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和方法。

钓组是由钩线标坠及辅件组合而成的,不同类别的钓法,需要 配置不同形式的钓组、如沉坠钓的单钩钓组、悬坠钓双钩钓组、串 钩坠内多钩钓组和炸弹钩坠外群钩钓组。

钓组配置得好,钓鱼就顺手,上鱼率就高。钓组配置得不好, 钓鱼就受阻,甚至钓不上鱼。由于钩有大小之分,线有粗细之别, 标有浮力差异,坠有轻重选择的诸多因素组合中,要想合理搭配一副理想的钓组,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不但要讲究配置方法和 技巧,更要把握好总的配置原则,在源头上弄清那些是应该做和不 应该做的事情,事事有据可依,行而不罔。现将不同类别钓组配置 原则分别表述如后,供为参考。

沉坠钓钩组配置原则-钓组配置(一)

沉坠钓钓组是由钩线漂坠四大件组成,多数为单钩钓组(也可 配双钩),配置沉坠钓钓组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坠定标原则。

沉坠钓的坠体是必须触底的,深水和浅水,静水与流水,清水 和浑水中坠体的轻重配比是不一样的。

深水、流水、浑水中坠体应相对加重放大;清水、浅水,静水 中坠体应相应减轻缩小。坠重1-5克为小坠,1 0克以上为大坠, 根据不同情况定坠,是沉坠钓配置钓组的基础,小坠配小标,大坠 配大标的原则必须遵守。如无特殊,切记不要小坠配大标,大坠配 小标。沉坠钓可以采用调平水、调出水和调入水三种方法按坠 配标。

2.线径等于或小于钩径原则。

无论是用软线绑钩还是用硬线绑钩,线径应等于或小于钩竿直 径,特别是用尼龙硬线直接绑钩,线径一定要小于钩竿直径5%~ 1 0%为宜,以保持拉竿轻便。用大于钩竿直径的软线绑钩,会出现 线粗钩小,拉竿汲水等情况,不利钓鱼。

3.脑线长度分级确定原则。

沉坠钓钓组的脑线长度(从钩尾到坠底的长度)设置相当紧 要,主要与标相灵钝有关。

脑线过长,漂相反应迟钝滞后,引起观标麻痹。脑线过短,标 相反应会过快过急,制造紧张。

其实,设置脑线长度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根据鱼的个头大小来 确定脑线长度,一个是根据线的弯曲度(曲率)来确认脑线长度。

沉坠钓更多地倾向采用鱼的个头大小设置脑线长度,而且根据 鱼体重量将脑线长度分成多个等级。

脑线长度在O -15毫米时适合钓100克以下鱼类,脑线在 15-30毫米时,适合约5 00克以下的鱼类,脑线在30~60毫米 时,适合钓2000克以下的鱼类,在60~90毫米时,适合钓3000 克以下的鱼类,在90 -120毫米时,适合钓5 000克以下的鱼类。 1 2 0毫米以上的脑线长度为特别情况,可根据实情自行确定。

将脑线长度分成多个级别,是一种原则性的做法,是必须遵循 的。至于实钓中出现的短脑线钓大鱼和长脑线钓小鱼的反串情况, 也是比较常见的,不必质疑分级确定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 一级的两个长度的取用作法是:软线取小值,硬线取大值;线细取 小值,线粗取大值,长短变化同样可以灵活取舍。

悬坠钓钓组是由钩线标坠等零件组成,多数为双钩钓组,配置 悬坠钓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标定坠原则。悬坠钓坠体是不触底的,钓饵有触底与不 触底之分,浮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不同的钓鱼习惯和技巧会选 用不同的标型。通常情况下是先选标后定坠,坠体重量是根据浮标浮力的大小来确定的,一般可选择整体可修剪的坠体(如铅皮)配 标,也可采用多个分散的坠体(如开口咬坠)配标。标的浮力等于 或大于坠体重量。

调标只有两种方式:调平水或调出水(目数)。一旦坠体重于 浮标,哪怕一点点,浮标就会没入水面,形成沉坠形式。

2.钓线优选搭配原则:就竞技钓(含台钓)而言,钓组的主 线和子线的搭配(子线小于主线)是讲究优选的。

通常情况下,实配钓组中都是根据个人经验来确定主线和子线 的搭配比例,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其实我们可以引进0. 618法来近 似确认母子线的配比。比如,选择0.20毫米尼龙线为主线,子线 直径为0. 20毫米0.618一0.1236毫米。如没有这种线径号,可 选择接近的线径也可。

3.按完全弯曲度设置脑线长度。悬坠钓钓组脑线长度要满足 两个指标:

一是标讯的传递速度要快,二是钓饵的入口性要好。脑线过 短,标讯快但钓饵的人口性差。脑线过长,钓饵入口性好,但标讯 相对要差。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完全弯曲度设置脑线长度。

确认线的完全弯曲度的具体做法是:

任取一尼龙线,使线头朝上,用手指不断将线头向上推,尼龙 线达到一定高度时,线头会倒向一侧,继续推线,线头便会下垂, 当线头垂到手指捏线位平行时,停止送线,并将线拉直,在捏线位 剪断,这段线的距离就是完全弯曲度脑线长度。在保证钓饵有较好 的入口性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满意的标讯。一线绑两钩时,应增加 绑钩打结长度。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什么是悬坠钓法及悬坠钓线组调配


一、何为悬坠钓

完整的手竿钓组是由浮标、主线、子线、铅坠、钩等组成,形成了浮标、线组、配重的三系统。其中浮标与线组、配重所排开水的重量而产生的浮力是方向向上的力。而线组自重(包括水线、子线、太空豆、连接环)和配重(包括铅皮座、铅皮、钓钩、钩饵)受地球引力所产生的重力是向下的力。两种方向相反的力将主线拉紧并直立于水中,三系统配置的不同,构成了不同钓技钓法。

使用相同长度的钓竿,采用相同的抛投钓法,台钓钓法与传统钓法在三系统配置上的最大不同点是:悬坠钓以悬坠为特征,传统钓法钓卧底坠为特征。传统钓法的钓组配置较为简单,铅坠重力略大于浮标的浮力,铅坠落入水的底部。台钓钓组的配置颇为讲究,要求主线中铅皮座、铅皮、连接环、钓钩和子线等物件的重量之和。与调好后的浮标能直立于水中且标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而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钩饵的重量成为坠重的一部分,坠则悬浮于水中称之为悬坠。用此种方法钓鱼,称之为悬坠钓。

二、悬坠的调整方法

悬坠的调整是台钓钓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掌握好台钓的关键环节,要得心应手地运用台钓钓法,就必须熟练地掌握悬坠的调整方法。悬坠调整前先要配置好钓组。钓组在主线上按顺序的物件配置为:两粒太空豆(定位)浮标座浮标两粒太空豆铅皮座、铅皮连接环(或。形胶圈)双子线钓钩。在水线、子线和钓钩自重不变的情况下,只需增减铅皮的重量或更换浮力不同的浮标。在标尾露出水面几目的前提下,达到线组的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即可实现悬坠的调整。悬坠的调整方法有多种多样,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基本的调整方法:

1、半水调标

空钩不落底调标,是悬坠钓调整的基本方法。线组确定后并配置合适的浮标。就可进行半水调标,具体操作:先将太空豆捋下来使浮标下移,确保空钩不着底;将线组抛入水中,若浮标沉入水底。说明铅坠太重,需减少铅皮;若浮标露在水面上的目数(目即标尾上的彩色刻度。一小格为一目)多过自己要求的目数时,可添加铅皮,少于要求的目数时,可减少铅皮,直至标尾露出的目数达到自己的要求,此时,鱼钩和铅坠均处于悬浮的状态。

2、调平水

悬坠钓的一种调整方法,又称之为垂直调零法。先将太空豆往下捋,使浮标停留于接近铅坠的位置,双钩挂上大小相同的钓饵或挂上与饵料相同重量的铅皮(挂饵半水调),抛人钓点,若浮标在水面上露出的目数超过一目以上。则铅坠太轻,应增加铅皮;若浮标下沉,则铅坠过重,应减少铅皮,经过增加或减少铅皮的调整,直至标尾与水平齐。钓时双钩挂饵抛投到预定的窝点。再将浮标一点一点地往上捋(找底),直到标尾在水面上露出一目,调整工作即算完成。

3、调灵钓钝

空钩调标时,标尾露出水面5~6目。然后在一钩上挂上搓饵,观察浮标下沉情况。最好标尾能露出水面2~3目(钩饵的重力将浮标下移了3目,要达到这种状态,一定要掌握好浮标的浮力和搓饵的大小,若搓饵的配方已定,钓饵的大小也不改变,应选配单饵能下移2~3目的浮标),再挂上双饵找底,直至标尾露出水面2目左右(请注意,所描述的具体目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依据搓饵的质量及大小所形成的重力将浮标下移的目数,以此来确定空钩半水调时标尾露出水面的目数)。此时,一钩饵着底,另一钩饵悬浮,这种调整方法的灵敏度较高,鱼儿稍有动作浮标即有反应。

4、调钝钓钝

沉底调的最后阶段。即找到底后,使标尾在水面上所露出目数的高度与短子线的长度一致。再逐渐增加铅坠的重量。直至标尾与水平齐,此时,双饵躺在水底。铅坠触底,按1~2目施钓。此种调校方法在悬坠中是较为迟钝的,但比传统钓还是要灵敏些。传统钓状态是铅坠卧底。卧底与触底有所不同。铅坠卧底时,整个铅坠躺在水底。此时铅坠的重力是自重减去体积所排开水量所产生的浮力,此外铅坠与水底还存在摩擦力,鱼儿索饵须拖动铅坠。即要克服铅坠的重力和摩擦力。再通过主线将动作信号传递给浮标:铅坠触底时,铅坠的大部分重力被浮标的浮力所牵引,剩余重力和铅坠摩擦力都很小,故鱼儿索饵的动作信号可以看作是直接通过铅坠、主线传递给浮标。可见,触底比卧底的鱼讯反应来得直接.浮标反应的信息也要灵敏很多。

高手经验之悬坠钓组的组合方法


垂钓初学者,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购买了各式悬坠钓装备。那么,如何将这些零散的配件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件得心应手的重要武器呢?看看钓鱼高手范宁为大家介绍的悬坠钓组组合方法,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常见线组组合法

