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鱼线技巧。

钓鱼人常说钓鱼是一人一竿一线和鱼儿斗智斗勇的过程,可见鱼线在钓鱼中比较重要的钓具。作为钓鱼人的你,你可知道钓鱼中鱼线是什么种类的吗?我们今天来讲一下鱼线的两大分类~主线和子线

主线

也被称为大线、母线和道系,在线组配置中起到连接鱼竿和八字环的作用,主线一般都带有颜色,主要是增加主线的比重达到更好的切水性(所谓切水性是指主线抛入水中后,绷直主线,主线能迅速切入到水中,一般台钓竞技钓对主线的切水性要求比较高)。衡量主线好坏的几个标准切水性、拉力、耐磨性等。

而主线常用的就是尼龙材质,尼龙线的制造过程,取树脂加工抽丝而成,并在成品上添加颜色,使其称为四色线,优点是有较佳的延展性和弹性,广泛应用于传统钓法。

子线

子线也被称为脑线,用来绑钩,一般都是选择透明色,主要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一般配置子线与母线时尽量选择同一品牌,才能够保持拉力值大小一样,这样遇到大鱼才不会出现断主线的情况.衡量子线好坏的标准抗缠绕性、拉力、柔软度、耐磨性等几个方面。

无论哪个钓友都知道:如果鱼线质量过差,最后损失的不单纯是几条鱼,最为重要的是损失自己垂钓的认识、理解还有好心情!而所有鱼线都有自身承受拉力的极致,其延展度也有一定的范围!所以,包括其他物理特性了解越是充分越是能够在提竿、溜鱼过程中游刃有余!而且鱼线也有自己的保质期,如果长时间的不使用的鱼线也会因为老化而不结实,因此买的鱼线要及时使用,不要长期放置。每次垂钓过后在收线的同时也要注意缕一下主线,如发现主线有伤应及时更换主线。

最后说下鱼线的保养:钓鱼前,要先把鱼线擦干净,因为线上有污物会损伤鱼线。同理钓鱼后也要擦干净再收起来,收线时,切不可收的太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鱼线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这会减少鱼线的使用寿命。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子线是钓鱼的关键环节 解决子线缠绕顺利的钓鱼


子线是上鱼的关键环节,钓组当中,子线的质量至关重要,好的子线有韧性,且更容易入口,上鱼效果更好。

在实际使用中,子线的使用却不只是简单的比较质量的优劣,想要上鱼,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尤其是在钓鱼中,由于钓组自身的原因,以及钓鱼人手法的关系,子线缠绕的情况较为多见,不但增加了钓鱼人的施钓负担,同样影响了上鱼的效率。解决了子线缠绕问题,钓鱼人才能更好,更顺利的钓鱼。

钓组问题

钓组影响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子线自身的干扰问题,钓线的材质决定了钓线的记忆性,摩擦力,以及抗弯曲程度。记忆性越差的钓线越容易在打结处弯曲,造成子线整体呈弯曲的幅度,最终造就了子线缠绕;

而摩擦力则是体现在静电方面,静电越大,子线越容易缠绕;最后就是抗弯曲性,主要靠质量,越贵的子线抗弯曲性越好。在我个人的钓鱼生涯中,在选购钓线时,子线往往选择比主线更好的,虽然时有消耗,却不容易出现小问题干扰钓鱼。

八字环是主线和子线中间的重要枢纽部分,也是子线缠绕的关键影响因素,尤其是在抛竿,抬竿的过程中,子线入手受力开始发生旋转。八字环的重要作用就是缓解子线的旋转,如果工作足够的到位,子线就不容易旋转缠绕。

太空豆开始和子线缠绕没有关系,实质上,作为子线上的一部分,太空豆最大的影响会给子线一个受力。在子线旋转时,太空豆同心度越差,反而会加重了子线的旋转,比如天马流星锤,太空豆就起到了锤的作用。

如果说太空豆对子线的影响是被动的受力,那么铅皮就是主动的造成影响。

铅皮在调漂中,会因为加减而削去一部分的铅皮,可能造成部分的卷起,这时,在抛竿或者抬竿中,受到水流的影响,就会像电风扇一样转起来,带动子线缠绕。

与子线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鱼钩了,鱼钩的不同形状,也会对子线缠绕造成影响。最常见的就是钩尖侧弯的钓钩,这种钓钩入水后,会出现雷同卷起的铅皮的结果,也会出现子线缠绕。这个可以在购买中进行避免,以及施钓前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钓钩不要使用。

钓鱼技巧

主要涉及到抛竿,提竿,以及卸鱼等几种情况的手法问题。首先是抛竿时,抛竿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回荡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到位,砸入水中。抛竿入水时,钓钩和铅坠之间有一个入水的顺序,首先是钓饵在前,铅坠在后,一前一后入水,自然不容易缠绕在一起。反之,铅坠和钓饵入水部分,饵料缠绕成一团,子线就没用了。

抬竿时,抖腕的力气小一点,力气太大,子线的活动容易乱掉,晃动的幅度混乱,自然会出现子线缠绕。提竿时并不是百发百中,在没有鱼上钩的情况下,力度较大,鱼线的反应自然比较强烈,剧烈的晃动中子线容易缠绕在一起打结。

