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用什么味。
只要在外面不太熟悉的朋友面前表示自己爱钓鱼,那么对方大概率会说一句:钓鱼的人好啊,钓鱼的人有耐心!尤其是女同志对这个钓鱼人的印象那是相当的刻板。其实钓鱼人的性格真的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都有。
但是根据要蓑笠哥这些年的观察,钓鱼人真正有耐心的人并不多,除非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不是为了鱼的钓鱼人(也就是为娱不为鱼)。耐心真的很重要吗?可以说很重要,如果你分析了当前的情况选对了目标鱼,不论是钓位、窝料、饵料都比较对目标鱼的口之后那么付出耐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下面的几种情况往往耐心没有用!
全场都没有上你目标鱼的时候
在出发前我们如果确定了目标鱼,为目标鱼准备了线组、饵料、窝料等等。但是到了钓点一问钓友基本没有人钓到我们的目标鱼,而且自己掉了一会儿之后也没有目标鱼吃钩。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一味的傻等了,立马改变目标鱼才是正解。
至于要换成什么目标鱼,问一问其他钓友今天钓的什么鱼多,如果不想问的话可以看。如果我们目标鱼是草鱼,但是今天就出鲫鱼那么我们还是钓草鱼的话就不太明智。应该立马调整装备和饵料来钓鲫鱼。
别人狂拉你打龟的时候
不论是黑坑还是在野钓的时候,都有可能遇到别人狂拉你打龟的情况。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不短的话,那么一味的等下去就不太可取了,如果这么等下去那么今天十有八九会打龟回去。那么该如何变通呢?很简单:问!别不好意思,你相信是打龟让人难为情还是去和钓友聊几句难为情?
去问问狂拉的钓友用什么饵料;一般狂拉的钓鱼人心情都是很不错,过去递一根烟或者买一瓶水,然后说几句恭维的话:“大师”“高手”等溢美之词不要吝啬,反正又不花钱。完了问问大师用的什么饵料?是腥味还是香味的?能不能说个配方我看附近有没有得买?用什么料打得窝子?能不能借一小坨我过去试试?是有八九会没有问题,钓鱼人基本都乐于分享,而且是在他狂拉的时候。
分析一下钓友钓位和装备;过去看看狂拉的钓友他们钓多长的杆子,用的多大的线组,钓多深的水,如何调漂的。这一点基本不用问,过去凭眼睛一看就能看明白了。然后如果自己的钓位不合适换到离狂拉钓友不远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也不怎么好的口等高手走了你可以立马换过去!
天气闷热鱼儿上浮时候
夏天常有的情况,这也是大部分钓友在夏天打龟的额原因。天气闷热水中的溶解氧会变少,鱼儿会在接近水面氧气稍微多一点的地方活跃。很多人会误以为鱼儿是在晒太阳(冬天有可能),但是事实上夏天上浮的鱼儿大多在树荫下面。
同样的这种情况我们一味的钓底死等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如果继续钓底死等打龟的概率会大增!你可以当机立断这样变通:
钓浮,而且最好是飞铅散炮钓浮。遇到这种情况只有飞铅散炮钓浮才能让鱼儿快速的聚拢并开口吃食。曾经很多次蓑笠哥遇到这样的情况,用飞铅散炮钓浮之后大约30分钟左右就能扭转战局。散炮将鱼儿聚拢之后可以开添加了酸甜味的开口剂的软饵料作钓,这样在鱼儿已经聚窝的前提下能提高上鱼频率。
窝里有鱼星但是不开口的时候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塘底是老泥底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你的浮漂附近有很多鱼星(其他地方没有),这证明鱼儿已经进窝但是又不开口的情况下也不能再一味死等,可以做出以下变通:
检查是否老泥陷饵;如果你的漂最后站稳之后还是会慢慢(很慢)的向下移动一目或者两目左右这就证明饵料慢慢的在陷进淤泥里面去,陷进去之后鱼儿是很难发现的。这种情况的话应该采用钓离底 2-5CM左右,或者钓触底,慢慢减铅直到站稳后不再慢慢下沉即可。
添加一些开口添加剂;窝子里面有鱼但是不开口吃饵的时候,有可能确实胃口不怎么样:舍不得走,但是吃又不想吃。添加一些酸酸甜甜的开口添加剂大概率会开口,比如:营养快线、酸奶、自制果酸等等都可以。
看看是否是摄食性鱼星;黑鱼追小鱼吃的时候鱼星会很多的,但是成长条形。如果窝子里面有这样的鱼星过一会儿一片,那么就要用小鱼将这个黑鱼钓起来之后再才能正常钓,要不然黑鱼不走其他鱼儿不敢来。
渔获钓点水底复杂容易挂底的时候
这个不用多说,基本绝大部分钓友都会选择立马换钓位。但是如果这里挂底确实鱼多那怎么办?钓离底!离底10CM左右基本就不会挂底了,完美的解决挂底问题。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钓鱼重窝真的好吗?这几种情况纯粹是喂鱼,请看看
钓鱼界有一句谚语“想要鱼上岸,就得粮食换”,这句话被喜欢征战湖库的钓友视为圭臬。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在大面积水域做钓的时候重窝会极大的提升我们渔获以及单尾鱼儿的重量。不少钓鱼界的宗师级别的钓鱼人也常常使用重窝,比如:大毛老师。
老玉米打重窝可是重窝真的适用于所有情况吗?讲真,蓑笠哥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喜欢使用重窝诱鱼的钓鱼人。但是这一两年多次实践证明:有些情况使用重窝不仅钓不到鱼,反而可能会让我们打龟。浪费窝料就不说了,反正一次打一次重窝也就几十块钱,但是如果因此而没有收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今天蓑笠哥先来介绍不适合重窝的情况,然后讲讲“更好的方案”。
准备重窝钓长不超过24小时不适合重窝
一般大水面打重窝最快也要4个小时以上才会发窝,按照以往的经验,基本都是12个小时以上才会发窝。如果你钓鱼的时间短,可能刚刚发窝钓几条鱼就要走了,也许等不到鱼来就已经没有了耐心。所以,蓑笠哥建议短时间做钓的地方都最好不要打重窝。就算是打了,基本也是浪费,虽然不值钱,但是背得累!
钓鱼时间太短不适合重窝鱼儿密度很小不适合重窝
鱼儿密度小,可能有大物的话一般钓鱼人都会选择重窝把它诱过来。但是密度小的地方打太多重窝鱼儿可能吃窝子就吃饱了,只有几条大鲤鱼进窝的话几十上百斤窝料是吃不完的。但是事无绝对,如果你的饵料足够好的话而你又钓的重窝边上还是有一定的概率吃你的饵料。就去年和今年的经验来看,水质特别清、鱼儿比较少的情况下重窝打了好几次龟。反而用散炮抽窝,打几坨雾化窝子,上了几条鱼。
这种情况不适合重窝,但是适合“喂窝”,连续在一个地方打一个四五斤的小窝子打个十来天,然后再去钓一定可以遇到大物!记住是需要连续,而且是不能太重,最需要留意的就是,钓的那天最好不要打窝或者打一点点就行。
密度低不适合重窝走水较大不适合重窝
走水严重的话打的重窝没有用,十有八九会冲下去。有时候你可能打在岸边看看确实没有被冲走,一来呢岸边的流速底,二来冲走的过程可能比较缓慢几个小时就冲跑了。窝子冲到了下游一点,哪怕距离钓点只有两三米的地方基本都很难钓到鱼。因为鱼儿从下往上闻到气味知道有饵料,当它找到窝料就停下来开吃,很难到达窝点。当然了走水很小的话没有问题题,轻微的走水能把你窝料的气味带得更远传播得更快而又不不被冲走,尤其是钓鲢鳙的时候轻微走水效果最好!