将一盘用作主线的线盒打开取出线头,把2颗太空豆先后穿在上面,再把一个浮标座穿上,随后再将2颗太空豆依次穿到主线上,这样固定浮漂座的程序算是完成了。须记住这4颗太空豆的不同功用:第1颗太空豆是帮助钓手记忆池底水深的;第4颗是记忆钓组的最灵敏点或是浮钓双钩离底时浮标所处的最高位置;中间的2颗主要是起固定浮标座的功用。它对日后的垂钓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接着在主线上再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后,将一个中通形的铅皮座穿入,再穿上1颗太空豆将其固定;随后将已受损伤的线头部分剪去,在新线头前端打一个双扣结,然后将其从连接转环的一端穿过,以长线为轴绕4-5圈后,再将线头穿入绕线处与小环相接的两线空隙处,拉紧长线直至双扣结在此处卡住时为止;在连接环的另一端依此方法连接上已绑好钩的子线;最后,按所使用竿长加25厘米的长度将这根主线裁下,在该线头的12厘米处将线折回,在已折回线的上下各1-2厘米处各打一个双扣结,注意打结时一定要使两扣间的双线等长,否则易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影响母线的强度。使用时将这两结之间的双线用两指分开,做一个回形活扣,套在竿尖已打好结的尼龙小辫上。这样一副完整的悬坠钓组就基本上组合完毕了。

特殊线组组合方法

有的高档钓竿在竿尖处并无供连接线组的尼龙小辫,而是由一个镶在竿尖内部可旋转、带槽的金属头来实现连接的。如果仅仅靠线组的回形活扣来与之连接的话,则极易出现线头松脱的现象。制作这种防脱型线组的方法是:在已剪下的主线上端12厘米处折回线头,将1颗太空豆穿入已折回的双线上,再在双线的上、下各1-2厘米处各打一个双扣结,线组其他部件的组合与常见的组合方法一样。使用时只须主线上的回形活扣连接在竿尖的金属头上,再将太空豆上推锁紧即可。

矶钓竿线组和铅坠的配置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矶钓当中,选好一款适合自己的矶钓竿并且做好现在搭配尤为重要,这不仅会让我们自己在钓鱼的时候觉得舒适,更为上鱼提供了保证。矶钓竿一般是属于调性比较软的竿,直径一般在0.7mm~1.2mm,鱼线轮通常都是小号的,所以整个竿体都显得很轻,不会像海竿那样粗壮,在远投的时候也不会动不动就抛到30m~50m,所以钓线的选择、铅坠的配制与海竿大不相同。

1、钓线的选择

因为矶竿采用碳素材料制作,自重轻,价格贵,但竿身的强度、导线环的强度都远远不及海竿,如果主线太粗,钓线强度超过竿的承受能力,碰到大鱼时往往出现断竿现象,损失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矶钓竿配1。5~3号线。

2、铅坠的配制

采用传统钓或台钓时,铅坠参考平常配置,保证钓组的灵敏度,视钓场情况,采用单钩、双钩均可;流水浮钓时,采用单钩、双钩,也可采用串钩,浮漂采用大漂,铅坠也不宜太大,小于浮漂浮力,保持钓组垂度,保证钓深,防止钓组缠绕;流水底钓或矶竿投远时,一般采用无漂垂钓,铅坠以15g~20g为宜,拉直鱼线即可,过大则不易操作,而且对竿身损伤较大。

台钓(悬坠钓)和传统钓(沉坠钓法)漂相的差异


以长竿短线为代表的沉坠钓法和以竞技钓鱼为主力的悬坠钓法,由于坠体处于水体中的位置不同,鱼咬钩子线拉动的方向不同,所构成的漂相是有差异的。具体特征是:沉坠钓的坠体是触底的,而坠体重并未完全由浮漂承载,鱼咬钩时必须提升或移动坠体才能牵动浮漂,漂相灵敏度表现为迟钝。悬坠钓的坠体是不触底的,其坠体完全由浮漂承载,鱼咬钩只要拉动坠体便能触动浮漂,漂相动作表现出灵敏性较高的特征。正是这种坠体的动作差别,因而构成的漂相差异有许多特点需要探明,常见的漂相差异有如下一些。

一、抬漂的漂相差异

沉坠钓的抬漂(亦称升漂),是鱼咬钩时钩饵的入口漂相,此时的坠体已经完全离开水底,浮漂的浮力自然向上升起,如果钩饵被鱼口含着继续上升,坠体也会相应随着上升,当坠体上升距离(长度)超过浮漂长度时,浮漂便会侧卧于水面,出现平漂(卧漂)。多数情况下,从开始升漂到成为平漂之间,都是可以上鱼的有效漂相,扬竿是有鱼的,这就是沉坠钓抬漂的基本特征。

而悬坠钓的抬漂动作却是有区别的,悬坠钓的抬漂(升漂)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钩饵含在鱼嘴里的升漂,一种是钩饵离开鱼嘴内的升漂。从钓组结构上看,悬坠钓钩饵含在鱼嘴内的升漂,是比较难出现的,原因是坠体的所在位置在钩饵之上,特别是子线长度超过10厘米以上时,含在鱼嘴内的钩饵需要向上提升20厘米以上才能出现卧漂,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无特殊情况,悬坠钓中直接提升的卧漂是很难见到的。但是,悬坠钓钩饵离开鱼嘴的升漂,却是比较常见,无论是鱼的试饵、吐饵、松饵、滑饵,都可以出现浮漂复位的升漂,而这种升漂上升的距离是受坠体限制的,是没有后续加力的位移变化的,也是没有想象力的漂相。不仅如此,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升漂是钩饵不在鱼口内的漂相,扬竿是没有鱼的。

不过,沉坠钓的抬漂和悬坠钓的升漂的漂相差异是好识别的,特别是鲫鱼咬钩,由于鲫鱼有斜着吃饵后拉平身体的动作,沉坠钓的点漂之后接着便是升漂,十分典型,而且清晰明确,可以选择在升漂过程中任一时刻扬竿。而悬坠钓的点漂、顿漂之后的升漂,是升不起来的,虽然鲫鱼吃饵后同样拉平身体,但它只拉起了嘴中的钩饵,并没有拉起坠体,坠体不动,浮漂是不会上升的。沉坠钓期待出现抬漂升漂,而悬坠钓则会选柽放弃升漂,两种钓法钓鱼对浮漂信号的期待值也是有差别的。

二、沉漂的漂相差异

沉漂也称黑漂,漂相特征是浮漂沉没于水中。沉坠钓的黑漂与悬坠钓的黑漂都是钩饵进入鱼口的漂相,扬竿都是能上鱼的。由于坠体的所在位置不同,鱼咬钩时移动坠体的方向不同,浮漂下沉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沉坠钓的黑漂,坠体运动方向以平移为主。坠体在平移中将钓线拉斜拉弯,主线由直线变为斜线,平移越远,斜线越长,沉漂越远。通常情况下,沉坠钓的沉漂是斜向入水的,浮漂漂尖是会倒向一侧的。而悬坠钓的沉漂,坠体可以是直接斜向下移,也可以是平向移动,漂尖可以出现直线下沉,也可以倾斜倒向一侧沉入水中。通过浮漂入水的状况可以看出,沉坠钓的沉漂,坠体运动方向是单一变化的,悬坠钓的沉漂,坠体运动方向则是多元变化的。

十分要紧的是,沉坠钓的沉漂较容易判断钩饵的入口状况,更方便设定和确认扬竿时间。而悬坠钓的沉漂漂相则需要作更多的分析判断来确定扬竿时间,一旦掌握不好,容易错过上鱼时机。所以,相对而言,沉坠钓的沉漂上鱼率是比较高的。再者,沉坠钓的黑漂是鲤鱼咬钩的典型漂相,通过先点后沉的漂相,可以基本判定是否鲤鱼咬钩。而悬坠钓要从黑漂中看出是鲤鱼咬钩,需要特别丰富的经验作支撑。一般情况下并不好分清。沉漂漂相有快速下沉和均匀下沉之分,快速下沉多数为钩饵未进入鱼口的漂相,主要是小杂鱼的抢饵所为。均匀下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鱼咬钩的漂相。钩饵进入鱼口后匀速游动离开,浮漂匀速下沉。一种是鱼体压线的漂相,浮漂缓慢地沉入水中。这两种漂相都能上鱼,前者的钩子会挂在鱼嘴上,后者的钩子可能会挂在鱼鳍或鱼尾上。

值得注意的是:浮漂下沉之后突然升出水面,不再走动或摆动,这种浮漂复位的漂相,是钩饵或钩子已经脱离鱼口,或是钩线已脱离鱼体后形成的,扬竿是不会有鱼的。

三、点漂和顿漂的漂相差异

沉坠钓的点漂和悬坠钓的顿漂的漂相差异,同样在于坠体运动状况的不同。沉坠钓的点漂,是鱼咬钩的初始阶段,钩饵介于入口与未入口之间,是鱼的试饵阶段中触动了坠体出现的漂相。鲫鱼、鲤鱼、鳊鱼、草鱼等温驯鱼都有试饵的习惯,都有可能制造触坠的点漂。当然,大鱼的点漂和小鱼的点漂是有区别的。大鱼的点漂动作大而缓,小鱼的点漂动作小而快,特别是鱼小饵大,钩饵来回运动便会出现点漂不断的漂相。多数情况下,点漂漂相扬竿是没有鱼的,钩饵是在鱼的嘴外的。

悬坠钓的顿漂,不论大顿小顿,包括浮漂回升的停顿和有力的下挫,都是钩饵入口漂相,扬竿是可以上鱼的。悬坠钓的坠体被浮漂的浮力拉住而悬浮在水体之中,只有当坠体以一定速度拉住浮漂下行时,才会出现顿漂,坠体平行移动和向上移动,都很难拉成顿漂漂相,即使是鱼在试饵过程接触钩饵,出现点摇漂相,也不是入口漂相,只有当钩饵被吸入鱼口时的加速过程中,钓线快速拉动坠体下行,才能够形成顿漂或下挫漂相。顿漂是否有力,完全由鱼嘴的吸力大小来决定,有力的顿漂,扬竿多数是有鱼的。归总而言,沉坠钓的点漂和沉坠钓的顿漂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漂相,点漂是钩饵没有入口的漂相,顿漂是钩饵进入鱼口的漂相,区分这两种漂相并不困难,原则上记住一条,不论是沉坠钓还是悬坠钓,只要坠体触底而出现的点漂,大多数是钩饵未入鱼口内的漂相。凡是坠体离底悬浮于水中出现的顿漂,是钩饵进入鱼口的漂相。即使这样,也要注意选择好扬竿时机。