另外,上饵时也有技巧,一只手将子线在手指上轻轻的缠绕几圈,不给子线自由晃动的空间,自然不容易缠绕,或者是抓住铅皮座,不要抓容易活动的八字环,都能够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

最后就是卸鱼时,巧妙的利用好挡针的作用,或者避开鱼类的剧烈活动时卸鱼,在鱼类较为平静后再进行卸鱼。

以上就是关于解决子线缠绕问题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诸位钓友学到了多少,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冬天钓鲫鱼有没有鱼获?关键看这四点


冬季钓鲫鱼虽然不好钓,但是相比其他鱼类,鲫鱼上口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冬季钓鱼,考验的就是钓鱼人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如果一个不注意今天很可能又是空军,把其他季节的技巧用在冬钓上,很容易颗粒无收,冬季有冬季的特点,下面就列举很多冬季钓鱼容易犯错的地方。

一、小水面比大水面好

冬钓的核心关键在于水温,水温的稳定才会让鲫鱼开口。很多钓友错误的认为,只要水域面积大,水温就能更加稳定。事实上,虽然大水面的确比小水域稳定一些,但冬季手竿根本钓不了鱼,而且水域面积大,打窝诱鱼就非常难,而相较于小水面区域鲫鱼活动相对比较多,手竿找到鱼窝机会就大很多,只要气压和水温稳定,鲫鱼还是会开口的。

二、打窝未必能钓到鱼

我们在其他季节都是通过打窝的方法来诱鱼,一个窝点吸引周围的鱼进窝。但是冬季鲫鱼活动范围非常小,通过打窝也经常很难诱到鱼,或者说短时间的打窝,还不足以让鱼入窝。所以冬季钓点要选的好,哪里水温高就选哪里,找到鱼窝再打窝,让附近的鱼聚一聚,这是冬季打窝的作用。有条件的还是可以连续或者提前打窝,这样打窝的效果才能出来。所以老钓友都说,冬季找鱼而钓,其他季节诱鱼而钓。

三、温度高未必能钓到鱼,温度低未必钓不到

冬季钓鱼的关键就是水温,水温的变化受到气温的影响。但是冬季突然的升温天是钓不到鱼的,对于新手可能不容易理解,但是老钓友都深有体会。冬季鲫鱼开口的第一要素是水温的稳定,而不是水温的高低。如果只认为水温高鱼口好,那北方的冰钓怎么说?水温明显很低呀。所以冬钓的天气,应该选择近期气温稳定,没有比较大波动的天气。

四、钓顿比钓灵好

冬季调漂是很多钓友的难题,尤其很多新手不懂调漂,冬天调漂就更困难。不少钓友也会认为,为什么鱼口轻不钓灵,反而还要钓顿?其实钓灵还是钓顿还是根据鱼口和水情来定的,也没有人说钓灵和钓顿那种好,只关乎鲫鱼适不适应,会不会咬钩的问题。例如在垂钓水域中,只有生口鱼当然可以钓灵,但这个钓位经常有人钓的话,毋庸置疑钓顿。水域中生口鱼多的话,调灵浮漂提竿基本可以中鱼,鲫鱼进食可以用疯狂形容,甚至抢食,这种情况下子线挡口,牵引力都不会有影响。但到了冬季这种情况下就很少出现,冬季鲫鱼对于不喜爱的鱼饵甚至不吃,所以要钓顿一些,减少浮漂和子线和鱼饵才行,通常平时调漂要高一目或者两目左右。

最后要说的是冬季发窝慢,要守但是不能死守。走钓逗钓,都不比死守好很多。

2020夏钓,钓位选择是关键


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江南夏季的酷暑时段,天气受副高压控制,高温无风、燥热难耐,酷暑不但人难耐,河体水温高、流速缓,浮萍盖满水面造成水底部缺氧,鱼游向中上层,使得野钓很难有所作为。但难钓不等于钓不到,笔者觉得钓位的选择在夏钓中至为关键。

选择有草的钓位

钓位能够选择到有草的钓位、特备是有些浮萍疯长的水域,不论深浅,有草的钓位感觉都比没有草的到位好。竿子钓的位置还有窝料的投放就选择在草头或者贴着草的位置。

为什么要选有草的钓位

因为有草的水域,夏天有浮萍遮掩,水下亮度不高而且温度相对低,加上水中植物有造氧的功能,迎合了野鲫求暗、寻凉、趋氧本能,另外如果河岸有大树遮阴,更是钓位的首选。

钓草窝的经验总结

夏天在全国很多自然水域,河中萍草疯长,很快就遮盖了水面。看似平静的小河,萍草下却是生机无限,以前我垂钓过好几个钓点的鱼,就发现鱼特别喜欢在草的旁边活动,抛竿打窝如果距离草远了,就是没有口,当你把饵料抛到快紧贴着草的地方,立马出口,早周围的明水鱼非常的稀少。还有几次,到了钓场,有朋友的钓位有一大团草,他就在草旁边钓,上的比我们的大而且快而且多,而且草窝下的野鲫闪金泛黄,野性十足。总结了下,确实在自然水域,鱼类还是很喜欢在水中有草的地方活动觅食躲藏,故而钓位的选择如果能够有草,应该是绝佳的。

