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浮标技巧。

1、浮标的形状种类及作用

(1)腰鼓形标

腰鼓形标示身如腰鼓,两头细中间粗的短身浮标。用它适合钓离底接口的底层鱼,在有涌流的水域垂钓效果不错。

(2)流线形标

流线形标标身自然顺畅,从标肩到标脚无明显的突起或收缩。它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沉浮反应明显,适合搓饵钓底。主要适用于休闲钓。

(3)急收肩形标

急收肩形标标身的造型别致,标颈极短,标肩极高,标体有明显的收缩,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虚假信号的干扰,尽可能地过滤掉假的标相,使鱼讯更佳真实。此款浮标多配软尾,是拉饵或搓饵底钓滑鱼的武器。

(4)水滴形标

水滴形标标身设计形似水滴,外观与腰鼓形类似。它的特点是长标尖、长标脚、短标身,与其他浮标的区别在于标颈的长度和标肩的高度不同,适用于钓快鱼,特别是钓钩饵尚未到位的截口鱼,是竞技钓手必备的浮标。

(5)长身标

长身标示标身长度明显长于标尖、标脚的浮标。它的主题形状是以细长的流线形设计为多,标尖多为细而短的软尾,也有细而稍长的硬尾,标脚多以纤细的碳脚为主。主要用于深水主钓鲫鱼和一些大型的底栖鱼类,是一种既可用于竞技钓鱼,又可用于休闲钓鱼的常用浮标之一。

(6)短身标

短身标即标身长度短于标尖的浮标。这种浮标主要以钓快鱼或浮钓为主兼具底钓的功效。它具有翻身快、下降匀速、灵敏度高等特性,便于钓手早观察、早发现一些出现在钩饵尚未落底前的截口信号,是一款多功能的浮标。

(7)超长型标

超长型标形状比较特殊,标脚和视目、标体是普通浮标的两倍长,甚至达到90厘米。这种浮标的特点是利用其长度缩短了风线,增加了水线的长度,可以钓得更远,因此可以达到距离超出其他钓者的目的。在钓糗鱼或受惊吓远离河岸的鱼时,有较大的优势。

(8)水库标

水库标是一种专用于水库垂钓的浮标,标身比一般的浮标略大,视目比普通浮标粗出一倍,且目数较大,一般是普通浮标的两倍。它的特点是浮力大,稳定性好,符合水库风大浪急的特点,使用面广。

2、怎样挑选浮标

(1)外观检验

第一步,目视。首先确定浮标为何种材质,其次看浮标的外观。将浮标拿在手中,标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标身左右是否匀称,标尖与标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如果出现标肩高低、宽窄不一,标身两边明显不等,说明做工低劣。在目检时还需要检查标尖的色目是否清晰,间距大小是否统一,漆饰是否完美。标尖是观察鱼讯的标准,它是否清晰,将直接影响对鱼讯的判断。

第二步,手感。一只手拿起浮标的标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标身,从上到下慢慢的滑动,仔细感受标身的同心度及油漆的厚薄程度,做工精良的优质浮标一般在这些细节上,都会处理的很好。

(2)滚动检查

好的标能很好地反映鱼情,其中心是否在标体的中轴线上非常重要。检验的方法是:将浮标放在光滑的台板上,用嘴轻轻地吹动,如果它能滚动快捷、流畅,在滚动中没有摆动、摇晃现象,说明是一支做工精良的浮标。反之,如果出现摇晃、摆动等现象,则说明这支浮标的同心度差,不是好标。

3、浮标的保养与修理

浮标标示杆(标尾)一旦沾上污垢,在光线暗淡、逆光的环境或是阴雨天气,很难看清楚浮标的动作,更谈不上捕捉第一信号。

如何解决这种困扰?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污染不严重,可用清水擦拭,将污垢清除,但不能用有机溶剂浸泡,以免标示杆褪色。假如污垢严重,又是空心标尾可直接取下浮标尾,买支新的套上,用胶水固定即可,而对实心标尾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办法:

工具:香蕉水,厚纸板或纸片,800目的砂纸,各种水性荧光涂料(颜色自选,涂料店或渔具店有售),小毛笔,尺子。

步骤一:去除标示杆上的旧色。用一纸片对折使其剖面成W状,在凹槽处滴入少量香蕉水,待其扩散均匀,将浮标标示部分浸在其中(以不沾到标体部分为原则),转动标尾,使标示目均匀涂满溶剂后静置五分钟,取出用清洁布或卫生纸擦拭,将原色去除,等标尾裸露出白色即可。

步骤二:确定色目长度。利用尺子在纤维棒上量距离并标记,通常以用途来分,钓鲫鱼时浮标刚好每厘米一个色目,也可以参照其他浮标的标尾,量好距离以后,捏住标尾,慢慢转动,画出黑线。

步骤三:涂装新色。取水溶性荧光漆,用细毛笔或水彩笔蘸水调拌均匀,上色步骤仍和画线一样,捏着浮标尾慢慢转动,即可将荧光漆均匀涂上。不过,使用任何涂料并无限制,一般油性的荧光涂料也可以,但须考虑涂料干燥所需时间。色彩主色自由选用,如经常夜钓,可以橙黄色为主;如果以白天垂钓为主,则选择橘红色有较明显的色彩对比,如果上色一次后嫌颜色不够明亮,最好等涂料干了之后再上一次,或者以白色涂料打底,多次涂装,直到满意为止。

精选阅读

怎么挑选浮漂,以及保养技巧


前语

作为众钓友们,都是喜钓鱼的爱好者,也全是休闲钓者。我们要想钓好鱼并玩的淋漓尽致,充满激情与乐趣,那就得稍下点学习功夫。今天也就浮漂的问题与大家切搓交流下。起码会对钓鱼新手们,有个观念意识上的认识提高和帮助。先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下:

首先

懂得浮漂在作钓中的运用性能

浮漂是垂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选择一款合适的漂,能够准确地为我们传递鱼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何时提竿,才能避免脱钩跑鱼的现象。但是,我们要弄懂浮漂,在实际作钓中的运用性能与各方方面面的漂知识。

1. 首先浮漂的调钓理论要弄懂。要基本懂得灵活运用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微调,这点很重要。要把一支漂的调钓使用规律和它的特性,只有充分掌握了,使用时,才能出神入化。所以说: 我们买十支漂不如真真在实战中读懂掌握2一3支漂的特性与它的语言来的实际。

2. 通过实战,要更加增强对漂的特性与实用性的认识度。切实掌握竿长与竿短用什么漂?不同的水域作钓,深水与浅水用什么漂?多大的风力使用什么漂?走水(缓)又该使用什么漂?以及钓什么鱼种使用那种漂?

总之,使用浮漂是门大课题,内涵很深。只有真实的去了解和掌握,浮漂方方面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积累。那你就在这门漂课中,考试合格可以毕业了。作为喜钓鱼者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与多多实战。以切实懂得与掌握浮漂的运用性能。

其次

聊下漂身型与漂尾长短不同的区别作用

第一、漂身总体分为:橄榄型、枣核型、滴水型、流线型、球型等。不同的形态,都有其针对所钓不同鱼种而设计,又都是针对不同水域的水情鱼情和不同季节作钓,而使用设计的。

总之,漂的浮力在同体积情况下,浮力越大越好。至于灵敏度,是通过调钓才能反映出来。

第二、漂身长的稳定性好。短漂身的灵敏度高。这是基本慨念。

第三、 浮漂的漂脚长与短:是为了浮漂的翻身速度与稳定性怎么样。这也是基本慨念。

第四、漂脚长翻身快,漂尾长到位慢。这是基本道理。

总之,以上就是关于漂身型,漂脚漂尾长与短的几个慨念性的认识,钓友们要切记住。

新买的长脚长尾枣核身的漂

再次

聊下从什么角度去选购浮漂

1.一支漂好坏取决于它的设计与做工。如:①.钓什么鱼?水深与水浅?防风力与水流?等等。②.做工,③.防水性,④.漆势,⑤.同心度。

2. 好浮漂的定义是:①.外表看与摸,漂漆厚薄一致,漂尾目清晰明目,从上摸到下无刺凹凸点(指漂身),光洁润滑,总体漆面好;②.漂身不吃水,漂脚尾两头与漂身连接处,做工严密无缝且牢固。③.同心度好。旋转看,漂尾漂身漂脚在同一直线上。特别是漂身园型一致无偏向。

3. 掌握三种浮漂性质: ①.去壳芦苇更轻,吃铅量更大。但是,热天与冷天或者遇温度变化大的易变目。 ②.巴杉稳定性好,不会有大的出入。但是,易爆顶不经碰撞。 ③.纳米材质的本身就不吸水。性能也很好,新手们用较宜。

总之,我选漂就是如此去选。在此,多一句:光凭价格去选择浮漂,或者去衡量漂的质量好坏以及灵敏度的高低。那是不对的选漂思想。我认为只要质量好的实用的就行。

结束之前,谈下我对用漂的操作浅见。

1.新浮漂买回家必须要清洗。我都用烟灰去擦洗的。因为,烟灰中颗粒物极细小。不伤漆。但要沾水后轻轻的上中下擦洗一遍就行。

2. 泡漂。用铅圈漂脚下,水桶里只要离底露目数就行,记住露出几目。放24小时在取出擦净装盒。如果,目数有向下变动,说明漂吃水不能用。否则,垂钓时会变目,信号不准。

3.长尾短脚的漂。翻身慢、下底到位慢。钓行程、钓载口、也可钓底。

4.短尾长脚的漂。翻身快、下底到位快。特别是短枣核身漂。爪型越短则站立越快,鱼不会乱层。主要是针对水层小杂鱼钓底。

5.棱型枣核漂:中长脚尾的,非常灵敏。站立快,有一定的搜索水层功能,钓轻口鱼宜。

6.长脚长尾枣核身漂型。稳定性好。同时也抗风浪与缓走水。主要针对作钓混养塘。

总之,我因为主钓的都是混养塘河湖。所以,对枣核身的长脚长尾漂十分独钟。明示下:渔具可以钓鱼,也可以用来启迪人生,钓鱼其实是逐步体会人生真谛的过程!

