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季钓鱼技巧。
转眼间冬天已经来了,这对于南方钓友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南方的冬季不像北方那样,温度会直线下降,对钓鱼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季节变化多少也会有影响,因此南方钓友在钓鱼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该注意的问题,那么自己的渔获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三个冬季钓鱼不可忽视的问题!
味型问题虽然南方冬季比较暖和,但有些时候阴天或者降温的时候,鱼口多少也会变化,这个时候钓友钓鱼如果还用之前的饵料,那么想钓到鱼是比较难的。所以这个时候钓友得用醒饵了,所以说南方冬季钓鱼,用醒饵还是普通饵料,这个是不固定的,钓友得根据垂钓日的时间去选择!
灵钝问题冬季温度下降5-10度有些时候是难免的,因此有些钓友钓鱼就会把浮漂调整的迟钝一些,这样显然没错,但这个不是固定的,得根据垂钓日的时段去选,根据鱼情去调整,不是说我们早上钓鱼钓迟钝,上午十来点了温度上升了,鱼情好了,还在钓钝,这样钓好鱼就难了!
深浅问题水温低了鱼在深水区,这个时候我们的钓深水区,这个道理钓友们都清楚,那么问题来了。南方的冬季不是很冷,水温也不会特别低,只有早晚的时候有一点低,难道白天了也得钓深水吗?其实这个是没有定律的,要想钓好鱼我们得去变,符合鱼的需求才是钓到鱼的关键,因此深浅的问题,钓友不要不当回事!
编辑推荐
深秋钓鱼时,钓友最不该忽视的3个黄金钓位在这里
一提到藏猫猫,可能不少人都会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其实秋天钓鱼,找钓位就好比这个游戏,因为自然水域中的环境很复杂,一来到钓场根本不知鱼藏在何处,所以这还得靠钓友积累的经验去找,不过根据本人以往的作钓经历来看,只要找到以下这3个地方,就算是菜鸟也能猛拉不断。
秋钓选位思路:众所周知,无论是哪个季节都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气温都不一样,所以要想秋季钓好鱼,就必须灵活选择钓位。虽然秋天有着钓荫的说法,可那只是针对初秋而言。
就比如到了深秋,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而且下降之后很很难有回升的机会,毕竟下一个阶段就是寒冷的冬季了,所以要想在深秋钓好鱼,最好还是钓深一点比较稳妥,当然如果在晴天作钓,上午或中午气温较高时,也可适当钓浅一点。
1、障碍物多的地方其实大家都明白,凡是障碍物多的地方都比较藏鱼,比如水草区域,水中树枝的堆积,以及石头堆的地方,虽然这些点容易挂底,可正因为环境复杂,给了鱼一种安全感,更何况这些地方容易汇集和滋生多种微生物能供鱼儿食用,所以这样的钓点千万不能小看。
2、比较突出的地方上面所说的突出部位,其实不止是桦尖位置,同时还包括水里有网箱、发电厂排放的温水区,或者某个地方有进水口,洄湾处等等这些显眼的地方都是不错的钓位选择。
3、饵料袋多的地方所谓老钓位,顾名思义就是指经常有人垂钓的地方了,由于这里经常有人投放窝料和饵料,随着时间的加长,就会慢慢形成一条鱼道,而这样的钓位就一定避免不了有饵料袋或其他小配件之类的东西,所以钓友想找老钓位,这些线索一定不能放过。
钓友容易忽视的三个钓鱼小细节
平常钓鱼,我们常说选择钓点,使用的饵料,以及抛竿溜鱼的方法,但是还有一些日常我们没怎么注意的小细节,也一样关系着钓鱼的成败。在钓鱼过程中会养成一些个人的小习惯,有些小习惯小动作,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就是平常说的技巧了。另一些小习惯则恰恰相反,不怎么注意的小方面则会影响钓鱼的收获。
1、饵料装钩的小细节
在钓鱼时,饵料装钩是少不了的。尤其在钓黑坑时,装钩的速度也是影响抛竿频率的重要方面,鱼情较好时,如果速度上不去,必然影响渔获。在上饵料时注意抓子线的位置,有人会抓住鱼钩上边一点的位置或者抓铅皮的位置来上饵,这选择都是不合适的,对上饵不利。
抓靠近铅皮的位置上饵子线会来回晃荡影响上饵的速度,在有风时影响会更大。如果手握的位置离鱼钩比较近,也会不方便操作。一般说离鱼钩10厘米左右的地方比较合适,这个位置既可以控制摆动的幅度,也给上饵留足了空间。
在上饵时除了注意手握的位置,还要留意上饵料所使用的方法,有些钓友习惯搓一个饵料装上钩,再搓另一个钓饵,这样比较耽搁时间。还有的钓友是提前把钓饵都搓好,放到容器中等待装钩,有风时会被吹的有些干,影响饵料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一次搓两个钓饵的量,搓好后从中间分开,分别装到两个鱼钩上,效率会提高很多。
2、防止子线缠绕
如果不是钓大体型的鱼时都会采用双钩垂钓,但是两条子线在水下,如果防止出现缠绕呢?
