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看漂技巧。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钓鱼切线的问题,为什么要说这个呢,这不最近有一位钓友私信我,说想通过我来给钓友们分享一些经验,钓友们掌握这些可以降低切线几率。按照这位钓友的说法,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因为他交了‘昂贵’的学费,那就是切了几十付鱼线得来的经验。

他说由于刚开始钓鱼的时候,经验少所以鱼线切得有点多。既然这位钓友这么热心肠,我就把他分享的内容,做了下整理拿出来给大家。如果钓友不想被切线,那就不要错过今天的分享,因为这些内容含金量比较高的,很值得看一看。当然在这里我由衷地谢谢这位钓友,感谢他的无私。

定期检查鱼线:钓友们在使用鱼线的时候,它在水中是浸泡得,当不用的时候,会离开水中,存放的条件不适当就会缩短它的寿命。加上垂钓当中上鱼回鱼的时候,都会拉伤挂伤鱼线一次两次没事,时间长了耐受力也会降低,这样的情况下,垂钓的时候就会出现切线的情况。所以鱼线要定期检查是否有伤,一段时间就要更换一次。

线组

擦拭鱼线:鱼线长期在水中浸泡,很多钓友都会直接收起来,其实这样就是在减少鱼线的寿命,水中的一些物质会残留到鱼线上面,加上收线的时候不擦拭,就会导致鱼线整体处于湿润的状态,加上外界的温度湿度不同,就会让鱼线质量大大下降。所以平时在收鱼线的时候,要擦拭掉水,然后在收线的时候,不要绷得很紧。

钓鱼手法:很多钓友在看到鱼上钩之后都比较兴奋,恨不得把鱼一下子飞起来。任何的一款鱼线耐受力都是有限的,参数也仅供参考。所以没人能保证你1.5的鱼线钓2斤的鱼就不切线,所以当鱼上钩之后遵循,鱼跑我们就松线鱼不动我们动,尽量不要做刺激鱼的事情,这样才不会形成对拉的局势,不然只能是切线没商量,鱼在水中有多大力气谁也说不好。

以上就是热心钓友的分享了,希望能帮到钓友们,让大家看完之后有所启发。本期分享到这里了,下期再见!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冬钓鲫鱼的五个误区,值得一看


误区一:晴与阴

冬季垂钓,大多以为要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好天气,其实不然,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当天气晴好,气温跟随太阳的高度升高时,也会带动水体水上层的温度升高,当水体上层的温度高于底层的温度时,鱼儿便会避寒趋暖,从底层游向中上层沐浴阳光(这里仅指鲫鱼),所以大晴天其实很不好钓鱼,晴天出钓,应是上午的9点左右和下午的5点左右才有鱼咬钩。

阴天出钓,全天都可上鱼,在四川地区来说,吹风天,雨雪天才是钓大鲫鱼的最好时段,只要漂动,就是鲫鱼上钩了。所以冬钓鲫鱼选择天气的要诀是:钓阴不钓晴,钓晴两头行。

误区二:深与浅

冬钓深,这是无容置疑的,但多深才算深,多浅才是浅呢?深与浅这是个相对而言的问题,是小河沟石堰,是河流,还是水库,它们的差别很大,再则冬季是枯水期,河水基本是不流的,对于有电站和石堰的河流,小溪来说,有的河段水质会变得很肥,这对钓鱼来说,影响也会很大的。

对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河流,冬钓鲫鱼水深一般应选择在5~6米左右,小型河流的电站,石堰,应选择最深处(这些河段不会很深),叫作钓远不钓近,钓深不钓浅。

由于生活废水和沿河养殖业废水对河流的污染而变得很肥的水域,沉淀在河床的杂物的发酵作用,会使这种水域的温度比其他水域高一些,因而不能钓深,一般2米左右,但一定要钓远,因为靠近河流中间的水的流动性(哪怕只是微弱的)要比近岸高很多,流动的水不仅含氧量高,而且还会带来食物,所以这种水域要钓远不钓近,钓浅不钓深。

误区三:荤与素

冬季垂钓,由于水温很低,鱼儿的活动能力很弱,嘴也张不大,觅食欲望也不强烈,所以冬季垂钓一般认为活饵比死饵好,荤饵比素饵好,腥味比香味好。

在十多米长的同一段水域,先是4~5个挂蚯蚓用传统钓在哪里钓,已经钓了几天了,收获颇丰,我们有3个钓台钓的去了后,都是用商品饵垂钓,2~3天后,我们频频上鱼,而挂蚯蚓的就很少上鱼了。再后来就只有我们3个钓台钓的在哪里钓了。我用的是酒香型饵料,比他们用腥型饵料的垂钓效果又高出很多。

