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没口。

要说蚯蚓钓鱼,这个历史就很久了,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就是隋朝建立之前的一个少数民族和关内汉族大融合时期,在《隋书》的薛道衡传里,有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用把白话文解释,就是南朝的傅縡,给北齐的薛道衡提笔书写了50首韵律优美的诗词,薛道衡也作诗回赠,成为当时一时佳话,以蚯投鱼,也象征着投其所好,这说明至少在五代十国期间,用蚯蚓钓鱼,就是比较流行的事情,甚至这句以蚯投鱼就变成了成语。

蚯蚓经过这么时间的考验,被称为万能饵,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不少钓友都有着这么个论断,别管鱼层,别管天气,别管气压,别管时间段,有鱼没鱼,拿条蚯蚓试上一下,只要有动作,那水里一定有鱼,用蚯斗都没口,死守也是白守,甚至不少喜欢野钓的钓友,会以此判断水域有鱼无鱼的标准。

在实战中,穿钩方法不同,有用整条的,有切段的,都采用的是比较原生态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不需要加工,利用蚯蚓,自带的腥味来诱鱼,当然,万能饵是说明,蚯蚓的广谱性,就是各种淡水鱼,遇到蚯蚓都会开口,但是并不保证,用了就能上鱼,这一点是一定要区分的;事实上,就如同大多数钓友都认可的观点一样,没有鱼,把蚯蚓打上蝴蝶结,再挂钩,也没什么意义,事实上,不少民间野钓的高手,会对蚯蚓,做一下加工处理,从而做到诱钓结合的目的,实战证明,渔获真的不一样。

【方法一】蚯蚓蘸钓

这种蘸钓法,总体来说有两种具体操作思路,第一种先挂钩,蘸粘粉,就是挂钩的蚯蚓,在粘粉里裹一层,然后沾点水,再蘸酒米,蚯蚓进水之后,身上的酒米会慢慢脱落,而且不钓底,就钓离底,这样蚯蚓的扭动、酒米的脱落都能有良好的动态诱鱼效果;而蚯蚓的腥香、酒米的酒香、谷香,都是本味,也不至于引起鱼群的警惕性,当然,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必须要切段的蚯蚓,整根蚯蚓,加上酒米,体积太大,而且易脱钩,操作起来很是麻烦。

第二种,操作起来略为复杂一些,先把蚯蚓,放到有泥土的盒子里,喷洒点水,不要太多,然后盖上盖子,戳上几个小孔,不要透气太好,也不要闷死蚯蚓,放置8~12小时,期间把阿魏磨成粉末状,和蚕豆粉1:1混合,搅拌匀,临到钓点,把蚯蚓取出来,在频临缺氧状态下,会分泌大量的粘液,方便自己钻出土层;

把蚯蚓去除切段,挂上鱼钩,在豆粉和阿魏粉里滚上一下,蚕豆粉稍微带点水会就有点粘性,又掺杂着阿魏粉,会进水后才开始脱落,阿魏味道很臭,很有特色,对鱼群来说很有诱惑力,发窝还很快,渔获自然不用多说了;需要注意的是,有钓友直接切段,蘸阿魏粉,感觉没啥效果,因为阿魏粉的比重很轻,蚯蚓的粘液不是特殊情况很难分泌,而且没有蚕豆粉的配合,可能在水面就把阿魏粉给冲刷掉了,所以自然没有什么效果。

【方法二】加香做钓饵

以前看到过一些把蚯蚓放到丁香精油、药酒中浸泡的方法,自己也尝试了一下,发现和扯淡没什么区别,蚯蚓不会游泳,不能在水中换气,而且表层滑腻,无法像麦粒、玉米粒等种饵一样,能把味道沁入体内;后来在请教了一些老钓友之后,发现处理起来,还是要花费些许小心思的。

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喂养,有两种土方子来操作,第一种是喂养茶叶渣,丁香或者山奈泡制的药酒,把喝过的茶叶渣,浸泡上1天左右,然后把茶叶渣剁碎,扔到蚯蚓盒子,一般喂上至少一周的时间,切开蚯蚓,蚯蚓除了腥味,就会带有淡淡的茶味,和一股子中药酒味,不少老钓友闲着没事都会用药酒泡茶叶渣,然后闲着没事就喂蚯蚓,渔获相当好。