沉坠钓的走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坠体贴底行走,一种是坠体离底行走。这两种走漂漂相,都是由鱼的吃食动作习惯构成的,比如草鱼、鲤鱼、青鱼都有边吃边走的习惯,通过子线拖动坠体形成走漂,是十分自然的事。沉坠钓走漂是钩饵入口漂相,扬竿是可以上鱼的。而且多数沉坠钓走漂是大鱼咬钩的漂相,特别是使用大饵重坠钓鱼,形成走漂非大鱼莫属。悬坠钓的走漂,坠体也是平移的,平移中上下的宽度是有变化的,如坠体被鱼拉着平移向上,浮漂就会很快平躺在水面移动。如果坠体被鱼拉着平移向下。只要超过浮漂深度,浮漂就会沉入水下,出现沉漂。悬坠钓的走漂不一定是大鱼咬钩,白鲦、鳊鱼等鱼咬钩都可以制造走漂,当细心识别。悬坠钓的坠体重量完全由浮漂承载,移动坠体十分容易,不需要附加较大的力量,即是小鱼制造走漂也不是问题。不论是沉坠钓还是悬坠钓,出现走漂漂相不要急于抢先扬竿,有边吃边走习惯的大鱼,将钩饵吃入嘴中需要一定时间,稍稍置后扬竿,更容易挂住鱼嘴。

飞漂是一种不好掌握的漂相,飞漂产生的主要条件是鱼在争抢食物,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群同时发现同一钩饵,并同时主动抢饵,就会出现飞漂漂相。沉坠钓的飞漂漂相和悬坠钓的飞漂漂相,有相同之赴,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施放钩饵过程中出现的飞漂。钩饵入水之后便被鱼发现,一鱼咬住钩饵拼命逃离,一鱼拼命争抢紧随其后(也可以是多鱼争抢),这种飞漂多数为白鲦之类所为,偶尔也有草鱼、鲍鱼咬钩出现的飞漂漂相。不同之处的飞漂漂相主要存在于坠体的施放位置不同。沉坠钓的坠体紧挨泥底,飞漂出现前必须先行拉动坠体离底,坠体出现平移或上移动作,浮漂既有下降的动作,也有上升的动作,所以沉坠钓出现飞漂漂相之前,有沉漂动作也有抬漂动作。悬坠钓的坠体悬浮于水体之中,鱼要拖饵而去并不需要向上移动坠体,拉住钩饵前进,坠体必然平移,主线弯曲,浮漂必然下行。所以,悬坠钓的飞漂是以先沉后飞为主。再者,移动悬坠钓的坠体的力度比移动沉坠钓坠体的力度要小,更方便小鱼制造飞漂,所以,悬坠钓在野外钓鱼时所产生的飞漂漂相概率更大,机会更多,特别是在钩饵离底时,中上层鱼直接介入,制造飞漂漂相的事情更容易发生。用悬坠钓钓鱼,更要认真对付飞漂的出现。但是,多数飞漂是钩饵入口漂相,扬竿是有鱼的,甚至是大鱼,所以需要认真对待飞漂漂相。

沉坠钓的摇漂与悬坠钓的摇漂有一些是相同的,有一些是不相同的。沉坠钓产生摇漂漂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含饵摆头的摇漂。将钩饵含在嘴里左右摇摆出现的摇漂,多数为大鱼所为。出现这种摇漂有两种情况,一是想将嘴里的钩饵分开,不断左右摇摆头部,形成摇漂漂相。二是躲避同伴抢食,紧急扭动头部,形成大幅摇动漂相。这两种漂相都是钩饵入口漂相,扬竿是有鱼的。

2.鱼尾摇线、鱼鳍擦线的摇漂。这种摇漂是不规则的,不重复的,扬竿可能挂在鱼尾上,也可能挂在鱼鳍上,多数情况是什么也挂不上来。

如果悬坠钓钓硬饵、动物饵,以上这两种摇漂漂相,大致会同样出现,有一些小区别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当悬坠钓使用雾化饵钓鱼时,以上的摇漂会有所变化,而且摇漂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减少。比如,雾化饵一吸便散,很难出现含饵摆头的摇漂。也不会产生在嘴中将钩饵分离的动作,由于悬坠钓以钓雾化饵为主,悬坠钓的摇漂漂相比沉坠钓的摇漂漂相要单纯得多,形成摇漂的情况要少得多,上鱼的机会也要小得多。通常情况下,悬坠钓用雾化饵钓鱼过程中出现的摇漂,可以采用避而不就的做法了事。至于沉坠钓钓鱼出现的摇漂漂相,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制造摇漂的鱼,个头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沉坠钓


沉坠钓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钓法,亦被人称为传统钓,在我国南北东西都有不少钓友采用此种方法。

沉坠钓简介

沉坠钓用立漂或散漂,铅坠沉底,鱼钩距铅坠的脑线大约25毫米。垂钓时鱼漂调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于判断鱼讯即可(散漂则没入水中两三粒,浮在水面三四粒)。

此法的优点是调整方便,钩坠漂配比要求不严格,便于掌握。但不很灵敏,有经验的鱼常常触动一下鱼饵,发觉较重,即警觉逃走。同时,此法鱼饵沉底不动,如不勤动一下鱼竿,常不为鲫鱼发现。

沉坠钓和台钓的区别

台钓也叫悬坠钓,优点多多,已被证实,可谓大江南北无不台钓。但是台钓却不能完全或彻底取代传统钓。传统钓也叫沉坠钓,即将铅坠完全沉底,基本省去了调漂环节,因此,一般来讲,传统钓的灵敏度要低于台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特殊场合、特殊季节、特殊对象鱼的情况下,传统钓却依然显示出其特定的优势。下面,将台钓和传统钓的各自优缺点做一比较,就会看出传统钓的独特优势。

台钓的优点(基本上就是传统钓的缺点):

1.灵敏度高。一钩或双钩触底,铅坠悬空,漂坠平衡,自然灵敏。

2.抛竿时,下沉速度相对较慢,有利于半层鱼接口,接口时容易抓住漂讯及提竿中鱼。

3.不易挂底。由于是钩饵轻轻触底或子线半弯曲,提竿时,鱼钩基本是上下垂直或稍有斜度的运动,相对不易挂底。

4.遇到泥底时,通过调整,可使钩饵不至于陷到淤泥里去,可调性强。

5.通过观察浮漂的上升状态和幅度,可以掌握水下钩饵的状态,钩上没有饵时,可以及时提竿上饵,不至于错失渔汛或窝散。

6.雾化、诱鱼效果相对较好。

还有一些好处,在这里不一一细说。

台钓的缺点(基本上就是传统钓的优点):

1.不抗小杂鱼闹钩。一是如果浮漂调的稍灵,小杂鱼闹钩时就会出现浮漂信号混乱,令人心烦不已。二是下沉速度相对较慢,如果再加上鱼饵的比重较轻时,不等钩饵落底,小杂鱼空中截食,不等钩饵撂地,小杂鱼已经将钩上的饵料吃个精光。特别是在野钓或塘里鱼的密度较稀疏时尤其如此。所以,高灵敏度必然有其对应的副作用。

2.相对传统钓来讲,不易抛竿。台钓讲求漂坠平衡,多大的漂就得配多沉的坠儿。漂小坠轻,不易抛竿,大漂大坠,则灵敏度降低。如果用长竿远钓,就得配大漂大坠,但却失去了灵敏度,也就丧失了台钓的优点。

3.子线多直立,妨碍鱼儿吸食钩饵,空竿相对较多。

4.子线相对较长(为了克服鱼儿吸食钩饵的不便而为之),容易缠线。

通过上面的比对,基本上可以说,传统钓的抗小杂鱼闹钩、容易抛竿、横躺着的子线便于鱼儿吸食钩饵、不易缠线等优点不言而喻。但是,不具备台钓的高灵敏度这个优点,那么其他优点就会大打折扣,就像木桶效应,存在短板,其他木板长而无用。

克服沉坠钓灵敏不够的方法

传统钓灵敏度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沉底坠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而抵消了鱼儿吃饵上送的力量,从而造成一些鱼儿吃饵的信号不能传递到浮漂上。针对这种情况,有钓友做了如下改进,可提高沉底坠钓法的灵敏度。实践证明,有效、而且好处多多:

1.大孔活坠。水下杂质多,活坠的线孔一定要尽量的粗,让主线在里面畅通自如,自然提高信号的传导灵敏度。

2.细尾小漂。尽量减少浮漂的浮力,浮力小了,对主线的拉力也就小了,有利于将鱼儿吃饵的动作反映到浮漂上来。

3.尽量提高水线与水底的垂直度。也就是说,抛竿后,通过拉竿调整,尽量让水线(漂与坠之间的线段)最大限度地垂直于水下地面,减小水线与风线的那个钝角的角度,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增加鱼儿吃钩时反映在浮漂上的下沉幅度,有效减少信号损失,便于抓住信号,及时提竿。

4.尽量用有弹性的尼龙线做子线,避免子线打卷或弯曲,让鱼儿吃钩的动作迅速通过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子线传导到浮漂上去,避免信号传导延迟。

通过上面的调整和改进,传统钓的灵敏度被大大的提高了,既克服了小杂鱼闹钩,又将鱼儿横拉吃饵和上送吃饵的不同动作一律反应为下拉浮漂,简化了浮漂信号,更有利于抓住渔汛。

使用注意事项

1.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用这种传统钓,否则就倒行逆施了。

2.有两种情况下不能或慎用这种传统钓:一是水底有石块儿、杂草等容易挂底的水域;二是水底淤泥较厚的水域。道理很简单,不多说。

3.传统钓不适合钓快鱼。鱼密度较高或没有小杂鱼闹钩时,尽量用台钓,因为在鱼的密度较高时,鱼儿往往会上浮索饵,台钓的吃口会远远多于传统钓。

4.初春及深秋甚至初冬时,鱼儿已经很少游动,多在深水区,吃口也小,此时用长竿来个传统钓,也许会有不俗的收获。

抛竿沉坠钓法用坠技巧详解-钓鱼用坠技巧


抛竿沉坠钓法主要指坠外群钩钓法(含单钩钓法),如炸弹钩 钓法等;以及坠内群钩钓法,如串钩钓法。

这两种抛竿沉坠钓法的设坠原则,与水流有关,与钓组结构有 关,如无特别情况,一般都不设浮标,以鱼线拉动竿尖作为传递咬 钩的信息。

坠外群钩的炸弹钩,脑线上的钓饵是向外延伸开放的,鱼咬钩 会先拉动坠体,然后才能通过鱼线拉动竿尖。

坠体的重量有两个作用:一是压住主线,并保证主线能够绷 直;二是控制钓饵的距离让鱼咬钩的信息能及时地传到竿尖。

但流水和静水的坠体重量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静水钓鱼 的坠体设为3 0克左右为宜,水流流速在每秒0.5米左右的流水中, 坠体重量应不低于5 0克。炸弹钩是坠外钩,钓饵的运动空间半径 较大。