特定鱼不适合重窝
其他的鱼蓑笠哥暂时还没有一发现,但是我们经常钓的一种鱼就不太适合重窝,那就是:鲫鱼。至于鲫鱼为什么不适合打重窝蓑笠哥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根据这些年蓑笠哥钓大板鲫用重窝会适得其反,哪怕再重窝不远的地方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在重窝里面基本没口。
其他的鱼类蓑笠哥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鱼类:鲤鱼、草鱼、鳊鱼、黑皖这些都是适合重窝的。如果你有发现某种鱼不适合重窝,恳请你在下面评论区分享一下,以免其他钓友浪费窝料不说还打龟。
鲫鱼窝子不能太重,最好诱钓结合低于2米水深不适合重窝
不少钓友喜欢入水口浅滩作钓,但是这两种地方都是不适合用重窝的。太浅的地方重窝要么被小鱼吃光,就算大鱼来了一群,浅滩的地方也比较容易惊窝,上一条其他鱼儿就被吓走了。
最重要的是浅滩的能见度高,光线好,大鱼一旦到了浅滩它的警惕性就会加强!稍微有风吹草动它可能就会跑去深水,更何况我们在那里频繁的抽竿上鱼呢?不过晚上的情况要相对好一点,你如果喜欢在浅滩钓,可以白天打重窝然后晚上去钓,这样遇到大鱼的概率就会高一点。
水深太浅不适合重窝小鱼特多适合老玉米颗粒
小鱼特别多的话重窝基本也无济于事,很快就能被小鱼吃光!但是也要分清是什么样的重窝,一般老玉米的话很少有小鱼啃得动,而且发酵过后的玉米的酒味小鱼也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是颗粒或者嫩玉米以及麦粒的话,基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小鱼吃完。
小鱼太多了重窝会被吃那么既然这些情况无法使用重窝,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开雾化饵料抽窝,或者打轻窝就行。你要根据环境来定目标鱼,如果水浅那么就不要想钓大物、鲤鱼、草鱼,浅水不好将个体大的这些鱼诱过来(除了特定的时间),就算诱过来了也不太容易钓到。至于如何在不同的环境更好的抽窝诱鱼,蓑笠哥会在之后的文章里面详细分享,如果你关注蓑笠哥那么就能第一时间看到。
这几种鱼冬天比较好钓,设为目标鱼基本不会打龟
冬天已经到了一段时间,北方好多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不管是岸上的动物还是水里面的鱼儿大部分都已经开始了冬眠。除了珠江水系的钓友们钓得比较舒坦之外,其他地方的钓友可能已经进入了冬钓模式:大大减少了出钓的频率。
其实不管南北,在冬天都是可以钓鱼的,尤其是长江以南的地区,下雪结冰的天气不多可以说一年四季皆可钓鱼。就连北方的钓友只要你保暖措施做好一点,一样还是可以钓。哪怕是结冰,还是会有不少鱼儿出来觅食,只要你找对方法就可以。今天蓑笠哥分享一下在冬天也比较活跃的鱼儿,冬天设为目标鱼很少会打龟!
冬天目标鱼之大板鲫这个不用多说,把大板鲫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冬天的鲫鱼最为活跃,也最为好钓。可能有钓友或说:这谁不知道哇?要是蓑笠哥把它给漏了,肯定会被钓友埋汰。前面连续分享了几篇关于冬天如何钓大板鲫的经验分享,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关注后看看前两天的文章。
冬天目标鱼之鲤鱼这个鲤鱼和鲫鱼一样,相对比较耐寒,也就是说冬天也比较好钓。不过总的来说冬天的鲤鱼食量也不是很大,钓到大鲤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值得留意的就是冬天的大鲤鱼也比较爱吃荤饵,在其他季节用窖香味的饵料和薯香味就很好钓鲤鱼,但是在冬天最好用动物蛋白含量很高的饵料,比如:螺肉、赤尾青、红虫粉等等。
冬天的鲤鱼呆的水层也比较深,哪怕是晴天它也很少会去比较浅的草滩。所以,冬天如果把鲤鱼设为目标鱼的话那么你最好钓3米以上的水深。越是大一点的鲤鱼,你可以钓得越深,它在冬天喜欢呆在水底沉积物多、石头多、倒伏的树多的地方。
冬天目标鱼之翘嘴冬天也可以钓翘嘴,只不过其他季节我们钓翘嘴多是钓上水层或者水皮,但是在冬天翘嘴基本都呆在水比较深的地方,而且在比较中间的位置。所以一般冬天的翘嘴大家基本都采用筏钓,水深大约在8-25米左右。具体水深根据水域的平均水深以及温度有关,可以用老玉米打窝老玉米钓,当然最好的钓饵还是河虾,不管死的还是活的都行。
你需要特别留意的时候,冬天钓翘嘴一定要灵活地采用逗钓。隔十来秒就提一下杆子逗钓一下,尤其是在晴朗的白天,逗钓真的很有必要。不逗钓和逗钓的区别渔获可能相差好几倍。它的眼睛对在动的东西很敏感,逗钓可以让饵料有更大的几率被它发现。
在连续晴天的时候,冬天的翘嘴也会跑到水面来晒太阳和觅食,但是一般不会靠岸,在比较深的地方,或者是岸边就很深的坎边。不过这种一般在南方才会比较容易观测到,可以路亚得到,用海竿挂泥鳅用鲢鳙的浮钓方法可以钓到。
冬天目标鱼之大鳍鱊/鳑鲏大鳍鱊和鳑鲏在冬天可以说比较活跃,在一些堰塘、湖泊的水草边比较多。大鳍鱊和鳑鲏不太一样,大鳍鱊比鳑鲏要大很多,最大的蓑笠哥钓过3两的。直接用小钩细线挂小蚯蚓或者红虫就可以。至于打窝的话最好用饲料类的饵料打窝,最好是粉末状的,这样雾化比较快,诱鱼比较迅速。虽然它们很小,但是只要你会钓,而且钓点有而且不少的话也能钓到很多。
冬天目标鱼之白条/马口白条的精神头可以说是鱼类里面顶尖的,一年四季都能过来闹窝,只不过晚上稍微好点儿。如果冬天实在没有太多的鱼可钓,那么把目标放到白条马口上面也不错!很少有听说专门钓白条打龟的,不论是哪个季节,只不过是渔获多少问题。
冬天钓白条要用浓腥的拉饵,当然如果你有粘蝇板可以抓苍蝇钓的话那是最好。因为苍蝇钓的白条个头都很大,小的白条一般不太吃苍蝇。两个粘蝇板轮换钓,一天都不用任何饵料,只不过你需要找点吸引苍蝇的东西,这个不难大家应该很容易想得到。
冬天目标鱼之沙趴鱼/愣子鱼沙趴鱼就是我们常说的趴地虎,一般在石头多的地方这种鱼比较多。这种鱼一年四季都可以钓到,只不过夏天比较少,冬天它相对活跃。用蚯蚓就很好钓,可以用鸡鸭鱼肠子剁碎打窝。只不过这种鱼一般不成群结队,一天的收获不会太多。
愣子鱼有的地方叫麻古鱼,长不大,全身麻麻的。不过这种鱼一般都是成群结队成千上万条!而且在冬天也比较活跃,只不过一般要3-5米的水深。用红虫或者小蚯蚓最好钓,当然了用浓腥的拉饵或者小搓饵也不错。先用雾化饵料抽十来竿就算是打窝了,只要来了鱼,基本后面不用担心什么窝子,你只需要担心你的臂力足不足够频繁抽竿。这种鱼蓑笠哥最高纪录是一下午钓了11斤,特别好吃!
冬天目标鱼之黄骨鱼黄骨鱼冬天说实话不是很好钓,尤其是最冷的那一两个月。因为黄骨鱼在这种时候基本在浅滩没有,想要钓它你要用海竿打串钩到比较深的地方才行。即使是这样,一天钓了三两条也不错了,除非你的钓点是黄骨鱼过冬的地方。
在冬天不少钓友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海竿串钩挂蚯蚓,可以钓到大板鲫、黄骨鱼。可以说冬天这种钓法要比手竿好,海竿打下去之后不用怎么管,蚯蚓又不会雾化,然后找个暖和点的地方生一堆火等铃铛响就可以了。
冬天这几种天气不要出钓!因为会大概率打龟
可以说冬天是对对钓鱼人最不友好的一个季节了:鱼儿不活跃、寒冷、钓点难找等等,不少钓鱼人会选择在冬天封竿等待来年再钓,不过在冬天还在坚持钓鱼的钓友也不在少数。
正是因为环境恶劣,我们才更应该珍惜每一次出钓的机会,保证每次出钓都有不错的的渔获,至少也不能打龟!所以在一些明知道收获会不好的天气我们尽量选择在家里陪陪家人而不会选择在野外又冷又饿得干坐一天!