(1)子线的选择:首先在选择子线时要注意查看子线的质量,好的子线要求质地柔软,拉力较大,被折压后还能迅速恢复原状,记忆性较差,通体光滑,表面没有粗糙不平感。
(2)绑钩时子线不能缠绕的太少,一般在七八圈左右,关于缠绕的松紧度也要多加注意,要保证中鱼后子线不会转到鱼钩的侧面与后面去,在绑线、紧线时可以沾一些水,这样绑的较紧,入水后位置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3)在装钩上饵料时应该注意,不管是上拉饵还是搓饵,在装好钓饵后一定要把子线理顺分开,这样就可以减少子线的摩擦带来缠绕的麻烦,子线发生缠绕解开后可能已经变形不能使用,重新换子线也会耽搁不少时间。所以说减少子线缠绕也能增加双钩中鱼效率。
(4)注意铅皮的使用。子线发生缠绕多是在扬竿过程中,这可能是铅皮不平整造成的,因为铅皮不平整时会引起旋转,自然会让子线缠绕到一起,在调漂时应该注意铅坠边缘的平滑性,可以用指甲摩擦铅皮表面,让其更平整。而且在调整浮漂时应尽量不向里边添加小铅皮,容易偏重,或者中间部分有鼓出,在起竿时都会引起旋转。
3、抛竿时手应该放到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钓友最容易忽视,感觉不管是拿铅坠还是扶助子线都没多大区别。其实不是这样,在抛竿时如果选择手扶的铅皮位置离鱼钩太远,会造成鱼线两次受力。上钩的饵料如果附钩性比较差时,就可能出现脱落的情况。甚至鱼钩因为钓饵的脱落,被挂在衣服或者裤子上。
所以在抛竿时,可以拿离鱼钩较近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饵料护在手心,减少抛竿时饵料掉落的情况,也减少了鱼钩钩到衣服。在钓鱼注意这些小细节,减少失误以及产生的麻烦,才能提高渔获收益。
这5个南方冬季钓点选择让你分分钟爆护
钓鱼站对位置很重要,毕竟能不能钓到鱼很大程度都要看钓位到底有没有鱼、适不适合钓鱼,现在分享一下钓位选择的技巧,助你更好地上鱼,分分钟爆护。
1.选择合适的深度
广东等南方冬季气温大约在15-20度左右,一般水温12度左右,艳阳天是个不错的钓鱼气候,温度升高鱼类觅食性提升,因此钓位水的深度有一定要求,钓鱼人经常说,冬季钓深,那么,是不是越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艳阳天钓鱼,一般的推荐深度在1.5米至5米之间,太浅,水温时高时低,不稳定,太神,水温恒定但是温度过低。上次我去松山湖看一哥们大冬天的在半米深的水域钓鱼,这不是夏天啊大哥,太浅鱼儿很难过来吃食,打龟是肯定的。太深了的话,超过5米,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反而水温还低,水深主要是温度恒定,但是低温对钓鱼不利,这就是为啥很多人打海竿,抛了40多米远的没有鱼吃,20多米的反倒钓到鱼的原因。
2.选择水流缓慢的湾道
冬季鱼类活动较少来节约体力,水流缓慢的湾道收到水的冲击较少,鱼群较为集中,此时在这里打窝钓鱼,一般会有很好地收货。另外一个原因是湾道避风,在阳光照耀下,水温提升较快,鱼类相对活跃,毕竟钓鱼老人传下来上百年的那句钓鱼钓湾道,还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河面,江面钓鱼,尤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手都是在水流很急的河边直接开钓,而老钓手则选择缓慢的湾道开钓,新手老手,有经验的钓鱼人看一眼就知道。
3.观察钓点周边障碍物
何为障碍物?水草、石头等凹凸不平的地方,障碍物多,浮游生物,生活垃圾及各种鱼类食物多,且水底暗流少,适合鱼类群聚,有人会问,你不怕挂底吗?我告诉你,我不怕,空军的感觉比挂底要可怕的多。一个鱼钩才几毛钱几块钱,挂了就挂了,重新换一个嘛,你在嘲笑别人挂底时,别人都在忙着狂拉,都不知道你的优越感在哪。