如何钓草窝

轻轻拨开萍草形成草洞并一次足量布窝后(可用酒米打窝)窝料一次打足,不宜补窝(补窝会引发野鲫的长时间警觉而不敢进窝),水洞下必须干净,没有枝草根茎,使钩能落底,并且能降低上鱼过程中水草缠钩的几率。一般需要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等待,一旦有零星间隔的细泡泛起,手竿对准洞口轻轻下钩,小红蚯蚓为饵,很快就会有惊喜。草洞下昏暗安静,鱼类安全感强,所以咬钩抬头稳健,浮漂点动上捧韵感十足,极具观赏性,尤其是见到星漂微微颤动上捧,提竿往往是大鲫,上鱼过程快乐无比。

注意事项

1、盛夏遇到台风带来的降雨、大风、降温却是出钓的难得机遇,所以不容错过。

2、夏季哪怕再热,只要略有风动,在近岸草边且周边有散落浮萍遮盖,并有一定深度的地方布窝下钩,还是会略有收获的。

3、夏季选择多云、阴雨、有风的上午时段,加上选好草窝钓位,还是能享受野钓的乐趣的。

4、做掉时间,在清晨5:30-8:30和傍晚5:00-6:30都是一天相对好的上鱼时段。

用传统钓,钓萍草洞别有意趣,当弓月般的细竿把沉甸甸的野鲫提上时,确实乐意无穷。而且,夏天所获的野鲫是非常漂亮的,泛金透黄。各位钓友不妨一试!

"

竞技钓鱼快速上鱼减少失误是关键


竞技钓本身和普通的钓鱼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在竞技钓当中比和胜出两个特性更加突出一点。正因为这两种特性的存在,如何快速的上鱼和提高中鱼的命中率,就成为了竞技钓最重要的议题。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在竞技钓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降低脱钩失误的出现概率,加快中鱼速度。

增加上鱼速度,提竿避免失误最重要

在我私底下和一些钓友聊天当中得知,不少的钓友都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在竞技钓的时候,因为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提竿的节奏感,在提竿扬竿的过程中力度和速度失误,反而增加了脱钩的次数。这种情况是大多数新钓手集中会犯的毛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失误的比例会大幅度降低。如果是能够再掌握一些技巧,基本能够保证在提竿脱钩的现象消失。

大多数钓友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大力度的扬竿提竿,大力提竿虽然速度提高了,但是有着断线,鱼嘴破损等风险,都会增大扬竿脱钩的概率。在这里我介绍一种方法,可是马上见效降低大力提竿的习惯,就是手肘放在膝盖上,由膝盖提供反应的力度。这样一来,手臂不再提供全部力量,而膝盖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幅度都比较小,大力提竿的情况自然得到了缓解。

增加上鱼速度,学会控制鱼群是关键

水中有鱼,并不代表一定能钓上鱼,想要自如的钓鱼,必须要把钓饵永远布置在最佳的选择位置才行。但是鱼类是活动的,而且还是分区域活动的一种存在,想要学会如何控制水下的鱼群,把钓饵永远放在最佳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有技巧的事。

在控制鱼群活动中,最困难的就是鱼类的活动是分层的,我们的钓饵控制,也需要随着目标鱼的活动,针对不同的分层而采取不同的战略。如果是我们的钓组和钓法适合上层水域,我们就需要把鱼类控制在上层水当中,这就需要在布置钓饵的时候减少饵料的重量,使用质感和重量比较轻的饵料,把鱼群吸引到上层。而一些朋友喜欢钓大鱼,就需要针对底层中的鱼类有手段,比如适当的增加饵料的粘性,或者增强铅坠重量,把饵料快速的水底当中,降低中上层的小鱼干扰。

增加上鱼速度,减少线组缠绕问题是关键

在竞技钓中遇到线组缠绕问题是最头疼的一件事,本身来说竞技钓选择的鱼线就比较的细,造成的结果首先是缠绕的概率增大了,另外一个就是解开缠绕在一起的鱼线变得更耗费时间。和不少的钓友交流中得知,因为解开缠在一起的鱼线而割伤,划伤的朋友也不在少数。所以线组缠绕问题,才是竞技钓最大的敌人,极大的阻碍了上鱼速度。

这要求了钓友掌握正确的钓法技巧,降低绕线的几率来保证最快的增加上鱼速度。我个人的方法是从抛竿这一初始阶段入手,钓友可以手提饵料,单钩抛出,改变抛竿方式减少缠线的概率。在中鱼以后,也要重新的梳理开鱼线的位置,为下一次的上鱼做准备。总结起来就是抛竿多注意,中鱼多梳理,费得心思多了一点,但是风险却得到降低,避免了缠线后花费更多的时间。

另外一点关于线组缠绕的的解决,就需要和上面说的提竿技巧相联系。因为提竿过猛,鱼线在控制回弹而缠绕在一起,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这也说明了钓鱼是一个非常强调协调一致的运动,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动,影响的是接下来一系列的结果。