以上属个人见解,也就啰嗦的讲这么多,定有不妥之处,还望众钓友们谅解!

最后

祝: 众钓友们深秋冬季大鲫大鲤!

祝:好钓鱼小妹小弟们天天好心情!!

祝: 钓鱼人之家的平台越办越辉煌!

挑选浮漂以及保养浮漂的技巧分析


相信大部分钓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浮漂犹如钓鱼人的眼睛,是钓鱼必不可缺的。那么在平时我们该如何挑选浮漂以及保养呢?今天就来解决大家的疑惑。

一、外观检查

购买浮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浮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浮漂不是支做工精细的优质产品。

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浮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浮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最后,还要更为仔细地检查浮漂漂身的质地是否用料统一。

因为有许多浮漂多是用两片或多片浮水材料粘连成型的(如大号的孔雀翎漂、部分芦苇漂等),这种工艺制成的浮漂需要选用密度基本相同的浮水材料拼接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该浮漂在水中的稳定。

我们在选购此类浮漂时,应注意观察各片浮水材料的色差、纹路以及尺寸是否一致或大体一致。如若反差太大,则表明该浮漂可能不是由相同密度材料合拼的,可能会造成浮漂出现在水中重心不等的现象,不利于精确显示微弱鱼讯。

第二步是手感触摸检测。方法是:一只手拿起浮漂的漂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住漂身,从上到下地慢慢地滑动,细细感受漂身的平滑度以及油漆的精细度。做工考究的优质浮漂一般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都会处理的很好。

二、滚动检查

经过外观初检后,我们就要进行重心居中检测了。

一支好漂,要能很好地反映鱼情,其重心是否在漂体的中轴线上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的方法是:将浮漂放在渔具店光滑的玻璃柜台面上,用手轻轻地拨动浮漂,如果它能够在光滑的台板上滚动快捷、流畅,所经之处相连接可虚构成一个扇面图形,并且在滚动中没有摇晃、抖动等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支不错的浮漂。

如果面对琳琅满目的浮漂产品拿不定主意的话,选名牌往往是一件比较省事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对悬坠钓感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初学者尤其适应。选择名牌浮漂也并不是随随便便上哪都能购买的,要千万注意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假冒的名牌来糊弄人。选择名牌钓具(包括浮漂)一定要到正牌、有信誉度的正规商店购买。

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选择品牌、做工精细、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对于选中的品牌最好成套购买,以适应不同的鱼情、水情。

三、怎样保养和收藏浮漂

浮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些程度上说要重于其他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浮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浮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精确性的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浮漂时,需要加倍地细心、谨慎。

日常使用的浮漂一般都需随身携带,或是置于钓箱内或是放在竿包中,为了防止钓具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一般需要为这些浮漂配制一个专门的漂盒或漂筒。在选择漂盒盛装浮漂时,一般尽量选择一些外体结实、内里柔软,且留有专用凹槽的漂盒。漂盒的大小、高低尺寸要适合浮漂,尽量将浮漂置放的宽松些;每次开关盒盖时,尽量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坏(特别是漂尖部分,千万不要被盒盖挤压)。

另外,在将浮漂插入漂座或从漂座拔出时,也需小心谨慎。选择的漂座要与漂脚配合恰当,两者的配合尺寸不能过分紧密;垂钓结束收拾钓具时,应养成用湿毛巾擦拭浮漂的良好习惯,将漂体、漂尖上面的污垢完全清洁干净,既可以保持漂体的滑顺又可使漂尖鲜艳醒目,从而延长浮漂的使用寿命。

在炎热季节垂钓时,应避免浮漂不入水而长时间地曝晒(如比赛的中午间歇期、吃午饭等),以免出现因高温炙烤而造成浮漂的早期损坏。

最后,再谈谈关于保养和使用浮漂的几种错误认识:

1.新买的浮漂需要反复擦洗,清除异味吗?

没有必要!即使浮漂上有油漆的异味,也不能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挥发,即可自然祛除。

2.为加强浮漂的破水能力,要将漂体上的膜洗去吗?

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钓友自认为将浮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浮漂的亲水性,减少水的表面张性带给浮漂的运动阻滞力,从而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因此,有的人甚至不惜用河边的青草、泥沙等为浮漂擦洗殊不知这样一来,漂体上那层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损毁,造成了浮漂的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3.为增加浮漂的光洁度和运动灵敏性,需要给浮漂打蜡吗?

没有必要!因为浮漂的运动灵敏性是通过钓者调整出来的;光洁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简单擦洗即可完成,给浮漂打蜡实属多此一举。

4.漂尖意外受损,出现弯曲(但没有折断)需要矫正时,可以用火烤的方法吗?

可以矫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确的方法为:用茶杯盛满开水,利用其升腾的热蒸汽将弯曲的漂尖加温,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后,再将浮漂的上下两端同时插进纱窗上,使漂尖弯曲的部位持续受轻力,这样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矫正,弯曲的漂尖一般都可以修复。

5.为降低浮漂的吸水率,需要将待用的浮漂在赛前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吗?

治标不治本。有的浮漂确实因质量原因会出现漂体渗水而使调目变化的现象,在实在无漂可换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更换一支质量高的优质浮漂。如果的确没有,也不必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这样只会使本已渗水的漂体雪上加霜。

钓鱼人对浮标的认知及浮标的选择


认知浮标客观篇

纵观浮标,现在市场上和钓手手中流行的可谓是五花八门,特别是竞技钓浮标,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对于竞技钓场上的老手来说只是多了一份选择,可对于一位新手来说,再加上关于浮标的信口开河的文章,那可就是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了。本人不才,不敢拨乱反正,就关于浮标再他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浮标有长短粗细形状及材质等各不相同,要认知它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会引出一大堆砖头来。实际上不管浮标是什么样子,其入水后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先平躺在水面,这时是坠带钩饵下落,当坠带钩饵下落达到水线的深度时,即开始拉动浮标,使浮标开始翻身而这时的坠也就开始减速下落,当下落到标的无钩调目时,这时坠应该停止下落,如果坠下无钩饵,这时应该整个钓组在水中达到二力平衡,可我们钓鱼时坠下都有钩饵,所以在过无钩调目后水中的钓组再运动是由钩饵的运动决定的,是钩饵拉坠及坠以上的钓组下行。此时钩饵的运动受钩饵以上钓组的影响,也受我们钓手提竿牵线的影响。实际上我们钓鲫鱼玩的就是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因为在此运动之前钩饵是被动运动(坠拉钩饵下落),当钩饵到底后,钩饵的相对运动也就消失了。所以鲫鱼在钩饵主动运动的这一段就饵应该是最活跃的。如果鱼是在这一段之前就饵那就是鱼起来了,乱了鱼层和鱼口,如果在钩饵静下来以后鱼就饵,说明鱼能主动就饵,可是能主动就饵的鱼待钩饵静下来以后再就饵,不但增加了就饵的难度,在速度上也慢了半拍;如果鱼不主动就饵,等到钩饵到底那就是等死。

