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鱼饵配方。
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十年,回想起刚学钓鱼好像还是不久的事情,只能感叹时光荏苒。回归正传,关于钓鱼鱼饵的使用,给大家谈谈我的一些用饵体会。
一、面食鱼饵的硬度垂钓时,面食鱼饵的硬度,是决定上鱼率高低的一个主要关键问题,面食鱼饵太软,打杆子时饵就掉了,面食鱼饵太硬了,当鱼把鱼饵吞进嘴里,由于鱼饵的阻挡,钩子并未刺进鱼嘴,而被完整的拉出来,一次大好机会就被放过了,或只钩住一点儿,一用力就脱钩了。
根据我多年垂钓的体会,鱼饵最软时,要和耳垂的硬度一样,鱼饵最硬时,要和下嘴唇的硬度一样,过软和过硬都不好,在钩子上挂鱼饵时,要在钩尖处按一下,让构尖处于微露状态,以利于刺入鱼嘴。如果考虑到延长鱼饵在水里的滞留时间,可在黏度上调整,粘一些的滞留时间长。
二、鱼钩在鱼饵中的位置我有一钓友,钓鱼才几年,真正的钓鱼发烧友,经常在水边从日出之前呆到日落以后,可就是爱跑鱼,用他自己的话说,钓上来的没有跑得多,尤其是钓大鱼时跑鱼率极高,看着一条又一条大鱼跑掉,真是让人心痛,有一次我俩挨着钓鱼,我特意观察了一次,看他的操作有什麽毛病,一切正常,又黑漂了,他抬杆鱼被钩住了,刚一领就跑了,他又在钩子上挂食,我注意到他把钩尖放在面食中间,毛病就在这里!
钩尖要靠在面食鱼饵的外边,哪怕稍微露出一点也可以,抬杆时线一动,钩子就要钩进鱼的肉里,如果把钩尖放在鱼饵中间,抬杆时钩尖先要钩破鱼饵,然后才能钩住鱼嘴,这时鱼饵成了钩尖刺入鱼嘴的障碍物,往往是鱼饵被拉出鱼嘴,没钩住鱼,或是勉强钩住了鱼的嘴边,用力一领就脱钩了。
挂面食时,如果用小鱼饵,可搓成小球,钩在钩门里,钩柄和钩尖稍微隐藏,如用较大的鱼饵,要把钩柄放在面食中心,钩尖尽可能靠外边,更利于钩尖刺入鱼嘴。
三、用皮筋套颗粒料钓鱼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用购买的和自己熏制的颗粒料钓鱼,是大家都喜欢的钓法,在某些鱼坑效果很好,在使用过程当中,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颗粒料在鱼钩上的位置不同,命中率也不一样。
把皮筋套颗粒料钩在鱼钩上并不难,但钩好以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颗粒料在钩子的不同位置上,上鱼命中率是不一样的,如果颗粒料立在钩尖侧面,一端与钩尖平齐,鱼吃食时,会很容易的就把食和钩子一起吞下去,由于钩尖处在一触待发的状态,一抬杆就把鱼钩住了,如果颗粒料自然下垂,横耷拉在钩门下端,鱼吃食时,先把鱼饵吃进去以后,最少还要再吃进去一个钩子以上的长度,抬杆时才有可能把鱼钩住,否则将会把鱼饵从鱼嘴里拉出来,钩尖没有钩住鱼嘴,或只钩住一点,一用力鱼就跑了.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可加宽气门心的宽度,把气门芯加宽到四毫米左右,这样就可防止颗粒料向下耷拉了 。
如果把颗粒料放在钩门里立着,下端立在钩条上,鱼吃食以后抬杆时,颗粒料就会阻挡钩尖刺入鱼嘴,这时跑鱼率极高。
用颗粒料钓鱼时,打窝子也很重要,打窝子一定要注意鱼饵和窝子一个味道,可把十几个颗粒鱼饵粉碎,加一点水,把做窝子的颗粒与之混合,握成团抛入钓点,使窝子和鱼饵一个味道,只是窝子的味道清淡了一些.
四、用颗粒料自制搓饵什么是搓饵,有人回答:在渔具店买的商品鱼饵就是搓饵.回答正确,但是不及格,因为在商店里没卖鱼饵时它就存在了,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只是那时没有形成商品罢了。
对搓饵的最基本的物理要求:
1)鱼饵从入水就开始化散,落底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化散完毕,这时浮漂上升。
2)鱼饵化开以后要有一定的飘散性,有一定的量的鱼饵在水中漂浮,以吸引鱼的注意。
3)鱼饵本身的味道要对鱼有吸引力,并能刺激鱼的食欲,促使它咬钩。
鱼饵材料只要达到以上条件,就可以自制搓饵了。粉状的颗粒料基本符合以上的要求,就用它作为主要原料来做搓饵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里面加一些商品香精或鱼饵,调整一下它的味道就可以了。
使用时要注意,不同的水深对鱼饵化散速度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调整鱼饵的物理性能了,鱼饵中加水量的多少,可以改变化散的速度,水加得越多,化散得越快,水加得越少,化散得越慢.再有,鱼饵本身的黏度是可以通过揉搓来调整的,揉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化散。搓拉两用鱼饵就是通过揉搓来改变物理性能的。
用颗粒料自己制作搓饵,最难的就是如何调整它的比重,所以自己用颗粒料制作的搓饵,比较适用于钓底。
五、我是这样钓野生鲫鱼的一年四季,我钓得最多的是野生鲫鱼,它不但数量较多,而且个体大小不一,常常会有意外出现,带来意外惊喜。
我出去野钓时,要带从2.7米到7.2米的全部杆子,到水边后根据钓位决定用什麽长度的杆子,采用用什么钓法。
1)钓亮水时
我用台钓,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鱼的大小及钓位的具体情况决定用饵。挂红虫或蚯蚓为饵,有时也用搓饵和面食,
2)用荤饵时
我的台钓钓组与他人稍有不同,两个钩子的距离较大,有30多毫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一条鱼吃两个饵,增加钓双鱼的机会。脑线直径在0.1到0.165之间,细脑线上鱼率高,但是爱瞎线,粗脑线上鱼率较低,不怕挂底。
3)钓草缝时
我用长竿短线,以方便递杆,我用单钩双铅坠钓组,即把台钓钓组剪去一只钩,调六到八目,在距钩子40毫米处加一个小铅坠,使鱼漂平水或慢慢下沉,钓一到二目.这种钓组灵敏度很高,远远高于传统钓法。漂子用短鱼漂,总长度在200毫米以内,在用一段气门心将主线和漂标套在一起,防止因为鱼漂下垂,在草丛里立不起来。鱼上钩后,要尽量垂直地把鱼挑出草缝。
打窝子,我用开水烫好的玉米面。就是把开水倒在玉米面里,边倒水边搅拌,到硬度如耳垂为止,由于玉米面有吸水性,放凉后硬度会增加一些,在里面加一些香精或商品鱼饵拌匀,窝子饵就做好了。
垂钓时要在荤饵上沾上沾饵,以增加摩擦系数利于挂钩,及补充窝子的味道,增加诱鱼效果。沾饵的做法是,在干麸子或干玉米面里,加入和窝子里味道相同香精,达到鱼饵和窝子味道一样,这是多上鱼的关键.