钓鱼是娱乐,更是一种深厚的学问


垂钓是一项妙趣横生的体育娱乐活动,也可以说,垂钓是一项智者的运动,既要掌握一整套与之有直接关系的钓技、钓具、钓饵以及选择钓点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又要掌握一系列鱼类学、气象学及水文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断言,凡是懒于动脑或不善思考的人,都不可能成为垂钓队伍中的行家里手,也不易享受到垂钓的髙雅情趣。

强调知识与科学对钓鱼活动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求广大钓鱼爱好者先去系统地读书,甚至把自己变成博物学家,然后才能走上钓场。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首先是掌握最基本的钓鱼知识,当你手中有了一副装好线、钩的钓竿时,即可整装出发。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钓者,希望经常在与鱼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获胜,那么,这将是你学习的开始。只要你虚心学习,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在不知不觉中会有长足的进步,会对钓鱼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一、要学点鱼类学知识

作为一个垂钓者,逐步学习和掌握关于鱼类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各种鱼类的形态、生理特性、生活习性是不相同的,它们栖息活动的水域、水层、食物种类、觅食规律、产卵规律等方面亦各有特点。不了解这些特点虽然也能钓到鱼,甚至还会碰到大鱼,但终究属于撞大运,很难有下次了。善于钓鱼的人应当是主动找鱼,预先埋伏在那些鱼儿经常出没的水域,满怀信心地等鱼上钩。

同时钓鱼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地域的不同,水域环境的不同,季节的不同,都会影响乃至改变鱼类的某些习性。因此,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当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首先要善于总结经验。当你经过一天的垂钓满载而归时,欣喜之余不要忘记找一找成功的秘诀;当你空手而回,为一无所获而心情不佳时,也要反思一下失败的教训,如果找对了原因,下次定会得到补偿。还应当指出的是,从实践中学习不单纯指总结个人的实践经验,其中还包括注意吸收和总结别人的经验,这实际上是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只要善于学习,勤于动脑,经常总结,掌握鱼类学知识是不难的。

二、要弄清气象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凡是有经验的垂钓者都知道,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对钓鱼活动的成败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学习一点气象学知识,把气象变化对鱼类活动的影响搞清楚,对垂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的知识,主要靠钓鱼爱好者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在过去,人们历来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他们以谚语的形式把这些宝贵经验留给后世。注意搜集这些谚语,并搞懂其中的含义,无疑会给我们以很好的指导。

气象学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阴、晴、风、雨等容易感知的自然现象之外,还有气压、空气的湿度、水的含氧量等不易被觉察的现象。有经验的垂钓爱好者在钓鱼活动中往往常年注意记录气象变化,结合这些变化观察鱼类的活动规律,久而久之便总结出一套系统而实用的知识。初学者若能虚心向他们请教,再与自己的体会相结合,一定会很快掌握鱼类气象学。

三、要学一点水文知

水是鱼的栖身之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质的清浊、酸碱度的高低、浮游生物的多寡,对鱼类的栖息、活动、觅饵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在水体浑浊的池塘,鱼儿看不清诱饵,所以有经验的垂钓者均不以之为钓点。总之,鱼有草鲤鲢鳙,天有阴晴风雨,时有春夏秋冬,水有深浅清浊,钓者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科学知识,才能使鱼贪饵中钩。

垂钓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高雅活动,它既有赏心悦目的趣味,也包括了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从初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垂钓亦不例外。当我们刚步入钓鱼爱好者的行列,凭借基本的工具和技巧尝到垂钓的乐趣时切不可因此而满足,不要在初级阶段止步不前,不要忘记总结验,继续提高。

钓鱼智取是关键 应该鱼变我也变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地动脑,不断地总结。钓鱼更是如此,每天的鱼情不一样,每个塘的鱼情也不一样,如果整天按部就班,也许就不会有好的收获。只有鱼变我也变,才能出奇制胜。

上周末是个好天,晴,气温10-21,东风3级(天气预报所查)。早晨有点事,耽搁了一下,靠近8点钟才到达钓点。停好车,拿上装备直奔水塘的西岸。西岸是个浅水区,上周在此收获颇丰。加上预报说今天刮东风(虽然还没有开始刮风),这边应该是下风口,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达西岸一看,情况不太妙,为啥?水很清,几乎能见底,而且水面上没有鱼星。既来之则安之,和好窝料,先在几个老位置布上窝。吃完随身带去的早饭,就开始垂钓。下钩之后,发现,情况果真不妙。钩子如同扔在了水缸中,丝毫没有动静。任凭你怎么逗引,就是没鱼咬钩。几个窝子间来回的走钓,希望能在哪个窝子里找到突破。可两三个来回下来,还是一无所获。

看看时间已快9点,我还未见鱼儿的影子。耀眼的阳光刺的我眼睛很难受,我望了望几个窝子,有点泄气了。放眼搜寻了一下钓场,有一片水草引起了我的注意:水草中不时的发出声响,好像有鱼在里面甩籽。不对啊?这个塘里的鱼在两三个礼拜之前已经开始甩籽,难道还没结束?去看看再说。