无论流水静水,坠体过轻,钓饵易浮易漂,很难挂住鱼嘴,鱼 汛表现不真实。坠体过重,会过于压紧主线。鱼咬钩拖不动坠体, 给不出咬钩信号,同样不好钓鱼。

需要注意的是:风天用炸弹钩钓鱼,不要用空心坠,主线被风 吹动扬线,不易挂住鱼嘴。

坠内群钩的串钩,坠体设置有别于炸弹钩,串连设置在主线上 的鱼钩,与主线和坠体是相联的。鱼在咬钩时,既能通过主线拉动 竿尖,同时也能拉动坠体,坠体的重量绷住主线。无论静水流水, 坠体都比炸弹钩要轻,特别是在静水中持竿钓串钩,坠体可轻到 1 5克左右,即是在流水中钓鱼,坠体也可控制在3 0克左右。

串钩能够通过坠体的重量和竿尖的弹力实现自动刹鱼,因此, 应选用弹力较好的竿子钓鱼,切记不要用粗竿硬竿玩串钩。至于坠 体的形状、炸弹钩和串钩都选用锥形尖坠和扁平鳖形坠较好,收竿 时,坠体的阻力较小,特别是扁平坠,收竿时会漂浮行进以减少 阻力。

悬坠钓野战攻略2:悬坠野钓的钓具配置


上文说道悬坠钓用于野钓的五个难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悬坠野钓的钓具配置。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竿悬坠进行野钓时,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装备的选择首先必须从野钓实际出发,尽量减轻我们的负荷重量,因此除了必备装备外,能简化的尽量简化,因此我们准备好基本装备就可以了。

钓竿、鱼线、浮漂、鱼钩、太空豆及连接环、鱼护、抄网、竿架、折叠座椅等基础物品可以集中到鱼竿包和护包内分别放置,这样更换钓位时比较方便。除了这些基本装备外,如果钓点距离较近,装备搬运方便的话,携带钓箱或钓台会使整个钓鱼过程更加舒服。下面我们细谈下。

一、钓竿

(1)竿的长短分析

有别于传统钓动辄十几甚至二十几米的长枪大炮,采用悬坠钓法野钓一般用竿比较短,理想的长度一般在18尺(5米4)以内就可以应付大多数场合。

我的习惯是:只要钓点深度不是太浅,钓鲫鱼时用12尺即可,各种鱼通杀时多数采用15尺手竿,18尺手竿主要用在钓点近岸处水较浅、不适宜使用短竿或者将主攻对象瞄准大型鲤、草等鱼类时使用。从我2006年一年的野钓经历看,在水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15尺手竿,在池塘或论天收费的黑坑中多数是使用12尺短竿,而18尺长竿全年竟然没有一次用武之地。而相对于多数使用长竿的钓友,我的鱼获并不比他们差。

可能部分人有一种错误认识,感觉野钓的鱼种警惕性较高,一般应该藏身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其实,从容易取得食物的角度出发,近岸处有岸边落水的各种碎屑、植物种子、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水生动植物也生长茂盛,生态环境优良,而深水处恰恰缺少这些鱼类生存必备的要件,因此,靠边觅食是鱼与生俱来的本性,即使大鱼也不例外。

因此,在竿长的选择时,只要钓点周围环境不嘈杂,短一点的手竿并不会对钓获有太大的影响。另外,在一些水深相差不大的肥水塘老钓位,由于多数人都喜欢使用长竿(长竿钓的较远),每天向钓点中又抛入大量窝料,鱼吃不完的窝料变质使局部水体变差、溶氧量变低,造成了某个点中鱼情况变差,很多这样的点连在一起有时会形成一条上鱼情况较差的带,这时采用短竿逼开远处这种不上鱼点或带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这种例子在论天收费的黑坑中不胜枚举。

选择短竿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悬坠钓的诱鱼技法经常需要反复抛竿打饵进行诱鱼而被迫采用的。悬坠钓诱鱼多数是利用有节奏的抛竿使钩上的饵料散落在水中形成平面和立体诱鱼区,采用这种方式做窝,长竿一方面不容易抛准,影响诱饵区窝点的形成,另一方面竿子长则必然重,使用较重的竿子还要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显然是比较辛苦的。

(2)竿的强度、韧性、重量

除了竿子的长度以外,对钓竿的特性则是要求重量轻、韧性大、强度高。韧性、强度是野钓的功能要件,是由于野钓时鱼体大小的不确定性决定的。鱼竿既具备达到要求的强度和韧性还要有较轻的重量,这就需要渔具生产厂家使用好的素材和较高的制造工艺了,能满足这些标准的鱼竿一般价格不菲,且受制于我们钓友钱包的鼓起程度,这方面我建议量力而行,无须勉强。

(3)竿节长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竿节长度(或者叫仕舞寸法)对整支竿的重量影响却不容忽视,有些人从便于携带的角度考虑常选择一些短节竿,本人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做法,比如同样是12尺长度的钓竿,选择4节的长节竿和选择8节的短节竿相比,在竿体厚度和使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后者多出的4个竿节搭口处是双倍的厚度,竿体重量自然要比前者重,况且竿子的搭口处也是鱼竿最薄弱的位置,多出的部分实际上等于增加了断竿或拔节的机会。

(4)竿的调性

野钓应该选择硬调还是软调竿?我个人认为,同争分夺秒的钓赛相比,野钓应该更注重的是钓鱼的过程和中鱼后的成功率,调性硬的竿子有起鱼快的优点也有容易断线、跑鱼快的缺点,偏软一点的竿子既能体会遛鱼的乐趣又能减少断线跑鱼的几率,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认为,软竿不容易控制鱼,这种说法在水底乱石、树桩、杂草较多的水域无疑是正确的,在上述场合中大鱼后使用硬竿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控制鱼的逃窜,但离开了上述场合,软竿的优势就尽显无余。

有人认为软竿不容易控鱼,有这种认识的人可能对软竿并不十分了解,该说法恐怕也是一种想当然的猜测。本人有一支15尺的G牌天也翔拔,本偏先调性,算是比较软的鲫竿,0.4的子线中3斤的鲤鱼后,只需要将竿子立起,竿子滕条般的绵力可以轻易将鱼带到水面并遛翻,丝毫没有控鱼乏力的感觉。近些年来,由于钓赛的错误拉动,渔具生产厂家在鱼竿上纷纷标上硬调、超硬的字样,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了只有硬竿才够品位、软竿是低档竿的代名词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实在是滑稽之极。

二、钓线

野钓对钓线的要求虽然没有钓赛时严格,但手竿悬坠钓法讲究的主线比重大、切水快、延伸少,子线柔软、强度高等基本要求同钓赛时对线的要求是一致的。

(1)线径的选择

这里我着重谈一下线径的选择:在不了解钓场鱼情时,我一般会将主攻对象选择在鲫鱼身上,同时又要兼顾碰上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的可能性,在初春或晚秋等水温低的季节,0.8到1.2主线、0.4到0.6子线是可以首先选择的配置,然后根据钓场主要对象鱼的种类再做调整;在夏季水温高、鱼的活性强时,1到2号主线、0.6到1.2号子线是首先选择的配置,在此基础上在根据鱼的大小和各种鱼的比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明眼人很容易发现,我的上述配置属于偏大的线组,这种配置如果用在精养池中钓鲫鱼肯定会被人耻笑的,但这种配置应用于野钓我认为却并不过分。首先,野钓时鱼种的不确定性和鱼体大小的悬殊性决定了钓组选择的原则是既要有一定的灵敏度又要尽量避免断线跑鱼;第二,水库、池塘等自然水域的鱼类多数情况下吃口比精养塘的鱼吃口重,这是线组配置偏大的另外一个原因;第三,野生鱼类相比于经常有人练竿的鱼塘,野生鱼类受教育的机会少,对线的警惕性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上述线组配置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垂钓水域中大鱼小鱼的分布情况以及个人确定的主攻方向进行调整,如果水域中鲫鱼、鳊鱼等鱼类数量偏多,应该适当降低线组号数;如果鲤鱼、草鱼比较多,体型比较大,应该增加线组号数,但加大线组号数还要认真考虑手竿的承受能力,一般情况下,手竿线组配置不应该超过5号主线3号子线的标准,超过这一标准的线组对于多数钓竿来说都是比较严峻的考验。

(2)线组的维护

手竿野钓时的线组还要重视线组的检查和及时更换。由于野钓环境的复杂性,相比于精养池,线组受伤的机会更多,因此,每次垂钓前或挂底后认真检查线组是否受伤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的方法是首先看线组是否抻长,然后再用手捋线检查钓线是否有明显外伤或打结。

对于已经抻长或受伤的钓线要立即更换,即使钓线没有明显受伤,我也习惯主线在使用10次以上、子线在中大鱼以后都要立即更换,毕竟再好的线组的价格也不超过10几元钱,如果因为舍不得更换线组而造成断线跑掉大鱼,实际上是舍不得芝麻而丢掉了西瓜。

三、鱼钩

目前,市场上鱼钩种类繁杂,针对性较强,这种现状造成了钓友在选择上的盲目性。应用于竞技比赛,在钓以鲫鱼为主的对象鱼时一般使用钩条细、钩苗长的袖型钩为主,在钓混养鱼情时,新关东钩型是不错的选择。

(1)小号粗钩条

但用于钓鱼情不定的野钓时却不能以此为标准,野钓时如果从既能钓上小鱼又不至于跑掉大鱼角度出发,对鱼钩的选择除了品牌要求外,小号粗钩条应该是一个一般标准。

小号钩可以保证大小鱼都能入口,钩条粗一方面是从野生鱼吃口重,对钩子重量大小要求相对比较低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从大鱼不容易拉豁鱼钩造成跑鱼方面做出的选择。通过近些年的使用比较,早春等水温低的季节,在以鲫鱼为主并经常碰到4、5斤以下鲤鱼的水库,我多数选用欧娜的金色oc鲫鱼钩,以1到3号为主,这种钩强度高、钩苗长,三棱钩尖刺鱼锋利且耐用,2006年五一黄金周时,我曾经用3号oc鲫鱼钩配0.6子线在水库成功钓上一条7斤上下的野鲤。