4.多个钓点切换
冬季切忌守钓!这点是很保守的看法,但是大多数时间是有用的。因为本人经过多次冬季钓鱼总结出来的,冬季守钓不是钓不到鱼,不守钓概率高一点,冬季鱼类游走不活跃,很少进窝点。建议在选好某个垂钓区域后,提前打3-5个窝点,每个窝点实验半小时,哪里有鱼钓哪里。这样上鱼的几率高很多,很多人空军,那就是1天一个钓点,盯着浮漂看一天,连起来上个厕所都不愿意动。
5.钓点要安全
这个是重中之重啊,别骂我!去年我去东莞东江那边钓鱼,有一些面包车上下来4、5个人,直接管你借钱呢!有人说,你可以不借啊?不借,人家带着刀,4、5个人围着你,而且又是大晚上的,人家也明说只为搞点生活费,不借你去趟医院最少也得4、5百,还很痛,人家也要的不多,就500,没办法,只得交钱保平安。特别是年底了,不要为了钓鱼,搞得自己人生安全出问题,最好多约几个朋友有个照应。
钓鱼虽然是为娱而不为鱼,但是天天空军也是很打击信心,如果你一直空军的话,试试用这些技巧也许会有所改善。
南方冬季怎么钓鱼?
我国南北温度差异大,在南方的冬季温度好保持在10度以上,所以外出垂钓的人还是很多的,只要做好以下几点,爆护也不难。
一、底料要香
冬天钓鱼一定要打窝,而且底窝饵料一定要香,否则不好上鱼。因为冬天的气温低,饵料在水里散发味道的速度非常慢,所以底窝饵料必须比其他季节更香,才能起到诱鱼的效果,而且最好用粗糙的窝料,效果比精细的窝料好很多。
因为粗料会让鱼儿不容易吃饱,可以达到留鱼的效果,我通常是用菜籽枯饼或是碎米糠饼做底窝料,这种诱饵很方便,且有独特的油香,诱鱼效果很好。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在上面加上一点红虫米商品饵,少量即可,诱鱼一流。
二、钓饵要腥
冬天钓鱼要用腥饵是钓鱼人都知道的,鲫鱼是杂食性的鱼类,春夏秋冬无论荤饵还是素饵都来者不拒,但是冬天天气严寒,鱼儿会更喜欢吃荤饵,以补充蛋白质,所以冬季垂钓使用香腥的荤饵会有比较好的钓效。钓饵要有浓烈的腥味,诱饵要有自然的清香味,也可香腥钓饵交替灵活运用,当使用清香的饵料没有多大效果时,可以换用浓腥的荤钓饵,看哪种饵好用就用哪种。
三、钓法要活
冬季钓鱼一定要灵活,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要灵活寻找钓位,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有阳光照射的日子水面会有所升温,鱼儿会本能地游到温暖的阳面水域,所以钓点应该选择在太阳直射的避风面,此处的水温相对较高。在向阳避风的深浅结合有障碍物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有鱼窝,抛竿必有收获。
另一方面,打窝聚鱼一定要灵活,冬天由于天寒水冷,鱼儿的活动大幅减少,活性降低,所以钓鱼人做窝之后要等待比较长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多做几个窝,我通常做两到三个。这个窝没鱼就换下一个,如果每个窝都有鱼,可以灵活走钓,记得过程中要补窝,想要多上鱼,补窝一定要勤。
钓鱼选浮漂,注意这3个部分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钓鱼人通过浮漂的动作,推测水底的情况。所以选择一支合适的浮漂,对于钓鱼来说是十分重要。奈何现在浮漂种类太多,想要选出一支适合的浮漂还不算太容易的。浮漂从材质上有多种分类,比如芦苇、巴尔杉木、羽毛、塑料。从漂型上又有长短、粗细之分。从漂尾上来说,有长短、粗细、软硬之分。漂脚也有长短、粗细,还有竹脚、碳脚、钢脚之分。总之是非常复杂,但是浮漂选择的基础应该注意这两点:一是看的清楚,二是抛的出去。看的清楚说的是漂尾,钓远钓近都好,看的清楚才是第一位的。吃铅大小也要注意,根据钓的远近,配合的鱼竿长短,选择吃铅大小适中的浮漂。在此基础上,我们看看浮漂怎么选。个人经验,抛砖引玉,总之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漂尾