所以钓鲫鱼玩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可以说是钓鲫鱼的精髓。钩饵的这一段运动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谈谈钩饵轻重的影响。钩饵轻重影响了钩饵运动的轨迹及子线的受力情况,反映到我们视觉上的就是标尾给出的鱼讯的程度,象鱼口轻,钩饵偏重的话就会增加鱼就饵的难度,此时如果钩饵轻一点,鱼就饵时可能钩饵能随波逐流,钩饵更易入口些。如果鱼口好,钩饵重些鱼讯反而更好些。当然钓饵大小软硬对鱼的入口也很关键;还有饵的味道和颜色等也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还有钓法的影响,象抛满竿和不抛满竿对这一段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象高抛速降,坠到位后钩饵可能还没到位,当然如果钩饵过重也可能是在坠减速到零时,也有可能钩饵已到坠下并牵蜡够饵向下运动,但大多数都是坠先到位(这些我们在调标桶里一试便知),所以高抛速降时标到无钩调目时一般都有一个停顿,而此时钩饵先自由下落,然后再牵坠下落。在自由下落阶段鱼就饵入口最易,但在标上不一定能发现(因为此时子线很小受力),对于滑口鱼唰口较快我们可能在鱼吐口时才能发现标象;对于牵坠下落阶段,由于是垂直钩饵牵坠下落,子线受力最大,鱼就饵入口的难度较大,只有当钩饵到底的一瞬间,由于惯性的作用,子线的受力有一个瞬间的减负,鱼此时就饵可能容易些。而抛满竿就完全不同了,当抛满竿时坠和钩饵的运动都是钟摆的运动,开始是坠以标为中心的一个钟摆的运动,当坠到位后钩饵在以坠为中心也是一个钟摆的运动,而钩饵的这个钟摆的运动使得子线始终都有受力,而这个钩饵的钟摆运动使子线受力不象坠拉钩饵垂直下落子线的受力那么大,而钩饵的运动轨迹也比钩饵垂直牵坠下落长的多,这就使鱼就饵更易和更多的就饵机会。对于不太主动就饵的鱼当我们把标用到最小鱼还是追不上饵时,我们可以抛远不压水线,当标达无钩调目时我们再压水并后拉钓竿,这样就可延长钩饵在自主运动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距离,以利鱼在此时就饵。当然我们也可抛竿后不压水线,端着竿子。当标达无钩调目时我们可上抬鱼竿,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关于浮标的影响,这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浮标吧。

在浮标的结构中,浮标的各部分长度常常决定着浮标的主要功能。所以这里我就从长度上来讨论一下浮标,不过我这里所说的长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绝对地去认识,这些长短的区分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关于浮标除长度以外其它的结构特点将分别在长度中附带说明。

单纯性从长度上考虑无非就下面几种:长脚长身长尾;长脚长身短尾;长脚短身长尾;长脚短身短尾;短脚长身长尾;短脚长身短尾;短脚短身长尾;短脚短身短尾。下面就逐一谈谈。

长脚长身长尾:此标三部分都长,所以整只标也长。此标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稳定性好,不管是在运动中还是静止下来稳定性都较好,适合大风大浪中钓深水,即使有一定的暗流走水也能使用。其次是翻身早,我们抛竿后只有水线完全下落完了坠才能拉标翻身,由于当水深一定时,标一长水线就相对短些,所以长标翻身早,翻身时坠离底高是肯定的,这样对钓鱼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钩坠减速时离塘底高,慢慢下落利于引鱼,也不会惊扰下层的大鱼;二是利于鱼在下层接口。所以此标适合钓混养,也适合钓鱼少或不太主动就饵的鱼。当然如果鱼的密度大,此标易诱鱼过高,乱鱼层或造成乱口等;当有小杂鱼时也可以掩盖一些小杂信号,但如果小在鱼过多,哟内此标信号可能会更乱。再次,标的语言特点,由于此标长而稳,所以此标顿感强幅度小,下挫幅度大而动作慢,能掩盖一些小杂信号而信号不杂,用此标要求鱼口要好。第四,调钓的技巧。在钓鱼的早期可调低钓低,这样就缩短了水线,利于引与和留鱼;当鱼进窝口多时,再调高钓高,能把引的过多的鱼压在下面打;而这个变化可以通过一块小铅的加减而轻松实现。第五,由于标长,水线就短些而风心相对就长些,所以用此表要比别人钓的远些。第六,关于标身的粗细问题,粗标身标翻身后下落的要慢些,利于引鱼和鱼接口;标身细些标要灵敏些,鱼就饵时顿感也会强些。

长脚长身短尾:此标和长脚长身长尾标调高钓高没多大的区别。只是和长脚长身长尾比重心略微低些罢了,所以此标适合钓鱼的密度大口又好的鱼情,不易乱鱼口及鱼层。此标翻身后下落坠拉藕饵这一段很短,甚至翻身后就到无钩调目,几乎没有坠拉钩饵这个过程,所以鱼在上层的接口就少,不易乱鱼层。当然有长脚长身长尾标调高钓高也有类似的效果。许多钓手钓大鲫或混养时喜用此标,就是因为它的鱼讯真实假口少。

长脚短身长尾:此标与长脚长身长尾比其灵敏性明显优越,配合细碳脚细长尾特别适合钓轻口鱼,此表的使用技巧与长脚长身长尾很相似,这里就不多说了。由于此标翻身又早又慢,翻身后下行的行程长,所以不适宜钓快鱼和鱼口又多又好的鱼。最适宜轻口,鱼少和不怎么开口的鱼。主抓行程接口,钓比较慢的大鲫不错。

长脚短身短尾:此标曾流行一时,可由于钓滑口鱼时信号较乱而被冷落下来了。也是针对轻口的标,此标比长脚短身长尾稍稳定一点,更易控制鱼层,但钓前几场的滑口鱼不行,只能欣赏标跳舞了。适宜钓生口轻口或钓滑口的后几场。只要饵的状态钓组的配合哈的话,此标的所适鱼情很广。

短脚长身长尾:此标是最好掌握和所适鱼情最光的标。很适合有根标打天下的钓手。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此标用起来最易,翻身快,顿感强,稳定好,假口少是其特点。对滑口鱼调高钓高,对生口鱼调低钓低,使用起来都很爽。可随着竞技钓鱼研究的细化,要在单位时间内钓更多的鱼,我们就不能感情用事了。选择更适合鱼情的标是理性的选择。我这样说是因为这样的标型只要一用,我们就很难舍弃,但该舍弃的也不能犹豫,舍弃时虽痛苦但有益,目的就是为了多钓那三两尾鱼。

短脚长身短尾:此标也是能一根标打天下的标,不管是钓生口还是滑口,快鱼还是慢鱼,钓底还是钓浮,此标均宜,配合细长身,底钓滑口鱼在调目附近抓一线吃口成为经典钓法。对此标的使用心得要数翟少明大师最为精到。

短脚短身长尾:主要用于生口钓浮或打过程。由于其灵敏度高,翻身快,反应鱼讯的时间长,被广泛用来钓快鱼。如果鱼的密度过大上浮过高,也可用它来调高钓高,即钓翻身。

短脚短身短尾:水皮标,主要用来钓滑口鱼的后几场,当滑口鱼的后几场鱼上的水层有高口又轻又乱时,用水皮标是命中之举;对于生口鱼如果由于气压低等致水中缺氧,鱼上浮过高,用水皮标可能钓的更好。

以上只是本人从浮标的长与短两个极端来认知浮标,实际上长与短是很难定义的,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所以大家要灵活地看待我所说的长与短;我所说的是八种长短有明显区别的浮标,实际上浮标何止千万种,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慢慢地体会我们所使用的那根标。

在客观上认标,看起来很枯燥无味,即使完全了解了也不一定能选对标,钓好鱼。钓鱼是实践,要有经验,那就是主观认标了,请注意下一篇认知浮标的主观篇。

认知浮标主观篇

在我们钓鱼时,不管我们对标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的怎么透彻,但我们不一定能选对标.更不一定能钓好鱼,钓鱼用标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都是要*在实践中来体会。 影响钓鱼的因素很多,象气候、鱼情、钓法、钓组的搭配及观标的技巧,等都决定我们的钓获。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才能选标钓鱼更接近实际些。

气候的因素:首先是光线。分为背光,逆光和侧光。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观标的难度上,选标时的第一要素就是标尾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能不能看得到。这一点看似简单,可选择的标尾在当时的环境中,如果我们看不清,鱼口再好我们也钓不好当时的鱼。具体选择,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如果我们手头上的标有限,选不到既符合鱼情又符合观察的浮标,那我们只有近可能的钓近,以利于我们清晰正确的观标。其次是气压。气压的高低决定了鱼口的大小及鱼层的分布。象气压低鱼口轻或吃口不积极的情况,我们钓底时就可选项细长脚短身,细长尾的小号标,以更好的反应鱼迅,如果气压低鱼上浮了,我们就可选短脚,短身,细长尾吃铅小的标打浮。当然,如果气压高鱼口好,我们就可用大一些的标,目的是到位快,节省时间和能压住鱼在设定的钓棚钓,而不乱鱼层。最后谈一下风中选标钓鱼。在竞技中我们所面对的风向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是顶风,我们选标就该大些,特别是采取拉饵钓,各级每次都能抛到同一个点,常常是我们比别人钓得多的关键。当然这里的抛竿技巧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标过小,我们抛竿既远又准的难度就会更大,如果是顺风我们就可选更适合鱼情的标,大小随鱼情而定。如果是侧风选标的大小就不是主要的了,关键是我们抛竿的技术,因为在侧风中我们抛竿远不是难事,但控制落点难度很大,这需要平时多在侧风中练习。