4)用素饵时
我经常用蜂蜜掺在商品鱼饵里,用蜂蜜拌鱼饵,不再加水,使用时搓成直径1 到1.5毫米的小粒,挂在钩子尖上即可,把蜂蜜掺在豆奶里,垂钓野生鲫鱼也很好用.
六、用蚯蚓钓鱼防小杂鱼一法用蚯蚓钓鱼时经常闹小鱼,漂子在水里,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舞蹈演员,一刻也不休息,有时闹的你不得不搬家。搬到新钓位,只要一打窝子,小鱼就光临,钩子上的蚯蚓一会儿就被小杂鱼拉走了,近日出行钓鱼,一位老者的办法很好,上鱼率也不低,小鱼闹得也没那末凶了,现在介绍给大家,希望野钓爱好者能喜欢。
材料:直径1.0到2.0毫米的白色泡沫粒若干,本地鲫鱼喜欢的鲫鱼香精一包,放在铁盖的玻璃瓶里混合,然后密封把盖拧好.一星期后就可用了。
垂钓时,先把蚯蚓穿好,在钩尖上挂一粒泡沫,使小杂鱼咬不到钩尖,只能咬蚯蚓的侧面,降低了蚯蚓的破损率,在把钓组调得迟钝一些,降低了鱼漂的假讯号率。荤素搭配提高了鲫鱼吃食的欲望,大大的提高了上鱼率。
相关知识
钓鱼高手谈他diy自制的爆炸钩钓组
爆炸钩也称炸弹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
炸弹钩钓大鱼的原理:将糟食饵捏制成团再把鱼钩按6个方向,嵌入3~5厘米的团饵中。钩饵入水后3~5分钟,饵团膨胀。当鱼吸食饵团时,钩饵进入鱼嘴。鱼 感到有异物欲吐,锋利的钩尖已刺入,在鱼儿转变方向时扯动用于定位的铅坠,铅坠的作用力将鱼钩牢。当鱼儿越挣扎,钩子就会钩得更紧。使用炸弹钩钓组铅坠越 大,钓钩的穿刺力就越大。炸弹钩的铅坠匹配最小不得小于20克,铅坠的使用应以鱼的个体大小配置即大鱼配大坠,小鱼配小坠。
炸弹钩的首选钩型
可用于扎制炸弹的钓钩很多,无论用何种钓钩都能扎制。但要对应抛竿钓大鱼的特性,多用伊势尼钩型钩。
伊势尼适宜扎制炸弹钩是它的钩型所决定的。伊势尼形钩钩体较深,钩底圆浑钩门宽,在中钩大鱼时能刺穿牢鱼唇,且有倒刺可有效防止大鱼脱钩,钩弯受力大,在钓获大鱼时钩不易被被鱼拉直,鱼中钩后较难脱逃。
炸弹钩的主要作用是在湖泊水库等面积较大水域里钓取大鱼,它要求施钓的水域空旷无杂草,水下洁净无乱石或厚淤泥及其它的障碍物。它的组配方式有两种:一是 钩前坠,二是平行坠。钩前坠的使用方法为铅坠位于钓钩上面,属灵敏钓法。平行坠,即炸弹钩的子线与铅坠平行地挂在连接环上。使用钩前坠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缺点是空钩率较高,使用平行坠的特点是反应迟钝,但中钩率较高尤其是大鱼,后者的成功率要大于前者。 炸弹钩的扎制方法
炸弹钩扎制的方法有多种,考虑到符合炸弹钩钓大鱼的特点,大鱼中钩后越挣扎,钓钩挂得越牢固,且不易脱落的实际,有选择的介绍以下几种:
扎制炸弹钩的子线要求耐磨、耐压、耐水浸泡,抗拉力强,柔软的卡玛丝线或锦纶编织线,按每50厘米的长度拴结,数量可根据自己扎制的钩数来决定。子线裁截 好后,左手大拇指与食指捏住钩条,子线过钩弯处1厘米,钩尖向上,钩柄在右,另一端子线与钩条平行缩成一个圈状。左手捏紧钩条与子线将其稳住,右手抓住子 线的中段,呈顺时针方向围着钩条与平行的子线缠绕,通常为6~8圈,然后将左右线头拽紧,缠绕的圈数和使用的钩条可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来决定。钓小鱼的圈数 可少些,钓大鱼的圈数可多一些。子线的两端都拴上钩后,取三根在子线的中间位置,打一个活结,一副炸弹钩即大功告成。
此种方法拴钩的特点,操作简单快捷,线越受力越紧,非常牢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工拴结方式。不足之处,容易在钩柄处留下一个拴结的疙瘩。
高手谈饵料配置的五大建议
我们知道,钓饵的配置主要由基础料、主攻饵,还有状态饵及添加剂组成。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配置时需要考虑具体的水情鱼情,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不能没有根据地随便配置。饵料配置得好,其作用是与钓具的选择和调漂技巧处于同等地位的。下文就谈谈饵料配置的建议。
建议一、对象鱼在不同时节喜欢的味儿不同
鱼种不同,其喜欢的饵料味型也不同。饵料的味型主要有腥香型、香腥型、香型、腥型与淡型,也可以说分为腥、香、甜、酸、臭的味型,主要是根据淡水鱼而分的几种味型。
钓者,就一定要投其所好,对象鱼在什么时节喜欢吃什么味型的饵料,就要使用哪种饵料。
大致来说,多数鱼种在冬春喜欢吃腥味较重的饵料,在秋季偏好香味浓郁的饵料,在夏季则一般使用清淡型的饵料挂钩施钓。
建议二、浮钓与底钓用饵不同
不同的商品饵料有不同的比重,浮钓与底钓采用的饵料比重是不同的。浮钓一般采用比重较轻的饵料,底钓一般采用比重较大的饵料。
通常来说,雾化比较好的饵料,其比重一般都较轻。我们在施钓时,如果对饵料的比重不把控好,就会难以顺利进行。比如我们进行台钓时,其双钩是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的,如果我们将双饵比重不调控好,就很难把调钓关系处理得当,使调漂过灵或过钝,漂相也会极其不准确。而鱼讯主要靠读漂来判断,钓者就会错过很多中鱼的机会,抓不住鱼的吃口。所以在配置饵料时,要重视饵料比重的合理搭配。