走近一看,确实是鲫鱼在甩籽,而且感觉数量还不少,难怪今天这边鱼不咬钩,原来都跑来这儿幽会啦!恰好密布的水草中有个小洞,离岸也不算远,估计是鲫鱼甩籽时甩出来的洞。不如钓拱吧!说干就干,找出一副更短的线组换上,剪掉一点铅皮,穿上蚯蚓开始钓拱。

下钩不久,浮漂就有动静了,一个回浮,扬杆中鱼。见到了今天的第一条鲫鱼。有戏,继续。隔了三四分钟,又一条,虽然不大,但有总比没有强啊!连钓了四五条后,又不见动静了。我只好施展我的逗引之法,轻轻的上下提逗几次,然后慢慢放下,循环往复。经过几分钟的逗引,浮漂终于动了,但漂相有点怪,不像是鲫鱼咬钩。浮漂上下点动几下,就停了;然后向旁边拉走一点又停了。就是不见那熟悉的回浮,不知是什么鱼在捣乱。我聚精会神的盯着漂子,动了,还在动,突然浮漂一截一截的向下沉去。果断扬杆,中了。你猜,是啥鱼?原来是一条二两多的昂次,这东西不错。

继续在这小草洞作战。又是好一会儿不见动静,继续逗引。逗着逗着,浮漂动了,典型的鲫鱼咬钩,只是动作幅度比较小。好不容易看到浮漂回起了一粒,扬杆,中鱼了。鱼一下子窜到了水草里,好不容易才拉上来,是一条三两多的鲫鱼,这条不错。可这一拉,小草窝被破坏了。我只好到原先的几个窝子看看,还是没鱼,钓到十点钟,才上了条小鲫鱼。

不行!可能今天水清,这边又浅,太阳太强,影响鱼的咬钩。抓紧时间去对岸深水区看看。噔噔噔一路小跑,赶到对岸,在几个老位置打上窝。这边的水情确实要好些,不是那么的清,水面上还有一些鱼星。早知道这样,早点过来了。其实,我不来这边的原因,主要是来这边钓鱼的人实在太多,鱼都变得很精明。

下钩后不久,浮漂就有动静,但总是动动停停,感觉是鱼在探钩,这边的鱼都是老滑头了。浮漂动了好一会儿,都没有提杆的时机。得想个办法!对了,经常有人钓的地方最好用小蚯蚓。于是,从蚓盒中找出条比较小的蚯蚓换上,下钩后,漂相果然好多了。点动了几下后,就是一个回浮,提杆,中了条二两多的鲫鱼。还说得过去。之后,我就专找小蚯蚓穿钩,效果的确不错,连上了三四条二三两的鲫鱼。

这人就是这样,没钓到鱼的时候,只要上鱼就行;钓到鱼之后,就想上大的。这不,我提着杆子又转移到深水区的另一个窝子,看看能不能上条大点的。下钩之后,浮漂就有动静,点啊点的突然一个回浮,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只是本能的一扬杆。鱼是中了,可又窜到水草下去了,力道还不错。我小心的将鱼慢慢的拉出水草,眼看要出水了,鱼一个翻身,一条四五两的大鲫鱼逃之夭夭。

真可惜,好不容易碰上一条,就这样溜了。唉!不过心里还是安慰自己,跑了这条,还会来更大的,但愿如此吧!经过鱼这么一闹,这个窝子是暂时不能钓了。先到别处钓钓。这时已经11:03分,再坚持一会就得回家了。

鱼儿,赶快来吃哦,不吃就没得吃了哦!可心里越急,越没鱼咬钩,过了七八分钟也没见浮漂动一下。待不住了,还是去跑鱼的窝子看看。下钩之后,就见窝子里好像有鱼星,可就是不见鱼咬钩。逗一逗,也没动静;再逗,还没动静。这是咋搞的呢?估计鱼现在都浮在半水。有办法。我将钩坠上的铅皮剪掉一半,钩坠与钩之间的距离拉大,浮漂向下移两颗。这样,我就可以让钩子悬浮在离底5-8厘米的位置上,鱼儿更容易发现。

调整好后再下钩,感觉果真不一样,钩子和浮漂的下沉速度变得很缓慢,并且没有到底,这就是我要的效果,不知能否收到效果。1分钟,没动静;2分钟,没动静;5分钟,浮漂动了。。。我的神经开始高度紧张,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浮漂。终于瞅准了一个向上半粒的回浮,扬杆中鱼了。这条不小,杆稍大弯,鱼在水里拼命挣扎。但没两三下就被我降服,拖上岸来。好家伙,一条至少半斤以上的大板鲫,终于被我等到啦!