那么在冬天哪些天气会不适合钓鱼呢?蓑笠哥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几个冬天常见的打龟的天气,可能并不全面,如果你有其他的不好钓鱼的天气可以在下面评论区分享。而且这些蓑笠哥总结在冬天不适合钓鱼的天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地方,钓友们还应该结合自己当地实际情况来决定。
连续降温容易打龟
这种天气不用说,鱼儿最难受的时间就是温度变化的时段,他们需要调整身体的新城代谢来适应新的温度,不论是升温还是降温都一样。鱼不畏寒暑,但是畏惧变化无常。持续降温的过程中真的是大概率会打龟,不过钓鱼运气影响较大,有时候也会有不大龟的天气,但是为了这个“运气”冒着降温的严寒出去搏一下除非是骨灰级爱好者,否则不值得!
降温结束等气温稳定之后就可以钓鱼了,不管温度多么低,哪怕河面已经结冰也可以冰钓。所以遇到这种天气尽量等到降温后稳定了再出钓,连续降温时间越长稳定后开口吃食会约勤。
降温的第2-3天容易打龟
降温的前一天和降温的当天很好钓鱼,这是因为降温导致睡眠温度低,鱼儿会跑向底部,还有表面的冷水和中层的水会产生对流让水体的溶氧量升高,再加上鱼儿感觉天气变冷需要赶紧吃东西了。而且水底的温度也没有那么快降下来,当然了浅水一点的地方降温会快一点。
那么降温的第二天开始水底和中层的水温也逐渐降下来之后鱼儿需要一个变温的过程,这期间鱼儿的新城代谢等等都需要调整所以降温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都不怎么吃食,呆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身体适应新的水温。这种时候基本出钓都是打龟的,哪怕当天降温晚上就稳定了也是一样。
初晴天气容易打龟
冬天初晴,白天基本都是一个升温的过程,前面也说到鱼儿畏惧变化无常,那么升温也是变化的一个过程。很多钓鱼人觉得连续阴了这么多天出去,终于等来了一个好天气,可常常事与愿违:。
除非你找到比较浅的草鱼而且太阳又大的话钓草洞和钓浮的话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这种天气下变数很多,要其他的参数都比较正常才会有收获,而且不会太好,等到连续晴天的第二天再出钓找草洞的比较好。
化雪天气容易打龟
化学的天气一般气温都比较高,但是化学是一个雪吸温的过程,加上雪融化之后的雪水基本在1摄氏度左右流向水里面会导致水里面的温度不升反降(之前的水温可能因为大地的温度要比气温高)。这种时候钓鱼打龟基本上是铁板上的钉钉,一定会发生!
蓑笠哥从小到大钓过很多次化雪的天气,只有几次钓到了零星的大板鲫,这可能还是因为那片水域受到化学影响较小。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打龟,不管你选再好的钓位、用多好的饵料,甚至平时表现不错的蚯蚓在化雪的天气也是一动不动。所以化雪天气,北方的朋友还是在家开暖气玩游戏吧,南方的朋友可以盖被子或者靠抖,只要频率足够一定可以暖和起来。
风力超过3级大概率打龟
冬天吹风是很难钓到鱼的,哪怕是背风的环境。不过如果不是降温的话吹风的天气也不是很多。可能很多钓友对3级的风没有什么概念,大概就是能吹动你的头发吧,平头除外,感觉有风吹过来的话就算。一般微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风力越大影响越大!
有风的天气对我们钓鱼体验也不是太好,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哪怕你弄了挡风的东西或者生了炉子也无济于事,水里面的鱼儿可没有这些!它们在水里面是会感觉到吹风的,只要吹风它们都会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等待风平了浪静了才会出来觅食。
最后愿各位钓鱼人在冬天大鲫大鲤!遇到上面这几种天气最好不要出钓哦,大概率会打龟!当然,如果有些特殊的情况还是可以考虑,比如吹不到风的地方。如果你喜欢钓鱼,欢迎你关注钓鱼蓑笠哥——时常分析钓鱼技巧、饵料配方、自制小药。
立冬后未下雪之前,想钓这几种鱼,饵料的味型需要这样调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钓鱼更是如此;最为明显的就是饵料,别看不起眼,但是换季之时,饵料的味型不做调整,别说钓鱼,窝料能把鱼诱进来都很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换季,导致水温发生了变化,从而让饵料味型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换季后,鱼对食物的需求发生了一定变化;而且鱼种不同,饵料的味型变化,也是要分别作出调整的。
钓鲫鱼,饵料的味型要加甜、加腥鲫鱼是一种食口性很广的的鱼种,一年四季,根据季节不同,气温水温不同,对饵料的味型特征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春季喜食藻腥,夏季喜食香甜,秋季喜食甜香,而入冬后则喜食甜腥,别看字面上看,貌似没什么大区别,但就是这些细微的差异,做不到位,诱鱼、聚鱼的效果就差别比较大了。
为什么要强调入冬后未下雪之前呢?其实冬钓分为初冬钓和冬钓两种,钓法和饵料味型特征,基本上也以第一次下雪的日期为界限(南方虽不下雪,但是从时节上来看,也比较类似),下雪前,主要以香腥为主,下雪后,以腥带香为主,腥带香以后会说,就说香带腥,是浓香为主,而且尤以甜香为主,果香、奶香都可以,然后带弄腥味较浓,但是整体香味要盖过腥味,但是又不至于闻不出来香味;这样的味型搭配,在下雪之前,都能有着不错的诱钓效果。
钓鲤鱼,饵料的味型要腥加香,腥为主、香为辅其实腥味也算香味的一种,但是在入冬后下雪前这段时间,因为鲤鱼会在下雪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停口了,所以会在第一场雪之前,疯狂补充脂肪,而且在这个时节,鲤鱼对食物的味型需求很有意思,如果再使用晚秋时,比较常用的谷香、清香、薯香等清淡的素香,可能连鱼都诱不进窝;但是换成腥、香并存的饵料,那诱钓效果则十分明显。
要说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过了立冬在下雪之前,水温随着气温下降得很厉害,素香的味型很难扩散的很远,而且浓度怎么也比不上腥饵;而腥香并存的饵料,不仅味型上比较吸引鲤鱼,而符合这两种味型搭配的材料,比如虾粉、蛆粉、玉米、高粱等主材,也能给鲤鱼补充急需的脂肪和蛋白质;当然,对鲤鱼来说,入冬后大量死亡的水生昆虫,和虾、蛆、蚯蚓、红虫等昆虫的腥味类型比较类似;最大的优势,则是水域极低,小杂鱼闹窝并不是很明显。
钓草鱼,可以考虑用草料做窝料,蚯蚓等活饵做钓饵草鱼在入冬第一场雪后,就会彻底停口了,但是在下雪之前,则仍有很旺盛的鱼口,我们可以采用素窝活饵的搭配方式来钓草鱼,别看草鱼的主食以草为主食,并不代表在入冬前,开春后这两个水温极低的时节,不会进食大量的荤饵,以此来补充过冬消耗的脂肪,但是毕竟草鱼是素食为主的淡水鱼,用荤饵的窝料诱鱼,则很难吸引草鱼进窝,最好还是用新鲜的茎叶类蔬菜打窝。
比如韭菜、芹菜这一类,味型刺激,茎叶鲜嫩,当然,我们在准备的时候,并不需要购买鲜嫩的时令蔬菜,比较老一些无所谓,只要不发臭、发霉,就可以使用;然后钓饵干脆就用蚯蚓就可以,这个时节使用比较素淡的素饵,草棒子之类的,搞不好进窝的鱼,根本就不怎么吃钓饵。
以上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在入冬后,下雪前,做完调整之后,实战时,鱼口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当然,根据地域不同,各个省的实际效果并不相同,具体的比例,还是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再做微调后才能使用,以上所述,也不过是个大致的范围罢了,所以有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但是还是要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不要贸然尝试。