另外钓侧风大多数同时伴有走水,如果遇到侧风伴走水建议可用长尾调高钓高,待钓饵到位后由于走水标尾会慢慢匀速减目,在标尾减目期间的异常运动就是鱼迅。习惯了这些,钓走水和钓静水是没多大区别的。当然也可调低目,提竿牵线拖钓也是一种好办法。现在有许多制标人,想设计一种标能在走水中静止,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大风大浪中观标找底这一点也很重要。先谈找底,在没有走水的情况下,先搓大饵,先找看不到标,再慢慢地把标向上拉,找标慢慢的长目,直到我们要求的钓目为止,这里注意找底时要压风线,在标翻身后下落时钓竿要回撤30CM左右,待标稳定后再前送30CM左右,此时的钓目才是真正的底,在走水时找底我们压不压风线无所谓,看到标在翻身后下降过程中的停顿就是底,当然我们要排除这个停顿不是标的自身语言,当时也要确定是不是鱼口。在钓饵到底后标有一个停顿,接着就会慢慢地匀速减目,出现异常运动就可提竿。在风浪中观标的鱼迅很重要。浪中观标的参照物就不能局限在标近处的小水面,参照物应该大些把标尾看作是参照物中的一点,在局部这个点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这个锁定的目标中,标目的异常运动,我们也能清楚地分辨出来。

鱼情的因素:关于根据鱼情选标,现在在竞技场上活跃的高手们可谓得心应手,我这里就班门弄斧说几句,关于小滑鲫的用标,对小滑鲫的用标不可过大,标过大,钓饵入口的动作我们不一定能看得到,但吐口的动作,我们会看得很清楚,所以用大标好动作可能都是空竿,没见到动作或是是而非的动作常能中鱼。小滑鲫口好但最易乱,所以选标可以选短些的标。目的是能压住鱼钓。典型的标型是短脚,细长身,短尾标,短脚的目的是翻身快,尽量减少鱼在标翻身期间上来接口,以免乱了鱼层和鱼口,长身标求得是稳,因小滑鲫即使鱼层不乱,但口也常乱,在钓棚是比别得鱼更兴奋,撞钓饵和撞线的机会很多,所以用长标能虑过一些杂乱的信号,目细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灵敏度,尽量放大钓饵入口的信号。选短尾是为了压住鱼钓,减少标翻身后坠拉钩饵的下行距离,防止窝中的鱼追上来就饵,对付轻口小滑鱼,如钓底可选项择短脚(口多)长脚(口少)短身长尾标,提高标的灵敏度,尽量不遗漏任何入口动作,小滑鱼如果上浮的很高,可用水皮标。关于小生口鱼的用标。如果口轻用短脚(口多)长脚(口少)短脚长尾标是明智之举。

如果鱼口正常,建议还是先做底窝,先钓底根据鱼口再慢慢提高钓棚,选标一般选短脚短身长尾的为好,如果鱼的密度很高,那标应向短的方向走最后可能需要水皮标。关于钓大鲫鱼的用标。鱼快可选项择短脚短身长尾标,鱼慢可选择长脚短身长尾的标,但标身可比钓小鲫鱼粗些,如果鱼口较乱打浮效果不好的话还是选短脚细长身短尾垢标钓底好。对于混养用标,要综合考虑如果有小鱼闹还是求稳求下落的快的标好,如果没有小鱼闹还是求灵求下落慢的标好。另外用标还要有针对性,针寻当时所钓鱼情用标。

针对钓法选标。打浮一般是求翻身快,鱼快选短尾标可稍大些;鱼慢选长尾,标的吃铅不要太大。钓底口好求稳标身可长但全标不要太长;口轻求灵标身要短,但全标不要太短。钓底时口好选大标,口不好又轻又少选小些的标。但钓浮用标一定要比钓底的小。

根据钓组的搭配选标。细线用大小标都可以,但粗线就不能用太小的标。长竿钓远,选择标可以大一些,特别是标尾的粗细颜色要利于观标;短竿钓近,那就多考虑鱼情就可以了。

在实践中知道了怎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标用标了,那关于标的语言的认识对我们钓鱼的影响也很关键,所以在这里就一并讨论一下吧。标的语言分自身语言和鱼迅语言。每一只标的自身语言都可因自身的结构,是否抛满线及钓手的认知程度等而不同,这要钓手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总结。这里主要谈一下浮标的鱼迅语言。鱼迅语言可分为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静态语言是钓组稳定下来以后鱼口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一般分为下钝、下挫、上蹭、下蹭、抖动和左右摇摆等;动态语言是指钓组在运动的过程中有鱼就饵浮标所表现出的语言,一般可表现为翻身超时,翻身后斜向走标,下沉中的加速,停顿和上顶等;在实践中我们还把能中鱼那种语言叫真口;寻不能中鱼的标迅叫假口,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

静态语言:一、下顿。标上的反应就是力度大而幅度小,能给我们以提竿的激情。现在比较偏向于调高钓低下顿感强,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有时调低钓高也有下钝,原因就是没有认清下钝的本质,那就是子线的受力,子线受力越大,钝感就越强,子线的受力受调钓和钩重饵重双重影响。这就是有时调低钓高也有下顿的原因了。而下钝是否是真口受子线的受力和鱼口大小的双重影响。所以有下钝是假口,我们就要判断鱼口和调整子线的受力,调整子线的受力就是调整调钓或调整钓重饵重。二、下挫。就是显得力度小而幅度大的标迅。这个标迅对我们的视觉刺激小,但刺激的时间长,所以也能激起我们扬竿的激情。下挫鱼迅是我们钓鱼时出现最多的鱼迅,钓灵钓钝,钩饵轻重等都可出现下挫,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鱼迅语言。象我们钓小滑鲫,如果钓组过大,鱼就饵时钩饵入口我们可能看不到任何标迅或标迅过小,但在吐口时即会出现明显的下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抓小的原因;另外钓大鲫时,鱼吃饵谨慎和口轻时也常出现见不到进口的语言,吐口时出现大的下挫。

对钓这两种鱼我们可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提高钓组灵敏度,使小口动作能出得来;二是钓子线弯曲,甚至跑铅,使吐口的动作也出不来,只有当鱼就饵时自动中钩,即吃死钩了才出现标迅,这常是我们钓这种难钓之鱼至胜的法宝。下挫鱼迅形成的原因很多,在钓组,钓法,饵的状态鱼情等都可能形成下挫鱼迅,出现下挫鱼迅不中鱼一定要找出原因,让所有的努力去适应当时的鱼情。三上蹭和下蹭。是标尾无力地向上顶一点或向下阴一点的标迅,是即没有力度也没有幅度的标迅。是钓轻口鱼才可能出现的鱼迅,所以钓轻口出现上蹭或下蹭可能是真口,在平时钓鱼这样的鱼迅一般出现在下钝或下挫之前的预警信号,如果只有上蹭或下蹭信号而别的信号出不来,那可以肯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象钓组搭配不当,饵又硬又大,钩过大,饵不对路等。四抖动或左右摆动。是鱼撞坠撞线的结果说明鱼已经上浮了。另外也可能是鲢鱼在底部就饵时的特有标迅。

动态语言:钓组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的鱼迅语言都是鱼就饵了,不中鱼的原因是与我们的钓组搭配,钩饵过硬过大,钓法等都有原因,与鱼口关系不大,因为既然鱼能在中途接口,说明鱼口是没多大问题的。

从上可以看出,我们钓鱼时浮标所给出的每一种鱼迅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条件,都有真假口,我们要善于找出假口的原因,稍微调整一下就可能使同样的语言由假口变真口,所以我们钓鱼不要偏坦某一语言。浮标所表现的某一语言只是一个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原因进行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中鱼。

浮标(浮漂)解析台钓用什么样的浮标详解


休闲钓者一般都叫浮漂,而台钓尤其是竞技钓者则更多的把浮漂成为浮标,浮标犹如枪上的准星,钓鱼人的眼睛。台钓的灵敏性主要来自调标,以调灵钓灵的调6钓2为例,调6目时钩悬于半水,而装上两粒饵就可使钩贴底钓2目了,重力与浮力的平衡就是差在那两粒饵上。饵一化光,标立刻上升复位为6目,就是说两粒饵的重量就能克服标尖两目的浮力,可见台钓标标尖那一段的浮力一定要小。因此我们在台钓中掌握的用标准则就是:

台钓标标尖要细

同样大小的钓饵,能压沉标尖较大的距离,这样才能言及灵敏,也才能让钓者准确判断钩上是否有饵,心里有数。标仍是几目,钓者就知道钩上还有饵。而标上升变成了几目,说明饵已化了一部分,钩上只剩半饵了。再上升至几目,说明饵已没了,就必须提竿上饵了,否则就是空钩待鱼了。而我所见的许多钓友,为了不落伍,也在纷纷弃笨钓趋台钓,将钓组改成了悬坠长脑线,但他们的标却没有配套改换,依然用的是较粗标尖的标。即使比先前笨钓标的标尖减细了些,但也还是半粗不细的标尖。他们的台钓通常钓效很差,一点也找不到人家竞技钓高手速钓的感觉。自己还枉自纳闷,不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分析一下,不是标的症结又是什么?标尖粗,浮力大,两粒饵往往连一目的浮力都克服不了,于是就很难把标调得精准。就算调4钓2,钩饵也根本落不到底,有点风便总是走标。为了钩落底,就只有钓迟纯,钓4目甚至钓6目7目。这样一弄,又经常是子线〈即脑线〉弯曲着,甚至干脆是铅坠落了底,挺长的脑线全肌在水底地上。迟钝到这份儿上,比笨钓都笨了多少倍,还能有何钓效可言?并且钩上没了饵也根本无法知道。所以台钓要素绝不仅只是个悬坠长脑线,标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然,要求标尖要细,也不是没有限度,因浮标制作毕竟受材料强度限制,钓鱼者看标也受视力限制。若以台钓法施钓鲤鱼,因饵团大,不必非用那种极细的标尖,前面说的半粗不细的也可用。即使不用大饵,有时须钓半水时,也要求以较大的浮力将钩饵保持悬浮,这较大的浮力就要从较多的目数来寻得。因此,对台钓浮标就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台钓标标尖要长

一般来说,细苗子标标尖长度在15~20厘米―用。只有标尖有足够的长度,垂钓时水面上才有足够的钓目,钓者才能清楚地判断钓饵的化散情况。当然个别时

候使空心标除外,空心标苗子相对短些,一般7目左右。另外若用台钓法钓大鱼,通常情况下水都相对较深,深水台钓铅坠相对要加大。铅坠轻了,一是不易准确地将钩饵抛至钓点,尤其迎风侧风时。二是风大垂钓,若标小坠轻,钩馎难以在钓点定位,容易随风移位。三是钓钩入水后下沉慢,易被小鱼半途截食造成饵未落底就空钩的现象。再一个钩饵下沉慢,也影响上鱼速率。坠轻水深,钩饵飘飘悠悠半天也落不到底,你的钩饵尚未落底,人家已经上一条鱼第二次抛钩了。每一竿都差一点时间,积累的差距就越大了。而加大铅坠,又对浮标提出了第三个要求:

台钓标浮力要够

加大铅坠就要配较大的浮标。这个大标概念不是傻大黑粗,大标也要求材质要好要轻,浮力大而标体自重不能大。只有标浮力大才能配相对重的铅坠,只有相对重的铅坠才能保证钩饵有较为理想的沉速。这一点在2米以上水深垂钓时尤为突出。不少人在1-5米的水深垂钓就使用5号甚至6号的大号台钓标了,目的就是让钩饵尽快下沉,抢速度。有人担心标大了会不灵敏,其实我们在调标的时候,无论使大标小标,只要调得精微,调到重力浮力均衡,灵敏度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当然说一点差别没有也不现实,但那微不足道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台钓标的大小是以号来标示的,零号标最小,大至8号乃至10号。竞技钓手为能对付水深水浅、大中小鱼、气象变化和咬钩口讯等各种各样不同情况,一―配备从小到大的浮标各一支。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应手,一套标还远远不够,瘦身标、粗身标、空心标、实心标、碳脚标、竹脚标等等,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有优势和用途。但真要配全了,投入又的确太大,就算60元一支,配齐了没个几千元也下不来。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常用的几种号型备上几支,大体能应变也就行了。

大标小标选用之经验谈

深水用大标,浅水用小标。长竿用大标,短杆用小标,比如3.6米的竿用1号2号标,4.5米的竿一般就要用3号标,5.4米的竿用4号标,6.3米的竿通常要用5号以上的标了。迎风时3.6米的竿也需3号甚至4号标才能保证抛得出钩去,而顺风时4.5米的竿也是可以用2号小标的,钓大鱼比如鲤鱼时,由于饵团过大,有时甚至有中药丸子那么大,饵自身的重量就可以保证抛钩了,因此即使是用5.4米的竿,配小一点的标也是可以的,另外钓截口鱼用小标,减轻坠中,让饵在半水中摆荡的时间长些,而闹小鱼时则用大标,让饵迅速躲过截钩捣乱的小鱼。

浅谈饵料的比重对浮标的影响


很多钓友对浮标灵敏度的考虑,侧重在调目和钓目的设定上,忽略了饵的自重对浮标灵敏度的影响。其实饵重对浮标的下顿动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假设一粒饵重四目,浮标调六钓四,饵的重量被浮标平衡,另一种是调五钓二,饵有两目重量被水底承担,这时肯定是调六钓四灵。这种有关浮标灵与钝的结论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这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这两粒饵重似钢珠,鱼根本吸不进嘴,那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但现实中钓鱼用的饵料还没有重到鱼吸不进嘴的,真的有也未必会有人用。可以说挂在钩子上用于钓鱼的饵球,只要外径小于鱼嘴直径,鱼基本上都能将其吸入嘴中。

有些钓友在钓鱼时,千方百计地让水对浮标产生的浮力去平衡饵的重力,总觉得饵在水底越轻,浮标就越灵敏。其实饵重一些,浮标的灵敏不会下降多少,反而浮标表现出的鱼讯语言会更真实有效,当然饵不能重到鱼吸不动它,也不能重到陷入稀软的池底中鱼找不到饵。

假设

(1)一支浮标空钩调七目钓两目,单饵重三克,双饵重六克,浮标从七目下沉到两目,水对这五目的体积能产生六克的浮力,饵重完全被浮力平衡悬浮在水底,底饵轻触底。

(2)另一支与它相同的浮标同样调七目钓两目,单饵重四克,双饵重八克,当六克浮力平衡掉六克饵的重力后,底饵有两克重力被浮力平衡,另外两克重力被地面承受着,这时鱼来吃这两种不同的底饵,它吸饵时所产生的吸力,足以吸动它们,而且把饵从静止状态吸进嘴里能移动一目的距离,那么这两支浮标哪支浮标表现出的信号更清晰、下顿后的停顿时间更长,更容易抬竿中鱼呢?

我们先说假设(1):这支调七钓二的浮标,饵被浮力平衡而悬浮着几乎处于失重状态,饵把子线绷直与浮标处于完全连动状态,饵向任何方向移动,浮标都会立刻感知到配重的变化而产生位移。当饵被鱼横向或向下吸动底饵的时候,浮标会向下顿一目,就算这一目入水后水对它会增加一克的浮力,这一克的浮力此时会产生向上托举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会形成反作用力回拉鱼饵,当鱼把饵吸入嘴中,鱼的吸力消失后,这个反作用力回拉鱼饵的力道就更为明显,鱼此刻会感到危险而吐饵。我们钓鱼时经常会遇到浮标向下一顿,刚想抬竿,浮标又浮了起来,即使抬竿及时也经常空竿,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再说假设(2):饵比较重的这支浮标呢,当底饵立着触底,其中两克重力被浮标平衡,剩余的两克重力被地面承受,上饵同样是离底,子线也是被绷的紧紧的。鱼同样横向或向下吸动底饵的瞬间,浮标也是向下掩一目,水对浮标同样是增加了一克的浮力并形成反作用力,但这个反作用力被其中一克饵重平衡掉,还剩下的一克饵重被鱼嘴承受,总体的重力还是大于浮力,浮标此时回拉鱼饵的作用就不明显。即使鱼把饵吸入嘴中后吸力消失,鱼张着嘴,饵也不会被拉出去。所以浮标下顿后会有一个停顿,由于鱼未感觉到异常,它就不会急着吐饵,而是要闭嘴去品偿这暗藏杀机的美味佳肴。

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钓鱼时发现浮标一顿,但犹豫了一下再抬竿,鱼也跑不掉,这就和你的饵重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这些论点虽说是我通过一定的试验,包括水下拍摄和实钓检验而得出的结论,但也不敢说它全对,因为我们所探讨的对象是个活物,是无法用1+1=2的公式来论证它的,不过您可以在钓底时用比重大的饵和比重轻的饵对比着试一试。不过也要注意,在水底酱层稀而厚的地方,用饵不易过重,不然会出现饵陷入酱层,鲫鱼吃不到饵的现象。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刻意去追求饵重的前提下,也能让饵被鱼吸入嘴中后,不受浮标反作用力的影响,被向外拉动,这就是钓的钝一些,让子线在水下出现一个适量的弯曲度。当鱼吸饵入嘴的前期,子线只是被拉直并没有立刻牵动浮标,只是当饵向鱼嘴入移动的后期,才牵动浮标。由于这个稍稍滞后才出现的反作用力,因浮标下顿的量减小(由于子线弯曲造成)所产生的向鱼嘴外拉饵的力就小,同样可以起到降低鱼警觉性的作用,延长鱼饵在鱼嘴中的时间,为钓者提供了宝贵的抬竿刺鱼的时机。这就是有很多高手在钓鱼时,他的浮标向下顿的幅度小,却竿竿中鱼的奥妙之处。其实就是钓的钝一点。