这是因为中小型河流大都建有石堰,电站,冬季枯水期,水是基本不流的,由于城市生活废水和农村养殖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这些河段的水质富营养化,所以在水质很肥的水域,素饵比荤饵好。香型比腥型好。

在水质很好的水域,当然还是荤饵(活饵)比素饵好。

误区四:向阳与背风

冬钓向阳背北风,众所周知这是冬季垂钓选择钓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提条件是这个钓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要向阳,2.北方地势较高,水岸线较低,这样才能够背北风。但在四川的浅丘山区,河流跟随山脉走向变化,蜿蜒曲折,风向也会跟随山脉走向的变化而改变,风向不定,经常会遇到向阳不背风,或者背风不向阳,这时应当怎样选择钓位呢,实践证明,重要的是背风,风小浪才小,冬季的鱼儿很少活动,只有背风的缓流区,才是鱼儿停留,栖息的首选地,但很多人在向阳与背北风的选择上,都误以为向阳最重要,其实应当首选的是背风。

误区五:浓与淡

众所周知,冬季用饵的基本要求是冬浓。也就是我们在调配饵料时,无论是腥也好,还是香也好,都要加大其浓度,以提高对鱼儿的诱惑力。

在四川的浅丘山区,中小型河流纵横密布,大多都建有石堰或电站,在冬季枯水期,这些小型河流是基本不流的,但城市生的活废水和农村养殖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水质变得很肥,在这样的水体中垂钓,不要说浓腥,就是一般的腥味型饵料鱼儿也是不买账的。这种水质的小型河流在四川的浅丘山区不在少数,所以在调配饵料时,切忌加腥,应以甜香为好,且不宜过浓。

2020冬钓鲫鱼的五个误区,值得一看


误区一:晴与阴

冬季垂钓,大多以为要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好天气,其实不然,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当天气晴好,气温跟随太阳的高度升高时,也会带动水体水上层的温度升高,当水体上层的温度高于底层的温度时,鱼儿便会避寒趋暖,从底层游向中上层沐浴阳光(这里仅指鲫鱼),所以大晴天其实很不好钓鱼,晴天出钓,应是上午的9点左右和下午的5点左右才有鱼咬钩。

阴天出钓,全天都可上鱼,在四川地区来说,吹风天,雨雪天才是钓大鲫鱼的最好时段,只要漂动,就是鲫鱼上钩了。所以冬钓鲫鱼选择天气的要诀是:钓阴不钓晴,钓晴两头行。

误区二:深与浅

冬钓深,这是无容置疑的,但多深才算深,多浅才是浅呢?深与浅这是个相对而言的问题,是小河沟石堰,是河流,还是水库,它们的差别很大,再则冬季是枯水期,河水基本是不流的,对于有电站和石堰的河流,小溪来说,有的河段水质会变得很肥,这对钓鱼来说,影响也会很大的。

对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河流,冬钓鲫鱼水深一般应选择在5~6米左右,小型河流的电站,石堰,应选择最深处(这些河段不会很深),叫作钓远不钓近,钓深不钓浅。

由于生活废水和沿河养殖业废水对河流的污染而变得很肥的水域,沉淀在河床的杂物的发酵作用,会使这种水域的温度比其他水域高一些,因而不能钓深,一般2米左右,但一定要钓远,因为靠近河流中间的水的流动性(哪怕只是微弱的)要比近岸高很多,流动的水不仅含氧量高,而且还会带来食物,所以这种水域要钓远不钓近,钓浅不钓深。

误区三:荤与素

冬季垂钓,由于水温很低,鱼儿的活动能力很弱,嘴也张不大,觅食欲望也不强烈,所以冬季垂钓一般认为活饵比死饵好,荤饵比素饵好,腥味比香味好。

在十多米长的同一段水域,先是4~5个挂蚯蚓用传统钓在哪里钓,已经钓了几天了,收获颇丰,我们有3个钓台钓的去了后,都是用商品饵垂钓,2~3天后,我们频频上鱼,而挂蚯蚓的就很少上鱼了。再后来就只有我们3个钓台钓的在哪里钓了。我用的是酒香型饵料,比他们用腥型饵料的垂钓效果又高出很多。

这是因为中小型河流大都建有石堰,电站,冬季枯水期,水是基本不流的,由于城市生活废水和农村养殖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这些河段的水质富营养化,所以在水质很肥的水域,素饵比荤饵好。香型比腥型好。