都说夏钓潭,但这几种情况不能钓潭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这一句在钓鱼界光威流传的谚语相信很多钓友都有听说过,这句话简单明了的指明了我们个个季节应该所选的钓位和水深。经过钓鱼人无数代的实践证明,这句话大体上是没有错的,要不是错的早就被“势利”的钓鱼人唾弃也很快被遗忘。
夏钓潭
其实这句话从理论上完全可以说的通:春天鱼儿产子觅食,浅滩上面温度也要比深水回升的快一些;夏天天气闷热,一些不适于那些高温的鱼儿会在较深的地方避暑。但是事无绝对,我们应该牢记:钓无定法,灵活变通。至少,夏天一定要钓潭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至少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是完全不能钓潭的。
夏天下雨涨水不能钓潭
夏天雨水多,全国绝大部分都是在夏天进入的雨季,所以基本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涨水的过程中。涨水的时候钓潭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时候的鱼儿根本不会呆在很深的地方。涨水的时候倒是入水口和相对浑浊的岸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不管是下雨的过程中还是下雨之后,这夏天的“钓潭”一说我们是信不得的,如果你对钓鱼概念墨守成规钓鱼的方法萧规曹随的话十有八九会在夏天“钓潭”上面吃亏。
涨水不能钓潭
夏天夜钓不能钓潭
晚上鱼儿活跃,尤其是夏天,因为夏天的晚上的气温也比较高加上水温也没有那么快随着气温变凉让鱼儿感觉比较舒适。所以,鱼儿们喜欢在夏天的夜里到处觅食,加上晚上有夜色的天然屏障,鱼儿们会比白天更加大胆更加靠岸或者草滩浅滩觅食。所以,我们在夏天是万万不能选择钓潭,如果你钓潭的话要么打龟,要么会有一两尾个体很大的鱼获但是概率不大,除非长期重窝。
是故,我们在夏天夜钓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入水口、浪渣区、草滩、深浅结合的地方或者是桦尖,这些都要比用长杆守一个潭要强得多。
夜钓不能钓潭
闷热鱼儿上浮不能钓潭
夏天如果是像要下雨但是又下不下来的那种天气最为闷热,这种时候大气气压一般都很低阳光也不大,而且没有什么风浪。这种时候水里面的溶氧量肯定不足,因为水里面获取氧气的集中途径都不利(风吹动水面交换气体、水藻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大气压压入氧气)。溶氧量不足,鱼儿肯多会到中上层活动,至少这里的氧气要比水底多很多,严重的时候它们会浮在水面大口的呼吸空气。空气稀薄一些有经验的鱼儿也会游到入水口和浅滩的地方进行活动,这样它们获取氧气会更加容易。
这个时候不说钓潭,哪怕是稍微深点钓底的话都很难有所收获。这种时候要么飞铅钓浮钓行程,抽浮窝。要是没有雾化饵料的话果断收杆回家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坚持钓潭的话那肯定是白白的干做一天了。
鱼儿上浮不能钓潭
不同的对象鱼钓位不同
要说在夏天钓鲤鱼、鲫鱼、鲢鳙(浮)的话钓潭是可以说得通的,虽然也不是最好的钓位。但是只要这个潭的情况不是特别离谱的情况下有一定渔获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其他鱼的话,潭可能就不是一个好钓位了。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草鱼,夏天在潭里面钓草鱼的机会简直是凤毛麟角。夏天的草鱼喜欢在白天到处游弋找草吃,刚淹没的草滩或者岸边有禾科植物垂下的地方才是它最喜欢的地方。除开草鱼之外,鳊鱼、翘嘴、蒙古红鮊、罗非等等在夏天几乎都很少去深潭里面呆着。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你要守大物的话深水的潭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比如你要守10斤以上的鲤鱼、草鱼、青鱼超过8米的水深的话机会要大一些,相反其他地方的话没有那么好了。
钓罗非不能钓潭
最后就是在夏天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区别很大,这导致钓位的选择上面差异也是相当明显,况且天气不一样钓位也不一样。我们实在不应该因为这句话就局限了我们对钓位的选择,这句话对春天和冬天的描述不差分毫,但是对夏天和秋天的描述真的不要差的太远。
事实上,蓑笠哥一整个夏天钓潭的机会真的不多!可以说很少很少去寻找“潭”来钓,除了渔获实在不佳之外,还因为这种地方一般比较陡峭容易发生危险。最重要的是现在自然水域里面的大物越来越稀少,为了守一个不确定因素还不如钓一些可以确定的鱼。
愿你们大鲫大鲤,在整个夏天常享爆护之乐!如果你喜欢蓑笠哥的文章,请接的点赞关注,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评论区提出。
调钓不建议随时都操作,遇到这几种情况就要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一个言论,大致的意思,就是总把调钓挂在嘴边的,多半都不会钓鱼;对于这个手法,一半赞同,一半否决,倒不是有和稀泥的意思;严格意义上来说,调钓是一个组合动词,调整浮漂之后才能更好的钓鱼,简称调钓,在实战中,并不是时时刻刻不停的调整浮漂,这样是不现实的,频繁调漂,要么说明没有精准找到底,对钩饵在水底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要么就对自己没信心,频繁调漂,反而会导致把窝子给惊散掉。
在大多数情况,调漂这种事,基本上在整个钓鱼过程中,最多也就有2~3次就算完了,当然,这个两个并不是说只操作两次,而是只需要两次完整的调漂过程,第一次,是在正钓之前,精找底、然后静待鱼口即可,第二次,则是在垂钓了一段时间,补窝、换窝点后,鱼口依然闭停,则主要重新确定一下实底;第三次,如果依然无口,需要试着找下鱼层,而且除了第一次和第三次,可能略费点时间,在整个钓鱼的过程中,调漂所占的时间比例,是微乎其微的,之所以我们把调钓强调的比较多,只是因为调钓精准,通过漂讯反馈,我们才能对钩饵,鱼群,在水底下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也仅仅是如此而已,指望调漂精准了,就能渔获暴增,这纯属搞笑,水里没鱼,或者鱼的密度很稀少,把漂调的再好,也是白搭啊。
当然,我们说的大多数情况,是指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整个钓鱼的过程中,只需要调整浮漂2~3次即可,有这么几种情况,则是遇到了,就需要赶紧调整浮漂,不快速调整浮漂,让钩饵在水底的状态转换一下,那就真变成死守了,而这几种情况,特征都很明显,而且在实战中,遇到的几率还不低。
【情况一】漂讯碎而杂,提竿无鱼1、小鱼闹窝,窝子里肯定是进鱼了,但是到底进的什么鱼,这就不好确定,如果漂讯碎、杂、乱,浮漂起伏之间的间隔非常无规律,那多半就是小鱼闹窝,因为鱼小口碎,浮漂的吃铅,相对于杂鱼的吃口力度而言,还是偏大,所以怎么抓口都没口,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浮漂,调钓的思路有两种,一是直接调极钝,不仅双钩躺底,有必要可以直接打滑铅都可以;二是改小吃铅的浮漂,同时子线换小钩细线,这样在调钓目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变相钓极灵,但是因为线组都变小,这样杂鱼吃口的力度,和浮漂吃铅大致匹配,抓口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2、滑鱼涮饵,当漂讯碎、杂,但是浮漂起伏之间,间隔相对有规律,而且幅度并不是很大,最主要是没有移漂的现象,那多半都可以断定,这是滑鱼涮饵,而不是小鱼闹窝,这个时候,虽然也需要调钝,但是,操作起来,就需要比较谨慎,并不建议一次性调极钝,而是从偏钝开始,往极钝慢慢调整,钓滑鱼有一个好处,就是频繁提竿,就算抓不住口,也不会担心会把滑鱼惊散离窝,当然,也不是说不停的调整也可以,尽量操控在3~5次,让漂讯能从细碎转到相对下沉比较有力一些就可以,并不需要调整到特别钝。