选择浮标的一些小方法介绍


1:水皮浮标-既钓接近水面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短竹脚+短粗标身+短示标(即浮标尾),追求的是翻身快(是指与钩饵同步翻身,下同)

2:浅层浮标-既钓中上层水域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短竹脚+比水皮浮标略长的粗浮标身+略长的示标(约十目左右),追求的是翻身快,钩饵降落时间长

3:深层浮标-既钓中下层水域的所用浮标。此种浮标为长碳脚或长竹脚+粗大浮标身+长示标(硬尾约十五目左右,软尾约七目左右),追求的是钓饵快速到达钓层并降落时间长

4:底层浮标-既钓底所用的浮标。此种浮标为长碳脚或长竹脚+细长流线型浮标身+长示标(硬尾约十五目左右,软尾约七目左右),追求的是钓饵快速到底,下顿动作大。

有硬尾和软尾之分-软尾浮标标尾为空心,整体浮力大些,灵敏度低些,但却可过滤掉一些微小杂乱的假动作。它的动作真实性高,主要用于钓滑口鱼和顶浮标鱼(吃饵动作为上浮);硬尾浮标标尾为实心,整体浮力小些灵敏度高,主钓下顿标准动作

关于浮标尾的长短问题-浮标尾越长,钓饵下摆后降落的时间越长,既行程越长,对于钓行程、钓接口鱼来讲浮标尾长些好,但也有一点,浮标尾越长灵敏度会越低。

再看材质-有芦苇浮标、孔雀翎浮标、巴尔沙木浮标。

芦苇浮标:比重最小,浮力大,相对来讲灵敏度最高,但也因灵敏度太高,浮标的动作就多,所以芦苇浮标的动作乱,假动作多,使用此种浮标需要一定的基础和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感觉后越用越顺手

孔雀翎浮标:比重稍大,有沉稳性的浮浮标

巴尔沙木浮标:比重最大,标体结实耐用,并不失灵敏度,竞技浮标里有不少它的身影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灵敏度

比重越小,吃铅(既所需的铅重)越大越灵敏

同吃铅的浮标,体积越小越灵敏

浮标的调整及灵钝分析的详细介绍


一、大浮标和小浮标

这里说的大和小是指浮标吃铅量的大小。根据惯性原理,大浮标吃铅大(重),惯性大:小浮标吃铅小(轻),惯性小。想改变大浮标的状态,所需要的力就相应较大,小浮标则反之。浮标在水中平衡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这时如果有鱼靠近就饵,吞吐间将外力施加在浮标上,浮标就会出现上浮或下顿的动作。

在实际钓鱼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小浮标的动作大而明显,要优于大浮标。我们可以根据惯性原理来分析:小浮标惯性小,改变它的状态所需要的力就小。用拉动大浮标的力去拉小浮标,小浮标当然会大幅度地快速抖动,简而言之,大力拉小标就是轻而易拉,反之就是重而难拉。冬天鱼的吃口轻,所以宜用小浮标,鱼儿拉得动,浮标动作也明显。喜欢搏大物的钓友要遵循钓大鱼用大标的原则,大浮标对小鱼来说太重了,根本拉不动,而对于大鱼来说却刚刚好。

笔者初学钓鱼时,因为没有经验,在天气转凉的时候仍然使用3号枣核标,结果鱼讯一天比一天微弱,鱼获也一天比一天少,直到有一天鱼讯全无。旁边的一位老师傅傅对我说:这种天气是比较好钓鱼的,但是你的浮标太大了。天凉时鱼的吃口比较轻,你换一支小一点的浮标试试看。

于是,第二天我就买了一支相同品牌的1号浮标,同样调钓,鱼讯清晰得多。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小浮标比大浮标灵敏的原因所在。

二、调高和调低

同一支浮标,调高时的配铅重量轻于调低时的配铅重量,因此浮标调高时的惯性小于调低时的惯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浮标调高时,动作大而夸张,很多人称之为跳舞,但提竿却无鱼上钩。这样看来,将浮标调高可以增加灵敏度,但不能真实地反映鱼吃饵的有效信号;而将浮标调低可以过滤无效信号,从而提高中鱼率。浮标调低时中鱼率会提高,这只能说明浮标的信号准确了,并不意味着浮标变灵敏了。很多人把准确当做灵敏,把虚假信号较多的调高状态称为钝,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浮标调高后,能够反映出鱼身蹭饵、摆尾击饵、吞吐饵料等多种信号,这恰恰是一种灵敏的体现

可见,以中鱼率来定义灵钝是不准确的,但是钓者可以根据中鱼率来判断浮标调整得是否合适。合适则无所谓灵与钝,能上鱼才是关键。

有一次,笔者像往常一样调4钓2。当时天气渐冷,浮标要么没有动作,要么动作绵软无力、谨小慎微。.有的时候浮标没有信号,提竿换饵后却能中鱼o笔者就这个现象向钓友讨教,得到的建议是调5钓2。第二天笔者采用这种调钓方法,浮标的信号果然更明显。所谓调高钓低,要抓住浮标有力的下顿,其他的上下浮动一概不管。浮标有力的下顿才是鱼吃饵的真实信号,其他的上下浮动可能是鱼在钩饵附近摆尾擦线或吞吐呼吸所致,都是虚假信号。

三、钓高和钓低

我们通常把钓目大于调目称为钓高,钓目小于调目称为钓低。在垂钓时,有调高钓高、调高钓低、调低钓高、调低钓低等多种调钓方法。笔者经实践发现,钓低时的信号幅度要大于钓高。钓低的时候,双钩中的上钩悬浮,与水底有一小段距离,鱼吃饵是在垂直方向上拉动浮标,故而浮标动作幅度较大;钓高的时候,双钩躺底,子线弯曲,鱼吃饵是在水平方向拉动浮标,因此浮标的动作幅度会小一些。在垂直方向将浮标拉动1厘米,浮标便会下顿1厘米,而在水平方向将浮标拉动1厘米,浮标可能只垂直下顿0.2厘米左右。在浮标信号多而杂乱、空竿率较高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将钓组调钝,即采取钓高的方法(比如调4钓5),可有效提高中鱼率。此时浮标的动作少了许多,动作幅度也不如之前那么大。笔者曾经尝试在空钩的状态下调4钓3,挂饵施钓时浮标也有下顿的动作,提竿后中鱼率也比较高。这种调钓方法其实就是常规带饵调钓中的调1钓3(钩重不同,调目会有差别),该调钓方法抓的全是死口,只要浮标有动作基本都会上鱼。

通过上述惯性与浮标灵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小浮标比大浮标灵敏。

2、浮标调高时比调低时灵敏,但无论调高还是调低,永远都是配铅轻的钓组相对灵敏些。

3、钓小鱼要用小浮标,钓大鱼要用大浮标,以便产生明显的浮标动作。

此外,影响钓组灵敏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浮标的长短、截面积的大小、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在此不再赘述。垂钓就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是提高钓技的关键。

钓鱼高手浅谈浮标不灵不钝的操作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参照点不灵不钝。

不灵不钝是指浮标调几目钓几目(比如调5钓5)的状态,此时,长子线弯曲钩卧底,短子线随钩直立落底,双饵的重量全部由池底承担,双钩重量全部由浮标 承担。在不灵不钝的基础上,逐渐上推浮标增大钓目,钩子的重量也逐渐由浮标承担向由池底承担过渡,钩饵对池底的压力增加,我们称这种情况叫钓迟钝,简称钓 钝(比如调5钓7);

在不灵不钝的基础上,逐渐下移浮标减小钓目,饵的重量也逐渐由池底承担向由浮标承担过渡,钩饵对池底的压力减小,我们称这种情况叫钓灵敏,简称钓灵(比如调5钓1)。

最灵点和最钝点

在调目不变的情况下,悬坠钓讲的最灵点指的是钓组的所有重量都由浮标承担,钩饵的状态是上钩离底,下钩刚触底。比如仍然是调5目,双饵重等于4目,那么调5钓1就是此种情况下的最灵点,因此,我们还可以知道,最灵点是受饵重决定的。

最钝点指的是钩饵重量都由池底承担而长子线弯曲短子线不弯曲的状态。理论上讲,最钝点受钩重决定。比如双钩重等于2目标尖的浮力,调5钓7目就是该钓 组的最钝点,因为此时饵重加上2目的钩重全部由池底承担。

如果我们继续上推浮标延长水线,只要铅坠不触底,钓组对池底的重量并没有增加,造成的结果只能是 双子线弯曲而钓目不会改变。但考虑到所有子线都有一定的硬度,因此由于子线的支撑作用,钓目有可能稍微高于6目,高出的量受子线的硬度影响。