浮漂的漂尾可以说是浮漂的灵敏度的关键因素,漂尾有长短、粗细、软硬之分。比如说挂饵后粗漂尾被拉下去2目,细漂尾被拉下去4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鱼的进食力度相同的情况下,细微浮漂的动作幅度会更大。所以细微浮漂会更灵敏一些,钓轻口鱼最好使用细微的,漂相会更明显,所以在看得清楚的基础上,漂尾细会更好一些。漂尾的长短问题,同样是钓2目的情况下,18目的浮漂和8目的浮漂,18目的浮漂翻身到位后下降时间比较长,好处就是饵料还没到底就可以看鱼口情况,所以长尾浮漂适合钓浮、钓截口、钓行程。再说软硬尾,就是空心和实心的区别,空心的自重更轻,惯性小,所以鱼口很轻的时候也能有动作,但是惯性小动作幅度就小,所以软尾浮漂主要用于钓轻口的时候抓一黑格的小动作,或者小鱼多的季节抓大动作。
二、漂身
漂身的粗细问题会影响横截面积的大小,横截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到浮漂的下降速度。浮漂的下降快慢各有优缺点,要善于利用。比如钓深水,需要浮漂快速到底,以减少小鱼闹窝的情况,快速穿过小鱼层。那就要使用细长身的浮漂。同时细长身的浮漂对于流水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如果流水不大的情况下,细长身的切水能力可以减少走漂。如果不想浮漂到位太快,配合长尾浮漂钓行程,就可以使用短粗身的浮漂,此类浮漂还有个特点,就是翻身比较快,对于钓行程也是有利的。
三、漂脚
漂脚的长短、材质主要影响漂脚的重量,漂脚的重量主要是影响浮漂的下降速度和翻身站立速度。所以首先第一点,漂脚长浮漂的下降速度自然会快一些,漂脚长漂脚就更重,翻身也会更快一些。第二点,假如两支浮漂除了漂脚长度不同,其他完全相同,如果调漂后钓目也相同,那漂脚长的在水中深度会更深,换句话说受到风的影响会更小,也就是更稳定。第三点,其实还有个冷知识,还是2只除了漂脚以外完全相同的两支浮漂,线组也完全相同,如果都打满竿,脚长的会钓的更远,这在野钓中没多大用,但是黑坑就有用了。在限制杆长的地方,比别人钓的远20厘米,可能渔获就差别很大哦。
最后再说下材质的问题,材质的不同比重就不同,物理性能也会差别比较大。去壳羽毛、芦苇材质比重比较轻,浮漂比较灵,而且比较贵,巴尔衫木更加稳定,比较便宜。不过比重轻也好,比重大也好,都有优缺点,太灵未必也适合野钓,太钝未必适合轻口。
冬季钓鱼怎么使用鱼线?这三点关乎你的鱼获
冬季钓鱼由于受到气温低下的影响,很多钓友都选择了封竿,因为冬季钓鱼困难加上鱼口轻,鱼儿活动率变小的情况,一天下坐来也只有空军的结果。冬季钓鱼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垂钓也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在窝料饵料钓位做出一些改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钓组的一些介绍,在渔具店中我们应该怎么选择鱼线,以及渔线中的一些秘密,如果不是老板估计有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这款鱼线做了防静电处理,鱼线不会缠绕