【情况二】漂相乱、杂、多,抓不住实口,提竿无鱼1、窝料溶散太好,杂鱼闹窝;都是闹窝,小鱼闹窝和杂鱼闹窝,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小鱼闹窝,漂讯碎而杂,吃口其实也谈不上多凶猛,一般闹窝的小鱼,也就是指肚大小;而杂鱼闹窝,因为种类多,体型其实有大有小,比如白条,大一点一个巴掌大,给口的力度,丝毫不比斤鲤斤草差;这种区别是很明显的,当杂鱼闹窝,浮漂会以沉、点、以、斜,会打圈,黑漂并不少见,这些漂讯,是明显有别于小鱼闹窝的;那么这个时候,调钓只有一个思路,钓极钝,同时想办法让钩饵快速落底,也可以打滑铅,过滤掉杂鱼闹窝的虚假讯号。
2、窝料太香,死窝了;这种情况;多见于商品饵抽窝,搭配比例不当,或者药酒、小药比例不对,导致饵料特别香,带来的后果,就会死窝,具体表现,和杂鱼闹窝很相似,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黑漂,这是因为附近的鱼群受香味吸引,大量进窝,但是饵料实在太香,没有鱼敢吃,所以会成群在钓点附近来回游曳,这个时候,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距离原窝子附近5~6米左右再打一个窝,同时改变一下窝料的味型浓度;当然,也可以改变一下钩饵在水底的位置,用较淡味型的饵团,钓离底,往往也会有着不错的效果。
【情况三】浮漂没动作,提竿能锚中鱼在野钓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为什么会提竿,这倒是没有办法说清楚,但是,这种现象不少,因为野外水域,腐泥多、水草多,所以钩饵也好、打下的窝料,和钩饵落底的实际位置,可能并不相同,这就可能会导致鱼找不到饵,在无意间蹭线、撞线的时候,也不会给明显的漂讯,但是钓鱼人往往会通过鱼花、鱼浪,甚至是感觉,下意识的提竿,有几大的可能性,可以锚中鱼鳍、鱼身,如果偶然一两次,并不需要调整浮漂,但是3~4次了,那基本上就需要重新调漂,找实底了。
锚鱼的诱因并不只有以上这一种,再比较多的情况,就是浮漂吃铅太大,当然,这个只是相对于进窝的鱼而言,毕竟窝料打下去,进窝的是什么鱼,除非用的是素饵、草捆,我们能大致确定一下进窝鱼,用商品饵、自制面饵,那实在是无法确定,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剪铅,可以试着钓离底,试试找一下实口。
以上这三种情况,在我们实战时,遇到的几率并不少,这时候,只要我们适当调钓,最多也就费个三五分钟,很快就能找到实口,可以继续续口了;但是,如果从开竿时,就一直没有鱼口,如果一开始调钓就很精准了,那么后继如果还是没有鱼口,那唯一的建议,就是更换钓点,因为这种情况,不管怎么调钓,都不可能有口,没鱼,谁也办法。
都说2020夏钓潭,但这几种情况不能钓潭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这一句在钓鱼界光威流传的谚语相信很多钓友都有听说过,这句话简单明了的指明了我们个个季节应该所选的钓位和水深。经过钓鱼人无数代的实践证明,这句话大体上是没有错的,要不是错的早就被“势利”的钓鱼人唾弃也很快被遗忘。
夏钓潭
其实这句话从理论上完全可以说的通:春天鱼儿产子觅食,浅滩上面温度也要比深水回升的快一些;夏天天气闷热,一些不适于那些高温的鱼儿会在较深的地方避暑。但是事无绝对,我们应该牢记:钓无定法,灵活变通。至少,夏天一定要钓潭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至少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是完全不能钓潭的。
夏天下雨涨水不能钓潭
夏天雨水多,全国绝大部分都是在夏天进入的雨季,所以基本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涨水的过程中。涨水的时候钓潭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时候的鱼儿根本不会呆在很深的地方。涨水的时候倒是入水口和相对浑浊的岸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不管是下雨的过程中还是下雨之后,这夏天的“钓潭”一说我们是信不得的,如果你对钓鱼概念墨守成规钓鱼的方法萧规曹随的话十有八九会在夏天“钓潭”上面吃亏。
涨水不能钓潭
夏天夜钓不能钓潭
晚上鱼儿活跃,尤其是夏天,因为夏天的晚上的气温也比较高加上水温也没有那么快随着气温变凉让鱼儿感觉比较舒适。所以,鱼儿们喜欢在夏天的夜里到处觅食,加上晚上有夜色的天然屏障,鱼儿们会比白天更加大胆更加靠岸或者草滩浅滩觅食。所以,我们在夏天是万万不能选择钓潭,如果你钓潭的话要么打龟,要么会有一两尾个体很大的鱼获但是概率不大,除非长期重窝。
是故,我们在夏天夜钓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入水口、浪渣区、草滩、深浅结合的地方或者是桦尖,这些都要比用长杆守一个潭要强得多。
夜钓不能钓潭
闷热鱼儿上浮不能钓潭
夏天如果是像要下雨但是又下不下来的那种天气最为闷热,这种时候大气气压一般都很低阳光也不大,而且没有什么风浪。这种时候水里面的溶氧量肯定不足,因为水里面获取氧气的集中途径都不利(风吹动水面交换气体、水藻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大气压压入氧气)。溶氧量不足,鱼儿肯多会到中上层活动,至少这里的氧气要比水底多很多,严重的时候它们会浮在水面大口的呼吸空气。空气稀薄一些有经验的鱼儿也会游到入水口和浅滩的地方进行活动,这样它们获取氧气会更加容易。
这个时候不说钓潭,哪怕是稍微深点钓底的话都很难有所收获。这种时候要么飞铅钓浮钓行程,抽浮窝。要是没有雾化饵料的话果断收杆回家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坚持钓潭的话那肯定是白白的干做一天了。
鱼儿上浮不能钓潭
不同的对象鱼钓位不同
要说在夏天钓鲤鱼、鲫鱼、鲢鳙(浮)的话钓潭是可以说得通的,虽然也不是最好的钓位。但是只要这个潭的情况不是特别离谱的情况下有一定渔获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其他鱼的话,潭可能就不是一个好钓位了。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草鱼,夏天在潭里面钓草鱼的机会简直是凤毛麟角。夏天的草鱼喜欢在白天到处游弋找草吃,刚淹没的草滩或者岸边有禾科植物垂下的地方才是它最喜欢的地方。除开草鱼之外,鳊鱼、翘嘴、蒙古红鮊、罗非等等在夏天几乎都很少去深潭里面呆着。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你要守大物的话深水的潭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比如你要守10斤以上的鲤鱼、草鱼、青鱼超过8米的水深的话机会要大一些,相反其他地方的话没有那么好了。
钓罗非不能钓潭
最后就是在夏天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区别很大,这导致钓位的选择上面差异也是相当明显,况且天气不一样钓位也不一样。我们实在不应该因为这句话就局限了我们对钓位的选择,这句话对春天和冬天的描述不差分毫,但是对夏天和秋天的描述真的不要差的太远。
事实上,蓑笠哥一整个夏天钓潭的机会真的不多!可以说很少很少去寻找“潭”来钓,除了渔获实在不佳之外,还因为这种地方一般比较陡峭容易发生危险。最重要的是现在自然水域里面的大物越来越稀少,为了守一个不确定因素还不如钓一些可以确定的鱼。
愿你们大鲫大鲤,在整个夏天常享爆护之乐!如果你喜欢蓑笠哥的文章,请接的点赞关注,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评论区提出。