建议三、了解颗粒饵与粉饵各自的作用
适合鱼口的饵料,才叫配置得当的饵料,所以饵料一定要适合鱼情。饵料中的各种成分,其作用是各有不同的,其中颗粒饵留鱼的效果突出,而粉饵诱鱼的效果占主导,这两种饵料只有各占一定成分,才能起到综合性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许多钓友比较重视粉饵,而不重视加入足量的颗粒饵,这样配置是不正确的。颗粒饵是商家通过流水线生产的商品饵,粮食类的饵料也属于颗粒饵,在竞技钓中,钓友们喜欢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原塘颗粒的类型,可见颗粒饵在饵料中处于基础的地位。熟悉了这一特点,我们在搭配饵料时,就不要有失偏颇,重这轻那的,一定要将颗粒饵与粉饵在一起搭配好。
建议四、饵料要能被鱼轻易吸入嘴中
饵料做得好,能被鱼儿轻易地吸入嘴中。如果太硬或太大,鱼嘴难以将其吸入;如果太软太黏,也不利于钩子刺入鱼嘴。所以钓者在配置饵料时,在保证饵料有较好的雾化性的基础上,也要饵料有适当的附着性,软硬要适中,饵料大小可根据对象鱼的大小与季节而定。
饵料的软硬取决于和水的量,和水时要看水深与鱼情,控制好饵料的雾化时间,一次加水一次就成功地和出饵料,能反复地加水,不然调不出状态最佳的饵料。
适合鱼口的原则是,要让饵料去迎合鱼嘴,而不是让鱼嘴来适应饵料。说起来当然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时钓者往往就会忘记这一客观性原则,很主观地、想当然地去配置。常在某一钓场施钓的钓友,日子一长,就会十分熟悉水下的鱼儿好哪一口,什么样的状态最适合鱼口。
建议五、调节饵料的状态与适口性
钓饵的配置主要由基础料、主攻饵,还有状态饵及添加剂组成。判断好鱼情,确定好基础料与主攻饵后,就确定了饵料的主食与味型,还要适当加入状态饵以及添加剂,来调节饵料的状态与适口性,使饵料趋于完美。
状态饵比重轻而雾化效果好,而添加剂具有较浓的气味,主要用来提高诱鱼的效果。
小药也属于添加剂,但不可过量使用,也不可用得杂乱,否则破坏了饵料的自然性,鱼是不会吃味道怪怪的饵料的。
自制面食鱼饵的使用心得体会介绍
各种鱼类喜欢的味道
不同的鱼类喜欢不同的味道和鱼饵,现以东北地区的野生鱼为例作一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因鱼的口味有极强的可塑性,别的水域极有可能不一样]
1、鲫鱼
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天冷时爱吃荤,如红虫,丘蚓等,水温高时喜吃素,如面饵,颗粒料,喜欢的味道主要有甜味,香味,腥味。
2、鲤鱼
鲤鱼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但对荤饵的性趣不如鲫鱼大,相对来讲更喜食素饵,喜欢的味道主要有甜味,香味,腥味,臭味,但喜欢的程度与鲫鱼不太一样,鲫鱼喜欢不太甜的饵,鲤鱼甜味多点也爱吃。
3、草鱼
杂食性鱼类,荤素全吃,食性可塑性最强,喂什麽吃什麽,极易养成偏食习惯,喜欢的味道有香味,腥味,酸味,臭味,咸味,对糖不太感性趣,但却吃白薯[红薯]。
4、鲢鱼
鲢鱼有花鲢和白鲢,两种鱼食性差不多,但花鲢喜欢臭味。以前的鲢鱼喜欢酸食,但现在却什麽味道都吃,只要是鱼饵它就来捣乱,尤其喜欢飘散的拉饵,这是人的因素改变了鱼的食性,不知以后它会吃什麽。
试探使用商品饵的一般规律
写在前面:本文为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欢迎商榷。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鱼饵百花争艳,三位数的品牌,四位数的品种,展开市场大比拼,用什麽鱼饵好?什麽季节用什麽样的饵?这已是必须要尽快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鱼饵根据味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腥香型:适用于水温较低时使用,主要用于初春,深秋垂钓。
2、清香型:适用于垂钓肥水水域,主要用于夏季垂钓。
3、奶香型:适用于垂钓瘦水水域,垂钓水库效果很好。
4、果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针对性不强,水温高时效果较好。
5、酒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季节性不强。
市场上还有多种其它味道的鱼饵,因使用不多或未用过,不宜评论。
当然,由于地域局限性和鱼的食性不同,本文仅供参考,钓友还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用饵。
商品饵在垂钓过程中的作用
把商品饵与泡开的颗粒料混合做成钓饵。颗粒料是鱼经常吃的东西,可以充饥,那末商品饵起什麽作用呢?