相信这句话不少钓友都被忽悠过,其实鱼线中电子的运动是处于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理,同一根鱼线电子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本来就不会出现相吸的情况,所以你做防静电处理,也并没有什么用。子线之所以会缠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水流和绑鱼线的方式,还有就是因为水中杂物的原因了。
二、德国进口的鱼线,质量好
最近听到很多钓鱼人,谈到德国进口鱼线销售火爆。问其原因,原本钓鱼人们多数使用日本产的鱼线,因为耐用,也不容易切线。但后来很多钓鱼人开始抵制日货,德国产的鱼线开始流行起来,德国鱼线生产线一直以高质量闻名,但有些无良商家为了利益,开始假货真货一起卖,半真半假很难让钓鱼人分清楚,其实所谓的德国进口鱼线真正出口到中国只有一种,这个牌子叫丝强,所以不要盲目的相信德国进口鱼线。
三、软线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钓鱼选择一定要软
很多钓友都有一个误区,就是鱼线越软越好,但是为什么在一些钓鱼比赛中,很多参赛者选择都是偏硬的鱼线呢?软线的优点是弯曲性比较好,更好入口,但是稳定性下降了很多,所以我们在选择鱼线的时候,第一位应该是鱼线的拉力,再去考虑鱼线的软硬。
鱼线的种类众多,所以各位钓鱼人在选择鱼线的时候,不能只信一些片面之词,要根据实际的鱼情和水情选择合适的鱼线,例如垂钓大鱼的时候用粗一点的子线,垂钓小一点的鱼儿的时候可以用细一点的子线。
冬季想爆连,可以使用这3个技巧
冬季垂钓,气温低水温冷,鱼儿的活力也逐渐减少,吃口,上鱼一般较慢,一整天没口也是常有的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并不是水下没有鱼,而是由于天冷导致鱼的吃口较弱,吞饵也较浅,加上钓线、钩饵、浮漂等阻力过大,进一步削弱了鱼吞饵产生的作用力。冬季想爆连,可以使用以下3个技巧,可以提高上鱼率,希望能帮到各位钓友们。
1、使用红虫饵
冬季钓鱼时,鲫鱼对红虫的兴趣大大提高,此时红虫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在其他季节比较好用的蚯蚓,红虫饵也因此成为了冬季钓鱼的首先。使用红虫饵时,钓钩一定要精选,要求是钩条细、钩尖锐利、柄长,表面颜色最好是与红虫一致的红色,使得钩饵颜色一体,更容易钓鲫鱼。红虫的穿法是钩尖直接刺穿红虫头部或身体上段,每次钩上挂上2~3条鲜活红虫,钩尖露出无妨。红虫身体细短,冬鲫微张口就能吸入口中,对提高中钩率极为有利。
2、使用精细钓组
由于冬季浮漂的动作普遍比较小,我们应该使用尽量精细的钓组,来加强鱼讯的传导。浮漂可以选用短脚细长身长尾的芦苇漂,尽量放大鱼的食饵信号。线组特别是子线对出鱼讯的影响最明显,一般子线越小,吃口的传导性就越强。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使用细子线时,一旦遭遇大鲫就会有脱钩跑鱼的危险。
选好线组和浮漂后,就可以开始选择钓竿了。由于线组选择得比较细,为了防止脱钩跑鱼,钓竿就不能太硬了,提鱼的动作也要注意连续舒缓,全过程不碰到水面或空中其他杂物。此外,由于不用抄网,子线要记得勤换。
3、改进调漂和提竿技术
我们在冬季钓鱼时,多会选择多个窝点轮流作钓,不会局限于单一窝点。然而野钓钓点经常深浅不一,这给调目和钓目的调整带来了麻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改进调漂方法。在第一次试钓完所有钓点后,把它们归类成两种或三种水深,把浮萍钓目调整在1-7目之间。这样,每钓一轮窝点只要调漂一次就够了。此外,要注意尽量不要长时间等待鱼讯出现,而要主动用下面的方法提竿换饵诱鱼。