漂沉提竿总没口,可能是这几种情况
漂相,也就是浮漂受到牵引时,在水面上,漂目起伏、移动的迹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漂相形成的原因,来判断钩饵在水下的情况,换句话说,只有钩饵、线组在水底下,被进窝鱼群触动,甚至是被拖拽后,才会出现漂讯,但是,因为我们在调漂时,钩饵、铅坠、水线、浮漂之间,是处于一个静态平衡,而能打破这种平衡的因素,有水流,有进窝鱼,而进窝鱼打破这种平衡,有可能是吃饵,有可能是蹭线,亦或者两者都都有,而打破平衡时,鱼在不同的离底位置,所导致的漂讯都有细微的不同,所以,解读漂相,几乎是每个钓鱼人,都必须掌握的,堪称钓鱼领域的四六级考试。
因为漂讯的复杂、多样,所以对菜鸟们来说,只要复杂的,几乎都是让人抓耳挠腮,但是有一种漂讯,则被认为最简单、最清晰,对新手最友好的,就是黑漂;什么是黑漂呢?就是浮漂给直接拉拽到水里,漂尖彻底沉入水面以下,为什么说这种漂讯最简单,对新手最是友好呢?因为黑漂代表着钩饵被鱼拖拽,打破了钓组预调的静态平衡,而且黑漂的幅度越大,下沉的势头越猛,说明进窝鱼拖拽钩饵的力度越大,所以黑漂,往往等同于死口,也就是百分百刺鱼成功的意思,但是,在实战中,经常会出现,就算是黑漂,也就是浮漂沉了,但是提竿没鱼,而且还不在少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黑漂不中鱼,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小鱼闹窝,因为饵团相对于闹窝小鱼的鱼唇而言,体积还是比较大了一些,所以小杂鱼无法吞咽钩饵,所以会拖拽、拉扯钩饵,虽然无法有效刺鱼,但是一样能拖拽浮漂沉水,造成黑漂的假象,但是除此之外,还是有几种情况,一样会出现黑漂,但是没有实口,也就是提竿无鱼,那么这几种情况,其实都是我们细节没处理好导致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是哪些原因。
【情况一】滑鱼涮饵滑鱼,是我们在垂钓时,总要面对的一种鱼,这种鱼,因为有过被鱼钩刺唇的经历,鱼唇上受过伤,所以鱼唇无法完全闭合,当然,也有其他部分受伤,所以会对钩饵有较大的警惕性但凡是滑鱼,在吸食钩饵时,都是警惕中带着试探,会反复的将钩饵吸入鱼唇,但是力度又能恰到好处的掌握尺度,不至于让钩饵滑入鱼喉,因为钩饵进唇后,以为鱼线挂着鱼唇,产生事实的摩擦力,一样会带动浮漂下沉,体型稍大的点鱼,带动浮漂的幅度还会更大一些,这同样会造成黑漂的现象。
滑鱼涮饵导致的黑漂,和小鱼闹窝导致的黑漂相似,但是表现得更为规律性,节奏感也更明显,而且钓目较高的时候,如果因滑鱼涮饵,导致的黑漂频出,则说明进窝的滑鱼,个头比较大,而遇到这种黑漂频出,连续2~3次提竿都刺鱼不成功,我们需要做的,将浮漂调钝,也就是将子线尽可能弯曲,这样,就算滑鱼涮饵,只要没有刺中鱼唇,浮漂都不会有动作,一旦给了死口,也就是彻底刺中鱼唇,才会将子线绷紧,进而带动浮漂,这样的黑漂,才是实口。
【情况二】钓目放得太低我们在调钓的时候,最后设定的目数,叫做钓目,也就是以此为参照,钓目的下沉、上升,都是线组、钩饵被触动的迹象,为了应对水底繁多的情况,我们有调高钓低、调高钓高、调低钓高、调低调低不同的调钓思路,当然,这几种调钓思路,并不存在哪一种更好,哪一种不好,只能说鱼情不同,经验不同,适用的调钓思路就不一样,但是不管哪一种调钓,都有将钓目放的相对较低的做法,比如钓目1~3目,都算是比较低。
那么钓目太低的优点我们先不说,在实战中,因为水情,也就是水流的流速,风力等级不同,会导致水面高低起伏,钓目低,这个时候的缺点就出来了,一旦水面有起伏,钓目很容易沉末入水,给我们带来黑漂的假象,对新手来说,很容易白白激动一场;那么钓目放得太低,就算水面没有起伏,进窝鱼密度到了一定程度程度,或者滑鱼涮饵了,也会频繁出现黑漂,因为稍有动作,就会拉扯浮漂下沉,因为钓目低,下沉的行程不用多大,就会造成实际的黑漂;如果是这种情况,则建议钓目至少放到3~5目,甚至更高,不为别的,至少不能因为钓目过低,导致虚假黑漂误导我们。
【情况三】线组线径太粗关于线径太粗,到底会不会导致鱼在进食时被阻挡,也就是挡口现象的形成,其实这个说法到现在为止,都是没有定论的,毕竟,鱼线的工艺,是很先进的,而线号差异,如果仅仅是2~3个号,其实很难想象,几个毫米之间的差异,就能导致鱼完全不开口,当然,线号差异特别大,比如6号子线和2号子线,那线径差异就算很大了,前者钓大草、大鲤,但是绝对没办法钓鲫鱼,而后者,大点的鲫鱼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在搭配线组的时候,一定建议线号和目标鱼要搭配适宜。
但是,我们在野钓时,总是无法确定下一条中钩鱼是大、是小,以及下一次抛竿,会不会导致挂草,所以多准备大线径鱼线,就成为了不少钓友的必选,但是这种选择,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种,就是严重的讯号损失,因为线越粗,就越硬,一旦有较小体型的鱼给口,可能饵都被吃掉了,浮漂都不动;第二种,就是一旦有滑鱼涮饵,那几乎是必出黑漂,但是提竿肯定没有口;
滑鱼涮饵的原因我们分析过,但是线号太粗,会加剧滑鱼涮饵带来的黑漂,甚至是钩号太大、太小,也会导致鱼吸钩入唇,因为异物感强烈,在吐钩的过程中,会拉拽浮漂下沉,如果是较细的线径,则鱼钩会随子线快速出唇,而较粗的线径,会加剧黑漂现象出现,但是提竿时,因为讯号延迟,提竿自然就没口了;如果使用的线径搭配,不符合常用搭配原则,而又频出黑漂提竿没口,那多半就是这个缘由了。
以上这三种原因,几乎每个钓鱼新手都会经历,然后随着钓鱼经验的丰富,又会衍生出属于自己的处理思路,钓鱼就是这样,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遇见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处理起来,就会发现翻来覆去,其实就是这几个缘由,无外乎钩、饵、漂、线,而导致的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从这几个环节的细节来处理,不说无往而不利,但是只要找准方向,那基本上都能解决。
冬天钓具选用,真的需要一些小技巧
冬天气候变低因此水温也会降低,生活在这样水温里的鱼都会食欲大大下降,游动率低,往往在冬季鱼食对鱼儿的诱惑就不是很大,并且鱼口特别轻,所以冬天钓鱼对钓鱼的装备的选择是及其严格的。反而在这种环境生长下的鱼儿肉质更加美味,这让那些爱吃鱼的钓友们受到了不小的美食诱惑,然而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如果钓客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就难免会钓无所获空手而归。所以在冬钓面前钓友们还是需要严阵以待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冬天钓鱼的小技巧,希望能给钓友们带来一些收获。
首先,要注意冬天钓鱼的鱼竿搭配。冬天钓鱼挑选鱼竿的时候,推荐首选手竿,尤其是韧性品质较好的硬调轻碳竿较好,配备鱼竿的长度可以选择3.6m、4.5m、5.5m、6.3m这四种鱼竿在所有长度的鱼竿里属于中间区域。如果是在水域比较浅的水域,或许6.3m的鱼竿基本用不上,那就放弃,选择较短的鱼竿。
其次,要注意冬天钓鱼的鱼线搭配。主线可挑选3~4号的,主线的长度,裁剪到与鱼竿的长度相适应,最好不超出30mm,不要选太长的。子线选择区域在2~2.5号即可,主线与子线一定要使用一种品牌,这样才能使主线与子线的性能发挥到最大,子线的长度建议在8~10mm,过长会影响到鱼儿咬钩时的信号传送。
然后冬天钓鱼的鱼钩与鱼漂的选择。冬季钓鱼挑选鱼钩时,与其他季节比较,要小1~2号,建议首选伊势尼8~9号鱼钩。挑选鱼钩时基础原则是,有小不用大,鱼钩过大同样会影响鱼儿咬钩时的信号传送,冬天的鱼在冰冷的水域,咬大口的时候极少,所以采用小号钩会提升中鱼率。
鱼漂方面,冬季钓鱼时采用鱼漂的搭配与选择就要看钓友们所处水域的天气气候来选择了,冬季花草树木树叶掉落无遮挡物,所以风会比其他季节大上许多,如果您所处水域当天风较大时建议您采用水滴形状的长身形鱼漂,钓友们都知道这款鱼漂的抗风性能是极好的,这样更有效的利于钓友们对鱼儿咬钩时的走向,反之所处水域风浪较小的时候可以选择在鱼漂灵敏度高的前提下比较显眼的鱼漂。
