漂调得差不多了就剪两端的角,剪好后用手修正并压平。

子线防缠绕第三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抛竿、起竿时要注意手法

在抛竿时,很多人喜欢用手捏着铅皮拉紧钓线将竿稍拉弯,然后靠着鱼竿前端的弹力将饵弹出去;另一种则是使劲将鱼竿往上提,带动铅坠,使其在空中形成一个很大的抛物线,最后狠狠地砸入水中。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子线和铅坠在入水瞬间缠成一团。

正确的办法应当是一手拿着铅坠,一手轻轻地上挑鱼竿,用短竿时竿柄末端顶在手心处,抖动手腕将饵荡出去,用长竿时竿柄顶在小臂处,用大臂上扬带动小臂的方式将饵送出,送出饵料后不要急于放下杆子,可以多拿一会儿,等饵料入水再放下不迟。

注:使用长子线作钓时,拉完饵后可以用手拿着较长的那根子线(捏在鱼钩上方三五公分的地方),顺势把两根线分开。

抬杆时是最容易发生缠绕的,我们在抛竿完成后一定要记得压风线,杆稍可插入水中十至二十公分左右。起竿的时候短竿轻轻抖动手腕,只要形成一个刺鱼的动作即可,使用长竿道理差不多,小臂上抬到某一个高度即可停下,刺鱼的这个过程要以铅皮不带出水为标准,这样即可避免发生缠绕。

如果刺鱼力度太大钩线弹出水面,或者刺中鱼后脱钩导致线组弹出水面,不要第一时间将竿子压下。我个人的习惯是在铅坠弹出水面后顺势将鱼竿往后一送、一转,形成一个类似挥鞭的动作,然后再压竿把钩线丢回水里,当然这个操作务必要保证周围没人、身后及头顶无障碍物或电线。

如果子线发生缠绕,勉强将线结解开后线弯曲的很厉害怎么办?

如果子线缠绕形成了死结,基本上是废了,就算你能勉强解开,估计线也会受到损伤,你可以用手摸一摸,如果有毛刺、线压扁了,建议还是换一副,别因小失大,万一中个大板鲫线断了后悔都来不及。就算没有受伤,子线弯曲地像弹簧一样对作钓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冬天鱼口本来就小,子线弯曲的太厉害,会损失掉很多信号。

那么如果你就这一副线咋办呢?这里有一个将弯曲的线恢复成原状的办法,不过只是形态上恢复,只能临时用。方法是:取一个香烟壳子外面的塑料纸,然后将钩子固定在树枝或牢靠的地方,一只手拉紧子线,另一只手把塑料袋对折后包在子线上,接下来就来回搓动塑料袋,不要太快也不要捏的太紧,等到子线发热后,你再看看线是不是已经变直了,如果没变直就继续搓动。这个办法几年前我就在文章中提到过,应急用还是不错的。

最后的总结

使用防缠豆只是权宜之计,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想子线不缠绕还得从抛竿、起竿等基本手法开始练起。对于新手而言,刚开始钓鱼不可能有很熟练的手法,如果线组总是缠绕,那么尽量用短子线,稍微粗点的线(线越粗相对就硬点),浮漂的吃铅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要保证顺利甩到钓点。记住,这里说的是稍微大一点,铅坠过重也不是好事,铅坠太重钩饵太小,这样会导致入水后,铅坠快速下沉,钩饵和主线靠在一起并发生缠绕。

钓鱼走漂怎么办 自制特殊线组应对走漂


在走漂的水域垂钓,首先要看看走漂的原因,正常情况下走漂:一是水流,二是风大。

风大走漂:两个原因:一是鱼钩不到底;二是浮漂露出的目数太高。解决方法:加重铅,降低目数,应该就不会走漂了。

水流走漂: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以下有三种解决方法。

跑铅钓法:跑铅,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滑动的铅坠。具体做法:做主线时,在空心铅坠座上方,用太空豆做活动铅坠的缓冲,最后再绑八字环。垂钓时,铅坠上的太空豆要往上移动10mm左右,给铅坠留有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铅坠是可以滑动的,铅皮座是完全触底的,这样浮漂在流水的情况下就不会被冲走。子线要尽量短一点,这样鱼吃口信号传递要快一些,鱼口可以通过主线的移动给浮漂提供信号。请看图:

重坠压底钓法:就是把子线设置在铅坠的上面,让铅坠拖着主线不让流水冲走,线组做法请看图:

在不走漂的情况下,就铅坠上方的子线连接器下移至铅坠座,将子线挂在铅坠底部的连接器上,就是正常钓法的线组了。

逗鱼钓法:在下钓的时候,钓位有意思的设在流水上游,顺水把钩抛下,等待浮漂移动或沉入水里时,就往回拉扯至浮漂立起。就这样拉拉停停,时拉时停,又拉又放,拉拉放放,这就是逗鱼钓法,这个方法在流动的水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不过在使用钓饵的时候,蚯蚓和红虫是首选。

以上方法,只是个人在平常垂钓中总结的做法,仅供参考!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口小信号弱怎么办?换小漂不是最佳办法,记住这3点》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