称钩与称饵

既然我们知道最灵点和最钝点受饵钩的重量决定,因此,为了减少确定钓目的盲目性,事先我们最好是将钩饵称重,方法是:半水情况下在调好的钓组中任选一 钩挂单饵测出压下的目数(必须考虑饵的雾化损失重量),乘以2就是双饵重,剪掉双钩可以称出双钩重。但如果你对使用的钩饵重量心里有数,就可以省略这一步 骤,这也是我们看高手钓鱼没有称钩饵的原因。

钓灵的优缺点

很多人喜欢钓灵,认为其有以下优点:

浮标的动作大,信号明显,能清楚地感知到鱼是否进窝,可以准确的把握钩上是否有饵,在水底有浆层时有防止饵陷进浆层的作用等等。

但在窝里鱼较多、吃口较乱较猾时,过灵的钓法无疑会使假信号增多,很多情况下浮标出现信号而提竿放空枪,实际上只是鱼游动产生的的水流造成的浮标信号 或者是鱼撞线而不是鱼吸饵进嘴。在某些天气原因造成鱼不爱吃食时,过灵的钓组在水底晃晃悠悠更不利于鱼吸饵,就好比我们在参加婚礼时用一根线拴一块糖,让 新郎新娘在半空中同时咬,互相亲到嘴的机会有,但咬到糖很困难,但如果固定住糖就容易多了。

钓不灵不钝或钝的优缺点

很多情况下,钓不灵不钝或钓钝增加了钩饵的稳定性,使鱼吸饵更放心大胆,同时可以排除更多的假信号,在小杂鱼多的水域有时候更见奇效。但也不可否认,饵的动态效果差不利于诱鱼,浮标信号减量滞后,不好把握钩上是否有饵,浆层厚不好掌握水底的钩饵状态,这是其缺点。

钓灵钓钝的使用时机

一般情况下,在开始引鱼阶段,我们可以钓灵,目的是:方便把握鱼是否进窝和进窝的数量,准确掌握饵的化散时间(便于钓钝时把握是否应该换饵),钩饵动 态效果好便于引鱼。在我们连打几十竿后发现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鱼进窝后,我们就应从不灵不钝开始钓起,如果上鱼正常就这样钓,空竿多向钝钓,信号小向灵钓, 但不管向灵调整还是向钝调整一般都不能超过最灵点或最钝点,钓灵超过此点的结果是双饵离底,钓钝超过此点的结果是双子线都弯曲。

钓灵是一种技术,钓钝同样也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术,二者都应很好的掌握。很多新钓友不管什么情况一味钓灵,实际上是走进一个误区。鱼情变化钓法也要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调整浮标也不难,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垂钓过程中,通过改变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改变子线和钩饵的状态,去"找"鱼的"吃口",非常重要。这可以谓之"应变调标"。

鱼情是随着季节、天气、钓场环境及鱼的来源等因素而随机变化着的。就算同一场,鱼情都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钓鱼人在施钓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动脑筋,不断揣摩和尝试。其中,通过改变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改变子线和钩饵的状态去"找"鱼的"吃口"非常重要。我称之为"应变调标"。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鱼口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将浮标向下稍微调一点儿,降低钓目,使钓组更灵敏一点。换言之,也就是增加一点钩饵悬浮的程度,使子线更绷紧一些。例如,初始为调5目钓3目,我们可以将其改成调5目钓2目。

相反,信号多,空竿连连,中鱼率较低,我们便可以将浮标向上稍稍推一点,以增加钓目,使钓组变得迟钝一点。也就是降低钩饵悬浮的程度,使子线更松弛一些。例如,调5目钓2目,我们可以将其改成调5目钓5目,或是其他。

究竟应该调得更灵敏些,还是该调得更迟钝些,这没有定规,要拿鱼说话。调一调,试一试,总能够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最适合鱼吃口的状态。要知道,你预先设定的某种钩饵状态(某种灵钝状态),很可能并非最适合鱼吃口的状态。

影响鱼情的因素太多了!单是天气因素就有气温、水温、气压、相对湿度、能见度、阴晴、风雨等等。面对各种因素的变化,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谁都不敢说一调就准,也不能一调不变。

应变调标,对于每一个钓鱼人来说都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俢正钓组不够灵敏、精细的问题,而且可以使钓组更适应鱼的吃口。竞技场上的高手,最懂得应变调标。擅长不擅长应变调标,也是高手与普通钓手的区别之一。看过很多高手参加的钓鱼比赛,其中就不乏临场应变调整一目半目最终获胜的例子。既然人人都得具备应变调标的能力,那么对于那些必须追求精确调标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应该重新思量一下?

窃以为:应变调标绝不可少,追求精确倒未必必要。

例如"反向验证"。为了避免调标时遇到淤泥而过底,有人以调4目钓4目为例,提出必须要"反向验证",而且介绍了具体的方法。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认真分析,我觉得很没有必要。如果已经知道有很厚的淤泥,那么选择调4目钓4目本身就是不妥的。大家都知道,这时应该采取调高钓低的方法,例如调4目钓2目或者钓1目,尽可能使饵钩大部分悬浮于淤泥之上。这样就不存在过底的问题,反向验证也就无从说起。

大多数情况下,钓点即使有点淤泥但如果密度不是特别小,也不一定过底。如果每一次都担心过底,将反向验证作为一个必需的操作程序,每一次都要去进行反向验证,实在是自找麻烦,也太过教条。假设水底有很厚的淤泥,假设调4目钓4目时有过底的问题,导致鱼看找见饵,浮标没有信号,怎么办?简单,向下推标,打破调4目钓4目的框框,改成钓低一点不就解决了!又何必在假设的基础上去搞什么治标不治本的反向验证?

另一个例子:精确找底、精确调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儿是必须追求精确的。比方说火箭的设计、制造和发射,金银首饰的称重等。但有些事物却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精确。调标或者找底,是不是一定要追求精确?我有一些疑问。

有时教条的精确,会耽误上鱼的最佳时机

从理论上讲,精确调标比一般的简单调标上了一个档次,能更好地钓鱼。有人提出使用橡皮泥精确调标找底,我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其一,要精确,就必须要有很多的操作程序,必然十分繁琐、费时费力,而调标本来应该是越简单越好。

其二,挂橡皮泥调标未必精确。挂橡皮泥调4目钓4目后,改换成饵料后说还是调4目钓4目,这是脱离实际的。橡皮泥的体积和重量与饵料不一样,改换以后,找到的状态必然要发生变化,即使找到了精确的底,后来也变得不精确了。特别是所谓的挂下钩找底方法,更是明显要变。上钩是空钩时调4目钓4目,换成饵料时上钩挂饵,浮标必然要下沉,钓目必然小于4目。在网上的初学者经常提出疑问:挂橡皮泥调4目钓2目,换饵后为什么钓目就不是2目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橡皮泥和饵料不一样。钓目变了是正常现象,不变才是怪事。

其三,什么是精确的底?精确调标的钩饵状态是什么?调4目钓4目是不是就是精确调标的标准?显然不是。鱼情变化多端,在某时某地钓鱼,有谁能够给出一个调钓的标准,然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去精确调标?不可能的事!事实上,只能够凭各人的经验和习惯去设定某种钩饵状态。这种设定大概差不多就行了,不需要搞得十分精确。即使按照你的想象搞得十分精确,却未必适合鱼的吃口,最后还得根据鱼情随机应变、调整浮标。

鱼情复杂多变,决定了钓鱼方法的灵活多变,决定了调标的多样性。追求精确在思想上是钻了牛角尖,在技术上是自找麻烦。所以我奉劝广大休闲钓爱好者、初学者,在调标上放弃追求精确的念头,不要去白费工夫。竞技场上怎么样,还是让竞技高手去说吧!

我在左海公园钓鱼,看到过一些高手调标,其实也很简单——调4目钓2目或者调4目钓1目,再或者调5目钓2目。因为用的是细尾标,饵钩比较大,钩饵状态基本上是一卧一触,正好是钓鱼的基本状态。

简单而实用的调标方法,我认为可以先粗后细、先简单后应变。简单调标只有两个步骤,就是细尾标调m,钓m-n(m可以是3、4、5……;n可以是1、2、3……)。这时,饵钩的基本状态是一卧一触或者一触一悬(粗尾标应该调m钓m,才能够避免没有找到底的尴尬)。不要认为这样较为粗略,别忘了之后还要做应变调整。应变调标的修正,可能让人感觉不够精确,但可以随时适应鱼情的变化,找到真实的鱼口。

台钓高手对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


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约分三大门派

1、台钓派:从当年东峻廖心阳先生始,直至我前些时收集到的台湾运哥的系统调校文章。它的灵钝认识概念是:浮标示目调的越高越灵;钓的越底越灵......

2、程宁竞技派:居于实战点,另一层面浮标灵钝理念为:调目低为灵,钓目低为灵......

