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钓饵,指其引鱼儿上钩的食物,垂钓考验的是技术,但,同时决定渔获量的关键因素也有钓饵。尤其是溪钓,对钓饵的的质量是最为讲究的。作者所处的地区惯用天然昆虫饵,现就其采集、养护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绍。
一开始,特别指出的是饵虫采集后养护的关键是饵筒质料和养护方法。最好用楠竹木或塑料制作的,忌用铁皮等导热性能强的材料。溪钓季节的气温较高,若饵筒传热再加上养护方法不当致饵虫不耐存活,势必给垂钓带来严重影响。另外,使用时凡钩虫饵应将钩尖置于虫体头部或邻近位置,因为鱼儿石虱子、必从其头部攻击吞食,这样鱼儿就容易中钩。反之则影响上鱼率。
1、石虱子、石棉虫。石虱子系蜉蝣幼虫、泥黄色节肢虫,春末离水羽化。石棉虫为青灰色或绿黄色体软体虫,夏末成蛹。二者生长在不断水的溪沟里,喜附着水里石块底部活动,长都在10毫米左右。采集时轻轻将石块棒离水面再翻转过来,二者必附其上。捉石虱子时要轻柔,其肢体易折,却胳膊短腿则影响上鱼率。石棉虫一细沙筑成管状巢粘附石块上,可拨开巢而捉之。用挤干水分的青苔垫一层于饵筒底部(无青苔可用不含泥青沙),虫放其上,面上再盖薄薄一层青苔遮阳。使用时个体大的石虱子腹进背出钩1只;或先背进腹出钩1只稍大的,再反方面钩1只小点的,将两者紧贴在一起。石棉虫钩尖由尾进,略穿出头颈部。
2、泥虫。生长在冬水田或河边涨水后留下的水洼淤泥中,泥黄色软体虫,尖尾头部极似骷髅头,长12毫米左右,立夏前离水羽化。采集时先搅混水,将虫从泥中赶出,然后撮箕捞取。以湿润青沙养护。钩法同石棉虫。
3、石虾子。生长在溪沟河流滩上的卵石中,尖尾扁头通体棕黑色,属节肢虫,长15毫米左右。初夏离水羽化。采集时将卵石连同泥沙刨入撮箕,先荡去泥沙,离水后挑出卵石而捉之。以青苔养护。钩法同石棉虫。diAoyU007.COm
4、小河虾。常年生长在溪沟里,是一种个体极小的虾子,浅泥黄色,长15毫米左右,易捉捕。以青苔养护。使用时钩尖由尾进头出。
5、棉花卷叶虫。竹卷叶虫。棉花产地和生长慈竹的地方常见,均是绿色软体虫,长15毫米左右,分别在秋末和初夏成蛹后羽化。采集时将其连同卷叶摘下放入鱼篓。使用时再展开卷叶而捉之。钩法同石棉虫。
6、卷心菜小青虫。常见绿色软体虫,初夏成蛹后羽化。可择12毫米左右3眠期虫,以碎卷心菜叶养护。钩法同石棉虫。
7、蓝蝇。是一种通体篮黄色草绳,个体较绿蝇略小。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在溪边草丛上多见,往往落入水中被鱼儿抢食或鱼儿飞窜出水吞食草丛上的蓝蝇。用捕虫网罩或以手掌快速挥动捉之。捉住后折去一翅放入空饵筒内即可。使用时钩尖尾进背出。其他季节的虫饵羽化后此是极佳钓饵。
8、蛆粪蛆既臭又极不卫生。可用容器放入带少许肉的猪骨置阳台阴处自行生蛆。待可用后以湿润锯末或青沙养护。钩蛆切忌刺破其体表,否则会流液而萎缩。应轻挤其尾部露出突起物再钩上。每次钩2只。
上述8种昆虫比较而言蛆的效果最差,其他均是上佳溪钓饵。笔者也尝试过假饵和以红蚯蚓尾巴为饵,效果均甚差,这实属餐条类鱼儿的食性强,惯食水生昆虫(陆上有的昆虫亦相似)之故。我地属长江流域,相信这些虫饵全国各地或多或少均有分布,钓友们还可另行发现和创新。
精选阅读
拉饵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教你拉饵的调制技巧,我们要先了解饵水比和饵料的比重,溶散度等等,才能更好的在使用中通过实践来了解饵料的性能。下面跟大家详细介绍下。
一、根据鱼情、水温,一般选择出丝好、出丝快的拉丝粉。
1、拉丝饵料的雾化速度怎麽控制:你可以适当加点粘的饵,如丸九的阿法21,或者轻打几下(特别要注意,不能多打,否则成面筋了)。
2、拉丝饵料的纤维长短怎麽控制:你可以加入短丝的饵,如老鬼的速攻,或者把饵打几下,把纤维打短。加拉丝粉,可以让纤维长点。
3、拉丝饵料的比重大小怎麽控制:一般饵料的包装袋上都会标明比重,你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如果没标。那只有自己试了,试好要记住。另外,一般比重大的饵,在外观上可以看出来。颗粒较多的比重一般较大。