第二种就比较简单了,用一个塑料盒,放一半干土,然后把药酒喷洒到土上,搅拌一下,不要太湿,太湿润的泥土,比较瓷实,蚯蚓钻不开,容易缺氧被憋死,最好再用火柴棍粗细的木棍,戳到底,戳几个垂直盒子底的小孔,然后把蚯蚓放进去,盖子盖好,多戳些小孔,每隔一天,喷点药酒在土上,不要太多,至少8~15天左右,蚯蚓身上,也能带着药酒味,用来诱钓,效果也很不错。

以上两种思路,四种处理方法,都是对蚯蚓进行二次加工,在细节上是和其他方法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后面两种,都是年纪大的老钓友之间才会口口相传的土方子,虽然费事,但是效果着实不错,有兴趣的钓友可以试着自己制作,还有很有意思的。wwW.diaOYu007.CoM

相关知识

蚯蚓粉的长时间保存及加工处理方法


蚯蚓粉加工方法简易,只要将鲜蚯蚓除去表面覆盖的土,放置在阳光下,蚯蚓就会相互争先往下钻,并不断地吐出体内的蚓粪,阳光越大,吐出蚓粪的速度越快,一般3-6小时蚯蚓体内的蚓粪就会基本吐完,经过冲洗干净后,将其放在开水中快速烫一下或用开水泼洒到蚯蚓上,蚯蚓会马上死亡,然后将其烘干粉碎后即可成为蚯蚓粉。

还可将收获的蚯蚓产品烘干或冷冻干燥,但不能直接放在太阳下暴晒,因为太阳的紫外线会破坏蚯蚓的营养成分。烘干后得蚯蚓可放人粉碎机或研磨机中粉碎、研磨,加工成粉状,也可以用冷冻干燥机在低温真空下把蚯蚓体内水分蒸散掉而获得蚯蚓的干体,利用这种冷冻干燥的方法加工成粉末的蚓蚓其营养成分保持不变。这种蚯蚓粉也可直接喂养禽畜和鱼、虾、鳖、水貂、牛蛙等,也可以与其他饲料混合,加工成复合颗粒饲料,也叫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和运输,易为养殖动物食用 。

干蚯蚓中含有51%-70%的蛋白质(不同蚯蚓与对蚯蚓体内粪便清理干净程度而有所不同),其蛋白质含量与进口鱼粉相当甚至超过进口鱼粉,高于国产鱼粉的含量。我们早年就做了采用蚯蚓粪作为猪饲料的试验,在猪饲料中以4%的使用量代替鱼粉(国产),猪的增重比较对照组超过30%,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有报道说用蚯蚓粉喂鸡,在鸡饲料中加入7.5%蚯蚓与加入8%的鱼粉作比较,喂蚯蚓粉的鸡比喂鱼粉的鸡增重13%,喂蚯蚓粉的其产蛋量提高20%。可想而知这种蚯蚓粉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给我们带来高产量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高利润。

蚯蚓粉除了有上面的利用价值外,还有清热,息风,通络,理喘,利尿等功效。我们可以用它来主治高烧,高血压,哮喘头痛,目赤, 咽喉痛,小便不通,水肿和半身不遂等,蚯蚓粉含有解热碱,蚯蚓素等,还可治疗烧伤,烫伤,腮腺炎等症。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呀。

分享蚯蚓钓鱼做饵的五个技巧


蚯蚓是传统的一种基础饵料,在雨后潮湿的泥土中,或者院落的花田中基本可以寻到,是一种方便好找的廉价饵料。传统钓法中,直接拿钩穿虫身即可垂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其他使用蚯蚓钓鱼做饵的技巧。

一、适量沾丁香油

最简单,将蚯蚓的身上沾上丁香油。不必提前浸泡,到了钓点后,把丁香油倒入入小瓶子盖,不用太多,几毫升就够,一次不用把蚯蚓全部沾入,沾上一些就可以了,适量。对于天气高点的地方效果不错,另外有钓友说过花露水沾蚯蚓,不过个人觉得花露水很刺鼻,不推荐这个。

二、鲜血浸泡

有人说蚯蚓就是小鱼吃的,未必,出钓时可用动物鲜血喂养一段时间,或者出钓当天浸泡一会儿,色泽跟气味都有很大提升。适合钓食性凶猛的鱼类,例如鲤鱼,黑鱼等。

三、浸蜂蜜

如果没有丁香油,或者买不到,可用此法代替,挑选几条体型较大的蚯蚓,然后弄些蜂蜜,浸泡三分钟就好,甚至更短时间,这样之后你会发现蚯蚓有些干了,最好时间短点,否则会变成木乃伊,半湿半干,体型还会小了点,正合适用,而且不易掉。

