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饵钓鱼的技巧。
太帅了,曾何几时,看到钓鱼大师们,一拉一抛竿,数到一二三,提竿就上鱼,那叫一个酷。那饵团拉出来,又圆又饱满,入水就有雾化,引得鱼儿们争先恐后的吃饵。同时,也是在那一次,亲眼在现场见证了70分钟钓鲫鱼260尾以上的大师风范,着实让人羡慕。
竞技台钓尾数基本以鲫鱼为对象鱼,而鲫鱼池中每个阶段鱼儿泳层不同,鱼的个体大小也是明显不同的。大鱼栖底,不大不小的居次,小鲫幼鲫则多在中上泳层穿层。那么钓鱼比赛中,在固定的赛时里只以尾数论英雄,谁会愿意钓大鲫呢?钓上大鲫,大鱼起鱼都要比钓小鲫鱼耗时多,且跑鱼的概率也高,颇费周折钓上一条半斤大铆并不比钓上一条拇指大的瓜子鲫鱼多得分。
而组织和承办比赛者为降低比赛成本,普遍投放小规格幼鲫作比赛用鱼。所以只以尾数计成绩、逐小、逐快的比赛方式催生了拉饵钓法,可以说拉饵钓法是时势造就出来的。拉饵上饵快、抛钩频、能极快地形成悬浮微粒区,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且钓铆专用饵的浓香味和促摄物作用于鱼的嗅觉味觉,也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密度。因此眼下的各类高手钓赛基本已成了拉饵的一统天下。
打是开饵的一种手法,切记打不是揉搓、攥捏。是指五指张开,在盆里朝同一个方向打饵,也可以说是搅拌,但不能来回的打饵(搅拌),究竟打多少下?只要饵水能充分融合,七八下也够了。二十下也可以,根据鱼情而定,打的多,雾化、溶散性差,附钩性好。打的少,雾化、融散性好,附钩性差,所以,水深多打,水浅少打,需要诱鱼少打,窝里有鱼后多打。
一次开饵,加入拉丝粉的饵料开饵时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开饵方式多做不好一款拉饵。钓鱼的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手揉搓钓饵,饵开好后的每揉一次就相当于二次开饵,不要相信可揉拉丝粉等鱼饵厂家的忽悠,没有哪款里边含有拉丝粉的饵是绝对可以一直揉不死的,如果饵中的形成的纤维经过多次的打揉,粘连到一起,形成纤维束,那么这款饵料就基本上无法使用了。
加入拉丝粉的饵料,开饵后静置一段时间,多长时间跟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夏天),饵料出丝的速度越快,一般3到5分钟就可以,如果是冬天,则要15分钟到半小时,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温度,你只要记住你现在看到的这种饵团的出丝状况,只有有这种丝的密度,丝的形状,就可以了。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后,放到一边醒饵。等饵醒好后,把它拢成一堆,放在手心,两手挤压出空气成团。
平拉小,侧拉圆,直拉大,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的前辈们在多年的垂钓中总结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子线与拉饵盘的角度,来改变钩子与饵料的接触面积和受力点,从而拉出我们想要的饵团状态和大小。切忌从里向外拉,这样拉出的饵料就会杂乱散烂,从子线钩柄处都是散乱的饵料。
十次钓鱼,会有至少6次用到拉饵,尽管鱼情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拉饵还是最主要的用饵方法,这也是很多钓友极容易忽略的一点,只会搓,不会拉,错失更多鱼获。要开好拉饵,就要在开饵前知道,此时此地的水情鱼情,适合不适合用拉饵,开出的拉饵要特别雾化,还是要实一些的饵料等等。这样才能为最终出来的效果做保证。
相关推荐
台钓拉饵的制作关键要点与适合拉饵钓的鱼情
拉饵不能算作钓鱼的基本技能,很多人并没有掌握,也可以很好的钓上大鱼。但是在一些钓法,比如竞技台钓之中,拉饵技能不会是大问题。就算不是竞技台钓,在不少的钓鱼环境中,会拉饵也能够给自己的饵料增色不少。
拉饵是为了实现改变钓饵的特质,针对钓饵的雾化,软硬等状态进行改变,每一种特性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小的。所以在进行拉饵的时候,个别关键点掌握不住,想要达到目标就很难了。
水是第一关键点
拉饵最关键的点,就是水的比例问题。因为拉饵出来的效果只有雾化,硬等几种,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是因为添加了不同比例的水,比如想要雾化效果好,就需要少加水。从总体效果上来说,就是加水多了,饵料会变得粘稠不宜散,而加少了,就会质地较硬,且容易散开。这并没有好坏的区别,而是看目标的环境需要哪一种。