1、 用本身的味道吸引鱼的注意。
2 、用本身的味道刺激鱼的食欲。
这里必须注意量的问题,鱼吃惯了颗粒料,如果用商品饵太多,味道太浓,鱼可能会因不习惯而不吃。商品饵在钓饵中就好比烤肉串时的调料,放多了不好吃,没味道。不放也不爱吃,不香。所以放商品饵宁少勿多,尤其是钓鲤鱼和草鱼时,必须要试着来。
话说鱼饵和添加剂的作用
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鱼饵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走进鱼饵市场会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不知买哪一种好。由于价格较便宜,十元钱三四包,花几十元买一大堆,买的时候欢欢喜喜,用时却发愁,不知用哪一种好?下面把我所知道的各种鱼饵的作用做一介绍,不太全面,请谅解。
1、鱼饵类,用于垂钓时挂在钩子上,吸引鱼来摄食,是钓鱼时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现在市场上的大多属于而属于此类,比如各种鲤鱼饵,草鱼饵,鲫鱼饵。
2、添加剂类,用于钓鱼时改变鱼饵的味道,刺激鱼的食欲,促使它来咬钩。如各种香精,虾粉,蚕蛹粉,味精,....。
3、促饥类,用于促使鱼产生饥饿,从而摄食,我用过的有促饥,消食精。混合在鱼饵里或窝子里用。
4、强食类,用于改变鱼的感官功能,强迫它摄食,我用过的有逼鱼开口,强食剂等。用于低气压时或水温变化时加在鱼饵里用。
5、增氧类,用于改变鱼的生活环境,恢复正常的生活条件,从而摄食。此物用于低气压时,水中缺氧时使用,用在窝子里或混合在鱼饵里。
关于用颗粒料
颗粒料是鱼坑用来喂鱼的圆柱形饵料,直径有2.4.6.8.毫米等规格,主要由各种粮食粉末组成,适当添加了一些其他成分,如鱼骨粉,维生素,药品等。用它来喂鱼,鱼长得快还不爱得病.不同的品牌用不同的配方,闻着味道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喂幼鱼的颗粒料里加的药品多一些。
使用颗粒料,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怎样在短时间内,把颗粒做成鱼饵,六毫米的颗粒加水泡开最少需要半小时以上,直径粗的需要时间更多,我曾遇到过三小时才泡开的颗粒料。用得多了就找出一些门道 ,可以缩短时间。
1、在家里把颗粒料粉碎,出行时带粉末,加水就可以用。
2、出行前,头一天晚上就把它用水泡上,水量为将将没过颗粒2毫米,使用时加入商品鱼饵和白面,湿度基本合适,有时还要加一些水补充湿度。
3、购买同一品牌颗粒料时,可买粗细两种,细的做鱼饵,粗的打窝子。
4、如果时间仓促,事先又没准备,到鱼坑后,将颗粒料加热水泡,可大大缩短泡颗粒时间。但不要用开水,开水泡的就熟了,味道大变,鱼不爱吃。
5、在渔具包里可事先放一些套皮筋的颗粒,可买现成的,也可以用香料自己熏制。方法是把颗粒料与鱼喜欢的香料,放在一个玻璃瓶里密封一星期以上,时间长了就行了,香料可用各种商品鱼饵,香精,也可用丁香等天然香料,到水边挂在钩上就可用。
6、出行时要带一些鱼骨粉,虾粉等有腥味的添加剂,以防此坑鱼爱吃腥鱼饵。有的坑里的鱼就没吃过腥味,就不能用有腥味的颗粒料来钓它了。
最省事的鱼食
钓鱼时,可以用细麸子来做鱼饵主料,在里面加一些曲酒,搅拌均匀鱼饵就做好了。也可以再加一些商品鱼饵。
这种鱼饵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在北方只要是有小麦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喂颗粒料的鱼坑,只要颗粒料里有麸子的成分鱼就吃,而且上鱼快,什么品种的鱼都爱吃,垂钓不同品种的鱼,只要增加或减少曲酒的用量,再在麸子里加一些对象鱼喜欢的商品鱼饵就行。
钓鲫鱼曲酒用量最少,钓鲤鱼就要多一些,钓草鱼酒的用量,相当于钓鲫鱼的二到三倍,具体用法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很难具体说清,只能在垂钓过程中自己体会.我钓鲫鱼鱼饵一天的用量大约是半两曲酒,窝子食的用量是二两,钓草鱼就费多了,因为草鱼的嘴大鱼饵就大,酒味也浓,再加上窝子的用量最大,每天都要用几斤麸子,所以曲酒的用量要半斤左右,当然曲酒可买本地酒厂出的最便宜的曲酒,一瓶曲酒价格相当于一袋商品鱼饵。窝子食要加水加酒拌合成团,抛在钓点就行了,麸子入水以后,会在下沉过程中慢慢飘散,形成一个立体的窝子,并且逐步下沉放出味道,对鱼类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各种窝子中,它集鱼最快,且使用时间较长,上鱼以后由于鱼的挣扎,会把窝子搅散,扩大了窝子的范围,会引来更多的鱼,但它们却吃不到多少东西,这时要补充一下窝子,以利于鱼找到钩子上的鱼饵。钓草鱼时,可以钓半水,钩子离开水底100毫米,更加利于草鱼找到鱼饵。
钓鲫鱼.鲤鱼可用炒熟的麸子,钓草鱼用生麸子,具体使用各地不一样,还要自己体会。
最不怕泡的鱼饵
材料:玉米面半斤,白面半两,鸡蛋清一二个
将上述材料混和拌匀,然后加开水,边搅拌边加开水,至软硬入耳垂状.放一会,一是怕烫手,二是面需要吸水时间。
将温玉米面用手拍成手掌大小,厚20毫米的小饼,放入开水中煮至漂起后,可加入凉水,再次浮起后捞出。放入凉水中降温,不烫手时捞出,揉搓并加入商品钓饵或香精。此饵越揉越粘。此钓饵可在水中泡十小时。此饵适用于手杆钓鱼及海竿挂串钩。
自己制作熏制颗粒料
在垂钓时,经常要用套皮筋的颗粒料,除了市场上买的,还可以自己熏制颗粒料,设备也很简单,就是一个有铁盖的玻璃瓶,必须是玻璃瓶,其他材料的不好,因为容易有异味,尤其是塑料的最不好,异味最大。把套好气门芯的颗粒料放在玻璃瓶里,在里面加入香料盖好盖就可以了,香精可用市场上买的各种钓鱼香精,一般最少要熏一星期,使用时把商品香精倒出一些,混合在颗粒料里打窝子,使窝子和钓饵一个味道,挂好颗粒料就可以钓鱼了.也可以用丁香,肉桂,香薷等天然香料,制作熏制颗粒料,可以做一些香料炮制的酒,钓鱼时把酒倒一些在窝子食里打窝子,再把用同一种香料熏制的颗粒料挂在钩子上,就可以钓鱼了。