冬季钓鱼时,由于钓目、天气等众多因素造成的弱口、无口情况很多,被动等待鱼讯的结果往往是空手而归,此时我们需要主动提竿换饵。方法是竿短(5.4米以内)用手腕发力,竿长(6.3米以上)用小臂配合手腕发力。提竿时要尽量在极短时间内把钩饵提离水底0.51米,发力的同时,手和脑要注意感知是否有鱼中钩。如果没有鱼,则要停止向上发力,然后松线;如果有鱼,则要继续提竿(此时需大臂配合),提鱼出水。整个提竿刺鱼的动作要轻柔,特别是有鱼中钩时,中间提竿过程不能有停顿,以防鱼脱钩。勤提竿不仅可提高单位时间的作钓效率,也增加了诱鱼的次数。但这种提竿方法对手臂是个考验,因此钓竿一定既要轻又要弹性好。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钓友都已收杆,战斗中的钓友都是英雄,继续坚持,希望钓友们看了今天的文章后,在寒冷的冬天都能有不错的鱼获。
南方冬季应该怎么钓鱼?
相信不少南方的钓友,因为冬天这个鱼获不稳定的季节而封竿,就算平时常见的人山人海钓点,在冬天也见不到有人影,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冬天因为汛期的结束,野河的水位下降,加上气温逐渐降低,鱼会本能游入深水区域度过寒冬,这时不仅鱼儿的开口小,因此水位较深的河滩就成了冬天最佳的钓位。
冬天应该怎么选择钓位?其实很简单,掌握这三条冬天依然鱼获满满,下面就来慢慢分析。
一、野钓钓位的选择
冬季野钓,钓前应该对河面环境要有所了解,比如地形、对象鱼、水情等信息,观察他们的特点,针对上述信息选择钓位,鱼获一样不会少。
二、选择钓场
选择钓场的时候,尽量选择断流的野河,因为断流的野河含氧量极低流动性弱,鱼料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所以大多数鱼都不会选择这里度过寒冬。另外确定钓点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冬钓最好选择附近有草的地方,鲫鱼天性比较胆小喜欢在水草附近安家,在水草旁钓鱼有很大机会连竿。
三、冬季应该轻装上阵
台钓并不适合冬季,所以钓鱼装备一定要化繁为简,尤其是钓竿必,一根竿就足够最多备多一根,结合实际的鱼情4.5米手竿就可以应对,最后根据对象鱼调整钓底还是钓浮。钓马口,白条等中上层鱼时钓浮,钓鲤鱼、鲫鱼等底层鱼时钓底。
四、鱼饵
冬季鱼儿开口小,所以使用鱼饵钓鱼最好使用雾化快,腥香浓烈的钓饵诱鱼。或者可以使用活饵诱鱼,例如蚯蚓红虫之类的活物。物理饵料最好捏成小而软的状态,以便鱼儿有更好的吃口。
五、时间
俗话说,冬季钓中午前后,不钓早上傍晚,早上和傍晚温度低从而影响鱼的开口。所以冬季钓鱼最好选择中午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水面的温度最高,河面的含氧量也有所提升,鱼儿都会浮游在水面上层吃食补充能量,把握好时间段鱼获自然就会变多。
阴天钓鱼要养成这3个好习惯
钓鱼人都知道,出钓之前除了做好渔具装备的准备之外,看看天气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冬季钓鱼,我们都知道要选一些天晴的日子,这时阳光温暖水温也有所上升,鱼儿也相对活跃了一些,无论是对水里面的鱼儿,还是对岸上的钓鱼人来说,这种天气是比较舒适适合去钓鱼的。不过,有时遇到天气是阴天,我们又实在很想去钓鱼,也不是没有办法。在阴天的时候,光线不强,人的影子不怎么会映照在水里,鱼儿也比较难感知到岸上的状况,这时它受惊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更有可能出来游动觅食,开口的程度也会变大,所以阴天钓鱼可能要比其他天气更好咬钩。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阴天钓鱼的劣势,要养成3个好的小习惯,才能在天气不利的时候仍然有所收获。
1、观察天气各种因素
阴天没有风的时候,钓鱼可以选择浅的地方。有风的时候,岸边钓鱼是明智的选择。阴天有小雨的天气,钓鱼按原正常的钓法来就可以了,不用大费周章去更改作钓方法。