在水质很好的水域,当然还是荤饵(活饵)比素饵好。

误区四:向阳与背风

冬钓向阳背北风,众所周知这是冬季垂钓选择钓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提条件是这个钓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要向阳,2.北方地势较高,水岸线较低,这样才能够背北风。但在四川的浅丘山区,河流跟随山脉走向变化,蜿蜒曲折,风向也会跟随山脉走向的变化而改变,风向不定,经常会遇到向阳不背风,或者背风不向阳,这时应当怎样选择钓位呢,实践证明,重要的是背风,风小浪才小,冬季的鱼儿很少活动,只有背风的缓流区,才是鱼儿停留,栖息的首选地,但很多人在向阳与背北风的选择上,都误以为向阳最重要,其实应当首选的是背风。

误区五:浓与淡

众所周知,冬季用饵的基本要求是冬浓。也就是我们在调配饵料时,无论是腥也好,还是香也好,都要加大其浓度,以提高对鱼儿的诱惑力。

在四川的浅丘山区,中小型河流纵横密布,大多都建有石堰或电站,在冬季枯水期,这些小型河流是基本不流的,但城市生的活废水和农村养殖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水质变得很肥,在这样的水体中垂钓,不要说浓腥,就是一般的腥味型饵料鱼儿也是不买账的。这种水质的小型河流在四川的浅丘山区不在少数,所以在调配饵料时,切忌加腥,应以甜香为好,且不宜过浓。

黑坑偷驴心得,想爆护的钓友不妨看一看


对于经常出钓黑坑的钓友,想必大家都知道,黑坑这个地方的水比较深,这里说的水深不是形容水的深度,而是说这个地方钓鱼不是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容易。之前呢我也介绍过很多黑坑的套路,怎么阻止钓友钓走鱼等等。这里咱们不细说了,大家想垂钓黑坑就要记得,黑坑钓鱼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想尝试我建议大家不要正钓去,而是偷驴的时候去,这样可以把费用降下来。然后多钓几次就有了经验了,后续垂钓也相对容易一些。当然在这前提下是钓友得掌握黑坑偷驴的技巧和心得,不然去了也是垫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不细说了,今天呢我给钓友们分享一套黑坑偷驴心得,这套心得呢是本人请人吃了一顿饭换来的,吃饭的过程不细说了,大家知道这套心得来的不容易就是了,可是我请人吃饭得来的哈,虽然我钓鱼时间比较长,但我也得多多向人学习才是。如果钓友想爆护想连杆想上岸的话,那就不妨看看今天的分享。

心得1:黑坑偷驴的时候,不存在抢鱼了,因为鱼经过了正钓鱼的密度没有那么高了,只能说的慢连和糗鱼了,所以钓友们在搭配线组的时候可以细一些,钩子适当的小一些,这样可以让垂钓的过程更灵敏,鱼竿呢尽量选择比较软的一些杆子,这样回鱼的时候不是那么累,垂钓的过程还是比较得劲的,当然钓友在使用这样搭配的钓具,上鱼之后不要用蛮力提竿,不然操作不当很容易切线跑鱼。

心得2:偷驴的时候呢虽然鱼的密度比较小,但是鱼给口力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让浮漂前期灵敏一些,后期然后在迟钝一些,这样就能掌握好鱼的吃口情况,随后在制定出合适的垂钓方案,另外钓友们在选择浮漂的时候呢,可以选择加粗的浮漂,这样看的更为准确,因为偷驴鱼情不是那么好,粗目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不错过任何的提竿时机。

心得3:偷驴的时候,我们同样是离不开饵料的,在搭配饵料的时候,味型呢尽量是清淡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刺激鱼开口,另外就是饵料的状态,尽量让饵料保持轻还要软,这样饵料慢慢的脱落,会使得鱼会追着吃,当然饵料呢尽量要降低雾化效果,如果钓友控制不好的话,建议大家尝试用膨化饵料,这种饵料的特点就是比重轻雾化慢,刚好能满足偷驴鱼情的需要。

心得4:黑坑都会出现偏坑的情况,至于那些位置出的好,除了鱼贼还钓场老板知道,普通人是掌握不了的,所以在黑坑选钓位,如果黑坑是长方形就钓中间和两边,如果是方形的同样也是钓两边或者四角,这些地方呢都是鱼比较聚集和路过的地方,其次就是远离吵闹的位置,如钓友扎堆的地方和过道的地方,不远离的话这些声音吵闹的鱼都不敢靠近,更别想把它钓上来了。以上就是本人分享的黑坑偷驴心得了,希望对看完的钓友有所帮助,这样我就很开心了。怎么样钓友们我这顿饭换来的心得还算不错吧,受累帮忙给个评价呗,这样我就知道哪里不好了,以便我更好的去改进!