四、泡牛B、VB

牛b,或者VB,大家应该懂,调好后,留下一些,到了钓点,泡泡蚯蚓,直接开钓,效果还行,味道可以招一些更远的鱼。

五、蚯蚓肉泥+野战蓝鲫

用动物鲜血喂养蚯蚓一个月,蚯蚓剁碎,弄成肉泥,加些野战蓝鲫,一勾这个饵,一勾上蚯蚓,效果不错,如果有顿口,等几下也没事,蚯蚓 不好弄下去,这样可以边钓边打窝,像商品饵一样,免得开始打窝,而且中大鲤鱼,鲫鱼,几率很大。

以上这几招,经过钓友亲测,每次都比单用蚯蚓效果好很多。不过各地鱼情、水情都有所区别,这种方法还需要钓友去实践一二。

用蚯蚓做饵钓鱼可以用的几个技巧


有的人只用蚯蚓钓鱼,价格便宜、效果广谱且针对的鱼种又多;也有人不喜欢用,黏手、泥巴容易卡进指甲缝、穿钩较慢等等。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对蚯蚓并不是特别反感,野钓时还是建议带一盒(尤其是以钓鲫鱼为主时),至少我个人的实战经历是当商品饵没口的时候挂上蚯蚓还可以骗几条像样的鱼上来。

大部分钓鱼人对蚯蚓都相对熟悉,可能看见我在这里谈使用技巧感觉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其实我并不是想把这种最简单的钓饵搞得多复杂,只是野钓鱼情复杂,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而且现如今的鱼资源也没有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么好了,很多事情不可同日而语。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蚯蚓是万能饵,随便挂上钩就能用,但假如你能注意一些事情,针对鱼情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一:蚯蚓的种类和挑选很重要

蚯蚓的品种多样,在钓鱼中比较常见的且按照颜色分类的话就是红蚯蚓和黑蚯蚓(青皮蚯蚓),两者的区别在于黑蚯蚓体型更大、腥臭味更足,如果你喜欢钓汪刺、鲶鱼、甲鱼等偏肉食性的鱼类,黑蚯蚓更适合一些,或者你也可以把黑蚯蚓捣烂混合窝料、泥巴来打窝,诱鱼速度比红蚯蚓快。

红蚯蚓的优点是大小合适、方便挂钩、野钓以中小型鱼为主的话红蚯蚓的出场率更高点。

蚯蚓能够自己挖最好,如果为了方便上渔具店购买,需要注意以下2点。

1、活性:蚯蚓能够钓鱼,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为鱼提倡生长必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另一方面是其在水下扭动、挣扎的姿态激发了鱼的摄食欲望。

所以挑选蚯蚓时一定要记得选活性好的,拿在手上半死不活、一动不动的,尽量别买,买来也放不了几天。

2、蚯蚓的个体大小:蚯蚓有粗细之分,但没有鱼情为基础直接说粗的好还是细的好没有意义,我只是想提醒大家,购买之前最好把底下的也挖出来看看,一看数量二对比粗细。

我以前就是太粗心,只看到表面有几条比较大、活性比较好的就直接付钱走人,然而到钓场一翻土才发现,底下全是小家伙。

二:蚯蚓的粗细有什么讲究

粗的蚯蚓好挂钩,但不适合体型小、开口弱的鱼,比如你挂小拇指大的蚯蚓去钓一两都不到的宝宝鲫,肯定影响上钩率,粗的蚯蚓可以钓个体较大的鱼,或者砸烂打窝,再或者钓一些偏向于腥味的鱼儿。

细蚯蚓不太好挂钩,而且小杂鱼一扯就钓,最好是在鱼体小、温度低开口弱的情况使用。

三:蚯蚓的挂法

蚯蚓的挂钩方法也是大家比较关心、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我大概总结了几种,下面介绍一下。

1、穿筒法:这是较为传统的一种穿钩方法,现在也照样有很多人在用,具体的操作是将蚯蚓截断,从钩尖套入,整段都包在鱼钩上,就像穿袜子一样,只是有的人喜欢露出钩尖,有的则刻意隐藏钩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减少小鱼的撕咬,增强蚯蚓的附钩性,命中率比较高;缺点也显而易见,蚯蚓死亡后失去活性,不能动态诱鱼,而且操作麻烦、耗时间。