剩鱼食的用途
外出垂钓时经常剩一些鱼食,有的人就随手把它丢掉了,我剩的鱼饵全留下放在冰箱里,留着打窝子用,它是最好的窝子食。不论是鲫鱼食,鲤鱼食,草鱼食,钓野生鲫鱼都是好窝子食,因为野生鲫鱼什麽都吃。把各种剩鱼食混合在一起,再拌一些土,让鲫鱼慢慢啃去吧。挂上蚯蚓,一会儿鲫鱼就咬钩子了。如果光吃窝子不咬钩,可用一团混合后的剩余饵加些水,混合成粥状,把挂好蚯蚓的钩子在里面粘一下,达到窝子和鱼饵一个味道,鱼就爱吃了。
剩余的鲤鱼食可用来打鲤鱼窝子,但要求钓饵和窝子一个味道,取鸡蛋大的剩余饵,加水和成粥状,加入颗粒料搅拌,放一会儿,使之成团,再扔进窝子.其他的鱼种也一样,窝子必须和钓饵味道一样,鱼才爱吃。有的钓友把剩鱼饵搓成细条,切成小段,做成颗粒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麝香红鲫,低水温垂钓的好鱼饵
2000年12月,哈尔滨已进入冬天,野外冰厚已达30毫米,我和几位钓友到一个论斤的鱼坑钓鱼,准备过年吃。这个坑背风向阳,冰厚20毫米,谈好价格以后,先用工具把冰砸开,用3.6米竿垂钓。
一小时后,除一人外全是白板,鱼漂在水利纹丝不动,我们的鱼饵不对路,看到荣先生钓得挺好,问他用的什麽食?答曰:麝香红鲫。大家赶快换食,我的鱼饵被洗劫一空,在麝香红鲫里加一点面.果然灵验,鱼一条又一条被钓上来,感觉真好,过了一会儿感觉就不好了,因为鱼太爱吃饵了,照现在的钓法,结账时要用一大笔钱.估计每人要过百元,那可太多了.我们可钓不起。钓出来再扔回去绝对不行,老板就在身旁殷勤的招待着。
刚才还为钓不着鱼而发愁,现在却怕钓多了而操心,拿出伊士尼12号钩换上,再做蚕豆大的鱼饵挂上,小鱼来了你就啃去吧,你要托漂,我就把钩子轻轻的从你嘴边拉开,托漂的鱼小,不要!你要黑漂我就抬杆,钓的全是八两以上的大鲫鱼,一条鲤鱼也没有.老板在旁边干着急,可又说不出什麽。
用麝香红鲫要注意,它的用量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低水温时刻全用它,再加一点面增加黏度,水温变高时要减少它的用量,到了夏季就不好用了,鲫鱼就不爱吃了,应该用麝香白鲫。
为鱼做点料酒
用香料酒加在鱼饵里钓鱼,自古就有,也是九零年以前钓鱼时,不可缺少的办法之一,当时还没有卖鱼饵的,大家就在鱼饵里加酒,糖,蜜和香料酒,还有加味精,维生素b12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个人有个人的高招,鱼饵的味道千奇百怪,效果也不错。
现在有了商品鱼饵,大家不自己做鱼饵了,买几包用着方便,还不爱放坏。但是商品饵最大的缺点,就是连续使用不长时间后,鱼就不爱吃了,所以鱼饵厂家年年都在开发新产品,以防自己被市场淘汰。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也可能会有奇迹发生,去年我用桂皮泡了一些曲酒,加在 孝(白字)鲤里面,钓鱼坑就不错。具体做法是:桂皮半两,曲酒二两,放在瓶内泡两星期,中间幌几次,用时滴几滴即可。孝鲤加碎颗粒料加水混合,再加几滴料酒揉匀即可使用。做一回酒用几年,非常耐用.如果做别的香料酒也可照此办理。
好鱼饵 白薯丁
每年深秋,白薯[红薯]就下来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时令性鱼饵,用来钓鲤鱼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 1、把白薯在锅里煮到七八分熟,用筷子一插还会感到有一丁点硬芯,然后根据鱼钩的大小,把它切成10到15毫米大小的四方丁,使用时钩在钩上就行了,剩下的边边角角可用来打窝子。
制作方法 2 、把白薯煮熟,揉碎以后与面食鱼饵掺在一起,打窝子也可以用此鱼饵多掺一些颗粒。
关于窝头的随想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一些年轻的钓友会问,窝头是什么东西,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我家的孩子二十多岁了,只吃过一口窝头,还没有咽下去。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窝头是什么东西不新鲜。
严格的说,窝头就是用玉米面做的,锥形的,里面有一个大眼儿的食物,在三十年以前,它是北方的主要食物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它已逐步被遗忘了,只有一些老年人,有时用来改变一下口味,找一下怀旧的感觉。
在1990年以前,窝头是钓鱼的主要鱼饵之一,那时候制作窝头鱼饵也是很讲究的,要用新鲜的玉米面,最好是带着浆的新鲜玉米,粉碎以后做窝头,再在里面加入糖,酒,奶粉,香料,有些人还在里面加维生素。真正的精工细作,颇具讲究。鱼饵上不上鱼,全在自己对水域和鱼的理解,不断改变自己的鱼饵。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商品鱼饵。那时候也没有人工鱼池,农村生产队的鱼坑一般都不让钓鱼,大家都在自然水域钓鱼,好在那时候还没有污染这个概念,钓鱼的地方有的是,只要有水就有鱼,就连马路沟里都可以钓鱼,鱼对食物也不太挑剔。