钓鱼子线被切的多个原因分析


钓鱼子线被切的多个原因分析。在钓鱼过程,让钓友最苦恼的事恐怕是子线常常断掉。尤其是一些钓鱼老手都有一种细线搏大鱼的潜在心理,喜欢用细线挑战大鱼。所以,断子线的情景屡见不鲜,虽然新手没有钓鱼老手感受那么强烈,但子线一断,就要重新换线,这样就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心情。

其实,影响子线瞬断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子线粗细、材质、绑钩方式有关之外,还与扬竿力度、握竿方式、水的深浅等有关,实际上,鱼的正吃与否,才是关键所在。

正吃的鱼,只要第一时间将鱼头拉回,大多能够轻易入网;非正吃的罗非,如果钩不在嘴部附近,鱼头多不易拉回,加上鱼因痛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子线再粗,通通拉断。

鱼是否正吃除与调钓有关外,还与浮漂是不是合用有很大关系。浮漂合不合用,必须以鱼的接受度来评价。只有在下水实钓后,才会知道结果,光从漂的外观美丑是无法预知的。

什么是好漂?下水后,顿点多而轻脆、正吃占多数者;什么是烂漂?使用后,顿点明显变少者、光上小鱼不上大鱼、经常戳中鱼体。

浮漂的好、烂不是渔具店老板说了算,很多迷信品牌,而舍不得抛弃假货的,是自己骗自己。

喜欢用钩柄较长袖型钩的钓友,大多考虑的是长钩柄可减少子线直接磨触鱼齿的机会,这样可以延长子线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实际垂钓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之谈。

据估计,子线真正因上鱼而断者,约占五分之三,另外,还有一部分子线是因为挂底而断的,剩下的子线多断在抄网内。这一说法或许因人而异,但也点出了抄鱼的重要性。

抄网是以直径30cm的浅网为佳,底部过深者会影响解鱼速度,并增加子线扯断的机会。鱼入抄网时,需要尽量控制到鱼头朝上的位置,方便快速解钩摘鱼,否则鱼滞留抄网内的时间愈久,子线被扯断的概率也越大。

多年垂钓经验,总结而来的钓青鱼心得


青鱼钓友们不陌生吧,它的体型比较大,垂钓起来很过瘾,因此深受钓鱼人的喜爱。博弈过程虽然过瘾,但前提是得能钓到,不然一切都是空谈了。这些钓友们应该清楚,所以老曹就长话短说了,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些垂钓青鱼的心得,这些心得来自我多年钓青鱼经验总结而来,如果你想钓好青鱼,那就不要错过今天的分享!

钓鱼

钓鱼当中饵料不能少,这点钓友们都清楚。大家都知道,青鱼喜欢吃水里的东西,虾米小鱼田螺这些,因此这些东西做饵料,钓效是不会差的。效果比较不错的就是田螺了,因此钓青鱼无需各种搭配,直接挂田螺就行了,用它垂钓效果很强!

田螺

青鱼体型比较大,因此都会在深水区,有些时候打窝也一定能诱到鱼!所以钓友垂钓青鱼的灵活,不要死守一个钓位,可以在对应水域看,哪里气泡比较多,说明哪里有青鱼,既然青鱼不来我们这里,钓友就可以上赶着去钓。在有鱼星气泡的周围下竿,这样钓到青鱼的几率会很高的!

青鱼

青鱼个体大因此钓友在搭配线组的时候要粗一些,钩子要大一些,防止这些钓具耐不住青鱼的拉扯,导致切线脱钩跑鱼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后续想钓到鱼就难了,钓鱼不可惊窝!还有就是在钓到青鱼之后,钓友不要着急,钓上来要先遛鱼,控鱼在想着怎么钓,不然吃亏的就是自己了!

渔获

众多河道被太阳鱼入侵,一口气钓了几十条


喜欢钓鱼的人,每次外出都能收获一些鲫鱼,可这次一位广西钓友,钓起大量类似鲫鱼的物种,很多人猜测可能是鲫鱼杂交,亦或者是不知名的外来鱼种。

说到外来物种,我们不得不提脆弱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大量的外来物种在内地蔓延,我们常见的清道夫、巴西龟、鳄龟、福寿螺等。这些热带、亚热带鱼种很不简单,有水的地方就能存活,繁殖数量很快,疯狂抢占本土鱼的生存环境,它们主要集中在两广、福建等地