之后,又上了一条昂次,几条鲫鱼,更是锦上添花!今天能取得不错的收获,全得益于一个变字。这就叫鱼变我也变,智取是关键。

野钓小鱼闹窝别惆怅,这里有些小妙招


钓鱼遇见杂鱼闹窝,却无法驱赶惹人心烦。相信这个问题也有许多钓友感到迷惑,野钓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小鱼闹窝这是正常现象,有2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种就是在你钓鲤鱼的窝子旁边一米左右再做一个窝子专门诱小鱼的,可以撒些比较轻易漂浮的粉铒,易招小鱼。另一种就是挂玉米或者红薯,把浮漂调的钝一些,比如你调2目,钓3目或者4目都行,只要钓目大于调目都属于调顿,能过滤一些假信号。

还有就是要得明确诱与钓是紧密结合的,沒有诱何来钓。3米以上水深是宜的,窝料使用欠缺了,最佳是少量玉米加颗粒饵及麝香酒小米一起拌匀并加入黑糖水,前期打窝量不能大要少打,不然就造成这现象。鱼食窝饵就饱了,何来吃你的两颗小饵。打窝重在少打勤补。即钓目标鲤鱼,就不能用虫饵。得用鲤鱼喜好的颗粒饵与鲫鱼粉饵及状态饵搅拌均,并加入它喜的甜味糖水。

窝料不要一次打太多,要少打勤补,可以避免鱼吃饱就走,而且鱼也会越聚越多,这样自然会争食饵料,如果一定要用蚯蚓作钓,可以用滑铅钓法,重坠到底,快速穿过小鱼层,这么顿小鱼信号自然过滤掉了。

更多精彩渔汛尽请关注好钓鱼,一个关心你的钓鱼私人小助手。

昼夜钓鱼温差大小是影响鱼获关键因素


在夏秋的高温季节,因气温高蒸发了,空气中水分子含量大,导致天气潮湿又闷热,在高温的影响下,我们就会有在蒸桑拿浴的感觉。然而在多年的垂钓实践中,我发现有的闷热天气有鱼咬钩,有的闷热天气鱼却不开口,这种情况在垂钓中经常遇到。

翻 看二十多年来的钓鱼日记,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夏天高温低压、空气湿度大的闷热天气里,昼夜温差越小,越不会有鱼咬钩;反之,昼夜温差越大,鱼 咬钩的概率就越高。即使是在大型水库垂钓,这种情况也很明显。如果是昼夜温差大的天气,就是闷热的低气压天气,也会有鱼咬钩。

从一直记录多年的钓鱼日记来 看,在温热高温季节,昼夜温差一旦小于7℃时,不管是在大水域还是小水库、池塘、塘坝等小水域,很少有鱼咬钩,水面越小,情况越明显,即便是下雨的天气, 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

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从经验、日记等的分析情况来看,是天气原因和自然因素等造成的,原因是水情发生了变化。

夏 天到来后,气温水温在强烈阳光的曝晒下,温度是越来越高,随着雨季的来临,空气湿度也越来越大,在副热带低压暖湿气流影响下,天气变得潮湿闷热起来,气温 达三十四、五度摄氏度,甚至高达40℃,地表温度高达50℃以上。这种天气基本不会刮风,副热带暖湿气流滞留在本地上空久久不能离去,人不活动还可以,只 要一活动,就是大汗淋漓。

众所周知,水温越高,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就会越低,在高温低气压影响下,空气中的氧分子不能有效溶解氧的支 持,鱼就失去了寻找食物的动力。受副热带暖湿气流影响,导致水体中所含的溶解氧进一步下降,趋氧性促使鱼类上浮到含氧量高一些的中上层水域和流动水域活 动,是导致鱼不咬钩的关键因素。

经过查看资料后分析,在空气湿度大的闷热低压天,昼夜温差在10℃ 以上时,因晚上气温下降幅度大,表层水温在晚上也会随之下降。虽然空气导热快水导热慢,但在太阳落山后至第二天太阳升起前的这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水 温虽然下降慢,但总会下降三五摄氏度。如果晚上再刮风的话,风吹浪涌水体和空气接触面增大,散发热量会更快,水温还会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也会相 对增加。

经风吹和水温上下温差的作用,就会形成暗流或对流,致使上下水层转换,水底所含的溶解氧就会相应高一些。虽然同是闷热低压天气,但昼夜温差大的天 气,水温会低一些,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就会相应高出一些,尤其是在大型水库,这种情况就会更加突出,在水温比较合适,水中溶解氧比较高的情况下,鱼还有不咬 钩的?

如果昼夜温差小于7℃,那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在温热低压的天气下,昼夜温差一旦小于 7℃,晚上气温下降有限,水温一般不会有多少变化。在昼夜温差小的天气里,因空气不流动,一般不会刮风,失去了风的动力,水体不会流动,因表层水温在晚上 没有降下来,也就失去了对流的能力,上下水层得不到转换,水中的溶解氧也不会上升,含氧量不足,只是鱼类仅能维持呼吸保命,哪还有摄食的欲望?