鱼食你吃过吗?我吃过,现在回想起用窝头做的鱼饵的又香又甜的味道,还令人有些回味无穷,如果你不相信,先饿你三天,再让你吃我做的窝头鱼饵,你准说好吃。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变化提高了,窝头也没有人经常吃了,现在商品鱼饵多了,鱼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工养殖的鱼从小到大都在吃鱼饲料,养成了它们偏食的习惯,除了颗粒料,别的鱼饵基本不吃。但在自然水域,窝头依旧是上好的鱼饵,用来垂钓时也经常会大丰收,依旧是我垂钓水库时的首选鱼饵,当然里面掺的已经不是只有糖,酒等物了,还会掺一些各种商品鱼饵和香精。
鱼饵怎样度过漫长的冬天
冬天到了,各位钓友手里还有许多用剩下的鱼饵,有的没有打开包装,有许多已经打开包装了。在商品鱼饵包装袋上都有保质期,一般为一年,最多的是三年,打开包装以后的保质期就更短了。
鱼饵在保存过程当中,受外界的影响在逐渐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空气湿度和氧化,还有空气的流动。空气湿度大时会引起鱼饵受潮,氧化会使鱼饵变质,流动的空气会带走鱼饵的味道,并带来别的味道。
我的商品鱼饵是这样过冬的,打开包装的要把袋口封好,以减少外界对鱼饵的影响,然后按品种分别放在塑料袋里封口,一个塑料袋只放一种鱼饵。然后把鱼饵按味道或品牌放在一个大塑料袋里封口,最后把所有的鱼饵,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封口保存。
我的颗粒料等鱼饵是这样保存过冬的,把装色拉油的塑料油桶洗干净,把颗粒料,小米,玉米面等分别在暖气上烘干以后,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塑料油桶里面,量比较小的可以放在可乐瓶里。这样做不只可防止鱼饵变质,还可以防止鱼饵生虫子。
饵料搭配的使用体会及经验
钓鱼是必定离不开钓饵的,钓饵的运用是否得当是会直接影响收获率的。众多钓友都是知道三分钓技七分饵的说法,由此可见钓饵在垂钓当中是起到很关键的一个作用。在鱼饵这个行业发展盛旺的今天,我们面对着种类繁多,各种饵料。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饵料的使用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要让鱼儿上钩,付出生命的代价,必须要它们放下与生俱来的警惕,放放心心地开口就饵。要想收获好,还得让它们吃得顺口,吃得轻松。这就是摆在我们钓鱼人面 前的难题。要调配出一款能让鱼儿肯吃、放心吃的钓饵,这需要综合各种客观因素和实战经验。用饵之道,博大精深,就我的个人感受而言,这里姑且斗胆将其总结 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我认为用饵必须遵循以鱼情为中心的原则。鱼情,包括鱼的品种、习性、大小、密度、泳层、吃口等等因素。只有适合当时鱼情的钓饵才是 有效的。鱼的品种决定着用饵时饵料主攻方向的选择;鱼的密度,影响着用饵时诱鱼力度的控制;鱼的泳层,影响着用饵时饵料的比重掌握;鱼的吃口,影响着用饵 时饵料状态的调整。
因此,开饵之前,对鱼情的熟悉了解和客观分析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缺乏对实时鱼情的用心剖析,开出的饵料也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不 过是在碰运气罢了。钓饵的选择运用,必须以鱼情为中心!对于陌生水域,鱼情可以通过钓友、钓场老板等事先了解分析,也可以在到达钓场后通过个人经验、 实际观察或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钓逐步总结。
任何一团开好的饵料,都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味型和状态。这就是我所说的用饵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两个基本点!
首先看味型,尽管目前市场上鱼饵纷繁复杂,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过是几大类的味型。我个人把它们分成本味、腥味、香味三大类。本味:我把那些只具有 生产原料本身气味或者没有特别味道的饵料归类为本味饵,比如老鬼的大野战、狂拉大鲫、小超诱、湖库速攻等;腥味:这个很容易区分,具有动物蛋白的腥臭 气味的饵料我把它们归类为腥味饵。
比如老鬼的红虫系列、螺鲤2号、天下鲫、冬鲫、浓腥918等等;香味:香味饵料就比较多了。按照其香味源和类型常见有麸 香、水果香、酒香、蒜味等等。比如老鬼918的酒香、麸香系列、浓香鲢鳙、挡不住的草莓香鲫、浓香等等。各种不同味型的饵料适应于各种不同的鱼情之下,选 对味型需要对鱼情的了解和经验的累积。
一般情况下,个人感觉:本味饵适合于自然水域,或者严重偏口的养殖塘,并且常常作为基础饵使用;香味饵在使用时则需要根据鱼的口味爱好选择对应的香型,是主攻饵的主要组成部分;腥味饵料常常用在气温较低或者肥水塘用来勾起鱼的摄食欲望的时候。当然这只是多数情况而言, 具体味型的选择还是应该以鱼情为中心,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小在杂鱼较多的水域,使用腥味的饵料常常令人抓狂。
再说说饵料状态。由于近几年竞技比赛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生产厂家和使用者都对饵料状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高度的重视。我认为饵料的状态是指开好的饵料反映给 我们的直观形态。包括饵料的软硬、松散、雾化速度、粘度及大小等等。饵料状态直接影响到诱鱼、留鱼、选鱼、适口性等等这些决定鱼获的关键环节。