4、拉丝饵料的拉出形状怎麽控制:前面三项控制好了,剩下就是饵和水的比例了。第一,根据饵料的包装袋标明的兑水量就OK了。
二、拉饵时从饵团的边上拉,拉的距离长饵大,拉的距离短饵小。你想拉的小点,饵粘点就打几下,水的比例稍高点。你想拉的大点,水就少点。记住,任何时候,拉饵都不能狠打。不可揉搓。
三、上下饵不能粘连,保证两饵先后分别摆动到位。使饵团变软或变硬,加水量是关键。加减水量还可以控制饵料的比重和溶散度。但加减水量也要一点一点试着来。这里所讲的方法只适用于大部分商品饵料,不同的加水量能决定一种饵料不同的性质状态。
四、鹰爪式快速拌饵,放置3-5分钟,略加糅合即成。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后,放到一边醒饵。等饵醒好后510分钟,把它拢成一堆,放在手心,两手挤压出空气 成团。放在拉饵盘上就能拉了。
盛夏的佳饵:玉米使用方法详细介绍
先从老玉米说起,在北方地区一般老玉米大多用于做大窝定点海竿钓,在北 方水库现在都采用遥控打窝船,效果也不错,可以直接把饵钩送到窝里,经常出大鱼的就是这种钓法最灵验,弊病是发窝慢,要长时间蹲钓,有时候要一星期,有时 间的时候还是可以试试的,一定有很好的收获。我们这里这个季节白条闹的太凶,就也用老玉米打窝,只是手竿打窝的量要小,勤打窝效果也很好,但是钓饵就要加 工一下,而钓饵的加工可以说是花样繁多,一般有在水里煮一下和用酒泡上,我一般也是煮一下然后再闷几个小时,因为老玉米放了时间长,香味不够,我一般加一 点玉米香精,为了提高中钩几率,我喜欢再加上草莓香精,在这几年的库战中,这种玉米钓饵曾经钓到大草鱼,大武昌鱼,鲤鱼鲫鱼效果很好,但是挂钩的时候要注 意,一定要把玉米门的尖掐掉,因为在香精水里煮的时间长又泡了几个小时,所以香味已经进入到玉米里,玉米外皮很光味道很难外溢,所以把玉米门上的尖掐掉很 有必要,但切记玉米为什么时常钓到大鱼,是因为它外表颜色黄亮招鱼,而且散发【清香】所以在煮玉米的时候切记香精适可而止,量要少不可多,手竿钓用玉米打 窝也不可量大,除非长时间不进窝钓可以打大窝,一般手竿坐钓两小把玉米就可以,在夏季选择打窝时间和坐钓时间最重要,我曾经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打窝,吃了晚 饭后一口气钓了17条大武昌鱼,这就说明时间段的重要性,我认为夏季最佳的打窝和坐钓时间,早上11点前,下午太阳落山,晚上就另当别论了,不过钓鲤鱼还 是早上太阳照在水面的时候,最易上鲤鱼。
嫩玉米的钓法最简单,大家想必都会,但是有一种手竿和海竿都可以用的钓法大家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里一直都采用这样的方式制饵,而且可以保持很 久,也是大物必杀饵,在有嫩玉米的季节,把嫩玉米用咱们在家插菜的插子我们这里是叫插子,用插子把嫩玉米全部插成碎糊糊,有条件的可以去食用菌商店买一些 香菇袋子回来,没有的可以用厚一点结实的塑料袋也可以,香菇袋子非常结实和耐高温,把插碎的玉米糊装到香菇袋子里,把口扎紧,放到蒸馍的笼上蒸,一般需要 二个小时,蒸之前玉米糊里什么都不要放,保持玉米的清香最重要,如果你插得玉米糊多可以包装后放入冰箱保持,熟的没法保存,因为熟的解冻后就成了散的,在 蒸也不会黏在一起。正好的熟玉米糊糊在阴凉处可以放五天不会发酸,手竿海竿用饵是可以加水和稀,软硬程度自己掌握,一般手竿钓要软一点,海竿可以硬点,但 不能捏饵太大,最硬的上炸弹钩可以管五个小时不会散,但是一旦上鱼必是大鱼,一直保持打在一个点上,大草鱼和大鲤鱼会很快上钩的,这种饵料在海竿中使用, 收获奇好。在手竿使用这种饵料的时候,效果也很好,而且这种饵最大好处是比重特别大,不怕小杂鱼闹,鲫鲤草鳊通杀。
蘸饵与沾饵的使用区别和使用方法
蘸饵和沾饵其实都是在已经挂钩的饵料上面再增加一种饵料的钓鱼方式。其优势有三:一是可以增加饵料的味道,形成各种不同的香味类别;二是增加饵料的颜色,通过调制可以形成粉红色、橘黄色等这些鱼儿喜爱的颜色;三是增加窝点中的饵料雾化状态,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说到这里一些钓友就明白为什么搓饵钓不到鱼,但一用蘸饵或者是沾饵就可以钓到鱼的原因了。