还有,鱼钩的安装方面。一般情况钓友采用的都是双钩的,为什么采用双钩哪?有很多新手钓友会常常问到这个问题,采用双钩是为了能够跟荤素鱼食的搭配与味道配合,目的就是更好的吸引鱼儿的注意并勾起鱼儿的食欲,双鱼钩的安装也是有小技巧的,往往新手安装双鱼钩的方法是两个鱼钩是平行水平的,这样的安装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安装方法是两个鱼钩一上一下差开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控制在5mm-10mm左右即可。
最后,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钓友,在决定外出垂钓前可千万要注意天气方面的变化。在具体的出钓时间选择方面(虽然好多钓友可能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还得罗嗦几句),冬钓的时候最好将时间选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一天之内临近中午时段的气温和水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候的鱼儿活动会有所增加,吃食欲也会有所增加。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钓鱼的一些小技巧,期待可以给钓友们带来一定的启发,如果能让大家增长渔获量,或者提高钓技小编就更高兴了。
秋天鱼儿经常在这些地方出没!作为钓位不会打龟
对我们钓鱼人鱼获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基本就是:天气和密度。天气我们钓鱼人没有办法控制,但是对于密度还是有一些方法,比如:打窝、找一个鱼多的地方。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鱼儿相对多的地方加上打窝。
那么秋天的鱼儿会呆在哪些地方呢?其实水里面的鱼儿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觅食场所,总的来说它们喜欢呆在比较安全、饵料较多、溶氧量丰富的地方。下面几种地方是蓑笠哥这些年秋天钓鱼的总结,秋天的鱼儿喜欢呆在这些地方,只要找到基本不会打龟。当然,如果饵料不对路,天气不对渔获肯定也不会太好就是了。
趋于闭合坡坎底平的桦尖
说白了这种地方就是一个鱼道,我们的杆子刚好打到坡底相结合的地方,鱼儿来回巡游一般都会贴着坎。这是它们小时候就养成的习惯:贴着坎岸上掉落的食物也多,也可以躲避天敌攻击。区域闭合的桦尖由于合口较小,鱼儿不会特别分散,它不论是从大水面去到小水面要经过,它回来的时候一样要经过。
这样的地方适合重窝分散的方式打,在竿前一点打多一点(漂后面),其他扇形区域零散的少大一点。当然你也可以用散炮和搓饵也没有问题,雾化稍微好一点就可以。值得留意的就是,你在这种地方要准备大一点的线组,这种地方最容易出大物。
如果是一直延伸的桦尖那也不是太好,很近的陡坎也不是很好,除非你用矶竿钓的比较近。
草多(厚的也可以)的湾子
秋天的鲫鱼喜欢草区,湾子里面一般都是下风口,很多浮在水面上的虫子、野果、落叶都会吹到这里沉积。而且草多的地方微生物、水生昆虫会很多,对大板鲫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觅食场所,也会有鲤鱼前来挖掘草根吃。
草多的弯子建议使用蚯蚓,或者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果有听到黑鱼炸水的声音,果断搞一条小鱼(或者土蛤蟆)丢在炸水的地方,大概率会钓起来黑鱼,当然如果用土炮那是最好。
如果这种湾子里面没有钓位,那么可以考虑自己下水去拔草弄一个窝子出来。弄好之后的窝子很快就会来鱼,大鲫鱼最喜欢清水中有点儿浑水的地方,小时候摸鱼它经常钻到脚下面。
大入水口下面一点的河道
这种地方比较聚鱼,基本各种各样的鱼都会来这个地方觅食,当然草鱼和鲤鱼一般在入水口不会太大。草鱼大的就几斤重,鲤鱼的话有时候会有大物但是多数都是两斤以下,重要的是多!但是大鲫鱼、大罗非、胡子鲶、翘嘴常常会光顾这个地方,如果你饵料对路这种地方往往会有不错的收获。
这种地方适合窖香类型的饵料,当然发酵臭了的那种味道也是没有问题。也可以用猪肝、小鱼片、大蚯蚓来钓胡子鲶、大鲫鱼、大罗非等这些鱼。如果河道两旁的水草很多,也会有不少大黄骨鱼出没。
树多草多的坎下
有的地方岸边很多大树也长有很多野草,草鱼喜欢在这种地方等待落叶和掉落的野果。还有树上掉下来的各种虫子和蚂蚁也是鲫鱼特别喜欢食物。如果有野果树,下面的大鲤鱼数量也是比较可观。鱼儿在夏秋两季也喜欢贴着这样的坎位寻找食物,如果是斜坡就抛到斜坡和平底相结合的地方。
这种地方可以不用太长的杆子,也要留意头顶上的树枝影不影响我们拉鱼。最好的就是爬树把这些会影响我们抛投起竿搏鱼的树枝砍掉,砍掉的树枝就丢在水里。这样就不会脱钩之后线组上树了。
农田附近小入水口
农田附近有很多水渠,或者小河沟,下雨之后这种地方会涨水。农田里面的一些遗落的谷物秸秆等都会被水带到稍微大一点的水面去。秋天丰收后,这种小型入水口在河流里面比较受鱼儿青睐。
农田附近的小入水口常常会钓到鲤鱼、大板鲫,当然如果是雨后钓到胡子鲶和黑鱼的机会也是相当大。农田附近也会有很多的野草籽,比如稗草的草籽就是浮在水面,会随着水流流到河里,鲫鱼和鲤鱼都比较喜欢。
小树林旁边的二道坎
二道坎是@懒渔钓鱼老哥发明的词汇,以前我都叫深浅结合的地方。中秋以后,基本温差就会相对大一点了,尤其是深秋的时候。鱼儿最怕的就是温差大,所以它们在秋天觅食的地方优先找水温稳定一点的地方,二道坎虽然温度也不太稳定,但是方便它们退回到相对稳定的地方。
二道坎下面也是一个经典的鱼道,鱼儿会贴着坎底寻找食物或者跟着这个路线去觅食地点。
关于秋天的钓点,蓑笠哥就分享到这里,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分享给其他钓友看看哦。欢迎喜欢钓鱼的你关注钓鱼蓑笠哥!
钓鱼人的双十一,切记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几种情况绕道走
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到双十一就回到解放前。也许有不少钓鱼人已经收藏好了心仪的鱼竿,等到双十一立马开抢!毕竟能便宜一点是一点,尤其是双十一支出较大,当然要省着点儿花。
其实我们钓鱼人年纪偏大,家境殷实,真正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性真的不大。钓鱼人大多数也都比较淡定,一般的营销手段可能还看不上眼。不过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总有一个套路适合你。下面蓑笠哥盘点一下关于渔具双十一期间的各种坑,如果遇到果断绕道,没有必要和钱包过不去。
买的没有卖的精
全年无销量,只等这一天
事实上这个方法很多大牌厂家都在使用,同一型号和性能的鱼竿涂装成两种不同的鱼竿,参数质量什么的都完全一样!但是分为两个不同的鱼竿在卖,其中一款正儿八经的卖,另外一款提很高的价格。这种提价了的鱼竿可能全年都有一些零星的销量,等到双十一那天真的半价!这个时候你心动不心动?你想不想买?事实上你下手之后也不会后悔,毕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你一定会多出钱。
其他杂牌使用这种套路的就不用说!多不胜数了,平时虚标很高的价格,等到双十一那天真的降价五折。哪怕五折之后他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要不然你以为那些刷单送竿的鱼竿都从哪里来?那些杆子批发成本3.6的不超过六块钱,二十块钱的选择空就很大了!
只等双十一这一天
很贵的杂牌打五折
这种情况很常见,甚至不是双十一的时候都有商家发大额的代金券,一算下来真的好划算!事实上这种杂牌杆子质量真的不咋地,真实的价值远低于打折之后的价值。应该有不少钓友知道沧州的鱼竿十块钱以内批发的一大把。拿回来后稍微涂装上漆包装高大上,实际使用情况可想而知!