夏秋季节鱼活性好时,我一般选择新关东0.5到1号钩型,新关东钩有钩苗长、刺鱼深、钩的牢靠的特点,同时相比于袖钩,新关东属于加强钩条类型,不容易张嘴。当然,如果放弃小鱼,以大型鲤鱼、草鱼为主攻对象,粗钩条内弯钩尖钩型应该为首选,比如伊势尼6到12号或千又2到5号就是不错的选择。

(2)无倒刺鱼钩

野钓时多数人喜欢使用带倒刺鱼钩,其出发点可能是认为带倒刺鱼钩不容易跑鱼的缘故。其实,在使用手竿悬坠钓时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带倒刺鱼钩。带倒刺鱼钩在使用虫饵时有防止蚯蚓等虫饵脱钩的作用,在使用海竿串钩或炸弹钩钓法时也许有防止松线跑鱼的优点,但用于手竿悬坠钓,即使在野钓环境中其作用也不明显,因为悬坠钓法一般很少使用虫饵,上鱼后只要紧绷鱼竿,一般也不存在松线给鱼自行脱钩的机会。

实际上即使钓线没有绷紧,无倒刺鱼钩自行脱钩的机会也不多,记得曾经在一个不允许钓鲢鱼的池塘,当日鲢鱼不停的中钩,开始我由于反感鲢鱼身上的黏液,不愿意用手摘钩放鱼,就放松钓线希望鱼能自行脱钩,但多次实验没有发现一条能够自动脱钩的鱼,由此可以验证,鱼钩上的倒刺同鱼脱钩次数的多少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近些年我一直使用无倒刺钩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从方便摘鱼或避免伤害鱼类的角度考虑,建议尽量使用无倒刺鱼钩。

(3)鱼钩的检查和更换

鱼钩的检查和及时更换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挂底或钓上几十条鱼后,即使鱼钩表面上没有受伤,也要用手指试一下钩尖的锋利程度,因为无论什么品牌的鱼钩,在反复刺鱼后都会造成钩尖弯曲或秃尖,其直接后果会造成当鱼吞钩比较浅时,鱼钩会从鱼嘴中直接被拉出或只钩住一点嘴皮,当发生浮漂动作清晰却经常空口或抬竿刺鱼时感觉已经中鱼却经常脱钩的现象时,除了调整调钓目数外,及时检查更换鱼钩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四、浮漂

(1)浮漂坚固耐用稍灵敏

以往的传统钓法多数采用星漂,悬坠钓法则都采用立式浮漂,对浮漂的基本要求是浮力大、灵敏度高、不吃水、漂体坚固耐用。参加竞技钓鱼比赛时,由于经常碰到反复被教训的老滑鱼,或者为了适应速钓、糗鱼等不同钓法,钓手经常会准备长身、短身、软尾、硬尾、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几套浮漂,以应对生口、轻口、滑口、钓底、底浮、钓浮等不同鱼情的要求。

悬坠野钓则不同,由于野钓时碰到的多数是野鱼,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少碰到滑口鱼情,对象鱼也主要是以底栖性鲫鱼、鲤鱼等鱼类为主,因此在浮漂的选择时相对简单一些,只要浮漂有一定灵敏性、坚固耐用即可。

(2)根据吃铅量选择浮漂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野钓环境小杂鱼比较多,有时钓点水较深,应该选择能够快速穿过杂鱼层快速落底的浮漂,因此浮漂吃铅量要大,号数可以大一些,至于多大合适,还要根据当时情况而定,鱼的吃口好可以用大一点的浮漂,吃口弱可以用小一点的,天气、水温、溶氧正常可以用大一点的,气温过低或过高、闷热等不良天况应该用小一点的。

野钓环境经常会碰到风力较大的天气,大风使钓点产生暗流、浪涌,造成浮漂定位、观漂困难,因此在漂型上应选择长身、长漂尾浮漂,以利于稳定浮漂、识别鱼讯。

(3)根据材质强度选择浮漂

目前,市场上浮漂体使用材质主要有孔雀羽、巴尔沙木、芦苇、塑料等,浮漂尾主要分软硬尾,尾粗一般在0.6毫米以上,由于芦苇和孔雀羽漂体多数是采取几片材料拼接在一起制成,虽有自身轻,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易折断、渗水,强度不如巴尔沙木材料的浮漂。

例如在水库钓大鱼,芦苇和孔雀羽浮漂就不如巴尔沙木浮漂抗折腾;塑料浮漂制作简单,价格便宜,但灵敏度不足,适用于传统钓,如果用之钓鲫鱼,信号必定少的可怜,因此悬坠野钓我比较喜欢选择巴尔沙木浮漂。对浮漂尾的选择,野钓时应从灵敏度和视觉清晰角度两方面考虑,不应只考虑灵敏度而选用太细的漂尾,另外,选择浮漂尾还要兼顾水的深浅,一般情况下水深用硬尾,水浅用软尾。

(4)选购浮漂量力而为

至于购买浮漂的价格则不要过于强求,只要浮漂符合上述要求,十几元一支的浮漂和上百元一支的浮漂用于野钓,效果其实相差不多,套用句广告语: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其实最好的浮漂就是你用的最熟练的那一支。

五、支竿架

无论是身背钓箱的正规军还是座下马扎的休闲族,支竿架都是悬坠野钓的必备装备,区别只是前者竿架插在钓箱上而后者将竿架插在岸边。

习惯于传统钓(特别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走钓族)的钓友对于支竿架的作用不屑一顾,在他们的认识上认为竿架的作用无非是可以将鱼竿架在上面借以减轻手臂的负担。

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支竿架还有两点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指示钓点的准确位置,二是降低风对钓线和浮漂的影响。

正确固定竿架的要求是使竿架指向钓点,并通过调整竿架的高度和角度,使鱼竿被架在竿架上时保持竿尖入水10几公分,竿把位于手持鱼竿时比较舒服的位置,这样固定后,我们既可以在抛竿时根据竿架指示的方向准确将钩饵抛入同一个钓点,保证钓点内始终有持续不断的诱饵,使鱼窝不分散,又可以在架竿时通过后拉下压竿尖将浮漂以上的钓线压入水面以下,避免风吹钓线带动线组移位或者使浮漂出现虚假信号。

因此说,支竿架在悬坠野钓时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不但要使用它,还要会使用它。

六、钓组中的其他小配件

将鱼竿、鱼线、浮漂、鱼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钓组还需要一些小配件,包括太空豆、浮漂座、铅皮座及铅皮、转环等,这些小东西性能的好坏同样不容忽视。

(1)太空豆

太空豆的选择首先是紧,能固定住浮漂、铅坠,在紧的基础上还要求橡胶的弹性好。如果光考虑紧还不简单,将适应于1号主线的太空豆勉强装在2号主线上就可以达到紧的目的,但这样组合的结果是移动太空豆容易将主线挤伤。还有一个要求是太空豆穿在线上后要有很好的同心度,目前很多太空豆都存在偏心的现象,购买时应慎重选择。

(2)浮漂座

浮漂座目前有两大类,一种是类似气门芯一样直接穿在线上的老式浮漂座,这种浮漂座被传统钓经常采用,这种类型的浮漂座在插浮漂时浮漂脚直接顺主线插入,很容易弄伤主线,在使用时也容易造成浮漂站立不直的问题,因此,采用悬坠钓法时应弃置不用。

另一类是通过浮漂座下端的圆孔穿线,上端插浮漂,这种浮漂座克服了上面提到的缺点,是目前的主流产品。这种浮漂座又分为纯橡胶制品和橡胶同金属结合而成的两种类型,后者穿线孔部位是金属制成,其本意可能是从加快浮漂翻身速度角度考虑,但我觉得纯粹多此一举,金属穿线孔反复同钓线摩擦必然会对主线有所伤害,因此我还是喜欢纯橡胶制品。

(3)铅皮座

铅皮座有金属和塑料两种制品,金属制品同样存在伤线的缺陷,应慎重使用。不同种类的铅皮座长、短各有不同,如果使用浮力较大、吃铅较多的浮漂,比较短的铅皮座必须缠很多层铅皮才能同大浮力的浮漂搭配,这样会使整个铅坠臃肿,铅坠横截面积加大,造成水阻增加,所以选择使用大浮力浮漂时铅皮座也应该选择长一点形状的。

(4)铅皮

对铅皮的要求是既要软,软便于随时修剪铅皮,又不可太软,太软扬竿中鱼时容易张嘴,其宽度应同铅皮座长度相适应。

(5)连接环

作为连接主线和子线的转环,除了表面光滑、没有毛刺、不容易伤线外,转动灵活是另一个必然要求,因为转动灵活的转环可以降低双子线的缠绕。

目前,市场上转环的种类很多,有八字环、鸭嘴环、下面开口可以挂O型橡胶圈的转环。

鸭嘴环更换子线快速,但伤子线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用于速钓比赛尚可,野钓时不提倡使用。

下端开口挂O型圈的转环使用时由于O型圈经常活动,容易造成主线和子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使线组的调钓目数发生改变,另外,对于O型橡胶圈在保护子线方面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我持怀疑态度,因此多数情况下我也不会使用,传统八字转环目前仍然是我的最爱。

八字转环除了转动灵活和表面光滑外,还应该注意要根据对象鱼和线的粗细选择转环的大小,细线配大环或粗线配小环都是不可取的。

七、太空豆的使用

在组合钓组时,一般人都习惯使用6颗太空豆,我习惯用8颗太空豆,其分布为:同鱼竿连接的主线处用1粒,方法是在主线的一头取20公分左右长度对折打结形成一个双线套,然后在双线套上安装1粒太空豆,由于太空豆可以在双线套上自由移动,这样双线套顶端就被太空豆固定出一个活套,连接鱼竿时只要将鱼竿的软辩绳或超感竿先伸进活套中,上推太空豆就可以将主线锁紧在鱼竿软辩绳或超感竿先的凹槽内,下拉太空豆也可以很方便的取下线组,这种线组固定方式永远不会发生线组脱离鱼竿的意外;浮漂上下各固定2粒(共4粒)太空豆,靠内的2粒用于固定浮漂,外侧上面的1粒和下面的1粒分别指示底钓线组的最钝点和最灵点,底钓时根据浮漂在这2粒太空豆之间的位置可以判断出钩、饵在水底的状态。