2、抛深选浅,舍远求近
阴天,岸边能见度通常较低,不管钓清水还是浅水,钓近水都是可以的,都没毛病。但是,最好不要去钓浑水、钓远水或者钓深水。
3、在鱼饵、打窝方面下心思
阴天钓鱼,如果鱼儿的活跃性不高,可以在鱼饵添加点水中溶氧量的药物,或者用一下活跃的虫饵来逗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鱼的活动率增高。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先打窝再钓,事半功倍。先打窝,重味刺激,让鱼入窝再钓,这样钓获才能相对稳定,钓获才会高。台钓不愿意打窝的,也可将本品掺在钓饵里面抽窝子。用本品加水浸泡后,成比较理想的小药水,用此水开饵,无化学小药刺激气味,天然可口,鱼口会提升很多倍。
钓友钓鱼认准这三色,渔获只多不会少
钓友们钓鱼都希望自己能钓到鱼,但是希望仅仅是想法,没有实际的行动光凭想象是不行的。所以要想钓好鱼还得有真才实学,当然这些道理钓友们都懂。今天我就献丑了,给钓友们分享一些实用的钓鱼心得,本次分享的心得主要内容就是,从色上面着手。当然这里说的‘色’有多少含义哟,它看着不起眼,但是钓友如果不当回事,就会吃很多的苦头,这些钓友们日后慢慢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即可。咱们还是言归正常,钓鱼的时候认准今天分享的这三色,渔获只多不会少,那么是哪三色呢,大家往下看就知道了。
从饵料的颜色入手:钓友们应该都清楚,饵料有着不同的颜色,所以在搭配的时候,如果钓友注意了这点,那么同样可以钓到很多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实鱼也是有色觉的,如果钓友搭配的饵料比较鲜艳,很明显的可以让鱼看到的话,那么这样钓起鱼来就容易多了,尤其是远处的鱼,味型不足的时候,饵料颜色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天气的颜色入:手钓友们应该都知道,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钓鱼,那么渔获就不会少,尤其是蓝天白云的天气。因为这样的天气下,气压比较适中,鱼在水中的活性也强,自然对食物的需求也比较高,这样的情况下垂钓,上钩率是比较高的。这样垂钓起来渔获是不会少的,所以看天色钓鱼也很重要。
看水的的颜色: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钓友们也都清楚,同样水的颜色也能反映出,水里面是否有鱼,是否能让鱼容纳在水中,所以钓友们钓鱼的时候看水的颜色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如果水的颜色发黑,那么这样的水质比较差,没有什么鱼,相反如果水比较浑浊的话呈黄色,那么这里面说明有鱼水质还可以,当然如果是清水当中的话,这样的水域不建议垂钓,所以看水的颜色决定钓不钓鱼,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判断好了,那么你就知道怎么去钓了,去运用饵料了,这样你的渔获就不会差。怎么样钓友们这下清楚了吧,认准这三色的情况下,渔获比你之前多得多。
雨天钓鱼掌握这3个技巧,一钓一个准
有些钓友会说下雨天不好钓鱼啊,但其实一些有经验的老钓鱼人就知道雨天也是一个钓鱼的好机会,因为下雨时水中溶氧量大,鱼儿也非常活跃,很需要补充食物,这时钓鱼如果能掌握一些技巧上鱼很容易。
下雨的时候水面起伏会比较大,动静也很大,很容易把鱼吓跑,另外水中的浮漂也不是很好观察,所以这时候可以选择用抛竿钓鱼,比手竿会更好一些,鱼上钩之后遛鱼也会方便很多,不过前提是大家一定要选质量过硬的鱼竿哦!