3、深圳何蔚蓝:浮标自身,剩余浮力,上下迟钝说......

鉴于我等皆江湖凡渔,并无意于浮标调校理论之争,辗转反思再三,只得将三大调钓方法尽可能地都放在这里,以方便大家阅览比较,明了其各自思路依据精华后,备将来能融会贯通,归纳总结出大家自己的实用调钓方法......

A、试解译宽阔的调标范围:(翻译台湾运哥的文章)

我非常佩服在大陆钓鲫竞赛中胜出的程宁先生,他花了很多时间,将自己反复实验结果的钓鱼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来嘉惠钓友;特别是透过网络的力量后,影响层面更深远!这种无私的精神,正是钦佩之所在......

虽然,我的钓技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把这一段时间来,探索浮标调校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野人献曝,是对是错,也望前辈指正......

以下看法与程宁先生在示标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所作出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的说法是有出入的,因为我使用在台湾目前流行的实心尾、标示杆一样细长的流线型浮标来作钓,结果偏向传统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的看法。

不过,对于程宁先生全方位级差调钓法(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一支十目的浮标,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 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的论点,赞同。我想,这不只是针对刁嘴的鲫鱼有用,对回锅(钓完又反复放回)的福寿鱼应该更好用 才对。

以下灵与钝的探讨,以大范围的调目为主,而钓目涉及剩余浮力对灵钝的影响,与饵料大小也有关,所以琢磨不多。暂以一般钓目越少越灵、越多越钝观念套用之。纯以挂饵调标的上调法来切入,不直接谈调几钓几,借以摆脱调的灵钝点。

调4钓2是池钓的入门心法,好似蹲马步的功夫,练扎实了,你自然会举一反三地练出许许多多的高深武艺来......

调4钓2的精神不是叫你永远不变的,它在领你入门罢了;好多人都误解了,直骂落伍、不够实用......

一般大家常用的调标法,由左到右,由灵到钝,可分成几个(大调点)来解说;大点与大点间的直线,是由无数个从灵到钝、渐进的(小点)所连成。理论上说,从头到尾的每一小点都可以成为调点。(这有点类同于程宁的所谓全方位级差调钓法)

浮钓双饵几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大沉底(跑铅)

灵不灵不钝钝

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

一、浮钓:

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 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

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

二、双饵调几目:

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

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

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

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三、双饵调平水:

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

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

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

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

运哥个人认为:

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归零点(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双饵平水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3到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归零点区间类似,(零浮力点=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

四、单饵调平水:

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

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

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饵重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 空钩调4挂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五、空钩调平水:

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2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2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

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

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

六、无钩平水:

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2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

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需加计双子线撑力。

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

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

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

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无钩平水;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空钩平水较好。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

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

七、大沉底(走铅)

只要铅重调得超过无钩平水一点点,铅皮座一定触底,此时已开始进入大沉底范围就不太需要、也无法进行调标了

如一定要用,建议采用活铅座或走铅方式,对细微鱼讯及特殊情况会有帮助的。否则,只能钓夏天大咬时的鱼了。

运哥个人在调标前,会先称量出双饵重量的吃水下沉目数,做到心中有数,再依据对象鱼、天候、水情、鱼情等因素,从上列区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座落范围来调标;至于究竟要偏向极灵、还是偏灵、再或偏钝,则要看鱼的大小,鱼口情况等条件来随机而定了。

运哥结束语:

以上介绍,因重点锁定在扩大调标视野,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提及,以简化说明。其实像钩距、饵料种类配比、子线粗细长短、活铅座否、钩大 小形态、标的材质形状号数、水流风浪、天候鱼情等,全是重要变数;纵使每次使用相同的调法,但临场结果往往不尽相同,这在思想上要明了,否则会认为 调标无用矣!除调标基本方法外,还要研究其它环境变数的!灵与钝不等于优与劣都视条件变数而定,灵活运用存乎一心。如初学钓友们觉得迷惑, 可先去池边,反复体会各大调点的调法差异后,再将各调点连成一条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了!

鲫鱼吃蚯蚓时,七星浮标的反应怎样?


今天给好钓鱼平台的钓友们说一下四粒七星标的反应。四粒七星浮标每粒的间隔为4厘米,在正常情况下二粒在水面上,二在水面下,就是第二粒浮标的末端一段鱼线正好朝下,

二粒平躺在水面上。当鲫鱼吞钩时,先尾部向上,头部朝下,用嘴吸鱼钩,经过多次吸进吐出后,看看没有危险了,再把蚯蚓往嘴里吞。当鲫角正在一吸一吐时,反应在水面上的情景是第二粒七星标也随著它一沉一浮,此时绝不能提竿。一般鲫鱼把鱼钩全部吞进嘴里后,头部会慢慢拾起,此时水面上的七星标由原来的二粒增加到三粒,当看到水面上有四粒七星标时..口可提竿。提竿的力不宜过大(提竿时不要整个手臂用力,只要用手腕发力即可),鱼竿提起后,在手上沉重感,说明鱼嘴已被鱼钩扎进。尤其是软梢竿,钓到三四两重的蜘鱼时,梢子弯曲的弧度很漂亮。鱼上后,不能过快向上提竿,而要轻轻地向岸边引拉,待靠近岸边后慢慢地把鱼提上岸来。

另一种七星标的反应是,鱼儿一吸到蚯蚓就快速游去,此时浮在水面上的二粒七星标会被拖到水里去,碰到这种惜况,应及时提竿。

悬坠调钓的干扰因素:浮标与钓线


有钓友主张在家里调标筒中提前调好标,到现场后可以节省时间,不无道理。有钓友介绍用废旧日光灯管或手竿塑料包装盒等很细的管材自制调标筒,俺有点不同看法说说。

调标筒我也早用过:传统钓时用调标筒的目的--基本是在家里调好配铅(甚至精心修饰铅坠及钓组调至平水),到现场后不再校对就马上用了。接触悬坠钓后,这种提前准备工作不能再做了!原因是悬坠钓的浮标自身特性,钓组调钓灵敏度及实战灵敏度基本都是个变数,提前准备意义不大!现在我用的调标筒是直径25CM*1M高的钓具产品,主要用途是:观察新浮标吃水性、观察调钓钩饵状态、试验饵料性状、秤量钩重等;而不是在家里提前调标。因为:现场的水密度(比重)、水温、水深等都是影响精确调标的重要因素。

1.浮标吃水性干扰预防

任何浮标都有程度不同的吃水性,为避免遗憾,我习惯头天晚上提前把要带的几支浮标倒装进自制的25MM直径有机玻璃标筒内加水密封,以保证浮标提前吃饱,这样就不至于在钓鱼过程中有过多的调目改变而影响实钓。

2.水温变化引起浮标上浮力变化

到钓点后,随水温不同,应该在现场水中粗调后多泡一会再仔细校标!比如:早春冷水,到现场水域时初调3目,十分种后再看,由于水温很低,调目一般会降1目左右!然后才会稳定(原因是标筒与现场水温的变化影响)。我说的是一般巴尔杉木浮标,如果是孔雀羽等动物材质浮标,其自身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更加明显!早晨调好的浮标,中午温度上来以后,调目一般会增加!细心的钓友不妨注意一下。

有很多钓友不惜金钱主张用好浮标,其目的之一就是:质量好的浮标吃水性很小而且结实耐用灵敏度高(但其自身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是一样的),在鱼情不好、思考变化时起码可以排除这个因浮标不断吃水而晕钓的顾虑,把精力完全集中在鱼情调钓和饵料状态等变化中。

杂牌或国内分装的钓线,有两点提请大家注意:

1.普遍涨号

即实际线径比标称线径粗12个号别,比如:0.6号线标准线径应该是0.128MM,但某些杂牌线的实际线径可能是0.165MM(1号线)!商家有意增大线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线的拉力值(大材小用)!建议大家用外径千分尺量一下您的线,实径应用,心里有底!悬坠钓法---线径粗细对实钓灵敏度的影响非常之大!夏季大口鱼情用粗线还问题不大,但冬春冷水季节线径粗细对微弱信号传递的重要性就非常明显了!

2.线的延展性

尤其是作为主线(道系)的钓线,会大大影响调钓准确!举例:前几年我用一种线在开竿塘钓鲤鱼,新装的3.6米齐竿大线,刚钓了两条3斤来重的鲤鱼后,忽然感觉竿子短了!疑惑半天还站起身来与临位钓友比竿长,结果当然是一样的。后来终于明白是主线拉长了!大约长了30CM!可想而知:主线拉长,一是容易导致无故长钓目的无端迷惑(水深基本一致的塘);二是造成窝位前移等小失误!

悬坠钓:不在乎钓很多鱼;而在乎比别人多钓两条鱼!引申出:对待浮标与钓线,精则坦然,粗则迷惑的感觉,但也不一而论!点滴心得,奉献钓友!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如何挑选和保养浮标以及浮标不同形状的作用》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浮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