野钓时有时需要经常更换钓点,最外侧这2粒太空豆也可以用于标记不同钓点水的深浅,如果在不同的钓点轮流试钓,变换钓点时利用上、下这2颗太空豆表示水最深的钓点和最浅的钓点,重新返回原钓点时就可以免去反复调整浮漂的麻烦;铅坠的上面应该用2颗太空豆防止铅坠向上移位,原因是接鱼的时候手常常抓在铅坠位置,如果使用1粒太空豆,鱼的重量容易使铅坠上面的太空豆上移,因此在铅坠上面用2粒太空豆可以更好的锁紧铅坠;铅坠下面也需要1粒太空豆固定铅坠,这样一是可以通过与铅坠上面2颗太空豆配合保证将铅坠固定在主线的不同位置上,二是可以防止因铅坠反复同连接八字环的主线碰撞摩擦使主线受伤。

很多人将铅坠下面的1颗太空豆固定在紧贴八字环上面,我习惯将铅坠的固定位置同八字环保持1公分以上的距离,因为多次断线的经历表明,断主线的主要位置是在八字环处,如果铅坠下面的太空豆离八字环太近,断线时在铅坠冲击力作用下会造成下面的太空豆锁不住铅坠,从而导致铅坠脱落丢失,将铅坠固定位置同八字环离开一些,最下面的1颗太空豆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铅坠丢失问题的发生。

铅坠位置同八字环距离的大小还需要结合鱼情进行调整,有些鱼喜欢离底接饵,调整太空豆上移铅坠可以增加子线的摆幅,更好的配合鱼的吃饵方式。

实用的悬坠钓组及调漂方式


一、悬坠钓法的实用钓组

悬坠钓法中的钓组是由钓竿、主线、浮漂、铅坠、双钩而组成,它能够独立应用于钓鱼的配置。于是常见的钓组就有了小鱼钓组和大鱼钓组两种,用于不同的水情、鱼情,前者多用于竞技钓鱼,后者主要为休闲钓鱼所使用。

1.小鱼钓组

小鱼钓组是由小钩细线、小铅坠、小浮漂等钓具元件组配而成的,主要是针对个体较小的小型鱼类。小鱼钓组的基本配置是3.6米的竿、0.15-0.6号的细线、小坠、小浮漂、小钩,使用这种钓组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疲劳,且获得最大的乐趣,多用于悬坠钓法的竞技比赛或钓小鱼。

2.大鱼钓组

大鱼钓组以牢固结实的钓具元件为主,所匹配的钓组元件与小鱼钓组有所不同。基于野战特性和无法确定对象鱼的考虑,为了钓有所获,一般做法是在钓鲫鱼等小型鱼的基础上,适当地将竿的调性、钩的大小、线的粗细、浮漂的大小及铅坠重量放大一倍,以适应不同的鱼情。如果主钓大鱼,可以根据需要加强钓竿的调性和钓线的拉力。大鱼钓组的基本配置为5.4-7.2米的竿、2.5-3.5号线、大坠、大浮漂、大钩。

主线与子线搭配的基本原则

主线的线径应大于子线线径的一倍。比如:钓鲫鱼用0.6号主线就配0.3号子线;钓大鱼用3号主线就配1.5号子线;大小鱼兼钓时,用1.5号主线配0.8号子线。

配置钓组

悬坠调整前先要配置好钓组。取主线一段,在一端打线结,另一端开始穿挂太空豆。先穿两粒太空豆(用于定位),再穿浮漂座,再穿四粒太空豆,装铅皮座并穿两粒太空豆,连接8字环,8字环下连接双子线、钓钩。这样一副完整的钓组就配置完成了。

主线与子线搭配的基本原则

主线的线径应大于子线线径的一倍。比如:钓鲫鱼用0.6号主线就配0.3号子线;钓大鱼用3号主线就配1.5号子线;大小鱼兼钓时,用1.5号主线配0.8号子线。

高手锦囊

1.配置钓组时,选择的太空豆大小应与主线的直径相匹配。不要使用粗线小号豆,否则容易将主线拉伤;不要使用细线大号豆,这样无法达到定位的要求。

2.穿挂太空豆时,最好将主线在自己的额头上摩擦几下,这样主线上面会有人体表面的油脂,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穿太空豆的时候就不会伤到主线。

3.注意选择黑色的太空豆,不要使用绿色、红色、黄色等颜色鲜艳的太空豆,否则小鱼会闹得你无计可施。

二、悬坠调整的几种方式

悬坠调整是悬坠钓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掌握好悬坠钓法的关键,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悬坠钓法,必须熟练掌握悬坠的调整钓法。调漂,即在主线、子线和钓钩自重不变的情况下,增减铅皮的重量或更换浮力不同的浮漂,在漂尾露出水面几目(目即漂尾上的彩色刻度,一格为一目)的前提下,达到线组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即可实现悬坠的调整。在实施调漂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调目与钓目两个概念。

调目是指钓组空钩不落底的状态下,浮漂的浮力略大于铅坠重力悬浮在水中的一种状态。通常情况下,浮漂的浮力与铅坠重力相差的越大,调目就越高,钓组就越灵敏。反之,如果铅坠重力越略大于浮漂的浮力,调目就越低,钓组就越迟钝。

钓目是指钓组在完成调漂后,挂上饵进行施钓的一状态。一般的情况下,钓目越多越迟钝,钓目越少越灵敏,但钓组的灵敏与迟钝还取决浮漂的调目,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1.半水调漂

空钩不落底调漂,是悬坠调整的基本方法。确定钓组并配置适合的浮漂,就可半水调漂。具体操作:先将太空豆锊下来使浮漂下移,确保空钩不着底,将钓组抛入水中,若浮漂沉入水底或少于要求的目数,说明铅坠太重,需减铅皮;若浮漂露在水面的目数多于要求的目数,则添加铅皮,直至漂尾露出的数目达到要求为止。此时,钩和铅坠均处于悬浮的状态。

2.调平水

调平水又称垂直调零法。先将太空豆往下锊,使浮漂接近铅坠的位置,双钩挂上相同重量的钓饵或铅皮(挂饵半水调)。抛入钓点,若浮漂在水面露出的目数超过一目以上,则铅坠太轻,应增加铅皮;若浮漂下沉,则铅坠过重,应减少铅皮,经过增加或减少铅皮,直至漂尾与水面平齐。钓鱼时再将浮漂向上锊(找底),直到漂尾在水面露出一目即可。

3.调灵钓钝

空钩调漂时,漂尾露出水面5-6目,在一钩挂饵,观察浮漂下沉情况,最好漂尾能露出水面2-3目,再挂上双饵找底,直至漂尾露出水面2目。此时一钩饵着底,另一钩饵悬浮,这种调整方法的灵敏度较高,鱼儿稍有动作浮漂既有反应。

4.调钝钓钝

即找到底后,使漂尾在水上所露出目数的高度与子线的长度相等,再逐渐增加铅坠的重量,直至漂尾与水面平齐,此时,双饵躺在水底,铅坠触底1-2目。铅坠的重力是自重减去体积排开水所产生的浮力,铅坠与水底还有一定的摩擦力,鱼咬钩拖动铅坠,要克服铅坠的重力和摩擦力,再通过主线将信号传递给浮漂。铅坠触底时,大部分重力被浮漂的浮力所牵引,剩余重力的铅坠摩擦了很小,故鱼咬钩的信号可能直接通过主线传递给浮漂,可见,触底比卧底有信号反应更直接,浮漂的灵敏度也高。

高手锦囊

1.调漂时整个钓组的配件和浮漂悬浮于水体中,一定要使用浮漂的浮力完全释放,否则无法获得浮漂真实状态。

2.浮漂调得准不准确,也可以在施钓的过程发现。如果你钓鱼时,浮漂出现上抬的漂相,那你的漂肯定是调钝了;如果钓鱼时,浮漂动作多,而提竿不中鱼,则浮漂调得太灵敏了。

冬钓鲫鱼的悬坠、传统结合钓组使用方法


钓鱼线组悬坠长脑线的悬坠钓法以其先进、高效、轻松的钓法风靡全国的竞技赛场。坠沉底的传统钓以简便、万能、低消耗深受广大休闲野钓爱好者的青睐。两种钓法如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冬天,在大面积、光水面水域钓鲫,难度进一步加大,水广鱼稀,诱鱼聚集困难。此季节鲫鱼喜欢吃蚯蚓等活饵,对传统钓是一个优势,但长竿长线的甩大鞭钓法做窝和垂钓要做到同一点,就不太容易。特别是采用多点轮钓时更是如此。遇到风浪,星漂容易漂移,钩饵移出窝点区,就很难再有鱼上钩。

用悬坠钓法,虽能很好解决诱钓合一和风吹漂移的问题,但天冷鱼游动不积极,并且此季节鱼大多数对腥香的商品饵不太感兴趣,无倒刺小钩又不适合穿虫饵,所以这个季节悬坠钓效果比传统钓效果差是肯定的。

因此,要结合二者的优势,改进悬坠钓组结构、用蚯蚓作饵就是一种自然而必要的选择。悬坠钓的无倒刺小钩不适合穿蚯蚓(容易滑脱)笔者推荐用有倒刺的长柄钩。钓组结构和观漂提竿时机的掌握则是这种新型钓组钓法的两大主要技术。

一、 单饵钩双坠式

利用悬坠钓组的主线、鱼漂等,改双钩子线为单钩单线。准备1根15厘米左右的单钩脑线,在距钩3~5厘米的地方系上一小坠(调试后再缚)。正式垂钓时,小坠和钩都卧底,与传统钓相同。主坠仍悬离水底,所以又保持了悬坠钓的基本特点。调试分几步走:

1、 在不系子线的情况下,悬坠半水调高目(比如10目或者漂尖全出水面),这个目数就是钓者预先设定的鱼吞饵上浮离底的距离即鱼漂能升起的最大值。(冬天鱼吞饵后抬升的距离不会太高,鲫鱼越大,抬升量越小,能超过预定调目的大抬升,绝大数是翘嘴和白条鱼)