2、挂头法:此挂法最简单,直接将钩子穿过蚯蚓头部并露出钩尖即可,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蚯蚓的活性,在冬、春两个温度较低、鱼儿活性较差的季节使用效果很好,缺点是不能防小鱼,基本一咬就掉,比较费饵。

3、缠绕法:我用的最多的一种挂法,操作方法和第二种类似,只是在钩尖穿入蚯蚓头部之后需要将蚯蚓围着钩柄绕一圈然后再穿一次,目的是让蚯蚓更好地挂在钩上,防止出现小鱼一咬就掉的尴尬情况。

4、多条缠绕挂钩法:以上三种都是一条挂钩,第四种需要两条及两条以上来挂钩,这种挂法最好用细、长型的蚯蚓,优点是钓饵到水底后,多条蚯蚓蠕动起来,动作很夸张,可以增加诱鱼效果、激发鱼儿咬钩的兴趣,在天冷、鱼口差的时候效果明显,缺点是操作麻烦,而且非常招小鱼。

还有一些方法如腰挂法、龙吸珠挂法、包食挂法等等,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感觉都差不多,尤其是后面两种准确地来说应该算是和饵料的配合。

四:蚯蚓使用小技巧

1、蚯蚓比较滑不好穿钩,蚯蚓土卡进指甲缝又很难洗,这时我们可以先将蚯蚓洗干净,然后放入干饵料里(菜籽饼、米糠都可以代替)滚两圈就可以很顺利的装钩了,而且钓饵丢入水中后,蚯蚓外层的饵料脱落还可以起到诱鱼的作用。

2、用蚯蚓挂钩需要借助打窝来诱鱼,或者在钓的过程中经常提竿逗鱼,窝里没鱼时挑逗的幅度可以大一些,当鱼儿进窝挑逗幅度不可过大。

3、如果钓点没有小鱼,蚯蚓虽不会像饵料那样溶散、消失,但也不能长时间泡在水里,我看有些人把蚯蚓都泡的发白了,还不换饵,这时它已经失去了动态诱鱼的功能,建议当看到蚯蚓不太动弹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换饵。

最后:蚯蚓虽然被称为万能饵但并不是真的万能,肯定也有钓不到鱼的时候,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在蚯蚓效果不好时,也可以试试商品饵或者小麦、皮筋颗粒,我们的目的是把鱼钓起来,不是钻牛角尖死磕某一种饵料或者钓法!

可以做饵料的奇葩食材,不妨一试


用腻了传统饵料,有没有想过用些零食或者水果来诱惑一下鱼儿们呢?下面我来介绍几个鱼儿喜欢的奇葩饵料:

1、玉米软糖

刚开始钓友中传玉米软糖可以用来钓鱼,我半信半疑的试过一次,将一颗软糖分成两份挂钩,老实说没啥效果,最后软糖基本是被自己吃完的。但那时可能因为是3月初,温度较低,许多钓友说在夏季使用软糖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夏季软糖在水中的气味和融化速度都比较适宜,所以对鱼有一定的诱惑性,据说对鲤鱼效果是不错的。这个就留给大家最近有空去验证咯!

2、火腿肠

其实这个纯属偶然,因为有一次出钓,带的饵料不够,就把自己带来当小零嘴的火腿肠切下一小块挂在钩上,结果真的上了几条小鱼。想想也是合理,火腿肠本身的肉香味,加上咸咸的口感,小鱼应该还是蛮喜欢的。有兴趣的钓友们不妨试试!

3、橘子

橘子是酸甜味的水果,且自身带有浓郁的水果清香,一次野钓,突然兴起,将随身携带的橘子剥去外皮,沾了点小药来钓鱼,最终没上来一条鱼,但是果肉还是被咬食过,有鱼咬过的痕迹。但最终看来,鱼还是不偏爱这一口味的饵,有这个想法的钓友还是放弃吧。

4、蚕蛹

将蚕蛹用小药、曲酒炮制后,直接挂钩来钓鱼。蚕蛹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自身带着一股腥味,所以鲢鳙还比较喜欢,当然也挺招小白条的。

5、桑葚

用桑葚的时候,很意外的是草鱼居然爱吃,挂桑葚的时候不要露尖,将桑葚分成两段。也可提前用酒糟先泡一下桑葚,这样桑葚也就有了酒香和米香味,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我想钓友还有更多千奇百怪的奇葩钓饵。钓友不就涂个乐趣吗?咱怎么高兴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