因为拉饵现场制作的情况并不少,所以就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制出来最和心意的饵料效果。这就需要钓鱼人对于拉饵有着熟练的技术,对于水和饵料的配比心里要有底。不同的饵料遇水后效果不同,在竞技钓中,因为要求比较均衡,所以在选择水配比的时候,往往是一半对一半。
另外提醒一点,在冬天的时候,可以选择热水制作拉饵,可以更快的制作出来饵料。
而在拉出来的效果方面,如果想要长一点的,就需要选择长拉丝粉,反之则选择短拉丝粉。从普遍的效果来看,有两成的拉丝粉就可以保证效果了,多了并没有什么好的。
手法也非常的关键
拉饵出来的效果虽然和水配比,以及拉丝粉相关较大,但是就像揉面团一样,揉捏的手法和次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搅拌,揉搓的次数越多,出来的拉丝粉质地越是柔韧,也就是所谓的劲道。
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在选择打揉次数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发挥了。想要雾化效果好的饵料,就可以少打揉一会,入水就容易散掉了。而打揉次数越多,饵料越是有韧劲,然而不容易雾化。
拉饵盘肯定是很重要
拉饵盘是拉饵制作中最关键的点之一,拉饵盘的质量会关系到拉饵出来后效果。拉饵出来后,拉出的长饵料均匀与否都和拉饵盘有关。它的磁力大小,均匀与否,也会干系到拉饵料的速度。
好的拉饵盘符合人体力学,使用起来非常的顺手,不会产生粘滞感。上手以后,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而且磁力均匀,拉出来的饵料一流。
并且,在钓鱼的过程当中,如果有需要,我们还能会对子线与拉饵盘的角度进行改变。这个时候一个好的拉饵盘会让这个过程更加的轻松,钩子和我们的饵料之间实际的受力点可以自由的进行改变,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拉出来令人满意的饵料团。
拉饵最关键的合适钓情
钓鱼的情况不同,对于饵料的效果需求也不一样,拉饵最重要的就是适应各种环境情况。比如钓底的时候,拉饵的效果就比如要雾化速度适中,入水中不会快速雾化,到底失去作用了。这种拉饵出来的饵团,粘合结实,并且也不大,不阻塞鱼儿的入口。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拉饵的环境如何变化,能够出现的多是硬,软,雾化,散,黏这么几种情况,多多练习,掌握起来还是很快的,会了之后绝对是钓鱼的一大助力。
这些配饵技巧钓鱼人一定要懂
钓鱼钓了一段时间的人都应该知道,一把饵料走天下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然而饵料的选择和搭配一直是困扰广大钓鱼人的一件事,因为饵料种类多且复杂,更不要说还要考虑饵料的配比和状态。然而饵料的好坏是能直接决定鱼获的多少,以下这些饵料技巧钓鱼人一定要懂。
饵料味型:
香型、腥型、腥香以及香腥。
例如:香饵+腥饵=腥香/香腥。产生不同结果的条件在于,饵料种类和比例多少的问题。比如腥饵多(动物蛋白多),香饵少,饵料配出来就是腥香(味道以腥为主),如果我们香饵多,腥饵少,饵料配出来就是香腥,这个大家不要说,也知道的道理。
香大致可以分为浓香、香、清香、清淡。清淡饵是我们常用来钓大鱼的,或者热天比较常用,想反就是用腥饵比较好。饵料除了味型上存在差异,在功能上也有比较大的区别。主要为以下几类:基础类、主攻类、状态类、添加类。这个我就不多说,大家大概都了解一点,基础和主攻类、状态类、添加类的大致分类。还是根据我们的基本配饵公式来看配方搭配。
配饵公式:
基础饵(50%)+主攻饵(30%)+状态饵(20%)
对于新手来说,这个就是一个误区,因为他们连基础饵和主攻饵都分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生搬硬套,然后非得按照公式去配饵。当他们看见一些钓友开始配两种或五六种饵料的时候,直接一头雾水。然后开始说你懂不懂配饵,饵料搭配最多不超过3种。野钓我们可以单开主攻饵。在小鱼比较闹或者垂钓大鱼等等情况下可以单开基础饵来垂钓。
可能这些对于老钓鱼人来说太过熟悉了,但是一些新手可能不说还是云里雾里的,现在帮大家缕清思路,下次配饵时应该不会再觉得很迷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