2、 在主坠上添加一片细长的铅片,把鱼漂调至半水或1目。然后取下它,再系到子线上去。这个小坠的作用是鱼儿吞饵后能顺利带动其离底,使鱼漂能升起。

3、 在主坠下方的8字环上系上带钩的子线,把那片细长的铅皮,夹紧在子线上。位置按鱼情需要而定,鱼猾时,小坠与钩的距离大些;钓生口鱼,坠与钩的距离小些,一般3~5厘米左右。

4、 穿上蚯蚓,用不着找底,漂尖出水2~3目即可垂钓。此时的钓组是悬坠拉紧主线不沉底,小坠沉底,钩饵卧底,小坠以上一段子线略倾斜松弛。如遇风浪走漂,可上移鱼漂钓迟钝或者另加小铅片包入小坠上(重量越小越好,以能止住鱼漂不再带动饵钩移位为原则)。

观漂与提竿时机:

传统钓由于鱼吞饵后游走才能反映到鱼漂上,如鱼儿在坠附近吞食,移动幅度不太大(冬天经常有这种现象),星漂往往没有反映,有时无信号提竿却有鱼中钩。而上面介绍的单饵双坠钓组,漂与钓组的联动效果较好,鱼吃饵鱼漂滞后反应的时间短,所以要防止提竿过早,鱼漂还在上升,就不能提竿。

分析这个钓组结构,可以这样认为:鱼吃饵的第一阶段,由于小坠着底,鱼吃前伸3~5厘米的钩饵时存在着一个盲区,鱼漂不会有丝毫反映,当衔饵慢慢游动,突破这个半径3~5厘米的半球型盲区时,带动小坠离底,钓组配重减轻,鱼漂得以慢慢提升。如果鱼儿快速移动引起悬坠的移动,那鱼漂表现为持续下沉直至漂尖没入水下。从鱼漂升起的目数可以推测鱼儿离底的大致距离(应等于鱼漂上升距离+3~5厘米)。所以提竿时机可以这样把握:鱼漂上升,说明鱼已经带动小坠抬升、抬升结束,鱼已调整身体至水平,准备横向游动,此时即可提竿。为稳妥起见,也可以再略等几秒钟扬竿。凡是先抬漂后再横移或下者,钩入鱼口较深,中鱼后脱钩概率很小。

二、不同饵双坠式

把标准悬坠钓组的长子线钩换成虫饵钩,并在这根子线上系上一小坠,两钩相距5~7厘米,小坠距钩同样3~5厘米就成为一钩装粉饵、一钩装蚯蚓的新钓组。为保证鱼儿安心吃食,小坠离钩3~5厘米,所以双钩距离拉大了。

从理论上讲,两钩都有上鱼的可能,但实际垂钓时,鱼食两种不同性质的饵料所表现的鱼漂语言截然不同食蚯蚓:先缓慢抬升后下为主;食粉饵:快速短时下为主,使钓者很难快速准确判断并提竿。因此粉饵钩钓上鱼的机率并不高,钩上的粉饵只能起到不断续窝的作用。当短子线上的粉饵溶散之后,钩子悬离水底,成为多余之物,钓组变成第一种单饵双坠结构。

调试可以按照第一种单饵双坠结构的调法,垂钓时由于另一根短子线钩上有饵无饵的影响,鱼漂抬升的幅度将发生不确定的变化,饵未溶散,鱼抬升幅度变小些;无饵的空钩子对鱼送漂影响就不大。由于不再考虑鱼吃粉饵钩这一因素,所以调漂也简单,不必精确调漂。否则的话需要调至上钩有饵时触底,无饵时升起的状态对鱼饵的比重、坠的调整等要求较高,一般钓友难以把握。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是一名悬坠钓高手,在鱼讯较多,不想放弃鲫鱼吞粉饵的中鱼机会,也可以精确调漂。如果钓场鱼多、上钩率高,还是标准悬坠钓法来得轻松、简便又高效。

三、双虫饵双坠式

把第二种结构的粉饵钩也换成虫饵钩即成为二子线都挂蚯蚓的双虫饵双坠结构了。调试方法可以参考前二种。由于两条蚯蚓分别处于卧底和稍稍离底的状态,不断扭动的活饵对鱼的诱惑力增大,虽然上双鱼的机率不高,但可免去钓者不时提钩诱鱼的动作。采用这种结构,须注意短子线钩的蚯蚓不可太长,留在钩尖外的蚯蚓要短些,以免抛钩和下沉的过程中,上钩的蚯蚓缠绕住长子线、鱼吃上饵却进不了嘴。处于轻擦水底的短子线钩饵由于没有装小坠,即使小鱼咬此钩饵,鱼漂也能灵敏地反映出来,所以鱼讯增加,必须注意判断是鲫鱼还是小杂鱼咬钩。从钓起的鱼看,咬上钩的鱼多于咬下钩的鱼,这也说明动感饵更适合鱼的吃口。但双虫饵钩在鱼讯增加,上鱼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一点麻烦,即钓上一尾鱼后,带蚯蚓的另一根子线极容易与上鱼的子线绞缠在一起,解开需要耐心和时间。鱼咬下钩的漂相与前述一样。

比较以上三种钓组,第一种调试简便、鱼讯单一,钓者容易掌握。缺点是诱鱼效果差。第二种钓组调试要求高,鱼讯判断困难。优点是边钓边诱,不用续窝,用于竞技作补充获鱼技术最合适。第三种调试也简单,水底动态诱鱼效果好,鱼讯多,但鱼讯判断稍困难,提竿时机难完美。

悬坠、传统结合的双坠钓组不仅适合休闲野钓,而且在竞技比赛特殊的鱼情下有时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能,现在钓鱼比赛正在向世界接轨,倡导用虫饵是大势所趋。所以悬坠、传统二者结合的钓法应是大有可为的。

手竿沉坠钓法用坠技巧详解-钓鱼用坠技巧


手竿沉坠钓法的设坠原则是以坠定标,由于长竿短线钓法是以 钓鲫鱼为主,强调用细钩细线,小标小坠钓鱼。钩坠相距较近(软 脑线一般为15 -30毫米),为防止坠体惊鱼,往往会选用不足1克的小坠(薄铅皮、牙膏皮、5安保险丝均可),并可以按坠体大小 来定标,芦苇秆、鸭羽竿、鹅羽竿之类都能满足要求,也可以用高 尾标和七星标。

事实上,这样的小型标坠设置,只适合用于浅水钓鱼,一旦 进入深水区,小型坠体的下降速度会受到影响,施放钓饵的时间 过长,感觉很不顺手,必须相应加大坠体重量,重新按坠体配 标,重新调标。

手竿沉坠钓法的调标有三种做法:

一是调平水,坠体重量与浮标的浮力相等。

二是调出水,坠体重量轻于浮标的浮力。

三调入水,坠体重量重于浮标的浮力。

按沉坠钓法设坠原则,坠体是必须触底的,三种调标方式会出 现三种情况:

1.调平水的坠体触底后,浮标会升出水面。

2.调出水的坠体触底后,浮标会倾斜水面。

3.调入水的坠体是触底的,浮标可以升出水面,也可以不升 出水面。

三种调标设坠存在一个问题,沉坠钓法选择哪一种设坠方法更 好呢?坠体轻于浮标浮力的调出水,实际上是悬坠钓法,即是坠体 触底,仍有极高的灵敏度,但坠体容易被浮标拖走,不好固定。坠 体重于浮标浮力的调入水,浮标完全被坠体控制,虽然有极好的稳 定性,但标相灵敏度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鱼小坠重,鱼的力量拉不 动坠体时,浮标会没有任何反应。坠体等于浮标浮力的调平水,坠 体触底后,浮标可升出水面,坠体也不会被浮标拉走,小鱼拉坠, 浮标会有反应。

通常情况下,长竿短线钓法原则上是按照调平水来设置坠体 的,坠体触底,坠体重量可以按照鱼的个头大小来界定:钓5 0克 左右的小鱼,坠体在1克重以内为宜,钓5 00克左右的鲫鱼,坠体 可以达到2克,风天可适当加重,如无特殊,坠体应不超过5克, 过重不好扬竿上鱼。

不论采用什么形状的坠体,如开口坠、铅皮坠、保险丝坠等, 坠体的长度应控制在20毫米之内,坠体过长,横卧水底。会降低 标相灵敏度。

值得推荐的是:沉坠钓法用保险丝作坠,优点很多,剪补方 便,可调性好,5安、1 0安、1 5安保险丝都可绕坠。绕坠的方法 是:可先将保险丝缠绕在1毫米左右的硬钢丝上,然后将钢丝拿 出,按所需长度剪断,将鱼线从中插入,找准脑线长度位置扭紧 便可。

2020冬钓鲫鱼的悬坠、传统结合钓组使用方法


钓鱼线组悬坠长脑线的悬坠钓法以其先进、高效、轻松的钓法风靡全国的竞技赛场。坠沉底的传统钓以简便、万能、低消耗深受广大休闲野钓爱好者的青睐。两种钓法如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冬天,在大面积、光水面水域钓鲫,难度进一步加大,水广鱼稀,诱鱼聚集困难。此季节鲫鱼喜欢吃蚯蚓等活饵,对传统钓是一个优势,但长竿长线的甩大鞭钓法做窝和垂钓要做到同一点,就不太容易。特别是采用多点轮钓时更是如此。遇到风浪,星漂容易漂移,钩饵移出窝点区,就很难再有鱼上钩。

用悬坠钓法,虽能很好解决诱钓合一和风吹漂移的问题,但天冷鱼游动不积极,并且此季节鱼大多数对腥香的商品饵不太感兴趣,无倒刺小钩又不适合穿虫饵,所以这个季节悬坠钓效果比传统钓效果差是肯定的。

因此,要结合二者的优势,改进悬坠钓组结构、用蚯蚓作饵就是一种自然而必要的选择。悬坠钓的无倒刺小钩不适合穿蚯蚓(容易滑脱)笔者推荐用有倒刺的长柄钩。钓组结构和观漂提竿时机的掌握则是这种新型钓组钓法的两大主要技术。

一、 单饵钩双坠式

利用悬坠钓组的主线、鱼漂等,改双钩子线为单钩单线。准备1根15厘米左右的单钩脑线,在距钩3~5厘米的地方系上一小坠(调试后再缚)。正式垂钓时,小坠和钩都卧底,与传统钓相同。主坠仍悬离水底,所以又保持了悬坠钓的基本特点。调试分几步走:

1、 在不系子线的情况下,悬坠半水调高目(比如10目或者漂尖全出水面),这个目数就是钓者预先设定的鱼吞饵上浮离底的距离即鱼漂能升起的最大值。(冬天鱼吞饵后抬升的距离不会太高,鲫鱼越大,抬升量越小,能超过预定调目的大抬升,绝大数是翘嘴和白条鱼)