1、蘸饵
蘸饵说的更为仔细一些是,蘸的对象是黏糊状或细粉末状的添加剂。糊状蘸饵由于在水中扩散面积小,因此相比较于粉末状蘸饵较为逊色,但也有其特定的作用。比如滑口鱼非常多的时候,我们为了使其吞饵迅速,用糊状蘸饵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虽然不如拉拉糊效果那么明显,但一般也可以用。粉末状蘸饵原料,进入水中后,细小的颗粒四处随水扩散,在连续抽竿的状态下,很快在窝点水域形成立体饵料和味道扩散的模式,对于诱鱼有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细节操作是:我们先用挂钩饵蘸一次粉末,然后蘸一次水,接着再蘸一次粉末。由于钓饵的粉末蘸的越多,越是有助于粉末在水中的扩散,所以反复两次以后,连续抽竿很快就能起到诱鱼的作用。对于黏糊状的蘸饵材料,我们只需要蘸一次就够了,因为反复蘸饵容易是黏糊脱落,反而不利于诱鱼。
蘸饵的粉末状材料有很多,比如传统的黄豆粉、奶粉、虾粉、鱼粉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宣称自己有诱鱼奇效的红虫粉,而且价格便宜,其实说白了这是一种有着腥臭味的化学添加剂原料,价格非常便宜,根本不适合钓鱼。所以,购买价格相对高的虾粉有一定保障。
台钓中,蘸饵是非常适合的。由于水深不大,水域面积不大,因此蘸饵很快就可以见效。但如果是野钓则不太适合,因为野钓主要在做窝的功夫上面,是否采用蘸饵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况且那么大的水域,依靠蘸饵来一竿竿抽窝形成窝子,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沾饵
对于沾饵的说法不是很统一,有的钓友认为沾饵是沾颗粒,有的钓友认为沾饵是粘稀糨糊。小编觉得还是将沾饵归类为沾颗粒比较妥当,因为,蘸饵已经强调了两种不同的蘸用材料的特点,我们将沾饵具体定义为沾颗粒有利于我们区别两种饵料状态。
沾颗粒顾名思义就是在挂钩饵料上沾颗粒状态的其它饵料。在抛竿入水后,颗粒随水洒落,在钩子下落的过程中颗粒开始逐步从挂饵上脱离,形成立体的饵料窝点状态,有助于诱鱼、留鱼。很多人针对麻团的使用也就是用沾颗粒的方式,形成窝点进行垂钓。沾饵在有些时候具有奇效,是钓友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垂钓方法。
具体做法是:饵料中添加粘粉,搅拌均匀。将挂钩后的钓饵放进有颗粒的饵料盆中,用颗粒覆盖钓饵,另一只手轻轻的下压,以求沾更多的颗粒,然后抛竿垂钓。沾饵需要快速抽竿以形成鱼窝,因此和蘸饵类似也是比较忙的一种钓法。
由此我们发现,蘸饵和沾饵虽然垂钓效果好,但也是非常考量耐心和毅力的一种垂钓方式,因此对钓具有一定要求。
3、蘸饵和沾饵的钓具选择
无论是沾饵还是蘸饵,我们采用台钓进行垂钓时,手竿一定要轻。说到轻,就说到了价格的问题。当前国内的鱼竿制作工艺决定了鱼竿一旦轻、强度高,价格也必然高。这是因为在用料选择、制作工艺方面很多小厂家达不到高质量鱼竿的制作要求,而大厂家的成本摆在那里,毋庸置疑,因此,挑选价格相对较高的鱼竿是质量保证的前提。
在鱼漂选择方面我们在用蘸饵或沾饵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行程。因为,立体窝子的形成,各个水层的鱼儿都可能进食,因此选择好的鱼漂也是增加渔获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结
谈到钓鱼细节方面,类似于蘸饵和沾饵的这种钓法,不但手法上要细腻,而且原材料选择上也要细腻。比如小编又一次购买了丸九20元20克的虾粉,不舍得用,每次蘸一点点,结果什么效果都没有。第二次加大使用量,一下子就出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依据水情、鱼情区别对待,这始终是我们钓鱼的不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