这些种种不利自然因素,是导致鱼不咬钩的重要原因。在这种天气下出钓,就是有鱼咬钩,也是些需氧量少的小杂鱼,其他鱼基本不会开口。

昼夜温差小的天气,是风平浪静,钓手只能枯燥的坐着。昼夜温差大的天气是风起浪涌,鱼觅食也很积极。

这里是吃货的天堂,钓鱼人的乐园


加拿大的三文鱼,因为数量多,肉质好而闻名于世,这里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钓鱼人的乐园。内陆来的朋友想过手瘾的很多,但是能过成手瘾的不多,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钓。

三文鱼性情凶猛,行动迅速,因此在海里很难捕捉。每年产卵季节的河流和入海口是最理想的钓鱼地点。每到鱼季来临,很多钓鱼杂志便会推出厚厚的三文鱼专辑,详尽介绍钓获攻略。

我所看到的几个人不是路亚就是飞蝇钓。一般而言,产卵季节的三文鱼不太喜欢吃食,只有特制的毛钩或者路亚才能产生足够的诱惑让这些鱼儿冲动。

钓友穿着防水裤站在水里,高高挥动着鱼竿,把线抛到上游,飘下,收回,再打向上游,动作优雅自然,可惜没有看到鱼上钩。

小河特别幽静,只有黝黑的河水在哗哗流淌,岸边全是翠绿的树林,风景如画,垂纶于此,还会在意上不上鱼吗?

一旦有鱼上钩,你要大喊一声fishon。三文鱼不来则已,一来就往往都是大家伙,鱼杆和鱼线都比较细,不能跟鱼硬拼。需要慢慢周旋,待把鱼溜得精疲力尽之时才能将它拉上岸。

刚溯河时的三文鱼,肌肉坚实呈赤色。脂肪丰富,但到生殖结束时,脂肪耗尽,肉变成灰色,头大体瘦,遗体鳞伤,失去食用价值,且易被天敌袭击死亡而不能回海。

所以这个时候的三文鱼,是吃货的尤物,每天鱼子酱早餐,三文鱼漱口,帝王蟹吃到吐,遗憾的是没有带上火锅底料!不然全部拿来烫火锅!

钓鱼鱼线的秘密与选择


随着时代的改变,钓鱼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各种渔具商品,商品饵料,品牌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商品中更不乏暴力商品,据调查渔具店的三大暴利武器:鱼线,鱼漂,小药。其中鱼线最为暴利,渔具店一盘盘精美的鱼线,都是渔具生产商用几十块钱一公斤的桶装线分装缠绕而成。一盘盘的卖到钓友手里少则10块,多则上百。虽然钓鱼是个坑!但是小编却已无法自拔!今天就和大家说说鱼线。

鱼线的成色工艺有两种,分别为拉丝带色和高温着色。拉丝带色的 鱼线更具备韧性。但是线质一般偏硬脆一些。稳定性能是这种成色工艺的突出特性。高温着色的鱼线一般不能保证鱼线每段的稳定性。同样的一轮鱼线,可能单个拉力值非常高,但是下一阶段就不知道怎么样了,目前判定高端线跟低端线的重要特点就在这里。高温着色的优势在于鱼线可以根据客户受众群需求控制线的柔软度。所以这样的鱼线一般都有很好的手感与弹力,回鱼时候会有一定优势。

现在市场常用线占据比重大的应该是尼龙线。大概份额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浙江东阳市是国产线的聚集地,那边的鱼线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中国。他们的鱼线只有透明色,因为自己已经掌握着高温着色工艺的诀窍。所以利用低廉的成本购置色粉,柔软剂在一定高温下根据需要生产适宜柔软度的带色主线。这样的高温环境就会导致鱼线高级尼龙分子内部结构不稳定,最终导致鱼线内部空隙有大小区别,进而影响拉力稳定性。

厂商做小有诀窍,外行一定找门道。渔具点有不同价位 鱼线,到底他们区分档次是怎么流程呢?有的钓友说,两种价格单的线肯定不一样东西,贵点的自然质量好点,耐操。便宜的鱼线用起来心里无底,不敢用。所以宁愿多花钱也不愿切线,孰知大号的线同一厂家在做鱼线的时候其实用的是统一款鱼线,尤其一样颜色的线,透明子线就更不用说。但是一定记得,高价的细号线肯定比低价细号线有优势,因为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定。

鱼线线表不均匀的三种原因。第一,由于拉丝设备不到位鱼线拉丝出来就是坑洼不平的。第二,鱼线出来是顺滑的,后期过水处理包括软化过程中导致鱼线表面发生物理变化变形,拉力受太大影响。第三,鱼线车间工人在分装缠线过程中拉的太紧导致鱼线长时间收到侧向力的挤压变形。这样的影响性能小。但是会影响美观跟切水速度。

如何找出性价比高的 鱼线呢?第一点感觉鱼线的线表是否均匀,拉丝技术的原因有可能导致丝径粗细不一样,会影响线拉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后天影响的挤压力。第二点打结试下鱼线的节拉力。这是鱼线的本质强度反映,能最直观感知鱼线的拉力性能。有了前面两点测试,起码你就不会因为拉力受坑了。

冬季作钓找对鱼窝是关键


冬季不像其他的季节鱼儿的活动范围广,摄食欲望强,但是冬季只要选对了钓位,找到鱼窝那么收获要比其他季节好的多。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鱼儿会选择相对较深的水域聚集,不会大范围游动寻找食物,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主动找鱼,找到鱼窝那么要恭喜你,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忍受一天的冷风吹,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体验冰钓了,那么今天就教一教大家如何寻找鱼窝。