这是什么鱼?广西钓鱼人在当地河里,钓起大量不知名鱼类,体型像鲫鱼,鱼鳍鱼尾更像罗非鱼。河里很多,最近才出现的,一口气钓了几十条,这鱼扁平个头像鲫鱼,可是鱼鳞和鱼鳍条纹,跟河里的鲫鱼差别很大。钓友说。

广西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当地山川河流众多,野生鱼资源很丰富,当地以好山好水闻名,除了我们常见的鱼种,更有很多不知名的溪流鱼。

问了几位钓友,大家均表示这不是本土鱼种,看起来很像一种外来鱼种,俗名非洲鲫鱼,学名绿太阳鱼。这鱼习性和罗非鱼类似,也是一种热带鱼种,在低温水域不能存活。如今,夏季气温升高,正是这鱼生存繁殖的季节,可到了冬季,这些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太阳鱼经济价值很高,多年前就有人引进养殖,它们出现在广西水域河流,大家见怪不怪。河流中的绿太阳鱼,可能是上游养殖场逃离出来的,最近雷雨天气,很多河道水满为患,太阳鱼趁此逃到河道中。虽是外来鱼种,但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不错,因此不用担心泛滥,更不会破坏当地生态。

不知众位朋友钓起过罗非鱼吗?

老伯连上鲫鱼几十口,土豪求饵料被一口回绝


虽然电视上各种钓鱼大师,钓王钓圣,但是我相信民间一样有高手,只是大部分人不靠此谋生,不爱张扬。比如前几天,在我们这工地上,就出现一位老爷子,堪称钓鲫鱼的绝世高手。这个工地水坑原来是个小湖,后来被开发商填埋了不少。剩下一部分水域,足球场大小,垃圾水草多,但是没有工业污染,由于野鱼还挺多,因此平时钓鱼的人不少。而这位老爷子,应该是陪朋友、家人来看房的,可能一时技痒,忍不住钓几杆。

这位老先生选的钓位,是一个别人放弃不要的钓点水太深,大概3米多,这个水深都知道,钓鲫鱼很不好钓。然而没想到,别人都钓不到鱼的地方,这位老先生经过一二十分钟得试探之后,忽然开始猛拉大鲫鱼平均一两分钟钓上一条,大部分是巴掌大的野鲫鱼。这种电视上才有的上鱼速度,马上把附近的钓鱼人圈吸引过来,围成一圈看他钓鱼,不时发出惊呼。

一个小时不到,这位老哥已经钓起几十条大鲫鱼。附近钓友都不敢置信,有一位在这钓了几年鱼的钓友连连摇头:不可能,这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鱼?

甚至有一位土豪(应该是附近业主),说出200块钱买老先生的钓剩下饵料,然而这位高手却说,不可能!

难道是什么祖传的秘方,不外传?其实他是不好意思卖,这就是家里自制的酒米饵料,几块钱成本,卖200是坑人。为了证明所言非虚,这位老哥换了个钓点,用了别人的鱼饵,一样狂拉大板鲫...还钓上条罕见的斤鲫。诡异的是,之前在这钓鱼的人,一上午也就钓了几条鲫鱼、餐条,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位老哥说,这种水坑里,其实是有很多鲫鱼的。(其实鲫鱼的繁殖能力很强,没污染、没电鱼的水域,不用几年,底下就一层大板鲫)那为什么大家都钓不起来?是因为水深不对!一般人观念里,钓鲫鱼就应该钓底,钓水草下、杂物堆里。一旦找到鲫鱼的泳层,只要饵料对口,浮漂信号抓的准,谁都能爆钓!其实,说穿了都简单,但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有人钓了数年,依然没发现这些诀窍?个人感觉最关键的是,钓鱼要随机应变,根据水情、鱼情来调整策略,才能百战百胜!

高手是如何通过看鱼星来了解鱼情的?一看便知


估计不少的钓鱼人都曾听其他的钓鱼人说过,钓鱼时要学会去看鱼星,但是很多人却没明白鱼星是什么,究竟要怎么去看。其实鱼星又被称为鱼讯,因为鱼星是鱼儿在水中活动产生的,当你的窝点附近有鱼星出现,那么也就代表着可能有鱼来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做好提竿刺鱼的准备。一般来当鱼儿张开嘴巴准备摄食的时,它们通常是先将鳃盖闭合再张开口腔,而这时候口腔中的气体也就会形成浮泡冒出水面,这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星了。