如果你在双十一期间遇到销量不好、没有什么名气的的渔具直接五折的话不要急着下手哦!看看有没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看看有没有运费险,如果都有那么再下手不迟!这样鱼竿不好的话我们可以马上退了,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可能会错失其他好鱼竿促销的机会。
大额代金券只等你上钩
别以为领了一张大额代金券就高兴半天,这种不出名商家的代金券一般只限于某一个产品,买其他东西没有用。还是那句话:买的买有卖的精!
代金券大的质量不好
警惕电商专供
这一点应该不少钓友都知道了,实体店里面的东西和网上的东西有时候是有区别的,哪怕是同一款商品。就拿鱼竿来说,很多都有电商专供,不要觉得比实体店便宜太多就是赚到了。商家是想赚你的钱的,哪能让你占到便宜?电商专供一般在涂装和材质和实体店会有明显的区别,你没有用过正儿八经的是很难区分的!
谨防电商专供
要分清楚“定金”和“订金”
有些渔具在前期促销准备在双十一的时候上市,如果你预先缴纳定金的话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但是如果你最后不想要或者发现和测试时候不太一样的时候不买了,那么定金是不会退的。但是订金就可以,各位钓友一定要仔细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且问清楚如果不要了可不可以退,得到肯定的答复也要截图保留证据。
不要冲动消费,很多渔具买回来吃灰
相信不少钓友都有过冲动消费,以买路亚套装最为突出。据蓑笠哥观察身边的朋友,基本是个钓鱼人有六七个都有路亚套装,但是这是个人中连一个都没有会真正地去玩路亚,拿出去抛几次之后放在家里吃会。其他还有很多渔具都会,买之前要想想用途以及使用的频率以及资源情况。哪怕它确实划不了多少钱,但是放在那里吃灰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有钱又有闲,那就当蓑笠哥没有说咯!
路亚装备大多吃灰
最后愿各位钓鱼人大鲫大鲤!不要被套路,如果你喜欢钓鱼欢迎你关注蓑笠哥。
钓鱼不能只钓底,出现这几种情况,钓半水会有意外的收获
钓鱼到底是重渔获,还是重过程,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但是不管是重过程还是重渔获,频繁空手而归,那都受不了;而喜欢野钓的钓友,多半也是因为野钓虽说渔获未知,但是很难空手而归,毕竟小鱼也是鱼,要不要是一回事,但是毕竟咱们钓上鱼了;
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是以底钓为主,无他,大多数淡水鱼,都是底栖,就算我们目标鱼转为翘嘴、红鲌、鲢鳙这类中上层鱼群,也需要知道大致水深,然后通过调整钓深,才能确定鱼层的确切位置,也不至于茫然失措;但是有这么几种情况,如缺氧、起风、摆籽期、雨后、冰钓时,钓底就不是好选择了,改为钓离底甚至钓半水,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好渔获。
【情况一】缺氧要分季节,季节不同的缺氧,钓法和钓深有区别要说缺氧这个概念,必须要先理解溶氧这个概念,氧气在水中的溶解率非常低,但是仍然有有一部分溶解于水,这种溶解于水的氧气,我们称为溶解氧,简称溶氧;而这种水中的溶氧,受水压和气压的综合影响很大,如气压高,则水中整体溶解氧比高,如果气压低,则水中整体溶解氧比较低;同时,在水中溶氧数值稳定的情况下,水压越大,溶解氧越低,基于这种物理特性,在季节不同的时候,水中出现缺氧的时候,我们应对的钓法以及钓深,是有明显区别的。
(1)夏季缺氧,多因高温,此时鱼群多游曳在较为清香的中上水层,但是鱼层并不固定,甚至钓深都不固定,在水皮、水表、中上水层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找完底之后,如果守底无口,也不要贸然从离底开始找鱼层,直接打行程来找口,效率比钓离底要好很多;
(2)秋季缺氧,秋季的天气,以仲秋为界限,仲秋似盛夏,晚秋如初冬,所以在遇到底钓无口时,仲秋之前,施钓完全以夏钓的经验应付可以了;过了仲秋之后,受季节因素影响,早晚温差开始变大,这种温差影响水中溶氧比率,在晚秋初冬尤为明显,除了溶氧之外,水温影响也是鱼群错层的诱因之一;所以打行程这种钓法,就不太适宜了,而是要从钓离底开始找鱼层,虽然费点工夫,但是一旦找准鱼层,连竿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3)冬春缺氧,初冬和晚春情况相仿,小雪后和初春相差无几,在初冬、晚春,缺氧的因素都很类似,是因为水温发生明显变化;而小雪后、和初春,在北方多因为水面封冰,在南方多因为气压发生了变化;如果在北方,因为水面封冰,水中的压力,被冰面封着,也没有补充溶解氧的来源,所以缺氧,这种情况,并不需要刻意找鱼层,只需要凿冰后,钩饵只要离底5~10厘米左右,就可以耐心守钓了;而在南方,因为水域整体降温并不如北方,但是整体环境温度下降,导致鱼群整体不适应,鱼群会游曳到一个相对适宜的水层,这个时候,就要从钓底开始来找鱼层,而不能使用打行程这种钓法了。
【情况二】鱼种摆籽期淡水鱼是采用体外甩籽的形式进行产卵,在进入甩籽期后,为节省体力,减少脂肪消耗,会短期的栖息、游曳在中上水层,虽然说持续周期并不长,短则1天,最长也不超过2~3天,但是这种因生理原因导致鱼层整体浮头,如果贸贸然打行程、打浮,别说渔获,连鱼口都不怎么样;这个时候,除了要钓浮、钓半水,更主要的是要配合应季的饵料,如春季是鲫鱼摆籽期,可用加藻腥的饵料,春末是鲤鱼摆籽期,可用酵香浓郁的谷粮来做窝,用蚯蚓红虫等活饵守钓;诸如此,效果非常明显。
【情况三】水面起风按理说,水面起风之后,水中溶氧应该明显升高,就算到了水底之后,衰减的再多,也不至于缺氧,但是当水面起风后,中上层水域,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如春夏秋三季,中上层水域溶氧充沛,带来的后果,就是中上层水域浮游生物、草籽、水生昆虫、水植等愈发活跃,所以会吸引底层鱼群在中上层水域觅食,这种时候,钓离底、找鱼层的效果并不合适,因为鱼层也不固定,等到找到鱼层了,鱼群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比较合适做法,确定水底之后,直接打行程,打截口;但是如果风速太大,都导致开始走水了,那就改为在下风处,用短竿钓半水,这样就算有走水,也不至于影响太大,顺便提一下,如果风力大,是很容易把水中的各种杂物吹到近岸,这也是用短竿钓边的优势。
第二种影响,就在晚秋到晚春,不管是什么风向,都会导致水面上的温度下降,就算是晴天也是如此,因为晚秋、冬季、初春,水底的温度基本上不怎么变,只要没有冬眠的鱼,都会时不时游曳到中上水层取暖,但是有风,则在半水位置的水温最为适宜,这个时候就不是理解上的半水,而是真的钓水深一般的距离,渔获的效果是最明显的。
【情况四】下雨时和雨后不管是哪个季节的下雨,都会导致水中溶氧充沛,同时严重影响水温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如果在夏季、秋季,其实还不算很明显,但是在初夏、晚秋,早晚温差变化比较大的季节,下雨时、雨后,鲫鲤等底栖鱼,会游离水底,直接在中上水层觅食,可以先用打行程、打截口的钓法找鱼层,待鱼口稍弱,节奏变缓了,再该从钓离底10厘米开始,一直往中上水层找鱼口即可。
同时,在下雨后,水域的水底、近岸的泥沙会大幅翻涌,而水底的泥沙太大,虽说浑水容易藏鱼,但是泥沙太大,会导致鱼群上浮,但是又不敢游曳到清澈的水中,所以多半会游曳到中上水层,这个水层,水质相对清澈,而食物相对来说比水底要充沛,所以直接钓离底的效果比钓底要好很多,而待雨后24小时左右,泥沙具沉,就要改为钓底了。
因为鱼在水面下,不方便我们观察,所以到底水下的鱼情是个什么情况,猜是占多数的,但是一些物理现象,不用我们猜,就会客观发生,所以能节约我们很多效率,当然,在细节上,不同省份、不同地域,是会有一些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实战验证,差异统计了。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钓鱼真的需要耐心?这几种情况一味傻等会打龟》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用什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