下雨的时候天气会很冷,所以鱼对高蛋白质的饵料会更有兴趣一些,所以在选择饵料的时候最好可以选择腥味比较重的食物,类似于蚯蚓、红虫之类的,可以直接挂在鱼钩上,也可以掺杂着面团或者是米饭,能够大大激起鱼的食欲。
选择钓点的时候,可以在浅滩、逆水或者是清浑水交界的地方钓鱼,因为鱼都喜欢往新水的地方游,水位也会有一定的上升,这些地方的小鱼小虾也很多,鱼会大量的游到这里来觅食,所以钓点首选的就是这些地方。
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就算是下雨也能感受到钓鱼的乐趣、收获到鱼获的快乐。
野钓提升渔获的3个招数和3大误区
一、3大误区
1、鱼不咬钩狂撒窝
无鱼咬钩的情况下,有的钓友会不断地补窝,尤其是在见到自己不上鱼,人家却上鱼连连的压力下,更是连续不断地补窝。有的钓友错误地认为鱼不咬钩是因为窝点没能把鱼招来。其实鱼不咬钩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可能是因为钓饵不对路,又有可能是因为钓点的选择不恰当。如果不是诱饵的原因,却一味地补窝,鱼饱腹后会更加不咬钩的。
2、谁上鱼靠向谁
同一水域中,水有深浅,草有疏密,饵有荤素,这些差别往往会影响鱼上钩。有的钓点看到鱼不上钩,就怀疑自己的窝点是不是没有鱼,于是围拢到有鱼上的地方,或者紧挨着别人的窝点打窝。其实抛弃了原来的窝子,往往会与上鱼的机会失之交臂。记住发窝有快慢,一个钓友也不可能把周围的鱼都诱过去,如果自己钓的不好,首先从线组和调漂上找找问题。
3、错过最佳提竿时机
有的钓友以为让鱼吞钩的时间越迟越好,以便让钩进入鱼口的最深处,遇到有鱼咬钩的时候,总想着多等一会儿,让鱼再吃深一点,结果却是鱼吐钩而去。提竿时机的把握需要注意垂钓鱼种,季节,用饵的软硬,饵料是否容易脱,垂钓的水深落等各方面因素。总体来说鱼口轻可以适当的放口,鱼口正常还是抓第一口比较实在。
二、3个招数1、不扎堆
现在只要是能钓鱼的水域,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很多忠实的钓鱼者,所以这些地方肯定是人满为患。不要羡慕他们热闹,找个偏僻安静的钓位,可能比他们几个人的鱼获都多。因为鱼的分布并不均匀,而且野钓非常讲究安静,想要钓个头大的鱼,越是偏僻安静越是有机会。不扎堆,安静的守钓,是一大要素。
2、了解钓场
钓鱼首先得对水的情况十分了解,水中的鱼种类,钓场位置等。有些地方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同的时间水中的鱼种也不同,所以不要再一条道上走到黑,了解了水域的情况,鱼就只能是你的掌中之物。还有早上的话就早早的去,可以占一个好的钓位,下午和晚上索性就比别人去得晚一点,接别人的窝钓。
3、懂得应变
由于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鱼儿只咬有准备渔者的钩。水中环境有些变化也不容易观察到,所以当你一直钓不到鱼时,可以选择调整线组、饵料,甚至是更换钓法,毕竟找到鱼才是垂钓的根本。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南方钓友,冬季钓鱼这3个问题不可忽视,关乎渔获》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南方冬季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