一、鲢鳙鱼星

而当我们在外垂钓的时候,只需要仔细的观察水体表面就能发现时不时的会有一些气泡泛起,而又可以根据气泡的不同来判断出鱼的种类游向等,所以这也是钓鱼高手为何总让你观察鱼星的原因所在。不过我们在观察鱼星的时候也并非只看水体中的某一处,一般来说一片水域整体比较平静的的时候,而在某处的上层跟临近水体的颜色形成了反差,并且时不时的有一连串气泡冒起,同时水体表面还有阵阵涟漪,那说明这一片应该有鲢鳙存在,如果范围面积越大那说明聚集的鲢鳙越多。

二、鲤鱼鱼星

不过对于我们很多刚接触钓鱼的人来说,观察鱼星之前我们要先把地星跟鱼星分清楚,因为在水底的泥土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气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星了。一般来说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地星是不会动的,即使间隔一段时间才会冒起,但它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同时鱼星在冒出水面之后并不会立马破裂,而地星则会很快的破裂,这是因为鱼星往往粘有鱼的粘液,因此不会立刻破裂。不过不同的鱼种,它们的鱼星也是不同的,比如鲤鱼一般都是在底层觅食的时候,才会出现鱼星,通常都是成片的小气泡,并且会移动着走,这是因为鲤鱼在水底拱泥寻找食物造成的。

三、草鱼鱼星

而草鱼的鱼星往往都是先出现几个大气泡,跟着在是几个稍小一些的气泡冒起来,最后再在水面上呈现一片泡沫状的气泡,而鲫鱼则是单个的气泡冒起来,但不会立马破裂,体型大的鲫鱼鱼星较大,反之则小,因为每一种淡水鱼的鱼星特点都不一样,小编在这就不一一列举说明了,大家不妨自行查阅一番。因为小编一直以来都认为钓鱼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因为每一位钓鱼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跟技巧,而适合别人的方式方法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当我们接触到别人的垂钓经验跟技巧的时候,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一些精华,再结合自己垂钓水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相应的调整之后往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所谓钓无定法,学习他们的垂钓技巧,一定要懂得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钓有所获。

一看就懂的调漂知识


可能老钓手都明白,浮漂在台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的好不好直接关乎到了上鱼率。当然野钓中的鱼情,并非一成不变!而且至今为止,多数新手钓友不晓得以下这些用漂精髓,可只要看完,保你收获满满,不再纠结调几钓几,钓灵还是钓钝。

一、认识浮漂

台钓中的浮漂一般分为三部分,漂尾,漂身以及漂脚。其实漂尾无非就是钓友们常说的漂目,当然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起到了传递鱼汛的重要作用。

当然漂身以下就是漂肚了,通常情况下,漂肚比较大的浮漂,一般浮力都比较大,适合垂钓大体型的鱼种,当然漂身不仅有粗细之分,还有长短之区,至于它们的作用以及分类想必钓友们都很清楚,所以就不多啰嗦了。

二、调钓目数

其实所谓的调钓,它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调目,而另一个就是钓目。通常在不知鱼情如何的情况下,一支11目的浮漂,可以调为4或5目,而钓目可以从2目开始来找口。

当然钓友所调钓的目数决定了两子线在水底的状态,比如调四钓二在空钩的情况下,子线在水底处于一钩轻触底,一钩悬浮的状态,可如果改为调四钓四,那么此时的状态就处于一钩轻触底,一钩躺底的状态,只不过这样理论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浮漂调钓不能忽视两颗饵的重量。

三、轻微调整

虽然以上讲述了调钓目数,可那只是一个初步判定,要想真正玩好台钓,不仅要清楚自己调钓的目数,更要懂得根据鱼情来调整浮漂的灵钝,也就是说要清楚两钩饵在水底的状态。

比如在调4钓2的情况下,如果鱼口比较乱,这时就可以上推浮漂钓3目,4目甚至更高,总之调钓到漂相较为真实为止。

虽然以上讲述了:浮漂的认识以及用法与调钓,可钓鱼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户外运动,并不是一两篇帖子就能解释清楚,所以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还请多多指教。

一看就会的调漂钓鱼法


调漂对于很多钓友来说是件让人头痛的事,理论性太强又没耐心看下去,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在确保离底不远的情况下,牢记无钩时漂露出来的目数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开始挂上双钩,搓或拉商品饵料,或蚯蚓等其它钓饵,漂如果露出的不到8目则延长水线,从钓8目开始享受钓鱼的乐趣。如果这个钓组(不需要钓完解下子线,换钩除外)下次继续用水深又差不多,不需要再测试无钩离底的目数,还是从钓8目开始享受钓鱼的乐趣。

挂双钩饵观察漂翻身站立下沉的时候的速度,如果是慢慢到位则正常,如果是快速下沉还有反弹,以及无信号则请看注意3项。其实这种调漂法就是从理论钓最钝开始(钓跑铅更钝),只不过把很多术语省去只保留了一个无钩离底漂露N目。然后从N目做为钓目开始钓,悬坠始终比跑铅灵敏,注意没有考虑子线的支撑作用。