2、 在主坠上添加一片细长的铅片,把鱼漂调至半水或1目。然后取下它,再系到子线上去。这个小坠的作用是鱼儿吞饵后能顺利带动其离底,使鱼漂能升起。

3、 在主坠下方的8字环上系上带钩的子线,把那片细长的铅皮,夹紧在子线上。位置按鱼情需要而定,鱼猾时,小坠与钩的距离大些;钓生口鱼,坠与钩的距离小些,一般3~5厘米左右。

4、 穿上蚯蚓,用不着找底,漂尖出水2~3目即可垂钓。此时的钓组是悬坠拉紧主线不沉底,小坠沉底,钩饵卧底,小坠以上一段子线略倾斜松弛。如遇风浪走漂,可上移鱼漂钓迟钝或者另加小铅片包入小坠上(重量越小越好,以能止住鱼漂不再带动饵钩移位为原则)。

观漂与提竿时机:

传统钓由于鱼吞饵后游走才能反映到鱼漂上,如鱼儿在坠附近吞食,移动幅度不太大(冬天经常有这种现象),星漂往往没有反映,有时无信号提竿却有鱼中钩。而上面介绍的单饵双坠钓组,漂与钓组的联动效果较好,鱼吃饵鱼漂滞后反应的时间短,所以要防止提竿过早,鱼漂还在上升,就不能提竿。

分析这个钓组结构,可以这样认为:鱼吃饵的第一阶段,由于小坠着底,鱼吃前伸3~5厘米的钩饵时存在着一个盲区,鱼漂不会有丝毫反映,当衔饵慢慢游动,突破这个半径3~5厘米的半球型盲区时,带动小坠离底,钓组配重减轻,鱼漂得以慢慢提升。如果鱼儿快速移动引起悬坠的移动,那鱼漂表现为持续下沉直至漂尖没入水下。从鱼漂升起的目数可以推测鱼儿离底的大致距离(应等于鱼漂上升距离+3~5厘米)。所以提竿时机可以这样把握:鱼漂上升,说明鱼已经带动小坠抬升、抬升结束,鱼已调整身体至水平,准备横向游动,此时即可提竿。为稳妥起见,也可以再略等几秒钟扬竿。凡是先抬漂后再横移或下者,钩入鱼口较深,中鱼后脱钩概率很小。

二、不同饵双坠式

把标准悬坠钓组的长子线钩换成虫饵钩,并在这根子线上系上一小坠,两钩相距5~7厘米,小坠距钩同样3~5厘米就成为一钩装粉饵、一钩装蚯蚓的新钓组。为保证鱼儿安心吃食,小坠离钩3~5厘米,所以双钩距离拉大了。

从理论上讲,两钩都有上鱼的可能,但实际垂钓时,鱼食两种不同性质的饵料所表现的鱼漂语言截然不同食蚯蚓:先缓慢抬升后下为主;食粉饵:快速短时下为主,使钓者很难快速准确判断并提竿。因此粉饵钩钓上鱼的机率并不高,钩上的粉饵只能起到不断续窝的作用。当短子线上的粉饵溶散之后,钩子悬离水底,成为多余之物,钓组变成第一种单饵双坠结构。

调试可以按照第一种单饵双坠结构的调法,垂钓时由于另一根短子线钩上有饵无饵的影响,鱼漂抬升的幅度将发生不确定的变化,饵未溶散,鱼抬升幅度变小些;无饵的空钩子对鱼送漂影响就不大。由于不再考虑鱼吃粉饵钩这一因素,所以调漂也简单,不必精确调漂。否则的话需要调至上钩有饵时触底,无饵时升起的状态对鱼饵的比重、坠的调整等要求较高,一般钓友难以把握。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是一名悬坠钓高手,在鱼讯较多,不想放弃鲫鱼吞粉饵的中鱼机会,也可以精确调漂。如果钓场鱼多、上钩率高,还是标准悬坠钓法来得轻松、简便又高效。

三、双虫饵双坠式

把第二种结构的粉饵钩也换成虫饵钩即成为二子线都挂蚯蚓的双虫饵双坠结构了。调试方法可以参考前二种。由于两条蚯蚓分别处于卧底和稍稍离底的状态,不断扭动的活饵对鱼的诱惑力增大,虽然上双鱼的机率不高,但可免去钓者不时提钩诱鱼的动作。采用这种结构,须注意短子线钩的蚯蚓不可太长,留在钩尖外的蚯蚓要短些,以免抛钩和下沉的过程中,上钩的蚯蚓缠绕住长子线、鱼吃上饵却进不了嘴。处于轻擦水底的短子线钩饵由于没有装小坠,即使小鱼咬此钩饵,鱼漂也能灵敏地反映出来,所以鱼讯增加,必须注意判断是鲫鱼还是小杂鱼咬钩。从钓起的鱼看,咬上钩的鱼多于咬下钩的鱼,这也说明动感饵更适合鱼的吃口。但双虫饵钩在鱼讯增加,上鱼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一点麻烦,即钓上一尾鱼后,带蚯蚓的另一根子线极容易与上鱼的子线绞缠在一起,解开需要耐心和时间。鱼咬下钩的漂相与前述一样。

比较以上三种钓组,第一种调试简便、鱼讯单一,钓者容易掌握。缺点是诱鱼效果差。第二种钓组调试要求高,鱼讯判断困难。优点是边钓边诱,不用续窝,用于竞技作补充获鱼技术最合适。第三种调试也简单,水底动态诱鱼效果好,鱼讯多,但鱼讯判断稍困难,提竿时机难完美。

悬坠、传统结合的双坠钓组不仅适合休闲野钓,而且在竞技比赛特殊的鱼情下有时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能,现在钓鱼比赛正在向世界接轨,倡导用虫饵是大势所趋。所以悬坠、传统二者结合的钓法应是大有可为的。

悬坠钓组如何调整灵顿,方法有很多种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标,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尖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敏;调目越少则越迟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敏;钓目越多则越迟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浮漂就会下沉,这是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可有些浮漂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反应很微弱,再称之为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漂尾调3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浮漂就会下沉,而这在调7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漂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有待商槯的。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漂尾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选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接;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平躺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

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钓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

因此,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比重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下的变化趋向,是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漂运动规律。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先从不灵不钝开始,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

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钓饵卧底、子线微微弯曲,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拖.一部分被浮漂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

钓组的调整方法:

在不灵不钝状态下,浮漂上移钓组趋向迟钝,下移则变为灵敏。由浮漂升降引起的钓组趋钝趋灵变化,还可以从水线的长度调整和浮漂的牵引力大小两方面去认识。调向灵敏时,水线缩短、浮漂的牵引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子线的松垂状态得到改善,鱼对钓饵的微弱作用会在漂尾上得到反应;调向迟钝时,水线延长、铅坠下降,浮漂的向上牵引力得到释放,长子线更加松垂,短子线开始弯曲,鱼对钓饵的微弱作用只限于子线,若不能影响铅坠,漂尾就反应不出来。因而,相同的鱼讯反映在不同钓组中的中鱼率是有差异的。反之,鱼施加与钓组的力相同,不同状态的钓组,体现在漂尾上的信号也会有很大差异。

一种状态下的钓组不能正确的反应鱼讯:动作有幅度、有速度却钓不上鱼,或鱼讯表现的非常勉强,常常被水波遮蔽,观察浮漂吃力。这时,浮漂就需要调整了。特别是原来钓不灵不钝时,浮漂信号有顶漂幅度、下顿,但一段时间后,同样的信号却钓不上鱼,或信号起了变化,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时,就需要重新调整了。简单方法就是上下移动浮漂实现灵钝转换。

1、调整钓目。

浮漂动作挺大,上窜下跳、信号频繁,很可能是来了一群小鱼,嘴不大冲击钓饵的力却不小。这与浮漂的牵引力太大有关,也可能是短子线钩上的钓饵太大、太硬,鱼轮番冲撞钓饵,一旦钓饵晃动起来更刺激着鱼不断的对饵发起攻击。对策是钓迟钝,可按半目为一个阶梯,将浮漂逐次向上调整,极限是上推不能超过两钩距离。

2、改变调目。

调目取浮漂目数的一半,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标准。比如,钓100克---200克的鲫鱼,可以用2号袖钩搓小饵调4钓2。若钓300克---500克的大鲫鱼或鲤鱼,钩换成4号,饵搓得大了,调目就要提高到6目或者7目。因为饵重增加了,再调4目,短子线钩不是触底而是卧底,钓组已偏向迟钝,信号得不到体现,空钩率必然增加。钓鲫鱼时,改变调目应该遵循鱼越大,调目越高的规律。

3、更换浮漂。

钓鲫鱼用2号或1号浮标是因为钩小、饵轻,即使调的高了,也可以用搓大饵的办法来改善钓组。但一支浮漂的浮力是有限的,用钓鲫鱼的浮漂钓罗非鱼就肯定不行。钓罗非鱼不能太灵,两钩间距稍大,加大浮漂的向上牵引力,在饵被吸入鱼嘴时,让钩尖主动刺入。浮力有限的小号浮漂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它钓灵时反应太快,钩不着鱼嘴;而钓钝了,钩又吸入的太深。

4、加减铅皮。

只有一支浮漂,钓灵、钓钝都到了极限仍不在状态时,调漂就要打破常规。比如气压降低使底层鱼起浮抬高泳层,钓饵下沉到一定位置时会出现截口,但鱼的密度不高时,如果那个位置没有鱼截口,钓饵下沉到水底就没有鱼咬钩了。对此,可以减铅皮调漂顶出水,用增强浮漂上浮力的办法来延缓两饵的下降速度,使下降速度变慢,滞留时间变长,鱼就容易将饵截住了。

5、改变子线长度。

除了漂尾体现钓组的灵敏和迟钝外,钓小鱼时,子线的长短、曲直、软硬都会对钓组的灵顿产生影响。打浮的子线硬一点没关系,钓底却马虎不得,因为两钩以怎样的动态出现、摆幅大小、两饵静止后的状态,都与子线的长度和柔软度密切相关。子线越长,摆幅越大,子线愈硬、愈曲,钓组越趋于迟钝;反之,则钓组趋向灵敏。所以,子线要根据钓组的需要来合理的选择。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悬坠钓钓组和沉坠钓钩组的配置方法详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