举个例子来 说,如果饵料开得太粘,雾化不够,那么必然诱鱼效果不佳,窝里的鱼也难以持续保持足够密度。常常见有些朋友钓着钓着断口了,有时候就是这个原因。反之如果 饵料开得太松散,必然造成持钩时间短,或者鱼嘴一碰就掉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出现浮标老有动作却不上鱼的局面。饵料状态的把握是个细致的工作,需要对鱼情 有充分了解和对手中饵料的性能足够的熟悉,而且在开饵手法等基本功上也要多加练习实践。
一般情况下,我个人的习惯是:在充分分析鱼情的基础之上,选择好合 适的饵料味型,根据鱼口大小和钓点水深选择饵团大小、是搓是拉;根据对象鱼群密度,选择雾化速度和诱鱼范围;根据鱼口轻重缓急选择饵料软硬程度等等。这几 个步骤之间都必须相互联系,综合考虑。比如需要雾化强烈的情况下也得考虑小杂鱼的骚扰;需要饵团松散柔软的时候也得考虑鱼是否涮饵。综合利弊,找到饵料各 种状态的最佳结合点。
垂钓,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具有不可预料的刺激感。垂钓过程往往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变数。因 此,用饵之道,其精华也就是在于一个变字。客观分析实时鱼情,准确选择饵料的最佳味型和状态,才能准确地应对各种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与其 老是去照搬别人的所谓配方,不如自己亲身实践,调配出效果突出的钓饵。相信这样的成就感,绝对要比鱼获本身更令人欣喜若狂。
高手总结春季野钓草洞的经验体会
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胡乱跑,也就是说钓鱼的时候要尽量靠着草洞钓,特别是春季,相信很多钓友对钓草洞并不陌生,钓鱼高手朱清也是钓草洞出身,说起钓草洞可谓经验丰富、趣事颇多,本次也是从钓位、钓竿、线组、饵料等方面跟大家分享他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希望跟大家一起探钓钓草洞的好方法。
钓草洞的时节
钓草洞盛行于江南和中原地区,春天天气回暖,水草复苏,鱼也开始由深水区向浅水区游,是钓草洞的好时机,一般可以从三月下旬持续到五月上旬,当然具体时间上各地区还是有差异。
草洞的选择
草洞在选择上一般以自然形成的较好,但是如果草洞过小,可以将带铅坠的锚钩放到草洞里,放到底后左右晃动,然后垂直往上提,将草洞修整好,人为的将草洞扩大,一般草洞的直径在2030公分为佳,在选择时建议尽可能的选择背风向阳的草洞做钓,当然只要不影响走水顶风也是可以的。
对象鱼及钓法
钓草洞的对象鱼以鲫鱼为主,偶尔也能钓鲤鱼,但是鲤鱼一般不太好钓上来,因为草洞小,遛鱼的空间过小,所以基本上是钓三四两的鲫鱼,有的区域也有半斤到一斤多的大鲫鱼,而钓法上基本是采用长竿短线方式,直接将钩线垂直下放到草洞内,没有抛竿动作。
钓竿的选择
中原地区钓草洞选择钓竿一般从7.2米到11米都有,遇见大鱼时,一定要选择轻硬的竿子,竿稍空心围粗一点,能直接将鱼从草洞拔出,减少遛鱼过程,如果硬拔不出来可以稳一下,让它在旁边稍微游一下,这个既靠技巧又靠运气。
线组搭配及选钩
线组上要依据水深及鱼体重量来定,如果水深一米五左右可以配两米五的线,风线在一米左右;如果水深两米,可配三米左右的线。而且由于整个冬季鱼都没有好好开口,到春季鱼吃口比较猛,线组可以稍微粗一点,钓三四两的鱼为了能直接将鱼从草洞拔起都是0.8#子线起步。如果大鱼较多,线组上可以是1.5#主线搭配1.2#子线,甚至可以用0.4#大力马线,因为是吃死口,所以子线建议短一点,10-12公分。而且草洞周边水草横生,一般钓三两左右的鱼建议选择4#伊豆,1#-2#的伊势尼,如果水域大鱼比较多可以选择4#或5#伊势尼。
浮漂调钓及选钩
由于草洞的直径在2030公分左右,所以浮漂建议选短一点,1720公分便可,在调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浮漂站起来后调平水钓一两目;另一种是在线组上加一个小的气门芯,大概两到三毫米套在漂脚与线的连接处,这样便固定浮漂,达到直上直下的运行方式,而且碰到大鱼时也不会伤到线,这种方式也可以钓小草洞。
窝料及钓饵
钓草洞打窝讲究勤喂少喂,不需要做特大的窝,可以用打窝器打小窝,窝料可以是小米加超诱,虚实结合,小米方便入口,但是不雾化鱼,而加一点超诱或其他粉末饵使得窝子里有东西,但是又不让鱼吃到,做钓时鱼才会选择性的吃钓饵。做钓时也有 挪挪窝钓的多一说,钓友可以多打几个窝,几个窝子轮着钓,边钓边补。钓饵方面则以蚯蚓、红虫类动物蛋白丰富的饵料。
附赠:
自制小米方法:头年用丁香泡大曲酒,然后第二年一二月份用小米泡酒,大概一斤酒泡五六斤小米,泡上一个星期就可以用。
垂钓高手使用钓鱼小药的技巧
为什么垂钓老手总能钓到鱼?钓鱼是不是也有秘密武器?今天小编为你一一揭开钓鱼小药。这是钓鱼时使用的诱食剂、引诱剂或促摄食物质,是摄食引诱物质和摄食剌激物质的总称。它利用鱼类高度灵敏的嗅觉和味觉,诱导鱼游到饵料旁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挑起鱼类食欲,提高鱼类吃东西的速度和食量,以达到提升钓获量为目的。笔者下文简单介绍小药的种类,小药的使用场景,如何根据季节选择小药以及小药的开饵方法。
小药种类很多,液体有药酒,液体香精,玉米香精,虾油,蚕蛹液,诱食剂等,粉末状的有蛋奶香,陆克香,草莓香,猪母乳,果酸诱等。液体小药除药酒外,一般都用水稀释过,添加量要控制在3%--5%效果最佳。粉末状的小药,一般纯度过高,添加量要小于液体的,一般为0.5%--2%。
经常有钓友问,钓鱼小药哪种最好?其实,没有最好的小药,只有最合适的小药。根据天气、气压、水情、鱼情选择合适的小药才能有好的鱼获。那么问题来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药?