注意:

1、确保离底不远

家里水桶测试的不准只能供参考(水线的重量,水的比重,钓的时候压线等)。无钩线组需要正向、反向测试,确实离底不远(几十厘米以内),延长水线一点依然露8目,延长水线半米超过8目,缩短水线还是超过8目,继续缩短水线露8目,完成任务。

2、挂双钩、双饵、从钓8目开始

这就是从理论上最钝钓目开始(程宁说过从钓钝开始可以有),并且很可能处于调漂盲区=找过底(子线不是弧形而是拖曳,俗称躺在水底)。不要担心,鱼大口强的时候这都是浮云,还能过滤小鱼造成的假信号,其实在这里,爱钓网小编想说从钓7、6、5、4开始也可以,有信号提竿不中鱼就需要延长水线钓更钝,无信号有可能钓太钝或钓太灵,(这里从钓最钝开始不会因为钓太灵导致鱼吸不动),则需要缩短水线钓灵一点,等调整到信号清晰提竿中鱼上嘴唇,恭喜你终于找到了最佳钓目。

3、抛了几竿没信号

没信号或一个信号等的时间长可以胡思乱想,缩短水线一点漂依然露8目,恭喜你真处于调漂盲区=找过底。没关系,前面几竿算是做窝了,继续缩短水线一点漂露7目。恭喜你上钩饵子线处于绷直状态(上钩饵的重量被水底和漂分担比例关系发生改变,从前面的压漂0目变成压漂1目,子线必须绷直),下钩饵还是弧形,钓7目抛几竿没信号,继续缩短水线钓6目,依然没信号重复操作依次钓5、4、3、2、1、0目(如果真有酱层,上钩饵早就拉出酱层,除非你的钩重和饵重非常大,这一点你可以观察漂翻身站立下沉的时候的速度。如果是慢慢到位则正常,如果是快速下沉还有反弹,则线组不变必须减铅皮或换大浮力的漂)。如果还是没信号,继续做调整找鱼的涌层。

如果双钩饵能拉漂入水,钓0目=钓平水是你能够看到漂相的钓底最灵钓目。找鱼的涌层必须减少钩重或饵重、或减铅皮、或换大浮力的漂,使双钩饵离底漂有露出的目数来观察信号。如果双钩饵不能拉漂入水比如露2目,什么都不需要改变,继续缩短水线找遍所有水位。所有能想到的都做了,还是没信号,你就要考虑饵料是否对口、鱼是否想吃、钓点是否有鱼等。

最后必须要强调一下,只要有信号提竿能中想要的鱼,中鱼率能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就不要再纠结于调漂了,毕竟钓鱼更多的还是想获得快乐而不是无休止的为技巧而烦恼。

还在为渔线被切而头痛吗,这样选鱼线再不被忽悠


只要花钱就可以有好的包装,所以包装好坏不能决定鱼线质量,但优质厂家的包装一定不会差。来源主要是鱼线材质的来源,德国、日本等都有,工艺水平高、材质好的鱼线自然价格就高,就算是厂家以次充好,现代的信息时代很快就会倒闭。由此可见,材质和工艺水平是决定鱼线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如果质量差的鱼线,我们取一段鱼线从两指间轻轻滑过,会有颗粒样感觉。如果手指感觉不明确可以将一段鱼线放置在嘴唇间轻轻滑过,感觉更为明显。一旦有颗粒样不平整感觉,坚决不能购买。

色泽上需要鱼线表面光泽度高。色泽统一,不能是一段颜色浅一段颜色深,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生产厂家连最基本的均匀性都不能解决,更遑论质量了。如果是透明鱼线,出现一段不透明现象的鱼线,这种鱼线也不能要。

如果钓友们能够找到一段专业的鱼线,并具备测量工具,以相同线径比较为原则。如果同一线径比较和专业鱼线线径差距大,坚决不能购买。质次价低的鱼线为了保证鱼线拉力,往往是通过虚标线径的方式增加鱼线拉力。比如,0.6号线标记为0.4号线等

1.鱼线柔软程度的简单测试

截取一段鱼线,紧密绕于牙签,保持一定时间后松开鱼线,如果鱼线能够迅速恢复原来舒展的形态,这种鱼线柔软程度较高。或者是截取一段鱼线,在双手掌间搓揉后,摊开手掌,如果鱼线恢复原有状态良好,这种鱼线弹性恢复好,质量较高。而劣质鱼线要么恢复程度差,要么干脆不能恢复,这种鱼线自然不能购买。