一、如何寻找鱼窝

如果冰面足够干净就找水草或者找被冻在冰面上的草尖,好的钓点离不开水草,鱼儿喜欢在草边觅食、藏身,所以冬季钓鱼第一关键就是看看水里有没有水草。

尽量找小水面,离岸不要太远,冬季温度低,小水面吸热快,水温高,很多小水面的水底有小水坑,这里就是鱼儿聚集的地方。还有就是北方的冬季很多地方冰冻的不是很厚实,所以为了安全最好不要太远离岸边。

二、钓点区域该要避免的问题

所钓区域必须要向阳,尽量不要钓阴凉处,这个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看冰的颜色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准确度不高,颜色比较深的冰面下一般较深,反之则浅。所以在浅色的冰面上找深颜色的冰也是一种方法。

一个钓位坚持半个小时左右如果不出鱼,那就不必再守着了,最好继续凿冰眼,准备钓下一个,有时因为天气原因,就算窝子有鱼也不爱开口,那就需要冬季的一个特殊钓法,就是逗钓,拉起一个浮漂的长度,然后让其自由下沉。

如果有很浅的小河,再加上你不怕辛苦,用冰钻掀起一块冰,你会发现所有的鱼都会聚集在稍微深一些的水窝。

你买的子线是好还是坏除了看拉力,还要看这个


子线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拉力,若拉力无法保证,其他参数再理想也无济于事。而这个拉力值又表现为表面的和隐性的两个方面,表面拉力值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测量,用弹簧秤拉一拉,直至拉断,读取拉断时的数值就知道了;隐性拉力值却是无法测量出来的,比如一条子线在做上述拉力试验时得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值,但刺鱼瞬间的力量是很大很突然的,很多子线就在这一瞬间莫名其妙地断掉了,手上仅有轻微受力感甚至没有受力感,鱼钩就没了。

子线的隐性拉力值在购买和挑选时是无法直接甄别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使用才能体会到,但发现有问题时鱼往往已经逃之夭夭了,悔之晚矣。

子线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它的恢复能力。中鱼后,尤其鱼进抄网后会不断地扑腾,会造成子线卷曲,有的子线卷曲程度不明显,而且能自动恢复到挺直的状态,这样的子线是好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子线在钓鱼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并没有做试验时那么好,鱼在水中扑腾、在抄网中翻滚对子线的伤害比做试验时严重得多。其实,所谓具有恢复能力的子线的宣传多为噱头,实际意义不大。那种用子线切割PPR管子的也属此类,任何一种普通的鱼线都能做到。

现在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子线要有一定的延展能力,对于这一点,我并不刻意追求。所有鱼线都有延展能力,我们常说的鱼线的弹性指的就是所谓的延展,而这个延展的长度真的不大,也不像有些人说得那么重要。试想,一根30厘米长的子线,最大延展能有多少?

我夸张点说,能有2厘米吗?肯定没有,而我们提竿刺鱼的行程甚至接近2米,仅2厘米的子线缓冲又有多大意义?

退一步讲,就算提竿环节没问题,遛鱼时当鱼的挣扎力超过子线的承受能力时,这几厘米的缓冲就能挽救子线于不断?要知道,鱼一旦挣扎起来可不是几厘米鱼线所能化解的,只要挣扎力超过了子线的承受范围,延展性好的和延展性不好的子线的结局都一样,那就是断掉。

除非上钩的那条鱼在达到子线拉力极限的瞬间回头了,这种情况只在理论上存在,在实际垂钓中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我并不在意延展度这一指标。

拉力才是评判子线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

关于切水性,我也不在意。毕是子线是由铅坠带着它落向水底的,铅坠到位后子线和钩饵才会靠自身的重量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

理论上说,切水性好的子线的确能缩短这段行程的时间,但该行程很小,最多只有一个子线长,切水性是否完美,在时间上根本体现不出来。有的人认为,在钓组落水的瞬间,子线的切水性就发挥作用了。

其实,在没有铅坠的情况下,切水性好的子线克服水面张力的能力确实是存在一些的,但是别忘了,钓组是有铅坠的,哪怕子线的切水性很差,铅坠也会带着它向下沉,子线的切水性在水面上完全没有表现的机会。

有人还认为,尽管子线是在铅坠的牵引下下落的,可是切水性好的子线受到的阻力小,铅坠下行的速度会更快。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只要子线的线径相同、长度相同,它们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就是一样的(不同品牌间鱼线的密度差异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里不必考虑密度问题)。所以,我也不去刻意追求子线的切水性。

如果子线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切水性自然是好,如果表现不尽人意也无妨。

选子线要重实效,不要偏信商家的宣传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柔软度,柔软的子线隐蔽性更好,能提高上鱼率,质地硬的2号子线的上鱼率甚至比不上3号软子线。子线越硬,其隐蔽性就越差。

关于子线的柔软度,钓者在挑选的时候凭手感就能感觉出来。 一款子线的好坏并不是靠目测就能分辨开来的,钓者不要偏信商家的宣传,那里有很多唬人的噱头,坊间的口碑相传才是重要的参考依据,钓友们都会有各自比较信赖的品牌,能用两年以上的,给出的评价就会很公正。读者们在选购子线时,可以向内行的、跟自己消费能力差不多的钓友请教,他们给的推荐更可靠。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线选择是钓鱼关键!看这里面有些学问》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鱼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