1、鱼已非常受惊,适当添加一些小药提高垂钓的效率。比如电打鱼的也多,感觉是鱼过电,已经受惊吓了,不容易闻到味道,必需要用很浓味道的诱饵,才容易钓到鱼。
2、钓鱼的地方非常挤,而钓鱼的人又非常多的时候。比如钓鱼比赛的时候,每组参赛队员的间隔往往只有一米五,这个时候加点小药才能体现诱饵的诱惑性,在众多选手的诱饵中凸显出来。和朋友在野外钓鱼,使用小药作为秘密武器,可以让朋友大吃一惊喔。
3、天气非常冷的时候,特别是零下的时候。因为天气冷的话,鱼的嗅觉不灵敏,身体也游得很慢。这个时候用比重轻但是有味道的饵效果非常好。
4、天气又闷又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候鱼往往不喜欢张开嘴巴,这个时候要用的小药最好是药酒味的发酵饵,并且是果酸形的。
5、垂钓的地方水非常深。因为水深味道散得快,鱼不容易闻到,饵的味道就要浓且冲些,才容易诱到鱼上钩。
小药种类非常多,但是并非使用各个季节,不同的季节应选择相应的小药。
春季(3月至5月)的饵料要体现营养多,在味道方面又腥又香。小药最好是要选择虾粉,以及和香料混合使用。例如:一定比例的虾粉加冠作2号的奶香,再以20%的混合小药加到饵料里,即是又腥又香的钓饵,容易吸引到鱼。
夏季(6月9月)要纯香谷香多些。这个时候的小料一般是加一定比例的草莓香精(一般为5%),或者一定比例的丸九三号(一般为10%),饵料一般用纯香的大比重饵配比,加拉丝粉,加超诱调整状态就很好了。
秋冬季(10月到次年2月),北方地区用动物蛋白类的重口味腥饵垂钓才有效。为了增加腥味,往往在饵料中大量加虾粉,同时蚕蛹粉、蚕蛹液,鱼粉,虾油也可以适当加一些。
需要特别提醒钓友的是,药酒在水中挥发速度及穿透力是最大最快的,因此,要想诱鱼快,开饵的时候别忘加药酒(一般是5%的药酒)。这样钓饵的味道提的更大,更容易吸引鱼上钩。
最后,小药开饵方式也有小窍门。以100CC的容量打个比方,干粉状的基础饵100,一般添加3%左右的小药!开饵前,先用100CC的水把小药稀释,再将饵料快速倒入,以及搅拌至均匀。但是并非并非每种小药都需要稀释,虾粉类的小药则不用,而是直接和干粉类基础饵拌匀,然后加水混合。而如果是药酒类的液体小药,可直接加到100CC水里之后再倒入料饵,并拌匀。
钓鱼高手分享蘸饵的使用技巧
经文火炒香的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黄豆粉、面粉等。将上述这些粉装进小盒里,带到钓场,根据不同鱼儿喜爱的口味,再加其他一些原料,皆成粉末状,和基 本原料一起调匀。操作时,将装上钩的面团,现在杯水里一浸,在放入蘸料中一蘸,再入水,再蘸,如麻团滚芝麻似的。是晃动大小的面团蘸成了花生米那 么大,用手竿送进河中钓位。沾在面团上的蘸料入水后纷纷溶散。数次以后,溶散的蘸饵在水中形成一团迷雾,从上到下,犹如一根浑浊的光柱,即开始垂钓。垂钓 中,每装一次钓饵,都在蘸饵中蘸一蘸入水。这样,既保持水中蘸饵的浓度,也使钓饵上有蘸料的味道,时间长了,水中蘸饵渐少,再集中下一次,钓饵可荤可素, 用蚯蚓钓时,亦需在蘸饵中蘸一蘸入水,这种粉料下水即散,鱼在半水就抢食,钓者往往都是空钓将鱼扎上来的。如果钓上挂钓饵,则沾在钓饵外的粉料用作打窝, 可连续打窝引鱼。因钓者提竿一次,都要蘸一次,反复投钓,钓点粉料越集越多,形成窝子,鱼来抢食,也越集越多。这种蘸饵钓法,有独到之处,效果很好。
分析钓鱼高手使用饵料的技巧经验
和大伙聊聊用饵的技巧经验。一样的饵,一样的配置,但是不一样的用饵技法,收获是绝对不一样的。下面我就针对几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粗知拙见。
一、频率是用饵技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频率的快慢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说保证一分钟多少杆,或者一小时多少杆子。这都不准确,频率与留底饵料有直接的关系。留底饵料承载着诱鱼和聚鱼的作用。在初期,我们做窝的时候,可以频率快一些,但是鱼进窝子之后呢,我们是不是要杆杆中鱼呢,在竞技池塘,鱼密度够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
但是在野外我就不建议大家,鱼一进窝子,有了吃口,就杆杆去糗鱼。这样往往留底饵料没有延续性,造成我们把窝子里的鱼钓没了,再去诱鱼则很难了。钓的时候频率的快慢,是根据自己窝子的具体情况来看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饵料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技术细节决定饵料威力
同样的比例和同样的原料,加上同样的水去开饵。效果会完全不同,开饵水的温度,开饵我们打饵的力度,醒饵的时间。这些细节问题常常被大家忽略。
饵的松散度,决定饵料在入水后的一部分立体雾化速度,立体雾化速度起到主要诱鱼效果。而同样一款饵料,打饵的手法不一致导致上鱼的速度不一致,这是合理现象。
所以大家在网站上、杂志上、朋友口中,得到一些方子的时候,别忘寻求细节性的完整。这样才可能使你配置出的饵料最终能与运用联系到一起。
三、钓鱼是个系统的工作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饵料、浮标、杆子都是独立的,其实不然。尤其是饵料和浮标是配合绝对缜密的,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用不同吃铅量的标,携带同样的饵料,调四钓二去观察,饵在走水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到底的状态也不一样。
松散一些的饵料,用大号吃铅大的标,在快速走水的过程,饵料被破坏程度比较大,付钩性明显差很多。粘一些的饵用小浮标,走水的时间比较长以后,到底后略微有膨胀,容易被小鱼抢食。往往就是我们认为各自独立的部门的交叉工作没做到位,才影响了我们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用饵
要知道饵之所长,饵之所短。扬长避短,请鱼入瓮。没有哪款饵是天下无敌,了解饵的特性,才能真正去驾驭使用。
以上所说的几乎都来自于饵料的细节工作。所以在我们配饵的时候,对我们配制的材料都要单独使用一段时间,了解每种材料独自的特点,这样才可能将饵料的特性与共性结合起来。