鱼线的柔软度取决于材质的好坏,其弹性记忆性,往往通过先天的制作材质来决定。而一旦真的是国外进口原材料,自然厂家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高,实力强,也因此价格高。

2.鱼线拉力的简单测试

鱼线拉力的简单测试方法比较适用于1.2号以内的鱼线,但同一品牌鱼线通过这一测试方式可展现其系列产品的质量。截取一段鱼线,打结后,向两头牵拉。如果鱼线质量高,打结后鱼线拉力下降在20%到30%,而质量差的鱼线,打结后拉力下降60%以上,非常明显。

3.实践中鱼线质量的比较

实践中,鱼线好坏一目了然。有的垂钓高手宣称自己用1.2号鱼线垂钓8斤以上草鱼,仍旧遛鱼入护。技巧是一个方面,但鱼线质量是重中之重。使用鱼线过程中(以夏季垂钓为例),一开始购买便宜鱼线,那种20元50米的鱼线,此类线号1.5的鱼线,能够擒获4斤鲤鱼;4斤以上鲤鱼则非常费劲。一方面和小编技术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就是鱼线质量。后来,小编购买90元50米的鱼线,1.2号就能擒获4斤到6斤鱼儿,差距非常大。

由常年垂钓使用鱼线的整体实践经验来看,以1.2号鱼线为例,价格高、质量好的鱼线能够比拟同型号价格低质量差的1.5号鱼线。

从鱼儿吃口方面来看,冬钓表现尤其明显。价格高的鱼线柔软程度高,鱼儿容易上钩;价格低质量低的鱼线,由于冬季入水后僵硬,鱼儿进食时挡口,明显钓获降低。

4.鱼线切水问题解决的小方案

有些鱼线或者是鱼线沾油后,容易浮于水面。切水不好,有的是鱼线质量问题,有的是使用问题。针对鱼线不切水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湿毛巾将鱼线整个擦拭一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钓鱼心得分享,根据多年垂钓经验总结而来


哈喽钓友们大家好,我是兰博万,咱们又见面了。当我出场的那一刻,我想你们猜到我要干啥了!没错就是和你们聊钓鱼,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些钓鱼心得,目的就是为了让钓友们多学习,主要还是能多钓到鱼。这些心得呢有些可能是老调重弹,但这些都是本人多年垂钓经验总结而来,希望能帮到广大钓友,当然如果有哪里不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大师们多多指点,不要只做一名看客谢谢了,毕竟这样我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很多钓友在上饵的时候,都追求双钩饵料的大小一样,但我个人觉得上钩上大饵,下钩上小饵这样才能更好的钓鱼。毕竟钓住鱼的时候,都是单钩,上钩饵团大了可以诱鱼,下钩自然就能钓住鱼了,钓鱼讲究的就是诱钓结合!

饵料的状态有很多中,如果钓友是上大饵团,建议使用比较松散的饵料,这样可以一边诱鱼一边钓鱼,而如果选择小饵团,建议使用黏性比较大的,这样可以更符合鱼儿的吃口,上鱼率就更高,所以根据鱼种和用意去用饵,才是钓到鱼的关键!

浮漂有灵敏有迟钝,很多钓友拿捏不好,这里给钓友们说明一下,如果鱼口比较小比较轻,那么就要把浮漂调整的灵敏一些,相反如果是大个体鱼或者是滑口鱼的话,那么钓友调钓的时候就可以调的迟钝一些,符合鱼情才是上鱼的关键。

钓鱼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鱼,但我们得根据目标鱼去变。准确地说钓大鱼我们可以挂颗粒去守,定期更换饵料即可。相反如果我们是钓小个体的鱼,钓友就得手勤快点,定期补窝勤快抛竿,这样才能把鱼更好的钓到。

子线的长短,一直是钓友纠结的问题,很多不知道怎么选择,其实这个真不好说,因为得看你垂钓鱼情,而不是说别人用这个就适合你,钓友根据自己垂钓的情况,可以多次去尝试一下,对比之后就能得出结论,子线长短哪种好,哪种更适合自己!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有很多的钓鱼技巧还有饵料配方,很多钓友都会去照搬,其实这样根本不对,只能说拿这些做参考,照搬只会让你迷糊钓不到鱼,所以钓友们要记得,钓鱼当中的技巧也好配方也好,只能是活学活用,因为钓鱼没有定律,只有符合鱼情鱼口,这样自然就能把鱼钓好!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切几十付鱼线,总结而来的经验,不想被切线值得看一看》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看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